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村金融和谐发展

2024-06-02

推动农村金融和谐发展(精选六篇)

推动农村金融和谐发展 篇1

1 社区银行的概况

1.1 社区银行的起源

社区银行的概念来自于美国, “社区”并不是一个严格界定的地理概念, 既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或一个县, 也可以指城市或乡村居民的聚居区域。因此社区银行并不是我们中文字面简单理解的位于城市社区的银行, 凡是资产规模较小、独立的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行的、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商业银行都可称为社区银行。

1.2 社区银行独特的经营模式

1.2.1 独特的经营定位。

社区银行将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户视为主要的服务对象, 在资金的使用上又以本地区为主, 能够根据需求主体的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 满足其需要, 将农村地区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1.2.2 独特的产品和服务。

社区银行的业务领域较为广泛, 从大范围来说主要涉及商业银行业务、农村金融业务、以及客户金融服务。许多社区银行提供综合性的零售银行业务产品和服务例如:建立了可以随时随地提供服务的电子银行网络;降低或免除自助柜员机 (ATM) 的收费;提供品种丰富的住房抵押贷款和其他消费信贷业务等, 在业务收费方面大大低于大型银行机构。而且, 由于社区银行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当地居民, 他们广泛融于社区的各项事务, 经常与客户直接接触, 深入了解客户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致力于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

1.2.3 基于关系融资的贷款业务。

不能出具正规财务报告的中小企业、家庭, 很难从大银行获得贷款。相比而言, 社区银行十分熟悉本地的客户, 能更容易获得借款人的“软信息”, 从而在审批客户的贷款时, 不会只关注他们的财务数据, 还会考虑这些借款人的个性化因素, 如资金流量及发展前景等。因此, 社区银行在向“信息不透明”借款人放贷、从事基于关系或声誉的贷款或小规模贷款上具有巨大的比较优势。

1.2.4 能够获得大量稳定的核心存款。

社区银行的存款客户主要是社区内的企业和居民, 他们的存款利率敏感性低, 短期内存款余额可能有所波动, 但长期看是相对稳定的。这部分存款为社区银行提供了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 是社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核心”。在有既定的核心存款来源的情况下, 社区银行对存款服务收取的手续费通常会低于大银行。此外, 由于社区银行一般是给难以从大银行获得信贷的当地小客户提供资金支持, 因而会收取比较高的贷款利率。这样, 社区银行获得的净利差就高于大银行, 从而能向存款支付更高的利率。

1.2.5 能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

社区银行的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客户, 这些员工本身也是社区生活的成员, 地缘和人缘优势使得他们具备丰富的社区知识, 从而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目前, 人性化服务已成为社区银行最重要的竞争优势, 通过提供人性化服务, 社区银行能够将业务从大机构中吸引走。

2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

2.1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态势

2.1.1 农村企业发展迅速, 县及县以下中小型工商业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

早在2001年底, 全国农村企业个数达到2116万个, 从业劳动力达13086万人。并出现产业化经营组织66000多个, 带动农户5900万户, 占全国总农户的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2) 。

2.1.2 农户就业逐步退出传统农业, 进入其他行业, 农户经济活动多样化。

1995--2004年间, 农村地区从业人员中从事传统农业的比例由71.8%下降到61.6%, 而其他所占比例由28.2%上升到38.4% (《中国统计年鉴》1996年-2005年) 。

2.1.3 农户收入来源渠道多样化, 农业领域之外收入所占比重大幅增加, 成为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2003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户纯收入的比重达到35%, 比1995年提高12.6个百分点。

2.2 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

2.2.1 在总量上, 农村的金融需求大幅度增加。

作为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发展必然使得相应的金融需求增加。

2.2.2 在结构上, 金融需求多样化。

复杂化的农户经济结构和收入结构使得金融的需求也变得复杂化。不仅有存贷款服务需求, 还产生了包括结算、汇兑、金融咨询、租赁、信托、保险、信用卡、保管箱、有价证券发行和代理买卖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

2.2.3 单笔金融需求规模较小且频率较高。

由于大部分农村企业和农户的经济规模都较小, 其单笔的金融需求也较小。而另一方面, 需求主体众多使得需求的笔数较多、频率较高。

2.2.4 需求不稳定, 周期性强。

由于农户和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与农业生产等周期性因素相关, 所以导致农村金融需求不像城市金融需求那样稳定。

2.2.5 风险大。

由于农村企业和农户经营的不稳定和农村经济本身就面临更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再加上需求主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 使得金融需求的风险较大。

2.3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

2.3.1 绝大部分农村信用社股金构成不合理, 造成产权主体虚置, 所有权缺失, 内部人控制状况比较严重。

由于农民自身知识水平和信息量的局限, 他们大都没有行使监督管理权力的意识:每一个股东的股金有限, 股本小, 他们也没有监督管理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许多农信社也疏于为入股的社员创造有效的行使监督管理权力的机会。于是, 就易造成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主体虚置, 也就是农信社的所有者缺位。总体看, 产权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普遍存在, 即使在相当部分已经改制完毕的商业银行或农村股份制合作银行中, 这问题同样相当突出。

2.3.2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

突出表现在:一是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架构存在缺陷。信用社及其联社一般都设置理事长和主任, 这些负责人一般由上级或者监管部门任命, 信用社法人地位和社员选举权事实上不受尊重。就经营看, 缺乏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衡的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二是内部管理薄弱。与国有和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 农信社的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低下, 导致相当一部分农信社的组织管理能力欠缺, 市场分析技术、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不高, 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信贷决策或信贷行为存在不适应性, 风险控制力有欠缺。三是乡 (镇) 农村信用社和各县 (市) 联社各为独立法人, 机构分散, 且抗御风险能力较弱。

2.3.3 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

尽管近年来, 一些农村商业 (合作) 银行在组织管理架构建设方面已作了相当多的改进, 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以及管理方法, 目前所起到的效果仍不容乐观。特别是甚至没有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 这势必导致资产质量下降, 从而困扰着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2.3.4 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方向与其中小银行的性质有一定的背离。

作为地处农村的金融机构, 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支持对象应以农村中小企业及农户贷款为主。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模式存在两个问题:第一, 农村信用社在贷款业务方面, 明显偏重于企业贷款, 而从实践的情况看, 偏重于对当地大型企业的贷款支持。第二, 从总体上看, 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大于贷款资金运用, 有相当部分资金剩余, 以债券持有或转存国有商业银行的形式, 流出了当地。从支持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言, 农村信用社在业务发展方面的上述趋向, 已明显偏离了其地区中小银行的特征。

