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变革的趋势

2024-09-07

组织变革的趋势(精选十篇)

组织变革的趋势 篇1

自20 世纪初起,组织理论层出不穷,以时间为序,主要有古典组织理论、新古典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

(一)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起源于20 世初,其代表人物为泰勒。泰勒通提出的“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计件工资制”等思想,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随后,行政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法约尔提出管理五大功能和著名的“法约尔跳板”,组织的上层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而可以集中精力解决重大问题,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第一次较系统地论述了官僚制的特征,指出官僚制适用于各种环境,是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基石之一。所以,古典组织理论从制度规范的角度研究了行政组织。它的特点在于是基于经济人假设,认为推动人的积极性的是严格管理、金钱、严厉监督、强制性服从等外部条件。而且该理论侧重于用一种封闭的模式对组织的内部进行静态研究,忽视了对组织动态变化和组织社会需求等的了解。

(二)新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该理论经历了一个从人际关系到人类行为的科学过程。梅奥的霍桑实验证明了工人的社会属性。从此,学者开始把研究目光从对组织本身转向组织中的人。他们认为必须重视成员动机、效率研究,主张建立一个和谐有效的组织。后来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求只有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依次满足,人的满足程度会直接影响到组织效率及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麦格雷戈提出“X、Y”人性假设,认为激励人应从工作本身出发,提倡“工作丰富化”。与古典组织理论相比,新古典理论更加重视从人际关系、工作满足、生活质量、组织的激励措施等社会心理因素入手,研究人的因素和行为对组织及效率的影响,组织只有给予人们自我实现或满足高层次需要的机会,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率。

(三)现代组织理论

西蒙开创了决策的研究。他认为,“如果把所有因素考虑进去,决策就是行政的中心。”管理就是决策。组织是作为决策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成立组织是为了提高人的理性,规范人的行为使其更接近抽象的理性,进而做出合理决策。巴纳德认为,行政组织是一个有机的开放性系统,是受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影响并与之相互作用,从而保持组织功能与社会环境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在系统理论的基础上产生了权变理论,它主要研究组织结构及各种组织特性与组织的技术条件环境因素的变量关系,认为组织权变关系依据环境自变系数和管理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不能用单一的组织结构模式解决所有的组织设计问题。近来西方公共组织理论的趋势是把经济学引入行政组织的研究中,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公共组织即政府的行为。

(四)公共组织与组织理论

陈振明关于公共组织的定义是:狭义的公共组织就是指国家机关组织[1]。公共组织有如下特点:公共性,以谋求公共利益、为公众服务为出发点,政治家理应反映公众对政府的要求和期望;政治性,虽然组织形式上是以全社会利益为代表,进行社会管理活动,但统治阶层或集团的意志会曲折地渗透其中;绩效考核困难,公共利益大多是抽象模糊的,公共目标是多元的,社会和公众对公共组织的角色期待也不同,对公共组织的绩效理应公民评价,且有制度保障;低效率,公共产品有排它性,缺乏竞争对手,而且资金充足、无须考虑成本,所以很难分析投入与产出之比。由此公共组织失去了创新公共品品种和供给方式以及持续改进的公共品质量和效率的动力。

二、动因———来自现代社会的挑战

官僚制理论的经济人假设和追求效率的特征一度适应并促进了工业文明。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官僚制的弊端也逐渐显现。

(一)人格与效率

上述各种理论都是在一定的人格假设之上提出的,目标是追求效率提高或利益最大化。关于假设,古典理论家认为最有效的组织是最令人满意的组织,但这必须基于完全理性的人与最优结构组织的结合。显然,这两个假设的可实现性有待探讨。关于制度,传统的官僚制基于过程而非结果,工人只需对简单的刺激做出反应,难以承担起做出决策的责任,难以适应现代社会迅速变革的需要。关于产品,公共服务产品占有垄断地位,没有质量、效率可言,更没让消费者选择的自由。科层制下政治家基于自身利益,会采取一些短期行为,造成赤字财政、国债膨胀等现象,严格的科层制组织中还会出现“彼得现象”,导致不可避免的堕入低效率陷阱。但实际上,行政价值观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公认的社会基本价值,如自由、正义、秩序、公平、民主等。这些有广泛基础的价值理念理应优先于传统行政理论所强调的效率价值。科层制强烈的专业技术崇拜和固定的专业化分工使政府功能衰退,缺乏统筹的有机统一,导致政府陷入重叠交叉、臃肿庞大、官僚主义严重分割的境地。最后,在传统的科层组织中,信息由最高层管理者掌握,命令是自上而下,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但是在信息化时代,公众获得信息速度也很快,脑力劳动者数量和质量在上升,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和自我意识增强,对命令、指挥不满的现象增多。

(二)科技与全球化

科学技术革新对组织理论及其实践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原有的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一套管理思路、方式变得不合时宜。随社会发展,公共组织开始面临诸多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如通货膨胀、财政赤字等)。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多,使政府黑箱操作受到谴责。同时,政府如何回应并以什么态度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变成为问题,旧的权利平衡被打破。所以,公共组织开始面临一些新的变化:如全球化淡化了地区和行政区域,形成一种新意义上的以利益为纽带的距离概念,并出现了一种类似于网络结构的组织模式,从而改变了行政机构的决策方式。这对公共行政形成冲击:一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价值观取向更为复杂,须在效率、公平、国家主权乃至全球公共利益等相互冲突的目标体系中寻找更优的平衡;二是全球化背景下个人对国家政府的依赖减弱,而因绩效低下、腐败机会滋长使政府面临合法性危机[2]。

(三)民主的需求

民主是人类的政治理想,也是制度安排、公共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洛克认为,政府权利确立、应用,甚至更换都需要经公众同意。卢梭提出“人民主权”,即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是国家的主人,有权选举公职人员,拥有对政府的监督、参与权。由洛克、卢梭等人提出的以人民主权和代议制理论为核心,形成近代民主理论。此后,又有精英民主理论、新自由主义、新官僚主义等民主理论。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尊重人民主权和意愿,实现社会正义、公平,反对滥用权利和行政无能。民主思想强调政府代表公众利益的职能地位,强调公众参与,强调政府信息和公共政策的公开性,反对组织自利、代表党派利益、反对专业主义等[3]。但是科层文官却非经选举任用,他们只对科层负责,不能受到被代理人即公众的监督和控制,在科层理论下建立起来的官僚组织是职业化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明显处于弱势,与行政民主的价值取向相背离。公众的自主和独立意识、民主需求增强,要求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有更大的自由,对采用传统管理方式的政府形成了挑战。

三、趋势——学习型组织

随着技术经济、信息革命快速发展,组织面临的不再是一个一成不变、封闭的环境,而是一个日新月异的动态环境。只有进行组织变革,才能使组织适应新环境,并获得持续性的生存与发展。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有赖于组织整体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赖于组织内部所有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并且不断学习。于是,学习型组织应运而生。学习型组织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提出的。学习型组织认为,组织成员、工作团体、整个组织都要学习;学习是一种持续性、战略性运用过程,并与工作结合;学习的结果是知识、信念及行为的改变,并可强化组织创新与成长的能力。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在于其开放性、分权、信息共享、鼓励创新等。它充分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对组织管理模式变化的要求,体现了组织对学习的重视。构建一个有弹性的、开放性、创新性的更能适应快速环境变化的学习型组织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特别是被以营利为目的的非公共组织所青睐。但随着公共组织面临的挑战,学习型组织对各个组织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主动学习,增强适应能力

学习型组织提倡:一是“终身学习”,即要形成组织良好的学习气氛。二是“全员学习”,即组织的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尤其是经营管理决策层,是决定组织发展方向和命运的重要阶层,更需要学习。三是“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组织系统运行的整个过程之中。四是“团体学习”,即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个人智力的开发,更强调组织成员的合作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4]。学习型组织通过保持全员学习的能力,使新知识和信息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方式,使组织时刻保持进步的根源,即充分的信息和不断更新的知识,从而提升组织克服困难和成长的能力,使之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之前的理论都承认人是有限理性的,而学习型组织提出“系统思考”,这能使组织的理性最大化,符合组织成立的初衷。

学习型组织在公共组织中运用的结果成立了这样的公共组织:层次减少、组织咨询化、系统开放化的特征。这可以带来以下好处:第一,精简人员机构,节约成本;减少内部沟通时间,减少信息传递失真,避免信息不对称。第二,形成部门相互协调的机制,有助于加强合作满足知识在组织内部流动的需要。第三,减少权利距离、增加组织的亲和力。第四,减少固定僵化、形式主义开放化有助于监督,确保公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确保公民社会的建立,而监督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民主决策的实现。第五,学习可以使组织对信息保持高度敏感,提高组织沟通能力和管理效率。

(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学习型组织理论把知识纳入了管理的范畴,包括存在与组织内外的各种技术、技巧、管理经验等。另外,他提出了“学习型的人”的人性假设,认为学习是人的天性,所有人都能不断地进行系统思考、不断自我超越、不断改善心智模式并能积极参与组织学习以及在共同愿景下努力发展;组织中的每一个人、每一群人对组织都有价值[5]。从而,人成为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

彼得·圣吉认为,既然人是渴望学习、有能力学习的个体,那么组织中的人是可以被授权的。对此,根据现代管理学思想,应加快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交流信息化、组织系统开放化的进程,对员工授权、让员工参与管理,使员工与领导者变成合作关系。在这样的组织里面,个人能够真正自我实现,优秀的人才为公共组织所吸引、留住和使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种人性假设对传统公共组织中出现的弊端和问题产生很好的抑制作用。

(三)融于环境,和社会和谐发展

传统的组织理论要么重视组织内部层级,忽视环境的存在。要么把环境夸大为完全不确定因素,组织只能够消极被动的适应。公共组织与公众彼此之间缺乏信任。而学习型组织理论把组织与环境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首先,学习型组织理论认识到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并应该承认这种不确定性并积极地面对。组织的系统环境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员工等不仅是管理组织系统的管理对象,而且也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管理组织系统。因为这些因素是瞬息万变的,所以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环境里,公共组织只有不断强化学习,才能适应环境,而且能对其进行预测,很好地回应顾客、公民的要求,增加其存在的合理性。由于公共组织系统与环境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学习型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建立于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的基础之上,组织如何进行学习和学习什么则体现了一定阶段社会变化发展的新趋势。所以,学习型组织倾向于一个“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地通过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资源,努力改变或重新设计自身以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从而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组织”[6]。由于学习型组织的发展,外部社会环境也在日益受着影响。主要体现在学习型的社区、学习型的社会以及学习型的政府等不断兴起,这些就有效地促进着社会产品生产以及服务能力提升,从而实现政府与公众的有效交流,提供社会真正所需的公共产品。

