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育中的创造教育

2024-09-01

物理教育中的创造教育(精选十篇)

物理教育中的创造教育 篇1

物理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物理教学的现状与时代所需求的创造型人才的差距是明显的。

我们应当面对全体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地发展。

一、面对全体学生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主要是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观察、实验、掌握物理方法等技能都穿插和渗透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由于客观上知识的相似性,以及不同学生个人人为的同义性,造成混淆客观上并不相似的事物;由于不习惯展开想象或用静态想象代替动态想象,常常以回忆代替想象,从而产生片面性的分析,导致错误;由于不能用发展的、开放的、全面的方式思维而从个人日常经验和从日常概念出发,以想当然或片面的方式思维,草率地得出结论,从而不能自觉地把握整体、深入本质,造成错误。认知水平的差异及其它心理因素的障碍,妨碍了学生正常地接受物理的概念和规律,使一部分学生从心理上觉得物理难学。一些物理教师针对好学生进行偏爱性教育,着重培养,对“差生”歧视或根本放弃,这样做只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关爱下得到较好的发展,而使另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此,物理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科学地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不以“人人升学”为目的,而以“人人成才”为方向,以全面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为己任。

二、注重实验

物理实验不容忽视。在实验课教学中,除了注意做好实验预习的指导外,更要注意实验过程的指导和实验数据、现象的分析指导。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手脑并用,会处理实验中的一般故障。对学生操作中不规范之处,注意及时纠正,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记录,尊重客观事实,实验后进行认真分析,给出科学解释。必要时要求部分学生重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将有意的教学指导作用融于学生无意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以导为主,引导和督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养成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有效地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训练思维

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要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分析与物理现象对应的物理概念,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哪些是待求量。在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找出与已知和所求都密切相关,即矛盾集中的物体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在解题过程中应根据需要灵活选取研究对象,认真分析研究对象在整个物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挂起钩来,根据物理现象,灵活而正确地应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如何灵活而正确地选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题,是培养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进行拓宽,让学生能够具体体会如何在不同的条件下灵活选用恰当的物理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四、注重能力的培养

知识最终要转化为能力。物理知识可以直接转化为能力,这是由物理知识所具有的物理知识具有能力的价值,首先是因为物理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即使在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知识所蕴含的智慧的熏陶,他们能力发展的是有可能的。其次是因为物理知识的逻辑体系有着雄辩的说服力,它将使学生沿着它的逻辑思维方式思考,引导受到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物理知识的能力。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五、要求学生学而有法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如求解同一道比较复杂的物理应用题,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往往由于思维敏捷,分析能力强,能较快地从错综复杂的条件中理清思路,抓住主要矛盾,使问题迎刃而解,甚至可以作出几种不同的解题材方案,并找出最合理、最简便的解法。而智力水平低的学生则大不相同。这样在教学过程中,要顾“两头”带“中间”,注意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同时在指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及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改进、完善学习方法,使传授的方法科学、准确,符合认识论的一般规律。总之,指导学生的学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教师需要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大胆探索,不断实践,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

六、体现生活之中有物理

物理教育中的创造教育 篇2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己经被广泛应用到物理教学当中。它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手段,其直观性、趣味性、大容量等优点是其他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多媒体;学生;创造能力

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将成为教育发展主旋律。那么,什么是创造能力呢?“创造能力是通过对已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创造以产生新知识、新思想、新产品、新成果的能力”。而创造能力的培养则既要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培养,又要进行创造性人格培养,两者有机结合,不可分离。 目前,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开展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是教学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体现,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势在必行。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研究中的实际做法,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些体会。 1.多媒体教学本身蕴含创新意识,可有效激励学生创新 多年来,旧有的教育教学思想,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但是已经不再适应现阶段由后工业时代向知识经济转型期间的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时代的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理论、教育思想体系的变革,具体到教师个体教育观念的转变,首先要求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

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应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由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积极参与以促进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不单是上好一节课,而是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等现在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即获得知识的方法、途径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 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率先垂范,用教师的创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身就是创新:首先,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教学中基本上靠教师口授、板书、演示的局面,把文字、声音、图像、音像、动画等传播媒体集于一体,并赋予教学信息传播以交互功能,从而实现教育工具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其次,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及时引入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反物质、基因生物技术、纳米信息技术等最新科研成果或科技前沿知识,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 2.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结合,突出教材的重点

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感受倍深。学生通过物理演示实验看到了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的真实性,但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空间或现实条件的限制,实验的观察或操作有时无法达到教学要求。

例如,物理现象微弱,呈现的时间不足,现象稍纵即逝,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等,学生来不及细致观察,不能马上发现问题的本质,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而如果借以计算机的帮助,用摄像机把演示实验的现象录制下来,重放、慢放或者放大,甚至是模拟实验现象的关键部分,并依据需要,把长时间的过程缩短,或者把变化的瞬间拉长、展开,再现物理过程,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给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印象。

3.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创造离不开知识,但呆板、单调的学习途径,会大大束缚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的运用知识,所以应努力改善学生的学知途径。多媒体课件友好的交互环境,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特点来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程序。

例如:高中化学课件《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中,在引导学生学习晶体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了两种学习路径:①组成微粒的种类→微粒间的作用→晶体的结构与分类→晶体的性质特点;②晶体的性质特点→晶体的结构与分类→微粒间的作用→组成微粒的种类。在介绍各种晶体的组成和结构时,可以采用讲述、看图片、看模型甚至让学生运用利用电脑将各种微粒自行排列,并讨论它们的合理性。因此,运用多媒体课件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特点,来设置学习的能力阶梯,为学生提供多种知识达标的路径,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路径,能有更大的自由空间,这样学得的知识较牢

固,又可以保持较大的思维灵活度,自然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且由于学知的过程富有创造性,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就不会墨守成规。

4.运用史实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

积极的创造性情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源泉和根本,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许多物理规律的得出都来自于实验,科学家们为此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如果在教学中,把科学家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与实验相结合,来创设实验情境,会使实验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试谈物理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篇3

