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

2024-08-28

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精选十篇)

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 篇1

一、农村留守老人概念的界定

目前, 对留守老人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学者们在进行研究时往往依据研究的需要作出不同的界定, 有的则没有明确研究对象, 含糊带过。如张艳斌等研究的农村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 (全部子女) 长期 (通常半年以上) 离开户籍地进入城镇务工或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在家留守的父母 (2) , 强调了农村留守老人出现的原因——子女外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叶敬忠等认为农村留守老人是有户口在本社区的子女每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在6个月及以上, 自己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老年人 (3) , 指出了农村留守老人界定的户籍范围——子女户籍仍在本社区。申秋红等将农村留守老人定义为:子女长期外出务工、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并留守在户籍地的60岁或65岁以上老年人 (4) , 突出了农村留守老人的年龄限制和生活状况。高娜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留守老人的定义:农村60周岁及以上老人的全部子女及子女的配偶全部离开户籍所在地长期 (1年及1年以上) 外出 (国内) 务工 (不包括学习) 。没有时间或很少有时间回家照顾老人 (平均1年在家时间不超过20天) , 而单独留在家中看家、操持家务的老人。其中, 不包括没有子女、独生子女参军或者子女另立门户等特殊情况的老人 (5) 。

从上述定义可以发现, 学者们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定义各有侧重, 最后一个定义较为全面, 综合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因此, 作者认为农村留守老人界定应该符合几个条件: (1) 户籍在农村, 年龄在60岁或65岁以上; (2) 子女及子女配偶户籍仍在本地, 但长期 (≥5年) 外出务工, 年均在家时间不超过30天; (3) 老人独居或夫妻居住, 或与孙辈居住。

二、农村留守老人出现的原因

从人类的发展历程来看, 留守老人并不是当代偶然出现的社会现象。只要存在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就必然会出现老人留守的现象, 这是留守老人产生的原始动力。对于我国的农村留守老人而言, 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6) 。一是从我国特殊的社会转型时期背景出发。当前我国快速进行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吸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随着城乡经济水平差距的不断拉大, 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人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或发展条件而选择离开老人, 长期在外务工。这种经济上的推力是农村留守老人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二是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背景出发。目前由于城乡二元体制障碍的存在, 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无法享受城镇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 同时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使农民不能举家迁移。户籍制度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使农民工只能往返于乡城之间, 不能与老人共同生活。这种体制的拉力是农村留守老人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7) (8) 。三是从留守老人的自身特点出发。老人对原居住地特定生活环境、良好关系网络的留恋, 以及对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和排斥感也是导致老人留守农村的部分原因。同时, 也有一些学者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社会人口整体老龄化, 农村老人的“恋土情节”, 新一代农民“孝文化”的缺失等角度分析农村留守老人产生的原因。

三、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问题研究

学者们关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研究视角比较广泛, 从早期的社会学逐渐拓展到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依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从研究对象来看, 既有全部农村留守老人的共性研究, 也有特定区域范围内农村留守老人的个性研究。从研究范围看, 既有生活各个方面的总体研究, 也有具体某一方面的深化研究。其内容包括主要经济状况、生活照料、医疗卫生、情感心理等方面。

1. 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

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留守老人自己的劳动收入, 二是外出子女的经济支持。有学者的调查研究显示:其中留守老人自己的劳动收入仍是其经济的主要来源, 外出子女的经济供养仅占其总收入的一小部分。同时, 有研究表示农村留守老人的收入水平区域差异显著, 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水平整体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 而且由于边际生产力会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递减, 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收入也会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

在外出子女经济供养方面, 学者们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大多数学者认为, 子女外出务工会增加给父母的经济供养,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留守老人的经济水平。相比子女在家的老人而言, 大多数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相对较好。农村外出的子女提供的经济支持弥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 给留守老人带来了“正效应”, 大多留守老人支持子女外出。一项调查显示, 约58%的老人认为如果子女不外出务工, 自己的生活条件将会变差。也有一些研究结论并不乐观, 认为总体上留守老人的经济状况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由于外出务工子女收入水平一般不高, 加上城市生活的高成本和下一代的教育支出等原因, 很多子女对老人的经济支持比较有限, 标准偏低。并且由于收入来源的间接性, 留守老人经济的改善程度与子女的孝敬程度有较强的关联性, 这种供养水平呈现出不稳定性7。甚至在留守老人分布密度较高的江西省, 调查结果并没有显示一般情况下人们所认为的子女外出会提高留守老人的经济支付能力的观点。

2. 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

学者们在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方面的观点比较一致, 认为随着留守老人年龄的增大, 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减弱, 对生活照料的需求逐年增长。然而, 子女长期在外务工导致不但不能给予老人所需的照顾, 而且还增加了留守老人的劳动负担强度和照看孙辈的重任, 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更为突出。调查表明, 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主体仍是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 许多农村留守老人不但没有成为被照料者, 而转变为孙辈照料的提供者。另一方面,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加剧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农村社会福利与养老机制不健全, 非盈利性养老机构未覆盖农村区域;农村基层组织、农村社区在留守老人照料供给中缺位, 无力建立为留守老人提供照料和护理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同时, 邻里帮扶、为老服务意识相对淡薄, 邻里在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中的作用十分有限。

3. 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保障

由于家庭照料的缺乏、农村医疗水平有限以及医疗体系不完善等因素, 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村留守老人医疗问题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大部分留守老人在患病时很少会告诉外出的子女, 他们会在就近的村级诊所医治。尽管目前农村的医疗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 但仍难以满足农民看病的需求。陈铁铮通过对258位留守老人的调查发现, 仅有29%对村级诊所满意度较高, 41%认为作用一般, 30%认为不太重要或根本不重要。由于医疗水平不够发达, 加上经济条件的有限, 一些留守老人有病不能得到及时医治, 多数农村留守老人认为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处于一般及以下水平。

4. 农村留守老人的情感心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学者们是将研究的重点从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逐渐转变到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及情感心理问题上。在产生情感心理问题原因方面。一是子女外出务工之后与留守老人的联系减少, 长期的代际分离会使老年人十分想念子女, 电话联系过程中留守老人的情感变化容易被忽视。二是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文化娱乐设施缺乏, 难以找到更多的消遣方式和精神寄托。但与孙辈一起生活的留守老人, 其孤独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三是子女外出导致两代人观念上的差异日益扩大, 进而带来代际间隔阂的增大和子女孝道的弱化, 子女和父母间的感情联系淡化, 农村留守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在农村留守老人心理特点方面。大部分研究成果认为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缺少精神慰藉、有较强的孤独感和失落感、缺乏幸福感, 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其中孤独感是留守老人最主要的心理特点。在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影响因素方面。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 受教育程度、年龄、婚姻家庭以及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性别、兴趣爱好、疾病等因素影响着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应对方式, 这些应对方式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疏导、体育锻炼等干预手段, 可以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问题, 学者们也从完善相关社会制度、强化村集体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弘扬敬老传统文化等多个层面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建议。基本形成“构建以政府为主体、家庭为基础、农村社区为平台、留守老人自助为补充的农村留守老人保障体系, 实行家庭、社区、社会相结合的综合养老模式, 系统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共识。

总体而言, 从相关研究成果可以看出, 农村留守老人的产生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必然结果, 需要以更大的努力去应对。随着学术界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关注的增加, 研究范围愈加广泛, 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不断丰富, 包括留守老人问题产生的原因、现状、影响因素、建议对策等;研究方法不断完善, 由最初的理论研究向以实证为主的定量研究和定性定量相结合转变。同时, 当前学者们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实证研究上, 调查样本的选取随意性较强, 缺乏代表性, 常以特定某个地区的状况代替总体情况, 一概而论。研究的动态性不足, 静态因素研究较多, 少有同一区域的持续跟踪调查和不同区域的横向对比。在对策建议上, 多数从宏观层面出发, 缺乏现实可行性和操作性。在以后的研究中, 大规模的定量和比较研究是后续开展的重点, 具体、可操作性对策建议的提出和农村留守老人相关政策的制定是后续研究努力的方向。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群体越来越庞大, 背后的农村留守家庭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留守老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个弱势群体, 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为较为全面地反映以往学者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研究现状, 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述。

关键词:留守老人,农村,综述

注释

1芦明辉.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概述[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2 (5) :61-65.

2张艳斌, 李文静.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 (6) :105-106.

