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退出壁垒

2024-09-05

进入退出壁垒(精选九篇)

进入退出壁垒 篇1

企业的进入退出( 优胜劣汰) 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在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大规模的企业进入和退出,Brandt et al ( 2012) 认为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过程。国有和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从1998年的16万家增长到2007年的近34万家,10年间增长了1倍,而且每年的进入退出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市场进入壁垒既是决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重要因素,也是完善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变量,为此本文基于对称性进入退出壁垒假说实证分析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因素。

关于进入壁垒的开创性研究源于Bain ( 1956) ,他将进入壁垒定义为一种市场状况,即在位企业可以把价格提高到竞争水平之上而不会引起其他企业进入。Orr ( 1974) 构造了影响企业进入的理论模型,将影响企业进入的因素分为进入壁垒、获利机会和结构要素,并以加拿大制造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广告密集度和市场集中度构成进入壁垒。Kessides ( 1986) 进一步分析了广告对企业进入的影响,认为广告对企业进入的影响取决于三方面影响的总效应: 无法收回的广告成本、广告的规模经济以及广告的产品差异化所带来的利润优势。总体上,广告对企业进入影响的效应为正,表明广告创造的产品差异化占主导作用。

国内学者关于企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基本上遵循Orr ( 1974) 理论模型,但主要基于产业层面数据,这样只能度量产业的净进入企业数量,而无法区分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吴三忙( 2009) 利用2003 - 2006年的26个制造业产业数据,以产业的净进入企业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发现资金利润率和行业风险是影响企业进入退出的主要因素。杨天宇和张蕾( 2009) 利用2004年全国工业普查的153个三位代码的制造业截面数据发现,利润率和集中度对企业的进入具有正向效应, 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对称性假说没有得到实证支持。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某一特定产业的企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例如,杨蕙馨( 2004) 以汽车制造和电冰箱制造业为例,认为利润率既不是激励厂商进入的动机,也不能导致企业退出, 制度因素和制度壁垒是影响企业进入退出的主要因素; 黄健柏等( 2006) 以中国钢铁产业为例, 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企业进入与行业利润率之间的动态关系; 陈艳莹等( 2008) 分别从行业层面和省份层面分析了服务业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因素。

区别现有文献,本文关于企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研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关于企业进入退出状态的界定。国内学者对于企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基于产业层面数据, 由于产业数据只汇报总体企业数量,进而只能确定净进入的企业数量,而无法分别确定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数量。对企业状态的界定不清可能导致实证分析结果的偏差或不一致,为此本文则根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代码、名称等信息来界定进入和退出企业。二是关于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对称性假说。本文依据Caves and Porter ( 1976) 提出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对称性假说,在分析影响企业进入退出的因素时,不仅要考虑进入壁垒,还要考虑退出壁垒的影响。通过对进入壁垒相关概念的梳理,本文将进入壁垒界定为沉没成本、规模经济和广告,并进一步分析了在中国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特有的行政性壁垒。

二、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退出的基本特征

( 一) 数据

本文数据源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其统计对象为全部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 年销售产值在500万元以上) 的非国有企业。我们使用2004 - 2007年的企业数据,因为2004年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工业普查,一些规模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并没有统计到2004年之前的数据库中,但从2004年开始这些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根据聂辉华等( 2012) 所指出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存在的数据质量问题,本文采用如下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剔除: ( 1) 总资产、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净值余额、工业增加值、工资、销售产值小于等于0或为缺失值;( 2 ) 总资产小于流动资产;( 3 ) 本年折旧大于累计折旧; ( 4) 出口交货值、广告、 研发投入小于0或为缺失值;( 5) 企业就业人数少于10人; ( 6) 非制造业企业。

( 二) 企业进入退出度量与分布特征

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每个企业都有一个唯一的法人代码,参照Foster et al ( 2008) 的做法,我们根据企业的法人代码来界定企业是进入者、退出者或在位者( 连续存在) 。具体而言: 第t年退出的企业指第t年出现在数据库中而t + 1年没有出现的企业,第t年连续存在的企业指在t和t + 1年同时存在的企业,进入企业则是指第t - 1年没有出现而在第t年出现的企业。根据我们对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的定义,2007年不存在退出企业1。根据企业进入和退出状态,我们在四位代码产业层面( GBT4754 - 2002的行业分类标准)2定义进入率和退出率: 第t年进入率等于第t年进入企业占第t年全部企业的比重,第t年退出率等于第t年退出企业占第t年全部企业的比重。

由于样本期内部分企业可能因改制或所有权变动而导致企业代码变更,如果只根据企业代码来界定企业状态,可能会将一些存活企业列为退出企业。为此,我们根据Brandt et al ( 2012) 提出的方法,根据企业名称、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信息对企业代码进行匹配,以保证企业代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此外,由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统计对象为全部国有企业和规模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一些非国有企业可能在某些年份达到规模以上, 而在某些年份属于规模以下,即企业在数据库中出现间断的情况,对于这类企业我们将其视为连续存在企业。

表1汇报了2004 - 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退出的基本特性,我们从进入率和退出率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总体上看,整个制造业保持了较高的进入率与退出率,分别为24. 7% 和14. 3% , 而且除烟草制造业外,其他行业的进入率明显高于退出率。进入率与退出率差异程度最高的行业为木材加工、竹、藤草制品业,最低的行业为烟草制造业。从各年份的进入退出情况看,2004年的平均进入率达到47. 3% ,明显高于其后三年,原因可能是2004年进行的全国工业普查使更多的非国有企业进入工业企业数据库。

( 单位: % )

注: 两位代码行业的进入率与退出率根据四位代码行业进入率与退出率的加权平均,以四位代码产业的工业增加值作为权重。资料来源: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作者的计算( 下同)

三、研究设计

( 一) 进入壁垒、退出壁垒与对称性假说

Bain ( 1956) 将进入壁垒定义为一种市场状况,即在位企业可以把价格提高到竞争水平之上而不会引起其他企业进入,并将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界定为进入壁垒。Stigler ( 1968) 将进入壁垒定义为在位者对潜在进入者的成本优势,认为Bain ( 1956) 对进入壁垒的定义并不合理,成本优势和规模经济不会构成进入壁垒。 Mc Afee等( 2004) 将进入壁垒区分为经济意义上的进入壁垒( 以下简称经济进入壁垒) 和反托拉斯壁垒( Antitrust) ,而规模经济属于反托拉斯壁垒,沉没成本属于经济进入壁垒。成本优势其实是一种沉没性进入成本,即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必须付出的投资,这样的投资在退出时无法收回,即沉没性进入成本。Sutton ( 1991) 区分了外生性和内生性的沉没成本,潜在进入者进入市场所付出的投资是一种外生性沉没成本,广告是一种内生性沉没成本3。Cariton and Perloff ( 2000) 认为影响企业退出市场的能力也是影响企业进入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退出成本很高,那么退出激励就会减少; 如果不能弥补沉没成本,那么退出市场的成本就很高。退出成本和市场进入成本一样都会阻碍潜在进入者进入,这样的退出成本就是退出壁垒。

关于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对称性假说由Ca- ves and Porter ( 1976 ) 提出,他们认为Bain提出的进入壁垒也会构成退出壁垒,并强调沉没成本不仅会对企业进入构成进入壁垒,而且在企业退出时也构成退出壁垒,即对称性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假说。也就是说,如果一种壁垒影响企业的进入,由对称性假说,也会影响企业的退出,而且对进入和退出的影响机制( 系数符号) 一致。综上, 我们将进入( 退出) 壁垒定义为沉没成本、规模经济与广告。此外,我们进一步考虑了在中国市场化转型过程中所特有的行政性进入壁垒。陈林和朱卫平( 2003) 认为政府对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行业设置了较强的行政进入壁垒,阻碍企业的自由进入与退出。

( 二) 计量模型与变量定义

根据上述对称性壁垒假说,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因素,具体设定如下:

其中,i和t分别表示四位代码行业和年份; y为被解释变量,以四位代码产业层面每年进入企业和退出企业数量的对数表示; Barrier是核心解释变量进入( 退出) 壁垒,包括沉没成本、广告、 规模经济和行政壁垒; X表示影响企业进入退出的其他控制变量,如行业利润率、市场集中度、行业平均规模以及贸易开放程度。本文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通过行业的个体异质性 α 来控制一些不可观测的行业特征的影响,进而避免遗漏变量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所有的变量均定义在四位代码行业,具体定义如下:

1. 核心解释变量

( 1) 沉没成本sunk 。依据Gschwandtner and Lambson ( 2006) 关于沉没成本代理变量的构造方法,我们以四位代码产业资本总额与劳动力比值的对数度量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潜在进入者为进入市场获得生产技术而付出的投资,这是一种无法收回的投资。这样的沉没成本对于进入者而言是一种额外的成本,可以保护在位者使其提高价格而不会导致潜在进入者进入。

( 2) 广告密集度adv ,以四位代码产业内的广告支出占销售产值的比重来度量。Tirole ( 1988) 认为,经济学家对广告通常持有两种观点: 一是把广告看做是向消费者提供信息,从而使他们做出理性的选择; 另一种观点认为广告会愚弄和劝诱消费者,创造不真实的差异化而不是减少信息的差异化。广告虽然可以带给消费者关于商品属性、 零售地点、价格、特点等信息,但由于广告费用的高昂,广告不能告知消费者关于商品的所有信息, 因此商品被差异化了。

( 3) 规模经济mes ,以最小有效规模来衡量。 最小有效规模是指平均成本最低时的最小产量水平。由于不同行业最小有效规模产量存在差异,依据Shapiro and Khemani ( 1987) 的方法,以最小有效规模产量比行业总产值( 市场份额) 来衡量规模经济,也就是说,规模经济等于四位代码产业内企业市场份额分布的中位数。

