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新能力

2024-07-21

儿童创新能力(精选十篇)

儿童创新能力 篇1

一、尊重儿童, 就要给儿童自由思考的空间

给儿童自由思考的空间, 就是要保护并促进孩子的问题意识, 使他们能进行丰富的想象, 能进行独立、批判性思考, 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而不人云亦云。教学完《秦兵马俑》一文后, 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气势恢宏、惟妙惟肖的秦兵马俑, 你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第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因为没有他下令工匠建造兵马俑, 就没有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世界第八大奇迹。”

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如果没有他的发现, 秦兵马俑将永埋地下, 和我们无缘相见。”

第三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建筑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 烧制出了这形象逼真、威武雄壮的秦兵马俑。”

……

交流还在继续。我没有以教参提供的“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而是一一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 鼓励他们大胆发言。

“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学习中发表不同的看法, 得出不同的结论, 只要言之有理, 就要予以肯定, 而不要把儿童禁锢在某个标准答案上。儿童的求异思维, 正孕育着一场伟大的创新, 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

二、尊重儿童, 就要给儿童自由作业的空间

有一次, 在教完《特殊的葬礼》后, 我尝试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感受, 自行设计有创意的回家作业。他们一听乐坏了, 小脑筋立即开动了起来, 他们有的给总统写了一封信, 赞扬他对环保工作的重视;有的为塞特凯达斯瀑布画了两幅画, 一张是昔日雄伟壮观的画面, 一张是奄奄一息、即将枯竭的画面, 他用强烈的反差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有的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写了一份长长的悼念词, 深情款款、庄严肃穆;有的给环保部门写了一封倡议书, 文中以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消亡为例子, 建议环保部门的人也要调查一下我国的瀑布生存状态。倡议我们中国人也要以此为戒, 时时刻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鲁迅先生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 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 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语言, 他想飞上天空, 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翼一旦高飞, 头脑中便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 创造的体验便得到一次又一次次地强化。

三、尊重儿童, 就要给儿童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

儿童的兴趣爱好是各不相同的, 他们只有在自己喜欢的天地里学习, 他们的才华和创造能力才能得到更大限度地发挥。现在, 各个学校都在开设校本选修课, 但由于受到经费、场地和师资的限制, 很多孩子还是无法学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尊重每一个孩子, 让每一个生命都幸福绽放”, 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我建议, 我们学校可以强烈呼吁全社会成立“为孩子服务义工队”, 为我们的孩子广搭舞台。我们可以把面包店的家长邀请过来教孩子们做面包, 邀请花店的员工来给喜欢插花的孩子讲授插花艺术, 邀请游泳馆的教练来给孩子们讲如何进行溺水救护, 邀请银行的叔叔来给孩子们讲如何识别真假钞票。我们还可以组织孩子走向社区, 走向军营, 走向商场, 走向医院……让我们的孩子学有所乐, 学有所获。

让我们突破传统的封闭式教育, 以开放的心态, 带领我们的孩子走进文本, 走出课堂, 走向自然, 走向生活, 发挥他们的创造潜能, 培养他们的创造人格!

参考文献

[1]黄武雄.学校在窗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儿童创新能力 篇2

——溢水镇中心小学开展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树立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提高的自我防护能力,鉴于近期出现的全国各类学生伤害事件,提高防范意识,未雨绸缪,5月27日,溢水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次留守儿童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开始,德育处张娜主任将近期全国发生的各类学生交通安全、溺水伤亡事件和交通事故作为典型材料,向学生进行宣讲;接着,留守儿童们认真观看了《交通安全教育》和《防溺水安全教育》两部安全题材的影片;最后,留守儿童们大声齐背《校园安全教育三字歌》,仔细阅读防火、防雷电等安全教育知识。

此次座谈会,使广大留守儿童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意识,对促进平安校园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同学们都表示,危险无处不在,需要认真做好自我保护。

如何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能力 篇3

关键词:少年儿童;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3-0061-02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Ⅲ:“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因此,在科技教育中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意识,激发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

科技活动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科学世界观教育的极好途径。科技活动非常清晰地反映出物质和精神、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辩证关系,少年儿童会从实践活动中懂得: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同时,会使少年儿童从活动实践中懂得事物是有客观规律的,按规律办才能成功。结合科技活动,让少年儿童感受科技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认识科技在国家发展巾的战略地位,逐步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引导他们关注科技新成就,关心21世纪巾国的发展,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小学科技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突破课本内容和形式的局限,密切联系实际,反映最新技术成果,最大限度地唤醒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如利用第二课堂、课外读物和影视文化,利用社会教育设施、优化学校环境等培养儿童创造力,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影响相融合,知识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促使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扩大少年儿童知识面,不仅提高了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素质,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还培养了儿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探索创造精神。

二、培养少年儿童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有五个明显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我认为,创新性思维是一种主动地、独特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具有创新的思维,是一切创造活动的主要源泉,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培养少年儿童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发展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创新性思维具有求异性、独特性、主动积极性等特点。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水平。科技活动作为探索未知的实践活动,必然要求少年儿童在活动才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广泛联想、大胆想象、灵活独特地解决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创新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和由之激发的浓厚兴趣又会成为巨大的“内驱力”,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推动创新思维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科学科技学习中要注意激发少年儿童的认识兴趣,鼓励少年儿童探索求异,对于少年儿童在教学过程巾所表现出来的点滴富有创新性的言行,要及时进行鼓励、引导、赞扬,对于少年儿童的好奇心要尽量满足和保护,形成人人讲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氛围,变“要我创”为“我要创”,从而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学科技探索活动,如“我是小发明家”、“才艺大比拼”、“展开科学想象的翅膀”等活动,让少年儿童参与新的科技领域的探索,如千姿百态的科学幻想,色彩鲜艳的科幻画,以及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小试验等,尽可能让少年儿童展开智慧的翅膀去动脑筋、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识,训练和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才能。从这种意义上说,营造科技学习气氛,可以提高儿童发现问题的敏锐程度,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同时也锻炼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观察能力

科技创新的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求少年儿童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获得已知条件。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观察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观察的敏锐性浒多事物就在我们身边,人们常常视而不见;二是观察的准确性。要求少年儿童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去观察,发现影响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作用;三是观察的预见性。通过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深入思考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二)实践意识

要让少年儿童在参与实践中学会思考。实践性是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把培养学生实践意识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让少年儿童从小参与科技探索活动,理解解决问题的思想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践。

