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过渡方法

2024-09-03

语文教学的过渡方法(精选十篇)

语文教学的过渡方法 篇1

一、生活事例式过渡法

事例过渡, 就是教师通过新闻轶事、历史故事等过渡新课的方式。通过具体事例, 教师找到“切入点”, 提出新的问题。例如:在“燃烧的条件”导入之前, 先放几幅有关奥运火炬的画面和几届奥运会圣火的材料。看完材料和图片后, 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1976年和2004年的火炬会熄灭, 而2000年火炬会在水中传递, 而2008年火炬可以在“第三极”上点燃?自然而然的就过渡到“燃烧的条件”这一新课内容。

二、实验式过渡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通过实验过渡新课, 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获得知识和技能, 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在讲“燃烧的条件”课题时, 一位老师是这样过渡的:先向学生要一张纸, 提问:用打火机能把这张纸烧掉吗?学生答能。老师接着问一定能烧掉吗?接着演示实验:在纸中包住一定量的水, 然后在有水的纸的下面用打火机烧。老师激疑:纸为什么没有被烧着呢?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学生中爆发出了自发的激烈的讨论。在学生众说无果的时候, 笔者引出了探究的课题。

三、比较式过渡法

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比较, 使教学过程的内涵更充实, 更丰富, 也是衔接过渡的方法。例如:“燃烧的条件”课题讲完后, 如何过渡到下一课题“灭火的原理”?先PPT展示火箭升空和火灾的关于燃烧的一组图片, 让学生观察比较, 然后总结出燃烧能够造福人类, 但有时燃烧也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接着提问:看了图片, 同学们一定非常震惊吧。我们大家能不能一起来探索一下, 怎样才能控制燃烧?通过比较, 很顺利地就由“燃烧的条件”课题过渡到下一课题“灭火的原理”。

四、暗示式过渡法

暗示在衔接过渡中, 就是为学生的思维水平步步升高竖起的梯子, 为学生到达认识的彼岸搭起的桥梁。好的暗示, 让人豁然开朗, 带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与兴奋。例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术揭秘时, 当学生沉浸在魔术惊奇氛围里的时候, 老师问道:“你们知道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吗?”学生一时不知怎么回答, 继而唧唧喳喳:“是因为手帕不是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等等, 不一而足。此时的意见不统一, 说明学生思路是多向的, 头脑是灵活的, 很有利于点拨暗示。老师开始步步诱导:你们知道手帕没有可燃性吗?手帕与氧气隔绝了吗?燃烧的是什么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仔细思考后答出是手帕具有可燃性, 没有与氧气隔绝, 燃烧的是酒精, 说明酒精的着火点低, 而手帕的着火点较高。老师随即肯定:很对。学生此时一致回答出就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老师此时反问道:“难道酒精燃烧不放热, 手帕温度达不到着火点?燃烧都会放热呀, 手帕温度怎么会达不到着火点呢?”老师重复着“燃烧放热”这句话。我们知道, 在教学中重复就是一种暗示, 一种提醒, 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轻轻的叩动。此时老师寄于学生一种期待, 期待着一种富有创见的回答。而学生此时也处在紧张的思索中。老师及时提示:“同学们, 我们已经知道, 手帕烧不坏就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酒精燃烧也会放热。那么放热与达不到着火点的矛盾, 我们怎么理解呢?”教室依然是一片宁静。但此时的宁静, 却已是箭在弦上, 弹入膛中后的宁静。只要触动机关, 扣动扳机, 学生的思维之箭, 就将射向认识的彼岸。而触动这机关, 扣动这扳机的, 正是老师点拨暗示、引发学生联想的语言, 真正衔接过渡性的语言。老师此时说到:“本实验用的酒精是纯酒精么?”这真是绝妙的暗示。轰然一声, 教室里突然热烈起来。学生们醒悟了。一个胸有成竹的学生说:“实验用的酒精是混合物, 白酒中有水, 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手帕上的水份蒸发, 而蒸发是吸热的, 带走酒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 使得温度没有达到手帕的着火点, 所以手帕没有燃烧起来。”

于无疑处有疑, 在无疑处激疑, 是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的共同特点。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无疑———有疑———释疑的完美实现, 首先要求教师在衔接过渡中精心设计暗示性语言。

五、悬念式过渡法

北宋哲学家张载指出:“在可疑而不疑者, 不曾学, 学则须疑。”作为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会“布惑”, 并以此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 使由难变易的教学过程再起波澜。例如:在学完本节课之后, 下一节将紧接着学习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和爆炸知识, 可以这样结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知道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这三个条件需要同时具备。可是如果与可燃物氧气接触充分与不充分接触, 燃烧情况又会怎样?下节我们在学习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时和爆炸时, 将与同学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这样可使同学们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跃跃欲试, 促使他们主动预习, 寻找答案, 也为下节课的开头埋下伏笔。

小学语文常见的作文过渡方法 篇2

1、词语过渡的概念。什么是过渡词语?当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意思的转换,并不复杂时,一般用其所长一个词、一个短语来过渡。词语过渡及句子过渡,统称“语句衔接。” “语句衔接”,是文章过渡的一种方法,是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衔接转换。

2、词语过渡的作用。 语句衔接,它在上下文中起桥梁作用,使前后相关的两层意思或段落,上下连贯,承上启下。在写作时,重视语句衔接,可使文章完整、紧凑、自然、流畅。

3、、过渡词语的过渡方法常用的过渡词:

用连词:(因为、所以,因此等。)

用副词:(不过、固然等。)

用方位词:(以上、以下、此外等。)

用序数词:(首先、其次,第一、第二等。一、二、三等。)过渡短语:(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总而言之 等。)

用关联词语: 1、总分关系的:分述如下、综上所述、总之 等。2、两段之间是转折关系的:后一段落常用:但是,反过来说。 3、两段是补充关系的:另外、还有 等。在意思有较大的转折时:用:然而、不过,至于,现在 等词过渡。

用时间、方位词语:如去年、今年,过去、现在(表示时间转换); 前面、后面,东、南、西、北等(表示地点转换)

(二)学会用句子过渡

1、、过渡句的运用。用承上启下的句子过渡,要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过渡,或用二个句子过渡。句子过渡,常借助“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可是”等关联词,组成一句话来过渡。

