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如何复习

2024-08-16

高中物理如何复习(精选十篇)

高中物理如何复习 篇1

一、注重复习方法

选定科学的物理复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2. 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外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

3. 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4. 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整理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像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

二、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高中物理复习

1. 让学生经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复习过程。

高考考能力,离不开知识的载体作用,离开了知识的积累也就无法形成能力,方法是构成能力的要素,没有对方法的掌握根本谈不上能力。要通过高考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要使学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知识、建立知识结构、牢固地记住知识,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对问题的敏感性,用科学方法迅速抓住问题实质,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要达到上述目标,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实现手段。因为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画,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因此思维导图可以增强使用者的超强记忆能力,增强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思维的层次性与联想性),增强使用者的总体规划能力。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思想从全局到细节都很好地把握,使思维向纵深发展。

思维导图是19世纪60年代英国心理学家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明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就是用图表的形式把思维的过程可视化表象出来,从而促进思维过程更全面、更系统、更高效。

那么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呢?首先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画,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中心思想;连接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枝,然后连接主要分枝和二级分枝,再连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依此类推;每条线上注明一个关键词。绘图时尽可能地使用多种颜色,使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创造性思维增添能量。

复习中可采用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每个章节学生自己画出物理概念、规律及其之间区别、联系的思维导图。对于每一章或一个单元后,学生可以共同总结、完善思维导图。也可以把讨论过程制作成思维导图,这样第二轮复习时,学生不仅对本章、本单元的内容了然于胸,而且当时的复习过程也会历历在目。教师要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并通过同学间的交流、讨论,善于改进、扩展自己的思维导图。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着许多物理问题,教师要注重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描述,形成原始物理问题。学生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原始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能较好地提高自己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能力,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因为,生产和生活中的原始物理问题应该与什么物理知识发生联系,应该用什么物理概念和规律,采用什么物理模型解决问题,并不是一目了然的,需要学生对问题条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综合考虑,深化、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进行抽象和概括、推理和联想,并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迁移,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对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加强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是高考物理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1. 加强对基本仪器使用的规范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物理实验要通过各种基本仪器完成,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才能做好各种实验,并提高实验技能。如,要掌握正确使用方法的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 加强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物理的复习效率 篇2

一、牢固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好多同学有这样一个困惑:书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我都知道,可做题为什么还总是出错?其实,基本概念、规律仅仅停留在背诵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知道任何概念和规律都不是孤立的,要知道它提出的背景、要了解它与其它问题的联系。对于一个基本概念,要问一下自己:为什么要引入这概念?是如何引入的?如何定义?公式、单位与相关量的关系怎样?……对于一个基本规律,也应该清楚:为什么要引进这个规律?规律成立的条件是什么?规律内容怎样(包括文字、公式、图像)?能解决怎样的问题,如何来验证它?……只有对物理概念、规律从宏观的、立体的角度来把握,才可以做到真正地学懂、会用。例如,对电场强度这个基本概念,可做如下把握:它是为了描述电场的力的性质而引入的物理量。其定义式是E=F/q,但E是描述电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其大小与F、q均无关(只是可以借助q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来探知),点电荷电场的量度式E=KQ/r2恰好证明了这一点。场强E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电场线可以形象地表示出来。与E相关的量是电势U,然而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不一定为零。把公式变形为F=qE之后,可以用来计算电荷在电场中的受力大小和方向,从而分析电场中的力学问题。

二、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不要死记硬背

由于“惯性”许多同学学习物理依然习惯于小学初中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只洼重知识的记忆,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花大量时间背概念、规律、公式。显然,这样的同学对学习物理缺乏全面认识,是一种“可怜”的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每一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物理即知物明理,理从物来。“理”如何从物中来的,这才是同学们最应关注的。也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要掌握一个概念,必须弄清,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这个概念老师提供了哪些丰富、生动的典型材料?又怎样从这些材料中抽象出事物本质属性、归纳概括出客观规律,进行定义的?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又与哪些概念有区别和联系?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实际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概念?这一切要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思考、讨论、形成概念,总结出规律。从中获取知识,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了解结论成立的条件和特点。

三、注重知识的联系,解好新题型

1、图像与知识的联系。物理中的运动学、振动和波以及热学是运用图像最多的地方,但在综合考试中图像所涉及的问题已经超出了这些部分,它不仅要求考生会解答已画好的图像问题,有时还需要考生利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比如实验的数据处理),所以同学们要重视这个问题,尽快学会解决方法。其实图像问题并不神秘,先要看清横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这些物理量在题目所涉及的物理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写出关系式,然后再对比图像上所反映的关系,解决问题。在解答计算题时也可利用图像,比如涉及物体运动的题目,可画V-t图,因为V-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解决问题时,画出V-t图线既直观,又能反映全过程,有时还使解题过程变得简捷。

2、运用新、旧知识的联系,解好信息题。综合考试中有一类这样的题目,在题目中介绍给考生没有学过的概念或规律,要求考生当场学习并简单应用。这类题目一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二是考查考生将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运用的能力,其实主要考查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因此,其难点在于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做好“题后反思”和“章后回顾”

