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标本的质量管理

2024-08-26

输血标本的质量管理(精选八篇)

输血标本的质量管理 篇1

产生较高的促进作用, 很多情况下输血治疗是必不可少且无可替代的。但是输血在可以治疗患者同时, 也会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有的情况下还较为严重。为了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 必须正视输血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按照相关对策进行合理规避。

1 输血存在的风险

1.1 输血反应

患者所输注的血液或是血液制品所产生意外不良反应, 均可以称作输血反应, 其发生率大约到达1.65%。输血反应可以分成溶血性反应、败血性输血反应、过敏性输血反应、发热性输血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性免疫抑制和其他类型的输血反应。

1.2 输血传播疾病

输血传播疾病主要指献血者所捐献血液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经输血导致受血者被感染从而产生疾病, 例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输血属于传播艾滋病病毒主要途径之一。其所具危险性和输血量、输血次数具有正相关性。输血后产生的肝炎, 例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具属于较为多见的输血传播性疾病, 其发生率达到2.4%~27.6%, 往往和输血量、输血次数具有正相关性。孕妇由于输血而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情况最容易导致胎儿在宫内有感染症状, 使得胎儿发生畸形, 有的甚至发生死亡情况。骨髓移植患者由于输血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 其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疟原虫感染会出现无症状疟原虫携带现象, 在输用了此类血液情况下会出现输血后疟疾现象。目前还发现一些和输血安全具有相关性的病毒, 例如TTV病毒、SEN-V病毒、新克-雅氏病毒、SARS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1]。

2 输血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制度缺失

目前, 医学水平进步还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局限性, 例如很多病原体HIV、HBV等在机体中还处于“窗口期”, 即便此状态下供血者进行血液检验显示阴性, 仍然具有输血后出现感染病毒的概率;而且, 因为试剂灵敏度不具有完全准确性, 在检测过程中往往都会有漏检概率出现, 所以, 通常意义上并不存在绝对安全性血液。为了能够尽量减少输血风险,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了临床输血指征, 对于没有必要的输血需要坚决予以杜绝;规定用血机构需要有完善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临床输血所涉及到的技术问题进行指导, 监督管理整个过程, 并对其疗效和质量评估予以负责, 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在临床应用中, 有一些临床医师未能够充分了解输血风险, 未严格区分输血指征, 亦未准确选取合理的血液成分, 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前提下, 往往会发生输入“保险血”、“营养血”和“人情血”等并不合理的输血情况;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通常无法正确履行自身职责, 其监督管理职能并未有效行使。因为不具有较为权威的监督管理机制, 临床工作中用血基本是放任。

2.2 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

在实际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中, 其管理人员通常都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 缺乏高水平合格技术人才。而且有很多医院并未设立专职予以管理的工作人员, 即便设置专职管理工作人员, 大部分也是由于年长、体弱而自其他岗位进行调整来的护理等专业人员, 并不具有较高的临床输血能力及知识水平。因为并不具有专职机构, 且管理人员不具有较高素质, 导致无法将管理职责落实到实际当中, 临床输血技术无法给予科学性、合理性的指导和实施。

2.3 缺乏用血硬件设施

很多的医院血库均未设置专用房屋, 其设备并不充足, 而且部分医院未设立专用储血冰箱, 有的还会直接予以家用冰箱进行储血。输血科 (血库) 在建设中缺乏积极主动性, 致使其发展较为缓慢, 严重落后于卫生部要求, 对临床医学及输血技术发展进步造成了严重影响。

2.4 缺乏严格临床用血管理水平

在临床用血中并不具有规范化, 成分输血具有较大误区, 没用合理的临床用血规划, 未储存血液和血液制品,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医师并未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 经常会出现人情输血、安慰输血等现象。致使医院要血大量增加, 而且血站处于被动要求送血状态下[2]。

2.5 缺乏临床用血规范化

缺乏全面严格的输血前交叉配血制度及化验检查措施, 未予以完善的输血结果记录, 输血台账未合理登记, 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血样采集、保存以及血袋处理, 而且医疗垃圾未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3 输血质量管理及安全对策

因为输血能够使血液直接滴注到人体内, 所以其血液质量需要严格按照规范予以把关。禁止自采血的应用, 需要经血站统一配置供血才可以确保临床输血质量。在临床输血应用管理中, 输血科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责任心, 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予以执行, 保证用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3.1 抓好血液质量管理

