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于田

2024-08-31

新疆于田(精选五篇)

新疆于田 篇1

我作为天津市第七批援疆干部派到新疆于田县工作, 任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分管城建工作。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区别于以往以产业、文化、人才、项目援疆为主, 尤其是基建项目占了援疆资金的一半以上, 而且每年还在大幅增加。中央领导多次强调援建工作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要建设一批成本低、低耗能的基建项目, 这对新疆的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于田县地理环境

于田县位于北纬35°到39°, 东经81°到83°, 南部跨昆仑山, 与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日土县为邻, 东连民丰县, 北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沙雅县相望, 西依策勒县。县境南北长约466千米, 东西宽30~120千米, 总面积4.032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 南北高差6, 000米, 自南向北形成高山、戈壁、沙漠等地貌单元, 有典型的冰川、冻土、火山、沙漠等地貌类型, 属暖温带内陆干旱荒漠气候, 南部山区凉爽, 属半湿润气候区, 中部平原属暖温干旱气候区, 北部属暖温极端干旱沙漠气候区。四季分明, 昼夜温差大, 热量资源丰富, 光照充足, 降水稀少, 蒸发量大, 春夏多风沙和浮尘等灾害天气。

二、于田县建筑节能状况

于田县属全国级贫困县, 全县人口24.98万, 截至2011年县财政收入仅有3, 400万, 县城面积3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3.5万人。集中居住人口少, 除县城外其他地区几乎没有楼房, 主要由天津从2010年开始援建的80平方米/户的简易安居砖混平房, 每户补贴1万元, 由于资金有限, 没有条件考虑节能设施, 主要从基本居住、生存、生活满足为目的。县城近几年建设了一些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项目资金来源主要靠外部援助, 建设成本基本在1, 000元/平方米。

于田县年日照总数为2, 769.5小时, 日照率为62%, 平原区年总辐射量为143卡每平方厘米, 是辐射高值区, 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13天;年均降水量只有47.3毫米, 年蒸发量高达2, 432.1毫米, 每年浮尘天气220天以上。水资源极度缺乏, 对一次性水资源十分依赖, 又没有水资源循环利用设施;建筑保温材料刚开始局部使用;风光资源丰富, 但建筑上合理利用和设计的几乎没有:轻质墙板和节能砖等外围墙体材料几乎没有采纳;屋顶全部是平顶设计, 不美观、不保温、不防雨。另外, 出于观念的守旧, 建筑朝向设计总是采取依路而建, 产生了很多东西朝向或不南不东朝向的建筑, 能耗极大。

三、节能重要意义的宣传和运行管理

随着援建力度加大, 特别是基建项目, 如继续执行节能水平较低的设计标准, 将产生一批能耗负担极重和治理改善难度极大的项目, 因此推广建筑全面节能, 尤其是在自然地理环境极其恶劣的于田县势在必行。这样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 缓解贫困地区能源资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大环保循环产业经济设施开发利用,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长远能源安全使用, 保护好环境。要大力宣传、普及知识、注重节约意识, 而且要科学管理和应用适用的先进技术, 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减排的法律制度、技术规范, 建立监管服务体系, 进行能耗统计, 审计和公示的制度。要落实目标责任制, 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切实降低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四、于田县建筑节能具体措施管理和推广落实

1、调整人们忽视建筑朝向的传统观念。

从规划审批部门人员开始, 坚持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坚持设计和建筑规范的科学性, 坚持安全、环保、节能为设计理念和审批原则。多举行节能示范设计样板宣传展示, 列举不节能建筑实际能耗指标, 对比节能减排的优劣数据对国家、对个人利益的影响, 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程度。

2、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先行, 落实为主。

首先设计城区的雨污水收集的市政设施, 制定县级标准的污水排放量、雨水收集量、市政生活用水量, 制定节水率和循环回用率目标。减少建筑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 在新建项目上大力推广使用节能设施和技术, 合理设计建筑给排水系统, 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节水浴缸等, 改善屋顶和室外场地水收集系统, 限制或禁用市政供水浇灌。

