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仪器学

2024-07-23

临床检验仪器学(精选十篇)

临床检验仪器学 篇1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东南大学医学院检验系2007和2008级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本科生。

1.2 教学方法

1.2.1 传统的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教学

学生模仿教师,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操作。

1.2.2 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式

采用合作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基于案例分析的综合性实验”中,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掌握的基本技能来选择相关的实验项目,写出初步的实验流程;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结果随时调整和改进实验项目以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的实验结果,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

1.3 综合实验考核模式和教学效果评价

1.3.1 综合实验考核模式的建立

综合实验涉及多种实验手段、技术和多个实验内容,因此,对学生的综合实验成绩评定不再用单一的评价方法,而是综合、全面地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评定。

1.3.2 操作技能考核

采用已建立的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1.3.3 问卷调查

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综合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undefine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综合实验考核模式中实验成绩评定主体

综合实验成绩评定分为小组评价、成员评价和老师评价,分别占总分的60%、20%和20%,详见表1,它起到鼓励优生和突出学生主体的作用。

注:括号中为所占比例

2.2 综合实验考核模式中实验成绩评定内容

综合实验的成绩评定注重于学习态度、动手能力、实验完成质量和实验报告(或小论文)的质量评价,见表2。

2.3 问卷调查

问卷结果显示,96.9%的学生认可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式,普遍认为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内容和考核模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见表3。

2.4 综合实验考核模式效果评价

采用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医学检验学本科生(33人)的平均实验成绩为(90.3±4.1)分,明显高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下本科生(45人)(86.1± 5.3)分的平均实验成绩(P<0.05)。

注:括号中为所占比例

3 讨 论

传统的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偏多,实验方法以手工操作为主,往往存在简单机械地重复,明显滞后于临床检验的发展趋势[1],这种实验模式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立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及创造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验考核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作用[2,3]。我们建立的综合实验考核模式的评定主体中小组评价占60%(表1),它起到了鼓励优生和突出学生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综合实验的成绩评定内容(表2)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重点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问卷调查(表3)显示,96.9%学生认可综合实验的教学模式,普遍认为综合性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模式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组比较,综合实验教学模式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强化实验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医学教育的根本目标[4]。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理科教学大纲和提高理科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实践教育环节的重要内容[5]。在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教学中,我们发现综合实验更适合于小班化教学,对自学能力差的学生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吴晓莉等[6]报道,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感觉力不从心。因此,综合实验考核模式需要进行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和完善,以推进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弥补传统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不足的缺陷,为日后的实习和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考核模式。方法: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学中增设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通过问卷调查和书面考核等方式评价综合实验考核模式的使用效果。结果:学生对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的教学效果和考核模式评价普遍较高,采用综合实验教学模式的学生实验平均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结论: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考核模式有助于强化实验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教学改革,课程考核

参考文献

[1]夏国华,芦慧霞,束国防,等.情景设计在临床基础检验学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3-14.

[2]姚娟,隋建峰.基础医学综合实验与实验设计考核模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5):519-520.

[3]农子军,陈森洲,蒋莉萍,等.临床病原生物学检验实验考核模式的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5):562-564.

[4]王慧萍,刘乃丰,谢波.强化医学实习教学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现代医学,2006,34(2):125-127.

[5]李云晖,尹立红,浦跃朴,等.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强化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教学[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5(6):396-398.

临床检验学实习教学的探讨 篇2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作者: 2009-8-25

摘要: 【关键词】 临床检验学。教学。探讨 医学检验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娴熟的实验操作技术。而临床检验学着重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术,并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培养优秀的检验医师起着重要作用。...【关键词】 临床检验学;教学;探讨

医学检验学是作用。门实践性学科,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娴熟的实验操作技术

而临床检验学着重要求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术,并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对培养优秀的检验医师起着重要年来,我们一直探索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教学工作,现总结报告如下。

检验方法对病人进行简捷而又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作临床检验实践教学的课程特点

临床检验学科是一门专业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1]。它运用各准确的测验,及时地获得有关疾病的病源、病理变化和机能状态的资料,重要参考依据,有的检测指标甚至还可以独立成为某种疾病的确诊依据[2]。近年,由于生物学、细胞学、遗传学、生化学、免疫学等与临床检验学科关系密切的学科迅猛发展,以及检测仪器、色谱分析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地丰富了临床检验的检测手段。因此,专业检验人员必须能掌握新方法、新操作技能和正确分析检验结果。临床检验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

临床检验学教学实习缺乏创新意识,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与理论课教学的实际需要脱节;且绝大多是验证型实验,创新型、综合型实验少,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实

减验条件落后,每实验组学生人数较多,存在实验课上只听不看、只看不做的现象。再加上医院检验科拥有大量的现化检验设备,检验工作已经实现了操作自动化、技术现代化和方法标准化,学生动手的机会床检验技能训练不严格、不规范,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临床实习认识不足。

临床检验学教学实习的改革

3.1 重视教学与临床工作的紧密结合

让学生接触临床,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邻近医院实验室、检验科参与各种临床标本的采集和处理。例如,抗凝剂的使用、常规染色、显微镜细胞计数、血细胞分析仪、尿液自动化分析仪、血凝仪的使用等。经过参与临床检验工作及分析实验结果,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不但可巩固检验专业学生对传统方法的学习,而且可掌握大型临床检验仪器的使用。学生通过临床实践、检验报告单和典型病例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检验结果异常与临床病例的联系,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有助于课后进行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及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

3.2 全面推行素质和创新教育思想

按照系统合理、规范实用和针对性强的要求,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完善实验教学体系[3]。删除已被临床淘汰的实验内容,减少临床少用的实验,重点介绍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内容和新仪器、新实验方法。如:流式细胞仪、尿液沉渣分析仪、自动血凝分析仪、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血细胞血型抗体筛选及谱细胞检验等。重点突出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分析能力,为以后就业和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主要检测项目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质量控制、主要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的评价基础上,着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操作的训练,培养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应将国内外的新实验、新方法及时地介绍给学生,为独立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3.3 实施教学方式多样化 少,造成了学生懂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技能[3]。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标准等问题,导致临

