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性心理干预

2024-07-08

支持性心理干预(精选十篇)

支持性心理干预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2010年吉林市丰满区某社区的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42例, 男23例, 女19例, 60~81岁, 病程 (6.2±5.3) 个月。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3], 并经头颅CT或/头部核磁 (MRI) 证实。所有患者符合CCMD-2-R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4], 汉密尔顿抑郁表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HAMD) 17项, 总分≥17分, 排除既往精神异常、有精神病家族史、意识障碍、感觉性失语、严重认知功能障碍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支持性心理干预组21例, 男11例, 女10例;平均年龄 (64.2±5.2) ;脑出血11例, 脑梗死10例。对照组患者21例, 男12例, 女9例, 平均年龄 (65.4±4.8) ;脑出血9例, 脑梗死12例。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脑卒中的药物、抗抑郁药物和康复训练。

支持性心理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外, 同时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进行集体心理干预和个体心理干预。①集体心理干预:每月1次, 由1~2名医务人员主持, 根据组员问题的相似性, 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 解决组员共有的问题或相似的心理障碍。②个体心理干预:医务人员应在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了解的基础上, 采用7项基本技术, 倾听、解释、保证、指导、建议、疏泄、鼓励, 使其自助。第1个月每周上门1次, 第2、3个月每2周上门1次, 每次30~45min[5]。

1.3 评估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8~12周后分别使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FA) 进行评定, 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 (Fugl-Meyer Assessment, FMA) , 日常生活能力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采用Barthel (Barthel Index, BI) 评定。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 所有数据以undefined表示, 采用检验 (干预前、后比较用配对检验) , P<0.05为差异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HAMD评分、NFA评分、FMA评分及BI评分情况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P< 0.05。

3 讨论

PSD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由于脑部病变破坏了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能神经元及其通路, 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递质功能低下, 使患者产生抑郁倾向和抑郁症[6];②心理社会因素:老年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导致与人交流沟通障碍, 自我评价降低, 甚至产生自我羞辱感, 认为成为了家庭的负担、累赘, 在原有病理基础上加速了抑郁症或使其程度加重[6]。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为30%~65%[7], 抑郁症的主要表现为哭泣、情绪低落、疲乏、倦怠、睡眠障碍、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这些抑郁情绪使患者主动康复的愿望明显降低, 对脑卒中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 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的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总之, PSD的发病因素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着人口老龄化, 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多, 老年脑卒中后的患者走进社区已成为趋势, 护理人员要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要掌握有关社会心理、人际关系、语言等多方面的知识, 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身、心两方面的需要。本文的2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在经过康复训练后, 均有显著改善。支持性心理干预组在经过12周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后, 各项指标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老年脑卒中后除了给予药物和康复治疗外, 支持性心理干预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可采用集体心理干预和个体心理干预两种方法。集体心理干预可使参加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互交流, 共同探讨, 彼此启发, 支持鼓励, 使组员观察、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心理行为反应, 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人格的成长。个体心理干预的目标就是将一个具有充分潜能的人早已存在的能力释放出来, 使患者体验到那些以前被自己否定和扭曲的感觉, 学习接纳自己, 增进自我察觉, 使他们朝着自我导引的方向成长。在康复治疗中有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 可使患者主动参与, 特别是在需要体会运动感觉的主动训练及ADK训练中效果更明显, 这种体验能促进患者训练的积极性, 从而形成良好的促进机制。反之, 若抑郁得不到纠正, 则会导致患者主动运动减少, 肢体功能恢复缓慢, 从而加重抑郁, 不利于康复[8]。本研究证明支持性心理干预在对社区老年PSD的康复治疗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Fuentes B, Ortiz X, Sanjose B, et a1.Post-strokedepression:call we predict its development from the acutestroke phase?[J].Acta Neurol Scand, 2009, 120 (3) :150-156.

[2]夏秋欣.卒中单元护理与药物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08.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学杂志, 1996, 29 (6) :381.

[4]中华医学会精神学会, 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4.4.5-410.

[5]季建林.医学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34-235.

[6]龙洁, 刘永珍, 蔡焯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145-148.

[7]缪鸿石.康复医学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842.

支持性心理干预 篇2

一、研究对象

邹××,男,2005年5月足月出生,出生时健康。1岁半左右发现有癫痫,症状比较轻,偶尔抽搐几分钟,从1岁半吃“德巴金”至6岁半左右停药,至今没复发。于2011年8月经某儿童医疗中心诊断为ADHD混合型,表现在冲动和注意力缺陷;C-WISC:IQ68分,轻度智力障碍。于2014年3月4日从普通小学转介到特殊学校,现读五年级。经过课堂评估,初步判断他的学业水平落后于一般儿童两年左右。自理能力比较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碗、拖地、煲饭等。我对家长和他进行访谈,了解到他对食物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汉堡包、巧克力、糖果和福建饺子等,也喜欢玩电脑和看电视,怕黑。

二、研究过程

1. 行为功能分析

(1)确定目标行为。我通过与家长和任课老师访谈,填写《行为问题评量表》,结合他在课堂中行为问题的观察记录,确定他的目标行为:身体攻击行为,包括打人、掐脖子、咬人、捏人、推人和拽手臂6种型态。

(2)进行功能分析。治疗小组运用《行为功能分析表》和《行为动机量表》开展评量,发现行为功能的结果是比较一致的,他的身体攻击的行为功能主要是逃避。另外,在课堂中还运用《A-B-C行为数据记录表》来观察记录他的行为问题,总结得出他行为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别人干扰了他,是防卫行为;别人阻止他做喜欢的行为;和别人打招呼。

2. 干预行为目标的策略

(1)个体背景因素介入的策略。因他是ADHD混合型,表现在冲动和注意力缺陷。在行为处理的过程中,建议家长带孩子看医生,获得医学上的支持,使行为处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前事控制策略。治疗小组通过重新安排座位和调整活动的地点、内容、分量、难度及形式,来提高他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安排丰富的课间活动,顺优势发展,做好监管工作,以降低身体攻击行为发生的次数;通过建立清晰的规则和适当行为的期望来增加他正向行为发生的次数。

