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管理医疗设备

2024-07-22

精确管理医疗设备(精选九篇)

精确管理医疗设备 篇1

一、精确管理的内涵

精确化管理是目前设备管理思想中较为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现代设备管理模式, 实施精细、准确、快捷的规范与控制, 提高管理的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金和集团的栾润峰是中国精确管理的第一人, 精确管理的实质是现代化的管理与高效管理, 是一种扁平化的管理结构, 是泰罗制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详细研究管理上的共性与过程, 将过程分解成可以量化的阶段, 严格控制各个阶段的管理。设备的精确管理思路是:摒弃传统的粗放式设备管理模式, 把提高设备管理效能作为设备管理的基本目标;把设备管理手段的信息化, 作为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第一要素”;将网络技术、数理方法和微电子技术引入设备管理系统, 推动设备管理机制的“动态”发展;建立科学的评价系统, 对设备管理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和量化管理。精确管理理念在设备管理上的具体体现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设备, 确保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运转, 在设备方面的应用着重强调设备专业技术管理, 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严格执行各项专业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 提高在役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提高公用工程系统的可靠性和抗事故能力, 做好系统设备资源配置的优化工作。

二、设备精确管理的要求

1. 落实“严、细、实、恒”的要点

设备的精确化管理要求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具体体现在“严、细、实、恒”四个要点。

“严”是指制定高标准的管理要求, 严格执行管理标准, 严格进行考核, 严格落实责任。定期进行跟踪分析, 统计指标完成情况, 分析并解决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没有客观原因而未完成指标的责任人按照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

“细”是针对粗放管理提出的, 强调目标细化及数量化和标准化, 制定量化的设备管理指标。在量化管理过程中, 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可以区分差异的工作环节上。在落实设备管理指标的同时, 对与设备管理指标密切相关的每个业务流程, 努力区分之间存在的差异, 通过积极协调和处理工作环节上的问题, 使每个业务流程上的每个环节紧密相连。

“实”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设备故障管理、设备点检管理和设备升级管理中, 建立设备故障统计台账, 结合设备检修制定对应措施, 制订设备点检管理制度和标准, 确定专人对受监设备进行定点、定时、定人、定设备、定路线、定内容、定标准、定工具、定方法检查, 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情况, 开展设备管理升级达标活动。

“恒”是为了确保精确管理的有效性, 持之以恒、常查常改, 不断的对实施的措施或目标进行测量、分析和改进。

2. 数理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设备的精确管理在注重定性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定量控制, 应用了许多数理方法。有明确的量化标准, 并将量化标准渗透到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 利用量化的数据规范设备管理者的行为, 并对设备管理进程进行引导、调节控制。

设备的精确管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以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平台, 电子技术和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智能技术、虚拟技术等广泛运用到设备管理实践中。数据的瞬间采集和及时传递, 缩短了决策时间, 提高了反应速度, 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无缝链接”, 设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可以在网上直接交流, 使管理指挥更加直接。借助于卫星导航、信息网络、无线通信等系统和技术, 可以实施远程控制和管理, 使设备管理工作突破人力手工的层面进入到更加细微的空间, 实行连续自动监控, 保证设备管理工作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三、设备精确管理的作用

1. 提高设备管理的水平

设备的精确管理大量的应用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 有效地提高了设备管理系统的整体水平。精确管理的指导思想包含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管理对象的潜力, 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益。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对设备管理对象的绩效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依此进行奖惩, 有效调动了管理对象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时的搜集和处理信息, 建立功能完善的设备管理系统, 提高设备管理的程序化、标准化水平, 降低了人为性和随意性, 实现了高效、节约的设备管理目标。

2. 最大程度的实现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

设备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精确管理适应现代化设备管理多层次、多类型的复杂结构的需要, 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物资全过程透明管理, 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金, 保证经费物资投向及投量的准确, 实现了经费物资使用效益的最优化, 提高了设备管理的系统性。设备管理用规章制度规范被管理者的行为, 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产秩序, 可以对设备管理对象进行全时全程的监控。以网络技术为依托,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精确管理, 消除了设备管理“盲区”, 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提高了规范化建设水平, 避免了设备管理的低效率。

四、实施精确管理的途径

管理是一种联系广泛的事物, 他的任何改变都不是单一的某一方面的变化, 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精确管理的实施也涉及到许多方面, 主要有以下几个事项:

1. 加强学习, 更新观念, 提高素质

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和绩效产生着十分巨大的影响, 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了才能从根本上使技术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首先要认真学习精确管理思想, 准确把握精确管理内涵, 深刻认识精确管理的本质特征, 并根据精确管理要求确定工作的新标准。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设备管理者的素质, 特别是提高技术素质。任何先进的思想和技术都需要人的操作, 精确管理的实施依赖大批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人才。同时, 学习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精确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在提升设备管理效能的同时, 也会带来新的问题, 设备管理者必须灵活运用精确管理的思想, 求真务实的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2. 做到四个结合

精确管理在选择设备管理模式方面要努力实现四个结合:一是人管与机管相结合。机管可以代替人管中常规的、定式的数字的管理, 但机管并不是万能的, 在运用高新技术装备加强机管的同时, 不能忽视人管的作用, 要采取人管与机管并举并重的设备管理模式, 充分发挥人管与机管各自的优势, 最大限度地实现精确管理效益。二是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只有对管理对象实现动态与静态的全面管控, 才能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管理。实施精确管理, 要重视研究和把握设备管理客体的发展变化, 努力使管理标准、方式、手段适应设备管理对象的变化, 通过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的相互结合, 最大限度地增强设备管理的成效。三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量化机制的运用, 弥补了以往长期使用的定性方式不精确的缺陷, 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管理的科学性。但也应看到, 设备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也不是都能用简单的数量关系来表现的, 要注意克服重定量、轻定性的倾向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只有这样, 才能准确把握设备管理对象的本质。四是“硬管理”与“软管理”相结合。人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 同时又是管理客体诸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有能动性和影响力的。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知识, 充分激发和调动作为设备管理客体的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 推动精确管理取得最大成效。

3. 从“严、细、实、恒”上下功夫

由于“怕得罪人”的思想在作怪, 往往会出现严不起来的现象, 这就需要在管理中实行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即制度中要规定管理职责、要求、工作流程, 使具体管理人员在执行考核时有据可依。规范具体操作流程, 克服“人情”关, 避免执行过程中出现随意性。考核要有标准, 不畏权, 不畏情, 保证执行考核的尺度一致。

不断的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改变激励机制, 在企业中形成工作越仔细, 就越有个人前途的氛围, 使心浮气躁、不愿深入细致工作、急功近利的人逐步减少。对工作越认真越仔细的人, 就越要奖励, 就越要重用。从而在企业的设备管理中达到“细”的要求。

精确管理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状况, 制订细化切实可行的管理指标, 适实变化。在不断的变化中, 要恒久的坚持精确管理的精髓, 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增强精确管理思想的适用范围。

4. 加大并优化设备投入

良好的物质条件是实施精确管理的重要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通常存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 需要把经费集中投入, 投入到效用最大的关键部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 尤其应集中财力物力加强网络系统建设, 以提高信息化水平带动设备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设备的购入与运营维护不能分割开来, 在组织系统内统一, 在采购的时候在注重质量, 考虑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以设备的综合使用成本来衡量设备的价值。

