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艺术研究

2024-05-20

室内设计艺术研究(精选十篇)

室内设计艺术研究 篇1

很长一段时间内, 以三大构成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成为国内很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主要内容, 这在过去是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这套从素描、色彩、构成的艺术类院校衍生出的训练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占有过统治地位。客观评价, 其对于学生的造型能力、表现技能以及感知能力有比较系统的训练效果。但伴随着行业和技术的进步, 原有的基础课程不能完全满足目前行业企业提出的新要求。企业用人单位在人才的基本规格、基本素养方面对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作为学生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基础课, 成为变革之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国内很多院校开始了课程改革, 首当其冲的便是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

将原来的三大构成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现实情况进行调整, 在基础课程中引入更多的专业知识点以实现未来专业课与基础课的对接。然而由于师资队伍以及教学体系的固化,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仍然在很多情况下由纯艺术背景的教师教授, 专业教师或者是有室内设计项目实战经验的教师往往是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介入学生学习环节。

一方面从与行业的对接来说, 有企业经验的教师能帮助学生在最后一年强化提升, 更好地去适应行业企业的要求。另一方面, 第一年的基础课程由于缺乏真正做设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引导, 在教学目标上往往会出现偏差, 这就会影响到后续课程的教学效果。例如, 造型基础课中学生由于受艺术高考训练的影响, 在作品表现上仍然会侧重技法、线条的表现, 描摹对象多于理解对象;对于作业的幅面、完成时间、表现工具仍然采用高考训练的习惯, 对于提升设计表现和再现能力的速写关注不够, 这些都是设计基础课程上的偏差。而学生此类偏差的出现有主观思维定式的因素, 更多的是指导教师或者说课程体系在此方面的先天不足。因此, 高职三年学习中最重要的基础课程虽然占据了一整学年的学时, 但对于后续专业课的奠基作用并没有达到预设目标。这里面既有院校师资队伍缺乏、人才培养模式滞后等客观因素, 又有授课教师主观上的认知偏差。在新的行业企业要求下, 院校的教学体系、师资构成也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另一方面关于室内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困扰来源于整个国内的不同阶段教学体系衔接。与西方优秀的设计院校相比, 国内设计院校在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前缺乏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预科制。以英国为例, 在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之前有完整的预科学习阶段。学生在预科阶段并不分专业, 而是充分接触所有的艺术设计类科目。从平面设计到服装设计、建筑设计, 再到影视动画, 以维度的转换作为基础能力提升的进阶依据。学生通过这样一个环节可以充分了解自己, 看到自己擅长的与欠缺的。教师则通过这样一个阶段可以帮助学生认知自身, 为今后大学阶段专业的选择找到客观依据, 教师也会根据预科阶段的学习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转向自己最擅长的领域, 避免盲目与误判。因此英国的艺术设计专业预科制度是学生整个大学学习甚至是未来就业的基础。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找对专业发展方向, 这个已经完全超越了基础的课程概念。

反观国内的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 基础课程仅作为课程而存在, 服务于专业课, 更专注于培养技能方面的提升。由于上升路径的不连续, 不管学生是否适合这一专业, 只能在一个路径上前进, 这造成了在基础课第一年就堵塞了很多学生的通道。虽然从平台课程的角度去理解这是对于学生基本能力的普遍要求。但由于缺乏一个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过程, 容易造成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盲从和盲目。

在院校的改革中, 不管是专业的新增还是变更, 基础课程是首当其冲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变革的是专业课程, 因为从表面上分析它与行业结合得最紧密, 最应该依据行业变化而进行调整。而从深层次分析, 基础课程才是某一专业的立根之本。基础课不止是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课程, 更是整个专业构筑的根本。未建立在基础课程上的教学改革很难在本质上实现突破。这也是很多院校的教学改革经常出现“新瓶装旧酒”的主要原因。很多改革的出发点确实依据了行业企业动态, 但改革往往深入不到基础这一模块, 在教学效果上达不到初期预设效果。因此, 完整意义上的教学改革, 首先要改的就应是基础课程。

室内设计基础课程的变革应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一) 构筑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由专业教师来进行设置, 虽然其中有一部分课程需要纯艺术背景的教师来完成。专业教师必须站在人才培养的高度, 依据最新的行业企业动态来构筑第一年的学习计划。一些在后续课程中会涉及的能力点在第一年的学习中就要求学生去掌握, 例如, 透视、制图规范、快速表现等;一些学生未接触过的专业必备能力需要提前渗透, 例如, 测绘、勘察;未来岗位所需的基本素养也应从第一年开始培养, 例如, 团队协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二) 构成合理的教学团队

在基础课程的授课上, 无论是传统的三大构成还是改革后的新课程, 都要避免以纯艺术的方式进行授课。应以专业教师结合纯艺术背景教师的团队模式去构筑课程教学。在课程中适当补充一部分企业外聘教师, 进行全程串联也是有必要的。

(三) 采用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

虽然基础课程在很多场合现在变为了平台课程, 但结合每个专业的特点还是有所区分的。这就要求在教学模式上既关注到基础课程的大平台特性, 又要兼顾未来的专业属性。要求教学团队既要考虑平台的“面”, 又要兼顾专业的“点”。这也在客观层面要求不同背景的教师能够组成小组, 进行团队教学。

此外, 学院层面还应有一系列的保障制度。比如文化课与基础课的比例关系, 一年级新生的日常管理制度, 教学层面的规范性管理等等。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个单独的事件, 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室内设计是一个专业性强, 涉及面广的行业。除了专业技能外, 对于从事者的应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高职艺术设计学校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层面, 为的是在最短时间内适应岗位需要。而从长远分析, 前面提的能力恰恰是室内设计师提升自我、实现进阶的主要动力。这其中的很多能力恰恰来源于基础课程的培养与熏陶。因此, 室内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更是学生未来职业迁移能力的必要保证。对于高职室内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研究, 应是未来学校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重点, 也是建设专业的最关键基础。

参考文献

公共艺术模型设计研究论文 篇2

【内容摘要】由于公共艺术不同于建筑、环境艺术等功能性为主的专业,亦有别于艺术性和纪念性极强的雕塑专业,因此其模型的创作也有独特性。一般在实际应用前的设计阶段,除去对公共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创作之外,就其方案的实施与作品效果的深入研究,需要借助模型实体的辅助来完成。因此对于公共艺术而言,模型的设计和研究成为其作品落实和完善的必备过程。作者认为,需要在传统模型概念的基础上,与公共艺术这一新兴专业相结合来探究其模型的研究价值和实践价值,从而推动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进而使整个艺术设计领域形成一个更完善的体系。

【关键词】创新视角;模型设计;公共艺术;研究

公共艺术顾名思义是由“公共”和“艺术”组成的。“公共”代表公众的、公共的、公开的,“公众的”是社会的主体,即大众的;“公共的”是共有、共享的概念;“公开的”是说信息观点要公布于众。公共艺术除了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外,更重要的文化价值在于其公共性。公共艺术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包括以艺术的介入改变公众价值观念、以艺术为媒介构建或者反省人与环境新的关系,其不仅是超越物质符号本身、提供隐蔽的教化功能,关键是经由人、公共艺术、环境、时间的综合感知、批判、质疑,提出新的文化价值与思考。

一、公共艺术设计的根据

城市化背景下,公共艺术是为居民生活环境空间提供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精神价值的作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共艺术已经融入到城市公共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公共艺术的成长需要依托一定的成长环境才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作为公共艺术模型设计的灵魂的公共艺术设计,需要在一定的设计环境下生存和发展。

(一)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指在人群的生活空间中影响人们生活行为的客观存在,对公共艺术作品创作的方向和目的具有决定意义。在具体时期和地区的独特环境中,不同的人文活动和社会形态会产生各异的地域性社会环境要素,从而影响一定范围内的艺术创作。

