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规律

2024-07-07

实现规律(精选九篇)

实现规律 篇1

一、教育要有适宜的温度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育人应遵循育人的规律。教育要有适宜的温度, 是指教育的实施应该是在一种遵循学生自然成长的状态下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宜的教育, 在适度的激情下完成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然而, 反思当前的教育, 有多少教育者能做到教育的三十七度二, 相反却是三十九度三, 十足的发烧者。教育的功利性已经严重制约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甚至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摧残学生的“魔鬼”。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奖金、教育管理者的升迁紧密相连, “升学率”和班级的分数成了教育工作者的政绩, 然而对学生一生发展最重要的心理、品德、习惯等都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为了取得高分数, 教师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造成学生高厌学率, 这样的教育即使有再高的升学率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吗?一味对分数、成绩的追求, 使教育工作者失去了应有的爱心与耐心。可以说, 现实中不少的教育者是发烧者, 是病态的。作为教师应保持适宜的教育温度, 在适度的激情下完成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只有保持这样的温度, 教师才能更多地发现学生的优点, 找到学生的特点, 才能实现站在学生背后指导, 才能做到蹲下来与学生进行对话。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温度中, 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提高能力。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温度下, 才能保证“教育应该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工业是把原材料按照规定的工序, 制造成为符合设计的产品。农业可不是这样, 农业是把种子种到地里, 给它充分的合适的条件, 如水、阳光、空气、肥料等, 让它自己发芽生长, 自己开花结果。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因为工业是制造产品, 产品没有任何生命。而农业则不同, 它同具有生命的东西打交道。工业讲究标准化, 喜欢一刀切。一条流水线, 几个工人, 掌握了技术, 不必担心生产不出好的产品来。而农业不同, 即便你有好的技术, 如果不根据天时地利去耕作, 到时候可能颗粒无收。庄稼都有属于它自身的本质力量, 对这种本质力量, 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 只能满足它, 顺应它, 引导它, 发展它。对于教育是农业的再一个解释是, 农民总是在思考面对一块地, 不适合种麦子, 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种不好的话, 可以种瓜果;瓜果也种不好的话, 撒上些荞麦种子也能开花。因为, 他们知道, 一块地总会有一类种子适合它, 也总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教师是否也在思考或探索适合每个学生特质的教育方法。教师是否清楚地认识到农民对一块土地负有一季的责任, 而教师对学生要负有一生的责任。当教育错过了学生一生发展的“敏感期”时, 所遗失的责任是无法弥补的。就像是身体素质发育的“敏感期”一样, 当错过了柔韧素质练习的最佳敏感期, 再想提高柔韧素质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作为教师, 要保持适宜的教育温度, 用爱心去施教。这种爱体现在备课之中, 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之中。首先, 有爱心的教师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时, 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假如我是学生”、“假如我是学习困难生”在学习本节课或者是本单元的知识时, 最需要的方法与练习的内容是什么, 如何解读教材, 挖掘教材潜在的育人功能,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受到教育, 构建课堂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教师只有时刻地考虑学生需求, 才能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发挥其主体作用, 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学习, 才能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体验成功。其次, 有爱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眼中装有全体学生。他总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能发现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 总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 总能鼓励和等待学生回答与自己最近发展区相适应的问题, 让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有乐趣。相反, 有的教师眼中只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无论在课堂提问, 还是在布置作业等环节中, 都以这些学生为主角, 让其他学生成为旁观者或是陪读生。这样的教师, 是“发烧”的教师, 他把教育教学功利化了的同时, 也失去了对全体学生的关爱。

二、教育要有适切的方法

教育的方法有许多, 有的教师几十年只应用一种方法来教育所有的学生, 有的教师会用多种方法教育一个学生。教师拥有教育教学方法的多少, 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情况。因为学生首先是人, 人与人之间会存在诸多的差异。“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学生间的差异性。作为教师要探索更多的教育方法, 以便适应全体学生。当教育方法适合学生的特性时, 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教育方法至今仍为教育方法的范例。教育的方法很多, 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与积累。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志是掌握更多的、适切的教育方法。正如吴正宪、于漪等那些著名的教师一样, 每节课都能有新意, 让听课者总能感叹“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因为, 他们能够做到用多种方法去教授学生。而不是我们一些教师只用一种方法去教授所有的学生。怎样才能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呢?这需要教师养成用科研的眼光审视教育教学, 用科研的思维思考教育教学的现象, 用科研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当教师习惯于以科研的态度进行教学时, 就会收获许多险些擦肩而过的“亮点”。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吃透教材, 做到“烂熟于心”。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把握到位, 能够根据重点与难点设计出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在每一节课中, 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一部分学生成为陪读生。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 就是在探索如何创设更多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练习方法,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与练习内容。学生在自我选择中实现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 实现了自主学习, 培养了学会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要有适当的惩戒

在教育要不要惩戒的问题上, 长期以来人们向有争论。一度曾有不少人对惩戒持反对的观点, 认为惩戒至少是没有境界的教育。有人提出:“教育, 拒绝惩戒。”有人将惩戒理解为惩罚, 认为惩戒是教育评价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病态形式, 是教育者的一种大忌, 有百害而无一利。但是, 如果教育没有惩戒, 那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惩戒是一把双刃剑, 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应该用其利而避其弊, 不应当以其有弊而弃其利。教育不能滥用惩戒, 但也不能没有惩戒。教育不能拒绝惩戒, 教育应时刻保留惩戒权。惩戒有法但无定法, 只要教师能够正确认识和合理使用惩戒, 教育惩戒就一定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事实上, “教育要不要惩戒, 应不应该有惩戒”的问题, 不应该成为问题的焦点, 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运用惩戒对学生实施教育。教育必须要有权威性, 对学生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对学生的惩戒和强制与正面教育永远是相辅相成的, 反对体罚, 但不应反对合理的教育性惩戒。惩戒与强制的实施, 是当与不当的问题, 而不是行与不行的问题。应该研究其实施的度、量、序、式, 规范惩戒与强制, 使之符合教育规律与教育的科学性。

教师在运用惩戒时应掌握适宜的温度, 要讲道理、讲情理、讲合理、讲自理、讲法理, 力争对学生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既不要迷信惩戒, 也不要摒弃惩戒, 既不能忽视惩戒的积极作用, 也不能无视惩戒的消极作用, 应该理性而辩证地认识惩戒, 科学而艺术地运用惩戒。

四、教育要有适应的环境

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教育环境包括校园环境、班级环境、课堂环境。这些环境都能实现育人的目的, 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就会完成自我教育。“环境育人”更能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目标。富有文化气息的学校教育环境, 让学生总能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激励着自己, 总能保持孜孜以求的态度。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能够完成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例如, 苏州市第十中学诗性的校园环境, 让置身其中的学生总能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来与学校的环境相融合。苏州十中拥有许多江苏省的保护文物, 如瑞云峰等, 沐浴其中的学生总能静静地欣赏它们, 并浸润在它们所带来的文化氛围之中, 没有一个学生破坏它。当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能发挥教育的功能时, 学生的道德水平也将提升到很高的层次。

