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2024-08-30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精选十篇)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1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乐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学段阅读中的第一条指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阅读乐趣,要从起始年级抓起。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特点上都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而且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如:一年级教材里的《我多想去看看》、《雨点儿》、《借生日》等。从题材上看,课文体裁丰富多样,有古诗,如《所见》;有儿童诗,如《小鸟》;有童话,如《雪孩子》;有散文,如《阳光》等等。因此,教师培养学生阅读时,要让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好课文,把读书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能读书,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并留给学生交流阅读感受的时间,从中帮助识字,积累语言,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二、大胆设疑,敢于发现

阅读教学中多余的情节分析和繁琐的提问应答之,所以积弊甚深,其根源还在于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种变相的“全盘授予”。不要说“情节分析”是教师的“自我表演”,即使是“提问应答”也还是为教师的讲说做些铺垫而已。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简简单单地答,是谈不上有多少思维强度的。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依赖于教师被动学习已成习惯,如要予以改变,则必须由浅入深地从培养敢于发现的精神入手,使他们学会探究的思考方法,逐步树立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三、点拨引导,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路,多方面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传统的做法是让学生得出“狐狸很狡猾,依仗别人的势力吓唬人,进行欺骗,我们不要像狐狸那样,要做一个诚实的人”的结论(喻意)也就行了。这个喻意也是大家认同的。而现在新的理论应同中求异,激发学生谈新的看法。我说:“你们看过狐狸的卡通片吗?想想那里对狐狸怎么看的?”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纷纷发言:“那里说狐狸很聪明。”“这篇寓言把狐狸说成很狡猾,我觉得不公平,其实狐狸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个巧妙的办法,既没伤害别人,又保护了自己,不是很聪明吗?它这个机灵劲,还真值得我们学习呢?”……学生们的回答都闪烁着创新火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展开丰富想象,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想象力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流动、一切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最后一句是:“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说完就走了。”这一结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时我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这只狡猾的狼最终会得到怎样的下场?”顿时,学生们大胆地想象,给课文加上了不同的结尾,如:“老山羊走后,猎人来了,把狼打死了。”“另一只老山羊从这里路过,被狼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它救了狼,却被吃掉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还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课文的耐人寻味处,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五、大胆表述,培养思维的独特性

大多数学生具有从众心理,他们习惯以课本和教师讲课内容为准则,生怕自己的见解与大家的发生矛盾,这就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们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中,记叙了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时没看到一只鸟。文中写道:“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但是等到我的眼睛注意地看那里时,我却看不见一只鸟的影子。”读到这里,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有没有听到鸟扑翅的声音?有的学生说:“作者没有听到,这只是他的一种错觉。”而有的学生说:“根据作者第二次看到的情景,大榕树上栖息了很多鸟,肯定会有扑翅的声音,并且作者是听到鸟的扑翅声,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没有看到一只鸟,而不敢肯定罢了。”……如此的交流还用得着教师再去统一答案吗?如果学生在阅读中经常地分析、推理、判断,就会提高分析能力,且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和逻辑性。

阅读教学培养创新思维探索 篇2

在阅读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渗透创新意识,让学生向智慧和人格宝塔尖迈进,成为未来社会的新人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我们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个渠道,尊重儿童文化,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教学过程,拓展创新领域,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更尝到创新的乐趣,并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一、尊重儿童文化,培养创新品质

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学生自身也有其文化特征。教育要真正在学生身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不能无视和抵制学生文化,而应该从学生的生存形态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角度出发,转化原有的知识形态,以学生化了的语言和行为施加影响。因此,尊重儿童文化,关爱学生的灵性在语文教学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它是养成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源泉。在培养孩子创新品质方面,我认为应注意孩子们这几方面天性。

1、尊重个性,激发童趣——保护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使人类的创造性想象不断地展翅高翔,不断地促使人们对未知的东西进行探索。事实上,许多创造发明就是从那些不起眼、有时为平常人所不屑一顾的好奇心起步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是创造个性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倍加爱护和引导,在课堂上不断地给学生创造机会,创造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各种不同体裁的文章。我们应该运用各种手段来培养他的好奇心。如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做一做实验,从而科学地理解教材;在学习了说明文后,让学生看着说明书动手操练一下。这样,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把学生带入一个新的“情景”,使之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小学生年龄小,好胜心、表现欲强,因此,对故事性和情景性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中创新。另外,我们还可以用游戏、竞赛等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好奇心。

2、注重激励,维护童真——树立自信

信心是创造性思维的保证。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经常怀疑自己的人是很难成功的。相反,所有的创造者、发明家、有成就者,一般都是自信心较强的人。儿童是最纯朴的,也最认真,所谓“童真可师”,这种纯朴和认真,正是创新的科学精神的根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进取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自信心的鼓舞下,不断探索、创新。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当老师喊起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便马上要他坐下,另让别的学生回答。这样做就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换一

种方法:“大家先不要着急,把发言的机会留给这位同学好吗?我想他一定能够回答得出来!”老师的信任极大地增强了这个学生的自信心。有一次我请一位学生读课文。有一个句子他一连读了三遍都没读正确,把其中一个“破”字丢掉了。同学们笑了,他却莫名其妙。我说:“由于你太紧张了,丢了一个‘破’字。再来一遍。第四遍万一读不好也不要紧,因为还有第五遍。”这位同学听力认真把句子看了看,又读了一遍。者一遍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声音还响亮。这时,我又说:“请你介绍介绍你取得成功的经验好不好?”这位同学腼腆地说:“把字看准,多读几遍,就会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明明该批评,在于老师的课里却变成了表扬。这个细节真是耐人寻味。其实,对学生来说,老师肯定的微笑、轻轻地扶摸都可能是对他最大的鼓舞。

