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鸡场

2024-08-09

规模化鸡场(精选十篇)

规模化鸡场 篇1

1 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 保证鸡只健康, 是防控疫病的首要条件。在整个养鸡生产过程中, 饲养及技术人员应根据鸡只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特点与生活习性, 认真作好鸡只的日常饲养管理工作。每日的饲喂工作要做到三定 (定点、定时、定量) , 并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饲喂新鲜优质全价饲料的同时, 注意添加适量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与矿物质, 尤其是产蛋鸡处于产蛋高峰期时。更换饲料要逐渐过渡, 保持适宜饲养密度并注意鸡舍通风, 做好保暖降温工作。在疫病多发时节, 要做到早投药物早预防, 提前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2 避免或减少应激

疫病的发生、流行及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与应激因素关系密切。在鸡只受到各种应激因素影响时, 会引起鸡只抵抗力下降, 疫病侵袭。因此, 对鸡只应实行科学饲养管理, 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应激对鸡只的影响, 减少发病几率。在预测鸡只可能发生应激时, 可让鸡只饮5%葡萄糖或3%维生素B, 连用3~5 d, 还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多维550 mg/kg或琥珀酸盐100 mg/kg, 效果良好。

3 认真做好药物预防

饲养及技术人员应增强疾病预防意识, 做好药物预防工作, 尤其在疫病多发时节更应注意。对于健康鸡群, 可以运用中西药结合预防疾病的发生。

4 增强防疫意识, 认真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饲养及技术人员出入鸡舍要沐浴更衣、换鞋及洗手消毒, 严格遵守卫生防疫制度。每栋鸡舍门口要设有消毒池, 其长度为门口大小, 宽度为长度的1/3, 池内灌入消毒液, 也可铺草帘或麻袋, 在其上面洒0.5%的菌毒杀消毒液, 隔日更换1次。运输车辆进入鸡场应严格消毒, 其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鸡舍。同时, 还应根据鸡场的实际情况, 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5 搞好环境卫生, 重视环境消毒与带鸡消毒

疫病的发生与饲养环境的好坏有密切的关系。经常清除粪便, 鸡舍潮湿时加强通风, 保持鸡舍干燥和空气清新, 才有利于鸡只健康生长。病鸡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都含有大量病菌, 通过污染饲料、饮水、笼具、饲槽及饲养场地等, 都可经消化道感染健康鸡。病鸡也可通过咳嗽和鼻腔分泌物排出病菌, 并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鸡。这样饲养环境的彻底消毒就显得非常重要。可选用多种不同类型的广谱高效消毒剂, 如2%百毒杀, 定期对鸡舍、笼具、用具、料槽、饲养场地、周围环境和粪便等进行交替喷雾消毒。当有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药的浓度、温度和消毒次数, 有效杀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净化饲养环境。家禽本身是排出、附着、储存、传播病菌病毒的根源, 只消毒饲养环境而不消毒鸡体, 就难以净化饲养环境, 也控制不住疫病的传播。因此, 可选用高效、毒性小、刺激性小、皮肤吸收低、不影响羽毛质量、不引起皮肤损害、无腐蚀性的消毒剂, 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等进行带鸡消毒。带鸡消毒时根据气温、湿度和鸡只日龄等情况要适当调整消毒药浓度、温度与剂量。喷雾时按说明书使用, 规范操作, 要确保消毒药液的喷雾达到100%的覆盖, 力求达到彻底消毒的效果 (杀灭鸡只体表、空气中浮游的病原微生物、减少粉尘、净化空气、预防呼吸道病、调节鸡舍内干湿度) 。实践证明:全方位的搞好环境卫生, 充分的净化饲养环境, 实行彻底的带鸡消毒, 是防控疫病比较容易办到而又比较切实有效的措施。

6 病死鸡的处理

病死鸡是鸡场的主要传染源, 必须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和动物防疫要求进行处理。一般采取焚烧或深埋的办法, 以防止污染环境或造成疫病传播。对病死鸡污染过的笼具、设备及周围环境均须彻底防疫消毒。

7 控制飞鸟

规模化鸡场疫病控制的原则 篇2

原则一:全面落实全进全出制度

目前不少鸡场普遍存在把成鸡、育成鸡、雏鸡都在一个场区饲养,有的还把孵化场也和鸡舍靠在一起;而且,从开始饲养,就接连不断地养下去,根本就没有净化、消毒的时间。这样一来,鸡群一旦发病,就会相互传染,连续发生,很难控制。

1.蛋鸡饲养

科学的养鸡是把成年鸡和育成鸡、雏鸡分开饲养,要绝对禁止把不同日龄的鸡放在一栋鸡舍里饲养,最好做到全场的全进全出,即进鸡时一次把全部鸡舍装满,或在短时间内把鸡舍装满。待这批鸡全部淘汰后,全场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消毒,空舍2-4周,再进新鸡。

2.肉鸡饲养

全进全出制也是保证鸡群健康、根除传染病的根本措施。同一栋鸡舍、同一个鸡场,不仅要做到同时进鸡、同时出栏,出栏后对环境统一进行彻底的清扫、冲刷、消毒,而且还要做到免疫、药物预防、带鸡消毒、环境消毒同时进行,以减少不同日龄、不同批次鸡群的交叉感染机会,保证鸡群的持续安全生产。

实践证明,在饲养管理相同的情况下,实行全进全出制要比不实行的鸡场的鸡增重速度增加9-15%,料肉比降低10-14%,死亡率降低8-12%,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原则二:彻底实行隔离饲养

养鸡最怕发生传染病,一旦发生传染病,往往会给鸡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要想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到严格的隔离饲养,防止一切病原传到场里来。

