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录制

2024-08-28

节目录制(精选十篇)

节目录制 篇1

通常,电视转播车和移动切换台是在大型文艺节目录制时不可或缺的,录制现场会将6~8台摄像机(或多台)安排在不同的位置,就相当于是6~8台摄像机在录制现场需要相互配合同时工作,并将捕捉到的画面通过电缆传输到切换台。由此可以看出,大型文艺节目的摄像不同于单机摄像。在大型文艺节目摄像中,每个机位所需要负责的工作不尽相同,例如:用来拍特写的机位通常是一号和三号,而余下的机位主要负责对全景、台上、移动的画面进行拍摄。导播或切换负责对所有机位上的摄像进行指挥,按照节目内容的不同,对哪台摄像机负责对什么人物、什么画面进行拍摄都会有明确的安排,通过众多摄像的默契配合,尽量避免出现多个摄像同时拍摄一个画面或者是一些画面无人拍摄的情况。一般来说这样的情况在单机拍摄中是绝不会发生的,无论是对于那种形式的拍摄,通常都是由一个摄像来进行的。

2 摄像人员要具备创作精神

电视节目主要是由电视画面等部分组成,也可以被称为是电视的语言。身为一名摄像,首先要将自身与节目完全融合到一起,要对整个节目进行详细的了解,才能跟随着晚会的节奏,用摄像机将节目中美好的瞬间拍摄下来。大型文艺节目摄像并不是对现场进行简单拍摄,而是将舞台构成、背景画面、明暗虚实等将对节目的理解和摄像思维反映出来,所以也被称作是摄像创作性的工作。

身为一名大型文艺节目的摄像,究竟该如何发挥自身的创作精神?首先,必须掌握摄像的基本技巧,并能够熟练的对摄像机进行操作,真正做到能够将摄像机使用的游刃有余。其次,摄影时可对多个方面进行操作,在对舞台上演员走位、表情等进行拍摄捕捉的同时能够查看回放,并能够对导播切换的指令清楚明了,最重要的不同机位摄像间的配合。拍摄时,要对演员的神情、肢体动作、细微动作进行抓拍,更要对灯光和舞美等因素进行掌握,将整个节目中精彩之处呈现出来,才被称之为是最成功的摄像。最后,前后画面的衔接要得当,在拍完一个画面后,要做好接续画面的拍摄。

3 观看彩排的重要性

为了使文艺晚会节目的拍摄效果更加理想,导演及摄像对彩排进行认真仔细的观看是正式录制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在以往的录制工作中,录制前观看彩排并没有得到重视,通常是在彩排时去现场简单的观看一下,然后对摄像人员简单说明会有什么节目,最后就在晚会演出时进行录制工作。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由于摄像对节目内容了解的不够详细,使很多精彩的画面没有拍摄到,更有可能导致没有办法跟上晚会的节奏,使整过拍摄过程手忙脚乱。在整档节目中当属歌曲联唱的拍摄难度最大,如果提前没有观看彩排,就会搞不清楚整个节目中哪个演员的先后顺序,导致镜头不能提前到位,只好切画面,不但效果不理想,还会给观众呈现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种画面滞后的素材,就算是后期制作编辑水平再高,也没办法弥补。虽然说电视是遗憾的艺术,但这种遗憾还是越少越好。

4 摄像须听从导播指挥,与摄像间互相配合

电视文艺晚会的晚会摄像是在转播车上的导播指挥下工作。所有摄像必须服从导播指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团队作用。同时,摄像之间还要配合默契。一般情况下,一个文艺节目的录制,需要几个机位共同努力,每个机位都有固定的画面要求,但那只是原则上的,很多时候画面要变化,就不能墨守成规。例如,这是一个歌曲节目,1号和3号机位的任务是拍特写。如果这个节目只有一名歌唱演员,而1号机已经跟上了。那么,3号机摄像通过看回放就会知道,他就应该去捕捉别的画面。然后,等切换把画面切到全景或中景的时候,3号机摄像就可以去拍这个歌唱演员的特写了,因为角度不同,切换就会用你的画面。当然,如果你的角度背景不好看的话,导播会告诉你的。其他几个机位也是一样的,通过不断地看回放,你就会知道当前正在切的镜头是什么。那么,你就该想接下来需要什么画面,你马上就去构图,可能下一个切的画面就是你的。

5 结语

总之,大型文艺晚会的最终录制效果怎么样,与整个录制团队和摄像的技术水平都有所联系,更与两者默契配合有所联系。一个出色的摄像人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一名后期编辑。通常情况下,摄像要站在后期编辑的立场上对画面进行组织,并对不同画面之间的衔接是否妥当进行思考。作为一名文艺晚会节目的摄像人员,不仅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更要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像师,录制出更多受观众欢迎的精彩的文艺节目。

参考文献

[1]朱江.浅谈LED大屏在电视文艺晚会中的艺术实践[J].东方艺术,2010(S1).

[2]魏育林.浅析电视晚会摄像的综合素质[J].影视制作,2011(3).

[3]李少华,战捷.创作文艺晚会《松花江上》的几点心得[J].剧作家,2008(4).

录制节目作文 篇2

节目录制之前,主持人让我们试音,向我们介绍了本次比拼的对手是实验小学,我的心一紧:晕,和实小比啊!江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在边上给我们鼓劲:“重在参与,我们是来玩玩的,别紧张!”我似乎平静了许多。

节目录制开始了。

第一个环节是“用太仓话读一读”。糟了,其实在家我是不怎么说太仓话的,怎么办?但幸好我抽到的内容比较简单――“圆规、橡皮、铅笔”,这些听爷爷奶奶在家说过。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大着胆儿说了出来,结果嘉宾杨老师说我全说对了,加3分。耶!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这一环节我们读错了一个,实验小学领先1分。

第二个环节是“太仓俗语知多少”。我们抽到的俗语是“宜兴夜壶,独出一张嘴”,刚看到这句话时我有点懵,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通过江老师解答,我知道这是嘴上说着要去做一件事,可实际却没做。主持人还让我们拿这句俗语造句,真难。我实在没辙了,把家里的爸爸出卖了,说:“他在家什么活儿都不干,‘宜兴夜壶,独出一张嘴’。”小伙伴沈科就哑巴了,他不理解这句话,也没法造句。这回和实小的差距又拉大了1分。

