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背后的尴尬

2024-06-10

精彩背后的尴尬(精选五篇)

精彩背后的尴尬 篇1

笔者曾在区初一(下)期末统考的改卷中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试卷分听力和笔试,总分100分。听力占20分,笔试占80分,其中书面表达要求:描述一个你所经历过的繁忙的周末,不少于60字,文章的开头已给出(Last week I had a very busy weekend...)。据所任教的教师反映:试卷难度中等,考试题型和学生们平时所做练习完全一致,且作文为Uni9话题, 可得分率却极低。综观本次试卷,它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期学习后所具有的语言水平,然而全校339名初一学生中,只有7名90分以上,不及格的居然有156名,且基本上集中在30至50分(根据校教务处动态评估结果得知)。我们知道评价学生的英语水平除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终结性评价,这是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新课标》也指出,测试与评价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是,这样的成绩如何谈得上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和超越自我呢?事实上教师们教得挺辛苦,尽心尽责地辅导着学生,但付出与成绩不成比例,这中间到底是哪个环节出错了呢?恰巧,本学年学校安排笔者接任其中一个班的英语教学及班主任工作,让笔者和这些学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在全面了解本套教材后,笔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

一、小学英语教学带来的问题及反思

如今大部分城乡小学自三年级甚至一年级起便开始学英语,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热情高涨,为何到最后费时多,收效低,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看见英语就摇头呢?第一,中小学两阶段知识衔接欠佳。由于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个有关小学英语具体而详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且教材五花八门,而初中基本采用统一的教材,那么学生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不得不适应新体系的教材内容,这其中必然存在重复和脱节的现象,给其初中阶段的学习带来不利的影响。虽然《新目标》在七年级安排了三个预备单元,但事实上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基础相当薄弱,许多地区的小学英语根本就是流于形式,如此的基础却使用高起点的Go for it教材,结果可想而知。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畏难退缩或一窍不通,而教师为赶进程,难以兼顾全局,所以,在起始教育阶段学生便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第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师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暑假里笔者调查了许多学校、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得到的答复基本上是以下几种:1.我们老师说小学里的英语内容反正初中都要学,初中再说吧;2.音标是不教的,语法是不讲的,就是教了也没人听,因为小学英语课是副课;3.单词从来不要求拼写,不会读的单词我们就写上中文;4.期末测试分口试和笔试,口试是认读单词,笔试是连线题或写序号,写单词为附加题。如此一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不费吹灰之力就通过,此种考试缺少效度和信度。我们知道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教师对于儿童的兴趣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把培养学习兴趣误解为就是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压力,完全放松,甚至是放任自流。第三,在师资配置上,由于全国各地基本上从三年级甚至一年级起就开设英语课,小学英语教师需求量猛增,许多教了多年语文或其他学科的教师摇身一变就成英语教师,师资水平参差不齐不言自喻。第四,课程设置上,小学英语课要么上午第三、四节课,要么下午一、二节课,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精神不振,很难有好的学习效果。第五,缺乏有效的评估、检测手段。如果仅仅是为了开设一门课程以普及英语教育,而对教师和学生无相应的指导及评定措施,只是为了认读几个单词、几个句子,又何必浪费那么多的精力呢?

小学英语教学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反思。首先是如何使小学与初中的英语学习有机地衔接,避免学习内容和学习精力的重复浪费。其次,小学是启蒙教育,在师资配置上应该把专业知识扎实、了解语言教学规律的教师安排在小学教英语。教师要为学生的明天着想,应正确引导学生学好英语,而不是误导和放任。要告诫学生在小学时打好英语基础,初中时才不会叫苦连天。再次,在教学内容上,把语言作为交际工具来掌握始终是英语课程的重点,但是强调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并不等于无视语言的结构和规律。在汉语语境中学习英语,教授音标和相应的语法知识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课后预习和复习词汇时有据可依,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小学生自觉地生成句子,而不是靠死记硬背。最后是如何进行有效的评估,使检测真正成为诊断教学和指导教学的有效手段,这有待于专家们和英语教师们用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行探索,找到科学合理的小学英语检测方法。

