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管理

2024-08-03

职业卫生管理(精选十篇)

职业卫生管理 篇1

1 系统环境设计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软件环境。服务器:采用WIN2003操作系统,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服务器) , TOMCAT (WEB服务器) , 网卡100M/1000M或以上。客户端:采用95以上的WINDOWS操作系统, IE 6.0浏览器。数据通过innet传输, 运行高效、安全;客户端使用方便, 界面友好。

2 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结构以用人单位 (身份代码为唯一的) 和劳动者 (身份证号码) 为主线, 按照各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流程进行操作。各子系统数据通过innet连接、传输, 实现对职业卫生的综合管理。

2.1 系统结构

职业卫生监督主系统和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病诊断3个报告系统。职业卫生监督系统预留接口以备与上级卫生监督机构对接。

2.2 职业卫生监督主系统

包括一个中心 (职业卫生信息数据中心) 两个平台。两个平台为在线服务平台:面向申请人及报告单位, 实现网上申请、报告、下载资料、打印申请/报告、查询、新闻浏览等功能。网上审批平台:面向行政审批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实现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审核的网上登记、受理、审核、审查、审批、文书制作。

3 系统应用

3.1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

申报单位从服务平台中逐项填报信息, 随时修改、提交。信息录入后系统能自动汇总生成一览表。用人单位需变更申报, 调出原报信息, 变更内容后提交。受理机构在审批平台按权限进行审批, 打印申报回执。用人单位需注销的, 从职业卫生申报注销中查询出本单位, 点击注销并提交, 系统即行注销。

3.2 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审核管理

建设单位从服务平台按照建设项目的危害程度 (轻微/一般/严重危害) 选择对应的窗口, 将项目的基本情况等填入“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申请表”中, 提交。提交前可修改。提交后, 进入审批平台。监督机构对轻微危害的建设项目实行备案;对一般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审核和竣工验收;对严重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3.3 职业病危害信息收集、预警和处置管理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机构/职业病诊断机构将职业健康检查/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诊断结果从服务平台输入保存、提交, 系统自动识别体检等异常情况 (观察复查、疑似病人、职业病人、检测不合格岗位) , 不同的职业病危害信息提示不同的处置方案, 系统自动生成危害信息处置单, 监督机构分情况进行处置。 (图1)

3.4 基本功能

3.4.1 提供科学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打印功能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审核等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审核规定》规定的程序进行设计, 设计审批权限, 保证了职业卫生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后台可连接打印机, 每个操作界面的内容均可打印, 界面与A4相同, 不需对页面设计。

3.4.2 查询与统计功能

整个平台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为主线索, 给用人单位赋予特定的身份 (编码/组织代码) , 输入用人代码/劳动者的身份证号码, 即可查询该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信息和劳动者的姓名、年龄、职业史等基本情况及体检、诊断等情况;系统同时具有统计功能, 查询者设计输入某时间段后, 系统按照卫生部有关要求对辖区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危害因素检测进行汇总。系统设计新闻浏览, 可浏览最新法律及监督机构编发的监督动态信息。

4 系统效果

职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篇2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职业卫生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职业卫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是减少和杜绝职业病的有效之举。为此劳动者上岗前应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劳动者不认真学习和接受培训,应当对其教育。

3.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定期组织职业健康检查。4.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

5.在严重产生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设置预防措施的警示牌。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

6.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将职业危害如实告诉劳动者,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7.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

8.不强令劳动者在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条件下进行作业,尊重职工的生命健康权。

9.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实记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10.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11.按照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要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12.禁止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哺乳期从事影响胎儿、婴儿健康的有毒有害作业。

13.公司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炮烟、噪音,工作点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通风防尘:及时排除生产场所粉尘、炮烟,并注意不引起二次扬尘。(2)湿式作业:采用湿式凿岩喷雾洒水。

(3)采用伏化爆破参数的方法爆破,降低爆破产尘量。

(4)铲装作业时先向爆堆喷雾洒水和高压注水,铲装过程中向铲斗和铲装场地喷雾洒水。(5)球磨操作人员尽可能在密闭操作室内,减少噪音危害。(6)个体防护:给职工发放防尘口罩、耳塞。

论美国卫生服务管理职业的发展 篇3

摘要:健康服务经理用不同的方式负责为卫生保健机构筹措资金,并管理其运作。介绍健康服务管理业的相关信息,包括健康服务经理人的职业角色,以及为获得职业资格所应接受的教育科目,相关科目可以通过攻读学士、硕士以及博士学位获得,还讨论了行业的就业前景。

关键词:健康服务管理;职业;教育

1职业介绍

健康服务经理人需要随时准备应对综合健康照料分配系统,技术革新,日渐复杂的制度环境,工作重建和对预防照料的日渐重视,他们可能会被号召去提高健康照料服务的效率和健康照料的质量。逐渐地,健康服务经理人将在一些组织机构工作,他们必须尽可能完善各种相关服务的效率。大型服务机构通常有几个辅助经理人来帮助最高经理人处理日常决策,辅助经理人则能在诊所领域提供直接服务,例如护理,急救,治愈,药品记录或者健康信息等,在小型机构中,最高经理人处理更多日常运作细节。例如,许多护理站经理人管理着个人的,财政的,机构运作和决策甚至在住院治疗领域也担当重要决策。

诊所经理人都有在专业诊所领域训练或实习的经历,所以相对于通科医师来说,他们有更多专业应对措施。例如,物理治疗的引导员都是有经验的物理治疗专家,而且大部分健康信息和药品记录经理人都拥有在健康信息或药品记录专业的学士学位。诊所经理人建立和完善了他们组织的政策,目标和步骤;评估个人和绩效;深化了报告和预算;并且和其他经理人有合作和交流。

2职位介绍

2.1雇佣特点

健康服务经理人带来的知识和经验是专针对于健康医疗机构和服务部门的运作的,包括以下几种能力:(1)与各种工作团体协同工作,例如内科医师、康复专家和其他相关健康专家,(2)理解和经营地方和州立医药服务支付系统例如老人医疗保险制度、国民医疗补助制度以及私人保险计划例如蓝十字蓝盾计划和合适的保险公司。(3)赞同并支持地方州立政府对健康服务供应的制度,(4)制定健康服务计划以满足目标人群的需求,(5)向领导部门、宣传部门、社会组织汇报并对其负责。(6)向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汇报并对其负责。

对健康服务经营者的补偿根据经验、责任、机构类型、地理位置和教育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年薪在35000美元至200000美元间不等,大型医院和健康医疗系统的薪水更高,有学士学位但无工作经验的健康服务经理人能得到25000至50000美元的补偿。

至2004年5月,美国医药和健康服务经理人的平均年收入是67430美元。中间50%部分的人员年薪在52530到88210美元之间。最低收入10%部分的经理人收入少于41450,最高收入10%部分的经理人收入超过了117990美元,根据美国劳动部调查,2004年5月,大量雇佣卫生服务经理人的机构的平均年收入如下表所示:

医疗集团管理组织调查显示。2004年,带有6个或6个以下实习内科医生的经理人平均年薪是72875美元,带有7至25个实习内科医生的经理人平均年薪在95766美元,带有26个或26个以上实习内科医生的经理人年薪在132955美元。

截止2004年,对于不同部门的卫生服务经理人的平均年度补助也不同,呼吸科经理人所获的年度补助是76800美元,内科81100美元,家庭护理87700美元,劳动服务88800美元,称其服务90200美元,医疗CT、放射93500美元,住院服务94400美元,癌症治疗机构95200美元,心脏科96200美元,护理102800美元,药剂师113200美元。薪酬也根据机构规模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不同。

健康医疗办公室管理的专业机构调查显示,整个04年,对于办公室管理人员的补助的平均数如下:肠胃病学72047美元,皮肤科66946美元,心脏科66207美元,眼科64543美元,妇产科63801美元,整形外科62545美元,小儿科58595美元,内服药科52211美元,精神病科50924美元,家庭练习科50049美元。

2.2健康服务经理人如何使大众受益

健康服务经理人的责任是确保公众接受到的健康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效率,并且确保提供服务的是经过专业培训和有执业执照的有能力有经验的医师,另外,健康服务经理人也负责调查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并调节服务供给已满足大众的需求。

3教育计划:学术课程和专业培训

学院,大学,以及公共卫生,药品,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学校都在健康管理专业开设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点;根据健康管理教育认证委员会调查:2005年,有70所学校获批准开设健康服务管理的硕士学位。

一些招聘计划寻求有着工商或健康管理专业学位的应届毕业生;而有的则有文学艺术背景或健康职业背景的同学。有工作经验的候选人有一定优势。进入这些计划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且竞争者需要有高水平的成绩才能获得录用。招聘计划通常持续2至3年,这包括1年被监控的管理经验和在以下课程学习:医院组织和管理,市场营销,财政预算,人力资源,战略计划,法律伦理,生物统计学和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和健康信息系统等,有些计划允许学生专攻一种类型的机构,医院,护理站,精神健康机构或医药集团。而其他计划则还是鼓励学生广泛接触健康管理教育所有的课程。

拥有健康服务管理学硕士学位的毕业生通常在部门里做经理人或者职员。职业生涯开始的职位通常根据申请者的经历和机构规模不同而不同。医院和其他健康机构为研究生提供住处和研究院职位,不过通常是普通职员职位。从硕士学位计划中毕业出来的毕业生也会在大型医疗集团,诊所,精神健康机构,护理中心和咨询公司里任职。

而本科毕业生通常从大型医院的健康经理人助理做起或部门领导的助理做起,他们也可能直接从小型医院或护理机构的部门管理者或管理者助理做起。

4东卡罗里纳大学的健康服务管理计划

4.1时间程度

健康服务管理教育计划的时常根据完成前期准备,认同和最后的核心课程所花费的时间不同而不同。这些都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东卡罗里纳大学的健康服务管理计划提供了全日制课程,这个课程历时两年。并且是在学生完成了要求的基础课程和健康服务管理前提课程之后开展。同时也为那些意愿在3年内完成学业的人们开设了兼职课程。

4.2前提条件

健康服务管理课程要求进入专业学习的同学的学分绩点不得少于2.5。健康服务管理计划需要完全采纳预备课程,核心课程和同源课程,这些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生物学;生理学和解剖学;微观经济学原理;医药术语和健康职业者;健康服务中的职业角色和环境;计算机基础;生物统计学或相关统计学课程。

4.3课程

健康服务管理计划专业的学生会涉及到以下课程:药品

学;健康服务分配体系;健康服务管理质量;生物医药研究服务;职业道德标准和卫生法律;卫生事业写作和文书;卫生事业团队协作技能;健康服务领导能力;健康信息管理;个人管理和卫生监督;卫生服务经济和财务,并且,有以下选修课:长期卫生服务;管理照料;内科操作管理和卫生政策。

除了以上这些教育性课程还有必要的期中,期末考试。课程也通过面授和在线两种方式提供给同学以便同学更好的学习。

4.4执照,认证和注册

健康服务经理人没有特别的执照,认证或录取要求。但是,护理中心管理者要求有州立执照。而且,法律规定诊所的组织者必须有执照,认证或者注册,健康服务经理人能从以下国家级专业机构获得认证:

医院和健康组织

ACHE一美国健康服务行政大学

http://www.ache.org

护理站和其他长期护理

ACHCA一美国健康服务管理大学

http://www.aehca.org

内科操作管理

ACMPE一美国医药操作行政大学

http://www.mgrna.ore/acmpe/index.cfm

财务管理

HFMA一健康服务财务管理组织

http://www.hfma.org

4.5卫生服务管理计划和大学其他学院的协作

卫生服务管理计划专业的教师也给健康相关学校讲授健康服务的课程和讲座。包括诊所实验室科学应届生和内科助理学习的毕业生,另外,对于在商业学校中的工商管理硕士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公共管理硕士,健康服务和信息管理学院也为他们提供了健康服务管理课程,同时,也存在健康服务认证计划专对于那些已取得其他学士学位且有意参加健康服务管理学习的毕业生们。

4.6工作前景展望

据估计,犹豫健康事业持续发展和多样发发展,健康服务经理人的就业前景将在2014年超过其他职位。就业机会将在以下单位特别多:健康实践办公室。通科药品和外科医院,家庭护理服务和涉外病人中心。在卫生领域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和有很强工商管理技能的应聘者占很大优势。

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 篇4

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 许多地区建立以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 发展精细化工、制药、建材、服装等多种行业, 很好的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是, 由于用工形式繁多、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情况变化, 对企业中的劳动者健康影响也产生着新的变化, 不少劳动者受到了职业损伤, 甚至患上了职业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相悖。相关地区的基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面临着重大挑战。

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是研究作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提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治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措施的一门科学。

一、我国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一) 企业重视度不够

一些企业为了谋发展, 创成绩, 忽视了劳动者劳动过程中的噪声、粉尘、辐射、有毒有害气体等带给劳动者的职业伤害, 而单纯以生产量来论成败, 长期的放纵, 造成了职工职业病现象的发生。

(二) 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企业的不重视, 在职业病方面投入的防治经费严重不足, 导致少量的经费只能购买低保护力的劳动防护用品, 而用在淘汰设备、落后仪器及先进技术改造上的经费显得匮乏而苍白无力, 不能从源头上消灭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三) 职业卫生监测数据趋于走形式

职业卫生监测是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仪器设备改造、工艺优化的推动力, 可是在现实中职业卫生监测工作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而只成为了一种浮于表面、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

(四) 员工职业卫生意识不强

员工法制意识淡薄, 在作业过程中缺乏职业病的防范意识, 对发生职业病现象的事故案例接触少, 长期在可能造成职业病场所作业造成思想麻痹, 意识不到职业病现象的严重后果。

二、职业卫生发展趋势

进一步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 遏制职业危害蔓延的势头, 在提高职业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同时, 加大执法力度, 改善执法环境, 控制高危职业人群的职业病发病率。在现有背景下, 除了尽力取得当地政府的理解、做好常规的法制宣传培训与自身监督队伍建设外, 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力推广:

(一) 加大执法力度, 地区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模式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要依靠职业卫生监督员及企业职业卫生人员加大对工矿企业的执法监督和行政处罚力度, 特殊情况可以采用巨额惩罚性处罚。形成以当地基层职卫管理人员、卫生监督部门、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的点面结合管理模式, 各司其职, 充分发挥每个结点的优势, 监督、服务、指导、反馈全方位开展, 以达到保障职业健康的核心目的。

(二) 企业建立健康、安全、环境 (HSE) 管理体系

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企业HSE一体化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职责明确的各级职业卫生工作网络, 对圆满解决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人员机构、经费、发展等问题都将会从制度上得以保证, 使企业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统抓并管真正落到实处。

(三) 实行量化分级重点监管

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目的是最优化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提高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效能, 降低职业病急性事故和慢性危害发生率, 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建立量化分级模式, 可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规范监督机构的执法行为, 既可以使卫生监督部门抓住控制职业病的关键点, 增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 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又能为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

(四) 完善企业自律建设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 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 强调要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 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由此可见, 完善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中的自律建设, 将是今后职业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监督部门除了做好日常监督外, 应该指导按照标准要求, 逐渐形成“员工自愿、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的良性发展模式。

(五)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制定一系列有关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的条例、规定、制度、办法等, 以保证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加强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监督监测网, 配备或更新必需的设备仪器, 提高监督监测手段, 研究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定期开职业卫生工作总结研讨会, 发绿卡、亮黄牌、摆问题、定方案、查落实、见实效, 与经济责任制奖惩挂钩兑现。运作过程中应把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同企业的基础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层次教育结合起来, 开展对职工以自我防护、自我保护、自救互救为重点的活动。

(六) 加强职业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广泛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开展健康教育, 使劳动者了解国家职业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 掌握卫生安全操作规范、做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康教育内容要科学、易懂、易被职工接受, 尤以录像及通俗的小册子、报刊发表文章等形式较受欢迎。

(七) 改善工作环境, 更新设备、技术

职工的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职业病发病率的高低, 企业要在改善工作环境上投入精力:大搞技术革新、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从而减少工人与有害因素接触的机会;采取通风除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 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三同时”审查, 确保这些项目完成后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可以达到国家标准;加强个人防护,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

(八) 建立专业的职业卫生检测机构

建立专业的职业卫生检测机构, 针对劳动者劳动过程中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先进的监测设备, 能够精准的检测职业病现象, 并能针对病症有相应的治疗方案, 从医疗防护方面做到定期检查, 及早发现, 及早治疗, 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何凤生.职业卫生与可持续发展[J].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1999.

[2]孙连捷.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报告[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9.

[3]胡景虎.人人享有职业卫生宣言[J].中华劳动卫生和职业病杂志, 1995.

职业卫生管理细则 篇5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保障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健康,防治职业危害,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职业健康监督检查职责调整的规定,特制订此管理细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在安全生产中凡涉及职业危害的场所和工作地点必须严格执行本细则

第三条 引用标准及文件

1、GBZ2.1/2.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2、GBZ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3、GBZ/T160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4、GBZ/T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5、GBZ/T192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6、《2013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第二章 定期检查检测及控制管理

第四条 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又称职业病危害因素,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第五条 公司生产应当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第六条 总经理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全面负责,各部门的负责人及外协队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部门或者本队伍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全面负责。

第七条 公司安全环保处在公司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组织开展对本公司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和监督检测,设立环保卫生监测站,建立本公司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档案,并妥善保存;环保卫生监测站具体负责对公司生产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日常监测;监督检测由公司安全环保处每年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第八条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的设定和检测周期的确定应符合GBZ 159-《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等规范要求,由公司安全环保处检测人员和被检测单位安全管理员共同确定,所有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每年至少检测一次,高毒物质至少每季度检测一次。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要求,检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苯、甲苯、二甲苯、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氮、锰及其化合物等毒物和电焊烟尘、砂轮磨尘、电焊弧光、噪声、金属氧化物粉尘、其他粉尘等危害因素。

第九条 生产现场所用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化学品等材料的,材料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危害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场所应当设置危险物品标识。

第十条 技术中心、生产保障处、安全环保处协助人事行政处根据危险源辨识方法,应将船舶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第十一条 安全环保处将上级部门检测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书一式二份(存档一份),按时发放到各生产班组。班组周一安全活动期间,将报告书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数据记录在活动记录本中。

第十二条 技术中心、安全环保处对即将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告知生产员工,所有参与研发和实施人员对其所造成的职业危害后果承担必要的责任。

第三章 机构与责任

第十三条 总经理全面负责职业危害防治,工会主席和主管副总经理根据“一岗双责”负责监护职业危害和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劳动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十四条 安全环保处职业危害防治职责:

1、负责制订公司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规划和计划;

2、负责各生产单位作业环境职业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按规定做出报告,对危害因素超标的生产作业环境提出整改意见;

3、安排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的就业(上岗)前体检,定期体检和离岗时体检,对职业禁忌者提出处理意见;

4、对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效果评价;

5、参与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6、负责安排职业病的诊断、治疗和统计报告工作;

7、根据公司生产特点和需要开展劳动卫生和职业病防护的专题调研工作;

8、进行劳动卫生法规和职业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

9、建立健全青岛造船公司有限公司、青岛扬帆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工业卫生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第四章 附 则

职业卫生管理 篇6

【关键词】煤矿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构建

0.前言

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被称为后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煤炭企业引入这种管理模式,将使煤炭企业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因而,在我国煤矿企业建立和实现现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安全生产,就变得非常必要和迫切,是当务之急。

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一样被称为后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是一种系统化、程序化和文件化的管理体系,强调的是“预防为主”。主要辨识和评价组织活动中的危险,并积极控制;强调遵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以指导完善其活动;强调全过程控制,有针对性地改善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行为,以期达到对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持续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模式,可促进煤矿的安全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化。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由五大功能块组成,即方针、计划、实施和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和管理评审。其系强调预防为主,主要辨识和评价组织活动中的危险,并积极控制;强调遵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以指导完善其活动;强调全过程控制,有针对性地改善组织的职业安全卫生行为,一期达到对职业安全卫生绩效的持续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为煤矿企业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模式,可促进煤矿的安全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化。

2.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构建

2.1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准备

(1)要对体系标准进行教育培训,确保各级人员认识其重要性并有能力履行其职责和义务。培训工作要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地进行。

(2)建立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应拟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制定计划应注意目标明确、控制进程、突出重点。

(3)安全卫生管理现状的调查与评估是建立体系的基础,通过调查,为煤矿建立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收集信息。对以往的进行评审,根据评审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职业安全卫生目标、指标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方案,并补充、完善、明确或重新划分组织机构与职责。

2.2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煤矿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文件的制定、执行、评价和不断完善。煤矿在编制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文件时,应与原有的质量和环境等管理体系相互协调,避免出现矛盾和不协调,使管理体系文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管理体系文件一体化的管理。