第三个环节是“你演我猜”。我演江老师猜。比赛只有两分钟,我们马上进入状态,我演一个江老师说一个,非常顺溜。有一个是我们最有默契的,屏幕上显示“鸡蛋”,我马上脑子里就浮现出“番茄炒蛋”这盘菜,我就脱口而出:“番茄炒什么?”江老师马上就回答“鸡蛋”。两分钟时间,我们答了14题,又比实小少了1分。我的心怦怦直跳,看来我们要输了。

第四个环节是“太仓新老知识知多少”。这是一个抢答类的环节。第一部分是选择题,我们和实小打平手。第二部分是解释“运气好”在太仓话里可以怎样说,实小赵老师说:“额骨头旺”。江老师又说:“额骨头高。”嘉宾杨老师说:“一个都不准确。”江老师突然说道:“我晓得了!额骨头碰到天花板!”主持人说:“对啦!”我们激动的自己给自己鼓掌!最后我们扳回了1分。

巧用迅雷录制PPLive节目内容 篇3

第一步:打开PPLive并播放准备录制的节目,再右击播放窗口,选择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的“默认播放器中播放”选项,此时将会打开系统自带的Media Player播放器并播放。单击Media Player播放器的菜单“文件/属性”,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文件”选项卡,将会看到“位置”(类似:http://127.0.0.1:8888/15asf),将此地址復制到剪切板以备用。

第二步:打开迅雷下载工具,然后添加任务,系统会自动将剪切板中的地址添加到新任务的下载地址框中,然后设置好文件保存位置等参数后开始下载,同时也就是在执行录制过程,当不想录制时,只要在迅雷中中断下载或是直接关闭PPLive即可,最后再查看下载的文件扩展名是否为“.asf”,如果不是,将其更改成“.asf”,再启动MediaPlayer即可播放欣赏了。

不用安装MSN也能订阅RSS坚如磐石

使用软件订阅RSS可以免去打开网页查看更新的麻烦,其实如果你经常使用MSN,就不必安装额外的RSS订阅软件,只要把特定账号加到MSN好友名单,所有指令都只需要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就可以完成,而且支持简体中文,保证让你轻松上手。

把握细节, 录制广播精品节目 篇4

1 精选稿件

广播节目的录制成功是建立在优质稿件、音响和播音基础上的, 需要采、编、播、录等各环节人员的默契合作。

以《长空奇缘——两岸退役飞行员首次同飞蓝天》节目为例, 节目讲述的是两位退役飞行员经历了空中“生死相向”后, 40 年后重逢、相约携手同飞蓝天的感人故事。从“重逢”到“同飞”时隔3 年, 采访分两次完成, 节目的故事性很强, 采访录音和现场音响质量很好。原播出节目是5 集系列报道, 每集6分多钟, 笔者从故事性较强的3 集中, 挑选了空中“生死相对”“久别重逢”和“携手同飞”几个片段, 重新编辑成稿, 故事结构完整, 节奏紧凑, 丰富的音响和优质的文字稿为节目品质奠定了基础。

2 选对音响

在广播声音符号中, 音乐和音响都属于听觉系统的非语言符号, 是直接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接受的具象符号。与人们语言符号的抽象概括性相比, 音乐和音响的表意形象而生动, 经常作为广播节目中情景的转场、“画面”和语言的补充, 是语意延伸、人物感情深化, 也是感染听众的力量所在。

在录制《长空奇缘》时, 当年空战的情景没有录像资料, 只能通过文字联想画面, 同时参考一些电影、纪录片中的场景, 脑海中有了画面、影像, 再搜索与之相关的音乐、音效。两位退役飞行员的描述, 配合警报声、战斗机快速飞过声、爆炸声、表现紧张情绪的音乐、飞机失速下降的效果……丰富的声音元素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渲染了气氛, 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 第二部分“久别重逢”以采用大量人物对话与主持人语言穿插讲述, 配以舒缓的音乐, 与开头的紧张情绪形成对比, 为第三部分“携手同飞”做了很好的过渡和铺垫。第三部分“携手同飞”采用广播特写方式, 大量使用飞行现场的音响, 试机、进入驾驶舱、联络塔台、起飞、飞行通话记录、平安降落、飞行成功祝贺声、掌声、激动感言……现场的一系列音响完整再现了携手同飞的过程, 剪辑简洁干净, 配以恰当的音乐, 生动表达出两位退役飞行员成功同飞蓝天的激动之情, 情感在音乐中升华, 故事在饱满的情感共鸣中结束。

3 正确拾音

录制广播语言节目要追求七个“度”, 即清晰度、丰满度、圆润度、明亮度、柔和度、真实度、平衡度, 这也是语言类节目终评阶段着重考核的重要内容。语言类广播节目从录制流程上可以分为声音拾取、声音处理、声音组合三部分, 而语言拾音的质量关系着整组节目的成败。

在开始录音前, 应按照编辑的创作意图, 从音质、语气、语调、语速、情感把握等方面综合考虑, 选择最符合编辑创作意图的播音员或主持人来录制稿件。笔者邀请了一位男播音员录制《长空奇缘》节目的语言部分, 选用Neumann BCM705 话筒。在录制之前, 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了解节目和人物背景, 熟悉采访录音、音乐、音效等素材资料。凭借多年丰富的播音经验, 他对稿件内容的理解、声音的控制、情感的把握等方面处理都比较到位。最终贴切的表达出编辑创作意图, 使语言和音乐、音效的结合更加和谐统一。

4 精良剪辑

在广播节目录制中, 语言、音乐、音效的剪辑是呈现节目听觉效果的重要一环。在制作《长空奇缘》时, 笔者注意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新闻专题要尊重事实, 音响使用不能过度夸张;二是节目的主旨是寄希望于两岸进一步互动交流, 音乐基调是温暖的;三是节目中的故事性通过重现“生死相对”和“携手同飞”两个主要情景表现。在《长空奇缘》节目中, 笔者将两位退役飞行员回忆当年空中“生死相向”的情景安排在节目开头, “再次见面”的情节作为过渡, 第三部分以广播特写的手法呈现“携手同飞”, 节目时长从最初的18 分减至13分、11 分, 最后精剪为8 分50 秒。整组节目“故事”节奏紧凑, 情节环环相扣。剪辑时, 借鉴视觉艺术的蒙太奇、景深、留白等手法, 运用声音的空间感、运动感来完成“情景再现”。通过调整音频信号的电平大小, 音乐和音响的衔接、混合, 产生“距离”和“景深”的变化, 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与语言相配合, 音效丰富而不杂乱, 节目呈现出听觉上的“画面感”, 艺术感染力很强。

中国剪辑学会会长周新霞在2015中国数码剪辑大赛开题会上提出:“在节目剪辑评比中, 创意分值最高, 多注意时空的使用, 技法要准确, 规矩中出个性。”全媒体时代的广播节目, 无论是文字内容还是声音元素, 首先需要引起听众注意, 之后才有被倾听、接受的可能。

一次难忘的节目录制作文 篇5

一次难忘的节目录制

・・

江苏省电视台少儿频道优漫卡通《我爱饭米粒》是我最喜爱的节目,甜美的林子姐姐更是我的偶像。暑期能有机会成为现场观众和林子姐姐同台录制节目,零距离接触,那份喜悦和激动真是无法言喻呀!

