女性董事任职

2024-07-22

女性董事任职(精选四篇)

女性董事任职 篇1

一、我国独立董事的任职风险

独立董事是董事会的成员, 拥有对董事会决议的表决权, 在董事会决议形成过程中, 对公司的决策过程形成有效的监督。 独立董事在履职过程中不仅获取了与其付出相应的经济收益和声誉, 同时也面临诸多任职风险。

(一) 上市公司道德缺失风险

某些上市公司或准备上市的公司在选择独立董事人选时, 通常会选择曾在政府任职的退休官员、大股东或高管的老师以及熟识的学术专家, 而这些人员在任职初期甚至对“独立董事”的概念一无所知。 正因为许多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选择自己可操控的独立董事, 而独立董事又经不住高额薪酬的诱惑, 导致管理层欺骗、隐瞒, 甚至架空独立董事而出现违背道德的管理行为屡屡发生, 致使独立董事权能缺失而受到处罚。 例如西安某上市公司于2011年1月29日披露了2010年度业绩预盈公告, 但又于2011年4月19日披露了2010年度业绩亏损并将暂停上市的公告。 经上交所纪律处分委员会审核, 其1月发布的公告是大股东为争取上市资格, 利用职权欺瞒了独立董事在伪造的业绩预盈公告上签字, 直到亏损无法弥补时才真正披露业绩亏损报告。 其后, 董事长、财务总监都受到了公开谴责, 而该公司的独立董事也未能幸免。

(二) 工作倦怠风险

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实行独立董事的指导意见 》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要求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诚信与勤勉义务。 例如对关联交易的审查、董事的提名任免、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信息披露等, 均要依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出具独立的意见。 因此, 独立董事只有做到敬业尽职才能免责, 否则就面临着工作倦怠风险。 而避免工作倦怠风险的关键在于诚信与勤勉。 例如2004年6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新疆屯河及公司相关责任人予以公开谴责, 公司5名独立董事中有4人名列其中, 惟有杜厚文免受谴责。 这是由于其在公司董事会上多次表达不同意见, 在有关议案的审议中投反对或弃权票, 较其他独董而言更为尽职尽责。

(三) 技能不足风险

上海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协会、 金信证券研究所曾对69家上市公司进行调查, 结果发现37%的独立董事认为自己是董事, 21%的独立董事认为自己是中小股东的代表, 39%的独立董事则含蓄地指出自己是顾问角色, 另有2%的独立董事直言不讳地认为自己是 “花瓶”, 这与独立董事的定位发生了偏离。 一些独立董事不仅不了解董事会会议的程序与规则, 甚至尚未知晓作为独立董事拥有哪些权利和职责, 因此也更难以发挥其职能。

不可否认, 只有高学历、高职称、 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担任独立董事的职务。 但这些专家学者往往精于理论研究, 而对行业和企业并不了解, 身兼数职的教授还要完成其本职工作。 如果独立董事因缺乏适应该岗位的专业技能, 致使公司在进行违规操作时, 未能根据专业判断提出反对意见, 而是武断地在相关公告或决议中签字, 在上市公司接受问责时也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 精力分散风险

独立董事必须保证为处理上市公司事务付出足够多的工作时间, 否则无法确保其工作质量。证监会规定, 独立董事兼任的上市公司最多不得超过5家, 而有些人竟身兼5家以上公司的独立董事, 同时担任大学的教授、导师, 这些人是否有足够时间和精力同时履行独立董事职责和教授职务, 确实让人怀疑。可见, 独立董事任职存在着工作精力不足的风险。 当独立董事由于投入和关心公司事务精力不足而致使其未能很好地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和表决作用时, 将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

(五) 无错被免风险

独立董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指导意见》和公司章程的要求, 维护公司整体利益, 尤其关注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 但在认真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独立董事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当其发表反对意见时, 可能会存在被要求辞去独立董事一职的风险。例如2004年伊利独董罢免风波之后出现的辞职潮; 江浙一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因反对公司的某项非主业投资, 在与上市公司董事长理论后被当场罢免。

二、我国独立董事的任职风险控制

(一) 理性选择上市公司

控制独立董事的任职风险, 首先要理性选择上市公司。 因为选择一家规范化运营、 高管人员法制观念强、 有发展前景的优质公司, 不仅可以为独立董事提供完备的工作条件, 更有助于独立董事发挥其应尽的工作职责, 从而减少因公司本身运营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独立董事职能缺失而受到处罚的可能性。 加之独立董事实践经验与个人精力有限, 很多独立董事并不具备同时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能力。 所以, 选择担任一家优质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不仅能够保障独立董事的工作质量, 也能够降低任职风险。