做题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物理规律的运用能力,盲目的多做题是不会有太大的收获的,要处理好低头拉车与抬头看路的关系。当你吃力地做完一道题后,一定不要放过进一步提高自己能力的好机会,要重新体会物理场景、再次对过程进行快速的分析,看看是通过哪几个关键的环节解出了这道题,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经过题后反思,要达到能够“线索清晰、思维流畅”地迅速求解,这样,下次再遇到同类题目,便可迅速地抓住要害,少走弯路。这一工作可能只需你几分钟的时间,但是却是相当的宝贵。

同样,当我们复习完了一个章节,在章末测试前,要对这一章做一系统的回顾,运用结构图,图表等形式,对这一章涉及到的知识、方法、物理模型进行梳理,把握知识结构,抓住主线,理清线索,掌握知识的纵横联系,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复习到一定阶段时,还要看一看各章节间有什么联系,构建好知识体系。比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了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时间、空间的角度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有了这样的分析,整个力学知识就不再是孤立和零碎的,而是为了研究运动和力之关系的有机整体。再如:磁场、电磁感应部分虽头绪繁多,但其核心可归结为如下三件事:电生磁、磁生电和电磁生力。

高中物理要怎么复习

一、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深入理解概念、公式、规律

在高中,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要求一贯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并要求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练习时要系统化,有针对性、层次性、阶段性、目的性、对比性、反复性,同时还要定期反馈、检查、总结、改进相结合。只有基础牢靠了,才能深入理解,举一反三。对概念,要引导学生认清其内涵,明晰其外延。对规律,要引导学生从规律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如何变通应用等方面去加强理解。

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情景模式的设置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题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一直不断,这也恰是学生的失分点。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平时训练时要特别注意这项能力的培养。首先学生要认真审题,分析物理过程、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探寻解题思路与方法,再仔细作答。其次,复习过程中一是要充分复习好基础知识,使学生深入理解物理模型。二是在复习中要针对不同问题设置不同的情景模式,让学生感同身受,思索其中的原委,排除干扰因素,摒弃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从而恰当运用物理知识、规律和方法解决问题。这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需要广大教师坚持不懈的训练与引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知道他们的真正疑惑,才能药到病除。三是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用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去理解和解释生活、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的有关问题。

三、加强计算、推理、能力、表达、书写能力的培养

谈如何提升高中物理复习效率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复习教学;教学策略

许多学生有这样的感受:高中物理,课本一看就懂,上课一听就会,做题一做就错,考试一考就晕。尤其是到了高三最后的复习阶段,很多学生感到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何抓起,只能面对具体的某个问题,而不能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做一个整体脉络的把握,而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我们的教学要求与目的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我们高中阶段物理复习的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教授高三物理的课堂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一、课后复习要能够独立思考

有些学生平时练习还可以,一到考试时成绩就上不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独立思考,边看答案边做题,甚至还没看明白题就急着去翻答案,做题的作用类似于校对,答案想通了就认为自己会了,盲目追求做题数量。有时题不会做时,别人的一句提示,一个图形就可使题目迎刃而解。要知道考试时是单兵作战,没有任何外来的提示,常常是考完试就对自己的错误恍然大悟,于是归结于自己粗心,其实这正是平时自己对一些问题过快地去找答案而缺乏独立思考造成的。虽然高三阶段时间紧、内容多,但必要的独立思考也一定要有,一定要注意做题后总结、反思。注意对题目归类分析,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提高复习效率。

二、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不要死记硬背

由于“惯性”,许多学生学习物理依然习惯于小学、初中时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只注重知识的记忆,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们花大量时间背概念、规律、公式。显然,这样学习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缺乏全面认识,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每一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物理即知物明理,理从物来。“理”如何从物中来的,这才是学生最应关注的。也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中获取知识,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了解结论成立的条件和特点。

三、深化导练,变式训练

孔子告诉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我们要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笔者以为,我们不但要重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更要关注不同问题间的差异,以及不同问题的解决思路、所涉及具体知识点的交叉之处,进而帮助学生不断搜集、整理典型题目和总结解题方法,这个方法对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些学生能力不强,大多不能独自总结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就很有帮助。根据学生实际与特点,教师选例题时要加强基础,即通过这些题目,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同时要加强针对性训练,克服缺点。可选用足以暴露学生缺点的各种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譬如,教师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讲讲具体问题的解法,表示教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行了,而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我们更要告诫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在解题的结尾阶段,还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对于这一类型的题目所涉及的因素:解题的规律、常见的问题,及注意事项等作一全面归纳,从而为今后的练习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在综合应用、互动辨析、方法归纳的过程中实现知新,确保学生头脑中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性。另外,我们在讲一道物理例题的时候,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变换题目中的不同条件,变换不同的题的类型,让学生能够做到一题多解,做好变式训练,从而系统地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与物理素养。

四、充分利用课上时间

从学生的反馈信息看,理科学生课下花在物理学科上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这也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一学科的重视。需要提醒的是:课堂四十五分钟是最主要的学习时间,利用好上课时间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手段。认真听教师对知识系统的讲授比课下自己看书更有效。课上的任务不单纯是记概念、定律或听教师讲题,听课的效率在于学生听课时思维量的多少,上课紧跟教师的思路走,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才能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调动思维活动,从而取得最大的收获。