1.鸡场建设

养鸡场要建在地势较高、平坦开阔、排水方便、水质良好的地方,并且要尽量远离公路、村镇、工厂、肉类加工厂,以便有效地进行隔离。

2.消毒设施

在大门口设消毒池,要求进出的一切车辆必须彻底消毒,以防将病原体带入场内。同时对工作人员、来访客人及进出的杂物等易携带病原体的媒介物严加管理和监督。饲养人员每次进鸡舍前必须洗手、脚踏消毒液、穿工作服和工作鞋,工作服不能穿出鸡舍,饲养期间至少清洗消毒一次;不准相互串舍聊天、借用工具;所有用具在进鸡舍前必须经过消毒。来访客人一般不允许进入鸡舍,特殊情况下必须进行严格消毒后方能进入。

3.搞好鸡场内外的卫生,清除蚊蝇孳生地,禁止猫、狗等外面畜禽进入场内。

原则三:切实搞好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好的鸡场,鸡群比较健康,很少发病,一旦发生疫病也容易控制;在环境卫生差的鸡场,疫病频繁发生,难以根除。因此,养鸡场应始终把搞好环境卫生放在重要地位,采取一切措施为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证鸡群的健康。

1.有效的消毒措施

消毒工作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做好各种疫病防治的基础和前提。消毒工作要制度化,不仅要做好鸡场内部的消毒,如大门口、生产区、鸡舍、孵化厅等的消毒,而且要坚持做好带鸡消毒,即在鸡舍有鸡的情况下,用0.3%过氧乙酸或百毒杀对鸡舍进行消毒,这对环境的净化和疾病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

通过带鸡消毒不仅能使鸡舍的地面、墙壁、鸡体和空气中的细菌数量明显减少,还能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氨臭,夏天还有降温作用。进鸡前的消毒对整个的养鸡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2.鸡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

净道是专门运输饲料和产品(蛋、鸡等)的通道;

脏道是专门运送鸡粪、死鸡和垃圾的通道。场区内不能有鸡粪和鸡毛,要定期清扫消毒,每周至少一次。必要时进行深翻土地。

3.科学处理淘汰的病鸡和死鸡

对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应及时淘汰,以防成为传染源而危害健康鸡;有望治疗的鸡要与健康鸡隔离饲养,以控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

死鸡不能乱扔,要及时收集,进行高温处理或焚烧。从鸡舍清出的鸡粪要及时运走,可进行发酵或烘干处理。鸡舍排出的废水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原则四:认真加强饲养管理

1.在饲养方面

首先要满足鸡体生长、发育、产蛋等所需要的营养,鸡群的不同品种、生长阶段和季节,对每种营养成分有不同的要求,应根据情况加以调整。

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对鸡体的免疫有重要作用,要注意保证供给。当鸡进行断喙、转群、免疫或饲养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鸡群对维生素A、K和C需求量增加,应及时予以补充。

2.饲料管理 不要从疫区购买饲料,不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许多疾病的病因,因此养鸡场一定要十分重视饲料和饮水的卫生。

3.加强饮水管理

鸡的饮水应清洁,无污染。为防止经水传播疾病,可在饮水中加入次氯酸钠、1210、百毒杀等消毒药物,以保证饮水不为大肠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污染。

饮水器应摆放均匀、高度适中,每天清洗消毒1-2次,贮水缸、桶等贮水时间不能超过3天;尽量记录每天饮水量,如果饮水量异常则往往是饲养管理有异常或者鸡群有疾病的先兆。

4.注意鸡舍通风

持续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如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粉尘等能导致鸡只贫血,体质变弱,生产性能和抗病力下降,而且容易诱发呼吸道病和腹水症,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

鸡整个饲养周期内都需要良好的通风,特别是饲养后期通风换气特别重要。

原则五:切实强化鸡群免疫

免疫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养鸡场必须根据本场疫病的发生情况认真做好各种疫病的免疫。免疫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免疫能否成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疫苗的种类、疫苗的质量、疫苗的运输保存、免疫的时机、免疫的方法等等,都会对免疫的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养鸡场一定要根据本场的疫情和生产情况,制定本场的免疫计划。

1.制定或选择最佳免疫程序

有条件的地区(鸡场)可制定适合本地(场)各类鸡群的最佳免疫程序,也可以选择与本场(鸡群)情况近似的免疫程序试用,在实施中进行免疫监测并考察其综合效益。

2.选购合格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苗

不用过期、失效、保存不当和标签、说明书不全的疫苗。

3.兽医人员要有计划地对鸡群进行抗体监测,以确定免疫的最佳时机,检查免疫效果。

4.使用的疫苗要确保质量和免疫的剂量准确,方法得当。

5.免疫前后要保护好鸡群,免受野毒的侵袭。要避免各种应激,对鸡群补充一些维生素E和C等,以提高免疫效果。

原则六:及时准确投服药物

1.在正确的诊断和检测的基础上,选择对症或针对某病原体敏感的药物。如果是细菌性疾病,可用经药敏试验选择的最敏感的药物用于防治,花钱少、效果好。

2.在防治效果近似的情况下,选择毒性小,副作用弱的药物用于防治更安全。在杀灭环境中病原体时应选择消毒效果好,对人畜无害,对设备、用具腐蚀性小的消毒剂。

3.在防治效果、安全性相近似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价廉、货源广、便于保存和使用的药物以减少鸡场的开支。

4.按规定的剂量和浓度用药,尤其鸡只敏感的磺胺类、喹乙醇等药物。按规定的疗程用药。一般情况下,一个鸡群不能将作用相似的药物同时混用,更不能将互相有拮抗作用的几种药同时用。