如果说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是靠校长来负责创设的话, 那么, 作为教师, 应该思考如何创设班级环境与构建有效课堂文化的问题。融洽、和谐的班集体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产生互助、宽容、感恩的情感。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班集体环境,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让学生淡化竞争中的成与败, 强化同学间的友谊, 形成互帮、互学、团结、向上的班级文化。在这样的班级环境中, 学生的品德与良好的习惯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些品质的养成, 对学生的一生至关重要。

合作、探究的课堂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 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学会学习, 乐于学习。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与专业水平, 构建有效的课堂文化, 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掌握知识与技能, 受到教育与提升能力。要想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师必须要具备三种教学能力, 即课堂调控能力、信息反馈能力、评价指引能力。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过程, 课堂上许多生成性东西不可预见。面对课前没有估计到的一些教学问题, 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改变既定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并保持在教学活动上。这需要教师要具有很强的课堂调控能力。教师这种能力来自于自身的本体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的积累。只有专业知识的掌握达到一定程度, 才能在课堂调控上做到游刃有余。课堂教学反馈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的过程, 教师作为思想、智慧的传播者、启迪者, 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及时捕捉来自于学生的各种信息, 通过分析, 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从而引发新的学习。

课堂评价从某一方面反映课堂环境。它不是对教学结果简单的肯定与否定, 而是对学生思维发展的点拨。如何让课堂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引导的作用?首先, 语言要饱含激励, 用真情去评价学生;其次, 减少简单确定性评价, 倡导发展性评价。做到这两点, 评价的作用就能真正发挥。教师只有自觉地修炼, 提升专业水平, 才能创设探究、协作的课堂环境, 才能形成独特、有效的课堂文化。也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育要有适度的自由

适度的自由是教师不过分地约束学生, 创设更多的活动让学生有自主发展、自主锻炼的时间与空间。大部分教师不能做到给学生以自由的空间, 过分限制了学生的活动。适度的自由还反映在学习的进度与内容上。教师要创设同一教材不同进度, 确保学习内容的适度自由。这种适度的自由能够让不同的学生有一个合适的发展。学校要开发多元的校本课程, 通过学生社团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特长, 发展学生的个性。例如上海建平中学, 全校有56个社团, 100多门校本课程。学生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的学习之后, 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择校本课程进行学习。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 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得到了锻炼与发展。这样的学生才是具有持续发展后劲的学生。这样的能力才是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当前最需要的东西。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高效课堂 篇2

一年一度的中段考试结束了。考试是为了检查学生两个月来的学习情况,做到查漏补缺,找出薄弱环节,及时矫正学生的学习方法;考试也是对老师两个月来的教学方法和态度的检阅。老师根据考试成绩来衡量自己教学水平,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学生的生活和日常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日常表现如何,教师心中都有明确的答案。然而,近阶段的学习效果如何通过表象是难以发现的,可通过考试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学习效率高低?从考试成绩,学生可以发现自己阶段存在的问题,合理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做

到及时地查漏补缺,改正自己的错误做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通过考试,老师也可从中发现自己近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共同探讨考试中的失误原因。使今后的教学方法更科学,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考试不仅仅是成绩的反应,也是学生日常学习和思想的反映。成绩的进步和后退,不能仅仅作为教师表扬和批评的理由;重要的是通过成绩的变化来发现学生的问题,进步了是哪些因素,找出他进步的动力,及时地加以鼓励和支持;下降是哪些因素影响的,老师要加以督促和惩戒,使其改进。通过考试,来强化学生的.做题习惯和学习习惯;通过考试,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考试,促使学生改变,平时书写不认真的毛病;考试结束后,及时总结、及

时反馈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生动、和谐,充满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考试成绩是家长和老师、学生沟通的桥梁。通过考试,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及需要加强的地方,做到家校合力教育好学生;家长的想法有时是孩子的“导航灯”,孩子想通过考试成绩,向家长证明自己长大了。

我所带的三个班的教学成绩,这次人均分超过县里的人均分;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并给以奖励;说实话这是我自己没有想到的。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这学期,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地拼命地给学生讲课;一节课40分钟,每节课我告诉学生,还有10分钟时就告诉我一声;那10分钟是我的,是我

们共同学习的时候。每节课10分钟学生独立读书、读图,然后做练习册(因为练习册后面有答案,所以我监督着要求当堂完成。)会的就写、不会的先放下。2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把刚才自己不懂、不会的问题和大家一起研究探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是来回巡视、监督,对学困小组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个学生都主动或被动地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勉强成自然,自然成习惯。慢慢地学生接受了我的这种教学方法,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交流、碰撞中得到提高;使识图能力和空间概念在探讨、碰撞中得到锻炼;使分析和综合能力在讨论、交流中得到加强;使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得到提升。最后10分钟,师生共同解决小组没有解决掉的问题;然后再把本节的重点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加以拓展,目的是让学生对重点、考点加深印象。有时有的班级,

一节课一分钟也不给我。我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尊重其兴趣与爱好;他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感受到被尊重;他自然就会去主动地学习。

顺应认知规律 实现思维提升 篇3

【关 键 词】 思维;认知;数学;教学

《一天的时间》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其主要内容“24时计时法”在《年、月、日》这单元中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它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理解、表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怎样能让学生既学得轻松,又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紧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以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同时注重架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以提升数学思维的价值。请看《一天的时间》这节课的几个教学片断:

一、唤醒生活经验,认识12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难点在于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化。特别是一天中的前12个小时,学生常因“时间词”造成学习上的困扰。因此,在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应顺应学生的生活经验,先认识“普通计时法”的特点及“时间词”的重要性。不少教师在执教本课时认识不到先认识普通计时法的重要性,可能认为经过一番强化也可以提升正确率,但这对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是很片面的。所以,加强“时间词”在普通计时法中的作用很有必要。

【片断一】

师:(课件显示3时),这是几时呢?

生:3时。

师:这个时候你们在做什么呢?

生1:我在学校里上课。

师:(课件再显示是“夜里的3时”)这是几时?

生2:(大喊)这是晚上的3时,我在睡觉,刚才那个钟面是下午3时。

师:(故作不解状)

生:如果是晚上的3时,我就在睡觉。如果是下午的3时,我就在上课。

师:(课件显示:下午3时 夜里3时)那也就是说一天时会有两个3时,我们必须用“下午”和“夜里”区分开来。

师:像“下午”“夜里”这样的词叫“时间词”。(板书:时间词)

师:在一天的24个小时里,还有没有别的时间也是像这样来记录的?

(边说边指着大屏幕上的“下午3时”“夜里3时”)

生:……

师:(揭示12时计时法)像这样需要加上时间词来记录时间的方法叫做12时计时法。

【片断评析】

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普通计时法的一个重要特征——用“时间词”来区分一天中的2个相同数字表示的时刻。在以往的课堂中,这并没引起老师足够的重视,等到练习反馈时才拼命“补救”,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荷量。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知识起点——看钟面辨时刻。当第一个钟面出现时提问:这个时候你们在做什么?没有学生意识到3时也可能是夜里的3时,都回答“在学校上课”。但当老师再抛出一个背景是黑夜且满天星星的钟面,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并带有惊奇发现似地大喊“这是晚上的3时,刚才那个钟面是下午的3时。”就是在这种无声的教学中,悄悄地把探究新知的欲望点燃。就在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地提问“同样是3时,为什么要加上时间词?”这足以让学生意识到时间词在普通计时法中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在课的开始,没有过多的铺垫和情境的引入,而是直面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揭示了12时计时法,为学习24时计时法埋下了伏笔。

二、抓住关键转折,认知24时计时法

24时计时法,其实就是用0~24这些数字来记录一天的24个小时的一种记时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计时方法基本上都是用1~12这些数字来记录时间的普通计时法,这给学习24时计时法带来了很大的负迁移。所以要突破“用比12大的数字来记录时间”的难点时,学生可能一时无法完全适应。所以,要突破学生的认知习惯,找准教学策略显得非常重要,否则学生依然对24时计时法一知半解,将影响整节课的学习。

【片断二】

师:(课件显示会走动的钟面)请看大屏幕,这是夜里的12时,也是新的一天的0时。时针走动时,请同学们也要注意观察底下的时间条的变化。这个时候同学们都在睡觉。(时针开始转动)

(时针边转动,师生共同描述每个时间点所做的事情。时针走到12时……)

师:12时了。这是什么时候的12时?