2、、过渡句的作用。 过渡句起到连接上下文、承上启下之作用。用一个完整的句子过渡,如果过渡句在一段之首——起承上启下作用;如果过渡句在一段之末——起启下的作用。

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过渡,在时间、场面、议论的重点等有大的转换时,在各大层次之间进行转换时,在叙、议之间,互相转换时,往往用过渡句(或过渡段)过渡。有时,也用空行来表示。

3、根据过渡句所在的位置,有三种过渡方法:

a过渡句置于段首:用下段首句过渡。

用下段首句过渡,起挈领下文的作用,称为“启下过渡”。

b、过渡句置于段末:用上段句尾过渡。

过渡句放在段末,起小结前文,引出新意的作用,可称为“承上过渡”。

c、过渡句置于段中:用段中句子过渡。

如《反对党八股》一文中的一句:“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了么?也不好。”作者用这一设问句过渡,既承接上面对“长而空”的批判,又开启下面对“短而空”弊病的阐述,强调“应当禁绝一切空话,”并且明确指出“我们反对的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的八股调。”

(三)、学会用段落过渡

1、什么是过渡段? 衔接上下文,在两个意思相距较远,或转折较大的情况下,用过渡段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达到自然过渡。“逻辑段”(层次结构段)之间,有时也用“自然段”来过渡。

2、过渡段的作用。用段落过渡,既承上,又启下。段落过渡法,能使相邻的两层意思和段落,上下贯通,前后衔接,浑然一体。内容转移、跨度较大,或倒叙与顺叙相转接的地方,一般需要段落过渡。

3、段落过渡的运用。用作过渡的独立段,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几句话。

特殊形式的过渡

4、特殊形式的过渡。 特殊形式的过渡有:自然过渡、空行过渡、小标题过渡、顶针过渡、逆接过渡、两次过渡等。

a自然过渡。这是最常见的过渡方法。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文章在时间、地点、场面、人物活动、论述的问题等,紧紧相连,而没有发生大的转换时,往往自然过渡,就不需要什么过渡语。

为了衔接紧密,自然过渡的上下两段,在词句上,还经常互相照应。

这也就是说,在层次之间、或在段落之间,具有自然过渡的属性,上下意思紧密,就不必另加过渡句、过渡段了。

b、空行过渡.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采用空行过渡形式,也可起到承上启下之作用。

c、用小标题过渡.在文中设立几个小标题,也是自然过渡。

d、两次过渡.记叙文,要进行插叙和倒叙时,在插叙部分和倒叙部分的首尾,要进行两次过渡。

初中物理教学环节的过渡方法探讨 篇3

关键词:教学环节;过渡方法;物理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都存在一定的发展和阶段性过程,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一般在物理教学上分为这样几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导入、核心内容讲解、学习效果评估以及教学内容总结。在这几个教学环节中,每两个环节之间都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衔接词汇进行自然的过渡,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流畅度,还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引出新的教学兴奋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老师特别容易忽略教学的衔接性和连贯性。本文就物理课堂教学上过渡方法以及衔接性环节的使用进行了讨论,分别从不同方法和角度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物理教学有所帮助。

一、以故事的形式进行兴趣式衔接引入

日常物理课堂教学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定理和公式的讲解,在这些内容的讲解上如果采用直接介绍的方法会十分枯燥,缺乏吸引力。但是,如果能够通过讲故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进行浮力定律的讲解中,教材编排是直接的问题引入,直接跟学生提问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等因素无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就难以让他们更好地继续学习。而如果通过一个关于浮力的故事就能够更加顺利地引入浮力这一概念,如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时清政府听闻八国联军钢铁制造的军舰在我国大沽炮台进行挑衅的时候没能足够引起政府的重视,原因并不是政府无力抵抗,而是传统愚昧的观念,当时清政府官员认为钢铁比水重,无法浮在水面上,更无法进行军事侵略,因此,这种专制而愚昧的想法错使当时清政府失去了抵抗的最佳时机,进而导致了北京的沦陷,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导致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时清政府没有人对浮力这一原理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研究和试验。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合理地引入了对于浮力的教学,就会激发学生对于浮力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加自然地接受浮力这一概念。

二、以新奇的试验和想法进行课程衔接

每节物理课程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既是一个新的教学起点,又是建立在上一个教学基础上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衔接上更要以新奇的教学方式保持学生的兴奋点,通过这些奇特的想法和试验进行新知识的引入。如,在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教学中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都知道镜面反射比白布对光的反射能力更强,那么在进行电影放映的过程中可以用平面镜代替幕布吗?”一般按照常识理解,大家都会说平面镜的放映效果会比幕布好很多,这时就可以通过投影仪和一块较大的平面镜进行图像放映,结果大家在平面镜上没有看到预想的效果,学生就会对这种情况感觉非常好奇,这时就可以自然地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知识教学,顺利地完成该部分教学内容的引入。

三、通过笑话进行幽默式引入

在物理概念教学的引入过程中,通过一个笑话进行幽默性引入不仅能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还能激发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的求知欲。如,在进行惯性概念的教学引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笑话进行引入: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甲突然倒在乘客乙的身上,这时乘客乙抱怨道:瞧你那德行。而乘客甲却非常幽默地说道:“这不是德行,是惯性。”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这时候老师再进行及时提问,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什么会摔倒?乘客甲所说的惯性是什么?惯性是怎样作用在乘客甲身上的?通过这一系列的提问顺理成章地引入惯性这一概念,将学生轻松愉快地引入到了惯性概念这一教学环节中。

总之,进行物理教学课堂衔接和引入的衔接性语言远不止上述几种方法,因此在进行教学环节过渡的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选择和组合,即使同类的教学环节之间也存在不同的知识、思维以及方法层次上的差异,衔接性语言也将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始终。教师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引领者不仅要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还要遵循教学的自然性和探索性,做到连贯性物理教学,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德启,李新乡,陶洪,等.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杨宝山.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过渡方法 篇4

一、较好的利用自然过渡

所谓自然过渡也就是把教学内容前后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自然的在学生面前进行展示,在进行展示时,整个学习内容较好的连接在一起、顺理成章不会有任何的破绽,这样可以确保整个知识环节的整体性。现在的教材对于小学英语教学没有进行严格的限制,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认真的去探讨就会发现“听”“说”“读”“写”等模块的内在联系。如在主讲颜色课文当中,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几个关于颜色的单词之后,教师可以使用这样的自然过渡“children,we can read so many words of colours,and we canalso sing a nice song.”,紧接着教师指向黑板上书写的有关颜色的单词,一边画出颜色,一边慢慢唱出英语单词发音,这样一首和谐的颜色乐章就拉开了。