3叶敬忠, 贺聪志.静莫夕阳一中国农村留守老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4申秋红, 肖红波.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研究[J].南方农业, 2010 (3) :5-8.

5高娜.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22 (5) :112-115.

6秦亮,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国内研究综述[J].现代交际, 2010 (10) :8-9.

7蔡蒙.劳务经济引致下的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状态研究——基于四川省金堂县竹篙镇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 2006 (4) :118-121.

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 篇2

【摘要】目的了解高州市石鼓镇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主观感受和对健康的需求,比较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的生存质量。

方法对当地58名留守老人与54名非留守老人,调查他们的健康状况、家庭情况与生活环境三个方面,给予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老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处于偏差水平。更多的留守老人仍在工作,而且他们的健康状况、饮食情况、居住环境较差,不过却具有更好的家庭生活、经济、社会联系及心理状况;而婚姻状况不是很好的.非留守老人具有更良好的健康状况与饮食情况,其他方面却比较差。

结论在研究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时,除了考虑其生活状况和保健需求外,精神心理方面不容忽视。

【关键词】留守老人;非留守老人;生存质量QOL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的同时衍生出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等庞大的留守群体。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1.2亿,其中跨省流动4242万人。而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断,全国流动人口为1.47亿,较增幅为2.05%。其中跨省流动人口4779万人,增幅达12.66%。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相当多的农村老年夫妇和独居老人成为事实上的留守老人。根据“五普”资料推算,我国206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人大约有1800万人(性别比为88)。

高州市石鼓镇的留守老人问题更为突出。石鼓镇白沙村有150多人,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几乎每家都有人出外打工,近年更是每户都有1—2个人在外打工挣钱,多的有4—5个。村中只留一些老人、小孩及小部分农户务农,被人称为“打工村”。

跟子女的长期分离,留守老人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质量(QOL)与心理健康问题。我国农村地区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方式,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随着承担主要赡养义务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长期的两地分离使得外出子女无法为留守父母提供经常性的照料和关怀,家庭养老的基础受到了动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留守老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心理健康。[3]同时,农业生产、照看孙辈、人情往来等重负都压到了留守老人身上,导致很多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令人堪忧。

对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简称研究,有助于了解老年人对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良好状况的主观体验和需求。以便采取措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社区卫生服务。

本研究以广东省茂名市高州石鼓镇60岁以上的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高州市石鼓镇老年人的生存状况、主观感受和对健康的需求,比较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的生存质量,以便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2、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研究高州市石鼓镇留守老人(58名)与非留守老人(54名)的生存质量。调查表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为基础,结合实际,作了一些调整,设计出问卷。采用入户调查形式,调查员按照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说明问卷填写方法,并当场回收问卷。对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由调查员逐条询问填写。对高龄老人,则由调查者对其口述内容进行整理再代其填写问卷。

结果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研究 篇3

[关键词]留守老人;社会支持;正式支持;非正式支持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青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外流出,在农村青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工作之后,农村出现了老年人的空巢现象以及农村村庄常住人口大量减少的情况。在我国传统的以完整家庭为单位的农村中,缺少了青年劳动力,给留守村庄的老年人的生存和精神都带来了极大地影响。近年来,计划生育的后发效应开始展现,我国农村目前的青壮年劳动力的家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因此,不但男性劳动力离家外出打工,众多女性青年也带着孩子和男性一起外出,造成了村庄仅剩老人的现象。然而,在农村老人留守情况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由于发展限制,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保障制度的缺乏和老人留守现象的不断加剧,给农村带来了众多的问题。[1]

(一)农村留守老人生存现状及问题

1.农业耕种和照看儿童成为老人的任务

随着妇女生育任务的降低,众多的妇女在生完一个孩子以后也随着青年男性加入到外出打工过的大军中,因此,目前农村就只剩下了老人和幼小的儿童。农村的土地耕种的任务和照看孩子的任务就必须让老人来承担。[2]

2. 農村留守老人自身生活无人照看

在“养儿防老”的中国传统农村观念中,儿女可以对父母进行日常生活的照料。然而,在青年人口进入遥远的城市工作以后,老年人的生活就因为距离而得不到子女的照顾。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农村医疗条件的落后,农村留守老人多患有疾病,虽然外出的子女可以赚钱支付医疗费用,然而,一旦老人患上重病,他们的支付能力还是严重不足的。而且众多的患病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也得不到子女的照顾。[3]

3.缺乏子女交流与精神活动,给老人带来众多精神问题。

在青年人远离家乡以后,与老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虽然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通信方式层出不穷,然而,由于老人的能力有限以及双方生活环境的不同,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方式也只能是通过电话,而且话题还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导致除了孩子之外无话可说。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更加渴求子女的陪伴,却得不到满足,给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上带来极大的伤害。并且,老人在家庭以外也很难找到精神寄托,老年人精神上失去了依靠和寄托,精神世界比较空虚,心理上显得孤独无助。[4]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着任务过重、身体健康和精神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的问题,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生存问题、建立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系统已经刻不容缓。

二、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现状

1.经济支持

(1)经济方面社会正式支持

在经济方面,所谓的对农村老人的正式支持指的是一些通过法律或者制度进行保障的经济支持,这种支持在制度的保障下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因此成为正式支持。正式支持往往是政府部门或者正式的社会组织进行的,比如政府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老年人做出的财政补贴等。正式支持表现出了社会对个体的关注。[16]

(2)经济方面非正式支持

非正式支持是相对于正式支持而言的,是一种有个人或者组织自发形成的一种支持,由于缺乏制度的保障,因此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在农村留守老人的非正式经济支持问题中,主要是子女或者其他亲人对老人进行的经济补贴。在现实中,虽然老人为子女承担了种地以及抚养幼儿的任务,然而子女对父母的经济补贴是十分有限的。[17]

2.医疗支持

(1)医疗方面的正式社会支持

医疗方面的支持也通常是政府或者正规的社会组织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得到完善,目前我国的新型医疗合作制度已经在农村大部分地区得到执行,而且也作为考核指标收到了基层政府的高度重视,这是对农村留守老人的一种医疗的正式支持。[18]

(2)医疗方面的非正式社会支持

非正式的医疗支持是指老人在有医疗需求时得到的自发性的不稳定性的援助,这种援助通常是由子女或者亲戚来完成,包括两种支持:医疗费用的支持和生病料理的支持。经调查发现,在农村留守老人生命以后,很少能得到子女的亲自照顾,更多的是得到配偶的照顾,更为严重的是,很多无子女的来人在生病的时候是没人照料的。[19]

3.情感支持

(1)精神方面的社会正式支持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落后,娱乐设施以及图书馆等精神文化设施都不健全。此外,由于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他们自身的兴趣也是单一的。

(2)精神方面的非正式社会支持

精神方面的非正式社会支持指的是自发提供的可以帮助农村留守老人满足精神生活的一些活动,比如聊天、倾听等,这种活动主要也是由老人的亲人或者邻里提供的。

4.日常生活

(1)生活照料的社会正式支持

农村的留守老人在多年的体力劳动和医疗设施较差的环境中长期生存,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下降。因此需要政府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给予在生活上的照料,这种照料称之为社会正式支持。

目前,在我国农村,没有完善的养老院或者福利院等可以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社会机构组织,唯一的农村机构就是农村社区。然而,这种社区仅仅是一种名义上的存在,留守老人们得到社区照顾的几率是极地甚至为零的,由此可见我国对农村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照顾上的社会正式支持是没有的。

(2)生活照料的非正式社会支持

对农村留守老人来讲,在日常生活中的非正式支持,主要指的是老人的亲朋邻里在老人日常生活需要帮助时所提供的不定期的不稳定的自发行动。

(二)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存在的问题

在组成社会的人口结构中,老人和幼儿一样,都是自理能力不足的弱势群体,然而,纵观我国农村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现状,由于大量的青年人外出到离家乡遥远的城市打工,致使农村目前仅仅剩下老人和小孩的存在。所以,本应得到照顾的老人不但没有得到照顾,反而还要承担起土地种植和抚养儿童的责任。体力和精神的负担大大的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生活,我国农村的留守老人面临着如下严重的问题:

1.经济支持不足

从上述对农村留守老人在经济方面获得的支持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政府保障方面的正式支持,还是子女或者朋友的非正式支持,都是严重不足的。我国政府目前虽然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然而这种制度还是相当不完善的,而且在以家庭养老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人没有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也就得不到政府的养老资助。在家庭中,子女虽然外出打工可以赚到一部分费用,然而他们自身的负担也是很大的,所以也很难为老人提供经济支持。

