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

2024-06-02

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精选十篇)

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 篇1

1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有待提高的地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尤其是大学阶段的教育, 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一门在传统教学中已经受到重视的学科, 在高职阶段更是受到了重视, 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然而在目前的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1.1 教学内容不够全面

增强学生的体魄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使命, 然而在这个处处充满竞争, 学生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是至关重要的。教学实践表明不仅传统体育项目能够达到增强学生体魄的目的, 很多现代体育项目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并且对学生而言有更强的实用价值。例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开设华尔兹, 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以锻炼, 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掌握一项良好的交际技能, 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目前的职高体育课堂依然存在教师将注意力集中对学生进行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现象, 很多现代体育项目被忽视,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学的意义不仅是帮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同时更是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让学生能够有积极健康的心理。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之中生存下来并且取得比较好的发展。当前社会各个群体之中心理问题的出现越来越频繁, 体育这门旨在提升学生健康程度的学科, 自然要肩负起提升学生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程度的重任, 而目前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依然将注意力集中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训练, 通过身体素质确实能够让学生的生理变得更加的健康, 让学生免受疾病的侵扰。但是疾病不仅会侵扰人们的生理, 同时也会对热门的心理产生比较大的威胁。

1.3 运动意识的培养不到位

对职高学生而言,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进行训练的机会是比较少的, 每周只有几个小时上体育课的时间, 这样的锻炼时间的安排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如果只能够通过课堂时间进行锻炼, 那么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必然会大打折扣。所以仅仅依靠简单的课堂锻炼是很难真正起到锻炼的作用的。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终身体育的观点。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让学生积极参加到锻炼之中。简单依靠学生的自觉要求学生进行锻炼是不切实际的。这样会让学生有偷懒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1.4 个性化教学工作不到位

体育教学的宗旨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然而体育项目有很多种, 并不是每一项体育项目都具有普适性, 不同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 而这些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体育选择。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好的体育项目, 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目前高职阶段的体育教学依然以相关方面安排的课程为主, 虽然学生有选修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的机会, 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 可见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方面做的还不到位,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也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建议

2.1 丰富教学内容

针对目前高职学校对学生进行的体育教学项目比较单一的情况, 相关部门在制定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应该实现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化。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其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好感并积极的投入其中。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上体育课, 对于一些传统的体育项目, 学生早已有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依然对学生进行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 难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可以将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内容运用于课堂教学中,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 实现体育教学项目的多样化, 能够使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掌握更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体育项目, 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2.2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也都有适合自己的训练项目, 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实现因材施教。在体育课堂上想要做到因材施教, 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提出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建议。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因材施教,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终圆满的达到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

2.3 提高教学观念的科学性

教学观念对体育教学的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高职体育教学想要真正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就必须要努力改变教学观念, 打破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束缚, 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引导教学。在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 高校体育教学的相关领导者一定要密切注意现代体育教学的最新动向。同时他们还需要积极的观察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真正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做教育的重要目标。另外高校要积极提高教师的待遇, 教师只有在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教学之中。因此可以说满足教师的要求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2.4 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

要想真正的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就要有意识的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鞭策学生的进步, 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并且积极努力的改正这些不足。传统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只看重学生的体育成绩。其实这样的评价方式是不正确的。教师在考察学生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出发, 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当做教育的目标。因此除了学生的成绩之外, 教师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

3 结语

该文首先对目前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希望这些问题能够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加以解决。相信在教师与学生的不断努力下, 学生的身心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体育教学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阳光体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做体育教学工作是每一个教师都必须要仔细思考的重要问题。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责任, 体育教学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和成长进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如何做好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笔者在实际调查过程之中发现, 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还存在众多的问题, 必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 笔者主要针对如何做好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工作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体育,课堂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徐博.浅谈高职体育教改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才智, 2014 (5) :193.

[2]卢正磊, 关志军, 闻世杰.试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J].知识经济, 2013 (12) :144.

[3]卢竞荣.学校体育促进中学生适应教学环境能力的研究[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7 (3) :216-221.

[4]曹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浅谈[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2, 14 (1) :78-80.

[5]赵海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2) :24-25.

[6]李小莉.普通高校实施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2) :83-84.

[7]杨菊芬.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6) :150-151.

体育教学随笔之阳光体育 篇2

初中学生心里的世界往往都是很美好的,没有谎言,没有阴暗,没有勾心斗角;而学生心里的体育运动,也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阳光,这种孩子般天真的愉悦感受,来自于人类运动的天性,来自于运动本身积极向上、健康的本质。哪怕在他们的脚下是并不平整的操场,在他们手里玩的是并不时尚的破旧体育器材,这些都丝毫没有影响着他们对体育运动的渴望和由此带来的快乐。

既然学生眼中心中的阳光体育运动如此让人向往,令人享受,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是否应该在笑语之后,思考一些什么,或者能够为学生们的笑声增添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呢?我认为孩子们需要的是一点点自由,一点点无附带压力和条件的自由活动时间而已。

如今的孩子们,在深重的升学压力、应试压力面前少了许多笑脸,即使给他们一些课堂内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种附带着压力和条件的活动又怎能让孩子们舒展了眉头去开怀的活动?

