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的差异

2024-09-01

思维方式的差异(精选十篇)

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1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可以放到一个更宏观的背景下考察, 体现为一种社会语言相关性 (sociolinguistic relativity) 。社会实践对于人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自然的结构特点制约着人的基本思维方式, 同时由于不同语言社团所处客观世界的多样性, 导致了他们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由于语言与思维紧密的关系, 人们可以通过考察语言这一相对具体的形式来探讨抽象的思维。本文在汉英语言对比的基础上, 揭示了中西思维方式的两大差异, 并探讨了导致这些差异的中西哲学与认知方面的原因。

二、汉英对比

已有语言学者把汉英语言对比与中西思维方式结合起来讨论, 并做出了不小的成就。但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出发, 对同一现象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比如:“意合”与“形合”;“直觉”与“推理”;“整体性”与“分析性”;“内倾性”与“外倾性”;“顺向”与“逆向”;“主体性”与“客体性”等。我们认为这样的分析缺乏统一的对比框架, 对同一现象做不同的归类会造成对比的不必要重复。以下, 我们尝试使用“隐性”与“显性”、“head-last”与“head-first”这两组标准来简化汉英语在思维方式上的对比。

1. 汉语的“隐性”表达与英语的“显性”表达

汉英差异中最明显、被论及最多的就是汉语重“意合”, 英语重“形合”。“形合” (hypotaxis) , 又称“显性” (explicitnessovertness) , 指借助语言形式, 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 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连接;“意合” (parataxis) , 也称“隐性” (implicitnesscovertness) 或“零形式连接”, 指不借助于语言形式, 而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可简述为:英语句子以形统意、结构谨严、关系完整;汉语句子以意统形、形态松散、内容完整。例如: (1) 你明天不去, 他们会生气的。If you don't go there tomorrow, they'll get angry.汉语中没有“如果”一词, 但逻辑关系中有。英语句子中必须加上“If”来表明关系。 (2)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元朝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这首小令从头至尾没有一个连接词, 它是由一连串名词铺排叠加而形成, 但它对一个意境的描述确实精炼到位。这首词是汉语“意合”的典型例证。

(1) 时态、语态的“隐”与“显”

英语共有16个时态, 其中常用的有7个。这些时态虽然有灵活交替的情况 (比如:用一般现在时表达一般将来时) , 但其基本的范畴是规范的, 即特定的时态概念具有特定的形式表示法。汉语则不同, 其时间概念往往模糊化、隐含化, 似乎“一切尽在不言中”, 见仁见智, 莫衷一是。例如: (1) 干这种事的不是他还有谁?Who else did it if it was not him? (2) 他等医生已经等了3个小时了。He has been waiting for the doctor for three hours.He had been waiting for the doctor for three hours. (3) 他害怕得要死。He was scared to death.对比可见, 英语的时态、语态准确、清晰, 而汉语中则模糊一些, 要通过语境来判断。

(2) 句子结构的“隐”与“显”

英语属形态语言, 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性;短语与短语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多用形合法, 于是多使用关系词、连接词、介词和其他形态变化形式。汉语属非形态语言, 不注重句子形式的完整, 而强调语意的连贯;句与句之间多采用意合法, 句子结构一般都按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排列, 语序固定, 关系明确。例如: (1)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Modesty helpsone to go forward, whereas conceit makes one fall behind. (2) 当前, 车辆横冲直闯, 严重威胁着城市生活, 路上的行人无不提心吊胆。The present rampage of vehicles poses a serious threat to urban life and pedestrians'peace of mind.

(3) 篇章结构的“隐”与“显”

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 一个英语段落通常以一个主题句开头, 直截了当地点明本段的中心思想, 然后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而东方语言中的篇章发展呈螺旋型, 篇章的主题往往是采用迂回的方式来加以阐述。相关研究也表明, 非英语本族语作家所使用的间接、非线形结构的样文比例 (50%) 远远大于英语本族语作家 (12.5%) 。

2. 汉语的head-last与英语的head-first

“Head-first”与“head—last”是Chomsky在他的“普遍语法”中所使用的术语, 在这里, 我们借用来表示汉英两种语言对于语意重心的不同处理。汉语的语意重心常在后, 而英语的语意重心常在前。

(1) 汉英短语的“head-last”与“head-first”

英语中, 如果句中有两个或多个时间、地点状语, 通常是较小在前, 较大在后。译成汉语时, 词序恰恰相反。例如: (1) 1945年5月8日午夜。the midnight on May8, 1945. (2) 他住在上海市虹桥路48号。He lives at No.48 Hongqiao Road in Shanghai.汉语在人物介绍和姓名表达方面, 一般也是从大到小, 从一般到特殊, 从整体到个体。而英语则相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同志于1976年1月8日不幸逝世。January 8, 1976 saw the death of Zhou Enlai, primer of the State of P.R.C, member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以上例子表明, 英语总是把主事物的本质属性放在一个短语或分句的最前面;而汉语在陈述了事物次要的、非本质的属性后才点出最重要的属性, 即所谓的汉英短语的“head-last”与“head-first”。

(2) 汉英句子的“head-last”与“head-first”

在复合句中, 英语的主句为主要的部分, 一般放在句首, 既重心在前。也就是说, 英语习惯于在句首把最重要的排列出来, 开门见山, 一语中的;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一补述, 一步步交待, 清楚明白。而汉语则一般按逻辑和时间顺序, 将主要部分放在句尾, 形成圆周句。汉语组织句子时突出时间顺序, 通过多个动词或词组的连用, 按时间的先后和事理的推移来一件接一件地描述事物。具体来说, 汉语如果有叙事部分, 有表态部分, 往往先把事物或情况说清楚, 最后来一个简短的表态或评论;英语则恰恰相反。例如: (1) The most noticeable is that people are more willing to speak their minds.人们更愿意畅所欲言, 这是最值得注意的。这句中先出现the most noticeable, 然后才出现具体内容;而汉语则不然, 先阐述具体内容, 再进行归纳。 (2) His case is really serious, as he is suffering from high fever and continuous convulsion.病人发高烧, 又抽搐不已, 的确很危险。

(3) 汉英篇章组织的“head-last”与“head-first”

汉语的思维逻辑模式是“归纳式”, 往往是先分述后总结, 先具体后一般, 这就使汉语句群形成了先演绎后归纳的模式, 篇章的信息重心往往后置。而英语的逻辑思维模式是“演绎式”的, 这就使英语句群构成了先总结后分述、先归纳后演义的模式, 篇章的信息重心往往前置。如:We had been very dismayed at home while reading of the natural calamities that followed one after another for three years after we left China in 1959.我们于1959年离开了中国。此后, 中国连续三年遭到自然灾害。当我们在国内读到这方面的消息时, 心情颇为低沉。

三、结论

以上所做的对比并不能穷尽所有汉英语言的差异, 也不是说汉英语的差异是绝对的对立, 一种语言的特点在另一种语言中就不存在。我们想指出的是, 汉英语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着“隐性”与“显性”、head-last与head-first这两组对比, 这是由两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所形成的不同哲学基础造成的, 于是在理解同一情境时不同民族的人选择了不同的方式, 即不同的识解方式。但这并不是说汉语中就没有“显性”或head-first表达, 或英语中就没有“隐性”或head-last的表达。而是说, 在汉英语使用中, 他们各自倾向于使用某种认知识解方式 (即preferred construal) , 从而使其语言具有了相应的特征。识解是认识世界和组织世界经验知识的过程, 但它受到语境和个人经验的影响。在preferred construal方面, 还有大量的研究与理论工作要做,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们能更好地认识语言与思维的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1]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2]许余龙.对比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朱新华.汉英思维方式在语言上的体现.山东外语教学, 2000 (2) .

[4]王燕萍.英汉对比修辞学实证研究论证语篇修辞结构之对比.河南大学学报, 2005 (9) .