一、培养学习自觉性

要使学生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自觉性,首先要引导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兴趣来源于生产生活中所需的物理知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暗示,善于把周围的事物及活动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把学生注意听课的最优时间指向重点的环节上,把注意的指向性比较长久地保持在教师的讲述上,集中于教师的讲述中,从而抑制与听课无关的活动,使授课活动能有清晰的反映和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授课时间等因素而及时调整,这并不难做到。

立足于大部分的学生,引导他们注意各种生活中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在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以浅显、形象的比喻对理论进行解释,这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的,也容易使知识从模糊认识向清晰认识过渡。

二、面对全体学生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主要是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过程,观察、实验、掌握物理方法等技能都穿插和渗透在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由于客观上知识的相似性及不同学生个人人为的同义性,造成混淆客观上并不相似的事物;由于不习惯展开想象或用静态想象代替动态想象,常常以回忆代替想象,从而产生片面性的分析,导致错误;由于不能用发展的、开放的、全面的方式思维而以个人日常经验和从日常概念出发,以想当然或片面的方式思维,草率地得出结论,从而不能自觉地把握整体、深入本质,造成错误。还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及其它心理因素的障碍,妨碍学生正常地接受物理的概念和规律,使一部分学生从心理上觉得物理难学,一些物理教师针对好学生进行偏爱性教育,加重培养,对“差生”歧视或根本放弃,这样做只会使一部分学生在关爱下得到较好发展,而使另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受到打击,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此,物理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科学地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不以“人人升学”为目的,而以“人人成才”为方向,以全面提高民族的科技素质为己任。

三、注重能力的培养

知识最终要转化为能力,物理知识可以直接转化为能力,这是由物理知识所具有的物理知识具有能力的价值,首先是因为物理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即使在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知识所蕴含的智慧的熏陶,他们能力发展的是有可能的,物理知识能转化为能力,其次是因为物理知识的逻辑体系有着雄辩的说服力,它将使学生沿着它的逻辑思维方式思考,引导受到能力的训练,从而培养出物理知识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实施创造教育

创造力是人的最高智力的总概括,是人的创造心理素质即创造个体所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最高水平的综合作用的反映,“创造教育”依据创造力的心理构成及其形成规律,致力于构建民主和谐的环境,实施人的优化教育,使人的心理得到最佳的发展。物理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物理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物理教学的现状与时代所需求的创造型人才的差距是明显的,我们应当创设问题情景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知识面宽,思考问题周密,学习主动性强,后劲足,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与时俱进,联系生活中的物理

物理素质教育与创造力的辩证关系 篇4

一、开展创造教育

开展创造教育,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创造教育是应用创造学原理与方法组织教学, 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精神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 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 所谓创造性智力是能够产生创造机智, 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智力, 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正确人生观, 激发学生为现代而创造的动机。在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 充分利用物理知识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 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充分开发。把知识能力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去创造财富, 产生价值。

2. 提高学生的创造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培养创造观察, 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物理变化中常常同时出现多种现象, 有的瞬息即逝, 所以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我们要提倡师生平等, 允许学生提出与教师相反的想法和问题, 鼓励学生超过教师思维轨道的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敢于质疑, 不管是书本上的或是教师所得出的结论, 还是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现象。“疑者、觉悟之机也”, 善于存疑才能产生探究的动力, 这不仅可以加深理解, 增进巩固, 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 甚至作出新的发现。所以, 物理实验的每一步都要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观察。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 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低, 对于一般人来讲, 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称“自我开发”的能力。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 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问题, 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教师在教学中, 根据所授课题, 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 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 使课堂上充满积极的创新气氛, 便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思维的扩散与集中训练, 鼓励学生进行多方位发散、多因素分析、多角度论证, 使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渐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型学习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重视教法的研究, 更要注重学法的探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 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 教师备课时, 首先应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抓住特点, 在考虑教法的同时, 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学法,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次教师上课时, 教给学法。通过教师课堂上有目的的示范引导, 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研究”情境, 让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去发现, 并让其充分发表“高见”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尽快掌握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其三教师辅导时, 指导学法, 如指点学生怎样去预习教材和阅读课外读物, 教学生如何列内容提纲, 做到看书与思考相结合, 看书与质疑问难相结合, 指导学生在做习题时, 应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 不断探索解题方法和技巧。总之, 我们要正确处理教法与学法的辩证关系, 努力培养学生创造型的学习能力。

二、物理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的关系。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师宁可喜欢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学生, 也不喜欢那些淘气、顽皮的“低分高能”的学生。留美博士黄全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 在国内学习感觉“学多悟少”, 国内上课做笔记犹如听写, 大写小写, 大点小点, 大A小a……可谓“学”得多矣!但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恐怕多是老师的“二手货”。在美国学习, 感觉“学少悟多”, 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东西不多, 但是内心却不断地在“悟”东西, 而且这些都是自己的, 并不是老师“教”我的, 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因此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 在物理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教育, 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 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

2. 注意给学生“减负”。

从不同的角度看“减负”的“负”有三层含义:一是学多悟少的“负”, 叫“负重”;二是外部压力造成的“负”, 叫“负荷”;三是被动承担的“负”, 叫“负担”。在培养创造力的总原则下开发智力, 是减轻学生学多悟少的“负重”的有效方法;而加大情商 (EQ) 教育的投入则是减轻“负荷”的有效手段。当外部压力造成的“负”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力, 就成了超负荷运行。此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针对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规划都是“减负”的有效措施。当实施“减负”以后, 有些地方出现了学生觉得无聊, 家长感到无奈, 老师感觉无措的现象。事实上, “减负”只是手段, 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点, “减负”后, 还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

