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主义

2024-09-01

马克主义(精选十篇)

马克主义 篇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是彻底而完备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科学的唯物主义。

它一方面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 坚持了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另一方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形而上学和唯心史观, 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完备的科学, 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 为科学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哲学世界观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把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创立了科学形态的唯物辩证法。

它揭示了物质世界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特征, 揭示了物质世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 揭示了矛盾是物质世界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动力, 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事物的根本规律, 等等。唯物辩证法为人类的认识和实践, 为科学的发展, 奠定了科学方法论基础。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认识论。

它在唯物主义基础上, 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 揭示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是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也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实践基础上, 揭示了人类意识能动的反映论特征,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消极直观反映论的局限性。在实践的基础上, 揭示了认识运动辩证过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 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必然要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理性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接受实践的检验,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 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是意义更加重大的一次飞跃。实践, 认识, 再实践, 再认识, 循环往复, 以致无穷, 这就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 为人类认识和实践, 为科学的发展, 提供了科学的认识指南。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这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 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提供给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 是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行动指南。

二、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哲学内涵

1.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科学唯物主义基本立场的贯彻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根本要求是主观统一于客观, 理论符合实际, 认识和实践一致, 这里体现和坚持的是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能动地反映物质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 是这一基本立场在实际行动中的运用。从唯物主义出发, 就要求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 使自己的主观、认识、思想、理论自觉地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相统一, 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要坚决反对脱离客观实际的唯心主义倾向, 坚持从实际出发, 调查研究, 了解情况, 把自己的思想观念、理论认识牢牢地扎根于实际生活、客观事物中。坚持唯物主义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立足点和根本要求。

2.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唯物辩证法的贯彻和运用。

马克思主义学风要求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从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中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求客观地、全面地、发展地、内在地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句话, 要求坚持辩证思考, 按辩证法办事。马克思主义学风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 唯物辩证法构成马克思主义学风方法论的实质和核心。

3.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认识论的贯彻和运用。

从质到感觉、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积极的能动的革命反映论, 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与认识的矛盾运动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的思想,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学风所要求的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和思想路线的具体化。

4. 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贯彻和运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基础上的群众路线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构成马克思主义学风的基本内容和显著特征。理论联系实际, 认识与实践相一致, 最大的实际是人民群众的实际, 真正的实践是人民群众的实践, 脱离了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学风就失去了立足点和存在的价值。

三、端正学风必须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重大, 学好它, 终生受益。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就能对世界万物的根本有个科学认识, 就能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对人的意识和行动有个科学认识, 了解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了解为什么主观要统一于客观, 理论要与实际符合, 认识要与实践相一致, 明白了世界观大道理, 有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作行动指南, 就能消除各种错误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形成好学风, 成功地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克主义 篇2

李新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100872)

马克主义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 关系

作为千年哲人,马克思及其创建的马克思主义在深层次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行为,影响了世界革命的进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指针的政党,在多年的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自身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指引中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获得了政治上的翻身解放;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繁荣昌盛。当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已经成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说,今后,马克思主义必将永远在思想领域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以强大的精神支持、智力保障,它将永远是推动我们国家不断前进的思想之基、力量之源、精神之魂。