3 结合社区银行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社区银行的内涵在于它与所在“社区”融为一体, 形成金融机构与农户、农村企业的积极互动和“良性循环”, 而这恰恰是我国农村所缺少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 建立社区银行的同时, 也是重建农村金融体系乃至整个农村经济体系的过程。

3.1 建立社区银行缓解农村地区资金外流

建立社区银行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 填补因为大型商业银行的战略调整所出现的“农村金融服务缺口”。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推进, 国有商业银行更多地注重将全国范围内吸收的存款转移到经济发达地区使用, 这造成中国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 这也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城乡差距扩大的金融方面的原因。另外, 国有商业银行也在加速从农村地区撤出, 这可能将在农村地区形成金融服务的真空, 社区银行在资金运用方面的之一就是将本地吸收的资金主要用在本地市场, 因而能够缓解农村地区的资金外流现象, 避免金融机构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另外, 社区银行的引进能解决国有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退出基层金融机构所导致的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真空化:将这些欲撤并的网点转由民营资本控制, 或通过股份合作的方式共同将网点改造为社区银行, 则不仅可以解决网点撤并上的不良后遗症, 也间接解决了民营资本进入后的牌照申领问题。

3.2 建立社区银行来适应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

建立社区银行能够适应农村地区金融需求, 实现与农村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社区银行的“内生性”与本地经济的适应关系是动态的、持久的, 从而为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持久而有力的金融支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别, 城市和农村金融服务上也同样有巨大差别, 全国性的大银行很难全面地掌握不同地区的市场和客户信息, 也很难制定一个适用于全国不同市场的发展战略, 从而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金融服务, 这为地区性的社区银行发展提供了机会, 立足于不同地区的社区银行在掌握不同地区的客户信息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社区银行的设立能够针对本地区农村客户的不同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发掘未开发的市场取得回报。

3.3 建立社区银行解决农村信贷中信息不对称问题

社区银行能够更好地解决农村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当前, 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主体仍然是数量众多的小规模农户, 其短期、小额的资金需求是日益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满足的。相对而言, 农村社区银行在向小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 (1) 由于员工通常是服务于某一特定的社区, 对市场和客户都很熟悉, 掌握了大量的“软信息”。所以在搜集客户信息方面比大银行更具有优势, 社区银行可以利用其自身的信息优势来弥补授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 降低信息收集成本。 (2) 社区银行的信息优势使其具有较强风险识别能力, 从而能够很好地降低违约损失预期值。 (3) 在信贷审批过程中, 社区银行一般都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 即使不了解也可在当地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客户的真实信息用以风险判断, 因此对有关资信材料要求和担保条件可以适当放宽, 手续能够适当简化, 从而减少了金融机构信贷的管理成本。此外, 培育和发展农村社区银行, 可将农村地区的大量民间融资纳入国家正规的金融渠道之内, 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提供一个比较现实的通道, 提高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化、组织化和机构化, 防止农村民间金融的边缘化, 逐步消除金融结构的二元化, 降低潜藏的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金俐.美国社区银行业发展的启示[J]理论与改革, 2006, 6:117-120.

[2]贺瑛.社区银行的各国实践[J]上海金融, 2004, 11:46-48.

[3]王爱俭.发展我国社区银行的模式选择[J].金融研究, 2005, 11:130-137.

[4]宋扬威.社区银行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 3:85-87.

推动农村金融和谐发展 篇2

凌家庙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欧阳丽喆

凌家庙村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服务功能,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中的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就自觉担任起了本村的远程教育操作员,工作之余积极学习远程教育各项操作技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作为信息平台、教育手段、知识洼地的优势特点,主动在提高群众素质上下工夫,在带动全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下工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确保党在农村各项政策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凌家庙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提出了突出“三化”的工作思路:一是远程教育工作制度化。成立了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凌波书记任组长,制定了远程教育设备保管、使用、播放等一系列制度;二是培训工作经常化。规

定党员干部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远程教育活动,还根据群众需求,不定期地组织大家观看学习;三是教育形式灵活化。凌家庙村利用远程教育站举办多期科技培训班,并根据专业户要求上门服务,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干部将远程教育信息及时送到群众和专业户手中。具体情况如下:

凌家庙村将远程教育与村务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与党员干部培训相结合。凌家庙村党支部在抓好远程教育工作的同时,把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村后备干部的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内容丰富、手段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积极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大大地提高了党员干部参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参学率,为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寻找到了新的方式。

二是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凌家庙村为解决农民增收致富问题,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本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起了示范带头作用。三是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远程教育站点的建设同时也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远程教育开通后,凌家庙村在镇委组织部大力帮助下,对远程教育学习室等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新添了桌椅。通过几年来的工作,把远程教育站办成信息的发散点,技术的传播点,让本村的党员学到了一定的致富本领,在农村发挥了“双带”作用,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二、主要效果

一是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在远程教育开通以前,村干部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主是读书、看报,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辅导和讲解,因此对很多政策理解起来很费力。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成以后,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利用远程教育各项设施,组织村民收看电教片和农业实用技术讲座,极大的扩大群众视野,丰富娱乐了群众生活,使群众不出村就能学到自己所需的知识。

二是拓宽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通过远程网络,就能做到“人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远程教育涵盖的知识面极其广泛,包括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公共卫生等各个方面。而这些最前沿的知识、信息、技术正是农民群众所急需的。因此,村干部特别注重发挥远程教育的平台功能,引导村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做到了每家至少有一个技术明白人。

三是增强了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致富本领。凌家庙村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党员和群众学种植、养殖技术,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增强了致富本领。

推动农村金融和谐发展 篇3

一、创新乡级政府行政理念, 由“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

在我国乡级政府的传统行政模式下, 乡级政府把完成上级的行政指标作为中心任务, 农民在许多情况下是被动服从者, 除非少数被认为是刁民的人, 他们拒绝缴税, 敢于对抗乡政府的官员。这种被动服从体现出了乡级政府的工作人员和农民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政府是高高在上的, 农民在行政过程中参与度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 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明确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就是要确立服务理念, 树立服务意识, 当好人民公仆。乡级政府行政模式的创新首先就要创新行政理念。政府官员由管理者变为服务者, 以农民为导向, 政府提供回应性服务, 满足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营造和谐发展的农村社区。