5.选择最适合的投药方式,确保用规定的稀释液,稀释后在短时间内,定时、定量地使用,使药物在鸡体内充分发挥作用。

规模化鸡场疫病流行特点及对策 篇3

一、当前规模化养鸡场疫病流行特点

(一)疫病传播速度加快

规模化养鸡最显著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和鸡只数量多。鸡只数量的增加,导致疫病在鸡群中传播流行的速度加快。

(二)主要传染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化

同一疾病临床症状呈现多种类型,且各临床症状间相关性很小,自然康复后的交叉保护率很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有传统的呼吸道型、产蛋下降型、嗜肠道型、嗜腺胃型以及尚未定论的可以造成肉损伤的类型等。

(三)同一临床症状可能有多种原因

由于病原血清型的改变和新毒株的产生,造成疫病的侵袭范围不断扩大,临床症状也出现多样化,因而出现同一病因的症状更加复杂。胃肿大变性可能是马立克氏病、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脑炎症状可能是脑脊髓炎、脑炎型鸡白痢、脑炎型大肠杆菌病等。

(四)病原毒力或抗原出现新的变化

在现代养鸡生产中,有些疾病病原的毒力不断增强,出现了强毒或超强毒株,鸡群虽然已免疫接种,仍不能获得保护或保护力不强,导致免疫失败。

同时,由于长期用药不合理,滥用抗生素以及含抗菌药物饲料的使用,鸡对细菌性、传染性病原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使鸡细菌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败血支原体及传染性鼻炎等病的控制难度加大。

(五)混合感染增多导致危害加大

在畜禽疫病流行过程中,经诊断,有50%以上的疾病都是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在实际生产中,混合感染的类型有病毒性混合感染、病毒性和细菌性混合感染、细菌性混合感染。

(六)疾病控制和净化难度加大

许多规模化鸡场缺乏熟悉规模化养鸡疫病防治的兽医技术人员以及相应的疾病监测设备,使得疾病控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且一旦发病很难控制和净化。

二、疫病流行的防治对策

(一)加强法制管理,健全防疫体制

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市场经济要求并能与国际接轨的兽医行政法规体系,严格实施和执行《动物防疫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畜禽疫病防疫体系,充分发挥各级职能部门在畜禽疫病控制中的作用。

(二)及时发布疫情信息

全国各地家禽传染病发生的种类、流行范围和程度在不断变化,政府应通过一定形式,及时报道各地疾病发生情况和流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防疫对策。

(三)加强对重大疫病的监测与检疫

做到尽早预报,尽早采取相应而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定期对种鸡场进行检疫,淘汰阳性鸡。

(四)加大科研经费及资金投入

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应用,加强符合我国鸡传染病有效防治技术的研究,加强兽药及生物制品的生产、开发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提高免疫水平和防治效果。

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兽医人员、检验人员、养殖人员以及广大兽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进一步完善各级防检机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以提高疫病临测、诊断和防治水平。

(五)制定严密的生物安全措施

把生物安全的观念贯彻到每个行动中。科学严谨的生物安全措施能减少甚至避免疫病的发生,把疫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把疾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推广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

规模化养鸡场要建立一个稳定的良种繁育体系,使得各级鸡场的种群供应较为固定,以减少疫病在繁育体系间的纵向传播和繁育体系间的横向传播。

“全进全出”是规模化养鸡场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它不但能保证生产的计划性,而且有利于鸡群的保健和对疫病的控制、扑灭和净化。

在高密度集约化饲养条件下,为了保证鸡群的正常生产,必须有效控制鸡舍内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和病原微生物数量等。

规模化养鸡场必须供应充足的优质饲料、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按照营养标准对鸡群实行标准化饲养。

四、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制定疾病防治规范,严格卫生消毒制度。自然界中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为防止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消灭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消除传染源,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有计划、有意识地科学免疫接种,增强鸡只抵抗力。

抓好药物防治工作。疾病的药物防治要在正确诊断疾病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流行病学规律和药敏试验选用高敏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采取正确的投药方式进行治疗。

五、疫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在日常检查或检疫时,一旦出现可疑病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组织人员及时诊断、制订相关治疗与紧急接种方案。

发生烈性传染病时,应立即封锁现场,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病死鸡要焚烧、深埋或集中处理,严禁出售和食用病死鸡。发病鸡舍、设施、工具等必须彻底清洗,严格消毒并空置一定时间方可使用。

作者单位:河南省原阳县畜牧局

规模化养鸡场疫病防控 篇4

由于土地紧张等因素, 许多规模化养鸡场无法与其他养殖场 (户) 远离1~2公里的安全距离。往往养鸡场门外紧邻就是养鸭场和养鹅场, 有的规模化养鸡场周围分布着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养鸡场 (户) , 甚至有的规模化养鸡场竟然在自己的鸡场饲养几十只鹅和鸭兼搞副业, 根本不理会不同种类家禽混合饲养的危险性和危害性。有些鸡场无法分清清洁走道和污染走道, 饲养人员、饲料的进入和拉鸡粪、病死鸡的完全混用一条道, 无法避免交叉感染。许多规模化养鸡场没有密封的排污管道, 有的养鸡场仅在鸡舍外简单地用砖头铺了一个排污沟或排污渠, 上面也没有覆盖物, 粪水通过渗漏或雨水的冲刷到处横流, 污秽不堪;拉鸡粪的运输工具基本上是拖拉机, 有的就是三轮车, 也没有进行密封, 一路上漏漏洒洒, 致使环境污染极其严重。人员进出比较随便和自由, 几乎不加控制和进行规范约束。绝大多数规模化养鸡场没有防鼠、防鸟的安全措施。