5. 加强设备使用费用的管理

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 杜绝浪费, 按用款计划认真核算, 控制范围, 严格审批。机械费用应按合理测算指标分比例承包, 实行机械设备租赁制, 严格设备租赁管理和奖赔制度, 加大设备使用率, 提高设备完好率。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 降低设备使用费。首先要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严格执行合理的操作规程, 按时检查机械设备的使用、保养记录, 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防止带病运行。其次, 要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不断改进机械设备, 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再次加强机械设备的计划性, 做好机械设备平衡调度工作, 选择与施工对象相适应的机械设备, 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机械设备及大型施工机械。最后要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职能, 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提高机械设备台班产量。

参考文献

[1]栾润峰:给中国带来精确管理时代[J], 中关村, 2004年5月

[2]景永伟, 运用精细管理理念提高设备管理绩效, 中国设备管理网

[3]章贵芳, 王立新, 论设备的精确管理[J], 设备的管理与维修, 2005.11

后勤管理精确化 篇2

一、后勤计划的精确化

学校后勤管理是为学校教书育人服务的。学校培养人才是一项有目的的、长期的、具有周期性的活动。这就决定了学校总务管理工作的长期性和周期性。办事要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盲目性、随意性,必须实行计划控制,计划不当,决策失误会给学校带来重大损失。首先,要根据学校办学思想、全面育人的观点,并结合学校领导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出的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和事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蓝图,制定出后勤管理长期计划。例如在三年或者五年内,学校要建设哪些校舍,增添哪些设备,环境绿化达到什么要求,从而使后勤管理有一个奋斗目标。同时,要将长期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分学期制定实施计划,确定短期计划。目标明确,合理分工,责任清楚,最终还要看是否落实,要考核检查工作实效。必须坚持抓落实,客观公正的检查评价每一项工作,这也是调动后勤工作人员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二、后勤管理制度精确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对后勤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仅靠经验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只有建立健全后勤管理规章制度,并且认真贯彻执行,才能使管理和服务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轨道。

后勤规章制度要力求精密细致,抓住要害,便于实施。如:后勤

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的确定要根据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既要责任明确,又要切实可行,便于督促检查,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不同的工作范围和任务,可以规定职能人员和临时工的责任制。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确实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提高办事效率。

三、后勤队伍建设的精确化

建设一支热爱教育事业、有一定文化素养、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总务工作人员队伍是做好总务工作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指出:“现在一定要有一批人搞后勤工作,这些人要甘当无名英雄,勤勤恳恳的热心为大家服务。”这段话明确提出了对后勤工作人员的希望和要求。因此,在选择后勤工作人员时要注重后勤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

四、校产管理的精确化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此话比较形象的表达了后勤工作的现行特点。因此,做好校产管理的工作是完成办学任务的物质保证。一是要做好物流的配发管理工作。年初要根据学校实际制定物资供需计划,根据需要配发办公用品,要讲求实效,厉行节约,避免浪费。在校产管理中,要着眼于用,着眼于服务,使物尽其用,充分发挥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作用。二是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及时清查,合理使用,做到胸中有数,家底清楚。三是重视维修,注意保养。我们要对校产及时检查,及时维修、维护,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充分发挥使用效能。

五、后勤服务工作精确化

下一个风口 精确医疗 篇3

2013年5月,美国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通过《纽约时报》宣布,由于担心罹患卵巢癌,她已经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这是继她两年前切除乳腺后,为预防癌症进行的又一举措。朱莉正是通过基因检测,检查出了自身带有BRCA1,才切除了乳腺。而她检查中用到的基因检测技术就是精确医疗的一部分。

精确医疗又叫个性化医疗,是指以个人基因组信息为基础,结合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相关内环境信息,为病人量身设计出最佳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和副作用最小化的一门定制医疗模式。精确医疗可以细分为基因检测、数字化检测设备、干细胞免疫治疗和单抗、互联网健康云服务等。

精确医疗要做到个性、高效及预防的关键在于筛查和诊断,因此基因测序等检测诊断技术的发展是关键。一年以来,达安基因、迪安诊断、千山药机,股价都上涨了3-5倍。他们共同的上涨原因就是提供基因检测的服务。根据Illumina 公司数据,全球NGS(二代基因测序)的应用市场规模预计为200 亿美元,药品研发和临床应用是增速最快的领域,增速超过15%,肿瘤诊断和个性化用药是最有应用前景的领域,市场规模120亿美元。

美国股市近50年来出现的15只超过千倍的超级大牛股,医药行业就占了6只。比例高达40%。而且医药行业公司天然具备护城河,投资的确定性极其强,并且抗周期,优良的属性甚至远远超过巴菲特和芒格专注投资的消费股。

再来看检测设备产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的医疗器械产业增长是非常快速的, 2000年,中国才145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到2014年,统计已经到2556亿,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0%。目前中国的大型医疗设备基本都被西门子、强生、通用等国外公司垄断。而随着国产医疗企业的崛起,未来会出现进口替代。

在中国,排在第一位是影像设备,重大影像设备大概占全行业比例的17%;第二是IVD诊断13%;第三是常规的手术耗材,如一次性输液器,输液泵等;第四是心血管6%;然后是骨科领域4%。中国未来在这些细分行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这些细分行业也是投资的热点。相关的上市公司有何佳股份、翰宇药业、宝莱特、理邦仪器等上市公司。

我们认为,数字化医疗设备天然的具有互联网的基因,是医疗大数据采集的入口,所以数字化医疗设备是既具投资价值,又具“风口”效应。而掌握医疗大数据意味着将诞生更多的医疗服务业态。所以我们看到马云也在布局医疗大数据,马云认为未来超过阿里的企业将诞生在健康服务领域。

针对医疗设备的精确电池备份 篇4

关键词:医疗设备,电量测量,电池备份,电池容量

所面临的挑战

在医疗系统中, 稳定可靠的电源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有一个不间断的电源, 我们使用了一个备用电池。过去, 较大的医疗设备都是使用铅酸电池来提供不间断的电源。事实上, 他们还需要非常昂贵的复杂的动态系统, 从而使医疗设备系统的体积变大、变得笨重且很昂贵。现在有了最新一代电池电量监测电子产品, 我们就可以放心地使用锂离子 (Li-Ion) 电池以便精确地确定可用电量。相对于过去的铅酸电池技术而言, 这就使医疗设备变得更小巧、更轻便。

铅酸电池通常的替代产品为镍氢 (NiMH) 电池或锂离子 (Li-Ion) 化学电池, 这两种替代产品均可提供更好的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利用更易挥发的化学成分提供了最高的能量密度, 如果处理不当, 这种化学成分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危险。就对于患者很关键的系统而言, 无论使用哪种电池化学, 精确预测剩余电量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了锂离子电池, 我们就可实现上述的最佳特性:精确地了解电池电量和最高的能量密度。

利用以前的电池电量测量电子产品, 其报告的剩余电量误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加大。我们只能根据经验对单个电池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的程度进行猜测。锂离子电池的可用电量会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电解质正极/阴极材料不断增加的内部阻抗。锂离子电池具有一些众所周知的特性, 如:阻抗与温度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放电时阻抗会发生变化以及高温和快速过压充电会使电池容量大大下降。100个充/放电周期以后电池的内部阻抗[1]会增加一倍, 如图1所示 (流入或流出电池的电量超过70%即定义为一个周期) 。甚至以超过4.2V最大电池电压50mV的电压进行充电也会使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一半[1] (请参见图2) 。从室温到0摄氏度[1]放电超过80%的电池的阻抗将会增加5倍 (从~300mOhm增加到超过1.5ohm DC阻抗) , 请参见图3。

