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2024-08-03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精选七篇)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1

关键词:协同创新,2011计划,自主创新,治理模式

为了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提出的“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推出“2011计划”。这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实施的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2011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把协同创新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4种类型。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以世界一流为目标;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以增强我国文化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为目标;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以促进企业产业发展为目标;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目标。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中心有着不同的创新主体和目标。为了适应不同类型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需要构建不同类型的协同创新平台,并发展适合于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治理模式。

1 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简介

根据教育部“2011计划”,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在国家的引导下,充分利用高校已有资源,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地方政府深度融合,探索建立适合于不同类型的研究、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一批相对独立、集人才培养和解决重大问题为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具体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

郭菊娥、李圭泉提出了4类协同创新中心的治理模式,分别为以大学管理、教育、学术交流为中心的大学中心型,对现有资源进行分散化管理、集中性交流的多中心型,进行企业化管理的实业实体型,进行市场化管理的企业实体型。

2 平台与模式的特点和选择

这4类治理模式各有特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创新平台种类、社会需求等加以选择。

2.1 面向科学前沿

对于围绕科学技术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就要依托高校的优势基础学科,通过开展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院所以及与国外研究机构间的实质性合作,以某一个高校或科研院所为牵头单位,联合有特定学科优势的大学、有资源设备优势的科研机构以及国外走在该课题前列的学术机构等,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知识分享、协同创新的平台,更好地整合利用各独立创新主体的资源与设备,加强科研人员的交流,以“有形学院”的形式促进学术沟通,从而满足国家的重大需求与创新要求。

2.2 面向文化传承创新

对于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文化传承创新问题,需要我们对学校人文社会主义方面的学科资源和人才进行整合,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的密切结合。由于文化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完全以市场化的方式融合。这就要求各创新主体,尤其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择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中亟待发展的理论、制度等,在全社会范围内搜寻具有研究此课题兴趣和人才、科研优势的合作单位,共同组建基于文化传承创新理念的协同创新平台。针对面向科学前沿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平台建设问题,可以采用高校中心型治理模式,企业作为资金支持者和成果转化基地,而国外的学术机构和事业企业可以作为合作伙伴与实习交流平台,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接轨,在人才培养、科研交流及扩大我国学术的影响力方面也更有优势。

2.3 面向行业产业

在行业产业内,企业往往比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具有发言权,对于该行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前景以及瓶颈问题和需要克服的难题更加了解,信息也更加充分,与现实的联系更加密切。高校与科研院所在牵头组建协同创新平台时,一定要与企业积极沟通,利用好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优势、市场优势,以便更好地实现科研技术的成果转化。针对此问题,可以采用多中心型的平台治理模式,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从而发挥各自的优势,决策更加科学、公正,人才培养也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资本、知识和信息能够更好地融合,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地。

2.4 面向区域发展

对于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问题,一定要发挥政府的主观能动性。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之后,政府要学会从以前的投资发展型转向民生服务型,做好顶层设计、区域规划、政策支持,并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构建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针对此问题,可以实施政府主导的事业单位法人制。但科学研究的主体是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部门,政府要做的是充当“发起人”和“保姆”的角色,在政策、资金与人才培养方面予以引导和服务。这样,分工明确,权责明晰,便可以使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种力量发挥各自的优势。

3 结束语

不同的治理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各个协同创新中心应该根据本身平台的需求和侧重点,选择合适的协同创新治理模式,准确把握“2011计划”的理念和要求,提升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教技〔2014〕2号.关于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等三个文件的通知[S].2014-04-05.

[2]郭菊娥,李圭泉.“2011计划”的目标追求及其实现路径[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2

目前一部分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已得到较好发展, 可以提供跨省、跨区域乃至全国的产学研对接方案。但是很多企业还是认为如果产学研各方在地理位置上相距过远, 存在许多不便之处, 于是宁可选择在同一地区, 以便于线下的业务处理。这和当地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力很有关系。同时这些平台在产学研匹配上采取的查询模式基本为供方信息先采集入数据库, 再由需方输入关键字进行查询, 是一种单向的匹配。这种匹配通过仅有的几个关键字往往会返回大量的查询结果, 需要再进行人工筛选一步步缩小范围, 查询速度比较慢, 而且不精确。

当前的各类技术创新平台, 均非常重视资源整合的工作, 通过平台充分整合了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市场资源等创新资源, 同时也有相应的协同创新社区便于互相沟通和交流, 但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企业、高校的展示和技术的介绍, 是一种静态的、孤立的服务, 缺少线上实时交互, 即不应仅仅只是产学研之间在技术资源、学习培训资料方面的交流, 而应涉及到整个技术交易、合作创新、协同研发等流程中参与的群体成员, 如同现实中的生产、研发、销售一样。

1 区域公共创新平台的组成

区域创新平台建设, 是为创新主体提供一个公共的空间, 以提高创新效率。翟运开 (2010) 认为不可控性支持要素包括正式制度规则、非正式制度规则和外部市场关系。汪志波 (2012) 研究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模型框架与构成要素, 认为其应包括主体系统、用于统筹规划的决策系统、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成果转化与扩散系统、环境系统、监测与评价系统等六大子系统。姚良等 (2010) 专门对上海区域创新平台做案例研究, 上海区域创新平台分别担负着科技基础服务、专业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服务和管理决策支持的角色。

同时, 这种协同创新强调的是一种过程协同, 在技术研发结束后, 创新主体之间可以做相应的信用评价和评分。政府部门可以提供各类创新政策工具, 对区域合作创新的需求和模式产生显著影响。而科技中介机构能够在相关的企业或行业与政府之间。基于上述分析, 本文提出基于网络服务平台的区域协同创新模型, 如图1所示。

图1中, 网络环境下的各个区域创新主体, 通过区域协同创新平台联系在一起。在某个区域中, 企业和它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由于行业相关性, 往往紧密相连, 它们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组成一条创新链。区域创新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这些环节的相互扶持。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 信息平台还可以融入网上展厅和电子商务平台。网上展厅用于展示产品组, 实现相关产品综合信息的对外发布, 同时实现对外招商引资、新产品发布、供求信息发布、技术合作与交流、项目引进、企业宣传等工作。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可以实现国际性的产品网上交易市场, 方便客户采购, 为创新过程中的销售、物流环节提供极大便利, 是区域协同创新的有力保障。此外, 机制和政策在区域协同创新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图1还可以看出, 基于网络服务平台的区域协同创新, 应表现为政策协同、资源协同和创新主体协同。其中政策协同需要通过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协调运作得以完成, 而资源协同和创新主体协同需要依靠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对资源的整合以及创新主体的交互得以实现。

2 基于网络服务平台的区域创新模式分析

2.1 泛资源虚拟型创新模式

基于网络服务平台的区域创新首要的是解决创新资源的整合问题, 即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广泛聚集资源和利用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市场资源、管理资源等, 为了更方便地对资源进行讨论, 本文将其统称为泛资源, 并划分为服务性资源、信息类资源和创新主体资源。并提出泛资源虚拟型创新模式, 这种创新模式可以定义为:以满足区域协同创新为目标, 将区域内外部处于不同状态且分布不均匀的硬资源、软资源有序地重组, 通过云服务平台集成在一起, 形成可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服务的资源集;同时, 企业, 高校和科研机构, 按照约定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工具连接起来, 形成一种柔性的组织, 在虚拟的环境下展开协同创新活动并对资源加以有效利用。