到了录制现场,当灯光一打开,顿时曾经熟悉的电视中的画面出现在我眼前,真是温馨而亲切。导演说先录制观众境头,于是让我们专注地看着摄像机,面带微笑,热情鼓掌。整个掌声持续的.时间很长,我们几乎都鼓不动了,才喊停止。结果再录一次,又是鼓掌到鼓不动为止。看来一个现场鼓掌都要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啊!同时,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电视中掌声都是这么合成和剪辑的呀!

随着导演一声“就位,开始录制”,阳光哥哥、清子姐姐入坐嘉宾席,而林子姐姐、李响哥哥、程易哥哥立即走到了舞台中心,于是熟悉的开场白开始了,我恍惚间又回到了电视机前观看节目。真是有种莫名的兴奋呀!

今天录的是第三期有关狗狗的暑期特别节目。慵懒的“奥巴马”、活泼的“麦多”、害羞的“塞虎”、懂双语的“叮叮”,分别是四条狗,由他们的主人带上舞台开始自我介绍和才艺表演。当然最有趣的是第二场录制――狗狗游戏大比拼,这一环节要比赛谁最乖和谁最馋。谁最乖这一环节要比赛狗狗的坐、站、直立、转圈、握手等动作,最后是“麦多”赢得比赛。谁最馋环节,则由阳光哥哥和清子姐姐各拿着各种食物来诱惑狗狗,站在台子上的狗狗只要不被诱惑下来吃东西就算赢。有意思的是阳光哥哥拿着鸡腿诱惑“奥巴马”,结果自己先吃了一口,“奥巴马”一看,立刻冲向鸡腿,一个大口鸡腿瞬间没了。林子姐姐只嚷:“这么大一口呀!这可是我们剧组唯一的鸡腿,还准备来诱惑其他狗狗呢!”当然,“奥巴马”没能经受住诱惑,其他狗狗也一一失败了。只有“麦多”,真是好样的。主人一声令下“不能吃”,它就直直地看着红烧狮子头和烤肠,不为所动,最后赢得比赛。他的听话和坚持原则,真让我佩服,了不起呀!原先我是很害怕狗狗的,经过这次现场观看,我觉得喜欢上了狗狗,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狗狗!

还有一个有趣的花絮。李响哥哥中场休息时,把其中一只脚的袜子脱了,坐在地上。导演一声令下开拍,他立即将袜子放进口袋,一只脚穿袜子,一只脚不穿袜子上台了。到诱惑狗狗环节,他居然把口袋里的臭袜子拿给狗狗闻,搞得我们全场捧腹大笑、忍俊不禁。真是一个搞笑的李响哥哥呀!

最重要的是整个录制过程持续三个多小时,林子姐姐一直穿着非常高的高跟鞋,敬业地录制节目。我还借用了一个中间休息时间过去和她照了一张照片,当了一回粉丝,着实过了把瘾。真是兴奋极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节目录制结束,我也依依不舍地离开现场,希望有一天能像林子姐姐一样主持节目,敬业地工作。我想凡事只要努力,就会取得成功。

・・・・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三(3)班万昕悦

浅谈提高新闻节目录制质量的思路 篇6

一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 一档新闻节目制作完成, 需要从前期到后期、从制作到播出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河北电视台的新闻制作播出过程中, 节目部门和技术部门是独立的, 相信有很多台的架构和河北电视台类似, 节目的前期采编和后期播出是由两个部门分别负责, 前期采编拍摄回来的素材经过剪辑、审核后发送到播出线时, 对于技术部门来说这已经是定稿了, 很难再从技术质量角度来改变。新闻节目以导向性和时效性为审核标准, 同时会有很多的直播形式穿插其中, 因此从技术质量角度来考量新闻节目, 的确会发现新闻节目有质量不精的通病。

在视频方面常见的问题是图像色彩不一致、画面清晰度不一致, 原因是每条新闻由不同的记者和摄像在不同环境下完成前期拍摄和制作, 甚至有时所用摄像机的品牌、型号也都不一致, 造成色彩及清晰度达不到主观评价标准。

在音频方面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声音的一致性差、同期声失真等问题。这些常见的看似简单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很多都是取决于节目部门前期工作人员的工作习惯及态度, 不是我们技术部门工作人员强调一下就能解决的, 毕竟日常工作中不是每一期节目都能按照技术质量评比的要求来做。

二组织新闻节目参评播出带

一档新闻节目的制作, 每一条新闻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都是由不同的采编人员来完成, 不可避免地在视频和音频方面有不一致性存在。作为技术部门, 组织和制作节目参评播出带, 就要求我们在这种来源不稳定的节目中进行筛选, 找出可以参评的一期节目。

这项工作要求我们在演播室录制环节、外采内容环节和新闻技术质量环节三方面把关。

1. 对参评节目视频部分进行筛选和调试

节目素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技术质量。如果出现白限幅、偏色、曝光等硬伤, 这样的新闻节目不可作为评奖内容, 即使后期进行了修补, 但对技术指标造成的影响无法弥补。为了解决前期拍摄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对摄像记者的培训, 多交流, 了解摄像工作人员在现场拍摄时遇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探讨在不同状态下对设备参数的调节, 比如后焦、伽玛校正、轮廓校正、拐点校正等, 另外黑电平应控制在标准幅值电平700m V的2%~5% 之间, 即14m V~35m V。在拍摄过程中不同环境中需要重新调整黑平衡和白平衡, 拍摄时注意光圈的调整, 确保不会使图像高亮区造成白限幅, 夜间注意使用新闻灯等等, 这些必要的调整都是为了让我们手中的设备处于最好的工作状态, 发挥最好的性能。