3. 加强“基础知识”和培养“创造力”的关系。

浅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篇5

浅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浅论语文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 浙江省海盐县石泉小学董玉良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绝大多数教师的重视,并在这方面有了很多的研究。但一说起创新教育,很多教师首先想到的只是抽象的思维品质和具体的思维方法的培养,比如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广泛性,以及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等。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克服长期以来禁锢于“应试教育”下所形成的僵化的、单一的思维模式。但深入一下,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则首先是让学生有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才会有创造力;同时每个学生都有着潜在的创造力(陶行之语),只要教师提供足够的机会,激发学生创造的源泉;学生只要获得精神的解放,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解放,那么他们的创造力就会被充分地迸发出来。 语文不仅是基础学科,而且是学生创造的基础。作为母语,语文是学习其它科目的基础;是其它科目进行创造的基础。同时,语文是学生接触机会最多,学习时间最长的一门学科,是最能进行创造力培养的学科。它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没有不变的理论公式,它的范畴几乎和生活一样宽泛。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只要教师将表现创造力的机会让给学生,将能激发创造力的机会抓给学生,将实践创造力的机会留给学生,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力的产生,跟教师的课堂教学原则密切相关。语文教育是最能最易发挥学生创造力的,所以教师更应确立平等、民主、宽容的课堂教学原则。师生间只有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学习,才能使学生在没有外在压力的宽松的气氛中,具有了安全的归属感,充分地展开创造性的认知活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文化的残余至今还阻碍着我们的教育走向民主与科学。 我们的语文教育总是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学生的精神自由。在课堂上,有许多教师往往处于好心,总是在无意识中损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感情。他们怕学生不懂不会,理解不深,于是多讲、再讲、甚至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以自己的思维结果灌输、强加给学生,而学生失去的不仅是能力,更重要的是发展创造力的大好良机。就像动物园里关得太久的动物,失去的不但是往日的威风,更多的是求生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去寻求,去获得。 同样,我们的语文教育也总是侵占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在课堂上,不但没有平等的师生交流,共同讨论的民主气氛,相互宽容的理解态度,反而以“师道尊严”、“唯师是从”的思想专制存在着。学《丑小鸭》,学生只能理解为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学《赵州桥》学生只能理解为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结晶;写《我尊敬的一个人》,学生只会写老师、爸妈,老师总是春蚕或蜡烛,爸妈总是送我上医院;写《家乡巨变》学生总是爷爷奶奶先诉苦,然后是我们思甜,或者道路变宽了,房子变大了等等;写景,只能是校园新貌或我家的小院;写物,只能是物的特点和我的喜爱;写事,只能写有“意义”的事;写人,只能写“心灵美”的人…… 在如此“崇高”、“庄严”的“语文教育”下,在失去了精神自由、思想自由后,哪里还有学生的心灵自由?学生的心灵已被牢牢地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哪里还有半点创造力的自由?也许这种“奇怪”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有许多的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课堂上不愿意讲,不愿意说,即使讲也是讲老师要他讲的话,讲老师爱听的话,但在课外却能滔滔如流有声有色;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假话整篇,但私下写的日记却灵气飞扬、真心相见……这说明了什么?是他们不愿说、不愿写自己的话,真心的话?还是教师不给他们机会?这说明人的心灵一旦有了机会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因此,所谓语文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重要的是建立良好的语文教育教学氛围,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纵横的机会。 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机会,教师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马克思的战友威廉・李卜克内西曾这样评价马克思:“他是一个彻底正直的人,除了崇拜真理之外他不知道还要崇拜别的,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辛辛苦苦得到的他所珍爱的理论,只要他确认这些理论是错误的。”作为教师也应拥有这样一种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独立思考的人文精神。我们实在无法设想:一个迷信教材、迷信教参、迷信各种试题的教师会培养出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教师的心灵自由,取决于教师宽阔的人文视野:我们应该博览群书,站在人类文化成果的高峰俯瞰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我们的心灵应该向古今中外的大师们开放。心灵自由的教师必然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容精神,这首先意味着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信任和尊重;不仅教师要容忍学生的精神个性,更要容忍学生对自己说“不”,不仅要真情相对,更要真心相待。因为只有教师真诚、民主的阳光,才能照亮学生自由创造的原野。 学生创造力的产生就必须给学生以思想自由。首要是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这里所说的“迷信”主要是指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师的迷信、对名人名家的迷信、对“权威”的迷信和对“多数人”的迷信。我经常给学生说:“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圣人’;老师也好,名人也好,‘权威’也好,都不可能句句是真理;我们所学的课文,即使是千古名篇,也不可能绝对完美无暇;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应该的,要听从,却不能盲从。决不能用别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我问学生喜不喜欢这篇课文,绝大多数学生都说喜欢,唯独有一个学生说他不喜欢,他还说出了不喜欢的理由。尽管他的理由在我看来是多么的“幼稚”,但当绝大多数人说“是”时,他敢于说“不”,而且是对一位文学大师的作品说“不”――作为教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我赞赏他不迷信不盲从的勇气!我当即表扬了他这种勇气,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给学生以思想自由,其次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特别是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思想燃烧的论坛:面对课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学生和作者之间应该平等对话;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思想碰撞。教师当然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但这种“见解”只能是一家之言,而不能成为强加给学生强加给作品的绝对真理。教师可以说《梳羊角辫的小姑娘》以“回答她的只是红领巾的一角!”结尾,是多么的“含蓄”而“巧妙”;学生也有权利说:“这太做作,读起来别扭!”教师可以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机智勇敢,而唐僧人妖不分,真假不辨;学生也有权利说:“唐僧不这样做,这不是唐僧了,他又没有火眼金睛;再说如果真的是人,那岂不真的枉杀无辜了吗?”少年的眸子往往比大人的.目光更明澈,没有太多世故的心灵往往对课文有着比教师更独特更深刻的理解――多次听着学生评论名家名篇时的“惊人之语”,我常常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慨。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给学生以精神自由,就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体现,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如果学生不敢在文章里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其文章必然充满新八股的气息,而八股文绝无任何创造力可言!我对学生的作文要求是八个字:“真情实感,随心所欲。”只要真实、健康,学生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而且想怎么写就可以怎么写――可以写真诚的崇高情怀,也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可以与老师商榷,可以与大师对话;可以评论经典,也可以改写名篇;可以可以鄙薄蜜蜂,也可以赞美老鼠……总之,学生的文字应该是掠过晴空的云彩,它美丽多姿而又呈现出个性的色彩。被解放的精神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大海是无边无际的草原,雪白的浪花就是那数不清的羊群。”“月亮哭了,泪水化作了星星。”“云,是出走的孩子;雨,是天公公的眼泪,诉说着悲伤的故事。”……能相信这是成绩平平的学生写的吗?其实,我并没有给他们讲要如何如何写,只是让他们自由想象,于是,属于他们年龄的文句便流出了他们的心灵。 在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给学生以精神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心灵的自由,创造的自由――当我们无视学生的潜在的创造力,把他们当做“低能儿”进行“培养”的时候,学生的表现也许让我们不甚满意甚至失望;但是,如果我们充分信任学生,给他们提供机会并积极鼓励、激发、诱导其展示自己的才能时,学生所迸发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就会常常令我们惊喜。我们也就会达到语文教育中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首要目的。

