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应用与社交网站

2024-08-12

社交应用与社交网站(精选十篇)

社交应用与社交网站 篇1

社交网站招聘为何物?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SHRM) 认为, 作为一种企业与候选人建立关系的平台, 社交网站可以让企业招聘人员建立并扩大一个人才库。[4]简单说, 正如企业在传统招聘网站招聘一样, 现在可以在社交网站寻找、甄选候选人。目前国内著名的社交网站有人人网、开心网、QQ空间、微博等。

社交网站招聘的优势

从事招聘工作的人员都有这样的体会:通过传统网站找到合适候选人的过程是艰难的, 需要绞尽脑汁扩大人才库, 并极力保障招聘的有效性。传统网站招聘给招聘人员带来的困扰还有:求职者简历的“水分”导致招聘的有效性不高, 简历筛选、面试甄别等都让企业产生较大的成本, 数周不变的简历库、“尘封多年”的求职者简历让招聘人员无计可施。传统网站招聘为求职者与雇主充当着中介服务平台, 是招聘人员的主要方式, 但其不足越来越需要由其他方式予以弥补。正如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 (2008) 所说, 没有单一的工具能有效地满足各种用人需求。社交网站招聘优势主要体现在:

1. 受众面广, 活跃度高

社交网站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活跃度。根据意大利社交媒体策略师文森佐·科森扎 (Vincenzo Cosenza) 发布的数据, 截至2012年底, Facebook (脸谱) 的用户数已超过10亿。[5]2012年4月, “麦肯锡一项新的针对5700名中国互联网用户调研发现, 一二三线城市居民的社交媒体注册率高达95%。此外, 中国还拥有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高达91%的受访者表示, 最近六个月曾登录社交媒体。”[6]“新浪”2012年第三季度财务报表显示, 新浪微博的用户注册数已超过4亿。[7]根据Alexa网站流量排名的数据显示, [8]在全球访问量排名前50的网站中, 有8家是社交网站, 其中Facebook排名第二、新浪微博排名第三十。根据“谷歌”发布的数据, 早在2010年, Facebook流量排名就为第一, 其2010年4月份的独立访问量即达到了5.4亿。[9]社交网站不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 也拥有较高的用户活跃度。

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活跃度对于招聘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为招聘人员建立了庞大的简历库。虽然各种社交网站的页面和功能不一, 但是它们仍有惊人的一致, 即都要求用户建立较完善的个人资料。在注册社交网站时, 用户会被要求填写昵称、姓名、性别、年龄、地区、兴趣爱好、教育经历、从事行业、所在单位等个人资料, 大多数网站还鼓励用户上传真实的个人照片。在用户允许向他人展示个人资料的情况下, 一份“简约”的简历便展现在招聘人员面前。事实证明, 这种简历是有效的, 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 (NACE) 的调查显示, 接近83%的大学生在社交网站有简历。[10]庞大的“简历”数量必然为招聘人员开拓新的招聘渠道、建立新的人才库带来帮助。

2.互动性强, 传播性好

社交网站实现了用户的交互。“网上信息的放置不再是企业或个人的商业行为, 而是通过用户浏览求知的力量彼此协作, 把各人需要的知识有机地组织起来, 每个人都是内容的贡献者。”[11]社交网站已成为用户展示自我和了解他人的平台。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 也是制造者, 用户作为网络信息行为的主体相互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在加入社交网站后, 用户可以建立关系。这些关系通常被称为“收听”、“粉丝”或“好友”。用户以这种关系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良好的互动条件下, 企业不仅可利用社交网站做营销和口碑宣传, 也可开展招聘工作。企业开通微博可获得网民较多的关注。2012年7月, 新浪微博在自身的平台上针对微博用户进行了一次用户发展状况的调查, 88%的微博用户认为企业微博对他们有帮助, 有88%的用户会收听企业微博, 其中有74%的用户会转发企业微博。[12]Kelleher (2009) 指出:“企业使用社交网站更容易获得人们的信任。”[13]招聘人员通过社交网站发布招聘信息, 容易得到“粉丝”们精准、及时、高效的传播。

3.成本低, 有效性高

与传统招聘网站相比, 社交网站的招聘成本相对较低。在使用传统的招聘网络时, 企业与个人无法直接面对面沟通, 招聘网络是企业与求职者的服务中介。在开展求职和招聘活动时, 个人需要花时间在招聘网络中搜索繁杂的招聘信息, 企业发布信息和搜索人才也需要付一大笔费用给招聘网络。对传统招聘网络中的信息, 招聘人员和求职者还面临信息的甄别成本。而在社交网站, 企业、招聘网络和求职者的三点对接转变为企业与求职者的两点沟通, 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信息成本, 提高了沟通效率。

无论是招聘人员还是求职者, 都面临虚假招聘的局面, 而社交网站招聘有望提高招聘的真实性。社交网站招聘除了直接的两点互动以外, 招聘人员还可通过查看求职者的受教育经历、所在单位、过往发言等内容, 对他们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人脉圈”也是一个人的经历和能力的良好佐证。招聘人员通过查看候选人的好友、候选人与好友的互动及相互评价, 就能够对候选人性格、经历等作出全面判断。对求职者而言, 社交网站可降低获取招聘信息和筛选的成本。

国内社交网站招聘的类型

目前, 国内社交网站具有的招聘功能是:设置专门的招聘模块;招聘人员可发布招聘信息, 搜索候选人;招聘人员对候选人进行测评, 如查看候选人的主页、过往发言、性格、兴趣、价值观取向等;建立人才库, 进行雇主形象宣传。社交网站在招聘方面可分为微博、娱乐、职业和传统招聘网站 (如前程无忧等) 四类。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站功能不一, 拥有不同的招聘优势 (见表1) 。

1. 微博

以新浪微博为例, 分析微博的招聘功能。

新浪微博首页的底端设置了“微博招聘”入口, 开通了社会频道和校园频道, 发布的职位仅限于新浪自身。目前, 新浪微博还未开发非新浪微博招聘的注册, 其他企业无法通过“微博招聘”入口发布招聘信息。用户可在“微博招聘”中搜索并投放自己感兴趣的职位, 用户使用它时, 需填写个人简历。

新浪“微博招聘”仅发布新浪公司的招聘信息, 但其他企业和个人可使用新浪微博开展招聘活动。

(1) 利用新浪微博的搜索功能, 搜索候选人。进入“找人”入口, 在“高级搜索”选项中会得到一个搜索界面。招聘人员可用“标签”、“公司”等信息搜索潜在的候选人。例如, 搜索“技术总监”候选人, 在标签中输入“技术总监”, 在不设置其他搜索条件的情况下, 可找到约170位用户, 他们中多数是科技型公司的总 (副) 经理、总监, 其中不乏大量的“加V”用户。虽然日前曾曝出新浪微博认证的丑闻, 但是对高级技术人才的“加V”认证, 目前仍有可信度。搜索出人才后, 可进入其主页查看个人资料、关注/粉丝、相册、过往发言、教育经历、所在单位等信息, 也可在“关注”或直接向候选人发“私信”, 建立与候选人的联系。

(2) 开通企业微博或招聘微博账号, 进行企业形象营销, 吸引用户关注。目前, 在新浪开通招聘微博的企业约有500家。“谷歌中国校园招聘”、“IBM中国有限公司人才与招聘”、“宝洁招聘”等招聘微博, 都吸引了数万“粉丝”的关注。这类招聘微博发布的招聘信息, 会被大量转发。例如, “宝洁招聘”于2012年12月25日发布了“产品供应部亚太区材料开发与供应工程师”的招聘信息, 其中附带的网址直接指向宝洁的招聘页面。截至2013年1月4日, 这一信息得到了“粉丝”66次转发。“谷歌中国校园招聘”发布的创意微博和招聘信息更是得到了“粉丝”们的青睐。谷歌招聘微博不时发布与“粉丝”的互动活动, 如2012年11月7日发布的Google招聘网站标语“Do Cool Things That Matter”有奖征集中文翻译活动, 就与“粉丝”们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企业招聘微博可产生较好的企业形象营销效果, 最终沉淀为数量较大的人才库。

2. 娱乐类社交网站

人人网、开心网、朋友网等复制了Facebook的模式, 是拥有超高人气的以娱乐休闲为主的社交网站, 这类网站也附带了招聘功能。

以人人网为例, 分析娱乐类社交网站的招聘功能。

人人网设置的招聘模块, 仅开辟了针对其自身的招聘入口, 除了在候选人主页甄选候选人外, 目前该网站还不具备其他招聘功能。人人网“找人”搜索框未提供便利的搜索功能, 也未开放企业的注册, 使企业无法进行形象营销。人人网对企业招聘来说, 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企业的招聘人员可长期在该网站经营人脉, 利用网站庞大的用户基数, 建立行业内人才的联系, 届时可凭借招聘人员广泛的人脉关系传播招聘信息, 或通过人脉进行人才寻访。但要实现这个目标, 不仅需要招聘人员拥有较强的个人魅力和社交能力, 而且需要他们长时间浸淫其中。使用人人网达到良好的招聘效果, 绝非一日之功。

3. 职业类社交网站

天际网、若邻网、大街网等职业类社交网站, 是以招聘和求职为目的的求职社区, 兼有社交、娱乐和招聘的功能。

以天际网为例, 分析职业类社交网站的招聘功能。

天际网与人人网等社交网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突出了“职位”入口。进入“职位”后, 用户可以看见大量的企业和相关职位的招聘信息。同时, 招聘人员可以点击“招聘方入口”, 进入“招聘管理中心”, 选择“申请企业开通”或“申请个人开通”。“申请企业开通”需要明确注册者的身份, 是“企业自主招聘”还是“猎头顾问”。个人可以在“职位”中搜索订阅职位, 也可以在个人动态中发布职位。

天际网等社交招聘网站可极大程度地满足招聘功能。这类网站对招聘的价值主要是其兼具的社交人脉和招聘功能带来的用户黏性。与娱乐类社交网站完全靠社交娱乐吸引用户不同, 天际网对用户的黏性还源自用户对人脉和求职的诉求。基于此, 天际网、大街网等网站发展势头迅猛, 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 招聘方可在网站建立人才库。另外, 求职类社交网站都突出了“职位”、“职业”。如果把人人网等看做可以放松身心的游戏场所, 那么天际网等就是严肃的“职场”。在“职场”内, 求职者和招聘方都需要“包装”形象, 用户需要完善自己的个人资料, 认真“编写”履历。在社交互动中, 用户多以招聘和求职为目的, 与“职场”关联不大的动态和资料则可能因为敏感性而较少发布。人才的性格、兴趣等特征可能由于“过度包装”而不如人人网等网站的个人主页那么真实自然。因此, 天际网等求职类社交网站虽然“寻人”的功能强大, 但是甄选功能相对较弱。

4. 传统招聘网站

传统招聘网站基本上都是网络自动化的中介或交换场所, 使求职者和雇主能够找到对方并建立联系。这类网站除了为求职者和雇主充当中介服务平台外, 很少涉及社交, 个人和企业不能在网站上扩展人脉关系。