对于输血人员、技术, 所应用药品器材、仪器设备以及时间等均需严格管理。确保基础质量必须要以工作人员所具有质量意识为基础, 将质量教育归纳到单位继续教育当中, 与输血专业理论进行结合性学习应用, 每一袋血均需对患者进行高度负责, 以此态度进行血液输入, 以质量教育为基础, 综合医德教育、法制教育等, 确保工作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3.2 全面实施无偿献血制度

应采取合理措施自低危人群当中发展无偿献血者, 并吸引健康无偿献血者再次进行献血, 由此来确保输血的安全性。有资料显示, 个人自愿无偿献血具有91.16%的合格率, 集体组织, 75.94%, 家庭亲友互助65.84%, 显示自愿无偿献血者具有更高的血液合格率, 能够确保较高的血液质量。

3.3 保障法律法规应用

临床中, 医务人员不止需要具备较高技术水平, 还应该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一部分差错事故、医患纠纷的出现都是由于医务人员法规观念不强, 而且服务态度较差。确保临床用血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避免出现医患纠纷和差错事故, 医务人员需及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输血科工作人员需确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应用到工作的每一环节, 将工作中的每项原始记录都进行严格检查并归档备查, 避免出现医疗纠纷[3]。

3.4 提高综合素质

在进行输血工作时, 输血科工作人员在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熟练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应该具备严谨的科学观念, 要求对病人具有高度责任感, 工作中一丝不苟, 具有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所以, 工作人员需持续性的学习了解基础理论以及专业化知识, 工作中善于思考, 对所出现问题予以分析理解, 积累相关经验, 计算掌握新型输血知识, 有效增加自身素质。

3.5 规范临床输血

医院需要设定规范化工作流程。按照规定进行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检测Ig G血型抗体, 检测患者红细胞ABO血型、Rh (D) 血型, 交叉配血。通过合理措施定期对血液进行检测, 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张艳.浅谈临床输血质量管理[J].求医问药, 2012, 10 (4) :23-25.

[2]朱梦伟.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36) :342-343.

输血科标本管理制度 篇2

1、临床科室必须派医护人员送标本,家属及其他非医务人员不得送标本。

2、标本送到输血科后由送标本人在标本登记本上登记,内容包括:病人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抽血人、抽血时间、送血时间、送标本人签名。

3、输血科接收标本时,必须核查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上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是否一致,核查无误后接收人签名,若有疑问,立即通知临床科室,标签空白的标本立即退回临床。

4、标本拒收准则:

(a)由非护士(病人或其家属、护工等)送达的标本。(b)试管上未标明病人姓名、床号、住院号。

(c)交叉配血申请单上未注明病人的血型(病人刚入院未做血型除外)

(d)交叉配血申请单上未标明血液制品的种类或数量。(e)保存期超过输血前三天的标本不能用于交叉配血。(f)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标本溶血(溶血性贫血除外)。(g)申请单上无医生签名。

5、输血科接收标本后根据用血日期将标本编号,并将标本按急诊、治疗、手术备用、预约四类分类存放,分别处理。

6、实验前必须观察标本有无溶血、长菌等异常现象,标本有异常立即通知临床重新抽血。

7、必须是三天以内的标本方可用于配血。当天的标本配血后放入当天的标本架的相应位置,以前的标本还回原标本架的相应位置。

输血标本的质量管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的输血病例800例。该组患者中, 男560例, 女240例;年龄范围18~45岁, 平均年龄 (25.3±2.3) 岁。全部患者均符合输血指征, 输血申请单填写完整、规范, 达到输血标准[1]。

1.2 选用的试剂、仪器

血常规检查采用Sysmex生产的XE-5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采用法国生产的stago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APPT) 进行检测。所有试剂均为仪器厂家提供的配套试剂, 各个项目检测前均完成了室内质控检测, 质评效果全部位于优秀范畴。

1.3 方法

对红细胞、血浆类等进行疗效评价, 然后综合这几种小指标的疗效评价, 对内外科量化分析管理前后的总的效果进行对比。以输血申请单、申请血液品种及使用时间为依据, 对病例进行分类、排序, 可分为红细胞类 (含全血) 、血浆类 (含冷沉淀) 、血小板类。同时, 再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为依据对本次实验的输血效果评价分析程序进行制定, 并根据输血品种不同进行相应的疗效评定[2]。