阻抗是整个方程式的关键。在过去, 要想利用电池组设计进行生产工作非常棘手。需要获得在最低/室温/最高温度下的典型放电特性以生成放电估计多项式方程中使用的系数。只有知道各个电池的阻抗如何发生变化才能估计出上述放电特性。此外, 传统的电池电量监测器件需要“复位”电池组在近乎完全放电时的最大容量。通常, 这是由

一个7%的特定电压脱扣 (trip) 和3%估计剩余电量实现的。作为一种改进, 补偿性放电终止电压值 (CEDV) 根据电池负载电流被用于修改7%的脱扣电压和3%估计剩余电量, 这只是基于电压测量值。

解决了所有这些不确定因素以后, 设计人员了解到所报告的容量精确性可能会有高达20%的偏差。由于电池可能会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意外老化, 并有可能对由气压计估算以及提供给用户的估计电量信息进行缓冲, 设计人员可能会事先将实际需要的电量增加一倍。当然, 一个稳定可靠的医疗系统不会像膝上型电脑那样报告剩余电量:“还有20分钟的剩余电量, 您需要立即插上电源。” (当电池达到估计的7%剩余电量电压时就会出现该信息。)

解决方案

TI推出的新一代阻抗跟踪算法技术解决了真实剩余电池电量报告的不准确性问题。该算法确定了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状态, 并将下列参数作为整个电池模型的一部分来全面预测放电行为:

1、最初, 电池总化学容量 (Qmax) 就是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容量 (例如, 18650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为2400mAhr) , 但是电池电量监测计会在电池的第一个充/放电周期以后自动更新。

2、由“库仑计算”程序对已流入或流出电池的电荷数量进行测量/采集。

3、系统的当前负载电流 (平均负载电流和峰值负载电流) 。

4、由于单个电池阻抗在各种充电状态下不尽相同, 因此在提供电流的同时电池的内部阻抗会随着温度、电池老化的影响和放电的情况而变化。

5、在轻负载时 (

精确的电池容量估计可由下列方法计算得出:

1、测量电池开路电压 (在松弛状态下)

2、监控负载时的电池电压曲线 (找出电池阻抗) 以及

3、积分流入和流出电池的电流。

采用完全相同的化学/阳极/阴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非常相似的松弛电压/充电状态曲线, 令人惊讶的是, 其不会因电池制造的不同而不同。这就使我们可以确定电池的最大容量和电池的剩余容量。

例如, 如果您已知:1) 3.6V松弛电压与10%的充电状态密切相关;2) 在充电过程中, 电池电量监测计对1000mA的电流进行了积分;3) 得出的3.95V开路电压与93%的充电状态密切相关, 该电池的真实容量为1206mAh (1000mA/83%) 。利用1A电流进行充电时, 如果电池电压从3.6V上升到3.8V, 那么在10%充电状态和室温条件下DC阻抗为0.2Ω。如果系统可以容许的最小电压为3V, 那么阻抗跟踪将会计算并报告在10%充电状态的1A负载条件下还有大约7分钟的剩余电池电量。

在刚刚过去的几年里, 电子硬件实施得到了发展。最初的芯片组是由三个独立的芯片组成:1) 电池电量计微处理器;2) 模拟前端 (AFE) ;以及3) 二次过压保护器。微处理器对电流进行了积分并运行电池电量计监测算法, 并且还直接与AFE通信。高压容限AFE利用集成的模数转换器 (ADC) 对电池电压进行了测量, 提供了过流保护并进行电池平衡。两个芯片都能安全地独立运行。第三级保护来自一个独立的二次电压保护器, 对于一个永久性错误条件, 该保护器会触发一个化学保险丝 (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 过压是最危险的情况, 因为其有可能会引起燃烧) 。

最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容量指示器在一个塑料封装中集成了微控制器和AFE芯片, 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级复杂性和板级空间要求。与电池电量监测计的通信是通过SMBus标准协议完成的 (SMBus基于I2C通信协议) , 登录www.smbus.org可以了解更多详情。该电池电量监测计可以直接与一个兼容的电池充电器或微控制器进行通信。

阻抗跟踪技术实际上就是一种更低成本的电池解决方案实施, 该技术无需使用电池自动记忆周期功能。对于所有大容量电池而言, 实现该功能都要花费数小时的时间。现在, 所有下线的电池都利用一个称为“黄金图像”的工具进行了编程。在工程评估阶段就完成了该文件的创建。该阻抗跟踪算法将一直适合电池的状态, 因此电池在现场的第一次放电期间, 阻抗跟踪会在电池的第一个40%放电或充电中精确记忆真正的电池组容量。之后, 所报告的电池容量精确度将达到99%。

结论

阻抗跟踪电池电量测量技术可以使医疗工程组织利用比以往稳定的备用电池设计出的生命支持设备和便携式设备更加可靠。更重要的是, 该技术不但提供了大大改进的电量监测计监测精度, 而且还去除了7%估计剩余电量所必需的“复位”环节 (在生命支持医疗应用中, 该环节并不合乎实际) 。其无需全面过分设计 (over-engineer) 电池容量来满足特定的备用期限, 并且在生产阶段无需重复每一个电池组从而提供了更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了解并跟踪单个电池阻抗是精确预测剩余电量的关键。如前所述, 最重要的电池老化效应是由于高温以及以高于其最高额定电压进行充电引起的, 甚至以高于额定电压50mV的电压进行充电也可能会使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一半。锂离子电池内部阻抗会在正常使用充/放电周期内增加 (老化) , 并且阻抗在低温时会大大增加 (而不会缩短使用寿命) 。

钻爆施工的精确测量管理 篇5

以某矿山建设工程为研究对象, 项目采区台阶高为12米、孔深13米、直径140毫米的孔、超深1米、孔网参数为7*4米、钻孔倾角90°, 选择2号岩石膨化炸药, 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矿山主要采用公路运输开拓系统, 首先由汽车把矿石运到破碎站进行破碎, 且矿石块度必须小于1.0米, 然后由皮带系统运到炼油车间, 因此, 中小型自卸汽车、潜孔钻机和反铲挖机是矿山所配备的设备。此矿山建设项目场地节理裂隙现象非常密集, 并有许多小的溶洞, 且溶洞内及夹层土质都是粘性土。爆破后, 大量的土和石头混杂在一起, 使用机械来分离的话, 矿石里会有粘土掺杂在内, 当其中的大块矿石在储矿场被破碎机破碎时, 容易造成机器出现状况, 很容易被卡死。平台的平整度也会因爆破产生根底而受到影响, 增强了挖运工作的难度。

2 钻爆法工艺的原理

由于黄色炸药的发明, 以及第一台风动凿岩机的出现, 在1960年在矿山施工方法研究出了钻爆法,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在步入20世纪科技时代后, 由于全液压凿岩台车、门架台车等机械设备, 以及喷锚支护、控制爆破等技术的进步, 钻爆法发展方向趋于机械化、高效快速、以及全断面、大断面。

以下是矿山钻开挖循环的爆法程序:安装锚杆、喷硅、安装钢肋、挂网、出碴、松动围岩或掉块处理、通风排烟、起爆、孔网检查合格、联网、装药、合格检查、钻孔、布孔、测量放线, 这样来回往返掘进, 其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锚杆、挂网、和安装钢肋。钻孔深度决定着每个循环的开挖进尺, 如果孔深是3.5米, 可进尺到3.3米深。

