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话语分析

2024-08-30

新闻话语分析(精选十篇)

新闻话语分析 篇1

新闻话语是话语分析的一个领域, 梵·迪克在他的《作为话语的新闻》一书中, 将新闻话语分析概括为两大方面, 即:文本部分和语境部分。文本视角中的新闻话语主要侧重于事实在文本中的浓缩;而语境视角中的新闻话语则主要侧重于传播者如何将主观意图融合到新闻文本中, 受众又如何从文本中解读的过程。

(一) 新闻的文本结构

对新闻文本的分析解读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 新闻文本的语义宏观结构、新闻图示、新闻文本的微观结构、新闻话语风格与修辞。新闻文本的语义宏观结构由命题群组成, 每一序列的宏观命题都可归属于更高一层次的宏观命题。新闻文本的图式由概述 (标题、导语) 、情节 (主要事件、背景、语境) 、后果、口头反映和评论构成。

风格是新闻文本的语境特征。语言使用者通过借助不同的声音模式、句子模式或用词表达某一特定的意义, 而传播语境则具体限制了特定风格的运用。新闻话语的风格可以通过句法、词序、措辞等方式实现, 从而间接隐含地表达某一意识形态的观点。例如, 通过使用主动语态的被动转换, 消除了权力集团的反面行为;通过词汇的排序和选择, 显现了隐含观点和意识形态。

新闻话语的修辞主要体现在其劝服的作用上, 新闻文本中常见的消息来源与引述, 相关目击报道和数字都是作为劝服的有效形式存在的, 此外, 新闻修辞的还包括为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合理性、正确性的策略性手段, 如使用意识形态一致的视角描述事件等。

(二) 新闻话语的制作和理解

话语的制作过程并非始于信息的开始输入, 而是产生在新发生言语行为的意图时。行为者在已有认知模式的影响之下对新信息进行文本的解码和解释、构建与循环处理, 最终形成去语境化的社会认知模式, 新认知模式经抽象、固化处理后, 成为人们认知观念新的组成部分。认知加工的过程中, 已有认知模式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它决定了话语理解的方式并间接地影响了进一步的话语制作过程。

(三) 案例分析

笔者以中美撞机事件的不同文本作为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

文本1:美国 (CNN) (CNN.com, Apr.1, 2001)

Chinese jets intercept U.S.Navy plane (中国海军战机拦截美国侦察机) (2)

文本2:《人民日报》 (人民网2003年4月1日)

就美国侦察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3)

这两篇报道典型地表现了具有对立意识形态的社会集团是如何从各自的立场出发, 对同一现实事件进行不同话语建构的。通过对两篇新闻文本的分析, 可以看出媒体在国际报道中如何通过新闻话语表达来构建社会成员对于媒介事件和他国形象的集体理解认知。

(一) 命题分析

根据表达的情况, 命题可分为直接命题、隐含命题、预设命题。直接命题是直接宣扬认知态度、意识形态的表现方式, 而隐含命题和预设命题则是对认知态度、意识形态的间接的表达阐述, 它是将可能不确定或可能虚假的信息策略地以背景信息或预设真实的形式引入文本当中, 当读者接收阅读消息时, 也就间接不自觉地接受了文本内在的预设命题。

这两篇文本都借助了隐含命题和预设命题的形式传达了重要的信息。两个文本的隐含和预设命题分别为:

文本1:

(1) EP-3 aircraf……in a routine surveillance mission……

美国的一架EP-3巡逻机在例行一项常规侦察任务……

(2) ……during what the U.S.Navy says was a routine patrol flight.

当时这架EP-3巡逻机正在执行一项正常飞行任务。

(3) when Chinese fighters intercepted the EP-3surveillance plane

中国海军战机试图拦截美国侦察机时……

以上3个预设命题的基本意涵都是一样的, 即强调了美方飞机“正在例行正常的飞行任务”。他们以时间状语的形式前后依次出现命题中, 反复给读者设定认知的语境, 即美方飞机“正常”“合理”执行任务而遭中方飞机“拦截”的语境背景。通过设定文本的隐含命题, 报道强调了己方行为的“正常”“合理”, 同时也暗示了对方行为的“非正常”和“不合理”, 文本从用词和预设背景中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和倾向。

文本2:

(1) 美国1架军用侦察机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 中方2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

(2) 中方飞机在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正常飞行时……

(3) 中国军用飞机在中国沿海对美国军用侦察机实施跟踪监视……

(4) 美机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致使中方飞机坠毁。

文本2中的4个命题也为受众了解事件设定了预知的认知背景, 它以文本语境的形式出现。在此文本中, 作者把“美军飞机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 中方飞机因此“对其进行跟踪控制”视为读者了解的信息加以表述, 其中蕴含的因果关系突出了中方行为的合理与正常。读者在预设的语境背景下阅读理解文本, 也会相应的将自己应该掌握的信息纳入认知体系中, 从而接受作者通过命题所传达的立场、态度和意识形态。

(二) 微观结构分析

具有某些意识形态, 持有某一立场的新闻媒体在描述事件时, 常常会使用某些具有一定感情色彩和社会心理内涵的关键词语, 通过这些词语间接地表达价值判断。我们将中美关于“撞机事件”同一词语的不同表达方式进行比较, 从词语的对比中, 可以明显地看出各报、各事件发生方对撞机事件的不同看法, 从而透视出隐含在其中的认知观念和固有的意识形态。

美国媒体历来惯于用负面报道塑造中国形象, 力图将中国刻画成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在此次报道中, 文本1将事件整体描述为“美方”一架飞行在“国际公海空域”的、正在执行“正常”飞行任务的“海军飞机”在遭到“中国战机”无礼的拦截挑衅后“意外”地与中方“战机”相撞并“被迫”降落在中方机场的过程。“美国飞机”与“中国战机”, “国际公海”、“执行正常飞行任务”与“遭拦截”, “碰撞”与“紧急迫降”一系列词的应用突显了意外事出有因和美方的无辜。整个事件将中方刻画为了一个同冷战时期“苏联”有类似特征的“好斗”“黩武”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个“无礼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美国和西方采取敌视和对抗的政策、他积极进行军事扩张并以武力威胁周边国家的民主和安全。文本1策略地通过词汇的选择的反复强调撞机事故中中方行为的“无礼”, 从而影响者读者的价值判断——事故是由于“中国战机”无礼挑衅“美方飞机”所致。

此外, 文本1在整个报道角度和报道方式上也采取了“突显美方损失, 淡化中方人员伤亡和立场观点”的技巧。美国惯常在报道灾难性事件是突出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而在这次中美撞机事件中, 文本1却只字未提中方人员伤亡的情况, 在对美方机组人员未受伤进行关注后, 文本1大写特写事件中方的“挑衅”。在共7段的文本1中, 有1段涉及美方飞机上人员状况, 其余6段对整个过程进行了符合美方立场的解读, 对中国飞行员失踪伤亡这一重要信息, 文本连一句都没有提到, 这种报道策略, 将中方置于次等的位置上, 尽可能地弱化。

通过这种框架模式, 报道间接地为美国公众塑造了中国的负面国际形象。

文本2是中方阐述事件发生过程的文本, 通过词汇的选择, 文本同样说明了我方行为的正当合理和对方行为的无礼与非正义性。文本通过词汇, 阐述了事件的原委:“美方侦察机”侵入“中国沿海空域”, 中方派出“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 在中方飞机“正常飞行”时, 美方飞机“违反飞行规则”突然转向“撞毁”中国飞机后, “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中国领空, 并降落在中国机场的过程。“美国军用侦察机”与“中国军用飞机”, “侵入中国沿海空域”与“跟踪监视”, “正常飞行”与“违反飞行规则撞毁”, “未经允许”与“降落”, 都显示了“美方”挑衅、无礼的实质和我方无辜受害的过程。在描述事故最初原因时, 文本2反复强调了是由于“美方侦察机”在中方“沿海活动”为先, 中方才派出飞机进行“跟踪监视”, 但美方侦察机却撞毁了“进行正当飞行”的中国飞机, 而且造成了中方人员的伤亡。通过词语和句式的选择, 文本2策略地固化了中国受众对美国“强权”、“无礼”、“无视国际规则”、“践踏他国主权”的形象。