3、推广照明节能光源的使用。

在设计时首先把自然采光按照规范发挥到最充分, 合理设计照明点, 采用节能控制措施和高效节能光源, 如太阳能光伏电源、LED节能灯产品的广泛使用、光控、时控、体感应等智能照明控制装置、节能变压器的使用, 可直接体现节能效果。

4、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领域为重点。

考虑本地日照时间长, 日照充足;风力强, 每年刮风季节约200多天等特点, 加强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和推广。如, 推广单户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在广袤的戈壁滩上发展风力发电、风光照明、开发地源热泵集中供暖工程等。

5、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节能建筑

工程, 实行全过程成本的节能建筑管理理念。从援建项目立项开始直至投入使用, 在各个阶段设立不同的造价控制标准和方法, 建立援疆指挥部项目负责人、县主管领导、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项目主体单位五级审核、审批制度, 严格把控建造成本支出, 虽然节能工程建造成本比普通建筑工程成本高5~7个百分点, 但节能带来的长远经济效益却远超这部分增加的成本造价, 将长期性节约居住者和开发者的使用成本。

五、小结

于田县地理环境恶劣、水资源匮乏、昼夜温差大、每年沙尘天气220多天, 但日照充分, 风力强盛等都是推广节能工程的可利用条件, 加上十年援疆的国策支持, 完善各项建筑节能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创新思想观念, 科学规划, 必将有力推动于田县的建筑节能事业, 造福百姓。

摘要:绿色节能建筑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针对新疆于田县在建筑节能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情况, 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新疆于田,建筑节能,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田淑芬.绿色建筑与建筑业可持续发展[J].建筑经济, 2005.12.

[2]仇保兴.推广绿色建筑促进节能减排.http://www.cin.gov.cn/hydt/200806/t20080630_174318.htm.

于田野中大隐 篇2

李程的妻子在漂水长大。这里距离南京主城区42公里,拥有宁杭高速、沿江高速等多条快速通道,石臼湖、外秦淮直通长江,紧邻茅山,空气清新,景色秀美,交通便利。“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北宋词人周邦彦任漂水县令时凭栏远眺,如此美景映入眼帘。九百多年过去了,漂水的初夏并没有多少改变:仍旧丛山起伏,绿树掩映,小桥流水:生活依然是悠闲自得、慵懒随意的面目,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岁月在这里悄然滑过,了无痕迹。李程被这份闲适所吸引,2007年他买下了漂水枫香岭的1000亩山林,打算建造属于自己的居所,5年后在这里展开退休生活。

同自然一起成长

“我要拥有自己的私人动物园。”李程的女儿对于拥有一片山林十分兴奋。在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眼里,婉转啼叫的小鸟、羽毛鲜艳的孔雀、威风凛凛的狮子简直就是森林的必备配套。孔雀、狮子这个要求恐怕无法满足,但是优雅的白鹭足以弥补遗憾。这里紧邻南京最大的白鹭保护基地,每到春天,枫香岭便会聚集成千上万只白鹭。“一行白鹭上青天”难免清冷寂寥,成群的白鹭空中翱翔、水中伫立、浅滩嬉戏,蓝天、白云、青水、白鹭,一派欢乐祥和。

为了留住白鹭,保护飞鸟这些原住民,李程决定尽量保留原有植被。对于房屋的外形,李程的要求是“与山水相融合,与林木同呼吸”。他聘请了知名设计公司,几经修改后,最终将方案确定为依山傍水的中式建筑群。建筑群为两至三层的小楼,共有8栋,各有特色,散落于山林之中。对于不得不砍伐的大树,物尽其用,建造木质小屋。游泳池当然是必备的,但是不会专门建造,而是充分利用山中的水库,划出安全区域,女儿的专属泳池就是浅滩,兼顾了安全与环保。