以下是施工过程中的几个重要事项:第一, 长大隧道要开挖辅助坑道, 增加工作面, 长洞短打, 以满足工期要求;第二, 辅助坑道的设置技术非常重要;第三, 为降低影响到工序, 决定装碴、出碴运输方式;第四, 在选择全断面开挖或大断面开挖时, 应综合考虑围岩条件等因素;第五, 隧道掘进速度主要取决于通风排烟的效果, 尤其是大于lkm的隧道;第六, 注重各个工序间的协调配合。

3 矿建工程的现状

此矿山建设项目尽管在爆破设计上很多工作, 但开始时期没有做好钻爆施工测量工作, 因此其爆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造成平台不平、根底多、且有许多大块, 这与矿山验收标准 (±0.5米) , 高达±1.5米, 相差很多。而且加大了汽车运输的难度, 对汽车轮胎的磨损特别严重, 此外, 在爆破过程中, 由于爆后气体顺着裂缝、溶洞排出, 不仅达不到破岩效果, 而且消耗炸药量很多。根据具体实践, 作者慢慢发现这些问题, 并认真分析了以上情况, 对其造成的原因进行了总结, 在经过加强管理措施, 以及爆施工测量工作后, 爆破效果明显增强。

(1) 现状一:由于平台严重高低不平, 造成汽车轮胎严重磨损, 影响到车厢减震钢板的效用;由于不重视炮孔孔口高程测量, 造成炮孔和孔底不在一个水平位置。

(2) 现状二:由于抵抗线偏小, 造成飞石过远;这主要是没有测量好布孔抵抗线或堵塞, 因此, 需严格按照设计, 采用测量仪器测量抵抗线, 确保布孔精准, 同时把握好药量, 装药时必须用皮尺测量。

(3) 现状三:由于炸药分布不均, 造成爆破后根底多、大块多, 因此, 应采用GPS测量仪精确布孔, 以保证布孔的准确性, 以及炸药分布均匀, 确保布孔或钻孔满足施工的设计要求。

(4) 现状四:由于炸药量太多, 很容易造成冲孔, 这主要是在遇到溶洞时经常发生, 因此, 需记录溶洞位置及大小, 装药时加强溶洞测量标记。

4 精确测量管理提高的措施

4.1 采用GPS布孔, 使布孔精度提高

对于布孔方法, 应淘汰以前老式的拉皮尺式的测量方法, 因为拉尺子布孔方法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 很容易造成拉尺子偏位, 或受风的影响, 造成布孔出现偏差, 严重时会出现40厘米的误差。因此, 应采用先进的测量设备进行编程布孔, 利用计算机爆破设计软件, 将运用GPS-RTK测量仪采集炮区地形数据进行分析, 设计爆破程序, 确定炮孔位置, 最后在炮区放好炮孔坐标放样, 从而提高了布孔的准确性。

4.2 测量工作要加强, 使炮孔孔底位于同一个标高上

之前的钻孔作业, 仅确定钻孔位置, 然后都打13米深, 往往忽视了孔口高度的测量。在爆破之后, 会造成平台严重高低不平的现象, 这一主要原因即是待爆平台不平整。因此, 为了减少下一台阶爆破出现根底或深坑现象, 必须在确定炮孔位置后, 对孔口标高进行测量, 钻孔深度则根据孔口的标高而决定, 不同标高的孔口, 打孔的深度就不同, 但每个孔洞的底板标高是一致, 从而提高下一台阶的平整性, 同时, 也降低了钻爆成本。

4.3 钻孔倾角的测量要加强, 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因为平台非常粗糙, 而且钻孔前期阶段, 设备达不到最好钻孔状态, 钻孔倾角不能控制在90°±1°之内, 造成各孔的底盘抵抗线误差范围不能控制在0.2米之内, 存在较大的差距, 因此, 在爆破后, 很容易出现飞石或根底现象。如果1号孔钻孔倾角是95°, 2号85°, 通过测量, 1号孔和2号孔底部距离相差4.7米, 3号孔和4号孔底部距离相差9.3米, 相比于正常孔, 两孔深度差距很大。由于是根据底盘抵抗线, 确定的各孔炸药量, 所以, 在炸药量相同的情况下, 1号和2号孔如果是前排孔, 许多飞石会跃出警戒区, 另外3号和4号孔之间也会造成很大的根底, 这都不利于挖运作业的进行。足以证明, 在具体的钻爆测量过程中, 钻孔倾角的控制至关重要。

4.4 加强测量并使得钻孔倾向趋向一致

虽说控制了倾角, 但是若倾向趋势不一致, 底盘抵抗线往往出入很大, 底盘抵抗线将产生一定的误差, 并进一步影响孔距、排距、装药量以及超深等计算值的准确性。过去, 钻工穿孔时, 为了使钻机在较平整的位置凿孔, 随意性很强, 不能保证各个钻孔倾向一致。孔口虽说很规整, 但是到了孔底, 可能就是杂乱无章的了。同样的道理, 有些炸药量过大, 而有些孔炸药量不足, 那些孔也会产生飞石和根底现象。可见在本质上钻孔的倾向控制与倾角控制是一样的。对此, 在穿爆工作中必须加以重视并加强测量工作, 爆破效果方能良好。

4.5 加强对裂隙和溶洞等位置的测量

由于矿山理裂隙现象非常密集, 且夹层土粘土较多, 所以, 如果不重视他的位置的测量工作, 将会消耗很多的炸药。并且在爆破裂隙位置, 尤其是夹层土时, 由于气体会顺裂隙排出, 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炸药威力, 因此达不到预期的爆破效果, 而且还会产生许多大的石块。再加上矿山有许多溶洞, 钻工没有对溶洞的具体位置进行记录, 这样在装炸药时, 容易出现药量过大的现象, 不仅是一种费炸, 而且还加大了安全隐患。因此, 为了提高爆破效果, 便于挖运施工, 必须做好裂隙、溶洞等位置的测量工作, 对溶洞、裂隙、和夹层土的位置进行记录, 并根据钻孔排渣情况确定穿孔深度, 另外, 为降低炸药消耗, 应采取吊装药包、或间隔装药、或岩渣的方式, 爆破溶洞、裂隙、和夹层土, 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5 结论

根据实践证明, 在矿建工程钻爆施工过程中, 要想取得显著的爆破效果, 减少炸药消耗以及便于挖运工作的进行, 必须加强测量工作。本文要强调的是, 矿山企业应加强对矿山测量工作重要性的, 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重视, 正确认识测量技术与生产的关系, 只有提高了爆破技术, 才能提高了生产效率。这就需要矿建施工单位加强测量技术人员专业知识, 以及有关采矿方面的其它专业知识, 全面提高整体水平, 确保科学的、合理的设计爆破程序, 同时, 提高测量技术标准, 以保证建工程爆破测量工作的准确性, 最终使爆破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明.城市环城道路建设工程测量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 2004 (04) .