新闻话语是由社会认知、意识形态共同建构和决定的, 新闻话语在建构意识形态、社会认知的同时也在建构着自身独特的面貌和结构样式。处于不同社会结构中的新闻话语表达者会展现不同的报道样态, 这种样态也通过文本的结构、词汇、语言间接地体现着新闻话语者固有的认知模式。除了在文本中体现观念态度, 新闻报道还可以通过文本复制这种认知模式, 并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地影响着他的读者。尽管专业主义新闻理念要求报道的客观真实, 但由于受新闻信息来源、新闻媒介属性、特征、运作等方面的影响, 新闻媒介最终大量复制了占主流地位阶级的意识形态和认知观念。正如在上述新闻文本中所反映的那样, 仅仅从CNN上接受信息的受众更容易认为事故的原因是由于中方无礼挑衅造成的, 美方的行为只是出于无奈和被迫。因此新闻话语不仅仅扮演了传递意识形态、认知模式的角色, 而且还不断地固化人们已有的观念并通过大量新闻证明这种观念的合理和正确。

摘要:新闻话语是由社会认知、意识形态共同建构和决定的, 在建构意识形态、社会认知的同时, 新闻话语形成了其独有的结构样式。新闻话语的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新闻话语本身的话语结构, 即话语本身的文本 (话语) 的分析, 另一方面则是对处于大众媒体传播环境下的新闻制作、新闻理解、新闻使用的过程的分析。

关键词:新闻话语,社会认知,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曾庆香:《论新闻源与新闻的话语主体》, 国际新闻界, 2006.1。

[2]荷托伊恩·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北京:曾庆香译, 华夏出版社2003年, 37页、84页。

[3]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7页。

[4]CNN.com, Apr.1.2001, Chinese Jets Intercept U.S.Navy Plane http://taiwansecurity.org/News/2001/CNN-040101.htm

新闻话语分析 篇2

英语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一篇新闻报道为例

在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被认为可以增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该文选用BBC报道的关于中国失业问题的一篇新闻为语料,对文章中的转述引语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的分析,读者可以洞察报道者的态度和立场,同时,新闻媒体也可以影响大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和观点.因此,在分析转述引语时,帮助大众透过新闻事件的表象揭露本质,有助于培养和增强读者的语言意识.

作 者:杨丽琴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海外英语英文刊名:OVERSEAS ENGLISH年,卷(期):“”(6)分类号:G212关键词:转述引语 批评性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

小议广播新闻话语的句法分析 篇3

关键词:广播新闻 句法 话语分析

话语分析中英语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说书面话语和口语话语的大量研究都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句法上更为简单的是口语话语,但在结构上他同书面话语相比交,要显得简单和不完整,在短语序列和句子上都能体现出其不完整性。本文将对广播新闻话语的句法特点进行分析。

一、简单句和复杂句

“句子包括简单句和复杂句。简单句包括一个独立的句子,复合句包括一个或更多的句子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复杂句包括并列句和复合句”(Quirk etc, 1985:719)。下表是对64条新闻话语的简单句和复杂句的使用频率的统计分析:

句子总数简单句百分比并列句复合句复杂句百分比

节目1 8.2 2.6 31.71 1.0 4.6 5.6 68.29

节目2 8.6 3.4 39.53 0.2 5.0 5.2 60.47

节目3 9.7 4.5 46.39 0.6 4.6 5.2 53.61

节目4 5.1 2.7 52.94 0.3 2.1 2.4 47.06

节目5 5.0 2.4 48.00 0.2 2.4 2.6 52.00

平均值 7.3 3.1 42.47 0.5 3.7 4.2 57.53

从上表的结果分析来看,我们得出广播新闻话语一些在句法方面上的特点:

(一)少量的句子

在表上可以看到,在新闻话语中句子的使用量为平均7.3个,可见广播新闻话语是信息含量非常高的一类话语类型,这也使得广播新闻话语成为了一种高度有序而且整洁的话语,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上广播新闻话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简单句和复杂句

在表上数字统计上来看从上表的,简单句和复杂句在广播新闻话语中应用的频率都很高,简单句和复杂句的具体使用情况在不同的新闻话语中的应用也有区别。

1、复杂句在广播新闻话语应用中的特点:

作为新闻报道的特点广播新闻话语中很多句中都是间接引语,因为很多新闻话语都是来自其他新闻机构或记者,所以播音员在新闻报道过程中为了能使他们的报道尽量客观,因此会采用间接语进行报道来表明消息来源。

2、广播新闻话语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的使用特点:

由于新闻报道内容多、时间有限,新闻发布机构总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播出尽量多的新闻信息。所以新闻工作人员会采用不同的角度来处理这一矛盾,其方法之一就是语言上的处理。其实,简单句和复杂句的频繁地使用也使得新闻话语更加的丰富多彩,有额更加的吸引听众。

3、陈述句的绝对优势

一般说来,我们把句子划分四大类,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祈使句。然而在我们实际交流过程中在话语的使用上却并非这么简单。但在研究中发现新闻话语中陈述句几乎是100%,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新闻与的功能所在,传递信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目的。

二、同位关系的使用

作为新闻话语中又一个句法方面的特点,同位关系具体类型有以下两种:

1. 头衔+姓名

Israeli Prime Minister, Benjamine Nataniyahu, has offered a compromise which will get the settlers out and put Jewish students in their place.

2. 身份/姓名+详细信息

Police earlier described the attackers as terrorists, the usual term for Islamic militants.

三、非生物性主语+生物性动词

在广播新闻话语中非生物性主语+生物性动词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句法特点。一般来说句子在主语和动词等语法项目上是一致的。生物性的主语他不应该接非生物性的动词,而是应该接生物性动词。这也就是说非生物性的主语也要接非生物性的动词。然而这一常规在广播新闻语中被打破。另外生物性动词在广播新闻话语中使用仅仅限于say、predict、insist等。

The United States says China has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 in curbing exports of nuclear technology to non-nuclear states.

The States Department insists that no decision has yet been made on whether to officially certify that china is honoring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了广播新闻话语的句法特点,其中包括简单句和复杂句在广播新闻话语中的使用频率和绝对多数的陈述句的使用等特点,今后我们将在这一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rown & Yul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 CUP

新闻标题的批评话语分析 篇4

1 文本背景

本文分析的这两篇新闻报道是关于驻阿富汗的北约联军 (NATO) 在一次军事行动中打死三名阿富汗平民的事件。2010年11月20日, 北约联军发布消息称三名阿富汗平民在联军与塔利班武装人员的交火中被联军的炮弹“意外打死”。随后, 各家通讯社都立即发出新闻稿报道此事。经对比发现, 这些报道在语言的使用上大相迥异, 从而向读者传递了不同的潜在信息。本文从中选择了两篇报道, 分别来自美联社 (AP) 和法新社 (AFP) 。这是考虑到这两家通讯社都在全球享有强大的影响力, 而且都标榜为立场中立、追求事实真相的新闻媒体, 对这两家行业龙头的新闻报道进行比较, 验证其立场中立与否,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 理论基础

