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本质

2024-08-14

审美本质(精选三篇)

审美本质 篇1

关键词:油画语言,自然写生,感受,艺术本质

在现今的油画领域中, 油画语言的繁多已让所有的观众耳目一新, 而究其艺术本质, 很多人却从各个方面与角度于之取证。艺术的本质, 是艺术最有价值的核心本质, 它又能纵伸于未来, 是最具有精神意义的, 换句话说, 艺术本质就是艺术家的心境、目的, 是创作出新的作品, 新的理论, 新的思想的源泉。

油画的语言能够更为深刻地了解艺术的本质, 而风景写生对于油画语言的把握是极其重要的。画家通过不断地训练, 找大关系, 包括各种不同景物的关系, 并且通过天空与地面的关系, 光线中的冷暖关系, 慢慢地把握住其中的色彩规律, 才能逐渐地发现好看的调子。这样, 掌握了色彩规律, 把对大自然气氛的感受, 通过表达意境和情调来形成一幅带有感受的好作品, 同时, 这也是作为风景写生很重要的一个手段。通过这样不断地面对大自然写生创作, 使作者对待构图、颜色和形式的认识思路逐渐地清晰, 明确, 并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语言。这种对于感受形成的过程, 在整个绘画的道路中是极其至关重要的环节。这种油画语言的形成, 它的真实性也就是从真实中提炼出来的抽象之美。

在油画作品中, 语言体现着重要的作用。它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它不同的表现方式, 而更为重要的是, 它体现着画家深厚的艺术修养与对艺术的理解。我们区分一个画家、画派, 主要是以其风格的独特性而判断。就像你画一棵普通的白桦树, 通过它给你的感受, 再结合你的艺术修养与艺术的角度, 产生出来那种独特的油画语言并真实地表达出来。这是个简单的过程, 却复杂得倾其画家的一生。因为我们不断地在追求着艺术的真实!而这种“真实”, 是超越于我们正常概念里的真实, 它是“艺术感受上的真实”, 也就是艺术的本质。在写生中, 画家会不断地发现, 正如毕加索说过:“如果我要画一只碗, 当然我会把它画成圆的, 但整体图画的节奏, 构图结构, 会迫使我把圆的画成方的。”这样就是指, 应该是绘画语言上的真实和感受上的真实。毕加索也同时说道:“像凡高, 画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马铃薯, 还有他的靴子!这才是真正的创新!”