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 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学改革 阳光体育

一、研究对象: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

二、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水平,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学生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陕西省的高等职业教育近几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们大多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学校体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一个薄弱环节,响应“阳光体育”精神,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势在必行。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体育学、职业教育学、学校体育法规等方面的文献资料,查阅中职院校体育教学方面的相关资料,查阅有关信息网。

三、高职院校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大面积扩招,学生人数迅速增长,而教师人数增长缓慢,导致师生比例指数严重失调,教师工作负荷越来越大,课堂教学不能男女生分组教学,体育课教学目标任务难以完成。男、女体育教师比例、职称和学历结构配备不合理,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严重偏低,部分老教师上课动作不协调、示范不到位、知识老化、思想保守,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适应不了高职院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体育教学场馆设施和教学器材严重不足

体育场馆设施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和训练的物质条件,也是衡量一个高职院校体育运动发展状况的标志之一,良好的场馆设施是保障体育教学任务完成的基本条件和保障。许多高职学院体育场馆不能满足正常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有的高职院校采取教学点办学,体育场馆设施简陋,教学环境差,学生人数多,教学器材严重不足,特别是室内体育教学不能正常开展。活动场馆太少,影响了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体育教学内容开设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内容是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和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依据,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按照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三年制大专应开设两年体育课,共144课时。虽然高职学院体育课的开课率达到100%,但是大多数的高职学院没有开设体育理论课;没有开设选修课和男、女生分组教学,满足不了不同性别、兴趣、身体素质学生的需要。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功利教育严重阻碍了高职体育的发展,并形成了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进度、统一考核的教育格局和学校中心、操场中心、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四统一”的格局和“三中心”的模式使体育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篮球、田径、足球和武术等项目,体育教学内容较单一、枯燥,技术性较强,趣味性不足,没有能够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满足学生的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而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阳光体育”、“社会体育”、“职业体育”的教学内容,难以进入体育教学内容。特别是现行的体育课程结构职业特点不突出,没有围绕高职学院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开设课程,针对学生劳动就业应该具备的职业身心素质的专门培养,缺少和学生就业实际需要紧密相关的职业实用体育教学内容,严重抑制了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途径或手段。从教学内容看,片面强调有关考核的技术项目和达标项目,教师是考什么教什么,学生是考什么练什么,教师一味的主导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动作用受到了压制。体育教师教学惯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指导法、直观法等。这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改变教师主导地位,轻视学生客观主体,教学过程中兼顾大多数学生,忽视了个别学生的差异性。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看,学生始终围绕考试达标这根指挥棒转,处于被动从属地位,教师“注入式”、“填鸭式”的教法,抑制和妨碍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使体育教育偏离了自身应有的价值尺度。

(五)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态度

据有关资料调查得知,高职学院的学生都肯定了体育课的重要性,并持有良好的体育态度,但仍有少部分学生不喜欢体育课。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技术差,学校缺少场地和器材,教师授课的内容不够丰富生动。体育教学内容单一、枯燥,趣味性不足,内容不够精练,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四、关于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设想

(一)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阳光体育课程体系

1.确保体育课教学时数和体育理论课时数。

学校体育课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基本保证,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要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文件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体育课程的规定:三年制大专必须开设2年体育课,共144课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理论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积极落实“冬季长跑令”。

2.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需要,开设体育选项课教学。一是根据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设计多类体育课,并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二是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阳光体育”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根本和基本出发点,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三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兴趣爱好,结合地域、气候、场地器材等情况选择丰富多彩的、有锻炼实效的、体现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教学内容。四是与学生将从事的职业有机结合起来,紧密结合专业就业特点。

(二)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

在高职学院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单一型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创造开放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采用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三)组建学生体育俱乐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高职院校要组织成立大学生体育俱乐部,由学院向学生提供体育锻炼所需时间、场地、器材、辅导教师、体育项目。教师负责指导和学生自主管理为主的模式。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学生自愿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形式可以是冬季体育长跑月、旅行、登山、野营、运动会、体育节等活动,使学生“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系系有特色”,对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优秀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激励学生积极地投身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去。

(四)调整教学大纲,加快教材改革

随着体育课程设置的改革,高职学院体育课程逐步向选项课和体育俱乐部等多种形式过渡,这就对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要结合自身特点,遵循实用性、针对性、终身性、职业性的原则,修订和编写新的教学大纲。根据专业技术和职业体能所需身体素质的不同,选编实用性较强的教材,内容具多样性和可接受性,偏重于非竞技运动项目,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同时将职业劳动与自我保健、职业与心理健康、职业与安全教育等内容纳入到体育教材中。

(五)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是实现高职学院体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要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体育教师;可以采取转岗、返聘、送教、提高待遇等方式方法,使体育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基本保证。加强现有体育教师的培训,从而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使体育教师在学历、职称的结构和男女教师比例上实现优化配置;重点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采取鼓励优秀教师“支教”和“走教”的形式支援薄弱的系部,使体育教师从“单一的技术型”向“双师素质型”转变,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师队伍。