(3)生态环境改善策略。治疗小组还对不确定的环境背景因素做介入,进行长期预防,主要是改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任课老师慢慢取得了他的信赖,他和同学的相处也越来越融洽。

(4)行为教导策略。教导替代技能,教导他用打招呼的方式代替拽手臂和捏人;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需求。教导自我控制的方法,治疗小组先在个训课中教导,再到教室情境中泛化自我控制的方法,指导他自我觉知,当自己想要打人时学会“握紧双手”,利用数数来缓解冲动,并结合增强来促进此方法的应用。教导社会技能,利用《当我生气时,可以怎样做》《我可以怎样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我怎样与人打招呼》等社会故事来教导社会技能。

(5)后果处理策略。建立增强系统(代币制),治疗小组拟定奖励办法:一节课没发生身体攻击行为就在行为记录表上盖一个印章,一天7节课中得到4个印章就可以得到奖励,结合表现指导他兑换代币,即得到吃喜欢的食物、玩游戏、看动画片、听音乐等奖励。同时家校合作,采用一致的做法:及时阻挡不当行为;按照前面教导的自我控制的方法,指导他重复做一遍。为了让他适当承担攻击他人的行为后果,采用扣除一个代币的决定。

三、实验结果

实验前,依据《行为问题散布图》,得出他平均每天有12次身体攻击行为(包括打人、掐脖子、咬人、捏人、推人、拽手臂)。实验后,身体攻击的行为能从12次/天减少到不超过3次/天,维持了3个月,顺利达到并超过方案中拟定的行为目标。

支持性心理干预 篇3

关键词: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治疗

精神分裂症易复发, 常规治疗下, 1年复发率50%, 5年复发率80%[1]。近几年有文献资料证实[2], 家庭的分歧、对患者的批评对首发精神病患者病情复发有着直接的影响。笔者对10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 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首次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 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 患者按病案单双号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 干预组脱落2例, 对照组脱落1例, 皆因外出打工脱落, 实际入组干预组58例, 对照组51例。2组患者及家属在性别、学历、工作情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社区管理, 包括定期随访、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健康教育等。干预组进行常规社区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家庭心理干预。其内容包括: (1) 个别健康教育。由1名精神科专科护士完成。每周1~2次, 通过电话、网络等方法,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 包括精神分裂症症状、治疗及预防复发的宣教, 了解患者用药情况, 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2) 从第3周开始,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性的家庭治疗, 由1名家属治疗经验>5年的心理治疗师和1名助手完成, 要求患者和家属同时参加, 每2周1次, 总数为16~20次, 内容如下:让家庭成员分别介绍患者的病前病后表现及成员对其所持的态度, 了解家庭的情感表达方式, 定出家庭治疗计划, 结合家庭讲授生活特点及交流方式, 调整家庭交流方式, 改善家庭过高期望, 培养家庭成员的自信心和应对应激的能力等。 (3) 家属联谊会。每月进行1次, 总次数4~10次, 主要内容相互交流康复体会, 分享经验, 进行相互的情感支持。分别于第1、3、6、12、24及36个月末时对复发例数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第3、6、12、24及36个月末时复发例数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 干预组在第3、6、12、24及36个月末时复发例数少于对照组, 说明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能有效的减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

Haroah FM[4]提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成员的情绪气氛和行为对其预后有重要影响, 精神分裂症家属[5]有焦虑、内疚、烦恼、沮丧等情绪反应, 不能正确对待患者。家庭成员的消极态度[6], 可以强化患者的紧张情绪, 加重其悲观失望, 甚至自暴自弃, 极易增加复发的几率。而相关报道显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情感表达不正常[7、8], 其亲密度和适应性下降[9], 故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心理干预非常必要。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家庭心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使家属掌握一定疾病健康教育的方法, 降低其错误认知引起的病耻感, 同时通过反复的强化, 使他们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 减少了复发。国内资料[1]显示, 因中断治疗、自动减量造成的复发占到总复发的44.11%;系统性家庭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及家属的不良情绪, 调整家庭交流方式, 改善家庭过高期望, 纠正不良的家庭表达方式, 使家庭关系更为融洽, 提高应对应激的能力;家属联谊会可以让家属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疾病治疗和康复经验, 并能得到相应的资源支持, 能大大的减少亲属的心理应激, 提高其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这些措施都能大大的减少患者疾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 家庭支持性心理干预对预防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积极的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沫.浅析精神分裂症复发因素和临床观察与研究[J].医学信息 (下旬刊) , 2009, 1 (4) :165.

[2] 李峥, David Arthur, 王志英, 等.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教育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7) :481-482.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0:15-16.

[4] Pharoah FM, Rathbone J, Mari JJ, et al.Family intervention for schizophrenia[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3, 11 (4) :CD000088.

[5] 李淑然, 陈昌惠, 张维熙.家庭照顾对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影响—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因素的多重逐步回归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87, 1 (4) :180-187.

[6] 韩淑芬, 吕素红, 边辛丑.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临床心理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J].河北医药, 2011, 33 (7) :1102-1103.

[7] 李菲菲, 费立鹏, 李兰英, 等.首发精神分裂症家庭情感表达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 (5) :355-357, 354.

[8]陆亚文.精神分裂症家庭情感表达及相关研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1992, (2) :78-82.