批评话语分析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其研究领域涉及到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学研究等等。这种研究方法认为, 话语和社会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Fairclough&Wodak, 1997) 。社会创造了话语, 同时话语也通过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来改变社会。

批评话语分析起源于Fowler和Kress (1979) 提出的‘批评语言学’。Fowler和Kress (1979) 不认可传统语言学研究中割裂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的做法, 认为两者是辩证的, 不可分割的, 而传统语言学只关注语言结构, 因此, Fowler和Kress (1979) 主要是借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真实社会情境中的话语:及物性、情态、转换、连贯、和一致。然而批评语言学家的目光只局限于文本分析, 仅致力于“用一种相当机械的方式来简单地描述文本特征与社会意义之间的关系” (Fairclough, 1992:28) 。而且, 批评语言学只强调了话语有助于巩固和重建现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 而没有能够认识到话语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在Fairclough和Wodak (1997) 看来, 话语是在社会中产生, 同时又在改变着社会。话语反映着形形色色的社会行为, 社会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都会通过话语体现出来。因此, Fairclough (1992) 认为文本分析应该与社会分析结合起来, 并进一步提出话语分析应该包括三个层面:文本分析、过程分析、和社会分析。文本分析与批评语言学类似, 主要是描述语言特征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含义;过程分析是诠释话语产生和话语接受的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关系;社会分析是解释话语所处的社会环境及其影响。本文将采用Fairclough的分析框架, 从文本、过程、和社会背景三个层面分析比较这两篇报道的标题。

3 文本分析

标题位于一篇新闻报道最显眼的位置, 寥寥数字, 却点出了整篇报道的灵魂。在Van Dijk (1988) 看来, 新闻标题处于宏观语义结构的顶端, 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整篇新闻的含义, 同时也“包含了该篇报道所隐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 这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决定了新闻素材在构建新闻事实中的重要性和相关性” (van Dijk, 1988:256) , 因此, 标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读者对新闻报道的理解和判断。本文分析的这两篇报道在标题上正有着显著的差异:

NATO:3 civilians accidentally killed in fighting (美联社标题)

NATO admits killing three Afghan civilians (法新社标题)

首先, 两个标题在句法结构上有所不同。Fowler et al (1979) 认为, 参与者的角色可以通过句法结构来前景化或背景化。两个标题都提到了参与者北约, 却赋予其不同的角色。在美联社的标题中, 北约的后面用了一个冒号, 这个标点符号通常是引语的标记。因此, 一个冒号就赋予了北约“说话者”的角色, 其后的“三个平民在交火中被误杀”就成了北约说的内容, 与北约本身似乎毫无关联。也就是说, 从美联社的标题来看, 北约只是在通报这一事故, 并不对此事故负责。此外, 该标题还使用了被动语态, 从而使得新闻作者能够光明正大地省略了此次事故的责任人。由于标题中并没有其它有关事故责任人的信息, 因此这种省略不能看作是一种“指代回避”以避免冗余, 而应视为一种“指代躲避”从而试图岔开读者对事故元凶的注意力。在省略了施动者的情况下, 读者只会注意到事件, 或者说, “什么”, 而不会去追问“谁”应为此负责, 因此, 读者的反应主要是难过和对死者的哀悼, 而不是愤怒和对事故元凶的痛恨。另一方面, 法新社的标题使用了主动语态, 把北约放在了施动者的位置, 表明了北约应该对三名阿富汗平民的死亡负责。显然, 读者在瞥见这个标题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北约是刽子手, 而且这种反应在读者整个阅读过程中会一直存在。

其次, 两个新闻标题在词汇选择上也有明显差异。美联社的标题中使用了副词‘accidentally’ (意外地) 来修饰动词‘killed’ (杀死) , 虽然这可以视为引用北约的说法, 但还是流露出美联社默认北约对此事故的定性, 最终会误导读者相信这确实是一起意外事故。相反, 法新社的标题则拒绝使用‘accidentally’, 这也间接地表明它对北约的说法持有异议。同时, 法新社的标题中使用了动词‘admit’ (承认) , 施动者为北约。朗文英语在线词典 (www.ldoceonline.com) 对‘admit’的解释是‘to agree unwillingly that something is true’, 因此法新社使用该词是在影射北约通报此次事故时不情愿的心理状态。由于心理活动摸不着、看不见, 心理描述也不可避免地充满主观臆测的成分, 也就是说该篇报道的作者在选择使用‘admit’的时候, 完全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 而非基于事实, 这也充分表明了作者的主观立场。该标题词语选择的目的就是要含蓄地引导读者相信北约原本不曾打算对此伤亡事件负责, 甚至会千方百计掩盖真相。

第三, 法新社的标题还提供了一个美联社标题所省略的信息, 三名死亡平民的国籍。如果不明确说明他们的国籍, 读者就很难在脑海中构建一种直观的悲剧画面;相反, 定语‘Afghan’ (阿富汗) 则能立刻激活读者脑海中的关于这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国家那种铁与血的图式, 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

4 讨论

从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新闻标题存在着明显差异, 而这些差异导致同一个事件被构建成不同的“事实”。美联社报道的标题试图淡化北约联军在此次平民遇难事件中的角色, 来维护北约联军在阿富汗甚至全球的形象。这种报道手段在其它战争报道中也经常被使用。Richardson (2007) 曾经对美英报刊关于伊拉克战争的报道进行过批评话语分析, 指出这些报道都是战争宣传工具, 因为它们的目的不是客观地呈现事件真相, 而是一味地美化美英联军和丑化萨达姆政权。法新社报道的标题明显透露出其对阿富汗血淋淋的事实的不满, 委婉地进行了批评和谴责。阿富汗的媒体在报道此次事件时也表露出愤怒之情, 阿富汗新闻网就明确地使用了‘killing’ (杀死) 来描述该起事件。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 美联社是美国的新闻机构, 而法新社是法国的传媒巨头, 虽然两国都出兵参与阿富汗战争, 但还是有些不同。首先, 两国在阿富汗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美国是阿富汗战争的发起者和领军人, 法国则是政治利益驱使之下的追随者。其次, 两国国民对阿富汗战争的态度不同。在美国, 虽然有些人反对这场战争, 但是由于9/11恐怖袭击在国民中激起了强烈仇恨, 因此大多数美国人还是支持政府对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实施军事打击 (Mallaby, 2002) 。然而, 大部分法国民众则认为萨科奇政府参与阿富汗战争是听命于美国, 自找麻烦, 据调查, 有超过百分之六十的国民要求政府立即从阿富汗撤军 (Bremner, 2008) 。尤其是近期多名法国公民在尼日尔被绑架, 法国埃菲尔铁塔和巴黎地铁站先后遭遇炸弹袭击恐吓, 以及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威胁法国政府撤军, 否则会对法国实施更多的恐怖袭击, 法国民众意识到战争不仅没能保护他们的安全, 反而使他们陷于更浓厚的恐怖阴影之中, 反对阿富汗战争的情绪不断蔓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前所述, 这些社会背景会影响到新闻报道之类的话语, 并通过它们体现出来。两篇报道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 自然会用不同的语言来体现、维持自身认同的社会价值。

5 结束语

本文在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下, 通过比较两篇新闻报道的标题, 深入分析两篇报道所处的社会环境, 反映出两家媒体在报道阿富汗平民丧生于北约联军炮火之下的事件时通过语言的使用呈现给读者不同的事件面貌, 并揭露出这种不同的事件面貌之后的社会环境差异。本文的分析有助于提高读者对新闻语言的批判意识, 增强读者对所谓“事实”的分析判断能力, 同时提醒读者在判断某一事件时要牢记“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的道理。

参考文献

[1]Bremner C.French opposition withdraws support for’war of occupation’in Afghanistan[EB/OL]. (2008) [2010-11-20].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news/world/europe/article4805137.ece.

