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建筑与北欧社会

2024-07-12

北欧建筑与北欧社会(精选四篇)

北欧建筑与北欧社会 篇1

北欧是当今最受称道的福利社会, 联合国命名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理想家园”, 拥有令人神往的多种形容词:人间天堂、人性化家园、创意社会、多彩文化、神秘北极、尖端科技与传统、生态与健康、人文艺术与科学影响力……

说到北欧的文化含义, 人们会想起林奈与博物学、诺贝尔及诺贝尔奖和世界科学与文学、安徒生与易卜生、蒙克与拉松、哈苏相机与沃尔沃轿车、诺基亚手机与通力电梯……

北欧建筑则不仅独树一帜, 而且对全球产生愈来愈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北欧建筑学派的开山鼻祖老沙里宁不仅开创北欧设计学派, 更对美国和全球的建筑与设计产生巨大影响;芬兰大师阿尔托作为第一代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却以地域文化和生态理念引领后世的设计潮流, 同时成为在城市、建筑、家具、工业设计、艺术创作诸方面都达到世界顶级水准的设计大师;瑞典建筑大师阿斯普隆和劳沃伦斯, 坚持人文理念与本土材料的天然结合, 创造出令人永远难忘的旷世杰作;丹麦建筑大师雅克布森同阿尔托一样是一位全方位的设计大师, 其许多产品至今令后人无法超越;另一位丹麦建筑大师伍重, 仅一个悉尼歌剧院即已奠定其卓越的建筑师地位;此外, 还有对欧洲建筑影响极其深远的芬兰建筑大师布隆姆斯达特和比尔蒂拉、挪威的普利茨克奖得主费恩、对当代建筑思潮影响广泛的芬兰建筑大师帕拉斯玛以及一大批中青年北欧建筑师。

中国与北欧教育体制差异 篇2

说到中国的教育体制,大家脑中浮现出的第一个词语可能就是应试教育;而说到美国的教育体制,大家所想到的可能更多是素质教育。

中国当下的应试教育模式

1.中国如今的应试制度。所谓的“应试制度”,就是以考试成绩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水平。当下的中国,选拔人才的方式绝大部分都是应试制度。比如中考、高考,包括以后的考研,大多都是以分数为硬性指标。这样的应试制度很显然有不小的弊端。

一、注重分数的同时忽略了能力的培养。如今考试大多考的是知识的记忆与考试的技巧,而且所考的内容只是学生学习了的所有内容中的一小部分。有的人也许并不会什么东西,但卷子里考的很多内容都是他本人会的,这样考试就不公平,也就是说考试的内容仅仅是含盖了很小的一个范围,对那些认真学习的人来说这个考试是不公正的。同时这样的制度会误导学生,认为只要记住知识就行了,而使他们往往忽略了知识的实际运用,忽略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最后成为一个高分低能的人。

二、偶然因素大,不能很好的选拔出优秀的人才。众所周知,考试很多时候要看临场发挥。而如今许多考试都是一锤定音,比如高考。这就导致了不少优秀人才在发挥失常的情况下被埋没的现象,导致许多时候,在考场上,运气也成为考试重点考察的对象之一。综上可得,中国如今成功被选拔的人才的特点包括了:实力、运气与临场发挥。

2.地域性的不公平与改革的困难。中国有全国的统一高考,但是同一所大学对不同地区的考生的招生门槛不同。比如说首都北京,国家给予了相当的照顾,北京的教育水平、教育质量不高,可北京考生上大学的机会远比许多其他地区的考生大。或许有要保持首都教育的优越性的政策存在,但对其他地区的考生是很不公平的,这也导致了一系列高考移民的畸形现象出现。虽然大家都知道中国当下教育制度存在不少弊病,都说教育制度亟需改革,但是许多年来改革的成效并不大。就像数年前说要为学生“减负”、如今说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但是这些实施起来的难度非常大。中国人口基数庞大,要从如此多的学生中选拔人才,除了应试教育这个方法以外,其他方法实施起来的难度更加大。所以说,要进行改革,要有效地打破应试教育这个“金科玉律”,难度非常大,这导致了中国教育制度落后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