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讲述式、讲解式、讲演式、演示式、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帮助比较所学内容的共同点与不同点,以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当,多媒体以其优越的性能成为国内外教育界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可展示各种不同型号的仪器,如流式细胞仪、血分析仪等,开拓学生的视野;可演示各种检查,解决学生实验中标本难的问题;可提高学生对形态学标本识别的准确率,使学生感受图、文、声、象的有机结合,增大信息量,提高学习兴 【参考文献】

[1] 贺 加.创新教育模式构建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平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9): 24-25.[2] 冯文莉, 涂植光, 尹一兵, 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2): 45-46.[3] 刘成玉, 吴春梅, 阎智勇, 等.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2, 38(4): 374-376.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检验科,重庆

延伸阅读:  浅谈医学检验专业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几点体会

随着生命科学步入21世纪,微生物学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最活跃、对其他学科影响最大、对人类和环境最重要的生命学科之一。同时随着我国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体主要体现在对医学检验高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医学检验大中专人才可以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全国大、中医院检验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人才的质量、对各种标本的检测分析能力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同时,优秀的医学检验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微生物学基础,而微生物实验教学也正是培养医学检验人才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如何系统、周密地处理好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检验大专专业的学生奠定牢固的理...>> 详细

 医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临床生物化学及其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在人体正常的生物化学代谢基础上,研究在疾病状态下,生物化学病理性变化的基础理论和相关代谢物的质与量的改变,从而为疾病的临床实验诊断、治疗监测、药物疗效和预后判断、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的一门学科[1]。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该学科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检验项目日益增多,检验技术已呈现出自动化、模块化、电脑化的现代化模式。已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对检验医学高级人才的要求。为此,在探索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以知识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中心,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    临床 检验 教学 

学生

临床检验仪器学 篇3

【关键词】检验仪器 实验教学 综合素质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46-02

1.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课程内容的更新

教师可以制定相应的实验方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更新相应的实验课程内容。首先,可以设置一些关于仪器基本原理的實验内容,模拟设备的工作情况,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并将实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实验可以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另外,学校还可以提供一些仪器模型,学生可以进行拆装,了解仪器具体的内部机构设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校还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到临床实验室进行实地参观和实践,了解现代化的检验仪器,由专人向学生展示自动化仪器的操作过程,再由学生亲身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可以安排临床实验室的老师到课堂上,让老师讲解日常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且传授对应的解决方案,弥补在实验教学中的不足。

2.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2.1合理安排授课时间、增设教学课时

医学检验仪器学的基本原理,大多比较繁琐、难懂,抽象的理论知识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会导致学生丧失对检验仪器学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医学检验仪器学的过程中,无法结合实际的工作机会,使课本学到的专业知识得不到实践、难以彻底掌握。应该适当的安排授课时间,增加相应的实践课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可以先安排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生化检验、临床医学微生物学检验等课程,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之后,再对医学检验仪器学进行系统学习,使课本内容更容易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实验教学目的。

2.2建设实验场地条件

在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中,完善的实验场地是关键,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是实验的基本条件,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透彻掌握专业化知识。对于报废的仪器设备,可以进行充分利用,将旧的仪器拆卸,学生可以观察设备的内部结构,对设备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仪器设备组装。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会激发学生对医学检验仪器这门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学校还可以长期与医院进行合作,医院可以提供适当的实验场地,学生可以定期去参观学习。

2.3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在医学检验仪器学的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质可以影响学生,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解,掌握医学检验仪器的基本原理、构造功能等方面知识,在授课过程中需要抓住教学重点,将理论知识简单明了的传授给学生,对学生的难点疑点进行详细的解答,教师在课后可以拓展自身知识层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3.实验教学改革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综合素质想要提高,不仅需要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会使学生感动枯燥乏味,失去对医学检验仪器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无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中,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并且将知识得以深化和拓展,使学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更加全面、彻底,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实验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实验教学改革是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不再被动的学习,而是主动参与到实验当中,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其他同学共同发掘实验中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于实验中的重点难点,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带问题讨论,每个小组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向其他小组解释说明,最后再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纠正学生的错误观点,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的说明。

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得出相应的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同一个实验可以进行多次实验,比较实验数据,使学生了解到实验是严谨的,不可以有任何偏差,培养学生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不难发现一些实验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团队共同完成,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结语

通过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侯艳等.医学检验仪器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

[2]朱建军等.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4

[3]林海霞等.《基本检验技术与仪器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医学教育.2013

临床检验仪器学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56例甲状腺患者, 并将其分为甲状腺组、甲亢组以及甲状腺相关疾病组, 每组患者为52例。甲状腺组患者是由32例男性患者以及20例患者女性患者组合而成, 平均年龄为 (32.35±3.28) 岁, 平均病程时间为 (3.87±1.19) 年;甲亢组患者是由30例男性患者以及22例患者女性患者组合而成, 平均年龄为 (34.27±2.69) 岁, 平均病程时间为 (3.88±1.57) 年;甲状腺相关疾病组是由34例男性患者以及18例患者女性患者组合而成, 平均年龄为 (33.57±3.12) 岁, 平均病程时间为 (3.58±1.63) 年;对照组是由31例男性患者以及21例患者女性患者组合而成, 平均年龄为 (35.78±2.13) 岁, 对四组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 无显著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空腹采取所有人员的静脉血, 其抽取量为3 m L, 将肝素钠设为抗凝剂, 首先对标本进行放射性分析法进行检测, 随后选择相应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四组人员的甲状腺球蛋白, 对每组人员的浓度、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等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中的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处理, 所得结果以 (n, %) 进行表示, 组间以P<0.05位差异,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方法对甲状腺球蛋白浓度的结果:所有人员经检测后, 其化学发光免疫法明显好于放射免疫法, 组间经对比, 以P<0.05为差异,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的假阴性以及假阳性结果:对照组人员经两种方法检测后, 其假阴性结果均为0;假阳性结果的发生率较低;在15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标本的假阳性率均为0, 由此能够看出假阴性发生率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结果较为显著, 经比较, 以P<0.05表示, 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2.3 对比两组方法的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化学方法免疫分析法对于甲亢组产生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为100%, 和放射免疫分析法相比较而言, 以P<0.05为差异,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甲状腺肿瘤组患者以及相关疾病组所产生的灵敏度明显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 以P<0.05为差异,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组成内容为免疫分析以及化学发光分析, 免疫分析则是在抗原以及抗体上采用标志物进行标记, 随后通过抗原以及抗体之间所产生的作用而形成抗体免疫复合物, 而标志物则是化学发光物质或者某种酶[2]。化学发光免疫则是指免疫完成之后, 在其中增加氧化剂或者酶中的发光底物, 当发光物质出现氧化现象之后, 就会形成一种中间体, 可以将自身的光子释放能量进行释放, 从而使其处在稳定的状态中, 其发光强度能够通过发光信号相关仪器进行测量, 按照发光标志物和发光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行计算以及检测。