(六)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改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

高职学院要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要认真执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有计划地配备体育场馆设施与体育器材。可以通过社会、政府和企业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改善教学环境,从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着手,遵循“小场地、大体育”的原则安排场地,设计安全器材,追求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保证学院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小结: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或高技能人才的大专学历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它既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也不是传统的普通专科学历教育。通过三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把可塑性很强的具有高中或职高学历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即时上岗的应职应岗能力(含技能),又具备适应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德、智、体、劳、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玉扩,陈庆合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2]温喜壮,张孝荣等.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辽宁财专学报,2004(3)

[3]姚立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阳光体育顺利开展.中国学校体育,2008(9)

[4]刘海元.进一步深化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推进阳光体育工作.中国学校体育,2008(9)

[5]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职业技术教育,2004(4)

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 篇4

“阳光体育运动”这一概念作为一种在中国大陆推行时间很短的“新生事物”, 是以增进学生这一群体的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 以提高中华民族整体身心素质为最终目标, 肢体活动层面的练习为基本方式的一场全国范围内声势浩大的学校体育活动。

2 湖南省某高职院校在与“阳光体育运动”相关的教学改革中的策略

2.1 形成以学生发展作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并围绕其来更新教育观念

湖南省某高职院校一直在为转变教育观念以逐步摒弃应试教育这一陋习而不懈努力, 在此过程中, 该校领导者深切认识到学生整体体质大不如前这一不争事实, 并在其间感受到了“阳光体育运动”在改变这一现状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从而形成在观念上除自己做到“与时俱进”之外, 通过一系列渠道和手段促使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育子观, 使各个方面的支持和鼓励来促进学生踊跃参加该运动, 甚至自己也“身体力行”和“现身说法”。通过主题班会、“政策”扶持、自主宣传、自创活动、亲身实践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与“阳光体育运动”相匹配的健康观和发展观, 形成自觉参与该项运动并亲身对其进行改造以使其适合自身特点。

2.2 通过考评方法和操作内容的改进和调整来提升“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性

首先, 通过学校主管体育的部门联合兄弟单位对本校的教育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并授权主管体育的部门对本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形成常态化、专项化的督导检查制度和相应的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并在各种绩效考核中对对执行“阳光体育运动”到位、成果显著的部门和个人以物质性的表彰奖励等。其次, 在学校的基层方面, 努力建立各个专业或年级、班级为单位的“阳光体育小组”, 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将普遍原理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后形成的“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付诸实施并加以检验, 从中将执行、监督、反馈机制进一步完善化。

2.3 将课堂教学与“阳光体育运动”相互结合

一是对政府设置的相关规定 (高职院校一、二年级的学生必须开设体育必修课程, 三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 严格执行, 即严查对体育课的削减、挤占等行为, 并规定教学计划中必须列入无体育课的学习日必须组织“每天锻炼一小时”活动的内容。

二是通过体育教学改革来形成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引导和督促。

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开设操作性强、认可率高的体育项目作为“阳光体育运动”内容, 并在操作过程中兼顾高校体育远近期的效益, 摒弃过分强调技术、技能的做法, 转而关注学生在其间表现出的自制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出发来精选和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有效摒除重复、脱节等教学弊端。

改变体育教学制度。有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在某些专业中试行, 称作“三年三种课”, 即第一学年开设事先分为初中高级别的不同体育项目和各自授课时间加以公布, 由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选择的“体育选项课”;第二学年开设针对不同专业身体素质或技能的特殊要求而“对症下药”的个性化体育项目课程即“职业模块课”, 用以给不同专业的学生日后从事的职业打下身体素质方面的基础, 力求一定程度上防止常见职业病的发生;第三学年则开设由学生自愿参加、自主报名的“体育俱乐部课”, 以有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并将其与兴趣爱好形成统一。第二套方案是在全校广泛推行, 称作“俱乐部教学”。总共设计早午晚三个不同的教学时间段, 由学生来三选其二 (毕业班三选其一) 来实行教学, 并在此基础上设立相应的制度体系来加以管理。

积极探索新教学方法。使“阳光体育运动”相关的体育教学在各方面上做到灵活多变, 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而将体育运动方式分作不同形式 (如班级、年级、小组、个人、男女分化) 来实行, 以此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良好生活习惯。

兼顾心理教育。通过引用一些其他地区甚至国外的成功经验和理念, 充分提升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使其能够利用一切促进体育锻炼的有利因素, 在自觉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锻炼。

2.4 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强化参与意识并形成课外体育活动体系

“阳光体育运动”就是创建和保持相应的校园体育文化。通过广播站、校报等一系列宣传方式来形成对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和体育健康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建议, 形成舆论上的正确导向和相应知识的普及, 从而使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同时, 也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特有的网络、海报、宣传手册、课堂教学、知识竞赛等方式, 形成将健康理念与“阳光体育运动”相互结合的舆论、指导、引领、操作体系。