以前程无忧为例, 分析传统招聘网站的招聘功能。

前程无忧于2010年开发了一个界面与微博相似的入口——“企业粉丝团”。“企业粉丝团”推出后, 企业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可以建立联系并达成互动。个人用户可以在其中拓展人脉, 也可以关注企业、获取职位动态。“企业粉丝团”虽然与微博有相似之处, 但是用户之间的沟通成本较高、联系不深。企业查看其“粉丝”的资料, 会获得一份没有联系方式的简历。个人之间建立关系, 向对方发信息需要额外付费。企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联系都需要向前程无忧付费, 而它并未改变自身信息中介的定位。前程无忧“企业粉丝团”最大的价值在于企业形象的营销。对企业关注的“粉丝”可能会积聚其页面下进行互动。例如, 截至2013年1月7日, 排名第一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的“粉丝”达13万多、界面中的讨论数达3644条, 大多是表达自己的优势或想到该公司工作的愿望, 这对推广品牌形象有极大的效应。

社交网站招聘功能的改进建议

从发布招聘信息、搜索人才到审查人才背景, 从形象营销到培养人才库, 社交网站都具有重大作用——可渗透到整个招聘流程。但是, 国内社交网站招聘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笔者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 对社交网站招聘提出建议, 使之成为企业招聘的“利器”。

1.建立招聘话题 (关键词) 专区

设置招聘模块可以开设专门的话题专区, 明确告知用户可通过话题进行招聘和求职。求职类社交网站开设专门的企业招聘入口是不可行的, 因为它重复了传统招聘网站信息中介的老路。社交网站设置招聘模块可采用QQ空间“关键词搜索”或微博“话题”的方式。在QQ空间搜索栏中搜索任一关键词, 所有QQ空间用户发表过的公开文字都会按关联度呈现。微博话题也属于关键词, 形式通常为#话题名称#。企业账号在发布职位信息时, 可以明确话题或关键词, 形式为#职位发布#。假设, 社交网站对招聘的#话题#明确约定为“#职位发布#+#职位名称#”, 企业在“#职位发布#+#职位名称#”中发布的所有职位信息都将置于“#职位发布#+#职位名称#”栏下, 求职者进入此栏就可查看所有的职位信息。为了便于求职者查找, 社交网站需对企业的职位名称、行业和地区予以归类, 使其有条理地出现在招聘话题专区。这样, 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只需写明约定的话题, 求职者求职只需进入约定的话题, 两者无需再使用第三方中介, 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强大的招聘功能必定会给社交网站带来大量用户。

2.建立人才职业名片

因在社交网站能搜索出的候选人数量并不大, 建议社交网站引导用户建立个人求职名片。社交网站用户设置个人标签、填写完整的个人资料的行为并不具有必然性, 出于保护隐私的考虑, 许多用户不会提供完整或真实的信息。对此, 社交网站可开发“名片开关”, 便于求职者完善信息, 并自主选择是否开启或关闭求职状态。如果用户有求职意向, 可选择开启开关以便于招聘人员搜索。如果不是求职期, 可选择关闭, 不会收到招聘人员的招聘私信。对开启了求职名片的用户, 招聘人员不仅可查看他们的履历, 还可查看他们的主页上的过往发言、价值观取向等, 招聘的搜索和甄选功能同时实现。

3.防范企业信用透支

企业应用牵手社交网站挖掘商业潜力 篇2

Googl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个人在线应用服务商,不过在企业软件领域,Salesforce.com属于先驱企业。目前,Salesforce.com提供了大量的企业在线应用服务,用户需要缴纳订用费。而第三方开发人员可以开发各种在线应用,向Salesforce.com的企业客户进行推广。

Facebook方面,其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表示,该公司现在的积极用户数量已经从7月初的9000万增长到了1.2亿。“在过去的3个月里,我们增加的用户数量比我们创建的前3年的用户还要多。”她指出,Facebook网站现在有28万多个应用程序,这些小的基于网络的程序能够装载到Facebook的网页上,并且与用户的联络人共享。

不过在企业应用方面,Facebook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Facebook的应用程序主要还是娱乐性的。”桑德伯格指出,如果使用Salesforce.com基础设施的程序员能够加入到编程的行列,他们就可能给广泛的Facebook的应用程序带来新的商业角度。通过合作,Salesforce.com网站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将能够出现在Facebook的网页上。Salesforce.com还提供一些在线工具,让企业管理其客户关系,并且为客户化应用程序和网站提供越来越高级的编程基础。

这种商业的角度正是桑德伯格所需要的。“通过与Salesforce.com的合作,我们会为用户释放出网络应用程序的商业潜力。”桑德伯格说。

此外,Salesforce.com还表示,将允许客户利用亚马逊公司的网络服务开发企业应用。目前,亚马逊提供了在线存储等云计算基础服务。

社交应用与社交网站 篇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为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规划了蓝图。要依法治国,就必须依法治网。依法治网就要用法治的思维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这至少包含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依法管网三个方面。作为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社会也应是法治社会,而非"法外之地"。正所谓无秩序则无自由,网络空间中的开放、自由也必须建立在秩序的基础上,也只有以秩序为基础,网民才能更充分享有参与、表达的自由,网络社会才能得到良性、持续发展,信息网络技术也才能成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助推器"。只有积极推动网络社会的法治化建设,让法治的阳光普照网络空间,坚持依法治网、多管齐下,才能真正净化网络环境,维持网络秩序,把网络打造成为传递"法治正能量"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1]

社交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对人们的信息获得、思考和生活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社交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展现自我、营销推广的窗口。但是与此同时,社交网络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包括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等。尤其是青少年,他们处在社交网络的前端,但同时也是受影响最深的。因此,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对于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个人信息安全提供新的视野,有利于促进个人信息保护理论的发展。在实践上可以指导人们的行为,使其更加重视个人信息的安全,让社交网络平台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让用户更为积极、主动、有效的去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2]

二、社交网络的特点

1. 人际传播回归和社交网络关系化

从传播学视域来看,人际传播和网络社交传播息息相关。它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也可以是点对点的交流活动,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既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影响。"人际传播具有较强的私人性、亲密性、互动性、社会性和平等性特征。这些特性保证了人际传播有良好的效果和影响力。正如电话代替不了握手一样,网络工具有时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内心的亲切感和信任感。"[3]为避免网络这种类似工具性带来的弊端,目前,社交网络正在努力向人际传播回归,不断提高社会交往的质量和效度。

2.. 以用户为中心的社交网络平台

社交网络的UGC(用户生成内容)力量是惊人的,在其中,你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网站,"你可以创办自己的网络电台,你可以建立自己的商务网店,发布你想要发布的商品信息;你也可以创建一个私人的工作流社会网络,和你的同事一起网上开会、策划、交流工作心得等。像You Tube能成为现在网络视频的领头羊,与用户可以自由和主动地上传、分享、评价视频息息相关。而微博Twitter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媒体格局,就是把媒体的动力交给普通人,让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媒体。"[4]]

3. 虚拟社交与真实社交的融合

虚拟社交网络已经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社交生活,融入到了他们的"工作流"和"生活流"中,人们的真实朋友圈与虚拟网络圈日益叠合。比如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可以"通过信赖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最大限度地拓展有价值的人际资源。由此可知,每个在网络中的真实个体,不再孤立存在,而是借助互联网及数据检索出人际网络中的"点",把"网"与"网"编织在一起,形成类似蜂窝状的网络结构,每个用户都可以从自身辐射出一个可信赖的人际圈。[5]

4. 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结合

一个成熟理性的网络交往社区应该是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有机结合。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共同构成人们的生活世界,缺一不可。社交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缩短了人们之间距离,她的存在即节约了公共空间的人际交往成本,又为人际交往提供了特殊公共平台,使广大网民公众能有效地参与公共空间。社交网络媒介塑造了一种新的人际交往形态和传播情境,有助于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关系的重构,促使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有效融合。[6]

三、社交网站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以人人网为例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已拥有超过6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5亿微博用户、5亿微信用户,每天信息发送量超过200亿条,中国网站达400万家,上网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形态。人人网的访问量是每人每月平均32.5次,网站每日的平均浏览页面达到近4.8亿页,用户每天在网页上的互动次数为41亿次,居所有网站之首。

在人人网首页的最右下角是网站关于隐私情况的相关说明,其隐私声明的内容包括使用说明、用户权利、保护隐私原则、免责条款、联系方式五个部分,但是在大多数用户中,只有少数的人阅读了人人网关于隐私声明的全部内容,而大多数仅仅是知道人人网关于隐私声明的存在,但是却从来没有阅读过其中的具体内容,更有人根本就不知道网站关于隐私声明的事情。可以说大部分人对于个人隐私根本没有自我保护意识,社交用户对于网站将采取何种方式对个人隐私信息进行保护基本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些都增加了SNS社交网站用户的个人隐私遭到泄露的风险。

从技术层面来说,人人网中Cookies文件的目的是追踪用户在社交网站的信息,记录社交网站一个真实用户的所有行为轨迹。SNS网站往往利用类似Cookies功能的文件定位网页浏览者的个人信息,跟踪分析一个用户在社交网站的访问记录,然后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访问记录推送给一定的第三方网站,从而赚取一定利润。此技术的掌握者还可以通过Cookies文件,使自己成为任何一个人,将别人的个人主页或者博客变为自己的。另外,通过入侵用户个人信息网站,黑客和攻击者还可以发布进一步的攻击,例如向用户电脑注入病毒等程序,进一步盗取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

从非技术层面来说,首先,人人网自身倡导实名注册。在人人网实名注册这一倡导之下,大多数用户使用真实的头像、姓名及学校状况等个人真实信息。这与互联网的匿名性形成鲜明的对比,在SNS社交网站中,人人网这一社交媒体储存了大量的用户真实个人隐私信息,而这些都是用户自愿提供的,与其它被迫或被盗取的个人隐私显然不同。其次是人们之间的信任。美国学者阿特曼和泰勒认为,在面对面交流中,自我表露导致信任感的产生,而信任感反过来又增加了人们自我表露的勇气,形成一个循环,最终拉近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互联网中,网民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大多是匿名性的,但在人人网这一社交媒体中,用户上传的头像,填写的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绝大部分是真实的,在这些透明度高的信息面前,用户之间的信任感自然得到加强,而信任感提升后又会使用户之间公开彼此更多的个人隐私信息。

用户为了享用网站提供的服务被迫分享或公开自己的个人隐私信息。一部分人是被动分享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的,特别是人人网用户在使用第三方网站或使用人人连接功能时,如果不同意第三方网站读取自己在人人网上的个人信息,用户就无法使用第三方网站,自然也就不能享受第三方网站提供的网站服务。如人人网中"好友档案"这一应用,在用户使用这一游戏之前就必须同意《好友档案免责协议》,否则就无法使用此应用,而一旦同意这一免责协议使用该应用,人人网站将以多种方式收集该游戏用户在人人网中的个人信息和好友关系,读取用户的人人网状态、相册与日志。如此之多的个人隐私信息被网站收集起来,一旦网站被黑客侵入,将会给网站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

四、社交网站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对策

建立和完善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长效机制。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公开颁布国家级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明确网络空间战略地位,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出台和调整相关政策。我国国内网络安全防护也迫切需要走出技术维护和配合的低层次运行水平,上升到统一筹划、综合防护的战略高度。首先要加快制定和颁布国家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战略。其次要把战略管理的着力点放在"跨域融合"上,立足于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研究解决好信息化发展和管理中的那些跨部门、跨领域、超越局部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瓶颈问题。

