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策略

2024-07-01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策略(精选十篇)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策略 篇1

关键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信用管理

应收账款是企业为提高市场竞争力, 采用赊销方式发放一定额度和期间的商业信用所形成的企业债权, 是组成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的基础即信用, 应收账款的风险是伴随着信用风险而生的, 主要体现为应收账款持有期间的坏账风险。经营者必须在应收账款持有成本与企业发放商业信用所产生的销售增长、利润增多的收益中寻求一个最合理的平衡点。

一、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及影响

1、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诚信缺失

目前, 国内企业与企业间的诚信度较差, 拖欠货款成风, 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 迫使许多企业在节约资金成本上做文章, 由此形成众多的“三角债”、“链条债”。

2、缺乏目标和规划, 忽视现金流

企业目标体系不完善, 缺乏对应收账款的额度、账期、增幅的预算控制, 未实行应收账款计划挂钩。许多企业管理者仅关注销售业绩的增长, 账面利润的增加, 忽视了由于滥用信用政策所产生的与销售业绩不配比的巨额应收账款, 现金流的短缺, 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灵,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3、财务监督管理手段单一

会计核算简化单一, 财务反映和监督职能停滞在事后。财务管理局限于定期的报表及数据提供, 基本未开展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管理, 未建立经常性的对账制度及应收账款动态管理和报告制度, 坏账损失估计不足, 内部审计监督缺位。

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策略

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控制是一项困难复杂的长期工作, 仅用单一的管理方法是无法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的。应有一整套完善的机制、流程和措施保证企业管理当局意图的执行到位及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 并据以考核各职能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率。应收账款的管理应从多层次、多方位进行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达到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密切配合, 协调一致的效果。有效的内部管理有助于防范应收账款风险, 即便在发生问题时也能提供积极补救, 妥善处理的措施。

1、应收账款全过程管理

(1) 赊销审批、合同管理、分级授权。企业在赊销业务开展前应组织专人对客户信用情况和偿债能力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和评估, 在此基础上对赊销客户进行ABC分类, 通过逐级分权管理方式, 开展赊销审批。同时合理授权, 开展赊销合同管理, 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 确保合同要素齐全, 债权主张明晰, 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2) 定期清查、考核到人、绩效挂钩。要对企业应收账款开展有效的内部控制, 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制的建立是一项基础工作。应建立有效的业务绩效考核制度, 落实“谁销售、谁负责”的应收账款管理原则, 制定业绩指标, 实行业务员业绩考核, 收入直接与应收账款挂钩办法, 推行提前回款奖励、滞后回款处罚, 坏账经办人承担的机制, 真正做到笔笔应收账款有人负责, 有人催收。通过对业务员、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 落实应收账款的责任, 以促进业务主动催收货款, 及时处理遗留债权, 加快资金回笼, 降低应收账款占用。

(3) 及时清理、坏账核销、法律跟进。对于许多长期持续经营的企业来说, 都存在或多或少业务部门经多次催收、多种办法处理仍无法解决的应收账款。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应设置专司债权债务法务处理的机构, 开展应收账款的维权管理。业务财务部门对于符合涉讼条件的应收账款, 应收集收集、整理有关证据凭证移送内部法务机构。企业内部法务机构运用法律手段, 负责对这类涉及债权纠纷的应收账款开展诉讼等工作, 争取挽回应收账款损失, 减少企业坏账。

2、财务业务联动, 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为做好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需要全面建立企业客户群信用体系, 进行职能化、专业化管理。如果事前没有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 没有对客户资信情况进行征询、评估、确认就开展业务, 自然就难以保证业务发生之后应收账款的回笼。企业资信管理是贯穿和衔接业务与财务的一条动脉, 只有财务业务全面配合协作的情况下, 才有可能全面、完善建立企业信用体系, 利用ABC管理法的原理, 对信用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3、信息化建设先行, 建立应收账款预警机制。

通过信息化、数据化管理, 全面建立客户信息动态管理体系, 坚持开展赊销客户信用调查, 定期更新客户信用档案, 通过信息系统开展客户信用跟踪, 对客户信用使用情况进行上下限控制, 对逼近应收账款控制线的赊销客户进行分级预警, 对达到不同警戒线的客户列入不同级别的风险管控, 并对以上客户的业务实行审批管理。

4、结算方式变通及创新, 加速资金回流。

对应收账款的回笼速度受到不同货款结算方式的影响。常见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现金、支票、汇票、本票、托收、信用卡结算等, 但许多结算方式都受到较大的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应收账款经常发生银行拖压、汇兑延误、客户拒付等状况。因此, 想要加速应收账款回笼, 就必须对不同客户类型, 采取具针对性的结算方式 (1) 上门收取现款。对于交通便利、路程较近、信用较差的客户, 上门收款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收款方式。 (2) 寄票汇款。对于重合同守信用, 能主动按期付款的客户, 采用到付款期寄票, 客户主动付款, 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收款方式。 (3) 银行汇票、银行信用证。对于客户业务量大、银行信用好的, 采取收取银行汇票、银行信用证的结算方式是最快收回货款的结算方式。 (4) 应收账款保理、反担保收款、转让债权等。对于欠款金额大、欠款期长的客户, 可考虑采取这些方式, 通过转嫁风险, 加快货款回笼。

参考文献

[1]、彭晶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冶金财务, 2005, (8) .

八大策略,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篇2

我们都知道,应收账款产生的根源在于赊销的销售方式。如果真的要想让应收账款降低为“0”,那企业只要出台一纸强制性的文件,杜绝赊销的行为就可以了。但是,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赊销方式往往不可回避。因为,你不赊,别人在赊,你的竞争对手会借机抢走你的客户。既然100%现金交易只是一个理想的销售状态,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通过监管理来降低应收账款变成呆死账的风险。

一、建立完善的开户制度

有的企业或营销人员缺乏风险意识:为了抢占市场,尽快地打开营销局面,在事先未对客户资信作深入调查、正确评估的情况下,就草率地采取赊销的销售方式来与客户进行合作,从而导致了一部分周转不良的应收账款。比较妥善的做法应该是在走访市场整体了解客户的相关情况后,按照行销意识、市场能力、管理水平、资金实力、商业信誉等指标对客户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有实力、有信誉的客户作为合作伙伴。

当然,合作之初给客户所评定的资信等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好是配合开户制度建立一个动态的信用评定机制:也就是对客户的信用管理要采取动态的管理办法,即每半年根据前期合作情况,对客户的信用情况重新评定,即时淘汰差信誉客户,减少因客户“赖账”而导致的应收账款。

二、签订严密的销售合同

销人员往往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如果把合作条件(特别是付款方式)开门见山地提出来,客户很可能认为条件太“苛刻”而不予合作,从而影响到后一步的业务往来。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第一,事先说明,显示了自己合作以诚的原则;第二,减少了后期业务过程中的“后遗症”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在与客户合作之初,就应以加盖了有效印章的《购销协议》、《买卖合同》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详细地对货款结算作出规定和说明:1.供货价格(也就是结算价格)是多少;2.结款方式或具体的结款时间。如果业务往来较频繁,结款方式要注明是现款现货、送二结一,还是固定的周期性结款(如每个月结一次等);如果是“一锤子买卖”,则对结款日期应作出具体到几月几日的规定。这样,会让后期货款催收工作的开展变得有据可依。

三、控制适当的铺货广度

在产品营销过程中确保一定比率的铺货率,无疑会增加产品的销售机会,为销量提升打好基础;但是,如果铺货面过广,过多地覆盖了一些无规模无实力无信誉的“无效”客户,不但不会扩大销量,相反还会增加货款催收的难度,应收账款的风险也会同时增加。因此,无论是从提升销量还是从应收账款管理的角度来讲,都没有必要对目标市场内的每一家客户进行铺货。

四、掌握恰当的发货频率

在合作过程中,营销人员除了“及时送货”之外,还可以巧妙地控制发货频率给客户施加压力,防止客户拖延支付期限或减少支付金额,从而达到按时足额结款的目的。

第一,对于“送二结一”的产品,可以将客户购货要求化整为零,多批次、少品种、少数量地给客户供货。比如客户一次要二十个品种各十件,只给他送十个品种,每个品种只送五件,有意让客户处于一种“饥渴”状态。

第二,将优势品种断货。每个厂家都有一两个有市场需求的、成熟的、畅销的优势品种,如果将这样的品种停止向客户供货,必然使对方的下线客户转移进货渠道,甚至永远流失。

第二,前款不结,后货不送。停止向客户供给一切货物,直至他付清前期货款。甚至收回货物,不再与之进行业务交往。

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探讨 篇3

【关键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资金链

Enterprise accounts receivable internal control

MiaoDongHui bureau of tangshan in hebei tangshan 063000

【 abstract 】 along with the marke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the enterprise in order to enlarge the share of market, more and more use of commercial credit for promotion. In addition, China's social credit foundation is weak, the social credit system is not complete, therefore appear between enterprises in arrears phenomenon seriously, cause enterprise with receivable increase, p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the occurring, bad deb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the influence of the enterprise,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ccounts receivabl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security measures, the enhancement enterprise risk prevention ability.