3.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构建的机制创新

3.1建立目标责任网络

从矿长到区长、各班组长,从党委书记到党支部书记、党群部门领导,从各专业科长到职能人员,层层逐级制定“为官”责任,保一方平安的目标责任、具体措施和考核办法,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措施逐级负责的管理网络。

3.2建立检查讲评机制

每周一由行政一把手主持全矿安全工作例会。职能科长详细汇报对基层检查情况和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提出下周安全工作的要点。矿领导对专业科室和区队及车间落实安全责任制情况逐一讲评指导,使逐级安全责任制得到很好落实。

3.3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级分析领导和专业人员的责任,对责任者严肃考核。因管理责任造成事故,对管理责任者要填报“违规违章表”,扣除全月效益工资。节假日、双休日组织安全工作执法检查,首先检查各级领导是否在位,是否认真履行职责。在周、月安全评比中,名次位居后三位的领导,在参加例会时,接受面对面的批评帮助。通过逐级责任追究机制,及时纠正领导层不负责任的行为。

3.4建立职务诫勉机制

矿考核小组每季对班组长以上的干部落实安全责任制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对工作有差距的,及时进行诫勉谈话,批评教育;对安全责任不落实的给予警告,扣除当月全部奖金和效益工资。对抓安全工作不得力不称职的,一票免职。

4.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构建的管理创新

4.1强化教育,生动有效

坚持不懈的安全教育,是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提高防护能力的基础。首先,煤矿应结合季节生产的特殊性,针对具体的事故案例,应用安全技术知识,及时编发生动形象、发人深省的教育材料,以班组座谈会的形式,组织学习讨论。改变过去那种领导人员“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其次是班组联系本职工作,学习有关知识,通过进行事故分析,查找问题,开展批评,研究措施,达到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提高班前会和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质量的目的。从而使职工在思想上由被动接受教育向主动接受教育转化;在行动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化。

4.2组织搭台,职工唱戏

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煤矿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创建必须以职工群众为主体。煤矿应从实际出发,采取“安全生产日”、“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事故隐患自检整改月”、“百日安全生产无事故”、“勇夺安全新人奖”等竞赛活动,举办板报、摄影、书法、漫画展,创办事故图片园地,组织杜绝事故有奖征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会等活动,同时将事故现场拍成纪录片,定期向职工播放。广搭“舞台”,让广大职工参与其中充当“主角”,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4.3制度约束,规范管理

煤矿应在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结合煤矿的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组织职工学习,同时进行考核,不合格的,工资减半,继续学习,直到合格为止;对安全制度实行不定期的检查,主要检查落实情况。

4.4奖罚严明,双向激励

建立矿级和班组两级安全生产按周检查,按月评比奖罚的运行机制。企业要成立经专门培训、有检查资质人员组成的检查小分队,持证上岗,对全矿日常安全依法进行检查,发现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应下达通知书,按“奖惩”办法实行不同级别的罚款,并逐级追究责任。评比排序前三名的班组,给予经济奖励;对当月评比排尾的班组,扣除当月奖金。年度评为安全生产先进的班组,先进科室、安全标兵给予公开表彰和奖励;对安全生产做出特殊贡献,建议被采纳取得显著效果或避免重大事故的个人,给予特等奖励。

5.结束语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近些年在一些地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从总体上看,有的煤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和综合防尘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开展了粉尘防治工作,开展了尘肺病的诊断和普查工作,对接尘职工、尘肺病可疑人员及尘肺病人进行健康复查。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了劳动防护用品,对接尘人员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推动了企业职防工作的开展,取得了实质性的监察效果。

【参考文献】

[1]慕庆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2(4).

神龙汽车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实践研究 篇7

职业病是一类与工业生产、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人为疾病。多数职业病,特别是一些严重的慢性职业病,如尘肺病、噪声性耳聋等,一旦患上是很难治愈的。职业病不仅给患者个人及其家庭造成了伤害,同样也给企业、国家和地方经济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不仅是保护劳动者个人的健康、构建和谐企业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2 公司生产简概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是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合资建设的乘用车生产合资企业。生产车间主要有襄樊工厂的发动机车桥车间、变速箱车间,武汉工厂的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

2.1 生产工艺流程

2.2 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1)物理因素:

主要为噪声。由生产过程中的剪板下料、冲压、钣金打磨、空压机运行、发动机试验以及生产设备密集的机加、装配等产生。

(2)化学因素:

主要为粉尘和毒物两大类。粉尘主要有焊接产生烟尘;毒物主要有苯系物、金属锰、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油烟雾等。

3 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

作为一家致力于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现代化企业,公司始终高度关注自身对员工和社会的责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方针,围绕“关怀每一个人、关爱每一部车”的经营理念,“安全是天、安全第一”构成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公司多年来十分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履行安全生产、职业卫生职责,把“遵爱生命健康、营造和谐企业”的思想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抓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建厂15年来未发生一例职业病的显著成效。

3.1 实行目标管理,落实职业卫生责任

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员工职业病发生率为零的目标,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到公司目标管理责任制中。总经理每年对各部下达环保与职业安全卫生目标责任书,明确各部门、各级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为了使职业病防治为主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得以有效落实,确保实现员工职业病发生率为零的目标,公司建立了“行政逐级负责、安技部门监督管理、工会部门监督、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任委员,副总经理为副主任委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委员的环境与安全委员会,委员会建立季度会议制度,定期协调解决职业卫生、安全与环保方面的重大问题。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生产部环保安技分部,全面负责公司的职业安全卫生和环保工作。同时在武汉工厂和襄樊工厂设置了安全管理室,负责两厂安全管理工作,其他部门设置了兼职安全员。

3.2 健全管理制度及体系,使职业卫生工作正规化、法制化

为规范和指导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做到有据可依、管理规范、职责明确、奖罚分明,加快新体制下职业病防治工作规范化、法制化进程,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公司先后出台了《安全生产责任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标准》、《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轮岗、换岗和疗养管理办法》、《员工保健津贴发放管理办法》、《劳动防护管理标准》等管理标准。

公司于2005年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工作规划, 2006年开始全面推进,建立了“持续改善”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通过体系的建立,确定了 “遵爱生命健康、营造和谐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把提高作业环境综合达标率、控制职业病发病率作为目标之一,纳入了日常工作之中,明确了重点控制对象,进一步细化了职业病防治管理工作程序及岗位操作规程。

3.3 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

神龙公司作为汽车生产企业,生产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焊接烟尘、苯系物等。结合生产现场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作业区域划分,公司设置了警示标识,并确定了职业危害作业监测点119个,其中粉尘38个、毒物48个、噪声33 个。每年由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尘、毒、噪声作业点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检测实施率达100%。多年来粉尘、毒物作业点达标率为100%。

3.4 职业人群健康监护与管理

在职业病预防工作中,公司牢牢抓住职业健康监护这一重要环节,坚持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按规定每年进行一次职业性健康体检,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对体检有疑问的及时进行复检,对体检中发现的职业禁忌者和观察对象,及时进行换岗,并把体检结果以书面、公司内网等形式告知员工。目前,公司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员工3790人,其中:粉尘1652人、毒物1213人、噪声925人,2007年体检率100%, 2003~2007年共换岗 41人。对新员工开展上岗体检。2007年1~12月,新员工上岗体检1000人,发现职业禁忌 31人,做到了职业病前期预防。

