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2024-09-04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精选九篇)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篇1

近日, 齐白石大师再传弟子、诗人、画家、作家、美术评论家、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驻会常务理事、《黄河之声》杂志社社长刘文科先生在泉州市教育局德育科科长郑华强的陪同下莅临通政中心小学参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此次参观以指导学生培养艺术兴趣为目的, 以“艺术点亮人生”为宗旨, 从而鼓励师生对艺术事业充满热情, 为实现中华民族艺术多元化而贡献力量。期间, 刘文科先生欣赏了通政海峡少儿交响乐闭的演奏, 对乐团的演奏水平赞不绝口, 他鼓励交响乐团孩子的耍珍惜机会, 在艺术殿堂里勇于进取, 并对乐团的发展寄予厚望。随后, 刘老师参观了学校的艺术楼, 感受了校园配套室浓厚的艺术氛围.详细了解了学校日常开展艺术工作情况, 肯定学校的艺术办学特色。刘老师还与艺术老师们交流探讨, 在大家的盛情邀请教育一定能更上一层楼!的惊叹!相信在各界人士的关心下, 通政中心小学的艺术川F, 欣然现场作画赠送学校。栩栩如生的画作令在场所有

中心学校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报道 篇2

中心学校领导到我校检查指导报道

2013年月日午,、领导同志来我校检查指导教学工作。在校领导班子成员陪同下,他们首先参观“社团活动”开展成果;接着听评了今年五年级语数两课,并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然后抽查了部分教案、翻阅了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师学科教学计划;最后校长朱江南同志表示,一定带领全体教职工,凝聚群策群力,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向40分钟要效益、要质量,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做出新努力、新贡献!

领导同志,对我校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对我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对于课堂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钻研教材、去领会教材、去备课、来教学,做到以学定教,学生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发展的主人,生成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篇3

记者:您如何理解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自己当老板, 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唯一和最终目的吗?

刘铸:肯定不是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这里,创业教育包括两方面内容,即“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用“求职”来诠释“就业”,为传统意义上的就业赋予了新的内涵,“求职”是为了就业,但它的表现形式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填空式”就业,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就业。“求职”不再是被动的等待分配工作,也不是在某一特定领域里寻找空缺,而是主动的、全方位的探寻可能的岗位以及通过施展才华使其成为自己的现实工作的过程。“求职”如此重要,但仍不能称之为创业教育的主旨和内核,只有“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才是创业教育的精髓所在。具体来讲,狭义的创业教育仅是指“培养新的就业岗位的创造者”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创新重点知识的传授和技能上培训提高,更是一种理念、一种精神品质的树立,培养和挖掘,是对大学生年轻人与生俱来的追求卓越、成就事业、体现价值的激情或者说本性的开发、疏导和锤炼。

我们结合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提出树立大创业观的理念。即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带领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是创业,而且是艰苦创业;到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部门工作,立足岗位,不断改革、开拓、创新,推动部门、带动行业发展,也是创业,是岗位创业;开公司、办企业,当老板,更是创业,是自主创业。这样构建一个创业金字塔理论,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创新创业意识的开发和培养,接受创新创业知识的教育。为我们在高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基于三方面认识。

第一,树立大创业观, 即大学生开办企业,自己当老板,发展经济,满足人们物质需求是创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开拓进取,建功立业也是创业到艰苦地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聪明才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更是创业。我们既提倡大学生自主创业,同时,也提倡大学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岗位创业,更提倡大学生到艰苦地区、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创业,去建功立业。所以,我们倡导不要片面的理解大学生创业,要树立并宣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开拓创新、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也是创业的大创业观。

第二,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实质是在他们身上埋下创业的种子,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时机成熟,大学生就会成为创业的开拓者、实践者。

第三,创业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创业激情,更需要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也暴露出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毕业生缺乏社会实践,就业能力差,缺少创业教育和训练;为此我们建议,加强创业教育应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记者:对照国外,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如何?差距在哪里?

刘铸:中国的创业教育还刚刚起步,正规的创业学课程教育和创业学研究几乎是空白。我国创业教育的兴起是伴随着创业活动的开展而逐步推开的。中国人民大学自1998年起开展创业教育,强调“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形成了以专业为依托,以项目和社团为组织形式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则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开展创业教育,学校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设立了300万元的创业基金,对学生的创业活动进行商业化运作。在引进国外创业教育经验、参与国际创业活动方面,上海的高校走在前列。复旦大学专门拨款100万元,实施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学校还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合作,专门为学生设立了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华东师大开设了创业教育课;东华大学开设了“创业与风险投资”的选修课程。目前,上海市各高等学校己逐渐形成各种配套措施,使创业计划大赛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课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目前,创业教育类课程在部分高校已经逐步纳入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但是比重不大。2002年4月国家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经济学院、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8所院校作为开展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他们大部分现在已经设立了创业管理学院、创业教育中心等机构,开设了有关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辅修专业、双学位等学习体系,并编写了相应的教材。