五、学会做题

在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不断的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因此,做一定数量、较多类型的题目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做题时,要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去做。什么样的题具有代表性呢?首选还是历年的高考题,高考真题概念性强,考查深入,角度灵活,非常值得学生深入钻研;其次,可以选那些考查重要知识点,或者在方法技巧上有代表性的题目。

谈如何提升高中物理复习效率 篇4

一、课后复习要能够独立思考

有些学生平时练习还可以, 一到考试时成绩就上不去,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独立思考, 边看答案边做题, 甚至还没看明白题就急着去翻答案, 做题的作用类似于校对, 答案想通了就认为自己会了, 盲目追求做题数量。有时题不会做时, 别人的一句提示, 一个图形就可使题目迎刃而解。要知道考试时是单兵作战, 没有任何外来的提示, 常常是考完试就对自己的错误恍然大悟, 于是归结于自己粗心, 其实这正是平时自己对一些问题过快地去找答案而缺乏独立思考造成的。虽然高三阶段时间紧、内容多, 但必要的独立思考也一定要有, 一定要注意做题后总结、反思。注意对题目归类分析, 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 达到做一题会一类的效果, 提高复习效率。

二、注重知识形成过程, 不要死记硬背

由于“惯性”, 许多学生学习物理依然习惯于小学、初中时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只注重知识的记忆, 重结果轻过程。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 他们花大量时间背概念、规律、公式。显然, 这样学习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缺乏全面认识, 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学习方法。实际上, 每一学科都有各自的特点。物理即知物明理, 理从物来。“理”如何从物中来的, 这才是学生最应关注的。也就是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 从中获取知识, 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 了解结论成立的条件和特点。

三、深化导练, 变式训练

孔子告诉我们, 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温故而知新”, 也就是说我们要注意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笔者以为, 我们不但要重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更要关注不同问题间的差异, 以及不同问题的解决思路、所涉及具体知识点的交叉之处, 进而帮助学生不断搜集、整理典型题目和总结解题方法, 这个方法对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这些学生能力不强, 大多不能独自总结典型题目和解题方法,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 对学生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就很有帮助。根据学生实际与特点, 教师选例题时要加强基础, 即通过这些题目, 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同时要加强针对性训练, 克服缺点。可选用足以暴露学生缺点的各种题目, 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譬如, 教师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 不能只是讲讲具体问题的解法, 表示教师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就行了, 而是要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 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我们更要告诫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解题的结尾阶段, 还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对于这一类型的题目所涉及的因素:解题的规律、常见的问题, 及注意事项等作一全面归纳, 从而为今后的练习做好准备, 打好基础, 在综合应用、互动辨析、方法归纳的过程中实现知新, 确保学生头脑中知识和方法的正确性。另外, 我们在讲一道物理例题的时候, 还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变换题目中的不同条件, 变换不同的题的类型, 让学生能够做到一题多解, 做好变式训练, 从而系统地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与物理素养。

四、充分利用课上时间

从学生的反馈信息看, 理科学生课下花在物理学科上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 这也可以看出大家对这一学科的重视。需要提醒的是:课堂四十五分钟是最主要的学习时间, 利用好上课时间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手段。认真听教师对知识系统的讲授比课下自己看书更有效。课上的任务不单纯是记概念、定律或听教师讲题, 听课的效率在于学生听课时思维量的多少, 上课紧跟教师的思路走, 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才能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调动思维活动, 从而取得最大的收获。

五、学会做题

在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上, 只有通过不断的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因此, 做一定数量、较多类型的题目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 学生在做题时, 要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去做。什么样的题具有代表性呢?首选还是历年的高考题, 高考真题概念性强, 考查深入, 角度灵活, 非常值得学生深入钻研;其次, 可以选那些考查重要知识点, 或者在方法技巧上有代表性的题目。

高中物理复习经验分享 篇5

高中物理复习经验分享

一、要注意对近几年高考物理三类热点题型的总结

1.图象题。可以说人类学会如何表示信息是从图象开始起源的,从图画演变出文字,进而抽象出数学公式。看懂图表、动漫是从幼儿开始的,是生活的基本能力,当然随着学习知识的逐渐深入,又对同学们的读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高考图象题的数量逐年增加,图象表示物理问题比文字和公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能形象地描述物理状态、过程和规律,能够把一个问题的多个相关因素同时展现出来,给我们分析问题提供直观、清晰的物理图景,既有助于我们对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又有助于我们正确地把握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因此要习惯用图象表示问题,处理数据。物理图象不同于数学图象的是一般两坐标轴表示两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物理量,首先要看清坐标轴,理解图象表示的是谁随谁的变化,理解正、负、斜率、面积、截距、交点的物理意义,其次把图形转化为实际的物理过程,进而理解图象的意义并解答问题。

2.实验探究题。从近几年高考对实验考查的结果来看,实验的得分率一直很低,但实际上高考物理实验题目的总体难度并不高,考察的实验也都是考纲中明确要求的基本实验,属于考生最不应该失分的题型之一。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首先要树立物理规律来源于实验、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实验是第一的,规律是第二的。