另外, 对于新闻内容, 由于《河北新闻联播》除了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外, 每天还有各种外来信号, 包括收录、地市回传及视频连线等节目形态。从主观来看, 时政新闻存在画面色彩不够丰富、不够细腻, 缺少层次感, 因此选取节目内容以时政新闻总时长越短越好。其次, 对于收录、回传、连线等外来信号, 因线路影响造成的视频质量损失, 如不可避免, 在保证图像主观优质的基础上控制幅度、黑电平信号、Y信号电平、RGB电平和亮度幅度。

2. 对参评节目音频部分进行筛选和调试

声音和画面都是电视节目不可缺少的元素, 某些情况下音频比视频还要重要, 因此在音频的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声音制作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来录制。根据评奖标准, 音频录制信号的节目电平正常值为-9d BFS以下, 最大值不得超过-6d BFS, 不得全程小于-28d BFS。

在选参评带时, 针对音频部分一定不要出现一致性差、失真和扑话筒现象, 这些前期音频问题无法通过后期制作手段弥补, 只能通过对前期拍摄的记者和摄像进行培训, 告诉他们话筒离嘴边的距离、说话音量, 观察摄像机的声音电平等。

还有一些音频问题可以在播出线上通过调音台进行弥补, 比如出镜记者的声音与配音衔接的问题, 电平不符合标准等。

三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在参评“金帆奖”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的一些感受。参加金帆奖的这个过程, 实际上是对我们综合技术能力的一个检验,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弥补漏洞, 增进技术革新, 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中, 才能做出更好的节目。

摘要:在2015年度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节目技术质量奖 (金帆奖) 评比中, 河北电视台录制的《河北新闻联播》获标准清晰度节目录制技术质量奖新闻类三等奖。本文介绍了在评比带的录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及制作过程中需要做的工作。

浅谈广播精品节目录制的技巧与创新 篇7

关键词:广播精品节目,节目题材,录制技巧

广播是一门听觉的艺术,以声音为传播手段,声情并茂、简便快捷地传递讯息;声音能使受众的听觉接受刺激,并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画面,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内在情绪和精神世界。广播精品节目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播出质量,因而录音师的录音制作尤为重要。2013年参评的由本人录音制作的长篇纪实文学《罗布泊丰碑》荣获了2011-2012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提名奖。下面,我将根据获奖作品浅谈广播精品节目录制的技巧与创新。

1 节目题材的选取

具有鲜明广播特点的优秀题材是录音师制作精品节目的前提条件,也是进行再创作的基础。题材的选取可以结合频率的宣传要求,从大事要事、弘扬主旋律的典型报道、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等方面入手,从思想深度、题材力度、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广播特点等多角度对题材进行筛选,力求与听众的关注点和需求相契合。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节目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充分调动录音师的情感,为录音制作提供了较大的再创作空间。长篇纪实文学《罗布泊丰碑》,记载了无数波澜壮阔的动人历史,凝聚着无数华夏儿女为我国核试验发展、跻身科技强国而演绎的从零起步、发愤图强、血脉喷张、一跃冲天当惊世界殊的豪迈华章,每个字符都化作血汗熔铸而成的民族图腾。《罗布泊丰碑》是一篇以弘扬国家和民族精神为主旋律的典型选题范例。

2 节目形式和结构的创新

好的选题要通过适当的节目形式和结构才能完美地体现出来,因此节目形式的创新对制作精品广播节目非常重要。在平时的录音制作中,我们已将“音画式”的创意逐渐在广播节目构思中采用,对文字、音响、音乐、录音合成进行统一设计。这不仅让听众简单地收听到声音,而同时能够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和画面,场景设计自然合理、衔接流畅;事件及人物性格的发展与节目主题保持协调一致;现场感和可听性更强,形成有“立体”结构、内容丰满的节目。制作《罗布泊丰碑》时,片头引用了一代伟人邓小平同志的一段话:“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人造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整个节目运用诗意化的语言构建起严谨的叙事脉络,用声音如实记录并给听众展现了核试验在我国发展的宏景全貌,氢弹爆炸燃烧的大火球给我们再现了“另一个太阳”的美丽而又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3 节目录音制作过程的把握

节目的录音制作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的过程。作品本身是一度创作,包含了作者自己的主题设想、艺术构思、结构和表现手法。而录音师根据自己的艺术审美观、音响美学观、文学素养以及对作品的理解,通过电声技术手段,运用各种声学条件,创造性地将文字变成录音艺术作品,进行二度创作。通过获奖作品---长篇纪实文学《罗布泊丰碑》的音频版诞生,我也总结了一些精品节目录制的经验和技巧,在这里也和大家一同分享交流。

3.1 语言录制技巧的精准把握

声音拾取质量是影响广播节目质量的第一关,因此首先要注意话筒的正确使用。我台录制间选用的是441指向性专业动圈话筒。如图:

从声学角度看,声源与话筒的距离和直达声的强弱成正比,与空间位置感成反比。语言拾音时,直达声和混响声的最佳比为1.34:1,这样既可以保证声音的清晰度,又不那么呆板。语言录音的拾音距离必须在混响半径之内,一般在20~30cm左右,具体应用时还要根据室内混响时间的长短进行调整。混响长,距离可近些;混响短,则距离稍远些。主持人的发音方向和话筒之间的角度应尽量小,使声源对准话筒的中心线,这时频率响应是最好的。但有时因主持人口部离话筒很近,产生近讲效应,或发出含有爆破音的音素,以致产生“砰、砰”的扑话筒声。此时可以让主持人对发声的气流进行控制,或将话筒稍稍偏离口部,偏离角度越大,低频衰减越多。也可以利用调音台上的均衡器或低频滤波器,如图:

将男声80Hz以下,女声100Hz以下的低频衰减掉。录音师对语言录音的调整是多次反复进行的,在播音结束之后,还要针对主持人的不同声音特点,使用均衡器、效果器等对语言进行更细致的处理。

3.2 音乐与语言的水乳交融

音乐是最能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它通过听觉器官直通我们的心灵。在广播精品节目的创作过程中,音乐常常用来作为语言、音响的补充。当人物感情深度和广度难以表现时、当剧情的气氛需要渲染时,音乐是最具表现力和渲染性的因素。音乐的选取要和节目主题以及节目内容的进展保持一致。录音师根据音乐在节目构成中的作用,对使用的音乐时间长短、音乐音量的大小比例、音乐在节目中的淡入淡出位置等进行合适处理。背景音乐的音量比例不能太大,要有一种寓深远于平淡中的艺术感觉。这样的处理,使节目更加故事话,让听众受听。