(二)人文活动

人文活动指在一定范围的区域中,人们依据生活习惯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在公共艺术设计中,要使其与相近人文活动中的人能够各得其所、相对独立,又要使其相互联系、相互关照。

(三)人群结构

人群结构指在一定活动范围内从事相关活动人员的关系网络,由于性别、职业等不同,可分为单一活动群体、简单关联群体、网状关联群体及自由群体。单一活动群体是指由单一公共活动组成的活动群体,如学校、军队等固定群体;简单关联群体是指有线性联系的`合作群体,如商业群体;网状关联群体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有复杂交织关系的群体互相活动组成的相对稳定关系;自由群体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没有特定活动方式的群体,如广场中的活动人群。

二、公共艺术设计思路

公共艺术进入消费市场,其艺术设计必须要适应市场需求,具备可选性、实施性和灵活可变性。而任何的设计都需要在一定的步骤和思路下进行,才能使该设计有条不紊,思路清晰。

(一)以市场供求为依据

设计者要有经济头脑,学会掌握社会信息和市场信息。以市场的供求为依据,以买方的经济承受能力为前提,按使用对象和人群结构设计出多标准、多类型、多档次的系列化作品,使其投入市场后具有可选性。

(二)造型设计要具有灵活可变性

公共设施是耐久消费品,为了适应几十年使用周期中人们对审美要求的变化,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在保证时代特点和经济的前提下,适应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结构、不同人群活动类型发展状况的需求。

(三)设计要具有可实施性

公共设施是在公共领域中展现地域价值观、提升艺术品位的设施,除去具有功能需求、艺术美感,还需要在比例、色彩、运输、安装等方面与周围环境和自身结构的协调统一。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纸面绘制方案按比例进行模型设计,作为实施性的探讨和研究。

三、公共艺术应用模型设计特点及要求

模型是根据设计图样或设计构思,按缩小或者放大的比例,用易于加工的材料制作成的样品,用于表现设计的具体面貌。由于资金、环境、技术等实际情况的具体限制,很多优秀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只能停留在模型设计阶段,可见模型设计对于公共艺术的作用之大。

(一)模型设计随着设计需求的变化而变化

公共艺术模型的设计应针对实际设计需求进行变化。在设计方案确定的前提下,按同等比例进行缩放,以展现实际设计效果,应根据艺术效果选定不同的比例。1.模型比例对于以显示环境活动特色为主的公共艺术设计,针对的主要是感官刺激,因此一般体量较大,大多模型选择缩小比例。但作为指导设计深化与后期施工安装的模型设计,应尽可能具有设计预想的细节表现。因此,不可局限于固定的比例,应按照表达的复杂程度,选择尽可能表现主要设计细节的比例。2.模型材料模型制作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就是材料,模型的材料会影响模型设计的质感、形态、表现效果。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针对设计本意所体现的艺术效果,选择恰当的模型制作材料,成为模型设计效果成败的关键。就造型而言,在面对平直简洁的造型时,可选用质地较硬,不易变形弯曲,但容易打磨的材料,如模型板、木料、玻璃等。若设计的随机性较强、需要根据设计者的需求随时变化和修改,则应选择可塑性较强的材料,如ABS板、有机玻璃板、纸、草等,甚至是电线里的铜丝、牙签。凡是能用来表达形体的,都可以加以利用,而且材料的范围还会随着制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扩展。因此,对模型制作人员而言,要在多种材料中进行最佳组合,在了解和熟悉材料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材料,做到物尽其用。在模型的设计中,材料色彩的感觉也是对设计效果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在同等体积下,色彩深浅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因此,在有扩张力的视觉效果中,应用明度较高的材料进行表现。而深色多有神秘的感觉,因此在某些科技色彩较重的模型设计中,适当采用深色材料可以增强设计的神秘感。同时,色彩对温感、平衡感、重量感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制作者根据科学合理的设计构思,最终拟定合理的模型设计方案。通常对于表现设计方案最初阶段的模型,应使用方便快捷的材料、工具,用简单的工艺对方案的整体形态、空间关系进行塑造。在概念草模阶段力求快速、准确地表现形体的基本关系,反映界面和体量的关系。在扩展模型阶段,探讨与完善设计方案。其中,框架结构制作多用木质、金属、塑料等线形材料,反映内部构造以及建筑的支撑关系;体块结构多用石膏、泡沫、板材或黏土材料,快速、有效地反映形体外部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以进一步推敲设计方案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模型尺度随设计功能的变化而变化

模型设计作为作品落成前的参考研究方法而言,需要在整体效果上模拟真实效果,这就需要选用合理的比例尺度:过大则耗时耗力,过小则难以展现细节。总体而言,为研究整体效果而设计的模型,应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度,便于设计者对其整体观察。而对具体设计细节要进行探究的模型,则需要选择较大的比例尺度,至少应以满足双手操作的空间来完成细节模型的设计。模型设计的另外一个功能在于展示设计效果,而非单纯作为设计者的设计工具。这就需要从观察者的角度寻找合适的比例,若作品威严庄重,如纪念性雕塑,需要选择较大的模型比例,增加观察者心中的厚重感,并以对称的布局方式来摆放;而对于灵动活泼的公共艺术作品,或者面积较大的作品,如秦皇岛的红丝带广场,则需要用较小的比例模型来体现整体的设计动感,让观察者明白整体的设计意图。

(三)模型的表现随着设计目的的变化而变化

设计者的目的,往往是公共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不同的设计目的会影响到设计作品的方向,而作为表现设计者设计思想的模型设计,也需要随着设计者目的的变化而变化。公共艺术广泛应用于生活环境之中,从其作用分类可以归纳为功能性作品,如装置艺术;精神性作品,如城市雕塑。在功能性作品中,模型设计需要表达作品的功能属性,让作品具有功能性和多变性,同时赋予其设计美感。精神性作品主要体现作品所在环境的文化境界和艺术品位。因此,在这种模型设计中,往往更加偏向于对形体美感的把握,设计的空间比例更加以精神需求为主,同时能够从模型中体现出所处环境中人们的精神文化认知共鸣。

结语

当前,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的应用范围,从建筑领域发展到越来越多的工艺美术和工程技术领域,为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和商业活动提供服务。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以人居环境为服务目标,应用范围广泛且发展潜力较大。在这一领域的设计研究过程中,需要模型设计作为设计者思想展现和进行更深层次设计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唱瑞芬.模型制作与创新设计[J].大众文艺,2010(22).

[2]蒋健武.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型制作课程的必要性[J].美术教育研究,2013(10).

[3]钱媛园.环境艺术设计模型包装材料与工艺浅析[J].中国包装工业,2015(13).

室内设计艺术研究 篇3

关键词:电脑;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5-0000-01

Research on Computer Art Design and Art Design Relationship

Guo Zhaoxia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Art,Nanyang473004,China)

Abstract:With the tim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y advancem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computer,the area of design has come to a new age.Computer provides art with new visual experience as well as a lot of new energy.Computer design has to be in accordance with art form,while the art design also needs supports and aids of the computer.Only the mutual complements and union of the two can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s of the new art form be fully presented.