二、使用chant来巧妙的过渡

Chant指的是内容短小的诗歌,与在学生中间传唱的童谣比较类似,在句式上比较的单一,节奏感比较强,并且容易记住,主要是借助说唱的模式来表达,这样孩子就会比较乐于接受。它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情趣,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美的享受,提升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智,是训练学生语言的有效手段。所以使用Chant来巧妙的过渡是非常不错的,这在教学的时候就会显得比较轻松、自然,学生在接受的时候也会比较容易。例如在学习完课文以后,对于单词telescope来说,教师借助PPT课件来展现一个望远镜,望远镜里要放置一个模糊的物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说Chant:make things big.Let’s have a look!telescope.此时学生说Chant一次,望远镜里的物件就变大一点,当变得足够大的时候,学生会看到那是一个启瓶器。这样就会比较自然tin-opener这个单词教授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但将难以记忆的困难单词学会了,而且还增强了对旧知识的认识。

三、使用好应景过渡

应景过渡就是巧妙利用课堂中的即时资源,无论是人的因素、物的因素、时间因素还是空间因素,只要有利于课堂教学,都可以用来作为教学过渡的资源,机智巧妙地引领课堂活动走向下一个环节。所有的过渡语当和学生身边的事物有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简单,内容还要不失真,能够非常快速的进入题目,让学生可以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有一位资深的老教师在讲授有关职业的相关词汇的时候,尽管是在别人的教室教授其他的学生,这位老教师对这个班级的学生都不了解,课节开始的时候,他以自己的身份作为导语:Everybody,My name is…,I'm your new teacher,I will teach you English…”这时候用PPT来把teacher—teach这个单词展示出来,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的了解“职业”这个词语了,下面的教学就会一帆风顺了。在场听课的教师在赞叹该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的同时,更深记着开场那看似无痕无形却巧妙灵动的导课艺术。

四、借助教学主线巧妙过渡

对于精彩的课堂教学来说,必须要有比较清楚的教学主线,较好的教学主线可以将所有的教学内容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将知识点、重难点都可以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让学生高效、优质的学习新知识。例如教授What’s the matter?的B和C两个部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动画人物帮助小老虎找妈妈作为教学的主线,教师先进行情景简介,紧接着将动画人物引入,此时可以提出问题。此时教师可以使用课件来播放小老虎的吼声,让学生想一想这是什么动物,这就可以将What’s the matter? 这个新句型导出来了,教师再借助各种小问题来让学生提问小老虎,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可以把hungry等新词引出来。小老虎要找妈妈所以要将Here’s some…for you这个句型引导出来,借助课件播放小老虎口渴了,此时学生会将与喝水有关的所有词汇引出。还可以将在找妈妈过程中遇到的麻烦和困难,全部用英语词汇表达出来。在整个的教学环节里面,以找妈妈为主线,在寻找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的新词汇,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依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随时的进行完善,针对不一样的情况采取不一样的方法,确保课堂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各个环节之间紧密相连,融会贯通,做好教学环节相互依存和拓展,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带动起来,让学生自始至终都有比较充沛的精力,让他们自己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来说,它包含了比较多的环节,想要使教学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就要对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准备,还要做好每个环节的相互过渡和衔接,使其保持紧密的联系,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过渡方法进行了探讨。

怎样过渡小升初的方法 篇5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升入中学后的一个最要紧的问题,是如何顺利做好“初小衔接”的过渡。如今,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同学们应该已经初步适应了初中生活。我个人认为,同学们应首先解决的是作息时间问题,在小学,多数同学养成了晚上9:00前睡觉,早晨7:00左右起床的习惯,而升入中学后,同学们需要养成晚9:30左右睡觉,早晨6:00左右起床的习惯,因此,同学们需要尽快适应,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上课认真听讲,提高课堂效率,是学习好的前提和保障。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好的同学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上课精力非常集中,决不放过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而不像有些同学,刚听了两句就觉着什么都听懂了,从而错过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在做作业和考试时,有很多老师上课反复强调的知识点他们都做错了,这样一来,学习成绩自然也就不可能会好。上课还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这些都是课堂上的重点,同时,记笔记还能帮助你认真听讲,因此,在课堂上记笔记还是很有必要的。

课后要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对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人脑毕竟不是电脑,总有个遗忘问题,而其,遗忘的基本规律是先快后慢,新学的东西在短期内遗忘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必须要及时、经常的进行复习,孔子云“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见,复习对学习来说真的是很重要的。

小升初的过渡方法

很多好同学都有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这样,在上课听讲的时候,就更有针对性,有助于提高课堂听讲效率。每一章节学完之后,他们还能及时复习,从而能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对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对概念的理解非常重要,切忌死记硬背。数学跟语文和英语不同,不需要背的一字不差,重在理解,只要意思对了,关键性的字词不错就可以了。明白了还要会用,这就需要多做题,加深理解,多见识一些题型,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增强信心,要有恒心和毅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决不能仅满足于课本上的那点东西,多做点课外题,甚至上“奥数班”,来提高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有必要的。

同学们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难题,这对你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定要珍惜,首先要自己多动脑子,下功夫解决,当你通过努力,终于想通了以后,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你会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你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如果自己实在是想不通,解决不了,就应主动和同学交流,共同探讨,或者直接向老师请教,有些时候,别人给你稍一点拨,你也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能发挥群体的力量,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你会进步的快一些。

好同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讲求学习效率,决不拖拉,靠时间,同学们千万别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觉得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就显得越用功,效果就会越好,其实未必,效率才是最重要的。有些问题明明10分钟就可以解决,你非要靠上半个小时,那你的效率就实在是太低了,有些时候,在一个问题上花费的时间很长了,但就是没有想明白,甚至是一点头绪也没有,那就不妨就先放一下,先做别的题,等别的问题解决了,再回过头来做这道题,而有的时候确实学累了,觉着很疲劳,那就不妨先休息一下,总之,效率才是最重要的,不能靠时间,更不能拖拉,以寻求心理上的安慰。