(二) 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对独立董事制度而言, 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有效发挥作用的核心是独立性。 独立性主要指独立董事不仅要独立于公司经理层, 还要独立于公司的大股东, 这就要求独立董事具有自我约束的能力, 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和处事原则, 不能因为金钱、权利的诱惑而沦为经理层、大股东的附庸。 独立董事必须明确, 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是为了公平、公正、公开地保障企业的根本利益, 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独立董事首先要认清自己行为背后的名誉利益, 也就是学会强化自我激励意识。 凭借独立董事内心道德准则, 以公正维护中小股东利益为荣, 以为大股东谋私行恶为耻。 同时, 独立董事最根本的职能是监督, 对公司及全体股东负有忠实与勤勉义务, 尤其是代表公众股东利益, 从而实现公司的整体价值最大化。 因此, 独立董事必须做到诚信与勤勉的责任和义务, 拒绝一切因自利所导致的非道德化行为, 从而避免受到公开谴责与处罚。

(三) 提升专业水平

独立董事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包括经济、会计、治理、管理等多方面内容。 也就是说, 独立董事不一定是专才, 但应该是一个全才, 这样才可以真正对董事会上的提案进行自主客观的判断并进行表决。 为此, 独立董事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具备宏观经济知识。 宏观经济分析对于公司经营来说非常重要, 不仅企业的投资、 融资受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影响, 而且其生存、发展和繁荣也与宏观经济因素息息相关。 因此, 独立董事必须加强宏观经济研究, 才能在企业经营决策中作出正确选择。 第二, 具备上市公司治理知识。 独立董事本身就是公司治理网络的一个节点, 能否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有赖于独立董事具有丰富的公司治理理论和实践基础。 理论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学习, 实践经验不足可多与董事会秘书交流、沟通,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 具备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知识。 独立董事需要发表个人意见并进行签字, 因此必须具备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方面的知识。 独立董事应能够阅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大报表及其附注, 理解三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并能够进行对外投资、收购兼并重组时会计报表的分析和评估报告分析, 主要是必要性、合理性和公平性的分析评价。 第四, 具备企业管理知识。 这需要靠实践积累经验, 学以致用。

(四) 避免利益交换嫌疑

我国《公务员法》第一百零二条规定,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退休, 原系领导成员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 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 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 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然而, 退休官员担任独立董事的情况却不在少数。 沪市A股流通市值排名前30名的上市公司共有148名独立董事, 其中退休官员29名, 约占20%。另外, 有的公司聘请公司所在地的退休官员担任独立董事, 例如贵州茅台的独立董事陆文鼎曾任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海螺水泥的独立董事是曾任安徽省国有资产管理局局长、 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的丁美彩。

为规范中管干部辞去公职或者退 (离) 休后担任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 独立监事的行为, 鼓励其发挥个人专长, 同时防止其可能利用原有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谋取不正当利益, 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中管干部辞去公职或者退 (离) 休后担任上市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 独立监事的通知》, 对中管干部辞去公职或者退 (离) 休后担任上市公司、 基金管理公司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的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 笔者认为, 官员利用自身的专业素质优势担任独立董事, 充分履行独立董事的职能, 在职时没有为任职公司或者任职公司高管人员谋取过特殊利益, 退休后担任独立董事就不存在利益兑现嫌疑。 但如果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人脉关系和社会资源, 为公司出谋划策, 就有损公平竞争原则, 这是官员董事应当避免的。

摘要:独立董事制度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独立董事这一职务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独立董事自身也存在诸多风险, 必须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实际进行有效控制。基于此, 本文围绕独立董事的任职风险及其控制展开探讨。

董事任职书 篇2

关于法定代表人、董事会(执行董事)、监事会(监

事)任职书

根据《公司法》和本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经本公司股东会表决或者股东决定通过:

1、选举 担任公司董事会成员,其中 为总经理、法定代表人),任期三年。

2、选举 担任公司监事,任期三年。

股东签名:

年 月 日

有限公司 关于总经理任职书

根据《公司法》和本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经本公司董事会表决通过:

选举或者决定 担任公司总经理,任期三年。

董事会成员(执行董事)签名:

女性董事配额制 篇3

女性候车专区

地铁车厢乘客密度大,性骚扰事件频发。近日据《武汉晚报》报道,武汉地铁表示,为保证2号线乘坐安全和防止性骚扰发生,2号线各个站厅和车厢将配两套摄像系统,分属警方和运营方。站厅还将在早7点前和晚9点后两个时段为女性提供专门候车区。

本周App“方便”达人(Toilet Time Pro)

一句话推荐:再也不用担心如厕蹲太久了!

有了智能手机之后,上厕所的时间变长了吗?如厕蹲太久,健康可会亮红灯。这个应用帮助你合理规划如厕时间,根据你预设的时间提醒你,并拥有最近15次的厕所时间记录,让你更好地监控。一键操作,同时听音乐或者玩游戏均可。

男性在一旁 女性话更少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那说话呢?近日,一项由杨百翰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合作进行的研究揭示出,性别中的不平等即使是在发达的现代社会也一样存在,特别是在有男性女性共同参与的辩论场合中。根据这项报告,在异性数量占优势时,女性有减少发言和分享自己意见的趋势,她们会少说25%到35%左右的话。

