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检查

2024-08-23

心电检查(精选十篇)

心电检查 篇1

解放军252医院的心电网络是医院检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心电图、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肌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测听仪等, 与放射检查、核医学检查、超声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共同组成了部队医院医疗检查体系。移动床旁心电图机是世界上最小的十二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在整体系统中负责医生做床旁心电、出诊、急诊、以及远程会诊时候采集病人数据进行记录、存储、传输的仪器;它有专门的平板电脑, 安装心电数字放大器、心电采集软件构成。

1 心电图的实际应用

1.1 建立以心电生理为核心的心电电生理网络系统服务平台。

心电电生理网络系统服务平台以服务器为WINDOWS2008R2 X64位操作系统, 以SQL server2005 DBMS为基础的服务器模块, 有各种数据库表格, 以美国 (FDA) 所制定的XML格式为心电图传输标准, 实现网络接收心电图原始数据、动态心电图原始数据、运动心电图原始数据、肌电图、脑电图、经颅多普勒、骨密度、肺功能、心肺运动测试系统、脑干诱发电位仪网络出诊断, 采用WEB发布报告的工作模式。

1.2 床旁建立心电采集

以往心电医生携带较重的心电图机床旁检查, 回到心电图室出报告, 在经过传递到临床科室, 这样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且工作效率低下, 大大延长了病人的诊断时间;而床旁心电图机直接通过临床科室的医生 (护士) 在床旁建立心电采集, 采用WIFI的无线网络传输, 直接传输到心电图室, 专业诊断医生出报告, 临床科室在网络上即可WEB浏览查看。具体流程图请看图1。

1.3 实施中的优劣表现

心电网络在实施中有其优势也有其劣势, 其优势表现:第一:病房的病人不用再去门诊排队做先电图, 减少了门诊医生的工作量。第二:住院医生直接在床旁为病房的病人做心电图, 减少了病人伤后的二次移动, 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无形中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第三:医生可以在网络上查看心电图报告, 有以前的6导联变为现在的12导联, 增加的诊断的准确性。第四:床旁心电图机是世界上最小的12导联心电图机, 其方便快捷、小巧灵活已掌握。其劣势表现为: (1) 医生已经习惯了查看纸质心电图, 对其做完心电图后再上传到网络上再看, 部分老医生不习惯, 认为浪费时间; (2) 在抢救危重病人时, 不能第一时间将报告拿到医生手中, 立即查看结果, 但是床旁心电图有心电回放功能, 弥补了其不足之处。 (3) 床旁心电图机的无线信号差, 必须在无线信号强的地方下载心电图预约病人信息, 再去病人床旁做心电图, 然后再到信号强的地方传输病人心电图信息。

2 常用部分简介

2.1 门诊应用 (检查申请、预约登记、排队叫号分诊)

此应用于门诊心电图室, 预约心电图、动态心电、运动心电的待检查患者, 并实现分诊。完成患者信息的录入工作。此模块通过HIS接口与我院HIS系统通讯, 直接获取待检查患者信息。登记的患者信息可直接发送到连接心电图机电脑上。对网上的电子申请方便地安排检查时间、录入检查信息;对纸张申请能直接录入并安排时间可以直接从HIS方提取病人的基本信息。直接录入检查项目等信息支持多个预约队列, 能够方便地在不同队列间切换, 能够接收并方便的调阅网上尚未安排的电子申请列表, 并对其进行操作, 对已经安排的预约提供改约和取消预约功能, 预约登记列表中显示不同颜色来区分患者当前的状态, 自动计费功能根据选择的检查项目自动记录费, 用提供预约当天检查的病人列表, 可从中快速选择病人报到, 将病人状态置为候诊状态对当天进行检查的病人报到进行确认、分诊, 为检查室提供工作队列任务列表信息提供直接录入即时检查病人申请功能检查项目, 可以一次选择多个所有常用项目都提供预输入功能, 无需每次输入对病人分诊提供支持, 根据检查室检查完成情况以及候诊队列, 及时召唤等待病人进入检查室已完成检查病人的状态在屏幕上动态更新。

2.2 诊断报告心电医生诊断工作站

心电医生工作站设立在心内科和心电图室, 负责集中处理所有接收临床传输来的心电病历, 进行专业的心电图处理分析功能。新病历到达即时提醒功能, 当临床采集的病历发送过来时, 心电医生工作站自动弹出提示窗口并发出声音, 提示医生有新病历到达病历列表, 显示所有的心电图病历, 按检查时间顺序排列。病历列表中具有患者的状态显示:未检查、已检查、未报告、已报告、已审核、已发送状态。屏幕所显示心电图与心电图纸呈1∶1显示, 医生在浏览心电图时候可以调节背景网格颜色, 以免长时间看图出现视觉疲劳与眩晕。支持在同一界面上显示患者的信息个人信息以及测量参数, 报告诊断。具有特有的异常测量值, 异常诊断的特殊颜色提醒技术, 为诊断医生提供快速诊断的优先条件。

