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文化差异

2024-06-03

汉英文化差异(精选十篇)

汉英文化差异 篇1

1.1 宗教信仰造成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必然会渗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 导致各民族语言表达形式的不同。中国是一个以信仰佛教和道教为主的国家。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人们把“天” (Heaven) 视为自然界的主宰。

《红楼梦》第六回刘姥姥说:“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英国学者大卫.霍克斯考虑到英美读者的宗教信仰, 直接译为“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但如此一来就把原文的佛教色彩变成了基督教色彩, 使读者误以为刘姥姥也是一个基督徒了。我国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将之译为:“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用“Heaven”替代“God”, 传达了原文中刘姥姥信仰的佛教背景。

1.2 人文地理造成的差异

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人们对自然的感受也不同, 反映在语言上, 就造成了文化意义的差异。英国是一个典型的海洋性国家, 因而语言中有很多与海洋和航海有关的比喻和习语, 如:as close/dumb as an oyster (相当于汉语的“守口如瓶”) ;cast an anchor to winder (相当于汉语的“未雨绸缪”) 等。

2 相应的翻译策略

文化既具有地域性, 又具有超地域性。人类作为区别于大自然中其他生灵万物的一个“类”, 有着基本相同的生存需要, 生活模式和思想感情。因而, 有些文化几乎同时发生和存在于不同的地域, 这种文化便不是特定地域的特定文化, 而成为诸多地域的共同性文化, 或者说是人类性文化。Jin Di和Nida (1984) 指出:“世界上各种不同的语言, 文化之间, 存在着很大的共性, 思想完全可以沟通, 这是翻译之所以能实现的客观基础”。由此我们不妨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的超地域性的第一个方面即共同性或人类性文化的存在, 是文化可译性存在的前提。

2.1 全面了解源语及译入语文化

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但对源语及译入语文化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够在两种文化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从而使文化的不可译性转化成为文化的可译性。如下列两个有关“Mercury”的译例: (1) He has no mercury in him. (2) You can not make a mercury of every log.例1不可按Mercury的最基本的意思“水银”译成“他体内没有水银”, 西方古代哲学家以Mercury为天地万物的元气, 故Mercury至今仍可用来指活力或精气, 所以了解Mercury的这一层意思之后, 我们应该把刚才的那句话译成“他没有精神或他没有活力”。

2.2 引用奈达的“对等原理”, 即翻译的过程中遵循“等效原理”

奈达在题为“对等原理”的文章里提出文化的翻译若想达到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 它必须遵守“等效原理”。简言之, 功能对等的目标不只是要把信息的内容和形式翻译出来, 它所关心的是读者能否看懂他的译作, 有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他的观点, 他还要作一些相应的调整 (adaptation) , 毛主席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中有两行诗是这样的:

我失骄杨你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下面是此诗的两种英译本, 第一个为:

I lost my proud poplar, and you your willow,

Poplar and willow soar into the Ninth Heaven.

另一个译本译作:

I have lost proud Yang and you have lost Liu,

Their souls fly up into the blue.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的这首词是悼亡之词, 既表达了他对李淑一的同情, 又表达了对夫人杨开慧的怀念。而且杨柳在中国的诗歌传统里象征着离别、感伤及爱等感情。

2.3 在文化对应缺失情况下运用“零翻译”的概念

所谓的“零翻译”就是不用目的语中现成的词语译出源语中的词语, 主要表现在音译 (transliteration) 和移译 (transference) 上, 音译是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英语中的词语, 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中现成的有意义的词。

2.4 引入“联想效应”, 注重两种文化的共性

如果译入语所带给读者的体验感受、共鸣和源文所带给读者相同的话,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联想效应。联想效应要求译者融合多方面的知识, 考虑多种因素, 尤其是文化差异的因素, 综合运用各方面的阅历、技巧和文化视点的转换结构。譬如汉语中的成语典故, 用词精练、寓意深刻、易读上口、有节奏感、韵味美。

3 结论

王佐良 (1994) 指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 他处理的是个别词, 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尽管东西方文化在历史风俗、宗教信仰、心理意识, 人文地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但是如果译者对两种文化有深入全面的了解, 在翻译中遵循“等效原理”、“联想效应”, 并借助于“零翻译”, 文化是具有可译性的。

摘要:翻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由于各民族文化是在各自民族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所以民族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而且具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 这样翻译就不能不受到民族文化的制约。汉英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而这种差异则构成了交流的障碍, 也导致了翻译的困难。翻译中出现的最难处理的问题, 往往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

关键词:文化差异,翻译,理解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2]谢金良.西方文学典故词典[M].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3]左飚.论文化的可译性[J].上海科技翻译, 1999.

[4]朱小红.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对比及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 .

[5]郑兰英.翻译中理解障碍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翻译, 2003, 16 (2) .

汉英植物文化社会差异探论 篇2

汉英植物文化社会差异探论

汉民族植物文化和英语民族植物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利于了解汉英两个民族在自然环境、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及审美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作 者:徐郑慧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刊 名: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6 “”(4) 分类号:G04 关键词:植物文化   比喻意义   象征意义   性别  

浅析文化差异与汉英成语翻译 篇3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成语翻译

汉语和英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都包含很多成语,其结构和用法因具体文化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成语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涉及到两种不同的文化。王治奎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是通过语言机制的转换连接或沟通自身文化和异国文化的桥梁;翻译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媒介”。把握汉英成语翻译,首先要了解双方的差异所在。本文试从汉英文化的差异入手,探寻成语翻译的几种途径。

一、文化差异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各民族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无论汉语成语还是英语成语都是人们在劳动实践与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提炼、总结出来的思想结晶,它们有相似之处。如“一寸光阴一寸金”time is money,“争分夺秒”work against the clock,“火上浇油”pour oil on the flame/fire等。但是,各民族的语言都深深扎根于特定的民族文化之中。不同民族由于具有不同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其语言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汉英成语中也有所体现。

1.地理环境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土地在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地大物博”territory and abundant resources,“崇山峻岭”high mountains and lofty hills ,“恩重如山”kindness as weighty as the mountain等。英国则是一个岛国,四面环水。〕英语中也就有了许多与水、鱼有关的成语。如as weak as water弱不禁风ride the wind and break the waves乘风破浪,be gone with the wind付诸东流等。

2.风俗习惯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风俗习惯是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汉英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点在两种语言的成语中有较多的反映,如在动物和数字上。

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两种不同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利的动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有褒义。如望子成龙、龙马精神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却是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有一条蛇尾,能够喷火的动物,常常让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代表邪恶,a dragon常用来形容令人讨厌的人;汉语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数词用得多,如一刀两断、三言两语、九牛一毛等。各民族对数字有各自的理解和认识,西方人认为“十三”不吉利,一些中国人认为“五”和“八”代表发财。英语的second to none是“最好的”。

3.宗教信仰对汉英成语形成的影响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因此,汉语里有许多与佛教、道教有关的成语,如“借花献佛”“道貌岸然”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成语的影响是广泛的。语言学习者要想正确理解汉英成语,并成功进行汉英的互译,就必须对汉英两种文化有所了解。

二、汉英成语翻译的主要方法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要求在语言转换中必须进行文化的转换。成语的译法主要有直译、同义成语借用、意译和直译意译相结合。下面对这几种方法一一加以探讨。

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9〕。它适用于一些由于使用的范围广、次数多,其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已经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的成语。例如:“君子协定”译为a gentleman ’s agreement,“纸老虎” 译为paper tiger,“圆桌会议” 译为A round-table conference“天诛地灭” 译为Heaven and Earth destroy等。

2、同义互借法

成语的对等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即比喻意义、比喻形式和感情色彩〔10〕有些汉语成语和英语成语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比较相近,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同义互借法。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保留原文的形象、风格,又符合语言结构和习惯,可以让译文读者轻松理解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从而顺利实现交流。例如:“英雄所见略同” 译为great minds think alike,“充耳不闻” 译为turn a deaf ear,“沧海一粟”译为a drop in the ocean等。

3、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只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又无同义成语可以借用时,就可以用意译法,结合上下文灵活传达原意。例如:“百闻不如一见” 译为seeing is believing,“入乡随俗” 译为Do in Rome as Rome does,“五湖四海” 译为all the seas and lakes, “九牛一毛” 译为a vary small minority等。

4.直译意译结合法

尽管“直译”与“意译”的斗争在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一直存在。但是直译与意译并不相互排斥,在特定的文字环境中,单纯的直译或单纯的意译可能不及两者的结合更能表达原文。例如:有人把短语to be caught red handed直译为“手上血迹斑斑被捉住了”。但是根据这种译法,我们搞不清这个俗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甚至还有可能误解原意。所以词“caught”可直译“抓获”;而“red handed”应被意译为“当场”,而这个成语译为“当场被抓”才更恰当。这种译法称得上是直译与意译的结合。而类似的译法还有“不到黄河心不死”Until all is over ambition never dies,“谨慎为安全之本”Caution is the parent of safety等。

结语

由于汉英传统文化的不同,成语翻译可以说是汉英互译中最难的部分。不同的成语,翻译方法的选择也不完全相同。选择译法的同时要注意到原文、译文和读者需要等几个方面,并且一定要注重文化背景,防止文化陷阱。总之,要翻译好成语,应该充实译入语的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扩大知识范围,避免生拉硬扯的错误。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60.