二、Go for it教材存在的不足及教师如何去完善

我们知道教材是师生之间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目的的媒介,它包括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切可利用的实体或非实体的素材和手段,因此它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毫无疑问,教材的编写渗透着编者的价值观,更凝聚着编者的心血,而且教材的编写需要一定的超前性以抵消教育本身存在的滞后性。不过任何教材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普遍反映其存在以下不足:1.现行教材内容编写走城市化道路,淡化了乡土意识,使农村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屡遇尴尬。2.单元内容独立,知识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有相当多的知识仅仅是一笔带过。师生们手忙脚乱,教师想要面面俱到,学生反而处处茫然, 难以落到实出。3.新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了“话题”和“功能用语”的设计,但语法内容较为分散,忽略了语法教学的系统性。语法毕竟是语言学习的支架,没有系统性的语法学习会使初学英语者一筹莫展。4.教材编写过于理想化,混淆了我国学生学英语属于外语学习而非二语学习,这种“自然习得”与实际学习存在很大差异。5.词汇量过大且编排无序,使许多学生望“词”兴叹,止步不前。6.教材五颜六色,视觉冲击力强,但真正能让学生朗读、提高语感的材料并不多。7.许多教师的英音和教材、教辅材料的美音对学生的听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首先我们要全面地了解整套教材,不能照本宣科地死板教学,要有机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并且要想尽方法让教材里的知识循环起来。笔者与原先年级组的教师们交流,发现他们是这样使用本套教材的:对于所有听力材料,听几遍,完成课本上的要求就完事;上完了第一单元,接下来就是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等。事实上,对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语言内容进行重新配置,把同一语法点的单元放在一起学,学生反而更容易巩固知识。若打一枪换一炮,就算教材循环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毕竟我们是外语学习而不是二语学习,不能靠自然习得。笔者接手新班级后,感触最深的是:对于一般现在时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时,全班最多5%的学生会正确使用。不管我怎样强调,始终改不了下列错误:1.She usually surf the Internet on weekends.2.How often does she watches TV?3.Is she watches TV every day?而这一语法内容在初一下学期就应融会贯通,一般现在时没学扎实,初一出现的现在进行时和一般过去时更是一塌糊涂,期末卷中的作文用一般过去时描述所经历过的繁忙的周末,得分率之低就可想而知了。为了进一步掌握和巩固一般现在时,笔者把8年级上册的Unit 4放在Unit 1后学,情况便稍有改善。暑假里笔者还对亲戚好友的孩子进行了一项尝试,结果相当成功。那就是提前部分的知识点和词汇,增加这部分知识点和词汇的复现率,为以后的教学内容作铺垫。例如在Starter Unit 2中,笔者把教室中有关物品的名词进行了提前教学,再利用它们进行Starter Unit 3关于颜色的教学,这体现了教材的循环性,又因为这些物品名词已提前教了,笔者很自然地在Unit 2补上What are these/those/they?Are these/those/they...?Are these/those/they your...?这就减轻了Unit 3“This is my sister.”及Unit 4“Where’s my backpack?”的教学负担;因里面出现these/those及名词复数内容,但没有可操练的过渡性句型,学生往往一头雾水,而许多配套练习中却出现大量此项内容。名词由单数到复数的转换是众多初学者难以跨越的一道学习障碍,若只是蜻蜓点水般提一下,学生就很难掌握,教师势必要补充、扩展教学内容。再者,有些语法要点在学生现有水平下无法理解掌握。如八年级上册前面几个单元就出现了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只能略谈或视而不见,可等到时机成熟再讲,这就要求教师写好课堂小结或反思。对于课后的听力材料,教师要重视,因为教材中有些知识点本身就已出现在录音中,如果让学生熟读、理解或背诵,既可以弥补语言输入量的不足,又可以培养语感和提高应用能力。所以本套教材需要教师慧眼识珠,挖掘教材,钻研教材的纵横向联系,补充拓展并调整教学内容。的确,本套教材有一定的难度,师生有一定的不适应,但它符合时代的发展,更何况教育要有前瞻性,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更应高瞻远瞩。如果一届届的学生学来学去都是教师们十几或几十年前学的那点知识,则教育谈何发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期待完美的教材,而要多学习,多思考,要创造性地完善教学,使英语教学更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对教师自身的剖析

新课改下,教师的知识结构面临挑战,部分教师的知识面窄,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许多中小学教师从教十几或几十年,只增加教龄不提高水平,对新的教材内容、教育思想、教学手段等不钻研学习,并且缺乏教学热情,只是被动地应付教学,如此的状态怎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因此,在工作之余,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正如朱熹所说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参加到英语学习的活动中来;再次,要注重组内教师的合作学习,不搞单枪匹马,孤立无援的教学;最后,要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对我们来讲,新教材的使用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挑战使我们前进,机遇使我们发展。我们要不断地探求,虚心地学习,把教学当成一门艺术,真诚地面对每一位学生,使精彩纷呈的教材展示它应有的魅力。

摘要:Go for it教材以它新颖、独特的优点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目光, 它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融会话题、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 形成一套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本文从区初一英语统考成绩入手, 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如何去完善教材的不足及教师自身如何提高等问题, 使精彩纷呈的教材展示它应有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Go for it教材,具体实施

参考文献

[1]张凯.正确认知和使用英语新教材“learning English”.英语通, 2007, (6) .

[2]郑桂玲.小学英语教学的反思.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5, (10) .

精彩背后的尴尬 篇2

蒋书记下跪有一点值得肯定,他没有使用手中权力,派人阻止群众上访,而是采用悲情方式,亲自向群众下跪,哀求他们不要上访。由这点可以看出,他是一名体恤受灾群众苦痛的父母官,与不少打压上访的地方主政者迥异。

蒋书记缘何会“匪夷所思”的下跪?外界猜测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他尽职。国家信访条例中规定,信访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地方政府须依法尽可能把群众上访问题就地解决,解决在萌芽状态,不提倡越级上访、大规模群访。绵竹市委书记带头劝访,也是尽地方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二是他是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着想。部分人认为,绵竹作为地震的重灾区,当前最重要的是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不是当务之急。

三是他担心头上的乌纱不保。地震造成如此多的学校垮塌,众多无辜学生失去生命,追究起来,谁敢保证这些学校中没有豆腐渣工程?作为地方的一把手,将难辞其咎。为防事件闹大,蒋书记被逼卑躬屈膝。

四是他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阻止群众上访。出于何种压力?有人说是来自上级,有人说是来自开发商。归究起来,这种压力来自腐败。腐败见了阳光是要命的。如果下跪能够解决问题,显然比要命轻松得多。

这一跪,是尽职尽责,还是企图隐瞒事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外界不得而知,恐怕只有等蒋书记自己出来解画。