美国教育体制及其特点

1.美国教育模式。美国是世界上教育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教育体系早在其建国时就初具规模,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和逐步完美,形成了今天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级体制。美国现有的院校主要有二年或四年的学制,二年制的多为技术专科学校和社区学院。是连接高中和正规四年制大学的一个桥梁,学费低廉,主要培养美国社会需求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正规四年制的学校主要为文理学院、独立专业学院和综合性大学,代表着美国科研和教学最高水平,培养大批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些院校除教学外,还承担着美国政府的大量高精尖的科研任务。美国高等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师在每学期开始时给学生布置大量的阅读书目和材料,培养学生自学和学术研究能力,在此基础上争取获得每科6-18个学分,四年制的本科生要想获得学士学位,必须按规定修满120~128个学分,通过考试和撰写学位论文,合格后才能获得学位。

2.美国教育的特点。美国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很多国家的灌输式教育不同,美国学校注重发掘学生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美国学校除了设立基础课程外,还设立如缝纫、汽车维修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修读不同课程。即使学生天赋不是特别优秀,但是他们的想象力受到极大保护,创造力得到培养,而美国也因此培养出了许多创造性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点与中国学生提倡谦虚不同,许多美国学生都相信自己是天下第一。因为美国教育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己认识自己是比任何人都强的人才。学校考试分数不公开,也不存在排名问题,考试成绩用信封装好后寄给家长。

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校给每个学生都灌输公民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维护社会秩序、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所以一般许多美国年轻人都有很强的独立意识,课余兼职打工的学生也多。

中美教育体制应该相互借鉴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说过:“中国的教育态度与美国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最大的区别是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中国的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美国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是的,中国教育虽然比较死板,教育制度也相对落后,但学生的基础学的比较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中国学生,应该让他们多创新,对于美国学生,应该让他们打好基础,这样互相弥补,是最恰当的。换一种说法,对天资高的人,美国教育会好一些,而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基本上讲,中国的教育哲学是比较好的。”显然,要彻底更改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是不现实的,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弥补缺点,多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创造出中国式的教育体制制度。

Summary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tructure of education

北欧反腐的社会体制 篇3

瑞典一位检察长介绍说,她当检察官32 年,从未受理过一起官员腐败案件。一位警察讲课时说,他从警二十多年,只遇过一起试图向他行贿的。一个东欧国家的人,因为违章驾驶被他拦住,驾驶员试图给他500 元瑞典克朗。警察说,我一把将他揪进警车。他违章驾驶,依法不过罚款,但他试图贿赂警察,被判刑两年!警察说,我根本不会考虑受贿,因为国家给我的工资,足以让我体面地生活。

我在瑞典旁听过一起刑事审判。庭审结束后我问一位陪审员:你怎样防止自己腐败呢?他吃惊地问:我腐败?这怎么可能?我说:怎么不可能?他说:怎么可能……几个回合后,他认真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地说:根本不可能,我上庭之前,不知道审谁;被告上庭之前,不知道谁审;庭审一结束,我们就形成判决意见。他想行贿也没机会了。

官员不腐败,因为百姓不贪财

归国前我到理发店理发。推门进去后,女理发师问:您预约了吗?我郁闷地问:理发还要预约?她查了查小本本,说后天下午还有个名额,您来吧。理完发后我才知道,一次最普通的理发,收费竟然300 多元。但纵使如此赚钱的买卖,人家到下午4 点就收工,绝不加班。

有次我和隆德大学东方系主任闲聊。“文革”期间他曾在中国工作很多年。我说,你们沃尔沃的老板应当很有钱啊?他说,这家伙不道德。我吃惊地问:为什么?他说:他那么有钱就是不道德。我这才明白,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的道德观:太有钱就是不道德。我不知道他的道德观是不是瑞典人普遍的道德观。但瑞典人不爱财物爱自然,是普遍的社会感情。

大约一年前,我请瑞典大使馆的人到政法大学讲社会主义。一位叫马延花的女工作人员和我谈天:在瑞典开个好车,像做贼似的,生怕别人看见。瑞典人换车,通常还是用以前的那个牌子和型号,这样邻居就看不出你换车了。