创新乡级政府服务理念可以说是行政模式创新的基础, 真正实现行政理念的创新要求乡级政府的官员必须深入基层, 了解农民所思所想, 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 为服务农民提供第一手的材料。在这个过程中, 乡级政府和农民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密切。创新乡级政府服务理念不是一朝一夕, 这将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对行政人员进行多层面的培训, 比如, 执行政策前的培训、动员, 在方案设计上特别考虑如何执行才能保证对农民的尊重, 执行过程中注意农民的意见反馈, 政策执行结束后及时总结政策执行的社会效益如何等具体措施, 都是在无形之中体现了服务理念的培育。

二、创新乡级政府财政来源, 实现乡级政府行政职能的归位

在乡级政府行政模式创新中, 必须重视其职能的归位。首先要明确政府该管什么, 不该管什么。乡镇政府长期以来的对上负责, 事实上体现的是为城市服务功能的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乡级政府的主要功能应当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 切实为农民办实事, 解决农民身边的问题, 帮助农民发展经济, 使乡镇政府由催粮要款变成服务农民的政府。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政府职能转变有许多阻力, 真正做到既不缺位也不越位需要政府行政模式的转变, 这将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政府到底该管什么, 这是一个行政权力的享有和运用的过程。说得简单一点, 乡级政府行政要做到政企分开、有效监管市场、对社会高效管理、对居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对于乡级政府来说, 行政权力的运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是政府与公民之间权威和服从关系建立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 乡级政府的职能着重在于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 努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加强对市场监管, 组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村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等。

在新型行政模式构建中, 乡级政府能否提供高效的服务, 真正实现其职能的回归, 首要的是解决其经济负担, 使其从财政困境中解脱出来。农业税取消后, 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来解决。乡级政府的财政问题不解决, 意味着农民负担可能会有所反弹, 甚至重蹈覆辙。乡级政府履行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的职能, 必须有相应的财力作支撑, 有一个健全的财政体系为基础。所需的财力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加以充实:第一, 调整分税制的结构, 财政向地方让利, 保证乡级政府有一定的税源;第二, 乡级政府充分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职能, 为企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经济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形成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第三, 增大体制性、制度性的转移支付, 将事权与财权一起下放, 使转移支付做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在事权与财权统一的原则下, 对属于上级政府的事权交由乡镇政府承担的, 由下派任务的政府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

三、创新乡级政府绩效评价机制, 重视农村社区发展的社会效益

创新乡级政府行政的绩效评价机制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建构乡级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将单纯重经济增长的评价标准, 切实转变到关注社会长远发展的新标准上来。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水平, 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十多年前已经开始尝试进行绩效管理的实践。“如1994年山东省烟台市建委试行的‘社会服务承诺制度’, 1995年河北省政府开展的‘干部实绩考核制度’, 以及近两年许多城市开展的‘万人评议政府活动’。”这种绩效评价在城市开展相对容易, 但是实践中的评价也受到了许多阻碍。对于农村的基层工作来说, 谁来评价、如何评价、评价什么更不容易。因此, 对于绩效管理, 我们必须探讨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制度, 创新乡级政府行政的绩效评价机制, 同时激励机制的建立要和有效的考核评价相结合。

农村基层工作的复杂性、琐碎性、长久性使行政工作出政绩不容易, 一些急于进城的干部致力于发展和上级的关系, 致力于弄假造假, 以农村经济发展的损失为代价换取了政绩工程, 换来了升迁。这种现象反映出乡级干部的任免升迁缺乏制度化的民意表达,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缺乏正确的绩效管理制度。乡级政府高效行政必须保证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有长效的激励机制来保障他们不断努力工作。为此, 乡镇干部的任免权需下放到基层, 尊重乡镇人大的选举, 上级部门对基层干部行使监督权。在此基础上, 对乡镇干部的工作绩效实行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 既要在本单位内部考核目标完成情况, 也要在农民中间考核行政满意度。通过考核, 让那些真正有能力、有责任感、得到农民认可的干部得到一定的激励, 比如,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 或及时给予升迁, 让媒体参与报道, 激励自己也激励他人更好地为农民服务。

农民是行政的客体, 是行政系统中的重要因素。没有农民的参与, 行政是无效的, 政策相当于一纸空文。因此, 完善绩效评估机制也是培育农民公民意识的实践过程, 也是一种社会效益的实现。行政中要考虑到农民的积极性, 乡级政府应广开信息渠道, 虚心听取来自农民的声音, 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乡级政府及其执行人员针对行政中出现的问题要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农民对行政是否能切实满足自身的利益有着深刻的体会, 如果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有效及时地反馈给政府, 将会使行政系统保持着一定的开放性, 有利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创新, 为新政策的顺利执行奠定基础。“管理者要求更多的信息以促进政策质量, 这通常需要依赖更多的公民的参与, 而不是更少的参与。……他们就应该转向公民, 把他们作为信息的来源。”因此, 乡级政府行政绩效的评价体系中必须有农民的声音, 形成一个民政参与的社区环境, 将会带来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四、创新乡级政府行政方式, 重塑农村社区的政治权威

乡政府行政必须考虑诸多环境因素、社会因素, 符合国情, 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 在宣传上、在行政方式的采取上都要考虑不同地区人们的行为习惯、传统观念等, 杜绝一刀切现象和政府的形象工程等。我国传统行政模式中行政方式的强制性已经带给了人们“后遗症”, 要治疗这种顽疾, 必须转变行政方式的单一性。如果继续以往的行政模式, 传达命令农民必须服从, 对违反者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 比如停电、罚款、甚至剥夺人身自由等, 这与依法行政是背道而驰的。在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政策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权利, 当权利真正摆在面前时, 农民却怀疑其真实性。例如,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行过程中, 有些地方干部工作方法简单, 只向农户收钱, 对新型合作医疗的内容、作用、运行过程及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宣传不够, 以致有些农民认为又是干部们在“圈钱”, 不知道合作医疗10元的投入到底能有多大的实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条件下, 许多政策是为民的政策, 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好, 那么如何行政, 使其真正得到农民的认可, 实现其政策制定的初衷, 这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乡级政府的行政模式导致了农民和乡政府之间关系紧张, 要改变这种状况, 重塑乡级政府的权威, 在行政方式的选择上必须尊重农民, 对农民要有充分的耐心, 善于做思想工作, 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政策, 多些行政指导、行政奖励等措施, 使行政方式的单一向行政方式的多元化发展。通过行政模式的变革, 真正树立起乡级政府的政治权威, 将为老百姓服务放在第一位, 将社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五、创新乡级政府协调机制, 促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