(三)竞争意识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要对少年儿童的竞争意识进行培养。发明创造的许多成果就是运用比赛、展示、表演进行的,这就是竞争。辅导教师要利用活动中的竞赛培养少年儿童的竞争意识,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素质。

(四)创造能力

创造是人将创造能力运用到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经营管理活动领域,产生新的具有社会意义产物的过程。创造力是最高级的能力,是独特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少年儿童发明创造过程中要注意激发他们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的敏感性,训练创造思路,培养创造胆识和胆略。

四、科技创新活动要形式多样,激发少年儿童参与兴趣

(一)课堂知识传授

科技教育同样是以课堂传授为主体,这种课堂教学不是被动地灌输,而是充分调动少年儿童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以少年儿童为中心,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重视教学过程。

(二)课外兴趣科技活动

课外活动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好奇心强,愿意动手,想象力丰富,不受成人思维的制约,思维空间广阔,所以,组织好第二课堂是科技教育的关键。科技知识的运用和探究,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实现的,这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找到自己的思维感觉,展示他们的各种才华,在教师指导下,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有条件可以组织少年儿童到工厂、科研机构等单位渊查、参观,简单介绍机械原理、工作程序、产品功能等,加深对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再认识。

(四)积极参加科技制作比赛

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是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兴趣的最佳方式,多组织少年儿童参加各类小制作、小发明等比赛,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激情和创造潜能。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强调:要注重从青少年人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在全社会广为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科学技术的武装,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培养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不只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也要靠社会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共同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好的环境。相信我们的少年儿童一代会肩负起历史的重任,成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儿童创新能力 篇4

传统的特殊教育观念视特殊儿童为缺陷者,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其潜在能力。 即使在特殊教育工作者中, 也存在对特殊儿童的偏见, 如:对脑瘫儿童提创新能力要求是否太高了?这些孩子能有什么创新? 这会不会把创新低能化了?

针对这种误解, 首先需要从对创新的认识上入手。 辩证唯物主义将创新看做人的一种能力, 它既不可能与生俱来, 又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必须从一个人的幼年起扎扎实实地予以开发和培养。人的才能, 包括禀赋优越的人的才能, 都是后天锻炼得来的。其次, 康复学理论与实践证明, 残疾和缺陷并不是决定个体成功与否的主导力量, 通过开展思维训练、脑功能的开发, 完全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提升。 再次, 轻度脑瘫儿童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具有更大潜力, 脑瘫导致的大脑损伤是不可逆转的, 但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不同区域有着功能的区分, 脑瘫导致的后遗症的表现和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 脑瘫患者并不都存在智力问题, 相反个别脑瘫患者还具有常人无法做到的超常能力。第四, 脑瘫儿童教学实践证明, 综合康复手段是最有效的办法。 在脑瘫康复治疗中既要治脑, 又要治瘫。 通过运动, 提高大脑的适应性则可以有效开发脑的潜力。 脑的运动就是学习, 教师、家长共同努力, 教孩子说话、联想, 不能着急, 要十遍、百遍反复地教, 未死的脑细胞总是可以训练出某些功能和能力来的[1]。 近代的特殊教育先驱者们已经证实教育是帮助缺陷儿童成长的最有效手段, 如蒙台梭利 (Maria Montessori, 1870--1952) 说:“智力低下与其说是医疗问题, 不如说是教育问题。 ”[2]脑瘫儿童并不全是智力落后者, 对他们的教育不仅要弥补损失, 更要超越, 而进行创造能力的开发正是有效途径之一。

2.轻度脑瘫儿童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 (John Dewey, 1859--1952) 曾就儿童思维与创造性, 明确指出:“任何思维, 必有一点独创性, 这不指儿童自得的结论和别人已得的结论相违, 更不指他们结论的新异。 所谓独创性, 无非指儿童对于问题, 有自己积极的兴趣;对于联想, 有自动的反复的试证, 有贯彻以至获得结论的忠诚。 ”[3]他曾举例说:“一个三岁的儿童, 发现他能利用积木做什么事情;或者一个六岁的儿童, 发现他能把五分钱和五分钱加起来成为什么结果, 即使世界上人人知道这种事情, 他也是个发明者。 ”[4]也就是说, 这些事情虽然对于正常人来说, 是极普通的常识;而对于儿童, 尤其是轻度脑瘫儿童们来说, 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明。 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精神的。

提倡对轻度脑瘫儿童的创新能力训练, 并非要将他们与其他儿童的创新能力培养混为一谈。 而应有独特目标:

其一, 在教师讲解和家长辅导的基础上, 儿童对知识有探究的兴趣, 对问题有新的理解。

其二, 能运用学过的知识, 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 及时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和方案。 例如一个年幼的轻度脑瘫孩子利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吸铁石能吸起铁的物体, 帮助老奶奶找出掉在缝纫机下面的针, 就是这一创造能力的表现。

其三, 发现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或家长的讲解方法或学习方法。 例如学生通过学习和观察认识到钉子的基本用途是用来钉东西的, 教师则进一步启发他们去发现钉子的更多用途, 结果学生举出了诸如挂东西, 当刻画的用具、度量的用具, 当尺子用以画线、开启瓶盖, 自卫防身, 等等, 使脑瘫儿童的发散思维得以训练。

由此可见, 轻度脑瘫儿童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创新的愿望和态度, 虽然稚嫩、简单, 但它确实是存在的。 对培养脑瘫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促使他们的进步和自立, 都具有重大意义。

3.轻度脑瘫儿童思维训练的途径

在初等教育阶段, 对轻度脑瘫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注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丰富其感性经验。

观察是有目的的知觉过程, 它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是他们掌握学习内容和独立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 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性的基础。

每一个儿童, 包括轻度脑瘫儿童从小都具有强烈的接触物件、探究物体的本能与需要。教师应该利用儿童的这种需要, 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 才能使儿童有新发现。

3.1.1应培养儿童的观察兴趣

利用合适的机会, 把他们引导到迷人的大自然中, 让大自然鲜艳的色彩、娇娆的姿态、动人的音响、神奇的变化, 激发他们观察、探索的兴趣。 还可以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 让儿童通过最直接的观察得出结论, 使他们获得观察的兴趣。

3.1.2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

针对脑瘫儿童的知觉稍迟钝的特点, 指导他们的观察, 一般应按照一定的顺序由近及远、 由局部到整体、 由简单到复杂, 逐步教会儿童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感知事物, 培养他们细致观察的习惯, 不仅应注意活动的、色彩鲜明的部分, 还应观察变化缓慢、不显眼、不易看出变化的现象。 鼓励他们在观察时, 尽量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3.1.3教导儿童学会简单口述观察的现象