3、砥砺思维,还原童心——积累创造思维

创造期望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它是人类思维之树上的一朵绮丽的花蕾,在创造活动中起着“强心剂”的作用,愿望一旦成为驱使人们行动的力量,就会形成一定的动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创造期望的不断积累,不断强化,时刻注意捕捉创造期望的出现。特别要注意抓住契机给孩子们钻研求知、标新立异的机会,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自己能够选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要经常启发学生:“你认为课文怎样写就更合理了?”“你能想出更精美的词语进行描述吗?”“你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学习方法吗?”“你再想一想,也许会想出更好的办法来。”„„正是这些时候往往能碰撞出学生的智慧火花。

例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狐狸,因为狐狸很聪明。”学习《美丽的孔雀》一课后,有个学生提出:“美丽的孔雀都是骄傲的吗?”在学生的心目中,孔雀是美丽、善良的象征,他们并不都是骄傲的。学习《小猴子下山》,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小猴子在追求更好的东西,这一点是对的。”这些认识显然与课文的本意不一致,但确确实实是学生的感受,而且有合理的因素,含蕴着创造意识。对这样的独特感受,我们尤其要尊重、呵护。允许学生保留意见。

二、开展问题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俗话说得好:“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起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的。我们让学生学会做学问,就是首先学会问。所谓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就取得了成果。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或质疑是很少见的。主要原是缺乏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景。因此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1、注重学“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需要或者说主要靠后天培养。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赞赏奇异思想,允许出错,给学生创造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充满“?”,创新能力才能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例如自学课本后,让学生提问,“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你对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兴趣?”教师讲解后和全课结束前,都可让学生提问,“这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认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为什么?”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也可能比较幼稚。教师千万不能讽刺嘲笑。要耐心听取和解答学生的问题,有些问题可以大家讨论,由学生自己回答。

2、“问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问题教学”是指教师针对儿童在生活、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提出的问题,帮助他们分析,寻求假设,进行实验,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提供有价值的问题,开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伏下来想一想”、“眼睛闭起来想一想”等,使学生养成“静思”、“独思”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完《司马光》这篇课文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可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允许学生设计出不同的办法——大家都伸手去拉;找树枝伸下去让掉进缸里的小朋友拉住树枝,众小朋友再一起拖;甚至说一起把缸推倒等。只要理由充分,想象合理,就要给予充分肯定,也鼓励有争论。接着,可安排一些“难题”让学生想一想,如:家里炒菜时油锅突然燃起来了怎么办?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凹了怎么办?热闹的大街上和父母走散了怎么办?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遇事不慌张,要积极动脑自己想办法解决的道理。这些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考虑问题,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3、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做几种设想,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启发学生学有所思,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有创造性。

如在教《狼和小羊》时,当学生谈到狼向小羊扑去,小羊被狼吃掉了。教师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这一框子跳出来,想象当时的情景。启发学生进行多向思维,寻求不同的结果。学生思维之门被打开,呈现多元态势。在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逆着作者的思路想一想:“假如小女孩没有死,结果会怎样?”„„让学生带着疑问这把钥匙开启一扇扇的智慧之门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问”,不但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

三、打破界限,拓展学生的创造领域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传统的小语教学许多方面表现出封闭性,把教材看成“唯一”,在一定程度上障碍了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创新的小语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学生的教材,开放学生的课堂,使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课堂教学与其它学科沟通,相互沟通,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与火热的校外生活相沟通,拓展学生的创造领域

1、打破培养目标的界限

语文教学的目标分为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中完成了这四个目标,就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但是,我们培养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塑造人,发展人。这就要求我们打破培养目标的界限,创造性地发展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如《落花生》这一课,学生在课文学习中了解到花生的许多特点:易种易活,味美价廉,可以榨油,藏而不露等,还懂得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但老师不能满足于学生这些内容的获得。我们启发学生运用查资料、交流探讨、联系生活实际等手段,去了解花生别的许多好处:果实含有营养,人称“长生果”,红衣可以治病,壳可以制成工业用板等;还了解到生活中有许多像花生这样的事物或人,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受到尊敬;并通过摘研究卡片、仿写作文、写读书感想等形式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局限于对课文内容及思想内涵的理解,拓宽了知识获得的渠道,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创造的实质是变异求新。教材内容仅仅是客观世界某一方面的反映。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对这一个方面的理解,而因引导他们触类旁通地去认识其他相关的事物。教师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由个别到一般,变异地认识事物。如在教《拔苗助长》,通过对拔禾苗形象的理解,学生认识到做事如果急于求成就会弄巧成拙。但我没有因此而满足,而应引导学生将视线由书本扩展到生活实