从乡级政府的行政组织特征来看, 乡政府行政的主体需要的是一个依法行政、高效、负责、协调的政府。乡政府在行政中不单纯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起到协调的作用。由于权责分配、资源分配等可能会导致不同地区乡村内部的冲突, 比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的走形变调等, 而强调组织特征就是体现一种协调, 实现政府行政的目标。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执行中, 因为涉及地域广泛、涉及中央到地方的各个层级的政府、涉及诸多的政府职能部门。乡级政府对上级政策的执行要充满创造性, 因地因时制宜, 及时与上级沟通, 更要及时了解政策的执行终端———农民的反应。因此, 对于乡级政府行政来说, 组织协调特征尤显重要。

从乡级政府行政的过程来看, 乡政府行政是一个系统的行动过程, 充分把握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互动影响将是农村有效行政的关键。如, 环境因素和政策输出之间、政府和农民之间、不同层级的政府之间、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之间等, 他们互相作用, 而最终体现在行政是否为农民服务上。在这样一个互动的系统中, 乡级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 这就是协调者、服务者的角色。协调过程是一个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从国家、民族、人民利益出发, 以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为目标。

协调机制的完善与否和协调方式的选择是否得当有着密切的关系, 直接决定着协调的效果。协调的具体方式很多, 比如与县级政府之间的沟通协调, 多通过会议的方式来进行或者乡级政府的干部通过正当渠道向上级反映问题;与诸多派出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 或者通过建立临时性的具有权威的协调组织来实现协调的组织协调;面对广大农民的行政公开, 以及农民正常的意见表达渠道来表达意见法;对广大乡级政府行政工作人员的协调多涉及到内部矛盾问题, 从公正的角度出发, 运用矛盾中和法, 或者在情况紧急情况下采取直接命令方式来解决矛盾以保证执行的顺利进行。

六、完善行政监督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主体的监督

权力有其运行特性, 容易造成权力的异化, 权力执行者将自身利益从社会利益中分离出来, 导致权力的腐败。行政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 是人民赋予, 具有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 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但是, 如果权力的配置不当, 或者缺乏对权力行使者的制约, 很有可能偏离公共利益的目标。“而要改变这种状况, 唯一的途径就是在政治体制中安排权力制约的结构, 从而以组织起来的力量和制度化的通道形成制约关系”。“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保持权力的服务性, 防止腐败, 克服权力运行的失范, 必须按照宪政的要求, 实现权力运行的法制化。由此就需要法律监督, 行政机关的行为必须有法可依, 依法行政。

农村行政监督机制的主体包括各级政府相关机构、部门、广大农民、新闻媒体以及研究机构等。作为政府更侧重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也是传统的监督模式, 但形式化的调研、参观等监督形式必须改变, 加大监督力度, 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农民群众是乡政府行政的监督主体之一。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 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 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农民了解政策、法律法规才能更好地监督政府行政。

监督体制的健全重在监督主体的强硬、监督行为的日常化、监督的有效性。例如, 在我国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方面目前就缺乏长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奖励扶助基金的运行没有严格的运行机制制约, 集资确认权、资金管理权、资金发放权和社会监督权衔接不好。按照政策规定, 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和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 夫妻年满60周岁后,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奖励扶助, 这项政策是在原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奖励优惠政策基础上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各地原有的计划生

提要本文从项目管理的角度, 阐述大学生学业项目规划以及大学生如何顺利完成学业, 为大学生实现大学四年之价值迈向成功人生的关键一步做出指导。

关键词:项目管理;大学生;学业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项目是为提供某项独特产品、服务或成果所承担的临时任务。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 是在一定的组织内, 利用有限的资源,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等要求的任务。“项目”是目前管理领域非常热门的一个词汇。从三峡工程到青藏铁路, 从一条生产线的投产到一个产品的研制……都可以是一个项目, 而本文试将大学生四年的学业看作一个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管理, 使大学四年光阴更具价值。

一、大学生学业与项目管理的内在联系

工作总是以两类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的, 一育政策的优惠仍然存在。在实际执行中, 有些地方认为奖励扶助资金由上面配套, 乡镇一级的压力可以减轻了;原有其他优惠政策落实不太好, 有些甚至以奖励扶助代替所有的优惠政策, 有的乡镇没有兑现省条例规定的一次性奖励, 并且支付资金有随意性。对于这样的执行, 首先是各级政府的监督, 检查专项资金和配套资金是否到位, 是否正确行使。其次是社会的监督, 包括新闻媒体和农民群众的监督。监督的目的是保证使利益导向工作的行政执行到位, 让广大农民逐步确立正确的生育观。对于监督主体的监督行为、反映的真实问题及可靠的结论要及时予以承认, 在积极性的调动下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 保证行政运行的高效。

乡级政府行政模式创新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 包括环境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 实现每个人的充分发展。因

类是持续和重复性的;另一类是独特和一次性的。任何工作均有许多共性, 首先工作要由个人和组织机构来完成, 它受限于有限的资源和时间, 必须遵循某种工作程序, 要有计划、执行、控制等内容。大学生学业与项目管理具有以下共同属性:

(一) 一次性。

项目有明确的起点和终点, 没有可以完全照搬的先例, 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复制。项目的其他属性也是从这一主要特征衍生出来的。在正常情况下, 一个人的大学只有一次, 失去了, 没有把握住, 想要重来, 不是不可能再回到大学, 只是路径已经不同, 心境已经不同。为此, 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大学生活, 为将来打好基础。

(二) 独特性。

每个项目都是独特的, 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自身的特点, 或者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与其他项目类似, 然而其时间和地点、内部和外部环境、自然和社会条件有别于其他项目, 因此项目的过程总是独一无二的。

□文/张晴1, 2

此, 乡级政府行政模式的创新要立足于培育新农民, 乡级政府的行政过程也应该成为服务农民的过程。乡级政府行政模式的创新是农村社区和谐发展的需要, 行政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和谐农村社区的建设。农村社区和谐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农民的参与意识, 有利于监督乡级政府的依法行政。乡级政府行政模式的创新将使农村社区发展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

大学生学业项目区别于其他项目是由于其提供的产品非常独特, 是一个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有力量贡献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于其内部而言, 每一个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背景都是独特的, 从学业项目规划到项目完工都必定是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个性化产品。

(三) 目标的确定性。

项目必须有确定的目标:时间性目标、成果性目标、约束性目标、其他需满足的要求等。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 对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简直是天方夜谭。大学生学业项目的目标, 即在有限的大学时光内 (一般为四年) 利用有限的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顺利完成学业, 成功走向社会。大学生的这种能力就是最终的成果性目标。

(四) 活动的整体性。

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相关联的, 构成一个整体。大学学业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相关联的, 有的会促进大学生学业的进展, 有的则会起到反作用。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学业为主, 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认

项目管理在大学生学业中的应用

摘要:乡级政府行政模式面临着行政服务意识欠缺、行政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 必然会制约我国农村社区的和谐发展。立足于推动农村社区和谐发展, 乡级政府行政模式必须进行创新。

关键词:行政模式,农村社区,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战略与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9.