( 4) 行政壁垒state ,以四位代码产业内的国有经济比重作为代理变量。刘小玄( 2003) 认为国有企业的规模变量能够与国有制结合起来,可以作为包括制度因素和生产因素在内的市场进入壁垒的标志。故本文结合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 “登记注册类型”指标,将国有企业、国有独资企业、国有联营企业、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算做国有性质企业,以其市场份额来度量行政进入壁垒。

2. 其他控制变量

( 1) 行业利润率profit ,以行业的利润总额与销售产值的比值度量,可以反映企业进入动机。 Orr ( 1974) 认为利润率对企业的进入影响为正, 而根据对称性壁垒假说,我们预期其对退出的影响为正。

( 2) 市场集中度hhi ,以赫芬达尔指数来度量,可以反映整个行业的竞争程度。由于计算的市场份额以小数定义,这可能导致计算的赫芬达尔指数偏小,所以我们对所计算的指数乘以10进行标准化处理,即hhi = 10∑sk2,sk表示企业的市场份额。

( 3) 贸易开放程度trade ,等于行业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比重,可以作为贸易壁垒的代理变量。贸易壁垒越低,则贸易开放程度越高,因此我们预期贸易开放程度的估计系数为正。

( 4) 平均企业规模scale ,以行业内所有厂商就业人数对数的平均值来控制。

所有变量的定义及预期系数符号如表2所示。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 相关性分析

首先,我们关注各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这可能影响各解释变量估计系数的方差和显著性。表3汇报了各解释变量与进入退出的Spearman相关系数矩阵,各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 7,方差膨胀因子VIF的取值范围在[1. 06,1. 73] 之间,说明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表3的左下部分汇报了各解释变量与进入的相关系数,右上部分为解释变量与退出的相关系数。沉没成本和规模经济与企业进入( 退出) 负相关,广告密集度与企业进入( 退出) 正相关,进入退出壁垒的相关系数符号与我们预计一致,满足对称性壁垒假说。

注: 所有变量均定义在四位代码产业。

注: 进入企业的统计为区间为2004 - 2007年,样本量1 652; 退出企业的统计为区间为2004 - 2006年,样本量1 238。

( 二) 基本回归结果

面板数据模型可以解决遗漏变量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通过控制截面数据的个体效应 α 来控制不随时间变化的不可观测的变量,如行业特征。 根据个体效应 α 与其他解释变量是否相关,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方法可以分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估计。无论 α 与其他解释变量是否相关,固定效应估计都是一致的; 如果 α 与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则随机效应估计更加有效。究竟是采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估计可以通过Hausman检验来判断。

表4分别汇报了对称性壁垒与企业进入退出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估计结果。模型( 1) 和模型( 2) 以行业进入企业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模型( 3) 和模型( 4) 则以行业退出企业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沉没成本和规模经济与企业进入退出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上负相关,广告与企业的进入退出显著正相关,而且沉没成本、规模经济和广告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满足对称性壁垒的假说,这一结果与我们之前的分析一致。表4还同时汇报了是否存在个体异质性的检验统计量。无论是固定效应模型的F检验还是随机效应模型的Breusch -Pagan的LM检验,都在1% 的显著水平上拒绝了不存在个体效应的原假设,表明通常的OLS估计结果是不一致的。Hausman检验的结果表明,在1% 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了 “ αi与模型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的原假设,应当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注: ( ) 内数值表示t统计量,FE表示面板数据模型的固定效应估计,RE表示随机效应估计。***、**、*分别表示10% 、5% 和1% 的显著性水平。

以国有经济比重作为行政壁垒的代理变量, 结果显示其对企业进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与企业退出显著正相关,行政壁垒不满足对称性壁垒假说。一方面,在2004 - 2007年,国有经济比重从13. 1% 下降到9. 3% ,市场开放激发了大规模非国有企业进入,而且以国有企业退出和非国有企业进入为特征的产业重组激发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另一方面,行政壁垒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取决于政府的行政干预方式。例如,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等行业,国有经济要保持绝对控制力,在电子信息、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国有经济要保持较强控制力。行业利润率作为影响企业进入退出的动机因素,其估计系数为负。 利润率可以反映行业的垄断势力和市场力量,利润率越高表明该行业的垄断力量越强,新进入企业相对于在位企业的市场力量越小,进入越困难, 而在位企业也不会轻易退出。例如,整个制造业平均利润率最高的行业为烟草制造业,而该行业的进入率要小于退出率。市场集中度对企业进入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市场集中度越高的产业,在位企业对新进入企业的影响越大,阻碍企业的自由进入与退出。贸易开放程度与企业进入显著正相关,贸易开放程度越高,贸易壁垒越低,贸易壁垒的降低会促进企业进入。另外,我国实行的一些促进企业出口的贸易政策( 如出口退税和贸易补贴) 鼓励企业进入,但贸易开放程度对企业退出的影响并不显著。行业规模与企业进入退出显著负相关,平均企业规模越高的行业,对企业进入而言越困难。

( 三) 企业进入退出影响因素: 分行业视角

我们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分为高新技术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三大类,进一步分析对称性壁垒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其中,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设备制造以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四个行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纺织等12个行业; 其余行业划分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分行业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对高新技术产业而言,沉没成本与企业进入退出显著负相关,而且满足对称性壁垒假说; 规模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这可能和国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植有关; 广告密集度只有0. 26% , 低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沉没成本、规模经济与企业进入退出显著负相关,而且满足对称性壁垒假说; 贸易开放程度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进入退出影响相反, 这可能源于我国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补贴和出口退税政策,国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出口,进而导致大量企业的进入,而这样的政策扶植也会减少企业的退出。对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沉没成本、规模经济和广告对企业进入退出的影响满足对称性壁垒的假说,至少在5% 的水平上显著; 利润率与企业退出显著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利润率来自市场力量或者需求的不断扩张,即使一些效率低下的企业,也可能由于行业价高而继续存活。

注: ( ) 内数值表示t统计量,***、**、*分别表示10% ,5% 和1% 的显著性水平。

五、基本结论

构建进入壁垒的竞争策略练习 篇2

1、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在任何产量下,产业内的厂商总能以低于潜在进入厂商的()来经营同样的产品。

A、边际成本B、平均成本C、固定成本D、可变成本

2、在位厂商的绝对成本优势的主要来源有()

A、在位厂商控制了优良的生产技术

B、在位厂商排他性地拥有最优质的生产所需的资源

C、进入厂商得不到与在位厂商相同质量及相同成本的生产要素

D、进入厂商在筹集必要的进入资金时,与在位厂商相比可能出于不利地位

3、从结构角度将进入壁垒的成因可以归结为()

A、绝对成本优势B、规模经济C、产品差别化D、政策法规

4、从战略角度将进入壁垒的成因可以归结为()

A、价格歧视B、价格挤压C、广告策略D、社会制度

5、在网络经济下,在位厂商可以通过下述哪些方式构建战略进入壁垒()

A、采取产品或技术不兼容的策略

B、通过控制关键的设备和技术

C、通过垂直一体化

D、采取排他性手段阻止进入者的进入

E、通过操纵消费者预期

6、关于消费者预期,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消费者预期可以自我实现

B、厂商可以影响消费者预期

C、在产品网络规模发展的初期阶段,消费者预期起到关键作用

D、通过操纵消费者预期可以构建战略性进入壁垒

7、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拥有庞大安装基础的企业通过采取产品或技术不兼容的策略可以获得更高的垄断利润

B、通过控制关键的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进入者的成本。

C、当垂直一体化的厂商在某个市场面临竞争的威胁时,可以通过在两个市场之间的交叉补贴来打击竞争者

退出壁垒:联想种下的隐患 篇3

中国最大的PC厂商联想集团, 在过去3年的时间里先后赶超宏基、戴尔, 飙升至行业第二, 市场份额紧追惠普, 其表现堪称奇迹。让我们回顾一下联想惊人的业绩表现:

2011年9月, 联想公布的第二季度数据中, 其PC出货量达到1020万台, 较上个季度820万台增长了约25.6%, 而较去年同期的830万台增涨了约23%。联想成功地将自身在全球PC品牌中的排名提升了一位, 超越宏基, 由上个季度的第四位上升到了第三位。

2011年10月, 继超越宏!之后, 联想在PC市场的角逐中再下一城。来自两家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 第三季度联想PC出货量超越戴尔, 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

2012年2月, 联想公布了截至2011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业绩, 除了利润同比增长59%达到1.92亿美元外, 联想全球市场份额也达到14%, 逼近惠普, 在中国市场份额达到35.3%, 均创下历史新高。

联想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 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 联想在PC领域的市场份额或许很快就会超过惠普, 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然而, 联想高速的发展模式不免有些让人担忧。

PC行业激烈的红海竞争

现有厂商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

众所周知, PC产业进入壁垒比较低, 因此, 该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目前, 国内PC市场上主要的供应商可归为四类:第一类以IBM、惠普、DELL、三星、SONY、东芝为代表的国外企业;第二类:以联想、方正、同方为代表的大陆企业;第三类:以华硕、宏基为代表的台湾企业。第四类:中小型电脑生产企业和组装电脑供应商。激烈的市场竞争, 使得该行业盈利空间越来越小, 一些企业甚至苟延残喘, 众多中小企业被挤出局。

潜在进入者带来的威胁不容小觑

近年来, 随着国内PC行业这块“蛋糕”的不断做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携巨资进入该行业, 如海尔、TCL、海信等传统家电厂商利用其资金优势、渠道优势、品牌优势已进入电脑行业。今后可能还有更多的家电厂商“染指”这块领域。另外, 一些原来主要生产兼容机的小厂也有可能扩大规模进入品牌机之列, 如神舟电脑。这些新的电脑本土品牌将主要选择本区域的三四级市场。在价格策略上, 则紧盯兼容机与知名品牌机之间的空白处, 比兼容机价格略高, 但是又低于知名品牌电脑价格。