支持多条件组合查询, 所有患者信息都可作为查询条件。心电图分析显示同步十二导心电图波形, 也支持根据医生习惯自定义多种显示模式, 可以分肢体导联、胸部导联的电压调节。支持RR间期与R波幅值差的测量, 可以精确测量心率不齐的倍数测量。具有导联反接的纠正技术, 不用二次操作。波形显示具有时间轴, 精确定位心拍, 支持每组波形、每个波形的单独测量, 并可以修改测量参数。支持12导联叠加分析, 自动分析心率、PR间期、电轴等所有心电参数, 可测量出超过20种以上的心电图参数, 提供学术研究。自动识别需要测量的心拍。支持同一个患者多次心电图对比, 支持最少2幅以上心电图同屏幕对比。支持A4纸输出打印、打印预览, 在打印预览处可以选择打印的长导联, 支持双面打印, 以及图文报告, 为医生提供丰富的诊断报告模板。

2.3 统计检索

此模块可进行医生工作量、检查工作量、设备工作量等管理统计, 针对心电图数据进行统计 (如心率、PR间期等) , 得出重要的参考数据, 并为临床诊断符合率提供快速的对比工具。此模块采用开放式结构设计, 患者的所有信息, 包括检查信息都可以作为统计条件, 方便未来的功能扩展, 形成EXCEL表格, 汇总百分比。

2.4 临床WEB浏览查询

为临床医生提供浏览与分析技术, 基于WEB技术设计, 实现临床科室快速调阅查看心电图报告与波形, 对于心电图室发出的报告, 临床医生直接在医公室或护理站电脑上可实时浏览到, 无需安装用软件, 院内任意一台联入网络的计算机即可浏览, 具有在线波形分析心电数据、心电图处理、测量与心电报告、多检查的对比查看, 还可在线打印报告。

3 结论

建立心电图网络系统后, 临床的检查更为方便, 检查随手操作, 心电图快速传输, 专业诊断快速回复, 临床心电图采集由原来的普通心电图机改为移动式床旁心电采集, 无线传输, 减少了大量的热敏打印纸, 所有的患者心电图实现网路共享, 个别需要打印的患者可以通过普通A4打印纸打印, 大大节约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我院的信息化, 方便医生在网络上进行会诊, 减少医生在医院的流动, 方便医生节省时间, 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大大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摘要:目的:MEMRS电生理信息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心电网络) 实现了医院心电图电子化, 无纸化。方法:心电网络系统将医院种类繁多的电生理检查设备连接入网, 部分脑电、TCD等采用通用网络虚拟输出技术实现统一存储, 动态心电图等设备采用原始数据传输模式, 实现原始数据的无损压缩传输, 床旁心电图实现无线传输, 心电图室安装工作站点, 心电图室接受、处理诊断报告, 进行会诊报告, 采用WEB方式发布到临床共享。结果:为电生理检查建立全新的集中式工作模式。结论:实现电生理检查从预约登记、分诊叫号、计费、检查、报告、集中存储、临床共享、统计检索全流程的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心电图,心电网络,无线传输,床旁检查,数字化

参考文献

[1]张磊、张超、梅杨杨便携式快速心电仪的设计与实现[J]研究论著2010, 25 (08) :11-13

[2]毛琦敏数据仓库在医院应用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医疗装备2013第9期学报2005, 4 (18) :360

[3]肖静基于HIS的心电网络信息系统研究实施[J]医疗卫生装备2010, 01 (01) :76-78

[4]成转鹏远程心电实时监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7, 06 (11) :0264-03

[5]万里远程无线心电图监护仪的心电数据处理机制[J]计算机工程2007, 08 (15) :0291-03

彩超、心电图检查告知 篇2

彩超检查告知

1、上腹部检查(肝、胆囊、胰腺、脾脏、胃):需空腹,即检查前8小时(即检查前一天晚餐后)不应再进食。

2、下腹部(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子宫附件):需胀尿,在检查前保持膀胱充盈。

常规心电图检查告知

1、检查前需要平静休息20分钟,放松心情。

2、女性检查者避免穿连衣裙。

3、被检查者应关闭随身携带的手机和手表,以避免干扰,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检查后出报告时间:

门诊病人15分钟内取报告;住院病人不取报告,由检查医师送往住院部。

谈谈心电图检查(下) 篇3

心脏早搏也称为过早搏动或期前收缩,是较正常窦性心搏提早出现的一种异位搏动,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异位搏动点来自心房者称为房性早搏,来自心室者称为室性早搏。早搏出现时,一般感到心脏突然出现一次强力收缩,好像心脏要跳到喉咙口,向上顶撞了一下似的。但有些早搏可以无任何感觉,仅在体检时被发现。

