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效益

2024-06-19

文化效益(精选十篇)

文化效益 篇1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效益和作用

群众文化工作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对人们职业以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和辅导的工作。群众文化要发展, 必须遵循“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力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我们应该明白:现阶段, 我国的文化市场发育尚不成熟, 在一部分文化经营者中, 由于经济上的急功近利和市场的自发性倾向, 往往容易导致经营和消费的短期行为, 造成一部分文化艺术产品和艺术门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失衡, 造成文化的长期积累和短期消费之间的失衡。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运用经济、舆论等手段, 扶持那些社会需要但暂时在市场竞争中还处于困境中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行业, 从而把文化发展引导到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轨道。如对地方文化艺术品、百年老字号、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等的保护政策, 既确保了社会效益, 又增强了经济效益。随着文化建设的加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程度将会越来越好。

从群文工作的方针原则看, 我们群众文化的工作思路也就更加明确了, 那就是: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是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唯一途径, 而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二、群众文化工作的广泛性与普遍性

群众文化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早在建国时期, 群众文化事业的公益性质就已确定,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机构, 它担负着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任务, 应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提高群众、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即获得最大社会效益为最高宗旨。然而现实当中, 改革的步伐未能一下到位, 群众文化的公益性有所削减, 自我形象有些模糊。有些地区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文化活动单调, 专业人员流失, 文化机构名存实亡;有些地区存在盲从现象, 把精力投入到经营活动中, 忽视了正常业务的开展, “一切向钱看”, 只追求暂时的经济效益。这些, 曾使群众文化工作者感到非常茫然, 无所适从。

坚持公益性质, 就是要牢牢守住我们自己的阵地, 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把社会效益摆在突出位置。群众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渗透、影响人们思想信仰的前沿阵地。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它所履行的诸多职能, 也是市场文化和正规的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公益文化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凝聚着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 陶冶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操。在引导群众进行文化消费方面还可发挥自己的优势, 尤其是开展业余群众艺术和健康有益的娱乐活动方面, 可起到示范和导向作用。

联系到目前社会上算命看相、烧香祭鬼、赌博、色情服务等不良现象,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到:思想文化领域, 群众文化不占领, 歪风邪气必然乘虚而入。因此, 要认识到群众文化工作的广泛性和普遍性, 要大力发挥公益文化的功能, 用科学的理论, 正确的思想来引导群众, 教育群众;深入到各层次、各领域。近些年的“三下乡”活动的开展, 可谓恩泽大众, 深得民心, 很好地体现了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 应当坚持发扬下去。

三、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

笔者所在的南康市地处江南丘陵、赣江源头, 具有悠久的客家文化传统。南康辣椒酱、花生巴、甜柚等是富有盛名的地方食品;南康采茶戏、祁戏等是名扬九州的地方戏种之一;南康市又是一个集家具、成衣、钨矿等工业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城市, 赣粤高速、赣韶高速、京九铁路、龙赣韶铁路及105、323国道贯穿其境, 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城市;加上打响赣南革命第一枪、红军游击战等历史故事, 挖掘、抒写这些文化, 传诵、传唱民族风情, 为这一地区群众文化艺术的开展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素材。因此, 抓住地方群众文化活动的特点,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本着尊重、引导、充实、发展的精神, 按照突出主旋律与多样化并重、强烈的时代气息与健康的民俗色彩并重的原则, 积极因势利导, 将我市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有机结合起来, 给群众文化活动赋予新内容、新形式、新意境。那么, 地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就能有效地得到延续并发展。如我市紧承赣州市“脐橙天使”群文活动, 积极开展宣传南康甜柚的活动, 并因此荣获“中国甜柚之乡”殊荣;为发展地方客家文化艺术, 从1994年始至今连续举办了16届“南埜之声”全市文艺汇演, 并从2008年始每年举办一届“客家歌舞之乡文化艺术节”;我市还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 搞演出、办画展、开招聘会等, 调动全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坚持“三下乡”活动, 送戏、送图书、送科技到广大的农村;充分发挥群众文化工作强大的综合功能和教化功能。这些活动的开展, 收获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更大的是收获了无法比拟的社会效益, 广大群众感受到了经济发展给人民带来的好处, 打心底里对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同时也使群众文化工作不断跃上了新的台阶, 为民族的振兴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四、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文化产业的发展分为公益性文化产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我市经济还不发达, 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 既要承担大量社会性服务功能和传播、生产精神产品功能, 又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进行文化管理体制和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 打破大锅饭, 引入竞争机制。在人事管理上建立起健全的人才选择机制, 量才录用。应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文化人才资源, 培养一批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 既懂文化艺术又懂现代经营管理的复合型文化经营人才。文化机构可充分发挥文化艺术专业干部的潜智和能力, 充分发挥艺术的功能和作用, 举办各种形式的有偿服务培训班或组织艺术团积极拓展市内外演出市场。也可进行企业化改革, 形成实力雄厚的经济支柱, 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获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活力。

我们坚持公益性, 但并非一味无偿服务。如南康市近年来开展的“广场文化”活动, 采取什么“金穗杯”、“工商杯”、“移动杯”、“农信杯”等企业赞助冠名的方式就借助了市场规律, 工作内容和形式更加贴近群众, 增强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 较好地掌握了公益性与市场的关系。得到社会各届的广泛好评, 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在取得两个效益双丰收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当然, 如何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这不仅需要靠群众文化工作部门的积极努力, 而且更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 只有这样, 才能使这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摘要:群众文化工作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撑, 是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必要条件。本文试从群文工作的性质、功能和作用方面论述了当前群文工作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转变观念, 深化改革, 实现两个效益的最佳结合。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效益 篇2

文化产业管理系10级文产班

指导教师

【摘要】:一个企业在努力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知道企业文化不只是客观形成的,也是可以通过人为培养的,建立好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需要的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企业文化、经济效益、员工管理。

史书上记载,汉高祖刘邦在打败项羽之后,在大殿上接见群臣,刘邦出身草莽,他手下的一班大臣在拥有现在的显赫身家之前,都是刘邦的老乡和把兄弟,所以这一帮人在大殿之上大声喧哗,肆意的吃喝玩乐,甚至用自己的佩剑劈砍大殿的柱子来烘托气氛,这时的刘邦已是一国之君,看着脚下这群肆意妄为的人大非常恼火,于是请博士叔孙通等人制定君臣礼仪,随后大殿之上井然有序,:汉帝国北方的匈奴汗国一直保持着像西汉建国之初的那种君臣上下之间杂乱无章的制度,引发内部无秩序不团结发展到后来甚至出现叛乱和分裂,到最后匈奴汗国在汉帝国的军事打击和政治角力中瓦解、灭亡。