如何真正使公共组织有效的服务于公民社会,任重道远。如果说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确立了传统的公共组织范式,那么,在面对从工厂化到网络化的新时代,学习型组织就是公共组织可取的一种发展模式。

摘要: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官僚制组织理论奠定了现代组织理论的基础,后来逐渐形成了传统的公共组织形式,理性官僚制得到广泛采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官僚制理论受到各方面的批评和挑战,而从组织特征及其内部作用变化方面,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学习型组织将是组织发展的方向。

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篇2

周行健 2011-06-06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我对中国银行业的几点认识。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总共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发生的变革;另一部分是未来几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展望。下面我们就开始第一部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1年刚突破10万亿元,2010年已经接近4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在两位数以上。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对应,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也经历了一段黄金发展时期,存贷款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经营转型以及管理能力都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

其中,盈利能力可以说发生巨变。200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仅616亿元,2010年达到8991亿元;2003年商业银行ROA和ROE分别为0.1%和3.0%,2010年达到1.03%和17.5%,基本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至2010年,银行业以年均19.5%的资产增长和18.3%的贷款增长,实现了72.9%的利润增长。2010入围英国《银行家》杂志榜单的中资银行一级资本仅占千家大银行总额的8.9%,但税前利润占比却高达25%。分类别来看,像工、农、中、建、交5家大型商业银行,不仅改变了连年亏损的局面,而且成为银行业价值创造的主体,为银行业整体利润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你工行2010年税后利润高达1660亿,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同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盈利能力也迅速提高,税后利润实现了大幅跃升。就招行而言,2002年税后利润仅17.3亿元,2010年已经高达257.7亿元,位居股份制银行第1位。

中国银行业近年来发生的第二个变革是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在本世纪初,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曾经接近30%,被国际同业和媒体评论为中国银行业在技术上已经破产,到2004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仍然高达13.21%,远高于国际先进银行水平,但至2010年已经降为1.14%,已经显著低于国际先进银行水平。特别是国有银行,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2004年不良率仍高高在上,达到15.57%,但到2010年,已经降至1.31%。同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不良率也都有明显下降。与国有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的风控一直做得比较好,但2004年时股份制银行的不良率也有4.94%,接近5%,是高于国际同业的,但到2010年已经降至0.70%,远远低于国际同业。像招行的资产质量改善就非常明显,2002年全年平均不良率高达8.10%,到2010年末,不良率已经降至0.68%。

中国银行业近年来发生的第三个变革是业务转型取得很大的进展。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还将发生变化,从经济运行到宏观调控,从资本约束到监管政策,从直接融资到利率市场化,从客户需求到同业竞争。为了应对这种环境的变化,各家银行特别是中小股份制银行纷纷进行业务转型,加快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从零售来看,如表2所示,各家银行的零售业务占比均有所提高,其中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占比提升最快,目前占比也最大,2010年高达35.86%,是唯一一家零售业务占比超过30%的银行。

从中间业务来看,由于不消耗资本,各家银行都非常重视中间业务发展,占比也迅速提高,目前建行、工行、中行中间业务占比都接近20%,招行中间业务占比也达到15%以上,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在第一位。

各家银行积极推动业务转型还表现在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招行设立了首家离行式中小企业专营中心,民生针对小微企业推出了商贷通,深发展围绕供应链金融深耕细作,工行这种大行都将中小企业纳入战略视野。就像图2所展示的,2006年招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410亿,与境内贷款占比为39%,到2010年中小企业贷款总额达3,884.18 亿元,占比达到49.72%,接近一半。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第四个变革是管理变革,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公司治理方面,国有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主要商业银行都建立了“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风险管控方面,PD、LGD等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据,VaR、组合管理模型等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开发了内部评级法系统。资本及资产负债管理方面,EVA、RAROC、FTP、久期等资本及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在银行业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入产出效率也有大幅提升,五年来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平均下降了5个百分点,人均、网均利润分别提升了340%和125%。

特别是招商银行,继2004年率先在业界提出“一次转型”以来,又在2009年率先提出“二次转型”,通过深化经济资本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提升资本效率;通过改进贷款定价政策、加强贷款定价考核、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等提升风险定价水平;通过加强费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整合、流程改造等提升费用效率和人工效能;通过加强客户精细化管理,积极推动业务联动与交叉销售,深化客户经营,不断提高高价值客户占比及综合贡献度;并确保银行总体风险控制在容忍度内。我认为,二次转型实质上是促进管理水平的再次提升。这是第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部分,探讨一下接下来几年中国银行业可能的发展趋势。

我觉得从资产负债整体来看,接下来3年存贷款增速都会放缓,但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存款方面,2004-2010年存款增速和波动幅度都较大,整体增速保持在16-29%区间内。我觉得2011-2013年存款增速将会放缓,增速可能落在14.5-18.5%区间内。原因一个是接下来两三年内我国可能都会面临着或大或小的通胀压力,M2增速将由接近30%大幅回落至14-17%左右,由此,企业派生存款增速将显著回落;二是现实中的负利率加上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居民会倾向于把财富转换为存款之外的其它形式,使储蓄存款负债难度进一步加大。贷款方面,信贷增速将显著放缓。近两年,我国信贷急速扩张,增速分别高达33%和21%,未来3年贷款增速将会显著回落至14-17%区间内。原因一是未来3年我国信贷政策调控上将进入信贷收缩期;二是随着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将会进入快速发展周期,比例会有所提高,从而挤压间接融资的空间;三是受资本充足率、贷存比限制,银行自身的信贷扩张也将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盈利方面来看,我认为未来3年我国银行业依然是盈利比较稳定的行业之一,但行业增速难以达到2006-2008年的高增长水平(2007年曾高达到60%,过去7年除了09年金融危机外,其它年份都在28%以上),总体增速很可能回落至15-25%区间内。一般来说,影响银行盈利水平变化的有息差水平、规模增长、非息收入、成本收入比和信贷成本等多种因素,在当前利息收入占主导的盈利模式下,规模和息差是业绩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2003-2005年,利率相对稳定(期间只有一次加息),规模增长是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06-2008年,央行连续8次加息,息差大幅拓宽,是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2009-2010年,规模增长成为主要驱动因素,我觉得接下来两三年,息差将取代规模成为盈利的主要驱动。

从结构来看,我国银行业盈利结构有望继续改善。一方面,银行非息收入占比将会继续提高。未来两三年,股票市场存在向上机会,像银行代理基金、理财、托管等中间业务收入可能继续提升。另一方面,零售业务利润占比有望提升。主要原因为:一是多家银行在2004年左右就已经开始进行战略转型,经过五六年的投入,有望在未来几年厚积薄发开始进入收获期。二是银行现在都将个人房贷利率上浮,定价水平提升。

虽然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很多变革,但旧有的“速度情结”和“规模偏好”一直存在,经营中仍然注重业务规模和机构数量的增长,追求业务规模的扩大化、机构规模的大型化和市场广度的拓展。各家银行在规模比拼中,使得信贷扩张对资本补充的“倒逼”时有发生,资本硬约束演变成“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但未来3年,这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高资本消耗模式将难以为继。

原因一是巴III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标准,我国银监会也分别将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提至11.5%和10.5%。虽然我国银行业在2010年刚经历了一轮融资潮,但令人遗憾的现实是,就像图5所展示的,10年底 14家上市银行中已经有7家总体资本充足率只能徘徊在11.0%附近或不能达到此水平。

第二个原因是资本内生能力不能满足新增信贷的资本索求。虽然未来3年信贷增速将显著放缓,但即便如此仍存在一定的资本缺口。我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进行了一个匡算,在不融资的情况下,到2013年大致有6000-7000亿的资本缺口。第三个原因是银行进一步融资的空间也非常有限。一方面股权融资空间有限。目前我国上市银行估值水平较低,P/B已经是历史最低水平,部分银行接近1.2倍,很多银行股价接近BVPS,在现有点位上再融资,不但对现有股东价值不大,对银行的长期价值增长也不利。一旦盈利增长受限或者盈利速度跟不上融资速度,过度的股本融资会降低EPS,从而给各商业银行长期估值水平带来压力。花旗银行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曾经因为估值压力不得不动用自有资本在市场上进行股票回购。另一方面债券融资也受限。银监会在09年时已要求银行间互持的次级债券或可转换债券要扣除,另外巴塞尔协议III对二级资本的认定标准中包含没有赎回激励的条款,而我国各家银行目前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券基本都带有“赎回激励”条款,不符合巴塞尔协议III的二级资本资格。

从资产质量角度分析,未来几年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依然处于可控范围,但潜在的风险点也需关注。一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整体偿贷情况仍然存在重大隐患。融资平台贷款在未来2-3年可能迎来集中还本高峰期,对资产质量的影响很可能是慢性病。像地铁、高铁、机场之类的项目,在竣工后的2-3年都难以有正的现金流,很多项目自身的收益率都在贷款利率之下。二是房地产市场步入高风险区域,按揭贷款存在系统性风险。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部分行业和企业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

另外,在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和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背景下,流动性风险也应引起重视。一方面,就像图9所展示的,近年来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同时,存款又呈现不断活期化特征,这种存、贷款期限结构的背离将使期限错配风险加大。另一方面未来两三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进入加息通道是定局,随着美元加息,热钱可能会回流,也给流动性带来压力。

网络组织是跨国公司变革的基本趋势 篇3

跨国公司网络组织的基本架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分散的子公司、专业化经营和彼此间的相互依赖。其主要特征表现如下:

1、组织结构扁平化。传统组织结构中母子公司间等级分明、子公司间界限分明,而网络组织几乎只有两个层次,即管理层和执行层(基本单位或知识工人)。管理层负责为执行层准备各种共享的基础设施,主要是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地分布各种资源,包括数据库、人力和金融资源,保证执行层迅速廉价地获得这些资源。

2、整个组织分为技术部门和非技术部门,在权力集中程度上相反。技术部门包括研发、生产和市场营销部门要求技术部门进一步分权和无等级化。非技术部门包括人事、财务、劳资关系等则实行高度集中。这种功能的分解和反向流动导致了组织的网络化。