实验思想、技能和方法是高考实验考查的三大重点,电学考查仪表读数、实物图连接、电表选取、电路设计、方案的筛选、原理的迁移、数据的处理,可以很好地考查多项实验能力。而探究与实验相结合使二者都具有了实际意义。每一个实验突出的探究环节不尽相同,关键是从实验原理出发,进行设计和变化。

3.新科技、新技术应用题。这类题多以当今社会热点和高新科技动态为背景,信息量一般较大、题干较长,一般是描述一种装置或某一理论的基本精神,再和中学物理知识连接。表面看来给人一种很复杂的感觉,但抽象出物理模型时就会有一种“现象大、问题小”的转折。要求学生在考场上对新情景新信息完成现场学习,将信息进行有效提炼、加工、建模,与原有知识衔接来解决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考查,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考验。

二、注意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

对于复习到的每一个专题,应该首先思考这一专题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与社会生活实际有哪些联系和应用,只有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时,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深化、活化。

考生应该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构建知识网络,找出知识间的关联,学会对知识重组、整合、归类、总结,掌握物理思维方法,将知识结构化,将书读薄。结构化的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只有经过自己的思维在大脑中重新排列的知识,理解才能深刻。一般来说,一个专题有一个核心的主体,其余的概念为这个主体做铺垫,要以点带面,即以主要知识带动基础知识。

对知识回忆模糊的地方,要回归课本。课本是高考命题之源,是高考复习的根本,不同阶段看课本会有不同层次的收获。当然解题和掌握概念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往往对概念的理解缺乏正反实例,但绝不能把看书和解题的关系颠倒,概念是核心、是基础,概念不变,而题目万变,要立足于教材,夯实基础。

三、要注意跟踪针对训练

解题能力只有在独立规范训练中才能提升,习题教学的落脚点是自己会做,而不仅仅是听懂。高三生要独立完成课后训练,规范解题。许多高三生做完高考题感觉不错,但考分并不理想。问题的关键是不会抓得分点,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想。理综试题的题量少,单题分值高,使得解题的规范性更加重要。学生常说有不少题出现解题错误的原因是粗心,没有看清题意,考场上细心就行了,其实不然。平时做题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重视解题的细节,总是在讲义上乱画,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改掉。考场上发挥出自己水平的80%就算正常发挥了。因此要做到练习适中,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多研究评分标准,体会自己与标准答案间的距离。

高中物理计算题避免失分的方法

1.对于多体问题,要正确选取研究对象,善于寻找相互联系

选取研究对象和寻找相互联系是求解多体问题的两个关键。选取研究对象需根据不同的条件,或采用隔离法,即把研究对象从其所在的系统中抽取出来进行研究;或采用整体法,即把几个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作为整体来进行研究;或将隔离法与整体法交叉使用。

通常,符合守恒定律的系统或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系统,宜采用整体法;在需讨论系统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宜采用隔离法;对于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的系统,应慎用整体法,有时不能用整体法。至于多个物体间的相互联系,通常可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运动的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方面去寻找。

2.对于多过程问题,要仔细观察过程特征,妥善运用物理规律

观察每一个过程特征和寻找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求解多过程问题的两个关键。分析过程特征需仔细分析每个过程的约束条件,如物体的受力情况、状态参量等,以便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逐个进行研究。至于过程之间的联系,则可从物体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去寻找。

3.对于含有隐含条件的问题,要注重审题,深究细琢,努力挖掘隐含条件

注重审题,深究细琢,综观全局重点推敲,挖掘并应用隐含条件,梳理解题思路或建立辅助方程,是求解的关键。通常,隐含条件可通过观察物理现象、认识物理模型和分析物理过程,甚至从试题的字里行间或图像中去挖掘。

4.对于存在多种情况的问题,要认真分析制约条件,周密探讨多种情况

解题时必须根据不同条件对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必要时要自己拟定讨论方案,将问题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再逐类进行探讨,防止漏解。

5.对于数学技巧性较强的问题,要耐心细致寻找规律,熟练运用数学方法

耐心寻找规律、选取相应的数学方法是关键。求解物理问题,通常采用的数学方法有:方程法、比例法、数列法、不等式法、函数极值法、微元分析法、图像法和几何法等,在众多数学方法的运用上必须打下扎实的基础。

6.对于有多种解法的问题,要开拓思路避繁就简,合理选取最优解法

避繁就简、选取最优解法是顺利解题、争取高分的关键,特别是在受考试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更应如此。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熟练的解题技巧,在短时间内进行斟酌、比较、选择并作出决断。当然,作为平时的解题训练,尽可能地多采用几种解法,对于开拓我们的解题思路是非常有益的。

高考物理复习高分策略

1.做到“抓纲、务本”。抓“纲”是基础,务“本”是关键。“纲”就是考纲和《考试说明》,抓纲就是要求考生明确物理考试内容与要求,明晰各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对考试说明中所列的I类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对考试说明中所列的II类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本”就是教材,务“本”就是要求考生要回归教材,虽然现在教材有多种版本,但是考试内容一定是各个版本的公共部分。请广大考生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整日捧着复习资料而丢弃了教材,回答问题要以教材为准,绝不能以复习资料为准。