都市茶农的小日子

枫香岭不是逃离都市的心血来潮,不是一年三两天的消遣与度假。这是未来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李程希望在这里,将开心农场搬进现实,实现现代农夫的梦想。妻子家拥有一片茶园,对于采茶时节的忙碌深有体会。乡村生活对他们而言并不仅仅是牧歌的恬然,他们的规划比都市人的田园梦少了一分矫情与梦幻,多了一分诚恳与踏实。他们聘请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专业机构,对整片山林的植被进行详细规划。在保留树木的基础上,规划开发哪块荒地,在哪块坡地上种植茶叶,在哪块空地上种植果木,种植哪些品种,甚至在空隙处种植枇杷树这样的细节也一并纳入。

山中森林、水边木屋、辛勤劳作,这些因素难免让人想到隐居。然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苦行与避世并不是李程的追求,《瓦尔登湖》式的孤独与简朴也不符合他的心意。他想要与朋友一起,追逐农夫的少年梦想,分享田园劳动的快乐。“我要给朋友们提供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服务。”建筑群专门设置了餐厅、活动室、小型会议室等公共活动区域:田地中也专门开辟了一部分,供朋友们认养,将网上的开心农场的好友偷菜、代为施肥等功能搬进了现实。无论是需要放松度假的,还是对田园生活有所向往的,都可以在枫香岭各得其所。

新疆于田 篇3

目前, 新疆于田克里雅河湿地的干缩已引起严重的风沙灾害, 如再进一步干缩乃至基本干涸, 将会遭致严重的生态灾难。其次, 新疆克里雅河干旱荒漠湿地生态是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 要求人、水、地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发展的根本, 新疆于田县湿地是干旱荒漠区资源多样性的宝库, 这里独特的湿地生态环境是数百种动植物繁衍生息之地, 且生态景观独特。

2 新疆于田县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1) 多样性程度丰富, 主要以木本为主, 灌木和草本次之。 (2) 生态类型多, 主要包括水生、湿生、中生及早生类型, 造就了湿地生境的复杂性。 (3) 多广布种, 亦有稀有种。由于湿地尤其是湖泊内部环境比陆地生境变化缓和, 长距离迁飞的水鸟和水系传播种子, 湿地植物多广布种和稀有种。 (4) 遗传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面, 由于湿地分布广、互相之间被陆地分割, 许多广布种和各处不同的湿地表现出来的差异往往是明显的, 有环境饰变, 也有基因型上的差异, 遗传多样性极为丰富。 (5) 生境及生态系统多样性, 克里雅河干旱荒漠湿地成因特殊, 水深有梯度季节性和年度变化, 湿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 易受人类扰动。

2.1 生态系统多样性

新疆于田县湿地自然保护区涵盖了河流、湖泊、草甸、荒漠、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等, 一起构筑成复杂多样的生态类型, 其生态类型可划分为荒漠绿洲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绿洲农田生态系统、沙漠边缘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温暖带荒漠区水生态系统等。其地理位置独特, 地貌类型复杂, 自然景观完整, 生态系统多样。

2.2 植被类型复杂多样

新疆于田县湿地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 南靠昆仑山中段, 北邻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根据生态特点和建群种的生活型组成可将保护区植被划分为河岸林、盐生灌木、盐化草甸和盐生荒漠等群落类型。根据植物适应生态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生态学特点和长期自然选择所获得的植物生长型。可将克里雅河流域干旱荒漠湿地的73种植物划分为13个生活类型。即多年生中生杂草类、浅水旱中生灌木、多年生中生根茎禾草类植物、浅水早中生乔木、盐柴类半灌木、超旱生小乔木等。

2.3 物种的多样性

新疆于田县湿地地处荒漠区, 被干旱与半干旱环境包围和分割, 荒漠和多种隐域性生境相互隔阻, 形成了许多低价元生态地理小区。在地理区划上属于中亚亚界, 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 该小区气候相对较为湿润, 物种丰富, 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以水鸟和有蹄类野生动物居多。据调查统计, 克里雅河流域的野生脊椎动物约有98种, 隶属于5纲, 24目, 48科。其中鱼类约4种, 两栖类1种, 爬行类约4种, 鸟类70种, 兽类约19种。植物38科122属155种, 湿地物种占本区物种的比例较高。