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要点 篇2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理性和感性的判断力。理性的认知我们是比较熟悉的,也就是我们的思考能力。感性认知则是指我们的感知觉或直觉。两者对我们心理的影响恰恰是相反的。我们对一件事的感觉越强烈,理性思维越是无法发挥作用。在生活中,深陷情网的人,很难进行理智的思维。

女人的“感性思维”与她在非言语沟通上的能力有关,她们的直觉能力明显强于男人。女人能从对方的表情、动作、语调上的微小变化,猜出正确的含义。事实上,“女人的第六感”确实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甚至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有人认为这是由于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女人因为要承担延续种族的责任,因此她比男人表现出更多的本能的、情感的、动物的本性和习惯。总之,支配女人行动的是她的“感性认识”。像男人那样将语言抽象化,进行逻辑思考对她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但她们大多能在瞬间把握事物的整体,发挥惊人的直觉能力。

浅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3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中西方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023-02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期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由于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球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不同的区域,东方以中国为代表,西方古代以希腊、罗马为代表,近现代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这也就形成了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由于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制度、风俗宗教信仰、语言,以及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东方和西方就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东方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求异、求变,重竞争等等(连淑能,2002)。

一、思维模式的概述

从广义上说,思维方式是指社会精神生产的生产方式。从狭义上说,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荣开明,1989)。

人类的思维主要是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思维模式这样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陈新夏等,1988)。

思维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各种文化心理素质的体现,它在一定的历史、社会、地理环境中形成。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侯玉波,2007)。一个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他/她在一定场合做出的判断和行为。它是人们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事物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和逻辑思维上,中国人注重辩证思维,而欧美注重逻辑或分析思维。

Robert Kaplan(1966)提出了文化思维对话语模式的影响,认为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而东方人的思维是螺旋型的。

西方思维的模式像是一条直线切割,细分明晰,注重抽象推理,以分析性、抽象性、逻辑性为特点,注重概念、判断、推理。中国的思维模式犹如圆环内封,综观合寨,寻求直觉顿悟,以整体性、形象性、直觉性为主要特点,注重直觉、顿悟、想象。

1.整体性与分析性

整体思维倾向于把情景或场景看做是一个整体,注重某一突出的物体和场景的关系,并借助这种关系来解释和预见事物的情况。中国人倾向整体思考,他们往往观察整个画面,并依靠在情境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所观察事物作出决定和判断。

分析思维倾向于把物体从情境中分离出来,更关注客体本身,根据事物性质归类,解释和预见事物的情况。比如,呈现同一种栩栩如生的水下场景时,东方人比西方人回忆出更多的背景特征,描述的更多以关系为主。西方把注意更多地放到目标上,比如单独的大鱼而较少注意环境特点(颜文靖,冯俊,2010)。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西方的百科全书层层切分,种类归属分明。对于文章,标题、章、节、段西分明切,段里一般都有主题句,脉络清晰,一目了然。通常以主题句开始,后接分支且有例证和解释中心思想,与全文的其他思想相关联,以此来论证解释或者提出某个观点。

中国的古代类书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环试体例,比如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文章是起承转合式,间接切入主题:介绍、解释说明、过渡、总结,前后讲究首尾呼应,就像一个不断扩展的环在围绕着主题旋转。

西餐厨师烹饪,各种配料严格计量,操作程序步步分析。而中餐中似乎不在意配料的严格计量,注重的是色、香、味的总体效果。

西方的画注重精确的形似,通过线条、色彩等细节刻意仿真。而中国画追求神似,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及联想表现物象的神韵。

2.直觉经验性和逻辑实证性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多数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即“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李宗桂,1994)”。直觉来自经验、实践和“第六感觉”,是经验的睿智阐述。这种直觉思维是非线性的,是古代中国感知世界的主要方法,这种创造来源于顿悟和灵感,犹如在迷雾中忽然出现的烟花。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偏重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注重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比如传统的中医理论,讲究望、闻、问、切四诊法,运用感性直观和经验判断来诊断。重用“模式”和“类比”的推理。一般是从一种基本模式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意象组合和直觉判断的矛盾运动,逐步拓展和深化,直到认识完成,逐渐达到其中的本质意义,与生活保持着直接联系,感性,睿智,归纳,不向分析判断的抽象思辨发展(敬南菲,2006)。

逻辑思维产生于逻辑推理和非此即彼的文化心态,是对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的探索与挖掘:它注重在证明一切事物的基本原因之后才能说知道了事物。运用逻辑剥去说话的意义,而只留下完整的结构,看清某一论点是否成立。如三阶段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注重实证,理性,思辨(敬南菲,2006)。正如柏拉图所说的,可以通过逻辑掌握意义,去认识世界,而无需借助感觉,如果感觉与第一原则和逻辑所得出的结论相矛盾,就不必考虑感觉。

3.内归因与外归因

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在行为归因上东西方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倾向于内归因,而西方则是倾向于外归因。美国心理学家Ross于1977年提出基本归因错误概念。他认为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为个人内部的原因,而忽视情境的因素。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美国人更容易产生基本归因错误,他们更倾向于强调个人的作用,东方人更加关注情境的影响,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Lee(1996)等人研究发现,香港的体育评论作者更喜欢用情境来解释体育比赛,而美国的评论者更喜欢用团队中个人的特点来解释比赛。

4.对变化的看法:变化性与稳定性

中国人的辩证观念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从世界的变化性出发,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的,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中国人在处理矛盾时更多地求助于集体协商,选择折中的办法。

西方人从相对稳定性出发,从一个大的环境中提取出单个的事物做对错判断,运用规则和法律处理矛盾。他们更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维,更多强调的是世界的统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受这种思维方式影响的人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是对或者错,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可言(Peng K,1997)。

5.形象性与抽象性

在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设象喻理,取象比类。形象思维通过自我体验认同形成心中的意象,运用意象、联想、想象来替代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论证,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集中表现在“立意于象”,“妙象尽意”,“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等这类经典名言之中。在文章中表现为类比性,如比喻、象征、联想、类推等。把不同的对象加以比较,抓相似之处,通过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沟通异类,由已知到未知,用具体形象表达抽象意义,使情物交融,生动形象,易于感悟,达到协同效应。

西方的实证性思维把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它是概念的形式、结构、沟通的媒借。西方的拼音语言以理性的规则建立象征符号,以声音组合决定意义,取决于人的主观分析、概括和抽象的能力,把语言信号化和逻辑化,比较容易上升到逻辑思维。在逻辑推理中认识事物的性质和联系,对思维对象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加工,因而呈现抽象性特征(连淑能,2002)。

上述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特征是从五个相对不同的角度而言进行了简要的陈述。两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西方的线性思维模式长于分析推理,推崇清晰精确,有利于理论建构;中国的环形思维强于综合顿悟,讲求模糊含蓄,有助于体察真谛。

参考文献:

[1]Peng K.Na.ve dialecticism and its effects on reasoning and judgment about contradiction[D]. Doctoral dissertation,Unive-

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1997.

[2]Peng KP,Nisbett RE.Culture, Dialectics,and Reasoning About Contradiction[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54).

[3]Kaplan,Robert.Cultural Thought Patterns Intercultural Educa-

tion[J].Language learning,1966,(16).

[4]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5]陈新夏,郑维川,张保生.思维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6]侯玉波.文化心理学视野中的思维方式[J].心理科学进展,2007,(2).