化学发光的主要原理则是说将分子以及原子中的能量进行吸收后, 产生能级跃迁现象从而将光子进行释放, 电子从基本形态到激发形态的整个过程则是能级跃迁, 从而使出现低能级向高能级进行跃迁[3]。并按照来源不同将其分为化学发光、光照发光以及生物发光3种。

化学发光又可以分为直接以及间接两种方式。就目前而言,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逐渐应用在临床中, 并已经可以代替RIA进行使用。对于治疗免疫机体功能较为重要的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以及抗体, 其常规诊断方法则为常规酶法, 然而此方法能够产生漏检的现象[4]。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对传染性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曾有学者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以及甲型肝炎病毒时进行证实。

与此同时, 此方法还对肿瘤标志物进行分析, 其肿瘤标志物则包含了蛋白质、酶以及激素等物质, 是通过肿瘤细胞合成之后进行释放, 同时机体自身对肿瘤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从而出现的相关物质。此分析方法能够寻找新型的肿瘤标志物, 同时还能够进行辅助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除此之外,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还可以对心脏疾病的特征标志物进行检测, 在临床中对心脏疾病患者选择同工酶进行检测, 其标志物则为肌酸激酶以及肌钙蛋白等。将心肌肌钙蛋白受体作为免疫传感器, 在临床中可以对心肌梗死进行相应的检查, 由此能够看出, 此方法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能够对临床标本进行检查[5]。

在此研究中, 对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此方法进行检测, 患者经检查化学发光免疫法后, 其结果明显好于放射免疫法, 同时经此方法进行检测后具有显著的效果, 经比较, 以P<0.05为差异,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特异性以及灵敏度较高, 并且此方法是将分析以及免疫学进行相结合, 此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较为简单, 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正确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具有稳定的标志物, 出现假阴性以及假阳性的概率较小。而将其应用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 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56例甲状腺患者, 并将其分为甲状腺组、甲亢组以及甲状腺相关疾病组, 每组患者为52例。并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52例, 将其设为对照组。选择放射免疫分析以及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患者进行检查, 对比四组患者的最终结果。结果 对患者进行检测后, 其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明显好于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甲状腺组患者以及甲状腺相关疾病患者进行检查后, 其特异性以及灵敏性均好于放射免疫分析法, 经比较, 以P<0.05为差异, 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化学免疫分析法, 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临床检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孔海霞, 刘萍, 田云霞, 等.应用FITC系统建立非均衡竞争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 化学发光法[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4 (3) :201-205.

[2]吴在荣, 王宏锐.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血清胰岛素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J].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0, 23 (5) :560-563.

[3]周俊, 宋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 2013, 42 (2) :159-163.

[4]芦建玲.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诊断中的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 (8) :1072-1073.

医学检验仪器学济宁医学院考试重点 篇5

1、CO2 初始值超过生物 从安全柜内排出的气流经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后排 之比,即检验仪器对单位浓度或质量的被检物质通过 与被测细胞的大小有关,确切地说与细胞直径的平方 指数基值

2、CO2 产生的速度持续增加

3、CO2 生成速 出,保护环境不受污染。②Ⅱ级生物安全柜是指用于 检测器时所产生的响应信号值变化大小的反应能力,密切相关 它反映仪器能够检测的最小被测量。误差:当对某物理量进行检测时,所测得的数值与标 号,可提供细胞内精细结构和颗粒性质的信息。了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程度。相对误差:它是绝对误差与被测量真值之比。时,仪器输出信号的波动或变化范围即为噪音。技术叫做电泳技术。度异常高。保护操作人员、处理样品安全与环境安全的通风安全 侧向角散射: 是指与激光束正交 90°方向的散射光信 酶标仪工作原理:光通过被检测物,前后的能量差异 柜。前窗操作口向内吸入的气流用以保护操作人员的 即是被检测物吸收掉的能量,特定波长下,同一种被 安全; 工作空间为经高效空气过滤器净化的垂直下降 气流用以保护产品的安全; 柜内的气流经高效空气过 酶标仪与普通光电比色计的不同之处:

1、酶标仪比 滤后排出,以保护环境不受污染③Ⅲ级生物安全柜是

称值(即真值)之间的差异称为误差,误差的大小反映 电泳技术:利用电泳现象将多组分物质分离、分析的 检测物的浓度与被吸收的能量成定量关系。

绝对误差:它是测得值 X 与被检测值真值 X0 之差。醋酸纤维素薄膜: 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 色液的容器不是比色皿,而是塑料微孔板

2、以垂直 具有完全密闭、不漏气结构的通风安全柜。工作空间 形成的纤维素醋酸酯,由该物质制成的薄膜称为醋酸 光束通过微孔板中的待测液

临床检验仪器学 篇6

关键词:教学辅助;计算机司法检验;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0-0075-03

一、引言

《计算机司法检验学》是我院面向信息安全专业本科以及二学位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该课程以提高学生实战能力为目标,结合案例讲授计算机司法检验的基本过程、计算机司法检验保全备份制作方法、检验时所需常规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对不同操作系统下的检材进行检验的方法。由于课程所涉及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较繁杂、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而课时相对有限,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较难学透、学精的情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基于WEB的网络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使用教学网站不仅能够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同时可以对课堂教学有效地予以补充。因此,我院《计算机司法检验学》课程组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ASP+ACCESS为开发工具,设计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教学辅助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辅助效果。