精确管理医疗设备 篇6

1 精确管理理念、思想、方法、工具体系特点

精确管理是近年来地方企业发展起来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 借助计算机技术的程序化、量化的能力和因特网技术中的全球共享与跨越时空特征, 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量化表达, 对工作流程及企业资源可以方便灵活地配置, 管理思想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中心, 以‘和谐’为核心”的思想, 这套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在地方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孕育了金和这种大型本土管理软件公司。

精确管理模式通过将企业战略分级分解成管理目标、管理体系、工作标准和工作指标等管理参数, 将管理参数量化后结合到管理的各个过程 (领导、决策、计划、控制、协调、激励) 之中, 通过细化管理过程 (计划、执行、协调、控制) 来保证事前、事中、事后的可控性, 解决了管理的难题之一“效果”问题。

精确管理的第二个特点是实现管理的平台和条块分割, 平台与条块功能的分类方法为精确地控制与管理提供了方便, 使工作行为管理与事务管理分开, 项目拟系统研究平台和条块分割方法, 探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事务协同方法, 精确高效实现精确管控。

2 现有军队科研质量管理现状分析及研究应用精确管理的必要性

因军队科研项目来源、实施、监督、结题、评估评奖及应用等过程都基本在军队内部, 历来军队科研项目存在自说自话、你好我也好、一团和气。科研项目重申报, 轻研究, 重财务管理, 轻应用问效。管理方式简单、粗放, 中间管控能力有限, 科研管理部门对于项目执行的跟踪问效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估手段的问题。

为改变这种状况, 现在实施科研质量管理中基本的思路是:

2.1 理顺管理体系, 明确管理职责

建立专门的科研项目管理法规, 明确各级单位的职责, 并采用逐级负责制, 理顺科研项目管理的体制, 切实对科研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经费的去向进行明确的跟踪。

2.2 贯穿全程监督机制, 确保经费使用效率

在科研项目执行的全过程, 贯穿监督机制。既强调外部监督功能, 更注重内外监督结合;既强调事后监督的威慑作用, 更强调预防监督, 事后监督与事中、事前监督结合。通过专职监督与群体监督相结合, 实现监督的公正化、法制化、规范化, 加强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

2.3 开发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科研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 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项目部现有的资源, 及时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 以便使项目部对项目环境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 其本质是加强科研质量管控。具体的讲就是:计算机系统与科研项目管理模式相结合形成统一管理平台, 各业务部门的业务单据、报表等均在此平台上流转、生成, 数据信息实时归集、产生, 并据此对资源调配提供支持, 目的是保证项目的时间进度、成本控制和质量要求达到最佳, 提高科研项目管理的效益。

三种科研提高科研质量管理能力的思路都有赖于对科研质量业务的精确理解, 借助应用于企业管理成功的精确管理手段对军队科研质量开展有效管理是上述三种管理思路的集中体现。企业管理和军队项目管理有很多类似的地方, 无非是对人、财、物、过程、事的监控和统筹, 实现人员的有效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经费的集约使用、过程的有序协调、业务的可靠实施。军队科研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精确管理针对解决的问题基本相同, 都是因重视功能管理, 轻视系统管理, 重视财务管理, 轻视人员管理导致质量可控性差、跟踪问效困难、评估手段和方法有限。项目通过研究精确管理思想的管理方法, 探讨军队项目管理质量监控过程中应用精确管理理念、工具、方法的方法, 对质量管理领导组织方式、检查监督方式、评估手段等具体质量管理问题提出可行性方案, 为质量管理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3 军队科研质量管理中应用精确管理的基本思路

通过应用精确管理实施军队科研质量管理, 主要的思路有以下两个方面:

3.1 信息化条件下军队科研质量管理开展的方法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开展质量管理, 实现“人管”与“机管”相结合、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硬管理”与“软管理”相结合。科研质量管理必须有超越一般项目管理的更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这是科研质量管理过程的基本要求, 所以在引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科研工作开展监控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及区分好监管范围, 把最需要量化的指标用管理软件和规章制度予以仲裁, 把需要给予灵活度的、不太容易量化处理的问题还是交由科研质量监管人员把握, 适度借助计算机工具和网络手段辅助实施监控。

3.2 军队科研质量管理精细化管控流程设计

无规矩不成方圆, 质量管理和军队项目研究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绑着脚链跳舞”来形容, 项目研究业务实施过程的不能离开了质量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不同标准和规范的根根“脚链”, 要不失去了制定标准和规范的意义, 标准和规范的“脚链”又不能对项目研究实施过强、混乱、多头、针对性差的约束。通过设计精细化管控流程, 规范质量管控过程, 为和谐管理、有效实施提供支持。

通过系统研究和应用精确管理, 为军队科研质量管理相关信息的传递、处理提供程序, 为质量管理过程的协同提供方法, 可有效解决军队科研项目研究中质量控制体系复杂、对实际项目质量控制能力有限的问题。为实现军队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精确化提供方法、技术, 为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实施提供手段、措施。

摘要:文章在对精确管理特点分析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军队科研质量管理现状及实施科研质量管理中基本的思路, 论述了军队科研质量管理中应用精确管理的必要性, 并探讨了信息化条件下实施科研质量管理中基本的思路和军队科研质量管理精细化管控流程设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栾润峰.精确管理思想在建设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第八届全国建设领域信息化与多媒体辅助工程学术交流会.[1]栾润峰.精确管理思想在建设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J].第八届全国建设领域信息化与多媒体辅助工程学术交流会.

[2]徐生平.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精确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8) .[2]徐生平.信息化条件下的军队精确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8) .

从煮鸡蛋的故事看精确管理之惑 篇7

彼得做家务的任务是煮鸡蛋, 每次都很不耐烦。他把鸡蛋往锅里一放, 多加些水防止把锅熬干, 打开火后就不管了。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 彼得不论鸡蛋老嫩就关火, 宣告鸡蛋煮熟。彼得的父亲为了加强管理, 请人设计了一个煮蛋钟, 一分钟提醒水开, 三分钟提醒关火, 用余热再煮三分钟后提醒把鸡蛋放进凉水浸泡, 又在三分钟后提醒食用。彼得的父亲本着科学的态度, 建立了一个严格的煮蛋管理流程, 将管理的触角细化到每一个环节, 在将鸡蛋煮到最佳的营养状态的同时, 节约了4/5的水、2/3的热, 蛋皮还很好剥离, 取得了最佳效果, 这就是科学管理的魅力。故事如果到此结束, 那就是一首科学管理的赞美诗。

可现实并非赞美诗那样浪漫。彼得的父亲将反复验证过的程序教给彼得, 彼得也很快就掌握了使用的要领, 但是在离开家人的监督而独处的时候对煮鸡蛋还是心不在焉。当他在电脑上打游戏入迷的时候, 根本听不见煮蛋钟的提醒, 差点在开、关火环节疏忽把锅底烧穿。彼得的父亲决定进一步将煮蛋钟改造成煮蛋器, 甚至可以自动换水, 用不着彼得煮蛋了。不过, 煮蛋器的容量是按照彼得一家的人数设定的, 如果人数增多, 煮蛋器设定的程序没有这种变量, 煮蛋的任务还是要由彼得人工操作。彼得的父亲又请专家改进煮蛋器的程序, 增加其功能, 设计得很复杂。没想到煮蛋器完善后, 人们的口味有了变化, 很少有人吃煮鸡蛋了, 完美的煮蛋器大部分时间都闲置在那里。