虚拟型创新模式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由于其研发团队主要依赖信息技术实现远程协调与沟通, 成员不是就职于一个固定的场所, 而是位于地理上分散的虚拟空间, 成员之间缺乏相互接触所必备的特征, 管理起来比实体团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在这种环境下, 如何更好地提供创新服务、聚集资源、合理管理创新主体各方所拥有的知识, 以及实现创新主体的对接是接下来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因此, 本文针对泛资源中的服务性资源提出按需定制资源的服务模式, 针对信息类资源提出支持区域创新的知识复用模式, 针对创新主体资源提出网络环境下的产学研对接模式, 对泛资源虚拟型创新模式展开深入分析。

2.2 按需定制资源的服务模式

过去, 由于时间成本、资金成本、资源等一系列制约因素, 往往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市场领导者主导着创新, 即便是这样, 创新也仅仅局限于价值链的某一个环节, 缺少开放式的全价值链甚至全价值网的协同创新, 而且大都与终端消费者距离太远, 创新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挑战一直存在 (雷万云, 2011) 。

因此, 占全球经济体70%的中小企业在巨大的创新门槛面前往往望洋兴叹, 徘徊在“一直在模仿, 从来未超越”的价值链低端。这就给创新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壁垒, 即知识的产生、流动和应用所需要的环境存在障碍。

云计算则推倒了创新的门槛, 其按需即用背后灵活的付费方式让中小企业的试错成本降到最低, 而优质的计算资源以及来自终端消费者的公共数据, 诸如微博上消费者对产品的海量评价、淘宝关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数据服务等, 给予中小企业最佳的创新平台, 不仅大大降低创新壁垒, 同时也推倒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那面墙。

受到云服务模式的深刻影响, 为创新主体提供信息化服务。这里涉及的服务性资源主要指向创新主体提供的信息化应用服务软件工具, 包括大型计算、分析、渲染、测试、评估、管理、仿真, 及软件的共享、共用和服务。这些资源可以是平台自主研发或是通过第三方伙伴集成进来。

这时, 一些创新和技术研发所需资源, 如软件、工具、专业技术服务都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易。这些资源被封装成一个个类似于黑箱的结构, 它们能提供一系列独立的专业性强的功能, 只需向外界提供接口, 无需关心内部如何实现。在网络环境下, 这些资源统一部署在服务器上, 通过Web服务器注册其所能提供的服务。当企业需要某些资源的时候, 只需从网上寻找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而无需再从底层开发, 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效率, 也极大地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可复用性。这就是一种按需即得的创新资源服务提供模式。如图2所示。

应用这种模式取得成功的案例举不胜举。比如近几年通过淘宝名声鹊起的化妆品品牌御泥坊, 其面膜产品在淘宝网上的销量常年排名第一。

对于这样的化妆品企业, 其拥有优秀的研发和营销团队, 在产品研发和营销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但对于市场分析、销量统计等领域, 御泥坊本身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御泥坊是否需要自己去开拓这片领域, 完全不需要, 因为市场上已经具有此类成熟的产品。御泥坊选择租用阿里云弹性计算服务, 委托网聚宝对其销售数据进行分析, 进行精细客户营销。网聚宝是一站式会员管理, 并在云市场出售产品服务的服务商。网聚宝租用阿里云弹性计算和ODPS服务。

同时, 网聚宝租用马克威数学算法和建模服务。而作为提供专业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服务的企业, 天律马克威同样在阿里云上租用弹性计算和ODPS服务, 并在云市场出售马克威产品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 可以说催生了这样的一些企业, 他们自身具有一些核心的技术, 能提供专业的服务和特殊的平台、软件, 通过外界向其租用服务的方式来进行盈利。他们可以先设计出一个产品原型, 根据企业的不同要求稍作改变和调整。这就是资源 (服务) 提供商提供软件的三级模式。

这种模式下, 企业A、B无法提供大规模运算, 因此租用其他云服务平台, 如阿里云弹性计算服务、阿里云开放数据处理服务, 开放数据处理服务一期暂时只提供海量数据存储与大规模离线数据分析服务。

2.3 二级模式和网上创新中心模式

网上创新中心这种模式是向企业提供专业开发的网上创新中心 (LABS) 等软件工具, 从而克服使用单位的技术瓶颈和成本压力。

较为著名的如旧金山的开发者协作平台Git Hub。Git Hub的最新商业模式是向企业客户出租一个产品版本, 供其内部使用。这类创新中心不仅提供开源软件等软件开发工具, 还可以允许用户对别人的项目代码提出修改意见, 并对这些改动发起讨论, 从而合力完成项目的开发。这使得创新不再受到地理位置或官僚等级等传统模式的限制。

这种模式提供的是一整套完整的服务, 而非某项具体的功能。它除了使客户可以租用在线商店外, 还提供呼叫中心、业务履行服务以及其他更多类似于CRM的服务, 甚至还提供一种“开箱即用”的服务模式, 即为客户预置好所有的功能模块。

客户只需挑选自己所需功能即可快速上线。这种模式的成功应用案例如无锡云计算中心。无锡云计算中心主要提供电子商务行业服务, 直接由云服务提供商为各个企业量身定制电子商务平台。

如为七匹狼公司提供云计算服务时, 无锡云计算中心实际上扮演了“电子商务”外包的角色:它们从技术和平台支持上全面负责七匹狼的电子商务业务, 而七匹狼则需缴纳这种服务的上线费, 并将利润的合计约6%交付给提供服务的无锡云计算中心和为这个中心提供基础架构的IBM。

其他如文化创意产业渲染云服务平台、IT产品研发服务平台, 则是采用这种二级模式, 为客户提供某个领域的定制服务, 可以为使用该平台的企业大幅度节省IT运维成本、减少IT部门支出、提高生产销售效率。

摘要:本文基于网络公共服务平台这一新的信息环境下的重要手段, 在分布式的环境中, 围绕资源整合和信息高效利用的目标, 构建区域性的协同创新体系, 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相关行业开展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模式借鉴。

关键词:网络平台,公共服务,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翟运开.面向企业创新的区域创新平台及其结构模型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10 (3) :62-67.

[2]孟卫东, 易将能, 杨秀苔.基于资金信息流的区域创新网络解析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4) :150-152.

[3]陈武, 何庆丰, 王学.基于智力资本的三维协同区域创新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 2011 (2) :90-95.