[2] 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2.

[3] 刘重德.英汉语比较研究[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67.

[4] 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86.

[5]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 张培基、喻云根等.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汉英命名的文化差异探讨 篇4

1.1 以出生地命名

我国唐朝文人柳宗元, 生于河东, 故称柳河东, 其文集名为《柳河东集》;宋朝梅尧臣, 生于宛陵, 故称宛陵先生, 其诗文集称《宛陵先生集》;当今有潘长江、赵沪 (上海) 生、关渝 (重庆) 、等。英美地名亦主要用作姓氏。英语中大概有43%的姓氏源出地名, 其数量也最大。地名姓氏多起源于出生或居住的地点, 在英国历史某一时期很多国家、城堡、教堂、庄园、村庄、农舍、溪流、峡谷、宅第、旷野、岛屿名称都作为人的姓名使用过, 甚至连地形、地貌、方位这样的词语都被当作姓氏来使用。来自国家的地点姓氏有:French (法国) , Britten (英国) 等。来自地点的有:Bloomfield (居留地) , Castle (城堡) 等。来自河水、溪流的有:Brooks (小河) , Lake (湖) , Pond (池塘) 等。来自树木的有Leaf (叶子) , Bark (树皮) , Bush (灌木丛) , 还有像Stock, Zouch和Curzon等原义为树根的姓氏。

1.2 以出生年份、季节、日期、时间、天气命名

我国以此命名的人很多。以年份命名, 如历史上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伯虎, 生于明成化6年, 即庚寅年, 故名唐寅;以季节命名, 如《红楼梦》中的元春、惜春;以天气状况命名, 如台湾歌手张雨生;以落地时辰命名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 如我国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徐寅生。英美人名亦然。如Spring、Fall、Winter;有些人名表明出生月份, 如May、August;有些人名则表明出生日期, 如Friday、Sunday (森迪) ;还有一些人名表明出生时天气状况, 如:Wind、Rainy, 分别表明出生时“刮风”, “下雨”。

1.3 植物和花果命名

中国人多用“梅兰竹菊”等表示花卉植物的词来表名, 其语用含意则不言而喻, 表高洁、美丽、动人、崇高等隐喻义。英语姓名出自动植物花果名的也比较普遍, 如Bush出自灌木丛, Rose出自玫瑰花, Rice出自稻谷, Lotus (荷花) 等, 这些植物, 花果不但寓意着勃勃生机、丰硕与希望, 而且暗示了美丽、幸福、收获与成功, 借此为姓, 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2 汉英命名的不同之处

2.1“重姓轻名”与“重名轻姓”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 封建宗法观念至上, 强调传统道德“光宗耀祖、传宗接代”。因此, 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就形成了特有的姓名文化即:重姓轻名。其姓名结构为:姓+名。代表祖宗、家族的符号“姓”必然在先, 而表个体的“名”必居其后。如名字张飞, 张为姓, 飞为名。姓也有双姓, 如“司马”、“诸葛”。名有单名也有双名如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王朔”就只有单名而“周恩来”“刘伯承”则有双名。相反, 英美国家众多民族历来具有民主传统, 较重视个人作用, 强调个人主义, 尊重个人的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并且强调人人平等的观念。因此, 个人的角色比家族明显的多, 从而这就决定了体现个人特征的名在前, 而体现家族特征的姓在后, 则形成了重名轻姓的文化现象和“名+姓”的姓名结构。其中名 (Given Name) 在前, 姓 (Surname或Family Name) 在后, 如在John Smith中, John为名, Smith为姓。

2.2 中国古代命名既有名又有字和号

汉语姓名不但有名, 还要有字和号, 体现了汉民族特有的求双成对的传统审美心理。中国姓氏的名与字的关系分三大类:一、名与字意义完全相同;二、名与字意义完全相反;三、名与字意义有某种内在的相关联系。第一类情况例如孔子的学生宰予, 字子我。“予”即是“我”。第二类名、字意义相反的情况有:初唐诗人王绩, 字无功。“绩”意为“功绩”, 与“无功”相反。对于第三类名与字的某种内在相关联系, 有的较为浅显, 一目了然。如孔子的学生司马耕, 字伯牛。“耕”与“牛”的内在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人除了有名有字外, 有的还有号。这也是汉语命名文化的一个特点。号是一个人除名, 字以外的第三种称呼, 号有两种:一是自号, 是古代文人士大夫为表示自己的思想、情怀自己命名的。如唐代诗人杜甫为表他无心求官, 自号“少陵野老”、“杜陵野客”;二是人号, 即他人对所称呼人的尊敬, 一般用其官职、出生地、或逝后的谥号来称呼。如宋代名将岳飞死后的谥号为:“武穆王”, 后人便尊称他为岳武穆。然而英美国家则无此命名习俗。

2.3 中国人命名深受儒家、道家等文化思想影响, 英美命名则深受基督教影响

汉语人名的命名中经常可以见到儒家伦理道德、精神的体现, 而英美人名的命名常可追寻到上帝和基督教的踪迹。在中国, 儒家思想源远流长, 人们在取名时会考虑到儒家文化中强调的道德规范, 在名中置入仁、义、良、德、贞、孝等字。明清时代, 科举制度盛行, 崇尚功名利禄的人的名就出现了元、科、恩、赐、禄等字。英语国家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由此基督教有关名词成了英语人名的重要来源。如Christian克里斯蒂安 (基督信徒) , Joseph约瑟夫 (上帝赐子) , Angela安吉拉 (天使) 等, 体现了人们对上帝的崇拜与歌颂。

3 英汉人名命名差异原因分析

3.1 不同的历史文化

中国深受传统的封建文化影响, 儒家思想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命名, 中庸之道、和平处事的观念深入人心。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精神和“忠孝、仁义、理智”的做人信条, 导致中国人名字中充满了社会规范—忠、孝、爱、国已是稀松平常的事。汉语人名中常有爱国、忠君思想的体现, 如“爱国”、“建国”等。另外, 中国人主要依据五行、八卦、儒教和生辰八字来给孩子命名。以生辰八字与金、木、水、火、土“五行”对照排算, 缺某一行则以该行之字取名。如缺水, 名字中就要含有“水”旁的字或水字, 如韩淼。然而, 英美国家人的名字多半是与宗教和神话有关, 尤其是基督教之经典《圣经》中的人名。比如说圣经中的Adam (亚当) 、Eve (夏娃) 、John (约翰) 等就经常被人采用。同样, 希腊神话中的Dianna (黛安娜) 、太阳神Apollo (阿波罗) 、月亮女神Jupiter (丘比特) 等也经常出现在英美人的姓名中, 以示对神的虔诚和敬仰。因此我们可以从英语姓名人名命名的差异中看出英美国家浓厚的宗教文化。

3.2 不同的民族心理

不同的民族, 因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 物质环境与生活经历不同, 以及社会宗教文化的哲学渊源不同, 必然存在着各自不同的独特的民族个性, 这也使语言富有了浓厚的民族色彩。从前面谈到的英汉两种相反顺序的命名方式可以看出英汉两个民族对人名的不同文化理解。中国人的姓氏往往反映出某一氏族、家族或血缘的关系, 而且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讲, 家族的传承、血脉的延续都是最为重要的。正是因为如此, 中国人在取名字的时候都是把代表祖先、家族的姓氏放在最前面, 而将反映自己个性、喜好的名置于其后。相反, 西方人最为重视的是自己的个性、特点, 而且将是否可以体现出自身特性或自我意识作为衡量事物的标准。在他们的眼中名字就是生命和灵魂的象征, 相比之下姓氏反而显得微不足道, 所以反映在命名方式上就成了名在前而姓在后。