[7]荣开明,等.现代思维方式探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 篇4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主要差异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 存在着诸多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在这些文化体系中, 只有中国文化数千年来在一个相对不变的宇宙观、政治制度、伦理信条、人生理想中毫不间断地延续下来;只有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民主制度, 并以大起大落、重心不断转移的旋律突飞猛进, 成为人类前进的火车头。那么这样截然不同的发展结果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或许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来探究一番, 因为在思维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循环, 使得二者能够相互生成。正是中西方人不同的思维方式, 导引出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轨迹, 从而使中西方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特征。在面对世界的时候, 中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 均按照各自的文化精神、宇宙观来思考和理解这个世界。

(一) 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

中国传统思维重视感性直觉思维, 西方传统思维重视理性逻辑思维。林语堂认为:“中国人的头脑羞于抽象的词藻, 喜欢妇女的语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具体的。”“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直觉去揭开自然界之谜”, 这些话虽然极端, 但不乏几分道理。中国自古以来逻辑学不发达, 不善于理性的分析和逻辑思维, 抽象水平很低。我们把两千多年前的墨家几何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来进行比较, 墨家几何形成“端”、“尺”、“区”、“中”、“平”等概念, 而欧氏几何则形成“点”、“线”、“面”、“长”、“宽”、“高”等概念, 显然“点”比“端”、“线”比“尺”、“面”比“区”, 要抽象得多, 已经是一个抽象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 是经验概括和抽象概念的区别, 端、尺、区仍停留在直观性和形象性的层次上。今天许多人写文章仍喜欢用比较形象的词语表达深奥抽象的理论。如写作理论把直截了当的开头称为“单刀直入”, 把巧妙地指出文章的主题叫“画龙点睛”, 把轻描淡写称为“蜻蜒点水”。中国的形容词、成语特别多, 几乎每个词都有一个意象, 而抽象名词又特别少, 这样使得优美、富有意境的汉语诗歌、散文翻译成西方语言时往往失去了原来的韵味;而西方的科学论文翻译成中文, 又很难找到相近的词语表达, 以致近现代一些翻译家不得不大量创造一些新的词汇适应西方科学著作的翻译。中国传统思维重内省顿悟、重类比推理, 先直觉到某一真理, 然后再用多种具体比较和形象寓意阐述。如论证“阴”和“阳”普遍存在, 举出天地、日月、男女、君臣、气血等作以说明。这样一来, 可能会产生出许多天才的联想, 但却缺乏严密性和科学性。西方重实验验证、重归纳和演绎。爱因斯坦把西方科学思维归结为形式逻辑和实验。形式逻辑使概念确定, 实验使概念具有数学定量化的公式, 并有一最终对正确和错误进行评判的标准。由此我们不难理解, 我国古代有世界最早、最丰富的哈雷慧星的观察记载, 但计算出哈雷慧星的周期、轨迹的反而是哈雷和牛顿。

(二) 整体性思维与解析性思维

“以整体性为特征的‘元气论’和以个体性为特征的‘原子论’分别对中西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前者横向铺开, 注重事物的相互关系和整体把握;后者纵向深入, 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和个体研究”。中国人的整体观念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 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 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 互相影响, 互相对应, 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这种思维方式善于从客观的具象出发, 通过类比联想对客体进行抽象, 寻求其普遍性。这种多方向的类比联想包括从个体到个体, 从个体到一般, 从一般到一般和从一般到个体的思考, 因此具有鲜明的综合整体特征。虽然这种整体观念比较容易把握事物发展的全貌, 可是难以揭示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 从而只能得出停留在现象上的结论。

而在西方人那里, 爱利亚学派的“二元论”导致了物质与精神的分离, 主体 (人) 和客体 (自然) 是主客二分、天人对立的, 主体的任务就是解释客体的“是”和“何以是”。所以他们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 并分别作出深入的分析研究。原子论者更提出了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这种人与物质互相独立, 物质又可分并有自己内在运动规律的思想深入到西方人的血液之中, 就积淀成一种思维模式:他们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思考, 从已知推导未知, 像解析几何题那样, 一丝不苟地论证, 然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种步步为营、严密精确的解析思维正是西方哲学的特征所在, 直接导致了西方文明理性主义和重知主义的发展。从古希腊哲学的“分析时代”到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再到20世纪的“分析时代”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然, 其缺点在于太过孤立、片面地看待事物, 缺乏想象力。

(三) 曲线的思维方式与直线的思维方式

中西方人的思维轨迹是不同的, 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圆形的、曲线的, 西方人的思维轨迹是直线的。中国文化是圆形文化、曲线文化。中国的天像是圆形的。圆形的宇宙哲学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北朝民歌“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就是这种文化的体现。《周易》的太极图是圆形的, 阴阳的互相转化始终走不出圆形的桎梏。儒道互补的文化特色是圆形的, 也在太极图的规范之内。既然是圆形的思维方式, 有圆必有圆心, 于是中国人认为北极是天之中央, 众星辰围着北极而转, 与此相对应形成了古代中国人的中央思想, 中央是绝对权威, 一切都得围绕中央而转, 围绕皇帝而转。由此,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虽经历多少次的改朝换代, 中央集权制的官僚政体却一直保存了下来。

与中国文化相反, 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的思维方式。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是直线的,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是直线的, 由此奠定了西方人直线思维方式的文化基础。西方人面对世界, 通过理念或逻辑结构, 使之变成一种可以交流的东西, 以便所有人都能够依据公认的统一尺度决定对它的取舍。古希腊文化一开始就有很明显的科学倾向。希腊哲学史上的伟大哲人大都为宇宙的统一追求科学性的答案做出过贡献, 到亚里士多德建立了逻辑学, 奠定西方人科学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就是一个不断地毁灭和新生的直线型的历史, 西方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 文化的中心不断转移:希腊、罗马、威尼斯诸城、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哲学上柏拉图的理念、基督教的上帝、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一个接一个地不断地被否定。从此, 西方文化在以后的发展中把这种思维方式辐射到认识的各个领域。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 思维是人脑的机能, 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思维不仅是自然界高度发展的产物, 更是人类社会发展、认识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绝不是因为中国人与西方人在大脑生理机能的不同, 而是因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

(一) 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受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的影响

从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来看, 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时期, 社会组织不甚严密, 在社会生活实践和人们的脑海中, 凸显的是人的个性特征与自由。这一传统, 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和法国启蒙运动, 在长期反封建神权专制统治的斗争中, 不但得到了复兴、继承, 而且有了极大的发扬光大, 使西方社会成为一种以强调个人 (个体) 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而在东方, 特别是作为儒道传统文化发源地的古代中国社会, 《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晋书·天文志》以及其他早期的文献记载都万口一词、诚惶诚恐地把最高的权威追溯到天之中央。中国的天界即以北极星为中心构建了一个结构严谨的像金字塔的国家机器, 人间的一切都由天来决定。可以看出, 天是绝对一统的权威, 在整体与局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 中国社会强调局部服从整体、个人服从社会, 是以集体 (整体) 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中国人的理想是来自天的秩序, 靠的是道德力量的维系, 这就决定了中国人注重人事、习惯人治并通过人治来实现政治一体化的思维方式。于是在国家宗法制与家庭宗法制同构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体化的封建大帝国。这种久远的社会生活实践、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不同的强调重点, 构建了人们相应的不同哲学信仰、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二) 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受经济制度的影响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农业社会中, 人们意识到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 生存离不开自然的恩赐, 进而悟出了“万物一体”、“天人合一”, 不像西方那样以自然为认识对象, 而是把自然人化, 或者把人自然化, 使思维对象指向自身而非自然。所以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内向自求, 重心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封建君主专制下实行的是“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 以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外推为国家统治秩序, 是“人治”。以家庭为重的观念使人们在群体行动中容易服从某些特定的权威, 不喜欢坚持个人的权利。这种“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 以求同求稳为处世原则。

西方文化的发源地希腊半岛及其附近沿海地区的手工业、商业、航海业的发展, 引起古希腊哲学家对天文、气象、几何、物理和数学的浓厚兴趣, 逐渐形成了西方注重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传统。随着手工业的发展, 注重加工程序、技巧、分析、比较而言的工匠传统大大发展。到了近代, 西方实验科学迅速发展, 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便具有很强的实证性。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 由于受到大工业生产方式特有的组织性、科学性、民主性的陶冶, “公平理论”、“自我实现理论”、“竞争精神”成长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特点。这种“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 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三) 地理环境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同样不可低估

中国是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 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 人们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 不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 不以自然为客体。同时, 广袤的陆地形成了中国人博大的胸怀, 表现为惊人的忍让与超然。然而, 居住在大陆封闭环境下的人们, 由于缺乏与其他文明的交流和竞争, 眼界狭窄, 内向保守, 形成了狭隘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独尊意识。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成为局限在本土之内的内向型思维。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 工商业、航海业发达, 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 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 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 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 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 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 思维视野不受地域限制, 偏向于重视空间, 同时也注重现在和未来。正如近代学者梁启超所言, 濒临河海的民族“精神勇猛”, 有“活气”, 敢“进取”。外向型思维使他们具有求新、求变、好动的性格。

三、结语

正如卡尔·普利布兰姆在《思维方式之矛盾》中所指出的:“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睦的关系之所以受到阻碍, 不仅是由于语言的复杂多样, 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 就是说, 是由人们确定知识来源和进行有条理思维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由于种种文化、经济、地理因素的冲击和沉积, 中西方思维模式经历了不同的演变过程, 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点。在我们学习过程中, 学习一国思想和知识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所以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有利于我们实现对思想和知识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 合理去除自身思维的排外性, 求同存异培养西方思维能力,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成功地进行跨文化的思想交流。

参考文献

[1]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249.