支持性心理干预 篇4

【关键词】整体护理;胃癌;干预;疾病不确定感;社会支持水平

不确定感是指人对事情无法给予恰当的组织及分类时产生的一种认知[1],这种认知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动态变化,当患者对疾病状态无法预测时,就会产生疾病不确定感,产生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012年我院普外科为降低癌症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了整体护理措施,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臨床资料:选取我院普外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63例,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44岁-71。所有患者经组织学确诊为胃癌,并行胃癌根治术,病情相对稳定,排除高血压及淋巴系统疾病患者。

1.2研究及分组方法:63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在患者住院期间及每月回院化疗期间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两组患者MUIS和SSRS评分的差异。

1.3研究工具[2]:①MUIS,含25个条目,采用5分评分法,非常同意记5分,同意记4分,不确定记3分,不同意记2分,非常不同意记1分,得分越高,表示疾病不确定感越高。②SSRS:包括3个维度共10个条目,为主观支持4个条目,客观支持3个条目,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条目。

1.4整体护理干预方式及内容:①心理指导:根据患者入院时MUIS量表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鼓励、暗示、安慰、解释、倾听等方法,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册,向患者普及疾病的疾病知识、应对策略,向患者展示成功治疗的病例及照片,回答患者疑问,引导患者主动寻求支持,树立健康观念和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知识宣教:向病人讲解胃癌的相关知识,包括诱发胃癌的原因、疾病的性质、临床表现、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预后情况和康复期需注意配合的事项,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熟悉程度。③一对一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就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事项进行一对一沟通,保证患者安心治疗、积极配合护理,保证各项治疗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用 ±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疗效比较采用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轶和检验,选用Z统计量,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不满足χ2检验条件的采用fisher 精确概率法,所有数据经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视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发放调查问卷63份,回收63份,有效回答问卷63份。

2.1两组患者MUIS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而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MU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MUIS各维度得分(不明确性40.86±6.73分,复杂性27.11±4.41分,MUIS总分68.03±10.1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不明确性46.54±7.41分,复杂性30.62±5.81分,MUIS总分77.26±11.96分)(P<0.05)。

2.2两组患者SSRS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社会支持评分中主观支持维度和社会支持总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SS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42.61±8.55)显著高于对照组(38.53±8.55)(P<0.05)。

3讨论

护理人员利用专业的护理手段,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对32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了整体护理措施,同时与31例实施常规护理的胃癌患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程度及社会支持水平评分,结果发现,以心理指导、一对一沟通、健康教育为重点的整体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

当病人对疾病状态无法预测时,就会产生疾病不确定感,一些患者因不了解医护人员对自己进行治疗的目的,而拒绝治疗,或不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而胡乱猜测,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我们护士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入院介绍和健康教育外,还详细向患者讲解关于胃癌的基本知识,包括胃癌的病因、治疗及预防知识,及术前麻醉和准备,术后注意事项等,同时积极宣传成功治疗的病例,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配合。有研究表明[3],及时向患者提供疾病的相关知识,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对疾病和治疗产生的不确定感。

稳定的婚姻、和谐的家庭关系,可影响患者的行为,让患者感觉到被重视,而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沟通等,可增加患者安全感。我们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单独走访患者,一对一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感受,明确患者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患者提供支持。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也邀请患者家属参加,患者可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整体护理干预后,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显著提高了。

日常工作中,我们建议患者刚入院就评估其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然后有针对性的对患者提供信息支持;术前、术后详细讲解正确康复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从专业角度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总之,整体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整体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乐,柯熹等,肝癌患者个体特征症状困扰对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33-37.

[2] 刘继文,李富业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l(3):21-23.

支持性心理干预 篇5

关键词:弱势群体,校园社会支持系统,心理干预成效

0 引言

弱势群体是对社会中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主要指因经济、学业、心理等方面困难导致的能力低、适应性差的学生[1]。

社会支持是指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弱势群体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这种援助和服务不仅包括专业指导、物质援助, 也包括精神抚慰与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系统是指由专家、家庭、邻居、朋友和其他对处于困难之中的人或家庭起重要影响作用的人们所组成的一个社会关系网络系统。一个完备的支持系统不仅包括亲人、朋友、同学、同事、邻里、老师、上下级、合作伙伴等亲朋好友, 还包括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帮助指的是个人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中所能获得的, 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援[2]。

社会关系系统作为社会资源的载体和社会帮助平台对个人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寻求其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时应从周围的社会关系入手。在学校校园情境下, 就应从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师、学生群体入手。并且这种支持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帮助 (如:贫困生助学金、助学岗位) 上, 还应体现在精神援助 (如:人际支持、情绪宣泄、特长欣赏) 上, 让他们有归宿感、安全感、自信心。自卑、敏感、易情绪化是高校弱势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 这些心理特征通常通过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社交困难等方面被外化出来, 是高校进行心理干预的重点内容, 而与周边人群的互动又是提升心理干预效果的重要因素。

1 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

1.1 实验对象的确定与实验方法

高校中的弱势群体包括:学业困难生、经济困难生、心理困难 (人格缺陷) 生。本课题主要指因上述原因导致的一般心理问题或严重心理问题、心理疾病恢复期的学生。本课题组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中筛选出6名严重心理问题学生 (SCL-90症状自评量表1~5记分单项因子得分大于3.5分) 和3名因心理疾病住院休学目前复学的心理疾病恢复期学生;15名因性格内向、家庭经济困难、自卑导致人际交往困难的一般心理问题学生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单项因子得分大于2.5分小于3分) ;10名因2科 (含2科) 以上不及格而降级重修的学生, 共计34名学生, 按严重心理问题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单项因子得分大于3.5分) 、一般心理问题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单项因子得分大于2.5分小于3分) 、学习困难 (2科以上不及格且SCL-90症状自评量表单项因子得分大于2分小于3分) 三类问题随机分为2组进行实验。实验1组为单纯心理辅导, 实验2组采取的是心理指导和校园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整个实验历时1学年。

1.2 实验设计与实施

(1) 确定心理问题类型、程度, 分析形成原因

对34名同学进行scl-90心理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确定目前心理问题等级、类型。通过面谈、周围同学访谈、辅导员观察等方式了解症状的表现, 实际存在的困难和困惑, 是否需要帮助及帮助的形式, 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降级重修的1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 分析多门课程不及格的原因及降级造成的内心压力程度评估。了解他们的内心真实需求, 分析满足该项需求的途径及可操作性。