中国最早为本科生开设创业教育的是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西北工业大学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创业学》选修课,而且编写了省内创业教育的统编教材,这也是我见到的国内最早的具有很强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的《创业学》的教材之一。该课程现己成为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也于2001年及2003年,2004年三度为本科生开了《创业学》的选修课,选修人数非常多,受到学生普遍欢迎。现在,国内已有十多所高校为本科生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

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既有创业教育必修课,也有创业教育选修课。复旦大学已在MBA学员中开设了《创业学》课程,深受学生喜爱。200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专门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创业教育和培训。

目前,创业教育己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所占比重不是很大。在中国对大学生进行的创业教育系统性还远远不够,可以说只是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理论与培训体系。虽然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的院校与专家不在少数,但没有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国情与教育发展现状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从宏观上看,我国的创业教育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基本处于自发、分散、探索的状况,需要我们迎头赶上。

记者:高校毕业生中有较强创业愿望的不少,但普遍创业能力较低。如何推动创业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和成功率?

刘铸:我认为制约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一是高校普遍缺乏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二是缺少创业启动资金和创业风险投资;三是缺少创业孵化平台以及有效的创业指导和服务。

政府和高校应该按照“建三级基地,分三步走”的战略,完成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建三级基地”即建立省、市(县)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在各高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三步走”即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普遍教育(在校生百分之百接受创业教育),少部分有创业激情和能力的学生在校实践(百分之十左右的大学生参加高校组织的创业实习和培训),创业带头人集中孵化(百分之二左右的大学生进入创业孵化基地,以创业方式成功就业)这一较为科学的结构比例,有计划、有节奏地发展各省大学生创业事业。

因此,要尽快建设好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使之成为各省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的基础和龙头,成为大学生创业活动的理论策源地、项目集散地、师资和带头人培训基地、政策研究和试验基地、典型培育和创业企业孵化基地。以省级孵化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来带动各省各市(县)和高校的孵化基地建设,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形成完善的创业孵化体系和孵化机制。

构建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形成规范有效的孵化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提高大学生创业企业的成功率,在企业发展初期,给予专业的指导和有效的服务,在孵化基地良好的孵化环境和条件下,可降低企业的创业成本,减少其风险性,因而成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成长发展的摇篮。对于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对于塑造创业文化,营造创业氛围,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于“冒险”和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提高企业家整体素质,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创业教育和宣传。以创业教育示范校为典型,在各省高校普遍开展创业教育,推进高教改革,造就创新人才。营造创业氛围,完善创业环境,促进创新型社会建设。

3、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技术、市场、资本和人才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为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科技成果与经济脱节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建立了以大学生创业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和人才发展机制,并为之提供了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培育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兴中小型企业,这种模式既适应我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要求。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通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理论研究和孵化实践,必将推动我国大学生创业事业健康发展。

记者:能否简要介绍一下,各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

刘铸: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一是为大学生创业带头人提供孵化平台。构建省级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和创业企业孵化体系,提供“一站式”政策扶持,提供创业孵化条件,发挥大学生创业示范作用。二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指导。孵化基地应设有创业咨询服务机构、完成大学生创业培训体系的开发和建设,在大学生创业选型定位、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和指导过程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有效的教育与教学模式。编辑出版大学生创业实务教材和创业指导丛书。立足建立整个战线的指导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创业指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更好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指导和服务。三是开展大学生创业政策试验。四是开展大学生创业理论研究。五是为高校提供创业师资培训和创业带头人技能培训。六是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开发和对接。七是帮助创业企业少走弯路,提高企业的成功率。

至于市县级孵化基地,各市、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地方行政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类型的孵化器组织,使之为大学生创业服务;有条件的市、县可单独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其孵化对象不仅包括高效毕业生初创企业,也应该包括在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已经完成企业初级孵化的企业。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科技园、软件园或创业园,整合资源,为高校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的物理空间,使之成为高校创业孵化基地;没有可利用资源的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功能主要包括:教育功能、孵化功能、培训功能和模拟实践功能等。

教育功能: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应该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通过对创业典型的培养,使广大在校大学生亲身感受身边就有创业英雄,从而唤起他们的创业热情、增强他们的创业信心、启迪他们的创业灵感、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使榜样的力量得到更大的发挥。