3、组织的多维性包括机构设置的多维性和组织运营的多维性。组织运营的多维性体现在:技术部门根据市场和项目性质组织技术流程和市场信息流程等,非技术部门则通过合同组织资金流等对技术流程进行控制。这种不同流程的分离构成了多维化网络。

4、网络组织具有动态特征。网络组织没有固定的结构与模式,是一种不稳定的非标准化的组织。执行层根据市场的需耍,迅速进行有效的组织设计,组织各种资源,建立起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的局部网络。网络的大小根据任务和项目来定。需求消失时,该局部网络将解散,各种资源重新投入到其它局部网络中。

5、网络信息技术是网络组织的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的应用增强了管理者和管理对象间的可知性和透明度,提高了生产力运行系统的有序度,促使企业从垂直命令与控制型的科层组织向以专家为主的信息网络组织转化。

6、网络组织具有经济虚拟性。网络组织与实体公司之间存在显著区别。实体公司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形式,有严密的组织结构体系,是法律意义上的〖HJ经济实体,具有法人资格。网络组织可能是有一些独立的经济实体组成的临时性公司,没有固定的组织结构和层次,也不具有法人资格。在组织结构的运行过程中,可按需要随时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不用履行任何法律手续。

网络组织结构的功能

跨国公司网络组织具备了许多传统的组织形式所没有的优势,对跨国公司经济效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1、避免“大企业病”,实现规模经济。跨国公司规模扩大后,对外市场协调成本提高,对内管理成本也增加,又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即“大企业病”。网络组织突破了这一限制。因为网络组织的扩张不再是新建厂房、采购设备、增设组织机构、扩聘雇员的传统经营扩张,而是通过协作最大限度利用他人经营资源,使跨国公司的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管理等功能扩大。

2、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跨国公司在网络组织中可以借助合作伙伴的力量,在不增大投入的情况下,盘活存量资产,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跨国家、跨区域、跨行业的联合,促使企业间各种要素合理运作,优化资源配置。

3、提高跨国公司的经营能力。跨国公司经营产品多样,面临激烈竞争。采取网络组织形式,公司总部可以抛开许多具体繁杂的控制事项,集中精力研究把握公司总体战略;下层的经营网络则可以主动抓住机遇,快速适应市场环境。内部网络缩短了信息流程,保证了信息的开发和共享,有利于公司经营决策的协调和合作。

网络经济理论的解释

网络信息技术革命使传统的工业经济转变为网络经济。因此,应把跨国公司放在网络经济的背景下,从网络经济的角度进行解释:

1、柔性组织和知识联盟。柔性组织和知识联盟理论分别解释了跨国公司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存在的原因。(1)柔性组织。网络经济下的跨国公司必须适应快速的技术变革,全球化的竞争,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那些传统的适应于处理重复任务和日常工作的完整而严谨的组织设计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的需要,组织结构正朝着适应创新和变革的柔性的组织形式转变。具体措施包括:①减少层次和压缩规模。②建立多功能多单元小组以管理跨单元项目和加快对市场反应速度。③建立混合组织。④重评隐含性终生雇用合同。(2)知识联盟。面对更复杂、更具竞争性的网络经济,跨国公司必须拥有和控制其重要资源、核心能力和关键技术,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但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所有的知识和能力,花费昂贵且困难很大。于是跨国公司通过外部网络建立起组织间的知识联盟,运用知识联盟的扩展能力和转换能力达到预期目的。

2、网络经济效应。网络经济的三种效应:外部经济性、边际收益递增性和联结经济性是跨国公司外部网络化的根本原因。(1)网络经济的外部性。市场交易影响到缔约双方以外的“外部”称为“外部性”。由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网络内部信息流的交互性和网络基础的长期垄断性,网络存在明显的外部经济性。(2)网络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性。边际收益随生产规模的扩大呈现三种不同的趋势: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不变、边际收益递增。(3)网络经济的联结经济性。日本学者宫泽健一把网络经济中的“复数主体通过网络联结产生的经济性”称为“联结经济性”。分属于不同经营领域的复数市场主体通过网络异业联手,协同合作开发新产品,能更迅速地满足不断变动的多方面消费需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果。正是为了获得这种“联结经济性”,跨国公司间建立起网络联盟,推动了跨国公司外部网络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选择网络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对网络之外的跨国公司而言,网络组织造成了更高的进入和发展壁垒,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国际垄断,不利于国际竞争的良性发展。其次,网络组织的形成实际上是“正和博弈”的过程,即网络组织成员通过合作博弈得到的利益大于不合作的利益,这是网络组织形成的根本所在。因此,成员间关系的协调和决策程序的公平是保证博弈成功的首要条件。然而,现实中道德缺失和机会主义的存在,使这种网络组织的失败率较高。再次,尽管网络组织结构是大型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方向,但并不存在所谓“最好”和“普遍适用”的组织形式。因此,跨国公司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条件,通过调整,形成符合自己需要的组织结构。跨国公司在选择网络组织结构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网络组织的进入方式。对于在国内具有很高的生产水平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已经从事海外销售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型企业,可凭借其生产或销售方面的优势,直接与国内外企业进行合作,形成网络组织。对于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虽然它们在某些产品上具有成本低、经营方式灵活等比较优势,但缺乏规模经济和资金不足,或者销售网络不发达,限制了其发展。

2、集权和分权的权衡。跨国公司的网络组织是集权和分权的矛盾统一体。集权表现在:高层管理小组在制定战略方向、确定小组和个人创造力界线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权表现在:一线工作人员可自由处理新的紧急情况。权衡两者的关键是依靠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机制,在领导和实干者之间建立起直接交流的渠道,包括电子交流,计划会议和评审会议,非正式机会,如教育论坛和公开的接触会议。

3、实施战略管理。跨国公司规模巨大,组织结构复杂,因此应把公司战略作为贯穿如一的中心线索,用战略管理一体化公司。具体做法是用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教育”跨国公司的各机构及其人员,然后由他们在公司战略的框架内自主的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总之,网络式组织结构是跨国公司在网络经济背景下,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实行全球化经营战略,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的组织创新。它是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趋势,必将大大提高跨国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组织变革的趋势 篇4

网络结构组织关系的基本思想, 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开始出现。把母公司与子公司看成一个网络整体, 在公司内外部通过相互联系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 网络组织的最大特色是流程短, 流程不重合而使信息充分, 真实度提高。随着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世界联系日益紧密,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网络化表现特别更加明显和突出。

近年来, 特别是21世纪以来, 跨国公司采取了全球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环节根据各自不同的区位优势分布于全球各地, 把所有分支机构联结成统一的一体化进行经营和管理, 形成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网络。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 一些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形式的进行了大量的调整,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大幅度减少了管理层次, 使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形式从金字塔式的等级制不断向网络型的模式转变, 由此应运而生的网络管理体制不仅更利于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各地的信息和资源优势发展自己, 而且使分散于世界各地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活动能够服务于企业的全球发展战略。

2 收购兼并成了跨国公司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

企业收购兼并是企业规模扩张的经久不衰的主要方式, 跨国并购方式可以降低企业机会成本, 从而有利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组织结构调整。许多跨国并购事例表明, 通过跨国并购优化组织结构, 实现组织的静态和动态协同效应进而提高跨国公司的组织效率, 保持并提高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 因此跨国并购是从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演变的趋势出发进行的可行性选择, 也是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规模扩张的主要方式。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企业的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

从2006的世界投资报告分析中我们一清楚地看到, 近期跨国并购猛增的一个新特点就是集体投资基金的投资增多, 主要是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和相关基金。由于前所未有的低利率和不断加大的金融一体化等因素, 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开始在海外直接投资, 据统计2005年达到1, 350亿美元, 占跨国并购总值的19% (表1) 。

资料来源:贸发会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的影响》。

3 信息化对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作用日益明显

如今, 信息技术日益规模化、普遍化, 不同的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地区之间, 都能进行信息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众多跨国公司内部信息交流渠道日益通畅, 管理协调手段日益先进。为了顺应信息时代国际化经营管理的要求, 其组织结构出现了崭新的发展趋势。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 企业的组织结构正在从传统的金字塔型转向为扁平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扁平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和手段。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 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处理都相应加快, 从而缩短了组织结构的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信息传递距离, 提高了企业决策和管理的速度和效率。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众多的中间管理机构被撤销, 而使企业呈现日益明显的扁平化状态。其二, 企业的组织结构日益呈现变“瘦”的趋势, 即是指组织部门横向压缩, 将原来企业单元中的服务辅助部门抽出来, 组成单独的服务公司, 使各企业能够从法律事务、文书等各种后勤服务工作中解脱出来。许多跨国公司只注重于对本企业最关键的部门进行最紧密的控制。

4虚拟化成为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又一新特征

虚拟组织是指两个以上的独立实体, 为迅速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在IT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在一定时间内结成的动态联盟。企业的虚拟组织是介于“市场”和“企业”间的一种交易形式, 其组织结构不是以实体结构存在, 也不一定是一个法人实体, 多数是由一些独立的经济实体基于某种共同目标而临时组织起来的一种联盟。在该组织形式下, 它们依靠计算机网络、软件、虚拟现实技术等将彼此联系起来。企业可以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 精心挑选自己最合适的合作伙伴, 从而形成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价值链, 进而促进企业组织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爆炸性增长, 最近几年以来, 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呈现出虚拟化趋势。愈来愈多的企业的不再保留技术创新组织的实体形态, 只是根据市场机会组成虚拟的创新公司或创新联合体, 共担创新风险, 共享创新利益, 当既定的创新目标实现时, 创新联盟即随之解散。通过组织结构虚拟化, 各个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已有资源为加速自己的发展, 并且虚拟化组织结构一旦形成, 企业便可凭借其强大的规模优势加速对市场的影响力, 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例如:著名的耐克公司不用一台生产设备, 其总公司缔造了一个遍及全球的帝国。为了实施虚拟化生产, 耐克公司将设计图纸交给处于世界各地的生产厂家, 让他们严格按图纸式样进行生产, 随后由耐克公司进行贴牌, 并将产品通过公司的行销网络将产品销售出去。这种模式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耐克公司的这一战略, 不仅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极大的节约了人工费用, 而且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投资以及设备购置费用, 从而能保证耐克公司最大限度地整合各地的资源, 这也是耐克运动鞋之所以能以较低的价格与其他名牌产品竞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信息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世界经济发展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企业在走向全球市场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同时, 应学习和借鉴现代跨国企业组织结构的成功经验, 尽快调整组织结构以应对市场全球化的压力。当然, 各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都有其利弊, 企业要在设计其组织结构时要综合考虑自己条件以及外部因素, 制定出具体的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同时, 我国企业也要严格把握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变革与发展趋势, 学习和借鉴现代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和经验方案, 顺应企业国际化的趋势, 逐步制定与国际化相统一的法案条例, 形成与国际化经营相关的一系列重要机制, 这将有利于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逐步适应和有效应对全球复杂的环境, 从而促进其更好地保持竞争优势。

摘要:跨国公司是一种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是在一个国家 (通常是在本国) 设立总部, 在其他一个或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并从事国际化经营活动的集团型企业系统。进入21世纪以来,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有了很大的调整和变化, 着重了解和研究国内外跨国公司组织结构模式及其变化趋势, 从而对我国企业增强竞争力、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发展趋势,战略联盟

参考文献

[1]姚建峰.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变革与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 2005, (2) .