[4]雷万云等.云计算技术、平台及其应用案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5]Zhongcheng Liu, Pengzhu Zhang.Research on Innovational Knowledge Platformwithina Region[C].2005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s Systems and Services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ICSSSM05.2005, 6 (13-15) :932-936.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3

水下机器人结构复杂, 每个组成部分都需要经过详细周密的计算和设计, 确定优化的设计参数, 最主要的设计流程有水动力计算、外形设计、结构分析等, 每个设计流程都涉及多个计算任务, 如外形设计涉及Solid Works、Gridgen、CFX等设计软件执行的计算任务, 这些软件都安装在不同的工作站上, 其中不少设计软件价格不菲, 各工作站的配置也很高, 如何有效集成各个工作站和设计软件, 实现多人异地的协同设计和多个设计流程的并行执行, 是水下机器人设计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研究开发水下机器人协同设计平台对提高水下机器人总体设计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针对航空领域协同设计平台的相关研究, 如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飞行器设计的协同优化方法及其计算环境研究[1,2], 西北工业大学采用Web技术开发的用于军用飞机协同设计的软件支撑系统[3], 以及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为航空航天系统开发的协同设计平台AVIDM[4]。然而还没有专门针对水下机器人协同设计平台的相关研究, 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开发。

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B/S架构的水下机器人协同设计平台, 利用XML文件对复杂结构设计流程信息进行存储, 并基于移动Agent技术实现计算任务的调度和执行, 从而实现多人异地协同设计以及多设计流程的并行执行, 最终提高水下机器人总体设计水平。

1 AUV协同设计平台功能及结构

1.1 AUV协同设计平台功能模块

AUV协同设计平台具有如下功能特色:

(1) 协同设计功能:多个用户可以通过不同客户端共享平台资源, 开展协同设计。

(2) 智能的分布式并行处理:针对不同用户在不同时刻提交的多个设计流程, 需要能够进行智能决策、合理调度, 实现分布式处理。

(3) 容错功能:系统可以对流程执行中的错误进行错误处理。记录流程已有的中间结果, 修改中断错误环节后从中断位置继续执行, 避免重复执行。

(4) 设计流程复用功能:可以调用以往成功执行的流程, 插入新流程继续设计。还可以暂存新流程, 方便过后继续开展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需求, 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主要包括系统环境管理、设计流程管理和成员管理等三大模块。

1.2 AUV协同设计平台结构

AUV协同设计平台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 包括客户端、服务器和工作站三大部分, 各部分通过局域网相连, 其中客户端即对应设计人员自身的办公PC机, 工作站上安装有不同的设计软件, 用户提交的设计流程经服务器统一调度, 将设计流程中的计算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工作站实现并行执行, 工作站上的计算结果等数据将返回给服务器保存。

AUV协同设计平台软件结构如图3所示, 分为三个部分:

(1) 客户端:客户端只需要安装浏览器即可访问服务器, 进入计算框架设计页面, 对设计流程进行设计、保存、修改、提交、查询等各种操作, 还可以配置及查看各工作站的软件分布情况。

(2) 服务器:分为Web服务层、RMI中间件和移动Agent层。其中Web服务层负责处理多个客户端请求, 存储设计流程配置信息和运行结果等, 数据库采用MySQL软件实现;RMI中间件[5]负责Web服务层和移动Agent层之间的通信;移动A-gent层负责对用户提交的设计流程进行调度处理, 由于采用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计算方式, 需要安装基于IBM公司开发的移动Agent技术平台Aglet Workbench[6,7]。它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全面的移动Agent编程模型和一套详细且易用的安全机制, 并为Agent间提供了动态有效的通信机制。

(3) 工作站:只需要安装Aglet平台即可实现和服务器的通信, 负责对服务器分配的计算任务进行执行并返回结果。

2 关键技术研究

2.1 基于XML的设计流程信息存储

1) 设计流程信息结构分析

设计流程中包含多个不同的计算任务, 而且计算任务之间还可能存在顺序、并行、选择、循环、嵌套等复杂结构, 每个计算任务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输入输出文件、启动命令、优化参数等属性, 还要求设计流程信息能够被复用。因此, 要实现上述功能, 关键在于如何在B/S架构下对设计流程的信息进行存储。

考虑到设计流程中的任务节点信息的差异性, 如不同的任务节点间的输入输出文件的数量、提取的参数的数量的不同, 会导致在数据库中存储和管理不便, 若以属性数量最多的任务节点为标准来定义表结构, 将造成数据库中很多字段没有有效利用, 浪费存储空间。

因此, 设计流程信息存储方式要能够解决流程结构的复杂性和任务节点信息的差异性。由于XML具有能自由定义标记来表达数据元素、自解释性、可扩展性和高度结构化的特征, 可以很好地对系统中异构性较大的数据进行存储[8], 因此, 本文引入XML技术实现对设计流程信息的描述和存储。

2) XML文件结构

为了存储设计流程信息, 设计了两种XML文件结构:

(1) 用于描述一个设计流程中所有任务节点参数信息的XML文件, 这样, 就可以通过一个文件一次性获取到该设计流程中所有节点的信息, 便于管理。

(2) 用于描述设计流程结构信息 (顺序、选择、循环等) 的XML文件。

数据库中设计流程表将包含如下字段:流程号、流程名称、设计组名、流程功能描述、创建时间、最近修改时间、流程优先级、执行次数和流程对应的XML文件的根路径。从而保证设计流程表具有固定的字段数。

保存在XML文件中的设计流程任务节点的格式如下:

每个设计流程都可以包含多个上述描述任务节点的元素, 每个任务节点主要包括输入文件、输出文件和参数三部分, 它们分别存储在子元素中。

当用户将设计流程提交后, 服务器会从设计流程对应的XML文件中取出设计流程的定义, 生成新的XML文件, 该文件将在任务节点元素中添加执行状态等信息的记录, 新XML文件中的元素格式如下:

第二类保存流程结构信息的XML文件能够描述各计算任务节点的顺序、并行、选择、循环等复杂结构, 格式如下:

其中标签表示一个任务节点, 顺序结构的设计流程则是从上之下排列的多个标签, 对于并行结构、判断结构和循环结构则分别用标签来定义, 其中标签内的标签是用来分割并行分支。另外各个标签内可以相互嵌套其他结构。

系统使用jdom工具包中提供的方法对XML文件进行解析, 并通过设计Flow Info类和Task Node类分别对设计流程实体和任务节点实体进行抽象。并且在Flow Info类中利用save TaskTo XML () 、load Task From XML () 方法对XML文件的存储与读取进行了封装。

2.2 基于移动Agent的任务调度与执行

1) 移动Agent层总体结构

AUV协同设计平台软件结构图中移动Agent层的详细结构如图4所示, 其中将设计流程执行中涉及的管理、控制等功能均通过多个移动Agent实现, 各个移动Agent之间通过消息传递进行协商和数据传输。按功能划分为如下几类移动Agent:

(1) 主控Agent (MA) :它是服务器移动Agent层中最主要的管理机构, 直接或间接地负责对其他移动Agent的行为、协作、资源进行统一的调度分配和管理。

(2) 流程Agent (FA) :负责一个设计流程的执行, 通过对设计流程定义的解释, 生成任务Agent来控制每个任务节点。

(3) 调度Agent (SA) :负责对各设计流程中的任务进行调度, 使各工作站负载平衡, 提高分布式计算的执行效率。目前系统采用一种基于预测的调度算法[9]实现对多个设计流程中若干任务的调度。