我们可以把汉帝国和匈奴汗国看成一个企业,而这种君臣礼仪就是一种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在庙堂之上保证了君臣的和谐,在江湖之中则指引着全国民众互相之间关系的和谐(我所说只是汉初的政治制度,后世君主专制政体的恶性发展姑且不论,)这种文化使一个国家得以长治久安,使一个民族得意延续,源远流长。匈奴汗国内部不单只有单于,还有各个部落的酋长。互相之间只有名义上从属,没有实质的领导控制与人性化的管理,这种文化导致内部散漫混乱。没有凝聚力,在这两大企业的较量中,胜负显而易见。

物质决定意识,企业的经济效益决定着企业文化是积极向上还是消极怠工,同时,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效益强大的影响力。

首先,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保证企业内部的团结,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推动企业发展。

好的企业文化能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内部团结,企业内部的员工管理制度,人事升迁制度,决策制度,尽可能的民主化,全体化,让全体员工参与企业内部事物的决策;以及在广泛开展员工间的联谊等等,使员工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觉到群体的力量。例如日本的汽车生产车间中,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把自己观察到的有缺点的产品指出来,重新生产。蒙牛的老总牛根生禁止员工称他牛总。以许多大企业都要召开员工运动会等。这些都能促进内部的团结,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其次,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激励着员工努力工作,指引公司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使员工和整个公司企业朝气蓬勃,奋勇向前,在这里我举一个反例,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上下许多工厂破产,国营企业内部散漫腐败企业文化让据大多数员工只想拿钱不想干活,内部人员超编互相推卸责任等,最终导致企业的失败。

现代公司的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员工受到足够的尊重,反过来就会更热爱这个集体,更努力的工作,所有的员工都这样做,便推动企业迅速向前发展。

最后,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增加企业的对外宣传能力,吸引消费者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使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对外形象,树立自己的品牌,增加自己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使经济效益得到增长。

海尔公司生产的洗衣机,与其厂家生产的洗衣机相比除了质量和技术上优势之外,还有的海尔公司的售后服务,海尔具有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购买海尔的产品基本上终身可以享受上门服务,服务人员接受严格的培训,坚持顾客永远是对的。从而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品牌。

所以一个企业在努力追求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知道企业文化不只是客观形成的,也是可以通过人为培养的,建立好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需要的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文化效益 篇3

关键词:群众文化;公益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关系

一、群众文化工作的社会效益和作用

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工作是群众自主自愿参加的一种娱乐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有人指导和安排的活动。群众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希望在这样的文化建设中实现自己的精神需求。群众文化越是多样性,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识传播越有帮助。人们在群众文化的创建中也能提高自身的素质,进而促使全民素质的提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完成。但是群众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并非是完美的,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会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呢?回答是肯定的,要想消除不利的影响,最根本的就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效益是一定要让位与社会效益的。社会主义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我们可以动用我们的资源对一些暂时处于弱小状态的产业进行扶持,从而使其茁壮成长。文化越是繁荣,市场机制越是成熟,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冲突就越小。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快的进行改制,以实现二者之间的结合。

二、群众文化工作的广泛性与普遍性

在实际工作中,有了主心骨和指导思想还不是最根本的,还要处理好产生的影响。

要想实现社会效益为先的话,那么就要做好社会效益为先的本职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时刻牢记社会效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文化建设是有其特殊的含义的,群众文化建设也是这样。即便目前我国已经实行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但是它还不等同于完全的资本主义市场,所以公益文化还是必不可少的。况且公益文化对于人们情操的陶冶功能以及文化素质的提升功能都是无法被取代的。

目前的我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人民群众的需求也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需求。所以我们在进行群众文化的开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对其主线的引导,还要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们的群众文化工作者也要集思广益,为文化队伍的建设、文化遗产的传承等等都要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了群众文化的公益性,那么群众文化的社会效益就一定是首位的。

三、群众文化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

中国北方群众文化,概括地讲,就是指具有鲜明特色的黑土文化。黑土文化的本质特征并非固定不变,静止不动的。她是随着黑土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运动、变化的,既体现了黑土文化的自身摒弃过程,也表现了黑土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她在当今改革开放中,也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冬长、夏短、秋早霜,气温偏低的各种条件决定的这种气候条件要求人们在生理特点相适应的心理意识,性格特征,只能用火热直露、奔放热情、起伏明显的表现形式。在黑土地上,最古老的思想体系就是萨满教思想。它是一种朴素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主张万物有灵论。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皆由灵魂或神来主宰。它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及祖先崇拜为特点,是典型的渔猎文化的产物。这种思想曾一度在黑土地占主导地位。

四、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要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美结合,还要对文化进行改革,强化文化的职能。群众文化最基本的功能还是社会效益,所以还是要坚持公益性的基本功能,但是也要不断的进行改革,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这样才能满足群众文化自身的经济需求,才能促进文化事业的不断繁荣。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各地的文化馆也带来了压力,他们需要寻求全新的发展模式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我们需要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在不断的上升的,精神需求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解决之道只能是不断的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包括群众文化,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文化一旦实行了产业化的运作,对于群众事业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所以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与经济的不断融合,这样才能实现群众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

按照其属性,目前的文化产业是由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和公益性的文化产业共同构成的。在发展前者的时候,是有很多的任务需要承担的,比如传播精神产品等,但是在市场条件下又要面临一定的经济压力。这就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度的文化体制的改革,才能产生一定的竞争机制,才能实现自给自足。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也要考虑周全,唯才是用。然后利用现有的市场机制,在人才招聘的时候,有意识的培养人们的新观念,这样才能培育出既有文化艺术修养又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人才。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时间比较晚,所以发展速度上可能比较缓慢。这种情况对我地的文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民族文化馆而言,要充分发挥专业干部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管理才能,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拓展人们的文化活动。我国的文化组织也借鉴企业改革的模式,这样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的丰收。促进文化产业组织的自力更生,促进其繁荣发展。我们在强调公益文化的功能性时,并不是说所有的活动都是无偿的,都是免费的。我们更应该在强调公益属性的同时在内容上进行创新,要做到贴近百姓和群众,要贴近市场,要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张耕.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

[2]钟声宏.广西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

[3]万德凯.杜诗中的民俗文化因素研究[D].河北大学,2000.

