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空调系统

2024-06-27

手术部空调系统(精选十篇)

手术部空调系统 篇1

一、工程概况

某医院, 建筑面积41000m2, 建筑高度48.9m, 框架结构, 共13层, 地下1层为设备用房, 1~11层为住院部, 12层为洁净手术部, 屋面设手术部技术夹层。该医院的洁净手术部楼层建筑面积约为2800m2, 由2间Ⅰ级手术室 (建筑面积均为46m2) 、2间Ⅱ级手术室 (建筑面积均为33m2) 、6间Ⅲ级手术室 (建筑面积分别为26, 26, 46, 46, 53, 53m2) 、手术部辅助用房、ICU重症监护室及清洁走廊等组成。

二、设计参数

洁净手术部的暖通空调设计不同于其他的一般用途建筑, 对空气调节和净化有着严格的要求, 在保证室内舒适性的同时更注重功能的需要, 应充分考虑卫生、环保等要求。手术部洁净房间主要设计参数包括室内温度、相对湿度、洁净等级标准、正 (负) 压值、排风量和新风量等。

三、手术部空调风系统

由于手术室对空气洁净度等参数有较高的要求, 空调风系统不同于其他普通民用空调形式。该工程采用洁净手术室设置净化空气处理机组、共用新风机组的系统, 将新风预先单独处理, 除去多余的含湿量在随后的处理中取消再热过程, 杜绝冷热抵消现象。各新风系统送风总管上设置静压传感器, 控制风机的运行频率, 自动调节风量, 节约能源。部分手术室运行时, 新风机变频变风量运行, 提供运行手术室所需的新风量及不运行手术室所需的最小正压新风量。共用新风机的各手术室均不运行时, 对应的新风机关闭, 重新运行前, 需满足自净时间要求。

1. 系统划分

该工程洁净手术部设置4个独立的净化新风系统, 洁净区外设置1个普通非净化新风系统。1号、2号、3号、4号手术室采用一套净化新风系统X-1;5~10号手术室 (Ⅲ级手术室) 采用一套净化新风系统X-2;洁净走廊和无菌辅料等洁净辅助用房为X-3系统;各重症监护 (ICU) 病房为X-4系统。各系统分别独立设置洁净手术室专用新风机组。1号、2号、3号、4号手术室分别独立设置洁净手术室专用净化空气处理机组, 5~10号手术室 (Ⅲ级手术室) 设置两套洁净手术室专用净化空气处理机组。各ICU病房、洁净走廊及洁净辅助用房分别独立设置净化型风机盘管空调机。洁净区外的病人家属等候区、谈话室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2. 气流组织

有序的气流组织设计是确保洁净手术室的洁净度、防止尘菌污染的重要措施。本设计采用上送下回的送风方式, 送风口集中布置在手术台上方, 双侧下部回风。

3. 空气过滤器设置

各洁净手术室的新风及回风均经过粗效、中效及高效过滤器过滤。其中粗效过滤器设在新风机入口处及各手术室空调机新风回风混合段处, 中效过滤器设在新风机及各空调机风机正压段, 高效过滤器设在手术室无影灯上方的末端送风口处。手术室使用时, 新风首先经过洁净室专用新风机组进行粗、中效两级过滤, 再与室内经粗效过滤器过滤后的回风充分混合, 然后进入各个手术室的净化空调机进行中效过滤, 最后通过末端的高效过滤送风口送入室内。排风机前设置高中效过滤器及电动风阀, 主要是考虑减少对室外空气的污染, 防止排风机不运转时室外空气倒灌。

4. 手术室正压控制

共用新风系统的各洁净手术室全部正常使用时, 各手术室的空调机组及共用新风机组均需同时开启运行。当局部某手术室停止使用时, 对应的空调机组停止运行, 但共用新风机组仍需变频运行, 保证非工作状态下手术室的正压, 防止尘菌侵入。

由于非工作状态时保证手术室正压所需的新风量小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所需的新风量, 因此该工程共用新风系统选用双位控制的电动定风量调节阀。某手术室使用时, 对应的空调机组和排风机启动, 通过电信号控制新风支管上的定风量调节阀处于高档位状态;该手术室不使用时, 对应的空调机组和排风机关闭, 通过电信号控制新风支管上的定风量调节阀切换到低档位, 按维持正压所需的最小新风量运行。这样就能在手术室工作状态变化时有效保证整个洁净手术部内的压力梯度处于受控范围内, 避免尘菌污染, 进而保证各洁净手术室的洁净度满足要求。

进入各手术室的送风、回风和排风支管上均安装电动密闭阀, 其开关与对应的空调机、新风机和排风机联锁控制, 避免手术室不使用时正压送风通过排风管或回风管大量外泄, 影响正常的压力梯度。

各洁净手术室分别独立设计安装有高中效过滤器的排风系统, 排风机与手术室自动门开关电信号联锁, 控制系统配有延时装置和变频器。手术室自动门瞬间开启, 通过电信号控制排风机立即停机;关门时设有延时, 待手术室正压确立后, 排风机才自动启动。这样的控制方式有利于保持开门时室内的正压, 同时避免因门的开闭间隔时间过短或频繁开闭而造成排风机频繁启停, 保护排风机变频器正常运行, 延长排风机及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四、空调冷热源及水系统

空调系统夏季计算总冷负荷为810KW, 选择2台模块化螺杆式水冷冷水机组, 其制冷量为445KW机组进水温度为12℃, 出水温度为7℃, 进出水温差为5℃, 相应配备3台冷水循环泵 (两用一备) 。

空调系统冬季计算总热负荷为550KW, 热源利用来自室外锅炉房的压力为0.3MPa的饱和蒸汽, 经汽水换热器换热得到热水, 热水进出水温度为60℃/50℃。为保证换热器出口温度恒定, 本工程换热器的蒸汽管安装自力式恒温器。制冷机组、换热器及冷热水泵等均置于地下1层专用机房内。

该工程空调水系统采用闭式双管循环系统。在净化空气处理机组接管上设置电动调节阀, 并配自力式压差控制阀以提高电动调节阀的阀权度。根据住院部12层的使用和洁净要求, 水系统分为2个环路, 一路为洁净手术室一侧的水循环, 另一路是洁净手术室辅助用房及洁净区外的家属等候区一侧的水循环。空调水系统采用补水泵定压, 补水泵的启停由压力控制器控制。各洁净手术室空调机及新风机均内置干蒸汽加湿段, 利用室外锅炉房提供的0.3MPa的饱和蒸汽维持室内湿度恒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五、空气处理系统的自动控制

主要包括净化空气处理机组、新风机组、风机盘管等的控制。

1. 净化空气处理机组:

通过回风管上所设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回水管上电动阀的开度来调节冷热水量, 从而控制送风温度。在过滤器前后设置压差自动报警装置;通过回风管上所设的湿度传感器控制蒸汽管上电动阀的开关来调节蒸汽量, 从而控制送风湿度, 使房间的温湿度都恒定在一定范围内。

2. 新风机组:

通过新风送风管上所设的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水路电动阀或蒸汽电动阀的开关, 从而控制送风的温度和含湿量。在过滤器前后设置压差自动报警装置对应电动新风阀与新风机联锁开启。

3. 风机盘管:

通过室内温控器调节电动两通阀开关, 并设有三速开关来调节风量, 以此保持室内温度恒定。

六、通风、防排烟系统

1~10号手术室分别设变频排风系统, 风机运行风量与室内正压值通过变频控制, 维持正压恒定。由于手术室排风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各排风机前设置高中效空气过滤器, 从而达到排放标准, 高中效过滤器应定期清洗消毒或更换。

手术部洁净走廊设置机械排烟系统, 排烟风机选用屋顶式专用排烟风机。发生火灾时, 烟 (温) 感器发出信号, 自动开启排烟风机和排烟口。当烟气温度达到280℃时, 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 联锁关闭对应的排烟风机。

手术部防烟楼梯间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通过从地下室到屋面的竖向土建风道送风, 每层前室设置多叶送风口, 屋面设置加压风机。发生火灾时, 烟 (温) 感器发出信号, 自动开启正压风机和着火层及其上下层的多叶送风口, 防止烟气侵入, 利于人员疏散。所有卫生间均设有机械排风, 通过连接机械通风器的排风软管排至排风井或直接排至室外。

七、结语

洁净手术部运行管理和维护 篇2

探讨了洁净手术室的管理及维护措施,指出只有充分认识洁净手术部管理及维护的重要性,严格遵守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维护工作,才能有效控制手术感染,提高医疗质量.

作 者:赵唯萍 陈立生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北京,100041 刊 名: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英文刊名:CHINESE HOSPITAL ARCHITECTURE & EQUIPMENT 年,卷(期):2010 “”(5) 分类号: 关键词:洁净手术部   净化空调机组   运行管理   维护保养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护理体会 篇3

方法:对29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围术期护理措施。

结果:29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其具体病情选用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并发症患者为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1例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第二天出现脱位现象,对其进行复位后使用石膏将患部进行固定,于六周后拆除石膏,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出院。

结论:

对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护理效果较为满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97-02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临床上常应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髋部骨折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围术期护理措施是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2]。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29例高龄髋部骨折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的正确护理措施,为提高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临床依据,现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将对我院自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29例高龄髋部骨折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为16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在71至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9±1.2岁,骨折类型为股骨颈骨骨折患者19例、粗隆骨折患者为10例,骨折部位为单纯性左侧髋部骨折患者11例、单纯性右侧髋部骨折患者为12例、双侧髋部骨折患者为6例。

1.2方法。对29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擇适当的手术方法治疗,并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围术期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护理、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术中护理配合、术后预防并发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与护理效果,得出结论。

2结果

29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根据其具体病情选用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发生并发症患者为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24%,其中手术切口感染患者1例、并发高血压患者3例、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为1例,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第二天出现脱位现象,对其进行复位后使用石膏将患部进行固定,于六周后拆除石膏,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出院。

3讨论

3.1常规护理措施。术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及生命体征监测,若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待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再予实施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措施,并给予各项术前准备工作,若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应指导其取平卧位,将患者患侧臀部垫高;若患者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则应指导患者取患侧向上的侧卧位。术中积极配合主治医师进行手术治疗,严密观察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配合其进行处理。术后应对患者手术切口变化情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及时更换敷料,若发现患者手术切口渗血渗液,或患者心率、血压、脉搏等体征变化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并告知主治医生。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2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手术前由于对自身病情并不了解,或过度担心手术治疗效果,因此易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情绪,影响手术治疗效果[3]。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手术处理过程,并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治疗,给予患者适当自信心,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术后应给予患者营养丰富的食物,从而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食物应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适当进食纤维素预防便秘,严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待患者病情稳定,应鼓励其及早进行适当运动,运动量不宜过大,应适可而止,从而进行积极的康复训练。

由于本组患者均为高龄,因此身体机能显著下降,以及具有多种慢性原发性疾病,增加手术治疗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护理人员应在术前及时了解患者各类病史,并积极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尽量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安全[5]。

综上所述,对高龄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护理效果较为满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潘宗华.201例老年骨折的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1(3):94-95

[2]黄丽华.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J].现代护理,2010,10(7):618-619

[3]肖雪芬,李云.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1,19(16):166-167

[4]杜春梅.老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J].广西医学,2009,25(2):301-302

洁净手术部重点系统介绍与分析 篇4

洁净手术部电气系统主要分成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强电系统, 第二部分是弱电系统。强电系统又分为手术部照明插座系统和空调动力系统。弱电系统则相对比较广泛, 可根据建设方不同的使用需求选择不同的系统, 主要常用的弱电系统有:空调自控系统、手术部公共广播及对讲系统、网络电话系统、消防火灾报警系统、摄像监控系统等等。

1强电系统

1.1双路电源切换

洁净手术部供配电必须是独立系统, 从手术部所在的建筑物中心配电站直接供给, 不与其他用电部位共用同一线路[2]。手术部所在的本建筑物中心配电站应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电网供电。如当地不具备两个供电网可用其他方式保证手术部正常供电。如采用备用发电机, 发电机应与配电中心联动, 当市电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切换到启动发电机上, 维持手术部正常使用;如果发电机在1min内不能正常供电, 则必须自动切换到备用的UPS (或EPS) 应急电源来保证手术室正常供电。在备用发电机正常供电时, 再由UPS (或EPS) 应急电源切换到备用发电机供电。

手术部内用电属一级负荷, 对手术室内仪器、无影灯、应急照明用电必须重点保证;供给手术部用电的母线与供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机组的母线分开。中心配电站到洁净手术部的输电线应尽量采用矿物绝缘电缆, 以提高耐火级别。

1.2洁净手术部配电

洁净手术部配电采用TN-S系统和IT系统方式供给[2]。一般情况下, 各手术室保护接地采用局部IT系统, 并设置绝缘监视装置。每个手术室均设有局部等电位端子箱, LEB箱与水管、分配电盘PE、彩钢板、建筑物钢筋等联接。电气小间、淋浴间内也应设置局部等电位端。各个LEB箱应就近与柱筋联接[3], 且采用BV1X25铜线与层等电位箱联接。隔离变压器应做功能性接地。

每间手术室配电负荷不小于8KW。只供本手术室内使用 (不含空调净化系统设备用电) 。如某一间手术室用电电器增多、负荷增大、就需要重新计算用电负荷量。值得注意的是, 一般手术室统一采用插座箱方式为设备供电, 而且在I级别手术室内 (比如心脏手术室、脑外科手术室) , 必须设置隔离变压器, 主要是仪器用电插座、无影灯各用电支路必须经过隔离变压器, 防止漏电电流对手术室仪器设备带来的短暂冲击影响。手术室里的照明灯带、观片灯、电动门用电支路可以不通过隔离变压器。其他级别手术室配电可不装隔离变压器, 但必须安装带绝缘漏电检测报警装置。