尽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在100多年的历史中,马克思主义却在不断接受着来自其他思想领域非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所谓非马克思主义,就是指这样一些思想,由于其观察世界角度的不同,因而在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上,表现出与马克思主义不相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其实,在西方现代哲学发展史中,这些思想一直长期存在,有些思想甚至在国外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当今,随着中西方文化、思想彼此间交流的日益频繁,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也被传播到我们国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群体,产生了较大影响,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对于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我们又当如何处理它和马克思主义两者之间的关系呢?笔者以为,对待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绝不能抱着一棍子打死的态度,而应以批判的态度,吸收其合理的内核,摒弃其不科学的糟粕。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对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严格分析批判的基础上,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立在对非马克思主义理论批评的基础上的,这就从源头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也曾经多次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当作僵死的理论,他只不过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的方法罢了。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衰史,也说明了在具体实践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的关系问题。如二十世纪初刚刚建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国家苏联,爆发了强大的生命力,在短期内就为国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财富,并靠着强大的物质积累,最终战胜了野蛮的德国法西斯,获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综观苏联在前期取得巨大成绩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在于前期的苏联对于当时思想领域存在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并没有采取完全禁绝的态度,而是执行了一套比较宽容的政策。但二战之后的苏联,随着国家实力的进一步增强,逐渐强化了在思想领域的控制,对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思想都采取了极端的政策路线,甚至发展到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人士残酷迫害的程度,逐渐导致了非马克思主义在其国内思想领域的彻底消失,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唯一思想,在随后的时期内不断走向封闭、僵化,教条化的马克思主义最终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并最终导致了苏联1989年的解体。而对于中国来说,在处理马克思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上,也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并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思想领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同时,走了一条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相互并存的道路,因而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敌人,最总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建国后,我们党在思想领域坚持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促进了建国后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双繁荣,但之后,随着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其他持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人士相继被打成右派,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也逐渐在中国绝迹,单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也逐渐走上了一条僵化、教条、缺乏创新的道路上来,并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正是在危急关头,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时廓清了人们思想和认识的误区,再一次解放了当时人们的思想,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马克思主义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并创造性地形成了适合中国特色的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指导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大步前进。

可见,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对待非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上,一味粗暴对待,甚至视其为“反革命的毒草”,而加以剿杀的行径,绝对无益于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而应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此外,在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相处中,还应避免出现另一种倾向,就是全盘接受的思想。无疑,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更多地却是一些错误的、极端的思想,如自由主义思想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否认党和政府的领导,追求一种脱离社会秩序的极端个人自由,如果任由发展,绝对是对社会有害的,此外,还有普世价值观念,追求一种脱离国家、民族的普遍价值,而其本质其实是西方资产阶级妄图对我发动颜色革命的思想工具等,对于这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则是我们在意识领域一定要加强斗争的对象。

总之,在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上,我们一定要秉持科学合理的态度,这是建党91年来我国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一条基本的历史经验,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少走弯路,多取得成就。

马克主义 篇4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思想、主义极度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为规则。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引导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才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式下,马克思主义信仰却遇到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信仰状态自身潜藏的危机会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当处在信仰状态时,人们会把其整体人格和自身的全部价值完全地、无限制地赋予信仰对象,然后期待信仰对象对其价值的实现。但是,这种期待所带来的结果必然也只有两种:或者是信仰效应没有辜负信仰主体的期望,即信仰主体与客体获得了肯定性的统一;或者是信仰效应辜负了甚至违背了信仰主体的期望,即信仰主体与客体发生分裂,甚至是对立。信仰主体和信仰客体发生的否定性分裂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信仰问题,可见信仰状态本身就潜藏着危机。

信仰危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这是因为信仰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实践关系,也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一种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是不同于人类其它的价值关系的,其特殊之处就在于主体和客体之间“无中介”,即信仰直接指向了终极价值。正是因为信仰这种追求终极价值的本性,使其一开始就想要走出感性与理性的魔圈,想要超越现实社会的约束,力求直接面向诸如人的生命的价值、人的存在的意义等等具有终极价值的问题。同时,虽然信仰具有追求终极价值的本性,但是信仰主体却是在一个经验的、现实的世界中去追求这种终极价值的,两者之间的内在矛盾必然会导致人们的信仰危机。

1.2 片面崇尚理性主义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长期以来,我们在践行马克思主义时却片面地崇尚“理性精神”至上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简单的科学化、教条化,使得我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一般特点——对未来世界的掌握。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之处并不在于宗教只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的信仰,而是在于马克思主义信仰观能够把信仰与理智完美的统一起来,从而使信仰不断地转成理智。仅仅把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观归结为有关科学知识的信仰,必然会导致两种后果:其一是否认了真理的相对性,从而导致窒息的发展产生了僵死的信仰;其二是没有信仰,真理的发展导致原有信仰的必然崩溃,这两种结果都必然造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1.3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变化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社会是形成信仰的现实基础。而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经济对利益的倡导,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等,都在客观上加剧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无须讳言,改革开放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弱化。社会的发展给我们社会体系内部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如西方价值观念大量涌入导致人们产生了价值困惑,阶层之间分配不公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等等,种种问题和矛盾都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西方国家在输出资本的同时,也在加紧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念、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从而通过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这也造成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抵触。