孵化功能:高效创业孵化基地应该是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高校通过开展普遍的创业教育,使一部分大学生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孵化器组织,可以为这些大学生提供孵化条件,提供全程的指导和服务,尽可能降低他们的创业风险,做他们的坚强后盾,使这些初创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培训功能:高校创业孵化基地应该为大学生提供相关创业培训。创业培训是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有责任对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进行针对性培训。高校创业孵化基地为开展这样的创业培训提供了必要条件,可以在孵化基地中举办专题讲座、典型经验介绍、创业企业观摩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以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篇4

招生就业服务中心岗位职责

◆ 招生就业服务中心

招生就业服务中心职责范围

招生就业服务中心是负责学校招生和学生就业指导、毕业生推荐工作的行政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中职学校招生就业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完成学校年度招生任务、始终保持学校毕业生的顶岗实习稳定率和高就业率。

二、科学合理地制定年度招生宣传计划,编制学校招生方案和招生简章,在各级官方宣传媒体投放学校招生广告、根据教育体育处和区内各初中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人员到全区各校进行各种宣传活动。

三、深入研究调查社会急需人才情况,提出开设新专业的设想和意见;掌握全市生源状况并与各级部门沟通协调,申报年度招生计划,完成招生计划的上报、核对工作。

四、组织实施招生工作。组建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招生工作纪律和任务,按照国家、省、市、区招生考试管理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依法开展招生工作。

五、负责做好解答报考考生的来访、来电招生咨询工作,同时做好详细登记统计。

六、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做好新生的入学接待、新生报到新生信息统计学籍电子注册工作和档案整理移交工作。

七、负责全校学生实习就业定位、心理、技巧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工作,积极宣传国家实习就业政策和劳动法规,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

八、广开渠道,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广泛联系用工单位,配合教务处做好学生校内实训和校外教学实习工作。组织召开校园招聘会,帮助学生落实用工单位。加强学校就业网站建设,做好学生就业推荐和服务。建立学生用工档案,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工作。

九、负责编制毕业生实习就业计划并上报主管部门,加强与教务处、德育处等部门的沟通,了解和掌握毕业生情况。

一、配合主任贯彻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党委、行政领导的指示决定。

二、组织部门人员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招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

三、协助主任完成办公室的学期、学年工作计划和进行工作总结,协调部门人员日常行政工作分工。抓好本办公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业务素质的培训和提高。

四、协助主任完成编制招生计划,编写制作年度招生方案和招生简章,组建招生工作队伍,做好招生工作人员的选拔、教育和培训。

五、结合我校情况和当年就业形势与主任共同研究、制定学校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策划、组织实习学生供需见会会,做好就业市场调查和市场拓展工作。

六、组织部门人员做好学校迎新工作,详细统计新生报到信息,做好报到新生在教育部学信网上进行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工作。

七、负责部门人员队伍建设,组织开展部门内部调查、研究、学习。

八、与各级官方招生宣传媒体沟通,发布学校宣传资料,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同学校财务处协调,做好招生就业经费的上报审批使用。

九、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校党、政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招生就业服务中心 招生干事岗位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普通高校招生的相关政策和学校党委,行政领导的指示决定。

二、认真完成本年度招生录取的本职工作,并主动协助本部门其他同志工作。

三、参加本系统内例会,汇报总结本周工作,制定实施下周工作计划,做好工作记录。

四、按照要求完成本年度招生计划的编报、与各级招生主管部门核对工作,保证我校招生工作顺利开展。

五、不断学习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熟悉国家及各级主管部

六、协助教务处做好学生校内实训和校外教学实习工作。

七、做好毕业生双选协议、接收函、录用函、用工合同的收集整理工作,做好毕业生就业计划的审核、报批以及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八、做好接待有关就业的来电来访,处理好毕业生遗留问题、做好毕业生就业行业、地区流向的统计与分析,做好毕业生就业回访,完成毕业生学生就业情况网上填报工作,建立毕业生就业档案。

九、加强团结与协作,完成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细则:学生短期实习的安排、跟踪、评价和统计,企业来校接待工作,学生岗前团体培训和个别谈话,高三顶岗实习的审批手续,高三学生就业安置,企业到校双选会的全程组织,与高三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联络工作,就业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更新(纸质、电子文档),就业明星图文资料的收集、就业明星的评比,在校内及时公布学生在岗位就业的信息,密切联络校企合作单位(每期维护不少于一次),开发新的校企合作单位(每期每个专业不少于1个大型企业),及时掌握校企合作单位用人信息,与用人单位及时沟通学生在岗品德和业绩表现,行业专家讲座的组织联络工作(每个专业每期不少于两次),学生教学实习、参观的组织,资料收集归档,春节学期辅助参加招生工作)

招生就业服务中心 内勤干事岗位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中职学校毕业生招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学校党委,行政领导的指示决定。

二、认真地完成好内勤秘书的本职工作,并主动协助本部门其他同志工作。

三、坚持参加本系统内例会,汇报总结本周工作,制定实施下周工作计划,做好工作记录。

四、负责本科室内部的工作协调、行政事务、内务管理、卫生、后勤保障和学生、家长来电、来访接待等工作。

五、负责日常办公用品的申报领发及本科室报刊杂志订阅及接收工作。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篇5

大家上午好!