市委书记本不该用这种下跪方式来阻止死难学生家长上访,此时下跪已难以抚慰家长们伤透的心。家长们现在要的不是你的下跪,而是真相,是严惩责任人。当局应尽快启动调查机制,迅速查办严惩“豆腐渣校舍”的相关责任人,包括建设校舍中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的官员,罔顾人命、偷工减料的包工头。做好这些,比下跪更有用。若要下跪,蒋书记还不如向死难者下跪,真诚检讨自己的错失。

市委书记下跪和承诺,群众不理睬,让人尴尬,更让人痛心。这反映出民众对迟迟未展开调查、没有处理相关责任人的不满以及对基层政府的不信任。正因如此,他们才会越级上访,希望上级能帮他们讨还公道。这应该引起中央、地方的重视,这一事件后面隐藏的是基层政府的管治危机,关系执政基础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范跑跑事件带来了巨大的网络震动,范跑跑事件引发的“道德底线”、“道德绑架”的等问题成为争论热点。轰动的范跑跑事件源于教师范美忠博客中的文章,范美忠提及在地震时甩下学生自己逃生,因而被网友称为“范跑跑”。范跑跑照片

范跑跑博客中的内容:

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

据描述,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认为是轻微地震,因此叫学生不要慌。但话还没完,教学楼猛烈地震动起来。

“我瞬间反应过来——大地震!然后猛然向楼梯冲过去。”后来,范美忠发现自己是第一个到达足球场的人,等了好一会才见学生陆续来到操场,随后他与学生有一段对话:

范:“你们怎么不出来?”

学生:“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只看你一溜烟就跑得没影了,等反应过来我们都吓得躲到桌子下面去了!等剧烈地震平息的时候我们才出来!老师,你怎么不把我们带出来才走啊?”

范:“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你们不知道吗?上次半夜火灾的时候我也逃得很快!” 接着,范美忠对一位对他感到有些失望的学生说道:“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

范美忠写道:“这或许是我的自我开脱,但我没有丝毫的道德负疚感,我还告诉学生,‘我也决不会是勇斗持刀歹徒的人!’”这些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论坛上炸开了锅。

范美忠“先跑门”事件,因地震引发人们心灵的震撼,众多网民因此对“舍己为人”、“道德底线”、“道德绑架”等问题展开讨论。

512地震后,四川范美忠老师在网上发帖《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文章称地震之初,他以为是小地震,告诉学生不要怕没事,后来觉得是大地震,就抛下学生先跑,并在现场发表演讲:“我从来不是一个勇于献身的人,只关心自己的生命,我是本能反应,危机意识很强。我是一个追求自由和公正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牺牲自我的人!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你们也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十八岁的人了!” “范跑跑”事件有了独特的价值

近日,教育部重新修改了教师师德规范条例,明确规定在重大灾难发生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学生。任何一个人,在重大灾难发生的危急关头,都可能成为不顾一切的逃离者。由此,我们应该更深一层次地想到:仅靠一般意义上的道德约束,很难对重大灾难发生一瞬间的教师产生强大约束力,所以得有写在纸上的“公约”。这种契约使教师成为责任人,而不是一般的自然人。

在地震发生时,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有条不紊地组织师生撤离到操场,这得益于每学期一次的紧急疏散演习。经过这种制度化的演练,在地震发生时,学生如何撤出,教师应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师生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关系等,都做得比较到位,师生安全由此得到保障。

当然,在此前提下,如果再能把校舍建成最安全的建筑,那就更提升了安全保障的水平。所以,在新的师德建设标准出台之后,还要有新的校舍建设标准出台,并通过相关阳光法案使校园建设置于公共监督之下,使每间校舍都有公开的建筑设计者、建设者、监理者、主管官员等,并有相应的、合法的问责规定,用制度保证每一个建设环节都不出问题,都体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笔者注意到,道德决定论者往往希望仅仅通过个人的牺牲来成就精神的崇高,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就陷入了象征即价值的表象追求,而没有追问对生命关怀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实现的理性方式。由此形成的后果是,道德决定论者常常是制度建设的懒惰者,他们不知道,尽管瞬间的道德表现也与平时的精神修炼相关联,但还是不能仅仅靠这种瞬间的表现,而必须要有更有力的制度保证。

从这个意义上说,范美忠事件的另面意义,通过新闻的报道实现了:无论是通过博客再到纸质媒体,还是通过电视辩论到网络辩论,都使我们看到一个相对真实的人。作为灾区受难者之一,范美忠是幸运的;但作为教师,没有能更好地呵护学生,他的表现却令人遗憾。

但是,当一些人仅仅用道德的大棒,来迎头痛击他时,公众又会站到同情范美忠的立场做换位思考。从这个角度上讲,范美忠又成了一个“自我牺牲”者,他通过展示自己特殊时刻的瞬间表现,唤起了公众的思考,也由此促成了相关制度的改进。

“范跑跑”事件引起无数人转身思考自己的人性弱点,思考相关制度与规章的缺陷,并使之有了良性改进。这实际上是“范跑跑”事件的独特价值,也是它的积极意义。

就事件本身而言,似乎没有多少价值,但事件背后所说明的问题足以让我们思考。

因为单纯就范跑跑的行为而言,多数人能够理解出于求生的本能,他的率先的、不顾学生的跑能够获得不少人的谅解,但他跑后在网络上散布他跑的思想或跑的哲学就让人不能理解了,甚至是不能容忍了。多数人认为他应该感到羞愧才是,而他似乎没有对他的行为表示任何歉意,似乎他的做法是天经地义的,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愤怒了。