正常健康人也可有早搏出现,每个人的一生中,几乎无例外地出现过早搏。儿童时期,早搏较少出现,随着年龄增长,早搏出现的机会增多。绝大多数的早搏是一种良性功能性的早搏,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早搏仅占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体检中发现早搏,是否提示有心脏病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一般情况下,不能因为偶尔出现一、两次早搏就判断为患有心脏病。

引起早搏的原因很多,如心肌炎、心肌炎留下的疤痕、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氧、药物引起的心肌损害、酒精中毒、吸烟过多、咖啡因刺激、强烈情绪波动等均可引起早搏。心脏早搏的意义一般可从下面几个方面作些分析:凡是在精神兴奋、失眠、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出现的早搏,一般以良性功能性的为多;在其它内脏疾病时出现早搏,如胆囊炎、胆石症时容易出现早搏,这是一种反射性的早搏,在胆囊手术摘除胆石之后早搏即可消失;在休息安静时,尤其在入睡之前出现早搏,多系迷走神经兴奋之故,以非病理的为多。而在运动时,心率增快情况下出现早搏

则多系交感神经兴奋之故,表示心肌缺血:缺氧,常提示心脏有病:早搏频繁,每分钟超过5次以上,或者形成二联律或三联律,以及在心电图上早搏形态呈多源性,此多为病理原因所致。

体检中发现早搏后,最好到心脏专科复诊,以明确早搏的原因。若确定为病理原因,需针对病因及时治疗,若是良性功能性的早搏则一般无需治疗。

七、I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跳动时,心房先激动,然后向心室传导。正常成人心房向心室传导的时间一般在0.2秒之内,心电图上称为P-R时间正常。如果传导时间超过0.2秒,就称为I度房室传导阻滞。这在房室传导阻滞中属于最轻的一种传导阻滞,在健康体检中时可发现。

I度房室传导阻滞一般由心脏器质性疾病引起,如风湿性心脏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其特点为P-R时间延长较明显并有逐步进展的趋势。少数I度房室传导阻滞可由心脏良性功能性的原因引起,其特点为P-R时间仅略大于正常值,无逐步进展趋势,也无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I度房室传导阻滞者需要去心脏专科门诊就医,及时治疗。

八、左心室高电压

V6导联中的R波和V1导联中的S波两者之和超过标准值者称为左心室高电压。左心室高电压常提示左心室肥厚。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是造成左心室肥厚的最常见原因。一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左心室也可有一定程度的肥厚,心电图上可反映为左心室高血压,这是一种生理性改变,属于正常现象。一个消瘦、胸壁过薄的人,由于心脏生物电流流向胸壁的电阻减小,心电图上也可能出现左心室高电压,这实际上是一种伪差现象。

高血压或冠心病合并左心室高电压者,需针对病因治疗。

九、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脏脉冲电流的传导在心室内主要通过两个束支——右束支和左束支传向整个心室。右束支在解剖上较细,血液供应的侧支循环较少,因此右束支的传导功能往往较容易出现障碍。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指传导功能部分障碍,电流仍然能沿着右束支下传,只是出现顿挫、减速而已,其特点为心电图V1中R波出现错折或双峰。

远程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篇4

关键词:远程,心电图检查,应用

心电图是一种无创、廉价且重要的检测项目, 不仅能检测心脏疾病, 而且能预测发生心源性死亡的可能性[1], 也是心血管疾病及临床科室不可缺少的检查项目。本门诊为我院在外面的一个部门, 2013 年1 月改建后需做心电图检查的患者要自行到总院心电图室进行检查, 取到结果后再返回本门诊找医生诊治。这样患者来回走动增加了患者检查所需的时间和麻烦, 心血管病的患者来回走动存在一定的风险, 也缺乏对突发心血病患者紧急治疗的辅助检查。因此我们使用了远程心电图检查系统功能, 解决了上面的问题,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3 年1 月至2013 年6 月本门诊需做心电图检查的患者。2013 年1 月至2013 年3 月到总院心电图室检查41 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23 例, 女18 例, 年龄29~82 岁, 平均 (58±8) 岁。将2013 年3 月至2013 年6 月在本门诊使用远程心电图检查52 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31 例, 女21 例, 年龄33~83 岁, 平均 (58±10) 岁。

1.2 操作方法

采用GE公司的mac1200 心电图机及嘉和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心电图检查操作由经过专项培训的护士执行, 通过医院内网将检查完成的心电数据上传到心电信息系统数据服务器, 总院心电图室的医生收看到检查数据后, 利用心电分析程序从服务器调阅该心电信息, 做出诊断, 并把诊断结果上传到服务器, 返回到检查操作的科室, 再由护士将心电图检查的诊断结果打印, 交主诊医生。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检查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观察。观察组检查时间为护士接检查开始到患者取到结果的时间, 对照组检查时间为患者离开本门诊到总院检查取回结果的时间, 对两组的时间进行统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采用自制患者心电图检查满意度调查表, 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满意度= (满意例数+75%× 较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电图检查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3.1 实现资源共享, 节省了人力