生物安全是指防止把引起畜禽疾病或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引进畜禽群体的一切饲养管理措施, 是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危险性的最佳手段 (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昆虫、啮齿动物和野生鸟类) 。生物安全既有鸡场选址等总体性生物安全, 又有布局设计等结构性生物安全, 还有管理等操作性生物安全。规模化养鸡场需要建立和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在鸡场选址和建设时要科学规划, 尽量远离其他养殖场和散养户1~2公里, 远离大的湖泊、水道、候鸟迁徙路径和公路。在本场坚决杜绝不同品种的家禽混合饲养, 尽量避免不同批次家禽的饲养, 尽可能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道路建设要严格区分清洁走道和污染走道, 排污管道要尽量密封, 使用机械刮粪收集鸡粪的粪池也要设计成密封的, 避免污染物外流, 也有利于粪便无害化处理。必须制定严格的人员进出规章制度, 防止疫病传入。

二、严格消毒防疫

部分养鸡场门口没有消毒池;部分鸡场虽然建设了消毒池, 但里面根本没有放消毒水, 权作摆设;有些消毒池有消毒水, 但疏于管理, 消毒水几天才换一次, 甚至一个月才换一次;消毒水的配制也缺乏科学规范化管理, 浓度也是粗略估计的。对进出鸡场的人员消毒工作也没有进行严格管理, 对手的消毒、工作服和胶鞋的更换都没有严格要求和规范, 人员进出比较随便和自由, 饲养员平时互相串舍, 毫无封闭饲养意识。对鸡舍内外环境和主要道路的消毒很少纳入正常工作范畴, 没有形成定期消毒的制度。对蛋箱、鸡笼、饮水器、料槽和水箱等工具或用具很少进行分类消毒, 甚至根本不消毒。饮水消毒和带鸡消毒做得也比较随意, 没有严格规范的操作规程, 难以达到应有的消毒效果。

消毒工作是消除一切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方法之一, 消灭病原微生物, 对防止疾病发生起到很大的作用, 是保证家禽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必须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和消毒操作规程, 包括环境、鸡舍、人员、车辆、用具、饮水和鸡群等主要方面, 并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 因为既便所有人一直都做得很好, 或者有一百次甚至上万次都严格按规范要求消毒, 只要某个人或有1次没有按规定进行消毒, 那其他人或之前的所有的努力都白费!鸡场原则上谢绝外人参观, 必须进入时, 经批准后和工作人员一样进行严格的消毒更衣后方能进入。严格封闭饲养制度, 严禁互相串舍。场外与场区相通的主要通道口必须设置消毒池, 消毒池上方最好建有顶棚, 防止日晒雨淋, 每周更换2~3次消毒液。每栋鸡舍的门前也要设置脚踏消毒槽, 并做到每周至少更换2次消毒液。在生产区入口处的消毒更衣室内设紫外线灯, 进出人员通过时进行2~3分钟的消毒。每次在带鸡消毒前应将舍内的灰尘和蛛网清扫干净, 一般鸡10日龄以后即可实施带鸡消毒, 以后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育雏期宜每周1次, 育成期每周2次, 产蛋鸡可每3天消毒1次。定期对鸡场内外主要道路进行彻底消毒, 对场内污水池、下水道口、清粪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一次, 及时清理场区杂草, 整理场内地面, 排除低洼积水, 疏通水道。在有条件的鸡场, 最好每年将环境中的表层土壤翻新一次, 以利于减少环境中的有机物。鸡卖出后鸡舍全面消毒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 一般是排空、清扫、洗净、干燥、消毒、干燥、再消毒。

三、强化饲养管理

许多规模化养鸡场喂的仍是自配粉料, 对原料质量的把关和水分的控制上比较随意, 致使营养水平难以达标, 饲料容易发生霉变。粉碎饲料的操作间几乎是开放的, 饲料存放也是开放式的, 夏天苍蝇成群, 饲料污染非常严重。常年不清洗饮水器或饮水槽, 有些员工清洗不认真、不彻底和消毒不严格, 难以达到要求。没有定期清理鸡粪的规章制度, 虽然有这样的规章制度也形如虚设, 很少严格执行。饲养员是临时工, 饲养管理责任心不强, 上午喂料, 下午捡蛋, 敷衍了事的比较多, 对鸡舍内温度、湿度、空气清鲜度关注得比较少, 甚至根本不问。不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 往往多品种、多批次饲养, 并且从不同种鸡场引种, 由于来源不同, 可能雏鸡的抗体水平不同, 参差不齐, 增加了防疫的难度;鸡舍和场地不能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 容易造成疾病在鸡场中交叉感染, 导致鸡群发病绵延不断, 难以控制;如果发生了烈性传染病, 就会给扑灭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加强员工的责任心和管理力度, 养鸡如抚养自己的小孩一样, 必须细心、关心和有耐心。对他们进行鸡群的饲养技术、操作技能和管理经验等方面培训, 做好鸡舍的换气、环境的清洁卫生消毒等饲养管理工作, 控制合理的饲养密度, 供应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 避免饲喂霉变或有毒素的饲料, 减少或避免鸡群各项应激因素。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是保证鸡群健康、根除病原的根本措施, 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分三个级别:一是在一栋鸡舍内全进全出;二是在一个饲养户或鸡场的一个区域范围内全进全出;三是整个养鸡场实行全进全出。规模化养鸡场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分成小区, 做到以小区为单位进行全进全出, 最好整个养鸡场能实行全部全进全出。