[2]Fairclough 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1992.

[3]Fairclough N.Wodak R.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In T.van Dijk:ed.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M].London:Sage, 1997:258-284.

[4]Fowler R, Kress G.Critical linguistics[M]//Fowler R, Hodge B, Kress G, Trew T.Language and Control.London, Boston and Henley:Routledge, Kegan Paul, 1979:185-213.

[5]Fowler R.The intervention of the media in the reproduc tion of power[M]//Zavala I M, van Dijk T A, Diaz-Diocaretz M.Approaches to discourse, poetics and psychiatry.Amster 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1987:67-80.

[6]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1994.

[7]Mallaby S.The reluctant imperialist:terrorism, failed states, and the case for American empire[J].Foreign Affairs, 2002, 81 (2) :2-7.

[8]Richardson J E.Analysing Newspapers:an approach from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7.

公共新闻:角色定位与话语权 篇5

在公共性与新闻性的平衡中,新闻价值选择亦是应当重视的。公共领域十分广阔,从广义上来说任何新闻报道的都是公共领域内的事务,而公共性不能成为“公共新闻”的唯一准入门槛。“公共新闻” 必须首先考虑新闻价值问题,应当优先选择那些新近发生的,关系大多数公众利益的,亟待解决的公共事务进行报道,应当充分考虑该公共事务解决的迫切性与可能性。如果不顾轻重缓急,讨论并无时效性的公共事务,很可能使公众忽视对当下问题的关注,使当下矛盾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有效的解决,新闻就起不到环境监测的作用;而如果“公共新闻”选取了一个短时期内无法解决,甚至长时期内也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进行报道,极容易引起舆论的失控,最终造成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的不稳定,那“公共新闻”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也不过成了一句空话。

此外,不能为了实现公共性而将目光仅放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公共事务上,而无视新闻的接近性,“公共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必须被充分考虑。不只是中央台这样的覆盖全国的媒体,地方媒体也可以因地制宜,在本地公共领域中发掘“公共新闻”,地理和心理上的接近性容易引起公众的参与欲望,使沟通与互动成为可能;而且当地公众也因为接近性而对公共事务有更高的认知程度,讨论问题有的放矢,更能形成有效的沟通,对公共问题的解决也就变得更有实际意义。此外,对接近性原则的重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防止“公共新闻”走向模式化,从中央到地方,千人一面的讨论同一类问题,而这些问题或许并不是该地区公共领域内急需解决的, “公共新闻”如果不追求公共问题的解决就不能最终实现公共性。

新闻话语分析 篇6

关键词:CDA 经济危机 意识形态

1引言:

1.1批评性话语分析

1.1.1重要理论基础

CDA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来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论述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引入了汤普森的意识形态分析框架,还从分类、及物性、情态、转换等方面分析英语中的某些形式在语篇中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帮助读者清楚地了解批评语言学的方法论,提高语篇分析意识和批评阅读能力。(辛斌,2006)。本文分析依据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创立的语言元功能理论:系统功能语法。该语法认为,语言具有三个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

1.1.2新动向

近年来CDA越来越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在内容方面,批评语用学、批评社会学、批评应用语言学等研究已经初见端倪。如国内一些学者正从CDA视角研究语言教学。一些学者(如廖美珍及其硕士)已从事研究法律语言中的权力控制、法庭审判话语的批评性分析、医患双方的话语角色转换和权力关系、考试制度中隐含的权力与霸权政策,教材编写和使用中的语言、政治和政策霸权等。吕万英(2005)以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从及物性、转换及人际功能系统等方面对世界几大报纸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指出新闻标题反映报纸的意识形态。呼吁读者在解读新闻时,有必要对其进行批评性分析,尤其从新闻标题的语言表达中预测文本所持的态度和立场,把握媒体的思想政治意图。

1.2新闻批评性语篇分析

虽然新闻报道的宗旨是追求真实,但是新闻更是一种具有区域性的大众传媒工具,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定社会民族,语言文化的特点,乃至某个特殊阶层,政党的传声筒。纽约时报与美国东部的自由派利益集团关系密切,它对国际问题的报道和评论基本上反映了政府的外交政策和动向。洛杉矶时报代表西部利益集团的观点,支持西部政客入主白宫。《华盛顿邮报》在政治上较多支持民主党,在2000年美国大选中就公开支持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英国报界也流传着类似的一首打油诗:当权派读泰晤士报,有权欲者读卫报,大老板读金融时报。批评语言学家们呼吁对大众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即分析其语言表达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王晋军,2002)

2语料分析

以下三篇语料全部选自纽约时报不同记者对经济危机的报道。直接引用他人的话来增添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但是作者选用的引文是有选择性的,也在无形之中表明了个人观点,或记者关注的焦点。新闻背景:金融危机是通过一系列事件来体现的。本文选择了新闻的语法特征包括新闻的时态,语态,情态和句式结构。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研究的是新闻的情态和句式结构。

News1 GKN reveals extent of damage caused by car industry crisis

News2 Unemployment Rises in Every State

News3 Some Economists Find Reasons to Be Optimistic

2.1新闻标题:

从以上三个标题的分析就可以看出不同记者对同一事件的看法相去甚远。

Damage,crisis,unemployment rises,every state,裁员,以及具体数字10万足以在人们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经济不景气的画面。Every 等词表明经济危机裁员所波及的范围之广。Optimistic则表现了对经济好转的一线希望,但是some则表现经济的不确定性,some 在数量上不占多数,因而不能具有代表性。(吕万英,2005)

2.2情态

情态系统表达说话者对事物的判断和评判,主要由限定性情态动词,情态副词和谓语的延伸部分来表达。例如"Tom is tired"不含任何隐喻成分,但是"Tom is probably tired","Tom must be tired","I believe Tom is tired","It is likely that Tom is tired"中的"probably,must,I believe,It is likely that"却投射了语气状语,在语法层次上表达了一个隐喻结构。(李曙光,2006)

2.2.1情态语义的取向和类型

情态取向分为四种:明确主观,明确客观,非明确主观和非明确客观。其中明确主观和明确客观都是带有隐喻性的。情态类型也分为四种表示可能性和经常性的情态化与表示义务和意愿的情态化,它们是由体现情态意义的小句来表达的如"I believe,I think,I reckon,I want,I desire"以强调说话者本人的主观性。语言的情态意义就体现了说话人看待某一命题的角度。(李曙光,2006)

直接引语鲜明的表达了说话人的观点。新闻报道经常采取这种方式来发布某些观点,提出建议,这样看似出自他人之口,但由于选材和写作都控制在报道人的手中,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报道人的情态取向。由于直接隐语一般出自某些权威人士和代表性人士之口,因此它增强了文章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还有一种情态取向称作客观显性情态隐喻。这种取向既表达了报道者的观点,又隐去了作者的主观迹象是新闻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方法如:It is likely that...,It was apparent that...,It is conceivable that...,There is good evidence that...,There is no doubt that...,It seems that...这些句式在新闻英语中频繁出现,理解它们的主观含义对适当把握作者的观点至关重要。对情态隐喻的解读可以加深对新闻语篇的理解。在第三篇报道中作者在多处运用,will,和almost,assume,tend to 穿插在句子中,无形之中模糊了自己的态度,虽然经济有可能复苏,但也不是绝对的事情。

2.2新闻的句式结构

新闻的句式结构有如下特点:松散冗长,特殊定语,宾语从句that的省略,名词化,直接引语。在这里作者重点结合语料来探讨名词化和直接引语。从某种程度上说,名词化和直接引语也可以归类到情态来探讨,因为它们涉及了隐喻,而隐喻又和情态是息息相关的。(吴梦启,2002)