3.3 音响素材的精雕细琢

精品广播节目除了语言、音乐组成外,还要有音响素材的融入。我们可以利用音响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扩大听众的想象力、表现不同的空间感、描述人物对象的动作、反映不同的时代特征。采录过程中,录音师要确定录音设备,拾音距离、现场音响的声源位置等多方面的细节,而且对采录中出现的音响素材尽可能多录制,并从大量的原始素材中选择出最精华的部分设置在节目中,使节目非常有画面感和立体感。

3.4 后期制作的细致精良

广播电台在后期制作中都是使用先进的数字音频工作软件。通过音频工作软件强大的功能,我们可以对不同地点、不同时期的语言、音乐、音响素材进行技术上的降噪、均衡、混响处理,使这些节目的基本音源,在录音地点、音响音质、时空差异上尽量靠拢和相容。节目的制作要力求精细,通过运用各种制作手段,使节目更加自然流畅、更加好听。

4 结束语

节目录制 篇8

一、选题的准确性

微课教学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 选题方面小而集中, 突出重点与难点,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 (不超过15分钟) 解决问题。笔者是一名高校声乐老师, 在选择微课题目时, 充分考虑微课教学特点, 并进一步与传统课堂声乐教学规律相结合, 选择声乐当中普遍又相对难点问题来作为微课题目, 侧重于声乐教学中共性的问题, 而不是单一的某个知识点。比如演唱气息、喉咙打开等等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所以遵循微课教学规律, 笔者选择了“声音连贯的训练”为题目。

二、教学设计

根据微课题目, 制定教学计划, 此课程属于艺术教育专业的声乐表演方向, 在教学方式上采取的是一对一的小课教学模式。所以在录制节目前, 事先安排好学生进行录制前的准备工作, 熟悉需要录制的歌曲, 并准备钢琴伴奏。

三、教学的步骤设计与实施

微课“声音连贯的训练”的教学步骤设计分为五个环节。课堂导入、重点讲述、难点分析、歌曲训练、课后练习。首现, 笔者先课堂导入演唱中声音连贯与声音顿挫概念。重点讲述通过气息调整与发声位置改变, 训练声音的连贯。要求演唱者中音区与高音区的衔接连贯、流畅, 起音要准确而稳定, 音色要统一而优美, 音波要平稳而自然。如何做到演唱时气息稳定和发声位置统一, 要求在歌曲训练中进行调整。笔者选择了大家非常熟悉的中国创作歌曲《同一首歌》为示范歌曲。通过学生的演唱, 让大家能够体会到演唱歌曲时必须做到起音准确, 音色统一, 音波平稳。在演唱时笔者与学生通过声音相互交流、学习。笔者示范出正确的声音供学生课后去练习, 熟练掌握气息与声音位置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 使学生对声音连贯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断提高。

四、录制声乐微课教学基本要求

1. 教学场地

声乐微课录制需要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和合适的背景场地, 传统的琴房和教室受到空间与光源的影响, 并不具备录像的条件, 所以在选择录制场地方面, 要求场地可以提供适合不同角度拍摄机位, 便于镜头切换。同时还需要有基本的光源作为灯光保障。最后在后期制作方面还需要有编辑与制作的多媒体操作平台。全媒体影音工作室教学形态保障了微课教学录制。

2. 制作人员安排

声乐微课的制作有赖于制作人员对拍摄内容的精心录制与安排。在录制节目前, 各专业工作人员相互协作, 共同探讨, 其中涉及到了动画、播音、视觉传达等专业的配合。实现各专业实训工作室的交叉联动, 协作学习, 从而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激发创作热情, 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3. 画面切换

根据微课拍摄的要求, 需要录制时进行画面转换, 而全媒体影音工作室完全符合画面转换条件, 在录制时, 采取了三架数字摄像机进行拍摄。1号机负责拍摄笔者讲课时的画面, 采用中近景别, 能够清晰的拍摄到演讲中的神态与语言。2号机负责拍摄学生演唱时与老师交流的画面。包括学生演唱时气息状态, 老师的示范演唱, 3号机负责拍摄钢琴伴奏时的画面。2号机与3号机拍摄以近景或特写的方式来抓拍演唱者与钢琴伴奏的细节表演。

4. 声音技术

声乐微课节目录制要求同期收录音源, 所以这对录音的设备与环境有很高的要求。传统的琴房与教室并不适合录制, 所以笔者选择了全媒体影音工作室来进行录制。在录制时, 采取了采访话筒与录音话筒同时收录的方式。全媒体影音工作室符合了这方面条件, 录音话筒负责录制学生演唱与老师示范演唱的声音, 采访话筒负责录制笔者讲话的声音收录。从而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5. 后期制作

微课录制的同时还穿插了PPT与多媒体为辅助设备, 包括动画、文字、以及网页的设计。实现了全媒体影音工作室教学形态特点。展现其综合性的优势。声乐微课“声音连贯的训练”录制画面简洁美观, 画面清晰, 开头加入了动画与音乐, 笔者讲课内容文字表述与精美的PPT网页相呼应。时长13分钟。为了利于同学们和声乐爱好者的观看与学习, 后期制作人员特意转换了MP4格式, 便于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

总之, 微课教学在当下网络教学形式中已日趋普遍性。创作一部成功的微课作品, 需要在选题、教学设计、录制过程、后期制作等方面加强学习。全媒体影音工作室教学形态概念出现, 有利于微课节目录制的创作与把握。同时也能实现各专业实训工作室的交叉联动, 进一步完善课堂、工作室、节目合作的相互联系, 为微课这种新型的网络教育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

摘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新型的教育资源类型, 通过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为手段 (多媒体) , 为学习爱好者提供了互联网在线交流学习的机会。本文利用全媒体影音工作室教学形态制作微课, 探讨微课节目录制的创作与把握。

关键词:微课,声音,教学设计,工作室,教学形态

参考文献

节目录制 篇9

关键词:虚拟前景技术,关键技术,跟踪定位,技术比较

一、应用背景

2011年6月, 上海东方卫视全新改版, 新的演播室以开放式大型一体化的设计, 特别是虚拟前景技术的运用吸引了同行们的目光, 整个东方卫视演播室的演播区由主播报区、访谈区、虚拟咨询播报区、大屏互动区、读报点评区等五部分组成。其制作的节目包括新闻播报、新闻专题、热点评述、嘉宾访谈、读报、气象等多种类型。东方卫视一体化演播室也收获了第二十六届华东电视技术年会技术进步一等奖。