[2]赵楠.跨国并购的组织结构优化动因[J].经济学家, 2005, (1) .

[3]高鹏.论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虚拟化特征[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 (4) .

中国饮用水市场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篇5

一、引子 俗语说:好水是百药之王,坏水是万病之源。水既是生命的组成物质,又是生命的保障。清澈的水源,健康的好水,更是人类恒古不变的追求。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口的日益增加、都市的迅速扩张,现代社会给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对人们的饮水安全,带来人们始料未及的危害;因此,健康饮水成为人们的强烈愿望和迫切呼唤。可以用与ppt 用图片和数据说话

二、水与生命 水流过的地方就有生命。水是一切细胞和生命的重要成分,是构成自然界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一个人身体中水的品质与变化与这个人的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10亿人正在饮用被污染的水。有18亿人因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患病。由于饮用不良水质导致的消化疾病、传染病、各种结石病、皮肤病、糖尿病、癌症、冠心病、心血管病、妇科炎症等达50多种。人类疾病80%与水有关。水利部曾经发出警告:“全世界每天至少有5万人死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2500多万人死于饮用不洁净的水。我们身体里有70%是水,老人家有60%是水,小孩有80%是水,胎儿的含水量甚至高达90%/而且水在我们身体里90%是以血液的形式存在的,连我们的骨头里面都有20%多的水分。所以只有我们日常饮用的“水”健康了,我们身体才是健康的。就人来说,一个70公斤的成年人,体内水分就有近50公斤,占70%。一个4公斤的婴儿,水就在有3公斤之多。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天需要3000ml水,每天通过呼出水气,出汗,排尿,粪便等排出的水与摄入的水量大致相当。人体失去6%的水分时就出现口渴,尿少和发热;人体失去10-20%的水分时就出现昏厥,甚至死亡。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为贵重,一个人在饥饿时,可以损失40%的体重(相当于人体一半的蛋白质,全部的肝糖及脂肪)而不毙命,但是如果损失20%的水分,就将要面临死亡。也就是说,一个人禁食时,可以40天完全不吃东西,只喝水,依然可以活下去;甚至有记录长达130天只喝水,不吃东西的。可是一个人如不吃东西,也不喝水,一周左右就会因为脱水而死。

三、国内居民饮水现状分析 由于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城市市政自来水根本不能直接饮用。目前国内居民,特别是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大致为以下三种情况:

1、饮用纯净水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纯净水品牌很多,有知名的,也有不知名的。广大居民日常生活中,饮用纯净水的也很多,尤其是居民日常饮用的桶装水,绝大部分是纯净水。客观的讲世面上销售的各种纯净水,无论知名与否,如果不是假冒伪劣产品,取得了“QS”

认证,都属于安全、洁净的生活用水。但所有的纯净水,如果从对人体健康的角度去要求,那它们都是不健康的。我国著名的水营养专家、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复兴教授指出:纯净水虽然是一种“干净水”,但它也是一种不健康的退化水,纯净水只解决了水的污染问题,但没有解决“水退化”和水的生理功能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与矿物质有5%-20%必需从水中获取,这些元素在水中的比例同人体的构成比例基本相同,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利于人体的健康,食物中的微量元素不能替代一切。而纯净水不含有任何微量元素与矿物质,矿盐含量和硬度都近于零,仿佛处于“饥饿”状态,具有极强的溶解能力,是“至清的死水”。因此长期饮用纯净水不仅仅不能带来营养,相反的还会将体内的部分微量元素与矿物质溶解,随着新陈代谢排除体外。当然,纯净水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它不含矿物质,而在于它的PH值呈酸性。人体体液的PH值在7.35-7.45之间,因此,摄入人体内的水应以弱碱性为佳。因为一旦体质呈酸性,细胞作用就会变差,身体各个器官的作用、组织机能就会减弱;新陈代谢趋缓,废物则不容易排出。肾脏与肝脏的负担就会加重,从而导致慢性病形成。特别指出的是酸性体质是癌症易发型体质,所得癌症的人,往往体质先酸化,才诱发癌症的。纯净水抽走了水中的矿物质,如同抽走了水分子的支架,也就改变了水的结构,水分子会串联成线团凝聚态变成大框架结构,不易通过人体的细胞膜,被人体吸收。水不被细胞吸收,就不能参加人体一系列生命代谢活动,也就起不到促进新陈代谢与增强人体排毒的功能。所以喝的水出了问题,不只是肾脏出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也出问题。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早在1999年8月就发出文件规定:中小学和幼儿园将不在使用纯净水为饮用水。原因是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和智力发育阶段,加上好动损耗许多无机盐和矿物质、如长期饮用纯净水将对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2、饮用白开水 就实际情况来讲,广大居民中,烧白开水喝的还是为数不少的,虽然企事业单位中,喝白开水的并不多见,但在一些餐馆、酒店、宾馆、茶楼饮用白开水的现象非常普遍,部分地区的一些工厂,工人们也是长期饮用白开水。长期饮用白开水对人体的伤害是很严重的。因为现在的水与几十年前的水已经完全不同了。当然,开水可以杀死水中的一部分非耐高温的细菌,病毒。但是细菌,病毒的尸体仍然留在水中,进入人体后即成为医学上水的“热源体”,临床上常见的“无名热”原因多源于此。美国环保局的一项报告指出:沸腾的水等于是一种将有用的氧和矿物质埋掉的“死水”,而大部分的不纯净物质仍留在水中。根据佛罗里达大学健康与行为学系的调查,煮沸等于浓缩诸如砷、贡、铅、镉等有害物质,更危险的是被硝酸污染过的水,经过煮沸后,所含的硝酸浓度反而会增加,对人体极为

不利。经过煮沸的水,纯粹只是水,而且还可以称为死水因为它根本没有氧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喝泉水(小分子水),用泉水洗澡会让身体很舒服的原因。因为白开水失去氧气太多,不能用来浇花、养鱼,就是这个道理。而且经常喝缺氧的白开水,是使人体细胞因缺氧而变形,从而导致癌症的重要原因。喝白开水的重大弊端是:自来水经过漂白粉处理后,水中含有余氯,在90-100度之间水中的余氯是合成三氯甲烷的最合适温度,而且此时其浓度最高,这是标准的致癌物质。同时,水烧开后矿物质沉淀成水垢,饮用后会导致人体的各种结石。或许有人会说:在家烧开水喝,几十年我们不是一样过来了吗?是的,其实烧开水喝和吸烟一样,大家知道香烟有害健康,但吸一支烟或一包烟就会马上生病吗?只是说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得肺癌,肺结核的几率大很多倍而以,喝白开水也是这个道理。

3、饮用桶装矿泉水 矿泉水确实是一种好水,它含有人体所必须的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无论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口感的角度上去品味,确实能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因此,桶装矿泉水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也越来越被重视饮水健康的人们所接受。然而,令广大居民担忧的状况却是接二连三的发生,让人们不禁迷惑:今天,还有好水喝吗?据报道,国家质检局对桶装水质量的调查中,微生物超标的情况反映居于首位,而症结的落点却在于桶本身的材料和桶的消毒环节。虽然,之前媒体频频暴光的100%有毒的胶桶已经基本没有了,实际上PC桶也有千差万别,有的用再生材料做,有的则掺了杂质,长期装水会带来健康问题。尤其近年来桶装水市场采用废旧塑料、洋垃圾、医疗针管等为原料的“黑心桶”、采用自来水简单粗过滤冒充矿泉水的“黑心水”的出现,再加之饮水机本身存在的饮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等因素被频繁暴光,“问题水”曾出不穷,日益暴露出生产,流通、销售诸多环节的严重问题,消费者感到触目惊心;桶装水也不能随便喝。

四、健康好水呼之欲出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人们普遍关注生活用水的质量,认识到只有新鲜的水才是健康且富有营养的。他们早以遗弃了开水,封闭的桶装水等没有活性的水,取而代之的是饮用分子团小,利于吸收的更加接近人体生理用水的直饮水。研究表明,经过净化的直饮水不但保持天然水的活性、而且还有效去除了自来水中含有威胁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是真正能够保证优质健康生活的饮用水,对身体有百利无一害。直饮水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欧美发达国家家庭里的必需生活用水。人们可以直接饮用水龙头里流出的新鲜健康的直饮水,不用担心自来水、开水等残留的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的危害,也不必担心喝不到桶装水所不具备的新鲜和活性。国内水污染的严重性,各种饮水的危害性,使广大居民也迫切呼唤有更安全、更健康的水来替代桶装水。继桶装水之后,饮用水市场又兴起了各种各样的饮水方式,如矿化水、离子水等各类功能性饮水方式,但由于过度宣传和违规操作坑害消费者,于2005年7月已遭到卫生部的封杀。卫生部强调、从未批准过任何“离子水机”,涉水产品不得宣称任何保健功能。功能水遭封杀,桶装水不安全,加之从2005年7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在全国饮用水行业全面推行QS认证制度,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取得资格不得上市,更使桶装水业面临大洗牌,也为直饮机饮水方式的大行其道开辟了市场商机。