另外, 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这个巨大的市场引起越来越多国外企业的重视。继惠普、戴尔、三星等国际大型企业进驻之后, 将有更多的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抢滩中国PC市场上之地。

替代性产品成为一股新兴的力量

其实, PC行业不仅在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竞争, 也面临着来自不同“替代性产品”的竞争。这些产品包括:掌上电脑、上网本、智能本、智能手机、网络电视、平板电脑、电子书、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PSP等。这些产品价格便宜、便于携带、简单易学。它们从不同方面代替着PC的使用价值。以智能手机为例, 智能手机是不同于PC的新一代客户终端, 然而, 它和PC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之处。它同样可以实现网上冲浪、即时聊天、收发邮件、收听音乐、浏览新闻等各种功能。因此, 智能手机在很大程度上抢占了传统PC的市场份额, 对传统PC形成了直接或间接地冲击。

上游产业链带来的价格压力依然存在

计算机的核心技术——CPU设计、显示器研发、存储技术研发等已基本被少数几个大型跨国公司控制。等离子显示器技术掌握在索尼、三星、LG等几家国际巨头手中, 而国际上拥有CPU研发技术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这些国际大型企业利用自己在技术上的垄断地位, 控制CPU、内存、显示器等核心产品的价格, 从而导致计算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PC制造行业的利润变得越来越薄。

来自各方面压力导致PC行业逐渐变成一块“鸡肋”。在这竞争激烈的行业中, 无论是知名品牌还是小型厂商, 都在为“利润”和“生存”苦苦挣扎着。

大型企业抉择背后的壁垒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近几年来, 已经有少数几家国际知名品牌尝试退出这片红海, 探索新的领域。

2004年, 素有“蓝色巨人”之称的IBM公司将难以盈利的PC业务出售给联想集团, 退出PC领域。其实, IBM PC业务在分拆之前, 已连年处于亏损状态, 该公司个人电脑部门2004年上半年已经亏损1.39亿美元。IBM认为PC领域已经走向衰退, 无利可图, 抛弃PC业务后, IBM可以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放在其他的新兴的业务。

2011年8月, 全球最大的PC厂商惠普考虑将个人电脑业务分拆。有数据显示, 惠普个人系统部门2010年的营业利润率还不到苹果Mac-intosh电脑利润率的一半。在传统个人PC市场上已经很难寻求突破的情况下, 惠普决定转向更难做但利润更高的企业服务市场, 转型成软件和服务商。

退出PC领域, 进行战略转型, 进入盈利空间更大的领域, 在未来的PC企业中可能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如果联想想要继续做大做强企业, 那么在未来的某个时间, 进行业务调整, 缩小PC业务、甚至退出PC领域, 也必然是联想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然而, 联想的PC业务过于庞大, 将来一旦坐上PC业界的第一把交椅, 再欲退出该领域就变得更加困难了。惠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惠普公司几次欲出手自己的PC业务, 都未成功。因为其PC业务过于庞大, 一方面, 其他大型PC制造商在渠道、服务等多个环节与其重合, 收购价值不大;另一方面, 中小型的PC企业没有能力收购其业务。据报道, 戴尔、三星、英特尔等国际巨头曾经明确表示对收购惠普PC业务不感兴趣。联想集团的PC业务未来可能会和惠普面临同样的问题。

如何克服退出壁垒?

上文提到, 如果将来联想考虑退出PC领域, 将要面临一个很大的退出壁垒问题:规模过于庞大。那么, 如何解决该问题呢?针对这一点, 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 价值链整合, 进一步发展业务外包。PC制造行业的业务环节包括零部件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等多个方面。为了缩小PC业务的整体规模, 联想可以考虑将部分环节外包, 比如生产制造环节、部分研发环节、部分服务环节等, 灵活的利用OEM、贴牌、代工等产业模式, 将部分业务转嫁给其他企业, 使其他代工企业、贴牌企业共同分担退出风险。

第二, 渠道调整, 进一步发展代理渠道。联想的渠道是其发展的一大优势, 同时也可能成为其未来发展或退出时的一个障碍。过于臃肿的渠道, 必然会增加今后退出壁垒的难度。进一步发展代理渠道, 缩小自有渠道, 一方面能够继续保持目前的渠道优势, 同时也能够减少未来退出PC领域的阻力。

第三, 结构调整, 进一步发展新兴业务。联想目前虽然已经培育出自己的手机业务、平板电脑业务、智能电视业务、服务器业务等, 但是这些业务规模过于弱小, 扶持力度不够。PC制造依然是联想的重头。因此,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 联想应该加大力度发展新兴业务, 逐步摆脱对PC业务的过度依赖, 为将来推出PC领域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四, 变革分销, 发展直销模式。与分销相比, 直销明显是一种更轻型的渠道模式,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分销庞大、臃肿的缺点。联想发展直销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缩小自身的PC业务体积, 从而进一步减小退出该行业的阻力。

创业合伙人股权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篇4

给合伙人发放股权时,做足深度沟通,管理好大家预期:

合伙人取得股权,是基于大家长期看好公司发展前景,愿意长期共同参与创业;合伙人早期拼凑的少量资金,并不是合伙人所持大量股权的真实价格。股权的主要价格是,所有合伙人与公司长期绑定(比如,4年),通过长期服务公司去赚取股权;如果不设定退出机制,允许中途退出的合伙人带走股权,对退出合伙人的公平,但却是对其它长期参与创业的合伙人最大的不公平,对其它合伙人也没有安全感。

㈡游戏规则落地

在一定期限内(比如,一年之内),约定股权由创始股东代持;

约定合伙人的股权和服务期限挂钩,股权分期成熟(比如4年);

股东中途退出,公司或其它合伙人有权股权溢价回购离职合伙人未成熟、甚至已成熟的股权;

对于离职不交出股权的行为,为避免司法执行的不确定性,约定离职不退股高额的违约金。

三.现场问答

我们本次活动的现场互动问答时间近1小时。

我们摘取了创业朋友现场问到的四个主要问题。

1.现场有创业朋友问到,合伙人股权分期成熟与离职回购股权的退出机制,是否可以写进公司章程?

A:工商局通常都要求企业用他们指定的章程模板,股权的这些退出机制很难直接写进公司章程。但是,合伙人之间可以另外签订协议,约定股权的退出机制;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尽量不冲突;在股东协议约定,如果公司章程与股东协议相冲突,以股东协议为准。

2.现场也有创业朋友问到,合伙人退出时,该如何确定退出价格?

A:股权回购实际上就是“买断”,他建议公司创始人考虑“一个原则,一个方法”。“一个原则”,是他们通常建议公司创始人,对于退出的合伙人,一方面,可以全部或部分收回股权;另一方面,必须承认合伙人的历史贡献,按照一定溢价/或折价回购股权。这个基本原则,不仅仅关系到合伙人的退出,更关系到企业重大长远的文化建设,很重要。“一个方法”,即对于如何确定具体的退出价格,他们建议公司创始人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退出价格基数,一个是溢价/或折价倍数。比如,可以考虑按照合伙人掏钱买股权的购买价格的一定溢价回购、或退出合伙人按照其持股比例可参与分配公司净资产或净利润的一定溢价,也可以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一定折扣价回购。至于选取哪个退出价格基数,不同商业模式的公司会存在差异。比如,京东上市时虽然估值约300亿美金,但公司资产负债表并不太好。很多互联网新经济企业都有类似情形。因此,一方面,如果按照合伙人退出时可参与分配公司净利润的一定溢价回购,合伙人很可能吭哧吭哧干了N年,退出时却会被净身出户;但另一方面,如果按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价格回购,公司又会面临很大的现金流压力。因此,对于具体回购价格的确定,需要分析公司具体的商业模式,既让退出合伙人可以分享企业成长收益,又不让公司有过大现金流压力,还预留一定调整空间和灵活性。

3.现场也有创业朋友问到,如果合伙人离婚,股权应该如何处理?

A:近年来,离婚率上升,企业家群体离婚率又可能偏高。婚后财产的处理,包括股权,都是棘手的问题。离婚事件,影响的不仅有家庭,还影响企业的发展时机,比如土豆网。婚姻还很可能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原则上,婚姻期间财产是夫妻双方共同财产,但是夫妻双方可以另外约定财产的归属。因此,配偶之间可以签署“土豆条款”,约定配偶放弃就公司股权主张任何权利。但是,出于对配偶婚姻期间贡献的认可,也为了取得配偶的认可,不至于夫妻关系由于股权关系亮红灯,七八点有他们自己改造设计的“土豆条款”,一方面,确保离婚配偶不干涉影响到公司的经营决策管理;另一方面,保障离婚配偶的经济性权利。

4.现场还有创业朋友问到,股权发放完后,发现合伙人拿到的股权与其贡献不匹配,该如何处理?