彼得父亲的做法似乎没有错, 但是他却忽视了科学管理除了针对物的管理, 同时也是针对人的管理, 不能顾此失彼。彼得父亲是想利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将各个环节的责任、做法都给予明确的界定, 从而保证效果最佳的诉求, 可以称为精确管理, 却很难说是科学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 改进对物的管理, 正是为了强化对人的管理, 而不仅仅是为了取代它。不幸的是, 彼得父亲的科学管理诉求是对彼得放任;或许他想避开对人的管理, 不仅没有纠正彼得做事不专心的态度问题, 反而增加了彼得对程序的依赖性, 程序的不完善还成了因偷懒而推卸责任的借口。从这里可以看出,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 管理工具除了煮蛋器这样的硬件, 还包括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流程再造等等方法。管理工具或许可以完美起来, 即使不考虑开发成本, 我们也应当明白工具是用来打鱼的, 打鱼的工具再好, 我们也不能用对工具的赞美代替对“鱼”的活动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本身。

用精确管理代替科学管理无疑是以偏概全, 忽略了人的作用。在煮鸡蛋的故事中, 煮蛋流程的制定应当包含对彼得放任态度的矫正。煮蛋钟的提醒也是对煮蛋人的监督, 就是看煮蛋人是否在位, 是否关注煮蛋这件事, 只不过省去了人看钟表的次数。反过来说, 只要煮蛋人真正把心思放在煮蛋上, 完全可以自主掌握煮蛋的流程。煮蛋钟煮如果能够促使煮蛋人从放任到专注的转变, 也不失为一种“治法”。而所有的“治法”都需要达到“治人”的效果, 通过促使管理对象成为“治人”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煮蛋器自动化之后, 人的主观能动性仍然无法替代, 比如不断地改进程序, 适应新的变化等等。人的作用包括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敬业精神;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等等。这些都是精确管理离不开的, 否则忽视了人的作用, 失去了“治人”的支撑, 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之类的案例中, 就是因为管理层拘泥于绩效考核的精确, 在相互攀比中团队协作精神丧失等等原因所致。

精确管理是在进行一种精确思维, 这在对物的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关涉人的管理, 精确思维往往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因为精确管理要求信息充分, 方案成熟, 处理的是一个“白箱”;而人类社会的实践往往是一个“灰箱”, 需要进行模糊思维。企业产品的“煮蛋”环节需要不同工种、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 不同环节之间的“关节点”很多时候并不十分清楚, 存在着亦此亦彼的状态, 这时候就需要发挥人的作用, 不必坐等管理工具的界定成熟, 甚至拿管理工具相互推诿。况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 需要人们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企业“煮蛋”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煮蛋”程序的更新、补正、调整更需要有“治人”来实施。这些都是需要通过模糊思维来解决的。即使在纯物理的研究中, 除了精确思维之外, 还有模糊逻辑的异曲同工, 需要利用灰色系统来处理灰色情况, 企业管理更不必因片面追求精确管理而在精确思维中作茧自缚。

煮鸡蛋的故事告诉我们, 听到科学管理的赞美诗的时候, 且不要被管理工具的神奇之处陶醉, 否则就会被其破绽所惑。破解精确管理之惑还是在于解决人的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这与使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并不矛盾, 在以人为本与“治人”之间, 是一次使用管理工具的否定之否定。它需要促使被管理者潜心总结自己的经验, 热爱自己的事业, 自己所在的团队;要发动他们参与程序的制定, 而不是让他们感到程序是强加在他们头上的东西。从彼得最早煮鸡蛋的笨办法来看, 彼得并不笨, 至少他考虑到了安全底线。也许他在保证鸡蛋煮熟的情况下可以腾出手来做别的事情, 这也无可厚非。管理者如果能够因势利导, 将彼得们感兴趣的事情和他目前所从事的事情结合起来, 就能在管理工具的发现、改进中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 在精确管理中跃入更高的境界。

库存不精确情形下的生产运作管理 篇8

库存的不精确性(即库存纪录与真实库存之间的误差)在供应链系统的各个环节中是客观存在的。例如:Raman等[1]发现在零售企业中,商品库存不精确是很普遍的现象,他们对某一零售企业的调查中表明有65%的库存记录存在误差。Brown等[2]发现离散制造企业中原材料库存也存在不精确性。除原材料和成品库存外,生产过程的在制品数量也存在不精确的情况。Bose等[3]对我国某阀门制造企业的企业资源计划及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案例分析,发现该企业的在制品记录确实存在误差。导致库存不精确的原因包括变质、失窃、错误摆放、统计误差等[4]。这种不精确性将会对生产和供应链系统的性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例如严重的缺货或者库存过剩[5]。Kang和Gershwin[6]发现即使未检测到的库存损失非常小,也会导致严重的缺货发生。而原材料和在制品库存不精确会给物料需求计划系统和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不利影响[7,8]。

为降低库存不精确性的不利影响,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在生产运作管理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库存数据的精确性,例如,Lee和zer[9]指出射频识别技术可以改善供应链的可观测性,降低由变质、失窃、错误摆放等带来的库存误差。但是,这一技术的实施成本仍然较高,仍有必要通过采用适当的补货、生产控制与分销策略与这些新技术相结合,在尽可能少的RFID系统实施成本的基础上,降低库存不精确性的负面影响。因此,将鲁棒性强的生产运作管理策略与射频识别系统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与技术的综合应用,将是克服库存不精确性的有效途径。

文中对国内外有关库存不精确性的影响,集成生产、库存及分销控制策略,鲁棒生产计划与调度,克服库存不精确性的应用技术等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给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文中将从库存不精确性的影响,集成库存、生产及分销控制策略,鲁棒生产计划与调度,克服库存不精确性的应用技术等4个方面来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库存不精确性的影响

目前对库存不精确性的研究着重于其对库存管理策略的影响,特别是着重于库存不精确情形下补货策略的研究。例如,De Horatius等[10]提出了一种贝叶斯库存记录统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库存不精确性的影响,并减弱了由此带来的库存成本增加。Fleisch和Tellkamp[11]的仿真研究表明,减小库存不精确可降低供应链成本以及库存缺货的几率。Agrawal和Sharda[12]应用仿真方法分析了对库存记录数据和实际库存量进行校准的频率与缺货程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中等大小的核实频率可有效地降低缺货率并控制校准成本。Sahin和Dallery[13]建立了库存不精确情形下Newsvendor型供应链系统的模型,并通过数值方法对库存不精确性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消除库存不精确性带来的价值在不同的环境下是有所区别的,并指出应在系统优化过程中考虑库存不精确因素。Kang和Gershwin[6]指出在一定情况下,库存不精确问题可以在不安装自动产品识别设备的情况下,通过采用有效地补货及生产控制策略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考虑,Kok和Shang[14]提出了一种综合盘点和补货策略来最小化有限时间区间内的库存成本、缺货成本和采购成本。Rekik[15]提出了一种库存不精确性的一般建模框架,并在库存不精确性与随机合格品生产率之间建立了联系,并根据这一联系推导出库存不精确情况下的一种最优订货策略。尽管对库存管理中库存不精确现象的原因、影响及其对策有了一些研究(主要是补货策略),然而,关于库存不精确性对生产控制和分销调度策略影响的研究尚不够充分。