物理教育中的创造教育 篇6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造教育 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69-01

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造性智力,所谓创造性智力是指能够产生创造机智,发展创造效能的智力。在物理教学中必须严密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训练,培养独立创造的个性品质。物理创造教育目标:不侧重于促进和储存知识,而重在向学生提供有助于创造力开发的教育和指导,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从中小学教育来看,应试教育留下了许多难以根除的遗留问题,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

1. “学多悟少”和“学少悟多”

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宁可喜欢那些老实听话、循规蹈矩的“高分低能”的学生,也不喜欢那些淘气、顽皮的“低分高能”的学生。留美博士黄全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在国内学习感觉“学多悟少”,国内上课做笔记犹如听写,大写小写,大点小点,大A小a……可谓“学”得多矣!但有多少是自己的东西?恐怕多是老师的“二手货”。在美国学习,感觉“学少悟多”,虽然从老师那里转手来的东西不多,但是内心却不断地在“悟”东西,而且这些都是自己的,并不是老师“教”我的,更不是老师“交”给我的。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都十分热衷于搞“project”(课题)。所谓“课题”实际上是指“研究课题”。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或单独进行课题研究。做课题研究基本上有三个阶段:一是收集资料,熟悉材料;二是写研究报告;三是课堂演讲或演示。事实上,对中小学生来说,我们不可能期望他们真的有什么新的发明和发现,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一研究的过程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因此在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在物理素质教育中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自愿进行自我素质的提高,成为有潜在发展能力、人格完善、具有个性、创造力的学生。

2. “智商”与“情商”

我国非常推崇智力开发。如一岁学认字,两岁学算术,三岁背唐诗……以前我们以为给孩子加压加量是一种锻炼,是一种智力开发,并以为这种加压加量的智力开发与孩子的智力发展成正比,实际那是错误的。一味地进行加压、加重的智力开发带来的必然是“学多悟少”的负重。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科学研究证明创造力与智力并不绝对相关,也就是说,有创造力的人可能是智力高的,也可能是智力低的,即创造力高者智力不一定高,而高智力者不一定是高创造力者。因此,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除其智商(IQ)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其情商(EQ),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培养“热爱”的观点,他们也就是缺少创造性。如我国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奖,没有听说美国的中学生得奥林匹克奖,但美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是最多的,这个强烈的反差,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我们起跑领先?而冲刺落后?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后劲不足?从这里反映出我们的教育有不足之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将开发智力与培养创造力混为一谈。因此,进行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智力因素,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求知欲望、顽强的意志和积极性等。使他们在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上达到和谐统一。

3. “减负”

今年年初,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改变学生负担过重的状况。从不同的角度看“减负”的“负”有三层含义:一是“学多悟少”的“负”,叫“负重”;二是外部压力造成的“负”,叫“负荷”;三是被动承担的“负”,叫“负担”。在培养创造力的总原则下开发智力,是减轻学生“学多悟少”的“负重”的有效方法;而加大情商(EQ)教育的投入则是减轻“负荷”的有效手段。当外部压力造成的“负”超过了自身的承受力,就成了超负荷运行。电视里曾报道过学生残害亲生母亲的事情,这是超负荷运行的结果。此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针对学习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教学规划都是“减负”的有效措施。当实施“减负”以后,有些地方出现了学生觉得无聊,家长感到无奈,老师感觉手足无措的现象。事实上,“减负”只是手段,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突破点,“减负”后,还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如科学制作,它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动手制作科技制品,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创造能力。

4. “基础知识”和“创造力”

基础知识是进行科学创造的基础。因此,要想发展创造力就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熟”、运用“活”。物理是一门以唯物辩证法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运动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所以要学好物理,应学一点唯物辩证法,学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观察、认识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过程,归纳物理变化规律。这样我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就会变得更深刻、更透彻,应用也更得手。当然基础知识并不等于创造力,并不是知识越丰富,创造力越高。相反,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只要有创造力,一样能做出创造发明。

以上从两个方面谈了物理素质教育的问题,这是物理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重大课题,今后还需要努力地探讨,不断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使素质教育逐步走向成熟。

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教育 篇7

一转变授课方式,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美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对书面知识的讲解微乎其微。美术课本的知识只是用于辅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作, 通过对作品的赏析, 使他们形成艺术审美观, 把喜欢擅长的绘画元素运用到自身的作品创作中去。所以教师在授课时, 应减少对课本知识的详解, 摒弃以往照本宣读的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教学的方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在学生进行创作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适时地进行指导, 发现学生的优点, 鼓励他们大胆创作。在美术课堂上, 教师应留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因为严肃压抑的环境是阻碍学生进行创作的重要因素。只有轻松愉悦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创作才大有裨益。教师应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 不用像其他的文化课课堂那样, 保持端正的坐姿和高度集中的神态, 但这并不等同于课堂是散漫、无纪律的, 轻松的氛围强调的是学生心态的自由与放松。其次,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 应当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创作的机会, 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动手绘画、动脑构图, 让其在绘画创作上发挥自身最大的创作潜能。在课堂上,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美术大家的作品, 让学生从名人的画风中吸取绘画的技巧。在学生进行创作的时候, 允许学生相互交流, 表达自身创作的思想理念。在课下, 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身的创作成品, 对作品的创作缘由和思路进行讲解, 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