[2]B.罗素.西方哲学史 (上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

[3]中庸[M].

[4]论语[M].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上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6]林语堂.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4.

[7]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30.

[8]侯玉波.从思维方式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N].光明日报, 2003-1-14.

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与要点 篇5

4. 结婚后声称自己感到幸福快乐的男人,比单身男人多一倍;而调查显示,已婚女人比未婚女人更常感到不快乐和不幸福。

5. 一见钟情更多发生在男人身上:25%的男人在第一次约会时便会爱上对方,而只有15%的女性会爱上对方--在第四次约会后。

6. “长舌妇”其实一直都是个误会,大部分成人调查结果显示,男人和女人热衷于搬弄是否、八卦议论、造谣诽谤的程度是一样的。

7. 美国有关阻止犯罪的调查结果表明,女人在遇到犯罪袭击时反抗的人数比男人多25%。女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勇敢,并且坚强多了!

8. 女人更喜欢计划周详、目的明确且按照一个节奏、细水长流地做下去;男人则多半三分钟热度,一鼓作气地冲刺一阵之后就走不动了,休息一会或做个调整,然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走下去,或往哪走。

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6

【关键词】思维方式 被动态 英语 汉语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22-01

1.思维方式

1.1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思维的基本单位不是对某一事物的直接感知,当思维主体看到或听到或感受到某一对象,即客体,那么客体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特定的形象,然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就开始发挥功能,对这些形象进行概括,组合,想象等。中国人的形象思维反映在语言中,汉语多使用实词,重在整体,概括。

西方人则更倾向于抽象思维,它和理性思维、逻辑思维或是概念思维是相似的概念,它是以概念为基本单元进行的。在认识活动中,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加工思考,并根据事物的共同本质,得出相应的概念。在此过程中,词语是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概念是词语的内在涵义。西方文化注重抽象思维,强调概念定义的严谨和科学。

1.2 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中国文化重在以人为本,这种以人为主体的思维方式,以人为中心或出发点对客体进行观察,分析或推理,这就是本体思维。相对而言,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以客体或客观自然为出发点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这就是客体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反映形式,因此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使得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方式有所差异。

英汉语言中主语的不同使用在句法层面上的反映则体现在主动和被动的用法上。在对某一事件或动作进行描述或记录时,语言的出发点是不同的。汉语参考主体,以“人”为基点,将叙述的着眼点放在动作的发出者上,并以此为主语,多使用主动语态,而英语以“客体”为参照点,叙述的着眼点是动作行为等造成的结果和承受者,所以主语往往是客体,多使用被动语态。汉语多用主动,而英语则多被动也是不同思维方式的体现。

2.英语

被动句在英语里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英语使用较多被动式的原因。

2.1施事者的原因

例1:The murderer was caught yesterday.

凶手已于昨天被捕,据说他将会被绞死。

例2:At the meeting only tea and water were served.

会上只提供茶水。

例1中, “catch”抓捕这一动作的发出者并不明确,例2中的茶水提供者也是模糊的,因此英文中用被动语态来表达,省去施事者。

2.2受事者较为重要

例3:The English evening has been put off till Saturday.

英语晚会已延期到星期六举行。

例4:Her only son was run over by a car.

她唯一的儿子被汽车轧了。

例3中英语晚会是客体,而举办晚会的人是客体,即施事者,相比来讲,该句子所讨论的主要对象是晚会,晚会比主办人更为重要,故将其作为主语并用被动语态来表达;例4中,儿子是要强调的对象,而作为“轧”动作的发出者,就需要弱化,因此“son”就作了主语。

2.3 句法要求

例5:He appeared on the stage and was warmly applauded by the audience.

他在臺上出现,观众热烈鼓掌欢迎。

这个句子是由“and”前后链接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的主语是“He”,后半句为了保持主语的一致性,就用到了被动语态,这样反而增强了句子的前后连贯,衔接更紧密。

例6:I was astounded that he was prepared to give me a job.

他准备给我一份工作,这使我大吃一惊。

如果是用主动的形式,该句子的主语就成了 that he was prepared to give me a job, 显然,这个真正的主语有点过长过于复杂,不符合英语主语简单的表达,所以使用被动句。

3.汉语

与英语相比,汉语则多使用主动语态,被动语态的用法多受到意义和形式的限制。汉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来避免使用被动式。

3.1 省略主语

例7:要制造飞机,就必须仔细考虑空气阻力问题。

Air resistance must be given careful consideration when the aircraft is to be manufactured.

该例句中,“制造”和“考虑”这两个动作的发出者都没有体现出来,这样的情况在英语中是要用到被动语态的,但该句是没有主语的,汉语采用省略主语的方式来避免使用被动语态,省略或隐含施事者。

3.2 主语泛指

例8:有人听见呼救的声音。

Voices were heard calling for help.

语言表达中,有时候施事者是不明确的,英语在这时往往使用被动语态,而汉语则会采用一些通称或泛指来作主语,比如“人”、“有人”、“人们”、“大家”、“人家”、“别人”、“某人”,以此来保证句子的主动表达形式。

3.3 文字转换表达

例9:These problems should not be confused.

不要把这些问题混在一起。

例10:The funds can be applied to improve th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资金将用于改善农村的义务教育。

汉语的表达灵活,形式多样,可以采用词汇来转换表达以避免使用被动语态。如例9中,“这些问题不应被混淆”用把字句来表达,而例10中,用将字句来避免被动式。

除了上述的形式以外,汉语还可以通过其他各种变通的手段,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汉语使用较少被动句的原因所在。

4.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对使用被动句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是由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东方注重形象和本体思维,而西方以抽象和主体思维方式为主。

思维和语言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语言与文化[M]. 邓炎昌. 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浅论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 篇7

一、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1、集体主义与自我价值

集体主义, 是主张个人从属于社会, 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的一种思想理论, 是一种精神。它的最高标准是一切言论和行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 这是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其科学含义在于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利益。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体为重个人为轻。集体主义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是一个民族、国家、集体实现共同理想、目标的精神支柱。

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 社会和他人对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包括人的尊严, 和保证人的尊严的物质精神条件。自我价值与爱国并不矛盾, 需要与个人主义区别开来, 自我价值的实现必然要以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自我价值实现了, 自然也为社会积累了社会财富。

2、整体性与个体性

中国人的整体观念根源于对自然界的朴素认识, 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观察。人与自然, 个体与社会不可分割, 互相影响, 互相对应, 把一切都放在关系网中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这种整体性和综合性, 其渊源可追溯到《周易》。《周易》以代表大地乾坤二卦作为起始, 将象征万事万物的其余六十四卦置于其后, 以天地位准则, 将天地间的道理普遍包容在内, 从整体上把握宇宙和万事万物, 形成了概括天地间的世界体系, 体现了一种系统的整体观。这种思想传承已久,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谓深远, 与中国重视整体性相比, 西方则更强调个体化或个性化。受基督教的宇宙观的影响, 人是由上帝创造的, 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 有最高的个人价值和尊严, 充分尊重人的个体性。同时, 西方人明确地将主体和客体, 人和自然, 精神和物质, 现象和本质相区分, 并分别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认为人与物质互相独立, 物质又可分并有自己内在运动规律, 这种的思想深深影响着西方, 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逻辑分析和个体思考的思维模式。