色彩风景写生是油画中解决色彩问题的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油画的特性就是能最大限度地表达自然世界丰富细致的色彩。自印象派之后色彩因素得到了极大的发挥。色彩语言更是成为油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重要特点。油画独特的色彩魅力其实就是指以写生色彩体系为基础的, 对色彩的最快最基本的途径。很多人没有很好的解决写生色彩这一课题, 画面的色彩韵味出不来, 使画面缺乏色彩的魅力, 这样的油画创作便没有了油画味道。不通过写生很难使自己的色彩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 便进入不了这一领域, 就很难体会油画语言的魅力。作为画油画的人来说, 你没有调动油画语言的色彩魅力, 那就损失很多, 所以说色彩语言是油画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那么多人喜欢“印象派”, 是因为印象派的色彩魅力一目了然, 大家被他的美丽色彩所感染。所以风景写生是你能够调动油画魅力, 掌握这一色彩语言的一个特别有效的方法。可惜的是现在很多油画创作忽视写生色彩, 很缺乏视觉的美感。风景写生是与自然的交流、概括与体会的过程, 是对自然与生命的体验。如何能把握住那有生命的视觉状态, 是绘画创作的灵魂和本质。现在很多画写实的人关在画室里, 放弃了写生, 结果画的更多的是自己, 虽然他有资料, 但缺少了和对象真实交流这一方式, 只是在和自己交流。我并不反对在室内进行创作的重要性, 而是如果不经常进行户外写生的色彩训练, 这样时间长了, 画面中生动的、感受的、有生命的那么一种状态就容易丧失。有的写实绘画可以画的很细, 但不感人, 就是因为画面中的生命力越来越弱。它可能会走向个人化的样式, 当然这也是个途径, 也有很好的画家。但假如没有一个生动性作为基础, 那便不是欧洲传统写实绘画的延续。而这一点上, 画家冷军的欧洲室内写生作品, 便能够充分的表达出自然事物中, 感受上的色彩规律, 笔触的生动, 色彩的和谐, 光线的把握, 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油画写生作品。而风景写生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动能力, 提高画面生动性和活力。所谓油画创作并不在于想出一个神奇的主意, 油画家不是发明家, 好的作品靠的是它传达的视觉魅力及审美感受。因此, 调动出油画色彩语言的魅力, 提高概括和控制能力是重要的, 色彩风景写生是提高艺术感知与表达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方面, 色彩是绘画艺术语言构成中最活跃, 最丰富, 最敏感和最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视觉因素, 画家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色彩写生训练。色彩风景写生对画家认识户外光色变化规律, 培养色彩感觉, 表现自然景物, 提高色彩的观察和艺术表现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十三、四世纪时期, 画油画的人, 是从固有色的观点来看对象, 所以画的人物是写实的, 色彩却是概念的。穿红衣服就用红颜色画, 蓝衣服就用蓝颜色画。所有的圣女像的衣服都是用蓝颜色画的, 要表现立体还要分出明暗层次, 但是它没有在一定条件下区别固有色的这种观念。所以所有的圣女像都必须用群青来表现。随着油画的逐渐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这样一种表现, 到了伦勃朗的时候发现了灯光对于环境的影响。再往后到了十八九世纪的时候, 人们发现了形和色有时候矛盾, 开始先了解明暗, 后来才逐渐发现不仅仅是明暗, 还有条件环境的问题。逐渐往后发展到了“印象派”的时候, 这时, 色彩已发展的比较成熟了, 同时, 技巧上, 画家们特别主张到户外去写生创作。

另一方面, 风景写生不仅仅只是一种绘画的方法, 更主要的是它借助于大自然景物, 提炼出一种语言的生动性。就像1872年的时候, 列宾画出了《伏尔加河的纤夫》, 他画的是外光, 但并不都是外光的色彩, 但是他的外光色彩不仅仅是一般的自然现象, 他有他的主观认识, 对他作品的理解不仅仅是色彩的认识, 而是他在某种情况下带有主观、带有情感的认识。

从情感的本质出发, 是主观情绪不同环境下真实的再现的过程, 而这种过程又与艺术家本人的不同气质而有所不同。在丹纳的《艺术哲学》一书中说道, 艺术不是孤立的, 它从属于艺术家, 以及包括艺术家之内的艺术流派, 以及它周围的社会。从哲学的观点出发, 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而情感的本质又与自然的写生有着直接的关联, 这种直接的关联, 在不断的绘画过程中, 又逐渐形成了画家独特的艺术语言, 即绘画语言。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也这样提过, 他说:“艺术品的本质在于把一个对象的基本特征, 至少是重要的特征, 表现得越占主导地位越好, 越明显越好。”这就同样的说明现实必须求助于艺术, 必须由艺术家来补足。而油画语言在风景写生中, 正体现了艺术本质的重要性。

在《罗丹艺术论》这本书中, 罗丹这样提到:“在艺术家看来, 一切都是美的, 因为在任何人与任何事物上, 他敏锐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 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 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真理存在于最为平凡的事物里, 最普通的, 却越隐藏着真实性。而大自然为我们所提供的却是那么的平凡, 那种在大自然中的亲切感, 会让画家变得更为真实。罗丹这样说:“艺术家所见到的自然, 不同于普通人眼中的自然, 因为艺术家的感受, 能在事物外表之下体会内在的真实。”自然界中一切都是美丽的, 因为他的眼睛大胆接受一切外部的真实, 而又毫不困难地, 像打开书一样, 懂得其中内在的真实。总之, 美是到处都有的, 而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 缺少的不是美, 而是缺少那种发现。在自然写生中, 画家不断地提炼着油画的画面语言, 也在不断地提高着画家内心中的修养与对大自然中美的感受、美的真实, 这是艺术真正内在的艺术本质!