文化企业不能忽视社会效益 篇4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 传统文化体制已难以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文化体制改革应声而出。改革, 为文化找到了发展路径, 替文化企业解开了体制机制的束缚, 激活了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但是, 改革后, 许多企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质发生了改变, 少数文化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化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没有错, 但不能为了谋取短暂的经济效益而背离自身功能、不顾社会效益。实践证明, 成功的文化企业, 往往都是以为社会大众服务、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为经营宗旨的。只有这样的企业, 才能顺势而为、大有作为,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文化效益 篇5

公共文化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载体,是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的阵地,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物质基础。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直接关系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和文化发展成果的共享程度。随着《余姚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和《余姚市“文化燎原工程”建设规划》的实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各地的集镇综合文化中心、村落文化宫等设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如何经营管理公共文化设施,如何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和群众的参与度,是实践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切合文化民生主题的有力举措,更是摆在每个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拟通过对我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利用情况的分析,对如何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作一探讨。

一、我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成就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先后完成“东海明珠”创建工程和“111”文化建设工程目标的基础上,我市于2007年提出实施“文化燎原”工程,旨在通过创建文化强镇(街道)、集镇综合文化中心、村落文化官、自然村文化活动点和文化示范户,建立健全“镇、村、点、户”四级公共文化阵地网络。目前,我市已有文化强镇7 个,建成集镇综合文 化中心9 个、村落文化宫183 个,村落文化宫建成数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0 %,有3个村被评为省级文化示范村,17 个村落文化宫创建成为宁波市级基层文化宫,一半以上的文化宫达到余姚市特级和一级文化宫标准,泗门镇等部分乡镇已率先实现了村落文化宫的全覆盖,同时,127 个行政村的406 个自然村建有“六个一”文化活动点,活动点总数达到1100 多个。我市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上级文化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基层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2008年,“文化燎原”工程被评为浙江省新农村文化建设重点工程一等奖;我市积极构建“15 分钟文化活动圈”的做法还被选定为文化部文化干部培训教材案例。未来几年,我市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前景。仅2009年,计划新建集镇综合文化中心3个,创建文化强镇2-3个、体育强镇 4 个;计划新建村落文化宫40个左右,自然村文化活动点60个左右,为全市人民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务提供宽广的平台。

二、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不断完善,使社会公众在闲暇之时有了休闲、娱乐、学习、聚会的场所,对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改善乡风文明有着显著的成效。但现实中也存在部分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建设预期的成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公共文化设施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一些已建成的村落文化宫存在部分被挪用、挤占的现象;个别村落文化宫在完成考核验收命 名的使命之后就被闲置;甚至有极个别的村落文化设施被用来从事赌博等危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二)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的不均衡性。一是内部设施利用的不均衡,农村公共文化阵地建成之初可以说是设施齐全,以村落文化宫为例,一般包括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老年活动室)、阅报栏、宣传窗、休闲公园和室外活动场等。现实中,休闲公园和室外活动场的利用率相对较高,跳排舞健身、饭后散步的人相对集中;而其他场所,由于管理服务不到位,不少设施有闲置现象,如个别图书阅览室因藏书量少、更新慢、开放时间短,借阅人数寥寥。二是利用主体的不均衡。在公共设施的使用者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年轻人缺位。进出公共文化场所最活跃的人群包括中老年妇女、老年男性和儿童,年轻人相对较少,使得村落文化宫在某种意义上沦为老年活动中心的代名词。

(三)有些公共文化场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是消防隐患。由于部分场所缺乏管理人员,建设时配置的消防设施无人检修,部分场所堆放杂物,容易引起火灾事故。二是财产安全隐患。由于公共场所的性质,人员流动频繁,同时又没有专人对场所内的设施设备进行管理,公共文化设施被毁损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关于提高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效率和使用效益的几点思考

(一)努力培育公共精神,使全社会都成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者

在政府层面,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应该坚持公益性原 则,政府在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过程中无疑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要贯彻“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关注农村、关心农民”的原则,按照“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要求,完成“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的目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新建几个村落文化宫和几条健身路径就可以实现的。政府在建设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就肩负起了监管的责任,一方面要监管它不被破坏,另一方面要保证它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服务,这就必然要求花大力气切实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力度。如制定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办法等,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正常化。

在公众层面,“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道理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但很多人在潜意识里仍然把“公共的”等同于“官家的”,把公共事业的建设和管理责任全都放在政府身上。而事实上,现代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是公众获得生命意义的重要源泉,公共事务的管理模式将逐渐由政府管理转变为公众的自觉参与和自我管理。因此,社会公众必须把对公共生活及公共事务的关怀和参与摆在突出位置,并自觉形成以公德意识、社会责任、政治参与等为基本价值内涵的公共精神。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拥有利用文化设施来享受文化的权利,也要担负起保护文化设施让全民共享的义务。在此方面,新闻媒体要积极发挥公益性宣传的功能,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让更多的公众了解文化、参与文化、共享文化,让更多的公众明白他们不仅是公共设施的使用者,也是管 理者,让公共精神深入人心。

(二)积极追求效益最大化,使公众满意度成为衡量管理绩效的标杆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向社会公众普遍提供丰富优质的文化服务。因此,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一方面要保证社会公众普遍参与,另一方面要确保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证社会效益最大化。就目前而言,农村文化设施重建设轻管理、重一次性投入轻后续补给的现象严重。如果已建成的公共文化设施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老百姓无法得到切身的实惠,那就相当于是对建设成本的零回报、零效益。为此,对建成且已投入使用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要加强管理,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的公共文化设施运行机制。同时,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建立对各级文化机构、文化工作管理者的绩效管理考核机制。

(三)研究探索管理新办法,实践科学管理高效使用新举措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保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正常运行。要搞活机制,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良好运行提供制度保障。确立以市、乡镇(街道)、村和村落文化员为主体的四级目标责任制。市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全市村落文化宫管理的日常督查、通报、考核、奖惩等制度,乡镇(街道)文化站每年对所辖村落文化宫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村落文化宫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彰奖励;乡镇(街道)分管文化工作的领导及文化站长要承担对所辖区域内的村落文化宫的建设和管理进行指导和 监督的职责;村党政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切实把村落文化宫建设纳入工作岗位目标责任制,重视解决农村文化设施被挪用、挤占和边建设边流失的问题,对文化设施被挪用、挤占的要限时整改。村班子中要有专人负责村落文化宫建设与管理,按照村落文化宫建设标准配齐配强村落文化宫管理人员,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教育培训、团队活动管理、器材使用维护、图书借阅等制度,并上墙公布,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