3、模糊性与精确性

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共同特征。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的模糊性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了丰富的发展, 但是没有像西方思维方式那样在近代受到了精确性的否定。因而直到现代, 虽然思维对象是模糊的, 但是西方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工具却是相当精确的, 这就导致了精确思维的习惯。近代以来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 注重思维更精确活动的严格性、明确性和确定性, 注重思维程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 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相比于东方农耕文化重视生活背景与人际关系而言, 西方工业社会更多表现为对于时间与效率的把握。这种差异造成了两种社会截然不同的民族种族个性与发展模式。

然而, 西方人也发现复杂的世界存在着许多模糊的现象和事实, 如在程度、关系等方面, 很多情况下不可能具有精确的结论, 反映在思维中就产生了模糊性, 由此产生了模糊数学、模糊逻辑、模糊语言等学科。总之, 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 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 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 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 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 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

4、中庸与偏激

探寻世界的统一性, 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 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中庸”来自中国几千年传统的儒家思想, 是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 指处理事情要不偏不倚, 后来引申为平庸、妥协、保守。“中庸”内容十分广泛, 它是人们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基本方法。“中庸”思想体现了事物的自身内在规律, 反映在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诸方面, 对现代人的身心发展、协调人际关系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西方人好偏激性思维, 一种思维、观点总是先全盘否定前人的, 提出自己“全新的”, 一鸣惊人, 在争论中再逐渐纠正自己的偏激之处, 最后被人们接受, 成为流行的新的理论新的观点, 如存在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等, 莫不如此。他们在创立理论的过程中 (特别是初期) , 往往好走极端且有意言过其实, 尤其喜好只“击”一点不及其余。待理论建立起来后, 再来进行修正。如是有新精神分析学派, 新行为主义, 如此等等, 反正不新不“偏”的东西是没有市场的。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凡事必弄个是非曲直, 绝不含糊。

如何解决中庸与偏激的关系?可以打个比方:比方一棵大树, 根虽偏, 却从大地吸取营养与水分。树梢虽偏, 却能不断生长。中庸之干, 可抗风雨。中与偏紧密配合, 保证大树屹立天地而不倒。我们不仅能做到为人处世的中庸, 也能够保持激进的思想, 中庸与偏激运用得宜, 这样的思想, 是不是光比中庸要进步呢?而这也是建立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基本思维方式。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体现

1、集体主义与自我价值

(1) 姓名

任何一种文化都会产生他自己的价值观, 文化的不同导致了价值观的不同。我们中国人受传统影响, 把家族这个概念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同样, 西方人也是受传统影响, 个性主义, 自我表现充斥着他们的思想。所以, 我们把姓放在前, 以示对祖辈的尊重, 而西方人把名放在前, 展示个性解放。

(2) 穿着

中国人对服装的穿着一向以“自尊”“自爱”为主, 心理的定向是内省型的, 对服装的穿着行为不在标新立异而却注重“自我调节”, 并往往是在调节新旧观念的冲突和与外界观感的反省中来寻求新的和谐。讲究穿着搭配上的协调、渐进与含蓄之美, 非常愿意克制自己穿着个性的外露。

与中国人的服装穿着观念恰恰相反的西方人, 对服装追求的价值观念是“个人本为”, 以自我为中心, 对服装穿着的动机着重“自我表现”, 心理定向是“外倾”型的。他们穿着服装是为自己而穿, 所以敢于标新立异, 我行我素, 非常讲究穿着个性的表露, 在街头几乎找不到有两个人穿着完全相同的服装, 但西方的这种穿着观念也有弊端, 那就是容易走向极端, 例如前几年西方接头出现的嬉皮士服装、流浪汉式服装、补丁装和乞丐装便是例证, 有些人为了追新求异, 故意做种种破坏式的追新求异, 故意做种种破坏性的“创新”, 这些不值得我们区借鉴和仿效。

(3) 饮食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 西方人用金属刀叉。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 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 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

在中国, 任何一个宴席, 不管是什么目的, 都只会有一种形式, 就是大家团团围坐, 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 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 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西方奉行分餐制。首先是各点各的菜, 想吃什么点什么, 这也表现了西方对个性的尊重。及至上菜后, 人各一盘各吃各的, 各自随意添加调料, 一道菜吃完后再吃第二道菜, 前后两道菜绝不混吃。

刀叉和筷子, 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 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 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 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 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 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 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2、整体性与个体性

美国的心理学家最近做了一个实验:试验者要求中国人和美国人看水下景物的录像, 让他们说出看到了什么。他发现, 美国人的眼光直接奔向那些最亮的在水中运动最快的物体, 例如, 三条游来游去的鲑鱼;而中国人更有可能说他们看到了一条溪流, 看到水是蔚蓝色的, 水底有岩石, 然后才提到水里有鱼。研究发现, 中国人从这个试验中掌握的背景和前景物体的信息量是美国人的两倍。这个研究发现, 比起西方人来, 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有整体性, 东方人会本能地更注重来龙去脉。与东方人相比, 西方人似乎更善于集中注意力, 也更具有分析性。

(1) 中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中国文化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东方传统之上, 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而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 在思维方式上以逻辑和个体思维为特征。

(2) 以中医为例, 它不但把人看成是一个整体, 还把天、地、人看成是一个整体, 提出了保持健康的四大平衡, 即动与静的平衡, 阴与阳的平衡, 酸与碱的平衡以及最重要的理智与感情的平衡。中医把人的身体结构看作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提出了“天人相应”的医疗原则, 将五行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 讲究整体的辨证施治, 而不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体现的是一种朴素的系统思想。

3、模糊性与精确性

(1) 传统思维的模糊性虽然在当代中国人身上有所淡化, 但在许多领域里仍然或多或少存在。如人文社会科学的著作, 论文和教材多侧重质的论证, 量的分析很少。即使对数量话要求很强的经济学论著、教材, 量的分析也不多, 很少有像西方经济学论著、教材那样通篇充斥着图标、曲线、函数、数量公式。

(2) 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 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西方烹调讲究规范, 烹调的全过程都严格按照科学规范行事。在实践操作中按科学要求或菜谱对调料的添加量精确到克, 操作简易, 时间精确, 但是却需要很多仪器, 例如:天平秤、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等等。

(3)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 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 讲究“美器”, 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 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 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 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 分工非常明确。

4、中庸与偏激

西方人直线思维, 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 习惯迂回。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 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 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法感到非常头痛, 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 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难懂的文字。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 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 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 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 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 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

三、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1、地域环境因素

从地域环境来讲, 中国是封闭的大陆型国家, 较少受到来自大自然的压力, 人们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受“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影响, 不认为人和自然是对立的, 不以自然为客体。同时, 广袤的陆地环境形成了中国人博大的胸怀和忍让与超然气魄。然而,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 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 工商业、航海业发达, 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 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 善于理性思辨。同时, 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 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居住在沿海地带开放环境下的人们, 由于经常与外界交流和竞争, 思维对象倾向于外界, 思维视野不受地域限制, 偏向于重视空间, 同时也注重现在和未来。外向型思维导致了西方人求新、求变、好动的性格。