通过儿童的简单口述, 可以发现他们对事物观察的程度及存在的问题, 从而促使儿童更加细致地观察。 启发儿童把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 很明显, 这是一个接受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 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基础, 只有这样, 脑瘫儿童的观察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3.2注重儿童动手能力的训练, 使其手巧心更灵。

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 实际动手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双手的动作对于发展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的作用, 早已为人们所觉察。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 其实手巧也会使心更灵。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 儿童的智慧在儿童的手指尖上, 手是儿童思维的镜子。 因为手的动作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 信息从手传导到大脑, 又由大脑反馈到手, 二者之间是双向联系的, 这种联系越多越能促进两方面发展。 因此, 积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 对于思维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在人的大脑里, 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 当双手从事一些精细的、灵巧的动作时, 就能把这些区域的活力激发起来, 否则这些区域就处于沉睡状态。 因此, 手的动作对于发展轻度脑瘫儿童的思维起着积极的参与作用, 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强有力的刺激物。 虽然脑瘫儿童多数情况下会伴随局部肢体的异常, 但是教师应该采取多种形式, 让脑瘫儿童动起来, 并为其创造有利于动手动脑的环境, 例如创设有问题的情境、玩沙、玩水的环境和开展各种简单的手工制作的活动环境等。

3.3 爱护、 保护脑瘫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鼓励其提问质疑。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到心的深处”[5]。 人在幼年阶段、儿童心理的基本需要中, 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 师爱犹如心理的精神乳汁, 哺育儿童的心灵发展;师爱能建立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 在这种师生关系中, 学生不仅乐学, 而且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是创造能力的心理基础。 在这样的认识下, 教师应把爱生放在首位。 尤其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更要对学生发扬“因为特殊, 更要抓, 因为特殊, 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好奇心是科学发明的巨大动力,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认为:“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 所以应该加以鼓励。 ”[6]

轻度脑瘫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 涉世未深, 知识经验不足, 面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界和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 他们处处感到新鲜、惊奇、疑惑不解。 教师不能因为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 而否认了他们的正常需要。 因为他们也同正常儿童一样, 对世界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脑子里蕴藏着无数个为什么。 这些正是他们感觉新奇的事物和费解的现象, 是可贵的脑力锻炼的刺激物。

3.3.1保护脑瘫儿童的好奇心, 培养他们的求知欲。

教师对儿童爱问“为什么”和“怎么样”, 不要不耐烦, 而应理解他们提出问题的意义, 正确对待孩子的各种提问, 甚至是荒唐的提问。 因为提问本身就说明孩子在思考和钻研, 教师要正确引导。并从脑瘫儿童的角度考虑, 给予他们以认真的回答, 态度要热情、耐心, 答案要准确, 方式要灵活多样, 语言要简单, 促使儿童有兴趣对问题不断地思考。 切忌以简单急躁、信口开河、胡编乱答等应付的态度对待脑瘫儿童的求知与好问, 防止产生堵塞儿童思路、压抑儿童思维积极性的不良倾向。

为了激发脑瘫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给脑瘫儿童提供有幻想色彩的图书、半成品的游戏材料和开展一物多玩, 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想象等活动, 创造一些能引起思考的材料和环境, 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自己提出问题。 当儿童能独立回答时, 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补充;当儿童无力解答或回答不完整时, 则给予画龙点睛的讲述和引导, 最终使他们能解答问题。

3.3.2鼓励脑瘫儿童大胆质疑, 学会提问。

因为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 善不善于提出和思考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才能的重要的检验尺度。 因此, 对儿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教他们 “怎样提问”、“怎样思考问题”上下工夫, 鼓励和引导儿童质疑问题。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渗透以下观点: 一是要提倡先思后问; 二是要鼓励孩子不耻下问;三是要提倡孩子“距师”提问, 敢于向教师和家长提出不同见解。 长辈在释疑过程中可区分不同情况, 有针对性地详答、略答或不答 (只给必要的指点) 。 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 都应使儿童进一步钻研和思考, 使他们逐步学会 “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学会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3.4注重发展脑瘫儿童的想象力, 丰富其表象知识。

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儿童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 他们的游戏、学习等活动离不开想象, 儿童远大的人生理想的确立也离不开想象。 想象力是儿童智力逐渐趋于成熟的关键, 因为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性的想象开始的。

在这方面, 教师应注意丰富儿童的表象, 帮助脑瘫儿童积累想象的素材。 要让儿童通过细致的观察, 熟悉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形形色色的现象, 如山水花鸟、城市田野、校园景色、家庭小事、同学交往;或通过照片、绘画、电视、电影等积累表象。

教师还应培养儿童听故事、讲故事的兴趣。 童话、寓言、神话、科幻故事等, 富有儿童情趣, 想象力丰富, 是发展儿童想象力的人类文明瑰宝。 脑瘫儿童虽然具备一定的想象力, 但由于受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和经验的不足, 其创新在外人眼里会显得稚拙、简单, 但只要儿童充满兴趣、积极探索, 我们就应该多赞许、多包容, 而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标准和眼光衡量这些孩子的创新, 我们可以这样说:“你的想法真不错! ”“你做得很好, 继续努力, 你一定会成功! ”教师的鼓励和赞扬会大大激发孩子创新的欲望和激情, 鼓励和赞扬是每一个孩子展开想象翅膀的精神动力。 有意识地鼓励儿童的想象, 对他们的想象不要轻易指责为“胡思乱想”, 但对儿童确实缺乏科学依据的“想入非非”则要帮助引导, 并予以改正。

3.5注意脑瘫儿童求异思维的培养, 使之多角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我国儿童教育一直不大重视培养儿童的求异思维, 而是鼓励儿童求同, 记住结果, 追求与标准答案的完全一致; 一切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的新异思想往往遭到否定, 甚至压抑。 常常出现“春天到了, 冰雪融化了”, 只能作“小草露出头”的统一答案, 而排斥其他答案的可悲现象。 对于这一点, 我国中科院院长、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先生曾说, 我们的教育, “要从灌输知识为主转移到培养学习能力,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科学精神方面来, 我们现在的教育, 还是太多灌输, 较少启发跟培养, 自己去探寻知识, 自己去创造新的实验方法方面能力的培养”[7]。 其根源在于我国的学校教育, 包括儿童教育, 仅注重解答问题, 而不大注重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 独立思考。 可见, 儿童教育在培养儿童的求异思维方面, 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在这方面, 教师可根据轻度脑瘫儿童智力发展水平较低的年龄特点, 培养其多方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开拓儿童的思路。 比如鼓励儿童就一些普通物品, 尽可能多地说出它们的用途;一个游戏, 可以有形式多样的玩法等, 训练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 就要鼓励儿童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 敢于开动脑筋, 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活动和对话, 以解答问题, 寻求简捷便当的途径。