许多好同学手中都有一本错题集,专门收集自己在作业中和考试中做错的典型题目,并经常拿出来看,提醒自己以后别再犯,特别在考试前看一下,能给自己起一个很好的警示和提醒作用。

语文教学的过渡方法 篇6

1.学习心理的认识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因此学生在初中所具有的荣誉感与成功感能否带到高中学习,这就要看他是否具备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找出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办法。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还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缺乏毅力与信心,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能力越得不到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中学习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作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了真正听课的任务,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学习的条理性。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视基础。有些“ 自我感觉良好” 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 水平” ,好高骛远,重“ 量” 轻“ 质” ,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 卡壳” 。

(4)学生在练习、作业上的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讨论问题不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心理素质;慢腾腾作业,不讲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业、练习效率不高。

3.知识的衔接能力。

另一方面,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由于初中教材知识起点低,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亦低,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内容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学生的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涉及到初高中知识、能力的衔接问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1.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 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 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2.加强4 5 分钟课堂效益。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

(1) 抓教材处理。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2) 抓知识形成。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 抓学习节奏。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3.体验成功,发展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数学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自己从这些“成功”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更高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多体会、多总结,不断从成功(那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中获得愉悦,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几点注意

(1) 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防止急躁心理,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要有针对性的教学。

数字电路的过渡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篇7

一、过渡干扰产生原因

数字电路过渡干扰大致分为两类, 一类是因为信号传输过程中延迟引发的, 另一类是信息输入的时间先后顺序引发的。

1. 信号传输延迟原因引起的过渡干扰

每一个器件都有一定的响应时间, 过渡干扰的产生有一个最常见的现象, 就是同一个信号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的时候由于传输时间不同产生的过渡干扰。主要有两个原因导致信号的传输时间不同:一是由于各个元器件的时间参数的离散型导致的。同一个信号分成两个路径传输时, 经过的电路的器件个数和形式是相同的, 但是因为两种电路传输特性存在差异, 从而导致了当信号进入下一级电路的时候, 信号存在了相对的延迟, 从而产生了干扰脉冲。二是由于线路结构问题导致传输延迟, 从而引起过渡干扰。因为同一个信号, 传输过程中一路会经过很多个电路, 而另一路可能经过比较少的电路, 从而会导致这两个信号产生相对的延迟。

2. 由于信号输入时间的先后不同而引起的过渡干扰

如果有很多输入信号在同一级的电路中, 这些信号的输入时间先后的不同也同样会引起过渡干扰。此外, 如果一个时序逻辑电路中存在异步计数器, 当时钟信号和输入信号同时改变的时候, 并且是从不同的路径最后到达同一个触发器, 这样也有可能引起过渡干扰。这样的干扰经常出现在计数译码电路或者与或非电路中。这种干扰的产生是因为信号输入时间不同导致触发器的翻转时间不同, 这种过渡干扰会影响控制系统, 后果有可能很严重。

二、过渡干扰的抑制方法

1. 由于信号传输延迟导致的过渡干扰抑制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来抑制由于传输延迟而引起的过渡干扰:一种是想方设法来阻止这种干扰产生, 另一种是当产生这种干扰时及时的抑制, 防止它传输到下一级的电路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防止干扰的产生:在设计电路的时候, 尽量不要混合使用那些传输时间的差别较大的器件, 即使同一种型号的电路也要小心使用, 因为有可能制造的厂家不同, 导致电路的性能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也可以修改电路的设计逻辑来实现, 比如不用逻辑函数的最简式, 而是用所有的主要项。下面举一个例子, 一个电路用以下表达式表达所实现的逻辑功能:

当两个或者多于两个输入信号变化时, 因为经过的路径不相同, 或者一个或多于一个信号变化时, 因为门电路传输延迟的不同, 会导致产生过渡干扰。要想消除这一类的过渡干扰, 我们可以采取增加多余项这种方法。比如使

这里面BC项是Y的多余项, 这两个式子在逻辑功能上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 但是多了BC这个多余项之后, 就不会出现过渡干扰了。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 加入多余项的同时千万不能改变了原来电路的逻辑关系。我们也可以多加入电路中一些延迟元件或者增加电路, 以使两个延迟时间相差不大的电路得以平衡, 这也是一个消除过渡干扰的办法。如果一个电路已经产生过渡干扰了, 我们可以在输出端加一个旁路电容接地来消除干扰。要注意旁路电容不要太大, 不然有可能会对正常的信号造成影响。如果过渡干扰的脉冲很窄, 只需要用缓冲器或者反相器即可消除干扰。

2. 由于信号输入时间的先后不同导致的过渡干扰抑制方法

有些过渡干扰是因为信号输入时间的先后不同而引起的, 对于这种过渡干扰, 可以采用改变电路的计数器计数方法或者增加选通脉冲来抑制过渡干扰。增加选通脉冲是可以在电路稳定的情况下通过选通脉冲来开通译码器输入信号, 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输入时间先后而产生的干扰。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改进计数器, 比如可以用环形计数器。环形计数器如果有一个触发器翻转, 就能避免过渡干扰的产生。还可以用同步计数器, 同步计数器可以在输入计数脉冲的时候, 使全部应该翻转的触发器同一时间翻转, 这样译码器的输入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到达, 这样也可以避免过渡干扰的产生。现在数字电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了, 同步逻辑电路也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了, 一个电子计算机的电路, 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电路, 如果不采用同步逻辑电路这种工作方式的话, 就基本不可能避免过渡干扰的产生。但时钟的延迟问题也是我们在同步逻辑电路中要注意的。因为一个时钟源需要加入缓冲器来分别驱动触发器, 它不能在同一时间来驱动多个触发器, 特别是多级的缓冲器逐一的延迟时钟脉冲, 连接时钟脉冲时要注意连接的顺序进而确保数据传输正确。同步型时序电路本身也具有较强的能力来抵抗干扰, 它也可以避免由于电路的延迟而带来的干扰。同步时序电路要想使电路状态发生变化必须是在时钟脉冲的某一个边沿, 或者是另外一个时间点, 信号线上面的噪声不影响电路翻转, 那么就基本不会造成干扰了。另外, 在电路翻转的瞬间, 在电源线上会产生尖峰脉冲, 这个在同步时序电路中不会导致过渡干扰, 但是对于异步型时序电路, 这样的尖峰脉冲有可能会某种程度上干扰电路对数据的读取。

三、总结

过渡干扰的产生, 在数字逻辑电路中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要想避免这种干扰对于信号传输的影响以及造成严重的后果, 一是要想方设法来抑制这种干扰的产生, 二是要选择最恰当的电路来避免过渡干扰对数据读取的影响和数据正确的传输。同时要注意, 不能只考虑抑制过渡干扰而忽略电路中其他干扰的预防。同时也要注意时钟脉冲在比较远的传输距离下在电路中产生的延迟、以及时钟脉冲在传输的时候受电磁感应干扰或者静电干扰、以及时钟脉冲中混杂噪声脉冲等等带来的其他问题或者电路的误动作, 也就是说, 我们应该充分的考虑电路的各种常规的抗干扰办法。

参考文献

[1]邹虹, 蔡益宇.数字电路抗干扰研究[M].数据通信, 1994.

