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

2024-08-27

21世纪以来(精选十篇)

21世纪以来 篇1

下面我将尝试从花鼓戏的发展轨迹、花鼓戏的唱腔技法以及花鼓戏的传承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

一、花鼓戏的发展轨迹

我国各地都有花鼓戏, 影响比较大、研究比较广泛的有湖南花鼓戏、荆州花鼓戏、安康花鼓戏、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益阳花鼓戏等等, 花鼓戏都来自于民间, 人们根据自己的生活和劳动内容对其进行艺术加工, 口耳相传。

对于研究较为广泛和全面的湖南花鼓戏, 大多数研究者和学者会将其按照地域的特色划分为六个艺术流派。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硕士研究生黄赛在《生存的求索——湖南花鼓戏的艺术创新及其意义》 (《人民音乐》2011年第2期) 指出:“湖南花鼓戏经历了地花鼓阶段、农村职业班社和城市职业班社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里逐渐进入她的辉煌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1]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花鼓戏最早的形式是来自民间的民歌。保守地看, 其最晚在清朝时期形成, 大约距离现在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湖南师范大学的硕士贺鲁湘在其硕士论文《论湖南花鼓戏的发展与推广》中指出:“早在唐代的江南农村就有打花鼓闹花灯的习俗。花鼓戏的起始可以追溯到宋代社火舞迓鼓。”[2] 贺鲁湘认为打花鼓这种艺术形式到了明朝在民间就被大家所认可了, 而到了清朝花鼓戏就变成了一种街头演唱的艺术, 取材于民间, 唱词通俗易懂, 但是被一些文人雅士所不看好, 认为太俗。而安徽花鼓戏也有很多种类, 如淮北花鼓戏、皖南花鼓戏等等。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皖南花鼓戏是最初的花鼓调, 早在太平年间就流行在当今的江南一代, 在安徽南方的宣城市一带最为盛行。曹光鑫和宋本金在《皖南花鼓戏:一枝带露的山花》 (《江淮》2008年第5期) 一文中提出:“湖北东路花鼓调与河南的灯曲, 随移民流入皖南, 先是和当地的地方歌舞结合, 后来又受到徽剧和京剧等剧种的影响逐渐发展而演化成一个富有乡土气息的剧种。”[3] 以上这两位作者认为皖南花鼓戏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并且从上个世纪开始这个剧种的危机也在慢慢地引起重视, 当地相关部门陆续采取措施和积极调整。湖北的荆州花鼓戏是在湖北省的江汉平原一带非常盛行的一种地方戏曲, 有关荆州花鼓戏的研究也不在少数。 关于荆州花鼓戏的发展轨迹, 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分为两个大方向:一个是根据题材的变化来总结, 另一个是根据时间的脉络去研究, 如吴靓在《荆州花鼓戏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中的观点是荆州花鼓在早期是务农百姓们忙时务农、闲时就演出, 所以荆州花鼓早期也叫“犁尾戏”又或是“麦黄戏”, 并且在1954年叫做“天沔花鼓戏”, 到了1981年才有了荆州花鼓戏的名称。他还提出由于清朝道光年间有过禁演花鼓“淫戏”的记载, 所以由此就能推断出它的形成比道光年间要早一些。

二、花鼓戏的唱腔技法

花鼓戏的唱腔特别而又动听, 很多湘籍歌唱家都有接受花鼓戏演唱训练的经历, 并且这些歌唱家都觉得学习花鼓戏对她们日后的声乐演唱, 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可见花鼓戏的唱腔非常值得研究。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系的戴滨霞在她的硕士毕业论文《荆州花鼓戏的音乐与演唱特点的研究》中提出花鼓戏的高腔和悲腔是最抒情的, 用于情节高潮和优美的地方。高腔在百姓劳作时演唱可以缓解疲劳、陶冶情操;悲腔则用于戏剧主人公伤心欲绝时的演唱, 不仅动听, 更能够唱到观众的内心深处, 引人落泪。有的研究者认为花鼓戏中的一些特殊技巧如花舌、颤音、水漱音、满吟、波音等, 都是花鼓戏具有与众不同韵味的重要因素, 赵田的《论湖南花鼓戏与民族声乐》一文就将花鼓戏的演唱特色进行了系统的归纳, 并和民歌演唱技巧进行对比, 发现很多民歌的演唱技巧都来自于花鼓戏。这一点笔者十分赞同, 如青歌赛选手陈笠笠演唱的《老鼠嫁女》中就有好几处出现花舌, 如“漂亮的女儿哭嘚儿哟稀里哗啦里”这句里面的嘚儿, 就是花舌。

更有学者归纳了湖南花鼓戏的润腔二十一法, 何益民和欧阳觉文的《湖南花鼓戏润腔二十一法初探》 (《音乐创作》 2013年第八期) 对湖南花鼓戏的润腔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整理。有触电腔、锯齿腔、牙刷腔、线疙瘩腔等等, 并且这些唱腔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定的符号, 哪些唱腔用在什么剧情当中, 都是非常有讲究的。这些唱腔是花鼓戏艺术家多年长期积累和总结的艺术实践成果, 而且这些唱腔需要演员去把握和理解, 才能合理地表现, 很多东西在谱面上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学习和研究花鼓戏的这些唱腔是新一代花鼓人的使命。

三、花鼓戏的保护传承

花鼓戏是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中的瑰宝, 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娱乐产品的增多, 花鼓戏的地位也岌岌可危。所以传承和保护花鼓戏是我们二十一世纪音乐研究者的职责, 和整个社会文化迫在眉睫的需求。我们二十一世纪的研究者应当从找出花鼓戏衰落的原因以及研究挖掘和创新的办法两个思路去为我们的花鼓戏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一步步的努力。

我国经济发展日益迅猛, 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 随着不停出现的一波又一波的电子娱乐用品和媒体多样性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地位岌岌可危。中南民族大学的刘佳在她的硕士论文《天沔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中指出了天沔花鼓戏传承艰难的几个主要原因:首先是经济环境的原因, 笔者认为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 社会在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其次是传承环境的变迁;最后一个是花鼓戏表演艺术家心理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其适用于我国各个地方的花鼓戏研究。刘佳总结的这三点是很到位的, 但是笔者认为第一点经济环境和第二点传承环境的变迁其实可以总结归纳为一点, 那就是社会环境改变, 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就不同, 各种娱乐形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 花鼓戏的地位当然每况愈下。范正明在《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历程、当今现状及未来展望》 (《创作与评论》2012年11期) 中指出花鼓戏的命运只有两种:一是在政府和全体花鼓人的努力下保持和延续这一美丽的艺术形式, 另一种命运就是消亡。范正明说得没错, 如果我们不保护, 那么等待它的必将是消亡。花鼓戏的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 那么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最有效和可行呢?黄菲蒂在 《境遇·保护·利用——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花鼓戏》 (《创作与评论》2013年第10期) 中提出要在保护中利用和在利用中传承。笔者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我们既要保留传统剧目, 但是在保留传统剧目的基础上, 还要创作一些符合当今社会文化, 契合现代观众喜爱的新剧种。黄菲蒂还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文化传播, 要加强对外界的交流, 建立起符合当今文化市场的发展机制。这是十分合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我们具体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商洛学院艺术系的李世鹏在《商洛花鼓戏的传统与保护》 (《中国戏剧》 2007年08期) 中提出两条建议:第一是整理已有的曲谱和文字材料, 第二是请老艺术家回来给年轻人传授表演技能。 虽然这是个很好的办法, 但是笔者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兴趣不在此, 实行起来可能还是非常有困难的, 也许可以试着开辟校园这片还没有被开垦过的地方, 可以组织民族艺术进校园, 培养高校学生的艺术情操, 把我们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这样传统艺术就更加充满着希望。

摘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 很多音乐家、戏剧家以及学界的学者们都在研究花鼓戏, 如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荆州花鼓戏、安康花鼓戏等, 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挖掘和整理了很多地方花鼓戏的唱腔、表演形式、曲谱等等。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梳理, 探讨其优秀的成就和不足之处, 试图促进花鼓戏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21世纪21克初三作文 篇2

你怀揣着我的梦想,容不得任何人的践踏。——梵高

它,被称为梦想;它,拥有着灵魂的重量。

21世纪的我们太忙碌,忙到昏天黑地,不知路在何方。21克的它,竟成了无法承担的负荷,成了一种奢侈品,近在咫尺,却求之不得。这不禁引人深思,梦想,是否仍具有其原有的价值?

心有猛虎

年少时,忙碌而远大的雄心是对这个世界的担当,我们向往着星辰大海,而梦想,则是这场征途的引航标,失去了远方,又何谈前进的方向。

乳虎啸谷,心雄万夫,睥睨天下,是年少的我们应有的张扬。

然而,当我们真正迈开脚步,才发觉步履艰辛,路途远长。不久,或许是因生活所累,亦或是不甘屡遭坎坷,其中的我们,会选择放弃跋涉,离开当时许诺的初心;再后来,风越来越大,夜越来越长,我们的…脚印会愈来愈少,直至形单影只。那些止步于此的故事,或显得轻快洒脱,或掺杂遗憾不舍,只是注定,他们在满足于现状的同时,也在渐渐地忘掉自己曾经的梦想。而那选择继续的背影,或最终成功攀顶,成为各行业的佼佼者;或冻死在雪山脚下,无人问津。毫无疑问,梦想是一种信念,它能燃起心中炽热的火,使人英勇无畏。选择梦想,意味着选择了青春、选择了未来、选择了心中的自己。

细嗅蔷薇

人人的内心深处都穴居着猛虎,虎穴之外,蔷薇丛生。

当我们凭借一腔热血越走越远,见识了生活的各种绚烂,慢慢理解并包容生命不同的见闻,竟怀念起临行前窗台的蔷薇,我们的`初心所在。生命就是这样,岁月的流逝,把我们的猛虎志向消磨成蔷薇情怀,这份淡泊,并非未谙世事的单纯、轻快,而是栉风沐雨后的超拔洒脱。我们繁华阅尽,最后重归简约,还原成一种朴素的、高雅的纯粹。

像极了风雅的花,盛开一世,最终零落成泥,归于尘土。

可见,梦想并不一定要实现,而是追求的方向,逆风飞翔的勇气罢了。却应了那句歌词“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没有回忆怎么祭奠呢?”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地生活。对梦想的不懈追求不仅为了邂逅更好的自己,也是社会进步的源泉,它能在我们疲惫不堪时,赠予我们仰望星空的念想,给我们足够的信心,捍卫星球上那朵唯一的玫瑰花。

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债务问题 篇3

日本的债务问题未得到重视,但在欧、美、日之中最为沉重。数据显示,2011年底,日本主权债余额对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为215%。1992年,日本的主权债务规模为2.2999万亿美元, 到2009年,日本的主权债务已经扩张到10.5303万亿美元,17年间日本的主权债务增长了358%,年均增速达到9.4%,几乎是同期日本经济增速的10倍。

在经历了日本东部大地震之后,日本债务问题更严重了。到2011年的财年底,日本主权债余额为12.62万亿美元。考虑到日本国债中约9%为非居民持有,因此日本债务问题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冲击虽不及欧美,但也有显著冲击。以2009年度的债务余额/GDP为例,处于国家实质破产的冰岛只有118%,陷于严重债务危机的希腊为115%,而日本当年却高达190%。为什么债务危机出现在冰岛和希腊而没有出现在日本?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日本政府和私人部门总体的资产负债表和国际投资头寸来观察。

日本主权债务危机之所以迟迟没有爆发,一是与其较好的债务期限结构、以国内债权人为主的债权人结构有关;二是和日本较好的国际投资头寸有关。欧盟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几乎毫无例外地在国际投资头寸方面十分糟糕,沦为净债务国。简而言之,日本似乎比其他发达国家有更为良好的国民财富账户,但即便如此,我们也对日本主权债务的可持续性深表怀疑。

2010年6月,当时的日本首相菅直人坦承:日本的财政状况在发达国家中表现最为糟糕,过度依赖国债已让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日本若再坐等,将有破产之患。

美国的主权债问题在次贷危机中暴露无遗,可能对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构成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联邦债务总额曾高达GDP的122%,此后快速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债务总额/GDP的占比约40%。直到1985年美国仍是全球净债权国。但能源危机的冲击使美国债务状况加速恶化,仅在克林顿时期曾略微好转。2000年美国联邦债/GDP占比为57.3%。2007年美国联邦债总额突破10万亿美元。此后次贷危机的爆发,加上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方案”,使债务问题急剧恶化,到2012年第二季度,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已经超过15.88万亿美元,约为GDP的110%。美国还面临着“财政悬崖”问题。这是伯南克首先运用的词汇,是指美国在2012年底、2013年初的一系列法律调整将使美国政府面临财政支出大幅增加、税收收入大幅减少的危险,涉及金额初步估计达6800亿美元。它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甚至陷入二次衰退。解决财政悬崖的短期措施,必然使得美国中长期债务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如果把中央政府债务分摊到每个国民头上,美、日国民人均负债分别为5.1万美元和9.9万美元。假定日、美人均年收入为4万~5万美元,储蓄率为10%,则日、美国民分别需要工作约20年和10年,才能还得上中央政府的债务。