Keywords:Computer;Art design

艺术形式的创新从来就是每个时代审美追求的一面旗帜。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电脑的高度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这一高科技的技术手段驾驭表现形式的新型的设计模式——电脑美术设计应运而生。体现出了高科技的数字化与艺术的高度结合,将感性的认识理念与艺术设计要素进行理性化控制的电脑美术设计必将给人们带来的全新的观念、全新的思维、以及全新的设计思想。

一、电脑美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二十一世纪电脑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普及,为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作为一种高科技的设计工具,它不仅使劳动时间大大的减少和劳动效率大大的提高,更让设计者创作方法发生了改变,甚至使其创作思想发生了改变。艺术设计是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产物,经过短短数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在艺术领域当中有着自己独特的地位。人类艺术世界的格局因为电脑艺术设计的出现使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前,电脑艺术设计被广泛地应用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各个艺术设计领域,从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到影视动画、电脑游戏等等。

技术与艺术并重,未来的艺术设计应具有的又一特点。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由于电脑软件的发展和它的方便、快捷的特点,现在的设计工作已经摆脱不了对电脑的需求,在各个艺术表现领域中电脑技术已经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并且体现出了更高的艺术价值。电脑艺术设计在艺术创作这一古老的殿堂之中已经有了自己不可动摇的地位,它被人们称为艺术和科学技术交汇的边缘学科,是一种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不同于其它任何一门艺术的全新艺术流派。现今的艺术设计人员已经离不开电脑技术的帮助。它不仅为造型语言带来了新的视觉效果和表达形式,同时也引起和推动了艺术设计方法的变革。艺术设计的创作方法和创作思路因为电脑的出现改变。利用高科技的电脑技术是艺术的一种表现手法,比起传统的手绘表现方法来要快、精、准、美、特;只有熟练掌握了电脑设计软件的技巧,才能够很好的取代一些传统的技法,去表现艺术,才能够呈现给人们另一种感觉的视觉盛宴。

二、电脑与艺术设计的创意结合

现代设计离不开高度技术的支持,但是运用电脑的同时,也要求设计师自身要有很强的艺术潜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由于电脑技术应用到艺术设计当中,使设计者在进行创作时反复推敲、修改设计方案比传统的方法更为方便、快捷,这大大的提高了设计工作的效率。而现在我们当中的很多设计者,仅仅只是沉迷于对电脑技术上的刻苦钻研,而忽视了对艺术设计创意的追求,这显然是不是一名合格的专业设计人才的标准。而相反,如果我们在掌握电脑技术之前先提高自身的设计修养和设计素质,就远远超过那些一味追求对电脑软件技术的熟练掌握,而在设计意识上尚不入道的设计者。这样的话我们在掌握电脑软件应用时,便产生一种专业的设计“惯性”,自然而然地与电脑技术达成某种“默契”,这时,对于设计师来说,电脑软件不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工具名称和菜单命令,而是设计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在现代的电脑设计创作中,设计是不会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艺术形式存在的,它没有独立的观赏性,这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概念有一定的區别。电脑设计首先必须完全服从于电脑技术的方法,成功的电脑设计作品不仅要强调设计的表现力,而且又要避免电脑技术的喧宾夺主;既要体现出设计者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且要使艺术风格化与技术功能化达到协调、统一。所以,我们既要让技术服从于艺术形式,又要让表现形式服从于主题内容,两方面互补统一才能充分表现出这一全新的艺术形式的特点和优势。

电脑美术设计是集科学、艺术、文学等多学科为一体的一门综合类学科;我们只有在创作实践中不断的去摸索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并使之与成熟的心智合一,是艺术设计的最高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在电脑设计中得到真正实现,让艺术之光永远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作者简介:郭朝霞(2000-),女,河南省南阳市人,助教,工程硕士,主要从事电脑艺术研究。

参考文献:

[1]田少煦.数字设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J].美术观察,2003

室内艺术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研究 篇4

关键词:艺术设计,绿色设计,环保,生态

一、新颖的绿色环保设计理念

1. 环保理念

如今的室内设计已经不是流于表面的简单化的装修, 而是一种更专业更系统的建筑设计的艺术。它不仅包含了从策划操作到装潢施工等一系列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学设计流程, 还蕴含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即在装修设计中呈现出历史典故、文学绘画、信仰民俗等艺术文化氛围。在材料使用方面则又运用到经济学原理, 在色彩冷暖和光线明暗搭配方面则又运用到心理学知识。所以室内设计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 而是一门集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装修艺术。而在装修施工中加入绿色环保的新理念, 就给室内设计赋予了亲近自然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无疑给传统的室内设计注入了一股更有活力的新血。

2. 环保模式

绿色设计理念与传统室内设计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 这种全新的设计理念崇尚节能与环保, 它以把用节能与环保的理念改善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模式作为设计过程中的核心思想。传统装修观念中, 把人们单方面的生活舒适与方便作为原则, 在这种理念下, 装修过程中不免对自然资源造成不必要的和过度的使用。这种浪费尤其体现在对树木和水资源的浪费, 而中国是个水资源和森林资源都相对贫瘠的国家, 当这种浪费呈现在宏观上是很可怕的。而绿色设计的理念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强调对能源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这是人们在对日益匮乏的自然资源的珍视中产生的新型设计理念。

二、绿色环保设计的原则

为达到节能环保的设计目标, 设计师需要以科学严谨的心态, 在设计过程中遵守下列原则。

1. 无害原则

所谓的无害原则就是指装修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对人体和周围的环境造成伤害和污染。它体现在设计这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对环境和人体负面影响的预估, 以及避免负面影响的措施和补救手段。

2. 生态原则

绿色设计强调对能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讲究自然资源的循环和节约。室内设计师在创作设计时应考虑到这些问题。自然资源的循环和可持续性是生态的体现,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减少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必要的浪费, 以降低对自然环境的损害。譬如, 人们在生活中对水资源的二次利用。另外要尽可能地利用上某些装修材料的边角料, 降低对资源的浪费。使得室内从装修到使用的整个过程都秉持着环保生态的理念。

3. 节能原则

设计师应该把绿色设计理念的重心放在节约能源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 全世界掌握高端科技的国家在节能方面的科技投入和研发所占总体科技产品研发的比例都越来越高。可持续的生态发展思想和节能低碳的生活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理念。而在室内设计中, 整体设计要突出绿色节约的特点, 让居住者在室内体验重归大自然的轻松感觉。

三、绿色植物在绿色设计理念中的作用

1. 绿色植物的“蔓延”

如今的城市里, 无论家庭住宅还是提供各种服务的营业性场所都开始追求一股绿色田园风光的热潮。主要在设计中通过对绿色盆栽和盆景的运用, 使得到处刮起一股绿色风。包括插花和水景, 随处都浓缩着田园风格。对于这种设计风潮, 在古老的中国盆景艺术中就已经有所体现。

2. 绿色植物的选择

对于室内设计中植物的选则, 应当以耐热、抗寒、耐旱、不喜欢光和体积小的植物为首选。诸如生长于热带地区的仙人球、仙人掌等沙漠植物。这类植物具有照料轻松, 生命力强的特点。还有生长于高原环境下的针叶植物, 如松柏等。这类植物具有耐寒的特点, 即便是在冬天也可以作为盆景展示出来。另外吊兰、水仙等喜阴的植物也是装点室内的很好选择。

四、室内绿色环保设计的艺术与科学

将艺术设计和科学技术糅合于一身, 谱成一曲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乐章, 是室内绿色设计的核心理念。绿色环保设计的理念综合了艺术领域的审美和科学方面的成果, 是人类建筑设计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如今的家电, 家具等生活用品在设计过程中都越来越加重了艺术方面的元素, 有着美轮美奂的外形。而着重装修风格的艺术性也是室内设计师们索要努力的方向。同时设计师们必须考虑到声音、光线、外形、色彩之间的搭配效果, 创造出集高效、美观于一体的室内环境。

绿色环保设计的理念, 不单是某个设计师或某个家庭的喜好, 它还关乎到对人类居住的整个自然环境的影响, 所以应该将绿色环保的理念普及到全社会中, 使得人人都具有节约能源, 保护生态的意识。因为只有一个绿色的社会环境, 才能创造出一个绿色的自然环境。也只有这么做, 绿色设计理念才能步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而这也是人类对于自然母亲应尽的责任。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不仅是室内设计方面的成就, 更是21世纪的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 尊重生态环境的进步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勇智, 王维丽.时装陈列的空间形态[J];东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年03期.

[2]王朝钰.专卖店商品陈列方法探讨[J];消费导刊;2008年04期.

[3]毕砚红.展示设计中的形式美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6期.