教师应多为轻度脑瘫儿童创设锻炼求异思维的问题情境。 比如常常提一些所讲故事或实际生活中的难题, 让他们帮助设想解决的种种可能方法。 听了结尾含蓄的童话、寓言、故事, 让他们猜想今后主人公可能的命运, 故事将向何处发展, 等等, 激发儿童求异思维的欲望, 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思维习惯, 从而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成人的创新往往比较强调创新的结果, 如创新产品是否有社会价值。 儿童的创新具有不同于成人的特点, 它更多地强调儿童自身发展, 强调个体的发展价值, 因此, 培养脑瘫儿童的创新意识要注重过程, 即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强、自信, 儿童对创新的态度和热情, 儿童对创新的兴趣, 等等, 而不是追求结果。

摘要:轻度脑瘫儿童的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创新的愿望和态度, 虽然稚嫩、简单, 但它确实是存在的, 是进一步发展他们创新能力的可贵的萌芽与基础。注重这些儿童观察力的培养, 动手能力的训练;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其想象力, 注意其求异思维的培养, 对培养轻度脑瘫儿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促使他们早日成才, 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关键词:特殊儿童教育,轻度脑瘫,创新能力,开发培养

参考文献

[1]http://www.hhek.net 2005/7/18. (黄河儿科网) 方旭忠整理:《脑性瘫痪专题》

[2]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方法.纽约:1964英文版, P31-32.

[3]杜威.思维与教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6:233.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74.

[5]陶行知.第二年的晓庄.见:陶行知教育文选.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107.

[6]洛克.教育漫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3:107.

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篇5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3)逐步稳定的形成各种概念

(4)已能初步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

2.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分类、比较、概括)的发展

(1)分类能力的发展。分类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重要方法之一。

(2)比较。比较是在头脑里确定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3)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头脑里抽出一些事物的本质属性,舍弃其非本质属性的过 程。概括是在头脑里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一类事物上去,使之普遍化的过程。抽象和概括实质上是更为高级的分析、综合。

(4)具体化与系统化。具体化是将抽象概括过程中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应用到具体事物中去,即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系统化是把各种有关知识归入一定的体系,分门别类地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统一的知识系统。

3.儿童思维品质及其培养

(1)思维的品质:①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②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③思维的逻 辑性和概括性。④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儿童社交能力浅谈 篇6

关键词:社交能力问题 原因 应对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237-01

有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不会与人相处。民间有句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大。这话很有道理,孩子从小就要有良好的教育,处在年幼期的孩子可塑性很强,因而把握孩子的童年期非常重要。在20世纪末,为控制人口增速,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迄今为止,独生子女家庭覆盖率非常高,因而也带来了与其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例如社交能力问题。而怎样正确的培养孩子,也逐步成为各个领域的研究方向。

1 锻炼孩子社交能力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所谓社交能力就是指在一个群体内与他人相处的能力。人际交往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行为方式,无年龄界限,但对于年轻的下一代,其意义就尤为重要了。

人际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到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若拥有较高的社交能力,那么无论处在哪种环境,都会相对容易获得成功,如职位晋升、加薪等,朋友圈也会较大,机会也就更多,就会处于一个良性的发展,今后的道路自然也就比较顺畅。相反,如果不顺利,就孩子而言,他对周围环境的心理需求就会缺失,没有朋友,受到排斥,就会引起自卑、冷漠、敏感、偏激等诸多心理问题。若没有正确引导,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恶性循环,对其成长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十分重要。

2 孩子社交能力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没有良好的交友环境

在当今社会,因早期“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所以独生子女家庭较多,从童年期开始,伙伴就少,交友范围也窄。而目前,我国居民有很多是居住在小区,家庭框架小,与亲友往来少,加上邻里陌生,在客观程度上缩小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减少了同龄孩子的相处。同时,家长又忙于工作,陪伴孩子较少,并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在孩子放学后,会限制其出去玩耍,要求孩子把时间用于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缺少了许多锻炼机会,从而影响其交际能力。

2.2 没有足够的交往动机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科技也越来越发达,手机、电脑、电视机之类的电子产品也越加普及,在过去,孩子们玩的类似于丢手绢之类的游戏已不再受到欢迎,互联网及电子产品已逐渐取代曾经的娱乐活动。不用出门,无需伙伴,自己就可以获得乐趣。科技产品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削弱了孩子对伙伴的需要。

2.3 家长的溺爱

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部分家长就会不自觉的对孩子过分爱护,孩子所有的事情,都会安排的妥妥当当,所有人都围着孩子转,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慢慢地就养成了孩子的“王子病”或“公主病”。因而这样的孩子不懂分享、唯我独尊,刁蛮任性,让其他小朋友敬而远之,从而失去了许多交友机会。

2.4 性格原因

性格在社交中有很大的影响,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的教育也就不同,因而会有不同的性格,外向型孩子,容易融于集体,与伙伴打成一片。而内向型孩子,受成长环境影响,个性内向,容易害羞,胆小,紧张,不愿被过多关注,加上不善言谈,时间久了,在群体中就容易成为“可有可无”的人,自身也会养成不爱与人交往的不良习惯。

2.5 长辈的过多干涉

相信有很多孩子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老师对某些孩子的不良评语,要求家长让孩子不要与之交友。在长辈的干涉下,好多孩子就听话的远离了他们。或是因为有些家长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其它都不重要,不希望人际交往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就这样,身边的朋友在经过长辈一系列的严格筛选后,本来就少的朋友,变得更少。

3 锻炼孩子社交能力的措施

3.1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也是塑造孩子良好的社交能力所必要的条件。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在童年时期特别明显,父母的言行,无论正确错误,因其辨别能力不够,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3.2 创造交往环境

鉴于独身子女的客观成长环境,家长要有一定的“先见之明”,不要把孩子拴在书桌前,适度的人际交往是十分必要的,与此同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邀请他的朋友来家里玩耍,为他们创造条件。平时也不能完全忙于工作,要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交朋友,带孩子外出活动。接触的多,锻炼也就多,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3.3 教会孩子一定的交往技能