2、文字差别

美国存在主义社会学家埃·蒂里阿基安提出一种文化学理论认为, 文化是一种多层的符号体系, 不同的文化就是不同的符号体系, 不同的文化对不同的文字、符号具有不同的感受力。有人根据这一理论认为, 人们的情感的表达是借助于语言来实现的, 思想交流是通过文字词语表现出来, 不同民族文化的语言文字符号必定会影响到思维方式, 造成行为方式的差异。西方文字属于拼音文字, 具有线性、确定性、逻辑性、系统构造性特点, 富于理性, 而缺乏情感;中国文字属于象形文字, 具有艺术性、不确定性、情感性、形象性特点, 富于情感, 而缺乏理性。因此, 西方文字与精确认识、理性思考、抽象逻辑、形而上学有天然亲和力, 而汉语文字则有利于模糊认识、直觉了悟、形象思维、辩证思考。可见中西方语言文字符号的不同, 也是构成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

3、文化传统因素

中国历史悠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同时所受的旧的约束也比较多。文化价值观上多是内敛、保守, 不敢冒险, 顺从与听话是好的教育的象征。而西方国家, (譬如美国, 它只是一个历史比较短的移民国家, 旧的思想文化保留得很少) , 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 人们能够较快地接受新事物, 加上发展的约束较少, 因此他们有冒险和创新精神, 崇尚自由发挥。

4、教育的影响力

中国作为一个有两千多年儒家教育文化积淀的古国, 其文化中的隐忍、含蓄作为一种特质深入在国民的素质中, 所以中国学生温文尔雅, 不那么张扬、不那么气势逼人。而西方文明崇尚积极开拓的精神, 几百年问到处开疆拓土。寻求对外贸易, 满足个人不断积累财富的需要。故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 个性张扬, 富有进取心。值得一提的是思维方式与教育是互为因果, 互相影响的。传统的教育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而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又影响着对下一代的教育。

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8

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 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 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有无限纵深的基础之上的结构体, 语言受思维的支配, 它是处在交际中的人的思维的载体。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互为表征。

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 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 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 如东方人偏重人文, 注重伦理道德, 西方人偏重自然, 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想, 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 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中国人求同、求稳, 重和谐, 英美人求异、求变, 重竞争等。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 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 每一种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 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2.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2.1 英民族偏重抽象思维, 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

英民族重抽象思维, 擅长运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 大量使用涵义概念, 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给人一种虚、泛、曲、隐的感觉。如:英语中有许多加虚化功能的后缀转化为抽象名词。如:fruitfulness, realization, friendship, children, freedom, truth, refusal。而汉民族则习惯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 这种表达给人一种明、直、显、形的感觉, 并由此导致英语抽象名词多、而汉语具体名词多的特点。在用词上表现为, 汉语除单纯词外的合成词可以运用词素的互相融合 (“教”和“师”组合成“教师”) 、连接附加成分 (“美”加“化”构成“美化”) 、以及重叠 (“爸爸”“姐姐”) 等方式构词。汉语的词形变化比较少, 缺乏像英语那样的丰富的词缀虚化手段, 从而导致汉语用词倾向具体, 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 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 如:画饼充饥 (feed on illusions) 。又如:他这一阵子心头如同十五个吊桶, 七上八下, 就是安静不下来。 (His mind was in tur-moil these days and he was quite unable to think straight.) 以上这些句子均体现了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英民族偏重抽象思维的特征。

2.2 英民族重直线思维, 汉民族重曲线思维。

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的差异反映在篇章结构上, 表现为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主要呈直线型。也就是说, 英语段落通常直截了当地把要点放在句首说出来, 以一个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开头, 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 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 句子之间使用连接词衔接, 直线型语篇结构显得直观, 体现了解析式思维。因此, 英语中有and, but, or, if, when, where, whereupon, except, while, considering等大量连接词语。而汉民族习惯于从侧面说明, 阐述外围环境, 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 行文以语义为中心, 只要语义相关, 篇章就自然流动。句子之间没有那么多连词, 而是靠思维的连贯、语义的自然衔接、前后贯通、上下呼应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体现了整体式思维。因此就形成了先因后果, 客观叙述在前、主观评论在后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为头大尾小, 句子的扩展呈现逆线性延伸。

2.3 汉民族偏重本体, 英民族偏重客体。

“事在人为”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国文化以人为本, 认为人的动作、行为和事情必然是由人所做, 事物本身不可能完成这些动作、行为和事情。中国人在观察、描述所发生的事情时以人为中心观察、描述。在表达时往往从人本身出发, 要说出事情的实施者。由于汉语是以人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中心, 所以汉语习惯用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另外, 中国人在描述或记录动作或事件的发生、演变过程时, 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常落在动作的发出者身上, 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作为句子的主语, 句子的语态呈隐含式, 形成受事的施事化。因此, 汉语中多用主动语态的表达方式。而西方人一直以自然为了解、研究的对象, 所以他们的文化以物为本、以自然为本, 形成了以事物本身为观察、分析、研究中心的客体思维模式。以物为中心的思维, 造成了英语中的句子常用非生物名词作主语, 而不用人称作主语来叙述。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身上, 并以此作主语, 从而使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广泛使用。本、客体思维模式对汉、英语的影响从下列例句中可以窥见一斑。

Pressure of work has somewhat delayed my answer. (由于工作繁重, (我) 答复稍迟了些) ;His entire life was devoted to learning (他一生致力于学问) 。以上英语句子都以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 而译成汉语时都以有生命的人作主语。

2.4 英民族偏重形式逻辑, 汉民族偏重辩证逻辑。

英民族非常重视形式逻辑, 但也不排除辩证逻辑, 但相比之下, 汉民族更注重辩证逻辑, 而不太重视形式逻辑。这一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语无论是选词造句, 还是组织篇章都表现出其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合, 运用各种有形的衔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 其表现形式受逻辑形式的严格支配, 句子组织严谨, 层次井然有序, 其句法功能一目了然, 强调语言的精确性。而汉语重意合, 强调语言简洁, 在造句、谋篇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特点, 造句连篇时, 其间的联接少用或不用形式词, 重在意念的发展。汉语的意合特征还表现在句子的主、谓、宾没有形式标志, 在词的形式、顺序上均无固定要求。如:阿Q没有家, (他) 住在本社的土古祠里; (他) 也没有固定的职业, 只给人家做短工, (人家叫他) 割麦, (他) 便割麦, (人家叫他) 撑船便撑船。 (《阿Q正传》) 不难看出, 汉语句子有大量省略的部分, 但它并不影响表意, 反而体现了句子的精炼、简洁、生动活泼。因此, 汉语造句注重的不是空间构架的严谨, 而是线性的流动、转折, 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 不滞于形, 而是以意统形, 削尽冗繁, 辞约义丰。

英国人重形式论证, 重分析, 崇尚个体思维, 语言重形合, 不求全面、周到, 但求结构上的严谨, 非人称主语用得多, 被动句用得多;主语一般不能省略;连词、介词用得多。汉民族重悟性、重整体抽象、重语言。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合, 无主句及主语省略句多;主动语用得多, 连词用得少。文章求全面, 不怕重复, 词句讲求平衡与对称。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 而英国文化是向准确而具体的方向走。”他又说:“中文的表达方式不够准确这一点, 假如在写法律是一个缺点的话, 写诗都是一个优点。”由于汉人讲“天人合一”, 主体意识很强, 所以在语言中使用大量的无主句和主语省略句, 如:It’s hard to say. (很难说) ;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 学到老) 。另外, 中国人强调主观, 因此汉语句子多以人为主语;英国人强调客观, 因而英语句子常以物或抽象观念为主语。这也反映了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如:An idea suddenly struck him. (他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His case is real-ly serious, as he is suffering from high fever and continuous con-vulsion. (病人又发高烧, 又抽搐不已, 的确很危险) 。

3. 结语

综上所述, 汉民族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重大差异。汉民族的思维倾向于领悟式形象的整体综合性思维, 英语民族则偏重形式逻辑、抽象的个体分析性思维。当然, 此处的差异只是就整体而言, 并非意味着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处在互为相反的两极, 差异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既然语言体现思维方式已为人们所共识, 那么学习一门语言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有利于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 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 培养英语思维能力, 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 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5) :40-46.

[3]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 1984, (2) .