际,寻找生活中类似拔苗助长的种种事例,学生纷纷联想到:--我巴望刚插的月季花早点开花,就多给它浇水,结果花被淹死了;--姐姐想把白衬衫洗得更白,就多擦肥皂,结果衬衫反而变黄了;--小丽想让钢笔下水流畅些,就用小刀分笔尖,结果钢笔淋墨水了„„接着,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愿望有没有错?为什么好的愿望却没有好的结果?--学生认识到这是他们的做法错了。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做?怎样做他们的愿望才能实现呢?通过讨论分析,学生逐步从中认识到: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过程,有一定规律,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分析研究,然后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通过刺激相关的现象,学生的思维活动面便不再囿于课文内容本身,而由书本到生活,由个别现象到一般哲理,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变异性地思考问题、由此及彼地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2、打破书本界限和生活界限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服务的,只要是有利于目标达成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选择。苏霍母林斯基曾经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的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在教学一篇课文以前,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一下生活,获得丰富的感性生活。如《小蝌蚪找妈妈》、《落叶》、《海上日出》等课文,在课前带领学生去观察蝌蚪、落叶,登山或临海观日出。教学与生活相联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趣味。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美国小学的阅读课有一种作业是让学生写“研究报告”。三年级写青蛙,教师要求学生在家养几只小蝌蚪,天天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记下它们的变化,然后根据自己的观察日记写出上述过程。五六年级学生研究的课题有《论第二次世界大战》、《我怎样看人类文化》、《到太空去旅游》、《美国的篮球运动》等。学生们查资料、读参考书、走访调查,最后以学生生动想翔实的资料写出个人的研究报告。尽管任务繁重,但学生们乐此不疲,兴味盎然,这些创造性的作业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富知识背景。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3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对语文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语文课文是由一个个字词句组成的,如果在对课文进行理解时不加入自己的想象,而是单纯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那么学生在学习时会感到枯燥,学习的效果也不好,更谈不上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和与作者产生共鸣了。只有把文字想象成鲜活的人物事件,才能从文学作品中体会到其中蕴涵的真正含义,才能从其中获得阅读感悟。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认识到了想象的重要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通过文字的描述充分展开想象,把自己融入到课文当中,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怀。

如在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三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跟作者感同身受呢?在进行启发阅读时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作者为什么用数日光来表达秋意呢?日光能数得出来吗?牵牛花的颜色并不只是蓝色的,为什么作者只说从蓝色的牵牛花中感觉到秋意呢?在这些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充分展开了想象,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在槐树底下正在感受秋意。通过想象,学生眼前出现了作者描述的景象,情感与作者融合到一起,体会到了作者描写时感受到的对故都清、静的韵味。通过想象的运用,能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更深的层次,激发他们对作者为什么写出这样悲凉情怀的文章感到好奇,从而会深入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使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赏析性的文章都是出自名家大作,作者的经历丰富,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和体会比高中生的体会要深刻得多。由于学生的经历和生活的阅历不同,导致在理解文章时体会到的感情和作者当时创造时的感情差距很大。如何拉近学生和作者的情感交流呢?要做到这一点同样要激发学生思维的想象力,通过想象把作者和学生的心灵连接,给他们提供沟通的桥梁,通过感受作者的心灵,来感悟文章的真谛。

在进行《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时,对于课文的第一段: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学生在理解时从字面意思很难理解,这是由于文言文与学生的生活相离甚远,如果不发挥学生的想象,从字面意思上进行理解,学生不仅对这篇课文的意思理解不了,还会因此失去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兴趣。这是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想象。通过对这篇古文所描述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讨论,他们知道文中讲述的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通过教师的引导他们进行了想象,想象出了当时梁惠王提出疑问时的背景和梁惠王治理国家的策略。通过想象,建立起和梁惠王同时代的桥梁,学生进行课文理解时就能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领悟能力。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在素质教育中,不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相同文化水平和相同语文理解能力的共同体,而是培养出具备语文素养的具有个性的人才。语文教学中的课文虽然出自名家名言,选自名篇,但是由于其中蕴涵的思想观念仅仅代表了一个人,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吸取这些观念有用的地方,摒弃和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不断培养学生思维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学生有选择地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时候,要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想象的同时,激发他们的个性特点,使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提高思维的想象力,使自己获得更深的情感体验。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时,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这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质疑,说明他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了思考,通过思考和想象提出了疑问。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质疑,能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断提升自己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学生通过对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进行质疑,才能对文章进行更深的了解,才能让他们在自由想象的空间里尽情发挥,才能使学生真正在阅读中体会到快乐和喜悦。

在阅读中展开想象,让学生的思绪在宽广的文学海洋中自由飞翔。在体验语文的美时,能激发出学生的无限创造力。通过创造力的培养又能使学生在想象时添加惊喜的因素和自我的情感,通过对想象出来的意境来进行体验和感知,来获得喜悦的美感,使创造力插上想象的翅膀,能给语文的阅读增添新的内容和激情,能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加充满活力和动力。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篇4

关键词:阅读教学,创新思维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创新应是素质教育的着眼点, 开发人的创造力, 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应该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好、更高效地培养出来呢?我们可以通过三步走的方法去实现:

一、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这是培养、产生创新思维的动力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 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制造悬疑,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引发他们思维的跳跃和扩散。如在教《称象》一文中, 可以先让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有些学生提出可以使用称, 称出大象的重量。不错, 现在我们有地秤可称出大象的重量, 可是在古代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称该怎么做能?今天给大家读一篇古人别出心裁的称象故事, 学习一下我们古人的聪明才智。通过提问制造悬疑的形式让学生产生好奇, 激发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给阅读教学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空间。

二、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大胆想象

正是有了对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的质疑与想象, 才有了牛顿的万有引力;正是有了对沸水掀动壶盖这一现象的质疑, 才有了瓦特的蒸汽机;正是有了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失败的质疑, 毛泽东等领导人才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 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由此可见, 质疑、想象是创新和创造之源。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 具有形象性、表意性、灵活性, 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向思维, 避免思维定势的形成。引导学生从“已知”中预测“未知”, 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思考问题, 以得到多种设想、方案或答案。教师应通过挖掘教材, 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大胆质疑, 另一方面多设置一些“空白”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去填充, 使学生的才智得以张扬和发挥。如《小摄影师》一课, 课本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 教师可提出问题, 让学生继续推理想象。如:从高尔基的语言动作中展开想象, 小男孩还会再来吗?为什么?针对此类问题, 学生兴趣很浓, 思维活跃, 联系上下文, 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看法的依据。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问的产生, 推动着学生去探求知识、去发现一个新天地, 进而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教师要在阅读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质疑与想象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三、优化阅读课堂教学过程, 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前, 教师要设计一些别致新颖的问题, 激活学生的思维,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索新知识。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氛围, 应用合适的形式, 引导学生表达思维成果, 达成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无论是学生的“疑问”还是“感悟”, 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展现的结果, 都应得到教师的肯定和重视。读后重评。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 对于不同的见解, 教师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与评价, 并通过评价, 倡导敢于争论、敢于发表不同见解、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这样的课堂, 怎么会培养不出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呢?