二尊重学生的想法, 针对性地分析评价学生美术创作的成果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送知识, 硬性的知识教育使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产生了疲乏的心理。美术课堂是一个创造性的课堂, 教师应解开束缚学生思想的枷锁, 尊重学生内心的想法, 注重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 只有拥有不同于普通人的视角和眼光, 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画作。在美国式的教育中, 学校大力强调发散学生的思维, 使其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力, 教师禁锢学生思想、压制其想象力的行为是触犯法律的, 由此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可以看出, 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创作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小学生这个群体而言, 莫大的鼓励成为他们学习向上的动力。所以在美术作品创作活动完成后, 教师应及时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是对学生创造力的肯定, 同时在学生彼此作品赏析的时候, 让他们取长补短, 最终实现自身作品的完美创作。在学生分享创作带来的乐趣及被教师认可鼓励的同时, 又让学生的家长了解孩子在美术创作方面的天赋和发展潜能。教师及家长的鼓励, 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创作的信心, 激发孩子美术创作的热情, 提高他们主动创作的积极性。当然, 教师及家长在鼓励时, 应当注意措辞, 过于夸大的鼓励会使学生自信心过度膨胀, 最终使其养成不可一世、眼高手低的坏毛病。过于经常性的鼓励会使学生永远得不到满足, 有的甚至出现心理疲劳, 所以教师和家长应当把握鼓励的度, 间歇性的鼓励会使学生从中得到更充足的力量, 使其在美术创作能够不断地要求自己, 最终使其美术创作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摘要:美术是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主要课程之一。小学美术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小学生想象力之上的特殊性科目。在当下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中, 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推进小学生的创造性教育, 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造性,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芬.小学美术教育特点及其教育方法[J].知识经济, 2011 (4)

[2]宋晓亮.新视野下的小学美术教育探论[J].网络财富, 2010 (3)

[3]杜彩霞.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21)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创造教育 篇8

在具体教学工作中, 创造教育的实施, 可根据学科特点的不同, 选用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例如,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设疑、推测—实验、讨论—得出结论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许多章节都可利用此模式。例如, 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有关燃烧条件的讲解, 教师可选准备一实验: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 让学生观察现象, 然后, 教师可提出:“假如向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大家猜想一下会有什么现象?”此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有的讲:“白磷燃烧”, 而有的则说“白磷没有变化”。教师讲“到底会怎样呢, 请大家仔细观察”, 即可开始向水中白磷通氧气, 白磷燃烧起来, 随后, 请同学们讨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从而轻松自然地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再如第八章第六节“盐、化学肥料”一节, 讲解盐与金属的反应时, 先让学生加快第六章讲的“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含义并用化学方程形式表示出来, 然后提出问题:在Cucl2溶液中放入Zn, 再和Hg (NO3) 2溶液中放入Cu会有什么现象呢?这时学生会按照前面所学而推测出现象并能写出反应方程式, 同时, 请一学生演示此实验证明大家的推测。教师再问:如果在Zn SO4溶液中放入一根铜丝, 会有什么现象?学生会顺着已有的思路想:铜丝表面覆盖着Zn, 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再请学生演示此实验, 结果是没有任何变化, 同学们会立即提问为什么没反应?而且会有部分学生开始查找课本, 还有些学生互相讨论。不管通过哪种方式寻找答案, 最后请学生来讲解原因, 再由教师小结这一反应的规律。接下来教师再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写出Na与Cu SO4溶液的反应方程式 (钠与盐溶液反应大纲不作要求, 但有必要讲解:一是可避免学生在做相关习题时选错试剂;二是开阔知识面) 。学生会迅速、不假思索地写成:2Na+Cu SO4=Na2SO4+Cu。接着教师演示此实验, 结果现象大大出乎学生预料并且非常有趣:钠会熔化成一个小球在溶液表面旋转并且产生蓝色沉淀。看到现象后, 同学们非常兴奋, 同时急切地想知道其中之所以然。但产生这一现象原因, 教师可先不讲, 而是让学生课下讨论、查阅资料, 寻找原因。这一教学方式可激发学生兴趣, 并增强其探求知识的动力, 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二、设疑—发散—比较模式

“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一节可应用学习氢气的实验室制法之

的举手投足, 他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继而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教师在实验中若操作不规范就会导致学生的错误操作, 给今后的教学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因此教师在实验之前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首先要使学生在思想上搞清实验目的、实验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否则学生的实验就难以顺利进行。其次正确的观察是获得信息和发展思维的基础, 如果不能观察实验的现象, 就不能发现问题, 就不能实现思维, 这样的实验没有丝毫意义。第三是通过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 实现实验教学中的以诱达思之目的。这个过程是整个实验最高层次, 也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后问:氢气的这种简单装置的优缺点是什么?然后提出问题:既然氢气是可燃性气体, 如果氢气量不够, 需打开瓶塞换酸, 那么制出的氢气须再次验纯方可使用。同学们能否设计出一种更科学的装置以解决此问题呢?并说明你的装置怎样检验气密性。教师选取发散点后, 提出问题, 让学生课下设计完成。之后, 教师从学生的设计中挑选几种典型装置加以展示供大家讨论, 找出可行的装置, 并评出最佳设计。这种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见解进行比较、分析, 并设法证明:哪种见解是对的;哪种见解是错的;哪种见解是最奇特的;哪种见解是可行的;哪种见解是最好的。