室内设计艺术研究 篇5

最初接触王家卫的电影,主要是他拍摄的《东邪西毒》,这部影片颠覆了人们对人物原型的概念,反而将深陷情网、各自天涯的江湖儿女之间的爱恨纠葛刻画的深入人心,而《阿飞正传》、《花样年华》以及《重庆森林》等诸多电影都充分体现出王家卫对电影人物情感的刻画。这种细腻的情感往往是经由回忆或者旁观者的讲述表现出来,显得更加深沉,如同一瓮沉淀多年的酒,在热辣过后带给人满口芬芳。《一代宗师》这部电影继承了王氏电影的风格,并通过梁朝伟的精湛演技得到完美诠释。

《一代宗师》中的情感艺术

王家卫所导演的电影都离不开感情这一主线,而且大都是一种怀旧形式的情感。通过对这类情感的细腻描绘,将那些隐藏在都市繁华背后的落寞、纠葛、伤感等一系列情感以个体代表性的方式投射出来。在观众的眼中所看到的电影人物,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就《一代宗师》而言,人物对白较王家卫的其他电影而言算是比较多的,却对人们理解其中深意来说尚显得支离破碎。少量的言语将大量的肢体动作和眼神所传达的含义衬托的更加含蓄、深沉,也引发了观众们情感上的联想和共鸣。

《一代宗师》中的模糊美学

2.1 情节模糊

模糊美学是对电影意境表达的一种处理方式,而王家卫在很多电影中都采用了这种技巧,进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电影制作风格。像之前的《花样年华》一样,《一代宗师》带给观众的感觉是看过之后明明有种感觉,却又说不出来这种感觉到底是什么。这种感觉尤其在感情发展和打杀情节的演绎上较为明显,比如宫二跟叶问、马三之间的情感纠葛、宫二的断发复仇以及抗婚等等,除此之外,在动作上还有宫父入葬、雨雪里的对打和拼杀,这些场景在王家卫善用的慢镜头特写下,让人除了眼花缭乱之外,很难再研究出什么思绪,更摸不清电影的发展线路。

对此,王家卫曾说自己重点做的是电影结构而不是剧情,因为不喜欢让观众一眼看穿剧情发展。其演员在电影拍完前都不知道结局到底是什么。这种模糊的情节设定方式也就使得多种发展版本的想象成为可能。在如何将人物以更完美的方式展现出来,王家卫也有自己的设计方式和习惯,他对演员有个要求就是不要去模仿剧本设定的角色,而是根据自身的形象来把角色演活。比如梁朝伟来演叶问,会塑造一个怎样的武术形象,而章子怡扮演的宫二,又会赋予原型一个怎样的新意。这种艺术设计方式给了观众更高的欣赏性,也给演员更广阔的表演空间。

2.2 结局模糊

在王家卫看来,模糊的艺术美可以带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因而在设计创造时也有更多的自我发挥空间,这种思想风格从其本身的日常行为就可看出端倪。一如其影片的模糊性的表现方式,他总是戴着一副墨镜出现在公共场合,旁人无法看出他的眼神、表情,更猜不透他的思绪,这种神秘感却更能引起人们的猜测。但是《一代宗师》的镜头不仅呈现出模糊设计,还有一些让人倍感疑惑的地方。比如人们在观看前主观性地认定叶问就是题目所指的一代宗师,然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人们又发现无论把宫

二、叶问亦或是宫父当作一代宗师,都有其能解释通的理由,因而,这就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就体现出王家卫电影的另一个特色:参与性。王家卫的电影从来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结论来告诉观众前因后果,而是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甚至观看过后自己联想,对所有可能性结果进行猜测。《一代宗师》这部电影也是这样,导演用尽可能复杂的艺术呈现方式为每个镜头提升美感,并通过近景和特写的大量使用给予演员自由发挥的空间。由于梁朝伟等实力派演员能够根据剧情人物的需要尽情发挥自己的演技,因而也为王家卫的电影摄制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2.3 节奏线索模糊

除上述地方以外,《一代宗师》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节奏发展的线索比较模糊,仿佛一直有东西操纵着剧情发展,但是观众却找不到这个线索是什么。对此,王导演曾经说过,掌握电影节奏是其在临开机时常常会去做的事,其方式就是循环收听电影中的音乐,通过音乐的节拍来掌握电影的发展节奏。因此,对节奏的把握在其电影制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同类的《阿飞正传》到《花样年华》再到这部《一代宗师》,观众都能够从中感受到某种节奏在引导整个电影走向,然而为了不让观众一眼猜中结局,这种节奏也被导演模糊化了。在这种情况下,王导再通过对电影镜头焦距的调节方法来制造理想中的画面,就又给观众带去一种模糊美学的感官体会。《一代宗师》中的唯美武侠

每部电影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如言情、武侠、悬疑和文艺等等。《一代宗师》在大众看来,被规划入武侠片的范围内基本上是没有异议的。作为一部武侠片,就少不了讲述武林恩怨情仇的故事内容。而武术打斗情节的呈现、人物的心理气场以及武林学术氛围的打造都为这部电影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因为这部电影在王家卫的设定中,不只是为了讲述武术精神,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沉浮。

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研究 篇6

[关键词]艺术设计 课程结构 教育 改革 实践

[作者简介]陈琛(1973- ),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装潢设计系,讲师,硕士,从事装饰艺术和平面设计教学及研究工作。(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2-0103-02

高等教育是培养社会人才、建立专业理论体系的特殊教育阶段。高等艺术设计教育也不例外,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程建设及教学手段反映了时代对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提出的要求。而课程结构设置、教学内容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能否顺利进行。因而,优化课程结构,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探讨的课题。

一、艺术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当前,艺术设计课程结构的布局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结构单一,没有稳定性,停留在摸索阶段,不能形成具有适应本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结构。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课程漠视而导致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局限,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和质量。某些学校和教师“重功利、轻理论”“重技能、轻理论”,对设计史论课程以及人体工程学、市场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营销心理学等课程的忽略,造成学生在艺术设计观念上的薄弱,进而限制了学生对艺术思维的空间认识和发展创造的空间开拓。

2.课程结构缺乏更新性。在信息时代,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艺术表现的传媒和形式出现新的内容,文化与审美观念也一直在更新。现代课程的设置既要能体现人类知识的精华,又要能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信息。在艺术设计教育四年的课程安排计划中,每门课程之间的比重关系,课与课之间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技能课与理论课的有机结合与应用等问题,制约了艺术设计课程内容与现代科技发展的有机结合。

3.课程缺乏实践过程。现代艺术设计精神提倡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在艺术设计教育中也应遵循这一指导思想,并在课程结构中充分体现出来。然而,很多院校在实践课程方面还无法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有些院校对实践课还没有充分的认识;有些院校开设了实践环节课,却没有实习基地。

二、优化艺术设计课程,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1.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专业与地方特色。就艺术设计学科当前的教育情况看,规范艺术设计教学内容,是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统一规范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评定标准,尤其是新兴的、科技含量较高的课程。这些问题直接造成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混乱。因此,各学科在保留原有课程内容中有价值的知识的同时,应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汲取新知识,应结合本专业特色优化本专业课程体系。另外,还应注重与市场的互动关系,面向市场、面向经济与生活,使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形成良性关系。

2.打破课程单一式结构,增加课程的多样性。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打破课程单一式结构、增加多样性课程类型是全面实现课程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多种课程类型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艺术设计教育课程设置中必修课程占主导地位,这不利于高素质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亟须改进的。我们应该在学生接受全面、完整的艺术设计必修课程的基础上,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课程,进行专业知识的补充和延伸。例如,开设相近专业(学科)的相关课程,以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开设综合性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文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功底;介绍实用新技术、新工艺,弥补必修课程的不足等。