4 结语

命名不仅是语言现象, 文化的载体, 反映着社会的变化, 还是一种文化现象, 不同民族的命名系统蕴涵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命名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传递着各种信息, 社会因素对命名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研究姓名, 有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于增进英汉两民族的相互了解, 促进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英汉姓名文化内涵极为丰富, 语言现象纷繁复杂, 许多问题尚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名字是社会交往的开端, 同时又是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形成价值观念的窗口。名字不仅是人们藉以相互区别的标志, 还是一个高度的信息符号, 隐含着不同民族的历史、语言、地理、宗教、心理、阶级、伦理等方面的信息.姓和名是汉英民族共有的文化。但是由于英汉两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传统习俗等的不同, 使得两者在人名的命名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主要从汉英民族人名命名的文化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对汉英命名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汉英命名,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包惠兰.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2]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六版)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英禁忌文化差异 篇5

2016-05-25 11:57:19 作者:7天论文网 【大 中 小】 浏览:8次 评论:0条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已经被学者们重视并进行研究,禁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由于地域差异,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其忌讳的语言、动作、行为、习惯等。对外汉语的教授对象以母语为英语的西方留学生居多,因此了解汉英禁忌文化的差异,对于顺利完成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是十分有帮助的。禁忌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禁忌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最初起源于人们对于未知力量的恐惧,以及人类在不断与大自然抗争过程中所取得的有限经验。不同文化背景发展下的不同民族,禁忌文化也各不相同,它体现的是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风俗习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禁忌语我们可以将其分为语言禁忌与非语言禁忌。

一、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禁忌在日常交际中,语言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禁忌语更是组成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出于某种原因,有些词语人们在交际中会尽可能的避免直接说出口,这些词语说出口或使人尴尬、或词语本身被认为是危险的、消极的、不祥的等等。下面我们列举几种日常接触较多的语言禁忌。

(一)称谓禁忌在中国封建社会,对于帝王、官员、圣人、师长等名字是需要避讳的,由此而延伸的对于上级、老师、长辈等也要避免直呼其名,更不可唤其乳名、外号等。这些称呼上的禁忌自古延伸2000 余年,直至辛亥革命之后,制度上的避讳虽被瓦解,但根深蒂固的遗俗却大多数都被沿用至今。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直呼长辈、老师或者领导的名讳,会被视为缺乏教养和没有礼貌。给孩子起名字时,父母也会避讳和长辈同字、同名、甚至谐音。中国人讲究尊祖敬宗,亲属之间的称呼也名目繁多、相当复杂,称呼即代表了错综复杂的宗族、血亲和辈分。如: 哥哥、姐姐、弟弟、侄儿、孙子、外公、叔叔、姨妈、堂兄等。在大多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无论年龄、资历、地位、阶层的差异,都可直呼其名。即便是对于长辈、老师也可直呼其名,而不必称“您”。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留学生询问老师问题直呼“你”也是其文化差异所致,而不是不敬重师长的行为。起名方面西方人也没有中国人的禁忌,他们甚至刻意给孩子起与某位长辈相同的名字来以示对这位长辈的尊敬。与纷繁复杂的汉语称谓不同,英语中称呼已经忽略了姻亲、血亲、长幼等关系,显得非常简单。例如,平辈中不论长幼,哥、弟都是brother、各种姻亲关系常用加in -law 表示,堂表也不细分,更不分长幼性别,只用cousin 即可。

(二)灾病禁忌中西方都会把一些预示灾难的词语作为禁忌语,比如死亡、疾病、灾害等。尤其是中国人,对于“死亡”是格外的忌讳和恐惧,在日常交际中,为避免提及“死”字,人们经常找其他词语来代替,这些词已然在特定的人群中约定俗成,闻着都会心领神会。例如,在古代,帝王的死亡称“崩”、诸侯则为“薨”、大夫为“卒”、士称“不禄”,只有庶人才称“死”。随着社会的变迁,寻常百姓们早已不用这些词语了,而以“归天”“走了”“没了”“老了”“不在了”等词语替代;为国家民族、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则有一些特定的词语:“光荣”“就义”“牺牲”“殉职”“捐躯”等;对于一些国家领导人或者某领域的学究们,习惯用“与世长辞”“谢世”等;修佛之人称“坐化”“圆寂”“涅槃”“归寂”“转世”“迁化”“灭安”“归真”等;对于厌恶憎恨的恶人则用“蹬腿儿”“完蛋”“见阎王”等。由此可见,中国人喜欢言生不言死,所以根据地位、职业、身份等不同,演变出很多关于“死亡”委婉的叫法。中国人对于疾病常常也不愿直言,而用“身体欠安”“感觉不太好”等说法替代。

英美国家对于关于死亡和疾病的词语同样也有所忌讳,但没有中国的如此繁多,一般也不拘泥于身份、地位和职业等。常用替代死亡的词语有:“pass away”“go to heaven”“join the great majority”“fall asleep”“answer the finalcall”“throw up the cards”“be with God”“be at rest”。英语国家的人也同样不愿直接提及疾病,尤其是难以治愈的重病,例如: 最忌讳的癌症,不直接说cancer,而用“terminal illness”“long disease”“big C”。日常问候疾病也是迂回地使用“Are you feeling fine?”而不直接问“Are you ill?”。

(三)神灵禁忌神灵往往被赋予无所不能的超凡能力,创造并主宰天地万物,所以无论在中国还是英美等讲英语的国家,神灵都是被敬畏的。中国人信仰“多神”,不同的习俗和节日都存在着五花八门的神灵,如“财神”、“门神”、“水神”等。早在仰韶文化时期(距今约7000 年至5000 年),人们就认为自然界的各路神明各司其职,分别管理、统治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所以为了祈福和躲避灾难,逢年过节老百姓喜欢供奉神明,一般为了不亵渎神灵,人们把买回来供奉的神像等尊为“请”。也不直接提及神明的名字,一般统称为“菩萨”。生活中,人们紧张恐惧时口中常常念叨的“菩萨保佑”也是对各路神仙的总称,一般不特指某位菩萨。

英美等西方国家多信奉的是基督教,上帝的名字便是一大禁忌,不能随便提及和滥用,否则便有亵渎冒犯之意。

日常很少听到“Jesus Christ(基督)”、“Jehovah(耶和华)”、“God(上帝)”、“Holy Mary(圣玛丽)”,多听到的替代词有:“He”“Father”“golly”“gosh”“for goodness sake”等。

(四)动物禁忌有关动物方便的禁忌语,东西方差异就比较大了。例如,在中国,我们总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是祥兽、神物,在汉语中,“龙”总是和吉祥、富贵、大气等相关联,唐朝以后还称皇上为真龙天子,专用龙旗龙袍、龙庭龙辇等来表示尊贵身份;而在西方,龙被认为是怪物,经常象征着邪恶。龙在西方文化中已经是一个固定的贬义词,如“old dragon”意思是魔鬼。

另一个最常见的明显有差异的是狗,在中国,狗这个词往往都带有侮辱色彩,含有残忍、凶恶、背叛的意思。汉语中存在很多关于狗的贬义词,如: “狐朋狗友”、“狼心狗肺”、“鸡飞狗跳”、“丧家之犬”、“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等。在西方,狗被认为是人类最为忠诚的朋友,他们坚决反对猎杀狗,以狗肉为食。在英语中,大多数与狗有关的词也是含有褒义的,例如: “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时)”、“He works like a dog(他工作十分卖力)”、“alucky dog(幸运儿)”等。

二、具有代表性的非语言禁忌除了以上列举的一些较为典型的语言禁忌外,在跨文化交际中,行为或者身体语言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也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含义,在中国很多正常、得体的肢体语言,在西方人眼里很有可能就成为禁忌,反之亦然。