五、一个时代的来临——直饮水时代 据报道,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美方代表团所有饮用水全部由美国空运,一部分人当时将这个细节理解为资本主义对我们的敌意和蔑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那是“神水”。在今天看来,尼克松所饮用的水已经退去了神秘感,那就是直饮水!现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家庭的直饮水机率已高达70%以上,在加上分质供水的市场占领,桶装水已基本被取代。直饮水机又叫终端水机,是在大型普遍直饮水的优质工艺基础之上小型集成化的产品。可称为小型的水处理设备。形象一点说,相当于把大型的水生产企业小型化,终端化、家庭化、外形酷似我们日常的饮水机,但技术却是复杂的,集PP棉、活性碳、KDF、BIO、能量石、纳滤、树脂等多重技术于一身,消费者只要将一系列工序,最终出来的是可以生饮的健康好水,新鲜、卫生。终端直引水机相当于管道直饮水的最大特点是:现制现饮。完全断绝管道输送对水的二次污染,更洁净、更安全、更健康。美国环球大学医学博士,台湾康宁医院副院长林光常博士在《无毒一生轻》中提出的好水的七个条件,而且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质量与技术相对较好的直饮水机处理出来的水,基本上都能符合这些要求。

1、好水必须要保留“原始的”矿物质(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饮水不仅是为了解渴,它还是提供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途径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也印证了,人体必须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5%-20%必须从水中获得。)

2、没有氯,没有杂质,没有重金属。

3、好水必须是弱碱性的水(因为我们人体的体液PH值是弱碱性的,基本上是7.4。碱化的水有利于调节人体体液PH平衡,防止人体体质的酸化)

4、要符合“生饮“的标准。(许多国家的水生饮标准都认同美国的NSF标准)

5、好水必须是含氧的(没有氧的水是“死水”)

6、好水的分子整齐,密度高(为小分子团水)

7、处理上最好是没有经过电的(因为电有辐射,辐射会影响水分子的结构)。居民终端直饮水从9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市场至今近十年头,整个市场呈现快速增长,大小生产厂家达300余家,政府关于直饮水建设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深圳市政府提出:2015年深圳全市都喝直饮水。经过前期众多企业的培训和引导,消费者的接受程度逐步增强。直饮水市场将步入行业发展黄金时期,潜藏着千亿元的市场等待开发。直饮水代表了当代最成熟的水家电技术,直饮水机不但可以有效解决自来水如“二次污染”等问题又是对管道直饮水的补充和完善。正因为具有诸多的优势,所以自80年代从美国率先开发成功以来,发展很快。虽然,在我国直饮水机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直饮水机在深圳、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武汉等发达城市已经有大量的推广。

六、直饮水的优势 谈起直饮机,很多人都会说虽然安全、健康、但价格高。相比“桶装水+饮水机”单机销售而言,自然是贵了不少,但从长期投资看却是十分省钱的。列举一个5年期使用两种产品的例子,假设分别使用桶装水与直饮水机,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不同价格参数的直观对比过程和结果: 这里我们以深圳某桑拿娱乐广场日常饮用所需桶装作为基础参数,以市场上质量与价格适中的立式直饮机:3980/台的直饮机和深圳某桑拿娱乐广场因饮用的桶装水进行对比:桶装水+饮水机模式:每天所需饮水量:70桶/天一年所需桶装水:70桶/天*365天=25550桶所需费用:(按正规厂家生产最低标准计算:平均每桶12元)25550桶*12员=306600元/年一年所需花费为:306600元(此笔消费为每年消费固定值)5年所需要费用:306600元/年*5=1533000元直饮水机模式一天饮水量按上面70桶总饮水量数值计算:直饮水机,考虑到集中饮水的频率程度,根据深圳某桑拿娱乐广场目前的情况,36个饮水点全部更换成立式冰热直饮水机。已3980元/台的立式冰热直饮水机为参照。按购买36台计算,则一次性消费投资为143280元,以后每台机制直饮水的费用(即更换滤芯的费用)

1.2元/桶(18.9L/桶)36台直饮水机每年更换滤芯所需费用,按每年制水30000桶计算: 5年所需要费用:143280+360000元/年*5=323280元集中对比:桶装水5年所需费用:306600元*5年=1533000元直饮机5年所需要费用:143280+36000元/年*5年=323280元即:单位等团体投资直饮水机的经济模式中,投资直饮水机只占到投资桶装水的21%左右费用,更不要说饮水者直接获得的健康,时尚、方便等的附加价值了。而且一台直饮水机的使用年限远远不止5年。饮水时间越长,直饮水机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大。表格统计以深圳某桑拿娱乐广场每天饮用70桶水为例比较项目 桶装水 能量活化净水机 单位/成本 12元/桶 3980元/台 一年饮水总量 25550桶 25550桶 单位:桶 71桶/天*365天 70桶/天*365天 一年饮水总费用 306600元 143280元 单位:元 25550桶*2元/桶 36*980=143280 五年饮水总费用 1533000元 323280 单位:元 306600元*5年 143280元+36000*5

组织变革的趋势 篇6

关键词:组织变革;员工支持度;气质性因素;情景性因素

一、 组织变革员工支持模型的建立

1. 员工支持的经典模型。员工支持是组织变革中的重要概念。员工支持是员工在主观和客观方面综合考量变革后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一般来说,能够获取员工支持的组织变革,其过程和结果更加容易控制和预测。员工支持的经典模型是一种因果关系模型,它是按照各因素发生的先后顺序建立起来的,起因因素(变量)与结果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它围绕期望(员工对所将获得的组织变革利益的预期)和绩效(员工经历了变革并由此获得的实际感受的总和)这两种因素的单一路径进行分析。该二阶段模型的路径图如图1示。

其含义是员工在组织实施变革前的某个时间t,产生变革期望。在组织实施变革后的某个时间t+1,员工获得变革绩效的感知,这种感知与期望之间存在着差距,即不一致(变革落差),当绩效好于期望时,不一致(变革落差)为正,员工会支持变革;当绩效不及期望时,不一致(变革落差)为负,员工会阻碍组织变革;绩效与期望不相上下时,不一致(变革落差)为零,员工对变革没有太多心理感受,支持或反对的态度主要受其他情景性因素决定。

2. 对员工支持的经典模型的修正。经典的员工支持模型在某些方面的考虑是不够完善的,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变革绩效是通过不一致(变革落差)作用于“支持或阻碍组织变革”的,它忽略了变革绩效直接作用于“支持或阻碍组织变革”的可能性;(2)忽略了组织变革中至关重要的变革成本因素;(3)变革成本是导致员工对组织变革持反对态度的重要来源。鉴于此,我们在经典的员工支持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组织变革员工支持模型,其路径图如图2示。

3. 研究假设和样本数据。

(1)研究假设。

①变革期望和不一致(变革落差)H1:变革期望对不一致(变革落差)有着负面的影响,即期望越高,不一致(变革落差)的负差距越大。

②不一致(变革落差)和员工支持H2:不一致(变革落差)对员工支持有着正面的影响,不一致(变革落差)的正差距越大,员工则越支持变革。

③变革感知绩效和不一致(变革落差)H3:变革感知绩效对不一致(变革落差)有着正向的影响,即感知绩效越高,则不一致(变革落差)的正差距越大。

④变革感知绩效和员工支持H4:变革感知绩效对员工支持有着正向的影响,即感知绩效越高,员工支持度越高。

⑤变革感知成本和员工支持H5:变革感知成本对员工支持有着正向的影响,即感知成本越高,员工越会感到变革成本是合理的,从而也就越支持变革。

(2)样本数据。本研究的样本数据主要采用简单抽样调查法获取,并以组织变革中较具代表性的中小民营企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共发出81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95%。受访者的相关信息及数据略去。

我们在参照Aldag & Stearns(1991),Bedian(1980),Griffin(1993)和Ireland(1993)所选的量度结构和项目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进行单个项目与整体的分数相关性分析,删除相关性较低的项目,最后保留了“认知刚性”“情绪反应”“权利和声誉”“职业安全”“内在报酬”“参与情况”和“对管理愿景的信任”七个因素,其与总分的相关性在73.1%~91.9%之间。

二、 实证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1. 运用LISREL(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即线性结构关系模型与方法来进行分析,在LISREL框架下的模型路径图为图3示。

图3中的ξ和η均表示“潜在变量”,ξ表明不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外生变量”,η则表示受其他变量影响的“内生变量”,它的变化是由“外生变量”引起的。ξ1,ξ2,ξ3,η1,η2分别表示变革期望、变革感知绩效、变革感知成本、不一致(变革落差)和支持组织变革。每个“潜在变量”可用1个或1个以上的“显在变量”表示,如x1是ξ1的“显在变量”,它是一个7指标变量,y2是η2 (满意)的“显在变量”,它是一个3指标变量,x2,x3,y1则分别是ξ2(感知绩效)、ξ3 (感知成本)和η1(不一致)的显在变量。γ表示一个“外生变量”对一个“内生变量”的回归系数或“效应”,如γ12表示ξ2(感知绩效)对η1(不一致)的影响,β表示一个“内生变量”对另一个“内生变量”的回归系数或“效应”,如β21表示η1(不一致)对η2(满意)的影响。Ф表示外生变量之间的相关,表明外生变量之间没有明确的假设关系。λ是“显在变量”对“潜在变量”的回归系数,δ和ε则分别是ξ和η的测量误差。

根据路径图,我们写出LISREL模型。模型分为两部分:一是测量模型,表示显在变量与潜在变量的关系;二是结构方程式模型,表示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写出的模型如下:

模型(1)表示显在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看作证实性的因子分析模型(CFA),其中Y与X表示显在变量构成的向量,ξ和η表示潜在变量构成的向量,Λx, Λy分别表示X对ξ和Y对η的回归系数或负荷矩阵,δ,ε是误差向量。模型(2)表示潜在变量中起因变量和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B表示内生变量之间的效应系数矩阵,?祝表示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效应系数矩阵,?灼表示残差构成的向量。

2. 数据质量的检验。

(1)信度分析表明,本研究的量度具有较高的信度。

(2)效度分析表明,本研究有较高的集中性效度和差异性效度。

3. 计算的结果。参数估计和检验的结果支持了大部分的研究假设(如表3),即除了变革期望与不一致(变革落差)的关系(H1)以外,其余四条路径(H2~H5)在0.1的置信水平下(单侧检验)都是显著的。

