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移综合法

2024-05-27

迁移综合法(精选四篇)

迁移综合法 篇1

所谓“官员迁移综合症”, 即“官瘾”, 就是指官员在官职流动过程中, 由于角色地位或身份的变化而对新旧善恶观念、价值体系的贯通、融合或升降等异动情况产生的不适应的症状。特别是官员在降职或离退后, 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和主体自我的心理压力和情感矛盾, 使得行为主体陷入新旧角色转换的矛盾之中。常常表现出紧张、忧郁、烦躁、不适应等症状。若这些症状得不到及时的消除, 就可能导致角色冲突甚至角色崩溃。

“官员迁移综合症”是主体先前的道德认知结构与后继的认知元素发生冲突, 而主体又不能在道德认知不协调的情况下, 及时调整自身的道德认知结构, 使善恶观念发生新的异动而形成的。主体道德认知的不协调, 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状态。

1.1 道德责任的不协调。

指由于先后两种道德认知水平的迥异, 新的道德关系要求减免道德主体的道德责任。从身居要职到降职甚至削职为民, 从前呼后拥到离退休后的失落孤独, 落差之大, 道德主体一时难以适应, 就有可能出现道德认知不协调的情况。

1.2 道德权利的不协调。

指的是道德主体的道德权利从评价权到被评价权, 从监督权到被监督权, 从“司令权”到“士兵权”等转变过程中, 道德主体的原道德认知根本无法接受新的被动的道德权利。做惯了“裁判”来做“运动员”, 一时怎么也难适应;特别是“裁判”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与“运动员”被动的接受权极大的反差, 况且“运动员”的待遇与“裁判”的无法比, 这给道德主体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情感的失落, 这样就会发生道德认知的不协调。

1.3 道德规范的约束力的不协调。

道德规范由律他到他律的转变, 致使道德主体心理严重失衡。支配与被支配, 节制与被节制发生对抗性的冲突。原有的道德认知与新的道德规范之间的不相容, 致使主体产生强烈的道德认知的不协调。

由是, 道德主体在短时间内无法运用道德迁移, 通过自我调节来达到和谐。道德主体陷入新旧角色转换的矛盾之中, 逐渐地形成了“官员迁移综合症”。患了这种病的主体, 若不及时矫正, 往往会引起许多心理或生理并发症, 给自己与家人增添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2“官员迁移综合症”的诊断

引发“官员迁移综合症”的原因有多方面的。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 有制度层面的因素, 也有个人价值取向的因素等。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所造成。

2.1 制度本身的缺陷。

我国现阶段官员升迁制度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公务员招聘制度, 招聘标准为“任人唯贤”。但由于是选拔而不是选举, 往往带有很大的官方主观性, 使得招聘的公平性大打折扣。这种官员选拔制度往往导致蛮横武断、党同伐异, 甚至是“顺者昌, 逆者亡”。而选拔出的官员往往是只对上级负责。另外, 官员评价制度的失范易造成一些官员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如“新官上任三把火”现象泛滥。部分官员为了片面地捞政绩, 盲目上项目, 搞形象工程, 劳民伤财, 甚至趁机搞腐败。评价的失准, 造成了过错反而变成了政绩。。一身正气的好官反而得不到好评价, 得不到升迁反而受排挤, 造成他们道德认知的严重不协调。特别是官员权利制衡制度的缺失, 更容易导致这种病的发生。在位时, 呼风唤雨、前呼后拥;不在位时, “门前冷落鞍马稀”, 人走茶凉。先后两种道德认知落差之大, 主体实在难以承受, 难以协调, 心理的严重不平衡, 很容易导致“官员迁移综合症”的产生。

2.2 官员伦理价值的错位。

邓小平同志精辟地指出:“什么是领导?领导就是服务。”[1]政府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 领导的管理权来源于人民的授权, 所以为官者应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监督。但由于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官本位的影响, “父母官”在我国行政领域中可以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科技图书馆的服务