(2) 制定具体帮助计划

a) 心理辅导计划。针对测试反映出的心理问题, 制定一整套心理咨询与辅导方案。对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一对一的面谈咨询方式, 对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同质小组行为训练进行行为矫正。对学业困难的学生根据具体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业及心理辅导。

b) 校园社会支持体系。实验2组在采取上述有针对性的专业心理辅导以外还引入了校园社会支持体系的共同参与。即在心理辅导的同时, 在帮困学生周围有意识地建立起一个互动交流环境包, 形成可操控的行为训练平台。在这个平台中, 被帮学生从心理辅导中获取的知识、方法能在实践中得到执行、督促和回应, 对学到的方法给予及时正向的反馈, 以此强化心理行为矫正效果。比如在人际交往辅导中, 传授一些交往技巧, 并要求被帮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去和别人交流时, 对方 (社会支持系统成员) 给予积极的回应及互动, 以此打消被帮助学生的顾虑、降低焦虑、巩固行为、提升自信。

(3) 制定心理帮助小组成员选拔标准及行动计划。通过九型人格测试从被帮学生周围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有爱心有能力的学生、教师组成若干个心理帮助小组, 在实际校园生活环境中营造大爱环境, 根据实际需求随时互动给予及时的心理支持。

1.3 评估方法

心理辅导实施前后对参加辅导的34名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测试和心理状态调查表 (自评、第三人观察) 。对学困生的两学期期末学习成绩进行比较。

1.4 心理干预结果

(1) 按具体的干预方案对严重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恢复期的同学进行个案跟踪、干预、监控, SCL-90再测及心理状态调查表显示被帮助学生心理状况有所改善, 干预效果良好;

(2) 成立社交团训练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实际演练, 小组成员交友技巧提升, 心理困惑有所缓解;

(3) 学习困难形成原因影响帮助效果。基础差的同学帮困效果最好;无学习动机的学生帮困效果最差。

(4) 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心理状况, 但心理状态不仅仅受制于个人的主观愿望, 还与客观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导致一定程度的反复;校园心理支持可以巩固专业心理干预的效果, 降低心理问题的复发率。

2 构建高校情境下的社会支持系统巩固提升心理干预成效

大学生心理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工作的交叉领域。在以往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中, 采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课堂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讲座、专门团体训练、自我教育等。这些方法都是从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 对学生个体施以说服教育、专业指导及行为矫正, 并通过学生本人的主观努力来取得效果。这些方法固然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是由于引发心理问题的因素非常复杂, 并与环境因素密不可分, 单纯的个人指导训练只能影响个体心理变化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全部问题。个体容易在环境压力下出现反复, 如同戒毒人员在戒毒所戒毒成功回归社会后容易复发一样, 心理健康的培养和问题行为的矫正, 需要周边环境的配合与帮助, 如人际、情感、学业、就业、经济的支持, 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包, 在精神层面形成强大的后援团, 增加心理安全感, 才能提升个体危机干预结果, 使心理干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建立校园社会支持系统, 帮助心理弱势学生提升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2.1 组建心理帮困小组构建高校情境下的社会支持系统

(1) 建立专业帮助指导小组, 进行专业指导培训。

专业指导是进行心理干预的重要环节和科学手段。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教师根据学生需要和问题的类型, 选择心理干预的形式、方法, 制定具体的方案, 进行一定期限的有针对性的认知调节及行为矫正。

(2) 建立校园心理成长小组, 营造互动环境, 巩固心理训练效果。

在学校已有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框架下, 通过心理测试手段筛选出性格、能力上符合帮困要求的自愿者组成心理成长小组, 该小组应当包括辅导员、专业教师、宿舍同学、身边好友等遍布该学生校园生活各领域人群, 构建高校校园内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情感、人际、学业等方面提供支持与帮助, 营造改变个体行为所需要的环境氛围。通过该小组的主动帮助与回应, 建立有效的交流支持氛围, 督促、支持被帮助学生改变旧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 尝试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巩固专业培训效果, 提升心理专业指导的功效。

(3) 强调爱心回报环节, 鼓励被帮助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建立自信, 共同成长。

挖掘被帮助学生自身的优势或特长, 鼓励他们以此去帮助帮困小组的其他成员或身边同学, 建立双向帮助体系。营造平等互助共同成长的氛围, 使其战胜自卑提升自信。

2.2 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校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与稳定

社会支持在学生心理干预中的作用是无容置疑的。如何确保社会支持的建立与完善才是问题的关键。传统意义上的社会支持体系是建立在血缘、亲情、友情 (亲属、朋友) 基础上的自发自愿或社会组织 (社区、协会、单位工会等) 基础上的有组织的活动, 有情感基础或制度保障, 而校园社会支持系统如果只靠个别学生干部和老师的热情是难以持续下去的, 必须在制度上给予支持和保障。我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和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制度在制度层面上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作为4级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中的成员, 学校心理中心的专业教师和各二级学院的心理专干及所有持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辅导员老师都有义务成为学生心理干预方案的专业培训指导师, 承担心理干预指导师之责。学校根据具体干预方案的时间难度折算教师工作量, 发放工作报酬。根据我校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制度, 每位学生应参加一定量的社会实践活动, 达到规定的素质学分, 心理成长小组活动和心理自我矫正活动为全体学生提供了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 无论是参加心理干预的被帮困学生还是作为帮助者被筛选入心理成长小组, 提供特色心理支持的同学, 都可根据所投入的精力、时间和效果折算出社会实践课程学分, 记录在素质教育学分中。从制度上确保校园社会支持系统成员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2.3 爱心回报共同成长确保社会支持系统的生命力

任何付出都应获得相应的回报, 正向反馈方能强化行为的出现概率。建立被帮助学生的社会回报环节, 强调接受的同时必须有相应的付出, 形成双向互动格局, 双向互动不仅能让学生有感恩回报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也能感受到付出的喜悦和自信, 感受到相互之间的平等, 淡化单向求助造成的自卑感。同时提供帮助的同学也能在其他方面得到帮助与提升, 感受到收获与成长。心理成长小组的这种平等氛围可以形成良性情感互动, 提升小组成员间的依赖性、和谐度, 有利于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维系和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校园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可以巩固、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 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相应制度的建立是确保校园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和发挥效力的保障, 双向互动、感恩回报是保持社会支持体系稳固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王金霞.高校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分类、特征及教育对策[J].时代教育, 2010 (3) :22-24.