2.形成知识体系。我们要将《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认真归纳整理。形成知识链,编成知识辫,形成知识网,建成知识树。做到成竹在胸,做到看到考题就知道用什么知识来解决。

3.加强选择题训练。后期备考,选择题训练不可少,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物理学史不明晰的考生更加必要。但一定要控制难度,做好限时训练,做好统计分析,通过训练做到查漏补缺,同时在训练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物理学史,重视图像、图表的题目。

高中物理复习教学初探 篇6

关键词:高中物理 复习教学

一、抓好双基教学,形成知识点之间纵横联系,是形成五种能力和适应高考的内在基础要求

物理学科及高考试题的特点决定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重视理解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因此在复习教学中要着重分析得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过程和得到新的定理和结论的过程,而且还要适时总结其中的物理学方法和归纳这一思维方法在高中阶段的体现,做实学生物理学习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的基础。如果这一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和综合能力也就没有“物质”基础。在这一阶段复习中要以教材的顺序和章节为线索,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覆盖的知识为重点系统的复习。在复习概念规律时,要求学生不仅知道它们的确切含义,还要知道前因后果、适用条件以及相关概念之间的纵向联系与区别。这样可以复习和训练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科学方法训练,考虑各种科学方法所要求的思维深度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途径。高三的复习只有打好双基,才能达到全面提高物理复习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其他更高的能力才会自然的形成。

二、教学的方案的实施要遵循从自学开始,以质疑展开,以导练作为强化的手段,以强化训练作为反馈检查的方法

自学就是学生遵循教师设计的方案自我去回顾知识,理清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重点理解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并通过相应的练习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去深化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质疑阶段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在讨论中去分析和辨别。实践证明质疑往往会巧妙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突然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教师在这一阶段要善于设置不同性质的问题,做好引导。导练就是教师精讲阶段,导的阶段要加强物理过程的教学,在实践中体会到“导”要做到启迪性、适度性、适时性和灵活性,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学生谬误的暴露,着力体现数学方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学生思维受阻大多数在不能正确地分析物理过程,一旦掌握分析物理过程的方法,学生的解题能力将有极大的飞跃,帮助学生进入理性思辨的高级阶段。最后强化就是对学生思维成果的巩固和发展,应当精选练习,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

三、加强规范化的训练,形成良好的解题行为和心里素质,是取得理想成绩的有力保证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不该错的地方错了。解题不规范是重要的原因。物理学科的规范,不仅包括解题过程的规范性,而且还包括物理用语的规范,物理符合的书写与使用的规范。我认为解题不规范就是间接反映思维的混乱和思路的不清晰。采取的措施如下:(1)教会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快速建立物理模型。通过典型问题的分析,比如三种碰撞模型,天体问题和波尔模型的对比等等,使学生分析物理问题做到模型化。(2)养成学生良好的读题和审题习惯,逐步建立审题的敏感性,基本思路是寻找等量关系。往往关键的条件是一个状态、一个过程、一个隐含或者临界条件对应一个方程,对解决问题有关键的作用。

四、教会学生善于反思,利用讨论反馈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是学生走出题海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我在实际教学中做法是,一是课后反思,就是课后仔细分析各个知识点直接的联系,每个规律的侧重点是什么,应用类比的方法使知识系统化,能否形成知识网络。二是解题后的反思。就是经过解题对有关概念、规律以及自己思维水平有那些方面的提高,又丰富自己什么解题思路,有什么收获,在本题的基础上可以怎么样变化等等。三是事后反思。自己在数学工具应用方面有什么欠缺,怎么样在审题能力上进一步提高,仔细统计一下那些是由于智力因素引起的错误,那些是非智力因素的失误。特别是非智力因素的失误怎么样做才能有效避免,怎么样才能得到高分等等。四是教师本身示范。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以及典型例题的点评,给学生做好反思的示范。然后让学生模仿練习或者学生直接的讨论,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通过反思使学生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实践证明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与自己善于反思密切相关。

五、注重实验教学,重点放在实验原理、基本操作、数据分析及实验设计能力的教学

近几年高考对物理实验考查重点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过去对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考查转向对实验思想、设计实验、创新能力等物理实验素质的考查上来。应用数学知识分析实验数据、探究与设计、在实验中发现提出问题以及探究改进实验将是今后高考的侧重点。我的做法是把原有实验按实验原理重新组合,分成打点计时器类、弹簧类、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类、平抛类等等。复习实验主要强调从原理的角度分析器材选用与装配,控制条件、电路设计与改进等等。从数据处理的角度主要强调基本数据处理方法、应用图像处理数据、以及如何从结果得到结论等等。实验部分复习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基本素养,针对高考的要求和特点做到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六、强化定时训练,按照高考的要求全方位模拟高考,是取得好成绩的有效措施