邵俊英 (河南省驻马店市科技信息研究所)

摘要:应对时代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领科技实践,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充分发挥科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支撑作用。科技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科技部门的职能作用, 为农业、企业等广大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工作中, 要强化科技图书馆的服务, 为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图书馆服务

1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09年2月1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强调, 科技系统要深刻认识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地位的重大战略意义, 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 紧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自主创新, 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加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谐提供强大科技支撑。[1]笔者认为, 在坚持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同时, 广大基层科技人员要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科技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传播科技信息、技术, 起到辅助研究的作用。作为基层科技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创新意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而找准自己的服务位置, 明确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强化科技图书馆的服务。

但是在信息网络时代, 科技图书馆的服务面临着社会对其更高的要求, 在科技发达的地方, 大型科技图书馆的发挥作用越来越明显, 然而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一些中小科技图书馆在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时候, 没有充分发挥它的服务功能, 有些不尽人意的问题:

1.1责任意识不强科技图书馆是积累和传递知识信息的, 图书馆是一种公益性的社会文化服务机构, 先天带有义不容辞的信息服务社会责任, 促进经济发展的公益事业单位, 在经济、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这个资源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 这些看得见的是

摘要:由于角色地位或身份的变化, 特别是官员被贬职或离退后, 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主体自我的心理压力和情感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 使得行为主体陷入新旧角色转换的矛盾之中。行为主体的道德认知若得不到调适, 就很可能会患上“官员迁移综合症”。要想根治这种病, 就必须得多管齐下。

关键词:“官员迁移综合症”,道德认知,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

[2]《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合作生涯》第八章的标题.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3页.

[5]《逍遥游注》.

迁移综合法 篇2

1、到房屋所在地公安分局(比如你要落户在XX派出所,需要到XX分局去办理),办理准迁证。

2、准迁证办理所需材料(准迁证有两份,一份开给原户口所在地公安局或派出所,下简称A,一份开给落户口的派出所,下简称B):

01 双方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02 双方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03 双方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04 购房合同(或房产证和发票)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05 此环节需要15个工作日(工作日是指周一至周五,15个工作日是三周)。

3、持准迁证A到原户口所在地办理迁出。

4、持迁出证明和剩余一份准迁证B及办理准迁证所需原件到派出所办理落户。此环节需要落户本人出面,并携带2张红底小二寸照片。

跨越、迁移与综合,或诗的潜能 篇3

谭毅:方婷,你好!谢谢你关注我的诗。我最初的几首“诗”写于 2006年。那时,我还在海南大学人文学院读研。耿占春是我的导师,多多是我的任课老师之一,他们两位都是诗人。但在他们的课堂上我并没有开始写诗。某一天,我得知一行要在海南大学举办一个诗歌朗诵会。我对这样的活动感到好奇,就尝试着写了几首诗,交给一行。我的诗歌写作就是从那次朗诵会开始的。到了 2007年 3月,我才突然进入持续的写作状态。我 2008年也来到了昆明,在此之前的一年时间里,我写了许多诗,都放在《夏天》那本诗集里了。所以,从《夏天》这本诗集开始,我算是进入到了“自觉写作”的阶段。

诗歌给我最大的开放,是意识到无论研究问题还是围绕问题虚构出它的现场,都有许多种可能。当我听到人们说“这……绝对不可能”的时候,我的想法是,我们还没有为这种可能找到一种引进的方式。当然,引进需要条件。但人们所说的、必须具备的“条件”,经常变成了谈论和制造“绝缘层”,或者以“淹没”的方式封闭一个水下世界。同时,诗歌也让我接触到了“虚构”这个问题。我的文本和诗中的角色和经历,都是虚构的。比如在小说《论线》中,我虚构了包围角色的城市,这些城市可以像气流或水那样浮动;同时,我也为城市虚构了这些角色。而文本的作者,也就是“我”,在某些时候也像是被他们、或和他们一起在虚构中产生的。

方婷:从诗集《夏天》、《家族》、《形态学》、《暗语》到最近的《天空史》,能看到你写作上的一系列变化,且从诗歌质地和形式上可以发现,这种变化从单纯、纤细逐渐朝向混沌、庞大和综合,这其中包含着怎样的诗歌追求?在思想上你是如何展开这一变化的?