(一)手势禁忌在非语言交际中,手势作为最常用的肢体语言,一直被视为最为生动细腻的体态语之一。对于手势的运用和理解,中西方既有相同也有差异。例如我们都用挥手表示告别、握手表示友好、摊手表示无奈等。在日常交际中,为了避免冲突,我们更应该了解手势的差异性。在中国,跟人交谈中,如果用手指指着对方被认为是极其无礼的行为;而在美国,交谈中指向对方,只是表示说话者想强调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中国人在交谈中下意识的摸一下鼻子属于很正常的一个动作,而美国人往往会认为这个动作表示说谎或者隐藏一些不好的想法。中国人表示自己,习惯用食指指向自己的鼻子;而英语国家的人习惯用拇指或食指指向自己的胸部来表示自己。

(二)目光禁忌目光交流的表意功能在非语言交际中无可取代,我们常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传达着微妙细腻的情感。汉语中的“暗送秋波”、“眉目传情”等词正说明了其在肢体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得当的目光交流能在交际过程中帮助消除语言障碍,目光停留的位置,时间长短等因中西文化差异,其意义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人们不喜欢在交谈中直勾勾盯着对方,认为直视对方咄咄逼人,非常不礼貌,中国人更习惯目光的瞬间接触后低垂,以示对对方的尊重。特别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时,目光应该略微低垂。日常生活中,如果一个男子直直地盯着女子看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女子盯着男子会被认为轻浮。西方人却大不相同,人们交谈时喜欢直视对方,回避目光反而代表心不在焉、缺乏诚意。英语中有句谚语“Never trust a person who cannot look you in the eyes”,意思是不要相信那些不敢直视你的人。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因为不了解对方文化中对于目光交流表达和内涵,而发生误会。

(三)表情禁忌在非语言交际中,面部表情往往更能表现一个人的内在情绪。无论中西方,笑都表示高兴,并传达友好和善意。

但中国人的笑往往又延伸出了很多意思,表示谦虚的、表示无所谓的、表示赞赏的、表示包容的等。所以很多时候,英语国家的人很难读懂中国人“掩而不露”的表情。中国年轻女性办错事儿或说错话会下意识的吐舌头,中国人对这种表示抱歉和后悔的小表情习以为常,而西方人对于这种表情是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视为蔑视。在中国,内向文静的姑娘喜欢捂嘴笑,大家觉得可爱含蓄。同样的表情西方人却认为是暗自嘲笑。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忽略这些小细节,很容易引起误会和交际障碍。(四)距离禁忌交际中的空间距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话题,因为地域、文化、环境、个性、行业等因素对其都有影响。这里只简单提及中西方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较明显的差异。西方文化非常注重隐私,比如: 欧美人习惯自己拿公文包、手提箱等;无论取款、坐公交,欧美人会习惯性的整齐站好一排或一列,并保持一定距离。而在中国,“隐私”这个概念常常显得毫无存在感,很多人经常过分热情的要帮别人拿公文包和行李,而银行的一米线经常是形同虚设,上公交和电梯更是扎堆儿,毫无空间距离感。

三、结语禁忌语是语言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禁忌语的出现和差异是文化差异、宗教信仰、思维差异、宗教礼法等共同的结果,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大部分对于中国文化是知之甚少的,对外汉语教师显然不能只是掌握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知识点,还要了解中西方语言禁忌的内容并避免其引起的交流障碍,减少交际失误和文化冲突。以免引起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偏见和失望,从而产生学习汉语的抵触心理。

对外汉语教师有责任帮助留学生消除思维定势,引导留学生透过禁忌问题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帮助留学生理解中国文化所导致的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人生观等。同时,对外汉语教师对于教授者的文化禁忌也要采取客观、公正、兼容、理解的态度,才能在教授语言、传播文化的交际中事半功倍、游刃有余。参考文献: [1]李君富.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英文禁忌语对比研究[D]. 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2007.

文化翻译中的汉英语序差异问题 篇6

关键词:汉英语序差异 文化翻译 翻译原则 异化法 译入法

引言

汉英两种语言的结构性差异十分明显,虽然同属屈折变化(inflection)较少的分析性语言(analytical language),但汉语属汉藏语系(Sino-Tibetan Language),重意合;而英语属印欧语系(Indodo-European Language),重形合。这种主要差异决定着英语用以表意的词或句子的形式变化比汉语更稳定,而汉语在表意上则要比英语更丰富。所以,文化翻译之所以不易,是因为语言和翻译反映着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

一旦语言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性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透彻了解,而了解汉英语序的差异就是研究文化翻译很重要的一环,因为文化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就是建立在汉英两种语言对比之上的。这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一些表达手段上各有特点。

一、主语的语序差异

一般说来,汉语和英语都是主谓结构的句式结构,因此不管其他成分如何排列,主语一般都是位于谓语之前的。观察以下句子汉英排列特点:

1.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美国的一面镜子。

Mark Twain's novel is mirror of America.

2.汤姆知道无论处境如何,他都把家作为靠山。

Tom knows he can depend on his family,rain or shine.

从以上句子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般来说,汉语和英语都是主谓结构的句式结构,主语一般都是位于谓语之前,顺序相近,翻译便捷,读者也容易理解。

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汉语不用倒装,英语却用倒装,如:

1.我们盼望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Then came the hour we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2.我从没有指责过他。

Not a finger did I lay on him.

以上两例充分彰显英语语言倒装美的独到美学特征。

二、定语的语序差异

1.单词作定语

汉语中单词作定语时,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英语中大体也如此。有时汉语中是前置,但在翻译成英语时却应后置:

发生的事情(前置)。

Something happened.(后置)

一本没有封面的书(前置)。

A book without cover paper.(后置)

因为汉语不习惯在名词前用过多的定语,也即汉语定语后置,而翻译成英语中则宜定语前置。

一个孩子,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后置)。

A yellow,ragged child.(前置)

2.短语作定语

汉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前,而英语则反之,汉英翻译时视语言习惯而定。例如:

他要买到的书。(前置)

The book he wants to buy .(后置)。

十进制计算法(后置)。

The decimal system of counting.(后置)

三、状语的语序差异

1. 单词作状语

汉英语单词作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他状语时,都置于它们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前面,故翻译时无需调整,如:

她在班上很活跃。(前置)

S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前置)

汉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置于动词之前,而英语里则相反。

现代科学正在迅速发展。(前置)

Modern science is developing rapidly.(后置)

表示程度的状语在修饰状语时汉语一般前置,英语可前置也可后置。

你做得够好的了。(前置)

You are doing well enough.(后置)

2.短语作状语

汉语短语状语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翻译成英语时短语状语可灵活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之后,如:

一辆坐满人的的士车急驶而过,溅了他一身水。(后置)

A taxi full sped fast,drenching him in spray.(后置)

汉语中时间状语则往往放在地点状语之前,而英语中地点状语一般在时间状语之前。

他是1964年4月20日在广州出生的。(时间在前)

He was born in Guangzhou on April 20,1964.(地点在前)

汉语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的排列一般是从大到小,而英语中则是从小到大:

她住在中国广东省潮州市南较路8号。

She lives in No.8 Nanjiao Road, Chaozhou, Guangdong, China.

四、汉英否定语序的差异

汉语中否定词“无、不、没”用来否定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一般不会否定名词。但英语中否定词除否定动词外,还可否定名词和代词,但不否定形容词和副词,如:

你看上去不漂亮。

You don’t look beautiful.

大家都不喜欢她。

No people like her.

从整体上说,以上涉及的语序问题还只是句子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问题,即句子成分的位置问题。细分起来,语序问题还应包括模块内部的位置问题,如:

我所有的朋友。

all my friends.

去购物。

go shopping.

植树节。

Tree Planting Day.

另外,以下列句子为例,可以看出在汉英的语序并非逐词对照直译,在翻译时需特别甄别:

入世与否,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政治、面子、尊严问题。

For China, the WTO accession is also a political question, and a matter of self-respect and dignity.

西方国家的霸气明显上升。

Western countries have puffed up.