破解高中物理复习课难题 篇7

新授课与习题课是以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巩固具体的知识点为主要任务的课型, 是从微观上进行教学。复习课则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 并促使知识系统化, 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要求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其内在规律, 提高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复习课, 我们要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回顾、梳理综合、结构重组, 构建知识体系, 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然而, 高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一是课时较少, 教师忙于新授课与习题课的教学, 很少进行复习课的教学;二是由于复习课所围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曾经学过的知识, 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差异性很大, 传统的复习方式很难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在复习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并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呢?采取何种教学策略、构建何种复习课教学方式, 以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呢?这确实是不少物理教师面临的难题。

思维导图进入了我的眼帘。

思维导图工具和基于思维可视化原理的理念引入教育领域以来, 已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尤其是基于思维导图的学习过程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国外对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比较成熟, 已成为中小学教学中很常用的一种方法, 有着较好的教学效果。

思维导图可以作为一种教的策略。在新课教学中, 我们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式的板书呈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科学探究的思路;在习题课教学中, 我们可以呈现问题解决的思路或步骤;在复习课教学中, 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软件动态呈现每单元或每章节的知识网络图, 并能根据需要与新课中的情景进行超链接, 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记忆。

下图是我在《电场》一章的复习整理课中用到的知识网络图, 用思维导图软件M i n d M a p p e r 5.0制作。图中的每一个分支都可以很方便地展开与收拢, 既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整章的知识结构, 又有利于学生从微观上复习具体的知识要点。图中“应用”分支下“探究实验”后的图标与我新授课时带着学生做实验的录像文件进行超链接。

思维导图也可以作为一种学习策略。教学中, 我引导学生以画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新课的预习、概念间的对比、知识的归纳总结、物理专题研究等, 促进学生知识的结构化, 使知识的获取、存储、提取更加便捷高效,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思维导图也可以作为一种评价手段。我可以从学生所画的思维导图中判断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认知结构情况以及物理学习的思维程度, 并及时予以评价和指导。

在多次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中, 我摸索出一套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课前学生合作绘图→师生共同评图→师生共同改图→学生用图讲→师生共评。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对知识要点的复习过程。由于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这种复习方式更受欢迎。

课前学生合作绘图。课前, 我与学生共同提出多个课题, 让学生自选其中一个课题画思维导图。选择相同课题的学生可以作为一个课题小组。先每人画一张, 再互相交流、讨论、修改, 最后画出兼具个人风格和众人智慧的思维导图。我适时予以指导 (若学生刚学画思维导图, 这项任务需单设一节课完成;若学生已经会画思维导图, 则可以将其作为作业) 。完成这项任务, 学生必须进行自主复习,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一定的收获。一般情况下, 学得较差的学生会选择画知识网络图, 这促使他回顾一章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并进行整理;学得相对较好的学生会选择对专题进行研究, 最后画出专题思维导图, 促使他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促进思维的发展。

师生共同评图。课前, 我用数码相机拍下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 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或直接用投影仪进行点评, 引导学生从结构的合理性、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色彩的运用等方面来评价。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基本掌握知识要点。

师生共同改图。课前, 我用思维导图专业软件制作知识网络教学专用图, 图中预设一点错误或几个空白, 目的是让学生认真审视知识网络图, 回忆知识重、难点, 激活学生思维。上课时, 我用软件层层展开, 让学生找出错误, 并查漏补缺, 填补复习的盲区。

学生用图讲。请一两名学生用思维导图讲解自己所研究的专题 (课前, 我对第一次上台的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的讲解更精彩) 。在这一过程中, 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复习课的教学, 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生共评。师生积极评价专题汇报的优点及有待改进之处, 介绍学生专题汇报前的研究工作及汇报准备工作, 梳理知识重难点。

小议高中物理实验复习策略 篇8

一、对物理实验进行分层次复习

实验的复习要想取得好的复习效果, 绝不能仅仅依靠最后的集中复习, 而是要把复习活动穿插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首先, 要在平时的知识复习中穿插进去一些实验复习内容, 这样, 才能够使得实验内容与相关知识实现复习的同步, 使得头脑中孤立的知识片段在实验的串联之下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样, 既能实现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支持也能够实现实验能力层次的提升;其次, 在每次单元知识学习结束以后, 要对本单元的实验内容进行一次总结复习。对于一个单元中各个不同的实验, 我们要注意对其实验原理、器材、数据处理方法等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更加有效、便捷的实验技巧;最后, 要按照不同的标准把各个实验纳入到一定的模块中, 并且针对各个实验模块进行集中训练。与前面两个阶段的实验复习不同, 在最后的总结复习阶段, 要更加注重实验的系统性,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 对高中物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分类总结, 例如, 我们根据实验数据处理方式的不同, 如平均值法、比较法、图像法等可以把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分类,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化的复习活动。

二、加强对实验仪器使用技能的复习

实验仪器使用技能是物理实验能力的基础, 到了实验复习阶段, 对于实验仪器的使用一定要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高中阶段, 常用的实验仪器包括刻度尺、游标卡尺、天平、秒表、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等, 我们要充分了解其中每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读数规则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例如, 同样是测量工具的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其读数的方法就存在差别。游标卡尺在读数的时候没有估读数字, 而是根据主尺和游标上对齐的刻度数来读数, 而螺旋测微器在读数的时候则要求保留一位估读数字, 在2004年全国考卷的第22题, 就提供了螺旋测微器的测量示意图考查学生的的读数能力。在复习实验器材使用技能的过程中, 对于一些常用的实验仪器要注意进行重点复习, 而对于一些不常见的实验仪器在复习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忽略, 而要适当地进行复习。总之, 在实验复习中, 要做到有主有次, 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活动的全面性。