阅读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以文本为切入点, 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生活经验, 吸收时代信息, 收集阅读资料, 丰富教学内容。阅读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开放, 引导学生将教材里的一些课文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运用多种形式、利用多个渠道、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全面发展,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 有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 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 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5

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总结

实验教师:康

2007年12月20日

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全球化、信息化和高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求现代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开放的视野、合作的意识以及搜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体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人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在阅读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吸收作品的精神,丰富其精神世界。

(一)课堂教学方面:

新课程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层次的、有阶段的过程。所以在开学初,我结合校本教研计划、高段语文教研组计划、针对《新课程标准》制定了详实的课题研究实施阶段计划,并在研究中,严格按计划执行。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在阅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1、在观察与想象中拓宽创新空间,让思维插上翅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就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可言。思维的核心就是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鼓励学生想得远些,想得快些,想得与自己过去不一样,想得与别人不一样。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独创性。所有这些都需要给孩子们一个宽阔的思维空间。所以,在假期备课时,我就悉心钻研了教材,找到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拓展点和空白处,并制定了十一次创新思维培养的检测方案以及《阅读记录卡》、《生活启示录》、《小书签》的制作方案。

1)、观察为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材料。

孩子怎么能想得广、想得远呢?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储存。思维材料的积累是以对周围世界认识为基础的,因此,指导观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路的非常重要的品质。人对世界的认识,据统计90%通过视觉获取,因此观察对于儿童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童年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儿童总是睁大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新奇的。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整个心灵去感知周围世界的。

在教学中以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审美,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探究。不仅在课堂中,通过实物演示、图画以及电视屏幕的再现指导学生观察,而且在课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观察,让他们体验、认识周围世界。在有指导的观察中,优选鲜明的感知目标,安排合理的观察程序,设计启发性导语,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观察中想象,在观察中表述。把现实中儿童的想象、思维、语言活动结合起来。当所学课文涉及到树上的果子、地下的昆虫、蓝天上的小鸟……这些直接富有美感的场景在学生眼前时,我会饶有情趣地逗他们:“你觉得XX有点像什么?”“如果把它比作人,也有情感,也会说话,他们会怎样呢?”这些都会有效地拓宽孩子的思维空间。有一次,我问学生:“你们在什么时候做梦?”学生们告诉我:“在晚上睡在床上就会做梦。”我又问:“小动物会做梦吗?”许多学生说:“会的!”我问“你怎么知道呢?”有好多学生告诉我,自家养有宠物,自己观察的,自己看到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想的。于是我顺利地导入《松鼠》一文,学生很兴奋,纷纷打开书阅读起来。

2)、想象,为思维插上翅膀。

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又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最好的途径。孩子们是富于想象的,鲁迅先生早就说过,孩子的想象力是值得敬重的。凭借想象,孩子们可以上天,可以入海,可以到达小鸟都到达不了的地方。

其实,激起孩子的想象并不是件玄妙的事,关键是教师要为激发学生的想象提供契机。一是要让学生获得直接印象;二是形成需要的推动。想象往往是与儿童的感受紧密相连的。在优化的情境中,因为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性,让学生获得鲜明的直接印象,这种“直接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进入儿童意识,为儿童展开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甚至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

教学《小桥流水人家》时,看到课题,不禁让我想起马致远的《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我用语言向学生勾勒出了一副“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合唱。学生仿佛听到了溪水哗哗地声音。课文的描写伴随着学生视觉、听觉所得,与他们在生活中曾经获得的乡村的感受很自然地产生不同的审美意象。在一段充满幻想的音乐旋律中,在“小桥流水人家,在他„呼‟地一吹”的提示下,他们深情地、美美地描述着:“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合唱。”……这样把他们所获得的真实的内心体验,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甚至到了课间,许多学生还挤在我身边,争先恐后地表述他们的感受。所有这些都表明,想象本身不仅是创新的前提,还是进行持续创造的驱动力。有个学生说:“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我会背诵,我最喜欢最后一句!”说着他背了最经典的一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马上表扬他:“你真棒,会读书了。”这时,有许多学生都说自己看到的有关乡村的文章。有些学生没有读到,急切地向这部分学生打听,这些文章在哪儿有?我顺势启发他们:“读书多好哇,可以知道那么多事情。我们同学可以互相交换图书,这样大家就可以看许多书了。”之后,我发现班上总有书在传阅。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讲独立阅读不是件困难的事,但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却是不易的。常有学生在一起谈论书,也经常有学生向我请教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我认为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习惯,关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有了基础。

2、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创造阅读教学的最佳状态。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讲解、分析、说明,学生习惯被动学习,这样,阅读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把自己作为教学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因此包办代替。而新课程倡导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而这一切如果被教师包办代替,这些能力的培养又何从谈起呢?