(4) 任务Agent (TA) :负责利用工作站的软件资源执行计算任务。

(5) 资源Agent (RA) :负责对工作站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 如工作站是否处于正常执行状态、CPU使用率及内存的使用情况等。

协同设计平台中各设计流程的执行过程如图5所示。

2) 基于Aglet平台的移动Agent实现

在协同设计平台的服务器和每台工作站上均需要启动Aglet平台来支持移动Agent的工作和通信。前节中所述的五类Agent分别由一个继承Aglet类的类实现, 每个类写在一个java程序中, 依次命名为MasterAglet、Scheduler Aglet、Resource Aglet、Flow Aglet和Task Aglet。利用Aglet平台环境对象context创建各Aglet, 各Aglet将自动调用本身的on Creation () 方法, 并通过参数Object init传递数据信息, 完成初始化。

Aglet之间的通信使用消息传递的方式, 消息是一个对象, 它包含消息的种类和相应的消息参数, 其中消息参数将想要传递的数据以参数对象的方式置于消息中。当Aglet与其他Aglet通信时, 首先创建一个消息对象, 再将消息发送给目标Aglet, 收到消息的Aglet调用handle Message () 方法, 通过判别消息的类型对消息进行相应的处理操作, 同时从消息参数对象中取得对方传来的数据并加以处理。表1中列出了AUV协同设计平台中移动Agent之间通信消息的类型。

Aglet平台支持事件监听模型, 当Task Aglet被派遣到目的工作站后, 会触发Mobility事件, 因此, 要在on Creation () 中重载监听接口MobilityListener中的on Arrival () 方法, 计算任务执行则分为如下两个步骤:

(1) 创建Task Aglet时返回Aglet Proxy对象, 利用其dispatch () 方法, 将Task Aglet移动到目的工作站的Aglet平台。

(2) Task Aglet到达目的工作站的Aglet平台后, 触发on Arrival () 方法, 执行该方法中定义的任务操作。

3 平台应用举例

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平台主页面, 通过图形化点击、拖拽的方式创建设计流程, 以AUV水动力计算设计流程“Gridgen→CFX-Pre→CFX-Solver→CFX-Post”为例, 图6为创建水动力计算设计流程的用户界面, 可以通过鼠标拖拽界面左侧配置好的软件进入流程对应位置。

用户双击设计流程中的某个任务图标, 会自动弹出相应的任务配置页面, 以CFX-Pre计算任务为例, 对应的配置界面如图7所示。当用户保存并提交设计流程后, 计算任务配置信息将被存储为XML格式的文件。该CFX-Pre计算任务所对应的XML文件格式如下:

不同用户均可以在自己的PC机上进行设计流程的创建、修改、提交和查询, 多设计流程并行执行的界面如图8所示, 图中显示了正在并行执行的5个设计流程, 并能监控到各设计流程已经完成的任务数量。

4 结语

本文构建的AUV协同设计平台已经通过了基本调试, 该平台基于B/S模式, 用户仅需通过浏览器便可访问, 从而实现多人异地协同设计以及多设计流程的并行执行。本文给出了平台的功能和软硬件结构, 详细论述了计算框架中的关键技术实现方法, 利用XML文件存储设计流程信息, 基于移动Agent技术实现计算任务的调度和执行, 介绍了采用Aglet平台实现多个移动Agent的创建、移动和通信的实现方法。该平台能够极大地提高各工作站和设计软件的利用率, 提高了AUV总体设计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蔡苗.多学科设计优化分布式计算环境的研究[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2003.

[2]薛飞.飞行器设计的协同优化方法及其计算环境研究[D].南京: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2004.

[3]尚军.基于Web的多学科设计优化软件支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7.

[4]程胜, 王冰冰.支持航天产品系统设计的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C]//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2.

[5]Alzubbi A, Ndiaye A, Mahdavi B, et al.On the use of JAVA and RMI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uter framework for MDO[C]//8th AIAA/USAF/NASA/ISSMO Symposium on Multidisciplinary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Long Beach, California, USA:AIAA, 2000.

[6]Aglets Development Group.The Aglets 2.0.2-User’s Manual[M].New York:Aglets Development Group, 2009.

[7]张云勇.移动agent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8]刘鑫.基于XML数据库的工作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2006.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4

分布在全球198 个国家和地区的6 000 多万华侨华人与国内3 000 余万归侨侨眷是我国实施和平发展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独特力量。为充分发挥其沟通中外的 “桥梁和纽带”作用,破解中国创新发展和扩大国际影响力所遭遇的相关困难与障碍,暨南大学在国务院侨办等 “五侨”机构的大力支持下,牵头组建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汇聚海内外涉侨机构及精英学者力量,针对国家涉侨重大问题进行联合攻关。2014 年,中心被广东省认定为国家级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近年来,中心在整合相关高校与研究机构推进涉侨重大问题协同攻关的过程中发现面临新的问题需要解决,即这种协同亟需建立一个真正方便政产学研用各方互动交流、共同研讨与公开并汇总各种研究成果的大规模网络平台媒介。该技术平台应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一个网络虚拟空间,解决各涉侨机构分布于海内外各地、交流不易的困扰; 同时,平台还应在技术层面上实现涉侨大数据聚合,并提供决策支持、协同创新、协作共享、成果转化等服务。基于此,建立服务于华侨华人与中国协同创新中心的技术支撑平台非常有必要且比较迫切。

关于协同创新,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主要为协同创新的内涵、机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等,包括从高校、企业、政府等角度,从微观的合作主体、中观的产业集群、宏观的区域合作等层面展开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1,2]。有关于协同创新的技术支撑层面,相关研究成果较少。肖艳[3]认为构建信息管理平台是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实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基础,并从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中面临的问题出发,谈及协同创新必须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但关于如何构建的分析还欠深入; 朱庆葆[4]在谈论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时,强调该中心以 “文理- 军地-校所- 校校协同”为路径,围绕基础研究、动态监测、战略决策等三大方向,促进边疆史地、海洋学、地理学、法学、军事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协同,可以发现,信息科学技术的大范围应用是其中心建设的一大特色。综上,学者对协同创新文理交叉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但将信息技术作为协同创新的保障力量,还是作为协同创新任务的一部分,则取决于各中心任务的性质以及对信息技术作用的认识。

关于文科如何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教育部社科司徐青森副司长提出4 条指导意见,即凝练方向、建好平台、深化改革、人才培养,并指出,如何发挥各协同单位优势,切实开展实质性合作是协同创新的关键所在[5]。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切实推进中心建设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协同创新面临着以下困难: 协同部门隶属不同体系、高效合理的运行体制有待建立; 对项目过程进行管理、资源共建共享难度大。这也是全国400 多家协同创新中心所面临的共性问题,即如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协同攻关运作机制。这一方面有赖于各协同单位在机制体制上的创新突破; 另一方面也客观要求建立高效的基础平台,支撑各种创新要素如资源、人才、机构、项目、政策汇聚其中,产生化学作用,最终产生高质量成果。信息技术因为其突破时空限制、高速、智能等特征,成为了协同创新中心基础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构建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技术支撑平台的意义