A:公司股权一次性发给合伙人,但合伙人的贡献却是分期到位的,确实很容易造成股权配备与贡献不匹配。为了对冲这类风险,可以考虑:(1)合伙人之间经过磨合期,是对双方负责。因此,可以先恋爱,再结婚;(2)在创业初期,预留较大期权池,给后期股权调整预留空间;(3)股权分期成熟与回购的机制,本身也可以对冲这种不确定性风险。

市场进入壁垒理论述评 篇5

不同产业组织学派, 基于各自的理论前提和研究方法, 对于进入壁垒的分析论证各不相同。

(一) 结构主义学派对进入壁垒的研究

哈佛学派认为, 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绩效的主要因素, 而进入壁垒是反映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变量。在贝恩看来, 进入壁垒是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的中心, 他第一次系统地将其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出版一本专著。

贝恩将进入壁垒定义为“某一产业中的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 这些优势反映在在位者能够把价格提高到竞争性价格水平之上, 而又不会引起新厂商的进入”, [1]并提出一个量化指标, 即行业中长期超额利润的大小。贝恩通过计算行业价格和平均成本的差额来度量进入壁垒的高低, 差额越大, 则进入壁垒越高;差额越小, 进入壁垒越低。另外, 他把进入壁垒的来源归结为三类:一是在位厂商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产品差别化优势;二是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绝对成本优势;三是因规模经济的存在而产生的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的优势。同时, 他还提出面临进入威胁时, 在位厂商可能采取的三种策略:一是进入封锁;二是进入遏制;三是进入容纳。

在贝恩等人看来, 在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 由于存在少数企业的共谋、协调行为等阻碍进入的因素, 削弱市场竞争性, 结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因此, 该学派主张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应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并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管制政策。这一主张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对美国反垄断政策的推行起重要推动作用, 成为美国政府对一些大型企业提出反托拉斯诉讼的理论依据。

(二) 效率学派对进入壁垒的研究

效率学派提出与结构主义学派不同的进入壁垒理论框架, 主要表现在对进入壁垒概念的界定与进入壁垒来源的分析上。

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指“一种生产成本 (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 , 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该产业内的厂商无须负担的”。[2]该定义侧重在位厂商与进入者之间成本的不对称性。在施蒂格勒看来, 贝恩认为是进入壁垒的规模经济、资本需要量、产品差异等都不构成进入壁垒。

冯·魏茨塞克进一步把进入壁垒定义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 它必然是由谋求进入一个行业的企业承担, 而不是由已处于该行业中的企业承担:并且从社会的角度看, 这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扭曲”。[3]该定义明确把社会福利损失与否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进入壁垒的标准, 否定贝恩以行业中存在超额利润来判断进入壁垒的标准。

德姆塞斯认为, 政府对自由市场经济的限制才形成进入壁垒, 而由市场自然产生的经营成本的额外增加, 并非就表明存在进入壁垒。他还提出, 贝恩所说的广告、产品差别化等进入壁垒, 实际上是一种信息成本壁垒, 而这种壁垒是由于一系列产权制度, 如专利法、商标法等所产生的。新厂商进入时, 在获取消费者认同方面存在信息劣势。而这种信息劣势的存在本来可以以假冒、模仿方式获得弥补, 但是现在却受到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法的限制。所以, 德姆塞斯认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及法律限制才是进入壁垒的真正来源。

(三) 可竞争市场理论对进入壁垒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出现可竞争市场理论, 其代表人物是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他们认为“进入壁垒是进入一个行业的新厂商必须支出, 而在位厂商并不需承担的成本。”[4]这个定义与施蒂格勒的定义本质相同, 他们也不把规模经济视为一种进入壁垒, 并且也强调与冯·魏茨塞克一样从社会福利效应角度分析进入壁垒。他们认为“进入壁垒都是减少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 但是固定成本与规模经济就不一定构成进入壁垒”。[4]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 在不存在企业进入或退出壁垒时, 潜在进入的威胁会消除短暂获利机会从而约束在位企业的行为, 使价格降低并在所有市场结构上达到最优价格。该学派认为进入壁垒是任何给进入者而不是在位者强加的支出或成本的因素, 其主要特征被概括为沉没成本。造成进入壁垒的根源是沉没成本, 而不是贝恩意义上的那些以规模经济为特征的因素。沉没成本大小取决于资本专用性程度、在位者价格敏感度以及在位者对进入反映时滞的长短。沉没成本给进入者带来的风险越大, 其作为进入壁垒的作用就越大。

该理论认为, 市场的具体结构并不重要, 一个产业中的企业数量仅仅是能够供应全部需求的最小必须数量, 它只是有效生产和价格的结果, 并不反映市场势力。垄断或寡占的存在并不意味着非效率或福利损失, 不值得政府管制者的注意或引起反托拉斯行动。相反, 进入或退出壁垒被看成是适当的政策目标。只要这些大量的、不可撤回的沉没成本存在, 潜在竞争就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因此, 该理论建议政府改变现有管制或限制政策 (例如对竞争性定价、市场规模、数量等的管制) 。

(四)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进入壁垒的研究

博弈论的发展催生新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假定经济主体的行为是连续的序贯决策, 这种决策行为已经考虑到现在的行为对以后市场竞争的持续性影响。该理论第一次把市场结构视为一种内生变量, 并以此为出发点, 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 分析在位厂商为了减少未来的竞争而如何通过影响市场结构和设置人为进入壁垒以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色罗普首先区分“无意的”进入壁垒与“战略性”进入壁垒。在位厂商采取一项行动时, 尽管没考虑到对潜在进入厂商进入后利润的影响, 但实施这项行动的客观结果又确实可使进入者无利可图, 那就是一种“无意的”进入壁垒。如果在位厂商采取某项行动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进入者的威胁, 把潜在竞争对手排挤在外, 那么这种进入壁垒就是“战略性”进入壁垒。战略性进入壁垒是厂商影响市场结构的一种典型行为。在这种情况下, 传统结构—行为—绩效单向因果关系的方向就应逆反过来。

新产业组织学派认为, 如果潜在进入者是理性的, 而且信息是完全的, 那么只要满足两个条件, 在位厂商的行为就可能导致战略性进入壁垒。首先, 在位厂商的策略性行为能持续对市场的成本和需求结构产生影响, 从而对潜在进入者不同决策路径的收益预期产生影响, 如在位厂商因战略需要而过度投资的生产能力、大规模进行的研发和广告活动、品牌多样化策略等。这些策略活动可通过提高行业平均成本, 将需求结构收敛于几个大的在位厂商, 使潜在进入者产生悲观预期, 从而放弃进入。其次,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 投资要发生沉淀成本, 具有承诺价值。战略性行为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潜在进入者相信策略性行为的实施者会一如既往地实施, 其方法之一就是使这种策略性行为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投资, 这样, 投资结果产生的沉淀成本就会使潜在进入者不敢轻易进入。该理论超越传统静态框架, 对厂商的动态竞争进行广泛详尽的分析, 这些研究为政府制定反垄断政策、保护竞争政策以及分析政策效果提供新思路。

二、对市场进入壁垒理论的简要评论

(一) 各学派的论证尽管不同, 但他们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一是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前提就是对完全竞争市场的严格假设作了进一步的现实性拓展, 从而将其研究对象设定在不完全竞争领域。因此, 尽管各学派对进入壁垒的论证各不相同, 但他们对其考察都是以不完全竞争为基准的;以此为参照系, 对进入壁垒的概念、决定因素以及其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 并最终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建议。二是虽然结构主义学派与效率学派在进入壁垒的界定以及由此提出的政策主张上大相径庭, 但他们基本上都认为产业壁垒是垄断的重要成因, 要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 就需要尽量降低企业进入退出市场的壁垒。

(二) 从定义上来看, 各学派的定义都认为进入壁垒是由进入者而不是由在位者承担的成本, 但他们论证的视角各不相同

结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贝恩首先提出进入壁垒的概念, 他基于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理论对现实市场垄断竞争程度的划分, 将其表示为引发进入的价格与竞争价格之间的差额, 而这种差额是由进入者而不是由在位者承担的单位成本。后来, 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蒂格勒从成本的角度进一步阐述, 将进入壁垒限定在影响潜在进入企业的需求和供给条件上, 从而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冯·魏茨塞克从社会福利的角度, 将进入壁磊与社会福利效应相联系, 认为“这种生产成本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扭曲”, [3]这一概念说明需要对进入壁垒的正负外部效应做进一步的衡量。新产业组织理论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进入壁垒的定义, 但从企业行为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细分和研究。

(三) 关于规模经济是否对潜在进入者形成进入壁垒, 各学派争论的焦点在于其造成进入壁垒的条件与范围大小

贝恩首先指出规模经济性是决定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他认为, 如果潜在进入者以一个较大的规模进入市场, 那么肯定会招致在位企业的注意和反击, 而如果以一个较小的规模进入市场, 那么只能以较之现有大规模企业的成本劣势经营, 所以规模经济性会对新进入企业造成进入壁垒。在施蒂格勒看来, 如果进入者与现有企业获得相同的成本曲线, 那么规模经济性就不构成贝恩意义上的进入壁垒。此时, 规模经济对所有厂商都是可能存在的, 因此, 它们不是新厂商进入的壁垒。在施蒂格勒之后, 可竞争市场理论提出了沉没成本的概念, 认为只有能造成沉没成本的规模经济性才是形成进入壁垒的决定性因素。所以, 沉没成本是规模经济构成进入壁垒的核心问题, 而不是哈佛学派所言的结构因素, 而且此时施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壁垒也不存在。随着研究的深入, 对规模经济在哪些条件下会形成进入壁垒界定更加准确, 并且范围更为缩小。

(四) 新产业组织理论对进入壁垒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一是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对进入壁垒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从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生产技术特点上寻找进入壁垒的来源, 而较少考虑到在位厂商可以制造人为的进入壁垒的问题。新产业组织理论把市场结构视为一种内生变量, 从企业行为的角度出发, 分析在位厂商如何设置人为的进入壁垒以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 从而影响市场结构。二是新产业组织理论对传统进入壁垒理论关于在位厂商的行为假定提出了质疑。例如, 传统的限制性定价理论假定, 在位厂商在进入者进入之后仍然保持原来的产量水平不变, 而新产业组织理论则认为, 进入者作出进入决策时所考虑的不是在位厂商的价格和产量水平, 而是进入后市场价格对进入后利润水平的影响。

(五) 各学派对进入问题的研究大部分仅着重于涉及到一家已开业厂商和一个潜在进入者的研究

但从现实经济条件来看, 一个产业的市场竞争情况一般不止如此简单, 在位者和进入者要面临的环境和选择要复杂得多, 尤其是在开放经济的大环境下, 企业对市场的驾驭更难, 更多时候可能只是处于一个种群上的生态位。其次, 这些研究也没有考虑到第一个进入者与第n个进入者所面临的进入壁垒有什么不同, 即市场进入顺序与进入壁垒之间的关系。例如, 对于一个人们原本不习惯穿鞋子的地区, 第一个进入厂商所面临的进入壁垒之一就是说服人们改变旧习惯的成本, 而第二个及后来的进入厂商则无需承担这种成本。