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三自”,即自己做主、自觉主动、自悟行动。首先是根据统一的教学目标,自由选择相应的书刊阅读。在学习《鲸》一文时,可以询问学生:“鲸的种类、演变过程、生活习性等?”这时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书刊阅读,查找资料。有些同学上网查找,有些同学阅读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刊。最后展现在教师面前的阅读情况各不相同。其次,是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阅读态度,关键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这时我提出了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学生向教师挑战,敢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鼓励学生向课本挑战,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看法;三是鼓励学生向权威挑战,敢于质疑权威的结论。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有学生提出:“„那个父亲的神经已经不正常了‟这个说法不对,我读了几遍课文,发现父亲是因为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在等自己去救他,所以才会这样疯狂地、不停地挖?”我立即表扬了他,引得其他同学很羡慕。这种自觉主动的学习,很有益于阅读教学中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就是在阅读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进而获取知识,升华为思想。陶行知先生提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著名论断。从“行动”到“自悟”再到“行动”这一良性循环是创新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学生创新素养的开展过程。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在动手中增长智慧,培养阅读兴趣。

(二)课题研究方面:

本学期,我在工作杂、任务重的情况下,坚持每月进行2—3次检测,每次检测都在批阅后,进行了详细的检测分析,本学期共进行了9次检测,原始资料都收集后装订、归档。并将许多资料拍成图片进行保存。在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中,我将全班分为十四个小组,通过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小组合作等形式,使本单元的学习收到良好效果,许多小组在学习结束写出了感受深刻的心得体会,还自制了《我爱你,汉字!》、《有趣的汉字》等手抄报、电子手抄报。通过这样综合性的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同时,在班上,我还开展了“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演讲比赛,鼓励学生自己撰写演讲稿,大胆上台展现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我还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收集整理了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质疑,及时积累课题相关资料,为以后结题提高原始依据。

本学期,我还将学生在征文比赛、科技小论文以及平时所写的优秀作文汇编成了本班班刊《七色花》,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在创新课题研究过程中自己的进步。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 篇6

一、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尽快揭示文章中心,我经常根据教材的特点适当调整阅读顺序,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我的战士邱少云》是以时间结尾的,强调了邱少云牺牲的日期。捕捉主题后,我提问:“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学生立即从末段找到了答案,很顺利地按时间顺序把全文分成了四部分。又如教学《詹天佑》时,我按“第一段—第四段—第二段—第三段”的顺序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按这样的思路考虑问题: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伟大功绩是什么?为什么说京张铁路的竣工是他爱国思想的体现?这些问题解决了,詹天佑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同时第一、二、四段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这样安排教师就有充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了。

二、抓住意外发现,训练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在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创新价值的问题,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想象。如教学《赠汪伦》时,有个学生提了这样的问题:“汪伦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为什么不直接送李白去江边,而是要等李白登船后才踏歌送行呢?”这样的问题,我始料未及,也不能给学生一个答案。于是,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探究。学生踊跃发言,他们的答案让我欣喜。“汪伦不直接送李白去江边,是为了给李白一个惊喜。”“可能踏歌送行是个特殊的方式,李白登船后再进行才显得隆重。”“可能汪伦和李白的感情太深了,汪伦觉得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去送别更难过,但李白走后,他控制不住自己,所以马上赶去,用踏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感情。”这样的问题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极有意义。

三、抓住文章关键词迁移思维

在课文难于理解处、关键处,用迁移思维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提高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如《惊弓之鸟》虽然是一篇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好课文,但是这个成语故事所包含的意义学生领会起来并非易事。因为成语故事讲的是鸟,成语比喻的是人,十来岁的孩子很难从惊弓之鸟的形象联系到有类似情况的人。迁移思维可以突破这个难点。学习这个成语是为了受到教育和启发,教师可以把成语的“鸟”字改成“人”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经过思维的迁移和讨论,学生理解并讲出了成语的意义。

四、抓住关键词句,发展逆向思维

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宝贵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逆向思考,深化对课文内容的体悟。课题是关键词句之一,利用课题进行质疑能帮助学生弄清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培养他们思考的习惯。如教学《欧阳修追字》时,我让学生读课文,学生抓住“追”字提了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其中有个学生问:“为什么用《欧阳修追字》做题目?”听到这个问题后,我马上问:“你认为用什么做题目更合适?”学生说:“用《欧阳修改字》更准确。”接下来,我设计了“议”的环节,让学生围绕“哪个题目好”展开辩论。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各抒己见,在辩论中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准,培养了创新能力。

五、抓住课文留白,培养发散思维

教材中的一些文章文质兼美,蕴含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为学生提供了语言训练的良好情境。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课文留白,如课文中言尽而意无穷的结尾。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和联想,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如教学《赠汪伦》时,我利用教具及简笔画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抓住“情谊深”,结合生活实际,想象这对江边依依惜别的朋友会说些什么话。这样的例子在语文课本中举不胜举,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本资源,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不敢议时激一激,在学生议不起来时给予画龙点睛的点拨,并在议到精彩处时送去由衷的赞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语文课题教学的特点,长期坚持,必有成效。

六、发展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创新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篇7

一更新理念,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创新语文教学, 首先要更新理念。没有创新意识和新的教学理念, 创新只是一句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首先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是一对矛盾的结合体,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者。因此, 课堂教学的创新, 就要转变教学主体, 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创设生动活泼、大胆质疑、民主协商和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 使学生能够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二阅读教学的创新

阅读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 当然语文教学创新的主要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课堂教学要有新意, 不墨守成规, 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课型创新、教学设计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创新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

第一, 创新课型。创新课型的目的是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型创新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真正“悟”出课文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来。质疑问难式、启发讨论式、自读自悟式等都是在传统讲授式课型基础上的创新。这些课型的共同优势在于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进而落实学生的创新行为。