1.2 集成库存、生产及分销控制策略

在一个完整的生产与供应链系统中,库存管理、生产控制和分销调度是相互关联的。因此,集成的库存管理、生产控制与分销调度问题得到了很多的关注,此类问题通常建模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其目标通常是最小化生产、库存和运输的总成本[16]。例如,对于集成补货/分销问题,Gürbüz等[17]提出了一种面向集中决策的混合策略来协调补货及运输计划,从而最小化订货、运输、库存及缺货成本。Erengü9等[18]对集成生产/分销问题进行了一个很好的综述。Chen和Vairaktarakis[19]针对成品直接提交给客户而不经过中间库存的情形提出了一种综合的生产及分销调度方法。Yan等[20]建立了具有易变质货物库存的集成生产/分销模型。Lim等[21]考虑了补货策略,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生产/分销计划方法。有时,此类问题中还包含了成品运输的路径决策问题[22]。此类问题通常也考虑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通常来源于需求的随机性。Lejeune和Ruszczyński[23]用离散概率分布来刻画随机需求,然后将生产/库存/分销问题建模为一个随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其目标是在有限的时间区间内把缺货概率控制在给定水平之下。对于需求信息不完备的生产/库存系统,Gayon等[24]提出了一种依赖于状态的安全库存策略来解决其最优控制问题。尽管集成生产/库存/分销问题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其中的不确定性通常来源于需求的波动,对于不确定性来源于库存记录不精确的此类问题尚未有充分的研究。

1.3 鲁棒生产计划与调度

为克服由库存信息不精确带来的风险,需要设计鲁棒性强的补货、生产控制与分销策略。目前对于鲁棒生产计划与调度已经有了广泛的研究,其所针对的不确定性通常来源于加工时间的误差、生产能力的波动以及零件到达时间的随机性等[25]。对于加工时间的不确定性,Daniels和Kouvelis[26]以及Kouvelis等[27]用其波动范围来度量,并把鲁棒生产调度问题建模为一个整数规划问题,其目标是最小化最差情况下的调度性能和最优调度性能之间的差异。Daniels和Carrillo[28]提出另一种鲁棒调度方法,即寻找一种调度使其在加工时间不确定情况下的最大可能性能不次于期望性能。Anglani等[29]用模糊数来描述加工时间不确定性,并把多并行机器系统鲁棒调度问题建模为混合整数规划问题。对于由生产能力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Jensen[30]把鲁棒性度量定义为所有调度的平均性能,并提出一种遗传算法来优化平均性能。Goren和Sabuncuoglu[31]研究了同时考虑加工时间不确定和机器故障的鲁棒调度问题,他们定义了3种鲁棒性度量和2种稳定性度量,并提出了一种分支定界算法来解决此问题。对于由零件到达时间带来的不确定性,Liu等[32]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调度算法来改善其鲁棒性和自适应性。

鲁棒优化是解决鲁棒生产计划与调度问题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被应用于解决流程工业的鲁棒生产调度问题[33,34],其中,不确定的参数通常被刻画为已知波动区间或已知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并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来解决这一问题[35,36]。对于流程工业中存在的批量生产情形,Vin和Ierapetritou[37]提出了一种需求不确定下的多阶段短期生产调度算法,并证明了其鲁棒性。Leung等[38]针对含有不确定数据的生产计划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优化模型。类似的鲁棒优化方法还应用于随机生产计划问题中[39]。Wu[40]应用鲁棒优化方法来解决不确定环境下全球供应链管理中的生产计划问题。Zanjani等[41]也应用鲁棒优化方法来解决合格产品率不确定情况下的多阶段生产计划问题。Al-e-hashem等[42]应用鲁棒优化方法解决了含有不确定因素的供应链系统的多目标、多产品、多地点的生产计划问题。Kanyalkar和Adil[43]应用鲁棒优化方法解决了多地点采购-生产-分销系统的综合和详细计划问题。鲁棒优化方法同时也被应用于解决需求不确定情况下的多阶段库存管理问题[44,45],以及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46]。

现有的基于鲁棒优化方法的生产计划与调度的研究是一种静态优化方法,例如:参数不确定的混合整数规划方法。而关于鲁棒库存管理与生产控制的动态优化方法的研究尚不够充分。

1.4 克服库存不精确性的应用技术

为克服库存不精确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射频识别(RFID)为代表的各种自动识别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Sarac等[47]明确指出RFID技术能够通过减少库存损失、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提高库存数据的精确性来改善供应链管理的性能。Rekik等[48]研究了由于失窃造成的库存不精确性的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RFID技术的应用对改善库存管理性能的作用。RFID技术还可以减弱由于错误摆放带来的库存不精确性。Camdereli和Swaminathan[49]研究了这一问题,获得了采用这一技术减少货物的错误摆放从而获利的条件。Dai和Tseng[50]建立了包括RFID设备的多阶段供应链系统的解析模型,分析了RFID设备的应用对减少由库存不精确带来的信息扭曲以及降低供应链管理成本的影响。尽管RFID技术能够显著地提高库存的精确性,但其实施成本仍然较高,但需要对实施RFID技术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仔细的评估和权衡[51,52,53]。Heese[54]获得了应用RFID系统可以带来利润的成本阈值,并指出分布式的供应链系统可以从RFID系统的实施中获利。把RFID技术与鲁棒性强的补货、生产控制及分销策略结合起来,从而共同减弱库存不精确性的负面影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1.5 库存不精确性的研究现状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库存不精确性的研究现状是:

1)关于库存不精确性的研究着重于原材料库存管理及零售环节的商品库存管理,对于生产控制和分销调度环节中的在制品及成品库存不精确性的研究则不够充分。

2)在集成补货、生产控制及分销策略的研究中,所考虑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需求的波动,生产能力的变化以及加工时间的随机性,而对库存不精确性影响的研究则不够充分。

3)关于鲁棒生产计划与调度的研究多着重于静态优化方法的研究(如鲁棒优化),而对动态优化策略的研究则不够充分。

4)在技术方面,有关应用RFID技术提高库存精确性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尚未与鲁棒补货、生产控制与分销策略的研究相结合。

2 未来的研究方向

针对目前有关库存不精确情形下生产运作管理研究的不完备之处,未来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

1)由于目前对生产和分销环节在制品和成品库存不精确性的研究还不充分,以及对生产/库存/分销问题中由库存不精确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研究还不充分,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鲁棒集成补货、生产控制及分销策略。

2)针对目前鲁棒生产计划与调度的研究中对动态优化策略的研究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研究鲁棒优化与鲁棒控制相结合的策略。

3)针对目前对RFID技术与补货、生产与分销策略综合应用的研究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研究鲁棒集成补货、生产控制及分销策略的适用条件及这一策略与RFID技术的综合应用方法。

总体而言,为克服库存不精确性的不利影响,未来的研究目标是:同时考虑库存不精确性给库存、生产和分销等环节带来的负面影响,建立库存不精确情形下鲁棒集成补货、生产控制及分销调度问题的数学模型,提出动态的鲁棒集成补货、生产控制及分销策略,并研究这一策略与RFID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减少库存不精确带来的库存、生产、分销成本以及RFID系统实施成本的增加。

这一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科学意义。一方面,库存不精确的问题在库存、生产、分销等供应链各主要环节的运作管理实践中确实存在,未来的研究将把对库存不精确的研究从补货策略问题推广到生产控制与分销调度问题。另一方面,未来的研究将着重于提出若干动态鲁棒控制策略,来解决库存不精确情形下的集成的库存管理、生产控制和分销调度问题。这将为库存、生产、分销等供应链各主要环节的鲁棒控制理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贡献。同时,还将把鲁棒集成补货、生产控制与分销策略与以RFID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结合起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库存不精确性给库存、生产、分销等供应链主要环节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尽量降低RFID系统的实施成本。因此,在这一方向上的研究成果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的生产运作管理系统中,改善其性能,在实践中克服库存不精确带来的风险。