(六) 各学派主要是从进入壁垒的概念、来源以及与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论证, 但却没有分析潜在进入者要如何打破进入壁垒

笔者认为,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这一空白作了一些补充。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一是引进新产品;二是引用新技术, 即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新市场;四是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五是实现企业的新组织。在这里, 熊彼特所谓的创新, 并非单纯的生产函数的变化, 也包括函数形态本身的变化, 这种变化被称为新生产函数的设定。一般来说, 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呈递减趋势, 但如果往其中导入创新, 那么, 就会废弃原来表示边际生产力的曲线, 提出新的曲线。这样, 实行创新的企业沿着新设定的生产力曲线跨入竞争市场, 使得原来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创新企业在获取巨额利润的同时, 也逐渐成长起来, 其中一些企业甚至可能长期垄断市场。可见, 熊彼特的创新不仅打破垄断, 又重新构筑新的进入壁垒。

(七) 随着对进入壁垒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政府反垄断政策以及市场的干预范围更加准确和缩小

但在现实经济中, 随着竞争手段的多样化, 有些进入壁垒变得更加隐蔽, 其测量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模糊性。例如, 对于企业做广告创品牌的活动, 名牌厂商的利润中包含该厂商对名牌垄断带来的利润, 但在实践中我们却很难区分哪些广告会造成进入壁垒, 何况, 谁也不敢否认, 做广告创品牌是正常的市场竞争。从现代营销来看, 产品差别化、广告等既是竞争的手段, 又是竞争的结果, 尽管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进入壁垒, 但这有时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结论

市场进入壁垒, 作为一种竞争障碍, 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不同产业组织学派, 从不同视角对市场进入壁垒的定义、来源、影响以及在位厂商的策略等进行研究,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五种创新方法, 为潜在进入者如何打破进入壁垒提供一些思路, 今后, 我们可对市场进入顺序与进入壁垒的关系、如何打破进入壁垒、进入壁垒的性质及其存在的客观性等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J.S.Bain,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M].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6.

[2]D·施蒂格勒.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69.

[3]Von Weizsacker.A Welfare Analysis of Barriers to Entry[J].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0:P400.

[4]Baumol, Panzar, Willig.Contestalb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82:282.

[5]Harold Demsetz.Barriers to Entr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2.vo1.72:47-57.

[6]金指基.熊彼特经济学[M].林俊男, 金全民,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浅谈港口进入壁垒 篇6

在过去的20年间, 许多新企业进入港口。地理生产转移、世界航运改革、物流和多模式交通都提高了港口设施所需要的资本投资, 导致人们对自由化和民营化港口服务重组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港口产业已经逐步开放, 允许私人参与的港口服务范围正在拓宽, 但是港口进入壁垒仍然存在, 具体包括经济进入壁垒、监管和制度进入壁垒和区位 (地理) 进入壁垒。 (见表1)

(一) 经济进入壁垒

1.由已存在的运营商的绝对成本优势造成的经济进入壁垒

规模较大的运营商一般都存在规模经济, 进入者要创造一个容量相似的公司, 否则只能因为规模较小而产生竞争劣势。而与此同时, 已存在的企业则受益于积累了公共投资。在大多数海港, 公共港口当局投资了基础设施, 如铁路终点站和码头。如果这些来自公众投资的“好处”不能被潜在进入者利用, 那么已存在企业就拥有长期成本优势。

2.由转换成本造成的经济进入壁垒

转换成本是由新进入者转换为港口运营商所要付出的相关成本。这些成本通常决定新进入者的业务能力。转换成本可能是固定的, 也可能产生于特殊的投资。对于大多数散装运输, 转换是很困难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货主经常投资于码头设施, 其实是为了避免码头被市场上占优势的竞争对手独立经营。

转换成本也可以通过捆绑港口服务提供商来实现。比如, 一个码头运营商也可以提供引航、拖带和内陆运输服务。这样的组合会在每一种独立的市场产生进入壁垒, 特别是当一些捆绑服务构成天然垄断时。

(二) 监管和制度进入壁垒

监督管理和制度进入壁垒是政府参与造成的。这些壁垒使进入市场的成本高昂,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大部分港口, 政策制定者或港口当局限定了港口服务提供商公司的数目。有时这些限制是由明确的进入准则规定的, 有效限制了竞争者的人数。在其他情况下, 港口当局会制定一些相关进入规则, 如符合当地、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环保要求和遵从港口发展的相关政策。

监管存在的进入壁垒可以用公共选择理论来解释。首先, 进入壁垒可以理解为获得既得利益的公司努力游说决策者设置进入壁垒。这些进入壁垒服务于既得利益的公司, 因为“入口”被阻止, 所以利润水平有望提高。其次, 监管条例可以被认为是服务于权力阶层, 因为他们可以收取租金。这些都表明了进入壁垒的不良影响, 因此低进入门槛一般要比高进入门槛好, 后者伴随着更高的贪腐和非正规经济, 而非质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三) 区位 (地理) 进入壁垒

制约港口能力的天然壁垒可以限制厂商的进入, 特别是那些需要港口土地的企业。许多港口根本没有额外的泊位、仓库以及其它设施。缺乏合适的位置与环境规制限制了新加入企业的扩张, 保护了现有的企业。例如腹地基础设施的差异, 航海距离, 包括偏离主航线的情况, 这样的缺陷在许多港口都存在。

二、降低港口进入壁垒服从公众利益

(一) 加剧市场竞争

如果一个市场的进入与退出都比较容易, 那么这个市场可看作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迫使市场中的企业不滥用其主导地位。无壁垒进入提供了竞争的要素, 使得价格离社会机会成本不会相差太远。由于潜在的竞争, 已存在企业不敢制定过高的价格, 这种竞争性越来越引起重视。

(二) 促进港口内部竞争

降低进入壁垒促进了港口内部的竞争, 不但可减少滥用市场权力的行为, 而且还激励港口服务者提供专业化与差异化的服务。因此, 存在内部竞争比竞争市场上只存在一个厂商对港口使用者 (即消费者) 更有利。不过, 考虑到很多港口服务的最小经济规模, 这种港口内部竞争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可行的。

(三) 有利于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

即使港口内部竞争体制已经建立, 潜在的竞争者依然是已存在企业引进创新的很重要的推动力。新企业往往极力促进业务蓬勃发展和经济增长, 被认为特别具有创新力。新企业进入在资源从低效率到高效率的重新分配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就像一个中间机制, 当已存在企业探索转移成本和需求失败时, 新进入者就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力量。

总之, 降低进入壁垒对大众是有利的, 政策应集中在创造条件消除进入壁垒给潜在进入者带来的障碍。此外, 监管者还需要控制已存在企业从高进入壁垒中受益, 比如制定反垄断法等。

三、降低港口进入壁垒的政策选择

有关降低港口进入壁垒的一般性法律框架, 近些年出现在大多数国家、经济特区以及超国家实体 (如欧盟) 。在大多数国家, 竞争法规保护了进入者不再受到企业掠夺性定价、过度捆绑之类的不正当竞争。目前, 大多数一般竞争性法规都和具体行业法规相辅相成。

表2概述了降低港口进入壁垒的政策方案。这些方案中有些需要国家推行新政策, 有的仅通过港口当局即可实现。

此外, 还有一种方法能够降低进入壁垒:将一个码头分割成几个独立的特许经营的部分。不同部分市场的存在可激发港口内部的竞争活力。

对于港口当局来说, 降低进入壁垒的长远角色是做一个聪明的协调者, 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协同工作, 这样能够克服决策和运作的分散性, 也能够增加中小公司进入的机会。

此外, 透明的特许经营程序、禁止排他性的合同、确保没有歧视现象等也与降低进入壁垒密切相关。缩短授权和特许经营的持续时间也减少了寻租的机会。调节制度的稳定性和解决争论机制的存在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进入壁垒。

摘要:如今港口已逐渐嵌入复杂供应链网络当中, 经济、监督管理和地理等港口进入壁垒变得日益复杂。通过研究相关文献, 对各种港口进入壁垒进行区分, 并提出降低进入壁垒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港口进入壁垒,港口服务

参考文献

[1]吕靖.当今世界港口发展趋势综述[J].世界海运, 1996 (1) .

[2]陈浩.关于我国港口竞争和政府行为的经济浅析[J].中国港口, 1997 (2) .

[3]庄学泳.通过竞争优势构筑港口经济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港口, 2005 (11) .

[4]何建云, 宁越敏.西欧港口合作的经验和启示[J].中国港口, 1999 (9) .