第二, 创新教学设计, 找准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结合点。语文教学要通过挖掘教材的潜在创造教育因素, 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切入点, 或集中或发散, 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我在教学《电脑住宅》时, 让学生开阔视野, 引导学生去搜索电脑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并让他们发挥想象, 想象未来世界的样子。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实现他们想象的未来世界, 最后同学们深切感受到, 只有创新, 科技才能发展;只有创新, 人类才能进步。人类需要创新, 创新是未来社会的主题曲。

第三, 教学手段的创新。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的形、光、音、色等信息输出功能, 全方位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 使抽象事物变得具体, 使复杂问题变得简明, 使不可见变为可见, 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创新, 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如我执教《长城》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长城的图片课件。图片的展示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 使学生形象地体会到长城是我国雄伟的建筑,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在这个感情基础上, 学生便轻松地完成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第四, 创新板书设计。教案内容的浓缩精华的板书设计十分关键。一堂富有创意的优质课, 必须要针对教材和学生特点进行精心构思,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新颖别致、别出新意的教学方案。要使板书新颖别致, 首先要善于挖掘课文潜在的构思线索, 化隐为显, 以图析文, 从而庖丁解牛似地将课文的内在结构外化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形式。其次, 板书形式不能太死板, 要形象生动, 要有概括的字、词或成语, 如果再根据需要配有动态、立体又具有美感的简笔几何图, 效果会更好。这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放手让学生参与设计, 甚至独立完成板书设计。总之, 新鲜生动、灵活多变的板书形式, 是课堂教学艺术追求的创新目标之一。

第五, 创新教学语言风格。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 主要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学语言是教师口头表达的综合反映, 这是教学创新中最直接、最外在、最为学生迅速感知的因素。创新教学语言风格必然会形成自己风格化的语言。风格化语言是教师个体精神内最具特殊性和差异性的外化, 它的形成可谓“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只有当教师进入自由的创新成就阶段, 才能形成。此外, 风格化的教学语言, 还包括广义的体态语言, 如表情、目光、手势、体姿等。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的艺术创新过程, 需要教师充分调动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 以前者为主, 后者为辅, 并尽力创造色彩多样、个性鲜明的体态语言与之相配合, 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感受。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8

一、尝试性阅读, 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儿童的天性, 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育模式却扼杀了儿童的这一天性, 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 必须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 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 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 做到学生自明目标, 自寻学路, 教师以学定教。同时, 要在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1. 自问自答, 鼓励学法创新

在阅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就可解决的, 要鼓励学生运用学法或自创学法, 独立试读, 自问自答。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学成果的机会, 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学法, 教师应大加赞扬, 并倡导大家学习运用。这样, 学生感受到自创学法的益处与乐趣, 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创新的兴趣也就更浓了。

2. 边学边想, 鼓励质疑创新

在尝试性阅读教学中, 还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 提出与人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对学生的质疑, 教师要表示欢迎并给予表扬。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又激起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兴趣。

二、探究性阅读,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阁, 思而不学则殆。”可见, 学与思是阅读教学过程中有机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 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 使学生会思、善想,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

1. 独立思考, 培养思维的求异性

创造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 所以, 要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 养成探求真知的习惯。为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 师生共同商讨, 各抒己见。首先, 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不盲从, 不迷信。“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古训,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的道理, 都是很好的教育。其次, 教师要经常启发学生, 如“你认为课文怎样写就更合理了”“你能想出更精美的词进行描述吗”“你能想出比老师更好的学习方法吗”等。再次, 教师要多采用“讨论式”课堂教学的模式, 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本、老师和同学的勇敢挑战者。

2. 换位思考, 培养思维的变通性

同一个问题, 可以变换不同角度、不同角色去思考, 从而丰富思维方式。首先, 要训练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使思维灵活多变。如词语训练, 可以用换词比较的方法; 句子训练, 可以用各式变换的方法; 理解课文有时也要换个角度, 如《做风车的故事》中卡特对牛顿的态度, 可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去认识: 一方面, 卡特凡事爱问为什么, 一说明他有动脑筋, 是对的; 另一方面, 卡特嘲笑牛顿, 态度不友好, 是错的。这样, 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更全面。其次, 要训练学生变换角色思考问题, 使思维准确丰富。可启发学生把自己假设成课文中的角色, 也可以把课文中原来的角色互换, 想一想结果会怎样, 然后对照原文, 在比较中求得认同, 加深印象。如教学《将相和》一课, 可这样引导学生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蔺相如, 当听说廉颇要给自己下不了台时, 你会怎样做? 而蔺相如是怎样做的”“如果蔺相如也像廉颇一样的态度, 结果会怎样”……学生通过变换角色的思考, 对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 顾全大局的精神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多元思考, 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对于问题的认识, 还应该是多条线索, 多条思路的, 这就要求学生从多个不同的侧面去思考, 拓展思维的空间。从课文内容上说, 一种情况, 可以沿着文章的思路作顺向的或逆向思考。如学习《穷人》一课, 顺着作者的思考想: “渔夫和他的妻子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 生活会怎样?”另一种情况, 可以改变文章原来的思路作其他情况的思考。如学习《捞铁牛》一课, 启发学生思考: “除了课文中写的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办法以外, 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从课文的表达形式上说, 也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肯定延伸式, 一种是比较式。以词训练为例, 可以这样导思: “你认为用上这个词有什么好处? 为什么?”让学生从正面体会用词的精妙; 也可以这样导思: “如果去掉这个词, 句子的意思有什么变化? 换成另一个词可以吗?”让学生从反面体会用词。在探究性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多做几种设想, 使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这样, 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也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更有创造性。