3.增加实践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艺术设计学科的特色,就是实践性、实用性强,而现在有些艺术设计院校过于强调课堂讲授,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实践课程对艺术设计这门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学科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确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标,打破传统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增加学生市场调研课程的时间及内容,改变传统的操作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对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调研和实践,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研究企业或机构的实际个案。教师要带学生到设计企业或机构进行现场授课和设计分析,学生作业的成品就是市场中的产品,通过实践、体会来掌握知识。另外,可以建立院系的设计实践工作室,如毕业设计等大设计课程可以在工作室中进行,结合实际课题和生产实践,在取得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社会经验。

4.建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我们以现代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建立理论教学体系。第一,在学时分配上,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按照“学以致用”这一宗旨来构建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第二,建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开设现代平面设计史、消费心理学等课程,促使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第三,推荐课余学习教材和介绍相关专业的优秀范作欣赏以及实用个案分析,提供最新行业信息等;第四,应结合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要来开设专业理论课,使学生能贴近社会、走向市场。

5.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推动教改深入发展。艺术设计教育要立足于教学、科研、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形式,学生和教师要通过教学、科研和实践的综合信息进行沟通,建立一种不断更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教育信息网络,使学生能够成为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设计师。在当前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进行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学改革不能停留在教学、科研本身,而是要深入到社会设计实践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意识与能力,用实践来推动教学改革深入进行。组织学生进行设计实践,促使老师和学生在实践中良性互动、共同成长。

三、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

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当前,多媒体技术、通信、网络等信息交流技术的迅速发展,渗透到艺术设计教育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学习和传播的方式。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学术交流便捷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教与学将逐渐转变为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教师的知识权威性面临着挑战。在现阶段,我国艺术设计教师缺乏优秀人才,因此,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我们应及时建立具有现代化设施和能进行多学科培训的综合性师资研修中心,定时定期进行师资培训。同时,开展定时讲座与论坛,把继续教育作为新型专业教学的重要方面来考虑。促使教师更新观念,贯彻可持续教育思想,不断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课题设计和组织能力,完成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向现代的启发、引导型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的转变,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教师应尽快掌握运用现代的教学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科书为参考,以最新的案例为补充,以现代科技手段为辅,重新设计教案,主要专业课程都需要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建立教师与学生的网络交流平台,每门课程都要求有扩充学习内容的参考书、推荐的专业杂志、专业网站、作业思考题等。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涉及诸多的问题,重点应放在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的调整上。其实质就是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由此形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和谐一致的艺术设计教育课程。教育是设计的基础,艺术设计教育决定着我国视觉设计现状、设计水平和设计的未来发展。高等设计院校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复合能力为目标,坚持不懈地弘扬人文精神,创造新知,为推动我国21世纪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董占军.欧洲设计院校教学模式对中国设计教育的启示[J].设计艺术,2004(4).

[2]姚建平.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2006(7).

艺术设计院校织物设计教学研究 篇7

目前国内对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的关注程度还不够, 缺乏对该专业教学研究的系统性和改革性研究, 在这样的学术氛围背景下, 当谈及有关织物设计教学研究的问题时, 国内会从办学类型的差异化角度, 将织物设计进行“工”“艺”教学的分工。这主要反映在国内的四种高校办学类型的划分上:

第一类院校是以艺术设计为主导的染织艺术设计学科建设为基准, 主要侧重点放在由图案教学引发的印花面料设计, 以及其他手工艺操作性较强的纺织产品造型和纤维艺术设计领域。在国内的八大美术学院的调查结果中显示, 有5所学院开设了染织艺术设计专业或设计方向, 但是缺少院校之间的差异化。

第二类院校类型属于教育部批准范围内设有艺术设计学院的综合性大学, 像以苏州大学为代表的国家级211工程院校中所反映出的在教学设备、资源配备等方面的齐全优势。

第三类院校是以涉及到纺织品工程专业的工科类大学, 例如浙江理工大学, 该校目前处于此领域的领先位置, 这也充分证实了工程技术对织物设计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对在艺术设计院校中开展织物设计教学工作有启发和借鉴性。

第四类院校是以培养纺织品设计职业技术技能训练为主的办学类型, 通过类比上述这四种不同办学类型, 在织物设计教学方面的分析与比较, 笔者认为针对艺术设计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 如何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设计专业特长, 将其运用到织物设计领域中是目前解决教与学的关键, 也是为社会培养新型设计人才的根本。在传统意义上的艺术设计院校对纺织品设计专业“重艺轻工”, 或是将“工”“艺”两个领域截然分开的传统教学模式, 直接导致我国在纺织品设计领域中一味地停留在对花型、样式等视觉潮流大下“功夫”的设计模式, 而在织物设计领域需要我们真正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与交叉, 采用现代设计程序、方法, 表达出现代人的设计观念和现代人对织物设计的审美需要。

国外艺术设计院校具有能就各自学院的自身需求以及对培养学生目标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去发展各自不同的教学体系和培养计划, 突显差别化、个性化教学特点。目前在国外的纺织品设计院校中, 例如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 在系统性培养纺织品设计专业学生方面所作出的成绩, 可以通过他们在近5到10年间的学生作品上得到突出的表现。其本科教学突出特点表现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的灵活性、系统性。同时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观念与纺织品设计新的工艺技巧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最突出的一点是该校在三年的本科教学中途会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印刷、编织和针织三种不同工艺中的一项, 进行后半阶段的深入学习研究与探索, 这方面对国内的染织艺术设计教学思路上有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的价值。其在硕士学位课程中所倡导的教学思路——通过学科间的交叉、相互启发的环节, 提倡学生对未来纺织品设计提出概念设想和实施方案的研究课题, 充分发挥了艺术设计院校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 同时很多具有前瞻性的织物设计项目, 学校也鼓励其艺术设计学生与工科院校学生共同合作来完成。建立起workshop用以培养跨学科间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该校的一部分研究性织物设计的创作作品, 对国内纺织品织物设计方向具有启发作用。

二、目前我国艺术设计院校织物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方面受“出身问题”的思想禁锢所导致, 表现在染织专业作为是中国设计教育发展道路上所走过的最老的一门专业, 很多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上还一直保留着较为传统的课程建设构架。从我国的染织艺术设计教育的起点说起, 一直延续多少年都主要是纸上图画的作业流程, 而几乎无人碰触织物设计相关的工艺设计内容, 这也导致了国内织物设计行业, 在多数的机织物生产厂家或公司中都是将纹样设计与工艺设计二者截然分开的设计操作模式, 在进行着产品设计与开发,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因为在美术院校长期的工艺美术教育体制的背景下, 我们沿袭了太悠久的图案设计专长, 以至于在后来为符合经济发展而改革成的艺术设计教育体制中, 作为历史悠久的染织专业是最难转型的一个设计门类, 图案设计倒反成为这个专业禁锢的表现之一, 而缺乏勇气和魄力将设计领域的范围进行拓展, 拓展到本是跟纺织品设计息息相关的“工科”领域。因为一提到“工”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联系到理性、逻辑、计算、公式……但这些要素恰好是一块织物在机器的操作诞生下所必须事先设计好的, 也正是因为这些工艺参数、织造原理与纺织材料工学条件在不断地共同影响着作为织物的设计外观、审美效果评价的必要因素。因此我们说今天的织物设计教育再也不是单纯的仅停留在画花、作图的“设计技能阶段”的能力提高, 它必须让一位设计者具备“双管齐下”设计素养及能力。