二、系统总体设计

1.系统设计总体思想

为了满足教师和学生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因此采取B/S(Browser/Server)架构,提升系统的可用性,方便不同用户对不同系统功能的使用。此外,采取典型的三层架构模式设计系统,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具有二次开发能力,方便该系统在今后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增、删、改等功能的拓展。

2.系统总体设计

根据《计算机司法检验学》教学辅助系统的要求,在设计上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组成部分。前台部分主要提供普通用户(教师/学生)学习和交流,后台部分则主要是完成系统的架构调整、信息发布等维护操作。

(1)网站前台部分

主要包括教学信息发布、课程相关资源下载、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在线交流、典型案例介绍、系部新闻七大模块。系统首页如图1所示。

①教学信息发布模块

该模块主要完成对教师教学相关资料信息的发布功能。主要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教案、课程课件和实验实训4个部分。对于这部分信息学生可以在线学习,也可以根据需要,下载之后进行学习。

②课程相关资料下载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提供与《计算机司法检验学》课程相关的资源的下载。主要包括资源下载和学习资料2个部分。其中资源下载部分,主要涉及的是一些课程相关软件的下载链接,方便学生课后练习软件的使用。而学习资料部分,主要是结合学科和学生特点,设计的有关公安工作基本知识、重要法律法规和技术手册文档等信息的下载链接。这两部分虽然内容设置不同,但目的都是方便学生更好地自学课程和拓展相关知识。

③在线考试模块

该模块是根据学生的自身学号、密码等信息的认证,提供不同的课程考试题目,以方便学生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情况。该考试系统主要可以完成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和判断题的考核和自动判分功能。

④在线交流模块

该模块是提供教师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互动的一个平台,在这里教师和学生可以不用注册,而是直接输入用户名、邮箱账号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是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获得教师或同学的回复信息。

⑤在线学习模块

该模块主要给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教程、论文、视频和法律法规等信息,方便学生自主地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⑥ 典型案例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结合我院的电子物证鉴定中心受理和检验的具体实际案例,在保证不影响案件办理的情况下,及时地将最新的案例和检验方法予以介绍,一方面方便学生了解本专业目前可能遇到的案件类型,需要做的检验工作,同时也为参与检验的教师之间提供了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

⑦系部新闻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对与课程相关的系部内容课程设置调整、课程改革等相关新闻信息的发布,以方便学生了解课程发展方向与课程设置情况。

(2)网站的后台部分

主要包括对用户的管理和对内容的管理两大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对系统中用户的添加、删除、编辑以及权限的设置。内容管理模块,主要是为了后期更好地维护和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设置的后台管理模块,在该模块中,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简单的删除、增加这样的点击操作就能对整个系统的模块结构及各模块的组成进行调整设计,方便系统后期的维护和长远使用。

3.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一个网站和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有关数据库的设计,而在《计算机司法检验学》课程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中,结合系统的实际情况,也为了方便系统的管理,整个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为独立的3个库,分别用于存放系统架构与系统管理相关的信息、在线考试相关的信息以及在线交流相关的信息。下面就分别介绍一下系统中这三个部分中主要的数据库表的设计情况。

(1)系统架构与系统管理相关信息部分数据库的设计

为了实现系统架构与系统管理相关的功能,设计了3个数据表:①版面大类表(BigClass):用来存放系统网页中各大版块和导航的基本信息。②子类别信息表(SmallClass):用来存放各大类版块下属的子版块相关的信息。③文章信息表(Article):用来存放具体的文章内容的基本信息。

(2) 在线考试相关信息部分数据库的设计

在线考试部分是系统中要求完成验证考试登录、答题、评分以及教师出题功能的一个模块。其中出题与评分部分根据需要设计了3个数据表,具体信息如下:①答案表(Answer):用来存放系统中各类试题的标准答案信息。②成绩表(Score):用来存放学生答题后试题的得分情况信息。③试卷表(Exam):用来存放学生试题的基本信息。

(3)在线交流相关信息部分数据库的设计

在线交流部分是系统中实现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交流和探讨问题的一个平台,此部分根据需要一共设计了1个用于存放发帖信息的数据表,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三、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1.版块信息条数与显示顺序的设置与实现

在本系统的主界面中,有很多的版块中均有各自的子条目信息,这些信息一般会随着网站信息的不断完善和增多而逐渐增加,而每个版块的界面显示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在本系统中专门针对这种情况将需要选择性显示固定条目信息和选择哪些条目信息,就是一个需要考虑和设置的问题,如下所示为系统中该类功能的实现代码:

<%

sql="select top 5 NewsID,Title,Adddatetime from news where ClassID=3 order by adddate desc"

set rs=conn.execute(sql)

do until rs.eof

NewsID=rs("NewsID")

Title=trim(rs("Title"))

Adddatetime=formatdatetime(rs("Adddatetime"),2)

%>

<%=title%>  发布时间:<%=Adddatetime%>

<%

rs.movenext

loop

rs.close

set rs=nothing

%>

2.系统中数据库连接设置的实现

在本系统中,由于功能较多,为了方便管理分别设置了3个分别用于不同功能的系统数据库,因此在本系统中有关数据库连接的功能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设置,下面为系统中用于进行数据库连接的代码:

<%connstr1=""

db="bottom.asa"

connstr1="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Data Source=" & Server.MapPath(db)

Set conn1 = 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conn1.Open connstr1

If Err Then

err.Clear

Set Conn1 = Nothing

Response.Write "Sorry! 数据库连接出错,请检查连接字串。"

Response.End

End If

%>

四、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计算机司法检验学》课程教学辅助系统目前已经投入运行,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辅助效果。主要体现在:

1.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课余学习平台

随着教学辅助系统的投入使用,教师的授课内容、教案、大纲等信息都已上传至系统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在教学网站上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同时可以做习题、在线测试和在线交流等,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实现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2.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本教学辅助系统中,由于在线交流模块的设置,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不用注册,而是直接输入用户名、邮箱账号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是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且可以获得来自教师或同学的回复信息。一方面使学生可以及时解答自己遇到的学习困惑,另一方面也使教师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为更好地设置课程内容,调整教学进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

五、结束语

《计算机司法检验学》教学辅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是结合目前课程教学改革需求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共享、易使用、促教学的优势而研究实现的。通过实际的应用,该系统有效地拓展了课程教学的时空,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计算机司法检验学》课程的知识掌握理解程度都得到了较好地提升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静等.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33):179.