三、赏析性阅读, 拓宽学生的创新领域

学生有了创新的欲望, 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以后, 就要加强赏析性阅读训练, 以强化学生创新的兴趣, 拓宽学生创新的领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精读深思, 体味创新的喜悦

在课内阅读中, 要设计形式新颖、生动活泼的赏析性训练, 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丰富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并在创新性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赏析性理解: 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是哪一段? 为什么? 二是赏析性朗读: 你能把你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 三是赏析性绘画: 你愿意为课文配一幅优美的图画吗? 四是赏析性表演: 你能根据课文内容自编一个小剧来表演吗? 五是赏析性作文: 你能为课文续编一个小故事吗? 在赏析性阅读的训练中, 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 思维就活跃, 并在创新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创新的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了。

2. 多读博思, 养成创新的习惯

教材只是个例子, 课堂训练只是个途径,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 主动创新才是最终目的。因此, 要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从大量的课外读物中汲取更丰富的营养, 养成自觉创新的习惯。教师可通过“札记展”“心得谈”“书友会”“新书屋”等活动, 引导学生展示读书成果, 畅谈读书心得, 交流读书经验, 介绍优秀课外读物, 使学生在积累中不断创新, 形成自能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9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的需要。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人, 社会向前发展是不可想象。”现在我们正迈向一个信息时代、知识时代、人才时代, 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也正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当今社会最主要的财富已不仅仅是自然资源或物质产品, 还包括人才和创新能力。为此江泽民同志说过:“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健全教育体制, 改革教育内容、方法、手段,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不仅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时代的需要, 更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任务, 还是我们极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因。

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在创新性活动中能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即从一般人不觉得是问题的方面发现问题, 或对一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从多方面思索, 通过猜测、设想、推导和验证, 以独特的见解解决。在中外故事中, 我们能了解许多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明家。例如, 瓦特看见水蒸气冲开壶盖而发明了蒸汽机, 爱迪生经过两千多次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电灯, 牛顿看见熟透的苹果向下落而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鲁班被带刺的野草叶子划破手而发明了锯子, 等等, 他们都可称得上是思维独特, 智慧超群, 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多读书, 向那些历史人物学习, 在课堂上或是在日常生活中, 多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 力求创新, 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创新思维常用的方法很多, 而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则是关键的一环。所谓求异思维, 就是要求我们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时, 尽可能地向四面八方扩散, 进行正向的、反向的、侧向的、纵向的等多项思维, 从多方面质疑、推导, 从而发现和解决问题。求异能力的发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安排、组织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训练, 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鼓励学生对语文中的同一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 即使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 也不要批评学生, 而要鼓励他们多提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更何况, 这些看似荒谬的问题, 其实包含着合理的东西。教师也应教育学生勇于向权威挑战, 只有这样, 创新思维才有可能产生和发展。怀疑权威不等于不尊重权威, 而是在相信科学的基础上求异创新, 例如, 学生对安徒生的《丑小鸭》提出质疑:“作者笔下的这只丑小鸭处处受排挤、受嘲笑、受打击。但也没有受绝望, 也没有受沉沦, 而始终不屈地奋斗, 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高贵的白天鹅。”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则提出:丑小鸭天生具有白天鹅的素质, 它不需要“始终不屈地奋斗”, 自然也会成为美丽的白天鹅。因为在自然界, 动物的基因先天已定, 丑小鸭只需忍耐, 无须“奋斗”迟早会变成白天鹅的。而人的发展却不由天定, 光有忍耐是不够的, 还需要磨炼, 需要机遇, 需要创造, 需要真正的“奋斗”, 其道理和“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道理不同, 但教师却对学生说, 这是名家名篇, 不应该怀疑。这个老师的做法显然不对, 因为这不是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从多个角度提问题, 而是挫伤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古人在劳动中经过千锤百炼总结出大量而宝贵的经验和财富,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社会在前进, 事物在发展, 怀疑古人是对前人进行“扬弃”, 我们要肯定古人应当肯定的东西, 但肯定不是复古, 而是为了创新;要敢于否定古人应当否定的东西, 但否定不是摒弃历史, 而是有所创新。“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都是真理, 但书上的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真理, 怀疑书本是博览群书并分析比较, 获取较为正确全面的知识, 并在社会生活中实践验证, 从而促进思维的客观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博览群书时敢想、善想, 即敢于动脑。“想”是很重要的, 许多重大科学家的发现都是异想、从众多疑问中摸索出来的。另外, 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说、善说, 敢于提问, 在上课时训练学生自由提问。在当前的新课改示范课上, 很多教师就是这样上课, 以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更有广阔的天地, 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 思维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根据这二者的密切关系, 把创造思维培养寓于阅读教学之中。为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技能, 在阅读训练中教师就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就此提供几种阅读方法。

一、运用比较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思维能力

此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所谓比较阅读, 就是把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阅读材料加以分析和对比,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发现阅读材料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 掌握知识的规律性, 读懂文章的内涵,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并把阅读的内容和自身的生活阅历相结合, 对信息进行分析、概括、抽象、综合、从而促进其阅读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从语言表达作用上进行阅读比较, 例如, 《孔乙己》中人们对孔乙己的“笑”与《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而疯的“笑”是不尽相同的, 前者的言行本身可笑, 人们把他的“笑”当作笑料, 深刻地揭示了他在人们心目中是多余的、低下的社会地位, 后者的疯笑, 入木三分地揭露了他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通过比较, 学生明白:同样是揭露封建制度这一主题, 但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却各有特点。另外, 还可以从语言表达方式上进行对比。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指导比较阅读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语言表达方式的作用。比如, 从表达方式可分为:记叙、议论、描写和说明。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记叙文中的描写和说明文中的描写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记叙文的描写作用在于增强写人叙事的形象性, 而说明文中的描写作用则在于更准确地说明事物特征, 使学生认识到:一样的表达方式, 作者使用的目的和作用却是完全不同的。再如, 记叙方式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让学生明白倒叙的作用在于先写结果, 引起悬念;顺序的作用则在于使文章脉络清楚, 条理性强;而插叙的作用则在于补充有关的事情, 使文章曲折有致, 波澜起伏。