2003年公司启动了职业健康疗养工作,每年进行一次,目前共有166名员工参加了公司组织的职业健康疗养,平均疗养时间15天。

3.5 综合治理与防护措施

公司注重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消除职业健康安全隐患。对新建项目及技改项目,严格实施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竣工前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从根本上改善作业员工的劳动环境。武汉二厂和襄樊工厂变速厢加工柔性化改造等6个技改项目已经通过安全卫生审核。

公司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纳入生产设备进行管理,每年投资上千万元,定期组织维修人员对除尘器、通风机、排风扇等职业防护设备设施进行检修、保养,确保了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在抓好作业场所环境改造的同时,公司注重员工的个人劳动防护,为生产员工配备了防尘毒口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防静电服、耳塞、鞋、帽等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2007年公司在员工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上投入资金700万元。

3.6 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

公司坚持把职业安全卫生知识的教育培训作为员工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订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分层次、有重点、多形式地开展新员工三级教育、变换工作教育、全员教育培训。在2006年“安全月”活动中, 聘请国内职业安全知名的专家到公司讲课,为高管进行职业安全知识讲座。近两年对中层以上领导和专业管理人员全部进行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知识培训。每年将职业病防治知识纳入“安全月”活动,组织电视、报纸进行宣传,广泛发动员工参与专题宣传、安全知识竟答等系列活动。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培训,员工职业病防治意识不断增强。如焊装车间防尘口罩的配戴率100%,2007年职业健康体检接触粉尘作业员工胸片异常人员比例明显低于往年,员工由原来“要我防”变为“我要防”,从而有效控制了职业病的发生。

3.7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进工作理念和方法创新

作为一家合资企业,神龙公司在1995年,引进法国20世纪90年代先进班组安全管理经验,并将其具有代表性的“岗位安全卡”运用在现场班组管理之中,有效地提高了神龙公司安全管理水平在国内同行业中的影响,有效预防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近两年,神龙公司结合生产现场实际工作,对“岗位安全卡”进行了改版和创新,将岗位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害因素及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加以识别、评价,确定需要控制的岗位风险,对岗位风险制定对策措施,并将这些对策措施纳入工作前作业、工作中作业、工作后作业和应急与对策具体活动中,建立了具有本公司特色的“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1280份,其中武汉工厂838份;襄樊工厂430份;其他部门12份。通过对有关作业指导书的反复学习,反复实际操练,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熟知了本岗位存在的危害因素,知道了作业活动中预防危害性事件的安全作业行为,从而控制人为失误导致的事故。

3 结论

神龙公司通过坚持不懈地抓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建厂15年来未发生一例职业病的显著成效,是企业对员工和社会负责的具体体现。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做好,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健康,也必将促进企业长期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天南.徐州市职业卫生工作探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5):83~87

[2]祖淑燕.新时期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3):60~63

卫生职业院校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篇8

一、班情分析

1.学生入学年龄低

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初中三年级学生, 少部分是已经工作过的往届生,入学时年龄大多在14岁至16岁之间因此,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不健全,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给班级管理增加难度。

2.学生的文化基础差

传统观念中,读职业学校是成绩差、考不上重点高中的标签,到今天,这种观点虽然正在改变,但仍深深影响学生对学校的选择, 大部分学生因为初中时候文化基础较差才选择进入卫生职业院校就读, 这些学生的思想认识和语言行为能力不强。

3.问 题学生较多

在卫生职业院校就读的学生中,很多来自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等,由此导致一大批问题生,他们自卑、孤僻、自闭不善沟通,生活中敏感,情绪波动大,容易违反校纪校规。

4.班级性别比失衡

根据相关调研可知, 卫生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很多班级女生人数超过三分之二,护理、助产等专业的女生甚至接近100%,成为地地道道的女子班,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必然会给学生在角色认知、异性交往等方面带来相当大的困惑。

5.学生的判断力不强

卫生职业院校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缺少应有的判断力容易感情用事,脑海中缺少规矩和纪律这根弦,讲朋友义气班级荣誉观念、集体意识不强,当学生违纪违规时,倾向于袒护、隐瞒,甚至参与其中。

二、班级管理的三个原则

1.公平原则

班级管理应该坚持公平原则。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注意面向全班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针对学生犯的错误,要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能借题发挥,侮辱学生的人格,给学生造成心理阴影,给班级管理增加难度。具体而言:首先要做到管理制度公平,在纪律和制度面前,“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维护好班规权威和公信力。其次注意维护学生学习上的公平,为班级每个学生平等学习创造条件,如给学生排座位时考虑学生的身高、视力情况。再次考虑课堂上学生关注度的公平,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你的冷眼下有瓦特、你的教鞭下有牛顿、你的讽刺中有爱迪生。”

2.民 主原则

教育民主化源于国外对教育发展的一种要求, 现实中班主任往往过于强调自己的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家长式”专制,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做听话的好学生,而对不听话的学生则严厉处罚,久而久之,使班级失去创造力、缺少活力,培养的学生只知道一味顺从,与现在的素质教育相距甚远。因此,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把握干涉的度,在不违反纪律和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让学生民主决策,班级中的大事小情让学生拥有发言权。同时在学生行使民主权利的时候,班主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热情,对学生的不当决策和建议,班主任要有耐心,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学生明白其中原委,通过这些措施,逐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提高学生的民主管理能力。

3.人 本原则

人本原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生为本。对此,班主任首先要把学生当做完整的人看待,理解他们有独特的情感、思想和独立人格,尊重他们的愿望、尊严和需求。其次正确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对待他们的违纪违规,不能一味呵斥,如果急于求成,结果只会事与愿违。另外,还要明白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三、加强班级管理的几点做法

1.“吃透“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卫生职业院校学生有其特殊性, 班主任要吃透每一个学生,熟知他们的基本情况,和他们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将心比心,理解学生应该自觉遵守校纪班规,主动配合老师对班级的管理,培养集体意识和班级荣誉观。俄国著名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从了解开始, 了解学生是掌握学生的一把钥匙! ”班主任作为班级组织者和管理者,要采取多元化途径“吃透”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察看学生档案、走访学生家庭、和每个学生进行沟通等,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个人思想波动情况,为学生分忧,想学生所想,做到“知己知彼”,从而百战百胜。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当前“医患”、“护患”矛盾比较突出,加上无良媒体及舆论的造势,给医疗卫生行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同样影响医学生的培养,特别是护理、助产专业的学生,使他们对护理行业产生偏见,认为选择这样的专业违背自己的初衷,对所学卫生医学专业逐渐失去热情,不愿意将来做服务人的事,学习积极性一落千丈。对此,班主任要主动增加和学生的接触频率,多和学生谈心,结合典型人物事例如南丁格尔、白求恩、钟南山等,给学生多谈谈工作的意义, 不断改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消极态度,使他们懂得社会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明白职业无高低贵贱,只是分工不同而已,鼓励他们多讲奉献精神,多讲公德之心。同时,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就“你有新生儿洗澡经验吗”、“如果遇到患者家属不讲理你该怎么办”、“如果病人是你的亲人你该怎么样做”等问题与学生讨论,激发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