2.医疗支持匮乏

近年来我国不断重视农村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同时也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来作为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方面的正式支持,然而我国农村占地面积极大,而且大部分位置偏远,因此即使中央有政策,也存在着地方执行不力的现象,大量的缺乏先进医疗设施的情景并未改变,甚至基础的卫生室的覆盖也不够全面。更为严重的是,一些缺乏监管的地区,在实行合作医疗以后,药价不降反升,农民不但没有得到补贴,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的费用去治病。

在医疗的非正式支持方面,主要是子女对生病老人的照顾可医疗费用的支付,远在外地的子女是无法对老人进行及时的照顾的,同时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有限,在老人患重病时他们对医药的支付能力也是有限的。

3.情感支持缺失

农村文化生活设施简陋甚至严重匮乏,而且农村的留守老人大都知识能力有限,因此也没有读书寻找乐趣的能力,他们目前的精神娱乐活动还是打牌或者邻里间的聊天中。

4.生活照顾缺乏

在我国农村几乎是看不到养老院的存在的,即使在比较发达的地区有私人开设的养老院,但是费用是很高的,不适合农村留守老人入住。由于子女等青年人外出打工,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得不到家人的照顾。

三、构建和完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系统

(一)正式支持

1.政府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各项制度也在不断的得到完善,包括对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障制度。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国政府部门目前在针对老年人经济支持、精神生活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都加大扶持力度,各项设施不断得到完善。[20]而对于农村的老人,由于起点比较低,目前针对农村老人的支持上还局限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的阶段,但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1)经济支持

在经济支持上,目前我国针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主要是通过养老保险来制度来进行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四个部分。在城市中,老年人的养老制度已经是比较完善了,而在农村的留守老人中,目前在一些地区可以得到的政府支持主要是低保和五保。

(2)养老服务机构

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目前在农村并未形成针对农村老人的养老院。然而,我国的养老院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针对农村老人有政府建设的敬老院,作为专门的救济机构。而养老院一般是商业性质的,虽然大部分是城镇居民入住,但有经济条件的农村老人也是可以进入的。

(3)文化支持

正如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层次做出的解释,人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在我国整体经济环境改善的情况下,我国农村的经济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不能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精神需求的空虚更容易给人的心理带来伤害。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公共空间和娱乐设施帮助农村老人满足精神需求,同时加强先进文化的宣传,让老人在空闲时期接受新鲜事物,避免农村文化的严重落后。

2.运用社区照顾的模式为留守老人提供支持

社区指的是家庭之外的非正式组织或者正式组织,比如农村的村委会组织,以及在农村村民自发建立的小组等。在青年人普遍外出的情况下,通过社区来获得日常的照顾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同时相比与商业组织或者政府专业化的帮助组织,社区帮助的成本是很低的,而且更贴近村民生活。

①利用政府财政或者社会捐款,在农村建立老年人的公共生活组织,比如敬老院等。完善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设施和娱乐设施。

②政府部门设立专业小组对农村留守老人定期问候。

③积极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知识,保证老年人获得自身应得的合法权益,督促子女对父母的照顾。

④建立针对农村老人的法律组织,避免其合法权益遭受各组织部门的侵害。

⑤帮助农村建立社区组织,并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完善娱乐设施、

(二)非正式支持

1.家庭内部

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社会生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农村留守老人在家里面只要得到了家庭内部的支持,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生活照料上,甚至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一系列问题,农村留守老人在家庭内部得到支持是構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的一大重要方面。

2.自我支持

农村留守老人可以通过自我支持来解决一些列生活照顾上的问题。例如,农村留守老人在自己还有能力做事情时,帮助别人照料生活,并让社区的干部记在某个地方,帮助某个人多少小时,以后当他在年老不能生活自理时,可以请求社区帮助,让别人来帮助他。这样一个接一个的互帮互助,可以使得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得到解决。但是在这当中,社区必须起到桥梁的作用,组织好大家的互助秩序。这种方式对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起到了一种补充的作用。

四、总结

农村人口流动造成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去要得到特殊的关注。在本文中,笔者从经济、医疗、精神和日常生活四个角度分析来了目前我国农村留守老人在獲得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方面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正式支持是严重不足的,但是希望家庭内部支持和自我支持对农村留守老人有所帮助。

通过本文的研究,详细的分析出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目前的生存现状,揭露了我国正式支持制度的缺失以及家庭观念的日益衰落。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引起社会有关部门以及人们对自己父母的重视,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指导,尽早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帮助农村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周祝平.农村留守老人的收入状况研究[J].人口学刊,2009(5):32.

[3]王传华.农村老人赡养问题不容忽视[N].法制日报,2001-01-20.

[4]江燕.农村留守老人需要关怀[J]. 社会工作,2007,(02).

[5]唐咏.“候鸟型”老人社会支持、心理健康与社会工作入的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6):105-107.

[6]陈浩.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J].湖南农机,2007(9):132-133.

[7]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2年:中国人口与劳动力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2002.

[8]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9]唐踔.构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体系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04):25—29.

[10]周祝平.农村留守老人的收入状况研究[J].人口学刊,2009(05):32-37.

[11]陈浩.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J].湖南农机,2007(9):132-133.

[12]郭平.低保线,农家老人的生命线[N].辽宁日报,2007-05-25(第8 版).

[13]包福存.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网构成研究[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4(06):95—98.

[14]郑青.论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老人养老的政策导向[N].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4):17-18.

[15]周福林.我国留守家庭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100-111.

[16]杜鹏,丁志宏.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11):45-51.

[17]夏建中.社区工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李建新,于学军,王广州.中国农村养老意愿和养老方式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4(5).

[19]李春艳,贺聪志.农村留守老人的政府支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13—120.

[20]李佳伦.社会学视野下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探析[J].黑河学刊,2011(5).

[21]刘爱玉,杨善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2000,3(3):59-70.

[22]刘炳福.留守老人的问题不容忽视—老年特殊群体调查之一[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4):52-55.

作者简介

西部农村留守老人群体分析 篇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差距越来越显著,许多西部农民选择去城市打工而将自己的父母留在农村,从而形成农村留守老人群体。如果这部分留守群体继续被忽视,将会对留守群体的生活和发展产生许多消极的影响,并使社会发展出现许多不和谐的因素。

1 西部农村留守老人的特征及现状

留守老人是指子女外出流动而且流动距离较远的老人,其子女至少有大半年时间不在父母身边且具有持续性。[1]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某种意义上摧毁了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基础,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的落后导致农村老人被排斥在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外,一旦子女不承担或无力承担养老责任,老年人的生活将陷入困境。

1.1 西部农村的留守老人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1.1 中低龄老人占的比重高。2005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60—69岁组的老人占64.3%,70—79岁组的老人占31.1%,而80岁以上的老人比例仅为4.7%。[2]

1.1.2 丧偶老人比重大。2005年,有子女外出的丧偶老人占30.6%[2],子女外出对他们的生活将产生更大的影响。

1.1.3 健康状况普遍较差。

1.1.4 空巢家庭、独居家庭和隔代家庭增多。

1.2 西部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

1.2.1 生活方面

农村老年人主要依靠子女提供经济来源和照料。随着农村青壮年的大量外出,必然直接导致照料提供者的数量减少,弱化了家庭的赡养功能,照顾这些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农村地区养老问题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劳动数量的减少,对年老体衰的人来说,承担沉重的劳动力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再加上农村留守老人大多还担负着照顾隔代的责任,这样的生活方式造成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双重问题。[4]

1.2.2 医疗方面

农村的医疗资源极其贫乏,具备好的医疗机构和设施的乡村极为有限。而医疗费用对于农村老人则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在西部农村留守老人因病致贫的人很多,加之子女又不在身边,老人身患重疾却得不到子女的照料,他们与家人及社会之间的信息就会产生断层导致“老年安全带”出现松弛甚至断裂。

1.2.3 精神方面

在相对闭塞的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很枯燥,但他们的亲和动机则随着年龄的增加变的更加强烈。成年子女和老年父母在空间上的分离使得两代人在观念上差距拉大,淡化了照料中精神慰籍的内容。流出人口由于经济等原因很少回家探望老人,农村老人的隔群生活使得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留守老人每天面对的都是不变的空间,不变的面孔和单调的生活,加上思念子女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寂寞感使老人的精神生活出现了许多问题。