1.3.1 血小板类的疗效评价

输注后1 h与24 h,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 比较输血前后的血小板 (PLT) 计数。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的判断:临床表现得到改善、止血效果良好或显著;血小板计数升高程度则是评价其疗效的参考依据[3]。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的判断:以输注1 h与24 h的血小板计数为参考依据。若输注后1 h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但24 h的血小板计数则出现急剧下降, 说明血小板被消耗或破坏, 输注无效;血小板计数升高指数用CCI表示, 血小板回收率用PPR表示, 若输注后1 h CCI>10, 则表示输注有效;若输注后24 h CCI>7.5, 输注有效;输注1 h PPR低于30%或24 h PPR低于20%, 血小板输注大多无效[4]。

1.3.2 血浆类的疗效评价

输注后24 h, 对患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查, 比较输血前后纤维蛋白原 (FIB) 、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酶时间 (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的变化情况[5]。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主要是为了补充凝血因子, 进而起到止血作用。血浆输注有效的判断:临床表现及凝血全套时间均得到有效改善, 凝血酶原时间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低于正常对照值1.5倍[6]。除了可以治疗甲型血友病及血管性血友病外, 新鲜冰冻血浆还可作为纤维蛋白原的补充源。正常血浆纤维蛋白原的浓度<2~4 g/L, 在受到多种原因影响而发生凝血障碍时, 尤其是纤溶, 纤维蛋白原浓度如果<1 g/L, 应立即输注8~10单位的冷沉淀, 即可补充2 g左右的纤维蛋白。

1.3.3 红细胞类的疗效评价

输注后72 h内,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 对比其输血前后血红蛋白 (Hb) 浓度及红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从理论上讲, 1U (即200 m L) 全血或红细胞制品, 输注给血容量为4 L的患者, 输入的红细胞中, 约20%滞留于肝脾组织, 剩下部分则全部进入到循环血液, 此时患者血红蛋白则大约升高5 g/L (即20 g/L) [7]。

1.4 统计评价

对病历中输血后在有效时间内的实验检查结果和输血有效理论值进行对比, 判断两者是否相符。若符合, 则表示输血有效, 反之则无效。对于不符合者, 既要做好记录, 也要及时告知临床主管医生, 并进一步了解其症状有无改善, 若有改善, 则表示输血有效;改善不明显或无任何改善, 则表示无效[8]。对该次实验中的无效分数进行统计, 并和临床共同分析无效原因, 并对各临床科室与医务人员输血效果有效率进行记录、统计、分析, 将全部报告上报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 (%) 表示,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内外科系统输血疗效评价统计情况

在该次研究中, 输血前共800例病例具备输血指征, 370例为内科病例, 约占46.3%;430例外科病例, 约占53.8%。实行量化分析管理后, 内外科的输血疗效均较之前有了显著变化, 见表1。

2.2 量化分析管理前后的效果对比

实行输血疗效评价后, 470例输血病例中, 仅有55例无效输注, 约占11.7%, 与实行前比较, 输注有效率上升了15.6%, 见表2。

注:与执行评价管理前比较, P<0.05。

3 讨论

现阶段, 临床还无法确保血液绝对安全, 而国际上对临床输血适应证标准引入日趋严格。卫生部已于2012年8月1日废止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试行) 》, 故各医疗机构也逐步推行成分用血, 减少全血不规范使用事件。之后,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正式施行, 提高了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与监督管理的要求。鉴于此, 该院输血科对输血申请单的审核更加严格, 严把输血指征关, 并在院内全面实施了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等措施, 以促进输血管理的有效性。

从表1可看出, 实行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管理后, 内科输注有效率高达86.3%, 较之前的73.3%提高了13%;外科输注有效率高达90.0%, 较之前的72.2%提高了17.8%;总输注率有效率为88.3%, 较之前的72.7%提高了15.6%。综合来看, 实行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管理后, 对提高输血输注有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曾有报道[8]指出, 对医院内外科输血情况进行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管理后, 内科输注有效率可高达85.2%, 外科输注有效率可达86.3%, 总输注有效率可高达85.4%。该次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无异, 甚至各个指标均略优于文献观点, 这不排除与该次选取病例数量有关。由此可见, 在医院建立可行性高、考核方便的输血疗效评价机制, 能够促进临床输血的科学化管理, 提高临床用血的合理性、科学性与有效性。

在表1中, 不管是评价管理前或评价管理后, 内外科室系统间的输注有效率基本相差不大, 但我院还是与各临床医生进行了沟通, 对输注无效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结果发现, 内科系统无效输注的原因主要是长期输血者的家人未进行检查或反复输血, 导致迟发型溶血反应与免疫因素的血小板输注无效。外科系统主要是由于病人出院或急诊用血等, 未能及时送检相关的检查项目, 也未能按时进行疗效评价。为此, 该院定期统计与分析各科室输血疗效评价, 并及时上报统计分析结果给输血管理部门, 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 大大提高了输血监管部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 临床合理用血是为了使真正需要输血的病人得到血液供给。在输注与治疗期间, 必须及时对相应指标进行检测。在输血管理中采用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的方法, 能够提高临床合理用血的有效率, 对临床输血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原, 周卫东, 潘明亮, 等.输血疗效评价量化分析在输血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3, 26 (8) :167.