[2]郑英,杨国军.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平台设计[J].内江科技,2007(3):84.

[3]任江明.计算机教学网站的系统设计[J].现代计算机,2010(9):198—200.

临床检验仪器学 篇7

1 肿瘤标志物分类

1.1 胎性蛋白

临床检验学主要检测人的胚胎性抗原包括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甲胎蛋白 (AFP) 是一条含有两条糖链的胚胎性蛋白, 分子量为68 000道尔顿, 20世纪60年代起作为检验肝癌的重要指标, 是相关性抗原而不是特异性抗原, 应用于妊娠期诊断[2]、急性肝炎诊断、原发性肝炎[3]、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的诊断。癌胚抗原 (CEA) 是一种光谱的肿瘤标志物, 这种酸性糖蛋白的分子量为150 000~300 000道尔顿。主要存在于消化道上皮细胞, 正常人CEA水平较低, 在结肠癌、胃癌[4]等患者体内明显增高。

1.2 糖链蛋白

通过杂交单抗技术筛选出对肿瘤相关的抗原即糖链抗原 (CA) , 检查项目冠以CA, 其后数字多为肿瘤细胞株、细胞杂交融合细胞株、单克隆抗体代号等。现发现该类抗原约几十种, 以检测消化道肿瘤的糖蛋白抗原19-9 (CA19-9) 、卵巢癌的糖蛋白抗原125 (CA125) 、胃癌的糖蛋白抗原72-4 (CA72-4) 、乳腺癌的糖蛋白抗原15-3 (CA15-3) 等为代表。

1.2.1 CA50:

Lindholm等用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发现的CA50糖抗原, 一种唾液脂酸酯和唾液酸糖蛋白。正常组织中一般不存在, 当细胞恶变, 糖基化酶被激活, 造成细胞表面糖基结构改变而成为CA50标志物[5]。许多恶性肿瘤可能与CA19-9抗原决定簇所在的Lewis A型物质糖链有关。组织恶化时, 产量增加, 局部极性紊乱, 由细胞质向细胞膜外周分布并向周围间质游离, 使血清水平升高。临床上对胰腺、胆管癌诊断有较高价值, 为胰腺、胆囊胆管系肿瘤标志物。

1.2.2 CA125:

CA125最初被认为是卵巢癌特异性抗原[6~10], 但深入研究表明, 也是一种广谱的标志物。血清参考值以35×103U/L为界, 82.2%的卵巢癌、58%的胰腺癌、32%的肺癌以及其他非妇科恶性肿瘤皆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CA125作为卵巢癌的辅助诊断是一种重要的标志物, 并且与病程有关。CA125作为疗程观察、复发的判断有较大的价值。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咐试验 (ELISA) , 发光免疫分析 (LIA) 等。

1.2.3 CA19-9:

CA19-9为唾液酶化的乳-N-岩藻戊糖Ⅱ, 是一种类黏蛋白的糖蛋白成分, 与Lewis血型成分有关[11~15]。其测定方法有放射免疫分析 (RIA) 、微粒子酶免疫测定 (MEIA) 、ELISA。用于胃肠癌的诊断。

1.2.4 CA15-3:

CA15-3是乳腺细胞上皮表面糖蛋白的变异体, 近年推出作为乳腺癌标志物, 其分子量为300~450KD, RIA法测定, 正常参考值:<28U/ml。

1.2.5 CA72-4:

CA72-4属血型物质糖类抗原, 与唾液酸Tn抗原极相似;1981年Colcher等用乳腺癌肝转移细胞膜成分免疫小鼠获得的单克隆抗体B72-3, 与该抗体反应的抗原即时TAG-72, 这种抗体测定的肿瘤标志物即CA72-4, 此等抗原不见于正常组织。

1.3 鳞状细胞相关抗原 (SCC)

SCC为1977年加藤等用子宫颈鳞状上皮癌精致物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识别抗原, 是一种分子量为44.5KD的非匀质蛋白。

1.4 细胞角蛋白

细胞角蛋白是细胞肌体的中间丝, 根据其分子量和等电点不同, 可分为20种不同类型。常见为细胞角蛋白18、细胞角蛋白19、细胞角蛋白20。其中细胞角质素的19片段是肺癌标志物细胞角质蛋白 (CYFRA21-1) , 肺癌小细胞的总敏感性约为47%, 从程磊等[16]研究结果来看, CYFRA21-1作为单项诊断指标, 其检出率水平优于其他标志物, 尤其是联合CYFRA21-1与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NSE) 或者CEA, 这对于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7]。

1.5 NSE

NSE是存在于神经组织中具有烯醇化酶活性的蛋白质, 其特异性的定位于神经原和神经内分泌细胞, 是神经疾病及肿瘤的良好标志。

2 临床应用

血清肿瘤标志物已普遍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检测中, 但单一标志物作为诊断依据, 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有的学者提出局部体液中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18]的敏感性高于血清学检测。唐可京等[19]用多指标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 其敏感性可达71.8%, 特异性90%, 准确性为80.6%。因此, 标志物联合检测, 对肿瘤诊断价值更大。Diez等[20]研究发现, 在腺癌中, CA125Ⅱ和CEA的联合检测更有意义。陈虞梅等[21]监测3项肿瘤标志物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良性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 (P<0.05) , 而大肠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故其对大肠良恶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仍有一定临床价值。故通过联合检测, 再结合临床体检、影像学检测、肠镜等方法, 可提高大肠癌的早期发现率, 减少其漏诊率。