欧债问题显示欧盟需要进一步协调财政政策,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可能需要数代人的努力才能有答案。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欧元区国家政府债务总额为81912.95亿欧元,占GDP比例为87.4%;欧盟27国政府债务总额为10.32亿欧元,占GDP比例为82.2%,政府债务占GDP比例最高的成员国依次为希腊(159.1%)、意大利(119.6%)、葡萄牙(110.1%)和爱尔兰(104.9%)。相比日本和美国,欧元区的总体债务水平不是最糟糕的,但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却较为严重,除德国和少量北欧国家之外,欧元区内大多数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也令人担忧,因此欧债危机迫使欧洲必须走向更高层级的财政联盟、邦联甚至联邦制的区域一体化阶段。

发达国家纷纷陷入债务困境,其根源何在?林毅夫清晰地指出,全球失衡的根源很可能在于美国不谨慎的货币政策和流动性的过度供给,因为在次贷危机前,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增加的国家不仅有中国,还包括德国、日本和中东资源国,这些国家的汇率政策却明显存在差异。发达国家是到了反思其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否可持续问题的时候了。

主权债务危机何时爆发?有没有什么“经验法则”?马纳西和鲁比尼试图总结一个“拇指法则”。他们考察了多达50个指标后,认为总外债对GDP的占比高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经验法则是: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临界值是54.7%。以此衡量,次贷危机前的美国,以及欧元区11国的总外债对GDP的占比,均明显高于临界值。

我们知道,一旦债务国出现债务拖欠,对债权人和债务国双方而言代价都相当昂贵。债权人因为债权不能收回,损失是明显的。债务国为了寻求国际机构或者是债权人的支持,不得不被迫进行一些国内政策调整,以恢复自己的国际信用和偿债能力,严重的甚至可能被完全排挤出国际金融市场,丧失国际融资能力,因此,由主权国家发行的国际债券必须寻求一种可行的重组办法,以便出現债务困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债务重组,尽可能减少债权人和债务国的双方损失。正因为以债券融资为主导的国际债务市场面临新的重组困难,这就需要重构主权债重组机制。

(摘自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国家破产:主权债重组机制研究》 )

延伸阅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

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由来已久。1970年发展中国家所欠外债合计为698亿美元,1980年全部发展中国家所欠外债总额已经达到5216亿美元。虽然因为债务危机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是,1990年全部发展中国家所欠外债总额仍然高达12831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外债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但是外债总额持续大幅增加,2000年全部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达到了21778亿美元,2008年增长到了36420亿美元。其中欧洲和中亚地区的债务总量增长最快,已经超过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成为全球外债负担最严重的地区。

1990~2007年间,发展中国家整体的外债负担增加了20800亿美元。其中,欧洲和中亚地区就增长了10850亿美元,占发展中国家新增外债的52%。特别是俄罗斯、土耳其、波兰、哈萨克斯坦、罗马尼亚、乌克兰和克罗地亚的外债负担最重,2007年7国合计外债总额已经超过11207亿美元。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外债负担依然非常严重,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过于依赖外部资金,特别是过度举借外债的发展路径使得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债务问题几乎成了不可解开的死结。更让人担心的是,债务负担上升较快的地区,中短期外债占总债务比重也在逐步上升,2007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欧洲和中亚地区的短期外债占总债务比重分别达到了39%和24%,均超过20%的国际警戒线,而在1990年时,上述地区这一比重分别仅为16%和18%。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不断上升,但是,从一些关键性的债务负担相对指标上看,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这反映了新兴市场国家从整体上在控制外债规模和增进出口方面取得的成绩。2004年开始,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外债/商品和服务出口的比例已经下降到100%的警戒线以内,债务偿付/商品和服务出口的比例也从2004年开始降低到了20%的警戒线以内。

21世纪以来国内技术预见研究分析 篇4

1 研究对象与统计方法

笔者使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 (文献10 190万篇, 包括学术期刊、硕博士学位论文等) 检索主题为“技术预见”的文献570篇;关键词为“技术预见”的文献497篇;题名为“技术预见”的文献335篇。删除重复, 共有425篇相关文献 (见表1) 。随后, 利用信息计量学方法对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现状统计分析

2.1 期刊论文统计分析

2.1.1 发文时间统计分析

2000年至2012年共发文308篇, 其中, 2000年至2003年发文数量处于上升状态, 2004年与2003年相比, 略有下降;2004年至2007年发文数量也处于上升状态;2008年至2010年发文数量与2007年持平;2011年研究论文有所减少, 可能是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2011年的研究文献未收录齐全 (因总库中2010年文献6 71 813篇, 而2011年文献5 658 726篇, 相差713 087篇) ;收录2012年的文献更少, 所以也有较大幅度下降。具体见图1。可以看出, 2000年以来, 虽在2004年、2011年、2012年发文数量略有下降, 但整体上发文数量逐年增多呈螺旋式上升趋势。

2.1.2 发文期刊分布及被引频次统计分析

据统计, 308篇论文发表在136个期刊上, 其中, 累计发文一篇的期刊有95个, 占70%;累计发文两篇的期刊有17个, 占13%;累计发文三篇的期刊有9个, 占7%;累计发文三篇以上的期刊有15个 (见表2) , 占11%。可以看出, 累计发文最多的期刊为《世界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管理研究》等。

除发文量可以判断期刊的重要性外, 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同样重要。技术预见类论文期刊发文累计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见表2。其中, 被引频次最高的是万劲波于2002年5月21日发表于《中国软科学》的《技术预见:科学技术战略规划和科技政策的制定》一文, 被引58次;被下载频次最高的是陆小成于2008年12月5日发表于《科学技术与辩证法》中的《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基于技术预见的视角》一文, 被下载911次。可以看出, 期刊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与发文数量是成正比的, 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这与张小强[2]的研究一致。

栾春娟利用Cite Space对CSSCI检索到的1998-2008年57篇技术预见主题文献的期刊共被引情况研究得出:被国内技术预见研究者高被引的国内期刊主要包括《世界科学》、《科技导报》、《中国软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研管理》等科技管理领域的重要期刊。[3]这些高被引期刊顺序与表2中期刊被引频次的排序大致一致 (《自然辩证法通讯》除外) , 这些高被引期刊也多是本文统计中发文6篇以上的期刊 (《自然辩证法通讯》和《科研管理》除外) 。这说明, 发表技术预见主题文献越多的期刊被国内技术预见研究者引用的频率就越高。

利用信息计量学中描述文献分散规律的布拉德福定律, 笔者把308篇技术预见主题文献发文期刊按其刊载论文的数量多少, 以递减顺序排列, 把期刊分为专门面对这个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核心区为104篇论文, 有6个期刊;相关区有102篇论文, 有30个期刊;非相关区有102篇论文, 有100个期刊。各个区文章数量基本相等, 此时核心区、相关区、非相关区期刊数量不成1∶n∶n2的关系, 而是成1∶5∶17 (应为1∶5∶25) 。这说明在技术预见领域, 多数文献分布在核心区和相关区期刊, 非相关区期刊数量相对不足, 技术预见研究的扩展领域不广, 技术预见的研究并没有引起研究者和广大期刊编辑的重视, 在我国没有达到应有的研究状态与发展水平。

2.1.3 发文作者统计分析

308篇期刊论文中有18篇无作者, 其余290篇共有第一作者 (含独著者) 185位, 其中发文一篇的有140位, 占76%;发文两篇的有26位, 占14%;发文三篇以上的有19位 (见表3) , 占10%。可以看出, 76%的作者出于多种原因对技术预见只是偶尔的关注与研究, 并没有产出系列论文;只有10%的高产作者对技术预见进行了持续的关注与探索, 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

从发文时间来看, 高产作者万劲波、李万等很早就对技术预见进行了关注与研究, 并一直持续下去, 不断有论文发表;张冬梅、陈峰、卢文光、郑元景等是近几年才对技术预见关注的高产作者, 虽关注较晚, 却能持续关注并不断有新论文发表。可以看出, 多数高产作者对技术预见的研究具有连续性, 只有少数高产作者的研究具有暂时性, 只是一年内或两三年内集中研究, 发文数篇后就无下文了。

在科研活动中, 不同的人科研能力及其成果著述数量肯定是不同的。洛特卡发现, 在同样的一段抽样时间内, 不同的科技工作者的论著数量呈平方反比关系;大约有60%的人, 在其一生中仅发表过一篇论文, 而发表论文数量在10篇以上者不足全部作者的1%。也就是说, 在宏观的科学著述活动中, 少数作者写出了大量的文章, 而大多数人的著述则是不多的。[4]在技术预见文献中, 撰写两篇论文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0.19 (<1/4) ;写三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0.04 (<1/9) ;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76% (>60%) 。这说明, 技术预见论文作者绝大多数只撰写一篇论文, 写两篇论文的作者数量小于洛特卡分布水平, 写三篇论文的作者数量更小于洛特卡分布水平。

美国学者普赖斯在洛特卡定律的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普赖斯定律, 即在同一主题中, 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 这一作者集合的数量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5]对于技术预见, 290篇文献的185位作者中, 发文两篇以上的作者45 (>≈13.6) 位, 发文140篇。这说明, 在技术预见领域, 高生产能力作者相对较少, 发文能力不突出。

2.1.4 发文作者单位统计分析

据统计, 在308篇文献中 (有14篇无发文作者和发文单位, 有14篇有发文作者而无发文单位) 共有118个发文单位, 其中, 发文一篇的有79个, 占67%;发文两篇的有17个, 占14%;发文三篇及以上的有22个 (见表4) , 占19%。可以看出, 76%的作者和67%的发文单位对技术预见的研究只是偶尔的, 只有10%的作者和19%的单位对技术预见的研究具有连续性。这说明, 技术预见研究作者在单位上具有集中性;同一单位的多位作者对技术预见进行了偶然研究, 发文各一篇;同一单位的多位作者对技术预见进行了连续研究, 发文多篇, 如上述发文最多的三位高产作者属于同一单位。

从表4可以看出, 发文单位主要是科研院所和高校, 其中又以科研院所为主;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是较早对技术预见进行关注并持续发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广东药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是最近几年对技术预见进行持续关注的单位。

在280个发文单位所在地中, 发文最多的是北京和上海, 且两地一直对技术预见进行关注和研究并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江苏、天津、山东、广东、浙江等地虽对技术预见关注较晚, 却有系列论文发表 (具体见表5) 。

2.1.5 研究主题内容统计分析

308篇论文研究的主题领域比较广泛, 归纳起来主要有: (1) 对北京、上海、福建、河北、黑龙江、江西、浙江等地技术预见实践情况进行介绍与探索; (2) 对材料技术、低碳产业、地铁火灾监控技术、高新技术领域、关键生物技术、海洋科技、交通行业、能源技术、绿色技术、医药产业、资源与环境等领域技术预见进行了研究与预测; (3) 对部分地区部分领域的技术预见进行分析与概括, 如北京的新材料、长三角地区的船舶产业、广西的农产品加工业等; (4) 对技术预见相关主题领域如技术预见与产业发展、技术预见与区域科技管理、技术预见与国家创新体系、技术预见与技术创新、技术预见与社会需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5) 对技术预见方法如德尔菲法、技术路线图、交叉影响分析法、专利地图法、专利情报分析法等以及方法体系进行了专门研究; (6) 对其他国家技术预见的介绍与研究, 如美、德、法、韩、日、英等国; (7) 对技术预见的相关图书如《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研究》、《技术预见学概要》、《2020年中国冶金科学和技术发展指南》、《全球技术预见大趋势》、《中国未来20年技术预见 (续) 》等进行了评介。

整体来看, 2000年至2003年, 技术预见期刊文献主要是以介绍国外技术预见发展经验为主, 以说明我国开展技术预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进技术预见的基本概念;实践研究主要是以北京和上海为主;《世界科学》成为发布技术预见成果的核心期刊 (2002年发表6篇, 2003年发表13篇) 。2004年以后, 介绍国外经验的论文开始减少, 研究者更多地关注国内技术预见实践发展及理论研究, 研究更加深入与扩展, 既有对宏观问题如技术预见与国家战略、政府职能等的研究, 也有对微观问题如地铁火灾监控技术发展的德尔菲预见性分析;开始关注技术预见具体方法 (如技术路线图、德尔菲法等) 及方法体系研究;研究内容关注国内的更多地区以及更多行业和领域, 除北京和上海的实践外, 也关注杭州市、浙江省、山西省、长三角地区、武汉、江西等地的实践;把技术预见与区域自主创新、竞争情报、科技管理等联系起来;发文期刊分布更广, 发文最多期刊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发文20篇) 和《科技管理研究》 (发文17篇) 。