生:中午的12时。

师:你们在做什么呢?

生:在吃午饭,在做作业……

师:对,这一天结束了吗?

生:还没。

师:这才第几圈?

生:第1圈。

师:来,我们让时针开始走第二圈,现在是12时,那接下去再走1小时应该是几时?

生:13时。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已经12时了,再走1个小时,就是13时。

师:你的意思是说,再走1个小时就是要1加上第1圈的12小时,是吗?

师:再往下走呢?是几时?(14时)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疑问,是不是第2圈的数字都要把第1圈的12时加进来呢?

生:是。

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时针走到这里(手指着钟面上的6)是几时呢?

生:18时。

……

师:24时了,这一天结束了。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二圈,我们刚才的疑问是正确的吗?第二圈的时刻都把第一圈的12小时加进来了吗?(是的)

【片断评析】

借助钟面指针的走动,教师与学生一起经历一天的24个小时。在这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刻画一天的时间在钟面上走了“2圈”,而且在“12时”这个地方重点刻画了这是第一圈的结束。当学生感受第2圈时,还着重在关键点“12时”“13时”“14时”……上进行追问,让学生说出自己理解的同时,老师继而抛出“是不是第2圈的时刻都要把第1圈的12小时叠加进来呢?”再让学生继续借助钟面观察验证,在这个“节骨眼”上做足文章。上述片断的教学,既让学生经历了一天的24个小时,又借助指针走第2圈时轻松地经历了24时计时法的形成过程。

三、找准学习症结,联结两种计时法

学生已经对24时计时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会用24时计时法来记录一天的时间。在学习两种计时法的转化时,需要学生学会判断某一时刻在钟面的哪一圈,这是学习两种计时法转化的脚手架。

【片断三】

师:相信同学们现在对24时计时法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师:我们每天上午8时开始上课,这个8时,是在第一圈还是第二圈?

生:第一圈。

师:你能比一比它在哪里吗?(学生上台指时间条)

师:也就是说上午8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8时。不用再加时间词了,多简洁啊。

师:我下午2时要回学校上班,这个时刻是在第几圈呢?

生:第二圈。

师:(指着24时的时间条)下午2时在哪里?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指着时间条上的14时)我是把2加上12,也就是14时。

师:我晚上9时左右就要去睡觉了,你们说这个时刻是在第几圈呢?

生:第二圈。

师:(指着24时的时间条)晚上9时在哪里?谁上来指一指,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生:(指着时间条上的21时)我是把9加上12,也就是21时。

【片断评析】

这一个环节的一大亮点是有意强化了某个时刻在第几圈。因为懂得判断某一时刻在哪一圈是两种计时法转化的基础,而且借助时间条让学生上台指出这个时刻的位置之后,教师继续追问学生的想法,使学生对两种计时法的转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升。在这样的一来二往中,把新学的24时计时法与学生平时接触较多的普通计时法联结在一起,很巧妙地把两种计时方法的转化孕伏其中。

【参考文献】

[1] 李培芳. 沿着学生的认知路径拾级而上:“一天的时间”备课思考[J]. 小学教学(数学版),2012(10).

[2] 李光树. 小学数学教学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遵循教育规律实现“减负增效” 篇4

一、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的教育思想、敬业精神、备教批导考能力都对学业负担有重要影响。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不仅是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模糊、陈旧, 同时也是教师对教育规律认识不够。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仍有不少教师沉溺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模式、方法中, 常常依据主观经验组织教学, 重教法轻学法, 重付出轻收效。要改变这种情况, 只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才会使“减负增效”成功。为此, 学校必须确立“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提高教师素质”的观念, 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素质状况, 把培训教师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 把提高教师“备教批导考”能力工作抓严、抓细、抓实, 大力开展教师业务培训。针对新教材, 组织教师上好三课, 即:研讨课、实践课、示范课。人人参与献计献策, 开展讨论、争论、思考、合作, 通过反复听说评议, 大家博采众长, 提高科研能力、教研能力、业务水平, 逐步解决现实教学当中的各种弊端, 从而寻求提高教学水平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抓好课堂教学, 就等于抓住了“减负增效”的“牛鼻子”, 目前课堂教学的现状, 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尽管课堂教学改革的春风遍地吹拂, 但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要改变这种现状, 必须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 关注学习环境的设计, 活动的设计, 所以教师要认真开展教学方法的改革, 针对新课程教材, 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讲”教材, 要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取舍材料、合作、探究、交流、体验;要充分利用教材的开放性, 唤醒学生的表现欲, 放飞他们想象的翅膀;要让教学法成为艺术而不是负担, 努力唤醒学生的主题意识,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遵循学习规律, 变“教堂”为“学堂”, 大力提高课堂效率, 防止课内任务向课外延伸, 做到当堂的教学任务当堂完成, 课后才不致于加班加点, 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加强课外指导

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育科研、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下, 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量必然会减轻不少。学生负担量轻了, 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 活动的空间也广了, 学校、教师要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 要积极创造条件,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 指导学生开展兴趣、爱好、特长活动,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创造品质。还可以将课堂学习和家庭作业有机结合起来, 针对学习内容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研究等。让学生懂得怎样休闲、怎样怡情、怎样学习、怎样生活。这样, 学生的学习生活才会感到充实, 既学知识, 又长见识, 既学技能, 又长身体, 从而达到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的发展。

四、改革评价方法

改革评价方法, 首先要转变观念, 摒弃单纯以考分评价学生的旧观念, 树立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观念。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并不是要取消考试, 而是要认真进行考试内容、考试制度、考试方法的改革, 要不断改革评价方法, 探求较科学的新课标评价机制, 评价中不能以考分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工作业绩的唯一标准, 避免教师靠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弥补学生卷面分数的不足, 要强化平时, 淡化期末;强化能力, 淡化分数;强化综合实践, 淡化一卷定论。考试和检测内容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考察, 充分展现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学生的全面素质。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既是个教育实践问题, 又是个教育理论问题。现在的中小学生是21世纪的栋梁, 中国的未来在他们的肩上, 我们应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并解决这个问题, 遵循教育规律, 下功夫研究、探索, 进一步寻求“减负增效”的更有效方法和途径, 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倪闽景.“减负增效”与教师的文化自觉[J].现代教学, 2009, (4) .

[2]提升素养, 促进减负增效[J].上海教育, 2009, (6) .