[2]张普山, 叶汉深, 钟彩霞.全程管理的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中国输血杂志, 2013, 26 (7) :677-678.

[3]谭斌, 工立新, 张雄石, 等.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加强输血科管理[J].华西医学, 2010, 25 (7) :1352-1354.

[4]陈兴智, 许建荣.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及输血资质评审现状与对策[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3, 26 (10) :735-737.

[5]李喜莹, 赵维齐, 赵国华.完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北京医学, 2010, 32 (8) :684-685.

[6]孙定河.3460例临床用血的科学合理性分析.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 (4) :405.

[7]舒象武, 李碧娟.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0, 12 (2) :183-185.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篇4

1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责权不分, 输血风险控制缺失

医学科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某些病原体如HIV、HBV、HCV在机体内存在“窗口期”, 此时供血者检验为阴性, 仍存在输血后感染病毒的可能;同时, 由于试剂灵敏度的问题有时漏检难以避免, 因此, 可以说没有绝对安全的血液。为了尽可能降低输血风险,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对临床输血指征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坚决杜绝不必要的输血;规定用血机构必须设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 负责临床输血的技术指导、监督管理、疗效和质量评估, 确保输血安全、合理、有效。但是, 在实际工作中, 不分临床医师对输血风险认识不足, 没有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和正确选择血液成分, 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 常常出现输“保险血”、“营养血”和“人情血”等不恰当的输血现象;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能够履行的职责很少, 没有很好地行使监督管理职能。由于缺乏权威性监管机制, 临床用血几乎处于放任状态。

1.2 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人员以低学历、低职称为主, 合格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相对短缺。很少有医院设立专职管理人员, 即使有专职管理人员, 也多为因年长、体弱从其他岗位调整而来的护理或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临床或输血技术说平偏低[1]。由于缺乏专职机构, 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管理职责往往难以落实, 临床输血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以及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等均难以开展。

1.3 医院临床用血相关硬件设施不足

绝大部分医院血库没有专用房屋, 设备简陋, 有的医院没有专用储血冰箱, 甚至使用家用冰箱储血。输血科 (血库) 建设和发展缓慢, 与卫生部要求不相符, 影响了临床医学和输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2]。

1.4 临床用血管理不严

主要表现在临床用血不规范, 成分输血存在误区, 不做临床用血计划, 不储存血液及其制品, 临床医师输血适应证把握不严, 人情输血、安慰输血时有发生。这导致医院一袋一袋的要血, 血站只能被动按照要求送血。

1.5 临床用血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输血前交叉配血和化验检查不全, 输血记录单记录不全, 输血台账登记不全, 血样采集、保存和血袋处理不合要求, 医疗垃圾处理不符合要求。

2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对策

2.1 强化法律法规意识

临床输血管理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树立法律法规理念, 并组织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从事临床输血的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相应法规, 并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制度。

2.2 规范临床输血行为

应向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输血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 建立规范化的操作流程。每周检测血型鉴定试剂的抗体效价, 交叉配血试验检查Ig G血型抗体试剂每周进行检测, 对患者红细胞ABO血型鉴定进行正定型和反定型、Rh (D) 血型鉴定, 交叉配血试验两人互相核对签字, 节假日或夜间一人值班时, 自己核对结果并开展和加强室内质量控制工作。要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的血型室内检查工作。

2.3 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流程

要遵循PDCA等质量管理原理,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方案和流程, 合理设定质量控制目标, 制定质量控制方案, 定期对临床输血质量进行检查,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及时整改, 为临床输血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逐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2.4 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必须注重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每年都要制定包括培训内容和考核评价在内的培训和教育计划, 使工作人员掌握临床输血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 明确每个人应当承担的职责, 使之能够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关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保证科室质量目标的实现[3]。工作人员要与医护人员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主动深入到临床科室主动征求意见并及时改进工作;要与相关部门联合召开会议, 相互听取意见, 研究整改措施, 逐步提高临床输血工作质量, 以最大程度地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2.5 注意原始记录和资料的保存