四、科学用药

许多规模化养鸡场过度依赖疫苗和滥用抗生素。在预防用药方面, 有些养鸡场没有针对性, 往往在整个饲养周期内不间断地给药;在鸡群发病后, 不经确诊就大剂量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 这样既造成饲养成本的增加, 又会使鸡群出现抗药性;2006~2007年对中国某地区22个规模化鸡场研究发现, 分离到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鸡嗜杆菌等病原菌, 可同时对几种乃至几十种常用的药物都产生了抗药性, 相关研究发现从鸭、鹅身上分离的细菌也存在严重的耐药性。在疫苗免疫方面, 主要是免疫程序不合理, 频繁免疫, 有些规模化养鸡场随意缩短疫苗间隔时间, 造成免疫抑制, 如每周使用1次新城疫等活疫苗;有些规模化养鸡场随意加大疫苗使用量, 如有的活疫苗使用量是规定量的10倍, 过量应用疫苗, 造成免疫麻痹;免疫方法不适当, 力图省事, 引起免疫失败, 如对活疫苗全部采用饮水免疫方法。

针对本养鸡场的疾病流行病学情况和生产实际,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预防用药方案, 加强对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监测, 及时调整免疫程序。预防用药要有的放矢, 当出现细菌性疾病时应进行细菌的病原分离和药敏试验, 寻找敏感性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和提出合理性防治措施, 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疗程。

五、规范的无害化处理

许多规模化养鸡场对鸡粪处理不合理, 许多饲养员兼顾运送鸡粪, 有时1周运送1次鸡粪, 有时1个月运送1次鸡粪, 有时几个月才运送1次鸡粪, 甚至个别鸡场一直等到饲养结束才清理鸡粪。大多数饲养员运送鸡粪时不严格执行清洁走道与污染走道的区别, 来回往返多次, 无法避免交叉感染;对病死鸡处理比较随意, 病鸡随意丢弃, 致使病鸡就像放养的鸡一样在鸡场到处乱跑, 死鸡就随意丢弃在鸡舍外, 常引起苍蝇成群, 部分技术人员在鸡舍内直接对病死鸡解剖, 解剖后病死鸡就丢弃于鸡舍外。

首先要认识粪便污染的危害, 洒落的粪便导致空气、水以及土壤等环境污染, 污染半径可达5公里, 而尘埃和病原微生物可随风传播30公里以上, 1克带禽流感病毒的粪便可感染100万只鸡, 病死鸡的危害更大。为此每天应及时清除鸡粪, 并及时通过密封的运粪车运至场外粪场, 利用生物发酵对鸡粪进行发酵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搬运鸡粪所用的器具、车辆也要进行消毒处理。对病死鸡的解剖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必须在专用实验室中解剖病死鸡, 严禁在鸡场进行解剖, 严禁随意丢弃病死鸡, 必须建立规范的无害化处理制度, 病死鸡应进行高温处理或深坑发酵处理。

六、提高专业兽医人员水平

许多规模化养鸡场受传统养殖观念束搏, 认为凭自己多年的养殖经验, 管理自己的养殖场就足够, 无需专门的兽医技术人员, 更不愿意添置化验室必备的试剂和设施;部分规模化养鸡场老板认为专门聘用兽医和配置化验室是花冤枉钱, 所以, 有些规模化养鸡场根本就没有兽医和化验室。有些规模化养鸡场即使招聘来兽医专业大学生, 一般也综合使用, 很难提供专门从事兽医工作和培训学习的机会。有些规模化养鸡场虽有化验室却形如虚设, 很少正常运转,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好刀用在刀刃上!让专业兽医人员做好本鸡场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及时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 对分离的细菌进行药敏试验, 监测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 掌握抗体消长曲线, 建立好本场流行病学、药敏情况、免疫程序、疫苗免疫评估等档案, 根据抗体水平, 结合生产实际,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切实做好疫病的预防工作, 保持良好的生产状态, 一定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七、重视防治蛋传递疾病尤其免疫抑制疾病

经蛋垂直传播的疾病主要有鸡白痢、大肠杆菌病、鸡副伤寒病、霉形体病、淋巴白血病、脑脊髓炎、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贫血病、呼肠孤病毒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马立克病等, 其中有相当多的是免疫抑制性病毒疾病。部分种鸡场已经在做鸡白痢、鸡副伤寒病和支原体等疾病的净化工作, 有些种鸡场尤其地方鸡种的种鸡场对鸡白痢、鸡副伤寒病和支原体等疾病的净化工作不重视。据调查我国一些地区鸡群的鸡白痢阳性率高达20%, 某些地方品种种鸡的鸡白痢阳性率甚至达到70%。许多免疫抑制性病毒如传染性贫血病毒、呼肠孤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等感染后经常不是显性的, 不易被发觉, 只有通过血清学检测或病原分离才能被证实;崔治中、韦平等调查结果发现在我国鸡群中各种不同的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非常普遍, 并广泛存在免疫抑制病毒二重或多重感染。

合格的鸡苗是养好鸡的关键, 应对种鸡场经蛋传播的传染病有计划地实施净化, 坚决淘汰阳性鸡。生产中做到及时捡蛋及时消毒, 能有效降低经蛋传播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根据本场实际情况, 做好疫苗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工作, 使用活毒疫苗一定选择SPF鸡胚生产的, 提高和完善对免疫抑制疾病的检测手段和监测技术, 了解鸡群健康情况、疫苗免疫效果和免疫抑制性病毒感染情况, 指导检疫净化和免疫防疫工作。

八、应用新设施、新产品和新技术

许多规模化养鸡场饲养条件仍然比较简陋, 生产设备、设施还比较落后, 仅采用了定时光照、机械刮粪等简便技术和设施。对新设施、新产品和新技术, 由于认识不够而无法接受, 或受资金所困而无法实施。部分大型养鸡企业已经应用湿垫通风降温设备、纵向通风技术、热风炉和换热器等为标志的环境控制技术, 它们能有效地改善禽舍内环境, 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新类型疫苗、免疫增强剂 (如胞壁酰二肽衍生物、胸腺多肽、转移因子等) 、畜禽专用兽药 (如黄霉素、头孢噻呋钠) 和生物兽药 (如基因工程抗菌抗病毒药物、抗菌肽、植物提取物、微生态制剂、噬菌体制剂、酶制剂等) 等方面的不断研究与开发推广, 应用于不少的新产品中, 例如针对不同日粮类型研制开发的饲用酶, 能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具有替代抗生素的功能, 降低粪便中氮和磷, 受到部分养鸡场的关注和采用。信息技术在养殖业龙头企业已被应用, 主要有数字管理系统、禽病诊断专家系统、饲料配方的优化系统、饲养自动监控系统、鸡蛋质量可追溯系统, 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使企业效益不断增加, 规模日趋大型化。