实现规律 篇5

大家为期20天的党校学习即将结束,今天来和大家座谈,一是看望大家,二是了解一下大家的学习情况,三是就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和有关问题作一些沟通与交流。

十堰目前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一个厚积薄发的新阶段,全市人民对十堰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实现十堰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追求和行动纲领。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建立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和年轻干部队伍,是关键中的关键。只有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优秀年轻干部涌现出来,干部队伍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我们的事业才能够长盛不衰,才能实现十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就成为市委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政治任务。这次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培训班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举办的。

虽然20天学习时间有些短,但教学内容丰富,安排紧凑,成效很显著。刚才听了两个班临时党支部书记和32名同学的发言,我对这个培训班的学员有以下几个感受:不缺知识,缺的是能力提高;不缺理论,缺的是实践锻炼;不缺学历,缺的是经历

— 1 — 和阅历;不缺激情,缺的是更多的理性。人生不同阶段总会面临不同的问题,大家因为年轻还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社会实践。对年轻干部来讲,不是要大家把“长板”缩短,来补“短板”,而是要在发挥优势的前提下,补自己的“短板”。有朝气、有激情、有抱负、有个性、有知识是我们年轻人的优势和特长,党的事业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年轻人。如果年轻干部把棱角都磨掉了,丧失了激情、朝气和个性,本身的优势也就失去了。

下面,我就“遵循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趋势,促进和保证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这一主题,与大家作一些沟通和探讨。

第一,循序渐进的规律。从普遍性意义上说,领导干部的成长,是素质能力的提高和职级的晋升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成长轨迹,这个轨迹就是从基层干起,一步一个台阶,经历从不适应到适应、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循序渐进过程。优秀的领导干部,一般都要经历知识能力储备期、适应过渡期、优势发挥期和成熟稳定期几个阶段,这是一个大致的发展路径。在现实中,除了循序渐进这种成长规律以外,也还有其他的方式和路径,比如说迂回式成长、偶发式成长、跳跃式成长等等。例如双推双考、公开竞聘,这就是一种偶发性的成长,像那些在特殊环境、特殊阶段、关键时刻脱颖而出的干部,看起来偶然,事实上也有它的— 2 — 必然性,因为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和充分的准备,就会与机遇失之交臂。再比如干部的跳跃式成长,他们在重大项目、重大事件、特殊任务中脱颖而出,通过破格提拔、跨越式成长成为领导干部,这类干部,看起来是跨越式成长,事实上也经历了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低层级到高层级的渐进发展过程。这个规律告诉我们:从个人层面来讲,年轻干部要树立良好的心态,切忌浮躁,要立志从基层干起,在基层学习、锻炼、成长、成熟,为以后进一步的成长打基础、作准备。从组织层面来讲,就是要遵循这个循序渐进的成长规律,把我们的干部早一点放到基层去锻炼。同时,要注意促进优秀年轻干部的跨越式成长,实现个人能力素质的提升与职级晋升的良性互动,缩短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周期,大胆破格提拔有发展潜质的优秀年轻干部,尽可能地减少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的潜能损耗,全面地为优秀年轻干部的顺利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第二,自我成长的规律。个人素质是人生的资本,是成就事业的基础,是健康成长的基本前提和决定性因素,只有强化自身素质,提高自身能力,加强自身修养,才能在量的积累中实现质的飞跃,才能加快自己的成熟和成长。个人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坚定的政治信仰、较高的理论修养、高尚的道德品格、优化的知识结构、顽强的意志品质等。当前在干部工作中,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现象存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一些干部产生一种“关系第

— 3 — 一”的错觉,进而放松和弱化了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在民主化、科学化选人用人的机制正在形成和完善,大家不要被不良现象误导,一定要把重心放在自身素质提高上,因为在外因和内因问题上,内因是根本,外因总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自身的强大和完善提高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当前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尤其要解决好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掌权为谁的问题。权力是把双刃剑,具有明显的两重性,它可以体现个人能力,也会扩大一个人的缺点,缩小一个人的优点;可以帮助自身实现人生价值,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犯错误。权力可以催人奋进,但也容易让人私欲膨胀。大家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如果为谁掌权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即使提拔到一定领导岗位,也会有明显的先天不足,而且是重大缺陷。所以我认为,掌权为谁的问题是首要问题,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更难。为谁掌权的问题是我们走上领导岗位之前必须首先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二是学习习惯的问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当成追求和境界。学习贵在坚持,贵在持之以恒。一劳永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大家要把在大学中养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思维坚持下来,不管时间、环境、条件如何变化,都要坚持学习。虽然年轻干部中有不少高学历人才,但在工作实践中仍需要学习。— 4 — 因为人总是在两种境况下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学而后知不足,干而后知不足。知识越多的人越谦虚,越明白自己所知道的仍然是有限的;经历的越多越谨慎,越知道现实情况是复杂的。与此相关,我们常说两种人胆子大:一种是艺高人胆大,一种是无知人胆大。敢于决策、勇于担当的不是匹夫之勇,是知识和智慧的底气。我们要向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学习,即使现在的基础差一点,也不要气馁,每天学习一个小时,一年下来,也是360多个小时,日积月累,知识就会越来越丰富,就会逐渐转化为能力。

三是敢于担当的问题。担当精神就是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任的精神,是在干事创业中体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勇于担当是年轻干部的职责所在、为政之要。如果畏首畏尾、患得患失、不敢负责,没有做好担当的思想准备,就不要进入行政的大门,更不要急于当领导。担当是领导必须具备的品质,想干成一件事,成就一番事业,就不要怕担负责任、怕别人的议论。现在一些突发事件、公共事件完全超出了原有概念上的职责范围。年轻干部只有培养起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精神,才能撑起信任的大厦。如果不敢或不愿对某项工作的失败、失误或危机承担责任,那就是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十堰开山整地来说,不仅在十堰史无前例,在全省全国来讲也是不多的,因为平原不需要开山,没有发展项目的山区也不用开山。我们处于山区,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开山,不开山就没有发展空间。当年东风公司选择十

— 5 — 堰,是因为这里是山区,东风公司“两个总部”外迁,也是因为这里是山区,东风公司因山而建、因山而迁。山多平地少,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空间严重不足,不开山整地十堰的发展就没有出路。但在开山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政策限制和责任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克难攻坚,勇敢地担起责任和风险,才赢得宝贵的发展机遇,才赢得可贵的发展空间。

四是严格自律的问题。年轻干部心高气盛,又处于各种诱惑之中,把握不好,容易出现思想上的偏差和心理上的倾斜,不利于健康成长。自律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境界。年轻干部踏入社会后,可能看到的负面信息比较多,如网上只要传言哪个领导干部贪污腐败了,网民都会相信是真的,但要是说哪个干部是清白的,网民一定不相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一方面反映我们干部队伍确实存在腐败现象,而且还比较严重;另一方面也反映党与群众、政府与群众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年轻干部是国家的栋梁,如果我们的栋梁一代代地腐败下去,那国家就没希望了。所以年轻干部要把严格自律当成历史的责任,从国家与民族的大局利益出发,把严格自律当作一种责任,就算我们不能为党旗添光彩,至少我们不能给党旗抹黑。