三、实验复习中要学会“挑毛病”

如今的高考对于物理实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能再把实验能力局限在教材之上, 而是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和提升。为此, 在实验复习的过程中, 要把“挑毛病”作为重点。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 一些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方面的小问题, 学生往往不会认真推敲, 而到了复习阶段, 就应把一些平时遗留下来的小问题进行彻底的清除, 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实验原理、步骤、方法等要坚决改正, 而一些没有问题的实验方案我们也要做到“鸡蛋里挑骨头”, 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 对原有的实验方案进行改进, 这样, 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又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四、注重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之一, 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与新授课相比, 在实验复习课中, 学生显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实验能力, 因此, 在复习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更多的优势。在实验复习中, 我们可以通过变更实验条件、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等方式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使得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获得一定的训练, 进而提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例如, 在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实验中, 我们就可以设想一下, 如果题目中没有提供电流表, 那么怎样才能够测出电压表的内阻呢?这时候, 就需要实验者变更实验思路, 重新设计实验方案。在这个题目中, 我们就可以尝试着采取半偏法的方式来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总之, 教师在进行实验复习时要想有所突破, 一方面要立足教材, 要充分重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另一方面, 要敢于打破常规, 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对实验进行大胆的拓展、上升、创新, 使得学生在实验复习中不是死记硬背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而是能够真正地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 真正实现实验能力的提升, 这才是我们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高中物理如何复习 篇9

物理试验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 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的直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 实验的导向性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维, 实验的可信性可以强化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

近几年来, 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了实验教学, 在实验考试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尝试, 并在中考中增加了实验技能操作考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 应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一、利用投影技术, 增强演示实验效果

演示实验, 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实验, 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 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 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 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 思考总结, 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得出正确结论。但是, 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目标, 现象细微, 且由于条件的限制, 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 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投影器将演示现象放大, 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 又缩短了观察时间, 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例如,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这个实验中, 其实验目的就是练习使用天平, 学习使用量筒, 学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 学生第一次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和测量小金属块的体积。因此在做实验之前, 教师应先教学生如何使用量筒, 如何正确读数。而量筒的刻度较小, 教师演示讲解, 大部分学生看不清楚。这时可利用投影技术, 将刻度放大, 学生就容易看清。方法一:用立式投影器对圆形量筒进行投影时, 会产生聚光作用, 在银幕上形成一条竖直亮线, 无法看清演示刻度。为了消除圆形量筒的聚光作用, 可将量筒放在透明的水槽里进行投影演示。方法二:用立式投影器和专门作投影用的方形量筒。方法三:用卧式投影器和抽拉式量筒投影片 (在教学生学习温度计、安培计、伏特计的正确读数时, 也可用抽拉式温度计投影片, 旋转式安培计、伏特计投影片进行投影演示) 。

在讲“磁潮和”电流的磁潮这两节课时, 磁场的概念比较抽象, 条形磁铁、U形磁铁、同名磁极之间和异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分布以及直线电溢的磁场的磁感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形状各不相同。传统的演示方法一股是:将玻璃板放在磁铁上面, 将铁屑均匀地撒在玻璃板上, 轻轻敲动玻璃板, 使铁屑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平面的磁感线分布图形。因平面放置, 学生看不清楚, 教师只好端着玻璃板走到讲台下, 让一部分学生看看, 这样既浪费时间, 还是有许多学生看不清楚。利用投影技术, 则完全可以改变这一局面。将课本上所讲的几种演示情况投影到银幕上, 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各种情况的磁感线分布。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磁潮”的认识, 使抽象的问题容易理解。

二、利用实验录像, 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大多数物理实验,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都是第一次接触该实验所用的仪器。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 学生对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了解甚少。靠教师的演示讲解, 许多学生很难一下子看得清楚, 等到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时候, 仍有无从下手或不得要领的感觉。因此学生在做实验之前, 先观看一段所做实验的操作录像, 在看实验操作录像的同时, 教师利用慢放、暂停、回看等方法, 向学生讲清楚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经过形象直观的开导, 能够为学生做这个实验指出一条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必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正确地操作、观察、思考和探索。

例如, “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这个实验, 这是学生第一次实际操作天平。由于实验报告中所列的“注意事项”较多, 调节天平的步骤较多, 学生往往对天平无从下手或者干脆就不敢动它。面对以前出现的这种情况, 现在上这节实验课, 就首先放一遍《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录像, 让学生仔细观看, 同时适时提示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在读数时, 把标尺的特写镜头定格, 让学生学会正确读数, 教师提示每个格代表多少克, 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标尺读数, 做完实验之后如何收拾天平等问题。学生用几分钟时间看完录像之后再去动手操作, 就感到做起来得心应手。