3 寻求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需要

近几年,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于田、策勒、民丰县等县开始利用人工种植的红柳接种大芸, 取得初步的成效。受此启发, 和田地区经过认真调查研究, 提出实施重点风沙区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项目, 主要通过地方政府无偿划分流沙地, 鼓励农民人工种植红柳, 接种大芸。

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资进行荒漠绿化以防治沙漠化, 资金投入有限。以沙产业的发展带动沙漠绿化工程的实施, 可以实现环境投资的良性循环, 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转换, 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转换, 使生态保护工程具有自身造血机能, 把生态保护工程与拉动地方经济有机结合。把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密切结合在一起, 为风沙区生态建设开辟一条新途径, 也将为扶贫开发摸索出一条新路。

4 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

于田县湿地区域为干旱荒漠区域, 原本生态就极为脆弱, 日趋恶劣的风沙危害和严重的土地沙化是制约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营造红柳大芸片林, 可扩大林地面积, 增加森林资源, 提高森林覆被率, 达到防风固沙,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达到区域防沙治沙的目的, 对防风固沙, 改善脆弱及恶劣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

5 利用地缘及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经济

于田县沙化土地资源丰富, 具备红柳大芸栽植所需的水、土、光热等独特的自然条件以及人力、技术、交通、通讯条件, 适宜于栽植红柳, 接种大芸。因而项目建设是充分合理利用地缘优势及资源优势, 发展适销对路, 经济收益较大的大芸药材, 为搞活地方经济, 增加地方和群众收益开辟新的致富路径。同时, 拜托传统的单纯投入营造荒漠林无经济效益的建设模式, 寻求以林养林, 一举两得,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全面兼顾, 建设“发展、投入、收益”相结合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 为沙生植物产业化发展提供示范及样板, 建立林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统一的新型模式。

6 研究结论

大叔于田原文翻译赏析 篇4

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叔在薮,火烈具举。

袒裼暴虎,献于公所。

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叔在薮,火烈具扬。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

两服齐首,两骖如手。

叔在薮,火烈具阜。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译文:

尊贵的大叔出门围猎来呦,乘着四匹马拉的大车奔跑,他抖动着丝缰如纵横编织,车辕两旁的马儿像在舞蹈。驻马于大泽那里草木丰茂,四周驱兽的大火熊熊燃烧。大叔赤膊上阵徒手搏猛虎,猎物献郑伯送至他的公朝。我的大叔啊不要习以为常,防备猛兽伤害你把性命抛。

尊贵的大叔乘车来到猎场,拉车的四匹大马毛色金黄,驾辕的马儿努力向前奔跑,外侧两马紧跟随如雁排行。深入到大泽但见林深草长,四面驱兽的大火烈焰升扬。多才多艺的大叔擅长射箭,驾驭马车的本领也很高强。他时而放马驰骋时而勒缰,他时而射箭时而纵禽逃亡。

尊贵的大叔围猎到野外来,拉车的四匹马儿斑驳色彩,驾辕的俩马儿齐头并肩走,外侧的俩马儿好像把手摆。英武的大叔驻马在大泽中,四面驱兽的大火余烬未败。那纵横奔突的马儿慢下来,大叔的射箭频率也稀下来。他已经从容地打开箭筒盖,把宝雕弓放进囊里收起来。

注释:

1.田:同“畋(tián)”,打猎。

2.乘(chéng)乘(shèng):前一乘为动词,后为名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一乘。