建立健全我国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法律体系。我国现行的网络和信息安全法律立法理念和立法技术相对滞后,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网络和信息安全法律体系,尽快研究制定《网络和信息安全法》,规范网络空间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依法治网、依法管网,严厉打击整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社交网站要不断更新保护技术,保障社交网站用户个人数据的安全。作为国家要加快互联网隐私保护方面的法律研究进程,制定出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

加大对我国互联网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互联网安全保障基础技术研发的资金投入,提高我国信息安全技术产品水平。积极跟踪、研究国际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理论和前沿技术,加紧对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尖端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应用,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从技术手段方面,网站管理者和网络服务提供商在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时必须公开化,将收集行为及适用目的告知用户,即使是为了完善网站程序和网站应用功能所作的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也必须对其严格保密,不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任何途径公开、转卖或用于其他非法目的。

从网络道德方面加强网络社交用户的信息素养。网络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只要提高社交用户的信息素养,确立必要的网络道德,确立公平、正义的责任意识,对网络个人信息资料进行合理的使用,以及有节制地利用,不仅有利于网络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使网络隐私权人自身获利。[7]用户在注册SNS社交网站之前,要阅读社交网站的隐私声明,了解其中蕴含的风险,填写个人资料时尽量不要过于详细,尤其是不要随便填写自己的手机号码、收入水平、婚姻状况等个人隐私。不要随便添加陌生人为好友,因为一旦加入了陌生人,自己在社交网站上的所有动态,网站将自动推送到公共主页面前,使其他社交用户都能看到自己的最新情况,那自己的个人隐私风险将是不言而喻的。[8]

为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要不断整合资源强化支撑,加快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管理队伍。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建设中长期规划,培养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还着重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1]

参考文献

[1]BAMES S.A privacy paradox:Social networkingin the United States[J].First Monday,2012(11).

[2]李林容.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界,2010(5)

[3]齐爱民.捍卫信息社会中的财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应飞虎.信息、权利与交易安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蒲秋如的文献综述——移动媒体对公共/私人空间的重构》,http://yanjiusheji.blogbus.com/logs/37970014.html。

[6]田桂兰.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及其保护[J].信息化建,2007(6):42.

社交网站的根 篇4

5月20日在大连参加了好友王利杰组织的移动2.0论坛年会,得到了三个有趣的结论:第一,在Twitter推出之后,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和投资再度活跃,其重点领域包括实时搜索,团购和社交网站等。

第二,这批新兴的互联网创业企业中,大多的业务模式简单,比如Groupon,一天只拍卖一款产品,这样的好处是优势突出,容易被接受,但坏处是想象空间有限。用户容易厌倦,也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第三,位置服务重新受到青睐,以Foursquare为代表,一下子涌现出好几家以位置信息为基础的社交网站。就连国内也已经有了效仿者,

从Myspace和Facebook开始,社交网站就一直颇受关注。国内的社交网站从开心网开始也是赚足了人气。可是对社交网站的批评之声也一直不断。最初是批评社交网站不够活跃,然后是批评社交网站做成了游戏网站。网站的活跃度取决于游戏的活跃度,

现在Foursquare--出,游戏网站似乎都把位置相关的服务当成了救星;用户到了哪里都可以虚拟注册,到尚铺附近注册可以得到折扣券,到某地注册最多的人还可以成为这里的“掌柜”……

可惜这样的业务模式仍然太单薄,刚推出的时候自然尝鲜者众多,但一段时间之后难保不门前冷落,难怪这次移动2.0论坛年会上,虽然位置和社交是两个最热门的词汇,松禾资本的张春晖仍在不断地质问社交网站们:“什么是你们的根?你们的根在哪里?”

在所有的社交网站都在不停地寻找下一个热门应用的时候。这个问题实在是振聋发聩,在我们不断追求访问量,用户数和活跃度的时候,似乎正在忘掉社交网站的真正意义,

社交网站存在的意义就是使人们的社交更加顺畅,因为从有人类以来,人就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社交是人们生活的本质需求之一,可现代科技下,交通和通讯越发达,每个人却越孤单。幸而有社交网络,有了抢车位,有了偷菜,大家才有一个时不时和好朋友打个招呼的手段。套句时髦的话说:“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

然而我们的社交网络经营者们似乎只看到了用户的欢迎,却忘记了欢迎背后的原因,当牧场、渔场,餐厅,超级大亨等一个个游戏不断推出的时候,当我们逼着用户不断学习的时候。用户终于明白过来:社交网络是创业者们的挣钱工具,而不是解决我们社交问题的工具。于是社交网络里的车位空了,农场闲了……

有时候成功的确可以是失败的原因:美国某航空公司,因客源不足撤掉几排座椅。以减少飞机的负重,节省航油,座椅减少而空间增加让顾客觉得花经济舱票价得到了接近商务舱的待遇,顷刻,该航空公司开始航班乘客班班爆满,可此时航空公司决策层却做出可笑决定,为多卖机票,把撤掉的座椅又加回去,结果不言自喻。

社交应用与社交网站 篇5

(一) 概念

要理解SNS, 首先要理解作为其理论基础及依据的六度分隔理论。六度分隔理论是1967年, 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ailgram创立的, 他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按照六度分隔理论, 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不断放大, 最后成为一个大型网络。后来有人根据这个理论, 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 通过“熟人的熟人”来进行网络社交拓展, SNS应运而生。

关于SNS的定义, 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SNS是英文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缩写, 即社会性网络服务, 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二) 优势

SNS传播是不同于以往的一种双向性互动传播, 它基于网络站点, 将现实中人际传播移植到网络世界里, 基于实名制带来的信任机制, 用户之间的互动频度增加, 满足各类主体的需求, 这也正是传统媒体利用SNS传播的基础。

1. 内容:微内容传播

社交网站中传播的内容大部分具有私密性, 不仅指话题是个人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片段, 也指互动双方均是具有人格化特征的个人, 人际传播特征明显, 内容多呈现碎片化。

2. 实名制

与网络世界的虚拟不同, 社交网站具有实名制特点, 在这里, 出于对互动对象的身份的确定性以及对不确定性的容忍, 不仅可以节约人际传播的成本, 用户可以构筑一个透明和信任的社交圈, 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交友空间。

二、传统媒体落户社交网站的合作动因

(一) 传统媒体的地位受到挑战

传统媒体拥有权威的信息源、过硬的采编团队和传播渠道, 有辐射地区甚至全国的影响力。但是进入Web2.0之后, 传统媒体的地位不再稳固如从前, 新兴的网络媒体也积极加入到媒体阵营中来, 要求市场的重新洗牌, 并分得一杯羹。

网络媒体具有传播信息迅速及时、交互性强、传播符号多样、信息量极其丰富等特点, 使传统媒体的霸主地位受到威胁。

(二) 融合是趋势

进入到Web2.0时代, 融合并不仅仅限于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技术手段融合, 单是报纸、广播、电视、杂志开通网络版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因此, 传媒之间的融合走向分众化、细化。从2009年CNN与Face book联合播出奥巴马就职典礼开始, 新华社电视进驻开心网成为开心网首个机构用户, 开启了与网络媒体共同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和商业运作模式的大门。

(三) 社交网站的渠道优势

社交网站的平民化设计和发声方式使得人人拥有麦克风成为可能, 它将一直以来由传统媒体垄断的传播源特权分配给了网络世界中的普通人, 并改变着人们的接收习惯, 而网络世界中的舆论领袖也同样拥有极大的号召力。在彭博社商业周刊2010年纽约媒体峰会上CNN总裁Jonathan Klein表示, 与有200万人收看的同类竞争对手Fox的节目相比, 他更担心Face book上的5亿用户。“我真正惧怕的是社交网站。因为它们, 我们正面临客户流失的风险。”

三、传统媒体在SNS网站中的传播策略分析

随着信息的丰富, SNS的出现意味着信息传播继续向分众化挺进, 传播需要实现由“大卖场”向“专卖店”的转变, 由宽播到窄播的转变, 对于媒体而言, 实现了信息的价值最大化, 能够使不同类型的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 对于受众来说, 则享受了个性化的定制式的服务。根据麦奎尔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受众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消费信息的, 只有意义的传递得到受众的认可, 才能真正实现有效、高效传播。

在传统媒体主政的时代, 媒体是信源, 受众是信宿, 二者之间缺乏有效及时的反馈, 一方是传媒精英, 想当然的发送自认为有价值的信息, 而一方的受者地位则是被忽视的。而在网络时代, 每一个原来意义上的“受众”都具有发声的渠道, 实现了既是信源, 又是信宿的转变, 真正做到了网络时代的传播主题“泛众化”。同时, 落户社交网站的传统媒体也同样意识到SNS服务的用户主要以有一定知识素养的人为主, 在内容的定制方面应该注重教化性、深度性和实用性。

四、新型传播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媒体进驻社交网站是传播方式的一次颠覆性尝试, 在实名制基础上呈现的碎片化、交互性强的权威媒体传播获得了用户的关注和认可, 但在新鲜过后的传播过程中, 内容和形式依然是吸引用户的主要兴趣点。

很多进驻社交网站的传统媒体公共主页的内容只是简单的复制媒体的传播信息, 发布形式单一, 不符合社交网站的轻松对话、碎片化的交流方式。社交网站中的公共主页应该立足于媒体自身的定位, 并以此为依据探索适合社交网站的内容传播方式。

社交网站中, 用户作为传播网络中的节点, 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移植到虚拟世界中。社交网站中的公共主页应该顺应大环境中的自我定位, 明确自己作为传播节点的“个人化”的身份, 而不是代表某一媒体机构。在这样的定位指导下, 以平等的态度回应用户提出的疑问、建议和意见, 并真正与受众有思想的交换, 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待与受众的互动。

结语

社交应用与社交网站 篇6

一、移动社交网站的界定

(一)移动社交网站

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SNS)是指能为人们提供网上个人空间并与他人分享的网站。[1]SNS的理论基础是“六度分隔理论”。[2]移动社交网站(Mobile Social Networking Site,MSNS)是指在手机上使用的社交业务,它以手机终端为媒介,以移动网络为承载,以手机使用者为用户。2006年4月,My Space最早进入移动领域。[3]美国KPCB投资公司合伙人John Doerr提出了“So Lo Mo”的概念,将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三个关键词整合起来。[4]在全球范围内,移动社交网站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应用。Facebook的财报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Facebook移动平台上的日均活跃用户的数量首次超过了桌面平台。[5]

(二)手机“人人网”

“人人网”(www.renren.com)的前身“校内网”成立于2005年12月,是中国最早的校园SNS社区。2009年8月更名为“人人网”。2011年5月,人人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12年12月,人人网的月度独立登录用户数达到5600万,同比增长47.37%。[6]手机人人网是人人公司旗下的子品牌。2008年3月,“校内网手机版”正式开通。2009年12月,人人网率先推出全球首家SNS移动开放平台,用户可以在手机上访问自己的人人网主页。[7]手机人人网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移动社交网站之一,极具研究价值。

二、手机人人网的受众使用情况分析

为了研究手机人人网的主要受众,笔者进行了关于“手机‘人人网’的使用情况及影响调查”的研究。主要借助“问卷星”网站(http://www.sojump.com)进行在线问卷调查,最后在网站上统计问卷结果。共有120人参与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16份,问卷回收率为96.67%。