[2]程竹汝等.政治文明——历史纬度与发展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推动农村金融和谐发展 篇4

2012-09-07 15:46:16 来源:hvae.hee.cn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2012年6月7日,8点。

距开课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兴隆县半壁山镇车道峪村送教下乡教学班就已坐满了人,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正在等待兴隆县职教中心专业教师高云凤打开移动多媒体……

针对兴隆县地广川多、广大农村群众收入较低这一实际情况,兴隆县职教中心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办学理念,服务全县“林果立县”发展战略,自2009年以来,更是把送教下乡工作作为科技兴农头等大事,为农村一线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人才,因地制宜推广普及农业实用技术,目前全县新技术、新品种已得到大力推广,送教下乡作用凸显,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严格三结合,送教下乡教学工作规范有序

在工作中,该校把规范和实效作为送教下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三个严格和三个结合扎实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一是严格招生程序,重素质。所有报名学员由村委会、各乡镇成人学校校长联名推荐,由各乡镇主管领导签字把关,党员学员还要交县组织部审批把关,再报“送教下乡”办公室,最后确定入学。截至目前,该校“送教下乡”培训班种植专业共招生三期21个班,921人。二是严格师资选派,重精干。为了确保教学的规范化、实效性,抽调国家级说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高云凤、省级说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文东、承德市“盆景果树第一人”史连春等精干师资从事“送教下乡”教学工作,他们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待人谦和,教学循循善诱,被学员亲切地称为“平民专家”、“棚室专家”。三是严格教学管理,重规范。他们根据学员综合素质、区域远近、果树经营管理水平等综合情况建立班委会、学员学习小组,制定《班务日志》、《学员守则》等详尽的班级管理制度。规范教学,严格做到教学工作有计划、有内容、有时间、有地点,及时公示“送教下乡”教学、实践指导等多方面信息。贴近农村实际,对课程设置、学制安排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开设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术和综合实践课。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该校送教下乡管理工作已日趋规范完善。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他们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送教下乡与该县“5511农业科技推广工程”有机结合、与当地农村发展有机结合、与当地产业特色有机结合。他们采取理论讲授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面授与自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田间树下讲解相结合、书本知识与远程网络教育相结合、实训基地实习实验与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相结合、专业户示范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确保教学实效。

抓典型提效益,“辐射式”科教兴农模式进一步完善

在长期的科教兴农工作中,该校摸索出了以教学点为平台的“辐射式”科教兴农模式,建立科技示范乡镇3个,示范村20个,示范户100个,指导帮助优秀学员成立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服务队,充分发挥服务三农作用。北水泉乡塔前村130户村民参加的“清香核桃合作社”,在该校专业教师的技术指导下,经营规模近500亩,已初见经济效益,预计丰产后产值可达500余万元。在兴隆县职教中心的帮助下,全县已建有富兴果品、明龙板栗、富翔苹果、汇利红果、佟家沟安梨等几十个专业合作社,许多送教下乡学员在其中发挥着骨干作用。为更好的服务果农,该校专业教师组织送教下乡学员组成专业服务队,深入各个乡镇为农民提供修剪、嫁接等服务,解答技术难题。省级劳模、车道峪村党支部书记赵久广带领该村10余名学员从兴隆职中盆景基地引进苹果盆景2000余盆,目前长势良好,经济效益明显。农民通过这些示范户感知到了科技的力量,纷纷积极主动的学典型、学技术,从而带动了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辐射式”科教兴农模式起到了实质性的功效。

强宣传促经济,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兴隆县职教中心根据既定的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引进规划,结合“送教下乡”工作一并实施,从而更加快速、便捷。截至目前,已培训推广“板栗密植园丰产栽培技术”、“板栗实膛修剪技术”、“山楂加工果丰产栽培技术”、“大桃丰产栽培技术”、“罗马尼亚杏三主一甩法修剪技术”、“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清香核桃丰产栽培技术”、“盆载果树栽培技术”、“新高梨修剪技术”、“山楂落头开心提质增效技术”等新技术10项,引进推广了新特优品种巨型山楂“大五棱”、美食山楂“蒙山红”、大甜山楂“超金星”、大旺、歪把红,杏树新品种四两红、罗马尼亚,核桃新品种清香、纸皮,板栗替码珍珠、燕山红等各种果树新品种11个,辐射全县所有乡镇,通过“送教下乡”学员、示范户的示范栽培,丰产后平均亩增效300元以上,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推动了县域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开展“送教下乡”工作过程中,该校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师资、设备、场地、信息等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首先是对农民进行思想文化教育。通过广播、科技墙报、科技之声电台以及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等方式宣传中央文件、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等党在农村的惠农政策,让农民掌握法律知识,接受新文化,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半壁山镇车道峪村成人学校每周一、周五进行半小时的科技大喇叭广播,每周日晚组织专题讲座,内容为农事科技、法律常识、文艺采风、卫生保健。由于活动形式灵活,内容喜闻乐见,很受村民欢迎。其次是资源共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他们充分利用各乡镇成人学校优势资源,面向农民定期开放图书室、微机室、远程教育网及其它活动场所、设施,指导农民上机、上网,查阅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让农民享受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大力开展每个教学点为新农村建设做一件好事活动。组织农民建立秧歌队,举行农民篮球赛,召开农民运动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对农村移风易俗,树立现代农村生活观念,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起到积极作用,促进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推动农村金融和谐发展 篇5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服务外包,中心依附型

从世界范围来看, 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地将业务转交外包服务商完成, 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绩效的目标。目前, 我国由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其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农村金融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金融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探讨如何通过金融服务外包来推动农村金融机构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金融机构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

