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024-06-20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精选七篇)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篇1

一、利用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1. 将抽象的字词化为形象的画面

以诗歌教学为例。诗贵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教学。因此鉴赏诗歌要引导学生善于想象。当然想象决不是空想, 而是要和语境相契合, 把抽象的字词化为形象的画面。也就是说把一首诗复原为一幅画。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第一要引导学生提取意象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第二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诗的意境。下面是学生想象的情景:黄昏时分, 一只归巢的乌鸦围绕着一棵缠满枯藤的老树“呀、呀”地叫个不停。一户农家正在生火做晚饭。门前有一条小河, 河上面横跨着一座小桥。连乌鸦都有家可归, 而我呢却流浪在外。天大地大, 何处是我家呢?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诗人天涯游子的心情了。对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就会有所领悟。就不难理解这首散曲为什么被誉为“秋思之祖”了。这样借助想象不仅使抽象难懂的诗的意境化为形象的画面, 还进一步发展了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

2. 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童话是孩子们的最爱。童话故事寓含的哲理同样对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所以将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 不仅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

《骆驼寻宝记》中写飞禽走兽个个跃跃欲试, 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写它们在寻宝大道上的种种表现, 一路吵吵闹闹, 一片混乱。遇到困难时黑熊的表现, 遇到矛盾时金钱豹和大灰狼的表现……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的寻宝动机, 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这时, 请几位同学模仿几种熟悉的动物的叫声, 营造吵闹混乱的氛围, 再请喜欢卡通的同学画动物们“狂奔乱窜、个个像疯子一样”的形象。通过这两个活动, 把动物们寻宝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更突出了骆驼的寻宝动机的高尚, 达到了教学效果, 学生想像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辅助激发想像力

让音乐、美术制作等活动参与语文学习来培养想象力。如把一些课文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就促使学生通过想象把文字还原成图画。文画结合, 画中有文, 文中有画, 课堂气氛活跃, 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三峡》一课时, 我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示了三峡的美丽风光, 学生在艺术熏陶的过程中, 不断地欣赏领悟三峡风光, 并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的美。这样对于课文教学更为有利, 学生也能在快乐中学习。

异想天开, 促进思维的流畅度。阅读课文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反映气象万千的生活图像。学生读着这种文字符号, 在头脑中就会层出不穷地涌现相似或相关的画面, 唤起丰富的表象和联想。在这个过程中, 想象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这个过程同样要以唤起表象和联想作为基础, 但又不是过去表象的简单重现, 而是经过加工改造后创造出的新形象。笔者在上《归去来兮辞》时, 请同学们在陶渊明归隐后的读书、耕作、郊游生活中, 任选一点进行想象, 写出他生活的一个侧面, 然后在班上交流, 这样, 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陶渊明便“活”在大家的头脑中。这一想一写, 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

三、多角度开拓学生写作想像力

1. 针对学生生活体验匮乏, 我们必须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储备素材入手。

学生经历有限, 只能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并且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每周学生都要写周记, 周记的内容很广泛。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也可以摘抄你认为好的文章, 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2. 实际的教学中, 改写、续写是学生的基本功, 同时也锻炼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 适时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如在授完《蟋蟀在时报广场》后, 可以进行续写。要求学生依据原文, 展开想象。续写既要和被续作品有某种关联, 但也不必是被续作品故事情节“合乎逻辑”的推衍, 要鼓励学生出新出奇。开始, 学生觉得有困难。后来本人在网上下了几篇续写作品让学生参照, 学生就敢动笔了。其实, 对相关内容的续写, 是一种再创造, 它既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又丰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中想像力的培养 篇2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作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理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想象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作文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感悟自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灵性。小至花鸟虫鱼,大至山川河流,回归自然,感受自然,就是回归人的天性。教师的激发引导,可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有一位同学在家偶然发现了“蚂蚁搬蜻蜓”这一现象,他感到十分奇怪,一只蜻蜓的体积比一只蚂蚁的体积何止大上千倍,但极少数的蚂蚁就可以抬走一只死蜻蜓。通过观察、思考,他悟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人生的哲理。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创造性读写结合由阅读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激发创造思维,主要的形式有续写、扩写、改写、读后感、文章评论等。如授完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后,布置以《孔乙己之死》的续写训练。有的同学以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到笑声中死亡这样的结局,揭示了人们愚昧麻木的病态社会;有的同学写孔乙己在冰天雪地的除夕之夜死在丁举人家的大门口,用对比的方式揭示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利用原形启发,培养想象力