谭毅:谢谢你对我诗歌质地和形式所做的描述。我的写作起点不是受到阅读的影响而发生,所以我的写作思路,一开始并不清晰。类似于一只兔子,出于对吃和挖的兴趣,想造一个跟胡萝卜的形态差不多的洞。我那时候的诗,也试图解决问题,但这些问题很难说是严肃、庞大的;而我的解决方式也只是对局部知觉的分解和重组。当时,我是一个在类似于兔子的动物状态中沉迷的人。但是动物的世界也是相互影响,并且趋向于扩张的。

如果我的诗歌在走向庞大和综合,那是因为我面对的问题需要更复杂的处理。在我读研究生二年级的时候,我的母亲邹陶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并于前年去世。她患病的那几年,因为记忆力受损,过去那些清晰和模糊的部分以及它们的组合、影响行为的方式,都改变了。就像一列火车,已经被拆掉,却还在朝黑咕隆咚的地方开。那些猛烈的、强迫性的经验贯通过来,有许多是我以为自己绝对不会拥有的;或者说我以为类似的经验,我在父亲去世前后,我已经获取得足够丰富了。如果对我母亲这样一个病人来说,想要描述过去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事情几乎是动摇的、不稳定的、难以让人信服的,那么,对我来说也是这样。我记得在她病后搬来和我们一起住的那一年,我写了一组诗《人体结构手册——给看不见世界的母亲》。我完成之后发给诗人哑石。他后来将这组诗刊登在《锋刃》(2012年卷)上。但他说,他读后有些失望,认为我这组诗没有达到他的期待。这让我想到,真实是难以置信、难以解释的,尤其在我们的想象力与之尚不匹配的时候。

如果说我的写作中包含有什么追求的话,那就是接受问题,并在我的“文本试验室”里进行迁移、再生、吐露、演化……调整它们的要素、比例、清晰度之后,它们像是被火车喷出的烟被重新塑造过了,像是一种新的病毒,一种混合和变异之后的病毒。这些病毒会改造问题的身体形态和求生方式。

方婷:看到《天空史》这个题目时,我一下就想到了普林尼的《自然史》,但那是关于自然的博物志,恰好里面遗忘了“天空史”。而你的《天空史》从立意来看,兴趣则不在博物,而是对古典、现代、未来等不同历史场景中天空的理解和想象,形式更靠近历史诗剧。能不能谈谈你写作《天空史》的因由和三卷的构想?

谭毅:昆明特殊的海拔和空气能见度,向我清晰展示出“天空”这一视野。这是我在成都、北京、海口居住时没有经验过的。在《家族》那首组诗中,我简略地写过一位“天文学家”。他不是一个孤立的角色。促使我创造他的兴趣,也促使我创造一系列和他有关而又秉性不同的角色,以及相互影响的、有各类共鸣器的事件与区域。

你说得很对,《天空史》的志趣并不完全在“博物”。在诗集《形态学》中,我已部分地处理了“博物”的问题。我的确希望以“历史”的方式来展开对天空的理解。《天空史》的第一部名为《诸神的天空》,第二部名为《天空的博物志》,第三部名为《机器时代》,大体上是按照历史的线索展开的。这里的“历史”,可以看成是以“神”的旨意展开的故事。当然,它首先不是规则的、循序渐进的历史。时间感是被“注射”进去的,也可以被部分地抽取,或带着自己的身体滑脱。《机器时代》的世界属于当代和未来,但也可以和古老的世界一样,甚至更为巫魅,存有许多不被同化的“硬块”。在《机器时代》的开始,有一组诗为空间提供了一种从迹象而来的“预兆”,而后天空才被机器式的思维和形态所布满。《诸神的天空》属于上古和古典时代,但它也可以有越出边界的力量,正如一个人使用着童年和老年的双重语言,包含着这两者的欲望和逻辑一样。