1.2.4 安全方面

留守老人因为生理机能的下降导致防范意识和反击能力都很差。一些不法之徒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了农村留守老人,通过托儿的蛊惑销售过期和假冒伪劣药物骗取钱财。更有甚者利用农村治安防范薄弱的缺点对留守老人进行明目张胆的诈骗和抢劫,从而给农村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留下了安全隐患。

2 西部农村留守老人群体产生的原因

产生留守老人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消极影响。其直接原因就是西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具体原因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经济、地理、社会因素五个方面。

2.1 制度因素

2.1.1 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显著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经济体制的转轨造成了中国传统农业没有了任何优势,城乡在经济文化、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各方面的差距必然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留守人员。

2.1.2 户籍制度的影响

农民工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不是市民,被排斥在许多保障之外,在城市享受不到医疗、就业、教育方面的任何优惠政策。因此,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的生存能力很脆弱,大多采取单飞式的流动,不愿带家人出来受苦。

2.2 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呈扩大趋势,东西差距在进一步的拉大,生活水平差距悬殊。西部农村的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普遍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从理论上讲,城乡差距越大,城市对农民的吸引力也就越大,人口流动的动力也就越大。人口正是在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作用下大量流入城市寻找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城乡比较利益的结果使得农村人口迅速的向大城市和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大量流动。由于经济的拮据必然使得他们将眼光紧紧盯在收入上,忽视了农村留守老人。

2.3 文化因素

西部农村地区留守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与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在文化价值观念、所需求的人力资本和知识技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些情况最终导致了他们不具备向大城市流动的能力。而子女的承受能力也非常有限,经济的拮据和各种因素已经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大规模的举家外迁,在权衡利益的情况下只能将老人留在农村。

2.4 社会因素

由于社会运行机制不合理,社会结构和规范失调,使得农村社会秩序混乱,管理落后,制度不健全,在教育儿童和照顾留守老人方面出现空缺。留守老人的生活由于缺乏子女的照顾加上大多数农村地区的老人无任何保障措施,一旦子女无经济能力赡养,老人的生活将无从着落。

3 解决西部农村留守老人存在问题的对策

对留守老人的照顾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即经济来源、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5]。

3.1 健全相关制度,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工业化的初期,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资本和劳动力,最后工业农业的劳动力基本持平,城乡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也随之持平,城乡差距基本消失,城乡二元结构变成一元结构。2009年我国GDP为335353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9%以上,财政收入为68477亿元,已经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因此,国家应有方向性的将财政向农村医疗、保障这方面转移,并给予西部农村有力的经济支持,同时,为农村养老做出明确完善的政策导向,将农村老人逐步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切实保障老人晚年的生活,使留守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3.2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

随着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及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居民传统养老观念的淡化,如不及时建立现代化养老保险体系,留守老人今后的生活会完全陷入困境。同时应尽快推进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建设,降低医疗费用的报销门槛,提高报销比率。

3.3 完善农村社区养老

建立以亲属邻里为帮扶对象的组织系统,可以以队为单位成立老年人互助小组,在这个小组内,成员之间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解决老年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精神和心理方面的而需要。除了子女以外,亲戚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特别是在生活方面帮助老人分担沉重的体力劳动。如果老人突发疾病,邻里亲属及时可以进行照顾来填补子女外出引起的空缺。这样做不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还可以将农村闲置的劳动力利用起来。而亲属邻里有共同的话题和观念,比较容易相处,这样不但缓解了照顾者自身的孤独感,被照顾者也得到了照顾,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3.4 建立农村服务中心和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站

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站保证留守老人在村内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同时聘请专业的医护人员,及时、有效、尽可能的为老人提供便利的服务。还要做好医疗知识的宣传普工作,普及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农村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消闲娱乐、老年教育等各种服务。并以此为依托成立基层社团,募集志愿者,通过这些社团组织来建立志愿者与留守老人的互助模式。通过集体的力量克服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维护老年人的权益,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3.5 对家庭养老进行引导和监督,使孝敬老人这一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通过教育、宣传、督促等手段积极倡导各种形式的道德建设活动,尽可能使社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孝敬父母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戚小明.家庭养老概念的重申与我国农村养老[J].重庆邮电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6).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5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4]刘书鹤,刘广新.农村老年保障体系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2).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调查报告 篇5

众所周知,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力都相应增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为了生计涌入城市。年轻人离开农村而老人和儿童就留在家乡。此次我们的社会实践就是调查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状况。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所调查的村庄是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紫湖镇土城村。该村人口总数大约为3500。该村的年轻人大多去苏州温州等城市打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留守儿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和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子女则由另一方照顾。而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子女则由亲戚照顾,大多靠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我走访了几户留守儿童家庭,从交谈中我能感受到这些留守儿童对在外打工的父母十分思念,长期的缺乏父母的呵护,有的孩子性格也随之变得内向。我将自己调查所了解到的问题做以下总结:

(1)对儿童的监护不能落实到实处。单亲照顾的情况相对好一些,那些由亲戚照顾的儿童由于本身与监护人存在代沟,缺乏沟通更加不能得到好的照顾。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便一直积压,产生更多更棘手的矛盾。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百分之七十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很多孩子内心自卑,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因此在有的时候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和歧

视,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十分不利。

(2)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不够。孩子们的学校条件都比较简陋,乡村教师在对孩子们的生活方面关心不够。很多留守儿童不愿多交流,平时遇到学习方面的问题爷爷奶奶不能解决,也没有意识要主动请教老师,于是越来越多的问题积压导致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我们之前说了留守儿童中很多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因为长期与父母分开,缺乏交流导致内心较为封闭。学校方面对于开导孩子们的心理还是十分欠缺的。首先,老师缺乏相对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知识培训。其次,对心理辅导这一观念的淡薄,认为这并不重要。

(3)留守儿童的生活较为艰苦。调查的几十户留守儿童家庭中,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的。家庭条件比较差,爷爷奶奶仅仅依靠自己的田地满足日常所需。虽然在外打工的父母会定期寄一些生活费回家,但是仍然没有很大的改善。

在农村中,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一样存在。一个家庭中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闯荡,年迈的父母则留在家中。我们队这些留守家中的老人的生活状做了一番调查。我们首先向村长颜大叔了解了大概的情况,然后颜大叔带我们走访了一些留守老人家庭。经过调查我们做了如下总结:

(1)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普遍处于中低下水平。老人们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除了子女逢年过节送一些钱以外,其他的只能依靠自己种菜获得很少的经济来源。在农村,老人们也几乎没有享

受到任何的医疗福利保障。生病了就要花很多的钱,政府的补助也非常少。

(2)留守老人的精神风貌较好。我们所调查的村庄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村子里的人大多都姓颜,平时家家户户的联系都很多。农闲的时候老人们会经常互相串门谈论农务,生活过的还是很精彩的。但是留守老人中也存在一些生活很艰苦的,在我们的调查走访中就有几位老人,因为身体不好没有能力去耕作,孩子们又不在身边,生活很不容易。

经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调查,我们感悟颇多。看到那些留守儿童孤单落寞的眼神心里总是感觉很难过。父母为了生计不得已离开,这些孩子这么小就没有父母悉心的照顾,童年就变得很孤单很寂寞。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对这些留守儿童能多一些关注、关心,让他们的童年不会因为缺少父母的呵护而产生阴影。对于那些离开自己的孩子外出工作的父母,我们也希望能够偶尔抽出时间回家看看孩子,至少要常常给孩子们打电话,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要知道,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对其将来的人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因为赚钱而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

关于留守老人,我们也想借此发出呼吁,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他们为社会奉献了大半辈子,当他们老了,干不动了,应该是停下来享受天伦之乐的。但是,农村中很多老人却没有享受到这种天伦之乐,他们甚至要一边务

农一边帮外出打工的子女照顾小孩。而且,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政府对这些农村留守老人的补助很少,几乎没有,其他社会福利比如医疗卫生福利都没有享受到。我们希望为这些留守老人争取一些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当然,我们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我们的调查能真实地反映出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希望社会各界能对这些现状多一些关注,希望大家能奉献出自己的爱心,给他们多一些关怀。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留守老人都需要我们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对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探讨 篇6