第三,实践煅炼的规律。在实践中锻炼干部,既是我们党培养和锻炼干部的根本方法,也是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实践— 6 — 锻炼的方式和途径很多,我认为有三点很重要:一是在基层中锻炼。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缩小的社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只要在基层扎扎实实干几年,就会终身受益。因为基层经验会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成为年轻干部成长的重要情结。什么是情结?从农村出来的人,对稻花香、小麦香、玉米香很熟悉;当过教师的人,一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就心旷神怡;在工厂里工作过的人,只要听到机器的响声,就会觉得很亲切;在基层干过的人,对人民群众就会有一种更为直接的特殊感情。这些都是情结,这是情商、智商代替不了的。二是在逆境中锻炼。这个逆境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逆境,它包括矛盾众多、情况复杂、工作条件艰苦等等。苦难与挫折往往更能锻炼一个人的坚强意志和顽强的性格,能提高一个人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能让年轻干部在逆境中增长经验,增长才干。三是早压担子早成才。早压担子,就是要把看准了的、潜力大的年轻干部早点放到有利于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去培养锻炼,有意识地让年轻干部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通过早压担子、多压担子、压重担子,促使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早成才。大家可以看看大街上的现象,同样是走路,一个空手走,一个背包走,一个挑着担子走,走得最快的往往是挑担子的,因为挑担子的压力最大,有压力才有动力。

第四,环境造就的规律。一是良好的组织环境是领导干部成长的关键因素。良好的组织环境包括正确的干部路线、团结的集

— 7 — 体领导、正派的上级领导、良好的地域文化、绝佳的工作机遇、公平的竞争环境等等。如果任人唯亲、搞小圈子,有才的人上不去,年轻干部成长就非常难,这样就会形成一种逆向淘汰,有本事的就被淘汰掉了,投机钻营的人上去了。二是和谐的家庭生活对领导干部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空间,还是预防和抵制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处理好家庭关系,保持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生活状态尤其重要,要把家庭建设成支持自己干事创业的坚强后盾。三是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根本条件。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群众的公仆。只有获得群众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干部成长才能获得广泛的力量源泉,这是一个基本立场问题,是一个依靠谁、相信谁、为了谁的问题,是决定我们执政理念和行政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群众公信度和满意度,是我们选择干部的重要依据,只有组织和群众都认同的干部,才是党的事业所需要的干部。

对档案价值及其实现规律的再认识 篇6

一、档案价值的内涵

1. 档案价值概念明确了档案价值的主体、客体以及档案价值的根本来源和连接档案价值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档案价值概念中, 价值主体是指“人”, 既包括个人, 也包括机构或组织。但是, 并非组织、机构或个人能够成为档案价值主体。确切地说, 成为档案价值主体的前提条件就是与档案构成价值关系。在档案学中, 档案价值主体就是档案利用者。从理论上讲, 它包括潜在的档案利用者和现实的档案利用者两种, 而档案价值客体则是指档案。档案价值概念明确表达的是一种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 档案价值是档案客体和主体之间的特定关系, 是档案属性与主体需要的统一。

“价值”这个词, 是在表示我们同一定客体 (即能满足我们需要的客体) 之间的关系的意义上被使用的。也就是说, 在一个客体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时, 我们就说它是“有价值的”。档案价值既不是单纯的档案客体的属性, 也不是片面的主体的属性, 而是档案客体的属性与主体需要的统一, 体现为一种意义或作用。

3. 档案价值是档案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参考意义或作用。

凭证和参考意义, 是档案价值区别于其他事物价值的本质特征。档案价值的本质特征源于档案的本质特征, 即档案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档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遗物, 它是以具体内容反映其形成机关或特定活动的历史记录物, 具有很强的记录性。档案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 它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 不是事后编写或随意收集的材料。正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才使档案不同于其他文献 (如图书、情报) , 而具有独特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4. 档案价值的实质, 是形成者职能意义的客观反映。

档案价值是客观的, 有特定来源和内容。一定的社会单位和个人的职能活动是档案价值的特定来源。档案价值的内容实际上是形成者职能活动意义的客观反映。这是因为: (1) 档案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档案价值的依附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性, 从而决定了档案价值的社会附属性质, 所谓档案价值, 其实就是社会活动意义的再现。而社会活动又是由不同社会组织按其职能有序进行的。因此更准确地说, 档案价值的实质是其形成者职能活动意义的客观反映。实践证明, 档案形成者的社会地位和职能作用, 决定档案保存价值的大小。 (2) 档案利用价值的实现, 也以形成者的职能性质和意义为基础。档案利用实践表明, 档案价值的实现, 不仅以社会需求为主导, 而且以档案形成者的职能性质和意义为基础。首先社会对档案的利用既要按照自己的需要, 又要依据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 两者只有密切结合, 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其次就档案价值的取向和实现范围而言, 一般是由内而外, 由近至远。社会对档案的利用, 也是按照专业、行业和职业特点进行的。所以, 档案价值的实现是在形成者职能意义基础上, 按照社会需求有规律地进行。

二、档案价值的实现规律

档案价值的实现过程即档案客体被主体所利用, 满足主体需求使之成为主体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档案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实际上是档案价值“到实践中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 档案价值主导律。

档案利用实践证明, 社会需求是档案价值实现的核心和先决条件, 档案价值实现的方向、范围和程度, 无不取决于社会对档案利用需求的变化。社会需求的时间性, 规定了档案价值实现的方向, 是历史研究、现产利用、还是长远利用;社会需求的不同对象和需求面决定了档案价值实现的范围;社会需求性质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程度与效果, 决定了该档案利用价值的大小。

2. 档案价值扩展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 档案价值不断向时空扩展, 由实用价值逐步转变为历史价值, 由原始价值过渡到社会价值, 并适应不同利用需求表现出多种用途。 (1) 档案价值主体扩展导致档案价值扩展。随着时间的推移, 与档案发生关系的人群逐渐扩大, 档案利用者需求的范围呈拓宽趋势, 由此导致档案价值的扩展。造成档案价值主体扩展的主要原因:第一, 档案作用从形成机关扩展到社会。根据档案形成规律, 档案形成以后在一段时期内, 作为机关工作和生产活动的必要条件, 它发挥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经过一段时间, 档案的现行作用逐渐淡化以至完结, 其长远价值和全面作用也会冲破机关的范围, 而使社会各个方面利用需求突出出来。第二, 档案机密程度的递减。档案的机密性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机密的等级也在发生变化, 有些档案在若干年以后仍有机密性。一般说来, 档案机密性逐渐弱化递减是一种总的趋势, 档案机密性的强弱与保存时间的长短成反比。档案机密程度的逐渐减退, 表明放宽限制, 档案利用者范围得以扩大, 必将导致档案价值更广泛的实现。 (2) 档案作用性质的变化导致价值扩展。档案对于利用者的有用性是多方面的, 而这些用途并不是同时显现出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 不仅利用者的范围得以扩大, 档案的作用性质也会发生变化, 呈现出档案价值的多元特征。一般说来, 档案形成之初主要发挥行政或业务方面的作用, 随着现行期的结束, 档案的作用逐步从单纯的行政、业务的信息支持扩展到科学、文化、教育、司法、休闲等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 保存时间较长的档案与现行事务的联系越来越少, 行政查考的必要性逐步减少, 对档案利用的限制也逐步减少, 利用者可以从科学文化、历史研究的不同角度利用档案, 从而使档案的多方面作用凸现出来。