2 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应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

2.1 信仰教育要加强理论基础教育

科学信仰的形成与发展也不例外,它要建立在人们“知”的基础之上。只有人们的理论知识越全面、越肯定、越深刻,其理想、信仰的确立才能越真实、越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必然要有一个发展过程,从感性到理性,只有(下转第235页)(上接第233页)到了理性阶段,人们才会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绝不仅仅是人们信奉的“主义”,而是“科学”。从社会主义诞生至今,遭受的怀疑、否定不断,只有通过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由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才能够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

2.2 信仰教育的内容应体现出层次性

针对当前的信仰教育的缺失,应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其一,在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主动性。在信仰教育中确立个体的主体地位,促进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其二,在处理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时,要确立信仰和理想的层次。对未来的追求是理想,对现有理论的坚信不疑是信仰,信仰是对理想的认同和把握,它会在终极价值目标的实现上给人以精神动力和支持。而理想可以分为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四个层面,理想与信仰在一定意义上有着相对应的层面,因此,信仰教育应突出层次性要求,在对普通群众加强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同时,还应侧重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的教育;而对党员干部则要经常进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

2.3 信仰教育应重视实践环节

不可否认,信仰是一种精神活动,但同时信仰也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绝不应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精神活动,归根结底,信仰总是要通过主体的实践行为去实现其所信仰的“真理”。信仰在主体的精神世界中存在,在主体的行为中体现,并且在主体的社会活动中产生作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的信仰教育也应该坚持引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以增强人们实践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信心。

总之,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产生有其不可避免性,但同时危机中也孕育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反思。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加深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增强人们对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信心,必然会迎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更高层次上的复苏。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社会的主导信仰,但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当前所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多个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如何通过加强和改进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应对信仰危机,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复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晓林.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7(32):21-23.

[2]荆学民.论信仰与怀疑间张力的动势结构[J].人文杂志,1990(2):29-31.

[3]荆学民.论信仰的社会文化内蕴——“马克思主义信仰学”论[J].山西师大学报,2006(3):26-30.

[4]李明.对当前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哲学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6(1):61-63.

马克思想主义论文 马克思原理论文 篇5

试析中共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

摘要:中共八大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了积极探索。中共八大提出历史任务,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分析具体国情,提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坚持科学态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关键词:中共八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七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经 济、文化、党建等方面对“苏联模式”有重大突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认为“八大的路线是正确”[1]。薄一波认为,“八大的一系列正确决策,是在探索中形成的,是探索的积极成果”[2]。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的建设实际,形成了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以及八大前后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光辉著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中共八大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中共八大提出历史任务,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围绕特定的时代主题和历史任务,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首先是以实现历史任务为理论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自诞生

之日起,围绕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把马克思主义学说关于革命的一般原理同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去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从而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即将诞生的前夕,党决定将工作的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以生产为中心。新中国成立之后,时代的主题就由革命转为建设。中国共产党人为进行社会改革和国家建设,一直都在寻求符合本国实际的理论,以适应时代主题由革命到建设的转变。当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阶段结束的时候,党中央适时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其总目标是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要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严重问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毛泽东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写出马克思主义名著《论十大关系》,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建国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成功实现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与此同时,党还成功领导了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抗美援朝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用邓小平的话来说,“建国后的前八年我们搞得不错”[1]。“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政策是恰当的。”[1]这些为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基础,再加上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中国发展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此,中共八大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

正式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鉴于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又不能完全照搬苏联的经验,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具体的建设实际,同时也把建设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化,制定出新的历史时期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例如,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指出,“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3],因为这样才能发挥干部和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充分集中群众的智慧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历史任务。政治报告指出:必须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监督,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人民代表的视察制度、检查制度、公开发表人大代表对政府的批评,增加人民代表大会的透明度。邓小平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发展党内民主、坚持集体领导和反对个人崇拜的重要意义作了专门的阐述。此外,周恩来提出了“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的原则,董必武作了《进一步加强国家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言,对法制建设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提出了不少重要意见,认为法制是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心环节。这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围绕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产生的。

二、中共八大分析具体国情,提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科学分析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特殊矛盾,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曾经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3] 他历来主张,中国革命必