2.2 其他论文统计分析

2000年以来, 技术预见主题会议论文共有45篇, 发表在14个会议上, 发表年代为2002年至2011年。其中2009年的第五届全国技术预见学术交流会暨全国技术预见与科技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文献最多, 达30多篇。

2000年以来, 技术预见主题硕博士学位论文共有35篇, 发文时间为2004年至2011年, 其中2007年最多, 达7篇 (见图2) 。可以看出, 硕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处于上升状态, 2007年达到高峰, 2008年略有回落, 2010年有所下降, 2011年回升。而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处于上升趋势, 仅在2010年有所回落;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最多。而且, 技术预见主题学位论文文献尤其是博士学位论文的下载频次比期刊论文多, 如郭卫东2007年的博士论文《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被下载1 296次。

3 技术预见研究特点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 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我国技术预见研究的特点主要有:

3.1 研究文献类型多样, 但以期刊论文为主

技术预见方面的研究成果类型多样, 有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报纸文献、硕博士学位论文、科技成果、图书等。这些文献对技术预见主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与探索。其中, 硕博士学位论文的下载频次最高, 但期刊论文的文献数量以及被引频次最高。

3.2 发文数量螺旋式上升

2000年以来技术预见主题各类文献发文数量虽在特定的年份有所下降, 但整体而言, 技术预见主题各类文献发文数量呈螺旋式上升状态, 研究文献数量呈现逐渐增多趋势。如技术预见相关期刊论文虽在2004年、2011年、2012年略有下降, 但总体而言, 论文发表数量处于上升状态, 研究论文数量逐渐增多。

3.3 发文期刊多属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领域, 非相关区期刊数量相对不足

技术预见主题类文献累计发文最多的期刊为《世界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管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科技与经济》;累计被引频次最高的期刊为《世界科学》、《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管理研究》、《科技导报》、《科学学研究》;累计被下载频次最高的期刊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管理研究》、《世界科学》、《中国软科学》、《科技进步与对策》。这些期刊多是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领域的相关期刊。

期刊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与发文数量是成正比的, 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 发表技术预见主题文献越多的期刊被国内技术预见研究者引用的频率就越高。多数技术预见类文献分布在核心区和相关区期刊, 非相关区期刊数量相对不足, 技术预见研究的扩展领域不广, 技术预见的研究并没有引起研究者和广大期刊编辑的重视, 在我国尚没有达到应有的研究状态与发展水平。

3.4 持续研究力量不足, 高产作者相对较少

在技术预见期刊论文中, 76%的作者出于多种原因对技术预见只是偶尔的关注与研究, 并没有产出系列论文;只有10%的高产作者对技术预见进行了持续的关注与探索, 发表了一系列研究论文。多数高产作者对技术预见的研究具有连续性, 只有少数高产作者的研究具有暂时性, 只是一年内或两三年内集中研究。技术预见论文作者绝大多数只撰写一篇论文, 高生产能力作者相对较少, 发文能力不突出。

3.5 研究单位和地区具有集中性和连续性

在技术预见期刊论文中, 76%的作者和67%的单位对技术预见的研究只是偶尔的, 10%的作者和19%的单位对技术预见的研究具有连续性。这说明, 技术预见研究作者在单位上具有集中性;同一单位的多位作者对技术预见进行了偶然研究, 发文各一篇;同一单位的多位作者对技术预见进行了连续研究, 发文多篇。发文单位主要是科研院所和高校, 其中又以科研院所为主;发文最多的地区是北京和上海, 且两地一直对技术预见进行关注和研究并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

3.6 研究主题领域逐渐拓展与深化

2004年以前, 技术预见领域研究主题虽有限, 但2004年以后, 研究的主题领域比较广泛, 内容比较深入, 开始关注国内的更多地区以及更多行业和领域, 既有对宏观问题如技术预见与国家战略、政府职能等的研究, 也有对微观问题如地铁火灾监控技术发展的德尔菲预见性分析, 研究内容更多关注企业自主创新、区域创新、国家创新体系、技术预见方法论体系等。发文期刊分布更广, 影响更大。

4 结语

目前, 国内外已经认识到技术预见的重要性, 纷纷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开展技术预见研究与相关实践。我国在技术预见方面已开展了一系列研究, 产出了许多重要成果。而且, 技术预见关注的人越来越多, 从读秀学术搜索的趋势曲线图可以看出, 用户对技术预见的关注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且相比期刊论文, 用户更关注技术预见图书文献;用户对技术预见的关注度在工作期间旺盛, 在学期末和假期期间不高。[6,7]为了推动我国技术预见的发展以及增强人们对技术预见的持续关注,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比如, 可以定期召开技术预见会议并进行广泛宣传, 扩大会议的影响面和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技术预见的相关活动中, 产出一批优秀成果, 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技术预见的重视程度。我们相信,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技术预见, 我国在技术预见方面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Ben Martin.Technology Foresight in Rapidly Globalizing E-conomy[EB/OL].[2013-4-20].http://www.unido.org/fileadmin/import/12224_01Martin slide.pdf.

[2]张小强.期刊下载频次与被引频次及影响因子相关性——以中国知网CSCD与CHSSCD刊物为样本的计量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 34 (8) :36-40.

[3]栾春娟.国内外技术预见研究的核心期刊比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 22 (4) :566-568.

[4]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90.

[5]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102-103.

[6]读秀学术搜索.读秀趋势曲线图[EB/OL].[2012-4-30].http://book.duxiu.com/rend.do?channel=search&sw=%E6%8A%80%E6%9C%AF%E9%A2%84%E8%A7%81&ecode=utf-&mutitag=0&field=search.

高二历史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篇5

第19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典型例题】

例 下列对19世纪欧洲文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拜伦是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 B雪莱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C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D《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长篇纪实小说D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的长篇历史小说。因此D项叙述错误。

【答案】D

【基础练习】

1.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欧洲革命与改革的相继成功 B启蒙思想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了们的愿望 D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并没有实现C

2.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献身于哪国的革命

A土耳其 B希腊 C意大利 D英国B

3.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B拜伦的《唐璜》

C雪莱的《西风颂》 D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B

4.巴尔扎克是

A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家 B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

C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 D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家C

5.被罗曼•罗兰誉为此书是“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这本书是

A《人间喜剧》 B《安娜•卡列尼娜》 C《战争与和平》 D《等待戈多》C

6.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盛行的戏剧——荒诞派的开山之作是

A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B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C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D卓别林的《摩登时代》B

7.新的戏剧流派——荒诞派在欧美盛行于

A19世纪晚期 B20世纪早期 C20世纪中期 D20世纪80年代C

二.问答题

8.结合《战争与和平》的内容和艺术创作特点评价这本书。

8.(1)《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它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该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反映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出现种.种问题。(2)该书在传统的史诗体小说和戏剧式小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形态,并注重体现鲜明了民族风格,从而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

【能力测试】

1.材料解析题:

材料:《战争与和平》赏析:《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各种情欲,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斯特拉霍夫语)作家对生活的大面积涵盖和整体把握,对个别现象与事物整体、个人命运与周围世界的内在联系的充分揭示,使这部小说具有极大的思想和艺术容量。

这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托尔斯泰曾经表示:“在《战争与和平》里我喜欢人民的思想。”也就是说,作者力图在这部作品里表现俄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历史作用。在国家危急的严重关头,许多来自下层的俄军普通官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虽然战事一度失利,但精神上却始终占有压倒的优势。老百姓也主动起来保家卫国。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一大批像网升、杰尼索夫、谢尔巴狄那样的英雄人物。俄军统帅库图佐夫也因为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才具有过人的胆略和决胜的信心。整部小说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托尔斯泰的“人民战争的巨棒以全部威严雄伟的力量”赶走了侵略者的思想。

作者在小说中也认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的主要情节就是围绕着包尔康斯基、别素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的。60年代,托尔斯泰仍站在贵族阶级的立场上,但是他对接近宫廷的上层贵族却给予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库拉金之流漠视国家命运,畏敌如虎,他们关心的是寻欢作乐,积聚私产。小说中,库拉金是官痞,儿子阿纳托尔是恶少,女儿爱仑则是荡妇。这些贵族的卑劣行径与人民为国献身的崇高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托尔斯泰认为,俄国的前途在于“优秀”贵族与人民的合作。他用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京城以外的庄园贵族罗斯托夫一家和包尔康斯基一家,指出在这些贵族身上仍保留着淳厚的古风,他们有爱国心,与人民的精神相通。这里,作者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宗法制贵族。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彼埃尔•别素霍夫和娜塔莎•罗斯托娃。这三个人物都是作者喜爱的正面形象。安德烈和彼埃尔是探索型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小说中,这两个人物在性格和生活道路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德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强,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他后来投身军队和参与社会活动,在严酷的事实面前逐步认识到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和人民的力量,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后来主要在与人民的直接接触中精神上得到成长。女主人公娜塔莎与两位主人公的关系使她成为小说中重要的连缀人物,而这一形象本身又是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的。小说充分展开了娜塔莎热烈而丰富的情感,她与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民族气质,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战争与和平》艺术成就卓著。在这部作品中,托尔斯泰有力地拓宽了长篇小说表现生活的幅度,并在传统的史诗体小说和戏剧式小说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比较成熟的形态。小说场面壮阔,结构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有一种大海般恢宏开阔的美。同时,小说时代感强烈,它虽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但却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前途和人民作用的问题。因此,《战争与和平》当之无愧地是一部“了不起的巨著”。(列宁语)

——摘自因特网

依据上述材料,课后搜集有关《战争与和平》的资料,写一篇相关文章。

2.阅读下文:

《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以毕生经历完成的光辉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人间喜剧》这个包括91部小说的庞大创作群,采取了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

所谓分类整理,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数量最多,因此又将其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等6大场景。

所谓人物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比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中只是写野心家的雏形,在《纽沁根银行》中,发展为野心家的典型,在《贝姨》与《阿尔西的议员》中,是个挤进贵族行列的豺狼般的金融寡头了。

《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第一主题:贵族衰亡

《人间喜剧》写出了资产阶级以充满铜臭味的金钱为炮弹,在三个战场上,发起对封建阶级的猛攻,使贵族连遭惨败。第一战场:老一代被金钱打倒。代表作是:《古物陈列室》、《农民》。第二战场:新一代被金钱腐蚀。代表作为《高老头》。第三战场:妇女被金钱轰走。表现为太太们情场失意,小姐们婚姻不幸这两个方面。代表作《弃妇》、《苏城舞会》。巴尔扎克的阶级同情,是在注定要灭亡的贵族一边的,然而他同情的泪水挡不住他现实主义的目光,他不得不违背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爱,如泣如诉地描绘了他心爱的贵族阶级的必然没落而不配有更好的命运。正如恩格斯所说:“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

第二主题:资产者发迹。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者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欧耶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者极度吝啬的特点。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者形象。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他展示了经济命脉的掌管者同国家政权的掌管者开始勾结的垄断资本已初露端倪。《人间喜剧》通过老一代的高布赛克、过渡时期的葛朗台和青春期的纽沁根这三代人追逐金钱的经营史,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演进史,这也是资本主义由崛起到成熟,到统治全世界的发迹史。

第三主题:金钱罪恶

1.毁灭人性、败坏良心。金钱调动起全社会所有成员的卑劣情欲,人人都毫无例外地追逐金钱,它把一切统统淹没在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人欲横流。代表作《高老头》、《贝姨》。

2.毁灭爱情、败坏家庭。金钱成为夫妻结缘的唯一纽带。爱情、婚姻、家庭都是以金钱为轴心而展开的,金钱导演出一幕幕悲剧、喜剧、丑剧和闹剧。代表作《欧耶妮• 葛朗台》、《夏倍上校》。

3.毁灭社会、败坏国家。金钱犹如无孔不入的黄色魔鬼渗入到全社会的各个角落,收买了当权者的人心,使大人物堕落为“衣冠禽兽”。金钱毒染了整个上层建筑包括文学、艺术的神圣殿堂。金钱成为国家政治权利的杠杆,无所不能的真正的主宰。代表作《幻灭》、《交际花盛衰记》。

《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

第一.强烈的现实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高瞻远瞩的历史目光,从研究客观世界的宏观出发,洞悉整个法兰西政治、经济、思想、道德以及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达到一般作家所达不到的深度和广度。它具体表现在:1. 立意高:《人间喜剧》的目的是研究整个社会,做社会这个历史家的书记,写出一部法国社会的风俗史,这使他能站在现实主义的高度,展示历史的发展。2.视野阔:这是一部睥睨千古、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把1816-1848年王政复辟、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生活尽收笔底,无论是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还是金钱罪恶,都无所不包地囊括其中。3.挖掘深:巴尔扎克以阶级斗争的观点深入探讨各阶级的动向,指出“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暴发户的进攻下最后被扫除”,深刻反映出时代的本质。它以经济决定一切的观点,研究金钱征服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揭露本质,打中要害,非凡夫俗子,犬儒文丐所能比拟。