在中小民营企业中,变革期望对不一致(变革落差)的影响不显著的原因大致有:(1)变革的不确定性和对管理愿景的不信任削弱了员工对自己期望的依赖。由于变革的不确定性相当大,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组织变革相比,中小民营企业员工更有可能经历缺乏主人翁的变革;(2)员工在接受变革的过程中修正了自己的期望。Ireland(1993)认为,员工在组织变革过程中有使期望贴近现实的倾向,而且当环境越不确定,修正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员工减少心理失调的本能反应。正是这种修正削弱了最初的期望与不一致之间的关系。

另外变革感知绩效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之和达到0.61,超过了不一致(落差)对支持变革的效应的0.54。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小民营企业中,感知绩效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感知绩效的增加将大幅度提高支持变革的水平,而感知绩效的下降将大幅度地降低支持变革的水平。

三、 结论和启示

1. 感知绩效对员工支持变革有着强大的正面影响。说明在中小民营企业,感知绩效是员工支持变革的心理形成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因此提高员工对变革的感知绩效,将会根本性地提高员工的支持度。在组织变革实践中,要求我们要充分重视那些与变革结果相关因素,比如权力与声誉、职业安全、社会效用、内在报酬等,从而消除员工情绪上的障碍。

2. 感知成本对员工支持变革有着较大的积极影响,即员工不仅根据他获得的利益,也要根据他付出的成本来形成对组织变革的总体评价。因此,提高员工的感知成本是使员工支持变革的另一条途径。在组织变革实践中,同时要求我们也须重视那些与变革过程相关因素,比如员工对管理愿景的信任、信息、社会影响、参与情况等,从而消除员工认知上的障碍。

3.变革绩效和变革成本都属于组织变革中的情景性因素,它们同时员工的心理态度产生影响,实践中要双管齐下。

4. 变革期望作为一个独立变量,在中小民营企业组织变革的支持心理形成中,没有显著影响,它主要是通过与感知绩效之间的落差即不一致来影响变革支持度,这种影响则是十分积极和有力的。这就启发我们在组织变革中,不能忽视那些与员工个性气质相关因素,比如路径依赖、情绪反应、短期行为、认知刚性等,从而消除员工行为上的障碍。

参考文献:

1.Beer,Michael,Nohria Nitin.Cracking the Code of Change.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0,78(3):133.

2.Bloodgood,James M.Strategic Organizational Change within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s,2000,12(2):208.

作者简介:李作战,广东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变革趋势 篇7

当我们在做移动互联时代的营销时,不得不重新去思考,在手机已经变成人体的一个数字器官的今天,全世界都在高喊组织去中心化、消费场景化、传播碎片化的时候,营销是怎么被“革命”的?大概是因为在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掌握话语权和决策权的组织或群体易主了,甚至所谓“组织”和“群体”的构成逐渐被打散,主导关系逐渐模糊,演变到了“市场决定”、“用户话是”的当下。因此,在新型经济互动关系的时代背景影响下,厂商“跪舔”用户,明星“讨好”粉丝,舆论“干预”媒介,营销自然也就随之变化。2016年时已过半,营销传播从环境上、内容上、形式上的变化发展大致有如下几个方向。

变革趋势一:“参与感”用“即时体验”来满足

直播到底有多火?哪个明星、网红如果还没有直播过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越来越多的用户需要用即时体验、双向交互的方式满足自己的存在感、参与感和幸福感。效果好不好?可以去问问尝到甜头的品牌。送花送心送打赏已屡见不鲜,品牌早就迫不及待地把明星代言、产品推广和销售的时间轴压缩在消费者根本来不及理性思考的直播时刻。就在几个月前,“堵在上海南浦大桥上”的Angelababy女神,通过两个小时的直播时间直接带来了超过500万人次的观看,又顺理成章地帮美宝莲纽约把10000万支口红新产品“唇露”放到了用户的购物车里,据说转化实际销售额达到142万人民币。

另外一种“即时体验”的消费者参与更加实惠,除了“4小时逃离北上广”的霸气宣言带来的各种讨论,今年夏天梦龙Pleasure Store的华丽回归也让“场景化”体现的登峰造极,而且玩法简单粗暴:持续一个月的展,不卖,只送。30多度的高温下,三里屯太古里红馆外每天的长队阵容堪比春运,时髦的追随者翘首企盼着能够早日进入逼格满满的内场免费自主创作一个奇葩口味、造型独特的冰淇淋“作品”,同时还有高颜值的店员可以欣赏。相信他们早已在数小时排队中为当日的UGC打好了腹稿,万事具备,只差“手机先吃”。

变革趋势二:娱乐至上,全民沸腾

这两年娱乐营销大热的程度,已经到了“非娱乐,不营销”的地步。受众的口味和笑点一再被提高,不有趣、不出格、不魔性的方式和内容已经无法触发大众的关注,大牌娱乐IP轮番登台抢占地盘之外,薛之谦、papi酱等红的心安理得。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他们作为高颜值网红的代表,深谙段子手的各种绝杀秘笈——时不时用花式自黑带来的娱乐效果刷新着网民换老公老婆的速度。

变革趋势三:情怀鸡汤不过期,只要有“防腐剂”

当然,除了“走肾”之外,“走心”的内容还是会持续保鲜。情怀营销前两年被玩的让人有点审美疲劳,但是沉淀下来看,好的作品还是会让人心头一热,人归根到底还是情感动物,喧嚣过后,情怀鸡汤不会过期,重要的是汤头和配料。

农夫山泉20周年的广告片,秉承了品牌一直经营的溯源故事。孤独的守岛老人的故事再次讲述了“大自然搬运工”的情怀和品格。

“你知道自己有多努力吗?”滴滴企业版H5再一次用测试的手法晒加班,虽然不是崭新的角度,但鉴于命题对于用户自身强烈的相关性,还是足以激起用户的好奇心和互动参与。试问谁不想让老板“无意中”知道“勤奋的我曾经无数次看过凌晨四点种的太阳”呢?

变革趋势四:跨界,跨到无“界”可跨

传统、网络、新媒体已无限融合,一边传统品牌投身数字营销,另一边地铁车厢、纸媒头版已被互联网品牌、新兴APP承包来做悬念营销。移动互联时代的边界消融,品牌已从“跨界”的概念中跳了出来,模糊了古典与现代,颠覆了传统与新潮,混搭了科技与时尚,进入了“无界”的境界。

宝马将自家一款概念车的车身材质用在了全新跑鞋上,与PUMA联手推出了一款极具科技感的运动鞋X-Cat DISC。谷歌发布“缇花计划”(Project Jacquard),宣布Levi's作为计划的首位合作伙伴,研发具有轻触式遥控功能的智能布料。优酷做起了内裤。腾讯Next Idea x故宫H5邀请函刷爆朋友圈,让古典艺术瞬间又变得时髦和性感起来。

变革趋势五:社群新经济的崛起和爆发

喜新厌旧的经济学家和媒体不再谈“粉丝经济”,而“社群经济”变得炙手可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像一日三餐一样普及的社交应用中,各种群成为了用户最常使用的社交场景之一,在这之中聚集了庞大用户群的各种社群无疑让营销者们看到了巨大商机。整个地球的商家都在想方设法笼络年轻人。淘宝用户中80、90后的消费者占比达七成,针对潜力无穷且并不容易讨好的年轻买家和卖家们,阿里就在今年7月推出了淘宝造物节。以TAO为标志,按照不同群体划分为三个主题板块,T(Technology技术),A(Arts艺术)和O(Originality原创),展示创造性思想,顺应“社群经济”的潮流。淘宝希望提供的不是一个简单的购物场所,而是一个社区,是年轻用户实现自己异想天开和奇妙创意的地方,而这更有利于孵化并推进更多基于社群的自品牌在品牌构建的“生态”中快速成长。

此外针对“新中产人群”,社群营销中的消费者洞察更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健身应用KEEP,用一支横空出世的鸡血广告成功吸睛,既保持了品牌调性又直指用户痛点。“哪有什么天生如此,只是我们天天坚持——自律给我自由”成了今夏的流行语。

变革趋势六:人人都是科技控

人人都中了科技的毒。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眼前看见的世界,也许并不是真正的世界了。VR(虚拟现实)、A R(增强现实)的兴起迅速掀起了一场场资本狂欢、营销革命。各大厂商发布会展台中充斥着佩戴奇怪眼镜、酷炫头盔、头顶天线或手持电子设备的参观者。托口袋妖怪Go(Pokémon GO)的福,让并不新鲜的AR技术又火了一把,任天堂股票又飚升了起来。

随着一场围棋人机大战的世界性围观,让公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了智能机器人的潜力。其实严肃而伟大的品牌谷歌、IBM Watson、英特尔、Facebook们早就在AI(人工智能)领域发力良久了。技术、数据、算法、感知究竟能给营销传播带来哪些改变?是可预测的移动广告效果、人脸识别跨屏营销,还是语音互动、视频场景营销?让我们拭目以待。

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变革管理 篇8

一、变革管理的必要性

世界著名管理大师, 彼得.德鲁克提出:“我们无法左右变革, 我们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 “变革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这种观点充分表明, 环境是多变的, 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变革管理才能保证企业生存和发展。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 由于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通用汽车公司和联合汽车工会固步自封, 放弃变革, 日本汽车公司通过变革管理, 将日本制造的汽车打入美国市场, 短短的10年间, 日本汽车在美国轿车市场的占有率迅速上升到30%。另外, 20世纪90年代, 瑞士斯沃琪公司在保留原有欧米加、浪琴这些欧洲经典品牌手表的同时, 在美国和亚洲新兴市场推出时尚型斯沃琪手表, 迅速提高了瑞士手表在新兴市场的占有率, 同时通过变革管理, 不断开拓市场, 成为品牌形象高于日本卡西欧手表的全球知名时尚品牌, 挤压了日本电子手表的市场空间。这两个案例说明, 变革管理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紧迫的。世界上任何企业都需要变革管理。