要加大投入,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良好运行提供经费保障。确立以市、乡镇(街道)、村和社会资金为主体的四级经费补助政策。市财政每年拨出3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四级文化阵地建设的资金补助;乡镇(街道)、行政村每年应当将村落文化宫阵地活动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财务)预算,乡镇(街道)对所辖区域内的村落文化宫阵地活动经费按该村人均(常住人口)一定的标准进行配套奖励补助,行政村要从村年集体可支配资金中列支一定的比例用作村落文化宫阵地活动经费。在确保政府投入为主的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企业等社会资金捐赠,扩大投入渠道,进一步充实村落文化阵地活动经费。可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探索采取公司化的管理模式,由政府向企业购买服务,企业对一定范围内的文化设施进行管理并提供服务,政府再对该企业进行科学的考评。

要定岗到位,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良好运行提供人员保障。每个建有村落文化宫的行政村应配备一名村落文化员。村落文化员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文艺特长,年轻有活力,热爱文体事业,有一定的 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责任心强,并且具有奉献精神。通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掌握管理公共文化设施的素质和技能。村落文化员要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管好、用好现有文化设施,按照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活习惯,对室内场所定期开放,确保每天不少于8小时开放时间,对户外设施加强巡查管护,对设施功能不全或损坏的设施要予以修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参与活动的需要。同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二是不断增强活力,促进农村公共文化设施高效运行。要丰富基层文化活动载体,以文化活动带动文化设施利用率的提高。市级文化部门要建立健全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以“三送”(送戏、送书、送电影)为载体的文化下乡活动,逐步把临时性、分散性的援助帮扶转变为有组织、有制度、有保障的运转体系,使文化下乡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村落文化宫要有计划地开展广场文化、老年文化、外来人员文化等文化活动。村每年组织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文体活动6次以上,努力做到周周有文体活动,并确保每个村每年电影放映不少于12场,理论教育、文化艺术、科普知识等培训不少于2期,做到阅报栏定期更换,宣传窗(或黑板报)定期刊出。同时,积极推进村落图书室事业发展,广泛开展群众读书活动,大力传播先进文化,村图书室要确保每年新增图书100册以上。

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以文化人才集聚人气、活跃农村文化阵地。加强村落文化员队伍建设,强化村落文化员的教育、培训、管理和奖励;积极培养农民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方面的作用;加强文化户建设,发挥文化户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每年评选出一批市级文化示范户和省级文化示范户;加强文体团队建设,发掘和培养多种门类的业余文体骨干,不断巩固壮大群众文体队伍,力争每个村有2支以上业余文体团队,人数20人以上;加强农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逐步形成市、乡镇(街道)、村三级文化志愿者服务网络,积极鼓励社会各界人士为农村(社区)和企业提供文化服务。

文化效益 篇6

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只有在文化的现代转型过程中才能实现。事实证明,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凡是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重大的文化转型,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青海省属于多民族聚居地区,其社会、经济、文化相对处于较落后状态。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即各民族的传统社会文化是与低下的生产力,与封闭式的、低层次的自然经济相适应。虽然其间包含着可与现代经济接轨的某些文化因素,但总的来讲,它自身难以导致现代经济的产生,难以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持。文化是经济的一个内在的、深刻的促进或者制约因素。与现代化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便可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文化,便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因此,如何促使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换,提升未来小康社会的文化品格,为经济和政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西部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基层文化馆、站面临的历史使命。

文化馆(站)在坚持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优先原则方面的主导作用是多方面的。大力抢救和保存民族的文化遗产,是文化馆(站)的主要任务之一。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该民族的根。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生活历史的生动写照,又是一个民族存在身份的标记和展示。青海的藏族、汉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等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江河源头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青海的民族文化有着丰厚博大的历史蕴含和高原风格的文化品位。在现代化生活浪潮不断冲击传统生活方式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历史文化不断消亡的严峻现实面前,我们只有及时抢救和保存民族的精神财富,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在国际文化的激烈竞争中,我们只有凭借自身优势,充分展示了民族和地域文化风情,推出富有民族特色和充满时代精神的文化艺术作品,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才能在世界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始终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品格和主体地位。

青藏高原精神是青海各族人民立足高原、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在开发西部,建设青海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和弘扬的精神动力。青藏高原精神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既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族人民焕发出来的新的时代精神,又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等传统美德。体现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就要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这些积极、健康的精神因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建设先进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优先原则,还体现在发掘文化资源优势、开拓文化市场、发展文化产品方面。

青海地处高原,壮美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多姿多彩的民间文化、民族歌舞,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多样化的民俗、民情,民族节庆文化等,是发展青海民族文化的优势资源,并且潜藏着巨大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保护和发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提升特色文化的品位,扩大民族文化发展规模,既能够丰富和满足各民族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可以有效地增加地区经济的文化含金量,推动青海经济发展,从而使文化馆(站)真正实现以社会效益促进经济效益,以经济效益提升社会效益,使“文化的经济功能”与“经济的文化取向”形成互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促进整个社会的综合发展。

发掘、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艺术创作活动,繁荣文化公益事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必须首先坚持和服从于社会效益。如果不能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味追求经济收入,而让那些污染社会精神环境、毒害人们灵魂的文化垃圾充斥市场,必将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文化资源中往往精华与糟粕并存,需要我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分析,慎重对待。在文化资源的区分和选择上,看它是否有利于两个文明建设,是否有利于先进文化的发展。对那些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東西要严加限制和剔除,比如宣扬封建迷信、宿命轮回、算卦占卜等愚昧落后的东西,有碍民族团结、伤害民族自尊心的艺术作品,宣扬暴力和色情、诲淫诲盗的文化垃圾等等,绝不能让这样的东西占领我们的文化市场。文化馆(站)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桥梁,必须在发展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渗透和毒害方面作出示范。

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最终必须落实在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上来,具体到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上来,从而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大环境。因此,积极推动地区群众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方位、多层面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坚持文化发展突出社会效益的关键。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一直呈上升趋势,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逐步形成巨大的文化市场,培植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针对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现实,文化馆(站)应当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深入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要,把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发展和壮大群众性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中去,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抓好普及工作,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把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坚持以地方民族特色为主,通过普及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开辟文化宣传场所,建立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传播健康文化艺术发展活力,推动文化艺术创新。