3.建好一支班干部队伍

职业教育阶段是学生最终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过渡与衔接阶段,学生在这里从原来的习惯于事事“依赖”他人,走向“独立”、“自强”,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实现这个目标 ,除了学校及老师们的管理外,更离不开一支好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成员来自于班级这个学生群体, 班级成员在一起共同生活、学习,大家平等相处,沟通起来几乎没有任何障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选好班委、建设好班委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因此,班主任选拔班干部时一定要慎重,把那些愿意为班级做事,乐意奉献,在同学中威望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加以培养,重点是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意识、公平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逐步打造一支积极向上、团结一致的管理核心队伍。

4.学生自己制定班规

“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法律和校纪校规是由学生之外的某些部门面向全部学生制定的,对具体学生来说往往是“共性有余,个性不足”,忽视班级学生的个性诉求。因此,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制定管理自己的班规、班纪,向学生讲清“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意义,在学生发扬民主、充分提议的基础上,对每一条班规可以让全体学生进行表决, 达到一定人数同意后方可通过,经过这样的程序制定出来的“纲”,学生自然而然愿意维护、遵守,违纪者无形中会感受到一种“食言”、“不遵守诺言的压力,“兴师动众的惩罚”往往抵不过“默默无声”的自责。另外,还可以结合学生制定的班规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对考核结果在班会上周周总结、月月通报,期末与学生的操行评定挂钩,通过这些途径促使学生遵守班级规章制度。

摘要:本文在分析卫生职业院校班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班级管理应该遵循公平、民主、人本的原则,并针对班级管理进行探索。

日本职业卫生管理及对中国的启示 篇9

1 日本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技术支持机构

1.1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构

日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随着新法律的颁布,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机构也发生了变化。

(1)在工厂法实施(1916年)之前,日本在中央、地方设立了监督机关,分别由农商务省、警察部门负责。随后,在1922年成立了内务省社会局,工厂法实施事务移交该局管理;在1938年又移交至刚成立的厚生省。地方管理机关几乎没有变化。原来的监督制度由于组织体系不完善并未充分发挥作用。

(2)1947年颁布的劳动基准法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了监督组织,规定在厚生劳动省设立劳动基准局作为监督机构,成立都道府县劳动局和劳动基准监督署作为劳动基准局的下级机构。新增的劳动基准监督官需具有特殊资格,同时规定不得随意罢免。此外,法律赋予了劳动基准监督官现场检查权、紧急危险时的现场处置权以及要求企业出面和报告权,同时对于违法行为,还可履行司法警察的职权,与以往相比,权限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3)1972年颁布的劳动安全卫生法与劳动基准法相同,也规定了劳动基准监督官的权限和司法警察的职权。并在需要专业知识的劳动安全卫生领域设立了产业安全专员及职业卫生专员,对企业、工人等进行指导。

目前,厚生劳动省在47个都道府县设立了劳动局和331个劳动基准监督署。劳动基准监督官作为公务员,从生产事故多发的20世纪70年代至今,其人数变化不大,维持在3000人至4000人之间,未出现大幅度的人员增减。日本并没有专门负责职业卫生的监管人员,相关工作由劳动基准监督官、劳动技术官(产业安全、职业卫生)负责。

1.2 职业卫生监督装备和培训

为实施有效的监督指导和事故调查,厚生劳动省总部向劳动基准监督官和劳动技术官发放统一的工作服、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装备。此外,实施监督指导、事故调查时所需的检测仪器及防护用具等,由各劳动局及劳动基准监督署根据需要配备。

新劳动基准监督官要在劳动大学校参加前期(1个月)、后期(1个月)的专业培训。在参加工作后的1年半的时间内,监督官要在所属的劳动基准监督署,学习监督业务(在岗培训),完成培训后,再从事实际的监督工作。参加工作5年后的骨干培训(2周)和参加工作10年后的高级培训(2周)都在劳动大学进行。此外,还有职业卫生专员及产业安全专员的专门培训。各劳动局根据需要实施相应的安全卫生培训。

1.3 职业卫生技术支持

日本职业卫生技术支持机构主要包括:

(1)工业健康推进中心:以支援医生等工业健康工作人员、地域工业健康中心工作等成立的机构,负责进行培训和教育、专业咨询、现场指导等。

(2)地域工业健康中心:以工人数量低于50人的小型企业为对象,将地域工业健康业务委托给郡、市医师会,通过开设健康咨询窗口、实施个别访问的工业健康指导等,完善对小型企业的工业健康服务。

(3)其他机构和专业人员:劳动安全卫生综合研究所、职业卫生指导医生(厚生劳动大臣任命,为政府服务)、劳动安全卫生顾问(有资质要求,为企业服务,约有2500人)。

2 日本职业卫生法规

日本现行有效的职业卫生法规主要包括:

(1)《禁止生产黄磷火柴法》。1921年公布,是日本第一部禁止使用有毒物质的法律。

(2)《劳动基准法》。1947年实施,该法成为了现行法规体系的出发点。在安全卫生方面设立了14条规定,包括禁止生产有害物品、体检、职业病预防等规定。

(3)《尘肺法》。1960年制定了该法。1977年又对该法进行了修订,主要包括尘肺病的定义和并发症、X光照片分类的修订、尘肺管理分类的变更、完善定期体检、工作调整的指示等。

(4)《劳动安全卫生法》。1972年制定,分别于1977年、1988年、1996年、1999年、2005年针对新化学物质、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有害信息、危险化学品统一分类及标识制度全球协调系统(GHS)等进行了修改、完善。

(5)《作业环境检测法》。1975年颁布,主要包括作业环境检测机构资质和检测人员资格要求。

(6)相关法规,如:《劳动安全卫生实施令》、《作业环境检测法实施令》、《劳动安全卫生规则》、《四烷基铅中毒预防规则》、《有机溶剂中毒预防规则》、《预防电离放射线伤害规则》、《高气压伤害预防规则》、《特定化学物质伤害预防规则》、《粉尘伤害防止规则》、《石棉伤害预防规则》、《铅中毒预防规则》、《作业环境检测法实施规则》、《尘肺法实施规则》等。

3 日本职业病确定

目前,日本确定职业病范围的依据是劳动基准法和相关实施规则。职业病范围的确定与1947年《劳动基准法》的制定是同时开始的。当时,把附录中的第1号~第38号疾病列为职业病,疾病目录并非限定列举而是示例性的。