第二.高度的典型性。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 环境决定性格:巴尔扎克认为,人是社会的产物,环境可以决定和改变人,他总是着重描写环境对人物性格形成的作用。作品开头往往是在大段精细而富有典型特征的环境描写之后,再列出人物与情节。他的环境描写包括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物关系和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不同的环境成为不同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的依据。2. 性格再现环境:巴尔扎克的人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是时代本质的艺术再现。那些充满贪婪、野心、拜金、兽性的人物,都是从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都是现实的嫡生子女,通过这些典型,再现出产生他们的环境即社会的本质。3. 惊人的情欲描写:巴尔扎克在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时,尤其善于突出“这一个”,他让他的主人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达到病态的、疯狂的、不可遏制的、叫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们宁可不分昼夜地将自己焚烧在这种情欲的孽火中,死而无悔。比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色,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反而达到比真人还真实的艺术效果。

第三.细节真实。作为艺术巨匠的巴尔扎克,在他描写人物的多方面成就中,通过一系列具体而典型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性格特点,这点则更可称道。这种对细节描写的逼真同样使人物更具真实感,更富感染力。比如:葛朗台的肉瘤,总是在心理激烈活动的时刻闪动。他的口吃,又总是在他欲擒先纵,投石问水的节骨眼上出现。由此表现出自由竞争时代资产者的狡猾奸诈与老练。再如拉斯蒂涅写信索取母亲和妹妹积蓄时暗自流下几滴眼泪,表达出野心膨胀但天良未泯的青年此时此刻的内心矛盾,表现出他走向深渊的趋向。

——摘自因特网

请回答:(1)《人间喜剧》的创作方法有哪两种?什么是分类整理法?什么是人物再现法?依据社会历史内容可将该书分为哪三大主题?《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阅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的一部,写一篇读书笔记。

2.(1)①方法:该书91部小说,采取了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它组合成有机的整体。②所谓分类整理,就是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数量最多。所谓人物再现法,就是将同一个人物,让他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出现一次,就展示其性格的一个侧面,最后,将这些作品情节贯穿起来,就形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再现其性格的全部。③《人间喜剧》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④艺术成就:强烈的现实性;高度的典型性;细节真实。

21世纪以来 篇6

关键词:21世纪 少数民族 动画

21世纪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迈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据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至今,共有三十余部少数民族题材动画作品问世。少数民族题材动画凭借其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内容、广博深远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当大的文化凝聚力与产业影响力。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少数民族题材动画”,是指改编自少数民族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或蕴含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元素的动画作品,包括动画电影、动画电视与动画短片三种类型,由于目前学术界对“动画”与“动漫”这两个概念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楚,因此本文仅遵循主流观点,将“动画”置于“动漫”这一相对较大的专业领域下来研究,将“少数民族动漫”的相关研究成果也吸纳进来。按照学科专业切入点和表述内容侧重点的不同,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大体可以分为艺术学的、文学的、传播学的、经济学的等几个方面,现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现状分述如下。

一、艺术学视野中的动画基本理论 总体来看,绝大多数从动画艺术的从业人员、专业教研人员的视角,研究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发展历史、制作技术、剧本创作、产业模式、未来发展等。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发展历史与发展方向的研究思考是一个重要方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岳晓英老师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片研究》将我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分为“1949-1976”“1977-1999”和“新世纪以来”三个时期,并从叙事研究、视听分析与生态意识三个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片进行了艺术分析。在此基础上,还产生了一篇专门研究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阿古达木的《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研究》(2012),分析了少数民族动画的发展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其中重点分析了21世纪以来的两部蒙古族题材动画作品《勇士》与《巴拉根仓传奇》,对本文的撰写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制作技术方面,西华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徐天韵的《西南少数民族题材动画与角色造型》将21世纪以前的西南少数民族题材动画发展历程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西南少数民族题材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来源,并提到了21世纪以来文化杂糅下的审美变化对角色造型的影响。此外,还有几篇硕士学位论文从动画表现、造型设计与形象塑造等角度,选取某一民族或某部动画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昆明理工大学虞跃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动画表现研究——以〈彩云南为例〉》(2014),以云南动画电视《彩云南》为例,分析了动画在视觉、听觉上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内容、技巧,总结了国产动画表现少数民族文化方面的规律与不足,探索了中国动画表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新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宫晓岚的《蒙古族题材中动画角色造型的特点研究》(2015)归纳了少数民族动画的角色特点,分析了蒙古族角色造型设计,并总结了蒙古族角色造型特点及创作来源。昆明理工大学迟达的《厚土为韵·倩雀之灵系列角色造型设计》(2015),则是一篇结合作者的实习设计,综合少数民族神话传承与动漫企业创新发展而做的“倩雀之灵”系列角色造型设计方案,既有理论创新,又有实践价值。

在剧本创作方面,广西艺术学院刘丽娜老师的《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动漫创作》,从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故事与动画剧本创作,与少数民族工艺美术设计与动漫形象创作两方面阐述了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巨大价值。另外,还有两篇硕士学位论文对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剧本创作做了专门研究,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段建华的《蒙古族神话史诗〈江格尔〉动画的创作研究》(2012)与内蒙古大学朝勒格尔的《鄂温克民间故事动画表现的可行性研究》(2014)。

关于产业模式的学术论文有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刘葵、刘琥老师的《民族文化元素在中国西部动漫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分析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动漫艺术并轨的新局面,坚定了动漫行业对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和继承的正确路线。贵州财经大学阮竟若的论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与动漫产业发展》总结了我国民族文化元素与动漫产业的结合方式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文学视野中的故事素材与剧本创作 在这方面主要从民间文学的视角,来探讨在动漫剧本创作中如何发掘民间文学资源,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王晋炜老师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与动漫剧本创作——以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运用文化资本理论阐述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可能性,以及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我国动漫产业中的具体运用。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佳琪、王萍的论文《试论改编藏戏传统剧目为动画剧作的可行性》,从藏戏传统剧目的内容、主题、思想价值与审美意蕴等方面阐述了其改编为动画的可行性,为本文的动画作品改编分析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在这一方面,还有一部极具重量级的著作:华中师范大学徐金龙老师的博士学位论文《从资源到资本——民间文学与国产动漫的整合创新研究》(2011),以民间文学为观照点,研究在全球化语境下民间文学与动漫艺术的互动关系,借用动漫艺术的高新技术、表现方式、艺术手段和大众传播媒介,实现民间文学资源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创造性转化,为动漫艺术的现代发展和整合创新指明前进方向和根本出路。这篇论文现已出版为专著,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主要参照和思路。还有少数评论文章运用文学理论分析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剧本创作,但理论深度不够,学术价值不高。

三、传播学视野中的受众分析与传播策略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受众分析,主要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杨利民的《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动漫喜好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对内蒙古青少年的动漫喜好情况进行调研,进而分析出少数民族地区动漫产业的发展思路和途径。有关少数民族题材动画传播策略的学术论文,主要有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郑自强的《试论动漫产业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保护》,贵州财经大学严卿方、姜葵的《贵州少数民族动画的发展及网络传播》,以及广西师范学院吴承江的《浅析动漫产业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保护》,分别阐述了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传播现状与策略。另外,还有一篇关于动漫摘要这一电子载体在少数民族文献领域进行应用的论文,具有重要意义,是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陆光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图书馆李纪英合著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制作动漫摘要研究》,以贵州少数民族文献资源为案例,介绍了少数民族文献资源制作动漫摘要数据库建设构想。

四、经济学视野中的市场营销与文化产业 对于动画的营销手段和创意产业发展模式,一直是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研究中的热点,这方面的理论成果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李红伟、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李虎、重庆三峡学院周易合著的《试析少数民族文化动漫产业化开发》,西藏大学尕藏才旦、扎西、蔡秀清、迭目阳藏合著的《西部少数民族动画资源孵化路径探索》,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芦珊的《西部少数民族动漫产业发展研究——以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推动动漫产业传承与发展为例》,青海大学王世靓的《青海省发展民族特色动漫的策略分析》,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林凤春的《广西地域文化的动漫创意与开发》,广西艺术学院黄卢建的《广西少数民族动漫文化创意产业的开拓与发展之我见》,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梁福兴的《桂林童话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景园开发构想》,韩山师范学院万少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动漫产业化开发初探——以粤东畲族“招兵节”传统仪式为例》,均从市场营销与文化产业的视角为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建议与构想,有很多已经运用到实践中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文化与经济效益。

由上观之,现阶段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研究成果仍然以艺术学领域为主,虽然涉及范围较广,但基本停留在表面阶段,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艺术学基础理论成果并不完善,对于具体动画作品的研究与解读工作更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文学、传播学、经济学等领域虽已出现很多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尚处在起步阶段。总体来讲,目前国内学界对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研究,缺乏对整个研究领域的学科史梳理,更没有系统地将21世纪以来这些新面世的少数民族题材动画作品进行整理、分类、解读、总结,导致这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影响力不高,而国外对于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因此,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的研究工作仍然大有可为,并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这个领域中来,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少数民族题材动画产业的发展献策献力。

参考文献:

[1] 岳晓英.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片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0(4).

[2] 王晋炜.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资源与动漫剧本创作——以文化资本理论为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5(2).

[3] 阿古达木.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作 者:张中旭,中央民族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

21世纪以来 篇7

对于如何给电影定一个绝妙的名称, 语言学作用着实不可小觑。前人对于电影名称的语言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的文章甚少, 研究的内容也不是很全面, 几乎很少有人对电影片名中的语言学韵味进行比较细致的研究。鉴于此, 从2000~2010年国产电影中选取600部影片, 从语音、词汇、语法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

一、语音分析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现代汉语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电影名称中通过对音节合理组合以及对叠音和谐音的巧妙运用, 使语言具有了节奏感和韵律感, 更显音乐美。

(一) 音节数目

从收集到的600个电影名称来分析, 它们的书写符号绝大部分都是由汉字组成, 只有极少部分是由汉字加阿拉伯数字、英语字母或英语单词组合而成的, 如《G弦上的咏叹调》《PK.COM.CN》《中国, 1949》等。为了方便讨论, 关于电影名称的音节数目, 在本文中只探讨全部都由汉字组成的电影名称。21世纪以来的600个国产电影名称在音节数量上的分布情况如下:

(二) 音节组合

通过第一部分对电影名称音节数目的分析, 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所收集到的600个电影名称主要以三四五音节为主, 都占到了10%以上, 其中四音节所占比例高达36.8%。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中说过:“从历史上来观察, 就会发现四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四音节的内部结构特点从音节组合来看主要有以下两种:

(1) “2+2”:像《鬼子来了》《芬芳誓言》《快乐北京》等都是这种组合形式。这四种组合形式中, 尤其以“2+2”这种形式最多, 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一文中提出:“不得不承认2+2的四音节也是现代汉语里一种重要的节奏倾向”; (2) “1+3”:《琴动我心》《爱·在路上》。

在600个电影名称中五音节的电影名称有108个, 占总数的18%, 其中是“双音节+的+双音节”即“2+的+2”这种形式的有40个, 像《灿烂的季节》《声音的漫游》《最后的和弦》都属于这种类型。其他的主要是“3+2”或“2+3”这两种形式, 如《永远十九岁》《走出西柏坡》。当然, 不可能所有电影名称都符合上述组合形式, 像《卡拉是条狗》《老张和小张》等, 组合形式的灵活多变给人一种活泼时尚的感觉。

从构词方法看, 三音节既有单纯词也有合成词。单纯词多是人名或地名, 像《李秋实》《任长霞》《西柏坡》《华容道》等。合成词主要有“2+1”式和“1+2”式两类, 其中“2+1”式要多于“1+2”式。譬如《怒江魂》《钢琴梦》以及《盗版猫》等, 就是属于“2+1”式, 而《纸飞机》《大家庭》就是属于“1+2”式。

(三) 叠音巧用

叠音, 古时叫“重言”或“复字”。叠音是把一个词或一个语素甚至一个音节叠加, 构成同音重叠。它利用汉语音节的特点, 通过声音的复叠加重形象的摹拟, 使繁复的感情与语气得以确切表达。它既有口语的朴实, 又有音乐的旋律, 还能表达丰富的情感。陈望道先生说:叠字的用意不外“ (一) ) 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或 (二) 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谈谈心恋恋爱》《打打球谈谈情》《风清清水粼粼》等电影名称中叠音的恰当使用增强了其声律美, 大大增强了语言的描绘力和形象性。例如《谈谈心恋恋爱》, 从字面上看可以知道电影的主题是爱情, 但通过仔细分析叠音词“谈谈”“恋恋”的运用就可以知道这部电影是属于喜剧类型的, 会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叠音有很强的表现力, 通过叠音的使用, 还能够传神地描写出人、物的音、形、情、态, 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如《夏日暖洋洋》《绿绿的树》《小小新四军》《闪闪的红星》等。