群众文化活动作为人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具有宣传教化、普及知识、凝聚人心等社会功能。因此,加强文化场所建设,突出群众文化活动的普及,既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群众文化艺术修养、加强精神文明阵地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各级文化馆(站)开展的普及性的文化艺术活动,以及各种层次的艺术培训班,丰富了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效地加强了群众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建立起了支直群众文化艺术骨干队伍,形成了文化馆(站)的基本工作方式,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促进群众性艺术教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发挥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普及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可以让更广泛的社会成员参与其中,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和引导,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大环境,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文化市场,把巨大的精神力量转变为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进步的物质力量。

总之,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坚持文化发展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公益事业。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馆(站)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健全制度建设,推动文化创新,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努力推进文化艺术精品工程,不断开拓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石家庄市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效益探究 篇7

一、石家庄市“文化惠民工程”的现状

近年来, 石家庄群艺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以服务群众,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宗旨, 充分发挥优势, 抓准定位, 创新服务方式, 丰富活动内容, 不断扩充“文化活动菜单”, 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权益搭建平台。

1. 工作方法日趋完善。

2011年, 按照文化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 (站) 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 (文财务发[2011]5号) 精神, 尝试推出了一系列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 在工作方法、阵地建设上为“文化惠民工程”下大力、出实招。一是进一步明确思路。从制定、完善制度入手, 跳出传统的群文工作模式, 走向全面开放的大文化模式, 实现了“三个转变”, 即“由多功能向综合功能的转变、由单项供给向多项互动的转变、由看门守馆向开门办馆的转变”, 使群艺馆不单是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内容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平台和强大引擎。二是完善设施建设。首先将开馆时间延长至每晚21:30, 并把馆内5个排练厅 (室) 免费开放列入服务内容;与此同时, 开辟、打造出百姓展厅、百姓讲堂、戏曲票友之家、老年大学和老年活动室等多个场地, 常年举办各类公益性展览、讲座、戏曲票友演唱等活动, 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广泛参与。

2. 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方面积极开展“送文化”服务。采取艺术知识普及与特色培训相结合、市区和各县市区联动相结合、公益辅导与社会培训相结合、阵地与基层辅导相结合等多种形式, 不断延伸培训触角, 拓展培训范围, 定期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公益性辅导活动, 足迹遍布机关、企事业单位、工厂、社区、农村、建筑工地及农民工子弟学校,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直接享受文化服务。先后举办“深入基层、文化惠民”公益辅导, 农民工子女免费艺术培训, 石家庄市基层文化培训工程文艺骨干培训班, 农民免费舞蹈、声乐、书法、美术培训, 留守儿童免费舞蹈培训等各类公益辅导、培训。据不完全统计, “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三年来, 累计辅导 (授课) 达10000多课时, 先后有近4万人 (次) 参与其中, 并从中直接受益。另一方面积极组织“种文化”活动。馆内现有群星艺术团、青年艺术团、老年艺术团等馆办团队近20支, 包含音乐、舞蹈、戏曲、美术等艺术门类, 总人数达3000多人。为向这些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服务, 并使其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不但免去他们在馆内活动的一切费用, 而且安排专业老师定期对其进行辅导, 排演出多个文艺作品, 常年跟随“彩色周末”、文化游园、基层慰问等活动下基层、到厂矿、进社区以及建筑工地进行演出, 激发他们的文化创造力。同时, 这些文艺团队也大力开展自办文化展演活动, 展示“种文化”活动成果。

3. 活动内容、形式不断创新。

一是常年不断坚持开展广场活动。先后在省会主要广场、公园举办“庆新春·欢乐大广场”, “鼓王争霸赛”、群众舞蹈“千人大比舞”表演赛, “盛世欢歌”文化游园、“彩色周末”文化活动、戏曲票友 (剧社) 演唱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这些活动立足于我市基层文化生活, 并充分与建党90周年活动、省会“三年大变样”建设成就、展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新农村建设成果以及繁荣省会夜经济、丰富市民夜生活等内容相结合, 形成了一批群众参与度高、认可性强、覆盖面广的文化品牌。二是坚持发挥职能, 送文化下基层。充分发挥定位准、创意新、活动“零门槛”的特点, 打造了常设与巡演 (展) 结合、名家与草根齐聚、鉴赏与交流并举的多样格局, 先后在桥西区中山广场、裕华区石门小区、66448部队、正定县三里屯建筑工地、正定国际小商品市场、行唐县执阳村等地, 组织举办了“文化下基层万‘福’送百姓”公益活动, “光荣的劳动者”慰问农民工大型公益演出, 石家庄市农民工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 “庆八一”慰问部队文艺演出, 群文摄影作品回顾展, 群艺馆美术家作品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活动6项70余场 (次) , 真正做到了“从百姓中来, 到百姓中去”。

二、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们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与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与建设文化强市目标仍有差距。

1. 文化惠民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有待完善。

“文化惠民工程”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 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 也是一项惠及人民、普及大众文化工程。我市陆续开展的一些文化惠民活动,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作为一项重大的“工程”, 其实施方案还停留在创办之初, 缺乏进一步规划和完善。

2. 公共文化覆盖面不够大, 还有不少市民无法直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

在各类活动中, 参加者总是相对固定的部分人群, 如少儿、老年, 在很多人群特别是在中、青年、弱势群体当中还有“盲区”。

3. 对市民个性化文化需求分析不够。

在当前城市建设中, 不同社会成员在知识结构、职业状况、收入水平、文化素养等方面差异性很大, 使得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群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由于缺乏对市民真实文化需求和活动形式、服务内容贴近性的研究, 造成活动的片面性, 无法完全满足市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

三、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的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这无疑是以推动文化发展为己任的群艺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们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创新工作思路, 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职能, 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粮,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抓紧完善更加切合发展的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方案。

方案应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 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龙头, 以管理和服务为核心, 以城乡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为重点, 以项目化、实事化为手段,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着力解决基层群众参与难的问题, 使全市城乡群众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成果。

2. 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是文化惠民工程的关键。要加扩大“工程”建设规模和影响力, 就必须重视投入、扶持和建设。同时, 倡导和探索社会办文化的思路, 出台政策措施, 积极推动社会力量, 以社会投资、个人或企业捐款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

3. 全力推进文化惠民服务多样化、均等化。

要将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作为民生福利的重要指标, 落实各项文化惠民措施, 尤其是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文化权利问题, 要制定专门计划、采取倾斜措施, 实现他们的文化权利, 促进文化的和谐发展, 让广大群众都能同等参加文艺演出、享受文化成果、接受文艺培训、发表文艺作品、进行文艺研究。