规模化鸡场 篇5

发表时间:2008-04-09 00:00:00

发改办农经[2008]524号

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厅)、农业(农牧、畜牧)厅(委、局、办):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53号)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要求,今年继续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用于支持生猪扩繁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并重点向今年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地区倾斜,同时调剂资金支持受灾地区种鸡场恢复重建。现将项目申报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条件

(一)生猪扩繁场。基础母猪饲养规模在500头以上;未发生过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情;远离城乡居民居住区、隔离条件较好;经营状况良好、项目资本金充足;具有地市级以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各种所有制企业。

(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实行人畜分离、集中饲养、封闭管理;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区内;经改造后粪污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实现饲养标准化。具体标准详见附件一。优先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养殖场(小区)。

(三)种鸡场。年出栏鸡雏1000万羽以上;未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远离城乡居民居住区、隔离条件较好;经营状况良好、项目资本金充足;具有地市级以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各种所有制企业。

各省(区、市)不得重复安排2007年已安排过中央投资的扩繁场和规模养殖场(小区)。受灾省(区、市)要向受灾严重县(市)倾斜,优先支持受灾严重的扩繁场和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

二、项目建设内容

(一)生猪扩繁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粪污处理、猪舍、实验室改扩建、性能测定、疫病防控设施及仪器设备购置等。

(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粪污处理、猪舍标准化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要优先安排粪污处理设施建设。

(三)种鸡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禽舍、实验室以及粪污处理、疫病防控等设施恢复重建。

三、分省建设任务及中央投资补助标准

各省(区、市)具体建设任务和中央补助投资控制规模详见附件三。应严格按中央补助投资控制规模和项目补助标准向国家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不得擅自调整项目补助标准。

各类项目的中央投资补助标准为:

(一)生猪扩繁场。根据规模大小,每个生猪扩繁场中央补助投资100万元。

(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分年出栏500—999头、1000—1999头、2000-2999头和3000头以上四个档次予以补助。其中:

年出栏500—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20万元,其中:苏浙粤每个补助15万元,西部12省(区)每个补助25万元,其他地区每个补助20万元,京津沪地区不安排。

年出栏1000—1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40万元,其中:京津沪苏浙粤每个补助30万元、西部12省(区)每个补助50万元,其他地区每个补助40万元。

年出栏2000—2999头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60万元,其中:京津沪苏浙粤每个补助50万元,西部12省(区)每个补助70万元,其他地区每个补助60万元。

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80万元。

考虑到云南、贵州两省的特殊情况,云南、贵州两省可适当降低年出栏规模,安排部分300-499头的养殖场(小区、重点户),中央平均补助投资仍为10万元。

(三)种鸡场。根据规模大小,每个种鸡场中央补助投资100万元。中央补助投资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地方政府要根据项目改扩建实际的规模大小,安排必要的配套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四、项目组织申报程序和要求

按照特事特办、适当简化程序、强化地方责任、加强部门协作的基本原则,项目申报采取以下方式:

(一)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小区、重点户)。按照本通知要求,省级畜牧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提出项目总体安排方案后,省级畜牧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的组织编制和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的审批及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工作。由有关市、县畜牧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编制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联合上报省级畜牧主管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省级畜牧主管部门汇总提出审查意见,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各地必须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拟申报的项目进行公示并确认项目无争议后,才能编制上报项目可研报告。

(二)生猪扩繁场、种鸡场。按照本通知要求,省级畜牧主管部门会同发展改革部门组织编制项目可研报告,于3月14日前联合上报至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将申报文件与可研报告电子版通过农业建设信息网上报农业部。农业部于3月20日前将项目可研报告批复文件下发到省级畜牧和发展改革部门。根据批复的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畜牧主管部门提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附项目可研报告(或实施方案)批复文件,于3月25日前联合上报至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逾期不报的,国家将不予安排投资。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和畜牧主管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抓紧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

二〇〇八年三月三日

更多最新法规:

a..商务部关于下达2008年输美纺织品第二次业绩分配可申请数量方案的通知 /商务部(2008-4-7)

b..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监会关于2007年1-9月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

补贴和配额交易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8-3-10)

c..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生猪扩繁场和种鸡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2008-3-3)

d..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请组织申报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农业部办公厅(2008-3-21)

e..关于修订硫普罗宁注射剂说明书的通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8-3-25)

f..关于加强奥运会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8-3-21)

g..关于印发2008年农村公路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 /交通部(2008-3-27)h..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停止为骗取出口退税企业办理出口退税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2008-3-25)

i..公安部奥运安保工作组关于加强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交通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 /公安部奥运安保工作组(2008-3-28)

j..关于印发《奥运交通安全集中宣传工作方案》和《高速公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 /公安部(2008-3-27)

k..关于印发《奥运道路交通安全攻坚战总体方案》的通知 /公安部办公厅(2008-3-30)