三、设计—验证—改进—结论模式

可充分利用学校现在设施, 定期开放实验室。这样做可达到几个目的:一是对课堂上有疑问的实验和问题, 学生可自由地实验, 验证结论、否定错误, 培养学生科学地探索知识的能力。二是对于某些装置, 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合理的改造, 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 分析自己的设计与书本上的装置的异同点、优缺点,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 由此培养了学生爱动脑、善发现的能力。三是由于条件所限, 像家庭小实验、选做实验、实验习题等难以在家庭实现的实验得以完成。这些实验一般趣味性、社会性都较强, 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 它们大多没有具体的实验步骤、食品装置、实验试剂等, 需学生自己设计步骤、装配仪器、选择试剂, 这一过程可极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方案设计好后, 需实验验证, 分析成败, 改进方案再实验, 再改进, 直到成功。这个过程同样最大程度地锻炼学生的探索性学习的能力。实验中学生们的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培养了他们互相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总之, 开放实验室不失为一种实施创造教育的最佳途径, 它可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积极主动地思考化学实验的实施过程, 从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深化和创新知识, 对学生进行多种思维方法的训练, 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 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创造性学习中的功能, 不断研究开发适合于创造性学习的化学实验, 变传统教育中的“验证性实验”为“挖究性实验”“创造性实验”, 要注意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挖掘素材设计实验方案, 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的实验。化学实验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但并非是唯一的途径。在创造性教育教学中有些内容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进行, 特别是对那些具有较多知识背景的内容和物质微观结构的学习更是如此。如学生对原子结构模型提出质疑, 我们无法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但可以通过化学史料, 沿着科学家的研究足迹, 去想象、去思考。 (苍山县东苑高级中学)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实验技能、品德培养达到新的高度。

教学过程不是机械的运用教法, 它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协作、密切配合才能达到目的。教师是主导, 起着向导和指挥员作用, 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参与和相互合作交流状态, 学生的思维、表达、实践、合作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更重要的是学生能从中悟出探究学习的真谛, 从而自然而然地以主人身份投入到化学学习活动中, 走进更广阔的社会舞台。

物理教育中的创造教育 篇9

关键词:日本音乐教育,创作,启示

一、旋律

《创造性音乐教育法》第二部分主要围绕“音乐的创造学习”而展开。分为8个章节, 从旋律感与兴趣、自由创作学习及对具体音调的创作等方面对日本音乐教育进行论述分析。书中主要强调了旋律的重要性。“旋律之魅力是唤起音乐兴趣的第一条件”。不存在没有节奏的旋律, 正因旋律的存在音乐才是和谐的, 离开音乐的构造形式谈旋律更是无稽之谈。下面试论述旋律与音乐间的关系。

“乐式是音乐的骨骼。”

“旋律, 节奏是音乐的血肉。”

“音色是音乐的外衣。”

这个比喻很恰当。没有骨骼不成音乐。但音乐之魅力却不仅在于乐式, 更与整个机体的和谐息息相关。

只有强健的骨骼, 而没有血液及肉体的健康之美, 骨骼就仅仅是骨骼。只有旋律的血液在肉体中流动, 音乐才是有生命的。

拥有强健的体魄而外表却粗陋不堪, 会招致别人的不快。对音乐来说, 音色是其美丽的外衣。哈恰图良曾说过, “旋律是第一位的, 没有比旋律更重要的。”

“旋律是音乐之魂, 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

从古至今, 旋律孕育了数十万支曲子, 今后将会更多。有些曲子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渐渐消亡。也有曲子因未被及时演奏及吟唱而流失。

即使名家的乐曲存入博物馆, 或是勉强的将自己的曲目录入音乐词典, 但多数情况下, 这些曲子都体现着作者本身旋律的贫瘠, 乐曲的乐式也不完美。

旋律在极致表现一个民族的民族性的同时, 也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音乐性。

柴可夫斯基是旋律方面的天才。但其音乐不仅表达的是俄罗斯的民族性, 甚至可以说是贯通了全世界。他创造了几乎所有乐曲中涌动的旋律的多样性。

肖邦因钢琴乐曲成为了特殊的音乐家。他的钢琴曲仿佛是在吟唱。

比才以其华丽的唱曲闻名, 德沃萨克把音色向音声的领域拓展, 开创了一个新的天地。可以说是音色和旋律的融合。

作曲家的名曲, 都是由具有其特殊风格的旋律构成的。常被演奏的乐曲中的旋律感是从心底想去吟唱的东西。不仅是因为歌曲的主旋律, 同时也因感受到了乐曲各个部分的美。

斯特拉文斯基是否有其特别的旋律呢?当然对其也存在部分批判。这恰好是值得推敲并引人深思的话题。

并不只有斯特拉文斯基一人。我们不能说名家的曲目都是名曲。即使曲子的构成是多么严密, 缺乏魅力的旋律是不完美的。单纯依赖节奏的趣味性及旋律的和和谐, 乐曲是无法永久流传的。

谈到作曲家的充满个性的旋律, 有中山晋平的“晋平调”, 山田耕笮的“耕笮调”。而信时洁有怎样的个性旋律呢?这是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现在的作曲家们, 为了作出新曲而进行研究, 但个性的旋律究竟是如何产生的是理论还是灵感, 我们无从得知。

也有人对巴洛克音乐及宗教音乐的朴素的旋律所感动, 此外还有对近代音乐强烈的旋律所感兴趣的人, 虽然这些与审美能力的广度有关, 但之前人们是有各自的喜好和兴趣的。

喜欢或厌恶没有标准, 与自己对事物的感情有关, 对旋律的兴趣或许有与之相似。比起逻辑, 不能断定感情上的判断就是错的。音乐上推敲后的感觉同样重要。

然而, 并非所有名旋律, 都能用语言来阐释, 但是动辄将其归咎于作曲家的灵感也未必恰当。虽说创作源于灵感, 从贝多芬的笔记中, 我们能窥见其创作的思考过程。因此我们有责任, 并应尽最大努力对作品中的旋律进行分析研究。

可能是依据比较音乐而想象出的原曲之美的东西。研究基本的音与音节, 音高线和旋律的组合、对比, 、变化及旋律的重心等等是很重要的。《创造性音乐教育法》中曾提问:“你在无意识时, 想起的是怎样的旋律?”“突然浮想起的旋律能代表你对于音乐的兴趣?”面对此问题, 当我们查阅了现有的乐谱, 唱片及最近翻阅过的乐曲资料, 并对乐曲中的经典旋律进行统计, 可能就会对意想不到的结果产生了兴趣。

并深感没有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更加愉快的了。

乐曲的构思是如何产生的?带着这样的疑问来理解并把握下面的内容:

A.雄伟, 宏大的音乐都是从什么要素中产生的呢?