心电图形的分析报告, 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 必须由专业医生完成, 但该操作并不难, 一般临床医生和护士、技师均能承担[2]。对于本门诊, 如果设置专门的心电图检查医生, 会造成工作量不够而浪费人力。而远程心电图检查的应用, 由护士兼并操作, 总院心电图室医生诊断, 实现了医疗资源、医生资源、技术设备资源和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共享, 节省了人力。

3.2 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 提升了工作满意度

使用远程心电图检查, 患者在本门诊就可检查, 节省了时间, 避免患者跑去总院检查, 减少了患者的麻烦, 提高了服务满意度。本研究组患者对远程心电图检查方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3.3 提高了抢救高风险心血管病患者的效率和质量

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恶性心律失常往往具有突发性、短暂性、致死性、发作无规律性等特点[3]。在本门诊使用远程心电图检查, 心血管病患者能就近检查, 操作者实时将心电数据传输至总院心电图室, 心电图室医师接收后作出诊断, 并及时向临床反馈。主诊医生根据心电图的结果作出正确的诊治。与常规心电图检测一样, 远程心电图对于节律诊断准确性高[4], 提高了救治的效率和质量。

3.4 人员培训

心电图检查操作由输液室的护士兼并, 在操作前安排护士轮流到总院心电图室进行专项培训。培训心电图检查的操作流程、检查定位、注意事项、常见波形及高危心电图波形以及心电生理理论知识等。之后每年安排一次到总院心电图室培训, 不断巩固和提高论理知识和操作技能, 对常见异常高危波形能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与心电图室医师, 心电图室医师优先给予诊断, 以最快的速度反馈检查结果。

参考文献

[1]邹巧玲, 倪彬.远程心电图诊断系统在基层团场的应用分析及评价[J].兵团医学, 2014, 39 (1) :29.

[2]王彩虹, 肯杰茜.远程电脑传输心电图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J].全科护理, 2014, 12 (12) :1098.

[3]钟宁, 陆军, 廉启国, 等.远程心电图诊断系统的社区应用及评价[J].中国全科医疗, 2011, 14 (19) :2146.

24小时心电图检查注意事项 篇5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适应症:

1、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及评价:由于Holter(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时间长,提高检出的阳性率。

2、对心肌缺血的诊断:可发现心肌缺血或一过性心肌缺血,提高对心绞痛的诊断率。

3、对阵发性晕厥、眩晕和心悸原因的及性质的确定。

4、对心律不齐选择是否安装起搏器提供依据。

5、对多种心脏疾病治疗后的随访和功能判定。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优点

一.对患者24小时内的心律变化作全面了解,包括心率高限、低限、平均心率及每小时心率。

二.准确地记录心律失常的种类、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如室上性或室性早搏及心动过速的次数,有无传导阻滞及心脏停搏等情况。

三.通过ST-T改变可知患者有无心肌缺血以及缺血发生的时间。

总之,就是把心电图异常和日常活动或出现的症状相联系,对晕阙和心悸的诊断、病窦综合征的诊断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评价提供帮助。

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一.在衣服穿戴方面,女士最好不要戴胸罩,男人应穿宽松一些的衣服,注意不要多出汗,否则湿的皮肤容易引起相邻电极间短路,测的结果就不准了。

二.可以看电视。但是最好不要上网,以免产生干扰波,出来的图形不规则,缺乏诊断依据。不能接触辐射、放射性物质。比如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微波炉、半导体收音机等。三.与动态心电记录仪接触的皮肤部分应没有局部感染,保持卫生。

四.做心电图期间不能洗澡,最好不要在测试期间做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引起仪器脱落。佩带记录仪后,日常起居应与佩带前一样,应做适量运动,但不是运动愈剧烈愈好特别是要避免双上肢的剧烈运动,以减少 各种肌电干扰和伪差。根据病情和检查目的,住院病人可慢步、上下楼等;疑心绞痛者则可选择可能诱发疾病发作的较为激烈的 运动,以便观察运动量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关系,供医生诊 断参考。不过病情严重者应遵循医生吩咐。

五.在检查前一日洗澡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电极贴在前胸皮肤 上经导线与记录仪相连,如果皮肤湿漉漉的,电极与皮肤的接触 就不好,甚至造成电极脱落,受检者只得重做。临床上常见有些 受检者运动得大汗淋漓,结果不是部分电极脱落就是心电图干扰 波太多无法分析。

心电检查 篇6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5-0072-01

无症状心肌缺血又被称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1]。在临床上分为三类:第一类:完全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即患者没有冠心病史,也没有冠心病临床症状,但是却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第二类:患者在突发心肌梗塞之后所出现的无症状心肌缺血;第三类:患者在心绞痛发作后所出现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越早发现,其治疗效果也就越好。目前,医院对该症检查的主要方法是常规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为了提高该症的检查准确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随机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收心电图检查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全部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智力障碍或者精神障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为(62.12±2.38)岁。