和临床输血质量有关的记录和资料包括:血液出入库记录、血型鉴定结果记录、交叉配血结果记录、冰箱温度记录、血液质量观察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记录、交接班记录等, 书写时必须遵循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溯性的原则。这些资料是已经完成的活动达到的结果的客观证据, 必须按照要求保存10年。因为一旦发生医疗纠纷, 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举证倒置的规定, 如果没有很好地保存和临床输血质量有关的原始记录和资料, 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关键词:输血,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黄开荣.输血科 (血库) 建设的思考[J].江西医学检验, 2006, (3) :173.

[2]焦伟, 杨起, 秦岭等.广西部分医院输血科 (血库) 硬件建设情况分析与对策[J].卫生软科学, 2006, 20 (4) :372-373.

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分析 篇5

1 对受血患者展开血液性传染病检测, 避免后期出现医疗纠纷

虽然输血属于临床治疗和抢救工作的重要手段, 但血液制品存在特殊性, 很容易有一些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隐藏其中, 如HIV病毒等。若将含有感染性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 不仅无法实现治疗效果, 反而还会给患者造成难以治愈的损害。因此, 在用血前应对患者进行HIV、HCV、HBV等病毒检测, 避免在后期出现医疗纠纷[1]。同时, 目前所用血液很多来自血站, 供血单位会对献血者予以严格筛查。除此之外, 在输血时, 医生应对受血者展开相关检测, 保证输血安全性, 同时促使一些无临床症状表现的病毒携带患者得到有效诊断与及时治疗。同时, 潜在传染源的发现可为医务人员开展诊断与护理工作时提供操作隔离保护依据, 避免出现自身感染问题, 同时应对医疗器械展开严格消毒, 防治交叉感染等问题发生。

2 对输血适应证予以严格把握, 尽量控制输血率

输血即刻在临床治疗与急救中发挥重大作用, 然而同时也会引发一些并发症及患者不良反应。因为检测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 有时血液检测结果为阴性, 但因为部分疾病还属于“窗口期”, 很难准确检测出来, 因此有时血液检查也不能将疾病感染完全排除。因此, 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 对可以不输血患者坚决不输, 当患者必须输血时, 则应遵循最小限度输血原则, 对于择期手术患者尽量使用自身输血方法, 同时对成分输血加以有效利用, 以便将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最大限度降低。

3 对血标本进行严格检验

在采集血标本与运输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相关要求进行[2]。采集血标本前, 应严格核对输血申请单、患者姓名和患者实际情况, 保证输血申请及患者情况相符, 保证输血申请单资料齐全, 血标本可对患者当前免疫情况准确代表。在对配血试验所用血标本进行采集时, 应保证采集时间在3 d以内, 抽血完成后对试管进行准确标记, 避免血标本出现溶血或稀释现象。同时, 接收血标本人员同样要认真核对, 做好接收登记工作, 在2~6℃冰箱中保存血标本, 并对贮血并向温度加以记录, 做好相应消毒工作。在展开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时, 应对输血申请单予以认真查看, 保证无误。取血人应在认真核对血标本情况后签字取血, 在2~6℃下保温并展开及时输注。

4 在血型鉴定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

4.1 ABO血型鉴定

在输血前常规检验中, 对ABO血型展开准确鉴定是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也是展开交叉配血工作的前提。在ABO血型检验工作中所用标准血清需要具备国家批准的生产文号与购回后自我检定记录, 同时需保证在血清有效期内[3]。在试验中应严格根据相应操作规程展开检验, 特别应对血球和血清比例加以注意。对于具有特殊疾病患者如蛋白异常或肝病患者, 在血型鉴定时以洗涤红细胞最佳。同时, 在进行血型鉴定时应展开正反定型, 发挥质控与相互验证作用。在ABO血型正反定型中, 正反定型不合包括4种类型:正定型不合、反定型不合、血浆或蛋白质异常、其他原因所致不合等。若有正反定型不符现象, 则需对全部血液展开重复试验, 保证标本准确、所用试管无污染。同时应对血型抗体抗原减弱或缺失、ABO亚型存在与否加以注意。