以上两例从句式结构上看,既有陈述句的汉英语序差异,也有否定句、疑问句的语序差异。从句子的成分来看,这涉及到了主语、宾语、状语、定语等语序问题。

从以上的论点和例句可以看出,语序的不同体现着翻译的差异,也彰显出文化翻译之特点,如果不了解两国之间的语序和文化的差异,就无法准确表达其意,无论汉英语序如何变化,都是为更好地翻译做铺垫。

谈及翻译,人们会很自然地想起直译和意译,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适合采用这两种方法。那么,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使用呢?我们先来看看下面的例子:

“一箭双雕”意译成“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是符合英美国家读者思维的翻译方法,如一味直译则使他们云山雾绕。

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作者使用的特有语言往往打上了其民族文化的烙印,译者只有循着作者的思路、表达方式,采取谨慎的异化译法,“译心译意”,才能充分反映原语文化的特征,再现原文的真实意义。

让我们再来看《红楼梦》中的一句话“……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似的”。一般认为,嫡亲的孙儿、孙女的血缘上要亲过外孙、外孙女。王熙凤这句话无疑是指林黛玉气质不凡,就像贾母的孙女一样,借此来讨得贾母的欢心。

如果将这句话译成“She doesn't take after your side of the family, Grannie. She's more like a Jia”,便有贬损贾母娘家之嫌;但如果将这句话译为 “She doesn't take after her father, son-in-law of our old Ancestress, but looks more like a Jia”,那就更加地贴近于原作要表达的意思了。

其次,翻译时译者经常会遇到由于语序差异、文化差异而造成的种种障碍,而对这些无法逾越的问题如果一味坚持异化法就有可能导致翻译出来的文章晦涩难懂,句意不通。此时,就应学会跳出原文语序和词法的框架,将原语内涵融会于心,设法寻觅英语在同样场合的惯用法,下面的例子印证了在不同的文化中翻译的差别:

20岁的时候,和某个人晚上一起去看了场电影,不经意中拉了一次手,结果幸福了整整一个夏天。

At the age of twenty,one evening,I went to see a film. In the darkness, an incidental touch of hands filled me with joy all that summer.

这段文中主语系“我”,但汉语不必道出,汉语读者皆能轻易感悟,而译文不能省略。译文“In the darkness, an incidental touch of hands filled me with joy all that summer”的行文何等酣畅自如,表意何其明快淋漓!这都是汉英文化差异引起的——汉语以无主语句为美,英语则以非人称主语(impersonal subject sentence)为美。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翻译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其实也要讲究灵活性,因为灵活性和原则性是涉及语言效果和传达原意的两个方面。如果缺乏灵活性,翻译时还会损害原则性。文化翻译要讲究灵活性,对专业术语和政治用语的翻译则要讲究原则性。对此,笔者归纳出文化翻译原则:尽可能地采用异化法,必要时再采用译入法。

翻译的终极目标是忠实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和风格,而原作的思想风格带有浓厚的异域文化色彩,故必须采取异化法完成翻译使命,与此同时译文还要像原作一样通顺畅达。而要做到这一点又不得不做出必要的译入法,这样一来就既可以将读者带入原作的世界,体会原汁原味的异国文化,又能体现出本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译作中带给读者一个既符合原作风格又符合本国读者思维的全球性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培基, 喻云根 ,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 郭著章,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3] 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7.

[4] 毛荣贵.译味深长[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5] 陈忠诚.汉英词语翻译漫谈[M].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5.

[6] 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 [M] .译林出版社,2005.

[7] Dr.Masudal Choudhury.Systems and Ethics Journal [J].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2009.

[8] David Crowther.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 [J] .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2009.

汉英称谓语差异的文化折射 篇7

一、汉英称谓语的差异

汉语的亲属称谓有两套区分极为严格的父系和母系称谓系统。父系的亲属称谓有祖父 (母) 、叔、伯、姑、婶、堂兄 (弟) 、堂姐 (妹) 等, 母系的亲属称谓有外祖父 (母) 、姨、舅、表兄 (弟) 、表姐 (妹) 等。其非亲属称谓语主要有三种形式:姓+ 职衔, 如:“李师傅”、“王老师”、“赵科长”等;借用亲属称谓, 如:“周奶奶”、“的哥”、“空姐”等;通用称谓, 如:“同志”、“师傅”、“先生”、“小姐”等;零称谓及第二人称代词, 如:“你好, 请问……”, “你”, “您”等。

英语的亲属称谓语数量较少, 而且语义较模糊, 指代比较宽泛。 祖父母辈的称谓主要有grandfather, grandmother ;父母辈的称谓主要有uncle, aunt ;兄弟辈的称谓主要有cousin。其非亲属称谓也有三种形式:职衔称谓, 如:Queen Elizabeth, President George Washington等;姓名称谓, 如:Jim, Green, Mary等。通用称谓及人称的使用, 如:Mr. Smith, Ms. White, you等等。

二、汉英称谓语差异的文化内涵

(一) 汉语称谓语形成的文化根源

一方面, 汉民族的祖先最早出现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那里土壤肥沃, 适合发展农业。农业生产对自然的依赖很大, 强调人与天调。他们认为人类命运与天命统一, 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睦相处,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依赖多于对抗。这种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的“天人合一”思想形成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最终促成了汉民族整体思维模式的形成。汉民族的整体性认知特点使得中国人特别强调整体, 特别注重和谐群体关系的构建、群体目标的统率和群体利益的维护, 强调个人对群体的服从, 不突出个人和个性。

汉民族重视整体、重视关系的认知方式导致汉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文化。中国是大家庭 (延伸家庭) 的家庭结构模式, 三代甚至四代同堂, 不像西方的核心家庭, 与三代之外的直系血亲和两代之外的旁系血亲关系淡薄。而且, 中国家庭内部每个成员在家族中的地位都十分明确, 只有这样, 他们在家族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履行的义务、享受的权利等等也才能够得到明确, 他们也才会获得相应的家族继承权、管理权等权力、财产的分配以及各种家族责任的分担等等。因此, 汉语的亲属称谓表达十分明白、精确, 不但严格区分长幼, 而且还要仔细区分丈夫方面、妻子方面、兄弟方面和姐妹方面的亲缘来历, 以区分亲缘的远近。这种家庭伦理观念投射于社会领域, 在社会上中国人也要求明确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另一方面, 中国社会自母系氏族社会开始, 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至近现代, 血缘亲族一直是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层结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标榜尊崇祖先, 维系亲情, 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 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享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宗法家庭观念对中国人的家庭及其结构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因此, 汉语的亲属称谓语严格区分内外远近、上下长幼。不仅如此, 中国人还将这种家庭伦理关系投射于社会领域, 把亲属称谓泛化到亲属关系之外的范围, 因此也就有了我们对不熟悉的人的“叔叔”、“大哥”之类的亲属称谓的借用, 这样的借用, 符合汉民族注重血亲的伦理观念和“天下一家亲”等宗族思想, 能使交际双方感到尊重和亲近, 缩小交际双方的距离, 从而受到较好的交际效果。汉语社会称谓中的等级观念也是家庭中长幼尊卑的宗法制度的衍变。

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 以宗法家庭为背景, 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 非常重视伦理关系及其道德规范。在传统的“长幼有序, 男女有别, 亲疏分明”的宗法血统关系及其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下, 汉语形成了体系庞大、内涵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和与之对应的非亲属称谓系统, 具有极强的民族特性。

(二) 英语称谓语形成的文化根源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文明, 希腊半岛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山地面积大而平原面积有限, 人类只能通过海上贸易换回自己所需的粮食等日用必需品, 其所处环境较之汉民族要恶劣很多, 这种自然环境培养了西方民族原始的冒险外倾的民族性格, 他们与自然更多的时候是对抗状态。在与自然抗争、不断思考如何征服自然的漫长历程中, 西方民族发展生成了重分析、强调事物自身特性的思维方式。

另外, 西方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航海业, 这种生产方式使得西方民族习惯于动荡的生活, 家庭关系松散易变,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认知上忽视整体而重视个体, 价值观上强调个人潜力的发挥、个人目标的实现和个人利益的追求的特点。因此, 在西方文化中, 个人是一个独立的点, 是一个不依赖他人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家庭内部不严格区分上下长幼, 在社会领域称谓总体上也趋于平等, 人们更习惯于直呼对方的名字, 而不像汉语社会称谓那样等级森严、序列分明。

中西方人思维方式上的分歧也影响到各自的认知, 使得汉民族与西方民族在认知上产生一定的差异。不同于擅长形象思维的中国人, 西方人擅长抽象思维, 概况能力较强。所以, 英语中的称谓语也具有简单、概括性强的特点。比如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姑父、舅父、姨夫这些称谓表现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 而在西方人眼中, 这些人际关系几乎是等价的, 没有区分的必要, 因此英语表达这些称谓的词只有一个:uncle ;与此相应的伯母、婶母、姑母、舅母等, 在英语中也只是用aunt一词指称, 这与西方人长于抽象概括有关。