3. 档案价值的时效律。

档案价值的时效性是指档案对社会的有用性是有时限的, 某些档案在一定时期内对利用者是有价值的, 超过这个时间限制则降低或丧失了价值。这一规律可称为档案价值的时效律。档案价值的时效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档案与利用者需求之间关系的时效性。实践证明, 并不是所有文件的生命期都一样长, 档案的价值鉴定就是认识和确定档案价值的时效期, 档案保管期限就是档案时效期的具体体现。分清档案的时效期, 划分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一项十分复杂、十分重要的工作。不同种类档案的时效性有不同的特点。 (2) 档案价值形态的时效性。从档案价值的扩展律可知, 档案对于利用者有多方面的作用, 因而具有各种不同的价值形态, 而这些作用往往是在不同的时间段中发挥出来的。不同作用的此消彼长说明档案在不同的时间内可与不同的利用者需求形成不同的价值,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于不同形态档案价值的实现也具有直接的影响。

4. 档案价值的条件律。

各种条件对于价值实现的影响被称为档案价值实现的条件律。此条件涉及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国家有关法规、政策、政治经济形势等对于档案利用的需求, 档案机构可能提供档案的程度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从而对档案价值关系的形成和实现具有直接的影响。一个国家的信息法规、政策, 档案工作的法规、方针、政策、制度对档案价值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2) 社会档案意识。人们对档案的认识水平以及社会上对档案的普遍认识程度可称为“社会档案意识”。社会对档案的需求程度以及档案工作者能够满足需求的程度与社会档案意识密切相关。社会档案意识对于档案价值实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档案利用需求、档案利用政策和档案服务观念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从根本上讲是依赖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3) 档案管理水平。档案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档案管理部门提供档案服务, 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以及利用者获取所需档案信息的可能性。从宏观而言, 档案管理是指对国家或地区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指导, 包括档案管理体制的确立、调整和完善, 档案机构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布局设计和组织建设, 档案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从微观而言, 档案管理主要是指制定和实施档案业务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设计和建立档案实体以及档案管理系统, 实施对档案实体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提供利用、编研、建立档案信息库和查询系统等具体业务。因此, 提高档案科学管理水平, 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提供优质高效的利用服务是促进档案价值实现的重要条件。

综上所述, 深刻认识社会实践对档案价值的作用, 不仅能揭示档案价值的形成发展规律, 使档案鉴定建立在客观分析与分段进行的可靠基础上, 而且会促进档案工作, 拓宽领域和增强功能, 面向大众提供更为广泛有效的服务。

摘要:档案价值鉴定主体只有在档案价值鉴定实践中遵循档案价值的形成与实现规律, 构建档案价值鉴定标准体系, 才能科学地鉴定档案价值, 充分地发挥档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关键词:档案价值,实现规律

参考文献

[1]张仕君.档案价值系统初探[J].四川档案, 2005 (1) .

[2]任宝兴.档案价值规律研究[J].档案学研究, 2005 (6) .

[3]马锐.浅谈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J].商业经济, 2004 (8) .

实现规律 篇7

随着校园网络规模的扩大,在网络管理中,网络异常与故障发现面临严峻挑战:

由于网络设备的多样化,设备厂家所提供的以网元管理为主的网管系统无法提供整个网络的动态全貌;

由于大量网络用户私自的网络接入行为,使得整个校园网结构日趋复杂,而且难以控制,导致故障发现与定位非常困难;

网络流量作为网络状态的重要表征因素,其变化状态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网络的状况。当网络受到病毒攻击,结构发生变化或出现局部故障等异常问题时,网络流量往往随之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对这种变化的捕获,可以掌握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及时预知网络异常情况、定位故障原因。

要获知网络流量的异常变化,首先需要描述正常的网络流量情况。由于用户网络行为的复杂性,网络流量的瞬时变化难以准确描述,但大量实验数据证明,对一个具体的网络而言,网络流量表现出明显的宏观规律性,这体现在同一时间段内,网络流量的波动范围和均值基本相同,本算法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一个具体网络的流量的历史数据,将网络流量波动周期,一般是一天,划分为几个时间区间,区间内网络流量波动平缓,相邻区间之间的网络流量波动则差异较大;

然后,计算出各个时间区间内的流量阈值;

在日常网络管理过程中,对需要监控的网络流量定期抽样,通过将抽样数据与相应区间的阈值比较,来发现网络异常情况。

1校园网流量的波动规律

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网络流量主要是由用户使用产生的,因而有明显的规律性。这种规律表现在每周七天和每天二十四小时内的变化如图1所示,为校园网某端口一周的变化情况,图2、图3分别为两天和一天内的变化情况。

图1、图2、图3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时间段的网络流量变化规律,据此,将一天时间分为以下区间段,如图4所示。

区间1:0—2;区间2:2—9;区间3:9—13;区间4:13—15;

区间5:15—18;区间6:18—19;区间7:19—23;区间8:23—24;

每一区间内,网络流量的变化幅度较少,因而波形相对平稳。

根据以上波动规律,可以归纳出校园网络流量的经验公式:

F=G(w,t),其中w为星期,定义域为1—7,t为小时,定义域为0—24。

按照上述经验公式,针对一个具体的网络,通过一段时间的历史数据,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的函数的值域,从而一定程度地描述正常的网络流量情况。

2阈值计算方法

首先划分时间区间。区间划分采用经验假设和算法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即首先根据历史测量数据,人为初步划分时间区间,然后,通过如下计算方法加以修正区间范围。

(1) 流量数据抽样间隔。一般说来,抽样密度越大,计算结果越可靠,阈值计算时,抽样密度应该足够大,本系统中,采取1分钟间隔抽样。

(2) 由于网络流量在区间边缘变化较大,所以,阈值计算时,采用由区间中心向两端推移的方法,即开始时,先对区间中心周围的数据,进行初步计算。

(3) 计算方法:首先对区间内的抽样数据排序,f1,f2,f3,……,fn,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往往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瞬时突发流量,为减少这类个别数据对整体的影响,除去抽样中的最大值,然后可获得区间内流量的极大值、极小值。

(4) 在上述基础上向区间两端扩展。如果连续两个抽样值大于上述极大值,或低于极小值,则属于另一区间。

(5) 由于网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一般说来,通过上述方法获得的区间及阈值会略有差异,对此,可用多日数据进行修正:对于区间划分,取多日结果的众数;对于区间阈值,则取多日结果中的最大值。

3异常发现算法

区间及区间阈值确定后,就可以实施网络监控的异常发现算法。算法如下:

(1) 端口流量抽样。抽样密度可按监控精度确定,一般来说,抽样密度越大,系统监控精确度越高,但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影响也越大,考虑区间划分是以小时为单位,抽样密度以分钟为单位较合适,本系统以5分钟为抽样频率。

(2) 将抽样流量与区间内极大值比较,如果大于极大值,则以更小的抽样周期,如1分钟,接着继续抽样,重新比较,如果结果依旧,则发出网络流量过大的报警。流量增大可能是由网络病毒或攻击行为引起,也可能是由网络结构变化引起,如用户私自扩大网络或建立应用服务器。如果抽样流量小于区间内的极大值,则:

(3) 将抽样与区间内极小值比较,如果小于极小值,则发出网络流量过小的报警。流量减少,往往是由网络故障引起,如线路中断或网络设备停止运行等,由此可以及时发现并定位网络故障。