1.2 检查方法 首先,对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十二道心电图检测仪,ECG1201,河北昊众商贸有限公司)进行检查,然后再对其采用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仪,TLC4000,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使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仪,对患者进行24h心电图检测,最后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效果[2]。

1.3 诊断标准 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ST段压低明显的持续时间在60s以上,但是每次发作持续在30min内;ST段呈水平型或者下斜型压低在1mm 0.1mV以上;在原来的ST段压低基础上,再压低1mm 0.1 mV以上,发作时ST段位移时间大于60s[3]。

第三类标准:以患者的电张调整性T波的改变作为参考,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QRS波群的方向和T波改变方向一致,T波常常出现倒置[4]。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 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0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88例患者属于无症状心肌缺血;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76例患者属于无症状心肌缺血。见表1。

同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100例患者共计发生386阵次ST段压低,其中有339阵次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无症状心肌缺血主要集中在6:00、12:00时段发作。

3 讨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状,如果该症越早发现,就越有利于治疗,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尤为重要。目前,检查冠心病患者是否伴有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常规心电图检查,另外一种是动态心电图检查[5]。常规心电图检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在心肌缺血发作的时候,才能检测出患者的病情,在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时具有一定的缺陷;而使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则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动态心电图检查相较于常规心电图检查虽然所用时间较长,但是通过24h监测记录患者的心电情况动态情况,能够更准确的反映患者的病情,从而有利于进一步的对症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时间主要集中在6:00和12:00,其原因是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迷走神经张力及冠状动脉阻力在上述时间会明显提高,从而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对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够尽早发现患者的病情,并且给予相应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100例冠心病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查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为88%;常规心电图检查的检出率为76%。表明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更准确的帮助医生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次数以及集中发作时间,更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诊断,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薛娜.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护理及监测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6):221-221.

[2]卓迎,李星, 蔡丹.常规与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相关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19.

[3]李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9):191-192.

[4]林继华, 姚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95-97.

[5]郑易, 岑镇波,胡海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2011,23(06):639-640.

心电检查 篇7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选取分别在5艘远洋测量船上工作的377名作业人员心电图检查结果,设为测试组,均为男性,年龄19~40岁、平均28.5岁,平均服役年限5 a,涉及测控、导航、机电、通信、船务5大工种122个作业岗位。同时,调取同单位做岸基保障的非特殊作业工作人员238名心电图检查资料,设为对照组。2组间年龄、工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心电图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6151型心电图机,由专业人员操作,描述受检者安静状态下常规12个导联,根据分析诊断的需要,某些受检者加做V3R、V2、V4、V6导联。

1.3诊断标准

心电图诊断标准参照黄宛编著的《临床心电图学》第5版,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心血管病史者,将心电图检查异常情况分为左室高电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迟、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预激综合征、电轴偏转和早搏10类[1]。

1.4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测试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比较

测试组心电图检查异常者221例,占58.62%;对照组30例,占12.60%。经χ2检验在心电图检查异常率、左室高电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迟、ST-T改变和电轴偏转项目上测试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不同作业岗位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情况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从事航海导航作业的工作人员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率偏高(77.59%);其次是机电作业(69.81%)和测量控制(56.32%);再次是船务部门,异常检出为74例,异常检出率为54.41%;通信作业岗位异常检出率最低(37.21%)。各作业岗位异常检出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46,P<0.01)。

注:各岗位异常检出率比较,χ2=20.646,v=4,P<0.01。

3讨论远洋测量

远洋测量船上职业性危害主要集中在作业过程中受到物理性有害因素的影响,包括噪声、微波、高温湿热等。其中噪声污染相对严重,有35.2%的作业岗位A声级噪声检测值在70 d B以上,超标率相对较高,甚至有个别岗位峰值达98.8 d B(A)[2]。有资料显示,长期接触噪声可导致心血管异常率增高,高血压发病率增高,心电图ST段与T波异常率上升。因此,持续接触高于55 d B(A)的稳态噪声不仅对人体听觉系统造成损伤,还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表1显示,远洋测量船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造成一定影响。此外,微波和高温湿热环境也会对人体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程天民[3]认为:人体长期接触>1m W/cm2的微波,可使血管迷走神经先兴奋后抑制,心电图检查可见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降、T波低平、QRS波增宽,心血管系统受到影响。有资料提示,长期处于高温刺激应激状态下可导致作业人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左室高电压及心肌代偿性肥大、心脏窦房结自律性降低,从而引起心动过缓[4]。本次检查结果显示:远洋测量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情况集中表现为左室高电压、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非特异性室内传导延迟和电轴偏转,说明作业人员受到来自作业环境的职业性危害不止一种,包括噪声、微波和高温湿热等。尤其从事航海导航、测量控制和机电作业的工作人员心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率偏高。因此,应做好远洋测量船作业人员劳动卫生防护,加强作业人员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监护,对于在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建议暂不从事特殊作业。建议将器质性心脏病,如心室肥大并劳损、严重心律失常者,列入远洋测量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范围,维护特殊作业人员健康权益。

参考文献

[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5-267.