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公共文化创造力。

天津市文化中心社会效益评价 篇8

一、天津市文化中心概况

天津市文化中心处于河西区, 占地面积大约90公顷, 与坐落在西侧的天津大礼堂毗邻, 东、南、西、北分别以隆昌路、平江道、友谊路、乐园道为界。文化中心在原有中华剧院、科学技术馆、博物馆 (现为自然博物馆) 等建筑设施基础上, 增建天津大剧院、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 形成文化产业带。

(一) 场馆简介

1. 天津博物馆

新建天津博物馆约32000平方米, 共策划14个展览, 其中包括5个文物专题陈列、4个文物主题陈列, 共展出文物5000余件 (套) , 一、二级展品占70%。开放一年就吸引了近80万观众。天津博物馆新馆的硬件设施一流, 展览特色鲜明, 是人们了解天津历史、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好去处, 也成为本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

2. 天津美术馆

天津美术馆坐落在博物馆与图书馆之间, 该馆建筑面积约25000平方米, 集展示、保管、收藏、征集、研究、培训、交流等多功能为一体。天津美术馆开馆一年来共举办2个常设展, 承办了近50个精品艺术展, 累计展出作品1万余件 (套) 。同时, 举办了130余场文化活动, 出版6本展览图录及馆刊。展览更新的频度和广度达到国内同等美术馆先进水平, 累计接待观众近60万人次。天津美术馆对于积淀天津文化底蕴, 提高市民文化艺术素养的作用日益突出。

3. 天津图书馆

新建天津图书馆 (文化中心馆) 建筑面积约为50500平方米, 馆览共享, 使其成为市民热爱知识的乐园。它的建成, 使天津图书馆总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 整体藏书量达到1200万册,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公共图书馆。新建天津图书馆以50万册新书、50万册古籍、3900种期刊、400种报纸的初始馆藏规模迎接广大读者。开馆一年来接待读者达157万人次, 外借图书累计155万册。该馆区环境优美、馆藏文献资源丰富、服务周到, 是广大读者获取知识和信息, 提升文化品位的好去处。

4. 天津大剧院

作为文化中心标志性建筑的天津大剧院, 总面积约为105000平方米, 由曹禺剧院、综艺剧场及小剧场三个组合而成, 可同时接纳3600人次。运营以来, 天津大剧院广邀国内外一流艺术家和演出团体, 提供高水平、高质量文艺演出, 努力打造高雅艺术的殿堂。如自2012年4月22日试营业以来, 天津大剧院组织了“艺术, 改变城市性格”大剧院开幕演出季、“打开音乐之门”暑期演出季、金秋演出季、新年演出季、“有歌剧的城市”2013年演出季等系列演出活动。先后承办了莫斯科丹钦科音乐剧院芭蕾舞团、美国费城交响乐团音乐会、中央芭蕾舞团、北京京剧院等296场高水准文艺演出, 涵盖歌舞剧、话剧、歌剧、杂技、戏曲、交响乐、民乐演奏、朗诵会和大型综艺晚会等多个艺术品种, 吸引了本市及周边省市观众27万人次。

(二) 管理服务特色

1. 运营管理特色

首先, 设立专门行政机构进行文化场馆日常管理工作, 如管理委员会、管理办公室。其次, 将文化中心所属区———河西区作为管理责任主体, 成立管控中心, 承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综合执法等方面的责任工作。第三, 采用集团化管理模式,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天津图书馆为例, 将天津图书馆的三个不同区域馆区———复康路馆区、文化中心馆区、海河教育园馆区实行集团化统一管理, 使读者在享受资源共享便利的同时, 使图书馆产生规模效益, 降低运营费用。最后, 引入企业管理机制, 增强文化中心的运作效率。如将天津大剧院的经营管理权交由北京驱动文化公司负责, 实行自主管理、自负盈亏。

2. 商业配套设施实现高收益

文化中心文化场馆和商业配套设施相互融合, 为市民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浓郁的特色区域。市民广场 (银河购物中心) 自2012年9月开业以来, 商户合同签署232家, 开业213家, 完成签约面积逾13.7万平方米, 达招商总面积的96%。三大主力店乐天百货、嘉禾影院、全明星冰场, 以及PRADA、LV、ARMANI等国际顶尖品牌, 俏江南、巴黎贝甜等高档餐饮品牌均已入驻, 楼层业态结构已基本形成。开业一年来, 累计客流量达422万人次。

天津阳光乐园彩悦城作为本市首个大型室内青少年活动场所, 集教育培训、餐饮娱乐、购物于一体, 引进了“比如世界”儿童快乐体验馆、瑞德早教、银兴乐天影城等诸多项目。自开业以来, 入驻商户116家, 接待顾客60余万人次。

文化中心地下交通枢纽工程预计2016年竣工投入使用, 作为配套的地下8万平米的商业设施现已开始招商运营。

二、建立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本文主要依据相关文献资料并在充分理解社会效益的涵义的基础上, 结合本文研究对象———天津文化中心的功能及其社会效益的特点, 使用模糊评价法对天津文化中心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建立社会效益的评价指标, 最终得到文化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表1) , 并通过专家打分确定了要素层对于目标层的相对权重及指标层对于要素层的相对权重。

三、天津市文化中心社会效益评价

(一) 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

根据表1, 通过整理分析问卷调查情况与实地了解情况, 计算得到表2数据。本次调研活动共计发出调查问卷100份, 收回有效问卷95份, 分析得出B3-B10几个指标的隶属度;而B1、B2及B11-B15几个指标由实地了解及综合研究文献咨询得出其隶属度。最终得到指标数据及隶属度, 如表2所示:

(二)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

1. 文化中心就业效果评价

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评价分值, 就业效果分值=0.5×80+0.5×60=70

2. 文化中心休闲效果评价

休闲效果分值=100×0.1731+80×0.5608+60×0.1423+40×0.0789+20×0.0404=74.676

3. 文化中心文化宣传效果评价

文化中心文化宣传效果分值=100×0.2674+80×0.5139+60×0.1238+40×0.0625+20×0.0324=78.428

4. 促进区域发展效果评价

促进区域发展效果分值=80×0.77+60×0.23=75.4

5. 文化中心社会效益综合评价

目标层—A层

天津市文化中心社会效益分值=100×0.1274+80×0.5948+60×0.2133+40×0.0432+20×0.0182=75.214

四、结论

经过以上分析计算, 可见天津市文化中心社会效益分值可达75.214, 说明该项工程的社会效益“较大”。

摘要:文章基于调研资料的分析, 通过模糊评价法对天津市文化中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定量评价, 得出天津市文化中心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的结论。

关键词:天津,文化中心,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沈磊, 李津莉, 侯勇军, 崔磊.天津文化中心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 2010 (04) .