规模化鸡场鸡马立克氏病的综合防治 篇6

鸡马立克氏病(Marek’sdiseakeM.D)是由马立克病毒引起鸡的高度接触性淋巴细胞恶性增生肿瘤性传染病。据临床和病变发生部位可分内脏型、神经型、眼型和皮肤型。本病死亡率很高,对养鸡业的危害很大,流行普遍,目前种鸡场对该病比较重视免疫,所有1日龄雏鸡都接种马立克氏CVI988疫苗,鸡群发病几率变小,但仍有发病,且内脏型特别明显。养殖户发现鸡马立克氏病往往会认为是种鸡场的责任,种鸡场为了揽住客户,也把责任承担了,给养殖户一定的赔偿,因而混淆了鸡马立克病的发病原因,不利于马立克病的防治。

二、病原特性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细胞结合性疱疹病毒B亚群,病毒在鸡体内有两种形式存在,即外无囊膜的裸体病毒和有囊膜的完全病毒,在肿瘤组织中的病毒是裸体的,当肿瘤细胞破坏死亡时,其传染性即随之消失,在细胞外存活能力很低,有囊膜的在羽毛囊上细胞中的完全病毒,是非细胞结合性病毒,可脱离细胞存活,在传染本病上有重要作用。病毒可在鸡胚成纤维细胞生长繁殖,病毒的致病力因病毒的毒株不同而差别很大,毒力强的常引起急性型病症,并且在内脏器官常常发生肿瘤;毒力弱的毒株一般引起周围神经变比较多,内脏肿瘤的发生率则往往较多。病毒在鸡舍垫草和羽毛中的常温环境下4 ~ 8个月或4℃环境中10年,仍具有感染性,常用3%来苏儿、2%苛性钠等消毒药10分钟可被灭活。目前发现有3个血清型,强毒及弱毒株为血清Ⅰ型;无致病力的自然无毒株为血清Ⅱ型,用做马立克氏疫苗的火鸡疱疹病毒为血清型Ⅲ型。

三、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主要传染源,病鸡血液和肿瘤细胞中的病毒是与细胞结合的,当细胞崩解死亡,其传染性随之消失;而感染鸡的羽毛囊上皮中有囊膜的病毒粒子,可脱离细胞存在,从病鸡身上脱落带毒的皮屑,在自然条件下有很强的抵抗力,是最主要的传播因素,鸡一旦感染可长期排毒,甚至终生带毒。

传播途径:病毒主要是由呼吸道侵入体内。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都可感染。易感鸡吸入感染病毒后24个小时在肺内有免疫荧光抗原。

易感动物:2~5月龄鸡,火鸡、野鸡和鹌鹑也可感染。

流行特征:发病率与鸡的品种,病毒的毒力以及饲养管理方式有关。鸡的日龄与发病有关,2周龄最为易感,年龄幼小的鸡比年龄大的易感,母鸡比公鸡易感。鸡的饲养密度越高,感染机率也会越大。遗传特性在本病的感染上具有重要作用。

四、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1. 临床症状

潜伏期2 ~ 3周,根据症状可分四型。

内脏型:常见50 ~ 70日龄的鸡,肉鸡多发,为急性暴发的鸡群。一般在毒株强而鸡体易感性高且免疫功能下降时暴发,初期病鸡精神委顿,羽毛呈灰色无光泽、厌食、增重达不到日龄标准。发病往往在3 ~ 4周达高峰,死亡率10%~ 30%,只有在剖检时才能发现内脏器官肿瘤。

眼型:虹膜褪色,瞳孔边呈锯齿状,瞳孔变小。

皮肤型:皮肤有大小不等的圆形突出皮肤表面的瘤样物。

神经型:常见于3 ~ 4月龄的鸡,病鸡运动失调,步态拘僵。当坐骨神经发生病变时,为一腿向前,一腿向后的所谓“劈叉”姿势,在诊断上具重要意义。当臂神经发生病变时,则被侵害侧的翅膀下垂,当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受累时,病鸡头部下垂或头颈歪斜。

2. 病理变化

内脏型:肝等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乳白色肿瘤,切面呈油脂状,卵巢发生肿瘤时,肿大、肉样,原始卵泡减少或消失,肿物如核桃或米粒大,似肉团。

腺胃发生肿瘤时,胃壁增厚,黏膜乳头多融合成节状,肌胃、肾、脾、小肠都可发生。

神经型:多见一侧坐骨神经肿粗。

皮肤型:肿瘤等多在颈、躯干和腿部,羽毛囊肿大呈结节状。

五、诊断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诊断,用病鸡血清及羽髓做琼扩试验,阳性者可确诊。

鉴别诊断: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应与鸡淋巴白血病(LL)做鉴别,两者在剖检上眼观变化很相似。主要鉴别点为:马立克氏病18周龄以下鸡发生,多侵害周围神经、皮肤与肌肉、眼的虹膜,法氏囊被侵害时常是萎缩性的肿瘤组织,淋巴细胞占优势,有成熟和未成熟的淋巴细胞,大小不一致。而淋巴白血病常见于18周龄以上的鸡,不侵害周围神经、皮肤与肌肉、眼的虹膜。法氏囊肿大为结节性增生,肿瘤组织主要是大小一致的淋巴细胞。

六、预防

1. 日常的防疫措施

大型鸡场,孵化室与育雏车间应远离成鸡舍,并建在上风向地理位置,孵化和育雏前应彻底消毒,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室时应换鞋、更衣、洗手。育雏时最好实行封锁隔离制度,忽视卫生防疫措施会导致疫苗免疫失败,本疫苗只能预防肿瘤的发生,但不能阻止强毒感染。因此育雏阶段的隔离措施可推迟强毒的感染,以便让免疫鸡有充分时间建立坚强的免疫力。

2. 免疫防治

①及时接种疫苗。常规方法是鸡出壳后,1日龄免疫;也有鸡胚于18日龄时进行胚胎免疫的报道。因裸体疫苗易灭活,1日龄按时接种稀释的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夏季应冷藏保存稀释的疫苗。为保护疫苗病毒,可在稀释液中加入4%犊牛血清。