例如spread,remarkable,everything-led downturn,Severely impacted,sharp,decline暗含了其对就业市场的消极描述

Restore,upturn,recovery,则更多预设着经济的复苏。但是显然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复苏的预测,语气不肯定,例如在最后一段引用中,说话人用"even now in these doom-like times, "even,doom like times一词来加重形容目前的经济萧条的程度。

2.3名词化的隐喻

隐喻是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名词化是将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式为动词),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环境(动词词组或名词词组)。Halliday(2000)指出,隐喻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有意义的选择,因为所选择的隐喻增加了语义的特征。名词化使信息量高度增加,高信息量适合新闻体裁的表达,节省时间。

News2Slump, redundancies, production cuts

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方式。1deterioration,这些词都预设了下滑趋势,生产削减,裁员,经济恶化

News3encourage,improve,revival,come out,generate new jobs,upturns,sound等一些词表达了作者对经济复苏的希望。

recession,absence,unemployment虽然在第三篇新闻中,作者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表达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复苏的积极希望,可是还是不可回避的提到一些经济危机的主导词汇例如萧条,弱化经济复苏的预测。

3结论:

三篇新闻中前两篇是从经济危机对就业市场裁员的影响来报道的可以说这是对经济危机的负面报道,没有提及经济的复苏,而第三篇则从另一个角度报道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复苏的所持的乐观态度。由此可见即使是同一报纸的不同记者对同一事件的报道角度也是不同的。特别的词和特别的句子批评性语篇分析就是为了揭示这些隐藏在语句中的意识形态的差异。新闻记者在报道事件时会受自己的利益,立场,受众等影响,因此我们无法苛求新闻对任何事件都是客观公正的报道。

参考资料

[1]Fowler,R.(1991),Critical Linguistics.In K.Malmkjaer(ed.)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London:Routledge.

[2]辛斌苗兴伟.话语分析的两种方法论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a(4):66-70.

[3]吴梦启.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文本研究系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58-62.

[4]项蕴华.简述Fairclough的语篇分析观[J].山东外语教学,2004(5)19-22.

[5]田海龙.《后现代社会中的话语:批评话语分析再思考》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3):318-320

[6]吕万英.英语新闻标题批评性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3):49-52.

[7]田海龙张迈曾.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关系:语用学与社会学研究[J].外语学刊,2006(2):7-13.

[8]辛斌.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话语分析[J].外语学刊,2006a(2).

[9] 李杰.情态的表达与意识形态的体现[J].外语学刊,2005(4):49-55.

[10] 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b(2).

新闻话语意识形态分析的有效途径 篇7

新闻语篇在语言使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均具有特殊性。新闻的特点决定了新闻话语并不是一种自然透明的媒介, 而是在语言的外壳下起操纵作用的社会化意识形态的反映。20世纪70年代以来,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媒体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糟糕的新闻》、《更糟糕的新闻》和《实在糟糕的新闻》对新闻语言的中立性提出了质疑和否定。《语言与控制》和《作为意识形态的语言》两部批评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首次将社会理论与语篇分析结合在一起, 揭示意识形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 以《语言与权力》、《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和《作为话语的新闻》为代表的批评话语分析系列著作侧重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宏观阐释, 以其独特的语言社会观对意识形态在话语层面上进行分析。格拉斯哥大学媒体研究小组、批评语言学和批判性语篇分析的研究成果充分证明意识形态潜在于新闻话语中, 对新闻的生产与消费均具有制约作用。20世纪初西方哲学中的“语言论转向”在语言研究中的反映就是语言学家越来越关注语言与存在、语言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对语言与社会辩证关系最直接的关注体现在批评话语分析领域。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 又称批评性语篇分析, “是西方学术界在对话语的研究经历了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话语观后从批评的视角对话语进行研究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在继承和发展批评语言学的“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理论思想的同时, 克服了批评语言学中存在的不足。批评话语分析的开拓者Fairclough指出, 批评语言学家在意识形态分析过程中过分强调语言结构的作用, 却忽视了语言结构的生成和阐释过程的重要性。针对这种情况, Fairclough结合话语分析理论、结构主义学说和社会学观点, 提出和形成了在话语的层面上研究语言、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分析方法。它坚持揭示意识形态的最佳途径是研究语言结构并分析隐含意识形态意义的语言特征观点, 把话语视为社会生活的一个界面进行社会批评研究。批评话语分析面向所有非文学话语, 重点探讨新闻话语。大量的研究证明, 运用其理论可以有效地解读新闻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自问世以来, 在国外受到高度重视并一直稳健地向前发展, 形成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流派, 其中Norman Fairclough的社会—文化变革法最具代表性, 影响最大, 广受重视。社会—文化变革法把语言视为社会的一部分, 以文化为切入点, 以语言功能为基础, 提出了全新的话语概念, 构建了作为社会实践话语的话语社会理论, 首次使用了批评分析方法这个术语。Fairclough的话语三维模式, 作为其话语社会理论的经典, 为研究者展示了由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构成的全新话语概念, 形成了包括描写、阐释与解释三个基本步骤新闻语篇分析方法, 在媒体和话语分析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社会—文化变革法

Fairclough从批评语言学中汲取合理成分, 在结构主义、社会学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基础上, 以系统功能语法为主要语言分析工具, 形成了侧重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宏观阐释的话语分析方法。在Fairclough看来, 语言渗透于权力并服务于权力斗争, 在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Fairclough而言, 语言的使用即话语。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 是由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构成的统一体。为了阐明他的观点, Fairclough创建了作为语篇、互动和语境的话语三维模式。首先, 语言是社会的一部分。其次, 话语是一种社会过程。再次, 话语的社会过程受社会其他 (非语言) 要素的制约。为了充分体现话语作为社会实践的深刻含义, 完善其话语社会理论, Fairclough将其话语三维的互动和语境分别修改为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话语实践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过程, 形成了著名的话语三维概念模式 (如图一) 。

图一话语三个维度的层层包含关系体现了语言与社会的内在联系。这一点正是批评语言学家与社会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和社会关系上的不同所在。社会语言学家和批评语言学家都认为, 语言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但社会语言学家研究社会语境下的语言, 认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是偶然的、任意的”。批评语言学家则把语言看做是社会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认为“语言与社会的关系不是外在的, 而是内在的辩证关系”。在三维模式的基础上, 费尔克劳又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三个步骤:描写、阐释和解释。如图二所示:

描写涉及语篇的形式特征, 解释涉及语篇与互动的关系, 阐释涉及互动与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Fairclough从词汇、语法和语篇结构三个方面通过回答十个问题对语篇描写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后来, 他又列举词汇、语法、衔接和语篇结构四个标题对语篇进行分析。词汇主要针对单词。语法针对由单词构成的小句和句子。衔接涉及小句和句子是如何连接在一起。语篇结构涉及语篇更高层面的组织特征。阐释层面的目标是阐明语篇体现了什么样的传统, 这些传统是怎样形成的和如何被使用的。解释层面的目标之一是参照社会大背景说明语篇传统的互动作用。另一方面, 解释还包括话语对社会活动作用的评价和话语对社会构建作用的评价。对于Fairclough的三维话语分析观, Richardson比较全面客观地进行了总结, 认为“话语社会理论是一种具有阐释性和建设性的话语分析方法, 对新闻话语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指导作用”。笔者也坚信它是一种有效的话语分析方法, 为新闻意识形态研究者提供了分析过程并应用于各种语篇。