至于《天空史》的核心设定或原则,我目前的想法是:太阳是照耀人类的系统中的一枚种子;太阳系诸神与轨道之间的战争,也是开放的花朵与蜜蜂的游戏的一部分。我为这一原则设想的运动方式是:开放与震动,都有自身的特定规则。这些规则所控制的事物在变,如太阳和星球们的转变,轨道环绕方式的转变等等。在《诸神的天空》部分,或许最大的疑问是,太阳所统辖的群星以及轨道神,为什么不能战胜它们的设计者呢?在不断占据天空的力量之中,在昆虫、鸟类、飞行器……等等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可被把握的线索呢?

nlc202309081059

方婷:《诸神的天空》由“神意与预演”、“战史”、“片段与众生”、“末日与相关”、“新局”、“遗存”六个部分组成,有诸神、轨道之神、地球、月神、众生、天文观察者不同的视角和声部。这些部分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其中有一对师徒的身影在《良辰》、《轨道如骨》等中都有出现,有特别的用意吗?

谭毅:《诸神的天空》就像为一批多孔窍乐器所制作的乐谱,或者也可以看成是一个有很多独立滑道、出入口和组件的可行动的装置。“神意与预演”相当于开场时的合唱。其中的诸神所涉及到的天象和气候变化,包含着古人对生存与斗争的理解。这些都通向后来爆发在太阳诸神和轨道神之间的战斗(“战史”)。太阳神和轨道神是两大主角,它们在战斗中争夺天空的控制权,各自询问这种控制权的属性。太阳神挑战天空给自己规定的轨道,它的反叛,造成众星球脱轨。于是,太阳所在的系统倾斜,出现了新的角度。诗在这时滑向了一个特殊的集群声部:当战斗在天空中发生时,地球给出了附着于地表的尘世中“众生”的视角(“片段与众生”)。在时间与时间之间、诸神与神之表层之间、高与低的生命之间,有相互的切换、穿插。众生进入了一种中等速度(尘世的时间度量法),而未来的天空以什么来定义其性质尚属未知。“末日与相关”是轨道神的独唱部分。“新局”提供的是一个反思的视角:从古典世界转变为近现代世界,究竟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动?这种变动的力量产生自哪里?“遗存”则是一个天文学角度的反思。

你注意到了“师徒”,这很有趣。那是我虚构的修行维度的化身。在诸神的天空时代,人们生活在一个有“师”、“父”的世界之中,聆听与效仿可以说就是他们的生活。而修行是汇聚他们身上这种古老经验的一种方式。他们的意识是通过吟诵和阅历,通过那一圈一圈的萦绕而形成的,如同一张可重复播放的唱片一样。

方婷:在《天空史》中,能看到你试图提供一种新的对“天空”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通过各种视角建立起来的。除了“神”的视角,还有“众生”中各人物的视角,不同身份的人如何观天,又如何理解天空下自身和尘世的存在。但可以看到这种新的理解并不完全是理性的、观念的,还带着新的感受力,正如《遗存》最后“天文观察员”对天文遗迹的考察以“诵经人”的语言作结,既回应了人在浩渺宇宙中的渺小感,又肯定了人的意识试图触及新轨道的坚定、模糊与迂回。同时,很多诗人对诗歌中如何处理知识是有保留的,但你却乐此不疲,比如这本诗集中对天文学知识的融汇与再发明。你如何理解这种诗歌写作中发明新感受和新知识的乐趣呢?