2005年2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金融服务外包定义为: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 (为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 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从价值链角度看, 金融服务外包是金融机构将金融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环节中原本自营的非核心、附属业务或流程, 外包给内部专门的运营中心或外部专业服务商来完成。金融服务外包按业务内容可分为信息技术外包 (ITO) 、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知识处理外包 (KPO) 。

国内银行业20世纪90年代进行的信息化建设, 直接推动了IT业务外包, 而且促进了金融前后台业务的分离和业务流程外包。近几年, 金融机构业务流程外包作为提升运营效率和改善业务流程的重要手段, 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金融服务外包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

1. 金融服务外包可以降低金融机构经营成本。

降低经营成本是金融服务外包最初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IT业务外包, 金融机构可以有效降低在IT技术和产品服务方面的成本。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外包业务中IT业务外包非常普遍, 特别是在金融机构软件开发维护、终端用户支持、网络管理等信息技术外包 (ITO) 领域更为明显。德勤会计师事务所2004年在美联储理事会会议上做的《银行业务离岸及跨境外包情况》报告, 估计在离岸外包的金融机构中, 半数左右的企业节约了超过40%的成本, 优秀企业节约了60%的成本。

金融机构通过服务外包降低的成本, 实质上是人力资源或知识资源在金融机构和外包服务商之间的“套利”活动, 成本的节约来源于发包方金融机构和接包方之间的员工工资差异, 或接包方在专业领域的经济规模、较高的管理水平和生产率。根据比较优势通过外包形式进行的分工能显著提升金融企业的福利和效率。

2. 金融服务外包可以增强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金融业服务水平的提升, 各金融机构向社会提供金融产品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依靠金融行业的传统竞争方式已难以凸显某个金融机构的竞争优势。金融机构需要调整自身产品价值链, 重新确定核心竞争力, 在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打造竞争力, 将自身优质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中, 提高金融机构整体快速反应能力、客户价值开发和新产品创新能力, 从而建立和强化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对金融机构来说, 非核心业务环节更适合于外包, 例如信息系统投资并非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 而属于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是为正常经营提供稳定的软硬件环境, 两者都不属于金融机构核心的、具有竞争力的业务。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非核心业务外包与外包服务商形成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借助外部最优的专业化资源对非核心业务予以整合, 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并增强自身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3. 金融服务外包可以提升金融机构整体运行效率。

通过业务外包, 金融机构可以获得外包服务商的优势资源, 借以武装自己, 提高自身的业务管理水平, 缩短新业务拓展周期, 缩短进入市场时间, 及时抓住市场机会。

我们可以信用卡业务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借助信用卡服务提供商, 由后者提供贷记卡、IC卡、准贷记卡、借记卡的申请处理、卡片管理、账户管理、授权管理、风险管理等覆盖整个信用卡业务流程的全部系统模块, 并符合包括中国银联、Visa、Master Card等主要卡组织的相应规范。通过业务外包, 发卡银行只需做好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和资信评审, 把信用卡流程中最耗费时间和成本较高的环节外包给专业公司。金融机构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后, 企业人员结构得以简化, 组织更加有效, 增加了银行的工作灵活性, 既提高了管理效率, 又满足了客户的需要。

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银行是农村金融机构的主体, 是县域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和信贷资金投放的主要提供者。农村金融机构能否加快发展, 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金融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布和流动。

随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政策的放宽,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不断出现, 截至2010年底, 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09家, 其中开业395家 (村镇银行349家, 贷款公司9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37家) , 筹建114家, 同时新设立“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2 451家。但与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和资金的需求相比, 农村金融供给还有较大的差距, 难以满足现时需要, 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1. 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数量不足。

农村中小企业、个体经营户和农户对信贷资金的需求规模不大, 且其地理位置分散、资金小额、服务个性化的特点使农村信贷市场和城市工商业信贷市场相比成本较高。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 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 在农村开设网点的积极性并不高。

目前农村地区虽然有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乡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且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 但在广大农村地区, 截至2010年底仍有2 313个乡镇还没有任何金融机构, 占到全国乡镇数量的6.8%。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少, 网点数量不足, 无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导致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2.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后劲不足。

作为商业金融机构的农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 在农村设立的网点太少, 其网点设置偏重于城市, 在乡镇、偏远地区开展业务的积极性不高, 实质上其金融服务有脱离农村、远离农民的现象。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由资本金和吸收的存款构成, 存款来源少、稳定性差, 缺乏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已成为制约这些小型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瓶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民间资本投资能力逐步增强, 非金融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民间资本虽有参与农村金融的积极性, 但其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3. 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有农村银行法人 (含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3 349家, 从数量上看不很小, 但这些金融机构多数规模都较小, 放贷能力十分有限。加之相关政策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营有较严格的要求, 使得部分新型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受到限制, 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 无法提供贴近农村市场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再者, 农村的金融中介机构很少, 以致资产评估、担保公司、征信登记等中介服务难以正常开展, 降低了金融供给效率。还有农村尚未形成完善的风险防范、分散机制, 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的吸引力不足。另外, 农村金融提供的融资、避险、理财等功能性服务不完善, 金融服务供给难以满足农村多样化金融需求。

三、农村金融机构开展服务外包的路径探讨

1. 农村金融机构应采用中心依附型的外包模式。

金融机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 根据各自的资本实力、业务特点, 在开展服务外包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服务提供商和外包模式。

传统的外包模式是服务商为银行提供一对一的外包服务, 或银行为了分散风险而将一项业务拆分开来外包给不同的服务商, 例如国家开发银行将网络外包给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 硬件外包给惠普, 核心业务系统和决策管理系统外包给国外软件公司, 有关的系统集成和开发则外包给神州数码。

中心依附型外包模式是指以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银行或组织为中心, 其他银行围绕在这个虚拟中心的周围, 共享这个虚拟中心的资源。IBM公司将其称为“随需应变” (On Demand) 的外包模式。

农村的整体条件比城市差很多, 农村的金融机构规模和实力均有限, 业务量也局限于很小的范围, 农村金融机构将某一项业务单独外包给服务商不一定能够产生预期的外包效果, 且外包前期的契约签订成本相对较高, 从经济角度看成本超过收益, 从发包方和接包方的角度来看都没有可行性。农村信用社、乡镇银行、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 在业务类型和经营特点方面有很多共同点, 业务外包的需求特别是IT业务的外包需求基本一致。因此农村金融机构非常适合采用中心依附型外包模式。各金融机构可以联合起来, 将某类业务外包给外部统一的服务商。