参考文献

[1]皮埃尔.戴, 《毕加索传》, 中国广播电视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3年1月;

[2]丹纳 (著) 郑海瑶 (译) 《艺术哲学》,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0年6月;

认清网络的审美观本质 篇2

最近,网上掀起了对“梨花体”诗歌的大批判。历来站在网民一边说话的我,这次却要说:网民们,这回你们错了!

在我看来,网民反对赵丽华,打的是自己的耳光。实际上赵丽华的诗,比网民还网民,骨子里早已“投降”(投奔)了网络,是作家中难得的异数。可笑的是,身为网民,习惯了见谁解构谁,这回大水冲了龙王庙,连自家人都不认了。我一边看,一边暗自发笑:这赵丽华好比阿Q,想投降了革命党,“同去同去”,偏赶上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不带他玩,不许革命……

我想谈谈什么样的审美观适合网络。了解反对“梨花体”的真实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这种反对会不符合网民自己的利益。

直接的就是美的

《直接的就是美的》是我五年前提出的美学观点。这篇美学论文现在几乎找不到了,只在文化中国网“哲学研究”的“美学”类中还有(www.okuc.net/article/html/3154.html)。直接的就是美的,意思是,与互联网本质匹配的后现代审美观,核心应是生活高于艺术;它革命的对象,就是工业化时代的现代性审美观,即艺术高于生活的主张。工业化时代,精英高高在上,用各种充满技巧门槛的形式,拦住普罗大众;信息化时代,草根翻身解放,把艺术门槛降低到零。

互联网审美观的核心,就是主张“生活本身美”,反对过于精英化的形式。对于诗歌来说,就是解构诗歌形式,走“梨花体”的路子,复归生活本身美。当时还没有赵丽华,所以我举的例子是美国诗人惠特曼。惠特曼其实就是中国的“赵丽华”,他的诗基本都是“梨花体”的大白话,见白菜说白菜,见路人亲路人那种。

我在《直接的就是美的》中指出:“工业之美,一言以蔽之,是迂回之美。”艺术形式,就是审美迂回的中介。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本质是迂回生产,通过以资本为代表的中间环节来迂回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艺术生产方式,必然是以艺术为中间环节,迂回地审美。为此,必得把生活贬低到艺术之下,将草根贬低到精英之下。

审美和艺术的实际关系是怎样的呢?打个比方,好比糖和糖精的关系。如果审美是糖,艺术就是糖精。离开糖精,人们仍然可以享受糖;但离开糖,糖精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离开艺术这种高度集中化、典型化的迂回审美方式,人们仍然可以直接从生活中获得美,比如欣赏蓝天白云、赤子之心;但是,离开了生活本身美,艺术却无从提高升华。现代性的本质,是让人们远离直接审美方式,分工出个叫“艺术”的中间环节,来进行大规模的迂回审美,达到糖精一样的强化效果。“艺术”这种怪物,就是审美上的糖精。艺术这种通过中介迂回审美的好处,是可以将“美”提纯为“完美”,好比把糖提纯为糖精;但代价,是牺牲了审美的自然性。当工业化完成之后,这种审美方式的弱点就日益暴露出来:经历了互联网这种后现代生产方式的年轻一代就会想,我们为什么要完美呢?为什么完美才是美,而平平淡淡的美、生活本真的美不是美呢?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的中国人,就是第一届网络小姐陈帆红。她代表了中国人现代性审美观向后现代审美观的一个转折,转向了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生活本身美”。

大家都知道糖精不好,因为不自然、不环保,所以转向吃自然的糖。可艺术呢?为什么到了精神领域这个死角,人们却与后现代潮流相悖,宁愿吃糖精,而不吃自然的糖呢。当然,在中国,这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中国的工业化没有完成,没有高度形式化的艺术,许多人的素质达不到直接系统地感受美的程度。但反例也比比皆是,比如人们喜欢看自然而然的表演,不喜欢看做作的表演,因为做作的表演属于形式化过度而偏离生活。发展到人们喜欢卡拉OK、实用艺术、工艺美术这些将生活直接与美联系在一起的审美方式。趋势显然是从现代性转向后现代性,而不是相反。