(1)锻炼语言能力。语言沟通是社交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要有意识的进行锻炼,例如家中来客,就可以借机让孩子端茶送水,并且向长辈问好。

(2)懂得尊重。尊重别人的同时,也会获得尊重。

(3)学会分享。孩子懂得分享容易获得欢迎与认可,要让孩子明白,自私就无法拥有朋友。

(4)学会赞美。任何人都希望获得赞美,孩子尤为明显,教会孩子用积极地态度待人待事,他也会更容易受到积极地回应。在生活中,父母也要学会赞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5)学会合作。让孩子懂得合作的意义,明白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区别。

3.4 根据孩子实际发展进行引导

许多父母会存在过于焦虑,揠苗助长的情况,这是不可取的,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有差异,有早有晚,不能因为其他孩子成长的快,就过多的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落后。要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规律,用平常心和耐心,来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过早的就用成人的标准来“逼迫”孩子。

4 结语

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分靠引导,七分靠等待。不宜教导过多,以防孩子产生抵触情绪。然后,用足够多的耐心,看着孩子一点一滴的蜕变。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们要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用漫长却有限的时间来陪伴他们。

参考文献

[1]张思莱.张思莱育儿手记[M].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6.

儿童创新素质的培养 篇7

一为儿童的成长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

不少研究表明, 营造一种温暖、和谐、民主、平等、激励儿童上进的氛围, 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可以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安全感, 不怕因为挫折和失败受到教师的白眼和责难, 消除他们怕受批评、责难的紧张情绪, 更好地发挥创造才能。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是创新思维得以进行, 创新成果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沉闷、压抑、专制独裁的环境会使儿童噤若寒蝉、心惊胆战, 摧残儿童的身心健康, 妨碍他们的进一步成长。一个创新主体, 如果连心理安全都没有, 就很难进行创新活动, 更谈不上创新成果的形成。儿童只有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 才能不怕受责备,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创造性思维既然是用新的方式解决某个问题的思维, 就要求教师和集体能够接受异样的行为、新异的想法。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创造性的发挥。为此, 教师必须做好以下两点:

1. 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

迷信知识、崇拜他人、绝对相信教师, 这些都是创新的大敌。因为它们使儿童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空间, 儿童仅仅是教师思想的继承者、追随者, 而不是开拓者。作为教师, 应具有平等民主的气度, 努力塑造一种平等和民主的关系, 成为儿童的良师益友。如果教师对儿童严厉有余而亲切不足, 将自己以权威、判官自居, 动辄指责训斥, 甚至挖苦讽刺儿童, 就会造成儿童心理压抑, 扼杀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2. 教师要学会聆听、学会洞察

教师应该善于倾听儿童的倾诉, 对儿童的积极性采取保护和鼓励的态度。尽管有时儿童提的问题不着边际或者幼稚、荒唐, 但作为教师, 在教学之初, 需要先保留自己的见解, 耐心聆听儿童的想法, 爱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这样儿童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他们对事物往往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具备强烈的探索精神。儿童才敢于质疑问难, 善于发现问题, 能够主动探求。儿童由于思想开放活跃, 有利于他们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提倡运用探索发现法, 让儿童学会学习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束缚, 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主阵地上, 单纯地选择了“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它虽然有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 但不顾儿童的实际能力和现实需要, 将儿童视为毫无个性的主体对其灌输知识, 抑制了儿童个性的发展。这种方法不能给予儿童思考的空间, 只是被动地去听、去记。教师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因此课堂气氛沉闷,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笔者认为, 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性, 必须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而探索发现法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探索发现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 是指“在教师不加讲述的情况下, 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取新知识, 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让儿童自己体验知识, 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 儿童通过不断地探索, 逐步发现并掌握一定的学习内容, 它离不开教师的帮助, 但更离不开儿童自身积极的探索活动。探索发现法强调和鼓励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反对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儿童。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儿童都是主角, 儿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 拥有发挥个人才智的机会和空间, 主动去涉猎知识、独立地思考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探索发现法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 应在各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三重视思维训练, 培养儿童优良的思维品质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人类思维的发展推动了科学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无一不是人类思维和智慧的结晶。思维作为一种能力, 是创造素质的核心, 是人智慧的集中体现。学校作为造就人才的基本部门, 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 扩大儿童的知识面, 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儿童智力的核心问题就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儿童认识的飞跃、能力的发展, 都离不开积极的思维。教师要引导儿童爱思、会思, 提高思维的速度、深度、准确度、灵活度, 善于发现问题, 敢于质疑, 提高思维水平。

优良的思维品质具有求同性、求异性;正向性、逆向性;集中性、发散性等。它们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而思维训练最重要的目标是形成创造性思维。思维训练可渗透于课堂教学, 也可以通过举办一些专题辩论、知识竞答等活动来进行。如数学课中, 教师不要满足于让儿童单纯地用一种方法找到解题的途径, 应启发儿童多从几个角度想问题, 思考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总之, 教师要注意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合理地思维。儿童思想不成熟, 看问题容易片面、肤浅, 教师要指导儿童多问几个为什么, 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疑点、找难点, 不断地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品质。

另外, 培养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十分重要。大凡在科学创造、文艺创作中取得惊人成就的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它是个体成败的关键。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缺乏热爱, 遇到困难就畏缩逃避的人, 会有什么重大创造性成果。为了造就创造性人才, 学校教育应十分重视儿童良好品质的培养, 使他们自信、乐观、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有远大的理想和对事业执着的追求。这些品质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工作者应不负祖国人民的殷殷期望, 更新教育观念, 提高自身素质, 不拘一格, 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

摘要: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创新素质的塑造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对教育要求的最高层次。儿童在学习传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 勇于、善于、乐于探索未知的领域和知识, 这无论对儿童自身还是社会而言都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创新素质,探索

参考文献

[1]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儿童创新能力 篇8

正常儿童生来便具有感觉器官, 也就是具备了审美的物质条件, 但这并不意味着具备了各种感知能力。要让儿童学会用耳朵听到美的声音、用眼睛看到美的色彩、用手触摸到美的东西, 就要针对儿童各种审美能力进行挖掘。否则, 这些潜在的能力就有可能永远处于蛰伏状态, 得不到展现。对儿童视觉审美能力的挖掘需要给儿童提供适当的审美对象。因此这个阶段的图画书, 主要是以插画为主, 通过图画这种直接的表述语言, 去刺激他们的视觉感官。图画书中的插画是在视觉传达的基础上, 结合儿童的视觉感知能力去设计和绘制图像, 下面通过以下几点来论证如何使儿童插画具备适应儿童视觉感知能力的审美特性。