[2]周湘斌, 常英.关于社会支持理论研究的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80-84.

支持性心理干预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 在2009年2月—2011年2月这两年时间内, 抽取我社区内患有慢性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76例, 将其分为两组, 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4岁, 最小者38岁, 平均63.7岁;男42例, 女34例;患者中病程最长者22年, 病程最短者2年, 平均病程9.3年;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 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76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 平均每组38例。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慢性病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对B组患者采用在A组基础上加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进行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良好:患者的紧张、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表现已经明显减轻, 对医生的治疗计划基本能够完全依从;差:患者的紧张、恐惧、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表现进一步加重, 对医生的治疗计划完全不能够执行, 不能够按时用药, 且不接受非药物干预治疗;一般:介于上述两个标准之间的患者[1]。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 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P<0.05时认为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组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3 讨论

心理治疗从广义上来讲是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医务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对患者的心理造成的积极影响, 从而达到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目的。从狭义上来讲指的是临床医生采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对患者进行的有针对性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就是心理治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2]。

研究发现支持性心理治疗及行为干预的主要作用在于对患者的人格、应对方式、认知模式和情绪在治疗期间进行良性的影响, 使患者对临床医生为其所指定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恢复计划的执行程度能够尽量完全, 对患者与医师之间的合作、配合有着非常理想的促进作用, 有利于社区医疗部门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进行管理, 有利于各项医疗和防护措施的进一步, 有利于患有慢性病的社区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加稳定的控制, 防止出现复发现象, 使合并症的发生率进一步降低, 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和病死率明显降低。另外, 对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使其心理应激反应逐步减少, 使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促进患者家庭的和睦, 使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得到显著增强[3]。

总之, 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进行管理的效果比较理想, 患者的依从性良好, 可以减少或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推广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目的 社区医疗中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讨论。方法 抽取76例慢性病患者, 将其分为A、B两组, 每组38例。分别采用常规慢性病管理方法, 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进行管理。结果 B组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控制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对患有慢性病的患者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的方法进行管理的效果比较理想。

关键词:社区医疗,慢性病管理,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干预

参考文献

[1]杨凤池, 李晓波, 杜玉凤.医学心理学[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133-134.

[2]洪炜.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2009:114-115.

支持性心理干预 篇7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确诊为肾衰竭并进行血液透析的154例病人, 其中男87例, 女67例;年龄32岁~78岁, 平均56.43岁。本组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共77例, 其中男44例, 女33例;年龄32岁~77岁。对照组共77例, 其中男43例, 女34例;年龄32岁~78岁。纳入标准:有慢性肾脏病史或可能影响到肾脏的全身疾病史;有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B超提示双肾缩小, 皮质变薄;血肌酐 (Scr) 和尿素氮 (BUN) 升高数周或数月;肾活检有相应改变。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内脏器官严重疾病的病人;②有精神病史的病人;③近3个月服用精神类药物的病人。两组在病史及一般临床特征的比较中,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病人均进行常规护理, 包括透析前、中、后的护理, 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和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 干预共进行4周。具体措施:①健康教育内容:对病人进行依从性教育, 消除病人不平衡的心理状态。注意合理的引导病人, 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及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认知行为疗法:应用认知行为理论, 使病人认识不良情绪的产生对机体的影响, 并通过交谈的方法对病人的错误观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探寻内心的需要及渴望解决的问题, 寻根溯源, 并通过四周的干预, 使病人在内心形成与错误思想做斗争的方法, 并在后续阶段使错误观念在萌芽中即被病人自行消灭[3]。③做好病人的家庭支持工作:家属是病人重要支柱, 干预中我们积极与病人家属沟通, 做好家属的支持工作, 使其对病人提供精神动力及经济支持, 并协助护士做好病人的心理支持, 使病人得到来自各方面的尊重及关心。④让病人每天聆听1 h~2 h的音乐, 乐曲以轻快、舒缓为主。

1.3 自尊及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定方法

评分于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进行评价。自尊评价应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 分为10个相关自尊的项目, 总分0分~20分, 得分越低, 自尊感越差。领悟社会支持评定应用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PSSS) , 分数为12分~84分, 分数越高, 领悟社会支持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 6.12进行统计分析, 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不可逆性的疾病, 血液透析是其中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 是一种有创性的维持性治疗[4]。肾衰竭血液透析可以使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 但是依靠肾脏替代疗法来维持生命也使病人产生心理上的问题。透析病人常见的心理反应有矛盾心理、人格改变、抑郁等[5]。血液透析病人由于肾衰竭引起毒素和废物在体内不断堆积, 病人可能感到浑身不适, 其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夜间睡眠不好, 搔痒和疲劳。而且病人还可以伴发多种并发症。多数病人生活不能自理, 病程长, 经济负担重, 病人常易出现消极情绪、抑郁症状, 自尊水平降低[6], 影响的病人的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病人患病后, 脱离了工作, 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活动, 担心受到冷落及鄙视而产生孤独心理, 特别是年轻人, 心理负担明显加重[7,8,9,10]。本研究观察组通过对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应用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其能有效减少自尊感, 并能显著提高其对社会支持的领悟程度, 临床可以积极应用。而且在心理护理中, 护士与病人进行充分的交流, 对谈话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调整。同时在干预中主动应用认知行为干预, 使病人形成了与错误理念做斗争的方法, 使错误观念在内心中及时消除, 可以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实验结果显示较低年龄病人对自尊较为敏感, 治疗过程中处于高度的心理应激状态, 而且低年龄病人对心理护理干预比高龄更敏感, 因而其心理护理效果更为突出, 同时也提示临床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心理治疗, 对缓解透析过程中不良情绪可能效果更明显。我们在干预中, 积极应用音乐疗法, 可以更好的使病人的心境平和, 心情放松。

总之, 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具有明显的负性情绪, 自尊感下降, 并对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下降, 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且干预效果要注意不同年龄的差异。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自尊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 以期在心理上对其进行调节, 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154例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 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共77例, 对照组共7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 观察干预前、后病人自尊评分及领悟社会支持的评分, 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对病人自尊及领悟社会支持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干预的效果与病人的年龄密切相关。[结论]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具有明显的负性情绪, 自尊感下降, 并对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下降, 心理护理干预对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且干预效果要注意不同性别的差异。

关键词:肾衰竭,血液透析,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心理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赵玉环, 李春旭.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后的心理状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 2002, 5 (2) :134.