今天, 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高峰论坛, 共商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未来之路。首先, 我谨代表论坛主办方之一——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向在百忙中出席论坛的各部委和省市政府的领导同志, 向来自各地、高校、企业、新闻界的专家学者和朋友们, 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向中南大学、光明日报社、湖南省教育厅等合作伙伴及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合作表示衷心感谢!

刚才, 各位领导都做了很重要的讲话和发言。陈希副部长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 统揽全局, 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高度, 进一步阐明了当前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对教育战线尤其是高校大力推动创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对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继续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提出了殷切希望。湖南省政府、光明日报、中南大学领导和人社部、团中央和教育部相关负责同志也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对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切, 分享了很多重要理念和系统观点, 介绍了很好的做法和经验, 提出了很多深入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意见, 听后非常受启发。

我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 “面向未来的中国大学生创业”。之所以确定这个主题, 是因为大学生创业的本质是创新。正如陈部长刚才所讲的, 做好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工作, 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创业和创新型人才, 是服务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与终生发展的需要, 是积极扩大就业的需要, 也是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 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我们高兴的看到,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工作开始显现喜人的景象。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支持大学生创业, 有的地方政府政策措施力度很大, 有的设立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数额达几亿元, 有的城市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已经形成一定规模, 很多地方对大学生创业落实了创业贷款、减免税费等政策。一些部门和地方组织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大学生创业竞赛活动, 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在教育部指导下, 一些省市和高校积极探索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指导服务, 涌现出了很多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像我们所在的中南大学, 创造了很多经验, 一批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开始关注并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 许多企业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了帮助和支持。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工作, 我们才有了进一步将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基础, 有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发动和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基础。

但是, 毋庸讳言, 社会上对大学生创业仍然有很多顾虑和误解, 高校内部对如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同认识, 很多地方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措施力度不够, 大学生创业教育仍缺少实践平台。据不完全统计, 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比例达到79%, 但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仅占1%。这些现象和问题表明, 要真正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还需要从多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下面, 结合我们工作中的粗浅体会, 我想从以下六个关系角度, 谈一些看法和意见。

一是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关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凸显, 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在这种情况下讨论大学生创业, 往往容易被误解为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还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 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有研究表明, 中国在全球的创业活动中处于活跃状态, 创业意识强、机会多, 但是能力弱, 创业类型偏向于生存型创业。创业能力弱的重要因素是创业者本身的素质和受教育的背景。而在全国就业群体当中, 高校毕业生作为高素质人才补充的主要来源, 无疑最具有创业的潜在优势。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 不仅是培养未来的企业主, 更是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未来社会公民, 更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输送更多合格的创业和创新型人才。开展大学生创业工作, 绝不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权宜之计。

二是部分大学生自主创业和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关系。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较低, 即便是将来大学生创业工作进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也不会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去自主创业。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业教育, 能够激发大学生创造和进取的志向和激情, 鼓励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把握机遇, 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注重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以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 对于他们今后在各行各业、各种岗位上充分施展才能, 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大学生创业和其他社会成员创业的关系。调查表明, 我国18-64岁人口中16.2%参与创业, 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约为20%, 也就是说, 不仅应届毕业生创业比例偏低, 在全社会劳动年龄人口中, 受过高等教育者创业的比例也不高。大学生创业与其他社会成员创业不同, 他们的创业不是普通的生存型创业, 更多的是科技型、知识型创业, 是发展型、机会型创业, 最有希望孵化新的产业,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因此, 无论从政策的制定还是政策的实施上, 我们强烈呼吁, 把大学生群体作为优先关注的对象, 切实把创业优惠政策惠及大学生创业群体, 甚至要把最优惠的创业扶持政策首先用到大学生身上。