范跑跑的逃生行为,我相信决不是第一个,也不可能是最后一个,这些行为并没有被人们所关注,因为人们理解人的思想动机是有分别的,有自然的高下,不能强求都完全一致,人们都也承认,人的思想动机不崇高也不必然意味着卑劣。作为一个自然的人其求生本能是无可厚非的,但作为一个教师而言,这种不顾学生安危只顾自己逃生显然有失教师准则和为人师表仪范的,这种失职行为应该在事后的反思行为中表示歉疚才是正常的,而表示自己完全没有该方面的道德责任则

显然是不能被理解的。范跑跑对自己行为的解释正说明了这一点。这也是他遭遇到讨伐的根本原因。

所以人们对他的行为表示这样的态度:他作为自然人的行为是能够被接受,但作为教师是不能被接受的,觉得他应该辞职,应该离开教师岗位。这种态度当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否学校应该开除他呢?我觉得学校可以宽容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的动机,因为他的动机是与教师的准则不相符合的。如果对于这样动机都可以原谅的话说明教师的标准已经降低了,也为其他人出现类似行为并为自己辩护提供了口实。所以此先例断不可开。

如果范跑跑要为出现的后果检讨的话,那应该是检讨的是他的行为动机,以及对他的行为动机的张扬。一个人可以不小心做了恶,但切不可为自己的恶的行为进行粉饰,更不可以此恶相标榜。如此则是对公共伦理道德的挑战。这种挑战是对学校传播社会公认的伦理道德责任的挑战,这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容忍的,为此他应该担负责任,他应该辞职:他可以保留他信仰,但他的信仰与做教师的准则是不相符合的!

对于所在的学校而言,是否应该立即开除他呢?我想还是首先进行教育,学校是教育人的机构,教育是第一位的,不仅是对学生,而且包括对教师,因为教师也有个提高自身觉悟和水平的任务在其中。如果他能够接受学校的教育,认真地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忏悔的话,那么仍然属于宽容之列。如果他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立场,保持他的不崇高的姿态,学校就要劝退,而不应该采取断然开除的措施。

二、范跑跑的思想为什么不能被宽容

范跑跑的思想之所以不能被原谅,就在于这种思想对于学校形象而言是不适合的。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人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即便这个目标是理想的,不完全能够实现的,但仍然是学校教育所应当坚持的,所谓教育不能忽缺的乌托邦就在于此。

在任何时期,学校教育都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只顾自己的人,是一个完全的利己主义的人,一个完全自我中心主义的人,一个在违背公共道德之际仍然毫无羞耻之心的人。如果是这样,教育就彻底失败了,或者这样就教育就无法拯救了。

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就不应当是这样的人。这是社会的期盼所在。一个人可以在自己的能力的限度内做出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行为,这种作为在紧急状态下是不受道德审判的。而在常态下则是要受道德审判的。不仅如此,还要受到相应的专门法律的制裁。教师作为一个特定职业,它是有价值负载的,这一特性使教师的行为规范受到专门的法律——教师法的调整。

社会对教师的期盼就在于教师有保护社会的责任,有责任保护学生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这种期盼也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如果教师一时冲动,而没有尽到责任则是他作为教师的失职,为此他会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当然也是以他本人具有忏悔表现为前提。这一忏悔表现也是人们原谅他的前提,因为人们可以寄希望于他 的未来行为会有所改善,为此而对他采取包容态度。因为人们都相信,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会出现一些非理想的行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一个人压根就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道德负载,那么社会将自己的子女交付托给他则是不放心的,甚至是危险的。范跑跑正是在这一点上违背了人们的善良期盼。因为人们不仅为范跑跑的行为担心,也为自己的子女因为受范跑跑的影响而成为如同范跑跑这样的人而担心。人们有理由这样担心,这种担心才是社会道德发出声音的依据。

范跑跑的道德范式就是自私自我。“除了我的女儿,即使我的母亲„„”,这种表白并不说明他还担负着对女儿的责任,因为他对女儿的情感很可能是他自己的情感寄托的表现,而不是出于什么责任感。这种情感并不比动物保护自己的幼小儿女的行为高尚多少。换言之,这种行为只是一种情感体现,而不是一种道德责任的体现。道德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但不等同于情感,因为道德更多的是出于义务和责任,而不是一种情感选择。所以他对女儿的情感并非一种高尚的爱的动机,而是一种狭隘的自私的动机。

他对母亲的照顾也作为排除的范围更说明了他的自私本性。在中华伦理道德中,对于父母的爱是天然的,是没有选择的,是“孝”的范畴,而他此时做的这一排除严重违背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社会道德观无法接受的。当然也是违背社会所期许的。我们知道,爱自己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基本的伦理,在危难之际完全弃自己父母的安危于不顾的人是丧失了做人的资格。人们相信,对父母的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人如果没有感恩和报恩的心理,怎么还能够算做人类?