(一)受众基本情况分析

1. 年龄分析

手机人人网的用户年龄在18岁到24岁区间内的比重最大,达到81.03%;其次是25岁到30岁(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占14.66%。因为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社交互动空间,所以早期的用户基本都是在校大学生。后来随着人人网风靡全国,其用户也逐渐扩展到白领等普通用户和品牌、名人等公共主页用户,但最主要的群体仍然是大学生(包括研究生)。

2. 教育背景分析

人人网受众的教育背景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以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为主,达到样本总数的82.76%,研究生占10.34%,少数为高中及以下。与受众的年龄分布基本一致。因为人人网最主要的受众群体为大学生,部分早期的大学生用户如今已经读研深造。

(二)受众使用频率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如图1),每天都会登录手机人人网的用户达到58.62%,每2-3天登录一次的用户占24.14%。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用户都会经常登录手机人人网,将其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习惯,因而手机人人网的用户忠诚度非常高。从每次登录的平均持续时间来看,40.52%的用户选择了“半小时到一小时”,总计66.38%的用户每次登录时间在半小时以上。可见,多数用户在登录手机人人网之后,习惯于长时间地使用各种功能和应用。手机人人网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好友信息,使得其用户黏度相当高,也获得了宝贵的注意力资源。

(三)受众使用动机分析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是主动的,他们使用媒体是有目的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和目标。[8]因此,受众使用手机人人网也是为了满足其需求和目标。麦奎尔等学者提出了受众使用与满足的四种主要类型:消遣娱乐、人际关系、个人认同和环境监测。[9]本文据此分类研究受众使用手机人人网的动机。由于问卷结果表明,手机人人网的受众主要为大学生(93.10%),因此下文将大学生作为分析对象。

1. 消遣娱乐

手机人人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平台。

使用手机人人网已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问卷调查显示,54.31%的受调查者经常在人人网上浏览“搞笑内容”。可见,消遣娱乐成为大学生使用手机人人网的动机之一,也是他们学习之余的重要需求。他们在人人网上可以浏览娱乐性的日志、照片、视频等内容,玩“德克萨斯扑克”等游戏,从而放松身心。例如,“偷菜”游戏曾经是2009年大学生的重要娱乐活动,“今天你偷菜了吗”成为当时的流行语。

2. 人际关系

(1)大学生将手机人人网作为网络通讯簿,经营人脉关系

用户的好友多数是现实中人际关系在社交网站上的延伸,帮助用户扩大交际范围,维护人脉关系。问卷调查表明,68.97%的用户经常使用手机人人网的“留言”功能,与好友进行网上互动交流。由此可见,用户可以利用手机人人网维系同学、朋友关系。手机人人网几乎复制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线上和线下关系的互动。

(2)大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自发组成人人网的群组

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通过人人网的群组功能聚集在一起,实现互动交流、信息共享。例如,“汉莎航空欧洲留学”群组,使对留学欧洲感兴趣的学生聚在一起,讨论留学生活等话题。在2010年5月,人人网推出部分大学、高中的公共论坛,吸引在校学生和校友加入母校的论坛,交流学习和生活等信息。论坛中有志愿者为学生解答问题、分享经验。据统计,60.34%的受调查者在人人网上加入过各类群组。可见,在组织内互相交流也是推动大学生使用人人网的一个因素。社会学上将处于某一年龄段的人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定义为“同辈群体”,他们因为有相似的兴趣爱好、共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等,从而更易形成自己的“亚文化”。人人网上形成的同辈群体是用户自由选择结合的结果,成员之间容易产生较强的心理认同感,传播语境熟悉,彼此间的信息可信度较高。[10]

3. 个人认同

移动社交网站成为普通用户的“自媒体”。

“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利用数字科技手段,像媒体一样生产并传播内容。[11]用户可以自主选择信息,从各种信息中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而较少受到主流媒体的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1.72%的用户会用手机拍照并在人人网上发布自己的照片,31.03%的用户会用手机发布个人地理位置。由此可见,用户热衷于通过人人网展示自己的生活,成为“晒客”一族。每个大学生在人人网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页面,他们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上传照片、设置背景音乐等,这些都是展现自我的方式。MSNS是用户制造内容、消费内容的平台。用户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发布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在这个空间里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表达自己的观点,满足“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求。

4. 环境监测

大学生通过手机人人网获取各种信息资源,开阔视野,完善自我。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媒介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身边社会与远方世界的信息需求。[12]移动社交网站鼓励个体之间通过转发、分享等功能相互传递内容和信息;再加上庞大的用户基数,使得网站上的信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爆炸式传播,传播范围非常广泛。调查表明,64.66%的大学生上人人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感兴趣的资讯信息”,58%的学生经常使用“分享”功能,与好友共享各种信息。由此可见,人人网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此外,人人网有很多公共主页用户,用户可以通过关注某个品牌、明星、组织机构等公共主页来获取相关的信息,还可以与其运营者进行互动交流。因此,获取信息也是刺激大学生使用手机人人网的动机。

三、手机人人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 手机人人网可以帮助大学生扩大交际范围,经营人脉关系

人人网用户的每一个动作都将以“新鲜事”的形式出现在其好友的首页。人人网开发的即时通讯系统“人人桌面”使新鲜事能够实时更新,并可以进行即时聊天。问卷调查表明,77.59%的用户曾经通过人人网认识新朋友。可见,人人网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展交际网。用户通过手机人人网可以找到久未联系的亲朋好友,认识自己感兴趣的新朋友,联系同学、同事、朋友,在网络上进行双向的关注和交流,维护人际关系。

2. 大学生通过手机人人网了解好友,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大学生可以通过好友主页的“新鲜事”,深入了解其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长。据调查,79.69%的用户上人人网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好友的最新动态”。他们可以通过朋友对自己的留言、评论等来获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以择善而从;也可以了解他人对社会的看法或通过他人的思想、行为来反思自己;还可以了解优秀同学的动态,及时向他们学习。他们看到人人网上较有意义的内容时,往往会分享给自己的好友,帮助更多的朋友得到启迪。

3. 手机人人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获取和信息交流的平台

大学生通过浏览其好友发布的内容,可以获得社会新闻、校园轶事、升学就业等各种信息,还可以与信息发布者进行互动交流。例如,人人网最热门的日志就包括《大学各科的课后题答案汇总》、《大学四年考证时间表》等。这些日志的点击率和转发次数动辄上万,在网上广为流传。2009年10月,人人网与优酷网、豆瓣网等建立连接,使用户通过人人网账号可以获取更丰富的信息和内容。

4. 手机人人网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极佳舞台

问卷表明,74.14%的用户会通过手机人人网发布个人状态。可见,人人网成为大学生展示自我的途径。当代大学生思想多元,喜欢在群体中充当“意见领袖”。[13]手机人人网为这一新的群体提供了合适的空间,使他们在这个空间中获得充分的话语权,满足其心理需求,实现个人价值。正如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所说,“年轻人希望控制他们的媒体,而不是被媒体控制”。[14]

5. 人人网成为高校学生社团的宣传窗口

问卷调查表明,52.59%的大学生曾经通过人人网获取校学生组织的信息。由此可见,人人网成为学生组织的传播平台,可以作为学生与组织沟通的桥梁。高校学生会、团委和社团可以在人人网上建立公共主页,发布活动信息、宣传资料、活动照片、学生感想等内容,与同学互动交流,加强部门宣传,打造部门品牌。让普通学生深入了解社团的活动与动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6. 人人网通过组织网上社会公益活动,促使大学生关注慈善事业

2007年6月,校内网与中央电视台“慈善1+1”项目组合作,推出大型暑期公益实践活动“青春V计划”。号召全国大学生自主策划、组织公益慈善活动,在全国大学生中掀起了投身公益慈善的热潮。[15]2010年3月,中国西南五省发生旱灾,人人网发起“千万网友祈雨”的网络活动,吸引上千万大学生参加,参与的用户名字旁边会加上雨水的图案。这也体现了人人网作为商业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7. 人人网成为大学生创造和传播网络流行文化的前沿阵地

在人人网上,很多大学生原创或转发的经典日志、状态、图片通过分享,在几千万用户中广泛传播,创造了很多网络流行语、流行文化。问卷表明,21.68%的大学生用户通过人人网了解到最新网络流行语。可见,人人网是网络流行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播的渠道之一。

(二)负面影响

1. 手机人人网导致大学生上网成瘾,浪费时间

大学生对手机人人网的心理依赖逐渐增强。[16]调查表明,66.38%的用户每次登录手机人人网的时间在半小时以上,其中10.34%的用户每次使用时间长达3小时。可见,部分大学生在手机人人网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有网瘾的倾向。随着人人网的功能不断增加以及好友数量的增多,大学生使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这也是为了维护人际关系和休闲娱乐所付出的时间成本。人人网的重要功能是娱乐,例如浏览娱乐性内容、美化页面、玩游戏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此外,智能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大学生可以利用排队、课间休息等零碎的空余时间登录手机人人网,从而浪费更多的时间。

2. 手机人人网导致虚拟世界的交友混乱,结交损友

有些大学生在人人网上结交到不良网友,并受其影响,甚至误入歧途。受其影响,他们可能会形成负面情绪,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行为。大学生应该利用人人网结交益友,远离损友。

3. 手机人人网可能导致现实中人际关系的疏离

许多大学生经常在人人网上进行交流,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沟通。还有些学生沉溺于网上交流,在现实中却很少说话,甚至造成沟通能力的退化。传播学的“涵化理论”可以推广到社会化媒体领域,人们在社交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可能导致其沉浸于社交网络所营造的虚假的世界中,进而忽视现实中的沟通交流。这些网络人际关系大多属于“弱链接”。用户可以了解到他人的许多动态,但这并不一定能增进人际关系。根据“社交替代假说”,人们在互联网上花费的时间越多,用来参与社交活动的时间就越少。因此社交网络对社交的积极影响可能会减弱。[17]2009年CNNIC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提出了网络产生的“社交隔离”概念。该报告显示,20.7%的人认为“互联网时代,我感觉更孤单”。可见,网络依赖性与抑郁感、社会孤独感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18]美国学者的研究表明,Facebook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户的孤独感增加。[19]

4. 人人网可能会向大学生传播非健康的资讯

由于人人网是用户创造内容的自媒体,用户鱼龙混杂,因此其内容质量也是良莠不齐。少数大学生素质较低,其人人网主页上充满消极内容和不文明用语。一些不法分子也会借此传播一些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图片和视频。问卷调查显示,7.8%的大学生经常在人人网上浏览“不健康的内容”。由此可见,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大学生会通过人人网接触到不良文化。虽然人人网设有网络管理员负责屏蔽这些内容,但依然有滞后性,无法避免其在小范围内传播。

5. 人人网会导致个人隐私受到侵犯

手机人人网的用户大多都是实名注册,而且用户的公开资料较为真实。问卷调查显示,54.9%的大学生愿意接受陌生人添加好友的请求,39.2%的大学生将个人主页设置为“所有人可见”。可见,部分大学生在人人网上对陌生人缺乏防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较差。人人网已经屏蔽了百度的搜索,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但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亟待提高。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虚假的注册信息,在人人网上蒙骗大学生,使他们遭受财产和精神上的损失。