民不爱财官不受贿的制度原因

瑞典国民不爱财,官员不受贿的民风能够形成,在我看来应当有几个主要原因。

其一,完备的社会福利和保险制度,使人民心中不慌不怕。上学不要钱,养老不要钱,看病基本不要钱。人们不用为生老病死“备战备荒”,拼死拼活。

其二,瑞典税赋达到 40%多,重税使国民失去追逐财富的动力。

其三,政务公开,瑞典的政务透明度超出我们的想象,官员财产公开理所当然,首相请客吃饭,菜单需要上网。

其四,社会透明。根据瑞典“不动产登记制度”,任何人在当地买房子,都必须刊登广告,包括房屋所在地点、交易时间、买卖双方的姓名、交易价格、房屋面积及修建情况等,一应俱全。这样的广告没有任何商业目的,只是以备当前或今有兴趣了解购房者财产状况的人查询。

21世纪北欧科技与管理创新 篇4

随着信息时代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在重视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探索对有限自然资源和无限知识资源的分享、共享、可再生、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在武器系统方面更加重视制控能力、制还能力、制信息能力、重视信息制胜、快速反应、精确打击制胜以及开放性、可发展性。在重视技术作为生产力决定性因素的同时,更加重视为新的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和医疗保健提供新的手段。在促进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同时,更加重视技术与人文艺术的结合。人们将愈加重视技术伦理道德方面的研究和对技术的社会作用的法制管理与监督。

21世纪,高技术仍将突飞猛进地发展,新世纪的技术创新将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展新的前景,为我国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全球化下的知识经济和技术合作与竞争也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认真分析和把握新世纪科技发展的态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对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世纪,技术创新活动将活跃在以下几个层面,并将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产生深刻影响,为最终实现为人类造福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在科学交叉、融合的基础上将不断取得新的重大进展;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正酝酿着新的突破,将带来一个全新的世纪;物质科学将跨越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产生新的高科技前沿;多领域的技术创新带来先进制造时代;上海世博会的科技创新展示了新世纪企业创新的基本走向;为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奠定基础。

在上述几个领域里,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努力搞创新。其中北欧诸国科技与管理创新尤为出色。

20世纪90年代开始,北欧诸国争相实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北欧国家在高科领域均有出色的建树。一些国家在部分高科技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北欧国家的经验在于贯彻教育为本的方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宏观指导,加大研发投入力度,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调整发展战略,适应国际市场。

北欧各国历来重视通过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来提高全民素质。实行从小学到大学免费教育,举办在职培训立法规定失业者必须参加再就业培训,另外还设有各类成人教育机构,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培养出大批推动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芬兰企业中流行一句名言:教育是芬兰的国际竞争力。芬兰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目前拥有各类图书馆3000多家,人均图书占有量居世界前列。其科技论文产出率超过美国。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支出,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居第二位,占国家预算的14%。

瑞典政府认为,科技教育是最有战略性的教育。瑞典企业界高度重视科研并大量投资。为满足企业经营国际化和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瑞典政府制定了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培养更多的理工类人才。瑞典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高达28%,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名列第4位,20至29岁的瑞典青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在经合组织国家中是最高的。

丹麦政府也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注重智力开发。无论在文学、哲学、物理学、电磁学等领域,丹麦都有一批掌握高精尖技术的人才,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例如在物理学中形成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

20世纪90年代起,北欧诸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新兴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办和经营环境。如放松对金融和外汇的市场管制,开发本国的电信、交通、电力等,努力清除行业壁垒,规范市场运作,完善服务职能。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瑞典和芬兰于上世纪90年代加入了欧盟,芬兰还加入了欧元区,这类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本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政府还将重大科技发展项目列入了国家发展规划与企业共同投入资金开发,成果归企业所有。在近10年中,芬兰研究开发投资增长了3倍。据2001年统计,瑞典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丹麦、挪威和冰岛三国也达到经合组织国家2%的平均水平。