(四) 谐音自然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 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 产生辞趣。2009年10月11日, 《我的中国芯》作为十部国庆献礼影片之一的主旋律影片, 在CCTV电影频道首播。这部电影洋溢着骄傲与自豪, 它把镜头对准那些为了研发出真正拥有我们自己的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芯片而自强不息、刻苦攻关的科研人员, 表现了中国民族企业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积极开拓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勇气。这里的“芯”字就是用了谐音双关, 一方面指“计算机芯片”;另一方面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 这是所有中国人都很熟悉的字眼, 历年来正是凭着这样的信念, 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在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攻克一个个难关, 获得了许多项的发明、创造, 拥有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核心技术, 为民族和祖国赢得了尊严。

二、词汇选择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娱乐文化现象, 品种繁多, 内容丰富, 为了吸引眼球在为影片命名时必须对所用词汇认真研究, 力求花样新出, 标新立异。通过对21世纪以来的600个国产电影名称进行仔细观察和分析后得出其用词特色主要有几种类型:

(一) 熟语的使用

熟语又叫习语, 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 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精炼的形式, 大都源远流长, 运用普遍, 极富表现力。

电影命名时熟语的使用主要表现为对成语的借用。成语具有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来源, 可以说, 成语的历史也是民族文化的历史, 其中蕴含了本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 具有丰富的文化含义。“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 该成语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2007年上映的电影《愚公移山》是一部环保题材的电影, 根据太原钢铁厂老工人李双良先进事迹改编, 讲述的是一个退休老人用7年时间变废为宝, 将面积有五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的废钢渣山搬走的故事。该片将“环境保护”这一现实问题与退休老人的伟大精神联系起来, 制片人恰当使用“愚公移山”这一成语作为片名, 既言简意赅, 又准确到位。

电影名称中也有一些是借用惯用语的, 像《好死不如赖活着》《三个女人一台戏》等, 显得通俗易懂, 生动活泼。

(二) 对专业词汇的借用

国产电影命名对专业词汇的借用主要表现在直接使用文学著作名来做电影名称。例如根据王安忆的《长恨歌》改编的同名电影《长恨歌》, 类似的还有莫言的《红高粱》, 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几米的《向左走向右走》, 海岩的《玉观音》等很多。还有就是选取流行歌曲和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片断来做电影名称, 例如电影《东邪西毒》这一名称就是从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黄药师和欧阳锋的绰号演化而来的。而《鸳鸯·蝴蝶》《笨小孩》《老鼠爱大米》《美人如玉剑如虹》等电影名称则是从流行歌词中提取出来的。依此命名的电影大多是为了将文学作品重现荧幕, 相比其他题材的电影, 具有浓郁的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 数字词和字母词的使用

有的电影名称中用到英文字母或数字, 有的甚至全部用数字。字母词和数字的使用突破了纯汉字的传统形式, 把数字和字母引用到电影标题中, 造成悬念, 吸引观众。这些数字大多是年份, 如《千王之王2000》《江孜1904》等。有的数字还具有特别的指代意义, 像《20 30 40》《摄氏32度》《2046》和《21克》等等。使用英文字母的如《DV爱情夏天》《乡村N·BA》《PK.COM.CN》等, 这些电影名称显得既新异又时尚。

(四) 对人名或历史题材的借用

毫无疑问, 中国的影视作品始终将自觉和不自觉地保留和承袭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 也始终会在影视艺术乃至纪录片等其他形式中体现一定的历史厚度感。中国当代的怀旧影片, 热衷于在商业化气息浓厚的世风中找寻中国式的美好的人际关系和往昔美好时光中所洋溢的纯真情感。追忆历史是中国民众的审美习惯, 中国人对真善美的理解始终怀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体验和情感需要。这使得怀旧影片成为一种特殊的载体, 不仅可以展现古已有之的重经验、贵领悟、善启迪的叙事策略, 而且也是增强民族认同感、保持民族特色的一种有效方式。电影名称中有的直接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 像《阮玲玉》《邓小平》《毛泽东与斯诺》等, 这样的片名直截了当地告诉观众该电影的主人公, 况且声名显赫的人物其名字本身就极具有号召力;还有一些是展示民族历史的如《台湾往事》《不能忘却的长征》《南京!南京!》等, 这些片名都能够利用人们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伟人的瞻仰, 来引发人们丰富的联想。

三、语法分析

电影名称是一种独立的语言形式, 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单位。语言单位具体包括语音单位、语汇单位、语法单位和语用单位。这一部分主要从语汇单位和语法单位的角度来分析电影的命名。语汇单位包括语素、词和固定短语。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和句子。通过对收集到的600个电影名称进行仔细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 以词命名

据统计, 以单个词命名的电影名称有56个, 所占比率接近10%, 其中名词居多。具体而言, 有人名如《鲁迅》《蔡文姬》《孔子》;地名如《西柏坡》《赤壁》;以及专有名词如《探戈》《阿司匹林》《散打》等。当然, 也有个别是动词, 如《扛》《解救》, 还有形容词如《坚强》和《高兴》等。但是动词和形容词性的片名相当少, 在收集的600个中屈指可数。

在以单个词命名的电影名称里面, 单音节名称只有9个, 像《伞》《赎》和《轻》等, 这些电影名称虽然符合经济简洁的原则, 但语义含量不是很丰富。双音节的所占比例最大, 共有26个。三音节的其次, 共18个。而四音节的只有3个:《阿司匹林》《布达拉宫》和《可可西里》。显而易见, 以单个词为片名的主要是双音节和三音节。值得注意的是, 片名中三音节的词语大部分是早已有之的固定词语, 比如人名《花木兰》《詹天佑》《李秋实》;地名《撒哈拉》《少林寺》;物名《信天游》《长恨歌》等。另外还有许多派生词, 即加后缀而形成的三音节词语, 这样的派生词占了三音节片名的绝大多数。由此可见, 以单个词语命名的电影名称事实上是以双音节为主的, 这和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词语为主的规律保持着一致。同时还可以发现, 作为电影名称的双音节词语大部分是复合词, 如《唐诗》《冷山》《红颜》等, 这或许是因为电影有传媒属性, 倾向于用最简洁的语言文字去概括电影故事情节。

(二) 短语命名

以短语命名的电影名称大概占70%, 在电影命名的基本方式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分析发现:以短语命名的片名, 偏正短语有280个, 主谓短语66个, 联合短语58个, 动宾短语38个, 其他形式的有18个。可见偏正短语是独占鳌头的。

还有一些电影名称难以从语法单位上对其分类, 像《猜猜猜》《嗨, 弗兰克》《2046》等。

(三) 词语的超常搭配

超常搭配在影视作品名称中很常见。受众要突破常规语法语义规则的束缚, 从片名中解读出电影或电视剧的主题。

因为词的组合是有条件的, 所以有些词能与其他词组合, 有些词不能与其他词组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符合语法组合规则; (2) 符合语义组合规则。正常情况是, “唱”能和“歌”组合, “跳”和“水”能组合, 因为它们既符合语法组合规则, 又符合语义组合规则。我们不能说“唱水”“跳歌”, 因为它们只符合语法组合规则, 不符合语义组合规则。词与词之间的搭配除了要受语法制约外, 还要看概念间的关系能否成立。意义的搭配必须具有事实上的能接受性。然而为了表达的需要, 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 可以有意打破词语的组合规律, 造成似乎不合逻辑、不合语法的表达形式, 即词语超常搭配。这种形式经常产生神奇的表达效果, 就是搭配中的词义会互相渗透, 从而增加传递的信息量, 产生“1+1>2”的效应。

词语的超常搭配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是语义的超常搭配:所谓语义超常搭配, 即其在语法上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它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和规则, 但在语义上是讲不通的。然而制片方为了吸引眼球, 有意识地在现有语法规则之外寻求一些新的突破。比如《野蛮的温柔》, 按常理来讲, “野蛮”是绝对不能修饰“温柔”的, 还有鲜花一般是不会凋谢的, 相信《凋谢的鲜花》等片名都会引发观众的无限联想。第二, 语法超常搭配:语法上的超常搭配是指在修辞中, 有意突破常规的语法组合而构成的超常搭配, 即为了表达的需要临时改变个别词的词性, 把甲类词活用为乙类词。以“非常”一词为例, 在现代汉语中它常常做副词, 一般以“非常+形容词”的形式出现, 但“非常+名词”的形式现在使用频率也很高。例如《非常敢死队》《非常夏日》《非常秀》《非常家事》等。其他还有像《特别村民》《快乐驿站》等。

四、结语

名称不仅仅是一个事物的代表符号, 同时也是人类在社会交往中用来确定自我、表达自我、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所谓名正则言顺, 言顺则事成。在日益现代化、商业化的当今社会,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好的名称所带来的重要作用。有时, 一个好的名称可以使滞销的商品迅速打开市场, 甚至让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好的电影名称将电影信息、语言和符号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使语言焕发出奇光异彩, 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7.

[2]陈汝东.当代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8.

[3]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3.5.

[4]王世凯.浅谈片名的语言艺术[J].修辞学习, 2000.

[5]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词初探[J].中国语文, 1963.

21世纪以来 篇8

一、本科阶段教师教育的实践课程改革

(一) 设置必修课程“教师职业实践演习”

2008年之前, 日本大学本科阶段教师培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教育实习上。2008年6月,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决定, 从2010年入学的本科生开始, 在教育实习之外, 开设新的必修课程“教师职业实践演习”, 同时取消原有的“综合演习”课程。这一实践性课程的开设成为本科阶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一个重点。

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成为教师所需要的专业技能, 并从整体上了解学生所拥有的水平和能力, 这是对本科阶段所有教师教育课程内容的综合与提高。因此, “教师职业实践演习”主要在本科四年级下半学期开设。与采用课题研究方式进行的“综合演习”相比, “教师职业实践演习”在教学目标上更加注重培养实践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则采取角色扮演、团体讨论、事例研究、实地调查、模拟课堂等教学形式。此外, 还通过聘请在职中小学教师参与教学的方法, 使本科生更加了解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在进行课程评价时, 则加强对学生的教师使命感、责任感、合作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学科教学指导能力等方面的考查。[2]

(二) 改革教育实习及参与中小学教学活动

本科阶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二个重点是强化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加强对学生教育实习的管理和要求学生参与中小学教学活动上。

教育实习一直是本科阶段教师教育的必修课程。过去日本大学对教育实习的要求比较宽松, 只要完成了规定课程就可以参加教育实习。但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认为, “目前获得教师资格证所要求的水平和能力, 与现在学校教育和社会实际需要的教师能力水平有很大差距”, [3]所以对教育实习的相关规定进行了修改。新规定要求在教育实习之前, 必须先考查学生是否适应教师职业, 是否已做好参加教育实习的各方面准备。而大学可以通过对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的考查和判断, 决定推迟学生参加教育实习的时间, 或者中途勒令停止学生的教育实习。

除了加强学生教育实习的管理之外, 为了使学生对中小学教学活动的环境等有更加充分、深入的了解, 日本文部科学省还要求师范专业的学生更多地参与中小学的教学, 以获得更多的教学实践经验。因此, 本科阶段的教师教育开始注重让学生定期参与中小学的教学活动, 如协助在职教师对儿童进行课堂辅导和课后辅导, 或课余时间在中小学图书室辅导儿童进行读书活动等, 以丰富本科阶段教师教育的内容, 增强本科教师教育的实践性。同时, 这一做法也能帮助那些希望成为教师的本科生更多地了解中小学的实际状况, 了解儿童, 进而对自身是否适合从事教师职业做出判断, 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参与中小学教学活动的记录和报告可以看出, 本科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不仅加深了对儿童的理解、关爱和责任感, 还增加了自信及成就感, 变得更加成熟。因此, 有学者提出应该更加积极地为本科生提供到中小学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鼓励他们多与儿童接触, 多与在职教师接触。基于这样的观点, 近年来, 大学越来越积极地创造条件让本科生到中小学参与教学活动, [4]提高了本科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

从上述政策的内容来看, 本科阶段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主要集中在加强培养实践能力上。从开设“教师职业实践演习”课程, 到加强教育实习, 再到鼓励本科生参与中小学教学活动, 无不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重视增加学生对教学实践的认识, 以提高本科毕业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再结合日本过去几十年本科阶段教师教育的改革历程可以看出, 日本越来越重视培养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指导学生能力, 也越来越强调本科生在学期间必须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1996年, 日本教师教育审议会提出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要增加有关学生指导、学生发展指导的课程, 延长教育实习课时数, 以及增加教师职业相关科目等, 并为在职教师的进修接受研究生阶段教育提供条件。[5]它把本科阶段的教师培养目标规定为:使新任教师上岗即能对儿童进行学习指导。大学的培养目标由“提供知识基础”转变成为了“培养实际能力”。[6]

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日本社会和国际环境的改变, 对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和专业化水平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 不仅本科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延续了加强课程实践性这一特点, 在研究生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中实践性体现得更为明显。