浅析路桥过渡段软基的处理方法 篇8

1.1 桥头引道软土地基处治不标准。

通过公路调查结果表明, 软基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主要是施工图设计时, 地质钻探布孔过少, 钻探深度不够, 采用的软基处治理论计算方法和选用的计算参数与软基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 雨水侵蚀造成路堤填土流失和强度降低, 也是造成路桥过渡段路堤沉降的主要原因。

1.2 桥台台背路堤压实度不标准。

公路建设中几乎所有桥梁、通道和明涵等都要求台背填土处治。在公路营运过程中, 路基路面在车辆荷载以及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下, 会形成土基塑性变形的积累, 导致路桥间的差异沉降, 从而影响公路路面的平顺程度。

2、过渡段地基处理方法

2.1、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

在桥台结构完成后, 尽快安排过渡段路堤与一般填土路堤的施工, 并使用具有同等压实度能量的压实机械将过渡段路堤与一般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碾压。在路堤与桥台连接部位, 路堤与锥坡预压填土应同步填筑与碾压, 使用大型机械碾压困难时可改用小型振动压实机械进行充分压实。此外, 对一些路基工后沉降可能大的工点, 如深层软土地基和桥头高路堤, 除了采用一切必要的地基处治措施外, 必须优先安排施工, 进行静置预压直至符合规范要求为止。

2.2、软土地基上修建过渡段, 地基的沉降是诱发轨面不平顺的关键因素。

应对其处理方法进行特别设计。以综合处理方案为宜, 或采用粉喷桩加土工合成材料和砂垫层并利用长短桩逐渐过渡, 靠近桥台处的粉喷桩最长, 且最好桩端支撑在硬层上;或采用排水固结法加土工合成材料, 并辅以超载预压, 采用加密区、密疏过渡区和一般区方式, 由桥台向路基过渡。关于竖向排水通道, 大通道塑料排水板的处理效果要比袋装砂井好一些。因为在施工中对砂的质量和灌砂率难以掌握, 可能会出现缩颈或隔断, 继而影响排水效果。土工合成材料宜采用抗拉强度高的土工隔栅或土工格室。粉喷桩加土工合成材料处理软基, 可以加速施工, 有效缩短固结时间, 减少差异沉降, 并且复合地基的沉降量和地基土侧向位移较小, 可有较大的填土速率, 可缩短工期, 是过渡段软基处理解决轨面不平顺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2.3、过渡段合理填料的确定

路桥过渡段的沉降差主要由路堤压缩沉降和地基沉降引起。由动荷载引起的基床范围内的变形在强化基床表层后处于较低的水平, 而线路大部分的沉降主要是由于恒载作用下产生的路堤下部以及地基土层的沉降。对于路堤下部填料而言, 不同填料在达到同一压实度的情况下, 在同一荷载作用下的压密下沉是不相同的。强度低、刚度小的材料较强度高、刚度大的材料大得多, 即用强度低、刚度小的材料即使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在较大荷载作用下仍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因此为减少轨面的弯折变形, 应采用强度高、刚度大的级配粗粒料, 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石、水泥石灰改良砂石土或低标号混凝土等。

2.4、加筋土路堤结构技术

在路桥过渡段中埋设一定数量的加筋材料, 一方面, 使表观侧向应力增加许多, 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土体的侧向变形, 提高加筋土的整体强度, 限制了加筋土的整体变形。另一方面, 铺设了加筋材料后, 若将土筋看作一个复合体, 则加筋材料的铺设增加了路基土的刚度。这一刚度的增加程度视土工材料铺设的层数、间距及其力学特性而定。因此, 若在有效的压缩层厚度中设置数层加筋材料, 则由于土筋之间的剪阻约束作用, 使得土层的沉降有效地减少。从而通过调整加筋材料的布置间距和位置, 可将桥台后过渡段的台阶式沉降变成连续的斜坡式沉降, 以及降低台背处的侧向和垂直应力所引起的很大的剪应力, 以达到路桥过渡段平稳过渡的目的。

2.5、桥台软基的处治施工

从公路工程施工分析可知, 水泥粉喷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效果明显, 施工工期短, 但工程造价高;超载预压可利用施工荷载作为软基预压荷载, 方便施工, 工期长, 剩余沉降量大;塑料排水板法加固工期较超载法短, 较粉喷桩法长。此外, 还有强夯法和爆破法等软土地基处治方法。各种方法的机理及适应性各有特点, 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工程实际情况加以选择采用。为了保证软基排水固结的施工质量, 消除软基路堤不均匀沉降的现象, 必须尽可能地提前软土地基路段的施工时间, 尤其是桥台地段的施工时间, 争取更长的预压时间, 以减少软基路堤工后沉降;根据软土的地质条件、土层性质和路堤填筑高度, 一般路堤采用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处理, 其间距在邻近桥头路段附近应加密;在桥台处设置搅拌桩过渡段, 并在搅拌桩过渡段末端与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密区交接处设置土工织物砂垫层, 以协调变形。

2.6、过渡搭板的设置技术

在路桥过渡段范围内路堤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搭板一端置于台后的盖梁"牛腿"上, 另一端支撑在基床底层填土表面。搭板的放置, 一方面可减小轨面弯折角, 另一方面利用其较大的抗弯刚度来增大轨道的刚度。由于搭板一端铰支于刚度极大的"牛腿"上, 可视为不可压缩且无位移, 而另一端可视为支撑于弹性基础上。随着路基下沉, 支撑面面板底面弹性层承托转为搭板部分承托, 并产生变位角, 此时的支撑力发生应力重分布, 使面板承受局部拉应力, 因此在搭板的设计中应进行配筋内力计算, 否则产生的工后沉降会在搭板支撑面下形成脱空的同时, 由不均匀的支撑会引起在脱空区最大沉降值处的板下位置处产生应力集中。当应力值超过允许弯拉应力时, 搭板断裂, 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速度与舒适性。因此, 在对搭板合理设计的同时, 严格控制填料及压实标准, 并且在搭板支撑的范围内, 采取措施加固路基。