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问题及其完善 篇4

一、对独立董事任职资格条件的分析

在我国, 从2001年开始在上市公司适用独立董事制度, 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独立董事一职,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并在新《公司法》中将这种制度引入,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但是, 《公司法》中123条仅仅做了原则性规定, 对于任职资格, 只能参考《指导意见》。基于对担任独立董事应当符合的基本条件和不得担任独立董事人员的条件这两个方面, 在法律上可以将这两方面规定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积极条件是某个事项应具备的资格条件;而消极条件是某个事项禁止、不可包括的条件。因此, 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就包括了积极资格和消极资格。从内容上看, 独立董事积极资格和消极资格的规定在整体上说是比较全面的, 能够保证符合此条件的独立董事是一个基本能够实现法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目的的独立董事。但是, 其在一些方面仍存在问题, 需要完善。

(一) 积极资格方面的问题

考察独立董事任职的积极资格方面, 我们可以从对董事这个大概念和独立董事这个下位概念两个范围考察任职的积极资格。由于独立董事也是董事之一, 因此对董事任职基本条件的要求也适用于独立董事。

1. 对董事积极资格方面规定的法律法规较少, 且不明确。

《公司法》中147条仅规定了消极资格, 未作出积极资格的规定;《证券法》和《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 (以下简称《监管办法》) 虽有条文性规定, 但大多为道德术语, 《监管办法》中尽管规定相关工作经验5年、学历大专以上, 但此条件“门槛”并不高, 只适用证券公司的董事, 没有普遍适用性;而在《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中, 只用一句话提及了董事的基本条件, 即“公司董事为自然人, 董事无需持有公司股份。”

2. 单独规定独立董事积极资格的条件大多用了含糊性条款, 有些条件不能广泛适用。

《指导意见》中规定的5项条款中, 去除第一项关于独立董事适用董事任职条件的条款、第二项说明包括消极资格的内容, 再去除最后一项无实质意义的兜底性条款, 实际上只限制独立董事有相关基本知识和5年工作经验。而相关基本知识又没有具体说明, 在实际操作中无法衡量。5年工作经验的条件几乎涵盖了所有拥有5年工龄的人。在《监管办法》的规定中, 与《指导意见》相比, 在工作经验上具体细化了, 学历上提高为大学本科。但值得注意的是, 这个缩小的具体条件只在证券公司中适用, 不能扩大到其他的公司。

(二) 消极资格方面的问题

对消极资格方面的分析和积极资格一样, 也是从对董事和独立董事的规定内容两个范围分析。《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都对董事任职条件的消极资格方面做了有关规定。而《证券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监管办法》和《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单独对独立董事的消极资格做了具体的规定。从内容上看部分条款仍然有不足之处, 存在操作性和合理性不强的问题。

1. 关于“并负有个人责任的”的责任认定和范围未做具体的规定。

《公司法》第147条第四款中, 提及“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并负有个人责任的, 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三年”不得担任董事。可以看出满足这条须是违法的法定代表人, 且有个人责任, 不到三年期限。法定代表人和三年期限都可以很好地确定, 但是“负有个人责任”就很难界定了。一般来说, 一个公司、企业因违法关闭, 法定代表人是负有责任的。公司没有很好地管理, 甚至有违法的行为出现, 法定代表人难就其责。现在很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只是“挂个名”, 并非参与和管理公司业务。但是, 这个“个人责任”是指参与违法活动的责任还是疏于管理的责任, 就很难清楚判断了。

2. 对于“存在关联关系、利益关系”的判断标准非常含糊不清, 难以客观判断。

关联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概念本身就是非常模糊的。是不是意味着只要与公司关联人或管理层有任何利益关系的人员就应排除在独立董事的入选范围之外, 还是只有存在“重大利益关系”的人员才禁止担任独立董事?现有的规范性文件对此均无具体明确的界定。

二、应完善的问题

(一) 选聘程序的间隔期限过短

选聘程序对曾在公司任职的人员、在控制股权机构任职的人员、控股的股东、提供财务和法律等服务的人员及他们的近亲属担任独立董事的规定过于宽松, 为“最近一年内”的间隔期限, 时间上比较短。而美国的相关规定为3年, 1年的时间不利于维护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二) 对于一人担任数家独立董事的情况, 法律没有相关限制

由于担任独立董事需要精通法律、财务、管理等相关知识, 而现在我国这样的综合性人才非常少, 这就导致很多公司、企业聘任一些业内的知名人士或专家学者来担任独立董事。我们知道, 独立董事必须对所在公司的事务和决策做出客观、公正和独立的判断, 然而一人担任数家公司的独立董事, 无论从时间上、工作量和个人精力上都受到很大的牵制, 也就不可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设立独立董事一职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 相关立法机关十分有必要对这种情形以法律的形式加以限制和规定,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三) 聘请独立董事存在的几种倾向

目前公司聘请独立董事似乎并不看重独立董事的实用性, 而是在选择时存在几种倾向, 即名人倾向、官员倾向、朋友倾向。实际上, 其做法无外乎是为了公司的名声、谋求更高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及大股东更好的独掌大权、操控公司。这样的局面就使得独立董事无法“独立”, 无法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作用。

综上, 关于我国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规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因此需要我们不断总结, 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 完善在立法中的漏洞, 使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真正发挥约束和监督的作用, 切实保护全体股东和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刘新.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重构设想.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第1期.

上一篇:学生差异发展下一篇:“一通三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