所谓“原形”就是起启发作用的事物。人的创造发明,创立新事 1

物的形象,常常受类似事物或模型的启发。

四、创设情景,引发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引发联想和想象的重要手段。情景的创设对表象的浮现起着重要作用。情景的创设要注意暗示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由此及彼地建立起表象之间的联系。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篇3

一、利用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想像力

1.将抽象的字词化为形象的画面

以诗歌教学为例。诗贵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教学。因此鉴赏诗歌要引导学生善于想象。当然想象决不是空想,而是要和语境相契合,把抽象的字词化为形象的画面。也就是说把一首诗复原为一幅画。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第一要引导学生提取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第二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诗的意境。下面是学生想象的情景:黄昏时分,一只归巢的乌鸦围绕着一棵缠满枯藤的老树“呀、呀”地叫个不停。一户农家正在生火做晚饭。门前有一条小河,河上面横跨着一座小桥。连乌鸦都有家可归,而我呢却流浪在外。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呢?想到这些就不难理解诗人天涯游子的心情了。对诗人所营造的意境就会有所领悟。就不难理解这首散曲为什么被誉为“秋思之祖”了。这样借助想象不仅使抽象难懂的诗的意境化为形象的画面,还进一步发展了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

2.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童话是孩子们的最爱。童话故事寓含的哲理同样对学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所以将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造,不仅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更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

《骆驼寻宝记》中写飞禽走兽个个跃跃欲试,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写它们在寻宝大道上的种种表现,一路吵吵闹闹,一片混乱。遇到困难时黑熊的表现,遇到矛盾时金钱豹和大灰狼的表现……动物的这些表现源于他们的寻宝动机,可以说它们是各怀私心走上寻宝之路的。这时,请几位同学模仿几种熟悉的动物的叫声,营造吵闹混乱的氛围,再请喜欢卡通的同学画动物们“狂奔乱窜、个个像疯子一样”的形象。通过这两个活动,把动物们寻宝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更突出了骆驼的寻宝动机的高尚,达到了教学效果,学生想像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辅助激发想像力

让音乐、美术制作等活动参与语文学习来培养想象力。如把一些课文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就促使学生通过想象把文字还原成图画。文画结合,画中有文,文中有画,课堂气氛活跃,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在教学《三峡》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展示了三峡的美丽风光,学生在艺术熏陶的过程中,不断地欣赏领悟三峡风光,并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三峡的美。这样对于课文教学更为有利,学生也能在快乐中学习。

异想天开,促进思维的流畅度。阅读课文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反映气象万千的生活图像。学生读着这种文字符号,在头脑中就会层出不穷地涌现相似或相关的画面,唤起丰富的表象和联想。在这个过程中,想象得到了有效的锻炼。这个过程同样要以唤起表象和联想作为基础,但又不是过去表象的简单重现,而是经过加工改造后创造出的新形象。笔者在上《归去来兮辞》时,请同学们在陶渊明归隐后的读书、耕作、郊游生活中,任选一点进行想象,写出他生活的一个侧面,然后在班上交流,这样,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陶渊明便“活”在大家的头脑中。这一想一写,胜过老师的千言万语。

三、多角度开拓学生写作想像力

1.针对学生生活体验匮乏,我们必须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储备素材入手。

学生经历有限,只能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的间接经验。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并且要求学生写读后感。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每周学生都要写周记,周记的内容很广泛。可以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摘抄你认为好的文章,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2.实际的教学中,改写、续写是学生的基本功,同时也锻炼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如在授完《蟋蟀在时报广场》后,可以进行续写。要求学生依据原文,展开想象。续写既要和被续作品有某种关联,但也不必是被续作品故事情节“合乎逻辑”的推衍,要鼓励学生出新出奇。开始,学生觉得有困难。后来本人在网上下了几篇续写作品让学生参照,学生就敢动笔了。其实,对相关内容的续写,是一种再创造,它既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又丰富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提高写作能力。