不同于以血缘纽带维系, 有群体取向, 重关系的中国社会文化, 西方社会文化以契约关系为基础, 个人主义取向, 重平等, 因此其称谓系统简单、明了, 不但称谓语数量少, 而且指代宽泛, 亲属称谓语内外不分, 血姻含混, 有时也没有辈分之分。

中西方远古人类不同的生存生活环境、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中西不同民族认知特点、思维模式的不同, 形成了他们各自的民族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汉语称谓系统具有社会化、虚拟化、情感化等显著特点, 这种系统、多样的称谓反映出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文化观念、行为、风俗、制度和社会心理。

摘要:中西方远古人类不同的生存生活环境、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导致了中西不同民族认知特点、思维模式的不同, 形成了他们各自的民族文化。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汉语称谓系统体系庞大、内涵复杂, 与之相比, 英语称谓系统简单、明了。汉英称谓语差异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行为、风俗、制度和社会心理。

关键词:汉英称谓语,差异,文化

参考文献

[1]荣晨朴.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汉语称谓语的差异[D].天津:天津大学, 2005.

[2]李万敬.从称谓语看西方文化差异[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04) .

[3]张丹秋.从“称谓”看中西文化[J].吉林广播大学学报, 2015 (01) .

基于思维模式的汉英翻译文化差异 篇8

思维是翻译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条件, 但东西方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别。以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为起点, 探讨此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句法、语义上折射出来的宏观差异具有积极意义。

二、英汉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1. 抽象与具体

由于不了解英汉思维差异和语言差异, 在英译汉时, 往往局限于字面转换, 使得汉语译文晦涩难懂。例如:

I talked to him with brutal frankness.

S1:我用近乎冷酷的直率和他谈了话。

S2:我以近乎残忍的坦诚跟他谈了话。

参考译文:我对他讲的话, 虽然逆耳, 却是忠言。

在上述例句中, 英语句子用了“brutal frankness”这个抽象的名词词组, 很多人基本是按原文结构翻译的, 如S1将其译为“近乎冷酷的直率”, S2将其转换为“近乎残忍的坦诚”。很多人的译文比较拗口, 反映出他们在抽象和具体间相互转换的意识还不太强。

2. 聚集与流散

由于对英汉差异的敏感性不强, 英译汉时, 很多人仍选择英语句式, 摆脱不了形式束缚;汉译英时, 仍是流散句式, 即使用连接词连接, 也有很多错误, 逻辑关系混乱。如以下例句: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com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 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computers.

S1:目前, 电脑组成部分之一的集成电路已经被缩小了好几倍, 因而创造出了新一代的便携式微型电脑。

S2:经过多次的综合线路的简化, 在体积上使电脑已经成为一个整体, 因此新一代便携的迷你电脑已经问世。

原句的主干是circuit has reduced the size, 其他部分均是对基本成分的修饰。原句由连词 (which) 、介词 (of) 、分词 (creating) 连接, 十分紧凑。而S1的译文首先是理解有误, 由于受到by many times的干扰, 理解为“集成电路已经被缩小了好几倍”;S2的译文很难懂, 将“the integrated circuit”误解为“综合线路的简化”, 导致前半句理解错误。

参考译文: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 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 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袖珍式微型计算机。

3. 物称与人称

由于没有深刻地意识到汉语以主体为主、英语以客体为主的思维习惯, 在翻译过程中, 译文表达不太自然。如例句: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S1:厚厚的地毯掩去了我的脚步声。

S2:厚厚的地毯使我的脚步声变轻了。

虽然很多人译文并没有错误, 但仍可看出很多人没有在物称与人称间转换的意识, 用原句中的物“The thick carpet”做了译文主语, 而参考译文的表达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参考译文: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 一点脚步声也没有。

4. 形合与意合

很多人在翻译实践中, 往往受到语言形式的影响。在英译汉时, 译句常常冗长呆板;而汉译英时, 结构混乱, 组句没有条理, 译文支离破碎。如以下例句:

(1) It had been a fine, golden autumn, a lovely farewell to those who would lose their youth, and some of them their lives, before the leaves turned again in a peacetime fall.

S1:这个秋天叶子还未完全凋零。秀丽、平和的金秋, 是对那些可能耗去青春, 甚至献出生命的人们的美好祝福。

S2:那是一个美好的金秋, 在告别了那些可能丢失他们的青春甚至生命的人之后, 树叶才慢慢地落下。

原句用了“who”、“and”和“before”来连接句子。S1和S2的译文并没有完全传达出原文的含义。主要原因是原文出现了两个“autumn”, 并用过去完成时“had been”和一般过去时“turned”标明时间先后, 而很多人几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参考译文:那是个天气晴朗, 金黄可爱的秋天, 美好的秋色为那些青年们送别。待到战后和平时期, 黄叶纷飞的秋天再度来临时, 当日的青年已经失去了青春, 有的丧失了生命。

(2) 当前, 车辆横冲直闯, 严重地威胁着城市生活, 路上行人无不提心吊胆。

S1:Nowadays, cars dash around like mad on the road, it imperils the city life, and pedestrians are in constant fear.

S2:Nowadays, the clashing and rushing car seriously menaces the citizens’life.No one can across the road without fear.

汉语句子没用一个连接词, 但原文语义关系很明确, “车辆横冲直闯”表示原因, 后面的分句表示结果。S1和S2的译文基本按汉语的语序组织译文, 几乎不用连接词, 译文显得很松散, 不太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参考译文:The present onslaught of vehicles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urban life and pedestrian peace of mind.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如果对英汉思维差异和语言差异认识不清。在翻译过程中, 摆脱不了形式束缚, 就不能准确、灵活地在两种语言间转换。

三、结语

从宏观看, 翻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思维过程。英汉民族的思维各异, 两种语言的句型系统也不相同, 不可能出现一一对应的机械契合。我们不可能按源语核心句架构进行机械的转换, 思维调节机制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这要求我们在英汉语句子层面上和词语层面上做到“斟词酌句”, 并根据各自的特点作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摘要:本文从英汉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角度, 分析了英汉思维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

关键词:思维模式,汉英翻译,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陈宏微, 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2]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0.

[3]刘宓庆.现代翻译理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0.

浅析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 篇9

本文将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 根据其对颜色词使用的差异, 从表达方式的不同、主要颜色词运用范畴的区别、理解及翻译时的注意要点等几个方面来探讨颜色词在汉英语言使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差异。

一.表达方式的不同

在汉语中, 颜色词的表达方式通常是:1.描写色彩可以采用“ABB”式, 如:红彤彤、金灿灿、绿油油等。尽管都是同一个颜色, 但后面所加的叠词不一样, 也表示了颜色的深浅不一, 如绿茵茵 (鲜绿) 、绿森森 (翠绿茂密) 、绿汪汪 (浓绿欲滴) 、绿莹莹 (碧绿发光) 等 (《色彩描写词语例释》, 1983) 。2.一个物体通常可以与多种不同的颜色相搭配, 比如:“苹果”可搭配成苹果绿、苹果红;“橘”可搭配成橘红色、橘黄色;“钢”可搭配成钢青色、钢灰色、钢蓝色等等。3.如果直接用物体表示颜色的, 后面必须带上“色”字, 如猪肝色、巧克力色、天蓝色等等。

但在英语中, 颜色词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1、英语里描写色彩没有“ABB”式, 没有像汉语中“白花花”、“黑墨墨”等的表达, 因而不说whiteflowerflower或是black inkink (《巧学英语词语》, 1996) 。2、在英语中, 一种物体一般只用来形容一种颜色, 比如apple只用来搭配绿色, 存在着apple green (苹果绿) , 却不存在apple red (苹果红) 。3、可直接用物体来表示颜色, 而不用加“色”字, 即不用加上“color”当后缀, 如“淡黄色”用“canary” (金丝雀) 来表示, “鲜红色”用“cherry” (樱桃) 来表示, 黄色用“maize” (玉米) 来表示。“杂色”用“butterfly” (蝴蝶) 来表示。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汉语、英语对于颜色词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 即使要表达同一颜色, 其各自采用的物体也互不相同, 比如汉语用老虎、狮子来形容黄色, 英语中却用金丝雀、小鹿来表示。