我1998年11月针对网络写作,严厉批评过毕淑敏关于“我坚信在一个时代里,一件事太容易了,未必都是好处。能够分泌出足够写作长篇的灵魂精华的大脑,不会太多”的精英观点。令我感到痛心的是,当像赵丽华这样的专业作家终于醒悟过来,挣脱了现代性的枷锁,走向正确方向时,网上却有如此多的年轻人,陷入了我八年前的批评保守状态。仅仅因为觉得一位国家级诗人用一种“太容易了”的方式写诗,就大加声讨。这不正掉进了现代性思维陷阱中了吗。包括韩寒在内,说话都不走脑子。快要站到与自己相反的立场上去了。

审美底线:恶搞与有意味的写作

站在后现代立场上,怎么评价赵丽华的后现代诗和众多的梨花体“诗”呢?

解构形式本身,并不能保障所写的诗就是好诗。众多的梨花体,仿模赵丽华解构文字,写出的是不是后现代诗,我认为要用有没有意味(诗意)来衡量。我赞同流沙河的说法,“要判断一首诗是诗不是诗,首先还是要判断它的内容是否含有诗意。”

作为理论根据,仍然可以用糖和糖精作比喻。审美是糖,艺术是糖精。假设把艺术形式解构了,只能保证不是糖精;而是不是糖,却不一定。所谓意味、诗意,说的就是审美,就是“糖”本身。克莱夫·贝尔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是个现代性命题;相应的后现代命题应该说,生活美是“有意味的非形式”。我们就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一下。

首先评价赵丽华的诗。赵丽华的诗确实是有问题的,但不在众人诟病的“梨花体”上,那种故意欺负标点符号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因此,形式不是问题。赵丽华的诗给人以自然的感觉,这是总的印象。她的诗是充满诗意的,这一点只要把她的诗多拿几首,放在一起看,也是基本不需要怀疑的,无非意味浓淡不同而已。问题是,她的诗,多是些小意趣,是一堆碎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倒是与解构化的形式匹配。不过,我还是更偏好惠特曼那种大气,那种扑面而来、到处弥漫的诗意。这方面赵丽华差得太远。

至于网友的“梨花体”,其中有一些,还真是不错,不管是不是恶搞,意味是有的,甚至还有意味十足的;不过大多数“梨花体”,是缺乏意味,甚至没有意味的。没有意味的“梨花体”,虽然也在解构形式,但算不上审美,而应归入生活本身。生活本身,与生活本身美,是两个不同概念。就好比一把土与糖不是一回事一样。属于生活本身的“梨花体”,既非审美,亦非艺术,而是生活中的恶搞。这种恶搞当然有存在的理由,但一定别把自己当艺术。

略论音乐的形式美与人的审美本质 篇3

关键词:音乐美,音乐审美,感性美,形式美

音乐的美是指乐音通过听觉感受给人带来的审美体验。黑格尔认为:音乐即包括“形式美”又具有“附庸美”。形式美是指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自然特性之美, 是通过人的感性认识获得;而附庸美则是人对音乐赋予的人文内涵, 这种美建立在人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基础之上。“音乐美的价值即包括审美价值也包括非审美价值, 一切价值以审美价值为核心, 与审美价值互相渗透、交织”[1]此观念把音乐的生理价值和心理价值高度统一起来;审美是音乐价值体现的核心。不同地域的人、不同时代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对于美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些差异的存在在于感受者的受教育程度、地域风俗、文化传统、语言习惯、生活阅历、宗教信仰、是非标准、个人性格等不同。但在各种因素都对审美标准及价值产生影响的情况下, 人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基础, 即心理和生理接受基础是不变的, 因为我们在对音乐美的价值评价中“要以感受、情感体验、想象、领悟等综合心理活动为基础”;[1]这样感性成为情感的形式, 理性成为情感的内容, 二者有机统一。就人对音乐美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感受而言, 本文认为人对音乐最初的体验、感受, 即音乐的感性美或形式美更接近音乐的审美本质。