2. 1 借鉴了其他协同创新中心的相关成果

李晨等学者[6]对国家首批14 家协同创新中心案例进行了分析,指出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功离不开高效的协调和促进机制,协同单位之间的信息流通渠道通畅,构建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外部协调、现场支持等各环节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必不可少。以已获批国家级的各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以 “数字南海”为基础,通过构建面向南海问题的大型数据仓库和综合分析与形势推演平台,支撑南海研究学术创新和南海战略决策;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以边海数字工程和资源门户推动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创新研究;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以国家基础教育质量大数据采集、存储与分析平台为支撑,通过数据分析明确创新任务,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协同创新。以上例子说明,信息技术为协同创新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资源汇集、共建共享,这也是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技术支撑平台的重要目标之一。

2. 2 是在其他协同创新中心信息化建设成果上的进一步深化

中国南海研究等协同创新中心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仍集中于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没有覆盖协同创新整个过程,尤其对于分布于不同地域的科研人员之间的协作仍缺乏关注及必要的支持。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技术支撑平台定位不仅在于资源的汇集与共建共享,更在于对项目过程的统一管理与支撑,在项目协同攻关的过程中,不同的学者负责不同的模块,但受到时间或者空间的阻碍,不能对科研的进程进行宏观的把控; 同时,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包括管理机制、协调机制、人员分配机制、沟通机制等,也需要一个具体的载体来实现。通过建设技术支撑平台,提供一个基于网络的虚拟空间,实现资源汇集与共享、项目进程管理与沟通、成果评估及发布,切实推进各协同单位之间实质性的协同合作。

2. 3 是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需求的切实体现

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遍布海内外,研究人员众多,如何突破传统科研中时间、空间等因素造成的制约,实现资源的汇集与共享、科研的协同研讨、协同创作及成果管理,满足科研对过程动态追踪与知识迭代汇编管理的需求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实质性的协同创新则无从谈起。基于相关协同创新中心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建设基于项目全程协同与管理理念的技术支撑平台,是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需求的切实体现。

3 技术支撑平台的设计思路

3. 1 总体需求

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是在国务院侨办等涉侨部委( “五侨”) 支持下,以高等学校为主体,与相关研究机构共同组建的创新体。中心拥有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珠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在内的研究人员近200 人,拥有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 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6 个省( 市) 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 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6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中心目前已构建了科研、学科、人才 “三位一体”紧密联结、深度融合的创新组织单元,以及开放和动态的矩阵制组织结构模式,接下来能否基于涉侨人才与资源优势,建立科研协同机制,打破协同体之间的体制壁垒,真正围绕国家急需进行创新突破,有赖于解决以下3 项工作及其背后的核心需求,这也是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1) 搭建云平台的需求。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围绕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中华侨华人作用的发挥、侨务引资引智、华文传媒、华文教育等重点领域,搭建有利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政府侨务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的云平台; 同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与网络技术,组建侨务大数据中心,推动信息技术与具体侨务工作融合,以数据统计、分析支撑政府侨务部门涉侨工作的科学决策,为侨务研究人员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来源。

( 2) 协同聚智慧的需求。围绕中心涉侨科研项目协同开发与管理的流程,打造支持各协同单位充分交流合作的跨组织、全过程科研平台,建立健全鼓励思想充分碰撞、各方协同研讨的精神激励机制,促进隐性智慧显性化,提升科研协同效率。

( 3) 科学评贡献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人才、项目与科技成果的评价管理创新,打破以往传统简单量化的考评机制( 如申报了多少项目、发表了多少文献、获得了多少奖项等) ,转而根据对国家侨务工作的实际和直接贡献率,以及协同创新过程中政府侨务部门、协同单位对其的反映和评价,真正体现人才价值。

3. 2 目标定位

( 1) 汇聚侨务大数据。只有整合各类涉侨信息资源,形成侨务大数据,才能给予侨务研究强有力的支撑。侨务大数据建设包括侨务信息标准规范以及统一管理与服务的数据平台,促进数据之间的衔接与共享; 同时,还应推动一批涉侨基础数据库建设,保障一定的数据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全球涉侨舆情监控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汇聚全球侨情实时数据。

( 2) 打造新的协同运作及评价模式。打造一个集侨务专业文献资源整合利用与科研过程数字化相结合的侨务知识管理平台,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为新的协同任务提供基础,打造迭代创新的协同模式; 将评价考核指标分解于协同创新的整个过程中,实现过程评价、动态评价。

( 3) 提供优质科研服务。为政府侨务部门、涉侨科研机构、广大侨胞及社会上对侨务信息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不同的入口,针对政府侨务部门、协同单位成员等高端用户提供决策支持、协同创新、协作共享、成果转化等服务。为大众提供服务,一是为了集众智、促共识,调动高校、政府与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侨务事业; 二是为了基于互联网与大数据信息化技术,围绕国家侨务领域的重大需求,共同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迭代创新模式。

3. 3 功能模块

基于面向服务( SOA) 的设计理念,实现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技术支撑平台及其各应用业务系统的功能,以松耦合原则实现共享,并将各种功能模块快速整合,开发出组合式应用,最终搭建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技术支撑平台。该平台是面向政府侨务部门决策、涉侨科研协同创新、侨务信息咨询的,集科研全过程知识管理、大数据分析、科研评价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的新型技术支撑平台,其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 所示。

4 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内容

根据总体需求及目标定位,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内容主要由7 个系统功能部分构成。

( 1) 侨务大数据中心。侨务大数据中心相当于侨务 “数据仓库”,包括统一的侨务信息标准规范以及统一管理与服务的数据平台,通过舆情系统、各业务部门等汇聚各种涉侨数据,一方面形成侨务基础数据库,为侨务研究及业务服务,另一方面接收全球涉侨舆情监系统所传递的全球涉侨实时数据。侨务大数据中心在整个技术支撑平台中起着基础的数据支撑作用。

( 2) 大数据分析服务系统。侨务大数据中心包含了历年来的侨务统计数据、情报资料、研究报告、数据报表,而大数据分析服务系统则是通过建立各种数学模型,将数据经过碎片化处理、抽取、整合各类数据资源,为中心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数据服务。它主要满足用户在各类统计资料、研究报告等海量数据中,找全、找准自身所求数据的需求; 同时其提供的自有数据管理、分析、预测、决策支持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套数据管理分析的工具。

( 3) 全球涉侨舆情监测系统。全球涉侨舆情监控系统是通过 “爬虫”等互联网数据采集技术,收集世界各国涉侨互联网信息数据,监控涉侨突发事件及热点变化,分析各国侨情变化趋势,并定期、不定期形成舆情报告,为涉侨舆情研判和决策分析提供支撑。

( 4) 涉侨知识服务系统。涉侨知识服务系统是基于广大侨胞的需求变化,立足侨务战略决策、侨务知识管理、涉侨业务开展等需求构建的服务于侨务工作领导决策层、侨务工作人员、侨团成员等人群的知识服务系统。平台从政策、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几个维度组织内容,围绕广大侨胞住在国生活及回国所面临的普遍的共性问题,通过知识抽取、数据标引、知识重组等技术构建涉侨知识服务系统,系统可根据知识的使用情况及问题动态更新调整知识结构及热点呈现,进而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优质服务,也可为政府侨务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支撑。