目前常用的联合检测方法:肺癌 (CEA、NSE、TPA、SCC) , 肝癌 (AFP、CEA、CA50、CA19-9、TPA) , 乳腺癌 (CA15-3、CA50、FT、TPA、CEA) , 胃癌 (CA19-9、CA50、CEA) , 前列腺癌 (γ-Sm、TPA) 结, 直肠癌 (CA19-9、CA50、CEA) 胰腺癌 (CA50、TPA、CEA) , Ando等检测了584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血清CA125Ⅱ水平, 提示增高者预后较差。

3 讨论

目前肿瘤标记物的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已多见报道, 但真正做到各项指标合理组合, 以提高诊断效率、降低临床检查费用却并不容易。而且关于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瘤的大小、浸润程度、病变部位及范围等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

理想的肿瘤相关抗原检测应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其表达量或血中水平与肿瘤组织扩展或大小呈正相关, 然而目前所应用的肿瘤相关抗原标志物未能达到上述要求。恶性肿瘤诊断, 对绝大部分患者皆为参考或重要参考, 并非诊断某肿瘤“金指标”。各肿瘤相关抗原用于治疗观察和预测复发, 不失为有用的指标。大部分指标动态观察也可用于肿瘤的复发预测。通过本文的论证, 为肿瘤标志物诊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临床检验仪器学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7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系辽宁辽阳地区居民,其中男578例,女194例,年龄18~70岁,平均(31.2±5.3)岁。诊断标准按2009年北京第九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3]进行病原学和临床分型:急性肝炎304例(39.38%,慢性肝炎468例(60.62%),重型肝炎30例(3.89%,均为慢性重型肝炎)。

1.2检测指标与方法:本组772例均进行甲型(HA)、乙型(HB)、丙型(HC)、丁型(HD)、戊型(HE)肝炎及大部分庚型肝炎(HG)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对非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例加检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埃柯氏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抗-HAV-Ig M、Ig G、HBV-M、抗-HCV、HDAg、抗-HDV、抗-HEV-Ig G、Ig M、抗-HGV、EBV、CMV、埃柯病毒、柯萨奇病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放射免疫法(RIA),对HBV-DNA、HCV-RNA、HGV-RNA测定均采用聚合酶反应法(PCR)。试剂盒由中国沈阳市惠民医药研究所提供。

2结果

2.1辽宁辽阳地区居民病毒性肝炎772例的病原分型:见表1。本地区病毒性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居首位,占76.42%,其次为戊型肝炎、甲型肝炎、未分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庚型肝炎。

2.2辽宁辽阳地区居民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与临床分型:见表2。本组HA、HD、HE、HF共126例及未定型34例表现为急性肝炎者多;HB424例、混合感染36例表现为慢性肝炎。

3讨论

3.1本组772例病原学结果表明,辽宁辽阳地区近年来的病毒性肝炎绝大多数(76.42%)仍以乙型肝炎感染为主,大部分是慢性重型肝炎,这与骆抗先、龙辉等[4,5]的报道相同。其次的顺序为戊型肝炎(8.55%)、甲型肝炎(5.44%)、未分型肝炎(4.40%)、丙型肝炎(2.07%)、丁型肝炎(1.81%)、庚型肝炎(1.30%)。但与南京[4]、内蒙[5]等地的报道有所不同[6,7]。

注:未定型为甲-庚型肝炎、EBV、CMV等病毒血清指标均为阴性者

3.2由于各类型肝炎病毒之间无交叉免疫,同一个体可以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肝炎病毒,容易造成各类型肝炎重叠感染。本组资料显示,以乙型肝炎与其他类型肝炎重叠感染居多,而且临床表现转氨酶明显升高,黄疸深,退黄慢,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疲倦、乏力、纳差、腹胀等症状比单一感染明显,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与庚型肝炎重叠感染时,临床表现多呈重型肝炎倾向[8,9]。

3.3本组资料显示77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为不同类型的病原学构成,其中34例未分型的病毒性肝炎中,有32例做了两次肝炎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①检测方法及试剂的灵敏度不够高;②经血传播病毒性肝炎(TTV)[10,11]或新的未知肝炎病毒感染;③其他未能确诊的疾病,有待进一步研究。

临床检验仪器学 篇9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作为一门涉及范围广泛、多专业交叉性学科的检验医学已经不是单一地提供辅助临床诊断, 而是通过多种关联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真实可靠的实验室数据, 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患者提供准确、快捷的检验结果, 是防病治病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基本需要, 也是检验医学工作者不断追求的工作目标。“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故此需要不断加强相关从业人员对《临床检验仪器学》的学习和研究。培养和提高检验专业的学生以及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 使之了解种类多样的检验仪器的性能指标, 通过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检验仪器 (特别是临床最新检验仪器) 的工作原理、分类结构、技术指标、使用方法、常见故障的排除等, 为更好地从事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已经成为相当急迫, 重要的任务。

二、以往在《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授课教师教学管理较乱。以往在我院的《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中, 通常是由6位授课教师来负责教学, 其中附属医院临床兼职教师就有4位, 占授课教师的2/3。由于兼职教师没有固定的在校时间, 其工作考核在医院检验科, 加之科室任务繁重, 故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他们的约束力不大, 管理上相对比较松散。鉴于教学职责不明确及责任心不强, 使得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考试方式方法上缺乏一定力度、深度和创新, 严重影响学生质量的培养。

2.教学内容广泛, 单靠一个教研室的老师难以承担全部教学任务。我院《临床检验仪器学》虽然只有32学时的教学内容, 但涉及诸如临床自动生化分析仪器、电化学分析技术、免疫分析技术和相关仪器、PCR基因扩增仪、临床电泳分析仪器、生物安全柜、血液、尿液分析仪血沉生化分析仪等多学科的内容。教学内容杂、知识面广, 涉及临床检验基础、血液学检验、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以及分子诊断学等学科, 承担教学任务的老师各自为政, 教学无章可循, 质量无法保证。