四是大学生创业成和败的关系。古语讲, “失败是成功之母”, 又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每个创业者都希望成功, 但是创业总是艰难的, 所有的成功者几乎都是从大大小小的失败中走过来的。大学生创业同样会面临失败与挫折的洗礼和考验。因此, 在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服务中, 必须增加如何应对创业失败的内容, 让广大学生既能仰望星空, 又能脚踏实地, 能够做好准备, 承受挫折, 愈挫愈奋, 将激情创业与理性创业相结合。在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中, 特别是对创业成功典型的宣传中, 应总体把握, 实事求是, 多宣传不畏艰难、不屈不挠的典型事例, 引导全社会积极正确对待大学生创业。同时, 更应当努力营造一种完善的政策制度环境和更为健康的社会环境, 鼓励创新, 宽容失败, 让努力创业的人减少失败, 让矢志奋斗的失败者能东山再起。

五是完善统一政策和鼓励地方创新的关系。总体上看, 目前国家统一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尚在加大力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可以说留给地方出台政策措施的空间非常之大。因此, 应鼓励地方先行先试, 因地制宜, 打造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地方政府应以战略的远见和胸怀, 制定更为有力的政策措施, 在资金扶持、提供场地、减免税费、简化手续等方面进一步优惠, 并充分鼓励依托科技园、开发区、创业园, 加强创业孵化, 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部已经授予辽宁省和徐州市、昆山市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希望更多的地方积极作为, 努力打造区域性的乃至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中心和示范基地, 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乐园和热土。

六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关系。学校是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的主体, 企业是支持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主体, 二者互为支撑、优势互补、缺一不可。因此, 要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 建立灵活的制度机制,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企业, 让企业家走进校园, 实现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 共同为大学生创业打造教育和实践平台。很多有先见、有远见的企业已经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培训, 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同时, 也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强有力的骨干和潜在的客户群, 有力推动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壮大, 堪称是互惠互利的双赢明智之举。

同志们, 朋友们, 大学生创业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媒体及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即将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高度, 强调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 做出了全面部署。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安排, 把创业作为重点工作,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会同有关方面, 全力以赴推进大学生创业工作。

一是办好大学生创业论坛。今天我们举办的这届创业高峰论坛, 为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搭建了一个集理论研究与实践交流为一体的平台,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论坛组织机制和方式, 加强联合与合作, 每年在大学生创业工作做得好的省市、高校、企业巡回举办创业论坛。推出典型, 交流经验, 群策群力, 广泛发动, 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不断推出更多的创业工作典型, 积极营造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氛围。像这次论坛, 我们就是和中南大学共同举办, 下午大家要亲身感受中南大学的创业教育和创业成果, 高文兵书记同时也是教育部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 他也会系统地介绍关于创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二是办好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活动, 多种方式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我中心主办的“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正在进行中, 来自28个省 (区、市) 、600所高校的近4000支创业团队参与了比赛;同时, 我们还在筹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典型事迹报告团”等活动。

三是以课程建设和教师培训为抓手, 积极加大创业指导培训力度。教育部颁布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已经明确提出把创业作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中心将推出一批创业指导示范教材;还将在“万名就业指导教师培训”计划实施中, 加大创业培训内容;并将进一步联合开展面向学生的创业培训活动。

四是在每年推出的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的评选指标体系中, 加大创业权重。按照国务院领导批示, 从2009年起每年都要开展就业总结宣传工作, 并推选当年的50所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我们将在评选指标体系中进一步加大创业工作权重, 以此来鞭策高校深化就业和人才培养改革, 推动高校不断加强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服务的工作力度。

五是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和我中心大学生就业研究所为依托, 联合省市和高校, 组织专家学者, 积极开展创业研究。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特点的大学生创业之路, 使我国大学生创业工作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 更加健康地发展。

六是以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 全面加强创业信息指导和服务。平台专门开辟了“创业新天地”板块, 积极提供创业指导与相关服务。今后, 平台将联合各地和高校开发创建“大学生创业网络基地”, 大量收集并发布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和创业机会信息;不断增强创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七是以《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为阵地, 加强创业宣传和舆论引导。《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方之一, 也是唯一全国发行的直接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专业刊物, 长期直接面向学生, 开展创业指导与宣传工作。今后杂志将开设专门的创业版面, 积极宣传创业政策, 宣传典型地区、典型高校、典型企业和典型人物。还将举办创业征文大赛, 并与企业合作开展一系列活动。

这次论坛活动, 对于我中心加强和改进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充分吸收论坛的成果, 进一步完善创业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为大学生创业这项伟大事业不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在我的发言即将结束的时候, 我想引用毛主席的一段话,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 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茫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是躁动于母腹中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我相信, 一个风起云涌的中国大学生创业的时代必将到来!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篇6