二、变革的原则

世界著名管理大师, 彼得·德鲁克提出:“放弃昨天是第一个原则”。这种观点的中心思想是, 如果某种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已经进入衰退期, 彻底放弃始终是正确的选择。这种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企业投入的资源是有限的, 所以应该将这些资源集中投入到有发展前景的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中去。这个原则存在认识的误区, 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不稳定, 现有产品和服务是否真正进入了衰退期, 而新产品和服务是否一定被市场接受, 难以判断。贸然放弃现有的产品和服务, 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新的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将面临很大的风险。这种状况往往导致企业的管理者放弃变革, 因循守旧, 企业最终倒闭。第二个原则是有组织的改进, 说明变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循环过程, 这个过程也是具体的变革管理过程。第三个原则是创新的原则。这个原则表明, 管理者应该善于抓住机会, 创造变革。彼得·德鲁克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变革的原则, 执行每个原则都包含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管理职能, 而管理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含有PDCA模式和BPR模式的过程。

三、变革管理的对象

在传统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中, 组织的成员可以分为管理层和基层员工两类。人们在变革管理的对象方面存在认识的误区, 人们通常认为变革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的产品、服务, 以及与之相关的流程, 变革管理是组织中的人对企业生产的产品、服务, 以及与之相关的流程的改进型或创新型管理。另一种认为, 变革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层对包括基层员工在内的产品、服务, 以及与之相关的流程的管理, 而且这种变革管理是自上而下的。现在, 通过不同企业破产的实例发现, 对于变革管理对象的错误认识导致一些企业不思进取, 缺乏创新精神, 尽管基层员工艰苦奋斗, 也难以挽回企业在竞争中失败, 导致最终破产的结局。变革管理的对象应该是管理层、基层员工、产品、服务, 以及与之相关的流程, 因为组织中必须管理层首先认识到变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才能主动变革, 这样才能领导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变革管理。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中, 由于权力的距离缩短, 变革管理才能够有效地实施。

四、变革管理的模式

企业变革管理的模式是动态的, 它包括PDCA模式、BPR模式和价值链模式。

1. PDCA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循环模式, 也叫做戴明环。它包括四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即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行动 (Action) 。首先, 确定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 其次, 按照计划去工作。完成计划之后, 检查计划完成的结果, 包括工作质量。再次, 处理检查的结果, 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 根据这一轮的经验、教训和发现的问题, 重新计划, 并启动下一轮的PDCA循环。

2. BPR模式

这种模式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汉默提出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应对市场激烈的竞争, 满足客户的需求, 必须采用流程再造的模式, 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 企业的效率和整体竞争力会不断提高。

3. 价值链模式

企业的活动包括研发、采购、生产、营销、服务。价值链模式将这些业务层分解成彼此相关的战略性活动, 这些活动之间相互链接, 形成为企业创造效益的业务活动连。业务活动链中, 任何一项业务活动的变革, 必将导致其他业务活动的变革, 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活动有效地进行。这种变革的过程是动态连续的, 而且是不断改进的。这种模式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过程更加有效。

五、变革管理的内容

1. 战略变革

转变企业生产经营和长期发展的战略和目标, 这是企业变革管理的中心, 例如美国柯达公司的消费影像部门, 由于全球数码影像技术的出现, 认识到胶片技术将走向衰落, 公司消费影像的发展战略很快由化工胶片转变为数码影像发展战略, 而这种战略变革是在国际市场计算机迅速普及, 数码影像产品尚未成熟的环境下实施的。在这种战略变革的前提下, 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也随之转变, 而且导致企业的组织、产品、服务、流程、市场发生根本性变革。企业的战略变革往往具有创新性的和革命性。

2. 结构变革

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大多由于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引发的。外部因素如市场竞争环境愈加激烈、企业购并重组、客户需要;内部因素, 如新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技术变革、人的变革。原有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将转变成扁平化结构, 企业可以通过改变组织内部结构, 改变组织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沟通困难的状况, 从工作的分工、授权、管理层次, 以及沟通效率方面进行调整和设计。彼得.德鲁克提出联邦分权制的原则, 即由自主管理的产品事业部形成组织。联邦分权制原则可以使管理者的精力集中在经营绩效和成果上, 基层管理者的权利扩大, 沟通顺畅, 便于企业淘汰过时的、效益差的产品和技术, 以及不合格的管理者, 使企业整体的变革管理更加有效率和有效果。例如:西尔斯公司的副总裁可以管理100家分店, 而每一家分店都是自主管理的独立单位, 分店负责人管理大约30位部门经理, 每位经理都独立经营自己的单位。每个单位的管理者对本单位的营运和效益全权负责。这种联邦分权制的扁平化管理, 可以使每个业务单位的主管有足够的授权, 职责明确、分工合理, 这样企业可以有效地进行目标和绩效管理。

3. 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变革。因为技术变革是由于经济环境发生变化, 导致需求变化而产生的, 生产技术的变革必然引发管理技术的变革。企业为了取得竞争优势, 必须不断研发新的技术和产品, 淘汰过时的技术、产品和生产线, 这种变革包括产品、技术、品牌、质量的创新, 例如:微电子工业研发高处理速度的芯片、汽车制造企业研发新的车型和品牌、纺织企业研发出新的面料等等。这些将带来产品的更新换代, 甚至企业的转型。从采购、生产、营销到服务的管理内容发生了变化, 管理技术必须在组织结构、人员配置、分工授权、沟通的方式、绩效评估、目标定位方面进行变革。

4. 流程变革

传统的管理流程是自上而下的, 而变革管理过程中, 由于组织结构和技术的变革, 流程必然发生变革。按照联邦分权制的原则, 由于每个事业部, 以及下属业务单位的自主管理, 管理流程应当由以往串行的流程转变为并行的流程, 即单向单渠道的流程转变为交互式多渠道的流程。由于变革管理的过程存在PDCA循环和流程再造, 且联邦分权制具有扁平化和自主性特点, 所以交互式多渠道的流程可以使企业各管理层级之间有效地完成双向沟通, 应对来自企业自身的流程变革, 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 优化资源配置, 高效率地完成组织的目标。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 流程再造要求组织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 这样工作方式和流程的变革是连续的, 而且长期处于循环改进的状态。只有交互式多渠道的流程才能应对变革。例如:伊顿 (Eaton Corporation) 再造其新产品研发流程, 各层管理者和员工都参与了产品开发流程的再设计, 企业在五年内营业额和利润大幅增长。

5. 企业文化变革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由其价值观、信念、习俗仪式、处事方式和企业环境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战略变革、结构变革、技术变革、流程变革势必带来企业文化的变革, 企业文化变革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革。在企业变革过程中, 由于权力差距缩小, 以及不确定性的增加, 企业文化在文化的维度上发生改变,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引导全体成员建立新的价值观。落后的企业价值观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管理层次繁琐复杂、办事效率低、相互排挤和缺乏信任、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在这种背景下, 企业无法进行有效的变革。管理者必须为企业建立新的价值观, 以团队精神为核心, 建立以团队导向、成果导向、相互信任、分工明确、企业利益高于一切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变革的重要保证。

六、结论

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 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必须变革, 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取得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变革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活动和企业文化都将发生变革。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 企业管理者只有充分发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职能, 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带领全体成员, 发挥每个成员的创新能力, 企业才能在变革中成长。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进步,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僵化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必须从静态、公式化、金字塔型的管理转变为动态、灵活、扁平化的变革管理。

关键词:变革管理,变革,动态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彼得.德鲁克:管理的未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4]陆兴发翟勇洪:变革管理:模式、内容及其流程[J].企业研究, 2007, [2]

[5]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组织变革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篇9

国内外很多企业因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的增加, 在面临市场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冲击时被淘汰出局。那些具有持续性发展能力的企业有着一个共同点, 即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变革。但变革却又是高风险、高失败率的组织行为。麦肯锡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的变革因为基本没有达到变革目标而宣布失败, 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变革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因此, 如何在组织变革过程中综合组织目标与员工组织承诺的双重目的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是目前企业所面临的双重挑战。但是国内外有关组织变革的研究大多都是偏重某一方面或者某种因素的研究, 缺乏系统性的关于变革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尤其是现在新的环境和员工类型变化条件下,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是缺少。

一、组织变革对组织承诺影响文献综述

Schweige的研究表明组织变革活动进行前后, 员工角色变得模糊, 自我情感变得不确定, 员工工作积极性、组织承诺会明显下降, 组织变革对员工的组织承诺的影响显著。组织变革过程中员工组织承诺下降的一个重要内在因素就是员工产生的对组织变革的抗拒心理, Daft (2001) 认为克服员工抗拒组织变革的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允许员工参与和涉入变革方案的制定以及变革的整个过程;Mike Schroeder (2003) 通过对组织变革过程中员工抵制变革的因素研究, 辨别出员工的认知、确定性以及沟通对变革的重要影响;Daft&Steers (1986) 认为组织和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和了解是员工抗拒变革原因之一。从已有的文献可以看出, 组织变革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变革利益的影响、对变革的理解、对组织的信任。

(一) 变革利益的影响

员工对组织变革的态度取决于变革对员工现有的利益以及预期未来利益的影响。Bergami&Bagozzi (2000) 经过研究发现当员工认为现有的变革会影响到其利益时, 就可能表现出较低的承诺感, 并抗拒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活动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员工对变革产生畏惧心理, 对现有利益影响的不确定性, 促使员工倾向于维护现有利益而抵触变革, 从而降低员工生产率, 提高离职倾向。 (Iacovini, 1993;Ebyetal, 2000) 因此在实施组织变革时, 组织变革推行者应当努力做到员工对变革的理解, 意识到变革带来的利益, 做到支持变革, 从而增加其组织承诺。

(二) 对变革的理解

对组织变革的不理解与不适应, 使员工很难在变革的组织当中做好工作, 对变革产生抗拒, 而对变革的理解在于员工与变革推行者之间充分的沟通。及时的沟通有助于员工实时了解变革动态, 减少对变革带来的未知恐惧。

Davis (1972) 指出有效的沟通能很好地提供讯息、增进员工彼此之间的了解, 鼓舞员工的工作情绪, 促进团队工作, 提高员工满意度。Mike Schraeder (2003) 通过对一家进行重大变革企业的研究发现, 沟通与情感性和规范性承诺在变革条件下呈高度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2和0.61, 而与持续性承诺没有显著性相关。

(三) 对组织的信任

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员工对信任的感知是组织承诺的一个潜在变量。 (Cascio, 1993;Schweiger&DeNisi, 1991) 国内的于海波、方俐洛、凌文辁 (2007) 在经过实证调查后得出结论:组织信任显著的正向预测个体的工作满意度、情感承诺。Barling, Wade&Fullager (1990) 及Meyer&Allen (1990) 在他们的研究中都发现类似的现象:员工的对变革参与程度与情感承诺成正相关, 而与持续性承诺和规范性承诺弱相关。Ozag (2002) 的研究证明了企业变革中, 员工对变革的信任与情感承诺呈显著的相关性。员工对组织的信任以及对组织变革能否达成预期目标的信任将影响到员工对组织本身的忠诚度和组织承诺度。