关键词:留守老人;养老;社会保障

一、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

子女因生计所迫或个人发展长期离开居住地是导致老年一代留守的直接原因,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是整体的、负面的,很多留守老人不仅基本的养老需求无法获得满足,承受沉重的劳动负担,还要肩负抚养孙辈的压力。

(一)留守老人经济收入情况分析。目前老人养老情況尴尬,尤其是无子女在身旁的孤寡老人的养老问题更甚严重。大部分城市家庭的老人养老收入基本靠退休资金,但是对于没有工作的一些老人,养老的收入靠平时的积蓄或靠子女的赡养。随着国家的老龄化快速发展,加上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和现实社会物价水平过高,现代人对赡养老人的压力超过任何一个时期,甚至到现在为止,“啃老一族”的情况有增无减,不仅老人的养老问题由自己解决,还得为自己的子女及孙辈伸出一把手。城市老人因为能够享受国家养老保障制度,他们的生活几乎不需要子女过多担忧,但是对于农村老人(留守老人)这些没有固定收入、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龄人群,就必须靠贩卖小农作物,或者靠外出拾荒及外出务工的子女寄回家的那点生活费来维持生计,而农村存在最严重的情况,却是孤残老人的养老问题。根据国家规定,农村低保共分为3个类别,一类为五保户和孤儿,每人一个季度是375元;二类是重病重残户(特困户),人均季度是300元;三类是一般困难户,保障金实行补差,具体金额不等,平均是在50元左右。按照这种规定,生活在贫困线下的农村留守老人及孤残老人每月能够获得政府相应的生活补助,但是,这些补助也只能维持老人们的最低生活保障而已,他们的生理上、精神上的疾病却还是不能得到关注,甚至有时候这些极少的生活补助也会因种种原因被扣压,常常不能发放在他们手里。

(二)留守老人的生活情况分析。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大量流失,不仅对农村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态也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留守老人及孤残老人的生活情况是极度低下的,他们缺少子女的悉心照顾,生活情况季度糟糕,有些老人因为没有子女在身边,家务、农田里面都得靠年迈的身体去维持生活的正常运转,在农村,八九十岁的老人家上山打柴、下田务农、回家煮饭、喂猪、洗衣服是随处可见的。

(三)留守老人的精神状态分析。在农村,家里子女的外出务工,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就得承担家里的所以一切负担,精神上要承受家事和照顾儿孙的双重压力。并且对于没有子女在家的有病老人,他们的自理能力有限,在无法照顾自己的情况下,精神状态会持续低下,他们空虚、寂寞,并伴随病痛的折磨,身心会受到极大的损害。甚至有些老人因为没有得到细心的照顾,而发病去世,待到尸体腐烂时才被人发现是常有的事情。在日本,有些人专门为此成立了一些上门帮助孤寡老人去世后没人知道,帮助他们料理后事的公司。但是在我们中国,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不平衡,贫富差距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老人都得不到基本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甚至连他们的身后事都得不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状态是极度空乏,没有安全感的

二、如何加强农村留守老人的权益保障

农村留守老人的大量出现,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加强农村留守老人的权益保障应当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当前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关爱帮助留守老人。

(一)开展农村“敬老”活动,改善农村留守老人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成立农村老年人协会、老年人互助会、老年人活动中心等,配备必要设施,让老年人有个归属感。同时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为留守老人搭起亲情沟通“桥梁”。通过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使在外子女能够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对在尊老爱老方面做得好的年轻人应予以大力表彰,以促进和提倡“孝”文化的发展。还可以通过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由农村轻壮年劳动力每年出一部分钱,各级政府补助一部分,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让农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参加进来,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

另外还可以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有条件的地方,可由当地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凤还巢及当地能人投资等多渠道的办法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同时,建立“党员义工服务队”、“爱心小分队”,帮助留守老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二)加强农村低保评选及发放制度,严打“私扣私拿”风气。农村低保是保障农村困难户的一项基本保障制度,由于低保户是按照国家一定标准评选及发放,只针对于那些处于贫困线下,基本生活都无法保障的特困户。但是有些地方的政府官员利用权职便利,为自己或亲戚争取那金额不多的低保补助,而有些人的条件可以说是比较优越,根本不能按照规定领取。因为名额的有限,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却因为某些人的损人利己的行为,得不到国家的保障,并且由于有些农村老人不懂法律法规,根本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为保障农村低保老人的权益,不仅要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在执行制度的时候,也要严把评选关,严打“私扣私拿”的风气。(作者单位:贵州省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贺聪志,叶敬忠.农村老人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向丛理.农村“留守老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贵州大学.

[3]农村留守老人关爱问题探讨论文[J].

[4]李德军.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应引起重视[J].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状况实证分析 篇7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时间储蓄银行

一、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使中国进入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相应地,城市非正规就业需求的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户籍制度循序渐进的改革等因素的交汇与融合,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流动。杜鹏等根据《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推算,2000年60岁及以上的留守老人为1 800万人左右。另外,周福林根据“五普”资料0.95‰的抽样数据,推算出全国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为1 793.9万人。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只能是单独或夫妇二人共同外出,从而使相当多的农村老年夫妇和单身老人留守在家,成为留守老人。

在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的背景下,传统的家庭保障功能逐渐弱化,而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尚处在改革探索过程之中,国家尚未对农村老人实行普遍的社会福利;再加上留守老人群体自身的特殊性、相关社会制度支持度的不足,使得留守老人所能获得的生活照料资源日渐匮乏。这一群体的养老保障问题解决与否,不仅仅关系到这一群体自身是否“老有所养”,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成功与否。

二、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状况分析———基于安徽省怀远县永红村的调查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首先,本次问卷调查地是安徽省怀远县徐圩乡永红村。之所以选择该村,笔者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留守老人群体主要是因农村劳动力为增加家庭收入外出务工而产生的,因此问卷调查地应选择较不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数量较多的地区开展,所获得的数据才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该村居民一般依靠耕种土地为生,经济作物种植也较少,年收入较为有限,因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第二,笔者在该村的社会资源较为丰富,即该村有熟悉的朋友,并能够得到村干部和被调查者的支持,可以在短时间内开展调查、获得真实的一手资料,极具可靠性。

其次,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调查地的留守老人,根据相关文献对留守老人概念的界定,要求调查对象需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常住农村的老人,年龄≥60岁;第二,其子女及子女配偶外出务工且常年不在本村居住者;第三,意识清楚,能够顺利沟通者;第四,经调查员说明调查目的后,愿意配合调查者。

(二)被调查村基本状况分析

安徽省怀远县徐圩乡永红村的经济并不发达,居民一般依靠耕种土地为生,经济作物种植也较少,年收入较为有限,因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本次调查共访谈农村留守老人100人。笔者所界定的留守老人,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常住该村的老人,年龄≥60岁;二是其子女及子女配偶外出务工且常年不在本村居住者。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分析见表1。

从性别结构来看,男性59人,占59%,女性41人,占41%。从年龄段来看,低龄老人62人,占62%,中龄老人28人,占28%,高龄老人10人,占10%。从文化程度来看,文盲55人,占55%,其中男性文盲26人,占26%,女性文盲29人,占29%。从婚姻状况来看,单身老人72人,占72%,有配偶的28人,占28%。从经济状况来看,年可支配收入少于1 000元的有11人,占11%,1 000元~2 000元的有13人,占13%,2 000元~3 000元的有13人,占13%,3 000元~4 000元的有19人,占19%,4 000元以上的有44人,占44%;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及配偶收入的有44人,占44%,靠子女赡养的有55人,占55%,依靠亲朋的有1人,占1%。从健康状况来看,无病者有23人,占23%,有小病者53人,占53%,有一般病痛者16人,占16%,有大病者8人,占8%。

(三)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状况数据分析

1. 生活照料主体分析

问卷中将生活照料主体分为自己、配偶、子女(媳婿)、孙子女(媳婿)、邻居、其他6个选项,并分别用1、2、3、4、5、6表示。本部分把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主体与婚姻状况结合分析,结果见表2。

注:生活照料主体中的5、6两个选项无人选择,因此交互表中未显示。

表2显示,有配偶的留守老人依靠自己和配偶实现日常生活照料的有67人,占有配偶的留守老人的93%;独身的留守老人则有23人是依靠自己实现日常生活照料的,占被调查独身老人的82.1%,比例极高。在调查过程中,笔者还发现,多数有配偶的留守老人在回答生活照料主体时,除了选择“自己”项,同时还选择了“配偶”项。这描绘出一幅留守夫妇相互搀扶、相濡以沫的情景;但同时也表明了单身留守老人依靠自己、少人照料和凄凉的状况。