结语

新闻的撰写和阅读既是社会活动, 又是心智活动。新闻话语无论其表现形式如何, 都要经历新闻内容的选择、新闻语篇的生产和新闻信息的传播与消费的动态过程。我们每天在报纸上所读到的、从广播中听到的或从电视上看到的新闻只是新闻话语的一部分, 即语篇。新闻语篇作为信息的载体只是话语的形式, 语篇的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 而内容则是由社会的主体——人来选择的。新闻生产者对语篇形式的选择总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 即意识形态决定语言表现形式的选择。意识形态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支配作用, 新闻语篇中的意识形态更是如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 新闻中意识形态对大众意识的控制作用变得越来越隐蔽。在现实生活中, 新闻话语中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常识, 通常被话语实施者和接受者所忽视。这种自然化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灌输的结果, 而语言形式的选择是意识形态非强迫性策略的外衣。从语言学的视角在话语的层面上对意识形态进行研究在我国还是比较新的领域, 因此, 对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的全面了解有利于新闻语篇的意识形态的解读与研究。

参考文献

[1].Fairclough, N., 1989.Language and Power.London;New York:Longman

[2].Fairclough, N., 1992a.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Cambridge:Polity Press

[3].Fairclough, N., 1992b.Critical Language Awareness.London;New York:Longman

[4].Fowler, R.Hodge.B., Kress.G., Trew T., (eds) .1979.Langage and Control.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5].Van Dijk, T.A.1988.News as Dis-course:Hillsdale, NJ:Erlbaum Associates

[6].Wodak, Ruth.1989.Language, Power and Ideology:Studies in Political Discourse.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7].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 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

[8].王泽霞、杨忠:《英语新闻话语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 。

[9].王泽霞、杨忠:《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解读与思考》, 《外语研究》, 2008 (3) 。

新闻话语分析 篇8

一、当下传媒语境中的广播新闻传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 新媒体不断的产生、发展, 占据了媒体市场中绝大部分的生存空间, 致使传统媒体在市场中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一方面, 一些现代化的数字技术, 摒弃了传统媒体的束缚性和局限性, 在媒介市场中日益壮大。另一方面,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变革, 网络媒体在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升高, 并向着主流媒体的方向发展。总而言之, 种种新兴科技使媒体市场发生了全面的改变, 传统媒体虽然不会因新兴媒体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与前面的新媒体相比较, 在权威性和影响力等方面无疑受到了巨大的挑战。新闻媒体的受众资源在多元化传媒语境中, 呈现出更多的个性化、多元化与碎片化。由于可选的新闻来源与方式的丰富, 受众对于媒体的信任也从“一言堂”向“百家争鸣”发展, 信任程度也随之降低。广播新闻所代表的主流媒体在新闻传播中, 需要获得受众的认可与持续关注, 保持受众的忠诚度, 面临着更困难的问题。广播新闻与网络、电视、报纸等传媒方式相比, 具有采访制作成本低、播出限制少、传播速度高、交流人际化色彩浓重等优点, 但在网络化环境下, 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面临挑战。这就需要有关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改进广播新闻的传播话语, 结合时代的特点, 结合人们的需求, 充分彰显出新闻广播的魅力, 及其存在的社会价值。

二、建构最适于广播新闻传播的话语策略

1. 广播新闻的话语建构要充分发挥出声音符号的柔性特点

首先, 广播新闻是以声音为介质进行传播的, 因此, 广播在报道新闻的时候要简短易懂, 语言言简意赅。记得, 叶圣陶老师认为, 广播新闻是人们用耳朵听的, 因此, 新闻内容必须要简单明了, 确保人们可以准确地了解到新闻信息, 避免由于新闻传播话语的啰嗦曲折而导致人们听不懂新闻, 或者导致人们对新闻内容产生误解等。

在广播新闻传播话语的构建中, 如何发挥出声音符号的柔性特点, 是广播新闻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只有充分发挥出声音符号的柔性特点, 才能确保新闻具有可听性、耐听性, 使人们乐于接受新闻内容, 真正实现广播新闻存在的价值。在广播新闻传播话语中发挥声音符号的柔性特点, 有利于听众与媒介传播者的交流互动, 有利于媒体工作者了解客户的需求, 从而开发符合人们实际需求的新闻内容, 选择人们乐于接受的报道方式。

广播新闻的宗旨就在于关注民生, 因此, 新闻内容的编订大多都把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件作为突破口,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核心力量, 由此可见, 在广播新闻传播话语中发挥声音符号的柔性特点势在必行, 这就要求新闻传播者在语言表达上做到鲜活、生动, 以一种余音绕梁的气势, 加强广播新闻对人们心理的震撼, 通过生动形象的声音呼唤起人们的共鸣, 从而实现新闻传媒工作的根本目的。

2. 树立新闻传播者的专业意识

对于媒体工作者而言, 要实现新闻的价值, 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意识, 首先, 专业的知识储备是广播新闻话语权建构策略得以实现的基石和保证, 在广播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要始终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 确保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 及时地对事件进行报道, 将所发生的新闻事件告诉听众。其次, 在报道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在语言上要注意简洁自然、生动形象, 在声音上要注意清晰洪亮, 既不可一贯的字正腔圆, 也不可偏离新闻现场的实际氛围。综上所述, 对待新闻记者和现场的工作报道人员来说, 一定要注意自己专业素养, 从报道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 给听众带来一场朴实生动的报道, 只有这样, 广播新闻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总结:

广播新闻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以新闻话语权建构为出发点, 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现场报道的水平, 报道的事件要贴近百姓的生活, 以事实为依据, 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给听众带来一场精彩的新闻报道。■

摘要:众所周知, 随着经济的发展, 广播新闻传播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怎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怎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这成为了广播新闻传播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每时每刻都有新闻发生, 怎样才能在激烈的新闻报道中“先声夺人”?怎样在当下的传媒格局中, 能够坚守住自己的阵地、扩大自己的话语权, 成为了摆在当今广播新闻业面前的难题。本文就从广播传播的话语建构及策略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广播新闻传播,话语策略,构建分析

参考文献

[1]李慧佳.以提升新闻节目质量抢占广播受众市场[J].新闻传播, 2011, (06)

[2]王冰.增加广播新闻的现场感[J].记者摇篮, 2010, (06)

[3]陈庆.城市广播新闻的“特色化谋略”[J].新闻天地 (下半月刊) , 2010, (08)

[4]赵阳.怎样办好地方台广播新闻节目[J].青年记者, 2011, (23)

新闻话语分析 篇9

新闻语言对客观性、真实性有着严格的要求, 但新闻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它反映社会现实的客观性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 “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 必然受其所在的社会意识形态的束缚”。 (1) 新闻报道的目的不仅仅是传达信息, 同时也是为了吸引和影响受众。媒体如何报道、描述新闻事件, 从表面上看属于新闻业务问题, 但实际上则取决于新闻报道者的传播目的及其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其所属的利益集团的意志。因而, “新闻的内容不可能是世界的真实反映, 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称作‘观点’的东西, 这种‘观点’根植于社会”。 (2) 然而, 要真正理解英语新闻报道的立场和真实目的并非易事, 许多英语新闻语篇看似客观公正, 实则含而不露地传播着其意识形态意义。针对这一现象, 英国语言学家福勒 (Fowler) 等提出了批评性话语分析 (Critica Discourse Analysis) 的方法, 旨在通过对新闻语篇中语言选择、话语结构等的分析, 来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为新闻语篇的分析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 (3)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新闻对社会的反映, 在实际操作上取决于新闻媒体如何运用新闻语言来反映社会。在新闻语言中, 特定的语篇结构、句法或词语的选用等都代表了媒体对事件的态度和倾向, 也暗示了媒体对受众的认知导向。批评性话语分析就是通过剖析新闻语篇中语言的使用特点和规律, 通过对语言要素的分析, 将新闻传播中的各种寓意揭示出来, 进而解读出文字表象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