二、变革对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述评

关于组织承诺影响因素, 西方学者一般都将研究重心集中在组织承诺的因果变量上, 并将组织承诺的因变量分为三类:其一是包括组织支持、组织可依赖性、公平性等的组织因素。其二是包括工作挑战性、职位明确度、目标明确度等的工作因素。其三是包括年龄、工龄、受教育程度以及工作经历等的员工个人因素。尤其是在变革背景这一特定情景范围内关于组织承诺的研究相对缺乏, 没有完整的研究组织承诺影响因素, 不同研究者都只给出了某一特定因素的影响, 具体影响过程也没有明确说明。从已有前因后果变量模型当中也能发现, 无论是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的学者都没有考虑组织自身变革特征对组织承诺的影响, 所有的前因变量当中, 几乎都没有考虑变革这一因素, 更没有一个关于变革对组织承诺影响的模型构建。从目前研究者的研究成果来看, 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或者比较统一的关于组织变革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 而且也还没有学术上被完全认可的关于变革对组织承诺影响机制模型的构建, 也正因为如此, 已有的组织承诺模型并不能很好地专门针对组织变革过程中员工组织承诺变化, 但是组织变革却又是所有组织适应内外部环境而必须采取的组织活动, 最为重要的是, 目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组织变革与组织承诺存在相关性 (Iverson, 1996) 。但是学术界却几乎没有系统的研究组织变革对组织承诺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企业因为企业外围环境导致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变革活动也越为频繁, 为管理者提供理论帮助的关于变革背景下组织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就更为重要了。

关于组织承诺的测度, 学术界存在的分歧较大, 目前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观点。组织承诺维度从Becker的一维观点到凌文辁等人的五维观点, 显示该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 对组织承诺的维度的看法也在不断地改变, 虽然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 研究重点的差异, 不同的维度之间可能存在重叠和交叉, 没有一个完全准确的模型。但正因为组织本身在不断地变化着, 只要所得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某时期某类组织员工的组织承诺, 那这模型就是一个好的模型。

从当今组织复杂性来看, 多维组织承诺的结构相较于单位结构能更好地测量组织成员组织承诺度, 单维组织承诺量表基本上都是多维量表中的某一个维度。研究者一般都更为认可Meyer&Allen与1997年提出的三维结构与及相应的三维量表。本研究认为Meyer&Allen的三维组织承诺结构更为符合变革背景下制造企业基层员工的组织承诺结构。他们编制的组织承诺三维承诺量表即使国内研究者, 也基本都是以此为基础编制相关量表, 并且被证明他们的三维量表具备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从组织承诺研究的因后果变量模型当中发现, 无论是国外的学者还是国内的学者都没有考虑组织自身变革特征对组织承诺的影响, 所有的前因变量当中, 几乎都没有考虑变革这一因素, 更没有一个关于变革对组织承诺影响的模型构建。处于组织变革时期的员工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 组织本身发生变革的同时, 组织成员也在发生相应的变革, 组织承诺也会发生变化, 尤其目前企业员工类型复杂化, 出现更多的80后、90后的知识型员工。在变革的特殊时期, 员工承诺类型和特点, 以及影响员工组织承诺形成的因素和结果。预测因素与传统前因结果变量有什么不同, 这都是企事业单位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但这一领域的研究目前非常欠缺, 有待进行深入的探讨。

摘要:文章分析了组织变革对员工组织承诺影响研究的现状, 评述了相关的文献研究, 并总结出组织变革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变革对员工利益的影响、员工对变革的理解、员工对组织的信任。然后从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测度以及结构的角度分析了当今关于变革对组织承诺影响的研究的缺乏, 最后提出后续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关键词:组织变革,组织承诺,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81-381.

[2]樊耘.基于权力动机的组织文化对员工组织情感承诺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4.

[3]凌文辁, 张治灿, 方俐洛.影响组织承诺的因素探讨[J].心理学报, 2001, 33 (3) :259-263.

[4]陈霞, 段兴民.组织承诺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7:23, 26.

中国旅行社业的变革趋势探讨 篇10

中国旅行社业“小、散、乱、差”的行业状态已经维持了很多年, 而且一直未得到改善, 行业利润率逐年降低。同时, 在国际化、信息化以及游客需求个性化的大背景下, 旅行社必须积极做出反应, 才能生存下去。因此, 旅行社现在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趋势要求中国旅行社业必须进行变革。

二、旅行社业发展现状

1. 水平分工体系, 行业利润率逐年降低

中国旅行社分类是由政府主导的水平分工体系, 各个旅行社都参与到了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游客接待活动整个过程中, 旅游产品雷同, 利润率不断降低。这种水平工体系造成旅行社之间业务重叠, 限制旅行社的品牌发展。目前, 中国旅行社业现状依然是“小、散、乱、差”。整个行业以中小旅行社居多, 存在大量“夫妻店”;整个行业高度分散;各旅行社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大打价格战, 不注重产品创新。

2. 国际化对旅行社业的冲击

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业务虽然对外开放缓慢, 但是未来出境旅游业务全面开放是大势所趋。目前出境游一般是当地旅行社组团, 再通过与境外地接社合作共同完成接待, 相应利润也就分流很多。与国内旅行社相比, 国外旅行社实力雄厚, 有很多优势:更加熟悉境外景点、文化的包装;在营销、宣传上也具有品牌优势;批发零售体系十分完善, 研发能力强;吸引旅游人才。一旦国外旅行社进驻中国, 全面开放公民出境旅游业务, 国外旅行社自己就可形成组团、接待一条线, 将利润独占。

3. 信息技术给旅行社业带来挑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网上预订旅游产品越来越方便。而且, 近年来手机普及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迅猛, 成为人们帮助达成旅游的新工具。

旅行社主要担负着沟通游客和旅游产品供应商的桥梁作用和向消费大众传播旅游信息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 尤其是在线旅游企业和在线预订系统的完善, 传统旅行社业受到严重冲击。调查发现, 中国用户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有亲朋好友的推荐、专业旅游网站、搜索引擎、传统媒体、综合门户的旅游频道、社交网站和旅行社。其中, 有45.2%的人会选择去专业的旅游网站获取信息, 排在第二位;而到旅行社咨询却排到调查问项里面的第七位。人们不但可以通过在线旅游网站获得专业的旅游信息, 还可以通过网站上的互动区域, 对旅游信息进行更新、留下意见和建议。在线旅游网站可以及时掌握游客的需求, 不断改善服务。此外, 随着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性能的提高, 在线获取旅游信息和预订旅游产品的游客会越来越多。

4. 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过去, 人们通过旅行社购买旅游产品, 在旅游中大多充当被动服从的角色。在新时期, 随着旅游产品多样化和人们消费需求的提高, 现代旅游者不仅要求享受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还要求自己参与到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来, 这也就要求旅游产品和服务要满足旅游者个性化需求。

三、未来的旅行社变革趋势

1. 形成更完善的垂直分工体系

中国旅行社未来发展趋势将是, 少数大型旅行社形成大的旅行社集团, 在市场上居于主导地位, 发挥其在产品开发, 实地接待等方面的优势;中型旅行社社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大量的小型社作为大型社的零售网络经营点[1], 旅游批发商和旅游零售商分工明确的垂直的“批发—零售”体系。不同规模的旅行社应该发挥自己在不同环节的优势, 扭转目前因缺乏分工而导致的混乱竞争、整个行业利润低下的现状。为了形成更完善的垂直分工体系, 政府部门应该放开对旅行社业的管制, 让市场自己调节旅行社行业, 而不应该通过行政手段干预旅行社行业的分工体系。

2. 集团化、专业化趋势

旅行社业集团化是世界旅行社业发展的趋势, 旅行社集团可以快速与国际接轨, 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份额, 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 同时增强中国旅行社业的国际竞争力。需要注意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旅行社都要向着集团化发展。为了发挥成本优势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大型旅游企业可以发展集团化;而为了满足特定细分市场的需求, 中小型旅游业则应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为游客提供特色产品与服务, 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

3. 差异化和品牌化

目前国内旅行社对于同一个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设计, 几乎互相照搬, 没有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差异化的设计, 缺乏特色。在内地游客越来越成熟以及激烈的行业竞争背景下, 旅行社要想获得利润, 就必须将产品向差异化方向拓展[2]。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旅行社单纯依靠价格竞争已经无法生存。有实力的旅行社应该走品牌经营的道路, 进行旅游产品创新。中国的旅行社必须大力发展名牌战略, 否则将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落败[3]。

4. 信息化趋势

信息技术与旅行社业务的结合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线下业务和线上业务有效地结合起来。前面提到, 旅行社的基本角色之一就是信息的传递和搜集, 而网络最强大的优势就是对信息的汇集和再分散。作为专业的旅游企业, 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发挥在信息收集、处理以及在分散上的优势[4]。国家旅游局、部分地方旅游局和旅游企业已经尝试性地发展智慧旅游或者智慧城市, 提供旅游信息。另外, 信息化可以使旅行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并可以和其他的电子金融服务、网络电信服务结合, 为旅行社顾客提供延伸的增值服务[5]。

在信息化和游客需求不断更新的时代, 旅行社应该以旅游者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成为“围绕客源整合资源”的服务型企业。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旅行社业的行业现状, 指出旅行社业的变革趋势。旅行社利润率逐年降低, 在国际化、信息化、个性化的背景下, 为了生存下去, 旅行社业会向着更完善的垂直化分工体系、集团化、专业化、差异化、品牌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旅行社,现状,趋势

参考文献

[1]苟胜东.旅游经济发展与旅行社模式调整[J].中国商贸, 2010, (11) :142-143.

[2]张辉, 魏翔.对中国旅行社业的经济分析与再定位[J].旅游学刊, 2004, (5) :71-76.

[3]董红梅.国际化背景下旅行社业发展趋势[J].中国国情国力, 2010, (2) :57-59.

[4]尹敏, 谢兆元.欧美旅行社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同业的影响[J].江西社会科学, 2005, (2) :230-243.

上一篇:学习教学经验管理下一篇:数字电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