二、研究生阶段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改革

21世纪以来, 研究生阶段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改革主要体现在建立全新的制度———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的设立是日本教师教育的重大改革, 它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院 (1) 中的一类, 在管理制度和课程设置上都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7]

(一) 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的特色

在日本, 过去研究生院旨在“培养学生深入研究学术理论和应用, 或培养学生承担具有很强专业性的职业所需的丰富学识和卓越能力, 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为目的” (日本《学校教育法》第99条第1项) , 培养的是学术研究人才。专业学位研究生院则定位于“在研究生院里培养学生深入研究学术理论和应用, 以培养学生从事有很强专业性的职业所需的丰富学识和卓越能力为目的” (日本《学校教育法》第99条第2项) , 以培养有很强专业性的职业人才为目的。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则注重于培养教师职业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生涯发展能力, 使教师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专业水平。获得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课程规定学分的学生将被授予教师专业硕士学位, 学位证书上标注有“专门职”字样, 以与传统学术性硕士学位相区别 (日本《学位规则》第5条第2项) 。

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的作用, 一是把本科阶段培养的教师进一步培养成为更具实践指导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能参与中小学建设的新型人才;二是针对在职教师, 将其培养成为能在地方上或中小学发挥指导性作用的, 既具有理论水平, 又有实践经验的学校领导人才。

在教学方面, 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特别强调培养教师的专业性和教学基本技能,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培养扎实的教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管理方面, 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重视与中小学的合作。在教学评价方面, 则建立了由自我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共同构成的评价制度。

(二) 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课程的实践性

《专业学位研究生院设置基准》第7章第26条中明确规定, 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的目的是“专门培养幼儿园、小学、初高中、中等教育学校及特殊学校所需要的、具有专业性的高素质教师”, 在招生时也注重选拔具有成为骨干教师潜质的人才。其标准学制为2年, 要获得至少45学分。其课程涵盖中小学课程安排与授课、任教科目所需的实践指导方法、学生指导和教育咨询、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 以及学校教育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理想状态等内容。教学上采用小班授课, 为了照顾在职教师的学习要求, 还采用了日间授课制与夜间授课制相结合的弹性化的集中授课形式。由于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因此要求来自实践岗位的教师最少要占到四成比例。

在获得学位所需的45学分中, “为培养很强的专业能力和优秀品质, 在中小学等相关教育机构进行的实习要占到10学分以上”。因此, 课程设置中安排了较长时间的实习课程。为了照顾有教学经验的人员, 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院设置基准》第7章第29条的规定, 对于有中小学执教经验的人员, 可以将其经验折合为学分, 最多可以折合10学分。这种注重实践性的课程设置, 使得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可以经常性地借鉴最新研究成果来改善教师的授课方法、学习理论, 并增加中小学教师中拥有研究生学位人才的比例。这种做法能够更好地保障教师的专业性, 使其成为具有自我反思能力的实践型人才。

日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在研究生院开设了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的研究生课程, 其后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在职教师到研究生院进修的政策, 如1988年修订《教师资格证法》时, 将普通证书分成三类。最高级别的“专修证书”要求教师的学历是硕士, 鼓励教师通过进修来提高自己的证书级别。2000年又建立了“研究生院停薪留职进修体系”, 允许公立中小学的教师申请停薪留职三年到研究生院进修以取得硕士学位, 进而获得教师专修许可证, 使更多的在职教师有机会接受硕士水平的教育。但是, 原有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是与普通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混合在一起进行的, 缺少自己的特色。因此, 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院既是以往政策的延续, 又是一种全新的提升教师专业性的现实所需。其教育目的、内容、方法、学业要求等方面都围绕着专业性人才的培养进行, 具有与学术型研究生院不同的特色及独立的机构设置。它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也体现出对实践的重视, 表明日本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力求贴近中小学教育实际, 使学生具备教学实践能力的改革方向。

三、地方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改革

随着日本中央教育机构针对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师教育出台的改革措施逐步施行, 地方教育行政机构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本地区需求的教师人才, 也推出了地方特有的教师教育改革措施。

在日本, 中小学教师的入职选拔考试及选拔后的人事安排和研修等工作, 均由地方的教育委员会负责。对于各地方教育委员会来说, 在教师选拔方面最重要的是要保障本地区对教师人才的需求。但是近年来日本中小学教师人才保障的形势很严峻, 尤其是小学教师缺口更是非常巨大。为此, 日本部分地方教育委员会自主开设了适应本地区需要的教师教育课程, 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实践指导能力的教师, 以满足本地区对中小学教师的需求。

2004年, 东京地区首先开始自主推行教师教育课程, 此后这一趋向逐渐扩展到了其他地方。以东京地区为例, 其教师教育讲座的目的是“与培养教师的大学及地方各级教育委员会合作, 在本科生阶段培养具有实践教学能力, 上岗即能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在招生方面, 东京的做法是由指定大学的校长推荐人选, 对于完成课程的学员在教师入职选拔时设置单独的选拔考试。经过几年的实践, 完成此课程的学员90%以上都能通过入职选拔考试, 而且入职成为教师后还可以返还教师教育讲座的学费。讲座的内容由40天以上的“特别教育实习” (主要包括在公立小学的教育实习和课程观摩等) 和5天以上的“体验活动” (体验在企业的就业、在地方政府或教育委员会的就业) 等内容构成。

除东京都地区之外, 进行特别选拔的还有东京市的杉并区和横滨市。但是即使是没有设置单独的选拔考试的地区, 也会在教师入职选拔考试中对于接受过地方教师教育课程的学员给予特别的优惠政策。如京都市和三鹰市在课程内容中加入了与选拔考试相关的内容, 千叶市则允许接受过地方教师教育课程的学员在报名参加教师选拔考试的简历中记载这一经历, 还可以在第二次入职选拔时申报的资料中, 加入接受此类课程时所实习的中小学校长出具的研修情况报告, 报告可以成为评价和录取的参考。

由于教师人才资源的紧缺,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对这种自行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期望很高, 所以这种做法正在逐步推广到日本的很多地方, 以确保优秀的教师能够留在本地任教。

四、高中阶段的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改革

除了上述改革措施之外, 为了更好、更早地确保优秀教师人才, 近年来日本地方教育行政机关还在高中阶段开设了教师教育相关课程。

高中阶段的教师教育, 其目的主要是帮助想成为教师的高中生实现愿望, 在高中阶段就培养成为教师所需要的能力。该课程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深入小学教学环境, 为高中生提供与小学生接触的机会。并且, 地方教育行政机关还与开设教师教育课程的大学签订合作协议, 向合作大学推荐学生;在教育委员会的帮助下, 创造机会让大学教师到高中讲授教师教育知识, 促进教师教育类专业本科生与高中生的交流;为高中生提供访问大学研究室、到大学听课的机会。通过以上课程, 使高中生充分了解小学的环境与儿童的相关知识, 了解自己是否适合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在此基础上, 如有成为教师的明确意愿, 高中毕业便可报考与教师教育相关的大学专业。这一改革措施强化了高中和大学及教育委员会的合作, 既是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的一部分, 又能增加高中毕业生的升学率 (主要指升入与教师教育相关的大学专业) , 更好地为大学提供优秀的生源。

综上所述, 日本近年来的教师教育相关改革, 除了由日本中央政府推动的强调本科阶段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及设立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院的改革措施外, 地方政府也根据本地区对教师的需求配合性地推动教师教育改革, 使教师教育课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如东京都地方政府开设了教师教育课程, 横滨市地方政府还为修完课程的学生提供特别选拔机会、采取减免学费等措施以资鼓励, 其目的都是为了尽早确保优秀教师人才, 满足地方对教师的需求。而高中阶段开设的教师教育课程, 既可以帮助学生较早地确定未来的职业意向, 有利于学生的生涯规划, 又能够促进中小学与大学开展合作, 为本科阶段的教师教育提供优秀生源, 同时还能增加高中的升学率。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21世纪以来的日本教师教育改革的特色, 首先就是重视“培养实践能力”, 致力于改革实践性教育课程。本科阶段在增加实践性教育课程的分量的同时, 还调整原有实践性课程, 使其更加行之有效, 更具有可操作性。其次, 还借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院之机, 将教师教育拓展到研究生阶段, 并为此建立了各种专门配套的制度。最后, 日本地方教育机构又将教师教育向下延伸到高中阶段, 扩大了教师教育的覆盖面, 致力于更早地为教师职业人才培养打好基础。这些改革措施为保障教师人才供给和提高教师教育水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对于我国的教师教育来说也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久冨善之, 長谷川裕.教育社会学 (教師教育テキストシリーズ) [M].東京:学文社, 2008:72-74.

[2][4][6]東京学芸大学教員養成カリキュラム開発研究センター.教師教育改革のゆくえ―現状·課題·提言[M].東京:創風社, 2006:121, 32~34, 142.

[3][7]日本教師教育学会.日本の教師教育改革[M].东京.2.

21世纪以来 篇9

一、历史沉浮的城市记忆

短命王朝之悲怆, 南京大屠杀之伤痛, 是这座城市一道道隐忍的伤疤。 21世纪的南京纪录片, 在史诗中寻找素材, 从更全面、更宏观的的角度重新解读这座城市的历史。

(一) 古城文脉的线性铺展

电视纪录片《南京城》, 以“钟山风雨”、“虎踞龙盘”、“天翻地覆”、“人间正道”为主题, 按照时间发展, 以人带史, 展现了从孙权称帝到现代南京的纷繁历史, 勾勒出南京在金戈铁马, 王朝更迭中的城市气脉。 在传统单一的解说词中融入了“读南京”的设计, 浑厚男声朗读的南京诗文, 与女声解说词相辉映, 共同凸显出了南京的灵动与庄重, 蕴含着一种恢弘大气之美。 《重读南京》在风格上与《南京城》一脉相承, 用全知视角带领观众领略历史的庄严, 在理性叙述中包含着感性的叹咏。 这两部纪录片都遵循中国纪录片的审美体系, 采用线性发展顺序, 古诗词结构的理念, 在创作上注重突出“势”, 也就是整体氛围的营造, 实景拍摄与动画手法虚实相生, 以民族性来引发观众的情感, 重新建立南京的气魄和价值。

(二) 南京大屠杀的城市伤痛

二十世纪末期萌芽的影视史学, 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打开了新的视野。 《1937南京真相》、《1937南京浩劫》、《见证南京大屠杀》、《1937双城记》、《南京1937》 等几部文献纪录片, 都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 上个世纪的中国, 重大历史题材的纪录片, 一味的陷入宏大的感情抒发, 新世纪纪录片则更接近纪实本身。 这其中以《见证南京大屠杀》和《南京1937》尤为突出。 影视史学强调将历史搬上荧幕, 不仅仅是一次史料的堆砌, 更重视的是提供一种看待历史的方法, 这两部纪录片都实现了历史与现在的一种交流与对话, 将对大屠杀的罪证梳理上升到现代反思的高度。 《见证南京大屠杀》采用了“口述历史”的创作手法, 大屠杀的幸存者、日本老兵等直接的战争见证者, 发出自己的声音, 个人话语开始融入纪录片纹理之中。《档案》栏目制作的《南京1937》系列纪录片, 则带有栏目本身的艺术特色。 主持人不再只是串讲人, 而是通过历史人物扮演、情境还原、历史材料展示以及现场特技共同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故事讲述, “真正实现了讲故事方式由话语中心向图像中心的转变, 故事艺术形态由时间深度模式向空间平面模式的转变, 满足了当今观众对‘景观’的审美期待”。[1]

(三) “他者”视域的南京镜像

国外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纪录片, 不仅包含着西方的价值体系与影视语言, 也渗透着国外新纪录片理论对传统纪录片的反叛和超越。 “他者”的立场意味着更加客观与冷静。《南京》由美国导演比尔·古登泰格拍摄, 整部影片没有解说词, 只是运用人物口述、演员扮演、与影像画面完成了这段触动人心的故事讲述。 记录与故事相模糊的新纪录电影创作思想, 20世纪末就已经在国外萌芽, 这一流派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主张扩大历史纪录片的表现范围, 将停留在“记录”层面的影像符号进行调整和排列, 达到更深刻的真实, 他们并不反对适度的搬演, 在纪实的基础上允许介入, 在故事化讲述中隐含主观性。《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由安妮·彼克导演, 同样采用扮演的手法, 整部纪录电影以张纯如探寻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为线索, 同时结合真实史料和人物采访。 导演将张纯如自身面对历史真相的痛苦与南京大屠杀的残暴相融合, 为影片增加了情感的力度。 同时大量利用“虚构的真实”, 例如张纯如在心力交瘁之时总会在海边散步, 她在写作的过程会看到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等, 这些编排都是一种想象下的还原, 一种西方视角下的时空交错。 《南京梦魇》由朗恩·乔瑟夫拍摄, 不同于上述两部记录片采用的多种综合手段, 它更像是一部“活动的照片”, 片中所有的素材都是原始资料, 通过解说词串联, 它发出呼喊, 这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灾难, 更是人类的悲剧。