2. 健康状况分析

问卷中将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分为无病、有小病、有一般的病痛、有大病4类,并分别用1、2、

3、4代表。本部分把健康状况与年龄结合分析,结果见表3。

表3显示,总体而言,留守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太乐观,身体有病的老人共77人,占被调查者的77%,其中有小病的53人,占53%,有一般病痛的16人,占16%,有大病的8人,占8%。分析发现无病、有小病或有一般病痛的主要是低龄留守老人,有大病的多为中龄和高龄老年人。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加剧,生病时由谁照料成为留守老人、特别是高龄留守老人生活中的难题。

3.生病照料主体分析

问卷中将留守老人生病照料主体分为自己、配偶、子女(媳婿)、孙子女(媳婿)、邻居、其他6个选项,并分别用1、2、3、4、5、6表示。留守老人的生病照料主体的统计结果见表4。

注:表中未出现4、5选项,这是由于被调查者未选择的结果。

表4显示,被调查者中有90位留守老人在生病时依靠自己或配偶实现照料,占被调查者的90%;仅有9人是依靠子女(媳婿)实现生病时的照料,占被调查者的9%。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发现该村子女外出务工使得留守老人的日常生活负担加重,日常照料主体和生病时的照料主体单一、缺乏,进而对他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调查中还发现,一部分留守老人愿意入住由乡政府建起的养老院,但由于床位有限而不能如愿。这不仅说明农村留守老人赡养主体的缺位,同时也说明农村社会中老年服务组织和措施的不足。这些导致了留守老人对生活照料状况的不满:在对生活照料的整体评价中,有24%的老人认为“较差”,有71%的老人认为“一般”(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要求不高),仅有5%的老人认为“较好”。

三、多渠道构建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保障体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但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留守老人常面临各种养老难题。因此,传统的子女照顾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留守家庭养老保障需求,需要与之相应的配套措施的出台。

(一)政府应积极探索多渠道的留守老人养老模式

1. 完善集中赡养制度

成熟的老年人福利服务体系需要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相对家庭养老、社区养老等主要养老模式而言,机构养老有其独特的优势,即机构的专业护理,专门的服务人员所运用的专业手法和技能,是前两者不能比的。笔者在永红村实地调查时也发现,相当一部分留守老人愿意进入养老院养老,但苦于政府建立的养老院床位不足而无法入住。所以地方政府应考虑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的投入,适当增加农村养老院的数量和床位的数量,以缓解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主体缺失的问题,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养老的社会化程度。

2. 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事业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33条规定,国家鼓励、扶持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老年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康复中心和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等设施。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中也提出要“鼓励社会化办养老机构,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包括留守老人在内的农村老人养老需求,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采取多种优惠措施,使得公办福利机构积极探索走民营化的路子,亦即实现“公办民营、民办公助”。

(二)建立“时间储蓄银行”,增强留守老人自养的能力

老年自养提倡由劳动者自我承担或个人存储养老保险基金,加大劳动者年轻时的养老积累在自己保障基金中的比重;同时,强调开发潜在的老年人才资源,提倡老年人运用自己的智慧、专业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实现再就业,重新加入到社会活动中来。这种新型养老方式,就是要尊重、提倡和鼓励老年人的自立和自助,充分发挥老年人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建立一种新型的老年价值观和养老文化。

有条件的农村社区可以考虑建立留守老人“时间储蓄银行”,即由社区内的相关组织低龄或健康度较高的留守老人为高龄或有需要的留守老人服务,并将其服务时间记录在册,以便参加服务的留守老人以后需要帮助时,可以从“银行”提用同等的时间。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留守老人的自养意识,而且较充分地发挥出他们自身的能力与作用。

(三)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

留守老人生活在以乡镇、村社为基本单元的农村社区中,人际互动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主,对农村社区具有归属感、参与感与认同感,容易接受社区提供的各种养老服务。因为社区的范围较小,村民的相互联系比较紧密,所以可以依托社区的人际网络,用更多的社区资源为留守人提供养老保障。

1. 挖掘社区成员的互助潜力,提高其自助、互助能力

中国农村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村落的形成乃是基于亲缘关系,而非业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个村落中的村民绝大部分属于同族关系,“家族”这一纽带将其紧紧相连,正是基于这一特征,当人们不管遇到大事小事,总是习惯于向有亲缘关系的邻里乡亲求助,而邻里乡亲也乐于在他人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另外,中国民间自古便形成互助的传统美德,社会互助思想深入人心。这些特征使在农村地区建立留守老人互助保障机制具备了一定的现实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社区具有很强的凝聚力,社区成员能够较好地被动员起来施行养老互助,实现社区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在留守老人养老保障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2. 发挥社区组织的养老功能

为提高留守老人养老保障水平,社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老人进行日常生活方面的照料护理。如可以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和家政服务站等;另外,可以安排人员为不能自食其力的、身体患病的留守老人干农活,给他们提供饮食、住宿方面的照料。

参考文献

[1]丁志宏,杜鹏.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J].人口研究,2004,(6).

[2]周福林.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J].西北人口,2006,(1).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研究述评 篇8

1.1 研究争执性结论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 易造成儿童亲情缺失, 其原有家庭内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留守儿童需要对家庭内部抚养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应。为此, 多数研究者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适应情况, 但研究结论缺乏共识性, 甚至相互矛盾,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学习适应方面。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父母外出并未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具有较高的学习独立性。多数孩子能够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 并以此作为激励自己好好学习的动力;另一观点则认为, 父母离开尤其是母亲的离开, 儿童的学业成绩有了显著下降;70%以上的教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以后, 孩子的成绩差了。他们中逃学、厌学、辍学、纪律差、迷恋网吧的现象比一般儿童严重。

情绪适应方面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父母都外出打工、单亲外出打工和父母都在家这三类儿童在孤独量表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与非留守儿童无显著差异。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略低于非留守儿童, 但不存在显著差异;相对地, 有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表现出诸多情绪问题, 主要涉及孤独感、委屈难过、敏感自卑以及忧虑情绪。他们在状态焦虑水平上要明显高于父母均在家的儿童, 而两者在特质焦虑上没有显著差异。

行为适应方面。正面的观点认为, 父母外出打工使得留守儿童的生活过早独立,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独立起居和做家务的能力强于非留守儿童, 能更好地理解父母, 体味生活的艰辛。很多留守儿童在班上与同学们的关系较好, 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能经常帮助其他同学。负面表现发现, 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带来的不安全感, 容易使留守儿童对周围他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 表现出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情绪比较冷漠或者自卑, 逃避各种活动、害怕与人交往等。一些留守儿童抽烟、酗酒等, 有些甚至走上了小偷小摸、抢劫等违法犯罪的道路。

1.2 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的因素

1.2.1 不同监护人类型

隔代监护人易造成儿童放纵、任性, 亲戚朋友对孩子心理与精神上的需要很少关注, 自我监护型易养成孩子奢侈、浪费、不知勤俭的不良行为习惯, 自律能力较弱。通过对比流动儿童、双留守儿童、单留守儿童、曾留守儿童及一般儿童发现, 双留守儿童社会适应性最差;与一般儿童相比, 留守儿童的自尊低、孤独感强, 双留守儿童抑郁高, 单留守儿童的生活满意度高, 曾留守儿童的自尊低、孤独感强、抑郁高、社交焦虑高。单亲外出留守儿童的抑郁水平显著低于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组和寄养组在亲密度、矛盾性、娱乐性上有显著差异, 寄养组亲密度较低, 矛盾性、娱乐性较高。

1.2.2 父母的教育观念

父母在孩子的早期生活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关爱、支持和鼓励能够使孩子对周围环境建立良好的信任感与安全感, 这对他们社会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的。外出务工人员形成的多元教育观念对子女学业会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城市或城镇打工, 使他们的教育观点发生了变化。但到底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却有不同意见。有的父母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 从而助长了一些成绩不好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和“读书无用论”的思想;相反, 有的父母对子女寄予很高的期望,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儿童的学习积极性, 他们出去打工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能供孩子上学。