( 5) 协同研讨创新服务系统。协同研讨创新服务系统是依托以上优质涉侨资源基础,以知识管理为基础构建的具有 “群体思维”模式的科研群体协同研究与创新网络虚拟空间,其核心是对群体思维的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管理) 。系统通过协同研讨模块、协同创作模块、知识问答模块以及对协同成果管理的知识管理模块,构建一个能够支持政府智囊、侨务专家进行协同研究、讨论,支撑科学决策的系统。主要模块功能包括: 1) 知识管理模块。支撑群体思维流畅运行的是资源基础以及知识管理模块。知识管理模块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国内外涉侨相关知识资源,对其进行恰当的选择、精细的加工、规范的梳理、系统的整合,或称显性知识管理,根据个性化的需要及时地提供知识服务。2) 协同研讨模块。该模块为用户提供一个随时随地交流、充分共享知识、自由碰撞思想的平台,支持在线研究、在线讨论,支撑群体思维流畅运行并达成共同目标。这是一个具有自激功能的协同研究模块,在这里,通过组建一个目标一致、能力互补的合作群体,随时随地交流,自由碰撞思想,互激创新灵感,科学求证真理,及时纠正错误,最终达到统一认识,自动协调行动。3) 协同创作模块。该模块支持创作参与者在线拟稿、分工创作,提供在线编辑和基于创作内容的交流功能。其主要功能流程包括: 合作者创建新的创作文档; 在确定最终研究成果的文稿形式( 如研究报告、论文、专利等) 以及内容结构、术语定义、各部分关联关系、参考文献等后,在平台构建创作大纲,进行创作任务分工; 合作者分头进行创作( 可在线编辑) ,完成创作后进行提交; 系统可按照上述约定大纲自动进行核校与汇编,形成创作初稿; 汇编稿可以在参与者之间共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反复完善创作成果,形成最终稿。

( 6) 涉侨科研成果展示系统。涉侨科研成果展示系统图文并茂地集中展示涉侨研究所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果、新应用,成为涉侨研究最前沿的窗口和舞台,服务于政企学研用各方,希望以此服务于国家侨务发展战略,共同推进侨务事业发展。具体模块包括: 涉侨科研成果信息展示、涉侨科研成果信息检索、涉侨科研信息交流3 个模块。

( 7)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系统。本系统是基于“涉侨科研成果展示系统” 的深化应用,提供包括成果评价与转化等个性化增值服务,确保协同创新科研成果能够快速高效转化,以及进一步推动相关学科建设,达成中心为企业与研究机构、学者之间搭建研究成果产业化桥梁的积极作用。具体包括科研成果管理、成果转化、成果评价3 个模块。科研成果管理模块就是重点实现快速、准确、全面地建设和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自身的科研成果,帮助相关领导随时了解中心的科研动向和科研成果产出水平,并对中心的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整体提升中心科研能力和成果产出。成果转化模块基于科研成果库,提供需求登记、创新成果推荐、成果与机构需求智能匹配、成果转化登记等功能,目的是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及学者之间搭建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桥梁,促进成果转化。成果评价系统分为单篇文献评价参考、成果应用评价两部分。单篇文献评价是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单篇成果的学术影响力,是对成果的学术质量进行评估; 成果应用转化评价是通过将成果转化平台中的各类成果转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创新成果在政府服务及产业化应用的效能。

5 结语

客观而言,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往往涉及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不是靠某个学者、一个学科甚至一所学校的力量就能够真正解决的,需要开展多个研究机构的协同攻关,凝聚多方智慧,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才能取得高水平的成果。华侨华人与中国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聚焦国家侨务重大急需,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出发,以技术支撑平台作为基础,提高优质研究资源的汇聚能力和各个研究主体之间专业分工的协同能力,建设跨学科、多主体的研究平台,既是在其他协同创新中心信息化建设成果上的借鉴和深化,也是切实推进侨务协同创新的重要尝试。

参考文献

[1]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69-176

[2]杨林,柳洲.国内协同创新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4):50-54

[3]肖艳.大数据时代地方高校实现协同创新信息管理平台构建及路径[J].情报科学,2015(11):39-43

[4]朱庆葆.以协同创新推进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谈[J].中国高校科技,2014(4):21-23

[5]徐青森.加强协同创新深化综合改革[J].战略决策研究,2013(6):3-7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模式

1 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世界各国在知识经济方面的竞争愈演愈烈。世界各国更注重如何提升自身的综合国力以及竞争力, 因此科技创新就成了各国的首选途径。作为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催化剂”, 金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但是, 由于我国现存的科技转化能力对金融的发展不能够提供最有效的支持, 因此就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无法尽最大效应推动经济增长等问题。

在我国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相互融合。近年来, 我国经济学家从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相关理论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即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 我国经济发展对于从国外引入新的技术成果, 新的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已经不足, 我国经济要平稳度过转型期就急需在各个相关领域开启全新的技术创新和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实践验证可以得出, 我国的金融发展最大的阻碍就来自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活动没有得到广泛开展, 因此可以确定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通过金融提供对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大力支持, 才能促进科技和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而科技创新与发展了, 才能解除我国金融发展的束缚力, 因此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必然是相互融合的。

2 黑龙江省实施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战略的必然性

当前的研究领域对于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互融合方面所开展的研究不够深入, 尤其是缺乏关于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协同发展的实证分析和研究。因此, 当今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应放在:根据黑龙江省情, 选取适应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规模的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模式。本文依据系统动力学原理, 深入探讨了如何在黑龙江建立和完善与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相融合的发展模式, 以发挥科技和金融之间的互动效应, 并保证其能够有效地投入到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 最大化地发挥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互促进的作用。

确定各协同发展机制的优先权。在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过程中, 首先利用粗糙集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能否达到协同发展的协同度。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进行研究, 重点在黑龙江省内的高等院校、高新企业和研究院所等高科技创新主体单位, 以及省市政府的相关部门和处所, 有针对性地发放了60份调查问卷, 总共回收了有效的问卷56份。通过对56组数据的分析, 确定了政府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交叉学习机制以及环境保障机制所占的重要程度, 针对本次调研所得数据运算量非常大的特点, 采用了Matlab2010a来辅助运算, 并编程实现, 从而得出黑龙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机制重要程度的分析, 如图1所示。

3 对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模式的准确测算

如何准确科学地测算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相互融合和协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用增长速度方程法 (生产函数法) 进行计算。测算方法与步骤如下。

3.1 推算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的数学原理

如何测试科技创新的发展程度, 是反映在一个给定的时间段内, 科技创新发展快慢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 其数学推理公式为:

3.2 科技创新促进金融创新的贡献程度的数学推导

同时, 通过本模型可以分析金融创新投入的增加对科技创新增长速度的贡献。公式为:

通过对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协同发展模式的准确测算, 可以验证出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相互融合发展以及协同发展模式的正确性。

4 模型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且对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阐述了金融系统结构的优化对科技进步的促进, 总结了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发展模式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金融创新, 以金融创新推动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巨大作用。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到来, 黑龙江省必须抓住当前新的发展机遇, 充分地利用金融创新来促进科技进步, 以新能源、新科技方面的投资为主要着眼点, 以金融创新为灵魂投资新的资本市场, 掌握历史机遇, 迎接黑龙江经济伟大腾飞的新时代。

参考文献

[1]孙伍琴, 朱顺林.金融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的效率研究[J].统计研究, 2008, 25 (3) .