【 key words 】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The internal control; Capital chain

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大量存在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收账款会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如果应收账款管理不善会产生巨额的坏账损失,可使企业由盈利变为亏损甚至破产。然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却一直以来未受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会计职能部门的重视。究其原因,一是企业原有的旧体制造成了企业粗放的管理模式;二是企业高层领导对控制经营风险缺乏足够正确的认识;三是许多企业对如何建立有效的控制制度比较茫然。

2008年5月及2010年4月,财政部、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联合颁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旨在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五部门联合发文,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可见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和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作用之重要。而应收账款不仅在生产经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资产负债表中有较高的比率,因此研究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目前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坏账损失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

1.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意识淡薄

目前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人治化管理,缺乏形成一套科学的控制制度。许多企业并没有建立详细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指导,在控制管理应收账款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导致业务部门盲目放账、滥用信用资源,企业遭受巨大的应收账款风险损失。

2.“滞后”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模式

传统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模式是风险产生于发货后不能正常收回款项,往往只停留对应收账款在事后追债的状态,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不是防患于未然,而是“亡羊补牢”。从赊销活动的业务流程上看,企业控制的着眼点只是注重交易后的应收账款追讨,忽略交易前管理和交易过程中的信用管理,缺乏一套科学的客户资信审查制度和客户授信管理制度,其结果是事倍功半,不能合理控制应收账款的质量,导致企业损失惨重。

3.缺乏建立有效的信用管理制度

很多企业一直以来处于信用管理制度缺失的状态,客户资料收集、资信调查等功能较差,事前的资信评估非常薄弱,缺乏规范的信用销售程序予以约束,对付款人资产负债以及信用情况未做深入调查,不重视对应收账款风险的评估分析。往往是销售部门为了片面扩大销路、提升市场占有率,事前的信用调查不充分或者形同虚设,而财务部门负责收款,两者缺乏沟通,加大了形成呆账和坏账的可能性,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加强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对策

应收账款管理出现的问题来自多个方面,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是一项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管理手段,因此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应1.建立合理的应收账款内部的控制目标

控制目标包括保证应收账款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力求应收账款及时回收,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企业按照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核算应收账款业务,正确编制会计凭证,及时记录会计账簿,保证应收账款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应收账款因为赊销行为而产生,应收账款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对方所占用。如果资金过多地占用在应收账款上,必然影响资金的周转速度,导致企业资金链紧张。由于企业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企业难免要发生坏账损失。企业应加强信用管理,加大催收力度,适时进行账龄分析,对超过账龄的应收账款及时反馈信息,重点管理,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2.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

(1)职责分工控制,在赊销业务中赊销批准与销货职能应分离,发货、开票、收款、记账职责相分离。

(2)授权审批控制,包括赊销、发出货物、销售价格、销售条件、运费、折扣、坏账等等必须经有关人员审批。

(3)凭证和记录控制,包括建立各种凭证、账簿制度,及时记账、登账。

(4)检查控制,定期核对应收账款的总账和明细账,并做好内部核查制度,对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岗位设置、制度执行以及销售、收款的管理情况等等。

3.建立应收账款预警制度和责任管理

对企业经营过程产生的风险采取预警制度能够有效的防范企业风险,把风险由事后控制转到事前控制。例如,根据赊销企业规模、信用状况,设定对该企业的最高赊销额和最长赊销期。超过这一额度就停止发货,对事实上高于设定最高赊销额的客户坚持每月的收款大于供货,逐步压缩到最高赊销额以内;在设定最高赊销额的同时,设定最长的赊销期限,由业务人员在到期前跟单催收,如到期未收回欠款,则立即停止供货,组织追款。

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要明确经济责任,形成一项健全的制度,对于经常发生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要追究其相关责任人。比如: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对负责经办赊销业务要有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并对该业务的人员要求对应收账款最终收回负责。明确规定责任的监督部门,防止责任管理流于形式。

4.利用金融市场,加速应收账款周转。企业可以利用现有的金融市场,将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应收账款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转让,以筹措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常见的应收账款融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应收账款抵押。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进行短期或长期融资,在收到客户支付的欠款时再如数归还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二是应收账款的出售。企业将应收账款出售给从事此项业务的代理机构以取得资金,代理机构按应收账款净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从预付给企业的款项中扣除,客户归还应收账款时直接支付给代理机构。

5.加大清账力度,确保资金及时回笼。企业应重视应收账款的清账工作,主要以业务部门和营销部门为责任中心,建立专门的清账队伍,将清收呆账纳入业务部门和营销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按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奖惩。在呆账产生后,企业应在区分责任的前提下,认真分析坏账产生的原因,针对不同性质的客户,分别采取不同的清账方法。对有偿付能力而故意拖欠的客户,采取上门追讨等方式,必要时可以诉诸法律,通过法律手段清收;对确实无力支付的客户,可以通过双方协商,以物抵债、债权减让等方式清收,以确保资金及时回笼。

综上所述,应收账款是企业经营运转资金链上的关键环节之一,建立与完善企业销售及应收账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管理好应收账款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可以利用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在效益性和流动性之间求得平衡,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各业务环节之间建立一套相互牵制、相互稽核、相互验证的控制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企业应收账款资产的安全完整,使企业资金健康地运转。这样,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十分必要。企业各项会计控制制度都应有明确的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廖洪编著,会计制度设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0.3

[2]毛奕主编,电算化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3

小议应收账款的控制与策略 篇4

1 应收账款的控制

1.1 选择资信度良好的销售客户

选择资信度良好的销售客户, 对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具有重要影响。企业在销售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 就应特别注重客户的资信情况。在考察客户的资信情况时, 应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 盈利能力的考察。考察其盈利能力, 最好的方法是审核其损益表及附表。通过对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指标加以考察, 对其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另外, 如果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 不宜直接取得, 那么这时就可以根据该企业所处的地位, 经营历史和现状、福利待遇、生产设施和生产设备的更新替换等情况, 从侧面进行了解; (2) 偿债能力的考察。通过对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净流量等指标的考察, 可以了解对其进行投资的安全程度; (3) 信誉情况的评价。客户的信誉情况也是影响应收账款回收的重要因素。企业应建立客户档案, 经常进行调查评估, 了解客户过去是否一贯按时付款, 与其他供应商的关系是否良好等情况。

1.2 有关业务发生票据的管理

在对应收账款进行控制时, 首先应对业务发生时的相关票据进行妥善保管。应收账款是由于赊销业务产生的, 必须以发票的记账联和购货方收货收据作为开票、入账确认的依据, 不得仅以收货方白条、其他票据为依据登记应收账款。在实务工作应收账款的核算应与其他应收款、发出商品区别开来。应收账款发生时, 销售业务人员根据销售合同的要求在发票的记账联上签字, 以明确责任, 并负责该账款的催收。主办会计、销售会计应设置应收账款催收人备查薄, 及时督促检查。一般情况下, 能形成欠款的客户是业务发生频繁, 有过合作经历的一些大客户, 企业应针对这些客户建立台账, 登记发生业务的时间以及收回欠款时间、逾期时间。对到期未收回的款项, 财会部门必须提出报告, 督促业务部门加紧催收。

1.3 签定合同或协议

在实际工作中, 对有些小客户、新客户有时为了新增收入, 往往采取先服务后收费, 并且不签定合同的现象。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当这些客户由于经营不善无资金偿还时, 往往采取赖帐的方式, 当付助法律时, 因为没有有利证据而得不到赔偿。

1.4 避免假账

对于某些企业由于上级部门的层层考核, 当当年收入任务完不成时, 会采取不存在真实的业务而虚列收入, 致使应收账款增加的现象, 而这部分应收账款当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使企业步履难为。

2 应收账款的策略

2.1 建立对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制度

企业应对长期往来客户建立起完善的客户资料, 应当有一套明确的客户信用评级方法和客户信用授信表。客户资料应当实行动态管理, 时常更新, 及时登记每一客户应收账款余额增减变动情况和信用额度使用情况, 每年至少向欠款客户寄发一次对账单。

2.2 签定合同或协议条款要严密

企业与客户签定合同或协议时, 要求客户按合同付款时, 在条款中写明款项结清日, 如客户不能如期偿还欠款时, 企业有权加收滞纳金, 停止服务。另外, 企业可以在合同中规定客户预交保证金, 尽可能取得明显的索债凭证, 以减少风险。