照明系统一般在灯具选择、安装方式及照度上都有一定要求。在符合规范要求和尊重实际使用的情况下, 手术室的照度一般不低于750LX比较合适, 辅助区房间及走廊照度不低于300LX, 淋浴卫生间照度不低于150LX。但实际情况显示, 如果投资方选择的灯罩是磨砂玻璃而不是透明玻璃的话, 要达到上述所说的照度, 必须在原设计基础上乘以一个1.5倍的弥补系数才能实现。在灯具选择和安装方式上, 为了配合洁净度要求, 最佳选择就是使用洁净密闭荧光灯具, 并且嵌入式安装在吊顶板上, 避免出现凸出部位,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灰尘积累, 为洁净手术部创造更好洁净环境。

动力配电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主要包括空调机组配电和空调室外机配电。空调机组分为普通空调机组和智能化空调机组。智能化空调机组配电相对简单, 只需根据空调机组电量从配电柜向空调机组引一根电缆供电即可;普通空调机组则相对复杂, 必须同时给新风机、送风机、排风机、电加热器、电加湿器供电, 每段用电支路单独从配电柜引出, 各部件相互联锁, 实现各个工况的使用功能。室外机配电则包括给室外机组和水泵配电。

2弱电系统

2.1空调自控系统

手术部洁净空调系统及其它系统的自控以保证洁净手术室的环境条件和相关机电设备正常运行及维护、管理为前提[1]。同时为了便于整个医院的现代化管理需要, 一般采用的自动控制系统所有的信息均可与大楼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接口传送, 确保大楼整个系统协调统一。

每个净化系统均配备自动控制设备。采用湿度传感器配套执行机构实现恒温、恒湿的设定和控制。加湿器采用电极式干蒸汽加湿器, 每套净化系统均设置。每个系统均配有湿度传感变送器, 由变送器读取的湿度信号输入控制器进行比较计算后, 输出PID控制信号精确调控电极式蒸汽加湿器的加湿量。

对系统内的送风机、新风机、排风机、表冷器、过滤器、防水阀、调节阀等设备实施过程控制调节。手术部的压力控制、设定、显示系统保证手术室的微正压的显示与监测、报警。每间手术室均装压差传感变送器, 控制系统可适时采集手术室的微压差信号, 正负压手术室还具有动态压力跟踪控制功能, 手术室的压差发生变化时均可在手术室的多功能模拟屏上显示。

手术部控制系统可在综合楼原楼宇自控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对手术部洁净空调等机电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并在控制室内分设控制台及相关控制设备。

2.2手术部公共广播及对讲系统

2.2.1手术室内的电话不能直接对外部, 只能供手术室与手术室之间、手术室对护士站之间使用, 手术部对外 (医院内部) 联系只能通过门卫值班室或护士站统一对外联络。

2.2.2洁净手术室里不许使用无线通讯设备, 防止无线电波干扰电子器件而造成医疗事故。

2.2.3广播系统与播放音乐和用, 既可播放各种音乐, 同时也可播放通知和找人。

2.3网络、电话系统

每个手术室预留网络和电话接口及交接箱, 适应以后的发展和功能增加。网络电话系统直接并入医院总系统内, 可实现外网与内网并用, 提高工作效率, 方便日常查阅。

2.4消防火灾报警系统

洁净手术部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2]。手术部内设置消防烟感报警装置, 布线完毕后统一接入医院消防端子箱并入医院消防监控室主机, 并且与风机和阀门联动, 实现实时监测、有警可查、快速处理, 最大限度地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2.5摄像监控系统

2.5.1在手术室设置摄像机监控装置, 教学观摩通过摄像系统将手术过程各种状态记录下来并传到观摩室 (示教室、会议室) 供学生或专家们见习、研究、交流, 控制非直接进行手术人员进入手术室, 减少交叉感染因素。

2.5.2随着信息化、教学和技术的发展, 通过互联网系统将信号传输到院外进行远程会诊。

2.5.3必要时记录手术过程作为研究资料和评判医疗纠纷的依据, 向患者家属播放手术过程情况。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人文的飞速发展, 医务人员与病人对医疗技术和硬件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可以看到现代的洁净手术部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通信以及多媒体系统等多方面的一些要求。希望能为大家了解现代洁净手术部提供一些帮助。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手术室的智能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就洁净手术部电气方面的各个重要系统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主要是为使洁净手术部达到高效、安全、可靠的使用目的, 为医务人员和病人提供更好的硬件设施。从使用角度出发, 重点对弱电系统部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洁净手术部,强电系统,弱电系统,计算机自动控制,智能监控

参考文献

[1]许钟麟.洁净手术部建设实施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GB50333-200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

手术部空调系统 篇5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颜面部软组织急诊创伤早期整复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在局麻或全麻下行创面清创后,按整形外科原则早期分别行直接缝合术、局部皮瓣修复术、全厚皮片修复术。结果:所有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六月随访,创面疤痕不明显,外观及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早期应用整形外科原则进行修复,并行预防疤痕治疗和做好护理,对儿童颜面部软组织急诊创伤术后的外观及功能恢复有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儿童;颜面部;软组织创伤;早期;整复;护理

本科自2006年1月-2010年3月对185例儿童颜面部软组织急诊创伤早期进行整形修复,术后行预防疤痕治疗和做好护理,外观及功能恢复理想。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5例,其中男性116例,女性69例。0-6岁133例,6-14岁52例。损伤原因:玩耍跌倒损伤120例,削铅笔刀等硬物切割伤、戳伤28例,交通事故损伤21例,斗殴损伤10例,犬咬伤6例。因同一患儿有时多处损伤,损伤部位按发生处数计算:额部与眉部86处,颏部65处,面颊部43处,唇部22处,鼻部6处,上下眼睑部4处。损伤类型:单纯软组织挫裂伤158处,软组织部分缺损45处,皮肤缺损23处。

1.2手术方法:仔细检查伤情,在局部麻醉或静脉全麻下手术。创面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并清除创面内异物、血块及脱落组织碎片。对犬咬伤者,清创首先用20%肥皂水、生理盐水依次冲洗创周皮肤及创面2-3遍,再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依次冲洗创面2-3遍,后用3%碘酊、70%乙醇作创面及术野清毒,时间不少于20min[1]。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伤口形状、大小,深浅等,分别采取直接缝合术、局部皮瓣修复术、全厚皮片修复术(上臂为供皮区)等方法,进行整形修复,缝合过程中各层组织要对合平整,不留死腔,缝合皮肤时保持创缘外翻,尽可能选用较细的缝线缝合,达到美容修复的效果。

1.3结果:本组病例所有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6个月随访83例患儿,创面无明显疤痕,植皮区皮片平坦,无突起及凹陷,无皱折及挛缩,外观及功能理想,患儿家长满意。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小儿颜面部创伤多为突发意外损伤,在创伤发生后,家长及患儿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特别是一岁左右的患儿,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进入陌生的医院环境后,对手术及医护人员的恐惧、害怕,加之伤口的疼痛、常常会哭闹不止、躁动不安,不能很好地配合手术,使得手术操作的难度加大。护士要善于敏锐地观察,针对不同的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患儿,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取得患儿的主动配合,提高患儿对手术操作的依从性。对于准备行局麻手术的患儿,经沟通后估计仍不能很好配合者,允许一名家长更衣后进入手术室陪伴患儿,以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便于术中配合医生,使医生能精细操作。对完全不配合以及需植皮的患儿需行静脉全麻。