由此可看, 若能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比较阅读, 不仅能更有效地启发学生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还能准确地揭示知识的规律,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运用同中见异比较分析的方法提高求异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对字的形、音、义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 对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词句进行比较, 改变人称或情节结构进行比较等。分析、理解异同点, 对于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很大帮助。例如, 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第二部分写冯悭的三个“疑心”应如何理解?《过秦论》和《六国论》在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有何异同?这样的比较能使学生养成推敲词句、注意修辞的习惯, 提高理解、分析课文的阅读能力, 也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从字、词、句、篇角度来比较, 是一种纵向比较, 而从同类型或相似的文章方面比较则是一种横向比较。无论“横向”、“纵向”都有利于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运用避直设曲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否则, 就难收成效。有的学生认为白话文往往一看就懂, 没有嚼头, 结果就是不能发现问题。有位老师很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如他在教《荷花淀》时, 抓住水生女人回答水生的两个“嗯”字, 以及女人们去看男人途中那划船时不同的水声描写, 通过设疑曲问,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人物心理活动与环境气氛的渲染, 使学生领会到看似平淡的文字, 却有深刻的含义。再如在《祝福》这篇课文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祥林嫂有没有反抗性?“我”为什么说不清?鲁四老爷算不算地主阶级的代表, 有没有迫害祥林嫂等疑问,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并在阅读中发现答案, 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发展他们的智力, 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从而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使教师由“教”过渡到“不教”。

阅读教学与创新思维 篇10

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 要达到时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既注重基础, 又拓宽视野。语文创新教育的根本内涵是“语文创造力绝非是一种知识特征, 绝非是对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摄取、改组和运用, 而是与积累、涵泳、顿悟相伴而生的一种强烈的发现问题, 探求问题, 解决问题的不懈的心理取向, 超越意识和精神品格。”

要想在阅读中扩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体现出“创新教育”, 也就是教师要创造性地教, 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非常好的一种形式, 因为语言本身就为读者创设了想象的空间。“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想像使人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 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 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探索。”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把古典的诗词格律与豪迈的革命情怀融合一体的现代诗歌奇葩。在朗诵和品味这首词时, 一幅壮美的雪景展现了:长城内外, 苍茫一片, 滔滔黄河, 雪冻冰封, 茫茫大地, 白雪覆盖, 玉裹银装。红日升起, 霞光万道,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 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 娇艳多姿!这就是想象的结果。通过对“望”“看”“惜”等关键词的想像, 让我们感受到一位意气风发、充满豪情的伟人形象, 以及他博大宽广的胸怀, 雄伟旷达的气魄, 豪迈奋发的感情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正是想像为学生插上了创造的翅膀, 在想像中, 进入了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 享受魅力, 理解作品的意蕴, 从而获得人生的感悟。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常用形式, 这种思维方式是从一个基点出发, 多方位, 多层面地展开思维。在讲授苏洵的《六国论》时, 让学生体会文章围绕“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展开了丝丝入扣, 步步紧逼的论述, 畅快淋漓的说理, 铿锵有力的语言。首先给学生介绍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借古讽今, 以六国破灭的旧事, 来劝谏宋王朝不能采用投降屈辱的政策。课前预习让学生回顾搜集六国破灭, 秦国一统天下的历史, 学生在搜集材料时, 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结合苏辙的《六国论》让学生比较阅读。苏辙从另一个角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 也就是六国之所以覆灭, 是由于将相谋士目光短浅, 缺乏政治主见;胸无战略, 不能联合抗秦。通过两篇文章的比较, 学生朝着多种方向去分析问题, 思维的局限被打破, 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就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提出新的观点, 在激烈的讨论和辩论中加强了发散思维的训练。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 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 从对立的, 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 是一种打破常规, 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式。

在指导学生阅读《林教头风神庙》时, 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对理解文章有很大帮勘。官差董超、薛霸在野猪林要谋害林冲, 在这危急关头, 鲁智深对林冲及时搭救, 愤怒之下要杀害两位公差, 在林冲的劝告和坚持之下, 董、薛二人才免于一死。讲到这里, 教师及时提出一个假设, 如果鲁智深和林冲在野猪林把两个公差杀害了, 然后一起投奔梁山, 这样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析, 自己的理解和课外知识的补充, 他们对作者塑造的林冲的形象特点, 即“忍”和侥幸苟安有了深刻的认识:首先, 在野猪林, “官逼”的程度还没达到林冲“忍”的极限。其次, 林冲如果杀了两个官差, 他的性格特点就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再者, 《水浒传》中还有其他一些人物靠林冲来表现, 一些情节也需要靠林冲的经历来展开, 因此林冲和鲁智深杀死二公差的情节就不够合理。最后, 在山神庙, 官家要置林冲于死地, 林冲就不可能再忍, 杀了恶人, 投奔梁山。因为这才是人物命运发展的必然, 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必然, 读者看得痛快, 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上一篇:经济学边际分析下一篇:多层次视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