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清中国的国情,也是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基本依据。例如,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科学分析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实施和平赎买政策,成功实现了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历史经验表明:认清中国的国情,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是坚持实事求是,制定正确纲领、路线和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共八大召开前,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比较系统的经济建设情况调查。1956年4月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就是集体调查研究的结果,它初步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的基本方针。大会召开前进行的调查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大会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4] 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科学分析和总结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国际关系的情况。例如,从工业、农业、商业和文化教育方面科学分析中国的基本情况,并相应地提出任务。周恩来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中,也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的情况”、“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的若干主要问题”科学分析了中国的基本情况,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政策。同时,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了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应当明确地解决的十个经济政策问题。这些正确政策的客观依据是对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

中共八大科学分析国情,认真总结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的经验,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制定了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和建立新的社会经济体制方案。在生产上,提出了必须保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发展速度上,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李富春、薄一波等在大会上发言,对经济建设提出了一些非常可贵的思想。陈云在题为《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的发言中,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格局,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著名论点。李富春在题为《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加强全国的计划工作》的发言中,提出了实行分级管理的计划体制的建议。薄一波则作了题为《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的发言。这些关于国情的科学分析,为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提供了客观依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

三、中共八大坚持科学态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就是要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实事求是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主观主义其实就是在理论与实践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割裂两者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去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起来的。“我们党内的主观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5]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就是与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斗争的历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规律。“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胜利。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4]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原则。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中共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世界观。”[4]

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本本主义”,与王明等人照搬苏联式的“本本主义”和“城市中心论”作坚决的斗争,开拓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

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6]。在中共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再次强调要大力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6]的严重缺点。刘少奇在政治报告中,总结了党三十五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1931—1934年期间王明、博古等人统治全党的教训,“由于他们的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和横蛮武断的作风,把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错误发展到了党的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地步”[4],使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损失惨重。为此,提出了有效地反对主观主义的各种方针措施,如集体领导和党内民主的原则。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执政党的地位,使我们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结果,必然发展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4],提出必须对此进行坚决的斗争。中共八大坚持事实求是,反对主观主义的态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成功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共八大对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进行深刻的总结,初步形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例如,中共八大分析了建国以来党的组织,总结了加强党的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路线和方针。中共八大提出要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要改善党的领导,加强民主集中制,扩大党

内民主,要继续坚决地执行中央反对把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继续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还有关于选拔和培养干部的论述等。中共八大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显然是初步的,但还是把握了执政党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总结了自身建设的独创性成功经验,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共八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正确的八大路线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贯彻下去,但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进行新的探索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后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篇6

标准化思维,作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带有已知性、孤立性、封闭性的内在本质与排他性、唯一性、标准性的外在特征,往往外化为思想统一、舆论一律等形式。

历史上,汉武帝“独尊儒术”以降,国人即以“六经”为标准,圭臬认知,绳墨人生,论人阅世往往从圣贤书中找答案。在刘勰先生看来,“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文心雕龙·宗经》)因此,“子政(刘向)论文,必征于圣;稚圭(匡衡)劝学,必宗于经。”(《文心雕龙·征圣》)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以“六经”之是非为是非,以孔儒之好恶为好恶,成为国人的标准化思维。外在形式不断变化,或为“我注六经”,或为“六经注我”,“六经”这个标准答案没有变,换汤不换药而己。

近代的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20世纪末叶,西方还把马克思评为了“千年思想家”。但卡尔·马克思本人并不喜欢“标准答案”,也不喜欢别人把他的学说当成“标准答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一卷第一篇就有这样的话:“你们赞美大自然令人赏心悦目的千姿百态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散发出和紫罗兰一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所批评的不正是以唯一性、排他性为特征的标准思维么?可一个时期中,我们恰恰把这一来自西方的学说高度标准化了,当成了不容批评、不容置疑,只能仰望、只能膜拜的“红色圣经”与“革命经典”。在一些人眼里,马克思几乎成了前知500年、后知500年的无所不知的“神人”。其实,这些观点在100多年前,就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批评与纠正。恩格斯这样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注)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也找不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P628)马克思在世时就感受到其学说被教条化、庸俗化的现实威胁,他对其女婿保尔·拉法格谈话时郑重声明:“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22、35、37卷中,恩格斯就将马克思这一声明至少重复了五遍,因为马克思痛心于“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第37卷,第446页)。