[2]冯萍, 马行一, 舒贝, 等.慢性肾衰血透青壮年与老年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与社会心理因素对比分析[J].四川医学, 2005, 26 (1) :50-51.

[3]庞久玲, 张静涛, 刘军, 等.心理干预对老年大面积烧伤病人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3) :325-326.

[4]陈华玲, 黄莹, 肖龙, 等.慢性肾衰病人血液透析治疗的心理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 (2) :102-103.

[5]许乃芹, 卢莹, 许玮玮, 等.32例慢性肾衰病人首次血液透析焦虑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 (3) :69-70.

[6]安玉靖, 林秋炜, 陈志清, 等.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尊状况的影响[J].医学信息, 2011, 24 (1) :67-68.

[7]吴焕姣.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7 (11) :2956-2957.

[8]张云萍, 薛小玲.希望理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1, 25 (5C) :1319-1321.

[9]梁霞英, 杨卫红, 余洁玲, 等.舒适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1, 25 (3B) :689-690.

支持性心理干预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大学贫困学生12名,男生7名,女生5名。其中通过广告招募,经个人情况调查表和面试筛选者8名。经辅导员推荐,面谈后参加者4人。本研究根据贫困大学生的定义:无力支付学校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或上学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的大学生。凡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的学生为贫困大学生:①因家庭经济状况差需要贷款或借款筹集学费;②要求助学贷款;③每月生活费低于250元。

1.2 工具

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行人格测量;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测查被试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2]测查被试者的主观幸福感,国内段建华对本量表进行了修订,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只计算该量表前18个项目总分。对干预前后进行测评,所有数据借助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1.3 实施程序

根据自行设计的“自强的部落”个人成长团体训练计划,用10周的时间, 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将团体训练分为3 个阶段,第1阶段:相识及形成团体阶段,通过游戏、绘画、小组交流等形式促进成员相识,增加团体信任;第2阶段:主题活动阶段,每次活动确立一个主题,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困扰进行辅导。共有:自信心训练,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学会有效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做情绪的主人,学会管理压力、调控情绪;我的支持系统,整理人生经历、学会感恩;第3阶段:结束阶段,讨论活动感受,表达对他人和对未来的美好祝福,鼓励成员继续成长。

2 结果

2.1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16PF结果分析

从表1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后团体成员在乐群性、稳定性、敢为性、忧虑性4 个人格因素,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次级人格因素方面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 提示团体成员向自我开放、情绪稳定、自信、敢为方向有显著性发展。

*P<0.05

2.2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SSRS结果分析

从表2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前后贫困生在主观支持维度有显著差异。

*P<0.05

2.3 团体心理辅导前后GWB结果分析

从表3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前后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有显著差异。

*P<0.05

3 讨论

人格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体系,贫困生在特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比一般大学生经历了更多的挫折与磨难,也形成了他们特殊的人格特征。对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探究表明:贫困生具有内向性、情绪不稳定性、有恒心、独立性强等个性特征[3]。在团体辅导中给贫困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理解、温暖的环境氛围, 团体成员相互尊重、信任,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可以使参加者降低社会屏障,袒露真实的自我。通过真诚的表露和从他人的积极反应中得到关于自己的肯定或否定的反馈,真正的认识自己,体会到其他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尊重。团体成员的人格向更开朗外向、更乐于与人交往、更开放自己的方面转变。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针对性团体训练活动,活动中成员共同参与和活动后的分享交流来加强自我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和对社会的适应,从而减少敏感心理和负面情绪。成员向理智、注重实际方面和更安详、沉着、拥有自信方向发展。研究结果显示16PF问卷中有团体成员在乐群性、 稳定性、敢为性、忧虑性4个人格因素,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次级人格因素方面均有显著性改变。提示团体心理辅导对促进贫困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是有效的。

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为个体提供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与满意程度。国内外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4,5]。胡瑜凤等人[5]、程利娜[6]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高校贫困组和非贫困组进行对照研究,发现贫困生组的社会支持显著低于非贫困组。目前对于高校贫困生,社会和学校从经济上以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俭学、开放绿色信道、物质捐助等形式向学生提供客观支持。但是贫困生对社会支持来源缺乏准确的认知,人际关系敏感、自尊心过强、自身的放弃而造成可利用的客观支持资源偏少、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率低。在同质性的贫困生群体里大家更容易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在团体里建立团体的归属感,组员间相互支持,发展内在能力;通过情绪调控和压力管理训练,学会运用理性情绪疗法澄清非理性认知,正确面对自己、面对贫困;通过“我的支持系统”的探讨,寻找、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并学会感恩;通过社交技巧训练,学会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获取情感支持。提升了成员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团体辅导后贫困生在主观支持的维度上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自己生活的评价与感受,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绪体验与消极情绪体验等因素。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孔德生等人[3]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中,人格、社会支持、自尊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7]。在团体辅导活动中不仅重视态度与行为改变,还重视情感体验与自我成长,通过营造团体气氛以及主题活动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让贫困生宣泄阻碍个人有效完成社会行为的消极情绪,体验对现实的积极情感,构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人格特征中乐群外向、情绪稳定、自信敢为的个性发展,主观社会支持的提高,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活动中积极情感体验的积累和负性情感的降低,提高了贫困生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并把这种经验和感受从团体内扩展到生活中。

团体辅导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 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认识他人、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 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樊富珉等人[8]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是有效的。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促进高校贫困生积极人格素质的发展,提高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团体心理辅导是培养高校贫困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

摘要:目的探索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校贫困生人格、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学院12名贫困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干预前后进行分析。结果①贫困生16PF在乐群性、稳定性、敢为性、内向与外向性、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性人格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在忧虑性因素上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②在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③在总体幸福感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黄红.团体咨询在大学贫困生心理支持中的应用[J].思想教育研究,2006,9(135):44-46.