4.2 Rh血型鉴定

Rh血型是人类血型中较为复杂的血型系统, 具有多态性特征, 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和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正常人体血液中无Rh天然抗体, 有再次输血、输血史或妊娠史患者有可能出现免疫性抗Rh体, 因此应加强Rh血型的常规检测, 同时在定型时应严格根据试剂说明书展开操作, 确保血型鉴定工作安全可靠。

5 严格进行交叉配血

在实验室中进行交叉配血时, 需严格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展开操作。“严格交叉配血”指的是所用方法可成功检出具有临床意义、与ABO不相容、ABO系统之外的抗体。在实验室展开交叉配血实验, 是患者输血安全性加以保证的必要试验措施, 可将血型降低中可能存在的所有错误及时发现, 可以确定不规则抗体的有无。现阶段, 凝聚胺技术[3]在诸多医院血库中获得常规应用。

凝聚胺技术属于多价阳离子溴化己二甲胺多聚物, 可对肝索予以中和, 溶解后可形成诸多正电荷, 对红细胞表层的唾液酸中所带负电荷予以有效中和, 促使红细胞Zeta电位有效降低, 促使红细胞易于彼此接近, 同时在离心力作用下诱导红细胞出现可逆非特异性凝聚。在反应体系内, 地理子介质可对抗原与抗体间反应发挥促进作用, 如果反应时有Ig G分子和红细胞形成直接大桥, 待非特异性红细胞凝聚消除后, 抗原与抗体反应下所致特异性凝聚单独存在。因此, 在展开交叉配血过程中, 应在对献血者与患者血型准确鉴定基础上, 将凝聚胺和盐水法有机联合, 如有必要补充应用其他方法, 将交叉配血结果相互印证, 保证交叉配血工作的高度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朱纯刚.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探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 :373-374.

[2]高乐俊, 王树诚.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及应用研究.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2, 4 (2) :48-49.

病理大体标本的制作及管理 篇6

1 大体标本的选择

标本主要来自临床送检的病死动物尸体, 首先要由有经验的病理教师选择, 看标本是否可用于教学, 分清动物种类、病种、病变类型, 及时将标本固定于10%的福尔马林。据标本的大小、厚度确定固定时间。待标本固定彻底后, 立即进行标本的制作。

2 材料的选择

制作标本的材料很多, 但笔者认为最好用直径在3~4mm的玻璃棒作支架, 使用透明玻璃专用标本缸, 采用白色尼龙缝合线固定标本, 玻璃封盖胶密封。选择新鲜的无沉淀的中性10%的福尔马林液为固定液。

3 标本的制作方法

(1)首先准备好酒精灯、帆布手套、标本缸和玻璃棒,视所要制作的标本大小选择好标本缸, 在酒精灯上折好玻璃棒支架。(2)选择好预制作标本的观察面, 用尼龙缝合线将标本固定在支架上, 缝合时要将缝合线缝埋在标本内,不可暴露在标本病变的切面上。(3)将固定在支架上的标本斜放进标本缸内, 标本缸可以是方形、圆形,标本缸要大小适宜, 以免影响病变的观察。然后向缸内注入固定液,液面至少要超过标本上缘2cm。(4)将标本缸上口、四周用纱布擦试干净, 再用玻璃胶封口,封口时玻璃胶不要涂抹太厚, 否则会影响粘和度。(5)在封好标本缸的正面右上角, 贴上标本名称标签。

4 大体标本的管理

4.1 管理基本条件

根据拥有的标本数量购买带有锁具的标本柜, 必须有可放置标本柜的标本室和标本观察室。标本室除摆放标本柜外, 要留有一定空间, 供教师讲解和学生观察。

4.2 标本的基本管理

标本室要有专人管理, 标本室的标本要按动物、系统整齐摆放在陈列柜中,按顺序排开,贴上编号, 使学生容易观察学习。平时将标本柜锁好,定期打扫卫生。上课前按教学实习的顺序将标本摆放在实习标本台上。管理人员对所有大体标本要随时掌握教学使用情况及标本的损坏情况, 以便及时更换,补充损坏的标本,保持标本室、标本柜及标本的整洁,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5 经验总结

血液标本的采集和质量控制 篇7

1采血前准备

采血前,医师应该向患者告知注意事项,包括空腹采血、检测血脂前3d不食用高脂肪食物、停服对检验项目有影响的药物等。

2采血部位

静脉采血常在肘部、碗部或手背静脉,婴幼儿可在颈外侧静脉。若患者手臂上有输液装置,应在其对侧手臂采血,若两侧都有输液装置则应该在输液装置的远端采血,绝对不可从输液管内取血。血细胞计数最好采静脉血,若是新生儿、婴儿确实采静脉血困难,可以采毛细血管血,视婴儿大小可以采无名指指端、拇指、足跟,穿刺深度要适当,切勿用力挤压。血气分析可以采股动脉。