作为小国,北欧诸国无力广泛涉及所有的高科技产业领域,而是紧跟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依据国力和自身的科技优势,集中力量发展能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尖端技术领域。如信息科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研究等。此外还根据国情,开发传统产业优势项目。比如瑞典的生命科学,芬兰的林业和机械,挪威的水电和海洋开发技术,丹麦医药以及冰岛的地热技术与基因工程。芬兰目前有一半的研发经费用于信息产业。1990年至1999年十年间,芬兰的电子、信息和通讯业产值增长了5倍。信息业极大地促进了芬兰的经济发展,2003年信息产业的产值为33.92亿欧元,占GDP的2.8%。芬兰还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拥有量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

瑞典的爱立信公司发展也极为迅速,2002年该公司的出口已占瑞典出口总产值的16%。“世界经济论坛”2001年度报告中对瑞典在信息产业和电信技术方面的科研开发水平给予了很高评价。根据该论坛的年度排名,瑞典的国家竞争力排在世界第六位,长期增长实力排在世界第九,而芬兰两项都排名世界第一。瑞典在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中居世界领先地位,国际上许多生物技术企业都设在瑞典。现代生物技术也是芬兰重点发展高科技领域。

目前芬兰建立了十多个以大学为母体的高水平的现代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在转基因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业用酶以及环保用生物降解制品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挪威在生产水力发电设备和输电设备方面世界领先,其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能量资源。挪威已建成的地下水电站占全球的一半。此外挪威的化工和石油、天然气工业已成为其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芬兰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以面向经济的技师开发型和应用型为主。研究机构、大学、企业三位一体,紧密配合,共同制定和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使研究成果几乎是产生的同时即转化为生产力。

挪威在进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中着重强调研究与开发工作应面向工业应用。政府加大科技投入以保证科研理事会有足够经费开支并发挥其战略功能。支持高科技企业的研发活动,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重点开展以用户为中心的科技活动和项目,鼓励产学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瑞典与芬兰两国通过设立科研基金来鼓励企业和大学以及大学之间的合作。要求大学间应避免重复的研究,瑞典和芬兰是大学与企业间最为密切合作的两个国家,各类国家基金管理机构也积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项目提供资金,形成了一个从基础研究、实验应用、到科技成果转化一整套覆盖整个科研创新全过程的投资体系。

北欧诸国企业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这一趋势客观上也大大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北欧各国坚持实施精品战略。芬兰的诺基亚公司一度涵盖电视、电脑、电缆等诸多领域,企业曾面临倒闭。1992年公司大胆调整产品结构专注电信领域的研究、生产,仅用6年时间即发展成为占全球市场份额30%的世界第二大手机厂商。

为抢占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制高点,北欧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在全球范围进行优化组合企业兼并或强强联合,加快企业国际化步伐。实现从产品研发、生产、到市场营销的资源最佳配置,从而不断增加在全球市场的份额。20世纪90年代以来,芬兰诺基亚公司先后兼并了近20家公司,达到目前的规模。而瑞典的沃尔沃与爱立信等公司也通过与美日等国的知名企业联手,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市场分额。据统计,瑞典企业的兼并与重组比15年前增加了150%,其中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兼并活动增加了30%。

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将是自身学习的时代,远程教育技术、智能电子出版虚拟影视制作技术,高质的多维数字声响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创新及普及。以信息、生物纳米为代表的21世纪的技术发展,将引发生态安全、生命与健康安全、经济安全与国防安全问题和技术伦理和道德的挑战,可能带来新的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可能成为强权和国际犯罪集团的工具。因此,21世纪技术发展不仅需要弘扬科学精神,还要弘扬与发展人文精神,需要广泛的国际合作,共享、分享人类技术的新成果和建立并完善共同的道德标准与法制理念。这样才能使技术发展避免可能的、空前的负面影响,缩小数字和知识鸿沟,让技术创新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繁荣造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北欧建筑与北欧社会】相关文章:

北欧建筑08-25

北欧家居设计——神话与人性美的结晶11-27

北欧留学04-26

北欧考察报告04-10

北欧神话论文04-21

北欧教育掠影07-17

北欧四国之旅范文05-23

北欧四国旅游范文05-23

北欧的现代设计09-10

北欧之芬兰介绍05-04

上一篇:反思和讨论下一篇:人工智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