2.3 建立业务人员的奖金与应收账款挂钩制度

业务人员应依据应收账款的账龄及时向债务人追还欠款。这样, 既能减少呆账、坏账的产生, 防止债务人有钱不还, 故意拖欠账款的现象, 又能及时跟踪债务人的资信情况, 发现债务人出现资信问题而及时采取法律行动。接收业务人员具有终身追债制, 当调离时应对欠款负责。对业务人员追回的账龄较长、金额较大的应收账款按追回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这样可以增强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盘活了企业的流动资金。

2.4 定期进行账龄分析

每月 (至少一个季度) 对应收账款进行一次分析, 并根据账龄情况, 制定催收办法, 核对应收账款, 责成相关人员以电话、信函或其他方式对应收账款当月余额进行核对, 尤其是对有疑问的账项重点核对。核对后需要调整账务的应及时查明原因调整过来。并按规定对责任人予以处理。欠款期限一年以上清收难度较大的应收账款均列入风险应收账款, 采取现款清收、以物抵顶、法律诉讼等手段进行清收。最大限度的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2.5 提取坏账准备金。

企业也可按财务制度规定提取坏账准备金, 以防范应收账款风险, 消化坏账损失。还可采取合法的手段通过应付账款的不同结算方式尽量在不影响正常信誉的前提下, 延长支付时间来合理占用其他企业的资金, 以及利用各种税金缴纳规定的不同, 尽量将应交税金递延, 以实现合理避税。这样, 就可以将一部分投资风险转嫁出去;又可避免因借款而增加的新的财务风险, 故这也是减少应收账款风险的一个可行办法。

摘要: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同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采取对策, 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

关键词:应收账款,控制,策略,风险

参考文献

[1]谢旭.客户管理与账款回收—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实例[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1.

[2]王静.应收账款管理与催收技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6.

[3]玛S·谢弗.美国EMBA精要系列—信用收款和应收账款精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徐明天.长虹隐痛:巨额应收账款下的企业难题[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

应收账款管理与风险控制 篇5

内 容 摘 要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除了依靠产品质量、价格、售后服务、广告等增加市场份额之外,赊销也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赊销产品或劳务而形成的应收款项,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项目。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前,许多企业应收账款的增长幅度大于收入的增长幅度,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利用效果,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质量,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应收账款不断上升,挤占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是造成部分企业资金匮乏、陷入困境、影响效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避免这一问题,必须从源头进行管理和控制,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及财务分析,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申之重。

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目前,不少企业在经营中,为了扩大销售,提升市场占有率,盲目采取赊销策略,从而造成了应收账款的长期挂账,总量逐年递增,企业虚盈实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不断上升,挤占企业的流动资金,是造成部分企业资金匮乏、陷入困境、影响经济效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成为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对这一现象中所涉及的概念、特点、会计核算等进行概括介绍,然后对目前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的相应对策进行阐述。并采用财务分析的一些方法来提出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最后说明了应收账款风险的产生及其管理对策。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应收账款的概念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和代垫的运杂费,它是企业采取信用销售而形成的债权性资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应收账款的特点 1.应收账款是一种商业信用

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促销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扩大销售,把企业的存货尽快转入价值实现环节。

2.应收账款是指流动资产性质的债权

应收账款是属于应在一年内收回的短期债权,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应列为流动资产项目。

3.逾期应收账款要计提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超过一年仍未收回则存在坏账风险,需计提坏账准备。对于这类应收账款需抓紧催收,必要时可向对方发出催款函或律师函等。4.应收账款是一项风险资产

企业形成应收账款后,会付出一定的成本及费用,例如管理成本、坏账成本、机会成本等,可能造成企业出现负利润。

(三)坏账准备的概念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四)坏账准备的特点

商业信用的高度发展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坏账的发生。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坏账损失是由于实际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

二、应收账款的管理办法

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项多层次、多方面的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的销售、财务管理等各个部门,同时购货方的信用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对策。所以,企业必须根据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针对在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公司在应收账款回收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公司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为此,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建立信用政策,控制应收账款的发生

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想要做的好,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个方面。

1.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较严,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用户给与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这可能不利于扩大销售量,甚至是销售量减少;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会增加销售,但会相应的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2.信用期限是企业为用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用户提前付款所给与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现金折扣成本等额外的负担。

3.收账政策是指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采取的收账策略。比如当企业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企业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劣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催收无果,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起诉,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地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地解决账款拖欠的问题。企业在制定收账政策时,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比较、权衡,以前者小于后者为基本目标,掌握好宽严界限,拟定可取的收账计划。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政策,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成本,减少坏账损失,但要增加收账成本。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成本,增加坏账损失,但会减少收账费用。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

公司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些方面做得不够细,比如说,对用户信用状况分析,账龄分析表的编制等。1.做好基础记录。

了解用户付款的及时程度,基础记录工作包括企业对用户提供的信用条件,建立信用关系的日期,用户付款的时间,目前尚欠款数额以及用户信用等级变化等,企业只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地采取相应的对策。2.检查用户是否突破信用额度。

企业对用户提供的每一笔赊销业务,都要检查是否有超过信用期限的记录,并注意检验用户欠债总额是否突破了信用额度。3.掌握用户已过信用期限的债务。

密切监控用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与用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4.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账期。

看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平,企业可通过该项指标,与以前实际、现在计划及同行业相比,借以评价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成绩与不足,并修正信用条件。5.考察拒付状况。

考察应收账款被拒付的百分比,即坏账损失率,以决定企业信用政策是否应改变,如实际坏账损失率大于或低于预计坏账损失率,企业必须看信用标准是否过于严格或太松,从而修正信用标准。6.编制账龄分析表。

检查应收账款的实际占用天数,企业对其收回的监督,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进行,据此了解,有多少欠款尚在信用期内,应及时监督,有多少欠款已超过信用期,计算出超时长短的款项各占多少百分比,估计有多少欠款会造成坏账,如有大部分超期,企业应检查其信用政策。7.落实内部催收账款的责任

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对于造成逾期应收款项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方式予以警示,接受员工的监督。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企业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

(三)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监控制度 1.应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督职能

按照内部牵制原则,可在财务部下设财务监督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有关业务往来账核算和监督,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账账相符,每一环节都明确了其主要负责的工作任务,使之各有分工,对每一工作环节设定了衡量其工作好坏的标准,以便每月对其进行严格考核,奖惩结合。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的要求和操作规程,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程序,使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它体现一个企业对这项管理工作的态度及重视程度。

2.设定应收账款控制员

应收账款控制员即是应收账款系统及运作流程的统一协调人,负责应收账款系统控制、应收账款会计分析报告、提出建议并负责执行、应用及有效地提高应收账款的运作系统等工作。3.建立应收账款回笼责任制

所有经济业务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由其经办人终身负责到底,如出现死账烂账,并造成损失,则经办人不准办理调离、提升、退休等一切手续,并按规定扣除其工资及岗位津贴,直至结清为止。对违反法律法规骗取企业财产的业务人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4.进行内部监督

定期或不定期对营销网点进行巡视、检察和内部审计,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5.建立健全公司机构内部监控制度

针对应收账款在赊销业务中的每一个环节,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程序。

(四)定期对账,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 企业应收账款发生后,业务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争取按期回收款项,避免因为拖欠时间过长而发生坏账。为此,企业应制定出合理的清对、催收方法,以保证企业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形成定期的对账制度,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建议3个月或半年)同客户核对一次账目,并对因品种、回款期限、退还货等原因导致票据、金额等方面出现的误差进行核实。对已超过信用期的应收账款,应根据账龄及金额大小进行分析排队,确定收账优先顺序,尽量在发生欠款的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收账措施。同时应分清债务人拖延还款是否属故意拖欠,对故意拖欠的应考虑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追讨。1.建立责任中心

将催收业绩纳入绩效考核建立以业务人员为主,财务监察人员为辅的催收欠款责任中心,将收回远期陈欠和控制坏账作为考核绩效标准,纳入销售人员与有关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之中,增强销售人员对清理和催收陈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针对不同的客户关系,采取灵活的催收政策

对远期、近期应收账款清理回收缓慢或陈账清理未动的区域,限制发货或拒绝发货,加大催收力度;对有偿债能力却不履行偿债义务,人为发生的赖账,在诉讼有效期内(2年)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以避免丧失追诉权,造成坏账损失;对欠款对方确实无力支付的,企业可以在了解其抵债物品的价格、质量和销售的情况下,采取物资抵款,也可以要求客户开出等价值的商业承兑汇票,以抵消应收账款,并早日变现,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账损失的发生。对能在约定期限内偿还货款的客户,要给予一定的折扣优惠,鼓励客户及早偿还货款,同时还可吸引一批视折扣为减价销售的新客户前来购货。此外,企业还应与银行密切合作,并且积极依靠银行帮助清欠,防止企业的货款被拖欠及应收账款的继续攀升,以降低和控制企业的风险。3.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