2. 大力推动农村金融机构的信息技术外包。

现代银行业中, IT系统已经成为支持金融业务运转不可或缺的环节。但IT系统高额的资金投入和专业技术要求, 即使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也需要进行IT业务外包。

对于农村金融机构而言, IT系统同样是开展业务的必备条件, 但在IT系统建设上一次性投入大笔资金, 对资金实力有限的农村金融机构而言是不经济的。而且信息技术发展变化迅速, 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 农村金融机构没有相应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来快速更新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 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相应软硬件设施的功效。

从目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条件来看, 采用信息技术外包将系统开发和运营工作直接交由专业的IT服务商完成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有较好的发展前途。农村金融机构无需一次性投入巨资建设IT系统, 不用维护复杂的应用系统, 也不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这一方面节省了软硬件设施建设费用, 另一方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部署已经成熟的信息系统, 及时推出新的业务品种和服务渠道, 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总体使用和维护成本。

3. 探索和推广业务流程及知识处理外包。

对大部分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村镇银行而言, 受资金、员工队伍规模的局限, 营业网点少, 并且业务处理系统是基于简单的内部网络, 存在结算系统不通畅的问题, 如通存通兑、代收代付、信用卡及电子银行等业务难以开办, 甚至还不能提供其他商业银行都具备的、与客户需求相适应的服务。通过业务外包, 农村金融机构可以获得服务商的智力投资以及外包伙伴的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 可以获得其自身无法实现的多样化金融服务, 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拓展农村金融市场。

国内提供银行业务流程外包的服务承接方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多环节的业务流程、知识处理外包服务:为金融机构提供凭证的传送、影像化处理、数字化处理、整理、保管、调阅、销毁、以及信息技术等全流程凭证管理服务;提供网点转型咨询、非核心流程外包、服务质量调查等网点管理服务;提供从信用卡申请表派收, 到影像化、数字化处理、电话调查、预期账款催收等信用卡全流程服务;提供营业网点转型、任职资格体系构建、培训体系建设和管理能力提升等综合性金融咨询及培训服务。

4. 尝试作为接包方承接农业信贷业务。

为引导金融信贷资金在农村地区增加投入, 推动金融机构扩大“三农”服务, 相关部门通过出台适当的财税补贴、税收优惠、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等鼓励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业务。

农村金融机构立足农村, 对农业经济的特质、产业特点和区域内居民情况更为了解, 能够在源头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而能很好地控制不良贷款的来源, 降低贷款风险, 双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信贷业务外包。国内商业银行由于直接经营小额农业信贷业务成本较高, 一般其精力不会放在这方面, 不过, 它可以将自身的农业信贷业务外包给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作为接包方, 可以提供贷款申请人 (农户或企业) 的资信状况调查和申贷项目评估、监督和管理贷出资金的使用状况、在贷款到期时回收等服务。在这种外包关系中, 农村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以一定的比例分担风险、分享利息收入, 能够使农村金融机构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也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信贷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Outsourcing inFinancial Services.The Joint Forum, 2005;4

推动农村金融和谐发展 篇6

2011年4月, 为破解云南金融支持“三农”难题, 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在全国首创金融服务“三农”, “一创两建”即: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为加快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012年, 镇沅县被普洱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试点县, 镇沅县以此为契机, 积极探索有力举措, 推动辖区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 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

镇沅县自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以来, 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 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创新宣传模式、完善采集机制、发挥示范效应, 全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了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形成了农民增收、金融机构增效、政府满意的多赢格局。

(一) 健全组织机制

坚持“政府主导、央行推动、多方参与、共同受益”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 落实工作支持经费80多万元, 并分级设立了县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乡 (镇) 农户信用等级评价小组、村信息采集小组“三级”组织领导机制, 统筹试点乡镇、非试点乡镇和涉农金融机构各方力量, 加强工作协调配合, 合力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保障农户信息采集建档工作实效推进。

(二) 创新宣传模式

打破传统宣传模式, 除在金融机构网点设柜摆摊、播放电子屏、悬挂横幅、开设专门服务窗口外, 积极联动乡镇、农经站、村委会领导、工作人员开展宣传, 扩大宣传受众面, 使得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相关征信知识进社区、进乡村、进农户、进人心。

(三) 完善采集机制

依托“云南省农户信用信息系统”, 制定统一的采集指标体系、信用评价标准。实现统一农户信用信息采集、统一农户信用等级评价、统一使用人民银行“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三统一”;实现建立农户信用、农户资产、授信额度“三联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资产抵押贷款、农户联保贷款“三联动”;政府、银行、农户“三联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同时, 充分发挥农信社的主力军作用, 利用机构网点、人员和客户资源等优势, 推进宣传、培训及采集工作, 同步动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等参与信息采集录入, 扩大了农户信息建档的广度和深度。

(四) 发挥示范效应

引导涉农金融机构采取“边采集、边评定、边授信、边贷款”的模式, 对符合条件的建档农户积极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 并给予贷款优先、额度放宽、手续简便、利率优惠等优惠, 激励农户参与信息的积极性。同时, 开展农户青年信用示范户工作, 将信用记录良好、遵纪守法的“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等作为优先建档、评选对象, 并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树立诚信致富典范, 扩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舆论影响。

二、取得的成效

镇沅县紧密结合当地经济金融实际, 大胆创新、不等不靠, 积极组织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和各乡人民政府开展合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截至2013年末, 在普洱市率先实现了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

(一) 试点工作全覆盖

截至2013年末, 完成全县109个行政村45717户农户档案采集, 采集建档面达100%;实际导入“云南农户信用信息系统”41774户, 占采集农户总数的97.06%;导入系统农户数占全县农户总数的93.13%。其中省定试点乡 (镇) 采集面达到100%;截止2014年6月末, 共评定信用乡 (镇) 4个、信用村64个、信用农户25755户, 其中:A级信用户4953户、AA级20585户、AAA级217户。信用乡 (镇) 占全县所辖乡 (镇) 数的44.44%, 信用村占全县所辖村委会的58.7%, 信用农户占全县所辖农户56.34%。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建档面及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创建面均达到了省政府确定的试点目标。至此, 镇沅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三信”评定工作圆满完成。