范跑跑行为错误在先,言论错误在后,而且言论错误的危害性质更甚于其行为,这是人们无法宽容他的理由。我们不能因为他说的是真话而宽容他,也不能因为他平时无大的过失而原谅他,我们不能原谅他的理由是他的做人本质——即关于做人的信仰是有问题的。换言之,社会不欢迎这样的人。当然,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更不能容许这种人立足。

可以说,在当今社会,范跑跑属于思想异端的人,也可以说是思想和行为都存在严重偏执的人,即便他有才学,可能他也具有如同他自己目空一切的本领,但从根本上说,社会并不欢迎这种人。这种严重违背社会道德期许的人,人们怀疑他是否有严重的心理障碍,是否属于偏执狂类型。如果不属于狂的类型,一般是不敢与公共道德规范相对抗的。有所畏惧,是正常人的表现,无视规则,无所畏惧,是一种狂妄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心理不健康的人也是不适合作为教师的。

所以,人们的偶然的过失能够获得人们的谅解。但怕的是有过失的人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是过失,而是把自己的过失标榜为义正言辞的,这就有点强词夺理的味道,有点流氓和诬赖的品行。我们经常对一些犯有重大过失的人表现宽容,其根本就在于其有改过从善的表示,是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服从,而不是对社会伦理道德践踏。往往许多犯错误的人都抱有一丝侥幸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够绕过社会道德和舆论的审判,而其从根本上是对社会道德舆论是畏惧的,这也显示出正义的力量。

范跑跑压根就是漠视社会道德的,这显然与其“传道”身份是不相符合的。因为他所传授的道非个人之道,乃社会之道,这是社会所交付的责任,而不是他自己的选择。因此,他作为教师是合适的,这种思想是不能被宽容的。

即便我们已经进入了多元社会,价值观允许多元,社会显得更多的包容和理性,但作为教师这一特殊职业,其传播的道德范式必须以社会主流的或社会公认的价值准则为归依,在此他是没有选择的。如果存在选择性的话,那么教育的目的性就无法保证,教育就不能接受社会的信托。

三、范跑跑跑得并不太远

我们说范跑跑的行为和思想距离教师太远,也背离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因为他可以弃自己的父母于不顾,这是社会道德准则所不能允许的。这是否丧失做人的基本资格,或者是否突破了做人的道德底线?

对于这个问题谁都不能进行贸然的评论。因为他的思想仅仅适合于危险处境的话,那么是可以宽容的。因为他是出于生物的本能。如果是他的一贯行为,在任何时候都如此的话,那就突破了做人的底线。幸好他的平常表现不是这样,只是在危机关头才表现出这样。人们可以原谅他是因为把作为一般人来看待的,而不是作为教师来看待的,而且也是把他放在特殊情况下来看待的。如果不是特殊情况,其行为和动机思想断断是不能被原谅的。

从多方面的报道可以看出,他平时的行为多有偏激之处,但还没有完全背离常规。当然,不背离常规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需要。我们一般不做这种推论。我们所看到的是,他经常在思想上有离经叛道的表现,并且以他所接受的知识作为依据。我们说他是个有思想的人,只是这种思想有点怪异,难以为主流接纳,而且他的行为均是在一种个体主义的功利主义的思想支配下的,但还没有出现严重的损人利己和自私自利的程度,这样人们不会因为他有这种或那种的思想而谴责他和惩罚他,而是要他在他的思想自由和职业规则之间进行取舍。无论这种取舍是他主动进行的还是他被动进行的,他必须要进行抉择。

正是因为他坚持自己的观念思想,才使他显得是偏执的。他的偏执,俨然是以为他自己坚持了真理。作为一般人,只要没有做出危害别人的实际行动都是在宽容的范围。而且作为一般人,他有这种思想,人们也不会在意。但作为教师则大不一样了,因为有教师的准则在规范具体行为,这就容不得他绝对的个人自由。

作为人,他忠实于自己的思想,如此他还是有可取之处,因为他没有伪饰自己,没有狡辩,如此,他还保持了做人的诚实,尽管他所维护的这个人并不真正意义上光明正大的人,而是一个狭隘意义上的人。

但他要传播他的思想,则必然是要受到严格限制的,因为他挑战的是社会道德,还不仅仅是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那么他就没有被原谅的理由了。所以引起争论和讨论正是社会道德力量在起作用,尽管社会道德力量在表现方式上也多有过激之处,但总体上表达了社会对基本道德维护的声音。这种讨论本身就是思想宽容 的表现,这是一个社会走向宽容的表现,也是一个社会走向进步的表现。特别是社会还允许他为自己行为辩护,这是对他作为人的权利的维护。毫无疑问,他的思想是不值得传播的,只是作为批判的靶子而存在的,是人们应该引以为戒的。

所以,从范跑跑所忠诚的西方的极端的个人主义学说而言,他没有跑得太远,因为他没有作出严重危害他人的事实,但他没有做到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作为一种特殊思想观念而言,他的思想虽为异端,但也没有必要进行大加鞑罚,因为它可以作为思想进化的磨砺器而存在,作为一种对照的读本存在,并非完全没有存在的价值。人们正是在鉴别过程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也在选择中改进公共道德规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范跑跑树立了一个思想异端的范例,但其行为并没有跑得太远。

正是这样,我们才更多地给以宽容和理解,促进其更加明白公共之道,而非坚持完全的一己之道。我们不能因为他的思想异端,而使得社会思想也走向异端。走向包容才是社会进化之道。说范跑跑跑得虽然快,但没有跑得太远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社会包容。

四、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对决

即便我们从理解范跑跑的本能冲动出发来原谅他,那他的行为也不是最理性的。我们知道,求生本能是人的理性行为的最基本的表现,是人在无意识状态下的选择,在这个意义上是不受道德审判的。但如果是自己非常清醒的选择,那不可避免地将接受到道德的审判。如果真的象他的思想中想的那样,那他不是一种冲动行为,而是一种理性行为。当然他的理性是属于个体理性,是个体为了保存自己而采取的行为。但这种行为从个体的出发点而言是理性的,因为他认为这样自己最快,最少负担,最大限度地逃到安全地方,而未必就是真正理性的,因为个体理性必然会引起混乱和冲突,导致更大的非理性。