建国初期,我国奉行对苏联模式的“一边倒”,“以俄为师”、“以俄为尊”,曾经是20世纪50年代前期中国政治生活的基本色调。曾与毛泽东进行过“窑洞对”的黄炎培,有一位著名水利专家的儿子黄万里,他是第一个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工学博士的中国人。在规划设计三门峡工程时,迷信苏联专家,崇奉苏联专家,唯苏联专家马首是瞻,正是当时的标准思维。只因黄万里匹马单枪反对苏联专家意见,强调尊重自然、尊重专业,而被打成右派。工程竣工后,黄河倒灌、渭水淤塞,危及西安以及给移民和下游带来了严重后患。这一切无不表明,在标准思维面前,理性和真理竟是如此的无奈与无力!(2005年7月14日新华网)此时的黄万里,只能嗟叹“终应愚言难蓄水,可怜血汗付沧溟”(《念黄河》)了。

在我党历史上,纠正“标准思维”且成效显著的是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支持真理标准讨论,逐步纠正了“遇到问题怎么办?语录本里找答案”,“一句顶一万句”这类“文革”时期极端标准化思维的弊端。邓小平同志有一段论述很精彩:“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马克思、列宁无法为后人提供“标准答案”,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潮流与科技进步,如果后人只想从马列著作中寻找标准答案,那无疑于无能与偷懒。

马克主义 篇7

(1) “非马”理论的挑战

从马克思传播到中国之日起, 就伴随着非马理论同它的挑战, 在全球化的今天, 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 一部分师生盲目崇尚西方的富足、民主和生活方式。“使得终极关怀远不如现今关怀那么激动人心”。西方国家利用这个时机鼓吹“文化趋同化”和“普世价值”, 企图从思想文化上动摇中国年轻一代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进而达到颠覆中国的目的, 因而制约了我国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2) 理论教材的缺陷

“只有关于人的天资和需求的知识, 而没有关于发展和满足这种天资和需求的科学, 这会成为一种毫无裨益的知识”。我们在中学就学了马克思主义教材, 在大学, 教材应该满足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需求, 然而它仍然存在传统的缺陷--语言概念化、说理空洞化和色彩政治化, 我们学习时只能死记硬背抽象概念, 无法从情感上和行为上融会贯通, 这些缺陷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性和接受效果。

二、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1) 正视现实,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宣传

现状就是这样, 但绝不可能会永远这样, 尽管我国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但是我们应该“把这现状看作是达到更好的状态的手段, 看作是向更高级、更完善的状态的过度点, 这现状才对我有价值”。我们应当看到党和政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不懈努力, 为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应当正视现实, 自觉培养和塑造高尚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做一名合格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者, 更好的推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2) 全面认识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 成功应对“非马”理论的挑战

西方国家的思想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思想和思想意识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思想意识历来是我国同敌对分子斗争的阵地, 当代中国, 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和攻击具有隐蔽性、迷惑性和欺骗性;国内, 一些人出现了怀疑党的基本路线、否定歪曲改革开放的杂音。不仅如此, 国内外的所谓“民运分子”、“藏独分子”、“疆独分子”相勾结, 攻击我国的意识形态。因此必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一方面, 全面认识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意识, 另一方面, 同各种非马错误思想进行积极斗争, 在具体的比较中使同学坚信马克思主义, 成功应对“非马”理论的挑战。

(3) “完善教材”, 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要有创新精神, 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指引下, 依照“有形的教材”来发展“无形的教材”:

一要引导学生向“老祖宗”请教,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留给我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所以我们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 还要相应的讲授《马克思主义原著》, 这样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形象化和具体化。

二要高度重视、充分挖掘“社会大课堂”这个教育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 让学生亲身感受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这样既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又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解决教学中的错误倾向, 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生的心灵

一要改变以往的政治化和说教化语言, 对于一些理论的阐述完全可以使用易于为学生接受的语言风格, 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来回答他们关心的实际问题, 使大学生真正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 从而激励他们真信、真学、真用, 正如古人说:“非易不可以治大, 非简不可以合众, 大乐必易, 大礼必简”;

二要注重时效性和准确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 对于其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论证, 应该根据国际国内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采用最新的例证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 这样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学生的心灵。

三、结论

这篇文章是我个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一些个人见解, 看法存在很多瑕疵。但马克思主义教育之路“其修远兮”, 我们共同“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2008.12.18.