2.7、路基排水设施的合理设置

为了减小雨水对过渡段的侵蚀作用, 在过渡段路堤填筑前, 应在原地基土拱上设置泄水管或盲沟。泄水管的设置方法是:对基底做必要的处理后, 填筑横坡为3%~4%的夯实粘土土拱, 再在土拱上挖一条成双向坡的地沟, 然后在台背全宽范围内满铺一层隔水材料, 在地沟内四周铺设有小孔的硬塑料管, 塑料泄水管的出口应伸出路基外, 然后在硬塑料管四周填筑透水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材料, 再分层填筑过渡段透水材料, 直至基床表层底面。

结束语

路桥工程实践证明, 在桥头引道处, 刚性桥台和柔性路堤之间的强度渐变段易产生不均匀沉降, 出现桥头跳车现象, 成为公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而又突出的问题。对高速铁路过渡段的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 以确保列车高速、安全、平稳地通过软土地区。从而减轻甚至避免公路桥头跳车现象, 提高公路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交通营运舒适性, 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摘要:路桥过渡段作为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的结合部位, 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因此, 必须从过渡段的地基条件、软基处理方法、填料选择、压实标准、质量检测上采取措施, 以减少两者之间的塑性变形差, 实现平稳过渡。由于两种结构物刚度不同, 会引起轨道竖向刚度的突变。因此, 必须在路基和桥梁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 使轨道的刚度逐渐变化, 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路桥间的沉降差。

关键词:过渡段,软基,路基,路基

参考文献

[1]朱志勤, 吴新贵.土工格栅技术在宜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应用[J].广西交通科技, 2002, 27 (2) :80-81.

[2]张春平.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有效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4, 161 (7) :77-78.

语文教学的过渡方法 篇9

1 路桥过渡段产生沉降差的原因

1.1 雨水的侵蚀作用。

塑性累积变形过渡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外力列车和载荷填料自重作用以及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可能会在桥台后的填土上产生伸缩裂缝。由于线路长期受到雨水的侵蚀作用, 使填土的孔隙率发生改变, 路堤填土出现病害, 强度降低, 产生过大沉降, 或由于水的渗透流动带走填料中的细粒土, 使过渡段出现沉降变形。

1.2 过渡段填料压缩变形。

如何减小过渡段填料的塑性变形是解决过渡段沉降差的重要因素。在施工期间, 伴随着压实设备的反复碾压, 填料颗粒间的孔隙不可能完全消除。线路通车后在列车载荷和填料自重的作用下, 填料逐渐被压缩, 孔隙率继续减少, 故而还会发生塑性变形。不同性质的填料产生的沉降大小亦不相同。在相同的压实标准下, 强度低、刚度小的填料较强度高、刚度大的填料产生的压缩变形大得多。因此, 过渡段中应使用强度高、刚度大的优质填料, 如级配良好的级配粗粒料或素混凝土等。

1.3 软基处理方法的差异。

在软土地基区段, 由于过渡段和桥台地基的处理方法的差异也是引起过渡段沉降差的重要原因。桥台处一般采用刚性的钻孔灌注桩, 深度达数十米, 可认为其基本上不产生变形。而路堤则采用常用的排水固结法、深层搅拌桩法、碎石桩法等, 地基固结度很难达到100%, 并且由于次固结沉降的存在, 使工后沉降经历很长的时间才能稳定, 其变形要比刚性桩大得多, 从而会在桥台台背处出现纵坡突变点。

1.4 施工技术原因。

一般工程的施工, 往往构造物下部先行施工, 待桥台工程完工后, 再进行桥台后路基的填筑。但一般路段的施工大部分是路基先成型, 过渡段的填土施工安排在施工工期的尾部。一方面为了赶工期, 填土的压实质量控制不够严格, 使填土本身出现过大的沉降变形;另一方面, 由于桥头路基位置特殊, 桥台背后填料往往会由于作业面狭窄而压实机械压实不到位, 压实质量下降。

2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在建设的过程中,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是核心与基础, 那么保证施工质量的施工技术就显得更为重要。铁路线路是由上面的轨道结构和下面的路基、桥梁、隧道等结构物所组成, 而路桥过渡段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优先对桥梁、路基和过渡段进行施工建设, 使其有一定的静止稳定时间, 防止列车运营后过渡段沉降变形现象的发生。

2.1 在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进行施工建筑时, 因为过渡段区域内的地基竖向硬度会产生变化, 从而产生沉降差影响列车安全、快速的运行。所以, 路桥过渡段区域内的地基土不但要满足铺设轨道让列车安全运行的要求, 还要对地基土的硬度提出要求。路桥过渡段地基处理应与桥台和相邻路基的地基同时进行建筑施工, 在对其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填土建筑施工。

2.2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 在对其地基土的硬度进行验收后才可进行填筑施工, 选择填筑材料至关重要。在选择填筑材料时, 为了保证路桥过渡段的工后沉降可以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 对于一般的地基土在选择填筑材料时, 应填筑强度高、变形小的粗颗粒配料, 这是世界范围内铁路设计施工时的标准。此种材料质量可靠, 容易控制, 在分层填筑时只要厚度适度, 在按照较高的压实标准下, 比较容易密实, 不但可以减小路基本身的压缩性, 能保证过渡段刚度和变形的均匀过渡, 而且工后产生的沉降差不会太大。对于较软的地基土, 首先要对地基土进行加固, 之后可以选择轻型填料进行填筑, 这是为了减小填料本身的压缩性, 减少对地基的竖向加载作用和对桥台的水平压力。