(一) 画面的版式及绘画视角

儿童图画书版面的构成比较活泼, 为了增添文字和图画结合的趣味性, 插画不会有固定的边框和固定的版式, 甚至画面的构图也要考虑到诸多与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有关的因素。儿童的图画书插画经常采用跨页的图形, 这种排版方式扩大了画面的空间, 使图画更有整体感和冲击力。有时一页上也会根据需要安排多幅图画, 充分利用左右页分与合的翻阅效果, 合理地安排多幅插画的位置、大小、主次等关系, 力求形成画面的节奏和视觉平衡。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 整幅跨页被一张画面挤得满满的, 这时画面效果会具有很强的冲击力, 可以让孩子们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嘟嘟和巴豆》的故事中, 就有一个画面描绘一场很大的暴风雨, 傍晚电闪雷鸣的, 风夹着大滴大滴的雨拍打着窗玻璃, 所有人都害怕得躲在屋里, 只有嘟嘟不害怕, 还站在雨里。整个跨页充斥着狂风暴雨, 画家的视角就像个镜头, 承接着这场暴雨, 让读者仿佛身处其中。 (如图1)

有时候, 画家也会给我们一个完整的画面边框, 来将儿童的视线吸引在中心位置, 就像个特写的镜头。有时边框也会被撑破, 那是为了突出一种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如《你很快就会长高》里的画面, 为了形容一个人的个子长得很高, 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结果画家就让他的头顶出了边框。还有辛西娅的《好大的风》中, 为了形容风刮得很大, 水果和玩具都被风刮出了框线之外, 几乎从画面里掉出来。 (如图2、3)

为了突出图画书连贯性的特点, 有时一个版面上会安排多个小图, 借以表现连续的动作、时间的顺序等, 构成另一种插画叙事的方法, 收到就像电影的分镜头一样的效果。如:在婕朗朗的《猜猜我有多爱你》, 即在一页上安排了多幅画面, 来表现兔子跳跃的动作。有时多幅画的大小和排列的位置, 同样也具有一定的寓意。 (如图4) 如在约克·米勒的《森林大熊》中, 冬眠的大熊醒来发现自己栖息的森林不见了, 变成了一座工厂, 他先后被带到人事主任、副厂长、厂长以及董事长那里, 可是没人认为它是一头熊。这个跨页上就安排了三张由小变大的画面, 从左到右的层层等级, 寓意着现代社会等级森严的阶级差异[1]。 (如图5)

插画中的视角表现特别丰富, 通常其会借鉴电影艺术中视角的选择, 如鸟瞰、俯视、平视、仰视等, 但儿童有时是不可能理解这些视角下的镜头的, 因为在儿童的视野里是没有透视观念的, 他们对空间的理解来自于自己那低矮却独到的视点。他们常常将不同视点所看到的景象结合在一起, 制造出各式各样的矛盾的空间, 然而这正是儿童插画中场景设计的独到之处, 也是针对儿童的视知觉能力的特别考虑。在斯基波的《被判死刑的囚犯》中, 有一个场景是描绘一个摩纳哥人在法庭上受审的画面, 画家采用了低矮的视点突出被告在法庭上的孤立无助, 画面的比例已经完全变形, 但这样用超低矮的儿童视野去表现事物, 更能得到孩子们的共鸣。还有弗里杰里奥的《靴匠与魔鬼》中, 画面的人物透视关系已经完全错位变形, 而且人物造型和动作也很僵硬, 但就是这样看起来如孩子手绘一样的稚拙画面, 往往可以得到儿童的认同和喜爱。 (如图6、7)

(二) 结构比例的夸张变形

夸张和变形是插画创作的最基本的手法, 特别是对于儿童插画的创作。运用夸张、突出的手法表现某对象的特征, 可使其形象更鲜明、更有特色;用变形正常的结构比例, 去表达某种意识或增强画面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刺激儿童的眼球, 也是儿童插画家最擅长的方法。

儿童插画的夸张变形, 是为了更好地迎合儿童的审美感知, 因为幼儿对于近似的形状、色彩很难分辨清楚, 只有夸大了事物之间的差别, 他们才能轻松地找出差别。可以说, 儿童插画的夸张变形是艺术家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首先, 夸张变形是在描绘和概括对象的真实形态特征基础上的变化;其次, 这种有取舍、有选择的夸张变形还必须符合儿童的知觉系统和审美心理;最后, 夸张和变形后的艺术形象, 又必须具备“美”的感受和趣味性、娱乐性的特征。这样说起来, 儿童插画中的夸张和变形真的就不是一件易事, 而是一门颇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绘画艺术。

下面让我们看看儿童插画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变形。

1. 角色的夸张变形

插画中的角色形象, 可以说是这个画面的灵魂, 它就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 故事内容需要通过它传达给观众。这个角色的样貌、姿态、表情、动作, 都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的处理手法, 让这个角色显得更加夺目, 表演显得更加生动。

如:图画书《公鸡克里斯》中的一个画面, 大野狼把公鸡、母鸡、鹅和鸭子一只接一只地吃进肚子里, 只有金翅雀逃过了一劫。为了表现野狼的贪婪和可怕, 画家夸大了野狼脑袋的比例, 占据了整个画面的二分之一, 它的嘴巴大得可以将公鸡、鹅、鸭子统统装下, 给孩子们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如图8)

还有在《小男人的新帽子》中, 小男人的形象产生一种符合儿童绘画特点的整体变形。我们如果仔细观察幼儿阶段的孩子, 他们开始学会画人物图像时, 画的就是一个椭圆的脑袋和几根头发、接着一个三角状的身体和两条长长的腿, 整个人看起来没有脖子和腰, 像个滑稽的小丑。我们可以看到, 画家笔下小男人的形象就像是一张十足的儿童画, 完全符合幼儿阶段孩子自身的绘画特点, 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很强烈的亲近感。 (如图9)

2. 背景的夸张变形

背景, 就是角色所处的环境, 它具备了空间、时间、视角、道具等诸多元素, 如同舞台的布景。艺术家常常通过对空间的变形、视角的变换、道具的夸张、时空的扭曲等等方式, 去改变背景, 营造一个变化莫测的神奇世界。