[2]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 1999, 第93页。

[3]德国: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商务印书馆, 1983, 第38页。

[4]杨东平.《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文汇出版社, 2003, 第280页。

马克主义 篇8

一、美国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松散

纵观世界各国的非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 美国的政党建设较早且较具有代表性。具体说来,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基层组织相当松散, 两党绝大多数党员在入党时都未履行过组织手续, 一般情况下, 选民在选举中投票支持某个党的便计为该党党员。这样的党员不需要交纳党费, 也无需为党工作。所以说, 在美国, 每个选民都是某一个党的党员,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可以称得上是“全民党”。两党都不具备广泛和长期约束力的党纲, 只是在每次提名大会上制定竞选纲领, 事实上, 该纲领严格说来, 仅仅是为了在竞选中获得更多选票而发表的政策声明, 对两党的党员和各级组织不具备任何约束力。两党的全国委员会和全国代表大会, 既不是党的决策机构, 更不是党的领导机构。两党的全国组织对地方组织及基层组织是合作的关系, 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不可以直接下达命令。基层党组织在确定政策立场、任命党的领导者、使用和筹集资金等诸多方面, 完全不受全国组织和地方组织的监管。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就是基层选区的主席或基层选区的委员。这些负责人的职责就是在选举时负责在自己选区内为自己党的后选人拉选票。当然, 也有一些地区的基层选区主席的产生是通过选民选举出来的, 但往往因其工作太单一, 所以, 这些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一般都很低。有人形象的将美国两大政党的基层组织比喻成“脆弱的、正在腐烂的支撑物”, 甚至有人认为“在组织上, 民主党和共和党可以说不是正常意义上的政党, 而是一个极其松散的政治联盟”。

二、英国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紧密”

英国是产生资产阶级政党最早的国家。当代的英国, 工党和保守党是其政治势力最大的两个政党。工党的组织机构分成4级:即中央执行委员会、地区委员会、选区委员会和基层俱乐部。其中, 地区和选区委员会属于他们的地方组织, 后者在党内地位较高, 在整个组织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对上, 他们直接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地区委员会负责, 对下, 他们负责与基层俱乐部保持联系。相对工党, 保守党具有更加严密的组织, 中央机构具有相当强的控制力。其组织构成分4部分:领袖、全国执行委员会、议会党团、基层党组织。他们由一个全国性的政党机构直接掌控全党, 权力比较集中, 党的领袖拥有相当大的控制力。在英国, 资产阶级非常拥护保守党, 本国的垄断企业定期向该党捐赠数额巨大的经费, 这样一来, 保证了该党基层组织经济充裕, 使其能够雇用专门人员从事党务工作。二战以来, 因为派别斗争的长期存在, 特别是因为轻视基层组织建设, 轻视广大选民, 工党的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影响, 长期成为在野党。虽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党曾先后两次执政, 但却无法摆脱在政治地位上的困难处境。一直到托尼布莱尔在工党领袖选举中赢得胜利, 即1994年7月该党的政治前景才出现转机。在1997年5月的投票选举中, 该党以获得659个下院议席中的419席的绝对优势胜出。工党之所以取得胜利, 原因在于:该党充分认识到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用实际行动加强了该党的组织基础。虽然工党和保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可能成为其真正的政治优势 (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 , 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 现今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是具有相当的严密性的。

三、非马克思主义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共性

通过以上列举的当代世界2个国家具有典型意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 我们可以看出, 当今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相对比较松散, 党员队伍建设以及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 特别是基层组织则是更加松散, 即使是紧密型的政党系统也不例外。他们不能密切的联系民众, 其所谓的紧密, 仅仅局限于自己组织内部。事实上, 政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政党与民众相互联系的纽带, 这一点, 恰恰是政党基层组织的价值所在。非马克思主义政党起源于议会的不同政治派别, 他们的政党性质决定其只能是为少数人服务。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 建立的出发点是议会活动和组织竞选。虽然在当代, 非马克思主义政党变化巨大, 但参加竞选依旧是其活动的主要目的。从该意义上来看, 这样的政党其实仅仅是“竞选党”, 亦或是利益集团及其政治代表人物谋夺国家权力的工具。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真正的紧密