若客户确实遇到暂时的困难,经努力可东山再起,企业帮助其渡过难关,以便收回账款,一般做法为进行应收账款债权重整:接受欠款户按市价以低于债务额的非货币性资产予以抵偿;改变债务形式为“长期应收款”,确定一个合理利率,同意用户制定分期偿债计划;修改债务条件,延长付款期,甚至减少本金,激励其还款;在共同经济利益驱动下,将债权转变为对用户的“长期投资”,协助启动亏损企业,达到收回款项的目的。如客户已达到破产界限的情况,则应及时向法院起诉,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部分清偿。针对故意拖欠的讨债,可供选择的方法有:讲理法;恻隐术法;疲劳战法;激将法;软硬术法。

(五)积极合理处置应收账款

在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及催收的同时,企业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积极的方式合理处置应收账款。1.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是处置企业应收账款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采取贴现方式收回债权、债转股和以非现金资产偿债三种方式。(1)采取贴现方式收回账款

贴现方式是指在企业资金严重缺乏而购货者又无力偿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给予债务人一定的折扣而收回逾期债权。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虽然损失了部分债权,但收回了大部分现金,对于盘活营运资金降低坏账风险是一种较为实际的方法。

(2)债转股

债转股是指应收账款持有人与债务人通过协商将应收账款作为对债务人的股权投资,从而解决双方债权债务问题的一种方法。由于债务人一般为债权人的下游产品线流通渠道的销售商,债权人把债权转为股权投资后对产品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推广很有利。但是,债转股应当满足国家规定条件。(3)以非现金资产收回债权

以非现金资产收回债权是指债务人转让其非现金资产给予债权人以清偿债务。债务人用于偿债的非现金资产主要有:存货、短期投资、固定资产、长期投资、无形资产等。以这种方式收回应收账款,其前提是:债权人不缺乏现金流量,而债务人的非现金资产又能为债权人利用,或者债务人的非现金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和确定的参考价格。2.出售债权

出售债权是指应收账款持有人(出让方)将应收账款所有权让售给代理商或信贷机构,由他们直接向客户收账的交易行为。随着外资金融机构涌入我国,应收账款出售今后将成为企业处理逾期应收账款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加强应收账款的财务分析

(一)平均收账期分析法

平均收账期是反映企业回收应收账款所需的平均时间。平均收账期短,说明货款回收较快;平均收账期长,说明货款回收较慢。其计算公式为:平均收账期=应收账款总额/平均日赊销额

公式中平均日赊销额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赊销额,这段时间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也可以是一年,应根据具体需要来决定。平均收账期分析法是将企业实际的或预期的平均收账期与标准平均收账期比较,来反映应收账款风险的高低,实际的或预期的平均收账期越长与标准收账期,说明应收账款风险越高,反之,则说明越低。标准平均收账期可以说整个行业的平均收账期,也可以是企业规定的信用期限。

(二)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是通过编制账龄分析表来反映应收账款风险的状况,为进一步改善应收账款管理提供信息。账龄分析表是将应收账款按拖欠时间分成不同类别,分别计算其在应收账款总额中所占比例,从而说明拖欠时间不同的应收账款所占比例的大小。

(三)付款模式分析法

付款模式分析法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不论企业销售额如何变化,只要客户付款的比率不变,即付款模式不变,就说明客户付款情况正常,未出现付款延期的情况;如果付款模式发生了变化,就说明客户付款情况不正常,出现了付款提前或延期的情况。

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的风险,特别是现在,客户拖欠企业账款的情况越来越多,应收账款的回收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问题,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并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尽可能加速资金周转,减少坏账损失。

四、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

应收账款的风险是应收账款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性主要是指损失是否发生以及损失的大小的不确定性。那么怎么样判断应收账款的损失是否发生呢?我们认为,当企业不能及时足额地收回特定应收账款时,损失就产生了。引起债务方不能及时偿还债务的因素就是风险的来源。应收账款的风险管理就是识别、评估与控制企业应收账款损失的程序。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目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损失发生前的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目标,前者是避免或减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后者是努力使损失尽量降低。

(一)应收账款的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应收账款所引起的坏账损失、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应收账款的风险与应收账款的规模成同比例增长,企业利用商业信用实现的销售额越大,承受的应收账款风险就越高。因此,对应收账款还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增强风险意识,制定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大量的应收账款会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

应收账款是资金流通的缓冲形式,但是,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导致企业大量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也会影响商品流通的顺利实现,从而影响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如果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既会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与有效利用还会增加企业的利息支出和为催收欠款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如果应收账款最终成为坏账,企业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2.应收账款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可能使企业存在亏损

目前,我国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发生赊销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营业收入”科目,将赊销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流入。根据谨慎原则,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自行计提坏账准备,但在实务中,为了便于纳税,有关法规中明确规定,计提比例一般为3‰~5‰。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即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可能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等于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不能充分估计。3.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出的损失

从赊销的账务处理可以看出赊销虽然使企业产生了较多的收入,增加了利润,但没使企业的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垫付资金来缴纳各种税金和费用,加大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资金的机会成本

企业应收账款所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由于应收账款,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致使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利息费用。被占用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也就是赢利机会,大大降低了企业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从而增加了资金的机会成本。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为降低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各种不利风险,企业应积极建立合理完备的应对措施,但是在此之前,只有找出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1.企业的内部管理因素

从企业内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角度出发,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企业重视不够和缺乏风险意识

大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和经营者没有明确要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意识,他们所注重的是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对如何理财还缺乏意识和经验。企业经营者认为清理应收账款是财务部门和人员的事,与经营本身没有直接关系。甚至于有的企业连财务部门也对应收账款心中无数,更谈不上管理和清收了。(2)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机制,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无章,放任自流,大量的应收账款对不上,收不回,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有些企业虽然对应收账款设立了规章制度,但却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而在另一些企业中,内部激励机制也很不健全。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3)企业信用政策制订不合理

当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量,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时,没有在事先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这就是客户不良的信用对应收账款产生的风险。2.商业信用不发达因素

我国企业产权制度落后,缺乏法律观念。由于全民信用意识不普及,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不可靠,使得失信带来的收益往往大于守信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严格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树立成熟的信用竞争意识是很困难的。3.企业的商品质量因素

商品质量的好坏、价格的高低及品种规格是否齐全均会影响客户的付款愿望。一些企业销售的商品价格高、质量差,或规格不符合客户的要求,客户购买此类商品后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最终导致了客户延期付款,甚至拒付。4.市场竞争因素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竞争机制作用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赊销作为企业扩大销售的主要手段,它除了能够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商品外,还在一定时期内向客户提供资金。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要求企业向客户提供的信用条件起码与他的竞争对手所提供的相等,甚至更优一些。货币信用政策使其获得了竞争上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带来了应收账款风险。

(三)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对策

1.要引起企业经营者对应收账款管理的高度重视

要加强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宣传,使企业真正懂得在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要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资金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把不断降低应收账款,预防经营风险,作为一项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长期工作。2.要加强各部门协作,建立联合制度,明确分工

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属于综合管理的范畴,不仅与财务管理联系紧密,而且与销售管理、经营管理密切相关。因此,经营部门、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改变过去认为应收账款的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账务不清也是财务部门责任的观念。要加强协作意识和整体观念,制定相关制度,促使职工协调一致地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推动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工作。同时要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哪个环节、部门出了问题,追究哪个环节、部门的责任,从而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各司其职,以此监督、检查、考核应收账款回笼情况及清理情况。

3.建立企业信用管理政策

赊销效果的好坏,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可以为企业争得更多的客户,提高企业产品的销售量;相反,则会使企业损失大量的客户,造成产品销量的下降,如若赊销成本的增加大于所得的收益,将会削减企业的利润。因此,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定期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收款期、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以及坏账损失率等衡量应收账款风险的相关比率,以此估计潜在的风险损失,正确估量应收收款价值,确定合理的信用期间、现金折扣政策和信用标准。

4.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的监督

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刚刚发生,有的已经超过信用期限很长时间。因此,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细致的核算和严密的监督。定期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比较直观,通过这个表格,可以看出有多少账处在信用期间内,这部分欠款未到偿还期,是正常的;至于到期能否收回还要待时再定,但及时的监督仍是必要的。有多少账超过信用期,超出多长时间,超过信用期较短的这部分欠款收回的可能性较大;超过信用期较长的这部分收回的困难较大;超过信用期很大的,这部分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大,应引起高度警惕。5.组织好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当企业通过账龄分析,发现账款被客户拖欠时,首先应当分析现有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然后对违约的客户重新进行资信等级调查与评价。将信用品质恶劣的客户从信用名单中删除,催收拖欠账款。为了提高应收账款的催收效果,企业不仅要加强日常的催收工作,把贷款回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制定出营销策略,探索出一条加快货款回收的新路子。企业可以实施承包催收责任制,定出催收目标,派专人催收,划定重点催收对象。对于过期较短的客户,不要过多打扰,适当提醒即可,以免失去客户。对于过期稍长的客户,可措辞婉转的崔收。对于过期很长的客户,很可能由于客户无法偿还,致使全部或部分账款形成呆账,给企业造成极大的坏账损失。这时企业应转化应收账款的形式,减少企业的呆坏账损失。6.建立有效的考核评定体系