课外体育活动体系的建立, 是“阳光体育运动”能够得以发展壮大的最基本条件。一方面各级管理部门进行的一系列学习和交流活动来使其充分认识到“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地位, 形成“全党齐心, 全民动手”的校园体育氛围。另一方面组建一系列学生体育社团组织, 将在体育方面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多样化需要, 并且为学生创设氛围相对学校更为宽松的体育锻炼氛围。

2.5 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经费投入

在经费预算中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通过与专业部门进行合作, 在体育设施 (场地) 的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因地制宜的优势。设置专门机构和专人管理和维修体育场地器材的同时, 鼓励各个专业、年级、班级和学生个人自购体育器材。开辟多个筹集资金的渠道最大限度吸纳和利用社会资源。努力寻求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社会组织乃至于个人的赞助。加强与各种部门的合作, 促进更多的公共体育机构和设施向学生和学校优惠开放。

参考文献

[1]李艳斌,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11-15

[2]沙茜, “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 运动2013-05-05

[3]石志勇,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05-01

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 篇5

关键词:阳光体育 高职院校 身体素质

一、阳光体育的内涵

为了真正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组织开展了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简称阳光体育运动。这项运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了体育锻炼热潮。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劳动和日常活动中,在中枢神经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培养一线的劳动者,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1.内容的确定

确立阳光体育运动以及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的相关体育竞赛的内容,是顺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保障。在内容上,要根据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特点、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通过对阳光体育运动多年开展经验,以及相关院校特色项目的对比与研究发现,比较简单易行且锻炼效果最好的应属中长跑项目,此外踢毽子、呼啦圈、跳绳、皮筋、健身操、足球、羽毛球、太极拳、乒乓球等体育活动也深受学生喜爱。

2.开展的途径

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时间短、课业重的特点,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让学生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就必须利用好课余时间。教师可利用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讲授锻炼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并在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加以指导。开展的主要途径以早操时间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为主,也可根据各院系的具体情况,普及一套大众广播操,利用好大课间的空余时间;还可以开展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的相关体育竞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开展的方法

体育部、学生处、各系部要通力配合,制定好具体的锻炼项目、竞赛项目及实施方案,要做到每一个项目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案,确定每天锻炼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准备工作做好后,各部门应选派人员深入到具体的体育项目中去,早操时间可定为每天早6:00-7:00,这样既能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又不会影响学生上课及休息。为了确保其实施,在必要的情况下可采取一些硬性要求,但只针对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大课间各系部可自行组织进行,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上好每一节课。以阳光体育运动为载体的相关体育竞赛可在学年初制定好计划,学生可根据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建立体育锻炼的激励性模式,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或在体育竞赛中成绩优异者给予相应奖励,或各系部推荐阳光体育青年。

三、将阳光体育与学生身体素质挂钩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测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对不同年龄段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受传统思想、习惯、意识及自身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体育参与意识较为薄弱。因此将学生体质调研与体育课程及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是很有必要的。

高职院校每周仅一节体育课,课上只能学习相关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完全达不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的。这就必须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每学期的体质状况进行监测,并结合检测结果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运动计划,这样可使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步提高,学生还能根据自己身体素质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锻炼。

四、结论与建议

第一,目前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要促进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的风气,采取多种方式切实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第二,阳光体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彰显学生个性、体现自主选择,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

第三,以阳光体育为载体,探索出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并将此活动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唐蓉,郭琼.阳光体育——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郑婕,李明.高校阳光体育趣味运动项目设计与实施——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垫[J].体育科学研究,2012(4).

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 篇6

1 高校体育社团的概念界定

进入21世纪以后, 我国高校不断扩招, 青年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高于以前, 有限的教学资源在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显得更为紧缺。在体育教育方面, 体育教师的数量并未随着学生人数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出现体育师资供不应求的局面, 这就给高校体育社团这一大学生自己的体育组织的出现创造了契机。卢元镇先生将体育社团从性质和构成主体的角度对体育社团分为五类, 其中高校体育社团就属于第二类即社会体育类社团[2]。目前, 关于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定义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其中有以下几位学者对体育社团的定义:王向东在《大学生自发体育社团的现状及管理》中认为, 高校自发体育社团指大学生为体验体育的娱乐性, 掌握高水平的运动技术, 缓解学习压力, 扩大交往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民间体育团体, 其随意性较强, 管理松散[3]。在李霞的《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群众性多元化服务体系中的功能》一文中, 她认为高校体育社团是高等学校学生的一种自发的非正规的、松散的群众性组织。它作为一个团体, 源于各团体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 具有共同的理念与共同的需要, 是自由、自发和自主的团体[4]。根据对上述相关文献的解读, 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 笔者对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定义进行如下归纳:“高校体育社团是在有共同爱好的学生自愿组织在一起, 在校团委注册成立, 并受其管理和监督, 以自愿为原则, 以健身娱乐为目的, 以体育为手段的一种非赢利的学生社团组织。”