[2]石静,唐向东,夏本立,等.特殊作业船艇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调查与评级[J].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00-1101.

[3]程天民.军事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51-367.

不容忽视的新生儿心电图检查 篇8

上述各种因素综合起来造成了现在这种现象,但是,新生儿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及免疫功能不是很成熟,很容易发生感染,而且不易局限,可累及心、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因此,新生儿的心电图检查对于患儿的病情判断就有很大帮助。笔者最近遇到的1例患儿初为新生儿肺炎,后又发展成新生儿败血症,及时描记心电图发现严重心律失常后,加用相应的药物,对患儿的治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典型病例

患儿出生10 d,因发热来诊。查体:T 38.6℃,P 150次/min, R 40次/min。听诊双肺有较多湿啰音,心率快,律齐。临床诊断:新生儿肺炎。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查血常规示:WBC 14.0×109/L, RBC 5.08×1012/L,收住院后给予美洛西林等药物抗感染治疗,第2天患儿皮肤出现出血点、尿少、体温不稳、不哭、不动等表现,考虑为感染扩散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急查心肌酶示:谷草转氨酶86 U/L,羟丁酸脱氢酶747 U/L,肌酸激酶501 U/L,激酶同工酶113 U/L,乳酸脱氢酶254 U/L;查血常规示:WBC 29.0×109/L, RBC 5.08×109/L,中毒颗粒(+)。心电图(图1)示: (1) 窦性心动过速; (2) 房性早搏,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心脏彩超(-)。调整治疗方案,加用营养心肌、控制心律失常等药物,病情渐好转,8 d后复查心肌酶示上述阳性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心电图上亦显示心律失常较前减轻。

(可见频发房性早搏和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

2 讨论

众所周知,小儿的发病率较成人高,年龄越小,发病越多。在各种病的统计上,感染性疾病占第一位。新生儿容易感染且较重,这与新生儿免疫功能不成熟有关,表现为: (1) 皮肤黏膜柔嫩,表皮角化不成熟,易于破损。 (2) 脐带坏死组织有利于细菌繁殖。 (3) 胃酸低,胆酸少,杀菌力弱。 (4) 肠黏膜通透性大,细菌及毒素易通过此途径进入血循环。 (5) 血-脑屏障功能不全,菌血症易导致化脓性脑膜炎。 (6) 血清中C1q、C3、C4、C5、C8、C9及B因子含量低,对某些病原体的调理作用减弱;纤维结合蛋白具有非特异性调理素作用,可清除细菌,提高吞噬免疫功能,但在新生儿血浆中含量低。中性粒细胞储备量少,趋化和黏附能力明显低于成人,在各种调理素缺乏的情况下,不能发挥正常的吞噬功能。 (7) 网状内皮系统中巨噬细胞含量及功能减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消化和杀灭微生物的功能虽与成人相似,但趋化作用减弱。 (8) 免疫球蛋白少,母体内只有IgG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因此,胎儿和新生儿缺乏IgM和IgA。 (9) 新生儿血清补体量和溶菌酶均较低,产生干扰素的能力也明显下降。

种种因素可说明新生儿易于感染,而且由于其免疫功能不成熟,细菌及其毒素容易在体内扩散而累及其他重要脏器如心、肾、脑等。如果感染累及心脏,引起心肌炎性水肿,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及形成折返激动而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及早发现这些心律失常并给予对症处理,对患儿的治疗将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新生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医务工作者在给其做心电图时也应该注意一些事项[1]: (1) 新生儿的右室占优势,在给新生儿做心电图时应加做V3R和V4R导联心电图。 (2) 电极大小要适合新生儿,如果不用一次性粘贴电极,金属电极面积的大小应适合新生儿手腕和踝部。新生儿的胸廓小,肋间窄,胸导联电极宜小,电极不可相互重叠。如果用金属钟形吸附电极时,负压的吸力要适中,避免引起皮肤出血。应用粘贴电极时,去除电极片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损伤皮肤。 (3) 新生儿心电图力求在安静状态下记录,蒙眬入睡时最佳。亦可用哄逗方式获得片刻安静,或在喂奶过程中捕捉短暂安静的瞬间记录心电图。 (4) 描记新生儿心电图也应保持肌肉松弛和仰卧状态,避免因躯体扭曲,导致心电导联轴的改变,使心电图失去准确性。 (5) 做心电图前要向家长解释清楚,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心电图过程中要注意保暖。