(三) 画面色彩的变化

色彩是烘托气氛的主要因素, 能把孩子们吸引入画面故事中, 对气氛的营造至关重要。好的插画家运用光线和阴影来表达情绪, 用色调来刻画角色性格与心理, 有时它还能起到叙事和隐喻的功能。

因为儿童的感知和思维都比较具象, 色彩是认识对象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 所以儿童可以借助色彩辨认对象。儿童感知客观事物的分析性比较差, 色彩是帮助他们精细地区分和把握画面中事物的重要媒介之一。强烈、单纯的色调和鲜明逼真的色彩倾向, 能唤起幼儿对认识对象的强烈直感, 这也是儿童插画要求色彩鲜艳的原因。明确的色调、鲜明的色彩、强烈的光感及变换的光影, 都可以创造出独特的感知魅力。

如在《午夜后没有加糖的牛奶可以喝》中, 就用一组强烈的蓝绿冷色调去表现夜晚的寂静和冷清, 突然轰隆隆的雷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也吓坏了小主人公。 (如图10)

在《小女巫的圣诞树》中, 暖暖的黄色灯光从屋子里照出来, 给外面冷冷的冬夜带来了温馨。 (如图11)

(四) 隐藏的细节和暗示

意大利幼儿教育理论家蒙泰梭利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仔细观察了一名幼儿看彩色画片的全过程, 这个幼儿一边看画片, 一边不停地念叨着“汽车”。蒙泰梭利并没有发现画片中有汽车, 问这幼儿汽车在哪儿, 孩子指着一张画有猎人房子的画片, 画中远处有一条像公路的曲线, 线上有个小点。幼儿指着小点说:“这是汽车。”幼儿看图画书和大人的感受是很不同的, 像这样微小的细节, 对大人来说是无所谓的。由于幼儿毫无先入为主的观念, 对大人忽视的东西往往产生难以想象的反应, 所以图画书的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注重细节的过程。画家在设计思维上就要考虑到两点:一是内容的丰富性, 让孩子们的视线可以被画面充分的吸引;二是丰富、有趣的微小细节, 让孩子们有可以好奇地探索并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儿童不可能对一件事物进行长时间的关注, 他们的思维活动是不定向的, 注意力是分散、跳跃的, 视觉观察的方式也是局部的, 这些就决定了儿童画必须具有丰富的画面内容, 特别对于低龄的儿童, 他们的视线更需要许多有趣的细节、游戏去抓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插画家就迎合了低龄儿童视觉审美的要求, 一张画面中出现了许多的形象, 每一小部分都可以拿出来作为一张单独的画。每个人物形象都具备独一无二且让人深信不疑的性格特征和表情、动作, 真的是惟妙惟肖。 (如图12)

在一本图画书中, 为了让儿童有更多可以寻找和观看的细节, 画家就会有意识地在绘画的过程中埋下很多伏笔, 甚至是一些有趣的细节。例如安东尼·布朗的作品中, 就有许多让人着迷的细节, 甚至可以说是画谜。《当乃平遇上乃萍》是安东尼·布朗一部极具实验性的作品, 故事的主人公是乃平和乃萍两个来自不同家庭, 性格互异的男孩和女孩, 男孩的妈妈是一个趾高气昂、高贵华丽的妈妈, 女孩的爸爸则是一个毫无斗志、失业在家的爸爸。他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同一个公园散步, 其间发生的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故事的实验性就在于, 它的每个画面都是站在每个角色的第一人称的方式上在叙述, 在发生, 通过画面给予了人物丰满的性格和心理。其中更有趣, 更吸引孩子们视线的地方是, 它加入了许多隐藏的图像和象征性的细节。比如当乃平跟着妈妈和乃萍跟着爸爸, 在公园里坐在同一张长椅上的时候, 他们好奇地看着对方, 这时画面的中间被一根路灯分开, 属于男孩的背景变成了乌云密布、枯树连天;属于女孩的背景却是秋高气爽、阳光灿烂, 这可以说是画家对于两个孩子的内心写照:一个孤独忧郁、一个开朗快乐。还有比如在乃平的妈妈生气的时候, 公园里的一棵树也跟着着火了, 像是母亲心情的写照。最后, 当孩子们合上这本书时, 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书里讲述的故事, 但他们会被插画部分的许多微小变化的细节所吸引, 想再去看第二遍, 想迫不及待地告诉其他人自己发现的“秘密”[2]。 (如图13)

参考文献

[1]陈敏.儿童书籍插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英]马丁·萨利斯伯瑞.英国儿童读物插画完全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5

[3][英]马丁·索尔兹伯里编.国际最新童书插画[M].王震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8

[4][意]博隆那插画展组委会.波隆那插画年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5]徐素霞.台湾儿童图画书导赏[M].台北:国立台湾艺术教育馆, 2002

[6]陈世明.图像时代的早期阅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生动训练,培养智障儿童表达能力 篇9

一、强化朗读,夯实表达基础

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朗读学生才能从文字表层进入内部,才能体会领悟到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所以强化阅读是一切语言学习活动的基础。智障儿童识字少、反应慢,读懂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可能困难重重,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手段以便他们能获得好的阅读体验。

例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儿童的心理都是充满童真童趣的,单纯的文字读起来索然无味,很容易放大孩子的阅读困难,我们可以巧妙把握儿童的内心所想,加入一些故事、儿歌等元素,丰富阅读活动。在这节课中,我首先结合一些影像资料介绍了英勇就义的刘胡兰、白洋淀的小兵张嘎等,以此来引出今天的主人公王二小,用故事的题材吸引学生。接着我再带领学生分别学习今天的生字词,教大家把每个字的读音读准了,然后发展到每一句话都说清楚,最后才能是整篇读下来。在阅读中还可以播放《二小放牛郎》这首歌的伴奏,尽量营造适合的朗读氛围。最后再让学生整个读几遍以后,逐步熟悉文章内容了之后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梗概,为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创造一个平台和机会。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绕口令来锻炼学生朗读。通过这样的设计,将课本知识融合在儿歌和故事中,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同时,阅读和讲述将语文要素揉合在一起,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提高,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二、设计游戏,激活表达兴趣