[5]张钧雷.港口和港口开放[J].中国港口, 1999 (8) .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进入壁垒研究 篇7

一、对进入壁垒的一般分析

对进入壁垒进行研究的学者首推贝恩, 他认为进入壁垒是指“某一产业中的在位者相对于潜在进入者所具有的优势, 这些优势反映在位者能够把价格提高到竞争性价格水平之上, 而又不会招致新厂商的进入”。[2]贝恩强调了在位厂商的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异、规模经济和特有资源四类经济性壁垒。而施蒂格勒认为, 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 (在某个或每个产出水平上) , 这一成本由试图进入产业的企业承担, 而那些已经在产业中的企业则不必承担”。[3]冯·威泽克在进入壁垒的定义中引入了福利效应, 扩展了施蒂格勒的方法, 并进一步指出, 进入壁垒是指“必须由一个寻求进入某一产业的企业而不是由已经在产业内的企业承担的生产成本。从社会的观点来看, 这种生产成本意味着资源配置的扭曲”。[4]尽管各学派对进入壁垒的定义有所不同, 范围存在差别, 但本质上, 进入壁垒体现为新厂商进入特定市场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 任何可能降低潜在进入者进入可能性、进入范围和进入速度的因素, 都属于进入壁垒的范围。

按照壁垒产生的原因, 进入壁垒可以分为外生性壁垒和内生性壁垒。外生性壁垒植根于外部市场条件, 是不能被市场主体改变的最根本的因素, 包括行政性壁垒和经济性壁垒。内生性壁垒是在位厂商利用市场的不完全性, 通过采取策略性行为 (或者是仅仅威胁将要采取策略性行为) 创造出的针对进入者的障碍。外生性壁垒是内生性壁垒存在的前提条件, 没有外生性壁垒则任何内生性壁垒都难以实现。各类壁垒之间的界限不是绝对的, 彼此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 是指新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所面临的不利因素。由于外生性壁垒是不能被市场主体改变的最根本因素, 因此, 笔者在此重点关注外生性壁垒, 并将其分为行政性壁垒和经济性壁垒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二、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行政性进入壁垒

农村金融市场的行政性进入壁垒, 主要表现为金融监管部门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限制, 包括最低注册资本要求、业务范围限制、资本投入的主体限制等。

1.最低注册资本要求

目前, 我国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注册资本的要求相对较低。村级农村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最低10万元, 乡 (镇) 级农村资金互助社注册资本最低30万元;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最低50万元;乡 (镇) 级村镇银行注册资本最低100万元, 县 (市) 级村镇银行注册资本最低300万元;农村信用合作社注册资本最低100万元。近几年成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际注册资本大都远远超过最低注册资本要求, 这说明最低注册资本要求基本不构成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

2.资本投入的主体限制

我国已经基本放开金融机构准入资本范围, 但各类金融机构在具体的股东资格和股权结构设置上还有一定的限制, 由资本投入的主体限制形成的实质准入壁垒仍然较高。农村金融市场对民营金融机构的设立仍有着更为严格的限制。除农村资金互助社外, 村镇银行必须以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导, 贷款公司必须由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全资设立。在放宽准入上, 放宽的是民营资本的参与, 而不是独立组建民营农村金融机构。这也是目前非金融机构身份的小额贷款公司不愿改组为村镇银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旦转为村镇银行, 小额贷款公司的股东就将失去控制权。

3.地域范围限制

我国实行分支银行制, 对银行分支机构跨地理边界没有做出严格的限制, 但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则有一定的要求。全国性商业银行 (包括五大主要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 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经营, 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则以本地经营为主, 符合条件的可以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 而农村信用合作社、县 (市、区)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却有明确的地域范围限制。

4.业务范围限制

目前, 我国实行银行业与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分业经营。但具体到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 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除在个别项目上有一定区别外, 业务范围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业务的范围则有较大限制, 对政策性银行也有较为具体的规定和限制。

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经济性进入壁垒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经济性进入壁垒主要包括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转换成本、网络效应以及产品差异化等。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规模经济壁垒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最小有效规模和市场容量。最小有效规模产量越大, 最小有效规模产量相对于市场容量所占的份额越大, 则该产业客观上容纳的厂商数量越少, 从而抬高了进入壁垒。可见, 农村金融机构面临最小有效规模问题。低于最小有效规模经营将面临竞争劣势, 过大的最小有效规模形成进入壁垒。研究发现, 村镇银行需达到日均2500万元至3000万元存款规模、日均1500万元左右贷款规模, 才能达到盈亏平衡。[5]同时, 我国县域经济实力相对城市有着较大差距, 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有限, 特别是一些中西部农村, 经济规模较小, 市场容量也小, 难以支撑多家金融机构的生存。一旦存在一个具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在位者, 新机构的进入将变得非常困难。如果剩余市场容量不足, 即使降低行政性壁垒, 各类金融机构也不愿意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也就是说, 当市场容量小到低于最小有效规模时, 则没有机构愿意提供服务。

2.绝对成本优势

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在位厂商在任意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进入者。在位者的绝对成本优势构成了进入壁垒。

在农村金融市场, 在位机构相对于新进入金融机构的绝对成本优势主要包括:①资金成本优势。资金来源是决定金融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吸收存款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由于在位机构拥有先入优势, 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信誉, 更容易吸收存款。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都具有相对较高的吸储能力, 具有较低的资金成本。村镇银行由于存款客户的信任问题, 普遍出现吸储困难, 难以获得低成本的资金。贷款公司必须使用自有资金进行放贷, 资金成本更高。②在位金融机构经过长期的经营, 一般都有比较成熟的信贷技术, 而新机构要掌握适应当地市场客户的信贷技术, 则需要支付学习成本和时间成本。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由于长期从事农业信贷服务, 积累了一套服务农村金融市场的经验和技术, 从而更能够控制农业信贷的风险和成本。而新进入的金融机构, 对农村金融领域信贷技术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而面临更高的成本。

3.转换成本

转换成本是指购买者放弃购买在位厂商的产品, 转而购买新厂商的产品所面临的一次性成本。转换成本普遍存在, 是一种重要的进入壁垒。

客户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转换, 面临转换成本。当客户转换金融机构时, 不得不重新熟悉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流程和服务人员。大部分金融机构都对老客户有一定的优惠, 如优先安排贷款, 而更换服务机构后需要重新积攒满足优惠的条件。转换服务机构需要重新建立信用记录, 需要对新机构的相关人员重新进行“关系投资”。我国农村熟人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很多交易都是在熟人之间进行, 熟人之间存在多重交集。客户转换金融机构和服务人员, 可能破坏与原机构工作人员的熟人关系。这些转换成本的存在, 使得客户不会轻易在农村金融机构之间进行转换, 除非这种转换的收益能够高于转换成本。而农村金融服务单次交易金额往往较小, 难以形成足够高的收益。因此, 转换成本形成高的进入壁垒使得新机构很难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4.网络效应

在具有网络效应的产品市场上, 在位厂商在用户基数上相对于潜在进入者往往具有明显的优势, 正反馈效应的作用机制使潜在进入者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用户基数的不对称会成为在位厂商的竞争优势, 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网络效应。更多的客户能增加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定性, 增加资金来源, 同时降低破产风险。农村金融机构服务的客户数量越多, 提供的服务量越大, 那么单位服务成本越低、单位收益越高, 相应地, 区域重要性上升, 越容易受到重视。由于重要性上升, 金融机构更可能增加该区域的服务人员和分支机构数量, 提高服务质量, 从而形成正反馈效应。在出现风险时, 其更容易得到救助、扶持而不是被迫撤退、关闭。金融机构会在信贷时考虑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客户, 因此, 现有客户会为了将来与金融机构的交易, 选择现在建立业务联系, 而不会单纯为了暂时利益选择一个未来与自己联系不紧密或未来不能为自己提供更多服务的金融机构。一个业务范围有限、业务量有限、未来预期不稳定的金融机构, 是难以获得客户青睐的。受农村合作基金会撤销和农村金融机构网点撤并的影响, “稳定”这一点可能更为重要。[6]

目前, 农信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已经存在一定的用户基数, 并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作为市场进入者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上会遇到一定困难。在存款业务上, 农信社、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都有着更大的规模和更稳定的预期, 而且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面更广, 异地存取更加方便。一个存款人很少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必然难以获得众多存款人的信任。从贷款业务上, 一个业务量大、贷款质量好的区域市场, 更容易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如果农业银行或者邮政储蓄银行的某个分支行的贷款业务发展非常好, 那么, 这个分支机构可能获得更大的经营权限, 也能获得进一步扩张的动力, 从而增强竞争力。面对一个“有心”竞争的农信社、农业银行或者邮政储蓄银行, 村镇银行等新型机构实力非常有限。

5.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一种重要的非价格壁垒。产品差异化程度越大, 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小, 新厂商越难以争夺现有厂商的市场份额, 进入壁垒越高。

目前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 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主观差异较大, 消费者对各类金融机构的主观评判也有着较大的不同。资产规模、名称、所有权背景、主要业务、过去的服务等都使消费者对不同的农村金融机构形成了不同的品牌认知。由于缺乏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客户对大银行和国有银行具有较强的偏好。在同等条件下, 甚至在略有价格差异的情况下, 储户可能更愿意选择农业银行或者邮政储蓄银行。而村镇银行却遭遇农户的不信任, 被很多农户认为是“私人的”、不可靠的。[7]在当前我国金融机构普遍依靠存款“立行”的情况下, 这种存款业务差异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在当前各家金融机构都通过营销推广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的情况下, 农村金融市场的新进入者必将遭遇定位难题和产品差异化壁垒。

四、结论

总体而言,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较高进入壁垒的形成不仅是因为政策、法规的限制, 更多的是源于经济性因素的影响。在调整和放宽市场准入后, 经济性壁垒的影响更为重要。各类经济性壁垒的存在, 将影响投资者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预期和进入行为。从经济性壁垒的角度而言, 农村金融市场既定的寡占结构有一定的客观性。寄望于降低市场准入而引发大规模的市场进入, 进而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活力在短期内是不现实的。笔者认为, 中国的农村金融改革, 既要着眼于在可行范围内降低市场进入壁垒, 增加竞争主体, 更要着眼于通过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改革和各类激励性产业组织政策作用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行为。只有多管齐下, 才能全面提高农村金融市场的运行绩效。

参考文献

[1]郭沛.农村金融市场降低准入壁垒分析[J].银行家, 2007, (05) .

[2]Bain, J.S.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3]乔治.J.施蒂格勒.产业组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4]Von Weizsacker.A Welfare Analysis of Barriers toEntry[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0, (02) .

[5]郭晓鸣, 唐新.村镇银行:探索中的创新与创新中的选择——基于全国首家村镇银行的实证分析[J].天府新论, 2009, (02) .