我们曾听说过无数次因为恐惧而导致商场、庙会的大量践踏死伤事件。从出发点看每个人都是在为了保护自己,是个体的理性行为,但这种理性行为却是无序的,并成为盲目的,最终导致更大的非理性。如果采取有秩序的疏散或撤退,这样的代价就小的多。这次汶川的事例说明,有的学校在有组织的疏散中毫无损伤,而那种无秩序的自顾自的行为却伤亡惨重,生还者极小。这就是说集体理性的价值要远远高于个体理性的价值。所以范跑跑事件只说明了个体理性的作用,而没有折射出集体理性和社会理性的意义。

范跑跑所代表的是个体利益至上的价值,这种价值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我们社会所提倡的是社会价值优位原则,换言之,个体利益不能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在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个体利益要服从社会利益,也就是要服从集体利益。因为个体不是完全孤独地生存,他必须依赖于一定的集体,如果集体不存在了,个体存在就没有价值了。而单个组织服从更大的组织,社会就是如此建立起来的。即使在西方强调个体主义,但在集体面前,个体必须让渡一些权利,从而成为社会组织的契约。在社会契约面前,我们就不能一味地强调个体利益的重要,在此个体利益的重要性是有限度的。

只有当个体利益转化成社会利益时,个体的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所以,个体理性也只有在变成社会理性时,个体理性才能成为真正的理性,否则这种理性就不是真正的理性,而只是一种利己的本能。

在范跑跑事件之后,我们更应该提倡的社会理性,而不是盲目肯定个体理性。我们之所以会宽容范跑跑的行为,是因为他是在集体无意识状态下做出的,学校作为集体、作为组织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或者说是疏于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同时他们对于作为教师的个体是缺乏约束的,所以他们也应当为出现范跑跑的思想和行为负责的。但在普遍的无意识状态下,这种追责就没有了意义。所谓罚不责众就是这个意思。但这足以作为进行警示的范本,即教师是要对学生负责的,学校是对教师的行为负责的,因为学校是作为一个组织存在的,它是一个集体,而不是一个不相干的个体。

因此,当我们完全排除了恐惧的干扰后,我们的行为就会理智起来,就不单纯是个体的理性行为,而是采取集体的理性行动,这样作为人死也有其价值,而不是仅仅作为生物体的人的生与死。人生不可避免地会面对恐惧,而个体力量总是非常渺小的,而只有组织力量,集体力量和社会力量才是巨大的,才能最终战胜恐惧。所以个体理性的价值是有限的,个体价值也是最终的,个体理性必须回归到集体理性和社会理性。唤醒社会理性应该是范跑跑事件的最后意义。

(起初我不想涉足这些是是非非的讨论,我认为现在的讨论已经失去了理智对话的本色,而是一种表演和攻击,这显示出了一种集体的非理性行为。范跑跑作为一个个体事件本来意义没那么大,但社会给予这么大的关注倒使得其意义提升了不少。范跑跑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敢于真实坦白自己,这一点也不能不令人侧目。如果他是完全无视社会规则的人,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社会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林子大了,社会鸟都会有,社会大了,什么人都会有。问题就在于范跑跑在宣扬一种利己主义为本质的个体主义哲学。这种哲学与教师职业而言是不合适的。如果换一种立场,则可以发现,范跑跑的思想作为一种个体生存哲学,也并非完全没有其存在的价值。在市场经济社会,如果人完全没有利己的本能,利己的思想,那么社会运转就缺乏了动力。社会的制度规范就是为了管制人的利己本能过大化。因此我们不能指望每个人的思想觉悟都是高尚的,人生目标是崇高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排除一些人主要是为了自己而活着,因为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从个体生存境遇出发的,它的产生是有其道理,我们给予理解是一种人道关怀。作为特殊职业的教师,人们期望其道德水准是高尚的,至少其自私的动机不是明目张胆地袒露的,这就是社会的廉耻感。而范跑跑的行为已经超出这个底线,因为他已经成了个体信仰,开始与社会道德规范发生了冲突,这是社会不能原谅的根本原因。但社会讨论又给予了过分的关注,人人都似乎是以道德标兵式方式来讨伐他,似乎要致其死地而后快。我想这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我们首先要尊重他是个人,其次我们要理解其特殊境遇,再次我们要遵守讨论的规则,最后我们还要注意不要累及无辜。我们最怕的是进行大批判式的讨论使其自身无容身之处,同时使妻子儿女甚至父老一同受到株连。我们讨论和关注的目的还是为了帮助人,而不是为了打击人。这是我们的立场。所以我不赞成使用以暴制暴或以毒攻毒,我们应该宽厚待人。至于教师职业,它是有规范要求的,范跑跑必须在这里明确自己的选择,是坚持自己的立场还是遵守教师的规则。无论什么样的选择

尴尬的“强奸案”背后 篇3

强奸“男人”构成犯罪被判刑

2010年春季的一天,17岁的李晓华在打工回家的途中,结识了河南淮阳县安岭镇的张国柱和赵大梅。李晓华从小就长得唇红齿白,说话轻声细语,像极了女孩子。张国柱和赵大梅喜出望外,决定利用李晓华“放鹰”,即以给李晓华找“婆家”为诱饵,骗取对方彩礼,钱到手后,李晓华再伺机逃走。征得李晓华同意后,2010年4月6日上午,家住河南省太康县老冢镇某村的刘大圣找到了他们,并拿来1万元现金为智障的侄儿相媳妇。