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 “产品”是否适销对路, 毕业生能否受到社会欢迎, 很大程度上要看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职业的需求。学校培养的毕业生符合社会职业的需求标准, 毕业生就能顺利就业;否则, 就会出现人职需求错位, 导致毕业生就业难。近几年, 由于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 用人单位选择范围扩大, 所以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 不仅要求专业知识扎实, 综合素质全面, 而且要求毕业生德才兼备, 忠诚肯干, 富有团队精神,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对此, 高职院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深化教学、教材改革, 更新知识内容, 保证学生在生产实习过程中, 扎实的掌握操作技能, 熟练的应用现代技术, 在毕业后能够顺利上岗工作。同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保证课程和教学安排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使毕业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加大实习实训力度, 培养学生积极、务实的择业态度, 使学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环境中增强信心。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加强综合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能力, 特别是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

有些毕业生就业比较难, 与毕业生陈旧的就业观念和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很有关系。当前, 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说,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为就业率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因此, 学校除了狠抓教育质量外, 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转变就业观念, 引导学生为就业做准备

作为学生, 应该转变就业观念。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手段等都将有质的变化, 高科技手段将会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相当一部分工作将有素质高、能力强、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工作方法的人去做, 高学历人才将遍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另一方面, 要降低职业期望值。随着民众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大学生人数的增加, 可能过去由高中或中专生从事的职业逐渐由大学生来担任, 这种“高才低就”的现象从个人讲可能暂时感到委屈, 但这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 切实地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已是当务之急。毕业生只想“到大城市去, 到大企业去, 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 那么学校毕业生将会找不到工作。学校要引导毕业生树立新的就业观, 破除人为把工作岗位分成高低贵贱的观念,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 引导毕业生树立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 帮助毕业生树立创业意识, 鼓励毕业生到社会中去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就业指导机构可以通过组织就业形势报告会、上就业指导课等形式, 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引导学生为就业做准备, 让毕业生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方法。

上就业指导课, 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等。就业指导课要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训练、就业心理测试等各方面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 让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上学到就业所需的知识。同时, 引导毕业生树立市场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就业指导课中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和“挫折教育”,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就业指导课更要注重传授给毕业生具体的就业的技巧和方法。如, 教学生学会挖掘就业渠道、正确判断就业信息的真假、如何面试、如何笔试等技巧。要引导毕业生锻炼各种能力。从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看, 毕业生就业所需的基本能力, 包括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及积极的心态等, 这些能力对于今后的工作十分重要,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掌握一技之长,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从专业知识、能力、心理素质上为就业做准备。

二、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限于在“毕业前进行指导”, 而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要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详细制定各年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 对各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应有侧重。低年级侧重就业宣传教育, 重点是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可以采用组织听取就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高年级及毕业班的学生要开设就业指导课, 侧重于就业技巧等方面进行指导。

具体来说, 首先, 要树立目标, 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这一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帮助他们接触和了解就业市场的状况。

其次, 就业准备、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 主要是学生努力提高自己的“硬件”和“软件”, 为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并通过系列培训, 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 适应社会, 实现就业思想观念的转变。

再次, 自我推销。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及时修正就业目标, 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全面、合理地收集、处理、利用就业信息;模拟就业现场, 训练求知技巧, 如求职材料的书写, 面试、签约的要领、技巧及应注意事项、如何推销自己等;精心组织好各类招聘会, 为毕业生求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同时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就业指导服务系统, 学校开展就业指导, 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学生的合理需要, 就是就业指导的范围。在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当中, 要千方百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 同时为毕业生的就业, 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推荐环境。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篇7

主要职能:

负责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与服务

提供毕业生就业市场与信息服务

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服务工作

开展毕业生就业培训与咨询工作

提供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等综合服务

完成上级交办的就业专项工作

联系电话:

办公室023-88517358

培训与研究部023-88517369

综合服务部023-88517377

创业指导部023-88517386

信息与市场部023-88517396

手续办理023-88517388

档案接转023-88517378

人事代理023-88517399

学历认证023-88517380

地址:重庆市江北区红石路7号

邮编:400020

网址:www.cqbys.com (电信)

厦门市就业训练中心 篇8

为此, 中心开始“大展拳脚”, 在厦门市的再就业培训、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岗前培训、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1+1”群创业培训、定点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不错的成绩, 做到每一个过程都能保质保量, 近年来更是超额完成厦门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目标。中心还致力于残疾人、社会闲散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以及拥军拥属、劳教帮扶、关注帮助弱势群体、巾帼文明小分队、青年志愿者、送技能进社区、送技能下乡、校企对接等公益工作, 切实落实好惠民政策, 完成工作任务, 创新工作, 实施品牌带动, 在全市的就业培训上起到了较好的管理、指导、服务功能与作用。