王受之先生在《中国设计教育批判》这篇文章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有钱修大的不着边际的大学城, 却无法给学生提供培养设计技能的教学实践课程和教学实践车间与设备。不论是学生的实践能力, 或是院校和企业的设计合作关系, 都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设计大学的水平。“重艺轻技”, 尤其是严重缺乏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的技术实践教育, 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 是导致中国设计教育落后于国际现代设计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织物设计教育的领域当中反应了同样的道理, 我们似乎一直在教学上存在“重艺轻工”的现象, 这里面对“工”的理解:主要包括针对本文的教学研究对象——织物设计课程中所涉及的织造原理、工艺设计、纺织材料等方面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这些系统性、理论性很强的“工科基础知识”。而这些是我们艺术设计院校早先排斥的行当。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今信息技术的产业引领下, 现代设计领域绝不是一个单靠艺术审美就可以“独闯天下”的时代, 在现代织物设计中尤为不可能发生!不懂织造原理的设计者永远只能将他的设计花稿停留在纸上, 而不能利用经纬交织的工艺技术将其变为现实中的织物。

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梯队建设方面笔者认为不管是工科学历背景的工艺设计教师, 还是艺术设计背景的教师, 也都要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 将自身的素质, 知识结构进行不断的补充与调整, 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思想和能力束缚——教工艺的老师, 不太敢碰“艺”, 而懂“艺”的老师, 在设计教学环节中有意回避“工科知识”。这样的教学偏见都是不正确的, 在织物设计教学的起步阶段我们会遇到此种困难, 教师自身的修为也需要一定的积累阶段, 因此在必要的形势下, 采用“双师教学”的方法也未尝不是目前过渡阶段的一个有效的师资解决办法, 通过这个过程, 两种类型的教师也可以在共同参与教学的具体环节中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方面产生跨界的学科交叉碰撞的效果, 在这种“碰撞”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目的都是为更好地研究织物设计该如何教、怎么教的问题出谋划策。

三、艺术设计院校织物设计教学新构想

通过广美染织艺术设计专业在2008年正式开展的专业工作室方向划分的教学实践总结, 发现自扩招以来, 针对织物设计课程的教学条件是非常苛刻的。在一个为期8周的织物设计 (一) 、 (二) 的专题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设计课程中, 全班60个学生在3台小样机面前进行设计实践时所面临的困难, 以及轮流使用1套专业提花设计软件时的尴尬。在这样相对恶劣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整体的作业辅导和质量都大打折扣, 严重影响到实际教学成效。针对以上主要由扩招形势下产生的教学困难, 广美·染织艺术设计系提出了大胆的教学改革计划:将染织艺术设计专业按照纺织品设计领域的三个方向——家用纺织品设计、织物设计、纤维艺术造型设计进行了工作室制的划分。学生在通过两年基础教学之后, 采取自愿选择工作室的原则, 将两个班级60个学生进行专业方向划分。这样由原来的60人组成的大班型上课就“瘦身”成每个方向差不多20个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情况。围绕织物设计工作室开展3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效果来看, 学生在专业的学习时间上多出以前几倍的功夫, 同时在课时量上相对以前的教学安排中多出更多课堂教学时间, 以便于每个专业方向可以在纵向或是横向的学术问题上做更深度的研究。围绕着艺术设计院校的自身特点——将具有艺术、科学、技术等相关的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之间进行集成性、跨学科性地融合和交叉。树立以培养具有较高审美能力、表达能力、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为宗旨的办学目标, 是笔者认为目前国内艺术设计类院校开展织物设计教学需要发展的道路

结语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有关纺织品设计教育的相关院校的分析与论证, 表明织物设计方面的教学任务应当是作为艺术设计院校中所必须重视和发挥的学科建设分支。在艺术设计院校中对织物设计的教学与创新设计, 融合工科系统性知识的补充, 会极大地提高织物设计领域在面料设计及开发方面的连贯性和整体性的设计能力。由此笔者更希望通过这个窗口, 将当下该领域在设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尝试解决的教学实践方法, 奉献给有志于在这一学科领域进行思考的读者, 希望该论文能像“酵母”一样, 引发更多纺织品设计领域相关人士参与到织物设计教学的探讨与深化当中, 深入思考, 主动实践。尤其是在针对艺术设计院校中纺织品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方面起到启发和共同思考研究的作用。抓住以培养和提高艺术设计院校学生对该领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为起点, 希冀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在面料设计领域中能够真正出现中国原创纺织品设计师。

摘要:本文围绕着艺术设计院校自身的艺术特色背景, 分析了当前织物设计教育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将“艺术设计”与“工程技术”并序发展的织物设计教学体系, 并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论分析与阐释。

关键词:艺术设计,工程技术,织物设计教学

参考文献

[1]袁熙旸著《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篇8

公共艺术不是流派, 不是风格, 而是一种观念。而这个观念的基础, 就是“公共性”。公共性是指公开给民众的或是民众所共同享有的。所谓的公共艺术是指市民共有、共享的艺术, 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独特艺术景观或艺术装置, 有着特定的功能性和对特定地域文化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们不像其他的艺术作品那样可以任意变更场所, 而公共艺术是仅仅属于那个特定为之存在的场所的功能性艺术品, 总是在满足某个地区人们的实际精神需求。

从内容上看, 公共艺术深刻地反思着人们所面对的各种社会问题, 在创作形式上, 公共艺术广泛地汲取大众的意见, 在参与方式上, 公共艺术又有别于传统的纪念性雕塑, 它更强调对人的关怀和与人的沟通, 鼓励人们真正“进入”艺术品之中, 在互动中, 公共艺术渗透了人们的生活, 引导着人们的思想。

公共艺术的概念在西方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它在当代中国的出现和使用不是偶然的, 它是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呈现的开放性和民主化进程在公共空间领域中的反映。可见, 公共艺术是一种空间的文化, 作为空间的有机节点, 为整个城市增添生动的气息。现代城市文化的公共交流系统很大程度上依赖现代传输技术与媒体,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机会逐渐减少, 所以公共空间的交流性和共享性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此外, 人们也需要公共艺术提供某种共识和共同的趣味, 让人们在走向群体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想象力。

如何提高城市与地区的艺术品位, 几乎是每个管理者和居住者的理想。而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创意, 正是应该在挖掘、继承、发扬和显现城市文脉、地方文化特征的同时, 提高城市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含量。

一件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 不仅可以成为艺术的典范, 还能对其场所影响甚远, 如古城苏州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环境, 展示着它特有场所精神, 给人们带来文化的视觉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让人们品味着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情怀。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现代公共艺术就是让城市成为人们诗意栖居的理想场所。城市公共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人们的价值观观取向及精神生活状态, 更能充分体现所在城市的文明发展程度。公共艺术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和意义, 就是要使市民大众在自身生存环境中的艺术文化活动中, 体味到作为社会主人翁所应有的市民的职责、荣耀和尊严, 感知到一个普通市民所应有的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义务和能力, 并且把对公共艺术事务的参与作为民主参政、议政活动的有机部分予以实施。

现代城市化建设呼唤设计, 呼唤美术服务于城市公共生活, 迫切要求设计艺术在功能、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等方面符合现代社会公众的生活需求, 并能融入到特定的城市环境及其审美文化之中, 成为它们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特定的环境能反映一定的文化背景, 反映着人们的习俗和文化特征。现代化的城市, 应多创造人性化、多样化的公共艺术作品, 使空间为公众所使用和享受。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主导思想要充分考虑人的情感、心理及精神需求, 从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公共艺术设计的创意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比如巴塞罗那、巴黎等城市, 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积淀使这些城市具备更多的魅力。而为这些城市增添魅力的公共艺术品往往是某种功能性考虑的产物, 而不是出于大而全的决策。过于抽象的说法事实上会隐藏其建设所包含的矛盾, 从而失去实践上的指导意义。只有真正了解特定空间及场所中人群的文化、阶层、年龄结构以及教育背景等因素, 才能把握好特定区域人群的复杂心理性。这种心理需求在环境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公共艺术品建立, 如景墙、水景等, 也可以通过艺术品的光、声、色, 界定区域来暗示空间的不同层次。