[2]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订版):83-86.

[3]孔德生,张静.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0):924-926.

[4]Leavy R.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3,11:3-21.

[5]胡瑜凤,唐日新.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737-738.

[6]程利娜.高校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894-896.

[7]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6:72-73.

支持性心理干预 篇9

【关键词】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心理健康

【分类号】B844.1

留守儿童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大规模人口流动所产生的特殊社会群体,是指那些因为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在外打工(半年以上)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需由其他人照顾抚养,且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近年来,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热点,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相对不利,其呈现出较多的焦虑、敌对、适应性差等心理问题。目前,一些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指个体面对生活中重大压力或逆境时,身心仍保持健康发展和适应的状态。研究表明,心理弹性高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社会支持,指个体通过他的社会联系,如亲友、同事、组织的支持和帮助,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社会适应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帮助。研究证明,社会支持既与个体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也与心理弹性有着密切关系。

总体而言,以往研究较少探讨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三者的关系,本研究旨在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特征,并探讨三者的关系,为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

一 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山东鲁西南地区选取6所中学(初中部)的留守儿童,共发放6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95份,其有效率为90.15%。其中男生289人(48.6%),女生306人(51.4%);初一199人(33.4%),初二203人(34.1%),初三193人(32.4%)。

(二) 研究工具

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选用由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该量表在中国内地施测,具有良好信效度,符合心理学标准。量表共27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测量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5个因子。其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心理弹性水平越高。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由肖水源等编制,共10个项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测量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因子。该量表信效度已多次验证,指标良好。由于被试为中学生,实测前进行修订,将第2题“同事”改为“同学”,第3题“邻居”改为“舍友”,第4题“同事”改为“同学”,第5题“夫妻”改为“恋人”、删掉“儿女”项,第6题和第7题“配偶”改为“父母”、“同事”改为“同学”、“工作单位”改为“老师”。得分越高,表明个体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3.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HHMI):选用由王极盛编制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已验证具有良好信效度。问卷共60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测量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感、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10个因子。得分越高,表示心理问题越多,即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三) 施测过程

问卷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发放,集体施测,并统一指导语,严格控制测试流程。所有问卷由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并当场收回。

(四) 统计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研究结果

(一)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状况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总分为(89.69±10.72),社会支持总分为(34.97±5.73),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为(139.34±31.97)。

经进一步检验,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各项指标在性别、年级因素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相关,其中心理弹性总分与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与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见。见表1。

(三) 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机制,根据以上的相关分析结果,根据温忠麟推荐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以社会支持总分为自变量,心理健康状况总分为因变量,心理弹性总分为中间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

其中,X代表社会支持,Y代表心理健康状况,M代表心理弹性。依次检验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直接影响,同时社会支持还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当加入心理弹性变量时,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回归系数明显降低(由0.286降为0.237),表明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三 讨论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更容易发展出社会适应不良问题,如在人际交往中易出现焦虑紧张、消极自卑等心理问题,及抽烟、酗酒、攻击、盗窃等违法违纪行为。本研究结果显示,山东鲁西南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总均分为(2.32±0.53),表明留守儿童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该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年级因素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中,心理健康状况得分越高,表明心理问题越多,心理健康水平也越差),即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有正向预测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积极保护因素。心理弹性水平越高的留守儿童,在面临生活压力、逆境时更容易保护自己,其心理健康水平也發展的越好;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留守儿童,能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能更有信心勇气应对挫折,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因此,本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

已有研究表明了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较少有研究探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作用的内部机制,对于心理弹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更少。本研究验证了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社会支持既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又通过心理弹性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因此,留守儿童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更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这能够帮助教育者更深入的了解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保护机制,也为如何提高留守儿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客观依据。这提醒教育者,要采取有效方案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如开展心理弹性团体训练,从而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并积极应对,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从而进一步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夏维海,蔡昭敏.我国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1):23-29.

[2] 郑丽娜,鲁志鲲,高园艳,等.流动儿童910名学校适应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校园心理,2014,12(5):305-308.

作者简介:

支持性心理干预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4年9月宁波市某高职院校的护理、助产、口腔、康复、检验专业大二年级分别有20,5,4,4,4个班,每班40~50名学生。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各个专业2个班级在校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470份,回收470份,回收率为100%,剔除无效问卷5份,问卷有效率为98.94%。通过锻炼阶段变化量表[5]进行调查后显示,处于意向期(包括意向阶段和准备阶段)[6]的学生为370人;然后根据专业特征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无认知障碍且知情同意的60人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男生5名,女生25名,年龄(20.34±0.75)岁,护理、助产、口腔、康复、检验专业学生分别为8,6,6,3,7人;对照组男生4名,女生26名,年龄(20.96±0.82)岁,护理、助产、口腔、康复、检验专业学生分别为7,7,6,4,6人,两组在性别、年龄、专业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整个干预阶段为期3个月,实验组在课余时间采用环境支持策略进行干预。具体干预方案如下:(1)同伴支持。自愿原则下,每3~4名同学建立锻炼互助小组,由经过培训的课题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每周统一组织1~2次小组活动,组长依据小组成员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设计一组渐进式、可完成的运动目标。当完成某一目标时给予一定奖励,确认导致组员不活动的情境,并提出建议,采用可行的方法排除这些障碍。(2)动机性访谈支持。对于坚持锻炼深感困难的同学,由组长向老师反映,老师对其进行动机性访谈,流程包括:(1)开场白,老师简要介绍动机访谈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将基础调查中了解到如行为转变所处阶段等情况进行反馈;(2)引入讨论,与学生聊运动相关的话题,并对他们的感受表示充分的理解,鼓励其配合;(3)切入正题;(4)个体化的健康行为改变,鼓励研究对象设定特定的短期目标,减少久坐时间;(5)结束语,总结访谈内容,正面肯定学生的积极面。访谈时间为20~30 min。动机性访谈结束后,老师不定期对学生进行电话访谈。(3)信息支持。建立微信群,由老师在群中每天发送励志故事、体育锻炼各种变通策略以及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学生也能在群上提问,老师在线给予专业解答。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