《劳动基准法实施规则》中关于职业病确定的第35条规定在1978年进行了彻底地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是对附表进行了修改、采用化学物质的大臣公告等方式,完善了职业病确定方法。修订后的职业病共分为9类,包括物理因素导致的疾病、化学物质等引发的疾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发的疾病、致癌性物质或致癌性因素或者在致癌性工序上工作引发的疾病等。1981年第8号公告、1984年第8号公告、1988年第8号公告、1996年第4号公告又把因超硬合金粉尘导致的支气管和肺部疾病、因在生产锌铬或铬黄工艺工作导致的肺癌、因从事邻联茴香胺工作导致尿道系统肿瘤、因接触24种化学物质的工作引发的特殊疾病等列入职业病。

从1970年至1980年,日本职业病新增人数由2.5万人增长至3万人,但此后开始减少,并跌破了1万人。2004年为7609人。

4 日本作业环境管理方法

量化有害物质浓度的方法有检测工人暴露浓度和检测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等2种方法。欧美各国一般多采用检测工人的暴露量并进行管理,而在日本除因外部放射线辐射检测辐射线量之外,对暴露量的检测没有做出规定,而是规定了企业负有只检测环境中有害物质浓度的义务。

在作业环境管理中,日本采用管理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在设定管理浓度时,考虑了许可浓度等数值、世界各国的限制状况和作业环境技术等因素,由专家委员会进行设定。但是,管理浓度中不含有许可浓度、TLV等中的时间概念,目的在于改善造成高浓度暴露状况。

根据作业现场环境的有害物质浓度,将作业现场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对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要求明显不同:(1)第1级:企业保持现有的职业卫生管理。(2)第2级:对企业内设备、设施以及作业方法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提出作业环境改善措施。(3)第3级:对企业内设备、设施以及作业方法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必须制定作业环境改善措施;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

劳动基准监督官在监察时,要确认企业有无实施作业环境检测及其结果,如属于第3级则要采取整改措施。企业必须迅速实施整改措施并要将结果向劳动基准监督官进行汇报。对采取整改措施迟缓且性质恶劣的将依法进行处罚。在改善作业环境时,可接受外部顾问的协助,也可利用改善设备所需费用的低利息特别融资制度。

5 中国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目前,中国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如下:

(1)职业卫生管理行政体制复杂

从建国初期一直到1998年,职业安全与卫生工作由原劳动部门进行统一管理;1998年机构改革后,原劳动部门承担的职业卫生监察职能划转至卫生部门;2003年,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等部分职业卫生职能又由卫生部划转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在调整职能分工,一些地区的调整工作进展缓慢,监管体制没有彻底理顺。存在如下问题:①法律制定和企业作业场所监管分别由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作业场所存在的情况不能快速在法律中予以体现。②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和竣工验收由卫生部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由总局负责,无法对企业进行系统、整体和全过程的监督。③职业卫生方面的统计由卫生部门和劳动部门负责,安全监管部门无法有效利用统计手段掌握现状。④一些地区尚未理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责,有效的监管体系未形成,这导致不能对地方安监局及时进行业务指导,影响相关工作的贯彻与落实。

(2)职业卫生法规不够完善,存在滞后现象

中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难懂,这不利于政府部门和企业的贯彻执行。同时,缺少用于指导和援助企业改善职业卫生的文件。如①与职业病防治法部分条款的配套规定尚未制定,妨碍了法律的执行。②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具体要求还未出台,该制度未能有效地实施。③政府部门和企业联手采取措施、提高职业卫生水平的计划尚不明朗。

(3)职业卫生管理人才不足

职业卫生管理涉及医学、卫生学、化学等专业知识,但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都缺少此方面的人才。

(4)企业职业卫生状况的基础资料不足

安全监管部门为了对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实施有效监督,需要及时掌握职业卫生资料,但工伤保险和职业健康体检相关数据由劳动部门、卫生部门管理,所能采取的手段较少。

(5)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职业卫生自主管理体制尚不完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数量不断急速增加;通过技术革新,原材料、生产工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政府部门也日益合理化。在此状况下,为提高职业卫生水平,构建和实施企业自主的职业卫生管理体制至关重要。但是,企业除专业人才不足外,还存在信息缺乏、对企业的指导援助体制尚不完善、中小企业缺少资金等问题。

6 对中国的启示

目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生产安全和职业卫生事故。日本也曾经历过类似的过程,有很多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1)进一步明确职业卫生管理体制。

①把2003年的职责划分进一步细化,明确安全监管部门和卫生部门的职责分工。企业从设立到作业场所全过程的职业卫生管理以及相关的法规完善应由安全监管部门统一实施。②尽快理顺中国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加快职责移接,并通过召开定期会议、下发通知等方式,强化对地方安全监管部门的指导。③构建畅通、高效的职业卫生监督信息网络系统,使监督机关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实施信息共享。④在安全监管部门设立职业卫生专门人员制度,录用医学、卫生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加速人才培养。同时,对职业卫生安全监管人员进行强化培训。⑤研究制定科学、高效的职业卫生分级监管方法。⑥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督技术支撑体系。

(2)完善职业卫生法规。

①研究制定保护企业、社会的《职业卫生五年规划》,并把其作为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级计划。②尽快完善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配套规章。③完善用于改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简化企业提高职业卫生水平的措施。

(3)建立职业卫生统计制度。

①构建企业定期向安全监管部门报告职业卫生信息制度。②定期将企业上报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予以公布。

(4)强化以中小企业为中心的企业自主管理能力。

①在努力完善可让企业有效实施风险评价的法规、指导文件的同时,还要强化对企业负责人的培训。②在企业内实施职业卫生专门管理人员制度。③设立和运营培养专职医生的大学院校,并在大企业、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等内部设置专职医生。④实施能够指导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注册职业卫生人员制度。⑤为确保提高和改善中小企业的职业卫生水平,实施在引进新机械、设备时的低利息融资制度。⑥实施国家资助部分活动费用制度,如中小企业在工业园区等集体开展改善职业卫生活动。

摘要:依据中日合作项目《加强中国国家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成果,系统介绍了日本职业卫生监管机构、法规、职业病确定、作业环境管理等。同时,结合中国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法规较滞后、专业人才不足、企业基础资料不全和自主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现状,提出了进一步明确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完善职业卫生法规、建立职业卫生统计制度、强化企业自主管理能力等建立健全中国职业卫生管理的对策和建议。本文对完善中国职业卫生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国,日本,职业卫生,管理,启示

参考文献

[1]中日政府间专项方式技术合作(JICA渠道)《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计划》项目简介.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2007,3(3):121~122

[2]恒川谦司,刘宝龙,南保昌孝等.中日合作项目职业安全卫生法规与标准体系研究初步成果.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2007,3(4):74~77

[3]陈卫红,陈镜琼,史廷明等.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4]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3

[5]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新.产业安全ハンドブック[M].东京:中央劳动灾害防止协会,2000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创新 篇10

班级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教育是慢的艺术, 教育是影响人的活动, 尤其需要先进的、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 其思想道德面貌, 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对学生的期望、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 无不渗透在班级管理之中。在新形势下,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中的班主任工作更是面临新的挑战, 一些班主任面对这种情况, 感到很困惑, 发出感慨: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新形势下的班级管理, 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作指导。“班级管理工作创新”, 意指创新班级管理体制和模式, 以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班级管理工作创新, 需要建立完整的、具备可操作性的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班主任应以“新、活、实”的教育艺术, 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创新。如何创新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呢?结合班级管理的方法创新, 笔者认为坚持这样3个原则, 将是很有必要的, 即全面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1 全面性原则