(4) 否则,网络流量正常。

算法流程如图5所示。

4补充措施与阈值更新

经过实践测试,该方法对一个具体的网络,有较好的表现,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轻网络管理人员的压力,提高网络的管理水平。需要说明的是,流量变化尽管能较好地反映网络的异常,但并非所有的网络异常都能通过流量表现出来,如有些网络攻击是通过发送大量小数据包进行的,这种行为,并不会引起网络流量的明显变化,因而上述方法难以发现。但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进出网络的数据包的数量的明显差异,因此,可以通过比较进出网络的数据包的数量来补充上述检测过程的不足。

时间区间的划分,与具体网络有关,也与对系统精度的期望有关。区间划分越细,系统发现异常的可靠度越高,但系统性能会相应有所下降,同时,划分区间所采用的历史数据,应该来自网络正常运行状态,最能反映网络的一般运行情况。

另外,网络结构的变化、用户的增加、用户作息时间的变动以及新的应用的建立,都会引起网络流量的变化,因此,区间及其阈值应该根据实际网络的变化定期更新。

更新方法有两种,如果流量变化发生在区间两端,则并入相邻区间,如果发生在区间中间部位,则考虑修改区间阈值或细划区间。

摘要:网络异常与故障发现是校园网管理中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难题。通过对一个具体网络的长期监控发现,一个具体网络的流量呈规律性波动。提出了按照网络流量波动规律划分网络运行区间,通过历史数据获得区间流量阈值,然后通过比较网络流量与其区间域值,来发现网络异常与故障的方法。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一个具体的网络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网络流量,校园网,阈值,算法

参考文献

[1]蒋海,刘淑芬,等.一个网络流量监测与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6(1).

[2]索忠乐,谷振防,鲁绍栋.IP网络流量的被动测量方法.网络信息技术,2005,24(3).

[3]William Clark McLea.Distributed AppIication Management with Exten-sible Agents.William Clark McLean,1999.

实现规律 篇8

一、教学方法要儿童化、兴趣化和游戏化

1. 儿童化

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进行体育教学, 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完成体育课的教学任务。小学生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活动中, 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小学生的“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 体育教师应懂得他们的心理特征, 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 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此外, 还应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到小学教学中, 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 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 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 兴趣化

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学生以情绪的满足,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 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 因此, 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才能提高他们的兴趣, 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 小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燥, 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此外, 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 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 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3. 游戏化

小学体育教学中很好地运用游戏教材, 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 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 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 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 对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 抑制能力差, 注意力不易集中, 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 因此, 教师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 加深形象化教学, 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他们。通过游戏, 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 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特点

身体素质是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 它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福建省教委公布的1985年至1995年全省学生体质调查结果, 显示我省中小学生在耐力、柔韧和力量素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上好体育课, 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体育教学应重视全面地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紧张或收缩时所表现的一种能力。儿童在各年龄阶段都可进行力量练习, 但采用的方法和手段要与成人有区别。儿童时期, 由于肌纤维较细, 蛋白质含量较少, 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功能还欠完善, 肌肉群的活动不协调, 加之儿童长度的发育领先宽度和体重的发育, 所以力量素质较差。在力量练习中, 应采用负荷较轻、动作较快的练习, 或中等负荷的练习, 适宜做速度性力量练习, 以提高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单位的动员能力, 改善肌肉协调工作的能力, 避免过重的负荷练习和过长时间的静力紧张练习, 以防引起关节损伤, 抑制骨骼生长。

2. 速度素质

速度素质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儿童时期, 由于大脑皮质兴奋性和提高过程灵活性高, 反应快, 所以小学阶段是发展速度素质的良好时期。在体育教学中, 可以适当安排一些频率高和反应速度快的教学手段。短跑可以很好地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 宜于儿童练习, 但在具体安排中应科学地控制练习的强度、距离的长短、重复的次数和间隔的时间。另外, 在固定跑台上练习跑步对技术有一定的要求, 小学生不宜采用。

3. 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 也可看作是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在儿童身体素质自然发展过程中是较薄弱的环节。目前我省小学生耐力明显下降, 令人十分担忧。体育教师不能不进行耐力练习, 但也不要过多地进行耐力练习, 耐力练习应作为全面身体素质练习的一个必要方面安排在计划之中, 但必须循序渐进, 逐渐增加运动距离, 适当合理地安排中等强度的耐力练习, 并有间歇地逐步延长持续时间, 以便发展耐力素质。

4. 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变换身体姿势和方向的能力。灵敏与人体对空间定位和对时间感觉的能力有关, 也和速度与力量素质的发展有关。灵敏是一种综合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 可采用活动性游戏和各种基本体操等方式, 以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

5. 柔韧素质

柔韧素质是指运动时各关节的活动幅度或范围。儿童关节的软骨较厚, 关节囊和韧带的伸展性大, 关节的运动幅度大于成人, 所以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发展小学生的柔韧性。年龄越小, 柔韧性越好, 根据素质发展的这一年龄特征, 发展柔韧素质应从小抓起, 与此同时, 还应注意柔韧性与肌肉力量的相互关系, 如年龄小做体操“桥”的能力差, 主要原因不是柔韧性差, 而是躯干伸肌力量不足所致。

实现规律 篇9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项目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激励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政策为依据,以拔尖创新人才为研究对象,系统探究在担当“中国梦”重任和创新人才成长理论上两者的深层契合点,研究了“中国梦”理论与拔尖创新人才成才的内在关联,构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理论,分析二者内在的理论关联,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探究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必要性和主要价值,包括阐述“中国梦”教育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教育内容的包容性,“中国梦”践行与当代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过程的同步性,“中国梦”实现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任务使命的一致性。

在揭示“中国梦”理论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项目组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包括北大、清华等典型高校创新人才“中国梦”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研究及方案分析,对2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长轨迹及成长因素深入剖析,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非智力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对25所高校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高校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现状及创新绩效影响关键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总结高校创新人才“中国梦”教育的实践经验,分析担当“中国梦”重任对科学大师成长的引领作用,了解目前高校在“中国梦”教育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对影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影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内外部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分析。

总结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梦”教育的实践经验,客观把握当前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现状、经验和问题。提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与路径。从知情信意行五个维度将创新人才成长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出针对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中国梦”教育内容。从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的规律和路径出发,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分析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容,提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路径及对策建议,包括基本路径,以及内容、方法、载体的创新,以期为高校“中国梦”教育开展提供理论参照和指导,促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认真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最新动态,梳理已有研究成果,为本论文做好文献资料准备。

问卷调查法。选取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25所不同类型高校。选取各高校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多方面了解可能对大学生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因子,包括性别、学校层次、学段、专业、成绩、导师、理想信念、生源地等情况,并且调查了大学生创新绩效情况(包括获奖情况、论文发表情况、获得专利情况等),作为创新绩效衡量指标,对目前高校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

案例研究法。选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对其以“中国梦”引领创新人才成长的方案进行案例研究,选取24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成长成才轨迹及他们的成长因素、成长非智力因素进行研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规律,得到启示。