3采血体位

住院患者应当卧位采血,门诊患者应取座位,因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的分布,如站立5min可使血脂浓度升高5%,15min升高16%,站立采血时对血清钾、钙、磷、铁、TP、ALB、ALT、AST也有显著影响。

4采血时间

WBC计数时早上、中午、夜间波动范围较大,1d内高低值可差1倍。因此建议住院患者在早上6:00~8:00采血,门诊患者则很难固定时间,但是下次检查时应按上次检查同一时间进行,这样结果更有可比性。用作生化、免疫、凝血功能等检测的血液都应该在早上或上午采集空腹12h后的静脉血。急症患者可以随时采集血液,但在报告结果和临床医师读结果时都应注意,并在化验单上标明“急症采血、餐后”等字样。心肌梗死的血清学检查应及时采血,因为这些生化指标大多在发病后2h就开始升高,8~24h达峰值,2~4d恢复正常(LDH除外)。所以及时采血检查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和心肌再灌注疗效的判断都有重要意义。成年女子激素水平的检测应按检验项方法要求时间采集。用作血培养时应在患者发冷发热时或发冷发热前30分钟采集最好[1]。

5避免抗凝血凝固

抗凝血凝固是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最多见的不合格标本,约占不合格标本的50%,检验人员自己采集的血液也偶尔凝固,应该引起特别重视。

5.1抗凝剂的选择和比例

应按操作规程的规定使用,参考范围是根据操作规程设定的[2]。EDTA-K2或EDTA-K3用于血常规抗凝;枸橼酸钠用于血沉及血凝检查,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用于血沉检查按14比例,用于血凝检查按1:9比例;肝素用于血气分析抗凝。我们应当严格掌握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其比例高或低都会影响标本的质量[3],既要避免抗凝剂比例过低引起凝血,也要避免抗凝剂比例过高影响检验结果。

5.2采血时如有需抗凝的标本应先注入抗凝管,注入后迅速来回搓动或颠倒混匀,且不可用力振荡以防溶血。抗凝血凝固多是因为抗凝剂比例选择不当,未充分混匀,采血时不顺利在注射器里就有小凝块造成。这时应当重新采血,否则将无法发出报告或出现检验结果“危急值”,误导临床诊治。

6避免溶血

溶血也是我们常见的不合格标本,很多指标在血细胞中的浓度比在血清中高很多倍,特别是LDH、钾、胆红素、转氨酶等。造成溶血的常见原因有采血用具不当针头过细、压力过大或注射器漏气,将血从注射器推倒试管中时用力过猛,速度过快或不取针头直接注入试管中,血细胞受外力而溶血;血液采集不顺利,断断续续,时间较长,血液已在试管中有小凝块;混匀抗凝剂时用力过猛;试管不洁净。

7血液标本的运输、储存和处理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到检验科,并尽快处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会越高。不能及时检验时血样应密封、低温保存,但要注意有些血样不能冷冻:如做形态学检查的抗凝全血,蛋白电泳、Apa、Apb、胆固醇的血清或血浆。血样应竖直放置、避免晃动。

规范的标本采集、运输和处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首要环节,这不但是检验科的事情,也需要临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应当加强与临床的联系,共同促进检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惠平,王金良,周贵民,等.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化要求[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5):312-314.

[2]严丽华.邱方城,潘云军.检验标本的采集和质量控制[J].微循环学杂志,2005.15,(4):141-142。

标本质量对护理干预的影响对比 篇8

1.1 一般资料

将6年来1 6 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收集样本组与常规收集样本组, 其中护理干预组82例, 男50例, 女32例, 平均年龄65岁;常规收集样本组78例, 男46例, 女32例, 平均年龄68.5岁。2组患者均采用相似药物治疗, 并且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收集的标本内容包括静脉血液、动脉血液、尿液、脑脊液、粪便, 其中护理干预收集样本组共收集各类样本2 9 1例, 常规收集样本组共收集各类样本287例, 最后, 组织本科室临床医生和工龄长、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对比分析2种护理方法对标本质量的影响。