2.3 在进行填筑时还要做好过渡段内排水设施的设计, 包括横向排水和纵向排水, 防止在施工工程中雨水和地表水的流入, 对于已有的积水要进行挖掘排水沟或用水泵进行排水。在路桥过渡段进行填筑之前, 还应该在原地基土上挖掘设置排水渠或泄水孔。具体的方法是, 在对地基土进行加固和一些必要的处理后, 填筑横坡为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的夯实黏土土拱, 并在土拱上挖一条成双向坡度的地沟, 然后再全范围内铺上一层隔水材料, 在地沟内周围设置有小孔的可进行排水的塑料管, 这些排水管的出口应全部在地基之外, 并且远离地基, 防止地基因为积水而下沉, 导致地基变形, 在设置好排水管之后, 在排水管的四周填筑颗粒较大、渗水性好的砂石材料, 直至基床表层地面, 真正的处理好排水问题。

2.4 在过渡段填筑材料填筑以后, 要有选择性的选择机械进行碾压。如果过渡段区域内施工空间比较大, 可以选择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在施工时, 要先静压, 碾压时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在直线地段进行碾压时, 要从两侧向中间进行碾压;在曲线地段进行碾压时, 要从中间向两侧进行碾压。在大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 可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碾压, 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 可采用片石填充的方法, 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压实。

在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 每一个步骤都是至关重要的, 上面所说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过渡段的施工质量是整个工程的核心与重点, 如果哪一个步骤出现失误, 那么都有可能导致工程质量的失败, 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 在进行路桥过渡段施工时, 我们一定要把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最好, 过硬的技术才能带来高质量和高品质。

软土区段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对线路工程的重要性已成共识。由于其要求标准高, 处理困难, 而我国又无高速铁路的设计和施工经验可借鉴, 所以, 通过路桥过渡段车辆/线路系统的动力分析, 并针对该部位的特点和要求, 参考国外的相关资料和国内高速公路治理桥头跳车的经验及科研成果, 对高速铁路过渡段的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 以确保列车高速、安全、平稳地通过软土地区。

摘要:高速铁路以其运营全天候、快捷准时、安全舒适、运输量大、能源消耗低、污染小等特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与重视, 世界高速铁路的运营速度正朝着越来越快的方向发展。为满足列车高速、平稳、安全运行的要求, 高速铁路的设计标准已越来越高, 质量控制指标及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 路桥过渡段作为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堤的结合部位, 在结构上是塑性变形和刚度的突变体。因此, 必须从过渡段的地基条件、软基处理方法、填料选择、压实标准、质量检测上采取措施, 以减少两者之间的塑性变形差, 实现平稳过渡。

关键词:高速铁路,软土地基,路桥过渡段,沉降差

参考文献

[1]匡志新, 梁冰, 白国良.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变形机制研究[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 (2) :43-46.

[2]辛文军.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设置及施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 :292-29.

语文教学的过渡方法 篇10

永磁同步电机(PMSM)因其体积小、惯量低、损耗小、效率和功率因数高、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易于维护等优点,在高性能调速和伺服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PMSM转速调节大多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其靠给定转速与实际响应速度之间的误差通过PI调节来消除误差;只要选择合适的PI参数使闭环稳定,就能达到静态指标即使系统无静态误差。

尽管PMSM转速调节PI控制的稳定余度不小,但动态品质对PI增益的变化敏感,具有好的动态品质的余度不大。在电机实际运行中,由于电磁干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电机的机电参数是时变的和非线性的,负载以及给定转速也是变化的,这就需要经常变动PI增益,限制了PI调节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

其他一些先进、智能控制方法以及智能PID,如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模糊控制、神经网路、灰色控制等在PMSM转速调节系统中不断得到研究和发展,但这些控制器的设计、参数整定繁杂;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受计算能力和精度的限制,难以达到理想的实验结果。

本文将跟踪微分器应用于PMSM转速调节系统中,对参考输入安排光滑的过渡过程,用较大的PI增益来加快电机的动态响应,实现了PMSM转速响应快速超调小,电机对给定转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优良的抗负载扰动能力,且对系统机电参数不敏感,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这种控制结构只在经典PI调节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控制参数,容易掌握。仿真实验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2 PMSM数学模型

PMSM的三相定子绕组感应电势为正弦波,与感应电机相比,电子磁场和转子磁场无相对运动,无滑差损耗;转子由永磁材料构成产生气隙磁通,无励磁绕组、机械换向器和电刷,转子没有损耗,调速范围宽、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易于维护。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是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系统,为了实现转矩线性化控制,须对转矩的控制参数实现解耦。本文采用转子磁场定向(id =0)的矢量解耦控制方法,矢量坐标图如图1所示。

d,q轴坐标系中,PMSM的电压方程:

ud=Rid+dΨddt-ωΨq(1)

uq=Riq+dΨqdt+ωΨd(2)

PMSM的磁链方程为

Ψd=Φf+Ldid (3)

Ψq=Lqiq (4)

PMSM的电磁转矩方程

Te=pn(Ψdiq-Ψqid)

=pn[Φfiq+(Ld-Lq)idiq] (5)

PMSM的机械运动方程

Jdωrdt=Τe-ΤL-Bωr(6)

式中:ud,uqd,q轴定子电压;id,iqd,q轴定子电流;Ψd,Ψqd,q轴空间磁链;R为定子电阻;Ld,Lqd,q轴定子电感;Φf为转子永磁体产生的磁通;Te为输出电磁转矩; TL为负载转矩;J为转动惯量;B为粘滞摩擦系数;ωr为转子机械角速度;ω为转子电角速度,ω=pnωr;pn为极对数。

3 控制器的设计

3.1 跟踪微分器及其作用

跟踪微分器的作用是对系统的参考输入安排过渡过程。系统对阶跃输入响应的过渡过程特性与系统的阶密切相关,比如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有非零初始斜率;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有非零初始加速度。因此安排过渡过程,不仅要考虑系统的各种约束条件,还要匹配系统的阶。

PMSM转速控制环节是一个二阶系统。利用二阶离散系统最速控制综合函数构造的最速离散跟踪微分器,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快速、无超调、无振颤跟踪,并给出此过渡过程的微分信号,可以用于PMSM转速调节系统中。

跟踪微分器是一个动态信号处理环节:将输入信号v(t)转换为两路信号,其中一路为过渡过程信号v1,v1跟踪v(t),一路为变化趋势信号v2v2=v˙1从而把v2作为v(t)的“近似微分”。其作用是根据参考输入v(t)和受控对象的限制来安排过渡过程,得到光滑的输入信号并提出此过渡过程的导数。最速离散跟踪微分器的数学表达式为