纵观这一时期在历史中寻找城市记忆的纪录片, 南京的城市形象在自我变革与外部冲突中, 经历了由“失序”到“有序’再到”失序”的循环往复, 南京不仅是世人眼中的烟花脂粉之地, 更是一座历经政权更迭、历史浩劫的帝王之城。

二、动静相宜的城市印象

城市, 是人类繁衍以及文化发展的空间。 城市美, 不仅需要审美客体的造型美, 同时也需要审美主体的感知。 审美客体指城市的形态, 审美主体则是指生活在城市里的人。 21世纪以来的南京城市纪录片, 就是在城市美学的引领下, 在一静一动中塑造城市形象。

(一) 城市形态

城市建筑是城市风格最直接的体现。 《民国屋檐下》是以南京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题的一部电视系列纪录片。 每一处具有民国味道的南京建筑, 都见证着南京城在战乱后的重新崛起。 片中大量运用了“历史再现”的艺术手法, 各派人士在票选首都时的争论, 历史人物的时代选择等等都被重新演绎。 正如李道新教授所言:“每一个叙事都分为两部分:一是故事, ‘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 一是‘用什么方式把故事讲出来’。 ”[2]城市道路是贯穿城市的重要枢纽, 该片把南京路作为一个具有文化意味的城市意象, 将以南京为代表的长江文化同吴越文化、楚河文化相交融, 沿着城市发展的轨迹, 勾勒出了一幅人类文明的图景。 这是一部以小见大的纪录片, 完成了对主题的一种深化。 这也是一部具有历史观点的纪录片, 将历史事件浓缩于南京路之中。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以城市美食为主题的《金陵鸭滋味》, 以城市标志物为主题的《南京长江第四大桥》等其他纪录片, 这一类从城市空间中汲取灵感, 选择拍摄对象的纪录片的共同特点是将城市当中的“静态元素”延展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这些城市的外在形态在纪录片中承载了“城市记忆”的功能, 从城市背景延展为叙事主体。

(二) 城市人

城市是由人组成的, 然而中国纪录片长久以来都是一种“人”的缺席, 即便有人物出现也如浮光掠影, 并未成为纪录片的灵魂。 上世纪年代末, 国外纪录片理念输入国内, 加之社会的全面发展, 开始推动意识形态的转变, 纪录片创作开始用新的价值评判作为艺术标准, 对审美主体———人的认识逐步深化。

《1949城市的记忆与重生 》南京篇, 以个体的记忆讲述了南京解放的故事, 六十多年前的历史在人物的诉说中还魂, 人成为串起这些历史的主心骨。 原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之女陈佩结是整部片子的开题人, 第一人称的解说词, 在片头和片尾前后呼应, 中间部分则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 这是一种对人物与历史关系的凝望。 在这里, 历史有了温度, “个人记忆”开始具有话语权。 整部片子站在一种全新的历史观之上, 不再只关注血淋淋的杀戮, 而是力图用历史来告诉我们, 怎样面对未来。 人物的灵魂开始渗透到国内纪录片的创作之中, 人物在历史中感受城市, 这是一种充满怀旧意味的艺术主题, 在经历了历史变化的阵痛之后, 新时代的南京人则用一种崭新的姿态品读城市。 《再说长江》中《灯火石头城》一集就是以南京为中心拍摄的。 这是一部具有人文情怀的纪录片, 是对20年前的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一次回望和超越。 20年前, 中国纪录片载负着“文以载道”的使命, 个人化的表述总是处于边缘地带, 《再说长江》将以往过于空洞的情感转换为更具体的表达, 人物从内心发出声音, 不再只是用群像的方式概过, “发现‘人’的成长变化、关注‘人’的行为判断, 探索‘人’的内心世界成为其价值所在”。[3]

《发现·南京》 是Discovery探索频道播出的五集纪录片, 由五位年轻新锐的亚洲导演拍摄, 完全以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为主角, 讲述了五段颇有趣味与深意的故事。 “成功的作品大多本性共通:人性内涵与感性细节。 ”[4]这部纪录片是大众文化视野下的一种人文关怀, 注重在细节上打磨。 《金陵名肴》故事化的拍摄手法, 使纪录片不仅止于“记录”, 更将纪实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 在《东方云锦》中, 导演用矛盾来推进故事, 云锦大师郭俊与现代时装设计师劳伦斯·许对云锦艺术的不同理解, 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是古老艺术与现代制作工艺的碰撞。 《一城之脊》将镜头对准城市的发展, 城墙的修补, 更是一种对人心的修补。中国的文化讲究“和”, 无论哪个阶层的人, 都在南京城里安详生活, 这是一部有着浓浓人情味的作品, 生活在城市里的平常人, 一代代在长江边演绎着自己的故事, 他们是南京保持活力的血液。 一座越是文明的城市, 对它的市民更是保持一种极度的关切, 这就是《发现·南京》追求的艺术之境。

“我们对城市的理解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与其它一些相关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 部分的、片段的印象。 在城市中每一个感官都会产生反应, 综合之后就会成为印象。 ”[5]新世纪的南京城市纪录片, 不仅记录城市空间也体验城市人的情感, 在静态的城市标志物与动态的人之间互动, 形成南京的城市印象。

三、包容开放的城市精神

城市的视觉形象是其外化的符号, 而城市的精神则是其最具底蕴的文化气质。 南京的城市精神, 既充盈着历史沉淀的古都文雅, 也浸染着现代洗礼的都市魅力。

(一) 主持人引领的纪录片形态

长期以来中国纪录片的话语层次都以解说词为主, 近些年以来则加大了同期声、采访的比重。 《诗行天下》以中国诗歌为主题, 《下江南》 一集讲述的是江南地区的诗歌美景。主持人走在南京的雨巷中, 仿佛带领观众进入了古代诗人所处的江南。 古代文人的优雅风情, 在今天的南京依旧可见。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集聚地, 在自身形成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 ”[6]这是一部充满着江南韵味的纪录片, 南京特有的园林、回廊、水乡的风貌都用中国式的镜头语言拍摄, 寓情于景, 在清淡中蕴含深意。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之《锦绣华章·美好江苏》同样采取了主持人引领的方式, 一男一女两位出镜主持人分别从两条线索来寻访南京, 恰好契合了南京是一座传统与现代共生的城市主题。 整部纪录片同时引用了“水”的含义, 南京是一座依水而生的城市, 延绵的江水不仅带来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也滋养了江边人的精神生活, “水”是整部纪录片的隐喻, 也是南京人不断向着未来前进的精神昭示。

《一个城市六个朋友》是孤独行星电视公司和探索旅游生活频道共同打造的节目品牌,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的理论是节目的灵感来源。 主持人已经不再只是一个串联人, 而是纪录片的参与者, 他先后认识了盈盈、劳伦斯、艾薇等,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来呈现一个崭新的南京。 现代南京人在《非诚勿扰》里找寻爱情, 在跑酷运动里体会激情, 在行为艺术里抒发情绪, 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一种脱离了以往旧南京的新面貌。 人伦情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 一个保持活力的城市, 需要城市人的相互联结来建立巨大的社会网络, 国外的纪录片创作者在西方的视角下通过一段段因人而生的故事来触摸这个东方城市的脉搏。

(二) 传承发展的城市文化

南京的发展, 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 每一时期的文明都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源流, 在城市的进程中, 经过整合, 最终成为人们的“群体意识”。《百年南京》就是沿着南京文化的形成过程所拍摄的四集纪录片。 每个时代的人都秉持着对这座城市的爱, 将建设的热情、教育的理念传承至今, 这是一种坚韧的时代精神。 宗白华曾说:“艺术家对于人生对于宇宙因有着最虔诚的‘爱’与‘敬’, 从情感的体验发现其理与价值”, [7]这部纪录片最大的艺术魅力就来自于导演所呈现的南京是一个有力量的城市形象, 这种力量就来自对历史的敬畏, 对南京的热忱。《百年南京》在叙事上, 采用的是网状结构, 不是针对一个故事的铺陈, 而是多方位同时讲述几个人物, 然后共同交汇一点。 人物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交织, 人物的精神共同汇合成南京的精神。 整部纪录片致力于对南京文化的深度开掘, 不再只讲述悲伤的故事, 而是展现一个更加自信、更加美丽、更加坚韧的南京。

《龙的重生》是由南京和法国斯特拉斯堡联合拍摄的纪录片, 这两座城市都对龙有着特殊的情感。 南京部分讲述的是对柴龙这一民间传统技艺的拯救, 法国部分则在一葡萄酒庄园围绕圣诞节讲述龙的传说。 虽没有实质性的交集, 但却实现了一种文化上的对比和交流。 “城市文化特色在外观上给人以特有的文化形象, 内涵上体现出鲜明的文化气质”, [8]舞龙, 就是城市文化的外观, 这背后包含着老手艺人的情结, 以及对城市文化的依恋。 不同于中国人对于龙的信仰, 将龙以实物的方式展现, 法国的龙则更多具有神话色彩, 是存在于意念中的龙。 借由与斯特拉斯堡的呼应, 南京的城市形象在对比中更加清晰。

我们应该看到, 新时期以来的大部分纪录片都在以某种隐含的方式传达着一种坚韧、柔情、温厚的城市精神。 从自然风情到人文建筑, 历史风云到现代变革, 远古人类到都市新人, 都饱含着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一种生生不息的气脉。 这座城市, 以它开放包容, 不断前进的姿态拥抱着城市里的每一个人。

诗人谢朓曾以“江南佳丽地, 金陵帝王州”的诗句赞美南京, 这是一座充满风情的城市。 南京城市纪录片的发展, 伴随着纪录片创作理念、制作手法的变革, 渗透着视觉文化主导下的城市形象重构。 影像背后的多元文化表达, 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城市发展, 个体、他者与城市关系的思考。 在21世纪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拓宽题材、延展视角, 以全新的眼光记录下这座古老城市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魏南江.电视化+戏剧化:故事类栏目的增值空间——以北京卫视《档案》为例[J].中国电视, 2011:85-86.

[2]李道新.中国电影批判史1987-2000[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561.

[3]魏南江.优秀电视节目解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59.

[4]张同道.多元共生的记录时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30.

[5][美]凯文·林奇, 方益萍, 何晓军, 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1.

[6]董增刚.城市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31.

[7]宗白华.美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5.

21世纪以来 篇10

一、创新和创新经济成为21世纪俄罗斯国家发展的主旋律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创新是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作为世界政治多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俄罗斯的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实力远远未达到与之相匹配的地位。1996年,俄罗斯在世界46个国家竞争力排名中列最后一位。[1]2013年,俄罗斯经济竞争力在全球148个经济体中排名第64位。[2]为此,加强创新,向创新经济转轨,提升经济实力,从而增强整体国家竞争力是当前俄罗斯面临的首要任务。

创新经济是俄罗斯实现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进入21世纪,得益于良好的原材料国际市场行情,俄罗斯经济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然而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以及2014年底的卢布危机和石油价格暴跌暴露了俄罗斯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单一的能源依赖型经济越来越难以持续。俄罗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 “2013年度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俄罗斯的创新指数仅排在第62位。[3]在发达国家相继进入科技驱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俄罗斯向创新型经济发展转轨是大势所趋,而经济的转型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来推动实现。

创新人才的质量与数量是实现创新经济的重要条件。国家转型以来,俄罗斯社会经济形势艰难复杂,国内科研和科教人才在数量、质量和年龄结构上的状况急剧恶化。仅1992年 ~2004年间, 俄联邦科研人员从80.4万人下降到40.14万人;[4]2004年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超过48岁,比1994年高出3岁,科学副博士的平均年龄约为53岁,科学博士的平均年龄接近61岁;从1990年到2004年,高层次研究者的数量减少了40%,而普通层次研究者的数量却增加了1.5倍。[5]科研人员的流失和老龄化导致俄罗斯人才队伍的代际断层,整体创新能力不足。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俄罗斯积极出台政策采取措施,努力培养青年的创新能力,吸引青年进入科学、教育、高新技术和创新领域,加强对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2008年,俄罗斯制定的《俄联邦2020年前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纲要》就强调指出, “发展创新型经济必须建立有竞争力的国家创新体系,而核心要素就是培养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科学和科教领域的人才,包括吸引天才青年到科学界并留住他们,提高高水平人才的培养质量,有效开展国内外科学和科教人才的交流活动,发展俄罗斯一流大学”。[6]