B.轻快音乐中的“诙谐”是什么样的?

C.平稳, 清纯, 沉静的音乐是什么样的?

D.让人感到悲怆的阴森而凄惨的音乐又是什么样的?

以上等等不只是表达术语, 而是从真正的效果音处得来, 当然这不仅仅是旋律本身的问题, 音乐也只能通过声音来触碰,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捷径。

兴趣调查也是很有趣的。

孩童有着区分好坏的概念, 不会奉承, “喜欢, 不喜欢”有着明显的界限。

能够回归童心的人的确了不起, 我们喜爱旋律, 加之灵感的训练, 处于孩童般天真的状态, 其回报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是否爱好音乐, 每个人心中是有衡量的。

然而, 并非所有名旋律, 都能用语言来阐释, 但是动辄将其归咎于作曲家的灵感也未必恰当。虽说创作源于灵感, 从贝多芬的笔记中, 我们能窥见其创作的思考过程。因此我们有责任, 并应尽最大努力对作品中的旋律进行分析研究。

二、歌词与音乐创作

众所周知, “从纯粹音中进行创作学习较好。”

语言出现之后, 歌词的出现是必然的。创作理论也无法忽视的。特别是, 日语的柔软性及趣味性也罢, 都是日本人所深爱的。

但是, 虽然日语是美妙的, 但与西洋音乐结合时, 常会感觉到困难。在《你》的旋律中, 添加了《遥远》歌词, 《你》为纯粹的雅乐, 其中柔和了《新古今集》中的词汇。《你》中的歌词与旋律可能是最不和谐的吧。

明治时期的歌曲《荒城月》、《箱根八里》都是汉文调。

“春高楼的花宴”还是“秋阵营的霜色”, 先不说小学生和中学生, 就是成年人也未必能够理解。

译词与适当的作词, 做起来并不容易。

《羽生之家》等谱曲, 即使意思不明也可吟唱, 因“百合、瞿麦、篱笆边的草”这样的歌词, 可以判断是离开故乡的歌曲。

根据反对这些汉文调的是田村虎藏的言文一致可知, 不应吝啬对口语形式的童谣的赞美。

进入大正时期, 弘田龙太郎与中山晋平等人创作了浅显易懂的歌曲。但不清楚当时的歌曲是否与具有日语音感的西洋音乐技法有联系。严格说来, 正在像西洋音乐技法发展。

进入昭和时期, 最初是从听觉上最能把日语音乐化的作曲家山田耕笮把语音感与旋律感合二为一。但现今的日语歌曲中, 充斥着多数日语语音感混乱的旋律。

歌曲的生命在于:即使离开歌词, 旋律也能独立并保持着其优美性。

我们即使对外国语言不熟悉, 因其优美的旋律, 也能充分欣赏西欧歌曲。可能正因不理解其歌词, 才能心无旁骛的欣赏音乐吧。

反而会对西洋歌剧的日文版存在欣赏上的障碍。

但并不是说词语与旋律的完全一致是声乐曲中级别最高的。同时, 引起我们注意并值得深思的是: (1) 日语音调只能依据音的高低来表达。 (2) 跳跃式旋律的日语究竟有多少呢? (3) 过度使用切分法可能会影响旋律。

三、漫谈音乐创作

孩子的创作运用到语言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指导前的第一条件如下: (1) 依据单词的反复创作。 (2) 依据短小歌词的一节来创作。

依据作者的喜好, 反复几次相同的词语是允许的。且即兴添加其他词汇也是可以的。

灵活运用记号表示的音调发音。音调强时定为高音、同音都可。根据长度选择不同。

运用短诗制作旋律时, 如以特殊反复的词语应答的话, 短旋律或是长旋律都是有可能的。

a.春日清晨 咕咕 咕咕 却不见鸽

b.落叶 稀稀疏疏 稀稀疏疏, 稀稀疏疏 稀稀疏疏

c.号声 滴滴答答 滴滴答答

d.寒雀 啾啾 啾啾 闹着春

孩童的生活用语中, 这些类似的词汇很常见。也是无法感知到诗意的。所以创作过程中, 在注入情感时, 利用音调朗读出来无意中就变成了旋律形。

比起超过两节的歌词, 自由反复的词汇是不存在抵触并更为和谐。

关于音调, 虽以东京语言为标准, 但根据场合是可以使用地方性音调的。利用津轻地区的语音作曲从而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这样的例子也不是不存在。方言及乡言作为无形文化应慎重保存。

孩子们的创作中, 词汇都是后天学习的, 过于拘泥反而会使他们失去自由。

某些场合下, 即使音调逆行也不必太过在意。最基本的是保持旋律为主题即可。

参考下面的《红蜻蜓》, 研究词汇与旋律的关系。

以上谱曲充满了诗意, 具备大家所喜爱的要素。也活用了词汇音调, 第三小节的“红蜻蜓”使人觉得奇异。

四、演奏与欣赏的创造性学习

演奏、创作与鉴赏是三位一体的。

如果在其画上重点统筹的话, 有机学习是很重要的。下面举一例。在音乐的指导过程中, 指导者应依据学习者具体情况进行拟定方案。所有音乐教材中绝对收录着富含音乐性的乐曲。而且, 条件应最符合指导目标。

指导计划应依据实际情况, 重视规则来制定, 但本书的主旨并不是为了制定实际方案。

特别是器乐型的大型歌曲, 是沿着其音乐中的华彩乐段进行的。而且旋律感和音色感的一致性是这首乐曲的最大的价值。

在此旋律上配上歌词收录于教科书中, 这恐怕是不恰当的。虽前面已叙述过, 允许器乐曲中配让歌词, 但在此旋律中却不那么合适。而应忠实于吹奏笛子方的原作。在由分散和音构成旋律的场合下, 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多数场合中, 大众所喜爱的具有亲切感的旋律, 多数都以音阶为展开的主题吧。