2.1.2术前准备:常规皮肤消毒剂,生理盐水、3%双氧水、无菌手套、美容整形器械缝合包,5-0、6-0,8-0可吸收线。评估患儿伤情,观察生命体征,对正在出血的伤口迅速有效止血,出血较多有休克表现及时进行补液、输血等抢救,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进行手术。一般情况良好者根据伤情及时手术。

2.2术中配合:为患儿安置好舒适的体位,用3%双氧水和无菌生理盐水彻底清洗创口,创面清创必须彻底,避免异物的残留,剪除失活组织,对有血运的组织尽量保留。对于犬咬伤者,清创时间要长,更需彻底,同时,创面周围必须局部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常规消毒备皮,配合医师彻底止血,采用微创技术尽量保留组织,仔细修复颜面部神经、血管、肌肉等组织,创缘尽量修剪整齐,精确对合。利用整形外科原则修复创面,创面需分层缝合,避免死腔的形成,以免术后积血而影响伤口愈合,肌层缝合必须牢固,以免皮下组织与深部组织粘连而形成凹陷性疤痕。

2.3术后护理

2.3.1体位:全麻术后患儿取平卧位,头尽量偏向健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一般患儿取半坐卧位2~3天,头部抬高15~20°以减轻水肿及伤口张力,利于愈合,减轻术后瘢痕的形成。

2.3.2创面护理:对表浅损伤直接缝合的伤口,告诉患儿及家属要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隔天换药1次,防止松脱及污染。创口内置引流条时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及引流液的颜色。一般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条,每日更换敷料。术后5-7天拆线,对皮肤缺损植皮区术后8-10天第一次换药并拆线。上臂供皮区术后10-12天拆线。

2.3.3 预防感染:术后创面污染较重、较深者,遵医嘱常规肌注TAT1500u,给予抗生素5-7天;对于犬咬伤者,术后必须及时、全程使用狂犬病疫苗,预防狂犬病的发生[2]。对好动的婴幼儿应加强看管和保护,剪短指甲或戴上手套,防止自己撕脱纱布抓揉伤口,导致感染和再损伤。

2.3.4饮食护理:早期给予半流质饮食;口唇及口角附近创伤的患儿,术后3天内进食多采用吸管法,尽量避免剧烈的咀嚼动作,需咀嚼时动作要缓慢,避免牵拉切口引起出血。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性的食物,促进伤口早日愈合。

2.3.5术后预防疤痕治疗:预防疤痕治疗时间要早,不要等待伤口有形成疤痕趋势时再用药抑制疤痕。一般在伤口拆线后一周内,伤口痂皮完全脱落后即可外用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3次/日,外涂凝胶时应边按摩边擦药,促进药物吸收,其余时间用疤痕敌外贴,贴前应清洗干净创面,使用3-6个月,每天外贴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3小结

儿童颜面部位于人体的暴露部位,易导致创伤,患儿家长对颜面部容貌的恢复要求较高。本组儿童颜面部软组织创伤创面早期按整形外科原则行创面修复术,创面愈合后行预防疤痕治疗,外观及功能恢复理想。通过对创伤患儿及家属实施心理护理,使之主动配合手术,术后加强创面护理、预防感染、饮食护理和预防疤痕治疗指导,对儿童颜面部软组织急诊创伤术后的外观及功能恢复有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广帅,崔正军,刘林潘,等.颜面部犬咬伤的整形外科修复.中国美容医学,[J]2008,17(4):473

手术部空调系统 篇6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45例中,女20例,男25例;年龄15~60岁,平均35岁;其中左手18例,右手27例。损伤原因:刀割伤20例,玻璃切割10例,电锯伤10例,车祸伤3例,自残2例。病程2~8小时,平均4小时。临床表现:45例均有腕部5条以上屈肌腱损伤,均伴有神经、血管损伤,其中正中神经损伤30例,桡动脉损伤12例,尺神经、尺动脉损伤15例,桡动脉、正中神经、尺神经、尺动脉全部损伤3例,所有病例均急诊行Ⅰ期显微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臂丛神经麻醉后使用上肢止血带,彻底清创,必要时延长切口,仔细寻找损伤的神经、血管及肌腱断端,在手术显微镜下一期修复血管和神经。修复顺序是深屈肌腱-浅屈肌腱-血管-神经。

⑴肌腱修复:本组对所有断裂的深浅屈肌腱均进行了缝合。采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先用2/0尼龙线做肌腱轴心缝合,再用5/0尼龙线做肌腱周边连续内翻缝合,使吻合口尽可能平滑,术中注意无创操作,勿钳夹断端加重损伤,增加粘连机会。

⑵神经修复:因均为锐器损伤,神经断端比较整齐,在10倍手术显微镜下稍加修整后,即用4/0~6/0尼龙无创缝合针线,以外膜缝合法缝接神经。缝合神经时,应注意神经表面纵行血管的走向和神经束的粗细、位置,做到对位准确,无扭曲、重叠或分离,不能让神经乳突外露。如神经损伤缺损,则取桡神经感觉支移植。

⑶动脉吻合:在放大10倍手术显微镜下,先行损伤血管的彻底清创,切除挫伤坏死组织,直至管腔内膜正常,用肝素钠液冲洗管腔,使近端断端松开血管夹后有喷射性出血,如遇血管痉挛,可予1%利多卡因或罂粟碱局部注射近端血管周围组织解痉。用8/0尼龙无创缝合针线行端端显微吻合。由于均系切割伤,血管吻合后无明显张力。即使单根动脉断裂,手部无明显缺血表现,Allen试险阴性者,也进行吻合,以防术后手部供血不足。

⑷术后处理:术后采用臂石膏托固定腕关节屈曲30°,掌指关节屈曲60°位。常规进行抗感染,解痉、镇痛、抗凝、保温、营养神经,对症治疗。术后2天在专科医师指导下嘱病人有保护条件下主动伸屈指活动,早期锻炼,防止屈肌腱粘连;4周后拆石膏托,进行手部功能锻炼,同时辅助理疗、按摩、中草药外洗;6周后开始进行抗阻力训练。

结果

本組45例,全部伤口甲级愈合,无1例感染,尺桡动脉远端搏动良好,肢端温暖。3个月~2年随访,屈肌腱功能恢复按TAM评定标准评定[1]:45例304条肌腱,疗效为优秀者32例224条;良好者为9例54条;尚可者4例26条。按病例数,优良率达91.1%;按肌腱数计算,优良率达91.45%。按顾玉东[2]单根神经评定标准:45例45条神经中,疗效为优者(M4~5)30条,良(M3)10条,中(M3~2)5条,优良率达88.9%。