2 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社团的特点

体育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具有联系广、凝聚力强等特点。近年来, 随着阳光体育活动的不断开展, 体育社团的开展表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

2.1 体育社团数量增多, 项目覆盖面增大

通过对哈尔滨各个高职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 自从2007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来, 各个院校的体育社团种类不断增加, 这得益于阳光体育运动以来各个高职院校在体育场馆建设方面加大投入, 为体育社团的丰富提供了硬件基础。近年来, 高职院校增加的体育社团有跆拳道社团、棋类社团、游泳社团等。

2.2 体育社团中学生的参与度越来越高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73%的学生在学校中至少参加一个体育社团。由于体育社团种类不断增加, 能够照顾到更多群体的兴趣爱好, 使得更多的同学能够参与其中。

3 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社团存在的问题

3.1 组织管理松散, 规范性不高

由于体育社团的业余性,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 大学生由于缺乏管理经验, 组织管理方法手段简单, 容易造成活动的混乱无序。

3.2 部分学校场馆建设落后, 限制了体育社团的发展

随着近年来教育部对阳光体育的推进, 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馆建设在近些年逐步完善, 但是仍有一部分学校缺乏充足的体育设施, 不能供学生自由选用, 限制了学生体育兴趣的发展。

3.3 缺少经费投入

学生体育社团属学生自己组织的群众性体育组织, 它的经费来源基本是学生的会费, 缺乏经费是学生社团面临的普遍现象。

4 建议

4.1 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育社团在高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应给予充分重视, 要系统的将体育类社团纳入学校体育教育管理体系, 在资金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同时, 学生体育社团要多渠道筹集资金, 为社团活动创造条件。

4.2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要加强自身的组织管理,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让活动有据可依;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社团的知名度, 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社团, 扩大体育社团的规模。要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学生体育骨干的综合素质, 有利于增强学生社团的凝聚力, 有利于学生体育社团健康、规范的发展。

摘要:大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之一, 是大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展现才华、充分运用体育知识的实践平台。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了在阳光体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开展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旨在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作用, 针对新形势下体育社团开展情况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阳光体育,高职院校,体育社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S].2006-12-20.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105-120.

[3]刘明明.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J].渝西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3) :83-85.

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 篇7

1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

1.1 社团人数偏少, 发展速度较快

近年来,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规模的不断快速发展, 参与人数不断增多。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 全国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社团数量在2~12个, 参与社团学生人数普遍在10~100人之间。这些数据说明虽然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在迅速发展, 但是数量还是偏少, 远远不能覆盖所有学生群体, 不能满足每一位在校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需要, 这也间接影响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制约了“阳光体育与运动”的推广。同时绝大多数学生喜欢选择具有广泛参与人群、活动开展比较方便的体育项目, 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此外像街舞、台球、网球、体育舞蹈这些新兴时尚的体育项目也获得了学生的青睐, 这与当前学生热情、时尚、勇于自我表现的性格特点有着紧密联系。

1.2 运动项目少, 影响社团建设

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成员喜爱的运动项目与普通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开展的运动项目基本一致。但在调查中发现, 每所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开展的的单个运动项目就不容乐观了。有些社团开设的运动项目推广度不普及, 参与度不高, 有的甚至就只开展了2~3个运动项目, 完全不能满足学生年轻话、个性化、多元化的运动需求。在调查中还发现, 一些在校人数有6000~11000人的高职院校, 受场地、资金等方面的制约, 许多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都没有能够进行开设。体育社团运动项目和活动形式开展的单一性与学生本身对运动项目需求的丰富性之间的矛盾, 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的发展, 也直接制约了校园体育文化的营造。

1.3 锻炼频率不够, 急需发挥作用

“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要求每位青少年每天都要参加体育锻炼, 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从目前来看, 高职院校学生每天都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不多, 而经常参加锻炼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 这说明“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存在诸多不足, 急需体育社团发挥自身作用, 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是主观行为, 要培养学生对体育体育锻炼的兴趣, 提高其参与体育活动的自愿性, 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 否则是不能够达到终身锻炼、增强体质的效果。

2 对高职院校体育社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建议

2.1 以建好体育社团为保障, 积极组织体育俱乐部

在高校里成立社团、体育俱乐部和各种体育协会, 实际上也是学生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对自身素质的自我教育、自我检验、自我提高的一种锻炼,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走出去深入社会, 主动引进实用的健身体育、民族体育、休闲娱乐体育等, 这些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 除了完成学校各项体育锻炼、竞赛任务外, 还可以根据本部门情况组织开展更多的体育活动加以补充。当前和未来, 学校社团组织已成为学校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和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走进阳光、走向操场, 阳光体育是让学生在掌握日常锻炼体育技能的基础上, 做到每天锻炼并且每次锻炼有一定的持续时间, 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因为有适宜负荷强度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大量研究表明, 有规律地进行身体活动对人体健康有深远影响。健康体能以健康及健身知识教育、理念的建立为重点, 让学生建立对健康体能概念的认知, 理解终身运动锻炼的价值, 具备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锻炼的意识, 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的体能适应计划, 建立体育生活化的观念。因此, 二者结合起来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会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2 以体育社团活动为纽带, 营造阳光体育氛围