马克思主义政党则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相当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般都是在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的, 他们大多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组织自己的政党, 根据当时的历史任务制定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 这样一来, 便可以确保党的体系完整且统一。换言之, 马克思主义政党按照党的组织章程组建, 是有中央、地方以及基层组织的统一的严密的整体,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力量的源泉, 是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党清楚的认识到, 整个党的政治大厦要想稳固, 其基础必须牢靠, 每个基层组织就是全组织的基本细胞, 只有基本细胞健康, 有活力, 才能保证全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总之,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看来:基层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 是政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所在。

参考文献

[1]齐彪:《当代世界政党研究》, 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 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

浅析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 篇9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讨论,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正确地解释了性别不平等的起源, 第一次提出了男女平等的目标, 指明了妇女的解放道路, 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打开了新的思想境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理论、劳动分工理论、异化理论、劳动价值论、人的解放的理论都为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提供了理解妇女所受压迫的必要的概念工具和重要的指导原则。这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被压迫阶级的哲学, 女性同样属于被压迫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哲学, 女性解放同样也具有革命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经济决定性、实践的观点、人道主义精神都引起女性主义的共鸣。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创造性地选择、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劳动价值”“异化理论”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深刻地揭露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受压迫、受剥削的状况,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解放的中心论点直接为女性主义所承接。女性主义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思路, 并从社会性别的维度对马克思主义作了改造、补充和发展。

女性主义的发起是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逐渐形成的。女权运动的产生又总是和促进社会改革的思潮和事件联系在一起。20世纪6O年代女性主义发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此之前, 女性主义者们对马克思主义是比较平静的。因为她们失望地发现, 马克思主义虽然有关于女性解放的内容, 但是没有把女性解放放在重要的位置, 而是从属于阶级解放的。由于马克思本人的理论旨趣和社会关注焦点主要不在妇女问题上, 此后著作中虽有涉及却不深入。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谈到两种生产中的“人的生产”, 即种的繁衍。但没有深入下去, 也没有像日后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那样将女性的生育正式视为生产, 把劳动价值论引入家庭关系, 而是在阶级斗争学说中将这一问题淡忘。而且, 在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 虽然提到男性与女性的社会平等关系, 但却没有提及有关“妇女解放”的步骤和目标, 只是说“现代工业愈发达, 男工也就愈受到女工的排挤。对工人阶级来说, 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也逐渐没有什么社会意义了。无产者是没有财产的;他们和妻子儿子的关系同资产阶级的家庭关系没有共同之处了。”在这一理论指引下, 女性在争取和获得解放的同时, 很自然地遗忘了“女性”而只剩下“解放”, 从而成为“男女都一样”的过程,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 它对女性解放的贡献是显著的, 但其潜伏的重要缺憾, 却会在马克思主义实践中暴露出来。因为在马克思的视域中, 只有异化的劳工, 而没有异化的女性。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观点的重要之处在于其对“解放功能”的解释, 女性主义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女性的全面和自由发展, 女性能够和男性一样平等地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在同样的改造社会、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 使其社会价值和生命价值得到充分的确认。不可否认, 在倡导男女平等的今天, 性别不平等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正可谓制度易变, 但意识形态却往往滞后。

没有真正的女性解放, 也就不可能有人类的真正解放, 正如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指出的:“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 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 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一项重要标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看到了女性解放的重要意义, 她们试图追求女性在经济上的平等, 这的确是女性获得解放的前提, 离开了这一前提, 女性的解放只能是一种乌托邦。但不以人类解放为前提的女性解放也不可能使女性获得真正的解放。女性解放并不是要将女性变成男性, 而是要使女性与男性恢复其自然的本性, 结束把权力当作统治来行使, 恢复权力的创造性的、维持生命的特征, 恢复原始的平等自然。

参考文献

[1]董美珍.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J], 山西大学学报, 2009, (32) :23-26.

[2]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8.

[3]陈学明, 马拥军.走近马克思[M]东方出版社, 2002:277, 546.