大量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不但虚增了企业的资产,而且影响了有关部门对企业经营者业绩的考核和评定。企业应当落实内部催收款项的责任,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内部各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将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纳入企业负责人、销售负责人、财务负责人效绩指标考核体系。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业务部门和相关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接受员工的监督。对于造成坏账损失的业务部门和责任人员,应当按照内部管理制度扣减其奖励工资

参 考 文 献

1.姚长辉 商业银行信贷与投资[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2.陈贵民 现代企业管理[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8 3.张连萍.加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会计之友,2007,(2).4.高维红.应收账款的假账甄别与防范.华东经济管理,2009,(1)5.张永旺: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途径[J].财会月刊, 2010(4)6.谬飞翔: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浅析[J].财会通讯, 2008(3)

刘瑞琪

应收账款管理与风险控制 篇6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控制

现代企业经营中,应收账款作为一种信用手段和营销策略,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的现有生产能力,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实现利润增长。但是,这一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会导致呆帐,甚至出现坏账,不仅会使企业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发生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本,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因此,管好用好这块资产对盘活企业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应收账款的金额居高不下、规模过大。现代企业制度赋予国有企业有充分的自主权和经营权,从总体上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但由于缺少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机制,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期行为。经营者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润,使其不能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企业既不考虑赊销资金的时间价值,也不估计应收账款可能带来的风险,造成应收账款急剧膨胀,甚至形成死账、坏账,其最终结果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的企业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片面追求“高利润”、“高效益”,以便提高职工工资,使得经营者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以赊销为诱饵推销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应收账款大幅上升。根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为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20%的水平。

2. 部门之间互相扯皮,催款责任不明。近几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三角债”问题严重恶化,使企业普遍感到资金缺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催款责任不明是使应收账款久拖不决的主要原因之一。某些企业机构庞大,部门、科室错综复杂,相互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与配合。销售部门只关心销售任务是否完成,认为收款是财务部门的事;而财务部门只注重会计核算,认为呆帐、坏账的发生是销售部门造成的,至于钱有没有到账,不闻不问。部门之间互相扯皮,催款责任不明,造成应收账款急剧膨胀。

3. 防范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产销主要依赖市场,使经营风险扩大,而目前有些企业的领导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缺乏开拓市场、占领市场的经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为了扩大销售,挤占市场,便盲目地采取赊销,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收回有可能形成坏账的风险性,造成账面资金来源充足,实际可供调配的资金却极其有限的尴尬的局面。

4. 法律意识薄弱,望“应收账款”兴叹。购货方到期不按合同、协议归还债务,是一种违法违约行为,本应承担违约责任,但地方保护主义以及诉讼成本与效益反差等原因,有些企业到了讨债的苦果,宁愿坐视相当一部分应收账款沦为坏账,也不愿低声下气催索欠款或诉诸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望“应收账款”兴叹,使结算资金逐年上升,资金周转不畅。

5.中介服务机构尚不健全。企业在确定赊销对象时,必然要对客户的资金状况、信用等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传统搜集的方法所获取的这些信息,往往并不可靠,而现阶段,我国专业的企业信用评估机构还为数不多,所能提供的服务也非常有限。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项多层次、多方面的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的销售、财务管理等各个部门,同时购货方的信用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对策,为此:

1. 建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首先,要建立一个严密而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系统,由专人负责,它体现一个企业对这项管理工作的态度及重视程度。其次,企业必须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应收账款的日常核算及日常管理工作,每一环节都明确了其主要负责的工作任务,使之各有分工,对每一工作环节设定了衡量其工作好坏的标准,以便每月对其进行严格考核,奖惩结合。再次,设定应收账款控制员(即是应收账款系统及运作流程的统一协调人),负责应收账款系统控制、应收账款会计分析报告、提出建议并负责执行、应用及有效地提高應收账款的运作系统等工作。

2. 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目前,我国企业通过银行结算的方式主要有: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以及汇兑、委托收款、异地托收承付结算方式等,以上各种结算方式,从应收账款回收的及时性、安全性的角度来考虑,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风险比较小的结算方式(即应收账款回收的时间快、回收的金额基本有保证)如支票结算方式、汇兑结算方式,银行汇票结算方式等;第二类风险比较大的结算方式(即回收的时间较长,回收的金额视情况而定)如商业汇票等。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换句话说就是: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强,信用状况好的客户,可以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扩大销售网络,提高竞争能力;反之,选择风险比较小、约束能力强的结算方式。

3. 编制账龄分析表,积极反馈信息。根据客户欠款时间的长短,编制账龄分析表,按账龄分类估计潜在的风险,正确计量应收账款价值。如果某一客户出现超期应收账款,应立即停止对其赊销,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催收(如成立专业催收队伍、有奖催收、以物顶收等)。催收无望时,企业应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诉诸于法律,使企业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避免企业因长期挂账而使资金周转不畅。

4. 明确催款责任,建立清账奖励制度。企业对业务部门应实行销、收一体化管理,从销货到收款的整个业务流具体落实到有关部门和人员,明确催款责任,建立清账奖励制度,对讨回的老账按回收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奖励基金,给予奖励,以保证资金按时按量回笼,使损失降低到最低点。

5. 选择合理的坏账核销办法。现行会计制度规定,核销可以采用“直接核销法”和“备抵法”中的一种。“直接核销法”是将坏账直接计入当期“管理费用”账户。这种使收入与坏账损失不在同一会计期间配比的方法,不符合配比原则,显然不够合理。“备抵法”是本着谨慎原则,在各期按赊销收入或应收账款的一定比例从管理费用中计提坏账准备金,发生坏账损失时即冲减坏账准备,它较为符合费用与收入配比原则,因此企业应采取备抵法。

三、加强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措施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主要包括事前风险控制和事后解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在当前情况下,都不容忽视,应双管齐下,方能奏效。但从发展的观点看,应走以风险控制为主的道路。因为事后解决是消极的做法,积极的做法是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应收账款主要产生于赊销业务,其风险控制应集中在赊销的核准阶段,把好赊销的核准环节是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的重要内容。

1. 建立限制赊销额制度。赊销是企业拓宽销售渠道的有效方式,而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又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应建立限制赊销额制度,选择边际利润大于应收账款管理成本的赊销政策,不能盲目提供信用。销售人员不应有赊销权,是否允许给予客户赊销,应经应收账款管理部门批准,对供不应求的热销产品,应尽量现销,以保证资金及时回笼。其具体方法如下:(1)赊销不适于第一次订货的新客户;(2)新客户只有在实现了第一次付款后,才可申请一份临时的赊销额(其金额不能超过客户的注册资本),临时赊销额将维持3个月,即在随后的3个月里客户必须在收货后5~7天内付款后才能与本单位签约,享受更高更优惠待遇;(3)个别类型的客户必须先付款后订货。如私有企业或注册资本低于20万~30万人民币的单位。

2. 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折扣标准3个方面,一个企业的信用政策,对销售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信用政策越宽,则越有利于刺激销售量的增长,但信用标准和信用期限越宽,应收账款的风险越大;就折扣标准而言,折扣越高,给予客户的优惠越多,则越有利于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因此企业必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偿债能力进行分析。通过直接查阅客户历年财务报表、客户开户银行提供的证明、金融机构公布的一些企业的信用等级以及向给客户提供信用的其他企业调查等途径,可以了解到客户的注册资金、银行存款、以往的信用记录、抵押记录、债务等情况。通过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科学地分析后,判断出不同客户的偿债能力,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使之达到最小限度。

3. 严格财务审批手续,建立销收一体化制度。赊销计划由财务部门审批,由销售部门负责执行。为了避免盲目审批,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应互通信息,在充分了解客户资信状况的前提下,对赊销的总量及期限进行严格控制。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还应对每笔销售业务从签定合同到货款回收的全过程进行负责,坚决杜绝互相推卸责任的现象,真正实现销收一体化。

4. 控制超期应收账款。对于出现的超期应收账款,应积极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停止供货。当某一客户的一笔应收账款在超出30天后仍未付款时,必须马上通知应收账款控制员,停止对其供货,直到款项付清;(2)实施收款计划。如果在停止供货后客户仍旧拒付货款,企业将指定销售代表在财务部的协助下,与该客户磋商以求达成收款协议;对于客户经济发生突变,债权收回确有困难的,还应灵活掌握,采取变通的手段,启发欠款户还款,其方法主要有:债务人丧失支付能力的,应该向担保人追要货款;用货抵债,合理作价,抵顶债款,不能一味地僵化催款,造成死账;债务人确系面临破产时,可采取部分货款豁免办法,促使债务人积极还款,防止出现因小失大现象;运用法律手段,对清欠无法生效的情况,向法院提请诉讼,借法律权威索取欠款。

参考文献:

1.高维红.应收账款的假账甄别与防范.华东经济管理,2001,(1).