四、结语

随着4G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手机人人网为代表的移动社交网站以其黏度极高的受众群体和多样化的使用动机,成为极有前途的新媒体。大学生应该合理使用移动社交网站,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规避其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摘要:移动互联网是当前传播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移动社交网站不仅促进了传播方式的变革,而且对青少年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借助“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移动社交网站的受众使用动机和行为,并且探讨其对大学生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开展了“手机‘人人网’的使用情况及影响调查”,分析用户的基本情况、使用频率和使用动机。期望能对移动社交网站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社交网站吸引青少年的原因 篇7

为什么青少年成群结队地拥向社交网站?他们在社交网站上表达着什么?社交网站是如何融入他们的生活的?他们从参与之中学到了什么?这些在线活动和面对面的友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有互补性吗?青少年对于社交网站的偏爱包含着身份构成、身份认定和对等社交等深层次问题, 作为一种公众网络, 社交网站为青少年提供了融入社会的途径。

在以下的文字中, 笔者将对比美国与中国的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站的人群特征, 主要以My Space和开心网、人人网为例, 分析社交网站的构成和它作为公众网络一分子的影响力, 以此来说明社交网站为什么对青少年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

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站的人群特征

My Space是一个社交网络服务网站, 提供人际互动、使用者自定的朋友网络、个人档案页面、博客、群组、照片、音乐和视频的分享与存放。My Space也提供内部的搜索引擎和内部的电子邮件系统。专门发布网站世界排名的美国网站Alexa调查显示, My Space是全世界第四受欢迎的英语网站, 而在所有语言的网站中, 受欢迎的程度则排名第六, 并且也是美国第三受欢迎的网站。 (2)

来自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社会网络研究专家丹娜·波伊黛针对美国14到18岁的青少年使用My Space的情况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 2007年发表了研究报告。

尽管美国的新闻媒体给大家的印象是所有上网的美国青少年都上My Space, 但波伊黛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004年, 美国著名研究机构Pew Research Center (皮尤研究中心) 研究表明, 有87%的12到17岁的美国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接触。在2006年底Pew Research Center发布的又一份报告中, 他们发现在线的12到17岁的青少年中有55%在社交网站上创建了个人资料, 其中64%创建个人资料的青少年网民是15到17岁的青少年, 这明确地表明并不是所有美国高中生都上My Space。波伊黛发现, 有两类青少年不上My S-pace:第一类青少年在父母的阻止下无法接触网络;第二类青少年怀有反对默多克新闻集团的政治观点, 而默多克正是My Space的老板, 这部分青少年觉得上社交网站“很愚蠢”。但是, 在这两类不喜欢My Space的青少年中, 也有人在My Space上创建了个人资料, 有些是他们的朋友帮助创建的, 也有一少部分青少年自己创建个人资料之后并偶尔登录。 (3)

波伊黛的研究成果表明:My Space是美国青少年文化的公民社会, 无论你是支持它还是反对它, 每个人都知道它, 并且对它抱有一定的观点。有趣的是, 人种和社会阶层对美国青少年上不上My Space的影响并不大, 贫穷的黑人孩子和富裕的白人孩子上My Space的几率一样高, 不过, 有些孩子只能在学校的网站上登录My Space, 有些孩子深夜在家中仍旧能在My Space上冲浪, 于是, 后者的参与度明显要高于前者。而性别则影响到了美国青少年在My Space上的参与度, 小男孩 (46%) 的参与度比小女孩 (44%) 高, 大女孩 (70%) 的参与度比大男孩 (57%) 高, 在My Space上认识新朋友并调情的大男孩数量是大女孩的两倍, 而大女孩则更喜欢利用My Space和朋友交流。 (4)

2010年4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里对“青少年网民”的定义是“25周岁以下的网民”, 在中国的3.84亿网民中, 有50.7%的网民是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群体。报告中指出:中国青少年网民对社交网站的使用率为50.9%, 高于整体网民对社交网站45.8%的使用率。中国小学生网民使用社交网站的达到25.6%, 中学生为55%, 大学生高达81.4%, 非学生的青少年网民使用社交网站的达到64.4%。不过, 在中国青少年网民中, 使用社交网站的青少年网民并没有使用搜索引擎 (73.9%) 、网络音乐 (88.1%) 、网络新闻 (72%) 、网络视频 (67%) 、网络游戏 (77.2%) 、博客 (68.6%) 、即时通信 (77%) 的青少年网民多。中国青少年网民在使用社交网站方面, 是存在城乡差异的, 中国城镇青少年网民对社交网站的使用率为55.6%, 而中国农村青少年网民对社交网站的使用率为41.5%, 相差14.1%。中国的东中西部青少年网民在社交网站的使用率上也存在差异, 不过这种差异可能不符合人们的预想, 东部青少年网民的社交网站使用率为47.2%, 中部为54.3%, 西部为59.3%。在18岁以下的中国未成年网民中, 社交网站的使用率为34.7%, 远远低于青少年网民总体50.9%的使用率。 (5)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荃湾会所于今年2到3月期间, 访问了763名来自荃湾区内六间中学及会所会友, 主要为12到24岁青年, 以了解时下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站的情况。调查显示, 最受青少年欢迎的社交网站头三名为Facebook、You Tube及“论坛”, 而且4.6成的受访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站超过3年或以上, 另3.8成每天平均使用一小时浏览及使用社交网站。 (6)

社交网站的构成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尽管有一些社交网站更早地出现在网络世界里, 但Friendster定义了社交网站所具有的要素———个人资料、公众推荐或评论、公开链接和好友名单。Friendster是2002年出现的新潮约会网站, 立刻就在20到30岁的美国城市人群中风靡。尽管一些使用这个网站的用户的目的是交友, 但也有不少人在上面寻找高中同学或者制造虚拟的个人简历以获得娱乐效果。

2003年夏天, 旧金山的一些乐队发现他们可以利用Friendster和粉丝沟通并且宣传自己, 但Friendster禁止了这类活动, 并删除了乐队的介绍。My Space在2003年秋天开始投入使用, 他们的态度和Friendster大相径庭, My Space欢迎乐队参与进来, 这是非常成功的一步棋, 迅速吸引了洛杉矶独立摇滚音乐人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 音乐是青年人之间的黏合剂。这些乐队开始在My Space上给自己做广告, 而年轻的观众是贪婪的音乐消费者。当青少年得知他们最爱的乐队在My Space上驻扎, 他们开始加盟这个网站, 在这里, 音乐发烧友能够免费收听和下载音乐, 也能给自己喜欢的音乐人留言。乐队和粉丝之间的互动关系迅速建立起来, 于是就不难解释My Space为什么会一下子吸引那么多青少年。第一批用户是因为对音乐和音乐人的兴趣, 之后他们也邀请了一些对音乐不是那么感兴趣的朋友加入, 然后又有许多喜欢窥探别人生活或自我表达欲望很强的青少年加入进来。成人在My Space上寻找到了和陌生人社交的价值, 而青少年更喜欢在My Space上与他们本来就认识的人交流, 或者和他们仰慕的名人交流。

2005年, 隶属于默多克新闻集团的Fox交互媒体花费5.8亿美元买下My Space, 之后并没有对网站做出太多变动。到2005年中期, My Space在美国的高中生中流行起来, 但来自其他国家的青少年也有自己钟情的社交网站。Friendster在美国失去了领先地位, 但它开始在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的青少年中流行起来。社交网站如同Orkut和Hi5, 刚开始是在巴西和印度的成人之间流行, 之后又吸引了那里的许多青少年。Facebook原本是针对美国大学生的社交网站, 也在2005年9月向高中生敞开了大门。Tagworld、Bebo、Piczo、Faceparty和Mixi在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日本走红。之前就存在的社区网站, 比如Black Planet、Asian Avenue和Mi Gente也开始增加社交网站的功能, 不过这已经无法为它们赢得足够多的用户, 因为My Space已经占领了大片的领土。在中国, QQ增加了社交网站的功能, 韩国的社区网站Cyworld也是, 这两个网站在中国和韩国的各年龄段人群中都很流行。 (7)

社交网站的基础是个人资料, 也就是个人主页, 每个成员在这里使用文字、图片或者视频描述自己, 个人资料也包括其他用户的评论和朋友列表。由于社交网站最初设定的是约会功能, 所以通常包括以下元素:个人资料 (年龄、性别、所在地等) 、品位 (兴趣爱好、喜欢的乐队等) 、一张照片、希望交什么样的朋友的描述。

制作个人资料就是在网站上填写表格, My Space的表格是HTML和CSS格式的, 用户可以修改自己个人资料的风格, 从其他网站复制粘贴资料, 改变个人资料的背景、增添视频和图片、改变文本的颜色, 使个人资料变得很有个性。

这些个人资料可以公开, 大多数社交网站也允许用户设置自己的隐私, My Space允许用户设置自己的个人资料为只有朋友可以看, Facebook默认来自同一个学校的用户可以互相观看个人资料。

在做好个人资料之后, 用户被要求通过电子邮件地址来邀请他们的朋友加入。用户也能看到其他人的个人资料, 将他们加入朋友列表中。一般来说, 一方收到来自另一方的要求加为好友的信息, 如果得到确认, 两人就在系统中成为朋友。朋友的照片和昵称会显示在用户的个人资料里, 点击这些链接, 游客就可以找到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社交网站还特别设有一个区域, 来安置朋友们的评论, 在Friendster, 这个区域叫做“推荐”, Friendster将这种功能用于鼓励人们写关于朋友的评论来给大家看。

当My Space使用这个功能的时候, 叫它“评论”而不是“推荐”。尽管许多社交网站有其他特征, 但最普遍的3个特征就是个人资料、朋友和评论, 这3个特征是区分社交网站和其他计算机交流形式的特征。这3个特征都和公众有关:朋友是公众之间的纽带, 个人资料和评论也都可以被公众观看。

在中国最走红的社交网站之一开心网, 不光具有这3个普遍特征。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 开心网目前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9000万, 页面浏览量超过15亿, 每天登录用户数超过2000万, 在短短两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全球范围内崛起速度最快的网站之一。在《第一财经周刊》推出的“2010年公司人心目中的金字招牌”榜单中, 开心网蝉联社区类网站第一名。据调查, 有57.44%的公司白领将开心网作为首选社区类网站。 (8)

开心网商业成功的秘诀是:用户、客户和组件开发者构成了开心网的“生命三角”。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尽管开心网是一个虚拟网络社区, 但用户的真实身份和好友关系都是现实世界的复制。在开心网上, 有88%的用户使用真实姓名, 75%的用户使用真实头像注册。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让开心网的用户实现了两个世界的连通。除了娱乐放松外, 用户还能从开心网上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交价值和“存在感”, 这些才是网友对开心网形成黏度的根本原因。

从客户的角度来看, 2008年底至今, 来自卡地亚、奥迪、奔驰、宝马、沃尔沃、别克、卡西欧、万科、彪马、中粮、蒙牛、兰蔻、中国联通、肯德基等诸多广告主的大量植入式广告, 证明了开心网经营的成功。开心网最擅长的营销方式是把握娱乐价值, 让广告内容直接服务于目标受众, 引发网民自发主动地完成品牌传播, 从而达到更为显著的广告效果。有数据证明, 好友之间的传播力量是同期推广广告的130倍以上, 这是开心网持续吸引客户的力证。