{v1(k+1)=v1(k)+Τv2(k)v2(k+1)=v2(k)+Τfhan(v1(k)-v(k),v2(k),r,h)(7)

fhan(v1,v2,r,h)为如下定义的非线性函数:

fhan={-ra/d|a|d-rsign(a)|a|>d(8)

其中

a={v2+y/h|y|d0v2+(a0-d)sign(y)/2|y|>d0

d=rh d0=dh

y=v1+hv2a0=d2+8r|y|

式中:T为积分步长,rh为可调参数。

r越大跟踪速度越快;积分步长T的缩小对抑制噪音放大起很大作用;最速离散跟踪微分器速度曲线无高频振荡,但会有超调现象,h取适当大于步长T的值,可以消除速度曲线中的超调现象,从而抑制微分信号中的噪音放大,参数h也称作跟踪微分器的滤波因子。当积分步长T确定,扩大滤波因子是增强滤波效果的有效手段,在这里取h=5T

图2a和图2b分别是在给定转速600 r/min,1 500 r/min,当T=0.000 05,h=5T,r=3 000时的经TD设定的过渡过程。

3.2 控制器结构及其实现

安排过渡过程的PMSM转子磁场定向矢量控制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三相电流ia,ib,ic经过Clarke和Park变换,转换成两相直流id,iq,通过iq前馈实现d轴电流环的解耦。i*d=0,d轴电流环为一阶环节,采用PI调节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性能。

检测电机转子位置,转化为转子机械角速度ωr,按v=60ωr/(2π)得到转子机械转速作为速度环反馈信号,给定转速v*经过TD安排过渡过程作为转速环输入信号,经过两级PI调节实现PMSM转速环的稳定控制。

这种改进型PI控制方法结构简单,只增加一个控制参数r,且保留了经典PI控制的优点,控制参数易于整定;通过增大转速环PI参数来保持PMSM转速响应的快速性,转速环PI参数的增大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

4 仿真验证

本文应用Matlab2009a在Simulink中对安排过渡过程的PMSM转速调节系统进行仿真研究。系统离散步长T=0.000 05,则h=0.000 25;永磁同步电机参数如下:定子电阻R=2.875 Ω,定子电感Ld=Lq=8.5×10-3H ,转子永磁磁通Φf=0.175 Wb,转子转动惯量J=0.000 8 kg·m2,粘滞摩擦系数B=0.000 1 N·m·s,极对数pn=2 。在电机实际运行中,由于电磁干扰、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电机的机电参数是时变的和非线性的,把这些参数的变化以及负载变化看做对系统的扰动,它们会使系统的响应性能变差,一些内扰甚至会造成系统失稳。

在给定转速600 r/min、负载转矩3 N·m情况下对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其中经典PI调节参数整定:电流环比例系数kp=100,积分系数ki=7 200;速度环比例系数kp=0.03,积分系数ki=1.2。安排过渡过程的参数整定:电流环比例系数kp=100,积分系数 ki=7 200;速度环比例系数kp=1.5,积分系数ki=60;r=3 000。从图4中电机响应的特性曲线可以看出,经典PI调节和安排过渡过程的PMSM转速调节系统都得到很好的控制性能。图5a和图5b分别是经典PI无超调控制和安排过渡过程的PMSM电流响应特性曲线。

仿真实验表明,采用PI控制的PMSM转速调节系统,对电阻R和摩擦系数B等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但对转动惯量J和转子磁通Φf 等扰动的控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图6a和图6b分别是转动惯量变成2J和转子磁通变成0.7Φf 的电机响应,可以看出安排过渡过程调速系统对电机的机电参数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图7为保持给定转速600 r/min、初始负载为0、在0.2 s时突加6 N·m负载的电机响应,虚线为经典PI控制的电机响应,实线为经过TD的电机响应。经典PI调节在负载轻时,电机出现超调;负载较重时,电机响应速度变慢。图8a和图8b分别是经典PI控制和安排过渡过程的PMSM转矩响应特性曲线,安排过渡过程的PMSM对突变负载迅速反应。把负载转矩看成对转速响应的干扰,从响应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安排过渡过程的调速系统具有优良的对负载扰动的抗扰能力。

在PMSM转速控制中,给定转速的变化也会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图9a和图9b为保持负载转矩3 N·m,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响应。从图9中可以看出经典PI调节在给定转速降低时,电机响应速度变慢;给定转速升高时,电机响应出现超调。安排过渡过程调速系统在不同转速下具有优良的动态特性,上升速度快、超调量很小。

以上的仿真实验通过安排过渡过程实现了PMSM转速响应快速超调小,系统对机电参数不敏感,具有优良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且电机对给定转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实验证明安排过渡过程可以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

5 结论

本文将最速离散跟踪微分器应用于PMSM转速调节系统中,对给定转速安排光滑的过渡过程,详细介绍了跟踪微分器的特性、设计方法和参数整定,解决了经典PI调节快速性与超调量之间的矛盾。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安排过渡过程是提高PMSM转速调节系统鲁棒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的一种简单有效方法。

摘要: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速调节大多采用比例积分(PI)控制,由于系统的初始误差值较大,其存在调速范围小、快速性与超调量不能兼顾的问题。将跟踪微分器用于PMSM转速调节系统中,对参考输入安排光滑的过渡过程,降低系统的初始误差,通过增大PI调节参数来保持转速响应的快速性,实现了转速响应快速超调小,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此种方法的优越性。

关键词:初始误差,跟踪微分器,过渡过程,鲁棒性,适应性

参考文献

[1]黄焕袍,万晖,韩京清.安排过渡过程是提高闭环系统“鲁棒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的一种有效方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1,18(z1):89-94.

[2]唐小琦,白玉成,陈吉红.永磁同步电机高性能电流解耦控制的研究[J].电气传动,2009,39(10):18-22.

[3]舒望,赵荣祥,尚喆.永磁同步电机高精度控制系统研究[J].电气传动,2007,37(9):8-10.

[4]李运德,张淼,孙兴中.基于内模控制的永磁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设计[J].微特电机,2010,38(5):56-59.

[5]张霖,党选举,曾思霖.永磁同步直线伺服系统的一种双模控制[J].电气传动,2010,40(2):53-56.

[6]韩京清.自抗扰控制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网络体育解说员下一篇:工程能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