马克主义 篇10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其核心在于给马克思主义设定一个标准, 以判断各种“马克思主义”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才能解决“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19世纪70年代末, 马克思针对法国“马克思派”存在的宗派主义和教条主义倾向, 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这是马克思以间接的形式首次提出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 对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追问一直没有停止过。这种提问和解释在今天仍然存在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影响较大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提问至少有以下五次:第一次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提问;第二次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反对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斗争中的提问;第三次是第三国际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中的提问;第四次是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制度的对抗中的提问;第五次是在关于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反思中的提问。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不断地追问和探索这个问题, 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向我们揭示了一条重要的历史经验:我们的党能不能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关系到党的生机活力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 在不断探索和回答重大的现实问题中, 也深化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了初步的回答。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真诚的, 但学习和贯彻的方法却是幼稚的、片面的。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是对马恩列宁的话、指示的全盘照搬, 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 结果导致我们党内曾一度出现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绝对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 经验主义、教条主义盛行。特别是王明“左”倾路线, 鼓吹“百分之百”忠诚于共产国际, 在军事斗争中, 缺乏独立思考, 恪守中心城市论, 搞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瞎指挥, 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以毛泽东为代表主张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 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 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一方面, 他十分重视“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另一方面, 他又十分强调要了解中国的国情。因此他十分重视对中国国情的调查研究。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 针对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或盲目照搬俄国经验的状况, 毛泽东在他1930年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 对教条主义的错误作了深入具体的批判, 坚决反对那种无视客观实际, 仅会套用马列主义的个别词语和结论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教条主义, 指出要纠正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做深人的调查研究, 充分地了解中国的具体实际。并确立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惟一正确的连接点。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 毛泽东指出,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不应当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待, 而应当看作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与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毛泽东不但纠正了以往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 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回答, 并且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即毛泽东思想的确立。在中国, 探索出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二)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进行了回答。

邓小平同志曾尖锐地指出:“在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问题上, 我们党过去吃过许多亏, ……教条主义, 就是只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 不从具体情况出发来运用, 它使我国的革命遭受过失败和挫折。”针对我们党以往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认识不清醒的问题, 首先从确定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入手, 邓小平指出, 我国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也就是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 这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基本出发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 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 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 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三)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地进行了回答。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历史课题, 这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在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各个领域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尽管执政党面临着新的种种考验, 依然带领中国人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并且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 上升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高度, 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 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结晶。同时, 也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科学的回答。

(四)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的历史高度进行了回答。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科学判断国内国际形势和世界发展趋势, 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为此, 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 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标志着科学发展观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阶段, 同时也标志着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达到了新的境界。

三、建党以来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经验

在实践马克思主义上,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探索和回答, 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第一, 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问题关系到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正如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 年来, 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 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等四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 经受住了60多年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考验, 主要在于中国共产党执着地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今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更要用更多的实践探索成果来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第二, 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在这方面,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恩格斯指出:“不要生搬硬套马克思和我的话, 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 ‘马克思主义者’这个词才有存在的理由。”“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问题”, 就是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 积极吸取历史教训, 深刻总结历史经验, 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其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实事求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提供了范例。

第三, 理论创新, 不断探索和回答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 而不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作为指导策略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在同一地域的不同发展阶段, 实际情况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 相应地进行改变。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并用创新了的理论指导改变了的实践, 这是理论保持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生长点。要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 应注意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的结合。恩格斯早就告诉我们:“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 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都是由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所推动的。这就需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地与时俱进, 以解决新的问题。

第四, 与时俱进、开放精神,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必须坚持开放的态度。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指出, 他们的理论是开放的体系, 而不是僵死的教条。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 而现实生活又是错综复杂和不断发展的, 要正确反映和把握客观实际, 就必须以开放的精神, 不断吸收新东西,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拒绝面对世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 拒绝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思想文化中优秀的东西, 就不可能产生毛泽东思想, 也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在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 我们始终执着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的探索和回答。纵观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 就是不断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进行科学的回答。从中获得了许多新的认识, 实践的思路更加明确, 理论的视野更加开阔。总之, 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我们依然要始终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来探索和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一时代课题,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3].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庄福龄.马克思主义史 (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杨忠科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焊接方案设计下一篇:二孩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