[5]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9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文化因素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带动了交通工具的进步与通讯手段的发展。因特网的出现,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能够频繁地接触和交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人们的频繁交往都是以往任何时代所不能比拟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从事不自觉的跨文化交际。我国外交部长与外国领导人谈判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进出口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外国商人谈生意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和外国旅游者、外国留学生、外国教师交往同样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即使我们不与外国人直接接触,仍可能在从事跨文化交际。例如,阅读外国小说,观看外国电影、电视节目的过程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我们作为读者和观众与小说的作者、电影电视的导演和演员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理解外国小说、电影电视是一个复杂的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辉煌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其文化与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时,尤其是同西方文化,难免会产生文化碰撞、文化冲突。而我们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从而达到更高效地交流,就需要研究中西方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历史根源等方面的差异,进而避免产生这种冲突,以便完成高效交际。

由于中西方人文化、历史、地理等的背景不同,其思维方式固然不同,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当两种不同文化的人接触往来时,难免会产生文化冲突甚至矛盾。尤其是中西方人在日常交际中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其行为举止的差异,进而产生文化冲突。一种思维方式常常渗透在各个领域,甚至经常见到的现象也能反映其思维方式。以中国人看美国人写的信件会生气为例,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开门见山,明确提出自己的要求,这和中国人的含蓄委婉不同。所以,这种书写方式的不同就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下面通过跨文化交际的案例,我们来分析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所在,并研究如何才能避免交际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完成高效交际。

在美国,有一位从中国大陆去的女子,带一个两岁的女儿逛街时,女儿打了一个美国孩子。为了教训自己的孩子,当场打了女儿,但是惊呆了在场的美国人。当晚,女儿突发高烧,由于她没有稳定的工作,再加上英语不是很好,所以不敢去医院。好在她曾经当过“赤脚医生”,家里也有从国内带去的针剂,就给孩子注射了这种药。没想到孩子病情更加严重,她都快急疯了,在她的多方打听下,才将孩子送到了附近医院。医生问了病情,当他们好不容易才明白这位母亲给孩子注射的是什么针剂后,让她回家拿来那种针剂。哎呀!是链霉素!竟然还过期了。链霉素在美国早就被禁用了。可是她不明白为什么医生那么惊讶并有些愤怒。她看到医生全力抢救孩子,心里踏实了,也很感激。几天后孩子终于痊愈了,但是当她高高兴兴准备接孩子回家时,却被医生断然拒绝了。更没想到的是医院控告她虐待孩子,法院决定暂时把孩子交给一家美籍中国人监护起来。

上述案例涉及到两个关乎中西方文化冲突。冲突一:中国女子因其孩子打了美国小孩而当着很多人的面打了自己的孩子,惊呆了美国人,但这种现象在中国最常见不过了。这是由于中国是一种伦理道德的社会,人们注重社会实践,更注重感性思维;西方人则注重保障个人的权益,更注重理性的思维。中国自古就以儒家的思想为尊,讲究长幼有序,尊卑分明。孩子打架做错了事,父母批评教育孩子被看成是有教养的表现,但是西方人经历了文艺复兴、思想启蒙。她们从小生活在民主的人文氛围里。要赋予孩子和成人一样的人权,对孩子不能随意批评,更不能当众打骂。他们认为应该赋予个体平等的尊重。而且该案例也能体现出中西方的教育方式的不同。但究其根源,这都是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导致的。我们也只有了解了中西方的不同才能理解对方文化,完成更为高效的交际。冲突二:案例中孩子妈妈因为有“赤脚医生”的经验,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其孩子注射了过期的链霉素而被医院控告虐待儿童。这就又涉及到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由于中国自先秦时代开始就推崇自然力,强调天人合一,顺其自然,不可违逆。重人伦礼乐而轻自然事理,重思辨顿悟而拙于逻辑论证。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知行合一,注重实践,求实精神和实用主义倾向明显。所以说,中医讲求“望、闻、问、切”,这是中国传统的直觉经验型和整体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而西方则由于逻辑实证型思维方式的影响,自然不能理解中医的奥妙之处。中国女子在美国由于自己曾经有过当医生的经验而为自己的孩子注射了针剂,这完全体现了中国人的直觉经验型思维方式。而美国医院认为该中国女子对孩子持不责任的态度,所以控告其虐待儿童,这在中国根本就是不可能发生的。美国文化是受到了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的熏陶。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和成人一样享有平等的人权,即使是家人,也要为你所酿成的后果买单,医院之所以可以控告小孩妈妈是由于西方社会法律制约的理性思维所决定,而中国则是讲求感性的道德完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案例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中国女子的思维模式和美国当地人之间有明显的差别。归根结底,造成这些误解和冲突的根源就是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中西方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存在差异,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模式、整体优先和注重分析的差异、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差异等。当然,想要完全地避免这些冲突是不太现实的,但这里可以给一些建议来避免的文化冲突和误解。首先,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必要的差异,从而提高文化敏感度。例如,该中国女子去美国之前,她应认识到,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很多分歧,尤其是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不少的差异。在去美国之前有这个思想准备,提高文化敏感,防止进入认识上的误区。文化敏感的培养靠日积月累,我们可以时常广泛阅读一些当地的杂志上的时事评论等,可以通过影视等各种渠道更具体了解社交场景。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培养我们的文化意识,从而提高敏感度。因此,文化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我们应该持一个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同文化。如果我们生活在异种文化之下时,就应该充分尊重其他文化,即使它与我们的文化完全不同或是相反,而且还要尝试着适应它,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最后,我们要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避免可能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一些冲突的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人们在交往中难免会有文化冲突的产生,为了达到更好地交际。首先,我们应该提高文化敏感度,培养跨文化意识,像案例中的中国女子首先没有这个跨文化意识,所以当真正跨出国门时,会遇到种种障碍。其次。我们还需要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尊重当地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上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无论是中国人熟悉美国的文化,还是美国人熟悉中国文化背景以及传统风俗习惯,这都是一个长期的积累。以上案例的情形是我们常见的,如果从长久来看,学习一个国家的文化,能使文化差异最小化,同样有利于在以后的交流沟通中不至于产生更尴尬的局面。人们在这种跨文化环境中相互交际之前,必须对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有所了解,才能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势不可挡,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以及文化的差异及其文化冲突是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世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思维方式的差异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思维方式,礼貌,原则,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为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常常使用某些方法和手段对语言进行调节。礼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实际交际中必须遵守的一种准则。无论中西方,大家对于礼貌都十分重视。但是在交际中,由于大家对礼貌的理解不一样,表达礼貌的方式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西方迥然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差异,作为深层次隐性文化的民族思维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语言形式。

思维方式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主要涉及语言、艺术、历史、哲学、美学等各个领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差异。刘长林(1990)认为:“在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中,那些长久地、稳定地、普遍地起作用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对待事物的审美取向和公认的观点,就叫做该民族的思维方式。”王颖(2011)则认为:“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双层结构,其表层结构表现为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这包含着人的情感、意志和潜意识等;而其表层机构的外观表现就是我们熟知的语言。”思维方式不仅影响文化,而且影响着各种语言现象。

一、国内外最早的礼貌原则研究成果

礼貌原则最早是在西方社会形成体系的。他们对于“礼貌原则”进行了很多评论,并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学说。

“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最早是由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H.P.Grice提出来的,他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他提出了会话中的“Cooperative principle”。其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l)量的准则(quantity); (2)质的准则(quality); (3)切题准则(relation); (4)方式准则(manner)。这个原则有很大的解释力,但是不能说明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什么要有意地违反会话规则而以含蓄地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1983年,Leech提出了“Politeness principle”(礼貌原则),其具体阐述准则为:(1)策略准则;(2)宽宏准则;(3)赞扬准则;(4)谦虚准则;(5)赞同准则;(6)同情准则。Brown, Levinson也提出了face-saving theory(面子理论)。他们首先设定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典型人,即“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它分为消极面子和积极面子两类。