讨论

腕部解剖特点:腕掌侧分布有12条屈肌腱,正中神经、尺神经、桡动、静脉及尺动、静脉。浅层肌腱由桡侧向尺侧依次为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4条指浅屈肌腱和尺侧腕屈肌腱,其中掌长肌腱位于腕前的正中部,尺动、静脉和尺神经则介于指浅屈肌腱和尺侧腕屈肌腱之间;桡动、静脉在桡侧腕屈肌腱的桡侧。深层有拇长屈肌腱和4条指深屈肌腱。由腕横韧带与腕骨之间构成腕管,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等9根肌腱和正中神经通过;最深层从桡侧到尺侧依次为拇长屈肌腱及示、中、环、小指的指深屈肌腱,浅层中,指浅屈肌腱的中、环指屈肌腱在浅面,示、小指在其深面。正中神经则位于浅层肌腱的桡侧。熟悉腕掌侧的解剖特点对其切割损伤程度的判定、定位及修复极为重要。梁定顺等[3]认为熟悉局部解剖,细致查体,显露充分,严格手外科技术操作时减少错漏诊的关键。

早期显微修复对手功能十分重要。早期彻底清创,一期修复所有断裂结构是恢复正常手功能的关键,无论肌腱或神经损伤,一期修复效果明显优于二期修复[4],腕掌侧切割伤的损伤平面基本在同一水平,且多根屈肌腱,正中、尺神经,桡、尺动脉可同时损伤,损伤组织断端整齐,组织缺损少。损伤早期解剖结构清晰,肌腱缝合后断端对合整齐光滑,粘连机会少。尺、桡动脉损伤一期吻合,术后通畅率高,防止术后出现远期手部供血不足的弊端。谢晞衷等[5]认为,结扎桡动脉手坏死率达5.1%,结扎尺动脉后手坏死率达1.6%。神经损伤一期修复,对感觉的恢复,特别是手内在肌功能的恢复,较二期修复好[6]。二期手术时,损伤组织都有不同程度回缩,难以在无张力下缝合,使粘连机会增加。且神经断端形成神经瘤,切除神经瘤后神经缺损,一般均需做神经移植才能修复缺损,减少神经再生的机会。

手术部空调系统 篇7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是专为麻醉科手术室开发的围手术期临床信息系统, 覆盖了从提交手术申请、分配手术、术前访视、术中记录、术后恢复的全过程。手术室麻醉临床信息系统是一个以数字形式获取并存储麻醉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能以交互方式收集术中麻醉相关信息, 并且自动采集信息。临床麻醉信息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子系统组成。

1 手术申请预约系统

各科室利用AIMS系统进行手术预约申请, 麻醉科手术室在接到手术申请后, 按要求完成对次日麻醉手术的安排, 自动生成手术通知书, 申请确认后自动生成相应的手术医嘱, 各手术科室可通过医生工作站进行查询。

2 麻醉医生工作站

术前访视:支持手术安排、患者基本信息、病程、化验、检查 (包括PACS影像) 、医嘱等信息浏览;自动采集患者最近的化验及检验报告, 根据患者手术前化验检查的结果, 提供术前访视单和麻醉计划需要录入的各种信息。麻醉医生术前通过AIMS可以了解到上述相关信息, 对患者术前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下达术前医嘱, 制订麻醉治疗方案, 完善术前的准备工作。

术中记录:自动采集系统将会自动采集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例号、床位号、生命体征、术前诊断、手术名称等基本信息, 麻醉医师将通过系统所提供的手术信息转入术前麻醉。在手术的进行中, 手术与麻醉临床信息系统可以对各类监护仪、麻醉机等医疗设备工作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并自动记录。还可以手工录入治疗信息, 包括使用药物、液体、麻醉和手术重要的操作步骤及检查结果等形成的麻醉记录单。

麻醉医生在麻醉过程中的工作环境常常是非常复杂的, 传统的手动麻醉记录单需要麻醉医师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完成, 难免分散麻醉医生对患者的注意力, 由于AIMS系统可使麻醉中大部分数据自动、连续地采集、记录。其方便性和优越性在术中紧急情况时进一步凸显, 可以让麻醉师对病情进行更加集中的分析和判断, 同时避免医生在事情处理补写记录时出现差错, 减轻麻醉医生的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麻醉信息存储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效率。

术后管理:可以通过AIMS自动生成费用传递到HIS系统, 打印麻醉医疗文书。麻醉医师也可以通过AIMS记录术后随访患者的情况, 并可对术后的数据进行回顾和整理, 对所行麻醉进行总结, 对一定时间段内的工作量进行统计, 了解自己各种麻醉方式的实施例数和实施时间。

3 手术护理信息系统

面向手术室护士, 可以完成手术申请安排, 自动生成手术通知书;可以完成护理记录的书写;可以完成术前、术中、术后的器械清点;可以完成手术患者麻醉费用的确认等业务工作。

术前护理:通过系统查询手术通知书, 麻醉科护士核对各手术间药品、器械、麻醉特殊物品的储备, 检查麻醉机、监护仪、急救药品、氧气和呼吸机等设备是否齐全和完好, 使麻醉药品和器械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利用, 减少手术物品的过量库存, 保证手术物品的供应与消耗平衡, 实现了科学管理。

术中护理:手术室护士依照系统自动生成的手术护理记录单中所列的内容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确保护理活动得以落实, 避免遗漏。并可借助电子化信息系统完成手术操作记录和器械清点记录。通过系统参与监测患者的麻醉情况, 监测中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并报告责任麻醉医师。通过进一步加强手术信息化水平, 提高手术操作的规范性。

术后护理:手术完毕后, 患者被送回各病房。麻醉科护士完成护理记录书写, 手术器械的清点, 对AIMS系统根据手术方案与手术记录自动生成的费用清单进行审核。查阅电子病历、评价护理程序实施的效果, 总结实践经验, 促进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

4 手术室药品、设备、耗材管理系统

通过AIMS系统加强手术室设备、物流、耗材管理;通过对各种用药、麻醉方法、器材、设备等进行统计查询, 实现物品、器械的有效管理;对手术器械术后清点, 并实现自动与术前核对报警功能。

5 科研与科室管理系统

AIMS系统可以实现对医疗相关数据的统计、检索和管理, 使科研的原始数据真实、准确。面向科研按需检索和分析的要求, 可以根据术前、术中、术后记录的文字和数据、病人自然信息等内容进行精确或模糊检索, 找到相关的手术信息进行分析, 提高科研水平;面向教学, 重现手术麻醉过程回顾:结合术前、术中、术后医疗过程的文字、数据和手术视频记录, 回顾手术麻醉过程、比较分析麻醉效果等;面向科主任和护士长管理人员的流动、排班等, 实现科室、麻醉医生、手术医生、护士的工作量统计, 分析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收入和支出等。

AIMS系统不仅能显示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前状态和相关病史资料, 还能全程自动记录术中的各种生命体征和其他临床相关数据, 包括术中事件的处理干预记录。术后进行麻醉效果和事件回顾, 做出麻醉总结和麻醉随访记录。

AIMS系统还能与已有的HIS、LIS、CIS等系统无缝衔接, 形成完整的电子病历。这样可以建立起有关麻醉手术患者的大型数据库, 极大地方便了术前病情评价、术中药物治疗效果、术后预后、麻醉方式选择和效果评价的研究, 并对结果进行趋势分析。