3.辔(pèi):驾驭牲口的嚼子和缰绳;组:织带平行排列的经线。

4.骖(cān):驾车的四马中外侧两边的马。

5.薮(sǒu):低湿多草木的沼泽地带。

6.烈:“迾”的假借。火迾,打猎时放火烧草,遮断野兽的逃路。具:同“俱”。举:起。

7.襢(tǎn)裼(tì):脱衣袒身。暴:通“搏”,搏斗。

8.公所:君王的宫室。

9.将(qiāng):请,愿。狃(niǔ):反复地做。

10.戒:警戒。女(rǔ):汝,指叔。

11.黄:黄马。

12.服:驾车的四马中间的两匹。襄:同“骧”,奔马抬起头。

13.雁行:骖马比服马稍后,排列如雁飞之行列。

14.忌:作语尾助词。

15.良御:驾马很在行。

16.抑:发语词。磬(qìng)控:弯腰如磬,勒马使缓行或停步。

17.纵送:放马奔跑。一说骋马曰磬,止马曰控,发矢曰纵,从禽曰送。皆言御者驰逐之貌。

18.鸨(bǎo):有黑白杂毛的马。其色如鸨,故以鸟名马。

19.齐首:齐头并进。

20.如手:指驾马技术娴熟,如两手左右自如。

21.阜:旺盛。

22.罕:稀少。

23.释:打开。掤(bīng):箭筒盖。

24.鬯(chàng):弓囊,此处用做动词。

赏析:

按照现代多数学者的说法,此诗的抒情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女子,她赞美的大约是自己的恋人,一位青年猎手。古人以伯、仲、叔、季作排行,叔本指老三。《郑风·萚兮》有“叔兮伯兮,倡(唱)予和女”之句,《郑风·将仲子》中提到“仲子”,则当时郑国女子对恋人也可称“伯”“仲”“叔”,大约相当于今日民歌中的“大哥”“二哥”“三哥”之类。诗中说这位青年打死虎之后“献于公所”,可知他是随从郑伯去打猎的。

第一章“叔于田”直截了当点出要写叔的什么事。“乘乘马”表现出其随公畋猎时的气势。三、四句则描绘他驾车的姿态。驾车之马有四匹,四匹马的缰绳总收一起拿在手中,如绶带或织带时的经线,两面的骖马同服马谐调一致,像在舞蹈一样整齐。其得心应手的情况,就像马完全在按驾车人的意识行动。把叔驾车的动作写得同图画、音乐、舞蹈一样,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正像《淮南子·览冥》说的王良造父驾车的情形,“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安劳若进,驰骛若灭,左右若鞭,周旋若环”。然而在此诗中只用了八个字。下面“叔在薮,火烈具举”,将叔放在一个十分壮观的背景之中。周围大火熊熊燃烧,猛虎被堵在深草之地,唯叔在其中与虎较量。叔脱去了上衣,火光照亮了他的脸和身,也照亮了将要拼死的困兽。其紧张的情况,同斗兽场中惊心动魂的搏斗一样。结果是“襢裼暴虎,献于公所”。叔不但打死了猛虎,而且扛起来献到了君王面前,像没有事一样。一个英雄勇士的形象活生生显示了出来。这十五个字的描写,可与《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那一段精彩的叙述相媲美。诗人夸赞叔,为他而自豪,又替他担心,希望他不要掉以轻心,这个感情,是复杂的。

第二章写叔继续打猎的情形,说叔“善射”、“良御”,特别用了“磬控”一词,刻画最为传神。“控”即在马行进中骑手忽然将它勒住不使前进,这时马便会头朝后,前腿抬起;人则弯曲腰身如上古时的石磬。第三章写打猎结束时从容收了弓箭,以其在空手打虎和追射之后的悠闲之态,显示了他的英雄风度。

新疆于田 篇5

卫星热红外遥感能探测到大范围连续近地表热场变化,为地震短临预报提供了新途径,已成为地震预测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与传统地面观测相比,卫星热红外遥感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大、时空分辨率高、数据连续可靠、全天候、准实时等诸多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常规地面观测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首次发现可利用热红外遥感预测地震后,多国地震专家逐渐认识到红外遥感的强大潜力与独特优势,致力于地震红外遥感预报研究,我国学者也取得很大进展。基于卫星遥感的地震立体观测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已成为国际观测领域发展前沿,在国内外引起广泛重视。大量研究证明,热红外遥感是一种极有前景的地震预报新方法。