谭毅:我在诗中虚构各种身份、角色,使用各种来源的词汇,这种写作在某种理解之中,可以被看做是“模拟”。在我身处的现实中,我并不是建筑师、生物研究者、将军或某个孤立、内倾的阴郁少年。但我在写作中感兴趣的就是这种跨越和迁移。我们不是建筑师,但可以通过写作去接近、学习、获取、领会这种陌生的经验,而不是我们只能去写那些已经存在并且已经固定于我们身上的东西。同时,诗歌中的建筑、数学、生物学经验,并不是我们可以从这些学科的课本、课堂、专著中获得的经验,它如果能够成立,一定是一种独特的经验,像一种带着新口音的方言一样。

在诗歌中如何处理知识,对写作者确实是一个难题。罗列堆砌、炫耀夸饰都是毫无价值的。但诗自身却始终有着综合的力量。因此,最终还是看诗人怎么去找到牵引这股力量的方法。

方婷:阅读《天空史》带给我的最大喜悦,是你写作的开放性,以及想象力的深度和广度。你诗歌的想象力不单指向感觉,还包括对历史的,未知空间的、关系的,以及写作本身的想象。同时,我也感到充分理解的困难。这个困难也可以说是诗歌批评的难度。我也想过,评论若与作品同步,面对你的作品,是否意味着要借鉴和寻求新的方法来批评?(李海英写过一篇评论,尝试用拓扑学解读你诗歌。)但反过来,我又认为要用新方法为你的作品定型很困难,就像你自己所说的,你热衷于对可能性的探索,你在想办法引进不同的可能。在我看来,你的诗歌更像是蔓生、分裂、或蛇形的未知物种,它的融汇挑战了我对诗的阅读习惯,很多部分较难很快被感知和理解,且因为使用了大量虚构场景和独创的句法及修辞,有时显得晦涩,需要更多的细读与重读,其本身也在期待新的批评。说一个我的阅读观察吧。从诗歌的质地上,我感到你的诗尚存有古典的华丽、密实,就像阿拉伯织毯那样,线条、人物、色彩都很丰富,同时我又看到你的诗带着某种试验的、指向未来的品质,你的写作似乎并不是一砖一瓦的累积,或像吐丝那样,而是你每写一个新的作品就会拆解或变更前面作品的一些东西。比如,你用诗剧的方式所写的诗,在某些部分意味着对《戏剧三种》那种逻辑思辨性对白的拆解,也意味着对诗的体量的扩容。我喜欢那三个剧本中的一些台词,其中的伦理主题也是我关心的,但同时我又感到它们观念的浓度很强,仿佛语言持续在高音区徘徊,而你的诗在表现空间的构建、戏剧人物的内在性和想象力的丰富上则更胜一筹。再比如,这本《诸神的天空》同样包含着天文科学研究的视角,但与《形态学》的格局与方法又有所不同了。不知道我的这一观察是否准确?你是怎么考虑的呢?

谭毅:感谢你和海英在我的作品上花费心力。你谈到《戏剧三种》“观念的浓度很强,仿佛语言持续在高音区徘徊”,你的观察很准确。《戏剧三种》是我受一行的启发所写,也是我第一次尝试写作。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是围绕主题和言辞中的“激动”而逐渐浮现的。这些纯粹出自虚构的角色虽无确切原型,但我希望他们所携带的逻辑、行动和交锋,是有意义、有吸引力的。但现在看来,这些主要角色都太热衷于在一种朗诵般的声调中进行争辩性的表达,这种表达中的骨头太多,缺乏必要的迂回和弹性,整体上说过于“盛大”,好像他们的生活趋势只有汇聚成海洋上的阵雨这么一种形态,在缠绕和区分方面做得不够;在叙事、以及你提到的空间等层面处理得更少。我往往羞于提及过去的作品,它们都不能让我满意,而且大部分细节都被我遗忘了。我更注意我近来的写作,虽然后来的写作也会遇到与之相伴随的问题,但我尚且有机会和这些问题相处。而过去的遗憾,似乎已经失去了相处的时机,只有等将来再看了。