悦耳纯净、音量适中的音乐具有其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形式美感。一般来说, 我们喜欢纯净悦耳、音量适中的声音, 并把它称之为“乐音”, 因为这种音乐的形式美感最能为我们的感官所接受, 使我们感到悦耳, 舒心, 舒服, 有益于我们身体和精神的健康发展, 于是我们认可它为“乐音”或“音乐”。席勒就认为音乐与主体的感受密切相关:“我们听完一段美的音乐, 感觉就活跃起来, 谁要想让我们在高尚的音乐享受刚刚结束之后就去进行抽象思维…那就是没有选好时间…即使是精神最丰富的音乐, 也由于它的材料同感官的亲和力比真正的审美自由所能容许的要大。”[2]而声强超过1 4 0分贝的低频音和高频音, 给人造成的“不再是听觉而是不舒适的触觉或痛觉”[1]。可见, 音乐审美是建立在人的生理、心理接受之上, 以人对音乐的感性认识为基础。

笔者小时候所接触到的音乐是当时的纸片喇叭传播的。每天早上都能听到一些声乐曲和器乐曲。女声独唱和单旋律的中速捎快的器乐曲最感人, 节奏慢的不愿意听;男声独唱与合唱及女中音稍逊, 大合唱好象只能听到女高音声部。纠其原因, 笔者认为女声甜美之音使人感到亲切和蔼具有母性之温良, 使人感到天堂般的净洁与和平, 似乎是对如此美好生活的一种诠释, 又象是对真善美乃致生命永恒的向往和期盼。人类之初恐惧电闪雷鸣之声, 讨厌山崩地裂之音, 是人类对声音的最自然的原始流露, 对低频声音的反感也表现在现代人的潜意识之中。就“音乐材料同感官的亲和力”来讲, 不太美的低频音和高频音, 在一定的音高意义上, 被人类渐渐地用进了音乐, 理性的表达某种情感, 慢慢的也为人们所接受, 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建立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接受基础之上的音乐的感性美和形式美依然最接近人的音乐审美本质, 是音乐审美的基础;其他因素给人带来的美感则属于音乐的“附庸美”, 这种美距离音乐的审美本质属性较远, 具有人文内容, 不能构成音乐审美的基础。

符合人的听觉习惯和审美规律的音乐具有形式美感。符合我们听觉习惯和听觉要求的音程进行是美的。这里所说的“音程进行”不是指和声学意义上的纵向的和声音响效果, 而是指音的横向线性连接效果。符合人的听觉习惯也就符合了人的情感需要和审美需要, 是人所乐意接受的;反之, 则被认为不美。这种音乐审美认识是千万年来人对自然音响“内化固定”的结果。“在原始人那里, 吟唱或吟诵型的音调应是最基本的音乐声调”“三度音程的形式美感特征不仅表现在音乐活动中音乐音调与语言音调的相谐顺和, 甚至在逐步形成古代音阶观念及形态结构上的美感特征过程中, 也起着某种决定性的作用。”[1]和声之美, 由“人对和声音程最直接的主观感知判断, 便是与听觉感觉上的愉快与否相联系的协和感或不协和感。”[1]可知, 人对于和声的审美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之上, 属于音乐形式美。

感性的音乐形式美决定于我们赖以存在的音乐文化, 我们无论是在感性上还是在理性上都能接受它的, 也正是它构成了民族音乐审美心里基础。反映了人对于美的认识规律:“美的规律”是实践活动“内化”为动作思维观念、表象性思维观念、抽象思维观念的中介, 正是“整个社会实践的千百万次的重复‘内化’为更加一般的‘美的规律’, 从而提高了人类实践的审美因素, 这样才生成了比较纯粹的审美需要这…就是‘审美意识形态’”。[3]我们的民族音乐语言是以五声调式音阶为基础的, 音程的和谐程度众所周知, 是千百年来我们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演化、发展、完善的结果。黄翔鹏先生认为:“中国的五声是诸声浓缩的结果”, “是人们对乐音进行选择的凝练”。这种久远的文化传统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 我们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听觉习惯和欣赏观念, 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