有道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都是在强调兴趣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只有激活学生的内在热情,他们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学效果也会相应提高。智障儿童脑部活动比较缓慢,在课堂中也容易走神,所以我们的语言表达课必须设置一些有趣的形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例如孩子的记忆力训练是表达的基础,他们只有在脑海里记录一些信息才不会无话可说,对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名为“传电报”的听说游戏。全班同学排排坐,围成一个圆圈,由教师作为电报的发起人,对第一个孩子讲一句话,电报内容要尽量有趣,如“小老鼠打败了大老虎。”由他开始一个一个往下传,要求声音要尽量小,只能让相邻的学生听见,最后一名学生再把内容传递给我来检验对错。如果传对了,我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如果有错就要从头开始逐个追查,查找错误的源头所在,分析原因是听漏了词语还是没听清,按自己的意思理解了。后续教学中还要对经常出错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有所提升。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一些情境游戏,学生充当超市售货员、交通警察为行人指路等等,培养学生对特定情况的语言运用。通过这样的设计,把需要的语言训练结合生活用语设计成游戏,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对提高其听说能力大有裨益,长期坚持学生会逐渐乐于听、敢于说。

三、结合智能,深化表达思维

智障儿童的思维发展是相对缓慢而滞后的,他们不具备正常小孩的举一反三的推理运用能力,我们语文课上的日常训练也不足以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开展智能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科学有效的智能训练能够实现学生协调能力、感官、心理自信的多方面提高,从而带动表达能力的相应提高。

对智障儿童的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训练他们在听话、讲话中的完整性,能够独立、完整的讲一句或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才是提高其表达的流畅性和艺术性。例如我们可以在每天上课前设计“上学路上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描述自己心情如何?”有的学生会说:“遇到了晨练的老爷爷,爷爷主动跟我打招呼,我做了回应,很开心。”或者“遇到了欢乐地跑来跑去的小狗。”……简单的问题让大家回顾先前的事情,促进思维的活跃。其次就是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画一个简单的圆、线条,让学生自己进行补充,并介绍自己的用意,其中有学生说圆是自己爱吃的苹果,有的说是妈妈做的烙饼,有的说圆是节日天空的气球……

通过这样的设计,从思维发展的层面深入的填补孩子的先天不足,要让他们明白自己没什么不同,只要经过训练也能像别人一样生活、成长,智能训练才能真正治本,避免智障孩子错过人生的美好。

总而言之,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训练内容,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语言与思维发展密切相连,只有提高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真正促进其思维的深化和发展。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法的优化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后续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研究智障儿童的认知特点,帮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勇敢自如的表达自己,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郝建超.浅议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5).

[2]郭晓冬.根据智障儿童特点培养语言表达能力[J].黑河教育,2015(06).

探析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篇10

一、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生活自理能力不仅是个体最基本的生活技能, 也是个体生存能力的具体体现[1]。任何个体都不可能一直依附、依赖于他人生存。想要孩子更好地生存下去, 就必须让其学会独立, 学会适应环境, 学会自己处理自己生活各方面的事情, 包括生活自理、与人沟通交往、自我保护等。

1. 儿童适应环境、集体生活的需要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环境、适应集体生活的需要。孩子到了一定年龄, 不能一直将他们置于家长、家庭的保护伞之下, 要让孩子多接触些家庭以外的人和环境, 开始接受更多的教育, 接触社会。幼儿园教育开始了他们人生旅途的新一站。新的环境, 新的集体, 新的小朋友, 新的玩具, 所有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陌生又新奇的。一方面他们对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及其他小朋友充满好奇, 一方面又因为离开父母而焦虑, 缺乏安全感, 不会洗脸洗手, 不会自己吃饭、穿衣服, 不会与其他小朋友相处, 导致他们不能很好地接受新的环境和适应新的生活。

2. 儿童动作协调能力发展的需要

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孩子的大小肌肉群和动作协调能力得到很好发展[2]。比如学会吃饭锻炼了孩子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所以, 家长不要因为对孩子的宠爱和不舍得, 就忽视孩子发展的规律, 让孩子本该获得一些生存技能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培养和锻炼, 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每一个动作的完成, 每一项能力的获得对孩子来说都是他向前发展的需要和体现。

3. 培养儿童独立意识的需要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 摆脱其依赖心理, 增强自信心。因为孩子年龄太小, 很多在大人眼中简单的事情, 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很困难的。一旦脱离家长的照顾, 孩子在一次次尝试和实践中, 慢慢学会自己洗脸, 自己拿勺子或者用筷子吃饭, 自己穿好衣服、拉好拉链、系好鞋带, 自己穿鞋等, 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不仅获得了生存技能, 还在克服困难中建立了自信, 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逐渐形成独立意识, 为今后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对策

1. 树立正确育儿理念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家长, 孩子最初的影响就是来自于家长,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引导有着关键性作用。首先, 家长要意识到对孩子过分保护、溺爱, 所有事情包办代替这种育儿方式是不正确的, 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学会相信孩子, 适当放手, 给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

很多事物对于幼儿期的孩子来说都是新奇的, 他们充满探究的欲望, 在生活中父母要对其自理要求给予鼓励和支持。比如看到父母刷牙, 孩子可能会表示出强烈的好奇心, 此时, 不要因为担心孩子会弄湿衣服、会吞牙膏而拒绝孩子的要求, 应该抓住机会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比如早晚刷牙是好的生活习惯, 要保持;牙膏是不能吃的;怎样才是正确的刷牙方式等。即使孩子还没到可以刷牙的阶段也要适当引导, 比如蹲下来让他们的手拿着牙刷柄, 父母把着他们的手进行刷牙, 让他们感受下刷牙的感觉, 并告诉他们等他们长大了爸爸妈妈也会给他们买牙刷刷牙;或者当孩子争着帮洗衣服、自己穿鞋却穿错的时候, 家长不能训斥, 而是对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给予夸赞、鼓励和正确指导。

2.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协调配合

当孩子长到一定年龄就需要接受幼儿园教育, 这时候, 家庭教育就要和幼儿园教育相结合, 老师与家长要多进行沟通交流, 互相配合。首先, 要统一教育观念, 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都避免某些方面的纵容和妥协;其次, 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相关活动, 增强和家长的沟通交流, 让他们进一步了解培养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最后, 家长也要积极响应, 配合好对孩子自理能力的锻炼。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但有助于孩子摆脱依赖,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还能锻炼孩子各肌肉群, 促进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发展, 有助于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 我们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使其独立健康成长。

摘要:幼儿阶段是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 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要从幼儿抓起, 使幼儿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就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李凤竹.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J].漫迷·素质教育, 2011, (13) .

上一篇:现代型增值税下一篇:综合因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