1 资料收集和处理方法

风云二号系列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静止卫星高度高、视野广,观测范围大,且可以对某一固定区域进行连续观测,这对于地震热异常研究,特别是震前热辐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连续变化研究更具优势。

研究使用的红外遥感亮温产品数据TBB(temperature of brightness blackbody)是由FY-2E卫星通过VISSR扫描辐射计观测下垫面物体获取的辐射值经量化处理后得到的,数据反映了不同下垫面的亮温情况,直观描述了地表的热红外辐射特征。其远红外观测波段分别为10.29~11.45μm和11.59~12.79μm,热红外亮温观测每小时进行一次,星下点空间分辨率约5 km,观测精度较高。

由于白天的太阳辐射会影响地表的观测亮温值,故选取夜间地方时22点~06点数据做平均为日均值序列。为去除部分云层遮蔽造成的亮温值偏低的影响,研究使用补窗法进行初步去云处理,针对每个像元的多次观测亮温数据,基于其最大值建立一定的阈值范围,利用此阈值范围对每一个像元的值进行筛选,然后计算每天不同时间点相同像元的亮温平均值。为进一步去除云层的影响,研究使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利用低通滤波器提取辐射日值序列中周期一年及以上的趋势成分,并以适当倍数的均方差作为下限进行去云处理,低于下限的值用趋势成分中相应的值进行代替,最终建立亮温日值数据库[2](图1)。通过以上方法处理数据,可以去除部分云层遮蔽造成的亮温值过低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云层对亮温反演的干扰,达到简单的去云目的。

2 研究结果

2.1 震区构造背景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4年2月12日17时19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发生了Ms7.3级地震(36.1°N,82.5°E),震源深度12 km。其发震断裂为阿尔金断裂带西南段,阿尔金断裂带是亚洲大陆内部一条长达2 000 km,三叠纪以来长期左旋走滑的岩石圈断裂[3],地貌上表现为醒目的线状展布特征,呈东西至北东东向,是青藏高原北边界断裂。它切割了青藏高原北部的不同构造单元,控制着高原北部构造的几何学特征和基本格架,对调节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近南北向碰撞作用产生的构造变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4]。

新疆位于欧亚板块中南部,南面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北部是西伯利亚块体及其向南挤压所形成的蒙古弧形构造带,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强烈的新构造运动导致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内陆地震活动地区[5]。

新疆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地质结构复杂,地震构造常在地表坡度较陡、重力梯度值大的区域,即不同构造体的边缘地带,如盆地和山体的过渡区等。故新疆地震活动主要分布于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昆仑山和阿尔泰山中部,明显呈条带状分布,与地质构造展布方向一致[6]。这种大型盆地和高原山脉结合的复杂地表环境,在红外亮温背景场图像上将体现出其十分典型的地表热辐射特征。同时,新疆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表环境特征也决定了其气候特征。新疆地区位于大陆内部,由于山脉的阻隔,海洋的水汽无法进入,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气温日差大。本研究所选新疆地区的地理范围为北纬34°~46°N,东经77°~89°E,图2所示为新疆地区的范围及区域内的地质构造背景。

2.2 震前红外亮温异常提取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地震红外背景场是由季节更替、地理位置、下垫面、天气变化等非震因素叠加的热红外背景噪声。地震预测需要准确提取震前热异常,而震前热异常是相对背景信息而言。背景场是区别地震异常的判据标准[7]。基于新疆地区红外亮温月背景场可以更好地分析此次地震前红外亮温异常信息的时空演化特征。图3所示为2014年2月新疆地区红外亮温月背景场图像和2010~2014年2月新疆地区红外亮温多年月背景场图像。