新演播室是上海东方卫视新闻中心节目制作的主演播室, 承担了东方卫视的《看东方》《东方午新闻》《东方新闻》和《子午线》等四档重要的综合类新闻直播。除了直播新闻节目外, 还承担了众多其他录播节目的录制工作。其中包括1994年就开办的多次荣获全国电视法制节目大奖的《案件聚焦》和每周卫星连线型态制作的谈话类节目, 并在两岸7大平台同步播出的《双城记》。

随着上海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也为了顺应观众对节目的需求, 电视台会不断推出新的电视栏目, 仅有的几个演播室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节目需要, 这时虚拟前景技术的优势凸现无遗。新的演播室具有传统演播室并不具有的功能和优点, 虚拟前景可以将虚拟的三维图形、视频和动画植入传统演播室中, 将大量虚拟特殊环境与道具和实际不存在或难以制作的场景存储在一块硬盘里, 并可以改变场景在瞬间之间, 极大地方便了节目制作。现有的实景演播室可以使用虚拟前景技术进行不同包装, 实现一个演播室多个播出场景的应用, 这样的设计大大方便了不同选题节目做出不同形式, 不同类型节目, 展示各具特色的场景环境, 使编导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节目制作方面的很多限制, 获得了更大的创作的想象空间。

二、虚拟前景技术原理和构成

随着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 虚拟前景技术在此基础上也应运而生。虚拟前景系统由摄像机、ASB (跟踪数据编解码器) 、虚拟核心渲染单元HDVG、控制PC等组成。

在新演播室里由真实摄像机拍摄主持人, 通过摄像机的位置和镜头的变化来控制计算机中的虚拟摄像机, 以此来锁定真实的和虚拟的摄像机之间的关系, 因此需要确定真实摄像机的位置参数, 包括摄像机在演播室中的空间位置, 摄像机的运动参数, 摄像机镜头设置参数, 所有这些跟踪数据传送给ASB (跟踪数据编解码器) , 然后传输给虚拟核心渲染单元HDVG中进行分析, 虚拟核心渲染单元HDVG把信息对应在虚拟摄像机上, 实时生成与演播室真实图像正确透视关系的虚拟前景。

新演播室虚拟系统选用以色列傲威公司的Real Set系统, 演播室一共有7台摄像机, 其中4台是全遥控机器人摄像机, 2架摇臂, 1架斯坦尼康;其中为2台机器人摄像机和1架摇臂摄像机配置了虚拟前景系统, 使虚拟画面能够同时在3个机位上得以呈现。虚拟系统中3讯道的虚拟机位用3台独立的HDVG作为渲染单元, 图形元素均由傲威的3Designer软件创作完成, 传统建模软件, 如3DMax, Maya等制作的模型可直接导入3Designer。图形元素与传感器获取的跟踪信息可以通过简单操作关联到一起, 以确保在摄像机移动时, 导入的虚拟物体能够保持初始位置。HDVG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图形工作站, 具有超强渲染能力和强大灵活性。东方卫视虚拟前景系统控制方式是使用现今比较流行的CPU+GPU模式, 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的控制PC来控制Linux操作系统的HDVG来实时渲染播出。

三、虚拟前景关键技术

在虚拟前景应用中摄像机跟踪技术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它通过在节目录制中获取摄像机在演播室中的实际位置参数和动作参数, 从而判断摄像机、主持人、计算机虚拟场景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从而帮助系统锁定真实摄像机与虚拟摄像机。

在摄像机的三脚架基座上、俯仰轴、镜头的变焦、聚焦环上被安装了传感器, 它通过数据线传输采集摄像机位置和透视数据这些信息, 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有平移x、纵移y、高度移z、水平角pan、俯仰角til、镜头变焦zoom、聚焦focus等变化, 这些信息传送给ASB (跟踪数据编解码器) , 然后通过数据线传输给虚拟核心渲染单元HDVG, 虚拟核心渲染单元HDVG将真实摄像机的各个信息对应在虚拟摄像机上, 实时地跟踪真实摄像机。

东方卫视的虚拟前景跟踪系统由2台机器人摄像机和1架摇臂摄像机和虚拟核心渲染单元HDVG组成。机器人摄像机跟踪信息包括云台位置数据X、Y、Z, 摄像机水平角pan、俯仰角til数据、镜头变焦zoom、聚焦focus数据。摇臂摄像机跟踪信息包括摇臂摄像机水平角pan、俯仰角til数据、摇臂的JIB pan、JIB til数据、广角镜头变焦zoom、聚焦focus数据。这些数据实时传送给加载在平台上的ASB (跟踪数据编解码器) , 同时平台上摄像机镜头也将ZOOM、FOUCE数据通过镜头数据接口汇总到ASB, 而相对应讯道的HDVG图形渲染单元获取ASB上汇总加载的摄像机的实时数据, 这些信息被送到对应的3台独立的虚拟核心渲染单元HDVG, 从而实现HDVG对于摄像机运动轨迹数据的实时跟踪, 完成图文在线渲染输出。实现各个机位的虚拟前景跟踪效果。虚拟三维元素在演播室中精确定位后, 无论摄像机如何运动, 它看上去都是演播室实景中的完美组成部分。

四、虚拟前景关键技术与虚拟演播室技术比较

在新演播室虚拟系统中, 其虚拟跟踪技术与传统的虚拟演播室跟踪技术相类似, 都是通过摄像机的位置和镜头的参数信息来对计算机中的虚拟摄像机加以控制, 但还有很多不同之处。

每个传统的虚拟演播室都会有一个很大的蓝色背景, 即蓝箱, 主持人在蓝箱中录的节目还需要一项关键技术色键抠像技术才能合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服装的选择影响到抠像效果的好坏, 灯光师除了需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编导的要求布置灯光外, 还会根据技术人员抠像的要求来调整灯光布置。

而虚拟前景技术区别于以往虚拟演播室的直观印象就是虚拟前景技术将虚拟场景摆脱了蓝箱的“束缚”, 它可以将电脑虚拟景物与演播室的实景结合在一起, 虚拟前景技术实现了主持人与三维模型的互动, 植入的图形与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进行线性叠加, 无须色键抠像。这样极大地解除了对主持人服装的限制, 他们可以根据节目的需要有更多的选择。灯光师没有了抠像的束缚, 也有了更多专业上的发挥。

图1图2是节目双城记2013年改版后在新演播室录制的节目, 每期节目都根据节目的需求设计了不同的三维场景, 与图3改版前在虚拟演播室录制的节目相比, 无论是场景的多维、立体、丰富方面一点不逊色。