[2]钟蜀明, 官建成.金融资本配置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7 (3) .

[3]林三强, 胡日东, 张秀武.我国金融结构体系促进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9 (5) .

[4]丁涛, 胡汉辉.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国际比较及路径设计[J].软科学, 2009, 23 (3) .

[5]哈商行科技与金融结合课题组.建立我省科技与金融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J].黑龙江金融, 2005 (8) .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6

一、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的简介

南华大学分子靶标新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培育) 是经湖南省教育厅和湖南省财政厅审核批准, 由南华大学牵头, 联合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恒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我省“四化两型”建设的需要, 通过实现资源整合、平台共享、学科相互融合和人才相互培养、相互交流等手段, 构建的科学前沿型协同创新实体。

“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是为培养符合国家靶标新药研制重大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专门设立。实验班以学生为中心, 坚持“夯实基础知识, 注重个性发展, 突出创新实践, 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 集中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学科研资源, 制定培养方案, 构建培养平台, 注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实践与研究结合, 人文与科学结合, 培养基础宽厚, 视野开阔, 创新意识强, 综合素质高的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南华大学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的探索性实践

1.严格的遴选和淘汰机制。药学是一门偏重实践应用的综合性学科, 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 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实验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要求较高[2]。“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选拔方案的制定以选拔创业、研发型高端人才为宗旨。通过直接招生和入校后二次遴选方法, 每年招收30名左右药学相关专业优秀学生作为实验班学员。实验班学员应为思想素质高, 专业基础扎实, 具有浓厚的学术研究兴趣与创新激情的南华大学全日制在读药学本科生。

学生入选实验班后将实行末位淘汰制, 考试不及格或成绩较差者将取消实验班学习资格, 退回普通班学习。

2.课程体系改革。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影响下药学专业一直存在“重理论、 轻实践”这一弊端, 严重制约了药学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避免这一弊端, 南华大学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在课程体系上做了较大的改革与探索。实验班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积极改革与创新, 加大面向科学前沿的学科交叉课程, 提高实验课程的比重, 并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中增加综合性实验的比例, 强化学生的实践、 动手能力。在教学考核方面加大了过程考核的比重, 通过优化培养过程和课程设置等各个环节, 建立自主型、开放式和探索性的课程体系。

3.“双导师”培养模式。为了克服传统培养模式中学生培养质量市场导向性不足, 学生培养过程倚重理论教学, 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3], 在学院原有的本科生 “导师制”的基础上, 整合协同创新中心协同高校和协同企业的优秀人才资源, 实验班学员在校期间采取 “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校内导师由南华大学教师担任, 具体负责实验班学员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 主要为提升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高度, 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及毕业论文的设计等, 对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校外导师由协同高校、企业教师担任, 参与项目研究、实践过程、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4.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借助协同创新中心的科研平台, 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 对二者在资源上进行协调与平衡, 鼓励教师在“教”的过程中, 体现出科研的规划与内容, 使得“教”成为自身科研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时, 引导学生在“学”的过程中, 体会“科研” 的乐趣与精神, 对科研从感性的认识过渡到理性的追求, 以和谐共进的方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和效率。 专业知识技能比赛:学校每年将组织实验班学生进行药学专业知识技能比赛, 二年级进行药学专业理论知识竞赛, 三年级进行药学专业的实践技能竞赛, 四年级进行学生自主申报项目的评比竞赛。丰富的学术沙龙:定期邀请国内外药学领域专家来校举行学术讲座, 介绍相关领域的科学前沿, 分享科研心得与体会。 文献汇报:定期举办经典文献阅读、汇报活动, 组成阅读小组, 将经典、前沿的文献按照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等进行分类阅读, 并总结归纳、汇报。在较短时间内, 掌握更多的经典文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科研项目: 为了促进实验班学员可以更早地接触、参与科学研究项目, 协同创新中心开设“专业人才培养科研训练计划”, 学员可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协同创新中心五大研究方向, 进入各科研团队并参与其项目研究;同时, 对于学生感兴趣的科研问题, 学生可以自主申报课题, 中心将组织协同中心学术委员会对课题进行评审、筛选, 入选项目可得到协同中心的经费与技术支持。

三、实践经验与挑战

1.加快完善运行管理机制。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是实验班顺利运行、药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实验班的培养涉及培养学校教育、行政管理等多个部门, 虽然在实验班成立初期已制定了各项相关的管理章程, 但由于部分制度不够明确, 导致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了诸多问题。在今后的培养过程中需明确各方职责, 完善、落实相关奖惩措施, 同时, 细化规章制度, 如学生遴选制度中加分规则、导师奖励与惩罚细则、学生激励、退出管理办法、学生课题申报及成果分享制度等, 保证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有理可据、有章可循。

2.推进科教融合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协同创新科研平台, 设置科研探讨课、学术讲座、团队文献报告、科研训练等多元性科教融合性课程可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科研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同时, 在开设科教融合性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内容上的改革迫切需要优良的教学设备、新的教学方法的跟进, 互动式讲授法、讨论式教学方法得到学生更好的评价。

3.进一步完善双导师管理模式。校外导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角色仍处于探索和完善中, 地域、时间等客观原因限制、弱化了校外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参与度, 如何强化校外导师的角色, 挖掘校外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优势是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同时, 明确两位导师各自的责任与分工, 加强两位导师间的沟通, 共同参与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对学生培养质量负责、完善导师工作评价机制仍是需要进一步探索、 解决的关键问题。

4.优化培养成本。在实验班的建设中双导师制、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科教融合的实施对教学、科研条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增加科研场地、购买科研设备、改善教学条件、优秀师资的引进等都大大提高了培养成本。寻求人才培养成本优化方法、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是实验班培养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四、结语

“实验班”是我国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产物, 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南华大学药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通过“药学协同创新实验班”来实施, 以学生为中心, 集中优质生源和学科优质教学、科研资源, 坚持“夯实基础知识, 注重个性发展, 突出创新实践, 培养创新能力”教学理念, 培养基础宽厚, 视野较广, 创新意识强, 综合素质高的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药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充分体现了思想观念的创新, 内容涉及选拔方式、培养模式、运行管理机制及训练内容等各个方面, 凸显全面性特色, 整个模式与体系始终着力于探索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和做法, 取得了较满意的成绩。同时, 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教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 培养成本较高等问题, 需在今后的探索与实践中进行优化, 改进, 对经验进行总结, 为国内同类院校创立“创新班”培养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并起到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东方.新建本科院校参与区域协同创新的思考[J].教育评论, 2013, (3) :123-125.

[2]杨凌, 蔡绍辉.药学专业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的改革探索[J].药学教育, 2013, 24 (12) :1146-1148.