在背景场中,整个新疆地区的亮温高值区为塔里木盆地,亮温值可达250~255 K,盆地东北方的塔里木河流域和吐鲁番盆地亮温值可超过260 K。于田县位于塔里木盆地最南部,其南方大片的亮温低值区为昆仑山脉地区。在背景场东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西南方的大片亮温低值区为阿尔金山地区。阿尔金断裂带处于塔里木盆地东南侧,位于塔里木盆地与阿尔金山分界处,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走向与背景场中塔里木盆地东南方亮温高低值区分界线一致,本次地震发生在新疆于田县地区,阿尔金断裂带西南段。

研究处理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前后2014年1月14日~2月14日共32 d的红外亮温数据,得到研究区内对应时间的地表红外亮温分布情况。图4给出1月23日~2月9日洛浦地震前红外亮温分布特征。

如图4所示,2014年1月23日至2014年2月9日期间,研究区出现了一次亮温异常现象,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平稳发展阶段。从亮温分布图上可见,2014年1月23日~26日[图4(a)~(d)],研究区的亮温分布特征与背景场相同,除了塔里木盆地以外,新疆北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部分地区也有部分高值区出现,部分地区由于云层遮挡出现亮温低值空洞,其余亮温数值分布均匀,无明显突变现象。结合1月23日前新疆地区亮温分布图像可见,在1月26日前,研究区红外亮温受地表因素控制明显,亮温分布特征符合地形地貌规律;随时间推移,研究区整体亮温数值缓慢升高,符合季节性变化规律。

第二阶段为异常增强阶段。2014年1月27日~2月1日[图4(e)~(j)]新疆地区出现明显的亮温异常升高现象。塔里木盆地的西部、西南部及东南部山区亮温值相比周围地区和背景场均大幅度升高,亮温异常沿塔里木盆地边缘分布,其中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东南缘地区最为明显:在盆地西南缘,亮温异常出现在1月28日[图4(f)],异常呈现条带状分布,沿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横跨昆仑山前,亮温异常条带在1月30日[图4(h)]最宽且异常值最高可达269.04 K,随后亮温异常区域主体消失,仅在新疆和田县西南方留有部分零散高值区;在盆地东南缘,亮温异常出现在1月29日[图4(g)],异常呈较窄的条带状分布,沿北东东-南西西方向,向东一直延伸至若羌县地区,亮温异常一直持续到2月1日[图4(j)],异常值最高可达272.88 K,随后异常消失。由新疆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可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断裂系统主要为西昆仑山前断裂,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断裂系统主要受西昆仑断裂体系、阿尔金断裂体系和车尔臣断裂体系控制[8],因盆地西南缘异常位置和走向与西昆仑山前断裂带相一致,盆地东南缘异常位置和走向也与阿尔金断裂带和车尔臣断裂带相吻合(如图2),故可以推断这种热量异常与这些断裂带活动以及2月12日于田地震的孕育发展有关。

第三阶段为异常消失阶段。2月2日[图4中的(k)]研究区亮温值整体回落,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的亮温异常基本消失,东南缘的条带状异常值也大幅度回落,2月3日~2月7日[图4(k)~(p)],由于大面积云层遮挡,塔里木盆地出现大量亮温空洞区,大部分地区亮温低于245 K,盆地西南缘和东南缘未被云层覆盖的地区亮温异常消失,数值大小与背景场值间无明显差异,2月8日[图4(q)]以后,在无云层覆盖情况下,可以看出研究区亮温异常已经完全消失,亮温数值已恢复到正常值范围内,亮温分布特征与背景场情况一致。



由分析可见,2014年1月27日前,研究区无明显异常信息出现,1月27日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东南缘开始陆续出现亮温异常升高现象,异常信息十分连续,异常呈条带状分布且与相关断裂带位置和走向保持一致。异常一直持续到2月1日,消失后再没有异常信息出现。

3 结论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前,震区内出现了红外亮温异常信息。基于2014年新疆地区红外亮温月背景场和2010~2014年新疆地区红外亮温多年月背景场,对比分析震前亮温分布、变化特征与亮温异常信息的时空演变特征,可归纳如下。