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使学生步入社会后仍能受益。大课间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课间一支舞的活动, 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随音乐活动一下。这也是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为了丰富和缓解工作疲劳的一种做法, 如各种简单易学、节奏感强的舞蹈。在高职院校, 师生都可以参与, 既可以丰富校园活动, 也可以活跃校园气氛。体育社团还可以举行一系列的体育活动, 增加友谊、增强体魄, 不仅使同学们身体得到锻炼, 还可以增进各个班级之间的友谊。

2.3 以健身娱乐性为手段,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的目的:首先是增强体质, 这体现了体育做为一种健体文化所承载的核心功效。其次体育活动还有娱乐和交往的功能。学生体育社团能够为有相似爱好和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增强交际的平台, 而传统班级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就不具备这样的功能。最后是知识技能的增长。体育社团的推广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一般来讲, 体育社团既满足了学生在体育各单项方面适应和技能的需要, 也弥补了他们因专业限制而导致的知识面过窄, 体育技术、技能水平落后的问题, 扩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从而作为传统体育课堂教学后的一个良好补充。

为更好开展体育社团, 院校各系部之间应该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体育教研室整合各系资源, 指导各系部开展具有自身特色、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 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 加强班级的凝聚力,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氛围。

2.4 以优惠政策为动力, 加大对社团的资助

学校对体育社团活动还可以制定考核内容和标准, 从文件资料工作、出勤情况、实际工作业绩、特色工作业绩诸方面对体育社团的阳光体育活动进行考核。考核将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同时学校对各系划出专项经费支持, 体育社团活动的各项经费开支可以经审批报销。如武术角、晨光滚轴广场、健美操房、散打房、乒乓球室、网球场等。“物质”得到保障, 同学们对扩大交际、增强体质、健身健美等目的性动机明显增强。作为学校本身, 应尽可能增加对体育社团的经济投入, 提供更多体育场地和健身设施, 满足每位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同时为体育社团的活动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开展氛围,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场地开展活动, 从而在根本上推动学校群体活动的蓬勃发展。种类繁多的体育协会,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体育锻炼多样化的需求。

2.5 以正确宣传为导向, 坚持教育引导

我们要坚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让学生自觉自愿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通过体育社团组织的体育竞赛、体育锻炼等活动, 从身心健康、人际交往、道德情操等方面所获得的益处, 使学生明白“健康第一”的道理, 懂得阳光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作用, 明白形成良好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重要, 引导学生体验体育竞技和全面性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快乐, 从而达到强化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理念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书伟, 王宝恒, 于秋生, 等.“阳光体育”背景下体育类社团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分析与研究[J].科学大众 (教师版) , 2012.

[2]张晔.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交流 (理论版) , 2008.

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 篇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总体上说,国外虽然没有提出阳光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建设的概念,但不少国家的学者进行了人类运动体质的研究。日本学者提出“现在人类处在一个以环境为核心的地球危机,人类必须增强体质以应对危机。”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的所长莱斯特系统地研究了环境对人类体质的影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都已走在我国前面。从检索资料的结果看,国内研究,目前影响比较大的是习近平 的《人民身 体健康是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的重要内 涵》(2013),习近平体育观《常将体育运动智慧运用到工作中》(2014),研究的有刘 鹏《深入贯 彻习近平 讲话从体 育大国迈 进体育强 国》(2014),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2013-12-23),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通知》(2014),芮松《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阳光体育相促进的研究》(2012),李振聪《阳光体育,让校园活起来》(2011)。

近年来关于阳光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问题的研究,目前都还属于初步的、不完整、无特色的认识层面。由于近3年国家着力抓体育内涵建设,才在社会初见成效,但没有看到知名的专家和相关的较为成熟、较为深入的研究成果,有关研究现行社会背景下高职阳光体育发展的诸多问题,目前人们都还比较模糊,这也给我们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和创新领域。

2 内涵建设的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研究高职阳光体育教育在内涵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对高职阳光体育教育的影响和要求、实现高职阳光体育教育发展。使高职阳光体育教育获得一个新的更大的学术视野和研究平台。

(2)实践意义:通过探讨实现高职阳光体育教育内涵建设发展的内容、途径、策略,增强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为湖南职院校学生服务社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思路。使学生能够自主锻炼,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锻炼。

3 提升校园阳光体育运动内涵建设要求

(1)提升校园内涵建设,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对于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因积极探索、充分发挥组织作用,通过开展活动、协调资源、出台政策、创新手段等,着重促进以班级、宿舍为单位的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增强体质认知、提高体育锻炼自觉性、提升身体素质,努力培养青春健康、朝气蓬勃、体魄强健的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既是创新职业教育体制,发展壮大职业教育事业的迫切需要,也是实施科学赶超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现实要求。该文的研究将对高职院校阳光体育教育者提供帮助。