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意有着多种方式和方法, 虽然对自身艺术形式上的追求是必要的, 但首先是对场所精神、地方环境、文脉的显现或升华, 这才是一种正确有效的设计方式。公共艺术的设计, 最需要考虑的不是材质、色彩、工艺、技法等实际问题, 而是要对它存在的场所作足够的了解和分析挖掘。拥有了丰富的设计资源是创作的基础, 而适当的设计创作手法也是公共艺术得以实现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场所精神在公共艺术中的实现, 大致分为三种呈现途径:显现、补充和象征。通过这些途径可以派生出许多有效的设计行为。如在特定的区域中建立起与公众亲和、相融而生动的观赏方式, 或可触摸、依偎, 甚至攀缘其间的展示形态;如吸取后现代句法, 利用丰富的、有趣的装饰元素来表达人们对历史形式的奇思妙想;又如将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小区的景观之间实现某种形式的整合与意义的提示。其中, 整合是设计与周围环境构筑物或自然形在空间、尺度、色彩、质感诸元素中的对比与协调, 提示则是点睛式的提炼或表现的选择, 它可以是特定传统符号的出场, 也可以是民俗民风的现代表现, 并与公共性质的题材及精神有着内在的联系。

公共艺术总是依附于一个特定的空间、一个特定的场所, 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从来都与政治、历史、文化密切相关。对于一些并不拥有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新兴城镇、商业特区或工业新区, 一味的挖掘古典或传统元素是没有意义的, 也不适合新兴地区的现代、高科技的场所精神和新的人文精神。所以, 以反映特定地区的产业特征、人们的精神追求或生活状态为创作元素或作品精神追求的方式, 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创作手段。

公共艺术的存在, 大到公共建筑艺术、城市公共环境与景观艺术的营造、社区或街道形态的美学体现, 小到对公共场所的每件设施和一草一木安排的艺术创意, 无不反映着一座城市及其居民的生活历史与文化态度, 缔造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人们生活的需求层次和范围在逐步提高。公共艺术作为人们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 为满足公众对环境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而逐渐显现出其意义和作用。每个时代的艺术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现特征。艺术审美作用以社会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引导着公众的审美取向, 而社会文化的进步又促使着公共艺术向着更高的层面发展。公共艺术、公众心理和社会需求由此形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公共艺术只有与社会和时代的步调相适应, 才能真正体现其公共性的意义,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新时代的发展进程中, 本民族的文化还会受到多种外来因素的影响。公共艺术应当符合本土公众的审美标准, 以为本土民众服务为己任, 始终坚守自身的地域特色和社会职责, 这关系到民族公共文化艺术发展的方向, 更有待于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进行不懈的探索。

摘要:公共艺术是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 它不仅承载着人类的历史文明, 还将在改善城市公共环境、彰显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环境,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场所精神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999.

[2]章晴方.公共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3]邹文.美术社会——观当代美术与公共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5.

[4]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设计艺术价值体系的研究 篇9

设计艺术的自系统价值体系

设计艺术的自系统价值是针对设计物自身的价值构成的分析和研究, 由于设计艺术形态的丰富和多样化, 我们还是基于对“设计物”这一概念性对象的研究。通常设计艺术自系统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实用价值

实用价值指的是设计的对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价值体现。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的通用电器公司工程师麦尔斯推出了价值工程 (Value Engineering) 这一基本理论开始, 决定了设计艺术是一门技术和经济交叉的应用型科学, 它的特征就是: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为目的的技术方法, 实现它的价值最大化。它对实际价值的评估提供了系统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时代的发展使市场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地体现于产品的开发和价值实现方面。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体现的价值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构成了源于固有价值而延展拓宽的广泛的实用价值体系, 将产品的价值实现在市场和社会大环境中完成, 从而使其价值意义获得了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

2.附加价值

附加价值指的是产品的实用价值之外的附属价值。高科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 保证了产品在技术、材料及内在质量等方面的同质化发展, 以追求产品差异性、专有性为目的的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法, 很难赢得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必须采用创造附加值的手法来提高产品自身的实用价值。

附加价值的创造作为提高设计价值的有效方法之一, 已广泛地引起了世界著名设计机构和大企业的重视, 蕴含高科技、高智能投入的产品, 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产品。另外要对市场的现状和产品的发展趋势以及消费者心理状况进行充分而科学的分析研究, 以针对性较强的设计目的指导附加价值的创造。

设计艺术的宏观价值体系

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共同组成了设计艺术的宏观价值体系。相对于自系统价值体系来说, 宏观价值体系是确保其实现与升华的空间环境和土壤, 也是其价值结构生成的重要来源。

1.社会价值

设计艺术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国家的振兴, 无一不是以设计发展为先导。战后很多国家的经济腾飞和综合国力的强大, 都体现了设计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另外, 设计艺术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平衡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对社会所造成的异化状态中。当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 人类对于技术产生依赖和逆反, 同时技术也对人类的心理以及精神状态产生了许多不可调节的异化现象。来自于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造成的精神失衡, 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它们同样需要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 使之达到平衡。

2. 经济价值

目前的时代是一个品牌经济的时代, 也是一个形象消费的时代。我们知道品牌和形象作为公司和生产企业都具有无法替代的经济价值, 是一种可创建的无形资产。利用设计艺术能够创造出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形象价值, 是已被世界公认的重要手段。而品牌、形象导引下的经济发展和强盛, 不仅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同时营造出独特的企业文化形象, 为国家在整个国际经济发展环境中, 创造出得天独厚的综合优势。

设计艺术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巨大影响上, 还体现在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产品从开发到生产, 到投入市场的整个过程中, 所起到的能动作用。

3. 文化价值

设计艺术作为文化载体是以创造物质文化为根本, 并融和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双重意义, 它作为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其拥有文化形态的表征上。它通过媒介将所负载的信息传播给大众, 这种媒介因为是以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体现的, 因此它的传播性和被接受性都是最便利, 也是最单纯的。有时某些独特的设计艺术形式, 具有人类共通的文化表现性, 能够超越一切语言和习俗的禁忌, 而达成最大范围的文化传播价值。

设计艺术的文化价值还体现在它主动生成新的文化形式的过程中。对于设计艺术来说, 也是在不断追求变化的过程中对人类的需求尽量满足。它的目的就是利用创新的表现, 不仅使大众的文化财富丰富多样, 而且也使自身的文化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摘要:文章通过对设计艺术的自系统价值体系和设计艺术宏观价值体系的深入探讨, 阐述了设计艺术的价值体现在各个方面, 包括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等, 这些价值的表现说明了设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有关价值理论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相关领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设计艺术,价值,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顾晓梅.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1.

[2]计芸.艺术设计教育现状与科学发展的路径[J].美术大观, 2010.9:150-151.

[3]荆雷.设计艺术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4]阿恩海姆.滕守尧, 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研究 篇10

阿摩斯·拉普卜特 (美) 在他的《文化特性和建筑设计》一书中提出:“场景及其规则每每经由提示来传达, 提示则是场景的物质要素及其布置方式, 提示起着增强记忆的作用, 它使人回想起场所, 也就回想起适当的行为, 从而使场景中人与人的交流成为可能[1]。”这种场景的提示依赖于空间中的固定元素, 半固定元素, 非固定元素, 场景的营造依赖于固定元素的策划与非固定元素的策划。灯具作为一种场景中半固定元素, 有时候需要隐藏有时候却要展示。灯具、光与影的营造是场景空间艺术照明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 灯具与光的不同方式组合编排将演绎不同的场景。

艺术照明是在照明技术的基础上, 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 更多的思考如何去处理光与造型、光与空间、光与色彩、光与材质等所产生的“光”环境艺术效果[2]。景观艺术照明设计是对景观形象的二次创作, 灯光的魅力在于重塑景区夜间新形象, 使熠熠生辉的夜景具有艺术感染力, 因此照明设计逐渐从实用功能转变为艺术功能, 并在设计中具有很重要的实用和美学意义。