从组件开发商的角度来看, 今年开始, 开心网实施开放平台战略, 吸引机构和个人开发者通过组件开发共享用户资源和商业机会。目前, 利用SNS平台开展组件开发, 已成为最受创业者青睐的互联网业务, 也让开心网走入了持续创新的发展新阶段。 (9)

社交网站作为公众网络对青少年的吸引力英文的public是什么意思?要定义它很难。

作为一个形容词, 它主要被当做private的反义词。指一种场所的时候, public指的是那些大家都能去的地方;作为一个名词, public指的是集合在一起的人们, 他们不认识彼此, 但是分享着“对世界共同的理解、共同的身份、共同的兴趣”;有时候, public和audience很相似, 有时候, 向公众说话, 就暗示着公众正在扮演受众的角色。

公众网络将公众集合起来。同时, 作为一个空间, 公众网络也是公众本身, 它提供平台让大家发言, 区分公开和私密, 你可以选择个人资料给所有人看还是只给好友看。公众网络是一种公众媒介, 成为用户之间的中介。公众网络具有4个特点:一是持续性, 网络的沟通是可以被保存下来的;二是可搜索性;三是可复制性;四是有看不见的受众, 也就是说, 媒介公众特别是网络公众, 包括所有时空的所有人。

当丹娜·波伊黛问她所调查的青少年“你为什么加入My Space”时, 答案林林总总, 有的很简单, 有的很复杂。但这些都说明:My Space的走红是因为它和以前的交友网站相比特别注重支持社交, 朋友之间可以保持联系, 可以获得娱乐, 可以窥伺别人消磨时间, 也可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

2010年9月, 艾瑞发布了一项基于中国20万家庭和办公用户 (不含公共上网地点) 的调查统计数据。调查在人人、新浪、搜狐、网易、腾讯、优酷和土豆网中进行比较, 数据显示, 人人网人均月度访问量为32.5次, 网站日均浏览页面近4.8亿页, 用户每日在人人网上产生的互动高达41亿次, 位居所有网站的第一位, 也就是说, 4亿多中国网民每人每天至少要访问人人网一次, 一次浏览就会看近4个网页, 每天和好友互动10余次。 (10)

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是在全国211重点高校中最流行、最有影响力的网站, 校内网顾名思义主打的是学生族群, 同学这种关系会维系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 同学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刻改变你的人生, 所以人人网的社会交往关系相对稳定, 因为在这里, 用户可以建构自己的同学网, 从而扩大自己参与的公众网络。

和中国的父母们类似, 美国的父母们经常担心孩子对Facebook和My Space这样的社交网站的使用, 但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适应良好的、拥有积极友谊的青少年会利用社交网站进一步巩固他们已经拥有的积极社会关系。他们评估了172名13到14岁青少年的友谊质量和受欢迎程度, 然后在8年之后, 在Facebook或My Space上把曾经参加研究的孩子加为好友, 以考察他们在网上的人际互动和友谊质量。结果, 他们发现在十几岁时适应较好的青年更可能在20岁出头的时候使用社交网站, 也就是说, 十几岁时的友谊质量和行为适应状况会延续到成年。这些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发现年轻人在Facebook和My S-pace上的互动和面对面人际交往之间的相似性大于差异性。适应良好的青少年的父母几乎不用为孩子使用社交网站而担忧, 它很可能是类似的积极行为。” (11)

这项研究还发现, 有行为问题或者在维持积极友谊方面有困难的青少年更可能消极地使用社交网站, 就像他们在面对面关系中的消极表现一样。对这些网站的消极使用包括过度说脏话、发表带有敌意的言辞或攻击性的姿态, 或者张贴自己或他人的裸照。他们与Facebook和My Space上的好友之间也较少有支持性的关系。 (12)

结语

互联网改变了公众生活的形态, 青少年生活在公众生活迅速变化的世界。青少年如今面对的是无可想象的广阔的公众生活, 他们享用的是和成人相同的公众网络。

公众在个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公众, 就没有黏合起来的社会。在与陌生人的互动中, 青少年完成了社会化。青少年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结构的任务, 他们的社会身份部分是由他们自己设定的, 部分是由他人设定的。

社交网站的使用在美国和中国的青少年中都非常普遍, 青少年想通过这种方式和同伴建立联系是很容易理解的, 这是对他们已有的社会关系的延伸。因此父母应该保持与孩子的联系, 尝试去理解他们的网上世界, 就像他们希望了解孩子生活的其他方面一样。作为父母, 最关键的是表现出支持, 而不是侵扰, 并且与孩子保持开放性的对话, 这样父母就会知道他们在做什么, 在和谁交朋友———不管是网上的还是现实中的。

青少年时期需要经历由父母监管、学校教育到自我管理、社会监督的转变。如果成人认为要用限制青少年参与公众生活的方式来保护他们, 那其实对青少年是一种伤害。他们必须进入那个领域, 从犯错误中学习。在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站的过程中, 成人的角色不应该是警察, 而应该是引领者。

参考文献

[1][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2010年4月发布。

[2]维基百科:MySpace, http://zh.wikipedia.org/zh-cn/MySpace

[3][4][7]丹娜·波伊黛:《公众网络在青少年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 2007年。

[6]中国新闻网:《香港超四成受访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站达三年》, 2010年5月24日。

[8][9]付海燕:《中国社交网站受追捧有奥秘》, 《人民邮电报》, 2010年10月21日。

[10]《中美社交网站逐步发力人人网领跑中国SNS》, 《北京晨报》, 2010年10月12日。

基于社交网站的广告传播策略研究 篇8

软性诉求传播策略

软性诉求是一种用柔和、轻快的方式向受众传达自身观点、倾诉自身情感的诉求方式。它是现代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传播手段, 因为其自身的隐蔽性、非强制性等特点, 是现代广告传播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策略。社交网站是社交性的圈子, 采用社交、娱乐方式达到情感共鸣是其主要的目的, 因此在社交过程中, 硬性推销广告势必造成受众情绪上的反感和抵触。[1]采用软性诉求的传播策略, 让受众在心理上心平气和地接受广告信息, 能让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得以顺利进行。软性诉求传播策略, 在社交网站中, 具体表现为植入式的广告形式和广告信息的情感诉求。

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是指代表产品或者服务的广告信息以文字、声音、图形等符号形式融入一些特定场景中, 给受众留下一些印象, 从而达到广告宣传的目的。进行广告的植入, 减轻了观众对广告的抵触心理, 更好地让广告融入某种元素中去。植入式广告有很多种类, 按照植入对象的不同, 可以分为在图书、影视、电视、网络中植入。在社交网站中, 广告植入方式以软文广告和游戏植入式广告为主。

1.软文广告。软文广告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文章植入式广告。在社交网站中, 有很多信息发布机制, 可以利用相关的特别文章来进行广告的植入。因为文章中的一些情境让广告产生了特有的传播语境, 这些语境为广告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广告可以夹杂在文章中进行生存。当植入信息出现在文章中, 直接或者间接地涉及企业或品牌符号等特定元素的时候, 我们就认为文章中植入了广告。这样的信息进入和到达, 可以称为广告的软文植入。

2.游戏植入式广告。游戏植入式广告, 是在游戏中植入与企业品牌相关的广告信息。目前, 社交网站在线游戏主要来源于娱乐应用。在线游戏的过程中在恰当的时间、场合出现了广告信息, 对于游戏参与者来说, 并不会让其产生抵触的情绪。所以, 在社交游戏中植入广告更加有利于广告信息的扩散。

植入式广告把广告特有的传播优势发挥到极致, 一方面, 信息过剩的时代, 注意力已经过剩, 植入式软性地将信息与特有的因素巧妙地结合, 既做到了信息的传达, 又传递了广告;另一方面, 植入式广告降低了广告成本, 提高了受众接触信息的质量。但采用植入式广告策略, 更需要注意植入的合理性——不能影响植入前的信息表达, 植入只能是在不影响植入前的信息真实环境下, 进行广告信息的植入。

广告的情感诉求。在广告的诉求点上, 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应该更加重视情感的交流。社交网站与传统网站相比, 比传统网站多的是交流机制。同时, 作为社交网站, 人与人之间因为交流聚集在一起, 如果广告的目的性太强, 势必造成用户流失。所以社交网站广告应该好好利用交流机制同用户进行情感精神层次上的沟通, 而适当减少传统网站广告过强的目的性和理性成分。“重情感, 轻目的”应该是社交广告的重要诉求方式。

基于用户关系下的人际传播策略

人际传播是信息、认知、美誉度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流通。[2]巨大的用户数量让社交网站人际传播变得无时不在, 因此, 基于用户关系下的人际传播策略是社交广告应该采取的重要策略。具体包括基于用户关系的病毒式传播和基于用户口碑下的体验式传播。

基于用户关系的病毒式传播。病毒式传播是通过人际关系进行信息传播, 利用口口相传模式的速度和影响迅速传播对一个产品或者一个事件的看法。信息先传达到用户处, 利用用户口碑、喜好等传达信息。病毒式传播有效地降低了广告成本, 提高了广告传播效果。

社交网站中形成病毒式传播的前提是一个巨大的虚拟人际网, 通过人际的互相传播, 从而达到影响力的推广。[3]社交网站应用下的邀请加入团队、邻居等获取机制, 让用户加入应用, 从而达到广告传播的效果, 这种邀请式的病毒式传播是社交网络广告需要深度挖掘的。病毒式传播主要分为两种:

1.用户获取机制下的病毒式传播。在社交的一些应用下, 用户加入应用需要获取机制———通过别人引荐、邀请、发站内信等方式, 才能加入一些应用。这样就让广告信息可以通过用户获取机制这个渠道进行传播。只需有社交用户邀请其他用户加入社交应用, 广告就有了传播的途径, 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引荐, 也就形成了信息病毒式传播的基础。病毒式广告传播策略采用了这种病毒式的信息传播, 是基于用户关系下的用户获取机制。

2.分享型的病毒式传播。分享是社交网站中信息传播和共享的一种功能。人与人在社交过程中, 是一种自我实现和自我展示的过程。分享型的传播也是社交过程中信息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广告信息可以通过分享这种功能化方式进行病毒式的传播, 从而引起在大众中传播。[4]

分享型的广告病毒式传播, 基于两个要素:一是广告内容的优质化。内容是影响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容为王的时代已经来临, 精品内容是未来社交网站广告努力的重要方向。分享型的病毒式传播, 由用户主动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 如果用户传播的广告内容品质很差, 那么对公众的吸引程度也会降低。即便这种广告由用户分享, 投放到社交网站中去, 也不会产生很好的传播效果, 分享型的信息传播机制也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二是广告创意需有新意。21世纪是一个眼球经济时代, 谁能吸引眼球, 谁才能赢得未来。创意是一个广告的灵魂, 新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吸引眼球最终才能形成规模效应。

基于用户口碑下的体验式传播。口碑传播 (Oral spreading) , 是指一个具有感知信息的非商业传者和信息的接收者, 对一个企业的品牌、产品和服务的非正式的人际传播过程。在当下, 口碑营销也是各种营销界人士所推崇的。首先, 因为它是个信息传输的工具, 并且每个人都有这个工具。其次, 口碑具有高信任度。口碑就是广大用户在长时间的生活过程中, 积累下的经验财富。相对来说, 口碑来得比较务实, 所以口碑起着影响消费者态度和行为的重要作用。再次, 口碑廉价。口碑的口口相传, 有很强的传播效果, 相对媒体投入, 利用用户的口碑已经变得相当廉价。当然, 口碑有正向和负向之分, 提高正向口碑的传播, 加强负向口碑的传播管理, 对于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异常关键。