由于AIMS系统覆盖了术前、术中、术后整个过程, 通过与相关医疗仪器设备的集成;与电子病历系统的互联互通;与视频和条码识别设备的连接;实现了围手术期患者的信息自动采集和数据共享。极大地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方便了术前病历收集查询和麻醉方案的准备、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支持了科研与教学。

探讨在数字化手术室建设中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和加强临床实践。利用信息集成技术系统全面接入各类床旁监测设备, 自动记录、处理、储存围手术期患者的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系统对采集的大量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并通过计算机辅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自动对患者的信息进行评估分析, 指导麻醉医生更好的进行合理安全的医疗行为;同时将医疗行为记录数字化, 自动生成标准化表格, 减少手工劳动量, 规范优化工作流程。最终建立完整的麻醉信息管理系统, 采集、存储、分析、归档各种医疗设备中患者的信息, 生成各类麻醉文书。AIMS系统可辅助麻醉医生做出合理的医疗行为。

AIMS系统以“数字化手术部”为整体理念, 能与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及多种医疗设备 (监护仪、麻醉机、输液泵、呼吸机等) 实现无缝集成、无缝链接, 充分共享各种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系统覆盖了从提交手术申请、手术批量排班、术前访视、术中记录、术后管理的全过程。AIMS系统的投入使用, 和已有的HIS、LIS、CIS等系统无缝连接, 纳入了数字化医院建设的整体目标, 进一步推进了数字化医院建设, 提高了麻醉科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麻醉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 对于提高麻醉质量、降低医患风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 AIMS系统是按照卫生部2002年版《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要求, 实现了《手术、麻醉管理分系统》规范中的功能要求。对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术前准备、手术与麻醉管理、术后总结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能明显减轻临床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 改善医疗质量, 提高麻醉管理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规范标准化麻醉科和手术室医疗文书的书写, 更合理的利用资源、共享资源, 更好的为科研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段会龙, 吕旭东.医疗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10<2>, 2004, 02, 01

手术部空调系统 篇8

常用的净化空调系统形式有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及二次回风空调系统。当采用一次回风净化空调系统, 空调回风与集中处理后的新风混合后, 经过冷却除湿达到设定的机器露点, 需要通过再热才能达到送风状态点。该系统形式由于需要再热, 造成能源浪费, 所以不应在工程中推广使用。但是由于系统相对简单, 控制方便, 所以有些设计人员还在工程设计中使用, 不过再热利用了免费的空调系统的冷凝热。当采用二次回风净化空调系统时, 一次空调回风与集中处理后的新风混合后经冷却除湿处理到设定的机器露点, 然后与二次回风混合 (作为再热) , 混合后空气经过再热 (盘管加热, 或者电加热) , 达到送风状态点, 送入室内。由于二次回风系统利用二次回风进行再热, 减少了再热能量消耗, 所以可以大大降低运行费用[1]。但是由于手术室等场所热湿比在6600左右, 不能直接由机器露点送风与室内回风混合得到送风状态点, 或者即使能得到较大的送风量及较低的机器露点温度, 已经很不经济, 所以针对手术室这种负荷特性的空调系统, 二次回风系统不能完全由二次回风进行混合再热, 还需要另设再热装置对送风温度进行微调, 达到送风状态。在送风量确定的情况下, 再热量有最小值, 此时的二次回风系统一次回风量为0, 二次回风量为100%。一次回风系统也可以看成是一次回风量100%, 二次回风量为0的特殊的二次回风空调系统。当二次回风比达到100%时, 二次回风系统再热量同一次回风系统再热量相比, 有大幅减小, 从计算知道, 前者大约为后者的10%左右。虽然二次回风空调系统节约了能源, 但是由于其设备管路复杂, 运行控制繁琐, 所以二次回风在手术部净化空调工程中应用不是很广泛。

2 传统医院净化空调系统能耗分析及节能潜力

常规净化空调系统, 不管采用一次回风还是二次回风, 均为温湿度混合控制, 为了除湿需要把空调混风处理到露点, 消耗大量冷量 (可以绘制夏季工况I-D图, 进行能耗分析)

以济南地区一个I级手术室为例, 分析普通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机组耗能情况如表 (1-3) 。济南地区夏季室外空调设计参数:空调设计干球温度34.8℃, 湿球设计温度26.7℃。

从表1~表3可以看出, I级手术室冷负荷很少, 仅3.89k W (新风负荷为13.28k W, 由新风机组进行承担) 。但是为了消除这些负荷, 一次回风系统需要付出40.k W冷量及36.1k W热量。即使采用二次回风系统, 当二次回风比达到50%时, 仍需要20.8k W冷量及19.30k W再热量;当二次回风比达到100%时, 仍需要6.1k W冷量及2.5k W再热量。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能源浪费情况严重, 有必要进行节能方面的思考与讨论, 利用新型节能技术淘汰原有传统习惯设计思路, 从而节省大量能源。

近几年, 随着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研究应用, 一种新的新风处理机组随之诞生, 即溶液除湿新风机组, 已广泛应用于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中。

3 某医院净化空调系统设计介绍

该医院项目位于深圳地区, 室外气象设计参数: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7℃;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5℃。

该医院项目需要设置净化空调的科室有手术部、重症监护室 (ICU)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中心供应洁净区、配液中心洁净区、门诊ICU等场所。由于手术部、ICU等科室净化空调系统相对集中, 机房集中设置, 所以采用了使用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循环净化空调机组的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其余场所由于相对分散, 各系统采用新风量较小, 从初投资等经济性要素分析, 仍然采用了传统的一次回风净化空调系统。下面重点介绍手术部及重症监护室 (ICU) 净化空调系统。

手术部洁净区面积约1180m2, 有1间I级手术室, 1间Ⅱ级手术室, 8间Ⅲ级手术室, 1间正负压转换手术室。ICU部分面积436m2, 分两部分, 一部分为中心区, 10床;一部分为1间单间监护及1间正负压转换隔离监护室。净化机房设在手术部ICU上一层。

净化空调系统循环空调机组冷热源冬夏季采用本项目主冷热源, 过渡季采用风冷冷热水机组。这是由于主冷热源采用水冷冷水机组的系统综合COP相对风冷冷热水机组系统较高, 夏季使用时, 消耗能源较少, 达到节能目的。过渡季主冷热源停止运行, 为了保证净化空调系统全年运行, 采用风冷冷热水机组做为冷热源满足运行需要。

手术部ICU净化空调系统新风机组采用带预冷盘管的溶液除湿热泵型新风机组, 全年运行, 将室外风处理到需要的新风状态点。为了减少投资及占地面积, 采用多台净化空调循环机组共用1台新风机组的配置模式。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设2台溶液除湿热泵型新风机组, 1台负责各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新风处理, 机组额定新风量9200m3/h, 1台负责洁净走廊及辅助洁净房间 (总面积604m2) 的净化空调系统新风处理, 机组额定新风量5500m3/h (3次/h, 个别房间如预麻醉间和恢复室新风量是4次/h) ;ICU (总面积436m2) 净化空调系统设1台同类型新风机组, 额定新风量3950m3/h (3次/h) 。