传统教育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而且其中想像力的培养几乎没有引起重视。一旦缺乏想像力就缺乏创造力,缺乏活力,缺乏激情。一个没有想像力的人就是没有创造力的人,一个没有想像力的民族就是没有创造力的民族。因此,语文教学中必须发展学生的想像力,语文教师,赶快行动吧。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篇4

1. 借助语汇的模糊性激发学生的想像

文学是人学, 描写的人物形象、事件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所以文学作品中的语汇带有很强的模糊性和弹性、简约而多义、含蓄而丰富,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比如北宋宋祁《玉楼春》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 “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王国维语) , 既点出了枝头红杏怒放而活跃的背景, 又让读者在视觉里仿佛获得听觉的感受, 调动了多种感觉, 达到了“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之妙。在教学中, 可以借助文学作品中模糊性的词汇, 创设想像的空间, 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品味文学作品, 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艺术境界。例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立刻显出不安的模样, 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 其中“笼”字表现了孔乙己在灵魂深处的疮疤被戳痛时骤形于色的神态。但是学生对于这种神态理解往往处于表面化, 在讨论这种神态究竟是痛苦、羞愧、还是因别人嘲笑而无地自容时, 学生往往莫衷一是。如果老师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 联系孔乙己的身世, 性格特征, 拉近学生与孔乙己的心理距离, 充分体会“笼”字所包含的心酸、羞愧和痛苦, 表现的病态社会的病态特征, 就可以让学生通过一个模糊性的“笼”字去理解《孔乙己》这篇小说所揭示的深刻主题, 充分认识到封建社会腐朽黑暗的本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2. 借助形象的模糊性引导学生进行想像

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不仅仅是对现实生活形象的简单重现或删选, 而且是在现实生活形象的基础上删选, 加工、改造, 创造出更合乎文学表达、不同于现实生活形象的崭新形象。这种形象自然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给人以无尽的想像。例如在教《陌上桑》时, 作者没有正面去写罗敷的美, 而是采用了一种模糊的表现手法:“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 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罗敷究竟有多美, 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对此, 我们在教学中就完全没有必要去用明晰的、确切的语言去概括罗敷的美, 也没有必要用现实中的人物去类比学生头脑中业已形成的罗敷的形象, 而是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和审美标准来体会琢磨罗敷的美, 在阅读中通过想像, 感受艺术的审美境界。

3. 借助情感的模糊性引导学生进行想像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文学作品是作者内心的真实写照, 饱含着丰富的想像和情感, 一些经典作品更是作者对自己生命的全部感悟。然而, 人的情感内容是最不确定, 充满情感张力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诸多的“模糊性”, 作者常常不直露胸臆, 而是采取一种委婉曲折的方式隐约地显示某种思想和感情的痕迹, 给人以若有若无, 呼之不出之 (下转第31页) (上接第29页) 感。抒情性的文学作品中更是如此。如《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主, 为我们展现了“荷塘的月色”和“月色下的荷塘”的朦胧和谐的风韵, 从而获得“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的鉴赏效果, 产生一种空灵缥缈的朦胧美感。在阅读欣赏这类作品时, 读者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想像和联想, 经过一般涵泳、体味才能领悟作品的言外之意, 在内心深处产生与作者的共鸣, 从而获得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审美享受。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以想像和联想来沟通自我与文本, 透过层层迷雾领会作者此情此景的真实意图。

4. 借助情节的模糊性激发学生的想像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篇5

摘要:爱因斯坦说:“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要想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想像力显得很重要。关键词:教育 小羊 学生 故事 教学

一、创设情境,诱发想像

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到课文描写的那个广远的大自然或是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在那尽情享受美妙事物,例《月光曲》一文,在引导学生领悟贝多芬创作乐曲的意境一段时,打开画面,放起《月光曲》乐曲,再配上课文朗读,使学生亲身体会事物的美,启发学生想像:莱茵河畔幽静的小茅屋前,一轮明月缓缓升起,月光透过微云倾泻大地。仿佛自己就像天使一般享受月下温柔,贝多芬手抚琴键,琴声轻缓婉转,如泣如诉,使学生领略到月光的柔美,大海的壮丽,优美的旋律起伏像波涛。因此,领悟到人间真善美。如何通过朗读,激发学生想像力呢?我认为开创朗读的情境是关键。如教《狼与小羊》一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发展要求朗读语气符合人物的性格:狼的话要读出一而再再而三故意找碴儿,最终露出凶狠的真面目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温和、善良、忍让的语气。由于注意经常不断地进行这样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打开想像空间。朗读时又可以加以动画课件,增加新奇感。学生反复练读、同桌之间互相描述自己想像中的情境,然后画下来。再反复读自己想像课文中的情景,启发拓展学生的思维。如此经常训练,想像的空间必将更加开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培养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凭借教材进行想像,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理解课文中发展想像,又通过想像进一步理解课文。引发想像,可在理解课文词句时进行。此外,让学生根据有关描述进行即兴表演或绘画,将古诗改写成短文等,这些都不失为拓宽学生空间、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方法。