三、课程负责人制在《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中的尝试

为了规范教学管理、优化课程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 本研究拟以《临床检验仪器学》为试点进行课程负责人制教学改革的尝试, 为课程建设及教学团队建设做铺垫, 并为学院后续其他课程负责人制的逐步实施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资料和宝贵经验。

(一) 课题的研究思路 (如下图所示)

(二) 课程负责人开展的工作

1.课程建设方面。根据调查问卷结果, 确定课程目标, 将以往的教学资料进行重新整理, 更新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习题集等, 并根据临床检验仪器的课程特点, 整理出合适的教学方法, 如:病案教学法、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同时加强与附属医院检验科的密切联系, 增加参观、见习的课时和内容,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 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兼职教师是我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 增强兼职教师的责任意识, 维护正常教学秩序, 保证教学质量, 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技术过硬的兼职教师队伍, 特别制定了我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要求兼职教师每学期听课10学时, 不断提高授课技巧, 每一年考核一次, 对于一年内未承担过教学任务及考核不合格的兼职教师, 学院予以解聘。 (2) 实行专兼职教师的双向流动师资培训模式。整合临床检验师资力量, 规范化、制度化“双向流动”师资培训模式, 促进“专业教师临床化”, “临床教师教学化”。规定每年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和临床教师在临床检验科室和教研室之间进行轮转。要求专业教师进入临床检验科室锻炼, 以此提高专业教师临床实践能力, 使其具备较扎实和宽广的专业临床知识及临床技能;同时要求从事临床工作的教师进入教研室, 熟悉规范化教学要求, 使其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与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地结合发挥出更好的教学效果。 (3) 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和青年教师的学习创造性。新老教师一对一“结对子”, 实行“导师”负责制, 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蜕变成能教学、会教学的“尖兵”。每学期在课程负责人的带领下所有授课教师至少集体备课2次, 共同探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交流教学经验, 同时对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反映、及时解决、尽快落实, 从而保证教学理念的统一性和教学内容的连贯。同时在这种平台和氛围中, 青年教师的创新性和学习能力得到激发, 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带来长足动力。

3.日常教学管理方面。 (1) 实行学期初教案、课件审批制度, 三期教学检查制度。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制定了教案、讲稿、课件审批制度、期末教学检查制度。主要是:每位教师必须将自己的教案、讲稿、课件提前一个月交给课程负责人审阅, 审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授课。及时收集意见和建议, 做好整改。组织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 及时将教学运行情况予以通报。对教学中的做的好的给予表扬, 对出现问题的个人进行处理或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2) 坚持学院领导、督导组、课程负责人及同行听课制度。学期初教学办制定学院领导、课程负责人听课计划安排, 要求领导每学期不少于8学时、课程负责人不少于10学时、新教师不少于10学时等, 并聘请有较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级职称人员作为院督导组, 进行针对性、系统性听课与评议。实现教学监控网络化, 严把教学质量关。 (3) 严格执行集体备课、教师试讲等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由课程负责人牵头, 每学期至少进行集体备课2次, 教学工作会议3次, 研究、通报教学情况。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加强专兼职教师的交流与沟通, 互相学习, 互相借鉴, 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

四、试点教学取得的实效

1.教学管理有章可循。经过一年的课程负责人制的试点教学, 《临床检验仪器学》教学中杜绝了以往教学中教师教案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枯燥的现象;完善了教学管理体系, 形成对教学全程化、配套化、系统化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 使之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形成了初步明确可行的《临床检验仪器学》课程目标;更新了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习题集等配套参考学习资料, 基本做到了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明确, 学时分配更加合理。

2.教学手段有的放矢。通过课程负责人制的教学改革, 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灵活多样的特色教学方法, 如:电教、多媒体、现场教学、见习等;也制作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教学课件;还加强了与检验科的合作, 获取了一些弥足珍贵的视频材料, 如:通过到医院检验科实地拍摄、网上下载、自己绘制等途径获取有针对性和专业化的图像素材, 对已有的图像素材进行处理、加工和整合。此外, 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展教学内容, 使网络信息成为书本信息的补充与延伸。综合以上方法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开阔学生视野, 使学生接受最新理论、学习最新技术, 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经统计汇总得知,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较以往高4.5%。同时, 在学校教务处组织的生评师活动中我院教师的成绩达90分以上。足见试点教学的成绩斐然。

3.教学团队快速成长。课程负责人制的实施, 打破原来课程教研室管理模式下教学论资排辈的限制, 充分调动中青年师资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带动我院的青年骨干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实现了专兼职教师的有效整合, 提升了专职教师的知识结构, 促进临床教师理论水品的提升。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 青年教师的规范化培训, 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迅速提升。2012年9月本课题组教学团队建立,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 成绩斐然, 于2013年获得“区级教学团队”称号, 同时有2名教师获得“优秀教师师德标兵”荣誉称号, 1名教师获得“校级授课比赛三等奖”, 足见课程负责人制对于教学团队的快速成长影响深远。

五、体会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仪器的功能更加强大, 临床检验仪器的各种自动检测、自动控制功能也随之增强, 其结构更加复杂精密。了解仪器的内部构造、工作原理、试剂操作、维护和维修, 是检验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必须端正认识, 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 尽可能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教学目标。当然, 提高教学质量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但只要我们共同不断努力, 实现这一目标就为期不远。

希望通过以上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从模仿型向创新型转变[1],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行业人才, 适应新时期人才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临床检验仪器学 篇10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肝素钠为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 1 g/支 (含量为每毫克>140 U) , 按操作规程配制及使用。标本来源为本院门诊患者, 年龄18~70岁, 早晨空腹采取静脉血。仪器采用美国生产的Medica Easylyte PLUSNa/K/C1分析仪, 全部采用仪器配套试剂 (批号02038/l) , 质控物为北京中生生物工程高科技公司生产, 批号020617。