1.2.2 评价指标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完成相同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锻炼阶段变化量表。量表由Marcus等[5]编制,包括5个条目,分别描述锻炼行为的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根据HAPA,前意向阶段对应无意向期,意向阶段、准备阶段对应意向期,行动阶段、维持阶段对应行动期[6]),要求被调查者选择1道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题目。(2)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hysical Activity Rating Scale-3,PARS-3)[7]。从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度、时间和频率3个方面进行计分。计分方法: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1)×运动频率。3个方面均采用5级评分,分别记1~5分,总分为0~100分。(3)大学生体育锻炼变化程序量表。该量表由江铁锋[8]根据心理测量理论和变化程序理论,在国内外多份测试变化程序量表的基础上编制适用于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变化的程序量表,共29个条目,包括自我释放、自我管理、意识控制、互助关系、效果评估和社会释放6个分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从“1=从不如此”到“5=总是如此”。以上量表均经国内有关专家的修订与使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自身前后对照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干预后两组医学生体育锻炼阶段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高职院校医学生体育锻炼行动期人数为28人,对照组4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7,P<0.01)。

2.2 干预前后高职院校医学生身体运动量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高职院校医学生身体运动量高于干预前,且干预后实验组身体活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干预前后高职院校医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比较

见表2。

干预后实验组高职院校医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实验组高职院校医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总分及自我释放、社会释放、互助关系、自我管理、意识控制、效果评估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0,-3.05,-2.52,-2.42,-2.13,-2.67,-2.96,P值均<0.05)。

3 讨论

影响高职院校医学生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除自身因素外,还有环境因素[9],外在环境作为行为的对象或现实条件决定着行为的方向和强度。有研究认为,应根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需要,帮助他们制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锻炼计划,并教导他们面对锻炼选择困境时如何树立锻炼的信心,掌握应对技能,克服锻炼行动各阶段出现的阻碍[10]。

本研究基于校园环境层面,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同伴支持策略、动机性访谈技术支持策略、信息支持策略等作用于校园环境与氛围,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对个体进行诱导、激励,将有锻炼意向的高职院校医学生向积极参与锻炼行为的方向进行引导。本研究结果也支持环境支持策略能促进“有锻炼意向但无锻炼行为”的医学生有积极的锻炼态度与实际的锻炼行为。分析原因可能是环境支持策略通过同伴支持、老师动机性访谈技术及信息支持,显著提高了医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营造一种健康的锻炼环境与氛围;而社会支持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资源,能提供丰富的物质支持、情感支持和精神支持,从而激发学生经常互动的兴趣,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最终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与吴永慧等[11]、王斌[12]的研究结果一致。

同伴支持是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来自于他人的支持,高职院校医学生的同伴支持主要来源于同学关系。以往的研究中显示,缺少锻炼同伴是影响体育锻炼行为的因素之一[13]。本研究通过组建锻炼互助小组,组长与组员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互相提供同伴支持,最终引起行为转变。原因可能是同伴之间往往年龄相近,生活、学习、成长环境较一致,比较能做到互相理解,共同话题多,容易沟通。此外,组长作为同伴关系中的榜样作用,可以让组员增强体育锻炼的自信心,当遇到困难时,同伴之间可以互相倾诉、互相支持、彼此分享经历与经验、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发挥团队力量共度难关。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干预后实验组社会释放(在社会环境中利用社会资源促进自身锻炼)、互助关系(接受和运用他人支持)、自我管理(情绪、认知价值评价,自我奖励,他人奖励)等锻炼行为能力显著提高,提示同伴支持在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容易促进医学生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此外,医学院校可成立相关体育项目协会,培养医学生运动兴趣,多举办户外活动,循序渐进地引导医学生养成规律锻炼习惯[3]。

动机性访谈建立于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之上,是一种以谋求改变的个体为中心,通过鼓励谋求改变的个体,探索并解决内心矛盾而诱发其行为改变的指导性行为改变方法[14]。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师通过动机性访谈与学生多次互动、共同探讨、制订行为转变的方案并付诸努力,可以促进医学生向规律运动行为方向转变,与李建国[14]、张楠[15]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动机性访谈可以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找出其行为转变过程中的矛盾情感与问题所在,运用系列沟通技巧和方法,唤起学生行为转变的愿望与参与锻炼的决心,制定个体化的行为转变方案并付诸实施,增强锻炼的计划性与可行性,最终达到转变行为的目的。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干预后实验组自我释放(进行锻炼的选择和承诺)、意识控制(替代活动,搜集信息,情景控制)、效果评估(考虑环境影响)等锻炼行为能力显著提高,提示动机性访谈技术是一种可行、有效的体育锻炼坚持性机制。

体育锻炼行为可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同伴支持、动机访谈技术及信息支持等环境支持策略能促使高职院校医学生从意向期向行为期转变,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干预方案。

摘要:目的 探讨环境支持策略对高职院校医学生锻炼意向到行为转变的干预效果,为促进医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形成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宁波市某高职医学院校护理、助产、口腔、康复、检验等专业学生60名,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同伴支持、动机访谈技术支持、信息支持等环境支持策略,进行为期3个月干预,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高职院校医学生体育锻炼行动期人数(28人)多于对照组(4人)(χ~2=38.57,P<0.01)。干预后实验组身体运动量得分(32.10±24.33)高于干预前(19.00±13.96)(t=-2.56,P<0.05)和对照组(20.80±17.81)(t=2.05,P<0.05)。干预后实验组体育锻炼行为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环境支持策略能促使高职院校医学生从意向期向行为期转变。

上一篇:数据结构课程下一篇: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