1.2 方法

(1) 选择工龄在4年以上, 学历大专以上, 工作经验丰富, 善于与患者沟通的护士为责任护士。 (2) 参与护理干预组的护理人员主动去检验科咨询有关收集样本的注意事项, 利用互联网平台搜索及收集与患者标本相关的文献, 内容包括血液抗凝剂的正确选用、检查项目与血量的多少、患者状态及服用药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溶血标本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急诊患者标本的采集、细菌培养标本的收集与运送, 其他特殊检验项目标本的收集与运送。通过以上方法获取信息后, 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讨论, 最后由护士长制定成规章制度。 (3) 参与护理干预组的护理人员严格按规章制度的要求采集、收集、运送患者样本至检验科并作好详细记录。 (4) 常规护理组患者标本按常规方法收集后, 运送至检验科, 并作好详细记录。 (5) 以上样本由临床医生按病情需要开出检验申请单, 护理人员采集、收集、运送标本到检验科, 对标本拒收原因、检验结果对疾病诊断、监测的意义评价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种护理方法收集的样本被检验科拒收情况

常规护理组共拒收标本18例, 占6.2% (18/287) , 其中血常规4例, 拒收原因有标本量太少、血液与抗凝剂没有完全混匀导致血液凝固;血液生化检验拒收标本5例, 拒收原因有抗凝剂选用错误、标本有溶血现象、血量太少;粪便常规拒收标本3例, 拒收原因有取样量太少、标本放置过久导致粪便已明显干燥、没有用规定的送样器;尿液细菌培养拒收标本3例, 拒收原因有标本放置过久已有明显的沉淀、没有用无菌的器皿送样;凝血功能检验拒收标本3例, 拒收原因有血液过多导致抗凝剂相对减少、血液过少导致抗凝剂相对过多。护理干预组共拒收标本4例, 占1.3% (4/2 9 1) , 其中生化检验拒收标本2例, 拒收原因都是由轻度溶血造成;尿常规拒收标本2例, 拒收原因都是标本量偏少。综上所述, 采用常规护理收集样本的不合格率明显高于护理干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2 检验结果对临床疾病诊断、监测、预后评估可信度调查情况

对检验科反馈回来的检验结果, 组织本科室临床医师及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病情的发生、发展状况, 结合其他的检查结果, 评价2种护理方法收集标本所出具的检验结果与患者病情的符合程度。对有怀疑的结果需重新收集标本送检, 排除检验科的原因。常规护理组共有19例可疑结果, 占6.6% (18/287) , 其中血糖测定4例, 原因是没有空服采血导致血糖假阳性升高, 采血后没有及时送检导致血糖结果极低;血常规5例, 原因是在刚输完液的血管内采血, 导致检验结果全血细胞下降, 红细胞比积极低;尿培养5例, 原因是收集尿培养标本时没有严格清洗外阴、没有按要求取中段尿, 导致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脑脊液培养3例, 原因都是标本取样后没有及时在保温条件下送检, 导致培养结果阴性;血脂测定2例, 原因都是患者进食后, 没有按一定时间采血导致血脂假性偏高。护理干预组共有2例, 占0.69% (2/291) , 原因都是血液标本轻度溶血导致电解质测定中钾离子浓度升高。

2.3 2种护理方法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

护理干预组患者满意79例, 占96.3% (79/82) ;常规护理组患者满意53例, 占70.0% (53/78) ,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2.3, P<0.01) 。

3 讨论

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使用, 实验室检查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预后评估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准确的检验结果是由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阶段质量关所保证的。由于检验仪器自动化以及实验室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 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 从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临床护理人员采集、收集、运送患者标本等各种环节, 只有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 才能保证送检标本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据文献报道, 不合格标本发生的原因6 5%与标本的采集、收集相关。因此本研究把护理干预思想应用于标本收集等环节中, 结果表明, 采用护理干预方法收集患者标本, 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果表明, 采用护理干预方法收。集患者标本, 检验结果不可信度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同时表明, 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干预采集、收集、运送标本的方法在提高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摘要:本文对开展护理干预、收集标本及常规护理收集标本进行对比分析, 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标本采集、收集、运送程序, 为检验科提供真实、可靠的标本。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输血标本的质量管理】相关文章:

标本的采集管理程序06-27

手术标本的安全管理08-28

生物标本的档案管理08-28

临床输血的过程管理08-18

手术病理标本的管理方法及措施06-28

输血科的质量管理05-06

标本质量06-02

标本管理09-12

血标本质量07-19

检验标本管理07-22

上一篇:高频开关下一篇:非心源性CK-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