I、II级手术室及正负压转换手术室均独立设置循环净化空调机组, I级手术室循环空调机组送风量10100m3/h, II级手术室循环空调机组送风量3600m3/h。其余III级手术室均采用一拖二或一拖三的方式设置循环净化空调机组及1台循环机组带2个 (或3个) 手术室。带两个手术室的循环净化空调机组送风量4400m3/h, 带3个手术室的循环净化空调机组送风量6600m3/h。走廊及辅房循环净化空调机组设两台, 单台送风量14000m3/h。

ICU选用2台单台风量10000m3/h循环净化空调机组, 当其中一台出现故障时, 仍可部分满足空调需要。

每个手术室单独设排风, I、II、III级手术室排风量均为200m3/h。ICU的隔离重症监护室及中心大厅各设一套排风系统, 排风量分别为200、2000m3/h。

4 结语

手术部ICU净化空调系统采用溶液除湿热泵型新风机组以后, 使循环空调机组干式运行, 不产生冷凝水, 减少霉菌的滋生, 提高了送风的品质。净化系统采用该机组, 还可以节约大约30%左右能耗, 大大降低运行费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注:消耗电能按如下条件计算:系统综合COP=3.6;再热量考虑采用免费冷凝热;考虑新风负荷。

注:消耗电能按如下条件计算:系统综合COP=3.6;再热量考虑采用免费冷凝热;考虑新风负荷。

摘要:传统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温湿度耦合控制, 为了除湿, 需要再热过程, 消耗能源较多。净化空调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可以实现室内温湿度参数独立控制, 空气处理过程不需要再热。新风处理采用溶液除湿新风机组, 溶液再生由热泵承担, 综合COP较高。循环空调机组干式运行, 不产生冷凝水, 减少霉菌的滋生, 提高送风的品质。手术部采用该系统, 可节约大约30%左右能耗, 降低运行费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净化空调系统,节能

参考文献

手术部建设节省300万实例 篇9

该医院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建设效果、装修外观、工艺要求都向国外同行看齐, 要求非常高。但是投资资金总量严格控制在700万左右, 同时院方要求建设要符合当今医院建设“低碳、节能、绿色”的主题要求, 而且施工工期只有3个月, 这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工程项目。

通过精准的设计、合理的材料设备选型, 合理的新技术的应用等策略, 采用以下几项措施来达到目的、完成了任务。

中央空调系统采用水源热泵系统

中央空调主机系统采用水源热泵系统, 冬季制暖, 夏季制冷, 提高了能效, 约可降低能耗30%;辅助有太阳能热水接口, 可接入太阳能热水辅助采暖, 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能耗。

地源热泵主机的造价与普通的冷水机组的造价相当, 系统减少一个冷却塔, 增加两个深水井, 相抵后需增加约5万元的投入, 但带来的效益是明显的, 每年可省约20万元的运行费用。

维护结构选用经济适用的立墙、天花主材建造

岩棉彩钢板外观美观、隔热保温、隔音性能俱佳, 经济实用, 在GMP厂房大量的使用, 医院手术部中使用较少。相对玻镁彩钢板、铝蜂窝彩钢板、电解板等, 使用岩棉彩钢板该部分造价可减低约33%, 该工程用板量约7000m2, 该项措施相比可节省7000m2×80元/m2=56万元。

岩棉彩钢板的隔热保温性能比玻镁板电解板等要好一些, 相对应空调主机和洁净风柜等的冷量可少配5%左右, 该空调部分投资量相应约减少10万元 (5%) 。

空调系统联网控制

手术部中央空调系统中有17台洁净净化空调风柜, 4台新风空调风柜, 全部联网, 实现本地-集中-远程控制, 加强管理、减少空转率、提高有效使用率。

控制系统采用科帮自主研发的产品, PCB都经过老化试验, 抗干扰试验, 足够高的可靠性, 每套控制系统比进口名牌可节省6000元, 21套共可节省12万元, 却具有更好的界面, 更强大的功能, 更漂亮的外观。

风管采用酚醛铝箔复合板材料

除了Ⅰ、Ⅱ级手术室采用镀锌钢板加PEF保温之外, 其他风管全部采用防火等级为A级的酚醛铝箔复合板材料, 其密闭性、隔热性更好, 风阻更小, 造价又更低。此项可节省3000m2×60元/m2=18万元。

净化空调机组就近装在手术室外的污物通道天花上

尽量减少风管的长度, 精准计算风管和过滤器等的阻力, 选准冷量、风机的大小、风量、余压还有电机功率, 做到冷量、风量、余压都刚好有5%~10%的余量, 既能满足要求, 又能减少用电量, 节省了机房的建设费用, 节省投资, 又可减少运行费用, 噪音也可以降低些。

层流罩采用岩棉彩钢板

层流罩采用维护结构施工用的岩棉彩钢板制造, 保温, 隔音效果更佳, 造价却更低, 每套节省2000元, 共可节省3万元。

门机采用国产名牌, 门框、门体自行制造

该手术部自动门共有24套, 门机采用国产名牌, 门框、门体自行制造, 每套可节省3000元, 共可节省7万元。

洁净手术部洁净设备质控探讨 篇10

根据卫生部门调查的数据,河南省2010年50家三级医院手术情况调查显示,手术总例数超过44万例,潜在手术切口感染患者超过2万人。根据相关报道,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住院日延长8.2 d。手术部位感染的患者死亡率是未感染者的2倍,感染会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更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甚至生命危险。近年来,以生物洁净技术为核心的无菌手术部替代了传统的化学消毒方法,生物洁净技术的核心是微生物载体控制,过滤掉空气中的0.5μm以上灰尘颗粒,微生物没有载体很快就会死亡,以此实现无菌空间[1]。采用生物洁净技术的洁净手术部,通过有效的运行管理,可降低手术感染率。

1 影响手术感染的因素

影响手术感染的因素很多,手术间洁净度影响了手术切口的污染和空气中的细菌浓度;温湿度影响到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发菌量和细菌的生存繁殖条件;静压差影响到手术区域之间交叉感染[2,3];医务人员和患者衣服及手术中所用的辅料、床单等会产生大量的尘埃,是造成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手术器械和植入性器械消毒是否彻底,消毒包裹运送、保存是否科学等也是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1.1 手术间洁净度、温湿度、静压差

实现手术间洁净度、温湿度、静压差等参数的质量保障,需要洁净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制订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案,确保洁净手术部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卫生部的相关要求。

1.2 医务人员和患者、辅料、床单等产生的尘埃污染手术切口

目前,各医院手术部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衣服及手术包、辅料、床单等采用棉质布料,或部分棉质布料,会产生大量的纤维状尘埃,成为细菌附着的载体,造成上风向手术切口污染[4]。若能够生产一种穿着舒服、耐高温消毒、不产生静电、不产生粉尘的布料,替代现有手术衣、手术辅料、床单等,将是洁净手术部的一场革命。