分析归纳法。在查找资料、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将搜集到的资料、数据,各种调查得到的情况,用科学的态度、加以综合分析,得出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主要内容、影响因素、成长规律、实现路径,提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理论建构、思辨分析、调查研究、提出对策等阶段。在全面梳理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研究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唯物史观思想、教育激励理论、人才学人才成长综合效应论、建国以来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中国梦”思想以及中国特色创新人才观为主要理论依据厘定具有时代特征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校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素质要求和成长目标,对“中国梦”的内涵与创新人才成长理论的内在勾连进行研究。结合我国十八大提出的人才战略要求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发现当前高校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担当起实现“中国梦”重任的必要性,主要价值,基本功能。分析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与路径。根据调查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现状,结合典型高校在“中国梦”教育开展过程中的经验、问题及原因,就创新人才成长道路进行深入剖析,调研分析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关键因素,找出其呈现的重要规律和一般路径。在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咨询有关专家,综合分析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高校型人才成长面临的挑战,探索培养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方法和路径,提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二、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要努力培养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首先就要弄清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之规律。因为只有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包括内部规律和外部规律。通过系统研究分析,得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人才成长的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多层次的子系统,人才成长的外部规律,即人才成长的外在必要条件,研究得出的主要外部规律包括:马太效应规律、时势造就规律、师承效应规律、共生效应规律、有效的创造实践成才规律、期望效应规律;人才成长的内部规律,即人才成长的内部必要条件,研究得出的内部规律主要包括:自身优势基础规律、经验积累规律、环境磨炼规律、范式效应规律、自我修炼规律。

通过系统研究总结,提出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实现路径。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路径,一是明晰寻梦方向,“中国梦”理论引领高校创新人才立志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梦”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党团组织是“中国梦”理论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教师是“中国梦”理论教育的主要力量;二是激发追梦勇气,践行“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健康成长。文化熏陶是创新人才践行“中国梦”的精神支撑,示范引领是创新人才践行“中国梦”的重要推力;三是实践养成是创新人才践行“中国梦”的主要环节;四是增强圆梦意识,“中国梦”目标引领高校创新人才奋发成才。文化熏陶是创新人才践行“中国梦”的精神支撑,示范引领是创新人才践行“中国梦”的重要推力,增强使命意识、自觉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以“中国梦”引领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路径探索,分别从内容层面、方法层面、载体层面的路径探索。从内容层面的路径探索,包括个人需要与国家需要的同时满足是“中国梦”教育重要原则,个人梦想与民族梦想的同向融合是“中国梦”教育内在要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赢是“中国梦”教育价值旨归,远大理想与现实目标的同步相连是“中国梦”教育基本遵循;从方法层面的路径探索,包括正面宣传与排除干扰的同时展开是“中国梦”教育基本方法,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的相互协调是“中国梦”教育重要方法,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互补是“中国梦”教育有效方法,社会教化与自教自律的同构并重是“中国梦”教育关键方法;从载体层面的路径探索,包括中国梦与高校日常教育管理相结合、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国梦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齐抓共推中国梦,中国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扬光大中国梦,中国梦与新媒体宣传教育相结合、实现精彩中国梦。

(二)研究对策

从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的规律和路径出发,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分析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内容,提出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教育行政部门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部门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梦”引导创新人才坚定理想信念,用“中国梦”促进创新人才牢固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打牢创新人才的共同思想基础,用“中国梦”激励创新人才勇担历史重任,用“中国梦”指导创新人才明确奋斗目标,树立理想信念;二是建设有利于理想信念坚定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制度。要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就应该建设优秀学生选拔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可成立由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的负责审定实施方案、指导各校实施工作和选拔入选学校的专家组。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学科特点制定拔尖创新人才选拔遴选机制,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术兴趣和发展潜质,注重挖掘有特殊学术专长和有突出培养潜质的学生,尤其要注重选拔理想信念坚定的能够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学生;三是建立基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在基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教育部门可以搭建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四是改革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加大理想信念评判比重。高校在改革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录取创新人才时,也应将学生是否具备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参考的依据之一,从而选拔出能够担当实现中国梦重任的新世纪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一是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理想信念教育的氛围。创造型人才实际上并不能按任何人预先臆想或确定的模式而被塑造出来,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形成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和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宽松、自由、浓郁的科学氛围;二是加强专业课程的渗透与隐性课程的作用。课程教学仍然是拔尖创新人才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主渠道,但课程教学也必须改革创新,以求收到好的成效;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各种网络教育活动。网络作为深受青少年喜欢的新兴大众传媒,具有多媒体、数字化、实时性和交互性等独特功能。1.建立红色网站,宣传红色文化。2.建立网上党组织。3.注重BBS的导向功能。4.开展网络竞赛活动。5.加强网络文化建设。高校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引导教育。要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倡导师生文明上网,保证网络安全有效地运行,提高页面刷新率和访问量;四是发挥知名创新人才的榜样激励作用。在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激励,应该把政治性放在首位,即一切激励活动,包括激励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都要坚持政治第一。在对创新人才进行核心价值观塑造的榜样激励中,一定要选择优秀典型,不仅要是成果丰硕的知名创新人才,而且要是政治思想过硬、道德品质高尚、乐于奉献社会的道德楷模。选择这种榜样进行激励定会收到好的成效;五是发挥专业教育、科学研究在创新人才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在“唯智论”盛行的今天,聪明、天赋等被很多人看作成功成才的前提,似乎一个人如果聪明或者有天赋,他将来就一定会有大作为。这表明人们夸大了智力因素在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导师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采取的对策与建议:一是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通过教学辅导、科学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出国访学等项目教师可提高自身学术水平,不断的掌握科技领域的最新动向和前沿知识;二是发挥专业导师的表率作用,调动其育人积极性。高校教师应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履行育人职责。尤其针对专业教师而言,自身是否以身作则直接关系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好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发挥表率作用;三是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考虑青年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应允许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精减教学内容,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针对学生个体量身制定翔实的个案辅导,让其优科更优。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讲学,让学生与知名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亲聆大师教诲,与大师对话,培养他们勤奋、踏实、求真、严谨的科学素养。在其感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内提供深入学习和挖掘潜能的机会和平台,开发设置有利于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修课程,逐步构建起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拓宽学生视野,调动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四是优化课堂教学,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方法指导。课堂教学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教学。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探索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教师应打破班级教学的单一模式,还要十分重视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注重积极开展并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注重引导学生质疑,发现“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个人理想信念教育方面对担当中国梦重任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一是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自身修养。高校学生应用“中国梦”引导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社会价值的行为规范,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敏捷能力和判断力,使自己学会生存、善于学习和创新,能够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发展。作为高校的青年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三是以知名拔尖创新人才为榜样,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高校学生应以某些著名的拔尖创新人才,如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社会精英和学术大师等,以他们的成长经历为借鉴,努力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先进思想、优良作风等,使自己意识到,创新首先需要正确的理想信念作为引导,而不是盲目的。高校学生应以知名创新人物的先进事迹为榜样,从而激励自己的创新激情;四是加强自我监督与自我约束,规范自身行为。在高校剖析和反思理想信念教育面临问题的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对自我的监督和行为约束,规范自身的行为。在“中国梦”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更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思想基础,明确奋斗目标,勇担历史重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实现规律】相关文章:

规律视角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究04-28

逻辑规律04-14

发展规律06-15

总结规律08-31

本质规律05-01

试题规律05-04

教学规律05-06

找规律05-07

组方规律05-10

解题规律05-13

上一篇:中国历史上的移民下一篇:v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