第二天,李晓华就被“娶”到了刘家。当晚,刘大圣把智障侄儿推出洞房后,扑向了“侄媳妇”,并对其使用暴力,欲行不轨,虽然没有得逞,但李晓华的男儿身份却暴露了。刘大圣当即向当地警方报了案。接到报案后,办案人员以涉嫌诈骗罪将李晓华、张国柱、赵大梅依法逮捕,以涉嫌强奸罪(未遂)将刘大圣刑事拘留。

2010年11月1日,河南省太康县人民法院一审结案。张国柱、赵大梅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5000元;李晓华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刘大圣因犯强奸罪(未遂)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17岁男生遭同性“强奸”难讨公道

2010年1月3日,江苏省扬州市某中学读高一的17岁男孩小刚,应江都市某同性网友邀约,前往其家中玩耍,被其性侵犯。2010年3月28日,小刚的家人向警方报了案。警方以不知“同性强奸”究竟该定性为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为由,暂不予立案,只表示介入调查。

事实上,早在2006年12月,江苏扬州就曾发生过一例男子“强暴”男子案件,警方虽然抓捕了“嫌犯”,但由于《刑法》上没有明文规定,最后只能将“嫌犯”行政拘留15天。

“同性性侵害”是一个法律空白

对于刘大圣被判刑,各界有着不同的说法。法院的解释为:被告人刘大圣强行与妇女(他当时并不知道李晓华是男人)发生性关系,其行为已构成强奸罪(未遂),鉴于刘大圣犯罪后主动交代其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对其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對此判决,河南鼎盛律师事务所的李阳律师认为,强奸男人不构成强奸罪。依据我国《刑法》规定,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也就是说,强奸罪保护的是女人的性自主权,而不包括男人或其他。

但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的丁岚法官认为,强奸男人也可构成强奸罪。其实,在理论界,关于误把男人当女人强奸是否构成强奸罪,也存在着争议。2005年司法考试也出过类似考题,选择题的4项答案中,其中有“不构成犯罪”和“强奸未遂”两个答案,正确答案是“强奸未遂”。结合本案,刘大圣误以为李晓华是女性,主观上有强奸的故意,客观上使用暴力手段,强行与李晓华发生性关系,因意志以外的因素(李晓华是男人)没有得逞,完全符合强奸罪的所有特征,应以强奸罪(未遂)进行处罚。

对于强奸罪,郑州大学法学博士刘静是这样说的:刑法学意义上的强奸罪,专指男性对女性的性侵犯,立法本意在于保护妇女性权利不受侵犯,而一般意义上,强奸的概念更加宽泛,“男性对男性”、“女性对女性”,甚至“女性对男性”的性侵犯都应涵盖其中。但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就不得定罪处刑。如此一来,上述三种性侵犯都不能以“强奸罪”论处,取而代之的是以猥亵罪、侮辱罪、伤害罪进行行政处罚。比起强奸罪“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力度,现有法律对“同性性侵害”中受害人的保护力度远远不够。

“安全协议”背后的焦虑与尴尬 篇4

毫无疑问,学校的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且不说感情上让人难以接受,单是以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来衡量,签订这样的协议也是不合理的。况且,国家早有明文规定,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学校不承担事故责任(见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因此从法律法规层面来说,学校与学生签订这样的“安全协议”纯属多余。

可是,学校也有苦衷。近年来频发的“校闹”事件,常常让相关规定遭遇尴尬。在某些学生安全事故处理上,学校很多时候哪怕赢在了理上,也输在了时间与精力上,因此面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学校犹如惊弓之鸟。加上某些上级主管部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维稳思维,给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可以说,学校害怕纠纷、害怕担不该担之责,成为与学生签订“安全协议”主要原因。一来,学校觉得签订此类协议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能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安全意识;二来,此种方式对于“厘清责任”有一定作用,必要时能给事件的处理增加“赢的筹码”。

要求学生签订“安全协议”,折射出学校的管理焦虑。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不利于学校的健康发展。该如何化解这一焦虑呢?一者,要依法行事,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在面对学生安全事故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处理,避免为了“维稳”而任意牺牲学校利益;二者,学校要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尽量避免晚自习下课太晚(该事件中的学校晚自习上到22点,明显就不合理),降低学生放学期间的安全风险;三者,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相关工作,比如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总的说来,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意识到,任何规章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双方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多一些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促进家校和谐,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责编 欧金昌)

看了本期教育时评的文章,您是不是也有话要说呢?或者对别的教育事件,您也有自己的观点?欢迎留言或投稿:gxjydd@126.com。

中国举重尴尬背后 篇5

同样是B组战术,朝鲜选手严润哲男举56公斤级比赛中挺起自己三倍体重的重量,奇迹般地收获了这个级别的金牌,而在A组出战的吴景彪最终在这个“必保”的级别仅获银牌……中国举重队现在面临的压力,比杠铃还沉重。

一张“白卷”背后,反映出中国举重在选拔机制、省市平衡、补偿照顾等多方面、深层次的问题。

这次失利,让中国举重队和某个省丢掉了一枚“计划内”的奥运奖牌,而周俊的未来才让人更加担心。丢掉的奖牌还可以重新夺回,但一名年轻选手崩塌的信心,岂是轻易就能重新建立的?

■追踪 周俊爆冷 总局领导不解释

为什么是周俊?有媒体已经就周俊意外入选并惨遭滑铁卢一事进行了全面报道,但在伦敦现场,国际友人的不解和中国举重掌门人马文广的不解释形成鲜明对比,非常扎眼。

国际举联官员:意外!不解!