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 篇7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 综合运用四年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在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 并取得相应成果的不可或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教学手段。由于毕业设计环节的重要地位,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毕业设计质量越来越重视, 对毕业设计工作的改革与实践给予了极大关注。新形势下, 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抓好毕业设计这一实践性环节, 加强对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与监控, 探索毕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切实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1. 新形势下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师资力量短缺

近年来,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导致师资力量相对短缺, 师生比例偏小, 出现了一些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人数过多的现象。有的专业出现了一个教师同时指导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的现象, 导致教师负担过重, 人均精力投入远远不够。此外, 在指导毕业设计的同时, 教师还承担着其他教学和科研任务, 精力过于分散, 导致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必要的指导、检查和督促, 使毕业设计质量严重下降。[1]

1.2 指导教师水平良莠不齐

由于高校在校人数的急剧膨胀, 急需大批教师上岗。一些年轻教师未经系统培训就仓促上阵, 虽然对新观念、新软件比较熟悉, 但是由于刚出校门, 没有进行过各个教学环节的实际训练, 大多存在科研与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工程实践背景欠缺等问题;而一些老教师多年深居校园, 不会运用流行软件, 部分选题陈旧, 严重脱离实际, 选题缺乏创新性和现实意义, 学生没有兴趣, 造成毕业设计质量的下降。

1.3 就业压力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恶化,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毕业设计期间正是企事业单位招聘人员的高峰期, 急于求职的毕业生穿梭于大小招聘会, 无心做毕业设计,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 是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另一主要原因。

2.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优势

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了针对工科院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常州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第二批参与该计划的试点专业。本专业一直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性质和学科优势, 立足于服务地方产业的优势, 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建设单位,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和较鲜明的特色。因此, 为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大学生, 为实现我院提出的“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培养目标, 高度重视毕业设计的改革, 开辟出一条解决现存问题的新途径, 探索出指导毕业设计的创新模式势在必行。

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最后一学期已在企业实习, 大多数学生找到了工作, 让学生到企业做毕业设计, 实行校企联合指导方式, 利用企业雄厚的技术力量、现代化的专用设备、齐全的专业参考资料, 在老师和企业工程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企业需要的技术课题,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实训机会, 而且为企业考察人才提供了充分的时间, 是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2.1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是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 我院自始至终在教学中推行与工程实践零距离接触的教学理念。学生进企业做毕业设计, 一方面, 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学生树立了榜样。随着实际课题的深入, 可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能调动学生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 在人才紧缺的当下, 可使用人单位和学生较早互相了解, 不仅有利于企业较早地选拔人才, 也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地进入工作角色[2]。通过我院2009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新模式, 这种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模式受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高度认可和接受。企业通过三个多月的毕业设计, 了解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协作精神。学生通过三个多月的学习, 展现了自己的能力, 了解了企业的文化, 认清了自己的差距。学生们不用四处求职, 只要定心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 实习结束时, 大多数学生愉快地和企业签署了就业协议。那些没有签署就业协议的学生, 一方面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 因为有了这一次的工程实践, 在求职的路上会顺利得多。所以, 从学校、企业、学生看都是一种双赢的模式。

2.2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避免了目前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改变了由纯粹理论性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现状, 避免了脱离生产实际, 闭门造车的尴尬。每个学生不仅配备校内指导教师, 还聘请既有丰富的工程实践工作经验、又具有较强的知识传授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兼职指导教师,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3]。主要工程技术指导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主、校内教师侧重于理论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 有效地解决了扩招后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问题。通过联合指导毕业设计, 广大教师深入企业, 不仅了解了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 熟悉了现行设计规范和工程设计方法, 了解了本专业最新的仪器设备和应用软件, 可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加快知识更新, 从而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些专业教师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 获得了企业的认可, 使企业进一步提高了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

3. 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保证措施

3.1 优选合作企业

根据学校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 拥有制造业基础雄厚等得天独厚的条件, 坚持就近就地、相对稳定和节约开支等原则下, 将合作单位定位于具有一定的层次、一定的技术力量、一定的精良设备、一定的完整资料, 而且制度健全、管理规范, 能够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优质企业。此外, 由于这些企业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学生在该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经历”能够得到同行的认可, 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就业。

3.2 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应鼓励本院教师加强与企业和工程技术人员沟通, 使企业认识并感受到在合作过程中不仅是付出, 还能够在优秀毕业生引进、学术思想交流和合作、弥补短期人力资源紧缺等方面有所收益[4]、达成共识, 从而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企业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全力配合。学校应花大力气探索社会服务、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将合作企业建设成为产、学、研三结合的重要场所, 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为优秀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3.3 把关兼职导师

高素质的指导教师是培养出高水平学生的关键。在聘请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时, 应严格掌握标准, 注重理论和实际水平兼顾。聘请为兼职教师的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承担过企业技改项目。为使学生真正得到高水平的指导, 兼职指导教师还应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愿意无私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校内指导教师要起积极发挥纽带作用, 不仅帮助他们尽快熟悉教学规律, 掌握教学方法, 而且在必要的时候辅助他们进行毕业设计, 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在接触工程实践中, 提高自身的工程知识素养, 有助于改进课程教学。

3.4 提高学生素质

学生在企业的表现, 不仅关系到其本人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 还涉及学校声誉, 甚至影响到学校与企业能否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应在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尊敬企业员工、工作积极主动、具有团队意识等方面提前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只有这样, 才能使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常态化、稳态化, 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

3.5 强化过程管理工作

强化毕业设计管理工作, 既可防止出现少数学生毕业设计时“偷工减料”、甚至直接抄袭企业现有资料, 又可避免个别企业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和绘图机器, 而无法达到毕业设计的要求。校内指导教师应全程了解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设计进度、资料使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及时与兼职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交换意见,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和改进指导方法,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保证高质量地顺利完成毕业设计。

3.6 调整教学要求

在积累了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的经验和广泛接触生产实际的基础上, 为培养出现代加工业的需求、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毕业生, 适时调整教学计划, 使其更趋合理、更完善, 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现阶段由于扩招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 毕业设计质量的下滑已引起了各高等院校的重视, 为改变毕业设计的现状, 加强了对该实践性环节的改革和探索, 但至今仍未寻求出切实有效的方法, 仍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方案。作为应用型本科理工科类的毕业设计, 紧密联系工程实践, 扩大学生眼界, 培养其创新能力, 达到毕业设计的根本目标已经达成共识。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切实解决目前毕业设计出现的问题, 为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奠定基础。通过该课题的研究, 为改变毕业设计质量逐年下滑的现状探索出新思路、新模式, 保证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的质量, 为培养出满足地方经济需求的优秀人才奠定基础。该课题的成功, 可以在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中全面推广,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新, 郭晓琴, 张锐.优化毕业设计组织积极推行联合指导毕业设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2.4:142-144.

[2]陈红毅, 李东如.增强机械类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装备制造技术, 2010.9:213-214.

[3]顾梅园, 胡飞跃, 牛小燕.在毕业设计中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探索.科教文汇, 2007.8:31-32.

上一篇:少数民族语言保护下一篇:保健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