3 结语

科技查新业务的流程化精确管理研究 篇9

1 流程化精确管理介绍

查新业务流程化精确管理, 是将查新业务、互联网技术、工作流技术、精确管理理念四者紧密结合起来, 贯穿于查新业务全过程的现代化管理, 使每一个环节都做到可追踪、可监控、可管理, 做到“掌握到每一课题, 控制到每一流程”, 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 方便查新客户和查新工作人员。其核心是精确分析查新客户和查新工作人员在查新业务中行为流程, 采用信息化工具对这些行为流程进行有效管理, 很好地分析解决了查新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从而使查新客户和查新工作人员能协同工作, 实现高效的流程化精确管理。

2 科技查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人工流程效率低

查新业务流程通常为查新委托、业务受理、登记、分配、检索、撰写报告、审核、交付、统计、归档等。传统的方式为委托客户通过电子邮件将查新课题发送到查新中心 (或通过U盘拷贝, 纸件邮寄等) , 查新中心的管理人员登记后再将邮件转发到查新员信箱, 查新员查完后将查新报告打印出来或通过邮件、QQ、U盘等方式发送到审核员审核, 如果需要修改再退回, 然后重复此过程。最后盖章, 由查新员交付给客户。这种人工流转方式效率低, 且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造成整个流程的中断。

2.2 过程无法跟踪管理

查新任务部署后, 查新课题的进展、质量无法监控、跟踪管理, 中间环节出了问题, 互相推诿, 无法确定责任。客户的意见没有反馈渠道, 导致服务质量无法评估。

2.3 管理成本高

业务受理需要专人进行登记管理, 增加了人员成本;每一次流转都要打印纸件, 增加了耗材成本;与客户的沟通主要通过打电话, 有时由于业务工作的繁忙, 会发生重复打电话的情况, 不仅增加了通讯成本, 且沟通过程无法管理。

2.4 数据统计分析费时费力

由于都是手工登记, 进行查新数据统计分析的时候, 就要翻阅查询以前的记录, 费时费力, 且无法进行下一步深度的数据挖掘分析。

3 主要业务环节的精确管理

3.1 用户的精确管理

用户的精确管理包括委托用户和查新中心工作人员的精确管理。针对查新机构不同人员的工作需要, 如查新员、审核员、档案管理员、查新机构主管等, 设置用户使用权限, 实现查新项目的分层次管理。主要的权限有:系统维护, 课题审核, 业务统计, 财务统计等, 如图1所示。

3.2 查新业务受理精确管理

委托客户先在网上注册登录账号, 登录后填写并提交委托单。查新管理人员登录客户端系统进行业务受理, 根据查新员当前手中查新量的情况将委托单分配给查新员, 或者委托客户直接将委托单提交到某一位查新员。在查新员查新之前, 委托客户还可以下载、修改委托单。

3.3 查新过程精确管理

查新员登录系统后, 自动接收管理员分配的课题 (查新合同) 。查新员看完查新合同后, 开始查新, 并自动调用查新报告模板, 填写查新报告。查新报告保存到FTP服务器上, 也可以保存本地硬盘。查新报告填写完整后, 提交审核员审核。对于退回的未通过的报告可以继续修改, 提交。已经交付客户的课题自动转到历史任务中, 方便以后查询。

查新项目以不同的背景颜色进行区分, 如白色背景表示未分配, 黄色背景表示正在查新, 粉色背景表示查新完毕正在审核, 绿色表示已通过审核, 蓝色背景色表示已经交付归档等, 如图2所示。

3.4 查新审核精确管理

审核员收到查新员提交的查新报告后, 对报告进行审核。如果需要退回修改, 则填写修改意见;如果审核通过可以填写审核意见。同时可以对查新员的查新质量打分。后台自动记录审核此课题的审核费用。审核过的课题自动转到已审列表中, 方便以后查询。

3.5 财务精确管理

每一笔业务的款项都有详细记录, 包括成本支出、收入、绩效奖金等, 可以根据日期进行分类模糊查询, 并可以根据查询的结构生成财务报表。网上在线支付极大方便了委托客户, 客户可以以支付宝或主流银行卡进行网上在线支付, 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进行付款。查新中心的财务人员也可以随时查看付款记录, 如图3所示。

3.6 委托项目精确管理

委托客户可以在Web客户端随时查看查新的进展, 收费情况, 通知情况。查新完成后可以下载查新报告。如果有什么意见需要向查新中心反馈, 还可以在查新网站上填写“查新用户意见反馈表”, 以便查新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掌握服务情况。

3.7 沟通的精确管理

运用现代通讯手段, 以短信自动推送的方式及时与客户进行交流沟通, 客户可以进行回复。在查新的全过程中都可以发送短信, 关键过程会自动推送设定好的短信。如查新管理员收到客户的委托单并成功分配后, 系统会自动向委托客户发送内容为“XXX课题正在由查新员XXX查新, 电话XXX, QQXXXX, 预计X个工作日完成”的短信;查新完成后, 系统自动向客户发送内容为“XXX课题已经查新完成, 请您及时取回查新报告”的短信。这种方式简便快捷高效, 节约成本, 并且每一次交流沟通都有记录, 做到有据可依。

3.8 统计的精确管理

可以按学科类型 (数理化基础研究、医学、工业、农业) 、项目来源 (地区、政府资助、自立) 、查新范围 (国内外、国内) , 查新目的 (专利申请、新产品、申报奖励, 立项、成果鉴定) 按起讫日期进行课题数量统计, 并生成统计报表。还可以按报表类别 (收入明晰报表、支出明晰报表、审核费用报表) 和时间范围生成各种报表, 如图4、5所示。

4 结语

经过几年的应用实践, 基于“查新综合管理系统”的“流程化精确管理” 为查新业务的集约化、扁平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科技查新工作和科研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 极大地提高了查新工作效率, 使得业务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可追踪性以及直观性等大大增强,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成本, 提升了项目监控能力等特点, 已经被浙江信息研究院、浙江大学图书馆、中石油兰州化工研究院、安徽科技情报研究所等10余家查新单位应用。该管理模式的应用全面提升了查新业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使查新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摘要:针对目前科技查新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提出一种基于“查新业务综合管理系统”的“流程化精确管理”模式。该模式为查新业务的集约化、扁平化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为科技查新工作和科研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体现了先进的管理思想, 极大地提高了查新工作效率,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管理成本, 已经被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浙江大学图书馆、中国石油兰州化工研究院、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等10余家查新单位应用。该管理模式的应用全面提升了查新业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使查新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科技查新,流程化,精确管理

参考文献

[1]杨生举, 张缨.网络环境下科技信息服务综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9) :154-155.

[2]王权, 张缨.基于UML的科技查新综合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甘肃科技, 2008, 24 (16) :18-20.

[3]俞平, 苏炼.规范管理, 提高医学科技查新工作质量的设计与实施[J].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9, 32 (5) :539-541.

[4]邹艺.科技查新服务管理保障体系建设[J].图书馆, 2008 (1) :92-93.

[5]杜津萍.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科技查新工作水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11) :220-221.

[6]刘凤侠, 黄欣.辽宁省高校系统科技查新规范管理探究[J].图书馆学刊, 2010 (10) :36-38.

[7]闫裴.科技查新过程的质量控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2007:6.

上一篇:大气监测下一篇:砌石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