在虚拟演播室节目的录制中, 音频信号必须经过延时才能与视频同步。在虚拟演播室中主持人使用的话筒最好使用无线话筒。如果用有线话筒, 需要对话筒线用蓝色物进行遮挡, 使它不影响抠像。而在新演播室由于是实景录制, 因此都不需要进行这些方面的考虑。

五、实际应用

东方卫视演播区7台高清摄像机中有3台加载了虚拟前景系统, 其中2台是机器人摄像机, 另一台是10米摇臂的摄像机。每台机器人摄像机在关机开电后需要在预设原点位置定位校准、复位Autocam位置数据初始值。相比早期的红外跟踪系统, 这次采用Autocam获取跟踪数据, 使摄像机与虚拟场景共用一套坐标系, 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位置坐标计算设备, Autocam定位不受演播区灯光热量影响, 不会因为布点关系影响到景区灯光布置, 并且Autocam传感器定位采样精度相较更高、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同样在数字摇臂摄像机上, 摇臂在使用过程中均为定点位置操作控制, 因此可以不用实时获取摇臂在演播区中的X、Y、Z三维坐标位置, 仅需提前预存位置数据或每次在摇臂位置发生变动后, 手动更改HDVG端位置数据即可。

节目录制 篇10

我们通过对往年节目评比数据进行分析后认为, 目前大多数省市电视台在客观测试中都能拿到高分甚至是满分, 所以要想获得好的成绩必须在主观测试中拿到高分。所以我们的目标已经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参数的达标上了。如何制作出一档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让受众有良好的主观感受, 成为了我们新的关注点。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如何求新求变, 把新的技术运用到金帆奖节目的制作中去, 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随着计算机图文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视荧屏上出现的图文播出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人们对各种信息播报的认识也逐渐走向深入, 受众群体不断扩大, 他们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新闻中以图文的形式传递信息的比例越来越大, 图文的表现形式越来越丰富, 其制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播报的形式日益多元化发展趋势下, 单一的虚拟图文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 以虚拟前景、大屏幕电视墙、互动触摸屏、在线图文包装为手段的图文包装方案已经成为各频道图文包装系统的设计方向。

这次金帆奖评比片演播室录制过程中, 虚拟前景的应用无疑是我们对以往传统形式的一个突破, 也是本次节目制作的一个最大的亮点。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钟左右的简讯播报, 但却不同于以往前正襟危坐式的读稿。通过计算机虚拟出来的三维场景, 使观众能更直观地看到两条新闻中所提到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神九”天宫飞船的具象的立体的画面, 大大提升了播报效果。在画面表现上也更丰满充实。

虚拟前景技术被大家所熟知是中央台在“世界杯”和奥运会上的成功运用。从2011年6月东方卫视全面改版, 新的整体演播室全新亮相后, 虚拟前景才真正在新闻节目中第一次大规模地使用。

具体来说, 虚拟前景技术是虚拟图文技术与跟踪技术的结合, 是虚拟图文模拟各种摄像机运动的表现形式。从节目的应用上看, 虚拟前景技术在新闻资讯节目上的运用大大地丰富了节目形式。它让本来是一些枯燥的数字和讯息的播报, 通过虚拟前景的运用,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虚拟前景跟踪技术

在虚拟前景应用中, 虚拟跟踪是一项关键技术, 它通过摄像机定位技术让虚拟前景有了“位置感”。与传统的虚拟演播室技术相类似, 其关键在于用摄像机的位置和镜头等变化来控制计算机中的虚拟摄像机, 使它的位置和镜头变化与实际同步, 这样它所拍摄的虚拟场景的镜头变化和实际摄像机拍摄的主持人的镜头变化一致。其大致原理可以理解为将演播室摄像机位置信息和实时动作数据与虚拟摄像机建立匹配关系, 使虚拟摄像完全受控于真实摄像机;具体说就是真实摄像机的X、Y、Z的位置和Pan、Til、Zoom、Focus信息通过数据线传输给渲染引擎, 渲染引擎再将各个位置信息对应在虚拟摄像机上, 最后达到位置匹配的效果。机器人跟踪数据包括云台X、Y、Z、位置数据, 摄像机Pan摇动、Til俯仰数据, 标准镜头Zoom、Focus数据;摇臂跟踪数据包括摇臂的Pan摇动、Til俯仰数据, 摄像机Pan摇动、Til俯仰数据, 广角镜头Zoom、Focus数据。

东方卫视的前景跟踪系统由云顿的系统和傲威的虚拟跟踪系统构成, 包含带数字接口的全自动摄像机系统及虚拟前景渲染系统, 能够实现各机位的虚拟前景跟踪效果。在原有全自动摄像机系统的基础上, 扩充新的自动摄像机系统。通过电脑端遥控方式, 进行摄像机的控制。在后台, 节目人员还可以预存多个机位设置, 使这些设置被精准还原, 并实时在真实直播场景中渲染出各种三维物体模型。

整个跟踪系统采用3机位的跟踪方式来满足展示虚拟年度金帆奖作品创作经验谈前景的要求, 而3台摄像机跟踪信息的一致性和匹配度是最终决定虚拟前景效果是否真实完美的重要因素。从3台摄像机的配备来看, 2台同品牌同配置的机器人摄像机在理论上能够达到跟踪的一致性, 而摇臂摄像机的跟踪数据点与机器人摄像机有所不同, 机器人摄像机有位移上的数据, 而摇臂则有摇臂关节上的数据, 且镜头参数也不尽相同。表1为机器人摄像机与摇臂摄像机的数据比较表。

二跟踪定位匹配思路

系统中的3台摄像机均配有运动检测和识别系统, 即摄像机跟踪器。其跟踪方式都为机械式, 但是机器人摄像机与摇臂摄像机跟踪产生的数据点是不同的, 机器人摄像机有位移数据而摇臂摄像机则没有, 摇臂摄像机有摇臂关节的跟踪数据而机器人摄像机没有。两种跟踪摄像机的数据点的不同直接导致3台摄像机跟踪数据匹配的难度, 因此匹配摄像机的定位坐标, 让3台摄像机定位于一个点是跟踪定位的目的。

三跟踪定位匹配方法

以机器人摄像机初始化基准点作为跟踪定位的参考原点, 将摇臂距离参考原点的X、Y的偏移距离作为摇臂跟踪数据的偏移量, 调整此偏移量, 理论上可以将机器人和摇臂各自的坐标轴匹配到重合, 跟踪于同一个点。