周俊比赛结束后,国际举联竞赛主任、伦敦奥运会技术代表阿提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直言,他对此感到意外和不解。

阿提拉说:“周俊给了我两个意外。第一个意外是,为什么她只报名150公斤参加B组的比赛?在我的记忆中,奥运会上从未有人在B组拿到金牌。第二个意外是,中国队实力强大,可你们的选手竟然三次试举失败。”

前美国队主教练吉姆也观看了周俊的比赛,他在赛后主动找到新华社记者:“我对这样的表现感到震惊。中国队每个女运动员过去不是拿金牌就是得银牌,但是这次是零。这是一个大新闻。”

中国教练:紧张、受伤导致失利

女队教练许敬法参加了周俊比赛的现场指挥,他在赛后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上场前周俊在后场已经能够举起92公斤的重量,按照正常发挥是可以举起95公斤的。

许敬法说:“周俊赛前减重和准备工作做得都不错,赛前状态也还好,但是她在后场把腰扭了一下,队医看了一下无大碍,但的确影响了她的心态,她上场后动作都变形了。”

马文广:不意外、不解释

中国举重协会主席马文广当日并没有观看周俊的比赛,而是以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的身份观看了柔道比赛。他是接到中国队电话才知道比赛结果的,他对新华社记者说:“我对这样的结果不意外,我过去就说过,周俊只要发挥出她的水平就行了。”

马文广认为,周俊力量大,年纪小,但是技术动作基础不稳固。他说:“她发挥不够稳定,让她锻炼锻炼也好。”对于为何让一个年轻的运动员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锻炼”,马文广对此很无奈地说:“我以前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对此我不再作任何解释。”

谜团 好想念糍粑,不愿提中国

湖南姑娘赵常玲是如何成为哈萨克斯坦选手祖尔菲娅的?哈萨克斯坦的举重奥运冠军祖尔菲娅有一个中国名字:赵常玲。或者可以说,出生于湖南永州的赵常玲,2008年后有了一个哈萨克斯坦名字:祖尔菲娅。

站在领奖台上,19岁的祖尔菲娅手抚胸口高唱哈萨克斯坦国歌,并且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走下领奖台,她激动地用中文说:“我想到了过去训练中遇到的挫折和艰辛,所以哭了。”

虽然操一口流利的中文,但是祖尔菲娅不愿意提起与中国有关的话题。什么时候离开中国的?不知道。家人在哪里?家人在家。不过说起想不想念中国的美食,她干脆地回答说“我好想念糍粑。”

在场的哈萨克斯坦记者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样一个故事:祖尔菲娅不是中国人,而是东干人。东干人早在清代辗转北迁至哈萨克斯坦,但仍然保留了很多传统,中文就是其中一项,所以祖尔菲娅会说中文。但很显然,长着中国胃的祖尔菲娅的经历远非这样简单。

湖南省体育局官员周均甫曾在中国队出发伦敦前告诉新华社记者,祖尔菲娅,也就是赵常玲,是湖南省体育局在2008年向哈萨克斯坦输出的运动员。周均甫回忆说,2007年3月,哈萨克斯坦举重队来湖南转训,他们提出希望赵常玲和邓建英两位运动员到哈萨克斯坦生活,代表哈队比赛。湖南省体育局按照要求向中国举重协会报告,但是得到批复是不同意当时已经小有成绩的邓建英出国。最终在2008年初,赵常玲被交流到哈萨克斯坦。

国际举联竞赛主任、伦敦奥运会技术代表阿提拉对新华社记者说,国际奥委会规定运动员入籍三年以上才可以代表这个国家参加奥运会,这是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和国际举联没有关系。但是所有参加举重比赛的运动员必须获得他所代表国家的国籍。

周均甫也向新华社记者确认,祖尔菲娅的确拥有哈萨克斯坦国籍。 新华社记者在赛后问起祖尔菲娅是否回中国,她想了很久说:“我不知道。”

■时光隧道

回到广州亚运会,当时多方媒体报道了哈萨克斯坦多“汉语高手”、翻译只能“打酱油”的故事。当时,祖尔菲娅输给了同门师姐、湖南选手李萍。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祖尔菲娅主动要求用中文回答问题,她当时解释说:“我是哈萨克斯坦‘东干族’人。‘东干族’人会说一点点中文。我特地学了中文,所以中文没问题。”新闻发布会结束之后,她还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我在新疆学了两年中文。这可不是白学的,说得还不错吧。”

在广州亚运会上,哈萨克斯坦夺得63公斤级冠军的迈娅·马内扎会说一口浓厚东北腔的汉语,后证实她也是曾在湖南注册但后来被交流出去的辽宁阜新举重姑娘姚丽。

本届奥运会她同样将代表哈萨克斯坦出战女子63公斤级的比赛。

■有此一说

奥运会后,她重新做回“赵常玲”

据报道,根据双方的协定,伦敦奥运会是赵常玲最后一次代表哈萨克斯坦参加国际赛事。“在奥运会之后,不出意外的话赵常玲将回到中国,参加一系列国内比赛。”一位举重界知名人士介绍。因为不参加国内赛事挣够积分,运动员是不能参加全运会的。而她明年会代表哪个省参加全运会,到目前为止这还没有定论。显然,她仍需要听从领导的安排。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精彩背后的尴尬】相关文章:

阅兵精彩的背后范文06-19

迟到的背后……09-10

奖杯的背后04-16

谎言的背后06-06

背后的成功06-26

成功背后的感言05-24

美丽的背后作文04-07

美丽秀发的背后09-12

繁荣背后的危机05-01

名人背后的故事05-08

上一篇:兴趣和信心下一篇: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