1.3 手术器械包、植入性器械等的消毒、运送、保存等对手术切口的影响

手术器械包、植入性器械的彻底消毒,在洁净区域内的运送保存,措施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手术感染。

本文以洁净系统作为探讨分析对象,寻找科学合理的洁净手术部设备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2 对象与方法

2.1 分析对象

我院洁净手术部于2001年投入使用,目前共有18间手术室,其中百级3间、千级2间、万级11间、十万级2间。2005年至今设有医学装备部专人负责洁净设备维护管理,提出并执行如图1所示的运行管理流程。

2.2 分析方法

洁净手术部质量管理的目的不仅是要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要使洁净手术部各项技术参数满足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为了分析方便,将管理流程分为机房管理和手术部设备管理2个部分。现根据管理流程图将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2.2.1 机房管理

机房管理分洁净机组可靠运行保障管理和新风量、循环机组送风量保障管理。

2.2.1. 1 洁净机组可靠运行保障管理

洁净机组可靠运行保障管理分为每日洁净机组监控;定期电路、机械部分维护;应急预案;配件保障4个部分。

为了保障洁净手术部的手术需要,洁净机组运行必须可靠,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寻找设备不能够稳定运行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5,6]。

(1)每日洁净机组运行监控。洁净机组不仅为保障手术间洁净度提供必要的送风量,而且还承担手术部温湿度控制,每日机组监控能够及时发现机组突发的不稳定因素。洁净机组控制系统一般由CPU智能控制板、各种控制模块、继电器组、开关电源、变频器、水阀控制器、加湿控制器等组成。日常监控中根据手术部温湿度需求,检测各项参数是否满足需要,及时对偏离目标的参数做出调整。

(2)定期电路、机械部分维护。为洁净机组电控系统的各种控制模块、变频器、开关电源等定期除尘,可有效减少故障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如变频器,若散热器积尘,影响散热将导致变频器故障;若电路板积尘,可导致IGBT模块击穿,造成变频器损坏。洁净机组机械部分一般包括新风机和循环加压送风系统。新风机风叶积尘,将导致新风量降低;电动机轴承润滑性能降低,会导致电动机负载增大,送风量减少。定期进行循环风机维护,可保障稳定的送风量。定期对洁净机组进行维护,能够及时发现有安全隐患的部件,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3)应急预案。洁净手术部有其特殊属性,一旦手术开始就无法停止。洁净系统作为手术部无菌环境的重要保障,必须对突发性故障做出应急预案,若出现不可快速修复的故障,如变频器故障、控制模块故障等,必须有一个应急预案,以保障风机能够运行,手控手术间的温湿度[4,5]。

(4)配件保障。根据设备特点,需储备应急预案中设备快速修复所需要的各种配件,如开关电源、温湿度控制器、各种控制模块、中间继电器、变频器等。

2.2.1. 2 新风量、循环机组送风量保障管理

新风量、循环机组送风量保障管理分定期清洗更换初效过滤网和每日监控循环机组运行电流2个部分。

洁净系统的核心问题是送风量问题,单位体积空间内经高效过滤网送入风量越大,洁净级别就越高。洁净手术部质量控制的核心就是要保障手术间的新风量和送风量。

(1)定期清洗更换初效过滤网。洁净系统维护频率最高的是新风初效过滤网,应根据季节变换及时调整初效过滤网更换周期。

(2)循环机组送风量保障管理。送风机电动机转速和初、中、高效过滤网阻力决定循环机组送风量的大小,日常监控中应根据电动机电流值判断送风量是否满足要求,对每套洁净机组设置一个警戒电流,当电流低于警戒电流时,需及时清洗更换初效过滤网,根据中、高效压差情况更换中效和高效过滤网,或进行风机电动机变频器频率调整。

2.2.2 手术部洁净设备管理

手术部洁净设备管理分定期清洗匀流网、每月沉降菌培养、定期技术检测3个部分。

2.2.2. 1 定期进行尘埃颗粒数、工作面风速、换气次数、压差的检测

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百级手术间要求0.5μm尘埃颗粒数小于3 500个/m3,5μm尘埃颗粒数为零,工作面风速0.25~0.28 m/s;千级手术间要求0.5μm尘埃颗粒数小于35 000个/m3,5μm尘埃颗粒数小于300个/m3,换气次数要求30~36次/h;万级手术间要求0.5μm尘埃颗粒数小于350 000个/m3,5μm尘埃颗粒数小于3 000个/m3,换气次数要求18~22次/h。定期用激光粒子计数仪对尘埃颗粒数进行检测,判断相应级别手术间尘埃颗粒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用风速仪检测工作面风速,判断百级手术间工作面风速是否符合要求。用风速仪检测送风口平均风速,换算出千级、万级、十万级手术间的换气次数,以此判断手术间换气次数是否达标。定期用压差仪检测手术间与内外走廊压差,根据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洁净手术间与相邻低级别洁净区至少保持8 Pa正压,洁净手术间与相邻的非洁净区至少保持10 Pa以上正压,检测压差的目的是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低级别或非洁净区域空气污染高级别手术区域[6,7,8]。

2.2.2. 2 定期清洗消毒匀流网

匀流网作为高效过滤器下风向匀流装置,手术中时常会有部分血液喷溅到上面,造成细菌滋生,需定期清洗并消毒。

2.2.2. 3 每月沉降菌培养

按照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暂行管理办法》规定,需每月对每个手术间做沉降菌空气培养,以此作为洁净室是否符合医疗要求的监控方法之一。相应级别手术间放培养皿个数和放置时间应严格遵守卫生部相关规定。

3 结果

2005年至今,我院洁净手术部洁净设备通过运行流程管理,很少发生手术中设备故障停机情况。据统计,在手术中出现大的故障导致设备停机仅3次,其中2次为变频器IGBT模块故障,1次为CPU故障。因采取了应急预案,使送风机和新风机通过提前准备的控制系统应急启动,手动控制手术间温湿度,在不超过20 min内即实现手术间的洁净空调系统恢复,基本不影响手术进行,待手术结束时再进行配件的更换。造成手术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我院对全院内外科院内感染率进行了统计,多年来内外科感染率基本保持在2%。与2005年以前相比较,医务人员手术中舒适度大大提高。多次请卫生质检部门对洁净手术部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卫生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

4 结论

洁净设备作为洁净手术部感染控制的重要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管理,可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舒适程度和手术效果,降低手术感染率。影响手术感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需要多部门、多学科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洁净手术部潜在的引起手术感染的因素,以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实现手术部零感染目标。

参考文献

[1]许钟麟.洁净手术部建设实施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严德隆.洁净室压差控制方法选择及讨论[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5(4):12-20.

[3]GB50333—2002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编写规则[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4]WS/T368—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编写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5]赵东升.降低洁净设备运行成本的讨论[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9(1):66-68.

[6]童蕾,李伟强,陈超敏.1K级洁净室空调系统的调试分析[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9(1):37-40.

[7]薛殿华.空气调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上一篇:I型糖尿病下一篇:植物源杀虫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