旋律作为器乐曲还是声乐曲, 取决于歌唱者的心态及自由吟唱的心情。

跳跃性的音符是坚固且有力的, 之后展开的音是含有其柔软性的。

例如, 斯美塔那的交响曲《我的祖国》第二章的“伏尔塔瓦河”在配上歌词前, 一直是作为学校的歌词教材。

其他旋律的特殊性虽不明显, 但却有其上行、下行的趋势。

虽能够轻易的说出这些词汇:“反复、对比、变化、发展”, 但关于美妙旋律的展开, “作者类别、乐曲类别”等要素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 反复解释的话会变得没有说服力。分析过度也会变为诡辩失去本身的感动之处。

学校音乐中学习的程度、内容与指导界限, 是很难遵从一定规则的。迄今为止对所有乐曲的解说是否同样适用于初中及高中呢?这不觉间已成为了问题。总之, 应依据学习进度与程度进行指导。

五、日本音乐教育带来的启示

二战后, 日本音乐教育在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发展方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 《创造的音乐教育法》中提到的核心理念对我国音乐教育具有借鉴作用。

1、注重对音乐兴趣及爱好。

日本自二战以来, 采取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 并逐渐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日本对于旋律的解读十分特殊, 旋律是唤起兴趣的第一要素, 也是音乐创作的前提, 切记摆脱“主观性”及“随意性”的创作, 喜爱旋律的同时, 加之灵感基础上的训练及处于孩童般天真的状态, 是我们应借鉴的。

2、在孩童的创作中, 词汇都是后天学习的, 过于拘泥反而会使他们失去自由。

3、指导计划应依据实际情况, 重视规则来制定。

特别是器乐型的大型歌曲, 是沿着其音乐中的华彩乐段进行的。其中, 要注意旋律感和音色感的一致性是这首乐曲的最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冰, 马达.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脉络及其特点[J].集美大学学报, 2008 (1) .

论学科教育中的创造力问题 篇10

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从目前来看,运用发散性思维问题测试创造力最常用的是托兰斯(Torrance)创造性思维量表,但由于其效度及单一化问题,使隐藏于创造性成绩后面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作用被忽视,对创造力的培养与测试有很大的局限性。以数学为例,数学学科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如果仅限于发散性思维训练,孤立地从发散性思维试题出发作学生创造力水平高低的评价,其结果可能是不全面的。因为发散性思维只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式,并不是思维的高级阶段,运用发散性思维测试来检验选拔优秀人才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其次,目前对学生的创造力的认识也普遍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因此,为进一步探求学生创造力的本质,对创造力的培养、测试方法做进一步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二、学生的创造力

关于创造力的概念,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理学派都有着各不相同的界定。有差异,但在核心认识上是具有共性的,一般认为:所谓创造力是能产生具有新价值的事物或新思想的能力或素质。而对学生的创造力,不能以其在社会方面、科学方面、艺术方面创造的产品所具有的新颖性的程度那样进行界定,这样看待学生的创造力是不符合学生还是在学习阶段的实际情况的。因此,学生的创造力应是指:在期待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对其本人来说是具有新价值的那种能力。这对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来说,界定培养评价这样的创造力才有现实意义。学生学习的创造力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是重新安排已有知识,创造出新的经验形象,甚至现实中还不存在或未认识到的现成客观原形,如习题的一题多解;二是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提出崭新的见解、设想或思路,如习题的一题多思、一题多变。绝大多数学生所能表现的主要是第一方面。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属于个性教育,除让其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该使其在诸多能力方面得到交互发展,如聚合思维力、发散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等的交互发展,并把这些能力在学习知识、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中获得有机结合。关于创造力的测试,仅通过测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来表现,显然不能准确判断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目前创造性思维量表的问题所在。

三、学生学习的适应力

学习的适应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学习的适应力是指:对某一方面的熟练和技巧,也就是对这种方面的娴熟程度或具有独特的技艺。也可以指具有达到这种技巧的可能性。学生的能力是在这个基础上提高的。因此,创造力也是以熟练和技巧为基础的。所以说学生对学习的适应性也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

以数学学科为例,数学学习的适应力,一是具有熟练的数学基础知识;二是具有应用这些知识的技巧和方法,在解决有关这些知识的数学问题时,能驾驭这些技巧和方法;三是具有达到这种技巧的可能性。就是在应用这些知识时,不一定都能次次获得成功,但每获得成功一次,就取得了一定的技巧,就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创造力的条件。所以这不是发明创造,而是应用知识的创造。只有在熟悉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发现新问题,出现新的知识组合,不断通过这样的积累而形成了创造力。因此,教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就要善于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检验等多种思维能力,使问题解决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帮助学生增加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发展他们的理论水平的思维,为提高创造力做好储备。当积累达到一定水平,知识本身产生一种推动力量,加上本人的主动作用,逐渐形成对创造力的激发,就能产生一定知识领域的创造力。

四、适应力与创造力的测试

学生的学习适应力越强,学生有所创造的可能性就越大,也就是学生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越强。检测学生学习的适应力就是检测学生的创造水平。适应力是可测出的,因此创造力可以通过测试学生的适应性水平来获得。

适应力测试可以通过测试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技巧来反映,也可以用技巧性的测试题去进行测量。因此,对创造力的测试方法应该是广泛的,而非只用发散性思维测试试题来反映。如果兼顾到这两方面,使它们结合起来,就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创造力评价的基础。所以创造力训练与测试就是重新组合知识水平的训练与测试。这种训练与测试一般对所以学生都可以进行,而非仅限于对优秀生进行。目前,教学中一般都是通过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来培养其创造力,如果能进一步全面认识学生的创造力,加强对全体学生创造力的训练和培养,或者说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创造力的教育,必将使教学质量的获得大面积提高。从不同角度制订创造力测试的统一标准,而不拘泥于发散性思维测试,创造力测试的结果将更为科学,并对改进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起到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在学科教育过程中,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不是单因素的,是在学生学习具有一定宽度、一定深度的知识,和主动学习的心理环境,加上相关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基础之上而逐步形成的。而发散性思维仅是形成创造力的基础之一,它不是形成创造力的全部。因此,对创造力培养、训练和测试应从多元化的思考角度去实践和确定相关的测定要素。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霍华德·加德纳.智力的重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与学下一篇:发展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