2 场景空间的艺术照明特点

特定的场景空间引导人们特定的行为。因此, 场景空间艺术照明就是综合白天景观特点、地域文化历史、周边环境特征等因素构建适合该地区环境行为的照明方式。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营造的最终目标是将设计者和使用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在景观营造中重组景观要素, 展现新的景观意境。在设计过程中构想夜间新的场景照明效果, 使白天景观与夜晚的景观既有统一也有不同, 场景空间艺术照明构思拓展了景观空间的表达, 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内涵[3]。

场景空间艺术照明的视觉表现有以下三点。

2.1 控制空间体量

景区场景空间的拓展、收放是由灯光的光域、照度、色温等照明参数的调节来完成的。艺术照明, 通过光影塑造可以使有限的空间在人的感知中扩大或缩小。光照的区域为视觉集中区, 限定视觉空间体量;而阴影区为视觉放松区, 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拓展思维想象空间。艺术照明可以实现同一空间的不同主题场景变幻的情景体验。场景的营造旨在唤起参与者的记忆与体验, 领会空间的主题与意义, 从而增强景观的艺术感染力。

2.2 显示时间的变化

景观存在于自然中有早、中、晚、夜、季节、气象的表现, 同是在节日中, 一些盛大的活动也要求照明的亮度提高与节日气氛的营造。通过创造合理的光源效果就能很好的在夜晚显示不同时间段、节日与平日及季相的变化。

2.3 创造动态效果

表现动感光线, 采用先进的光纤技术让光流动起来 (多用于商业环境) 。

3 浐灞生态区竹影廊桥场景空间艺术照明营造

3.1 营造夜景中竹影婆娑、廊桥水影为主题的场景空间照明

夜景设计立意:竹, 纤细而常青, 秀逸而有神韵, 柔中带刚, 积淀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有竹的地方“心净土净”。“水”在夜晚是静态的, 通过木栈桥倒影的设计体现水的静匿。“高架廊桥”的钢结构支撑柱成为夜景中垂直方向的景观要素, 它与廊桥上的斜杆灯在夜晚着重展现本景观节点丰富的空间层次效果。静匿的水面浮现廊桥倒影, 岸边高处一簇簇翠竹, 让人浮想联翩。垂直的钢支撑柱和在高架廊桥上轻盈的斜杆灯又不失现代气氛, 让人在想象中重回现实 (见图1) 。

3.2 空间上营造“一带、三线、两面、两点”的场景空间效果

与白天景观不同的是, 白天人们凭栏观水, 水面是吸引人们的视觉焦点。夜晚人们从不同视角看到竹影廊桥倒影水面, 临水栈桥成为视觉焦点。在光色设计上均选用色温在2 000 K~3 000 K的白光和暖黄光, 白光还原竹林本身翠绿颜色, 暖黄光营造宁静温馨的夜景气氛。夜间竹影廊桥景观节点的照明效果将结合“一带、三线、两面、两点”这种形式展现其美景。

1) “一带”即堤顶平台入口处。

作为重点照明, 不仅起到提示作用, 更体现出本节点东西向蜿蜒的带状结构。暖黄色的曲线LED灯带伴着片状翠绿的竹林向南、北方向延伸, 是吸引滨河路上的行人的线形视觉导引。

2) “三线”即三座高架廊桥。

由入口处抬高架空, 并纵深向水面。作为重点照明设计, 水平方向两层LED灯带勾勒出高架桥外轮廓;斜杆灯将桥面均匀照明, 灯光一直延伸至水面;垂直方向桥的支撑柱被高压钠灯自上而下斜角照亮, 这一白天不被人关注的构建在夜晚体现出景点竖向的线条感, 突出其竖直方向钢结构的美。

3) “两面”即堤顶平台及亲水平台处。

堤顶平台:作为次重点照明, 是艺术照明的过渡区域。选用高度为600 mm的草坪灯, 按照10 m一盏, 均匀布置, 选用的光源为3 W节能灯, 照度满足一般功能照明。

亲水平台:作为重点照明, 将充分体现临水的特点, 采用多层次的LED轮廓照明勾勒出丰富的空间倒影效果;平台处选用方形矩形marker灯, 安装在栏杆之间均匀照亮栈桥桥面;同时对其中座椅下方采用T5荧光灯均匀照亮座椅下方区域, 使整个平台的照明设计丰富起来。

4) “两点”即整个节点入口处。

作为次重点照明, 选用地埋投光灯照亮东西两边种植池中刺槐。作为景区节点的提示, 是整个夜景中场景空间的序曲[4,5]。

3.3 时间上夜景照明采用平日照明和节日照明两种时间段的分线控制

为了营造节日喜庆的场景空间和平日静匿的场景空间。竹影廊桥景点采用平日一般照明和节日艺术照明两条线路分线控制。同时也更好的满足夜间节能环保, 一举两得。

1) 竹影廊桥景的功能照明。

仅采用暖黄色光源将挡墙、曲线座椅及5个竹园的轮廓照亮;对6个踏步的踏面进行对角光照射;高架廊桥上的斜杆灯选用暖白色光源均匀照亮廊桥, 满足夜间安全照明。

2) 竹影廊桥景的艺术照明。

重点突出竹园和滨水木栈道的倒影照明效果。对竹园内竹林采用白色投光灯照亮, 显出其翠绿的团状竹林;暖黄色的光勾勒出6个踏步的栏杆扶手及其特有的斜杆支撑;对高架廊桥栏杆扶手处及其平台底面外侧进行上下两层次的轮廓照明, 勾勒出高架廊桥在空中的两层线状水平轮廓;对高架廊桥的钢支撑柱以及楼梯处斜杆支撑由上向下投暖黄色光, 构成许多垂直方向的线, 充分体现廊桥丰富的空间层次;木平台内所有栏杆扶手处暖黄色轮廓照明。整个木平台外边缘下方, 采用暖黄色轮廓照明, 丰富倒影;艺术照明主要在节日和双休日开放。充分体现设计师在设计时对竹影婆娑和廊桥倒影这一主题的艺术场景构想, 激发游人某种情节的记忆。

3.4 灯具的技术处理

1) 隐藏。

通过对灯具安装位置的特殊考虑, 在景区设计的同时先将安装灯具构件设计好, 将易破坏白天景观的灯具隐藏。达到在夜间见光不见灯具, 在白天又能更好的保护灯具, 不会影响景观的整体效果。

2) 展示。

针对本景观节点而设计的斜杆灯, 其造型优美且不易被破坏, 在白天作为本节点的景观元素之一展现出来。为灞河的展示和游览观光提供理想的场所, 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城市滨水生态区夜间照明新形象。

4 结语

从建筑景观的“场景”含义中来看, “场”具有空间性;场可以由空间的形体、质感、颜色、光感等来界定;艺术照明用光与影的塑造将空间的范围拓展, 使空间成为流动的概念, 在有限的空间中通过光影营造出无限的心理想象空间。艺术照明中场景空间的营造是一种时空转换的审美方式, 一方面, 在空间设计中应用艺术照明手法可以重塑夜景新形象深化设计主题;另一方面同样的夜景分线控制, 在不同时段塑造变化的场景照明效果。通过对浐灞竹影廊桥夜景照明设计, 构建了不同时间与不同空间的夜景视觉场景空间。归根结底, 重塑夜景新形象才是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在视觉上追求的新体验。

摘要:介绍了场景空间的艺术照明特点, 对西安浐灞生态区竹影廊桥的夜景照明设计进行了分析, 应用艺术照明手法对景观空间各要素重新编排、组合、统一于一种新的视觉场景中, 使游人对该景观得到更全面充分的视觉体验, 深化设计主题。

关键词:场景空间,艺术照明,夜景规划

参考文献

[1][美]阿摩斯·拉普卜特.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M].常青,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孙德明.谈室内艺术照明设计[J].华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2 (128) :36.

[3][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国外建筑理论译丛: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M].黄兰谷,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4]陆邵明.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上一篇:不同途径下一篇:建筑电气安装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