方婷:最后,能否谈谈你个人的诗歌阅读?你对诗歌技艺、诗与现实的关系又是如何理解的?希望能读到你更多的作品,谢谢。

谭毅:除了阅读外国诗人的作品外,我对中国当代年轻诗人的写作非常感兴趣。比如:熊森林、甜河、方李靖、牟才、茱萸、小雅、叶丹、厄土、蔌弦、安德、秦三澍、拾肆、谢笠知、杨晓芸、康苏埃拉……还有像隐士一样生活在我们周围的诗人林木,以及对写作要求很高、从未印刷过自己的诗集,却写得相当不错的诗人 WX(王心)等等。还有一些诗人,由于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他们的作品已经是诗人们共同的读物,就不必再由我来提及他们的姓名了。从这些诗人的写作中我获得了许多发现和喜悦。

在诗歌技艺方面,我目前所关注的一种技艺上的能力是,能觉察出现实的许多层面和潜能,以及各种可能性的方向和结构,不同方向的力量在这种结构里角逐,修改着这种结构。我们能否在诗中显示出这种潜能、角逐和结构?从不同的阶层、地域、人种的生活方式到语言的修辞场面,都需要出现繁复的生态,并且能够相互切入。作品中的逻辑不应该只有一种、一类、一层。如果只有一层,也许这个作品会更方便于处理它所包裹的现实。但这样的作品不够立体。依靠线性逻辑是处理不好这个现实的。我们很难将中国的现实提取为标准的、可交流的信息,我们对现场的理解期待差异太大。在计算机里,一段程序能够顺利运行它就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对中国现实的呈现和理解却不是如此简单。我们的头脑必须和现实一样复杂才能够理解现实。如果我们的大脑里面只有几个主义、几个观念在晃荡,这不可能促使我们理解现实。我们要从现实中提取主义和概念,构成我们自身的模型。它所呈现的逻辑应该是环状的,或者立体的;由此而形成的诗,就整个作品而言,应该是“混而不乱”的。

最后,我要感谢你向我提出的这些问题,让我通过另一个人的视角来看它们。这对我是从来没有过的经验,让我获得了不可替代的思考的机会。谢谢!

本栏责任编辑 胡正刚

浅议知识迁移及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 篇4

目前, 知识迁移成了中国教育界十分重视的课题, 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所谓迁移, 学习心理学对迁移的定义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 使学生所学的新知与旧知发生联系,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的学习能力, 有助于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 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二、迁移理论研究简介

1.迁移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早期的迁移理论主要有:形式训练说, 共同因素说, 概括化理论以及关系理论。

形式训练说是一种古老的迁移理论, 来自于官能心理学。它认为人类的心理是由不同的官能形成的, 通过对人的心理官能进行训练, 可以使该官能的能力得到提高, 从而促进迁移。共同因素说是由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吴伟士指出, 强调各种学习之间具有共同成分或共同因素, 才会产生迁移。

概括化理论由心理学家贾德 (C.H. Judd) 提出, 认为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是迁移的关键, 两种学习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系理论由格式塔心理学家苟勒提出, 认为迁移是由于学习者突然领悟两种学习之间所存在的关系的结果。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对概括理论的一种补充。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都十分重视认知结构的重要性, 认为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产生广泛迁移的根本。布鲁纳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有助于迁移。

建构主义的理论学派, 认为迁移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为了促使学生在新条件下应用知识的能力, 建构主义者们提出了一些教学理论, 如抛锚式教学、认知学徒式教学以及认知灵活性理论等。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各种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应用知识。

2.迁移的种类

迁移的种类按其效果来分, 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如果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即为正迁移。两种学习间干扰作用则是负迁移;按迁移的顺序划分, 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学习英语句法结构, 有时也会受到汉语句法结构的影响而产生顺向负迁移。例如, 在翻译“我们明天去上学。”的句子时, 有的学生错误地译成: We tomorrow go to school.“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则是说明了大量的阅读, 能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也就是说阅读学习对写作能力提高产生顺向正迁移, 此种说法同样适用于英语学习。

三、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

迁移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迁移的发生却不是自动的, 它需要我们创设条件, 采取有效的方法,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迁移, 从而提高记忆与学习效率, 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