[2]天津经济课题组.天津文化中心天津人的文化客厅[J].天津经济, 2011 (02) .

[3]卢毅然.天津文化中心打造文化普及大课堂[N].中国文化报, 2013-04-03.

[4]王裕昌.博物馆信息化的社会效益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文化效益 篇9

一、新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吉安市兴建的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维护投入不足。政府对新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后续运行维护经费投入不足, 随着重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急剧增加, 管理和服务要求不断提高, 新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维护经费急剧上升, 运行维护成本成倍增加。市图书馆自2012年实施免费开放后, 日均接纳读者500余人次, 开放服务窗口18个, 每年运行维护费用至少要150余万元。市博物馆下辖众多景点, 点多面广, 每年运行经费至少要400万元。

2.公共文化设施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重建设、轻服务的现象, 新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后, 对如何管理好、运行好相关设施缺乏培训和经验, 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旺盛需求和殷切期待。各单位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开展的活动还不够丰富, 群众参与热情度不高, 群众使用率较低。

3.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缺乏。相关公共文化服务单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青黄不接, 结构不合理, 导致硬件上基础设施设施建设起来了, 软件上人员的管理服务水平跟不上。

4.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创新不够。面对现代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管理、运行、维护和服务等方面存在新情况新问题, 各地各单位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宽, 办法不多, 存在等、靠、要等依赖思想, 大胆改革创新的力度仍不够。

二、进一步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1月14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对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作了全面部署, 积极回应了广大群众对公民文化权利的关切。我以为, 应着力从以下方面贯彻落实好中央的意见精神:

1.科学规划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应逐步转移到加强文化管理、丰富文化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上来, 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要将公共文化硬件设施建设重点由县级以上逐步向人口密集的基层乡镇 (街道) 、村组 (社区) 转变, 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二是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逐步由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向重视软件服务管理方面转变;三是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重视显性内容建设向隐性内容建设转变, 着重建设长期不为人重视的艺术档案馆、文物档案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乡村博物馆等。

2.规范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运行机制。着力管好、用好、激活现有公共文化设施, 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投入机制、运行保障机制、人员培训和服务管理等机制。一是加快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法制保障, 就经费投入、运行管理等作出规定, 规范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向、运行秩序和决策方式, 落实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相关保障措施。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考核办法》, 将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考核当中, 促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加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后续的运行和管理。三是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服务标准, 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服务组织提供具体的衡量尺度,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均等化。四是借助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和自动化管理等, 加快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建设, 进一步改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创新理念和管理, 实现公共文化设施效益最大化。

3.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水平关键是加强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一是完善选拔机制。着力打造一个公平、公开、竞争的选拔机制和用人环境, 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 面向普通高中, 以定向培养的方式招收一批基层急需的高校毕业生, 吸引高校毕业生从事公共文化事业。二是健全培养机制。采用轮训、培训、实践考核、比赛评比等多种培养方式, 加快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知识更新快、专业技术过硬、结构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人才队伍。三是改善激励机制。坚持以个人的工作能力与岗位贡献为首要标准,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薪酬制度, 充分激发文化人才的个体效能和创新精神, 全面调动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文化人才职称评定制度, 着重以组织策划文化活动和创作演出作品的数量、质量、效果和群众满意度等作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 造就一批基层文化骨干。

4.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加大投入,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投入、多元管理机制, 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一是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地方财政投入, 每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预算要安排专项资金, 用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运行、维护经费保障。二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组建理事会, 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把公共文化服务的选择权和评价权交给群众。三是切实转变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职能, 促进政府的购买服务水平, 推行项目外包和设施委托管理, 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与运营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文化效益 篇10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 受到自身产权封闭性特征的影响, 必然追求经济利润最大化。把“成本加成”模型进行变型可得:利润=收益-成本。由此可见, 建立在市场动态演进中的企业经济活动, 从逻辑上必须始终维持两因素 (收益、成本) 的极大、极小数值, 才能实现企业的上述经济目标。同时, 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在于, 在收益一定的条件下, 企业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 (罗国英, 2010) 。

从组织资源的角度, 来考察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发现, 所谓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实则是对员工技能水平程度的内在规定。只有当员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来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二者也只有实现了有效结合, 才能在企业现有生产方式背景下, 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目标。何谓二者的“有效结合”, 可以理解为:在企业已有生产资料条件下, 充分发挥员工在技能施展上的能动性, 最终满足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劳动时间与原材料最少化的要求 (施生旭, 2010) 。

综上所述, 引致出企业员工在技能施展上的主观能动性, 就成为本文论述的逻辑起点。纳入本文的主题内, 就体现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员工在主观上形成生产质量意识,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目标。本文指出, 对于员工生产质量意识的形成, 有赖于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 (胡海炜, 2010) 。

2 经济效益实现与质量文化间的互动关系

分析经济效益实现与质量文化间的互动关系, 目的在于使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 能够有的放矢。并且, 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 其经济效益的实现, 对质量文化的要求也处于动态演化中。因此, 对互动关系的把握, 还有助于企业在质量文化的构建上更趋合理性与可行性。

2.1 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倒逼质量文化的开展

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必然产生同类型企业间的竞争。若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企业就需对目标市场份额的占据达到20%以上。企业只有实现了20%左右的市场份额, 才具备市场话语权。由我国消费者的心理偏好可知, 其对同类型商品间的价格极为敏感。因此, 若实现上述市场目标, 则需要企业在商品价格上保持优势。

同类型企业只要实现了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平均劳动时间, 就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该超额剩余价值就转换为超额利润。从技术层面来考察该超额利润的获取, 则需要企业在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内, 生产出被市场所接受、在数量上又大于同类型企业的商品来。由此可见, 在行业内现有平均劳动强度、平均技术水平、平均劳动时间的背景下, 只有通过企业加强对生产经营过程的成本管理, 才能达到生产技术水平上的提升。其中, 关键因素就在于员工作为主体, 来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进行全面控制。

正如上文所述, 若要实现员工在质量控制上的主观能动性, 就需要通过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来推动。

2.2 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促进经济效益的实现

企业质量文化内在于企业文化之中, 企业文化又可以被看作是企业内部的意识形态。通过企业质量文化所形成的扩散与学习效应, 使企业员工形成趋同的心理素质。该趋同的心理素质在作用于员工的行为之后, 就引致出员工在生产质量控制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最终, 实现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结果。