近几年来, 中心还主动深入到厦门市各区企业开展调研, 了解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需求, 积极向企业宣传有关培训的优惠政策, 鼓励有培训条件的企业自主开展培训, 为储备人才和技术革新做好准备。

针对当下社会力量办学多、乱、杂现象, 中心除加强培训的管理、监督、指导服务之外, 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从自身培训开始, 做好示范工作, 以适应培训业务链的不断增加、服务对象的不断扩大以及服务层次、层面的不断拓展。

十多年来, 在履行组织、管理、指导厦门市就业培训工作职责的过程中, 中心已逐渐发展成为厦门市门类最齐全、项目最多、层次较高的就业培训基地;培训项目上百个, 从低端到高端、从政策引导类到技术技能鉴定类等, 涉及面广而全。中心采取社会招生、送教上门、联合办学、企业委培等方式对社会各类人员施以技术业务、管理能力、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培训, 也深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员工的欢迎, 多次被评为省市甚至全国先进单位。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适应新形势之下的用工需求, 中心除继续加强和完善传统培训项目之外, 每年还推出3~5个新的培训项目, 满足大量就业人员的培训需求。具体到特殊工种、高技能培训工作, 据介绍, 今明两年, 中心将争取投入建设三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平台, 平台将根据原先的产业发展需要, 考虑人才培养的“前、远、精、高”, 争取做到“十年不落伍”。

此外, 中心还搭建了完善的职业培训网络管理系统, 将工作分为不同的模块, 也为职业培训工作实现快捷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质量的保证, 不仅大大省去了管理成本, 也能更好地为社会培训服务。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 篇9

“一把手”——抓好就业一把手工程

记者:就业是国家民生之本, 社会和谐之基。从媒体报道来看, 当前, 各高校上至书记、校长, 下至一般教职员工都在积极投入, 狠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中国海洋大学, 毕业生就业工作被摆在什么样的位置?

王玉江:中国海洋大学一直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 创新工作理念,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突出一个认识、把握两大重点”, 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

突出一个认识: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每一个学生的切身利益, 必须举全校之力做好。为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就业, 学校努力落实就业工作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 形成了“市场导向、学校统筹、院系为主、分级负责、全员参与”的就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学校成立由学校党政一把手为主任, 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委员会, 全面负责全校学生就业工作;就业指导中心作为就业工作的专门工作机构, 进行具体管理;各院 (系) 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本院 (系) 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把握两大重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 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多年来, 学校充分认识到, 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如何, 一要看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要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因此, 学校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提高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列为就业工作的重点, 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围绕这两大重点开展。

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 本着为学生负责、为家长分忧、为社会和国家输送有用之才的宗旨, 中国海洋大学在就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国家特别是海洋领域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就业率保持稳定, 就业人数有所增加, 流向合理, 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立体化”——构建立体化就业服务体系

记者:胡锦涛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您刚也提到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关于如何完善这个体系, 中国海洋大学都有哪些具体的探索?

王玉江: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 中国海洋大学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中心, 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为重点, 坚持教育与引导相结合、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工作理念, 构建起“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拓展、全力扶植、全面覆盖”的立体化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一是开拓市场, 形成以校园为基础的毕业生市场体系。通过举办大型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行业招聘会、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完善以校园为主体的有形就业市场, 有力拓展了毕业生就业空间;紧扣培养国家海洋事业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物的人才培养目标, 注重向国家海洋行业推荐人才, 与国家海洋局一起联合举办了5届全国海洋类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 为国家海洋事业输送了大批人才;着力建设遍布全国各地的就业基地, 形成了稳定的就业地区和企业群:如在山东地区, 向海尔、海信等700家企业输送毕业生;在京津粤地区, 向中石油、深圳华大基因等近150家企业输送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 向上海航道局等近110家企业输送毕业生;悉心收集和完善用人单位信息, 建立起近万家用人单位组成的信息库, 为未来就业市场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大力建设就业信息网, 充分发挥网络在无形市场建设中的作用, 将校园招聘会、全职招聘和实习兼职等招聘信息分类发布, 并对发布形式不断改进, 使内容更加一目了然, 功能更加人性化, 建立专门网页发布招聘和宣讲信息, 使学生足不出户便可尽览招聘资讯。