韩礼德 (Halliday) 的及物性理论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在这一理论中, 他把语言的表达形式分成若干类型的“过程”: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同时, 每一个过程都有各自的参与成分 (4) 。及物性理论认为, 现实社会中发生的各种事件, 在语言上都可以用上述不同类型的过程来表述, 说话人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 自觉不自觉地选用不同类型的过程, 即选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事件进行表述。对于同一事件, 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过程”来表达。“选择哪种类型的过程来表达一个真正的过程, 具有重要的文化、政治或意识形态意义。” (5) 在新闻报道中, 报道者选用哪种类型的“过程”对事件进行报道, 在其所选用的“过程”中如何安排参与者的位置, 通常取决于报道者的交际意图和他对事件的理解和看法。因而, 我们可以通过对新闻语篇中“过程”的分析, 揭示出新闻传播的真实意图。

批评性话语分析与英语新闻语篇

批评性话语分析所涉及的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和关系过程等在英语新闻语篇中经常出现, 分析新闻语篇中所使用的“过程”及“过程”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 有助于透过语篇的表面意义去寻求语篇背后所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物质过程。物质过程是用写实的手法来描述某一事件的进行过程, 其中包含两个参与者:一是动作的发出者;二是动作的承受者。 (6) 由于物质过程是对客观动作本身的描述, 能给受众以客观真实的印象, 因而在新闻语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在运用物质过程进行陈述时, 报道者通常会依据自身对事件的关注重点, 或者对受众注意力的导向期待, 来安排参与者在此过程中的位置。所以, 通过对物质过程中参与者位置的分析, 往往能够揭示报道者对事件的关注点, 以及其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试看下面两则报道:1.An stormdumped 16 inches of snow on Manchester in five hours last night. (昨夜, 一场持续5小时、降雪量16英尺的暴风雪降临曼彻斯特。) 2.16 inches of snow was dumped on Manchester in an storm in five hours last night. (昨夜, 一场暴风雪降临曼彻斯特, 降雪过程持续5小时, 降雪量16英尺。) 两则报道都是在描述曼彻斯特的一场降雪, 但是通过“storm” (暴风雪) 和“snow” (降雪量) 位置的不同, 可以看出两则报道关注重点的差异, 一则报道强调的是暴风雪的降临, 另一则则强调降雪量之大。

2006年8月20日,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发生什叶派穆斯林遇袭事件, 《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但两家媒体的新闻标题却大相径庭:《纽约时报》的标题是:Insurgents killed 20 in Shiite Pilgrimage amid Heavy Security. (在严密的安全措施下, 叛乱分子杀死了20名什叶派穆斯林。) 该标题使用的是主动结构, 把武装分子即袭击动作的发出者作为主语, 放在句首的突出位置。《中国日报》的标题是:17 killed at religious rally. (在宗教集会上, 17人被杀。) 这则标题选择了被动结构, 把遇难者也就是动作的承受者, 作为主语置于句首。句子的主语从动作的发出者转变成了动作的承受者, 反映出两家媒体对这一事件态度的差异:《纽约时报》突出的是袭击者, 旨在将读者的眼球吸引到这些袭击者身上, 并自然而然地把他们视为伊拉克乱局的祸首;《中国日报》则更关注那些无辜的遇难者, 并进而引导人们思考这些不幸的真正根源。

言语过程。言语过程是指借助话语来描述事件的发展和传达信息的过程, 其中包含三个参与成分:发表谈话的人;说话者谈及的对象;谈话的内容。 (7) 在新闻报道中, 直接或间接引述他人的话语, 特别是一些目击者或权威人士的话语, 更能增强报道的现场感和说服力, 显示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但是, 引用哪些人的话, 引用哪些话, 以及在哪里引用, 都是由报道者决定的, 因而报道者可以借助引用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例如, 2008年8月14日, 我国运动员杨威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体操个人全能冠军, 许多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在其中一篇报道中, 报道者将言语过程作为该报道的主要表达手段, 多次引用了杨威的话语。由于直接引述了杨威本人的话语, 使报道更具权威性。其中两处如下:“All the gymnasts b efore me had pretty high scores and this was the only way out for me.” (“在我之前的选手得分都很高, 这是我唯一的出路。”) “It’s the result of my hard training.” (“这是我艰苦训练的结果。”) 这篇报道, 锁定杨威为发表谈话的人, 以世界冠军为谈及的对象, 内容则是围绕杨威如何获得了世界冠军。借助言语过程, 反复强调三个参与成分的共同主题, 表现出报道者对杨威获得奥运冠军的赞誉和对他的顽强拼搏精神的敬佩。

再看下面的例子:2010年9月, 日本扣押我国渔船。在中方交涉下, 日方最终释放中国船长詹其雄。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 详细报道了这一事件。在其中的一篇报道中, 有一处引自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湘穗的话语:

关系过程。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间的关联关系的语言使用过程, 可分为限定模式和判定模式。在限定模式中, 关系过程的参与者是限定者和被限定者;而在判定模式中, 过程的参与者分别是判定者和被判定者。在不同的英语新闻中, 报道者选择不同的关系过程, 赋予参与者之间这样那样的关系, 并且通过这些关系, 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

我们通过下面两篇报道, 来分析关系过程的两种模式在英语新闻报道中的应用。

1.限定模式

Symbolic of diving’s new world order, China’s women completed another Olympic sweep Monday, and in grand style, to boot.Gao Min’s victory in the 3-meter springboard came on a day that…… (中国妇女星期一在奥运会上又取得了一次完美的胜利, 高敏在三米板的成功象征着跳水界的新的世界格局。) 在上述报道中, China’s women (中国妇女) 被放在突出位置, 通过中国妇女和中国女运动员高敏这一组概念在外延上的关系, 将过程的参与者的指代范围扩大, 从高敏扩大到中国妇女这一群体, 将高敏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推及中国妇女的发展, 其赞誉之情溢于言表。

2.判定模式

North Korea, an ally of China, said it was preparing an“amazing”welcome, indicating that the totalitarian government would mobilize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flower waving people. (朝鲜, 中国的同盟者, 称它正在准备一场“令人惊奇”的欢迎仪式, 这表明这个极权政府将会动员数十万挥舞花束的人群来欢迎奥运圣火。) 这是2008年4月《纽约时报》对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的报道。报道者在报道中使用了判定模式对事件进行表述, 将准备组织群众参加圣火传递活动的朝鲜, 判定为the totalitarian government (极权政府) , 透露出报道者对朝鲜举行盛大仪式欢迎北京奥运圣火的不满情绪。再加上行文中对朝鲜与中国关系的判定, 报道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已经不言而喻。

结语

英语新闻语篇不仅是对现实事件的再现, 也反映了报道者的思想意识及其所处的社会和历史语境。批评性话语分析为深入理解英语新闻语篇隐含的内在意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有效方法, 有助于揭示出英语新闻语篇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语篇中对及物性过程选择的差异, 表现了不同的报道者对新闻事件不同的态度和观点, 以及他们对受众的不同导向。语言形式和意识形态虽然并非总是一一对应的, 但是在特定的社会语境和历史语境中, 语言形式往往蕴涵着意识形态意义。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透过新闻语篇的表面意义去解读语篇背后所隐藏的观点、态度和意识形态意义, 从而对英语新闻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注释