1.1 面向全体学生

班主任要对全班学生负责, 面向全班每位学生。在学生观上, 要确立一种指导思想:即坚信只要是正常的学生, 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教育, 都可以使他们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 其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 要注意覆盖全班学生, 不能有所偏护。

1.2 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

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 往往会使用就事论事、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会产生2个问题:一是使工作被动, 且显得无头绪, 会使班主任“南征北战”忙着补漏洞;二是容易使学生产生对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怀疑和敬佩心理的消退。

如能提前做到审时度势, 及时从方方面面给予其指导, 通过打“防疫针”的方法, 消除其产生“疫菌”, 至少可以降低“疫菌”滋生的几率, 从而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 达到指导效果。中小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比较好的一种方法是“全天候服务”, 其也就是本着这个宗旨而提出的, 当然这更需要班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和细致周到地工作。

1.3 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

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 首先要对事态的开始、发展、结束进行全程的了解、熟悉, 其次才是对事态的全程进行指导, 了解、熟悉是全程指导的必要条件。班主任在处理一些事件时要注意这一点。有时事态的发展会出现波动性、反复性, 例如, 学生之间的冲突, 班主任一般是在了解情况后, 批评教育错误的一方, 对双方晓之以理, 并阐明利害关系, 解决二者之间的冲突。这样看似问题解决了, 矛盾也没有了, 然而, 在现实中经常会出现双方因上次冲突中受益、受害的不均匀, 而在下次小摩擦中, 点燃导火线, 使得原本无所谓的小问题演化成冲突的情况出现。所以, 班主任在处理突发事件时, 要真正做到全程指导, 也应常使用发展的目光对待事态的发展, 事后要做进一步的摸底工作, 类似商业中的“售后服务”。这样一来, 解决问题就可以说比较完美了。

2 灵活性原则

2.1 保持指导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

一个班集体的建设, 是班主任在一个既定的目标下坚持不懈地按计划工作后逐步完成的。同样, 对班级进行指导研究也是如此。因此, 无论在一个阶段计划的实施过程中, 还是在具体的不同阶段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中, 都应保持指导工作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尽管实际情况千变万化, 随时会出现新的任务, 然而有经验的班主任能把新的要求和任务纳入原来的计划中, 保持工作计划安排的稳定性, 坚持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2 坚持富有灵活性的指导方法

灵活性的指导方法具体可着重针对个性特征和形式与内容2个方面进行不同的指导。

(1)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因此班主任在指导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 不能一概而论。例如, 对特殊学生、家庭经济拮据或家庭破裂的学生, 一般宜采用温和的方法, 多用心理战术, 这样他们容易接受。这类学生, 多数个性特征鲜明甚至怪异, 采用常规方法往往效果不明显。

(2) 对于不同的形式与内容要进行不同的指导, 并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年级的变化而变化。例如, 生活指导等贯穿于学生的整个求学阶段, 那么在连续数年的学习中能不能一竿子插到底呢?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学生也在不断变化, 正确的做法应是根据学生认识的程度和可接受的形式加以贯彻, 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因此, 在具体操作中要求班主任灵活处理, 而不能无视新情况, 否则, 就会造成指导工作杂乱无章, 难以常规化, 更谈不上通过指导以求逐步提高了。

3 创造性原则

传统的指导模式有其局限性, 它主要通过硬性灌输、规定要求的形式出现,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片面理解的境地。因此, 长期以来, 就把学生囿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了。针对这一实际情况, 班主任指导工作的落实要注意方法, 不能生搬硬套, 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要追求个性, 并让个性充分自由发展, 具体可从这4个方面加以创新。

3.1 组织活动创新

组织活动一般是班主任统管下的经验会, 如班会、座谈会等, 这种形式最不利于学生个性及优良品质的发展, 长此以往, 学生几乎变成了“容器型”学生。为了克服这种活动形式的弊端,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可以先适当指导, 让学生搞活动, 再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群体智慧和优势组织活动。

事实证明, 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 丰富新颖, 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在这种情况下, 班主任若再加以指点, 寓教于乐, 就一举两得了。当然, 组织活动的创新可从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 不能呆板、单调。

3.2 指导模式创新

有关指导模式要与学生的学习同步, 但没有严格的界限, 有很多指导模式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中, 如学习指导、心理指导、生活和消费指导、专业指导、职业生涯指导等。

对于如何在常规指导模式前提下, 进行有创意、适合时代特色、符合专业特点的创新指导班级管理, 我们通过各种方法、途径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尝试指导后发现班主任工作必须要抛弃“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被动工作思路, 要深入班级到学生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模式的创新在于方法的创新、手段的优化。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和效果。

3.3 制订制度创新

很多班级都采用“百分制”的形式来管理学生, 条条框框定得比较细, 奖惩分明, 这当然是一种比较细致、全面的管理方法, 但这种形式也有其局限性, 一次错误或过失将导致扣分。对于荣誉感不强的学生扣分次数多了, 时间长了, 就会处于麻木状态, 这样这种制度的效果就不明显了。因此, 制订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 并加以管理。各种制度很多, 如能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分析和制订, 就可以增加制度的灵活性, 提高它的实效性。

3.4 评价标准创新

评价是班主任和学生在日常相处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衡量和评判的手段, 但一般评价方式各不相同, 有的评价结果甚至相差甚远。诚然, 我们不否认绝大部分的评价有其客观公正的标准或条例, 通常就以这些标准或条例为准绳。在实际工作中, 如要评价一位学生的好坏, 往往看其是否经常犯错误, 是否遵规守纪。当然, 这种方法有其正确的一面, 但其与全面、客观地评价一位学生是不配套的。在学生中, 就有一些有着独特优点的学生。比如, 某成绩差的学生技能特好, 某很丑的学生心灵很美。所以, 我们可从其优势入手, 加以引导。因此, 评价学生不能一刀切, 要以全新的观点客观地评价学生。

曾经荣获诺贝尔奖的温伯格教授说得好:不要安于书本上给你的答案, 要去尝试下一步, 尝试发现有没有什么与书本知识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 往往是区别优劣的标准。班主任要经常引导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动脑, 把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出新问题, 开展研究, 进行实验, 去发现新的东西,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创造力匮乏的民族意味着其缺乏最根本的竞争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 它们需要长期的教育与培养。职业教育阶段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时期。研究显示, 开展创新教育应注意这几个方面:在培养模式上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教育方法上全面推广启发性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性活动,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强化民主性原则。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创新将有利于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全面的业务能力、过硬的文化素养、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医德医风的专业技术人才。蒉

摘要:在新形势下,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班级管理工作创新, 需要建立完整的、具备可操作性的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班级管理工作创新, 坚持这样3个原则, 将是很有必要的, 即全面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班主任应以“新、活、实”的教育艺术, 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创新。

上一篇:人流术后大出血护理下一篇:会计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