四虚拟场景对位

虚拟前景在运用时会出现虚拟物体参照位置找不准的情况, 例如一个虚拟地球在正常的取景范围内它的视觉位置是正确的, 而当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时, 发现虚拟物体实际不在我们要的位置点上, 这是由于虚拟物体的相对位置与实际布景的位置没有重合, 只是在某个角度上在视觉重合, 这种情况的发生直接导致摄像机在做推、拉、摇、移动作时虚拟场景的严重偏移, 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法能让虚拟物体位置与实际布景位置重合。在运用中, 我们发现一个漂浮在坐标Z轴0点以上的虚拟物体是很难找准参照点的, 因此我们首先要在虚拟场景中设定一块Z轴位置为坐标0点的参照地板, 当虚拟场景的Z轴与实际布景的Z轴固定重合后, 移动虚拟物体的X轴与Y轴的位置时, 发现其虚拟物体的位置与实际布景的X轴与Y轴是重合的。因此, 匹配Z轴0点位置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虚拟前景X、Y的信息, 使虚拟前景的跟踪更为精确。

五控制与渲染分离有效保证虚拟场景的稳定

在虚拟前景应用中的另一个关键就是虚拟场景的渲染生成。三台跟踪摄像机的虚拟前景是由三台ORAD公司的HDVG提供的。其图形渲染引擎是傲威公司提供的超高清渲染引擎, 并支持各种软件在此硬件平台上运行。

HDVG的核心是HDVG卡, 是一块可编程的PCI视频卡, 同时HDVG的图形卡是一块经过底层代码重新编写和优化的NVIDIA图形卡, 其图形渲染能力与同型号的图形卡相比在渲染速度和输出质感上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作为纯粹的渲染引擎, HDVG接收的所有渲染指令都来自于另外配备的控制PC。这种控制、渲染分离更有利于渲染引擎的稳定性和渲染能力的最大化。

六虚拟前景对图像质量指标的影响

电视节目中的视频幅度是随着图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录制节目时, 严格按照标准控制信号的幅度、电平, 这样才能保证图像的技术质量。

根据GY/T 223-2007《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录像磁带录制规范》规定, 视频信号相关参数如表2所示。

虚拟前景技术的引入提升了主观观感, 但是同样要受到上述技术要求的限制。

东方卫视的虚拟前景是由3台跟踪HDVG产生的。作为计算机创作出的二维或三维图形CG (Computer Graphics) , 即虚拟场景。在很多情况下其幅度远远超出了视频信号所规定的范围。原因在于, 计算机绘制CG过程中使用的诸如Photoshop, 3DMax等软件的颜色管理模式或者说是色域显示, 与数字电视使用的色域是不同的。比如Photoshop采用的是Adobe RGB (1998) 色彩模式, 是一个广色域的颜色模式。而我们现行的标清电视采用的是窄色域的EBU或SMPTE C色域。造成的结果就是符合Photoshop色域制作出的图像在标清监视器上显示的图像饱和度会更高。

CIE色度图中, 自然界中各种实际颜色都位于舌形区域内。该区域包括了人眼所能看到的所有颜色。在这个坐标系中, 各种显示设备能表现的色域范围用RGB三点连线组成的三角形区域来表示, 三角形的面积越大, 就表示这种显示设备的色域范围越大。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Adobe RGB色域所代表的三角形面积最大, 相对于EBU色域而言它是一个广色域。用不同色域处理相同的彩色对象时, 同一彩色在不同色域中的彩色饱和度是不一样的。在CIE色度图上, 距离白色原点越远其彩色饱和度越高, 在单色的原色点其彩色饱和度达到最大值1。用Adobe RGB宽色域处理某彩色对象时, 其绿色的饱和度是0.5, 但用窄色域的EBU或SMPTE C色域, 处理同样的彩色对象时, 由于EBU色域的绿色坐标比Adobe RGB绿色坐标距离白色原点更近, 其绿色彩色饱和度就可能达到了0.7。也就是说, 对相同的彩色物体而言, 色域范围越大, 得到的彩色饱和度越低, 而色域范围越小, 得到的彩色饱和度越高, 这就是Adobe RGB色域制作图像在标清监视器上显示饱和度更高的原因。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用计算机制作出的图像在标清显示时其亮度和饱和度都是会超标的。为了避免因此带来的图像质量上的损害, 我们建议美编在做CG图像时要么改变其使用的颜色管理模式, 要么将制作完成的CG图像在整体上进行幅度的调整以符合技术指标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在录制节目时用WVR7100的箭头显示功能, 对图像模拟复合信号电平进行监测。通过WVR7100的菱形显示功能, 监测图像信号的视频分量是否能够合法有效地传送到RGB色域中, 保证RGB色域不超限。

应该说虚拟前景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信息更直观、更具互动性, 也使得新闻播报更生动鲜活。这种变革给所有电视前的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之前只能通过三维制作和后期配音完成的视频片段, 现在可以通过主持人现场的播报来完成。而虚拟前景和演播室现场的无缝结合, 让观众在视觉上觉得整个场景就是架设在了演播室现场。当虚拟前景和摄像机移动结合起来时, 那三维镜头的展示更给观众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 让主持人所述说的主题内容更加突出, 更加易懂, 方便了新闻内容向广大观众的直接传达。但虚拟前景的应用牵涉到大量的技术难题, 尤其是应用到日常直播中。技术人员对东方卫视原有全天新闻进行了细致的拆分分析, 对每档节目的需求及表现形式都进行了评估, 重新为节目设计了大量应用模板和应用流程。为了能使将来使用的虚拟前景可以完全融合到演播室实际场景中, 对现场的灯光和演播室中的色彩进行了采集, 制作了精良的贴图用于虚拟场景中, 保证最后的效果可以为新闻增光添彩。

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 而我们对硬件的提升和对新技术的追求也是不懈的。如何在保证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再进行高质量的创作。将多元视觉要素加以变化融合, 打造出符合现代受众需求的电视新闻节目, 将成为我们一直努力的目标.这也是这两年我们在金帆奖评比带制作中一直求新求变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我们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 我们有能力把最好最高质量的节目呈现在电视屏幕上。

摘要: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 (金帆奖) 评比中, 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东方新闻》获得标清录制技术质量奖新闻类一等奖。2012年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次在金帆奖节目录制中引入虚拟前景技术, 带来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闻播报效果。这种应用让信息更加直观, 更具互动性, 也使得新闻播报更加生动鲜活。本文就虚拟前景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对实际应用中其对视频质量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上一篇: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下一篇:教育就是让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