1.创设多种促进知识的迁移条件

(1)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提供给学生引导性知识, 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联系点或者促进对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辨别。例如, 在讲解过去进行时的时候, 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复习现在进行时, 通过比较, 分析两种时态的异同后, 学生对过去进行时掌握就比较容易。

(2) 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有关知识的运用与迁移。如果教师在讲解知识内容时, 能充分利用奥苏伯尔的“不断分化”和“综合贯通”两个原则, 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学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 使学生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 形成合理而牢固的认知结构, 促进知识迁移。

(3) 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要注重基本概念的学习和掌握。例如, 英语语法知识讲解, 这些概念抽象程度高。因为知识越抽象, 其潜在的应用范围 (逻辑处延) 就越大, 适用范围就越广泛, 迁移效果就越明显。

(4) 定势也称心向, 也是影响知识迁移的条件。定势的作用有双重性。对知识迁移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例如, 学生在翻译“他们在教室”句子时, 受汉语的负迁移的影响, 容易译成“They in the classroom.”而英语则必须要有表示存在的be动词are。正确译文是:“They are in the classroom.”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的定势作用, 克服消极的定势, 提高迁移的效果。

(5) 认知结构的清晰性和稳定性对新知识学习产生影响。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所学材料细节, 对新材料从多维度, 多方面, 多层次进行感知, 对其进行深加工。例如, 学生对英语时态方面的知识理解的透彻, 学得扎实, 在学被动语态时就比较容易。

2.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 应采取多元视角, 多方面有益吸收, 多种方法结合。人是发展变化的, 方法也必须变化, 原来有效的方法。如果永不变化, 也会引起学生的厌烦, 成为无效的方法。知识迁移离不开主体——人的参与, 知识学习离不开主体的主动建构。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没有激发起来, 那么, 所学的知识迁移就无从谈起。况且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可利用的一面。因此, 在外语教学中, 要多种方法结合、培养学生多种知识迁移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

3.课内、课外结合培养迁移能力

Prenzel与Mandl认为, 知识的建构总是伴随着对知识应用范围的建构, 知识的抽象水平与心理上的应用范围共同决定了知识应用的灵活性。也就是说“知识的意义与其应用范围是二位一体的, 理解知识的意义必须离不开对知识的应用。知识被应用的越多, 越多样化, 知识的逻辑外延就越多变为心理外延, 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就变得越深刻, 也就越能灵活地应用知识。”对知识达到融会贯通。因此,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 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多情境、开放式的教学氛围, 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课堂提问、讨论、练习、作业等。要让学生在各种接近生活的实际情境中从多种角度反复运用知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增强保持效果, 促进知识的迁移。知识的应用还与社会情境相联系, 使学生与社会生活直接接触, 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 敢于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既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赋予知识以生命力, 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增长见识, 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从而有效地促进知识迁移。

4.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手段, 促进知识迁移

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匮乏, 成为知识迁移的最大障碍, 而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综合地应用于英语教学之中, 为知识迁移提供了突破时空限制的广阔空间, 任何人只要掌握该方面的操作规程可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它为学生提供了教室所不能提供的学习情境, 为学生提供了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可以模拟现实情境,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真正达到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新知识的理想境界, 使知识能更有效获得广泛迁移。

四、结束语

知识掌握是知识运用的前提, 知识应用是知识掌握的归宿。知识掌握是学习者单向的内化建构, 而知识运用是逆向外化于物。在日常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以便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

摘要:所谓迁移, 学习心理学对迁移的定义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本文对知识迁移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作一简单介绍并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促进知识迁移的方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迁移综合法】相关文章:

迁移启事05-13

效果迁移06-07

认知迁移06-18

迁移证范文05-15

树木迁移范文05-17

杆线迁移方案04-19

大迁移散文04-22

户口迁移通知05-21

电缆迁移合同05-21

论文、读写迁移06-04

上一篇:联合教学下一篇:倒模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