二.主要颜色词运用范畴的区别

1. 红色

在中国, 红色自古以来就是“喜庆欢乐”的象征。在古代, 红色又被称为“赤、朱、丹”, 多表尊贵, 高贵。结婚嫁娶时, 红色是贯穿整个典礼的主要颜色, 因此婚嫁之事通常又称为“红事”;另外像春节等喜庆的节日, 红色也是贯穿始末的主要颜色, 人们要穿红衣裳、贴红色的剪纸、贴红色为底色的对联等等;不仅如此, 中文里还衍生出“红火”、“满堂红”、“红运”、“红双喜”等表示吉祥如意的词汇。

在英语中, red一词的内涵和运用范畴呈现出较为多样化特点。尽管也有red letter day表示喜庆的日子或者纪念日, the red carpet表示红地毯或比喻隆重的接待。但在英文化中, 红色更多的为表示不祥之兆。因为英语文化中的“red”是鲜血的颜色, 而一旦鲜血流淌下来, 人的生命也将终结。所以“red”就使西方人联想到危险, 有危险、激进、流血等含义。“red”通常会令人们联想到可怕的东西, 如see the red light表示大祸临头, a red battle表示血战等等。在经济生活领域也是如此, 英语中用red来表示亏损或负债, 用redink来表示赤字, 用red balance表示赤字差额。

2. 白色

在一般情况下, 汉语、英语都用白色来表示纯洁、清白, 如汉语里的“洁白无暇”、“坦白”, 英语中的whitemoney (银币) 、whiteday (吉祥日) 。但在衍生义和用法上, 中英两种语言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差异。

在汉语中, 白色除了表示“纯洁、清白”外, 还衍生有以下几种意思: (1) 表示“什么都没有”, 如一穷二白、白白浪费、白手起家、凉白开、白忙活 (了) 等; (2) 表示一种病态, 如“白痴”; (3) 表示“弱”的意思, 如“苍白无力”; (4) 表示“凶”、“丧”, 如办“白事”通常就是指办丧事, 而且通常在葬礼上还戴白花; (5) 引伸出恐怖之意, 如“白色恐怖”、“白骨精”、“白眼狼”等等。

在英语中, white有表示“苍白、善良、情感强烈”的衍生义, 如whitelie为善意的谎言, white man表有教养的人, inawhite rage表示盛怒等等;不过在英语文化里白色常表示“好的”和“正面的”意义, 常常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 如用white day来表示吉祥日、用white-handed来表示正直的、用white hat来表示好人或英雄;婚礼也常常以白色为主要颜色, 新郎新娘要穿白色礼服、佩白花、戴白手套。

通过对比英语语言中白色所衍生的含义与用法, 我们会发现它们截然不同的一面, 不过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相互借鉴与深入交流, 结婚时穿上白色婚纱礼服在中国也渐渐流行起来, 这也说明了白色代表洁白无暇在中国文化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3.黑色

在汉、英语言文化中, 黑色都均含有悲哀, 不幸或恐怖神秘的含义, 通常有“不好的”、“倒霉的”、“邪恶的”意思。

在汉语中, 黑有以下几种含义: (1) 表示隐蔽的, 非法的意思, 如黑枪、黑市、黑社会; (2) 表示恶毒的意思, 如:黑心; (3) 表示暗, 光线不足的意思, 如黑暗、黑夜; (4) 比喻倒霉, 不走运, 如黑路上、今天真黑; (5) 黑店:旧时指杀人越货的客店, 今指骗人、敲诈的商店。

在英语中, 黑色在运用时与汉语有共性的是:用black market表示黑市, 用blacklist表示黑单, 用black-hearted表示黑心的, 用black money表示黑钱, 用black-letter day表示倒霉的一天, 用a black mood表示很坏的情绪, 用Blackmark表示污点。与汉语不同的是: (1) 英语中的black还有“庄重”、“严肃”的意思, 如:Ablacktie dinner指的是很正式的聚餐会, 参会人员必须着礼服, 系黑色领带。 (2) 由于价值取向的因素, 用红色墨水在记账时表示“亏损”相反, 黑色在记账时用来表示“盈利”, 因此用带black的词汇来表示盈利和赚钱, 如:blackfigure、intheblack。 (3) 表示褒义的词, 如ablack swan用来形容稀有罕见之物或非常难得的人, work like a black用来形容工作非常卖力。

三.理解及翻译时的注意要点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 我们在与英语国家的朋友交往时应尽量多掌握一些文化背景知识, 以便准确理解和运用颜色词。根据以上对汉英颜色词差异的分析, 对颜色词语的理解和翻译研究总结出以下方法:

1.直译:对应翻译, 含义或相通, 或有些许差异。如:red figure赤字, White House白宫, blacklist黑名单。

2. 意译:根据原文意思, 忽略

颜色词, 而采用其他适当的词语来翻译。如:白痴thefoolish person, brown rice糙米。

3. 更改颜色词:

根据译入语的文化习惯, 用译入语的颜色词来改变原文的颜色词。如:红糖 (brown sugar) , 红茶 (blacktea) , 青一块, 紫一块 (blackand blue) 。

4. 添加颜色词:

原文中没有颜色词, 翻译时根据各自语言文化的特点和习惯, 适当添加颜色词。如:Hersisterdidn’ttryin vain.她姐姐没有白干。

四.颜色词对了解英汉文化差异的意义

英汉颜色词的内涵和用法有不少相同之处, 但不同之处更多。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与碰撞, 颜色词也不断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因此我们要通过对颜色词的更新理解和掌握, 总结并更深刻地理解汉英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而达到两种文化的交流、沟通无障碍, 进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繁荣。

参考文献

[1]严钦霞.英汉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年11月。

[2]李太志.汉英颜色词的语言文化意义对比[J].青海师专学报 (教育科学) , 2004 (6) 。

[3]王华玲.英汉语颜色词的文化含义比较与翻译[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12月。

论汉英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10

1 宗教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受着宗教的影响。中西方人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在中国, 佛教、道教和儒教在宗教信仰中处于主导地位。其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对中国人的影响最大, 人们相信“佛主”能主宰一切, 由此产生了与此有关的一些习语, 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五体投地”等。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 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和旨意。很多英语文章里的语言跟基督教有关, 有些习语直接来自于《圣经》。如“sell one's birth 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 (因小失大、见利忘义)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Noah’s ark (诺亚方舟) 。由于中西方的宗教有着明显差异, 因此翻译时得多加注意, 否则会出现失当或无法理解的现象。在中国三个和尚的故事家喻户晓, 人们都熟知相关的一条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以基督教的为主的英语对“和尚”这个概念是不熟悉的, 借助于英语现成的习语: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are half boy, three boys are no boy。西方人就容易理解多了。英国翻译家Hawkes将《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翻译成“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汉语成语跟英语谚语对应, 似乎很巧妙, 但由于宗教文化的不同, 译文就可能会给读者留下错觉——信佛的刘姥姥变成基督徒了, 因此有学者建议将“God”用“Heaven”来取代, 这样就更忠实于原意了[1]。

2 地域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地域文化差异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环境所形成的文化, 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2]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 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 由此产生了许多与农耕、农作物有关的语言。如“斩草除根”、“桃李满天下”、“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等。而英国是一个岛国, 祖祖辈辈的活动与海洋有关, 因此很多语言与航海、海洋有关。如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 (奋力图存) , a drop in the ocean (沧海一粟) , While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 (未雨绸缪) 等等。地域文化的差异影响着我们的翻译。例如翻译成语“班门弄斧”时, 若不了解英国的地域文化, 就有可能直译为play axe before Lu Ban, 正确的译文应为teach fish to swim。又如“挥金如土”应译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 而不是throw money like soil。

3 历史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历史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3]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因历史发展过程不同, 会积累下来一些具有本民族鲜明历史文化色彩的人物和事件。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历史典故。汉语中的历史典故很多出自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 如“桃园三结义”、“东施效颦”、“举案齐眉”等。而英语中的历史典故大多来自于《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等, 如trojan horse (特洛伊木马: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 , 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 , Achilles’heel (唯一致命的弱点) 等。中西方历史文化差异很大, 如翻译“东施效颦”, 若不知道相关历史故事就可能会直译成Tung shih imitates Xi shih, 这种翻译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读者来说是无法理解的。若翻译成“ugly woman trying to imitate a famous beauty knitting her brows——blindly copying others and making oneself look foolish”就不会给西方读者带来理解障碍。

4 思维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因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有较大差异, 反映在语言上, 对同一个事物或现象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传统的哲学观是“天人合一”、“万物合体”,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强调知觉性、整体性、概括思维, 反映在语言上重意合。而西方人认为人和物是分离开的, 强调理性分析, 注重思维的严密性, 反映在语言上重形合。如“坚持就是胜利”, 是汉语中的一句俗语, 形散而意味悠长。翻译成英语时则要表达成“If you hold on, you will suc-ceed.”由此可见, 英语强调句式上的完整性。又如“我昨天去姐姐家了”翻译成英语是“Yesterday I went to my sister’s home.”汉语中“姐姐”前面可以省略掉“我的”, 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注重意合, 语言显得简洁。而注重形合的英语则得加上“my”才算正确, 体现了西方人思维的严密性。其次, 中西方的逻辑思维也大相径庭。中国人思维习惯从整体到局部, 从大范围到小范围, 而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例如,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将台路2号”, 翻译成英语时应译成“No.2 Jiangtai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ity, China.”