1.2.3 父母外出时间

研究发现, 父母离开时间的长短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时间为一年的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很低, 两年以后升高, 以后又逐年降低, 到十年以上时最差。即离开时间越久对留守孩心理影响越大。留守时间在5年以上的儿童的心理失衡得分显著高于留守时间为1-2年、3-4年的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和父母在外时间的长度成反比, 即父母在外的时间越长, 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越低。研究表明, 父母在孩子越小时外出打工, 对儿童的焦虑水平影响越大。父母早期离开孩子, 甚至会深刻地影响儿童的特质焦虑。

1.2.4 亲子沟通频率

调查发现, 父母与孩子沟通频率越高, 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更健康、社交能力更强、日常生活行为更好;反之亦然。对于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而言, 超过3个月与父母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对父亲的依恋质量显著低于一周、两周和一月与父母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对于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来说, 与父母的联系频率为一周一次的留守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程度显著高于半月、一个月和超过3月与父母联系一次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间隔时间越长, 与父母团聚的次数越少, 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越低。和父母联系频率越低, 留守儿童恐怖倾向、过敏倾向的危险性增加。

1.3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问题策略研究

目前相关研究大多认为应该从家庭、学校和社区等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家庭方面: (1) 最好让孩子跟随父母生活; (2) 降低母亲“出行率”;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学校方面: (1) 注重对“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2) 积极发挥学校功能, 建立健全的家校联防育人机制;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育子方式。社区方面: (1) 发挥社区综合教育功能, 形成社区、学校、家庭立体式的教育管理网络; (2) 组建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 寻找“代理妈妈”、“代理爸爸”替代他们的父母角色;积极开展对母亲的教育指导工作。政府层面: (1) 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 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2) 大力推进农村新课改,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 (4) 开发城市公立学校的潜力, 就近入学。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适应研究评价

从上文综述的结果可以看出, 对同一研究内容由不同的研究者进行研究时, 其研究结果常有争议。究其原因,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2.1 留守儿童概念界定问题

明确的概念界定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前提。迄今, “留守儿童”仍缺乏明确、统一界定, 这直接影响这一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

第一, 孩子的年龄。留守儿童年龄有以下观点: 16岁以下、14岁以下、未满18岁、义务教育阶段、未成年人、6-14岁、6-16岁。许多研究没有对留守儿童的年龄进行明确的界定。第二, 父母外出数量是一个还是两个才算是留守儿童?有的认为双方外出才算留守儿童。有的则认为只要一方外出, 就算留守儿童。现多数观点认为只要一方外出就算留守儿童。第三, 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多数研究认为留守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结果。实际上, 父母外出, 导致孩子留守的原因很多:经商、出国留学、打工、外出照看病人、因关系不合一方出走、离异、孤儿等。很显然, 不同原因导致的留守现象,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相差很大, 对孩子心理的影响是有差异的。第四, 留守儿童地域性问题。有的研究把农村留守儿童等同于留守儿童, 误认为留守儿童是农村特有的社会现象, 上文已介绍, 留守儿童现象最早出现在城市。而且很有可能两地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有关学者在定义上也注意到这样的区别, 并做了区分。相反, 有的研究则把三者混淆, 从而导致与其它研究结果的分歧。第五, 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多数研究在界定留守儿童时, 未涉及父母外出的时间长度。是1年以上, 还是半年以上, 或者3个月以上, 或者其他时间长度标准?目前, 多数研究认为以半年为标准为宜。有关研究也支持这样的标准:留守半年的儿童在自尊、心理控制源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和一般儿童有显著的差异。留守半年比留守三个月更具鉴别力, 可以作为划分留守儿童的标准。

2.2 研究方法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 以问卷、心理量表、心理测验为工具使用定量调查研究方法的人占绝大部分;以观察、访谈、个案分析等为手段使用定性研究方法的人占较少比例。量化的方法, 只能收集到一些表象的信息和数据, 对于那些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未能触及。许多研究缺乏理论指导, 没有明确的理论框架, 对调查结果未能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 难以进行深入探讨和解释, 从而难以谈论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好把这些各个领域分散的研究力量, 统一在一起, 组织专家研讨会, 共同确定留守儿童的概念及其内涵、外延。概念明确后, 再确定具体研究的内容, 以适当方式公诸于世, 大家共同遵守执行。

2.3 研究偏见问题

许多研究者带着对农村留守儿童负面的假设, 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 更多关注与农村留守儿童有关的“负面”问题, 对农村留守儿童积极一面的论述较少, 研究的客观性、中立性不够。上文总结的有关留守儿童的一些基本结论之间存在的相互矛盾, 就已经告诉我们不能带着“留守儿童是问题儿童的”类似这样的标签去进行研究, 为了寻找负面证据加以证明。有关研究的差异, 也使研究者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面对同样的压力, 对于处境不利的农村儿童, 有些发展不良, 有些儿童却发展得很好, 有些甚至超出了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

2.4 建议和对策问题

解决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需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应对。研究者所提的建议和对策包括了家庭、学校、社会, 以及政府的层面。从上文可以发现, 针对政府层面的建议很多, 但所提建议, 在现有条件下难以实现, 无法起到高效的作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不是说改就改的, 这涉及到很多因素。让他们重新回到父母身边, 解决好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就是解决留守儿童不再留守的最好方法。这样的方法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办到的。 学校方面, 对于农村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条件较差等问题, 这只是三农问题中的一个方面, 是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短时间内难以解决。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有效、高效、操作性强的建议。

3 结语

综合上面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适应研究的四方面问题, 可以发现:以比较客观中立的研究视角, 给农村留守儿童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界定, 采用量化研究方法之外的方法——质化研究, 关注儿童面对家庭环境变化适应的过程和更广泛的情景性因素, 对于深入、真实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 提供针对性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将十分有用。近年来逐渐兴起的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 对这种研究选择, 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段成荣, 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5, 29 (1) :29-36.

[2]范兴华, 方晓义, 刘勤学, 等.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33-40.

[3]朱科蓉, 李春景, 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 2002, 18 (4) :21-25.

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 篇9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思想

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可称为孝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子代对父代和祖先的情感和相应的行为。传统文化中孝的内涵首先表现为子女对家庭中父母和祖先的供养尊敬。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意思是说,孝是个会意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下面的“子”字结合而成的,本义是子在下面侍奉上面的老人。在西周铭文中,孝被定义为“追思”、“孝祀”、以及“孝养”。孔子认为,孝不仅包括对父母的供养,让他们吃饱穿暖,疾病有人侍候,还包括对父母的尊敬及精神上的慰藉。《论语》记载,子游问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也就是说,“现在人只把能养父母便算孝了。就是犬马,一样能有人养着。没有对父母一片敬心,又在何处作分别呀?”《论语商释·为政第二》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顺,孔子回答:“对待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有了事情替父母去做了,有了佳肴让父母兄长先吃,这难道就算是孝顺了吗?”《孝经》引孔子的话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敬”、“乐”、“忧”都更加彰显了情感层面的内容。孔子的养老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弟子规》开篇总序中就指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首先论述的是孝的问题,并依圣训规定了对待父母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把孝道具体化为人们的日常行为,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爱老思想。二是晚辈对所有亲属长辈的关心和尊重,以孝敬父母为基点,要孝敬所有亲属长辈,把家庭伦理层面的孝外延到亲戚层面。三是要以善心对待邻里以及天下的所有老人,即把孝从亲戚层面进一步泛化为社会伦理层面。《礼记》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作为“大同社会”的重要特征。孟子把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为描述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战国时期的墨子提倡“兼相爱”、“爱无差”,倡导一个人除了对自己的父母、亲戚具有爱心的同时,还要博爱,有社会之爱。四是个体对国家之孝。由于中国自奴隶制国家产生到清帝退位,在政治体制上一直是君主专制政体,实行的是家天下,因此,对国家之孝实际上为对君主之忠,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以对国家的忠诚为先,移孝为忠,报效国家和民族,孝的含义又进一步外延到了政治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孝文化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深切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中,把他们心目中的未来社会描述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压迫的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其使命就是领导和团结广大的受压迫的群众,为建立一个适应社会化大生产、没有剥削压迫、社会公正和谐、自由而幸福的共产主义新世界而奋斗。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执政的根本目的。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领导人民战天斗地、发展社会生产的同时,注意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发展,1954年他主持制定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劳动权利,劳动者有休息权利,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时有获得物质帮助得权利。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人本观。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2013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北京市供热企业和敬老院考察民生工作时表示:“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要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是我们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三、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过程中孝文化的传承和人本思想的贯彻

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内涵和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解决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政府加大对农村养老事业的投资和支持力度