1.2方法 选择来院就诊的门诊病员, 按常规方法抽取足量空腹静脉血, 注入肝素钠抗凝瓶内, 混匀后分为三管, 分离血浆, 立即测定并取其平均值作为立即测定结果 (即0时结果) , 后分别放置室温 (20~25℃) 、冰箱 (4~10℃) 和水浴箱 (37℃) , 在1、2、3、4、6、8 h分别测定血浆钾。在Medica Easylyte PLUS Na/K/C1分析仪上进行血浆钾浓度的测定,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 (ISE) 法。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不同放置时间和不同放置温度条件下对血浆钾的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影响。见表1。

*不同放置时间与相应的立即测定结果 (即0 h) 比较, <0.05;△同一放置时间冰箱、水浴箱与室温结果比较, <0.05;#同一放置时间水浴箱与冰箱结果比较, P<0.05

3讨论

血钾测定多采用血清样品, 但作为临床常用急诊检测项目, 为尽快得到检验结果, 有时需采用肝素抗凝血浆样品, 因肝素抗凝能避开血液凝固过程, 可快速分离标本, 其测定值能更好地反映体内真实情况。由于血液在凝固过程中血小板的破坏, 血小板内钾离子 (其浓度远远高于血浆钾) 释放入血, 使血清钾浓度高于血浆钾浓度 (有资料报道其均值为0.23 mmol/L) , 且现在所采用的参考值大多来源于血清, 其结果必须经过校正后才能应用于临床, 这在实际工作中应加以注意。

标本放置20~25℃室温与放置4~10℃冰箱的结果相比有下降的趋势, 但随着环境温度的继续升高, 这种变化不明显, 反而上升 (与37℃水浴箱结果比较) 。有资料表明:每日气温和平均钾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 在较高的温度环境 (32℃) 时有较低的日平均血钾浓度, 约为环境温度升高1℃, 血钾浓度下降0.02 mmol/L。上表中放置20~25℃室温与放置4~10℃冰箱比较与此相一致, 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 两者之间差别变大, 至6 h差异非常显著 (P<0.01) 。但放置37℃水浴箱与4~10℃冰箱和20~25℃室温在2、3 h有此种差异, 其余时间37℃水浴箱检测结果反而明显升高, 6 h后差异非常显著 (P<0.01) 。这可能与放置水浴箱时, 由于环境温度, 导致血浆挥发快, 使血液浓缩有关, 尚需进一步探讨。因此, 临床上在作血钾浓度测定时应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 特别是测定结果为临界低血钾时, 更应考虑临床血液标本从采取至测定分析是否曾在高温环境中放置时间过长, 以便更好地解释检验结果[4,5,6]。

不同放置时间对血浆钾浓度的测定有一定影响, 同一环境温度下放置3 h内结果无明显差异, 4 h开始结果有所升高, 但差异不显著 (P>0.05) ;至6 h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5) 。放置20~25℃室温时, 血液中糖酵解作用低, 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 糖酵解作用增加, 使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 血钾浓度降低, 至6 h以后, 糖的消耗增多, 细胞内钾被动扩散到细胞外, 使血钾浓度逐渐升高 (P<0.05) ;放置37℃水浴箱时, 变化比室温更为明显, 3 h以后随着糖酵解作用的加强, 糖的消耗增加, 血浆钾浓度逐渐升高, 此变化与室温相比更为显著 (P<0.05) , 可能与37℃时加速了糖的消耗有关;当放置4~10℃冰箱时, 由于糖酵解作用受到抑制, 血浆钾浓度6 h内的变化差异不显著, 8 h以后测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在放置4~10℃冰箱条件下, 血浆钾浓度6 h结果出现一个下降的波动 (比4 h及8 h结果偏低) , 这可能与糖酵解作用受到抑制、冰箱温度的变化等有关, 尚需进一步探讨[7,8,9]。在实际工作中, 为了更好地为临床医生诊治患者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血钾的测定最好采用肝素钠抗凝的血浆钾标本 (有资料报道, 肝素钠能避免肝素盐类对血浆测定的影响) , 在3 h内测定为宜, 若因某些原因不能及时测定, 应将血浆分离后放4~10℃冰箱保存, 最长不宜超过4 h。作为医务工作者, 在血钾测定时应注意到环境温度及放置时间的影响, 标本应及时送检、及时检测。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条件对血浆钾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Medica Easylyte Na/K/Cl分析仪, 测定70例门诊患者不同放置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的肝素钠抗凝血浆钾浓度。结果:血浆钾在不同放置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条件下存在差异;在室温 (2025℃) 4 h内、冰箱 (410℃) 6 h内、水浴箱 (37℃) 4 h内血浆钾浓度无明显变化 (P>0.05) , 不同温度、同一时间3 h内血浆钾浓度无明显变化 (P>0.05) 。结论:肝素抗凝血可快速分离、及时测定, 在3 h内不受温度变化而影响血钾检测结果, 能满足急诊与临床常规检测要求。

关键词:不同温度,不同时间,肝素抗凝血浆,血浆钾浓度

参考文献

[1]毛雪萍.正确留取标本与检验质量的关系[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2002, 12 (2) :8374-8375.

[2]周雪艳, 陈忠.血液放置时间对化学检测结果的影响[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6, 27 (l) :48-49.

[3]陆永绥, 张伟民.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163-164.

[4]杨在春.新编医学数据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 2002:91-93.

[5]张兰, 周锦川, 姚仁南.环境温度对体内血清钾浓度的影响[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6, 27 (1) :58-59.

[6]叶应抚, 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403-409.

[7]徐克, 王小青.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探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7, 22 (1) :38-39.

[8]周新.检验医学考核指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01-10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临床检验仪器学】相关文章:

临床检验试题07-17

临床检验技术05-01

临床检验系统06-10

临床化学检验06-12

临床检验专业06-15

临床检验基础08-18

医学检验临床检验论文题目大全05-06

临床检验基础期末05-22

检验报告临床解读05-25

临床检验论文范文05-11

上一篇:沥青路面剪切问题下一篇:多样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