本文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在接诊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时,要按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争取及早发现病变,及早治疗。同时也提醒患儿家长,不要因为患儿的哭闹或其他原因而排斥心电图检查,以免失掉最佳治疗时机,留下遗憾。

参考文献

心电检查 篇9

关键词:尘肺患者,心电图,调查

尘肺患者由于长期接触生产性矿物性粉尘, 使呼吸系统的清除和防御机制受到严重侵害, 加之尘肺病慢性进行性的长期病程, 患者的抵抗力明显下降, 故尘肺患者常常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1]。为了解煤工尘肺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 我们对已确诊的124例煤工尘肺患者进行了本次调查, 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9年在我中心体检, 且由我中心尘肺诊断组按 (GBZ70-2009) 尘肺诊断标准确诊的尘肺患者124例为观察分析对象, 年龄45~68岁;同时随机选取105例0+接尘工人作对照组, 年龄41~70岁, 均为男性, 并排除其他心脏疾患。

1.2 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ECG—9130P型心电图仪, 按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 诊断以黄宛主编的《临床心电图学》[2]为标准。

2 结果

2.1 心电图异常情况

观察组124例中, 检出心电图有不同程度异常改变66例, 检出率为53.22%;对照组105例中, 检出心电图异常改变31例, 检出率为29.52%。经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72, P<0.01) 。

2.2 心电图异常分类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以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QRS低电压、电轴右偏、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主, 检出率分别为29.84%、25.00%、23.38%、21.00%、26.61%;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3.81%、1.90%、0.95%、2.86%、2.8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对照组心电图异常以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为主, 检出率分别为4.76%、5.75%、6.67%。见表1。

2.3 心电图呈肺心病改变情况

呈肺心病改变的心电图表现:QRS额面平均电轴右偏≥+90°, 在V1导联上呈V1R/S>1, V5R/S<1。此外, 出现典型的肺型p波、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RS低电压等。观察组心电图呈肺心病改变者32例, 改变率25.81%, 明显高于对照组改变率8.57% (9/105)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72, P<0.01) 。说明尘肺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肺心病。

3 讨论

结果分析表明, 观察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两组心电图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心电图异常以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QRS低电压、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左心室高电压、ST-T改变为主;对照组以左心室高电压、窦性心动过缓、ST-T改变为主, QRS低电压未检出。这是由于煤工尘肺患者的呼吸道防御功能和机体的免疫系统受到矽尘的影响和破坏, 加之因尘肺引起肺部广泛纤维化, 导致大量矽结节形成, 严重肺气肿, 肺部毛细血管床大量减少, 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 呈现肺动脉高压, 引起心室后负荷增加, 右心室代偿性肥厚, 以致右心功能不全使心电生理、束支传导过程发生改变。另外, 本次调查发现煤工尘肺患者心电图呈肺心病改变的改变率25.81%, 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肺动脉高压和长期慢性缺氧导致心脏负担加重, 造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据有关文献报道, 尘肺肺心病占尘肺并发症的25%~30%, 长期以来比较公认的意见认为尘肺病心血管并发症为肺心病[3]。因此, 临床上观察尘肺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和治疗时注意保护心肌是很有必要的。尘肺患者的心电图检查为尘肺肺心病提供早期诊断, 为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德鸿.职业病医师培训教材[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46:0.

[2]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5-148.

心电检查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7月邢台市桥西区进行正常体检的居民573例, 其中男210例, 年龄19~78 (54.29±12.7) 岁;女363例, 年龄25~81 (52.9±10.1) 岁。

1.2 检查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12导联心电图机9130P, 对573例居民进行心电图检测。

1.3 统计数方法

计数资料以统计学分析, 以x珋±s表示, 各年龄组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重用“构成比” (%) 百分数来表示, 疾病的发生的机会如何用“率” (%) 百分数来表示。

2 结果

对573例心电图检查结果示:窦性心律患者9例, 患病率占1.6%;窦缓心率者45例, 患病率占7.9%;ST-T改变患者90例, 患病率占15.7%, 各年龄组总病率占25.2%。各年龄组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重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窦性心动过速

不良性窦速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临床表现酷似扩张型心肌病[1]。正常窦性心律的冲动起源于窦房结, 频率为60~100次/min。成人窦性心律的频率超过100次/min为窦性心动过速。频率大多在100~180次/min, 有时高达200次/min。窦性心动过速在病理状态, 如心肌缺血引起, 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发热、甲状腺亢进、贫血、休克亦常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3.2 窦性心动过缓

由于窦房结内发出激动过于缓慢, 成年人频率低于60次/min, 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同时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即不同PP间期之间的差异大于0.12s) 。窦性心动过缓见于窦房结病变与纤维化、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亦常见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 其它原因包括颅内疾患、严重缺氧、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 阻塞性黄疸以及用钙结抗剂或洋地黄等药物。

3.3 心电图ST-T改变

3.3.1 左心室肥厚心电图QRS电压升高T波倒置:

ST段抬高和压低范围, 可以认定心肌梗死、缺血、血管痉挛的部位和程度情况[2]。有报道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高型心梗导致的死亡约占心血管病总死亡人数的50%。而近1/3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 (30%~45%) 在缺血发作24h内死亡[3]。当左或右心室的心肌发生肥厚一般不累及心脏传导系统, 但是由于一侧心室肥厚, 即使心肌并未因肥厚而有器质性变化, 肥厚达到一定程度, 则心肌可产生相对的缺血、纤维化等组织学改变, 复极过程不但有“继发性”改变、也多伴有“原发性改变”, 心室除极及复极时的心电图综合向量也产生相应的改变。总之, QRS电压在很多导联中明显升高加ST-T波的改变 (对ST-T改变值的一提的是T波倒置前, 首先发生T波降低随后进展为平坦及倒置) 诊断左心室肥厚最为准确, 仅电压升高不能属于器质性病变。无QRS电压增高而只出现ST段及T波改变时, 称左心室“劳损”。有学者研究前降支不同部分梗死时, 发现a VR导联段抬高伴, V5导联ST段压低和V1导联ST段抬高≥2.5mm提示第一间隔支近段闭塞。a VL导联异常Q波提示第一对角支近段闭塞, 而a VL导联ST段压低提示第一对角支远段闭塞。无论是第一对角支或第一间隔支闭塞, 当伴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1mm时, 提示前降支近段闭塞, 而不伴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1mm时, 提示第一对角支或第一间隔支远段闭塞。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 V1导联ST段抬高≥2.5m V时, 提示前降支近段病变, ≤2.5m V时提示前降支远段病变[4]。

注:第二、五、八栏是调查发现的患者;第三、六、九栏构成比表示各年龄组的病例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重

3.3.2 缺血性心电图表现为T波倒置: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 心电图检查出现以R波为主导的导联上ST压低, T波平坦或倒置;平时T波倒置的患者, 心绞痛时可变为直立。变异型心绞痛时, 常见有关导联ST段抬高。

3.3.3 心肌梗死心电图:

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闭塞, 靠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一片心肌严重缺血损伤以至于坏死。心电图波形变化有3种类型: (1) 坏死区波形, 面向坏死心肌的导联出出异常宽大而且增深的Q波和Q波镜面像。Q波镜面像是心前导联 (V1~V3) R波振幅异常升高, 则是正后壁心肌坏死Q波镜面像。 (2) 损伤期波形, 面向坏死区周围的导联显示抬高的ST段。 (3) 缺血区波形, 面向损伤区外围的导联显示T波倒置。

3.3.4 不发心绞痛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不发心绞痛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做心电图, 往往很难确诊, 通过踏车或平板运动试验后观察心电图诊断阳性标准是: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ST段缺血下降≥0.1m V, ST段下降值与ST段倾斜值之和≤0。

综上可知, 心电图中ST-T的“易变性”正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一个特征, 不容忽略。心血管疾病有几种主要危险因素如:高盐、高脂肪、高热量、熏、烤、腌、吸烟 (焦油、烟碱) 、酗酒 (醇、醛、酯) 等饮食, 使心血管的危险增加, 部分原因是通过对血压, 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而发生。高盐饮食使血液粘稠血管硬化是引起血管病的第一杀手。其次是吸烟和酗酒。世界卫生组织把吸烟称为“20世纪的温疫”, 科学估计65岁以下男性缺血性心脏病死亡占25%, 是不吸烟者的2.3倍。1991年的抽样调查显示, 中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吸烟率为30.5%, 男性为61.0%, 女性为7%。中国男性人占世界的10%, 却消费了世界香烟的30%, 1990年, 中国有80万人死于吸烟[5]。我国1995年调查显示, 15岁以下吸烟率为34%, 男性占68.4%, 而女性只有2%, 预测2025年后中国将有200万人死于吸烟[5]。酗酒引起心血管并发症。1977年有人普查, 饮酒引起心肌内小动脉血管壁水肿, 血管周围纤维化, 血管硬化及内皮下细胞破坏, 这些引起缺血性心脏病, 如心肌炎、心率失常、冠心病等。我国男性饮酒率为37.7%, 女性为2.2%。调查显示, 城市居民酒精依赖患病率达到3.7%,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慢性酒精依赖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目前我国的嗜酒者达到1.16亿, 每年酒精中毒者达10多万人, 死亡近万人[5]。

参考文献

[1] 楚英杰.不良性窦速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 20 (1) :7.

[2] 黄永麟.急性心肌梗死按ST段改变分类有无临床意义[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 20 (4) :295.

[3] 郭继鸿.ICD的ST段监测功能[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1, 20 (2) :133.

[4] 许浩, 闵新文, 杨汉东, 等.V1导联ST-T改变与前降支病变部位的关系[J].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9, 18 (5) :338.

上一篇:机械设备润滑的重要性下一篇:评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