5 习俗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习俗文化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称谓称呼、打招呼问候、赞扬回应、对待颜色、数字、动物的情感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习俗文化。

在称谓方面, 同一词汇在英汉语中所表达的概念和使用范围有所不同。汉语在称谓方面划分很细, 属于分析型, 而英语里的称谓则相对笼统、模糊一些。如汉语里的婶婶、姑妈、伯母、舅妈、姨妈分得很清楚, 而英语就用一个词“aunt”来表示。汉语里对旁系、直系、表亲、堂亲都分得清清楚楚, 如表哥和表弟、表姐和表妹、堂哥和堂弟、堂姐和堂妹分得毫不含糊, 英语则统称为“cousin”。汉语中对什么是“内”, 什么是“外”也是分得明明白白, 儿子家的孩子叫“孙子”, 而女儿则属于“泼出去的水”, 女儿家的孩子叫“外孙子”, 得加个“外”字, 继而有“外公”、“外婆”、“外甥”等的称谓。在称呼方面, 对于长辈的称呼, 中国人喜欢加一个“老”字, 如“老王、老先生、老爷爷、老奶奶”等, 以表示尊重。而在西方文化里, 不但没有尊老的习俗, 反而忌讳说“old (老) ”, 因为西方人认为“老”就意味着不中用了, 所以他们在表达“老人”时他们用“elderly people”或“senior citizen”, 而不用“old people”。另外, 中国人还喜欢用加职务来称呼他人, 如“李部长、王局长、张经理”等, 西方人一般很少这样称呼, 在正式场合, 他们一般用在姓氏前加Mr.、Mrs.、Miss等来称呼, 在非正式场合, 他们不管年龄大小或地位高低, 一般喜欢直呼其名, 以示亲切。

在打招呼问候方面,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候“你吃了吗?”或“你去哪?”, 这样的问候方式对西方人来讲不太能理解。若你问候“Have you had your meal?”, 他们会误以为你要请他们吃饭。若用“Where are you going?”来问候他们, 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有被侵犯隐私之感。西方人见面一般用“How are you?”或“How is everything?”之类的问候语。

在赞扬回应方面, 中国人崇尚谦虚, 对待别人的赞扬往往用“哪里哪里?”或“您过奖了, 我还差得远呢!”等谦虚的语句来回应。这样的回应有时会弄得西方人感觉尴尬, 他们有时会想“难道是我评价错误?”西方人对于对方的赞扬的回应往往是“Thank you!”

在颜色词方面, 红色是中国人的基本崇尚色, 红色在中国文化里往往与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象征着成功、美丽、革命、进步、吉利、喜庆等, 因此有“红人、走红、红颜、红装、红色政权、又红又专、大红灯笼等词语。而在西方文化里, 红色的贬义色彩比较浓, 常常代表血腥、暴力、亏损、危险、淫秽等, 因此也就有了red battle (血战) 、red revenge (血腥复仇) 、red activities (左派激进分子) 、red figure (财政赤字) 、red flags (危险信号旗) 、red-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 (红灯区) 等表达法。又如白色, 在中国文化里, 白色是一个基本禁忌词, 常与不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象征着反动、死亡、阴险、失败、知识浅薄、智力低下等, 由此有白区、白军、做白事、唱白脸、降白旗、白费力气、白丁、白痴等说法。而白色是西方人的基本崇尚色, 褒义色彩浓, 象征着吉利、纯洁、正直、合法等, 因此也就有了词语a white day (吉日) 、a white soul (纯洁的心灵) 、white spirit (正直的精神) 、white market (合法市场) 。

在数字方面, 中西方文化差异也比较明显。中国文化里的吉利数有6、8、9。“6”在中国代表顺利, 有“六六大顺”的说法, 而“6”在西方文化中却象征着恶魔, 由此产生了习语“at 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 ”、“knock sb.six (给某人毁灭性打击) ”等。“8”在中国因与“发”谐音而被视为是幸运数、发财数, 因此人们在选择手机号、座机号、车牌号等号码时都希望其中含有8, 而且含的8越多被认为越吉利。“9”与“久”谐音, 在中国人心中代表“长久”之意。我国历代皇帝也都崇尚“9”, 源于其“长久”之意, 希望国家能长治久安。在西方文化里, “8”、“9”除了表示数字本身以外, 没有其它含义。西方文化里的幸运数字是“7”。西方人主要信仰基督教, 基督教认为上帝用七天时间创造了世界万物, 圣母玛利亚有七喜、七悲, 犹太人每七天有一个安息日 (星期日) 。在中国文化里不吉利的数字是“4”, 因为它与“死”谐音, 因此很多高层建筑用“13A”或“15A”来代替“第十四层”这个楼层, 人们也很避讳带4的号码如514 (谐音“我要死”) 、174 (谐音“要气死”) 等。而“4”在西方文化里除了就表示数字4之外, 没有任何其它含义。西方文化里不吉利的数字是“13”, 其原因来源于《圣经》中的故事。《圣经》中记载耶稣是被他的第13个弟子犹大出卖, 在第13日星期五被钉在了十字架上, 由此西方人对数字13产生了禁忌和恐惧。西方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避讳“13”, 影院剧院的座位号、门牌号、楼层号等尽量不使用“13”, 用“12B”来表示。由于这些数字背后的文化差异, 因此我们翻译时应多加注意。例如美国的一种饮料品牌“7-Up”汉语译为“七喜”, 而不是“七上”, 就是因为“7”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吉利、幸运。

在对待动物的情感态度方面, 中西方文化也有一些差异。例如, 狗这种动物在中国文化里是卑微的, 在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是贬义的, 如“狼心狗肺”、“偷鸡摸狗”、“猪狗不如”、“狗血喷头”等等。而在西方人眼中,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由此产生了很多与狗有关的褒义的习语, 如a luck dog (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 (人人皆有得意日) 等。再如, “龙”在中国文化里是权利、威武、力量的象征。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 皇帝的身体叫“龙体”, 穿的衣服叫“龙袍”, 坐的椅子叫“龙椅”。中国人也都自称为“龙的传人”, 都喜欢做龙子龙孙, 能在龙年出生, 属于龙的属相的人都倍感自豪。而在西方文化中, “dragon”是一种凶残怪物, 象征着邪恶和恐怖, 由此出现了如:a dragon lady (母夜叉) 、dragon breath (口臭) 等词语。正是由于这一文化差异, 有些“龙”字我们就不能直译为“dragon”, 例如我们翻译“望子成龙”时若直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 英语国家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他们会纳闷“中国人要他们的儿子成为一种怪兽?”, 若转译为“to hope that one’s son will become somebody”, 他们就不会有疑问了。又如我们应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 而不是“four Asian Dragons”。

不同的民族因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奈达曾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比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给译者带来更多和更严重的复杂情况”[4]。因此, 若要做好翻译工作, 我们得了解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 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语言交流。

参考文献

[1]孙小军.浅析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 (1) :186-189.

[2]刘润清, 邓炎畅.语言和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63.

[3]常晖.英汉成语跨文化翻译策略[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125-129.

上一篇:遗产旅游下一篇:对比程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