[6]张元红, 李静, 张军.农村金融转型与创新——关于合作基金会的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进入退出壁垒 篇8

关键词:民间资本,银行业,进入壁垒,规模经济,必要资本

近年来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且民间资本在银行业所占比例也逐年提高,在调查中了解到,民间资本在我国农村银行业中所占比例超高90%,由此可见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已成为一股强势潮流。我国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也相继提出了相关支持政策,但就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现状来看,进入壁垒直接制约了民间资本的发展。就起进入壁垒来看主要问题在于制度性壁垒,下面本文将针对此问题展开详细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出有效推进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策略,进一步发挥民间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

一、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进入壁垒分析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主要受到规模经济、必要资本、产品化差异方面影响,其制度性壁垒是限制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关键问题。

1. 规模经济壁垒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所受到的规模经济壁垒主要是指,银行业要求新参与者必须保证其规模的扩大不会产生成本的提高,这就要求民间资本需保证行业最优规模,且在受市场容量限制的前提下保证规模不易过大。各类银行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规模扩大形势,因此所寻求的进入者要保证最小、最优经济规模,规模经济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的限制作用较小。

2. 必要资本壁垒

民间资本在进入银行业时要面临几个方面的成本,这就要求企业自身具有符合进入银行业的必要资本,即一定的资本数量。当必要资本不断上升时,筹措难度则越大,进入壁垒则越高。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主要成本包括注册资本、运营成本以及金融监管部门要求的固定资本。这些资本标准要求无疑是限制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尤其是关于金融监管部门的资金风险控制资本量,对民间资本的进入有着较大制约性。

3. 产品差异化壁垒

银行产品差异化主要是银行业自身产品的特殊性,与其他产品存在本质性差别,为满足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其差异化越大,民间资本进入的壁垒越高。影响产品差异的因素包括客户对产品的信赖程度,以及客户对品牌的认知与肯定,信誉程度越高的银行则吸引的客户则越多。民间资本面临产品差异化壁垒限制性较小,其解决方法即为客户提供便利、满意服务以满足银行业发展要求。

4. 制度性壁垒

制度性壁垒是目前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面临的最重大的问题,制度性壁垒包括法律法规对民间资本的限制,也包括社会标准与习俗对民间资本的限制。具体分析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制度性壁垒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1)准入标准高。银行业对该行业中的经营个体有着明确的准入条件:例如在前面提到的关于注册资本以及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另外对从业人员的资质、组织结构的设立标准等的规定;

(2)经营范围受限制。《商业银行法》对于银行的经营范围有着严格的界定,其中明确规定了允许业务和禁止业务。例如第三条“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1)吸收公众存款;(2)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第四十三条“(1)不得从事信托投资业务;(2)不得从事股票业务;(3)不得投资于非自用的不动产……”;

(3)严格的审批制度。商业银行无论在银行设立之初还是在后续的发展过程合并分立都要接受银监会的审核,例如第十九条规定:“设立分支机构必须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只有审核通过才能进行具体实施,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当全体股东同意公司合并或分立时有限责任公司即可合并分立,股份公司关于合并分立的规定则是获得出席股东会的2/3同意,相较之下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因为行业的特殊性而受到各种管制。

二、规避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进入壁垒的对策分析

针对上述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壁垒分析来看,为有效规避进入壁垒,要从民间资本方面、银行业方面以及政府相关监管方面展开详细的对策分析:

1. 民间资本方面

规避进入壁垒的策略选择过程中民进资本方面要从三个角度进行自身的完善:

(1)定位。民间资本对自身定位缺乏明确性,由于自身具有市场性特点以及短视性特点,在经济发展中逐利诉求,渴望进入银行业却缺乏对银行业的高度关注,缺乏自身发展责任感。这种定位前提下使银行业内部形成压力,对引进民间资本十分慎重,这也使进入壁垒进一步提高。因此民营企业要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准确定位,为长期发展做出制度性规范,避免出现不良借贷现象。

(2)完善自身。针对进入壁垒的存在,民营企业要从自身发展规范做起,建立相对完善的组织机构,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同时要不断培养专业人才,对金融业发展形势准确把握,降低自身发展风险。

(3)集中投资。根据《经济法》规定,当合计企业占总企业的5%以上时才有提案权,而目前民间资本主要呈分散化。针对这种形式民间资本要集中投资,团结一致,在合作的前提下促进利益的提升。同时共同寻找良好的利润增长契机,全面提高绩效。

2. 银行业方面

银行业发面要加强与民间资本的合作,进一步寻找经济规模最小最优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一项长期事业,为保证其顺利进入,必要的合作与沟通十分重要。银行业与民间资本的合作过程中能够为民间资本的具体实施细节提供一个平台,也能够使银行业更加了解对方的规模和质量,对双方进一步合作与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当银行业与民间资本的沟通过程中达成一致时,既节省了双方的时间成本,也节省了人力成本,这对双方都有有益的。另外,银行业应秉承一种“合作,共赢”态度,民间资本的进入能够扩大自身资本规模,起到补充和壮大的作用,同时对促进银行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民间资本主要来自于民营企业经济发展,因此市场气息更浓郁,银行业与其合作发展中能够促进银行市场化发展不断完善,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银行业方面还要不断完善其产权结构,实现内部治理更加健全合理。民间资本的进入对银行业的结构有着优化作用,银行业内部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对提高其内部综合实力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其提高管理能力的动力所在。我国银行业传统股权管理中以高度集中为主,而民间资本的进入使这一结构形式有所改变,使股权呈分散管理。民间资本的经营者对银行业内部的不同层次的股东有不同的应对方案,而银行业股东对利益与发展之间的均衡处理,使其对自身的管理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实现银行业内部自身管理的完善,平衡民间资本带来的多元化效益,才能促进自身发良好展。

3. 政府相关监管方面

在国家和政府积极支持下,政府相关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以有效规避资本企业进入银行业的进入壁垒。政府首先要规范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秩序,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间资本主要来自于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民间资本规模。针对民间资本进入我国银行业形势来看,其进入壁垒除了制度因素制约外,民间资本质量也对其进入银行业有着直接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中民营企业规模大小不同,资本规模差异较大。大型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资本规模较大,但相对中小民营企业来看,行业发展缺乏有力规范,内部经济管理状况差强人意。因此,为规避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进入壁垒,必须对民间资本来源即民营企业进行有力规范。第一,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优待,为民营企业搭建社会服务平台,使民营经济发展中实现资源优化管理,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第二,要提倡民营企业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增强内部综合实力,促进资源优化,盘活经济,使民间资本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推进其顺利进入银行业。

另外,政府干预与监管过程中,要加强针对性法规建设,制定完善的细则方法。目前国务院针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推出了相关政策的支持,但针对细节处理以及约束方案尚不完善。因此,要针对现存政策的模糊性进行具体细则的制定,为民营企业指明发展方向,促进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银行业。

参考文献

[1]汤雁.关于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思考与启示——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金融纵横,2013,01(10):164-169.

[2]左坤.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绩效评估研究[D].长沙:湘潭大学,2010(01).

基于博弈论的企业进入壁垒研究 篇9

全球经济危机的不规律、频繁性的发生的累积效果导致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和“大过渡”时期。这一时代大背景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因素的最终叠加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放缓的新常态时期, 并且这种变化表现出与以往周期性调整不一样的现象和规律。为此, 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与调控模式都做出了相应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 企业的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企业而言, 更希望在利益最大化的约束下安全的实现转型升级, 以过渡到适合企业生存的稳态环境。

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说, 无论处于何种市场形态中, 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因为市场瞬息万变, 所以存在新的厂商进入己方市场, 己方企业亦有可能进入新的市场的情形。在“游戏场”中, 潜在进入者想要进入市场分享“蛋糕”, 必然会受到进入壁垒与进入阻挠的抵挡, 使得进入者在于在位者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进入壁垒又叫做进入门槛, 是指市场中的在位厂商对新入厂商所有有的优势, 这种优势又具体表现为对新入厂商的阻力。新厂商在进入市场时需要承担一些在位厂商不需要承担的成本, 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位厂商在进入原市场时所必须担负的风险, 符合公平性原则。但是, 在位厂商在进入原市场时担负的风险与其进入原市场所获取的高额回报是匹配的, 进入壁垒是在位厂商拥有超正常利润的根本源泉。理性的厂商都想要获得超额的利润, 以满足企业的发展和盈利, 那么就一定合理化的存在某种形式的进入壁垒。因为如果没有进入壁垒, 潜在厂商就可以任意进入和退出该市场, 由古典经济学理论可知, 市场上一般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必然会导致价格的下降, 价格的下降使在位企业既定的超正常利润逐步消除。在位厂商为获取超正常利润, 将会利用在位优势有意识的为潜在厂商设置壁垒。对潜在厂商而言, 只有在对在位厂商的战略行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与之匹配的应对策略, 才能逐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二、企业进入与在位企业的博弈

企业是否选择进入市场的决策过程是在充分考虑外部条件下的同在位厂商的博弈, 交锋的结果是最终的决策。为了更好的分析企业的应对策略, 本文对企业进入与在位企业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为了简化过程, 首先作出合理假设: (1) 假设市场中只有一家在位企业A, 潜在企业为B; (2) 潜在企业的决策空间:进入、不进入, 在位企业的决策空间:默许、打击; (3) 假设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1-Q, Q=q1+q2, 其中qi=Ki (i=1, 2) ; (4) 企业产量Q与投资K存在一定正向关系, Q等于上阶段的投资额K。

其中, Ra表示企业B进入前企业A的收益, R1表示企业B进入后两企业的总收益;Rb、Rb*分别表示A企业选择默许和打击时, B企业的收益, f为潜在企业进入时支付的固定成本, Ci为克服斗争时的成本, Ct为阻止潜在企业进入的打击成本。

从进入者角度分析, 不考虑其他市场的机会成本的前提下, 只要, 潜在企业就会进入市场, 因为进入市场的初始阶段是盈利的。从在位者角度分析, 一般情况下, 在位者会倾向于打击进入者, 然而在实际中, 在位者的决策应该要考虑在打击和默许决策下带来的收益大小, 收益大的方向即为支持决策的方向。