(二)创新发展的一系列相关政策

21世纪以来,俄罗斯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促进科技发展、培养人才和支持创新的政策,既有综合性的国家战略,也有科技、创新、教育等部门政策,还有科技和科教人才培养的专项政策。 2002年,俄罗斯出台了《2010年前和未来俄罗斯科技发展基本政策》,为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三年后颁布了《至2010年俄联邦创新体系发展政策的基本方针》,首次提出了创建创新体系的目标要求;随后制定了《2015年前俄联邦科学和创新发展战略》(2006),将创新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次; 后来出台了《俄联邦2020年前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纲要》(2008),进一步强调了科学技术系统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任务。2011年12月8日,俄罗斯联邦政府颁布了《2020年前俄联邦创新发展战略》, 旗帜鲜明地表示俄罗斯要恢复其基础科学的世界领先地位;次年实施的《俄联邦科学与技术发展领域2020年前及以后基本政策》,提出俄罗斯研究和开发能力要在2020年前达到世界水平,在国家科技优先发展方向上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为推动国家科技和教育发展,构建创新发展环境,加大教育领域投资力度,确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俄联邦政府于2003年出台了 《国家保护科技综合人才潜力的措施构想》,2008年颁布了《2009~2013年“创新俄罗斯科学与科教人员”联邦目标纲要》,明确了青年人才培养目标、 任务、措施、机制和经费保障等具体内容;2010年实施了《“我们的新学校”国家教育倡议》,2011年制定了《2011~2015年联邦教育发展目标纲要》, 2012年出台了《国家科学教育领域政策实施措施》、《2013~2020年俄联邦国家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和《2014~2020年“创新俄罗斯的科研与教育科研人员”联邦目标纲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从不同侧面对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要求,阐明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培养机制、管理改革、 财政保障和环境建设等内容,为俄罗斯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俄罗斯青年创新人才培养政策的内容与任务

在俄罗斯众多人才政策里,最为核心的是《2009~ 2013年“创新俄罗斯科学与科教人员”联邦目标纲要》及《2014~2020年“创新俄罗斯科学与科教人员”联邦目标纲要》等后续的一系列政策,从政策内容本身可以看出俄罗斯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导向和培养方式。

(一)明确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

回归世界经济强国之列是俄罗斯的重要战略,为此,不仅需要聚集各个领域的高精尖人才, 大力培养青年后备人才更是一项长远目标,尤其是与提升国家竞争力紧密相连的科学、教育、技术和创新领域的人才。而且要将所培养的青年创新人才留在科研、教育和高科技领域,确保科研和教育领域的代际传承。为此,俄联邦政府确定了节能、核技术、航天、医学及战略信息技术为俄罗斯的五大优先发展领域,指出到2013年要实现高校、科研机构、国防工业、能源、航空航天、核工业和俄联邦其他重点高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和青年学者累计达到0.8~1.1万人的目标;[7]到2020年39岁以下研究者占研究人员总数的35%,其中拥有科学副博士学位和科学博士学位的高水平研究者占39岁以下研究者总数的17%~ 17.5%;在科学网数据库中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每篇实现被引用次数为4次。[8]同时还指出了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改善科研和教研人员的素质, 创建引导青年人流向科研、教育和高技术领域的激励机制,创建科研和教研人才的更新机制,发展建设国家一流大学网络。

(二)建立“物色—培养—留住人才”的培养机制

物色人才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多年来俄罗斯保持了通过竞赛方式选拔人才的传统。在国家 “教育”优先发展框架下,在2006年4月6日颁发 “关于国家支持天才青年的措施”的指导下,通过组织奥林匹克竞赛,俄罗斯每年选拔5,350名青年天才和4,100名后备人才;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博士生和青年学者的学术能力,政府每年还提供5亿卢布扶持资金。[9]国际和全俄奥赛获奖者成为俄罗斯青年创新人才的重要来源。

培养人才的方式多种多样,21世纪以来俄罗斯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主要通过不同层次的科研立项,促进跨学科研究成果的产生,稳定科研和教研领域的人才,形成高效、有前景的老中青相结合的科研集体,在集体中培养高水平的青年创新人才。2009~2012年,每年评选100名特邀学者主持科研团队项目;每年评选450个科研团队项目,并要求每个项目中成员应不少于2名科学博士、3名副博士、3名博士生和4名大学生;每年还评选500个科学博士项目,500个副博士科研项目。[10]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和科研集体活动,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不断获得提升。

为了留住人才,除提供科研发展机会,还给予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让人才能安心工作。自2005年起,俄联邦政府为科学研究者和高新技术研发人员提供10~15年的住房优惠贷款,并通过法律保障向俄罗斯科学院工作人员提供房价优惠;俄联邦政府拨款120.779亿卢布为参与培养科研和教育科研人才的国立高校建公寓楼。此外,政策还规定给予参与全球竞争性研究活动的大学教师额外津贴,[11]2016年前实现科研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提高到经济领域平均工资水平的1.25倍,到2020年前提高到1.30倍。[12]

这样的规定为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量化指标依据。

(三)改革管理体制,提高师资要求

政策的实施往往需要通过制度改革扫清障碍,为了有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俄联邦政府制定了六项管理改革方案:一是,教育机构内部增设具有国家—社会管理特点的自我管理机构(督学、监督和管理委员会),以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开展教师和教育机构行政管理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将薪酬与工作质量和成绩挂钩;三是, 制定《现代教育管理》标准化纲要,并对教育机构的所有管理者实施认证;四是,鼓励中高层专家担任学术顾问,扩大人才参与科研教学活动的机会; 五是,研究和采用更有效、更透明的领导任命程序,规范教授和教师的招聘和晋升程序,调整教授、教师、研究者和管理者的人员结构,如一般性教学和研究活动由临时岗位人员担任,签3年劳动合同,表现好可续签3~6年合同,而中高层的永久性岗位应竞岗产生,并参考申请人在世界核心期刊发表文章的情况;校领导要有促进和有效开展全球竞争性研究、项目和创新的资格和经验;六是,研究效果评价机制,以评价科研和教育组织、 研究团队、科研工作者的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性。 通过这些管理体制改革,旨在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创造有益的组织环境。

(四)拨付充足经费,合理分配使用

在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经费保障上,俄联邦政府不仅提供了总体预算,确定目标,也规定了具体的使用细则。2010年,俄联邦教育经费为4,164亿卢布,比2009年增长7.3%,其中高等教育经费增加14%,而用于教育领域的实用科学研究经费增长59%。[13]2011年颁布的《2011~2015年联邦教育发展目标纲要》规定,从联邦财政划拨66,877多亿卢布用于发展职业教育、学前、普通和补充教育, 以及发展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教育系统信息透明化和俄联邦“教育发展”国家纲要的实施保障等。 而专项用于科研和科教人才培养方面的费用也不断增加,2009~2013年总财政预算为1,010.7082亿卢布,[14]2014~2020年增加到3,252.7122亿卢布。[15]根据《2020俄联邦创新发展战略》的要求,在2020年前用于科研、教育与创新的财政预算占GDP的比重要提升至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经费的具体使用上,政策也做了详细规定。 俄联邦政府提供财政预算7.5亿卢布,鼓励青年学者进入科教中心开展短期科研活动,以提高技能水平;设立总统奖学金,每年奖励500位年轻的副博士及其导师,每人每年15万卢布;奖励100位年轻的科学博士,每人每年25万卢布。[16]邀请国外知名科学家在俄罗斯大学和研究所建立前沿领域研究室,2010年财政预算为30亿卢布,2012年为40亿卢布,2020年达到100亿卢布。[17]此外,为俄罗斯重点大学实验室购置贵重的专门的测量、分析和工艺设备的联邦预算达到49.6亿卢布。[18]显然,较充足的经费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还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保障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创新环境

青年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培养载体。《教育和创新经济的发展:2009~2012年推行现代教育模式国家纲要》要求,组建不少于5所世界级水平的、先进科研一体化的科教中心,并提供科研和教学实验的仪器,为发展科学和促进科教人才内部流动创造条件。为培养科研、国防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大学配备现代科技设备,以提升俄罗斯大学的培养能力。

建设一流大学,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2009年11月21日,俄罗斯总理普京宣布从联邦补充财政预算中划拨专项资金支持俄罗斯一流大学。普京强调:“这些资金将用于更新研究和实验室设备、学术交流项目、引进优秀科学家,包括从国外引进我们的同胞,最终这些大学应该在世界教育科学排名中名列前茅,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2012年联邦补充财政预算资金额度为900亿卢布。[19]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最近10年俄罗斯建成了上百个创新基础设施项目——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接入中心等,汇聚了大约2,500台设备,总价值超过110亿卢布。2005~ 2007年国家投入2.39亿卢布建设100多个技术转移中心。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的大纲框架下,建立了34个创新科技企业孵化器,联邦财政拨款达8.63亿卢布。此外,还建有140多个创新技术中心和科技园,在国家创建高新技术科技园的大纲框架下划拨资金建立了9个高新技术科技园。[20]2010年5月,有“俄版硅谷”之称的斯科尔科沃科技园启动建设,并于2014年落成。

三、从莫斯科国立大学看俄罗斯青年创新人才政策在高校的落实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重点大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机构。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以下简称“莫大”)有着250多年的辉煌历史,自古至今是俄罗斯顶尖人才培养的摇篮,俄罗斯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11位是莫大的毕业生或教授,[21]这里还走出了6位菲尔茨奖获得者。[22]在俄罗斯900余所大学中,莫大对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处于无可争议的第一位,正如莫大校长萨多夫尼奇所讲,“没有俄罗斯就没有莫大,但是没有莫大的俄罗斯就不是俄罗斯”。[23]因此,这样一所大学所采取的举措能说明俄罗斯创新人才政策的落实情况,能代表俄罗斯创新人才的培养状况。

(一)坚持基础科学优先的导向

确立追求科学的办学理念。莫大把“科学是对真理的清楚认识和心灵的启示”作为校训,彰显了追求科学精神的办学理念,正是在这样的办学理念指导下,莫大一直非常重视基础科学教育,物理学、化学、数学、力学等自然科学是莫大的优势学科,培养了无数杰出人才,莫大吸引了2,500名博士、6,000多名副博士、约300名科学院和专业研究院的院士与通讯院士,以及4,500名科学工作者在这里从事基础科学和实用科学研究,主持着超过350项俄罗斯国家优先发展的学术项目。[24]可以说,追求科学精神的办学理念为莫大培养创新人才指明了方向。

加强科学技术的物质基础建设。近年来莫大积极改造硬件设施,提升物质基础的现代化水平。 1987年,在俄联邦政府的支持下,莫大建设了一个新校区,配备了最先进的科技设备;2005年1月在新校园建成了知识产权中心和基础科学图书馆, 同年还发射了科学—教育卫星“塔基亚娜”,借此可以观测到近地空间的新物理现象。几年间莫大共添置了500多件独特的设备,确保了师生可以在最现代化的环境中开展科学研究。莫大将科学图书馆建成了俄罗斯最大的科学文献库,藏书约900万册,其中超过200万的外文资料。目前,莫大接入了所有主要的科学信息系统,其水平与美国最好的大学相当,优于欧洲大部分重点大学。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为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平台。

(二)鼓励开发创新课程和学术交流

改革创新教学过程。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莫大进行了课程改革,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加贴近市场需求。 2006年,莫大集中不同院系资源,成立了创新商学院,聘请莫大的知名教授、科研院所的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成功人士任教。同年,还成立了管理和创新学院(企业大学),以培养高水平有竞争力的专家、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为己任,培养学生在活动中利用创新知识的能力。2012年,莫大增设跨了学科讲座课,要求全日制大学生必选,跨学科讲座课由莫大著名学者主讲,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更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开创新思想。与企业合作开发现代管理课程是莫大适应市场需求的一项举措, 莫大委托俄罗斯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专家、 猎头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立沃娃(Львова)开发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人才的搜寻和选择:猎头的秘密》教学模块,借助社会资源提升课程品质,有效与市场需求对接。这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为传统的大学教学过程注入了活力,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组织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自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国际学术交流更加频繁,当前莫大与世界各国签署的有效合作协议大约有450个, 其中三分之一属于校级合作,为师生进入他国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国际交流中, 莫大特别重视与欧洲国家的合作,与德国科研中心合作开展了基础研究项目,与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共同开设了人才培养流动站;根据俄罗斯与欧洲签署的欧俄学术网—曼杜斯(ERANET-MUNDUS) 和欧俄学术网 +(ERANET-PLUS),莫大争取到国际基金会对莫大硕士生、研究生和教师赴欧洲学习的资助,还为40岁以下的年轻学者和教师提供赴德国进修2个月的机会。组织国际会议是另一种促进学生交流的形式,2013年6月,莫大组织“现代植物生理学的创新趋势”国际会议,[25]在交流碰撞前沿科研成果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未来创新人才的科研兴趣。

(三)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与平台搭建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体系。科研是促进大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手段。 莫大在鼓励教师研发的同时,通过奖励论文发表的方式促进教师形成科研成果,每年对300~400位高产作家给予8万、10万、15万卢布的奖励,如今在自然、科学、物理发现、PNAS、Angewandte Chemie等最高级别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累计达到1,059篇,其中以化学系、物理系和核物理研究所的发表量最多,针对一些收费较高的自然科学杂志,学校还会补偿相应的发表费用。[26]以科研带动教学质量提高,以教师进步推动学生成长,这是莫大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

上一篇:韩国高等科学技术学院下一篇:思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