2.邹香.应收账款的失真剖析.财经问题研究,1999,(12).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策略 篇7

一、酒店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概述

(一)酒店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定义

酒店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对外销售产品或提供住宿、餐饮及娱乐等服务而应向其它单位和个人收取的债权。

酒店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是指酒店在采取信用方式为客户销售产品、提供服务前、服务时和服务后,内部各部门、各相关人员需要做好的应收账款管理控制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准确、及时安全回收,提高资金流动性,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

(二)酒店应收账款包含的内容

酒店的应收账款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类是宾客账(Guest Ledger),即客户入住时预交的押金不足以支付客户在酒店实际的消费金额所形成的应收款。该类应收款一般由前厅人员根据客户余额表进行催收。

第二类是外客账(City Ledger),即酒店为了保留重要客户资源(主要是单位或企业),稳定业务收入,酒店给予某些重要客户的信用消费额度,客户在信用额度内消费可以先签单消费,最后统一结算,以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该类应收款主要由财务人员或营销经理根据信用账期和额度进行催收。

还有一类应收账款是客户信用卡消费形成的。这主要是随着消费形式的多样化,信用卡消费产生的资金到账时间差。对于该类应收账款,酒店财务人员需每日进行资金查收和核对,出现差异及时与银联和刷卡行联系处理。

对于不同类别的应收账款,酒店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保证账款回收,因第二类应收账款占比大,风险高,本文着重对其内部控制管理作以论述。

二、酒店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意识不强,内部控制防范体系不健全

一直以来,酒店管理者重销售轻回收,注重营销业绩,未对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形成高度防范意识。没有认识到应收账款可能引起的巨大负面效应,单纯依靠销售人员催收,未建立权责明晰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和各部门联动内部控制防范体系。

(二)信用评估水平不高,未形成有效风险评估

由于酒店管理者过于关注开发新客户,签约前对客户的信用调查方式单一,分析不够深入,因而未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合理评估,继而无法准确判断与客户信用相匹配的信用额度与还款周期,没有行之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

(三)日常管理不到位,权责不明晰,考核制度不合理

1. 台账管理不到位,应收账款信息的收集、跟踪、传递和反馈不及时。

未建立酒店管理应收账款台账或更新不及时。没有对应收账款信息进行即时辅助管理,信息的收集、跟踪、传递不及时。酒店会计监督薄弱,财务部门无专人负责应收账款定期、定向的清欠,应收账款定期清理制度没有建立或流于形式,过于依赖销售人员,信息反馈滞后,出现问题时已成事后事实,未起到清收的跟踪和监督作用。

2. 部门间权责不明晰。

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从营销部的信用评估和签约,到前厅、客房和餐饮部消费签单确认,到财务部的核对挂账,再到销售人员的催收回款,财务人员的监督审核等,内审人员的检查审计,整个过程离不开酒店各部门和人员的分工配合。酒店管理如果出现岗位设置不合理,权责不明晰的情况,部门间就会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导致数据、单据传递不及时,业务联系脱节,结账金额有误甚至遗漏结单,且易出现推诿、扯皮等现象。

3. 制度激励不到位。

酒店管理对销售人员销售业绩和开发新客户考核所占比例较高,应收账款回收考核比重不足,如出现时间冲突,无法调动工作积极性,这样起到的正向激励作用有限。

(四)审计监督作用未有效发挥,不相容制度落实有偏颇

酒店内部审计更多的注重于采购、验收和账务方面的核查,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而对于应收账款回收内部控制的事前、事中流程操作中的防错防弊审计较少,导致具体操作中的不相容职务和规定落实流于形式,未使内部审计发挥防微杜渐作用。

三、酒店应收账款内部控制风险点的防范及对策

(一)健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明确部门权责,完善风险防范体系。酒店管理层从思想上认识到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组织制定有效的制度办法和易行的操作流程。明晰各部门分工及相应权利和责任,建成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

1. 权责分工控制。

一是制定应收账款管理考核责任制,对营销、财务、营业、监审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进行明确分工,对其责权、奖惩进行明晰,使其各尽其责,避免推诿、扯皮现象。二是通过相互牵制制度实施控制:①营销部人员对客户谈判、签约、收款工作要求双人制;②财务部对账、收款、审核、记账人员遵循不相容相分离原则;③在营销部、营业部门与财务部之间分工授权批准、签单挂账与收款对账等工作,相互牵制,监督控制。

2. 信息流程控制。

酒店根据应收账款业务发生时间顺序和节点制定操作流程,限定信息、单据流转时限,用简明易懂的图表形式令使用人对管理要求一目了然,保证信息有效传递,防止传递不及时或脱节和重复。

(二)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实施签约客户信用评估,建立信用档案,开展信用预警管理,建立签约客户信用评估控制程序。营销人员签订挂账协议前,对客户基本概况、经营状况、偿债能力及历史信用等资信情况进行多方面考察,并提交调查报告,经信用管理部门审核评估风险后提交主管副总或总经理批准后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划分信用等级。信用部门须及时了解客户信息,对客户资料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客户规模、信用状况及时调整信用等级,进行信用预警管理。

(三)客户信用分类管理

开展客户信用分类管理,执行信用政策审批管理。根据划分的信用等级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按信用等级高低分层适用信用额度、回款期限以及优惠政策。对于特殊业务以及存在争议的客户实行审批管理,不同信用额度审批权限不同,将客户信用风险扼杀在萌芽中。

(四)严格执行制度流程

严格执行制度流程,内审部门辅助落实。在业务开展中,各部门严格执行酒店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办法,依照操作流程开展本职工作,保证数据、信息传递流畅。内审机构重点关注风险点,定期、不定期检查制度落实和流程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责令整改、追责。

(五)设立有效的应收账款信息库

设立应收账款台账,保证信息传递及时、有效,动态管理签约客户资料。对应收账款逐户设立台账,全面记录签约客户信用等级、信用政策、信用额度和期限、消费情况、回款情况等资料。台账负责人督促营业部门传递应收账款数据、营销部门按账期催收欠款和更新客户信用信息,统计分析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及其账龄等账务信息。发现逾期风险及时反馈管理层,实现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

(六)建立客户访问和定期对账制度

建立客户访问和定期对账制度,关注应收账款变动情况,防控销售舞弊风险。作为控制和预防销售舞弊的重要措施,酒店须指定财务人员对客户进行访问,并定期对账,核实并纠正误差,确保双方数据一致,减少客户投诉和债务纠纷。同时,通过部门交叉对账,也可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对结账人员产生威慑力,防范营销人员发生虚增账单,挪用回收款的严重违规行为。

(七)定期召开清收会议

定期召开清收会议,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酒店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应收账款清收会议,公告客户应收账款账龄和风险水平,现场讨论应收账款挂账、清收过程中存在问题,制定一户一策的清收办法和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对应行之有效的调整建议、整改措施。使部门间信息畅通和密切配合,保证回款清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通过内部审计进一步规范收款管理流程,避免回收款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监督作用,要求内审人员不仅核查签单挂账时的合规、真实和准确性,还要了解财务对账是否及时,清收过程中部门配合有无纰漏,回收款项是否被不合理占用,营销人员为清收目的是否为客户违规承诺等一系列清收风险。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防范清收过程操作和道德风险。

随着酒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应收账款在酒店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并逐渐成为酒店资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是酒店管理者在竞争中追求生存和良性发展的关键。管理层必须本着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的原则,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内部监督五要素入手,建立和实施有效内部控制机制。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尽可能降低应收账款管理成本以及坏账损失,提高酒店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酒店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赊销作为一种信用手段和营销策略,合理使用可扩大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利润增长,但同时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则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概述、风险点和对策三部分对酒店行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进行阐述。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策略 篇8

一、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增长的成因

我国民营企业应收账款资金占用金额大、账龄长的问题非常突出, 而且应收账款总量在逐年增长。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增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盲目赊销、内控制度不健全等内部因素, 也有三角债盛行、结算方式落后等外部因素。

(一) 盲目赊销

民营企业采用赊销政策来挤占市场很多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风险意识的赊销行为, 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大量的流动资金被客户拖欠挪用, 导致收账费用增加, 坏账损失大量产生。同时, 企业还要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去垫付实现销售所必须缴纳的各种税金, 使得企业资金愈加缺乏, 容易卷入恶性循环而难以自拔。民营企业出于竞争目的不断增加赊销量也有无奈一面, 长期以来, 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民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销售, 特别像一些基础工业用的原材料等非民用消费类产品, 采购方往往因为制造商是民营企业而拖延货款。当然, 也不排除某些民营企业因为自身产品质量问题等因素, 只能提供大量赊销以诱惑采购方, 将产品打入目标市场。盲目赊销使企业最终进入一个怪圈, 企业账面利润高涨, 应收账款快速膨胀。