二、挖掘素材,创造想像

教学时要充分挖掘素材,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好想像的切入点,让学生“想入非非”,培养学生创造想像的能力。如教学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可在学生弄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础上,让他们根据诗意并联系生活经验,大胆想像,把它改写成一篇别具一格,具有个人想像的送别友人的记叙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往往令小读者们感到意犹未尽,余味很浓,当学生学完之后,即使老师不作要求,学生也自然会浮想联翩,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想象的契机,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因势利导,诱发学生开展“接续想象”。低年段小学生又比较爱听故事,喜欢模仿故事中可爱的人物。在教学中,本人抓住学生心理,积极设计了学生续讲故事训练。这样的设计无疑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说出来或写出来,为故事续个结尾,既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又开拓了学生思维,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又如《龟兔再赛》、《小猴子又下山来》、《假如我是司马光》等等课文故事的续讲训练,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思路。学习《司马光》一课后,本人启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水缸里的小朋友。学生思考后各抒己见,有的说把竹竿或木棍插进缸里,把落水的小伙伴拉出来;有的说把缸推倒等等。续讲故事是学生依据课文原文通过想象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和充分的展示。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由于表达的需要,文中常有略笔或虚笔。对此,可让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像,化简略为详细。教学《再见了,亲人》的第一段,可让学生根据其中的有关描述思考想像:当时的战斗形式是如何的激烈;战士们的处境如何艰难;大娘一行是怎样冒着炮火,穿过硝烟来到阵地的;阵地上的情景怎样?战士们是如何被感动的„„然后,以“硝烟中”为题,写一片段,从片段中为它展开了丰富的想像,读起来仿佛炮声就在耳边,伤员的血肉之躯仿佛就在眼前,战斗的激烈就好像在我眼前发生,读起来使人身临其境。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作者常有意不把意思挑明说透,刻意留下“空白”让读者揣摩,或因表达的需要,省略了一些内容,留下“空白”。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用好这些“疏可走马”处,巧妙地激发学生开展想象,用创造的才智为这些“空白”添补亮丽的色彩。《雪孩子》一课,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没有直接表达,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我抓住了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体会雪孩子的勇敢和善良。《自己去吧》写到“过了几天,小鸭子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小鸭子和小鹰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文中没有描述,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空白。像这样留有艺术的课文,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许多,关键要靠我们教师是否能积极挖掘,把学生的思维推想高潮,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放射出亮丽的光彩。小学作文训练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运用想象思维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想象,是打开学生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可以通过编故事、续故事、续写、扩写、科幻作文、写童话、看图作文等富有创造 性想象因素的作文训练形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以看图作文为例,让学生根据静止的画面想象画外的“动”,包括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具体的情节等等,再把画面本身和想象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表述。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想像思维的参与不行。

三、根据年龄特点,培养学生想像能力

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挖掘他们的想像力。

首先要教学生有问题问,有了问题才有想像力,学生提问时教学生用“为什么”提问:可以放在句子的中间,也可以放在句子的前面。如:为什么会下雨?船为什么会动?教学生学会了用“为什么“提问后,再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能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如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为什么焰火有各种美丽的颜色„„学生在如此训练中,学会了提问,发展了思维,培养了想像的能力。