再如, 在做“测定物质的比热容”这个实验时, 要用到量热器、天平、量筒、烧杯、温度计、火柴、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水、金属块、细线等, 所用实验器材较多, 实验步骤较多, 加热过程较长。学生在不太熟悉实验步骤的情况下, 操作起来往往用的时间较长, 实验误差较大, 因此在做实验之前应先看一遍该实验的录像, 熟悉实验步骤和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天平、量筒和酒精灯学生以前已经用过, 温度计则是第一次使用。当录像放到测温度这个地方时, 应慢放或定格让学生看清, 教师提示讲清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读数的方法, 同时讲清实验计算、误差分析等。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 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三、利用实验录像, 提高实验复习的效率

浅谈高中物理复习的意义 篇10

1. 减少知识遗忘

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或多或少的遗忘。根据心理学及生物学对于记忆机理的相关研究, 遗忘是不可避免的。行之有效的记忆巩固策略能减少遗忘的程度, 有利于形成永久性记忆。教育者普遍认为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总结的遗忘曲线来组织规划学习者的复习最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课前课中课后及学期、学年复习等也是复习的一种可行性操作。

2. 基于知识的整合与重组

学生平时的学习着重于单个知识点的理解, 不太注重知识间的联系, 复习时对知识点已有一定的认识, 能从整体出发进行再认识。

2.1 整合知识, 构建体系

通过复习学生能将平时步骤化学习积累的知识进行整合, 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再认识, 纠正不正确的理解、补充不全面认知, 形成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的知识系统, 建构出学科知识体系。且能与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链接, 形成更为丰富详细的系统,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横纵理解。另外当学生在对物理学科相关基本概念有较为明晰的认识后, 才能为进一层次的探究提供能力和信心支持。

2.2 总结过程方法, 形成学习风格

复习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知识理解的形成过程进行回忆分析。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常用的学习模式、对知识的记忆策略和对知识的认识角度, 固化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方式, 形成个人特有的学习风格。这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 (理解力, 记忆力, 学习方法) 自主规划学习和复习, 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形成是十分必要的。

3. 基于生活的联系建立

在学生已建立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常用方法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通过复习能增强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感悟物理学科的知识、规律、方法与生活哲理的紧密联系。从而培养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

3.1 增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学生通过复习建立的学科体系和归纳出的问题解决办法能帮助学生较为轻松地解决实际问题, 获得成功体验。学生通过教师授课、习题练习或自我感悟能主动思考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 如学习曲线运动一节后思考解决香蕉球或乒乓球转弯的原因, 并在体育运动中进行实验;通过复习建立的科学体系, 能使学生明白章节中前几节的基础内容对课程重难点学习有铺垫引导的作用, 需要经过这样的基础学习才能进行后面较难章节的学习。联系生活中须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才能学习高中的内容的体验, 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另外学习了小学的内容就能解决小学生认知范围内的内容, 学生能类比发现针对某类问题进行系统学习后就能得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 进而激发自主学习的愿望。

3.2 体味物理规律中的生活哲理

由于高中物理内容主要介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时还比较困难, 给学生造成书本知识的学习脱离了生活实际的假象。考虑到大班授课的形式 (教师在新课阶段只能进行知识点的讲授, 多数情况下阐明了是什么, 而未说明为什么) 及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的限制, 很容易造成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相关知识的困境, 但将物理规律联系生活哲理就容易的多。

例如将物理学中波动的概念与学生学习成绩起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波动对具有周期性, 有波峰与波谷的存在, 到达波谷时必然反势上升, 到达高峰时会顺势下降。指导学生体悟波动规律与学习成绩变化的相似性。促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成绩,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又如物理学中会建立参考系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 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 但物体运动的本质并未受到影响。类比不同语言描述事物未影响其本质或者数学中列表画图描述函数。引导学生体悟生活中个体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 正确看待他人评价, 培养自己独立的意志。另外阶段性考试也是一种评价具有片面性, 学生应探索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而不是只关注某一次测评不理想就丧失学习动力。

3.3 培养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的动力

无论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增加成功体验还是在物理规律中体会生活哲理。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自主将学习付诸实践的动力, 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感受, 理解学习的意义, 探索学习的新方法。这些方法建立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复习归纳提升会有更好的效果。这也启发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设定合适学习目标, 增加成功体验, 使自主学习变得更有动力。

结束语

物理的复习能让学生准确、牢固的掌握基本知识减少遗忘, 构建出知识网络, 形成学习风格。复习中探索出知识与生活哲理的关系更为重要。学生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感知科学与生活的共通之处, 对于自然规律具有相似性的理解以及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很有帮助。当然复习是学习的一个环节, 不应忽略其他学习环节的重要性。

摘要:高中学生普遍认为, 复习仅是为了准备考试, 阶段性的学习后复习可以帮助他们取得好成绩。对于此误解笔者对高中物理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提出复习不仅有益于知识的整合再认识、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学习风格的形成, 而且能使学生基于生活背景深入理解物理知识的含意、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高中物理,复习意义,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夏林.物理复习的四大误区[J].湖南中学物理.

[2]刘艳超.中学物理复习教学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

上一篇:煤矿巷道顶板事故下一篇:门脉断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