1 Reah D., The Language of Newspapers.London:Routledge, 1998.

2 Fowler R., 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London:Routledge, 1991.

3 Fowler R., Language and Control.London:Routledge&Kegan Paul, 1979.

4 Halliday M.:《功能语法导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年版。

5 Fairclough Noma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2.

新闻话语分析 篇10

新闻话语是构筑在新闻信息的概念基础上,对新闻从形式上和语义上的结构、用法及功能的表述。(刘晓畅,2006)采访录作为新闻报道的类型之一与报纸新闻报道的文本类型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采访录的语言与谈话语言类似,实质上是会话的一种,在研究中,除了清楚它新闻的特性,还要考虑到采访录话语的会话性的特征。但这种相对口语化的语言的结构也必须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来理解其社会意义。

荷兰学者Van Dijk曾提出过话语的三大结构,即超结构(superstructure)、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和微观结构(Micro-structure)。超结构指一种话语体裁的完整的上层结构,在特定文化中,超结构是预设或规定的,不涉及内容。涉及到内容的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前者层次较高,后者层次较低。话语的这三大结相互关联,构成完整的话语。

1 访谈录宏观结构分析

对于现场谈话而言,“主题是对话语的全局性、宏观层次上的研究,用以研究主题也就是话题的理论基础是语义学的宏观结构”(梵·迪克,2003)。在现场谈话中,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每一句话都表明其各自的立场和观点。宏观结构确定一个谈话的大方向,而有这个大方向展开往下深入的谈话内容则可以看成是一个个话题。访谈录的话语通常由多个话题构成,其中又分为主话题和子话题。法拉奇对基辛格的采访主题是关于越南战争的,很显然“越战”在整个访谈过程中是主话题,而随后又谈到了和平、权势以及关于尼克松总统等的子话题。这里以关于越战与和平的第一个子话题为例来分析宏观结构层次。

1.1 抽取中心命题(命题群)

P2.和平即将实现,我们(美国)已下定决心要实现和平

P3.只要在与北越人为签订最后协议而恢复谈判以后,和平即能实现

P4.和平将在合理的短期内实现

P5.基辛格强调谈判一直在进行,是北越人坚持10月31日签约的,并表明不想就此再讨论

P6.法拉奇强调是美国人同意10月31日签约的

P7.谈判细节尚待商定,我们(美国)尽可能遵守那个期限(10月31日)

P8.只要北越人愿意,谈判随时可以继续进行

P9.北越人不可能因为一些细微的地方拒绝谈判或拒绝讨论修改建议

P10.法拉奇提问:北越人很固执,措辞严厉,对您(基辛格)的谴责几乎带有侮辱性

P11.基辛格回答这些都不重要,事情大体上按预计结果发展,实质没有改变

P12.基辛格再次强调和平将在谈判恢复后的几个星期内实现,不是在几个月内

以下根据宏观规则中的删略和概括的原则从中心命题中抽取一级宏观命题。

1.2 从中心命题抽取一级宏观命题

M1.1(中心命题P2-P4)谈判恢复后签订协议,和平即能在短期内实现

M1.2(中心命题P5-P7)原本定于10月31日签约,美国同意这个期限

M1.3(中心命题P8-P9)谈判可以而且绝对有继续进行的可能性

M1.4(中心命题P10-P12)北越人态度强硬,但基辛格对于很快实现和平胸有成竹

1.3 从一级宏观命题中抽取二级宏观命题(子话题)

M2.1(M1.2-M1.4)只要北越同意恢复谈判,就有签订协议的可能,和平即能在这之后的短期内实现

在从文本推导子话题的过程中,语义规则是必须遵守的,除此之外,信息的删减和概括要通过对事件内容的了解及有关的背景和常识来进行。相比纯新闻文本,访谈录更类似于电视谈话节目,从子话题就可以看出主持人和被采访者对于某一事件的看法着重点在哪里,视角是什么。通常一篇采访录都含有多个子话题,每个子话题都可单独作为一个谈话单元传达意义,且这些子话题都促进或共同构成了核心事件的意义传达。

2 采访录话语的微观结构

在对基辛格采访录的宏观分析完成之后,再来分析微观层面或说局部结构。这里主要讨论法拉奇对基辛格的专访录中局部话语的隐含意义。新闻采访的话语中往往有着不同层面上的隐含意义,正是这种语言的隐含意义的存在使得现场谈话能够顺利进行。冯·戴伊克曾提过,话语隐含意义有多种不同的表现类型,也可以从不同的途径分析研究。在采访录的局部话语中采访者和被采访者都内含了许多一般认为是常识的信息和无须解释就能被理解的命题,话语隐含意义也就从中得出。

暗示是最一种常见的表达隐含意义的方式。Van Dijk在有关社会话语的研究中“将话语语法、话语理解的研究成果与社会结构、社会心理理论结合起来,强调社会认知(如态度、观念、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和社会话语中的纽带作用”。(赵为学,2007)他说,“权势通过对话语体裁、内容、文体的不同控制程度而直接行使、表达出来。根据话语的不同产生和再生形式,即实际产生、表达、传播、影响的形式,我们可以对这种控制做系统分析。”(冯·戴伊克,1993)以下分析一段具体的采访录话语:

法拉奇:基辛格博士,如果我把手枪对准您的太阳穴,命令您在阮文绍和黎德寿之间选择一人共进晚餐……那您选择谁?

基辛格: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法拉奇:如果我替您回答,我想您会更乐意与黎德寿共进晚餐,是吗?

基辛格:不能,我不能……我不愿回答这个问题。

法拉奇:那么您能不能回答另一个问题,您喜欢黎德寿吗?

基辛格:喜欢。……

法拉奇:跟阮文绍的关系您也作同样的评价吗?

基辛格:我过去与阮文绍的关系也很好。过去……

法拉奇:对了,过去。南越人说你们相处时不像朋友。您想说的正与此相反吗?

基辛格:关于这一点……我和阮文绍像盟友那样互相对待。

首先,上述对话中有这样一些被认定为读者已知的背景信息:越南战争最后阶段的局势,基辛格本人希望尽快把美国从越战泥潭中拉出来的立场,美国同南越阮文绍集团的关系等,这些是这段采访能够表现和传达意义的前提。其次,这段采访中,尤其是法拉奇提问的话语中,其实有也多暗示,例如:“那么您能不能回答另一个问题,您喜欢黎德寿吗?”这句话表面上看是法拉奇突然转移了话题,但联系上一个提问来看,其实是法拉奇在暗示基辛格作出足以传达信息的回答,并且受到了效果。基辛格给出了简洁肯定的回答:“喜欢”,在这之后又谈了对黎德寿的看法。法拉奇的这个暗示就达到了目的。再如,“对了,过去。南越人说你们相处时不像朋友。您想说的正与此相反吗?”这句其实也是法拉奇给出的一个暗示,诱导基辛格从过去的关系上谈到现在的情况,现在的关系。这个暗示也收到了效果,从基辛格的回答中,法拉奇得出了结果。在问答中分析基辛格的话语意图,并通过提问,引导基辛格作出实质性的回答,法拉奇实现了对整个谈话的成功掌控。

3 结束语

对新闻话语的结构应进行多个层面的不同角度的分析,这其中不仅包括新闻话语结构的微观层面也包括宏观层面。作为一种语言运用的形式,新闻采访录的文本同样包含词语、句子等语言结构,对其进行的话语分析不仅要包括句法、语义等语法特征或风格的研究,又要考虑到它特殊的新闻性,因为它的结构与纯新闻文本有所区别。本文以法拉奇对基辛格的采访为例初步尝试了用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对采访录的语言进行分析,以期对今后同类型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柏华.奥里娅娜·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录[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2]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M].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3]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M].施旭,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171.

[4]赵为学.论新闻传播学话语分析理论的建构[D].上海:上海大学,2007.

上一篇:动画项目下一篇:油气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