西方学者对礼貌原则进行了很多研究,但是他们主要以英语为起点,普遍性不够,对于其他语言很难有说服力。因此,我国学者顾曰国先生(1990)在借鉴了西方研究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土壤,根据中国特有的文化特点和价值观念,将礼貌原则归纳为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后来他又提出了如下的汉语文化的礼貌准则:(1)贬己重人准则;(2)称呼准则;(3)文雅准则;(4)求同准则。

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礼貌原则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交际中,交际双方从各自认为的礼貌方式出发,善意地、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是却经常遇到很尴尬的情况,这就是深层次的思维方式在起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思维方式着手研究对比中西礼貌原则的差异,为中西跨文化交际提供帮助。

二、礼貌原则在中西语用中的不同及其同思维方式的关系

在中西方语言中,有着大致相同的语言现象,如礼貌用语中的称呼语、赞扬用语、恭维用语和感谢用语等。本文从中西的思维方式差异来对比以下这些礼貌用语的不同。

1. 英汉称谓礼貌使用的不同

(1)英语中无论指称自己和他人一般只用通常的名词,没有特殊的前缀,如:my home(我家),his sister(他妹妹),而汉语则侧重于贬己尊人,指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用谦语,如“卑”(卑职)、“敝”(敝姓);指称他人或他人有关的人事,则用敬语,如“令”(令堂、令尊),等等。

(2)称谓家中亲属时,英美人倾向于使用名字直接称呼,而中国人大多习惯用亲属关系来称呼家中亲属,如“大姐”、“小舅舅”等。在称呼中还进一步区分是父方亲戚还是母方亲戚,年龄要比父母大还是小,如:“伯伯”、“叔叔”等,而英美人却无此习惯。西方人对于汉语的称呼语常常感到很头痛。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西方人善于开拓进取,利用资源。同时,由于基督教的洗礼,他们讲究人生而平等,认为平等对待任何人正是对人坦诚、尊重他人的表现,所以他们推崇平等一致的人际关系。对于他们来说,“人为本,名为用”,名字是一个代称而已,没有任何其他意义。相比较而言,中国受到儒家思想几千年的熏陶和教育,“尊名分,讲人伦”,交往时特别看重社会地位,讲究礼仪,有着几千年的“上尊下卑”的礼貌习惯,所以中国的称呼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称呼而已,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国的集体主义取向推崇“和”,更多的是考虑别人怎么看、怎么做,这样的思维方式表现在语言中就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称呼方式,别人在尊位,而自己在卑位,因而中西在称谓系统的礼貌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反差。

2. 英汉中礼貌的称赞及回应的不同

每一种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着称赞及回应,但由于文化内涵的不同,礼貌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1)在英语中,当面称赞女士外貌或服饰是礼貌的,而在汉语中却被视为不当之举。这样的称赞在汉语文化中是折损了听者的面子。我曾经在汉语课堂上遇到一个场景:留学生在练习用“越来越……”造句的时候造出了很尴尬的句子,其中一个德国留学生说了一句“老师越来越漂亮。”,后面的留学生们就开始效仿,“老师的皮肤越来越好。”“老师越来越帅。”,等等。这些句子当然都是没有语法错误的,上课的老师知道这是留学生们表达礼貌的方式,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不同,可是对于一个地道的中国人来讲,虽然老师口头上回答的是“Thank you.”,但在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接受不了,总认为在课堂上这样讲话很伤面子。

(2)英汉面对对方的称赞的礼貌回应有所不同。在英语中,如果夸奖女孩裙子漂亮,她一定会大方承认,觉得说话人表扬了自己,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可是中国女孩子往往会回答说:“不,不,只是一条普通的裙子而已。”这样的回答来说才是礼貌的,会给别人留下一种谦虚的印象。

在个人主义取向的观念影响下,西方人强调个人的作用,敢于承认事实,以事实为依据。同时,在思辨性思维的作用下,交际中多注意谈话的内容和实质,不注意外在的表现,说话直来直去。同时,他们的感情十分外露,表达方式也比较直接,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生性内敛的中国人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群体主义取向使得人们讲究群体的力量,在集体中也看重和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所以中国人并不喜欢当众表现自己,即使是优点,也喜欢轻描淡写地讨论,绝对没有西方人那样浓墨重彩的表现方式。

3. 英汉中对他人表示感谢的礼貌方式有所不同

(1)在受到别人帮助表示感激时,英语文化倾向于肯定对方的付出以表谢意,如“Thank you for your great help.”,而汉语文化中倾向于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以表歉意,如“很抱歉给您带来这么多麻烦”。

(2)在家庭内部成员的道谢方式上也存在不同。西方的家庭成员之间,无论是谁接受了帮助都要表示感谢,而中国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说表示感谢。

西方人热情开朗,感情外露,同时亲人间界限明确,家庭观念较薄弱,家庭成员之间也是独立的个体,所以即使是亲人也要“明算账”。相比而言,中国人少说感谢,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比较重,认为大家都是一家人,没有必要把感谢挂在嘴上;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人天性保守,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强调一种“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打破了这样的美感,反而显得关系生疏、不亲近。

4. 英汉邀请礼貌和回绝表达存在不同

西方人在邀请别人时往往简单而直接,如美国人在邀请别人时会说:“我明天晚上有个聚会,如果你想来就来吧。”如果对方想去就会直接接受,如果对方拒绝,邀请者也通常不会发出第二次邀请。可是相同的情况发生在中国人之间就不是一次邀请就算邀请了,邀请与被邀请就像是打太极一样,讲究你来我往,往往要经历好几次邀请和推辞才算邀请结束。这是因为在汉语文化中,面对“邀请”这种表示好意的行为,受邀者从来不会第一次被邀请就直接接受,那样会显得过于急切,是不礼貌的;反复推辞几次才是礼貌的行为。而邀请者也不能在第一次被拒以后就停止邀请,也一定要反复邀请几次,以示真诚。

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型思维,他们的说话方式表现为直截了当,简洁明了,干净利落,认为这样直接的方式就是礼貌,拖拖拉拉既浪费时间,又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型思维,说话方式表现为迂回曲折,九曲十八弯,直接邀请表现得太迫切,不符合中国人含蓄的习惯,让人难以接受。

三、存在差异的原因

中西礼貌原则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思维方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和语言习惯。“思维方式是一种深层次的隐性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已经深入到民族语言之中”(王治理,2008)。语言取决于思维,特定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特定的语言方式,不同民族的思维差异也就导致了不同语言的差异。

西方的思维方式以个人取向为主,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强调与众不同、独一无二,完全不依赖别人而存在。同时,他们的思维还表现为直线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直线型思维讲究直接,绝不拖泥带水,分析型思维讲究实证考察。这样的思维方式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语言系统。因此西方人表现礼貌也非常直率、大胆且实际。

中国的思维方式以集体主义趋向为主,家国观念很强烈,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分子,虽然也承认个人的力量,但是更看重集体中的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中国人非常注重面子,即使要否定对方,也一定要先表扬听话人的优点,在不伤及听话人面子的情况下委婉地提出缺点和改正意见,否则就是不尊重。同时,在螺旋形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中国人对于要说的话、表达的思想总是进行铺垫、渲染、解释、修饰等,表现在邀请语中尤其明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方式对于中西礼貌原则的影响很大,同时也影响着语言的其他方面。礼貌原则源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礼貌方式。在当今的跨文化交际中,虽然我们面对西方人的称赞会笑着回答“Thank you.”,他们对于我们的表扬也会说句“哪里哪里,您过奖了。”,但是,这些都只是最表层的文化现象,任何语言都是深层的文化,仅仅了解表面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层次地了解了语言现象的根源才有可能更好地处理好不同文化冲击下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更好地避免文化碰撞、交际失误和人际冲突等问题,使得交际成为一件愉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何自然, 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9.

[2]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

[3]易洪川.汉语的礼貌原则与交际文化[J].语言研究与运用, 1991, (8) .

[4]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5]王治理.民族思维方式与对外汉语教学[J].厦门大学学报, 2008年增刊.

上一篇:流场仿真下一篇:文化整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