(二) 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

很多民营企业对应收账款无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催账措施不得力。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 内部控制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尽管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 表面上看各个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职责分明, 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使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有些企业就存在着账目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 营销部门为了超额完成销售任务, 领取绩效奖金, 盲目赊销, 重销售轻收款;而财务人员作为事后记账人员, 很难发挥其应有的管理和控制职能。

(三) 三角债问题

民营企业为在竞争中制胜, 不得不以赊销方式招揽顾客, 扩大市场。此举造成另一个恶果是采购商将供货商的赊销款视为一种无需付出任何代价的无息贷款, 只要你肯赊销我就敢大胆赊购, 根本不考虑自身是否具有偿付货款的能力。在这种心理驱使下, 最终导致企业间相互拖欠成风, “三角债”乃至“多角债”盛行, 成为伴随民营企业发展的病瘤, 而且越长越大, 难以根除。

(四) 结算方式问题

货物交易和货物交付经常存在时间差, 这也是导致应收账款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批发和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往往采用托收或托收承付方式结算货款, 发货的时间和收到货款的时间往往是不一致的, 因为货款结算需要时间。结算手段越落后, 结算所需时间越长, 供货企业只能承认这种现实并承担由此引起的资金垫支。由于销售和收款时间差的原因, 随着民营企业产品销售量的增大, 可能会伴随应收账款的明显增长, 当然这不属于商业信用问题, 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解决。

二、抑制民营企业应收账款增长风险的控制策略

为抑制应收账款的增长, 民营企业应该实施全程信用控制, 通过机构的设立、流程和制度的制定、人员的落实和职责的明晰, 对过程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控制, 并利用应收账款融资的各种手段, 加速资金的回笼, 以规避应收账款所带来的风险。

(一) 客户资信调查及评估系统

客户资信调查及评估系统属于信用管理的事前控制环节。目前, 民营企业大多还没有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或专门人员来处理企业的应收账款事宜, 所以很容易导致职责不清, 互相扯皮。因此, 在民营企业内部非常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或指定专门人员全程负责对客户信用评估、对信用期限及方式的建议及监控等, 在一定程度上协调销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内部关系。

首先, 通过对客户资信进行分析、评估, 建立档案管理系统, 筛选出公司的重点、长期客户作为评估对象, 评估的内容包括客户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及与公司业务往来历史;客户的资本实力、资金运作情况尤其是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客户的经营性质、历史、经营规模、营销能力;客户的经济效益、资产、负债比率等。设定每项评估内容的标准, 并依此对每个客户评分、评级。对信用好的客户扩大销量, 减少对信用不良客户的供货, 将损失减少至最低程度。

然后, 采用“本量利”分析法制定科学合理的信用政策。制定信用政策的目的就是根据客户的不同资信给予相应的信用额度, 以避免赊销的盲目性。制定信用政策的时候, 应采用“本量利”分析法, 在各因素的利弊中进行权衡取舍。信用政策的内容包括: (1) 信用额度, 即企业在某一时间段内决定提供的信用销售总额, 也就是该时间段将要发生的应收账款总额, 它取决于信用销售的数量和收账期限; (2) 信用标准, 即企业可接受的客户最低财务实力, 是企业用来衡量客户是否有资格享受商业信用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确定信用标准的关键在于评估客户拖延付款或拒付而给企业带来坏账损失的可能性, 通常用预期坏账损失率表示; (3) 信用条件是企业接受客户订货时提出的付款要求, 如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等, 信用条件的改变会引起销量、售价、成本费用等方面的增减变化, 因此, 在接受信用条件前必须进行“本量利”分析。

(二) 财务会计追踪分析系统

财务会计追踪分析系统是信用管理的事中控制环节, 通常采用如下措施:

1. 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应收账款发生并入账后, 销售人员和财务人员都应定期、全面、彻底地核对和清理往来账款, 准确掌握应收账款的动态变化, 以确保应收账款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保证账实相符。定期对账, 能保持账务清晰, 还能阻止客户故意拖欠货款。对欠款大户及长期悬而未结的款项, 更应该重点跟踪、及时追讨, 防止因长期拖欠形成呆账和死账。针对不同的销售业务, 还应该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和核算程序, 以便确定不同的应收账款收账对策。

2.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财务部门应定期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或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应收账款拒付百分比、应收账款占用期限、账龄分析表等形式, 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评价, 并及时将其风险信息提供给管理部门及销售部门, 以作为制订以后销售策略和应收账款清欠原则的参考依据, 尽量减少应收账款的存在所带来的损失, 将可能产生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3. 计提坏账准备。

新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 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 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 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据此应设置“坏账准备”科目, 按具体情况计提坏账准备金, 备抵本期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 对于实际发生的坏账要严格审核并及时报批, 已转销的坏账必须登记备查。

(三) 合理的收账系统

合理的收账系统是信用管理的有效事后控制环节, 系统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

1. 制定合理的收账策略。

收账策略是指当企业提供的信用条件被对方违反时所采取的策略。收账策略的积极与否, 直接影响到收账数量、收账期与坏账损失比率。收账费用与坏账成本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变动的非线性关系, 积极的收账策略使收账费用增加, 但坏账成本相对较少;而消极的收账策略, 收账费用少, 但坏账成本可能较高。企业应权衡不同收账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后, 确定合理的收账策略。

2. 确定合理的收账程序与讨债方法。

当客户拖欠账款时, 应当分析其原因, 以便确定合理的讨债方法。一般而言, 客户拖欠账款原因有两类:一是无力偿付, 即没有资金支付到期债务, 对这种情况应具体分析, 如果是暂时无力偿付, 则应帮助其渡过难关, 以便收回更多的账款;如果是严重财务危机乃至濒临破产导致无力偿付, 则应及时向法院起诉, 以期在破产清算时得到债权的部分清偿。二是故意拖欠, 即具有正常的支付能力, 但为了自身利益而想方设法不付款, 针对这种情况, 则需要确定合理的催讨方法尽快追回欠款。

3. 建立信用控制绩效评价机制。

信用控制绩效可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回笼率等指标来评价。

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赊销收入净额为企业信用销售总额与销售退回、销售转让、销售折扣的差额;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为应收账款实际占用资金的平均值, 其理论数值为应收账款每天的余额与计算期天数之比值, 但实际工作中为简化计算可用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的平均数代替。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 则平均收账时间越短, 表示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次数越多, 平均每一次转化为现金的时间越短, 应收账款控制绩效越好。

应收账款回笼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应收账款资金回笼额取值于一定时期“应收账款”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同期应收账款总额取值于“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发生额。

应收账款回笼率越高, 说明企业当期信用控制绩效越好。

(四) 应收账款融资

当大量的应收账款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资金周转与日常经营开支时, 在积极催讨账款的同时, 可以考虑采用“应收账款抵押借款”“应收账款让售”等融资手段来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应收款抵押借款, 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作为抵押品, 在银行规定的借款期限及借款限额 (一般为被抵押应收账款额的60%~90%) 内向银行借用资金。在抵押状态下, 企业仍然保留应收账款的相关权益, 但必须承担被抵押应收账款的坏账责任。

应收账款让售, 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的收款权益以一个协商的价格, 出让给专门购买应收账款的信贷机构, 得到所需的经营资金。应收账款让售是利用应收账款进行筹资的一种创新金融产品, 企业尽管放弃所有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权利, 但可以提前获得现款, 同时也规避了因收不回账款所必须承担的风险及由此而带来的更多亏损。

三、结语

由于盲目赊销、内控制度不健全、企业相互拖欠, 以及结算方式的落后、销售和收款存在时间差等原因, 导致我国民营企业应收账款过多且不断增长的不良现象, 因此, 民营企业必须将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化, 通过建立客户资信调查及评估系统、财务会计追踪分析系统和合理的收账系统, 实现对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和控制, 同时可以利用“应收账款抵押借款”“应收账款让售”等手段进行应收账款融资, 以此来减轻应收账款负担, 改善企业财务状况, 规避风险。

参考文献

[1].王华杰.浅议如何加强和完善民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J].山东企业管理, 2005 (4)

[2].郑祥良.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及对策[J].煤炭企业管理, 2006 (10)

[3].章之秋.民营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J].经济论坛, 2009 (24)

[4].张军.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 2009 (4)

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分析 篇9

一、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控制环境不理想。

控制环境因素包括诚信和道德观、用人唯才的承诺、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人力资源政策和实务、权力和责任的分配等。控制环境的主要要求有:公司应自上而下培养积极的内部控制文化, 建立科学的控制组织结构, 整体组织成员具有自觉控制意识和态度, 能力与责任相匹配等。由于我国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 大多企业都未形成完善的治理结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仍处于薄弱环节。目前, 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组织结构设置不完善, 没有专设的信用管理部门做售前客户资信调查;相关人员职业应有素质不高, 没有树立科学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观念。