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 这里引入斯塔克尔伯格模型。潜在企业B进入市场后的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

对 (1) 式关于K2求导可得:

当时, 企业B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 企业A的利润函数可以表示为:

联立 (1) (2) (3) 式, 并求最大值, 最终得到:。由此, 可以看出潜在进入者若选择进入市场, 其应当面临的首要矛盾是进入市场后的投资量应该是多少, 投资量为多少时企业可以取得收益。但是, 潜在进入者对投资量的决策取决于在位者的投资量, 潜在进入者在判断在位者投资量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并且还要满足利润大于零的条件。同样, 在位者也会通过改变自己持有的投资量的多少来实现对潜在进入者的打击, 通过这种方式阻止潜在企业进入市场, 这一方式即通常所谓的策略性进入壁垒。

再看潜在进入企业的利润函数, 把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代入 (1) 式得:

令 (4) 式等于零, 可以得到, 当时, 潜在进入者将会被阻挠。依据成本最小的原则, 在位企业只需要使得投资量达到临界点就可以迫使潜在进入者的利润归零, 达到阻止潜在进入者的目的。因此, 我们单独讨论临界点的性质。当时, 在位企业的利润为: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若A不采取措施, 允许B进入市场, 此时A取得的收益是1/8。只要企业A在实施打击后取得的收益要高于1/8, 那么企业一定会采取策略阻止企业B的进入。我们构造新方程:

若时, 即, 此时企业A一定会阻止潜在企业B的进入。当在此范围的时候, 在位企业很可能不阻止潜在企业的进入, 但是依旧存在阻止潜在企业的可能性, 因为本文建立的模型中并没有考虑潜在企业进入市场后的进一步决策, 至少存在这样的可能, 潜在企业在初始进入后的收益为负, 但是企业本身对于在位企业的威胁性很高, 这种威胁体现为在位企业决策者的“效用感受”, 带有较高的主观性。

由此, 可以看出,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 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 在位企业对潜在企业是采取默认还是采取打击的态度主要取决于潜在企业进入新市场时花费的入场成本, 入场成本过低时没必要阻挡潜在企业, 入场成本过高时潜在企业需要付出的代价超出必要报酬, 因此只有在一定的成本范围内在位企业才有理由去设置战略壁垒, 阻挡潜在企业进入本市场。

从潜在企业的角度, 之所以己方企业被称作潜在企业, 是因为己方企业看好对手方企业所在市场, 认为该市场有比己方企业更大的盈利空间或者更有助于集团的资源、企业、人力结构的规划与调整, 潜在企业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有进入在位企业市场的期望。同样, 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 潜在企业未必一定要进入在位企业所在市场, 潜在企业具有充分的选择权。通过上述博弈模型分析得出, 潜在企业是否会遭到打击取决于在位企业认为的潜在企业愿意投入的成本的多少, 只要在打击范围内, 作为理性的企业是有必要采取战略壁垒策略对潜在企业进行打击的。潜在企业和在位企业的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估的, 但是在市场中二者都是不透明的, 即存在欺骗和隐藏的可能, 因而双方博弈具有了后推性质, 博弈的起点开始于对对手企业公司规模的认定和对方愿意或可以拿出的入场成本的确定, 潜在企业如果在初始状态下就能够考虑到壁垒成本的因素, 并且对对手方的经济信息有充分了解, 即可以制定出最优的投资成本战略, 在投入成本较少的情况下使在位企业对己方企业采取默认的态度, 从而成功进入期望市场。需要注意的是, 在博弈过程中, 信息的价值显得无比重要, 信息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管理者对对手方投入成本的预期, 预期是否偏离真实水平决定着投入成本的最值是否合理, 因此, 我们建立一种关系, 信息的作用对象是投入成本, 结果是潜在企业是否会会遭受打击, 对手方是否会采取战略性壁垒。

三、结构性进入壁垒类型分析

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点部分是结构性进入壁垒, 它是传统产业组织结构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结构性进入壁垒的因素多种多样, 其中主要包括有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必要资本量、网络效应、绝对成本优势, 以及在很多环境下都纳入其组成部分的政府性行政力量。在大多数市场中政府对经济的影响无法忽视, 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会不自觉地消除或者提高“入场门槛”, 对潜在企业的进入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在位企业的愿意付出的打击成本, 进一步决定其对潜在企业入场的态度;规模经济的核心是企业的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会使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逐渐降低, 而且这种递减规律满足边际递减, 即平均成本曲线的斜率减小的速度越来越慢, 企业希望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长期平均曲线低点对应的生产产品数量;绝对成本优势是一种由在位企业持有的优势, 它强调在位企业产品的平均成本在任意产量水平下总是要低于潜在企业的, 在位企业在投入成本上建立了绝对的优势;必要资本量是对企业经营实力的衡量, 潜在企业要进入新的市场, 必须拥有必要数量的资本量, 在不同的行业内必要资本量的需求不同, 必要资本量实质上就是潜在企业进入市场的投入成本, 该投入成本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投入成本越小, 则企业筹资越容易, 该潜在企业也越容易进入新的市场。从上述释义可以看出, 结构性进入壁垒类型相对复杂包含内容丰富, 为此, 本文从其中两种具体的类型出发, 研究其特点并得出结论。

1. 低价格阻止进入

在位企业通过改变商品定价来阻止潜在企业进入市场是一种被采用的经常性战略行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中企业以追求长期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如果该企业在短期内把价格定在低于实现短期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就会阻止小规模企业进入该市场。若市场内存在一家垄断市场, 平均成本是AC, 根据经济学原理, 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MR=MC, 在此条件下求解得出均衡价格为P1、均衡产量Q3。若MC=DD, 则交点P3表示潜在企业进入的竞争价格, 如果在位企业的价格和产量为P3、Q4, 新厂商可以选择进入市场, 此时进入壁垒为零。若在位企业为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 可将价格定为P1, 此时潜在企业有Q1产量即可进入;若在位企业为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 可将价格定为P2, 潜在企业必须有Q2产量才能实现正常利润。在位企业通过低价格把潜在企业阻挡在市场之外。

图阻止定价价格曲线

2. 抢占资源阻止进入

在位企业通过垄稀缺断资源、物流、人力方式提高竞争成本P, 阻止潜在企业进入市场。设该项资源的成本价格是P, (i=1, 2) 分别表示在位企业与潜在企业的利润, 如果新企业进入市场后不会与在位企业合谋, 显然, 总的利润额有所下降, 可以用下式表示:。表示有新厂商进入后行业利润下降, 即双寡头的利润总是小于原处于完全垄断地位的在位厂商的利润, 也意味着在位厂商的利润函数在P*有一个跳跃, 在位厂商的投标价格只要稍稍高于, 就可以将其他厂商阻挠, 因为。因此, 只要在位企业在垄断利润超过潜在企业, 在位企业可以选择以略微高于P*的价格获取恰当资源以阻止潜在企业进入。

四、小结

从企业进入与在位企业的博弈模型可以看出, 企业进入壁垒的形成主要决定于固定成本的大小, 潜在企业首先对在位企业愿意打击己方企业的打击成本形成预期, 并决定成本的调整。而在位企业具有的优势是可以通过调整资本投入量来影响潜在企业进入市场后的利润额的大小, 达到阻止潜在企业进入市场的目的, 然而这种阻止并不是没有代价的, 在位企业需要付出必要的打击成本来阻止潜在企业进入, 如果打击成本高于实施打击后带给在位企业的利润的话, 在位企业的打击措施是无效的, 此时在位企业的理智决策应该是采取默认态度, 接受潜在企业的进入。从政府角度出发, 为了实现完全竞争市场, 政府更倾向于降低贸易壁垒, 增加行业内交流, 鼓励创新思路, 政府可以通过减免税收的方式对在位企业进行有效补偿。

在位企业设置进入壁垒的方式多种多样, 针对本文提出的两种具体方式, 本文给出相关应对策略。一是采用协同竞争策略, 潜在企业想进入市场首先和在位企业沟通交流, 商定共同发展行业做大行业, 把原来较小的“蛋糕”做的足够大, 这样双方所占市场的比例虽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但是实际享有的利润和市场份额却是增长了很多。潜在企业在合作的基础之上共谋发展, 并伺机跨越在位企业设置的进入壁垒, 最后在新市场扎稳脚跟。这种模式不适合寡头垄断企业, 比较适合多头分散的市场类型, 整体市场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二是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 潜在企业进入市场后与在位企业同处相同行业, 为了应对在位企业设置的进入壁垒问题, 潜在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差异化的产品来降低资源带来的限制, 使原来较为稀缺的资源变得不再稀缺, 避免与在位企业的激烈竞争。同时, 提高产品差异度, 也可以有效阻止在位企业通过降低价格的方法设置进入壁垒的策略, 因为与在位企业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一方面避免了同类产品的竞争, 另一方面增强了本企业产品的特色, 通过建立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特殊偏好在与在位企业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杜建耀.基于战略性进入壁垒的企业应对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6, 01:189-191.

[2]李云雪, 侯玉冉.企业进入壁垒的博弈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3, 24:60-61.

[3]杨公仆, 于春晖.产业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09.

[4]尹应凯.我国银行业市场进入的博弈行为分析[D].复旦大学, 2014.

[5]李云雪, 侯玉冉.企业进入壁垒的博弈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3, 24:60-6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进入退出壁垒】相关文章:

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论文04-27

2024年中国电机绕组制造装备行业进入壁垒分析05-08

退出渠道05-27

退出路径06-14

企业退出07-20

退出机制08-12

员工退出机制04-20

员工退出体制05-04

股东协议退出05-09

QE退出05-29

上一篇:集成标准化下一篇:中考英语总复习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