(2)高职院阳光体育内涵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推进社会建设,一靠科技进步,二靠提高劳动者基础素质。高职院阳光体育内涵教育对于社会建设最大功能就是提供强大的、合格的人力资源支撑。

(3)高职院阳光体育教育内涵建设是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高职阳光体育内涵教育是劳动者基础素质教育,又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发展阳光体育教育既是体现社会公平、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促进整个教育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4 实际应用价值

(1)高职院校阳光体育内涵建设是课程内容改革是关键。高职院校应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人员素质发展的职业岗位为依据,以学科专业的交叉复合为发展方向来综合考虑专业设置,从内涵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框架,并加强专业人员基础素质教育。

(2)高职院校阳光体育内涵建设的发展必须在服务社会建设中处于领先位置,并起到辐射作用。第一,内涵建设能够推进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帮助高校发展出自己的特色。第二,内涵建设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等优质教育的需求。第三,内涵建设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出各高等院校自己的校园文化和主体精神。

5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建设现实意义

(1)进行户外阳光运动,有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是健康生活方式“阳光体育运动”要求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 h的活动时间,以此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身心健康的目的。同时,通过运动技能知识,健康知识传授,使学生从内心感知健康的重要性,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选择科学的锻炼项目,形成终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方的终身受益。

(2)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能够及时疏导学生心理疾病,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于受当前社会就业压力和竞争加剧,青少年心理疾病也越来越多。阳光体育运动是让青少年走到户外,走到阳光下,让心情放松,让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大脑神经系统才能得以及时调整。体育运动本身也是让人愉快的事,青少年尤其容易从中获得快乐,精神上得到了放松与释放,从而减少了心理疾病。

(3)优化地域环境,农村学生同样享受“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不是为了孩子们去应付考试,应付升学,而是为了让体育运动能真正成为广大学生在生活中的一部分,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理念。广大农村学校应该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社会家庭共同参与,提高教师素质,提高经费投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利用空间大,活动范围充足的优势,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学生喜爱的本土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让学生们通过阳光体育运动,从心底里真正喜欢上体育锻炼,并能够自觉的锻炼,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

(4)“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是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营建健康和谐校园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进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实需要。阳光体育在学校的实施,依赖于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完善。通过抓好体育基础课程,选择广大青少年喜欢的且与普及开展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并进一步加强健康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知识指导实践,形成科学的体育锻炼观念。结合教学,开展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学校形成浓郁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体质及健康水平,建立起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

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 篇9

1对“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理解分析

当前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教育标准,目的是来促进学生能够不断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例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其中要求学生认真落实“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能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中,在阳光下,进行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这可以有效地促进高职学生增强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极大兴趣,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来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根据当前的高职学生体质发展现状标明,现在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因此,当前应该不断地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阳光体育”运动也是党的教育方针,主要是促进学生加强体育运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爱好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2实施“阳光教育”方针的实际意义

(1)提升学生身心素质。当前“减负”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学生的课业相对于而言,减轻了许多。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课业量也是不多的,因此,学生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也比较充裕,很多学生只是将时间耗在游戏、电影、小说等方面,因此,是一种浪费大好青春的行为。如何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则成为了一个有益的选择。而且由于当前的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因此,应该将课外的体育锻炼作为一个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契机“。阳光体育”要求学生能够进行户外运动,不断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它具有突出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而体育锻炼,学生可以获得强健的身体状态,同时使自己的意志力得以加强。它也是学习、生活的调味品。

(2)为学生未来的体育职业健身打下基础。现在健身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一个热门的话题。由于高强度的工作给人的生活带来的压力较大,而健身运动则成为了一个有力的宣泄情绪、事发压力的手段。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如果培养其自己对于体育运动的相关爱好,可以将职业健身作为自己未来的规划。健身是体育项目中的一类,因此,只有加强体育运动项目锻炼,才能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健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当前的“阳光体育”方针下出现的相关问题分析

(1)当前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从当前的现状分析,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同时认知能力较差,因此,在体育课商业知识简单地进行一些体育游戏,或者只是简单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耍。同时由于高职的学生并没有太多的学业压力,因此主观能动性较差,同时还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相关的体育学习竞赛中,自身的进取意识明显不足。情绪控制能力方面也存在着相关的问题。因此,他们对班集体的概念不强烈,因此, 也就无法培养其对一些特定的群体体育项目的爱好。一旦没有养成相关的爱好,则无法在相关的领域中培养体育爱好意识,因此, 也就不具备将体育爱好作为自己外来职业规划的相关条件。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也就造成了当前的高职院校课外体育职业健身发展前景受阻。同时也说明,当务之急就是需要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目标发展规划。

(2)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目标的认识不足。当前很多教师认为体育课主要的目标就是来帮助学生增强身体素质,因此,会将学生的体育局能培养放在首位。对于学生课外的体育职业发展,没有全面的认识。因此,无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自身无法树立起相关的意识,因此,就造成了教师对体育课外活动的意识不足,同时无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不断地促进学生的体育职业发展。课外体育爱好的培养,只是一个起步因素,因此,就需要不断地采取相关措施,来促进教师对体育课的教学不断改进,同时不断地体会“阳光体育”机制的深层含义,以此来不断地促进学生加强身体锻炼等目标。这些都是当下教师应该着重加强的方面。