在线体验式传播是基于用户口碑的一个虚拟体验, 让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使之与广告达成一个情感、心理交流的过程, 从而使得广告信息得以传播, 用户对广告、品牌等有所认识。用户的口碑就是最大的广告, 如果用户的体验非常好, 自然会通过口碑进行传播。基于用户口碑下的体验式传播,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体验, 目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角色扮演。让用户去扮演现实生活中的某一角色, 在扮演的过程中, 去感受角色的种种特征。在角色的扮演过程中, 用户与广告达成一个沟通交流的过程。2.场景模拟。场景体验是一种真实化的再造。在线模拟一种近似真实的环境, 让用户在线就可以感知真实的环境, 在体验的过程中, 广告向用户传达与交流信息。3.效果体验。效果体验是在模拟的环境下, 对真实场景的虚拟再造, 让消费者很好地进行精神享受, 以模拟对真实环境的效果体验。

基于用户行为特征下的差异化传播策略

在整个营销传播界的概念中, 差异化一直是品牌广告追求的目标。当今, 媒介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 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并存;同时, 媒介也表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 信息传播形式也表现出了差异化。就电视媒介而言, 有报时广告、品牌植入广告、提示广告等广告表现形式, 名目众多, 形式多样。而网络中, 由于信息繁冗, 很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的状态, 所以寻求差异化的突破, 不但可以防止过多同质化现象的发生, 同时还有利于信息的到达、信息传播效果的提高。[5]

社交网站用户密集, 用户黏度大, 可以建立用户行为数据库, 记录用户相关行为特征, 综合分析用户行为习惯, 发现用户潜在需求点和兴趣点。同时, 根据这些行为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判断, 选择合适的广告投放形式和内容形式, 以用来进行信息的传播。一般说来, 鉴于社交网站的综合新兴网络媒介特征和用户的行为数据, 社交网站的差异化传播在时间上、空间上、信息上、投放形式上有众多选择, 广告应该选择在恰当时间、恰当地点, 以恰当形式投放恰当内容。选择有差异化的广告传播策略, 既承认信息传播环境的共同性, 又允许了其特殊性, 反对了一刀切, 还提高了传播的效率, 有效地降低了广告传播的成本。

时间投放上的差异化策略。社交网站用户在浏览社交网站的过程中, 在一定时间段, 都会留下浏览的痕迹, 对应地会表现出一些特征, 这样的特征会让广告投放更加具有目的性和侵略性。因此, 广告投放在时间分配上, 也会表现得更加合理有序。网站后台通过对时间段上的信息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可以让广告投放在时间长短上做出相应的权衡。比如, 白天一般的白领阶层都在上班, 而上班时间很多人基本上不在上网的状态, 所以广告投放的时间选择上, 就需要在白天相对地少投放, 广告出现的频率上就需要缩短。这样的广告投放, 从某种程度上, 才会提高传播的效率, 节省广告成本。

空间投放上差异化策略。地域性是指在同一区域内的社会个体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特征。由于在相同地域上, 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环境、文化, 个体间会表现出一定的相似度。地域空间上的选择, 是指对在SNS上一定地域的人进行广告信息的传播。通过相关数据, 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做到对受众的地域特征进行归类, 从而缩小广告投放的区域, 进一步保证广告的效果。比如, 由于地域上的关联, 可以具体向长三角地区投放符合长三角地域特征的广告, 来提升广告的预期。

内容选择上的差异化策略。社交网站的产生, 归根结底, 就是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大众文化消费需求, 但是由于需求的多样性和独特的偏好, 就需要及时调整, 尽量满足用户的精神需求。

由于实名制作为后盾的关系网, 可以及时反馈用户的需求和偏好, 征集到相关的数据, 所以在信息传达上, 一则可以专门提供用户所需的特定广告信息, 并持续追踪用户的关注点;二则内容选择上的区别化对待, 也是对用户个性行为的承认和尊重。

所以, 承认个体的差异性,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采用内容、投放形式上的差异化策略, 既是广告定向传播的要求, 也是广告精准化发展的方向之一。

摘要:社交网站是目前互联网发展趋势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社交网站特点, 从用户的软性诉求和用户关系角度出发, 重点分析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可以采用的一些策略, 提出了社交网站广告传播可以采用基于用户关系的人际关系传播策略、基于用户行为特征下的差异化传播策略、软性诉求传播的策略。

关键词:社交网站,广告传播,软性诉求,用户关系,差异化策略

参考文献

[1]叶奕乾, 祝蓓里.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80-192.

[2]Little John, S.W.人类传播理论 (第九版) [M].史安斌,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120-122.

[3]郭镇之, 徐培喜.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155-167.

[4]薄虎.媒介社区化融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12-22.

社交网站的主页经济 篇9

顶着最大互联网IPO的光环, Facebook在5月18日敲响了纳斯达克的开市钟,最终收盘较发行价38美元仅上涨0.61%,全天交易量近5.8亿股,创下了上市首日股票交易量的最高纪录。

在此之前,超过千亿美元,这是资本市场给Facebook的估值,也是史无前例的数字。这一资金量级超过了今年以来美国所有IPO筹集的资金总和,也超过了全美科技公司在过去两年里所有IPO的融资总和。

然而,以Facebook、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网站上市以前,相较于迅猛增长的用户数量,它们的盈利能力却是乏善可陈。举例来说,Facebook 在2011年上半年净利润仅有5亿美元;而这一年,占据着世界互联网广告市场半壁江山的 Google,仅今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就有27.3亿美元。国内的许多社交网站也面临同样的局面,用户基数可观,潜在价值很高,但实际商业利益却始终难以实现。

Facebook已然是个“巨无霸”:的确,到5月为止,这个网站全球注册用户超过9亿,其中日常活跃用户5.26亿,且用户数还在以每天70万的速度递增。而另一组数据则更能显示用户对Facebook的热衷,网站每日新增评论32亿条,新增照片3亿张;有超过700万款应用和网站与Facebook成功整合;市场调查公司ComScore今年1月的调查表明,每个用户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达到405分钟,而花在其竞争对手Pinterest和Tumblr两个网站的平均时间都只有89分钟。

这些影响力数据是Facebook一切商业价值的基础。虽然Facebook最新的财报并不好看,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6亿美元,同比下滑6.5%,环比下滑32%,但这并不妨碍它获得千亿美元估值,似乎对于资本市场来说,Facebook这8个字母已足够动听。

Facebook上市后,扎克伯格自然是该公司“造富神话”中最扎眼的一个,他将毫无意外地以最年轻的面孔入选《福布斯》亿万富豪榜,当然,也有非Facebook员工赚得盆满钵满。

“人口第三大国”

粉丝当然是Facebook的利器,它就像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人口数量略少于中国和印度,但似乎这一切就是Facebook何以成为Facebook的原因。

被誉为美国“创新大师”的硅谷知名创业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斯坦福大学教授斯蒂夫?布兰克评论说:“现在,每名Facebook用户为其贡献4美元的营收。没人讨论Facebook是否能赚钱,他们讨论的是Facebook数亿用户究竟值多少钱,如何快速增长才能物有所值。”

然而,这些问题,似乎在“主页君”那里都不再是个问题:“主页君”最早是源于网友对社交网络公共主页的管理员的称呼,到后来渐渐演变为对公共主页的昵称。

Facebook才仅仅成立了8年,更难以置信的是直到5年前它才开始为品牌企业以及名人开辟公共主页,好让各品牌和明星们展示形象、发布原创内容、与粉丝互动。

在那个众所周知的故事里,哈佛大学的学生扎克伯格潜入学校的学生信息数据库,获得了12间学生公寓中9间的学生姓名和照片信息,并花了一个小时建立了一个网站。但直到引入公共主页,这个名为Facebook的网站才迎来发展的重要转折,它从纯粹的“集结大学生”逐渐将目光转向职场,从那以后,Facebook的用户再次爆发增长,已经拥有8.45亿月度活跃用户。品牌公共主页的建立,使得有史以来第一次,所有普通公众都可以和一家公司建立社交关系。

按照以往用户的习惯,在社交网站上所进行的商业推广,许多人会聚焦在粉丝数量上。朋友间的信任关系是社交网站的核心 DNA,但如果商业推广中所传达出的信息不被信任而导致转换率过低,纵然粉丝再多也缺少实际的市场价值,甚至有时还会产生负面的效果。

Facebook的核心价值

社交网站的核心 DNA 是朋友间的信任关系,而朋友间所产生的“被信任的信息”也就是社交网站的核心价值所在。只有被信任的信息来源,才能产生出“被信任的信息”。

美国社会化媒体营销专家威尔森?可尔所指出的:“品牌不能再向消费者简单地宣传产品的好处。推送营销信息已经过时,拉动用户需求才是正道。用户所需要的,是那些来自于与他们一样的消费者们所提供的被证实、可信任的信息,并明确地知道在哪里能够找到这些信息。”在营销广告无孔不入的商业社会,“被信任的信息”基本有两种:一种是由商业机构发出,被用户认可的信息,比如转发、评论、收藏都是信任的表现;另一种则是朋友间聊天对话中所涉及的商品名称、类别、品牌或是机构的信息。

对于“被信任的信息”的挖掘,一方面是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另一方面,其又直接与商业模式相关联。

老汽车品牌福特也敢于尝鲜。2011年该公司放弃了“超级碗”橄榄球赛的广告竞标,转而通过Facebook推广其2011款探险者(Explorer)。这一举措让Explorer车型的销量激增104%,对比以往投放在“超级碗”赛事的广告,其对销量的平均提升仅有14%。新晋品牌则与年轻的社交网站有着天生的亲近,刚刚成立几年的线上B2C眼镜商Firmoo,通过在Facebook上做广告并每天送出近千副眼镜,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现在Firmoo不仅在网站上拥有42万粉丝,而且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线上眼镜零售商。另外一个新品牌,奢侈名表和珠宝零售商Melrose Jewelers也幸运地搭上了社交网站营销的快车,其在Facebook上的粉丝数短短一年内增长超过600%,18万名粉丝带来了将近200万美元的销售额……

在这些财富扩张的故事中,都不难看到公共主页的影子:登录上Facebook以后,你只需要在公共主页点那个“赞”的按钮就自动关注了。

这些品牌的公共主页立即成为了普通消费者可以向企业表达意见的最早渠道之一:不管你是谁,只要你选择成为某家公司的粉丝,你的举动就等于给这家公司做了广告——你的朋友都会知道你喜欢这家公司。对于企业,这意味着你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发布内容和表达声音的渠道,许多企业都在品牌公共主页这个平台上体验了社交平台上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这颠覆了商业界对于社交媒体价值的认知:也正因为公共主页,才让商家有机会把社交网站平台上的用户看成可图的利益。