(二) 农村信用环境得到改善

镇沅县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 广泛开展征信宣传和诚信教育。在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共组织辖区2家涉农金融机构15个营业网点、4个试点乡镇、5个非试点乡镇共计50多名金融机构业务骨干、500多名村干部直接参加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宣传工作10余次, 张贴《宣传海报》1000份, 向农户及社会公众散发宣传资料20000余份, 广泛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和信用知识、金融知识、信贷政策、金融产品的宣传工作, 帮助农户了解金融知识, 增强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从宣传规模、宣传时间、宣传范围上确保了宣传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成效。信用观念深入村、户, “诚信致富”观念在广大农村扎根,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信用观念深入地头田间。群众守信意识、创争意识明显增强, 农村信用环境的改善, 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和金融部门经营效益的提升。

(三) 实现信用评级成果的实际应用

2014年6月末, 镇沅县涉农金融机构完成贷款授信农户27092户, 授信金额135360万元, 授信面64.85%。其中有贷款余额的信用农户贷款户数为20830户, 贷款余额71163万元;信用农户贷款面达已评定信用户总户数的49.86%。授信额度方面, 针对农户经营承包资产规模的扩大, 金融机构对农户的授信额度相应增加, 由先前的5~10万元调整为10~30万元, 提供多种金融产品供不同农村客户的选择, 以满足不同层次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贷款利率方面, 农业银行县级支行、农村信用社均对信用农户实行了不同程度的贷款利率优惠, 其中农村信用社实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5%低于非信用农户0.05个百分点的利率优惠幅度。在贷款审批效率方面, 各涉农金融机构以人民银行“三信”评定信用等级为参考, 大幅缩减了金融机构对农户资信调查时间, 提高了贷款审批效率, 减化了贷款发放流程, 降低了信贷审批成本。在贷款办理便捷性方面, 农户贷款流程进一步减化, 大大缩短了贷款办理时间, 进一步降低了农户的融资成本。

(四) 信贷支持“三农”力度明显增强

金融机构先后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贷免扶补、大学生村官创业、“美丽乡村建设”贷款等一批创新金融产品。截至2014年6月, 各项贷款余额211432万元, 比年初增加18721万元;涉农贷款171997万元, 占比达81.35%, 比年初增加6602万元, 其中农户贷款132346万元, 中小微企业贷款26838万元,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2810万元, 林权抵押贷款5574万元, 小额担保贷款15295万元, 贷免扶补贷款1721万元,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375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一) 试点成果未得到充分运用, 信用农户贷款优惠利率定价单一

目前, 镇沅县涉农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的农户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了优惠。但在优惠利率执行上较为单一。农村信用社虽然对信用农户进一步扩大了贷款额度和期限, 做到了“一次核定, 随到随贷”, 但未能有效区分不同信用等级农户, 统一对信用村 (组) 农户贷款利率按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上浮35%进行“一刀切”, 这与金融服务“三农”“一创两建”工作内容和目的不尽统一。特别是人民银行于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进一步扩大后, 金融机构通过利率这一市场工具选择优质客户的作用未充分体现。

(二) 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使用率及更新频度较低, 信用信息共享困难

各涉农金融机构与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缺乏有效对接, 机构之间农户信用信息不能实现共享, 造成资源浪费和增加社会成本。目前所采集的信息, 都是2011年农户家庭经济信息, 及时更新农户家庭经济信息, 充分发挥信息评价参考作用, 实现信息适时更新和共享, 是提高成果利用率必由之道。

(三) 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发展滞后, 农村信用担保市场空白

目前, 镇沅县涉农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主体之间的信贷往来主要使用信用担保、多户联保的担保方式。但随着农户经营的规模化、信贷需求的多样化和资金需求量的增加, 已不能满足农村融资和防范信贷风险的需求, 亟待专门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成立。虽然镇沅县已有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 (镇沅县富源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 其担保对象主要为辖内小微企业, 而且规模小、业务滞后、发展不充分, 担保业务主要集中于市区, 业务覆盖范围十分有限, 广大农村仍是信用担保业务的盲区。

(四) 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 风险补偿基金亟待扩大

虽然县人民政府开立了一个担保基金专户, 专门用于全县小额担保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担保和风险补偿, 金额尚不到100万元。别说用于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损失的补偿, 就连用于对全县近2.57亿小额担保贷款所需的担保基金额度都远远不足。

四、建议和措施

(一)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调节作用, 科学合理制定信用农户贷款阶梯优惠利率

农村信用社要坚定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 在坚持成本效益、区别对待、择优扶持、风险匹配的原则下, 细分市场。按照农户类型、信用等级、担保方式和贷款品种等细化利率定价。在坚持成本科学、风险可控、效益既得的基础上, 凸显利率定价的差异化和支农宗旨的责任化。

(二) 加强纵向横向联系, 整合社会资源, 实现农村信用信息在金融机构间实现共享

针对农户信用信息系统信息使用覆盖面不广泛的问题, 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扩大信用信息数据库在辖区的运用。将农户信用信息系统接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作为个人征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更好地服务于金融机构和各有关部门。同时, 依托政府网站设立专版发布信息, 编发各类简报等, 实现对守信用农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表彰、政策扶持, 体现出对守信行为的正向激励作用。

(三) 提高农户系统信用评级结果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

要加强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数据更新工作, 不断提高农户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质量, 为农村信用体系创建成果的应用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要提高农户信息管理系统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 扩大评级结果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单位的应用, 进一步提高信用评级结果的权威性。要进一步完善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功能, 全面、准确地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提供农户、农村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的基本信息、资产信息和经营项目信息, 不断地扩大农户信息管理系统评级结果应用的社会影响力。

(四) 推动设立专业信用评级和担保评估中介机构

按照“政府推动、企业管理、市场运作、受益风险自担”的原则, 设立独立企业法人性质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 专门承担农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担保业务。探索推进承包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权等的抵押、担保、转让, 促进银保共享评估结果, 疏通农户与金融机构融资对接渠道, 有效解决融资障碍。出台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对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优惠政策, 为建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创造宽松的政策条件。

(五) 健全风险补偿机制, 充实风险补偿担保基金

1. 继续推广“安贷保”等银保合作产品, 充分发挥保险对信贷风险的分担和补偿作用, 有效规避信贷风险。

2. 完善“贷款+保险”模式, 拓展特色农业生产银、保合作业务, 推动创新特色农业保险、特色养殖保险、蔬菜种植大棚险等现代农业保险新产品, 为涉农贷款提供保障。

3. 协调有关财政、农业部门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对农村信用社发放涉农贷款损失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偿。

摘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增强农户信用意识, 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要是依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为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等农村经济主体建立电子信用档案和信用评价体系, 改善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 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入,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金融稳健的系统化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上一篇:临床教学的思考下一篇: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