目前,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养老院数量过少且条件简陋,政府办养老院接收对象过窄(只接受五保户);医疗水平低,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文化娱乐设施和精神慰籍等。健全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是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必然体现,也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必然要求。因此,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加大农村养老事业投资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养老领域;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构建以需求为中心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体系;改变地方政府和官员考核标准,把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政绩考核指标,从制度机制上保证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

2.依法保护农村老人的权益

农村留守老人由于防范意识弱、缺乏子女陪伴和精神上的慰籍,特别容易成为不法分子诈骗、伤害的对象。近年来,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案件频发。因此,应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的法律援助和司法保护力度,对侵害农村留守老人的不法分子,要从重判决;对于涉及家暴、赡养、抚养等类型的案件,依法简便程序,及时开庭,从快办结;加大执行力度,对农村留守老人申请执行的案件,优先安排人力、物力,采取多种执行措施,确保胜诉留守老人合法权益及时得到实现。

3.加快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李克强总理多次指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农民工的市民化。应进一步破除农民工市民化的体制机制,城市不仅要让农民工进得来,还要留得住,逐步变城乡二元结构为城乡一体,逐渐减少农村留守老人数量,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

4.重视农村孝文化的传承创新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实中,一些人孝心缺失,对老人缺乏应有的关爱和尊重,有的甚至对长辈恶语相向,甚至拒绝赡养。因此,应加大对中国传统孝文化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村委会应通过组织孝文化知识学习、评选五好家庭、好媳妇等活动,让孝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内化为村民的行动。对于常年在外务工人员,除了给老人汇款,保障老人的物质需求外,还应该常回家看看,并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经常对老人进行问候,让老人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心和温暖。

摘要:中国传统孝文化包括对自己父母祖先之敬、对亲友长辈之爱和对社会上所有老人的关心和尊敬。马克思主义人本理论的核心是人的自由和幸福。健全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是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实践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必然要求。

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研究 篇10

现在,随便到各个村庄里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再到各个家庭串串门,所看到的风景,满眼净是老态龙钟的耄耋老人在村里晃悠,或一个家庭里止有一个上了年岁的妇女,带着一个或几个屎嘛爪爪的孩娃,很少看到有年轻人走在村里。看到这一情景,实在叫人感到揪心。由此有许多仁人志士声泪俱下的大声疾呼,或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来感召来召唤,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那么,农村书屋应该怎样围绕这个中心上来建设服务,而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呢?这是摆在广大农村基层工作者面前的首要或重要课题,这也是社会各界仁士所倾心关注,并予与研究探讨多载的课题。

由此,本作者在此提出拙见,以期与各界同仁进行有益商榷。

一、建设农村书屋的重点,应围绕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中心是其关键

建设农村书屋的重点,不能以泛泛的大农村概念为中心,应因地制宜的因势利导的注重特色文化的注重对象的有所区分,有所选择的抓住当前各个村子里所存在的主要矛盾,明确以谁为中心,围绕谁来建设,才是建设好农村书屋,并发挥出应有积极作用的关键所在。

各级政府,之所以在农村投巨资花大力气的建设农村书屋,其出发点与目的,正是为了提升农业生产力的生产能力,和各种知识素质含量,以期达到专业化的水平;并尽最大努力的提升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等。这是难能可贵的,是大有裨益的。但就其农村的现状而言,此一时彼一时,农村主要农业生产劳动者,也就是农村青壮年农民,大都不再从事,或极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不再问津,或很少问津农事农技农忙农闲了。而能留守下来的一些上了年岁的老翁老妪才是生产主体。农村的主体结构明显发生了缺憾变化,所以建设农村书屋,不能再让老人少年再缺憾,一定得因地因宜因时而变,围绕留守老人和儿童少年来建设。

如果只是简单的笼统的以“大农村”为概念,一个模式的一刀切的来建设,不注重各个村子的客观实际情况和特色文化,及其固有的文化氛围情景情结情愫,不注重围绕老人小孩来建设,那建设的初衷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问题的关键,没有因变化而变化,没有抓住谁是当前农村里的主次要矛盾,没注重建设对象,没选准服务对象,只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乱建设。话又说回来了,人世间的所有建设,不管是物质文明建设,还是精神文化建设,不都是离不开,也都是围绕一个大写的“人”字而建设的吗?离开“人”的一切建设,都是无稽之谈,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树。

所以说,建设农村书屋的重点应围绕留守老人和儿童为中心,又照顾了他们固有文化的关切而建设。只有围绕他们,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只有他们都热爱了都积极投身参与进去,也才能使之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也才能实现建设初衷。

二、开展服务的重心,应围绕留守老年和儿童为中心而转变

农村书屋建立起来了,所开展服务的重心主旨,及所围绕对象,也应跟随农村的实际情况,和主次要矛盾所发生的转变而转变。如果还是泛泛的只保持在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水平含量程度等上,就会适得其反,倒落得老人不爱小孩不看的结果。

老人倒不是不太需要,而是也需要。问题是,他们苦拼苦挣的极不容易的活到这么大年岁,需要的主体已发生转移,退而求其次的需要心情愉悦安逸快乐还是愉悦安逸快乐,想保持个好心情来颐养天年的多活几岁呢。而儿童少年也不是不需要,而是很需要,因为他们是农村未来的主人。但现时,他们柔嫩的身体还没有足够的力气能力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他们正处在发育身体长身体长知识的大好年华,他们有学不完的课本知识,而学习各种技能技术是他们未来未竟的事。虽说培养人才要尽早着手,但儿童少年得有足够宽厚的肩膀来予与承担呀?

文化,文化,文而化之,才为文化。这就是说,有文字有文章有形体有框架有结构有布局,还算得不上文化。要想让其变化为文化,得让其形象化立体化具体化深化细化通俗化,才能被妇孺老幼人都能读,都读得懂,在予与接受理解的同时,使之神情愉悦产生快感和共鸣共识,进而被感召被感染被感化,化二为一化异为同,才为文化。文化一词最初由来,也是由简单机械无目的娱乐,逐渐发展演化成有目的有秩序有协调有编排有演练有程式有模式有节律有音律有韵律有情节有故事等的娱乐,使人在娱中有乐在乐中有悦在悦中有感在感中有染有化而来的。

所以说,开展服务的重心,除一定要围绕老年和儿童这个中心上外,在开展服务的形式上入手上,不一定非要围绕提升程度含量度等上,也可以考虑从服务娱乐,开展各种各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上着手。这样可以收到寓乐于教,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开展娱乐服务上,一定要刨根问底儿的探寻出,老人和儿童少年究竟需要什么,究竟缺什么,才好为其服务好。

三、把关心关注付诸实际行动,把农村书屋筑造成爱的乐园

现时,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少年的生存境际,真的缺少关爱,真的少情没调的缺少娱乐,真的缺少一个能支持他们心情愉悦的能有所依赖的文化寓所家园,真的缺少精神文化寄托,心灵依靠;真的需要社会大家的关爱关注,真的需要爱的心灵抚慰慰藉,真的需要健康有益有趣的精神文化扶植服务,真的需要有一个精神文化家园要他们依恋等。

如果社会各界真的把关心关注都付诸实际行动,那将会把农村书屋建设的有模有样有声有色——给老人和儿童少年营造一个有关注有关爱有欢有乐,在身体心灵上都能得以真正抚慰慰藉的精神文化家园。让老人不再哀声叹气愁苦无助,整天价乐呵呵的沉浸在社会各界都以“老之老吾之老矣”之大爱幸福中。让其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衷老有所爱,心情愉悦的欢度晚年颐养天年。让儿童少年那天真纯朴的幼小心灵,不再背负本不该背负的沉重负担,保持着本应该的天性童趣,欢蹦乱跳的泼洒着率性帅气;让那明亮的眼睛,不再飘忽出游移不定的忧郁迷惘眼神,整天价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的把爱的欢笑尽情撒播;让其深切明白“爱之爱吾之爱矣”,“幼之幼吾之幼也”之大爱之大哲理。譬如:江苏某村庄里的九名大学生村官,他们就是把关心关爱的重心变成工作动力,集中力量面向老人和儿童少年而展开服务展开建设的。结果不仅感动感化了老人和少年,也把远飞的青壮年家凤给吸引召唤回来了,全身心的投诸小村的各项建设发展上;结果使一个几百人的小山村,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胜地。

上一篇:镜头拍摄下一篇:控制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