二是加强指导, 逐步构建起点线面结合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点对点:通过“一对一”个性化咨询和职业指导工作坊, 为学生量身度造职业方案, 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现实情况在求学与择业方面做出合理选择, 学生满意度达99.7%。两条线: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拓展》限选课, 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就业创业指导教育, 通过教育、引导与体验相结合的模式,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而且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课程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全面覆盖:依托各院 (系) 针对本科各年级职业发展需求特点, 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系列职业指导讲座, 将职业指导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举办“职业·风采·成功”就业指导活动月, 通过名企经理人讲座、校友论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等, 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覆盖。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就业指导, 探索将职业规划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有效途径, 实现就业指导教育从毕业生到全体在校生的转变。此外, 重视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建立起由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职辅导员和知名企业经理人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就业指导队伍, 通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着力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就业队伍, 先后举办了三次面向所有就业人员的培训班, 选送40人次参加了全国的专业培训, 大大提升了从业者的执业能力。

三是鼓励创业, 努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局面。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工作, 在浮山校区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按照成熟一个扶持一个的原则每学期组织遴选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基地, 对于成长较好的企业推荐至市、区创业中心继续孵化;发挥利用青岛企业多, 创业经商氛围较为浓郁的优势, 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大力建设校外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浮山校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于2009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学校为入驻·企业减免房租、配备导师、提供培训、做好服务。

四是以人为本, 帮助困难生就业。学校坚持“济困意在助学, 扶弱更为励志”的理念,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发放求职补贴, 对就业困难的群体进行重点帮扶, 鼓励他们下基层、到农村、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到西部地区建功立业, 对到基层就业的困难生进行助学贷款代偿。

五是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中西部地区就业。通过政策鼓励, 教育引导, 开发基层岗位, 落实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计划”、“大学生应征入伍”、“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国家项目, 引导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

“机会型”——提升创业教育, 树立机会型创业理念

记者:创业教育在我国已开展多年, 但一直收效甚微。结合贵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经验, 您觉得有哪些因素导致这样的结果?

王玉江:我认为, 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首先, 国内的创业教育缺乏前瞻性, 起步较晚。我国创业教育是在应届毕业生大量丰富, 产生市场盈余, 国家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背景下大面积开展的。与国外的众多国家相比, 走在了后面。

其次, 创业教育教学形式单一。目前课堂上的创业课程相对零碎, 缺乏一门课程应有的严谨和系统;众多高校建立起孵化基地, 作为与课程相呼应的实践场所, 在基地管理、项目孵化及后续发展等方面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再次, 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弱, 资金短缺。目前, 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自学成才, 缺乏创业实践经验, 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

第四, 学生创业意识淡薄, 认识不足。学生对于创业的热情有, 但缺乏持久性。认为创业最重要的是资金、经验、资源, 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

最后, 创业实践活动较少, 处境尴尬。众多高校开展了一系列创业活动, 如孵化基地等, 但具体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活动比较少, 不少活动表面看着红火但其处境比较尴尬, 主要体现为资金短缺、无场地、缺乏长期延续的机制等, 长久开展有难度。

记者:很多企业家认为, 创业主要来源于实践, 而不是学校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另有调查发现, 当今年轻创业者的成长速度超过了上一辈的创业者, 平均只用3年左右, 就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这是否说明学校教育为这些年轻人做足了铺垫?您认为几年的学校教育在促使学生创业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王玉江:创业本身是一实践内容, 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 现有的学校教育主要还是集中在知识的传授上, 很难为创业学生“做足了铺垫”。然而, 通过系统的学校创业教育可在强化创业意识、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锤炼创业心理品质等方面发挥其相当的作用, 缩短创业者的学习周期, 降低创业风险。

记者:对于创业, 向来是有想法者众, 付诸实践者寡。部分专业人士建议, 大学毕业生刚毕业最好不要急着创业, 先找到一个足够锻炼你的平台积累经验, 摸清流程, 等到条件成熟再出来创业。对于此, 您持什么样的观点?

王玉江:我个人比较同意这个观点。大学生创业与社会人员的创业相比, 还是有自身的特点的。大学生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后, 才能在扬长避短基础上对创业准确定位。我更倾向毕业后先到社会实践一段时间, 体味一下社会生活, 做个社会调查, 在此基础上做一个切实可行的创业规划, 然后付诸实施。

记者:当今大学生创业有两类, 机会型创业和生存型创业, 其中, 生存型创业仍然占据大学生创业的主导地位, 机会型创业很少。您认为, 应该如何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进行机会型创业, 形成良好循环的机会拉动型就业机制?

王玉江:机会型创业是基于机会的市场驱动行为, 是在可控资源匮乏前提下的机会追求过程, 因而如何识别与把握机会是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关键因素。创业机会源于环境的变化、市场的不协调或混乱、信息的滞后或不对称等因素。所以, 机会本身是客观存在的, 但创业者识别机会却是个主观过程, 创业机会的甄别难以通过非此即彼的逻辑判断, 它取决于创业者识别机会与创造机会的能力。

上一篇:地市电视下一篇:电价附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