其次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小学低段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如教《蚕姑娘》总结质疑时,有的学生就问我:蚕卵是什么颜色的?蚕姑娘的一生有多长?为什么蚕姑娘会变成蛾姑娘?蛾姑娘产卵后为什么会死?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耐心地为学生解答心中的疑惑,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他们丰富的想像力。同时切记不能斥责学生,以免挫伤学生求知和想像的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像开始的。”想像是一种立足现实而又跨越时空的思维,它能结合以往的知识与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创造性的新形象,把观念的东西形象化,把形象的东西丰富化,从而使创造活动顺利展开。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的翱翔,学生可以打开思维的闸门,由一人一事想到多人多事,由花草树木想到飞禽走兽;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跳到另一种意境;使狭小单薄的扩大充盈,使互不相连的聚合粘结,它渗透在小学生活的一切方面,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在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中,想象更是具有重要作用。

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合理延伸。有的课文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以继续或有新的发展。据此可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并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来想像新的局面,构思新的情节,使它合理延续下去。教学《穷人》的结尾,可通过设问来引发想像:桑娜拉开帐子后,渔夫会怎样做或怎么说?桑娜先前忐忑不安的心情现在怎么啦?他们会商量些什么?然后以“桑娜拉开帐子以后”为题,练习想像性续写。小练笔让课堂活跃了,使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放飞思维,让想像的事物用写展现在纸上,使人在读中感情,这样也促进了写作教学,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提笔就有东西写,脑海里浮现出无穷的画卷,想像的诗画油然而生。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而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它敢于摆脱习惯、权威等定势,打破传统、经验的束缚和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理解与思维的发展。

环境能塑造人。《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的一个表现自己、超越自我的舞台。学生在安全和谐愉悦的环境中才有自信,畅所欲言,大胆提出问题。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的环境。教师应更新观念,将学生置于一个有尊严、有巨大发展潜能的活的生命体位置上,保障学生的心理安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比如,对不敢在多人或生人前面提问的同学,激励其个别提问;对在课堂上提问由于心情紧张说不清楚的学生,可让其在课外补回;对口头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让其把问题写成书面形式。学生提的问题,无论是浅层次,还是深层次的,无论是无关要紧的还是深奥离谱的,教师都要爱护他们的积极性,善于引导和化解,不可因学生提的问题幼稚而不屑一答,或问题与自己的思路不合而不理不睬。总之,密切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即使是“稀奇古怪”、“莫名其妙”的问题,学生也勇于提出;反之,教师唯我独尊,居高临下,只是管“教”,甚至认为学生是“蠢猪”、“死脑筋”之类,师生关系紧张,久而久之,就可能成为一言堂,学生不敢提出问题。

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想像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细致的教学工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想像,勇于创新。并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刊以开阔视野,丰富表象储备,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具体实践中升华理论,打开联想的窗口,给想像插上有力的翅膀。使他们感受到了创造的欢乐,更重要的是使想像力得到了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篇6

【关键词】想像力;教学观念;文本内涵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道:“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也曾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转变教学观念,激发想像氛围

教学过程本应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却把教学变成教师一方的活动,教师高高在上:“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只能处于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下师生产生了鸿沟,极有可能地摧残了学生处于萌芽状态的想像创新潜能。而灵动的心只有在自由的思维空间才能诞生,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力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其间纵横千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自由的想像思维空间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氛围,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上主人翁意识越强,学生更能展开自由想像的翅膀。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可以表演李白为孟浩然送别这一场面,为了克服学生胆怯心理,我主动承担了李白这一角色,并且鼓励学生与老师主动配合,在表演过程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这种氛围缩短了师生距离,然后再让学生表演,学生兴趣浓厚,表现积极。

我们的学生素质可能千差万别,作为教师必须树立“每位学生都将成才”的信念,为激发学生的想像插上飞翔的翅膀。在教学中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习热情。对于学困生,我总是以“看,某某同学,学习多主动”表示鼓励;对于性格内向胆子小的学生,我总是以“别怕!我们在听你慢慢地说呢”表示安慰;对于回答不完整的答案,我用“谁能继续补充”暗示大家继续思考,以求得问题的完整性;对于错误的答案,我以“请你坐下再想一想”,转而启发其他同学:“谁和他的想法不同?为什么?”来暗示他答案的错误,并努力通过后面同学的看法帮助他找出错误的原因。

二、激活语言文字,创设鲜活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毫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三、架设想像桥梁,感悟文本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如《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体会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想像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即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当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因此我提问:“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悟到的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自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四、放飞学生思绪,彰显丰富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如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仅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因此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篇7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纱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

上一篇:设计思维拥抱互联网下一篇:城区高架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