2. 风险评估意识淡薄。

由于企业自身政策导向错误, 缺乏必要的防范意识, 尤其在当前买方市场形成的条件下, 对客户不分青红皂白迁就让步, 产品赊销既不签订合同, 也不签订分期还款协议。通过有关途径深入了解客户资产偿债能力, 确定其资信等级的少, 以至于把货发给了没有偿债能力的单位, 甚至上当受骗。企业的领导和经销人员往往认为只要产品能出厂, 库存积压能减少, 增加点应收账款算不上什么。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盲目赊销, 不受骗上当已属万幸, 呆账、坏账的产生也就顺理成章、不足为怪了。

3. 内部监督薄弱。

对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进行监察是持续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充分性及表现情况的必要程序, 可确保内部控制保持有效的运作, 也是管理者确保控制活动按设计的目标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内部监督可以发现控制缺陷, 及时反馈纠正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企业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审计机构形同虚设, 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 无法保证内部控制各项工作得到监督、考核。

二、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对策

1. 明确公司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目标。

公司应收账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是真实、准确、可靠地核算应收账款务。会计部门应结合公司销售政策, 选择恰当的结算方式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反映企业与外部有关单位间的债权债关系, 如实、准确地核算并提供会计资料。此外公司还应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坏账损失的减少和销售回款一条龙任制的建立作为其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应收账款是企流动资金的一部分, 应收账款过多, 影响企业资金的有效转, 同时难免要发生更多的坏账损失。企业应根据客户资等级和账龄, 有步骤地催收账款。超过账龄的应收账款应点管理, 加大催收力度。应收账款由赊销产生, 销售人员应加入内部控制机制, 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 系统、效地收回货款。

2. 健全信用管理体系。

客户信用的优劣和生产经营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能否收回的风险程度。信用管的目标就是在最大限度销售产品的同时将信用风险控制最低限度。客户信用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建立完备的客档案系统、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完善客户资信调查及评体制。应收账款赊销的效果好坏, 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现金折扣政策等延长信用期, 会使销售额增加, 产生有利影响, 与此同时应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产生不利影响。现金折政策可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 缩短企业的平均款期。因此, 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 应在信用期间、信用准和现金折扣政策二者之间的权衡, 力争实现应收账款的险最小, 企业利润最大化。

3. 建立健全内部监控体系。

内部控制系统必须接受察, 确保其保持有效地运作。完善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机是企业赊销业务发展的需要, 是加强营运资金管理, 提高运资会效益, 保证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营利性的重要段。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和财务人员对内控机制在赊销业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内控意识淡薄。有的企业根本没有立赊销业务的内控制度。有的企业虽已建立或时间过长已不适应本单位内部管理的要求, 或在执行过程中没有到位。制度形同虚设, 未能起到内部控制的作用, 给赊销业务的管理及责任的落实, 风险的防范留下极大的隐患。

参考文献

[1]乐永辉.试论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J].经济师, 2010, (5) :167.

[2]陈林.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策[J].财经界, 2010, (6) :202.

[3]吴晨阳.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方法的探讨[J].中国商界, 2010, (3) :35.

[4]屈志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0, (19) :53.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176~181.

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篇10

一、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有效的公司, 受益是无处不在的;内部控制松散的公司, 势必要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国内外这种案例是不胜枚举的。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健全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可以全过程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 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和问题, 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能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

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应收账款的各个环节, 从而确保足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 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并能有效地预防坏账的发生。

3. 能有效地规避风险, 加速资金周转。

健全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 可以减少企业资金的积存, 改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二、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 风险意识淡薄。

应收账款作为一种商业信用, 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形成风险意识, 更未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一般以财务部门担当信用治理的主要角色, 进行赊销治理, 这已不能适应现代信用治理的需要, 如果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差, 从主观上缺乏对问题的控制能力, 错误地估计和判断了控制事项, 对重大错误或舞弊现象就容易忽略, 产生控制风险。许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 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度作深入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 就通过赊销吸引客户, 在增加销售额的同时, 也导致了应收账款的急剧增加, 也使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随之增加。

2. 未建立独立的信用监管部门。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 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有些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岗位, 在应收账款管理中权责不够明确, 既没有明确的责任人来负责, 也没有严格的管理办法, 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 有的连起码的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也不设置, 甚至连简单的内部牵制制度也没有。有的即使有且健全, 但却不落实、不执行或不按制度考核, 也是形同虚设, 同样不可能发挥其制约、监督作用。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 却最终无法追究责任。

3. 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相当薄弱。

会计监督是企业管理者确保经济活动按设计的目标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首先, 财务部门没有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其次, 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不能及时核对账目, 缺乏有效的应收账款清理措施, 核算与销售脱节的问题不能及时披露并合理得以解决;再其次, 对于收不回的应收账款未建立坏账核销管理制度, 有些企业对没有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造成企业应收账款账龄老化, 总额逐年增加。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 实际已成坏账但未作坏账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

4. 激励机制设计不合理。

在有些企业中, 鼓励销售人员完成销售任务, 往往只将工资薪酬与销售任务挂钩, 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 未将应收账款回收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超额完成销售指标, 往往忽视客户的信用等级, 没有进行账龄分析, 盲目地采取赊销策略, 造成账面上的高额利润, 而被客户拖欠所占用的大量流动资金难以收回, 给企业带来虚盈实亏。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 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 致使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 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5. 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债务纠纷的意识不强。

目前, 通过诉讼程序寻求债权保护的道路比较艰难。从起诉、受理、调查取证、开庭审理到判决、裁定与执行有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 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收基本上是靠企业自己, 缺少应收账款代理和出售的社会机制, 难以保证应收账款安全可靠地收回, 使本来可以收回的应收账款长期挂账, 变成呆账、坏账。

三、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建议

1.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防范坏账风险。

企业要防范坏账风险, 就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它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和收账政策四部分。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客户应收账款支付记录、账龄分析表等信息不定期地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 结合每个客户的不同情况, 制定出相应的信用控制标准;然后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来指导企业赊销商品时, 授予客户不同的信用期限;还应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 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情况变化的情况下, 企业应对其进行必要调整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制定收账政策时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对待不同的客户。

2. 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和内部审计部门。

企业应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或人员。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对客户进行风险管理, 动态监督客户尤其是核心客户, 建立客户资信档案并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进行客户动态资源管理。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客户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 (“5C”系统) , 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 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等。赊销监控主要发生在接受顾客订单、批准赊销信用、记录销售和收回资金流程。按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等级, 结合企业自身的现金流量状况, 确定赊销金额的大小和期限长短。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系统中肩负着监督和纠偏的功能, 内部审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审计主要应在销货和收款流程, 在销货流程应核查销售业务是否进行适当的职责分离、正确的授权审批、充分的凭证和记录、凭证的预先编号、按月寄出对账单等方面;在收款流程主要应检查收款记录的合理性、核对应收账款、分析账款账龄、向债务人函证等方面检查有无异常应收账款现象, 有无重大差错和舞弊情况, 确保应收账款的回收。

3.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

财务人员要及时、准确地登记本期发出商品数量、金额以及当期的收回货款金额, 及时进行赊销业务的账务处理。相关的总账和明细账应由不同的人员分工负责, 加强相互牵制, 并定期和总账核对, 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可靠。企业应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 以及其他一些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估计并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定期统计应收账款各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动情况, 必要时应向债务人函证, 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要逐月编制外欠货款余额明细表, 详细列清欠款单位金额并与销售部门台账核对, 及时向管理当局反映, 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和当前的赊销策略提供可靠依据。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和催交欠款通知书, 送达或邮寄给客户, 并要求客户经手人签字、客户盖章, 以保证其法律效力。

4. 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制度。

企业应制定严格的逾期账款催收制度和奖惩办法, 为防止销售人员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 企业应明确销售人员追讨应收账款的责任。同时, 在对业务人员分解销售指标的同时, 也核定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 将货款回笼作为考核销售部门及销售人员业绩的一项主要指标, 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坚持“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的原则, 作到人员、岗位、责任三落实。为了提高收款绩效, 对收款快、比率高、甚至没有发生呆账业务的人员给予奖励, 完不成任务就扣发奖金或工资。

5. 运用法律手段追索债务,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首先, 应规范销售合同。销售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生产部门和法律部门共同制定销售合同, 完善合同的内容, 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尤其是违约条款的相关规定等。其次, 财务部门应定期对逾期的货款列出详细清单, 由业务部门逐笔提出处理意见, 交领导分析研究, 以决定是企业自行追讨还是委托代理机构追讨。再其次, 凡债务人没有明确的还款计划或有效承诺的逾期货款, 如果双方通过协商确定无法达成一致, 企业要注意适时申请证据保全及财产保全, 必要时诉诸法律进行追讨。

上一篇:创意雕塑下一篇:基于激励的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