同时, 企业质量文化并不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产生的。其在构建过程中, 仍须重视企业所在区域的非正式制度, 如习惯、风俗、传统等。这是因为, 员工作为区域文化的接受者, 使得企业员工之间在进行互动博弈时, 必然经过模仿、学习等活动, 来固化自身的工作习惯。从而, 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

3 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模式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 企业质量文化隶属于企业文化范畴。因此, 关于企业文化的构建模式, 仍然适合于企业质量文化的要求。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 企业文化在构建上需要满足这样几个要素: (1) 至上而下的文化构建; (2) 需要长期不断的进行强化; (3) 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应保持稳定; (4) 企业文化的内涵应获得员工的认可等。

由此可见, 将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 纳入上述4个要素来考察, 在构建模式上就应具体表现如下:

3.1 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对企业质量文化进行适应性界定

根据上文阐述已经知道, 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质量文化间的互动关系。由此, 企业高层管理者自然关注企业质量文化在企业内部的传播。这时, 就涉及一个“适应性”问题。适应性问题可以理解为, 受到本企业生产经营特征的限定, 应建立怎么样的企业质量控制原则。如, 以供电企业为例:供电企业作为, 提供具有强烈外部性特征产品的经营性组织, 在保证目标市场中的企、事业单位与居民户用电需要的同时, 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性。这本身, 就是完全不同于其它类型企业的质量控制原则。并且, 在节能降耗的外部压力下, 如何做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这又给企业质量控制的原则赋予了新的要求。最终, 导致“适应性”的调整。

同时, 企业高层管理者在对本企业质量文化的内涵进行界定时, 应充分考虑其时代要求与未来发展的需要, 即对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环境进行动态演化的理解, 从而使企业质量文化的内涵具有与时俱进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这就更能保持企业质量文化中核心思想的长期稳定。

3.2 企业各级管理者应重视对企业质量文化长期不断的强化

企业质量文化, 作为企业内部“意识形态”中的一个系统, 将通过形成员工间的趋同性行为特征, 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考察员工间趋同性行为的构成原因, 不难发现, 员工在逐渐接受企业质量文化后, 所形成的同质性心理特征使然。这样一来, 问题就转换为如何使员工逐渐接受企业的质量文化上来了。

上文已经指出, 企业质量文化仍然遵循至上而下的传播方式;同时, 还存在区域非正式制度的干扰因素。由此一来, 仅靠单纯的说教模式, 将很难实现企业质量文化的有效传播。因此, 本文提出应引入一系列员工互动活动, 在该活动的基础上来实现。

4 企业质量文化的具体构建

在企业质量文化构建模式分析的框架下, 具体实施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 这里以供电企业作为考察对象。正如上文所述, 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强外部性特征;并且, 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完全垄断的市场竞争结构。由此可见, 基于这两方面的因素, 供电企业在对质量文化进行适应性界定时, 其关注的角度就与其它类型企业有所不同。伴随着低碳经济要求的提出, 供电企业在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平衡上的难度也增加。为此, 供电企业的质量文化的构建, 具体如下:

4.1 企业高层管理者合理设计质量文化的目标导向

由于供电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外部性, 以及市场垄断性等特征。由此, 其经济效益的实现并不完全依靠市场力量。具体而言, 其经济效益更多的体现在单位煤耗所产生的电能不断增加方面。根据这一要求, 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从以下若干方面进行建构: (1) 技术革新运动; (2) 全员成本控制运动; (3) 员工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运动。

经过目标分解, 在企业质量文化至上而下的传播中, 就能够形成具体的信息内涵。 (1) 技术革新运动的信息传播。企业可以通过树立标杆的形式, 在企业范围内形成技术革新的风气。并且, 企业还需引入适度的激励机制, 对于在技术革新领域作出成绩的员工, 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这样就能将员工的利益与技术革新相联系, 引导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 全员成本控制运动的信息传播。根据鞍钢经验, 企业可以运用成本倒推法来量化每位员工的成本控制额度。该成本控制额度就体现为工作标准, 同样引入激励机制, 针对低于或高于标准的员工分别给予奖励与处罚。这就推动了信息在传播上的有效性与真实性。 (3) 员工建立学习型组织运动的信息传播。考察以上两类信息的传播发现, 它们都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愿景相联系, 来推进上信息至上而下的传播。因此, 在员工建立学习型组织方面, 也应从上述角度进行探究。如以职能部门为单位, 职能部门的管理者, 定期组织部门员工就出现的质量控制问题进行研讨。其中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 (倪建文, 2010) 。

4.2 企业各级管理者开展员工互动活动强化质量文化

在争先创优的大背景下, 为了强化员工的企业质量意识, 则可以通过开展互动活动来完成。要使员工的质量意识尽快的形成起来, 就需要为他们营造出一种争先创优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 员工之间那种不服输的精神, 将直接支撑他们在质量控制工作上的积极性。同时, 这种氛围的营造, 也应当成为国有企业组织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体的措施可以为: (1) 经常组织企业员工进行技能比赛; (2) 定期组织企业员工进行野外拓展训练。通过这种方式, 既满足了企业员工集体归宿感的需要;又使得企业质量文化能深入人心 (连玉竹, 2010) 。

综上所述, 企业质量文化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 形成了一种正相关关系。在具体构建企业质量文化时, 应遵循企业文化的构建模式。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 企业文化的传播是至上而下的过程, 由此可见, 企业质量文化的建立, 必然就涉及企业高层管理者对其的适应性界定。具体到“供电企业”而言, 就需要完成企业高层管理者合理设计质量文化的目标导向、企业各级管理者开展员工互动活动强化质量文化这两项工作。

摘要:只有当员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来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二者也只有实现了有效结合, 才能在企业现有生产方式背景下, 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目标。在企业已有生产资料条件下, 充分发挥员工在技能施展上的能动性, 最终满足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劳动时间与原材料最少化的要求, 这就需要通过企业质量文化的构建来推动。

关键词:经济效益,企业质量文化,构建

参考文献

[1]罗国英.质量文化建设模式的构建与应用——质量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J].福建质量管理, 2010 (11) .

[2]胡海炜.浅谈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0 (11) .

[3]施生旭.我国现代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 (10) .

[4]倪建文.食品供应链质量管理框架及中小企业质量文化建设[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 (9) .

上一篇:佛教教育思想下一篇:VAN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