与欣赏者心律速度基本同步且表达善意情感的音乐具有形式美感。适宜的音乐速度给人以平静、舒心之美感, 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要求, 有益于人的身心的健康发展, 这是音乐审美的心理和生理要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 心律都是不同的, 只有适合听乐者的心律要求的音乐速度, 对其本人来说才是最美最舒服的, 是一种慰藉、一种享受。节奏缓慢而雍长的音乐一般人是听不下去的, 原因在于没有激情, 没有动力, 它使人感到罗嗦、等待、乏味、没劲;而节奏过快的音乐使人心跳加速、头晕烦躁, 很快陷入疲劳状态, 即便是好的音乐, 就象是跑步看风景, 也影响了对音乐整体的欣赏和感受, 则为不美, 也为人所不喜欢和接受。音乐治疗便是通过使用音乐调节人的生理和心理从而达到使人身心健康的目的, 目前在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头晕失眠、焦虑心烦、肌肉扭伤、精神疾病等方面出获成效。

善意的、进步的情感表达为之美, 狂躁的、粗暴的音乐表达, 只要是不出于专业音乐人士理性的认识和分析, 一般是不受人喜欢和接受的。人们喜欢节奏明快、音色优美、跳动不大的音乐表达, 这种音乐旋律流畅, 音色纯正, 情感细腻、优美抒情, 有一种“善良”的情绪体验, 表达的是一种人们对真善美的生活充满向往和追求的内在情感, 有着进步的生活意义, 是一种善良的情绪需要和情感归宿, 因而是美好的, 是我们所提倡、宣扬和接受的。

合乎既定民族思维逻辑的音乐形态具有该民族认可的形式美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启承转合”的逻辑关系是最能为我们所接受的。几千年的文化史, 在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积淀下来的审美逻辑都是这样。这在古诗词和音乐语言中是很常见的, 它符合了受汉文化影响的大多数人的审美心理, 为我们的听觉习惯所理解和接受。这种音乐审美观念建立在对音乐的审美理解基础上。理性离不开情感, 黑格尔的“情感论音乐美学”认为“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情感’在内容与形式两个层面上把感性和理性融合起来”。[4]感性美与形式美的关系最为密切, 包括与形式逻辑美的关系。

逻辑之美是以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规律为基础和依据的。“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是这样的逻辑, “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也是这样的逻辑,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事物发展过程”“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也都符合“启承转合”的逻辑规律, 而我们思考问题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则是三段论的推理方式。这就是音乐语言逻辑美的客观基础。这种美不仅表现在外在的音乐形式, 而且表现为它的精神内容。音乐“具体—抽象—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 如使作曲者、演奏者和欣赏者产生了共鸣, 那么这种音乐语言所抽象出来的内在内容表现就得到了升华, 艺术感染力也达到了最佳状态。这个过程一旦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也就完成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体现了逻辑美感。合乎思维逻辑的音乐表达撇开音乐表演技术之外, 本身就具有人类思维逻辑之美。在此之外, 音乐表达流于音响上的紊乱和不可理解。更加复杂的音乐逻辑关系需要更加深厚的音乐修养才能体会其形式之美。

小结:音乐审美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是“音乐的美”, 指音乐本身自然具有的美的特质, 是形式的、客观的;其二是“人的审美”, 是建立在人对音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体验之上, 主观的、感性的, 审美活动是二者的统一。马克思从“人的本质”的高度出发, 指出:“‘美的规律’应该是‘本质上’的、‘最一般’的意义上的‘美的规律’。”[3]庄子认为, 人在本质上是审美的, “人的本性却是美的, 人可以‘复其初’, 审美生存是人的理想境界。”[5]本文认为, 人之为审美的人, 对音乐进行审美的存在是人类最朴实最原本的情绪需要, 它以感性美和形式美为基础, 其本质上没有夸张和抽象, 其感性美与形式美比其他审美因素更接近人的音乐审美本质。

参考文献

[1]修海林, 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2][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张玉能.美的规律与审美活动[J].西北师大学报.2006.

[4]高拂晓.感性与理性之间[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 (4)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审美本质】相关文章:

艺术的审美本质05-17

5本质04-09

本质特征05-11

本质安全05-12

本质规律05-01

价值本质05-14

管理本质05-25

学科本质05-25

本质思维05-29

文学本质06-04

上一篇:生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下一篇:产品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