SNS社交网站流行所引发的思考 篇10

由于SNS网站病毒式的扩展方式和丰富有趣的游戏插件使得用户快速的增长。有统计显示,目前中国3亿网民中SNS用户已达8000万左右。许多大学生和年轻白领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用于“抢车位”、“偷菜”、“买卖奴隶”这些SNS网站中的游戏。过度的沉迷虚拟游戏已经导致有些人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国内SNS网站开心网的创始人程炳浩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曾经说,互联网行业在经历过门户时代、搜索时代之后进入了社交网络时代。

1 SNS流行的现象及其研究的意义

SNS在互联网领域有三层含义: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软件(Social Networking Software),网站(Social Networking Site)。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中文直译为社会性网络服务或社会化网络服务,意译为社交网络服务。中文的网络含义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及网站应用,加上四字构成的词组更符合中国人的构词习惯。因此,人们习惯上用社交网络来代指SNS(包括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的三层含义),用社交软件代指Social Networking Software,用社交网站代指Social Networking Site。SNS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有学者将国内目前SNS划分为以下几类:门户型(新浪、搜狐)、综合型(开心网、山寨开心网)、垂直型(海内、占座)、电子商务型(淘宝江湖)、电信运营商型(中国移动、中国联动)以及国际巨头型(facebook、聚友)。对于SNS的划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本文暂不做讨论。

SNS社交网正在以势不可挡之势席卷整个网络,在学生和白领一族中流行起来。为什么SNS社交得以在中国乃至世界流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从单向的选择接收变成了更加注重互动的方式。人们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接受信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已具备传播自己的信息的能力。回顾人类传播的发展趋势,从印刷术的诞生到广播电视、电子媒体的出现再到如今的互联网的发展,媒介传播的信息量和信息的传播速度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所有的变化都围绕共同一个主题,那就是: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最终目的。SNS产生和SNS网站的流行就是在迎合这种需求的结果。

首先,SNS满足人的社会交往的需求。

传统的门户网站主动为用户提供信息,即便是搜索引擎类网站也是以信息的收集为主要内容。SNS网站以人为中心,以人传人、人泡人、人玩人的人脉网络聚集用户,使得互联网用户交流有完全虚拟回归到现实交流。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并不是完全的匿名,而是基于现实社会角色的心理基础上在赛博空间的对话。真实与虚拟之间界线的模糊与融合弥补了现实社会中人的社会交往的不足。网络世界和现实工作生活在SNS中得到更紧密的融合。人们传播的信息更加准确,指向性更强。不同的社交圈提供了用户娱乐、学习、工作的交流平台。互联网允许孤立的人与那些和他们拥有共同观点的人进行互动,借以强化并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观点。用户能够在发展最初的自我身份时取得进步,或者能够将自身重新社会化,形成一种新的身份。

其次,SNS是人际交流个性化的需要。

SNS通过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好友圈、同事圈、同学圈等满足人际交流个性化的需求。SNS网站大多有日记、签名档的功能,可以使自己的好友随时了解自己的状态。用户在回答好友的问题和小调查的同时也表达出个人的观点。从网站收集信息的架构方式来看,SNS与传统网站相比算是彻底的颠覆,建立起了一个从个人——交际圈——网站的信息流动的渠道。

2 SNS流行的社会心理基础

2.1 整合了个体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SNS网站流行的驱动力是网民用户对SNS网站的追捧和喜爱。SNS用户不仅从社交网上得到社交圈子的信息,满足了其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需要,同时在和好友、同事、同学等互动交流中满足了其情感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可以获取个人从周围环境(包括从互联网)中与自身生存有关的信息,从而满足安全需求归结为较低层次的安全需求。通过写日记、玩游戏以及形成共同兴趣爱好的网络圈子,来满足个体更高层次的情感需求。而这不是SNS能笼络大量用户的杀手锏,因为搜集信息的功能,其它的门户网站和通讯工具同样也可以完成,但是SNS网站将这么多的功能整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带给用户更加新鲜刺激的网络体验和更加丰富全面的情感表达方式。

2.2 虚拟世界的自我效能感

SNS为什么能够流行?除了互联网的普及与人们交流方式多样化外,这其中还包括人们对各种传播方式产生的体验效果,这其中就包括了人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自我效能感影响我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以及参与活动时的情绪。(1)

目前,SNS网站在白领中非常流行,而且他们都非常沉溺于社区网站游戏。据了解,开心网、校内网等网络社区开发出种菜、赛车、养狗、奴隶买卖等虚拟游戏,让不少白领沉迷其中,甚至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据媒体报道,多数人刚开始玩SNS游戏时就是消遣,慢慢地就将玩游戏变成了一项任务。有的白领甚至算出同事蔬菜成熟的时间,并上好闹钟,定时去偷。“我常常半夜两三点爬起来,偷完菜再睡。”沈先生介绍,那种偷菜收菜的成就感很快就转化成他的压力。有些人甚至将所有好友菜地成熟的时间用excel做好记录,然后到时间就去偷,还研究一些最新的游戏攻略,让自己种菜、偷菜收益最大化。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日常生活中,人们时时处处都不得不做出决定,怎样行动以及持续多长时间。一个人对自我效能的判断,部分地决定其对活动和社会环境的选择。人们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任务和情境,而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干成功的事。SNS网站的许多游戏应用,如种菜、偷菜、赚钱、买豪华车等给用户带来许多的心理上的满足与成就。在现实社会中,肩负巨大生活压力的个人在和好友的互动游戏中获得的成功,使个人的压力获得释放成就感得到满足。

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最有力的来源。在某件工作、某个行为行为或某项技能上的成功会增强一个人在该工作、行为或技能方面的自我效能感;而失败,尤其是连续多次的失败,则会降低其在相应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用户在SNS社区的行为能够得到认同与奖赏,促进和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在SNS社区中,你的博客日记会被自动推送到好友面前,不需要别人订阅或者主动访问,而且通过分享功能,你和好友之外的用户也有机会看到,文章被关注的几率大大增加,得到反馈的几率也相应增加。相比较传统的博客,SNS的博客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而传统博客日记由于缺少信息接收者,导致访问量较低。使得博主的话语得不到他人的回应导致缺少互动,最终使得大多数的传统博客更新速度慢或者被称为没有更新的“僵尸用户”。SNS因为人际圈子较为固定,受众也相对固定,个人信息的传达的目标也更明确,取得的反馈效果也更明显。有了信息反馈,社交互动就开始了。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逐渐衰减的时代,SNS提供了新的社交互动平台。

2.3 SNS用户的年龄段分析

目前,流行的SNS网站其主要用户群体是学生及年轻的白领人士。德国著名学者E.Spranger说:“在人的一生中,再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的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陷入强烈的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年轻群体更需要平等、多元、互动的交流方式。首先,这一群体的人正处于人生的转型期,每个人都在面对角色的转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有许多问题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其次,在这个期间的年轻人人生阅历还比较浅薄、心理素质不太稳定、社会经济基础还没有完全建立,一切还处于起跑阶段。这就造成他们对外界信息非常敏感,特别是对和自己相关的人的信息会非常关注。第三,社会角色的转换伴随着社会关系的扩张和变化。这个年龄阶段的年轻人正处于求学和事业打拼的阶段,他们与外界交流会更加频繁,交流方式也会更加个性化。根据大度博策发布的《SNS用户行为分析报告》(2008年)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21~25岁年龄段用户占总用户的42.7%,16~25岁年龄段占30.6%,26~30岁年龄段占18.6%(见图表1)。这些年龄段中的用户群体主要的社会身份是学生和刚步入社会工作的年轻人,这些用户人数占到了全部人数的90%以上。

图表1,资料来源:《SNS用户行为分析报告》,大度博策(北京)咨询有限公司

精神分析理论家和发展心理学家E.Erikeson从生命周期的视角将自我的发展总结为具有典型心理社会冲突内容的8个相互联系、渐成发展的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个体都面临着心理冲突,而当个体克服了这些冲突,就获得了这一阶段的自我统一感,这种统一感被称为自我的同一性。

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分为八阶段,依据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渐成模型”,我们可以分析出,个体在成年早期面临的心理冲突主要是人际关系的亲密和孤独,处于这个阶段的个体要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建立一种承诺、亲密的人际关系,无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体将导致孤独。(2)SNS网站的信息架构平台和交流方式相比其它传播方式有以下优势:

首先,SNS传播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传播,这种传播的模式更容易平等、快速、便捷的传播个人信息。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被打破,没有严肃的信息“把关人”,这种低姿态的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容易被现代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年轻人所接受。有学者认为,网络是一个有助于减少社交焦虑的场所,从而可以帮助人们发展人际关系。交往中的面对面、即时的言语答复等都被认为是引起社交焦虑的因素,而这些在网络中都可以避免。(3)SNS基于真实人际关系与网络交流方式的融合,集合了两方面的优势,更加吸引人的参与。

其次,SNS网站交流提供了更加多元的社会认知方式。相比较IM和博客单纯的文字、图片和视频交流,SNS的应用组件对个人信息在所建立的人际关系网中的传播更加的主动,同时也更加的保护隐私。用户更新的信息自动的推给想要传达的好友。例如:开心网的“测试”组件,这个组件通过好友之间回答问题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的“拟剧论”分析,人们在SNS网络中试图向他人展示自我,对他们的观众传达他们是谁,他们应得到怎样的对待和他们正从事什么。这种利用符号之间的互动,也是人们策略化的操纵行为。人们利用SNS网络社交传递的信息,修正自己现实中的自我形象,或是作为现实中自我形象的“补充”或者是“强化”。为了让自我的个性更鲜明,用户在使用时也带有某种故意重构自己形象的行为动机。

3 结论

首先长尾理论里说:“单个看,消费者并没有变,他们的兴趣一直是不尽相同的,变化的他们使用媒体的习惯。”(4)SNS的迅猛发展与其说是互联网产业的趋势,不如说是媒介迎合了人的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

其次,网络交际的低成本和网络交流带来的较高满足感使得SNS网站蔓延整个网络。对于SNS的网络用户来说,社交网络提供了与真实身份相结合的期望,因为人们在环境中获得他人对自己身份的确认和支持时,这个人将得到满足感。当身份没有获得他人的确认和支持时,这个人将体验到消极的情感,并且将努力减少他人对自我所持有的身份定义和自我身份定义之间的差距。SNS网络社交提供了全方位的工具与插件。人们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行为,来观察他人是否做出确认反映。

可见,尽管在许多人看来SNS只是给一群不知如何打发空余时间的人的娱乐平台。SNS社交网更多的是现实社会人际关系在互联网上的投射,同时SNS满足了很多人潜藏在内心深处无法实现的白日梦,比如拥有自己的“豪车”和讨好自己的“奴隶”。但是网络并不能获得比现实更深入的沟通。目前,SNS网站上的游戏、娱乐、消息、视频带给使用者的只是交流方式的肤浅化和娱乐化,人如果过于依赖和沉迷这种交流,只能获得更多的垃圾信息和人际关系的孤独。

摘要:SNS网站的快速发展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了信息分享方式与交流方式的变化,同时对人际关系和人们的心理产生影响。每一种新的互联网应用的产生与发展,其实质都是迎合了现代人的各种需求。通过分析网民的社会心理需求和年龄层的分布,可以看出SNS流行的驱动力。

关键词:社交网络服务,社会心理,用户需求

参考文献

[1]杨宜音.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央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郝芳,刘长江译.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乔纳森·特纳,简·斯黛兹.孙俊才,文军译.情感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周晓虹.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气体企业下一篇:模拟式多用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