(1)从异常信息空间分布看,亮温异常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东南缘地区,异常信息呈条带状分布,在盆地西南缘沿北西西-南东东方横跨昆仑山前,在盆地东南缘沿北东东-南西西方向,顺着阿尔金山脉向东延伸。异常出现位置和走向均与于田地震所处断裂带相吻合,故推断亮温异常现象与相关断裂带活动及于田地震发生存在关联。

(2)从异常信息随时间演变看,于田地震发生于2014年2月12日,亮温异常出现在2014年1月27日(地震前16 d),一直持续到2月2日(地震前10 d),之后迅速消失,未再出现类似异常现象。亮温异常出现时间与地震时间的吻合性也表明这一异常现象可能与新疆于田地震相关断裂带的活动规律有关。

(3)从亮温异常强度看,2014年1月30日~2月1日亮温异常升高最为明显,异常最高值出现在2月1日,达到272.88 K。与月背景场值相比,未出现异常时研究区内的亮温平均值普遍高于背景值3~5 K,出现异常时可达8~10 K,异常区域的亮温值超过背景值最高可达20 K以上,异常现象十分明明显显。。

综上所述,此次亮温异常现象在时空演变的各个方面均与于田地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红外亮温背景场资料对于地震前亮温异常信息多时空角度提取和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未来随着数据资料的不断丰富、背景场体系的不断构建完善,红外亮温背景场资料在地震监测预测中的研究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挖掘,运用也将更加广泛。

摘要:处理了新疆地区2010~2014年的FY-2E卫星热红外亮温数据。基于构建的亮温背景场资料,对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前地表红外亮温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震前亮温异常主要呈条带状分布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东南缘地区,其位置和走向均与于田地震所处断裂带相吻合;异常出现在2014年1月27日(地震前16 d),一直持续到2月2日(地震前10 d),之后迅速消失;亮温异常十分明显,异常出现时亮温均值相比背景值增幅达8~10 K,异常值增幅可达20 K以上。此次亮温异常现象在时空演变的各个方面均与于田地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亮温背景场资料对于地震异常提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卫星遥感,热红外亮温异常,时空演变特征,地震

参考文献

[1]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2007-10-31China National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Plan(2006—2020).2007-10-31

[2] 惠少兴,张元生,解滔,等.2011年盈江5.8级地震热辐射亮温异常分析.地震研究,2014;37(3):362—366Hui Shaoxing,Zhang Yuansheng,Xie Tao,et al.Analysis on brightness temperature anomalies of Yingjiang Ms5.8 earthquake in 2011.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2014;37(3):362—366

[3] 李海兵,杨经绥,许志琴,等.阿尔金断裂带对青藏高原北部生长、隆升的制约.地学前缘,2006;13(4):59—79Li Haibing,Yang Jingsui,Xu Zhiqin,et al.The constraint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system to the growth and rise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Earth Science Frontiers,2006;13(4):59—79

[4] 任俊杰,王信国,程佳.2014年于田7.3级地震的发震构造及动力学背景的初步分析.震灾防御技术,2014;9(1):74—82Ren Junjie,Wang Xinguo,Cheng Jia.Preliminary analysis of seismogenic fault and geodynamic background of 2014 Yutian Ms7.3earthquake.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2014;9(1):74—82

[5] 杨发义.新疆地震构造带及近期地震活动趋势.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66—71Yang Fayi.The seismic tectonic belt and the current possible shifting tendencies of the earthquakes in Xinjiang.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1993;(1):66—71

[6] 陈建波.新疆地震构造特征研究.兰州: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8Cheng Jianbo.Research on seismotectonic features in Xinjiang.Lanzhou Institute of Seismology,Lanzhou: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2008

[7] 孟庆岩,康春丽,申旭辉,等.2014.地震红外遥感.北京:地震出版社,2014:74—95Meng Qingyan,Kang Chunli,Shen Xuhui,et al.2014.Earthquake infrared remote sensing.Beijing:Seismological Press:2014:74—95

上一篇:员工授权下一篇:企业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