(3)体育设施不足。随着近几年高校的发展速度加快,因此,对于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也进行相应的改善,当时还是不能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的要求。而且由于近几年的国家政策因素,高职院校的设施有了基础的发展。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不断地增长,因此,教学资源受到限制,这些使体育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同时也打消了其他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尤其在“阳光体育”机制的实施下,高职院校应该相应增加有关的体育设施,来满足学生的日常健身需求。

4在“阳光体育”机制下,促进体育职业健身模式发展的相关措施

(1)树立新型目标。当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职业健身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机制发展模式。因此,师生应该对这一概念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课外活动中,学校的体育教师应该利用教学形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知识,以及一些基础的体育训练技巧,同时为学生尽可能地组织一些相关的体育竞赛,来不断地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和运动的兴趣培养。

(2)树立正确的课外体育职业健身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不断地树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意识。通过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来增强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健身化发展的认知。只有平时不断地进行有效训练,才能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行有效的职业规划设计。课外的体育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加强自身的体育训练,不断地提升身体素质。一旦学生对某种体育项目感兴趣,可以从全面出发,来进行有效的锻炼,从而向职业化的健身模式过度。

5结语

在当前的“阳光体育”机制的推动下,高职院校可以将学生的课外体育健身模式作为学生未来的一个就业方向。学生在丰富自己的课余时间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有效的锻炼,促进自己的身心发展。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来不断地促进自己未来的健身发展。高职院校的目标跟学生的事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当前应该不断增强认知,树立正确的理念,在“阳光体育”的影响下, 不断地促进高职院校教学发展。

摘要:从当前的高职体育教学分析,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不断地促进高职教学的发展。目前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阳光体育”,它主要指的是将阳光体育与学校的体育系统结合在一起,通过协调处理的方式,将教师、学生、目标、发展等相关因素相互结合,从而不断地促进高职院校课外体育职业健身模式发展。体育是一门学科,但是它包含的内容却不仅仅限于体育活动,它可以强身健体,同时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更长远的角度来分析,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来不断地促进学生将体育作为自己的健身职业发展,这是一种大胆的尝试。该文主要针对,依据“阳光体育”的理念,如何不断地创新高职院校课外体育职业健身模式,同时提出作者的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阳光体育,机制,创新,高职,院校,课外

参考文献

[1]张晔.湖南省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罗少功.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3.

高职阳光体育教学改革 篇10

摘要 通过对河南省5所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了河南省高职院校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供了相应的改革策略,为高校更好的开展“阳光体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篮球 师资 改革 现状 策略

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青少年的心理問题的日益严重,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切实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真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力争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但是,实施三年来,效果不尽理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5所高职院校(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发放调查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回收率100%。

二、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也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还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抵制不良习惯的侵袭,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各校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重视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前期能够重视,而后期重视程度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各级领导停留在表面的工作,没有将工作重点放在制度的制定上,也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体育工作缺乏监管。

(二)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情况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不仅是要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更是要保证体育课的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运动量。广大体育教师普遍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并完成工作任务。但是,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却没有因为阳光运动的开展而发生任何变化,学生对体育课教学内容和锻炼效果的评价并不高,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课堂教学效果。这说明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同时也需要对现行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体育教学理念,改变体育教学模式。

(三)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阳光体育运动明确要求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体育教学计划中,必须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但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能够经常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仅占调查总数的30%。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处于无组织状态且运动项目单一;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惰性以及学习任务、运动水平决定。

(四)学校对体育锻炼效果的评价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体质测试数据是教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对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成果的检验,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通过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但是,在测试过程中学校没有按要求把关,学生存在代测现象,有的出现学校造假数据上报的现象。使测试数据严重偏离真实情况,给国家数据统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影响了上级部门制定今后的工作方针政策,给今后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三、结论与对策

(一)学校领导继续重视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各学校要按照全国的统一部署,成立以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积极组织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通过成立学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体育工作部,具体规划组织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项目协会的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加强校园媒体协调配合,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热情。

(二)学校体育根据阳光体育运动要求进行改革

学校要依据阳光体育运动的具体要求对现有体育教学及课外体育活动方案进行相应改革,并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效果。体育教师也要根据阳光体育运动要求积极探索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思路,同时,加强教学管理,抓好课内和课外两条线,使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成为促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助动器。

(三)积极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及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成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做到专人负责,落实管理;校分管领导主管,院(系)部(处)相互配合。落实测试地点,建立测试制度,培训上岗,确保学生随到随测,使测试工作能够反映当代大学生的体质现状。

参考文献:

[1] 闫秋霞.武汉市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社会保障与个人自觉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2008.

[2] 马丁,杨敏.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探析——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上一篇: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创新下一篇: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