②疫苗的种类和选择。通常应用的火鸡疱疹疫苗为单苗。目前国内生产2价和3价苗。a.马立克氏病细胞结合性疫苗CAl26株是采用火鸡庖疹病毒FCl26株制备的一种疫苗,每头份含1000蚀斑形成单位(1000PFU/羽)。本疫苗只有80%的保护率。b.马立克氏病双价细胞结合性疫苗(AD6+SBl)是采用火鸡疱疹病毒FCl26株和鸡疱疹病毒SBI株制成的一种马立克氏病毒细胞结合性双价苗。c.当前常用马立克Ⅰ型病毒致弱的细胞结合苗,如英特威的CVI988荷兰株液氮保存的马立克疫苗,适用于超强毒马立克氏病和一般马立克氏病预防接种,保护率可以达到95%以上。

③疫苗接种剂量。因疫苗在保存、稀释、使用时造成效价降低,导致免疫剂量不足,使免疫失败的状况发生。为此,现场应用时要按说明书剂量的2 ~ 3倍使用。为防止失误,每批事先应做小批试验为好。

鸡场的育雏舍应该加强隔离和卫生消毒,育雏舍应与其他鸡舍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并隔离,在进鸡之前要进行两次冲洗和熏蒸消毒,减少环境中马立克野毒的含量,育雏舍在进鸡前要把温度提高至37℃,并保持24小时,可以有效杀灭鸡舍中的马立克病毒,还有助鸡舍甲醛的排出,减少对雏鸡的刺激,并且可以减少雏鸡在马立克抗体产生之前的感染机会。

浅谈规模化鸡场种鸡饲养管理 篇7

纵观蛋鸡养殖行业现状,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高密度、多批次同时饲养, 饲养风险大;饲养人员基础素质偏低, 工作责任心低下;行业缺乏质量标准, 产品质量不稳定;行业各环节各自经营, 衔接不连贯;种鸡养殖场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对种鸡场而言, 追求的是最低的生产成本, 最高的生产水平, 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但是, 社会需求是减少环境污染, 实现可持续发展, 供应绿色食品甚至有机食品等。

对此, 种鸡养殖场应明确生产指标、各环节的协调与衔接以及饲养管理的关键所在。种鸡养殖场和孵化场、育雏场的主要生产指标是成本和生产成绩, 养殖场工作关键在于疫病安全, 孵化场、育雏场工作的关键在于质量稳定。如此, 各场独立核算, 确保环节内效益的同时, 增强环节间的衔接。饲养管理是种鸡养殖的重中之重, 简单概括主要分为环境因素、饲养条件、疫病防治。

1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的影响占生产力水平的10~30%。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气压、噪声、有毒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物等均会对蛋鸡造成影响 (参看表1~5) 。成年鸡适应的温度范围为5~28℃, 产蛋鸡适宜的温度为18~23℃。在鸡苗进舍前尽量使温度保持在运雏车的温度水平, 待雏鸡入舍后再逐渐提温至33℃左右。温度的控制重在均衡, 特别是在冬春季节, 鸡舍内经常会出现各处温度不一的情况, 结果造成应激, 加重鸡群大肠杆菌、鸡白痢等疾病的发生。湿度和温度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许多养殖户都比较重视温度却忽略湿度, 这是不正确的。通风的目的在于调节舍内温度, 降低相对湿度, 排除对外开放舍中的有害气体, 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 使舍内保持空气清新, 供给鸡群足够的氧气。其中氨气的浓度不超过25ppm, 二氧化碳不超过0.15%, 硫化氢的浓度不超过10ppm。鸡舍内空气中的飞沫及尘埃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在喷雾消毒中, 形成的气雾滴能粘附空气中的颗粒, 引起沉降, 从而起到清洁空气的作用, 使鸡群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对鸡呼吸道的刺激和损伤, 避免诱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蛋鸡在产蛋高峰期, 生产强度大, 生理负担重, 抵抗力较差, 对应激十分敏感。如有应激, 鸡的产蛋量会急剧下降, 死亡率上升, 饲料消耗增加, 并且产蛋量下降后, 很难恢复到原有水平。因此,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保持鸡舍及周围的安静, 饲养人员应穿固定工作服, 闲杂人员不得进入鸡舍;堵塞鸡舍的鼠洞, 定期在舍外投药饵以消灭老鼠;把门窗、通气孔用铁丝网封住, 防止猫、犬、鸟、鼠等进入鸡舍;严禁在鸡舍周围燃放烟花爆竹;饲料加工、装卸应远离鸡舍, 这不仅可以防止噪声应激, 而且还可以防止对外开放鸡群疾病的交叉感染。

2 饲养条件

规模化种鸡场最好能做到:全进全出, 密闭式饲养, 机械喂料、捡蛋、清粪, 鸡舍内温度、通风、光照等自动控制。鸡蛋随着输送带到蛋库, 直接进入鸡蛋分级机器, 然后进行清理、分级、喷码、包装。

饲喂中, 营养元素应合理搭配, 注重平衡、营养充分。以蛋白质为例, 鸡生长发育迅速, 新陈代谢旺盛, 所以需要更多的蛋白质, 特别是一些体内不能够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如精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缺乏会导致:生长迟缓、采食量下降、产蛋率和蛋重降低以及成年家禽体重减轻等。当日粮蛋白质水平超过蛋鸡的需要量时, 会引起尿酸过多和关节痛风。所以, 在调配日粮时, 既要注意到蛋白质饲料的数量;又要注意到蛋白质饲料的质量和种类;动物性蛋白 (如鱼粉、血粉等) 和植物性蛋白 (如豆饼、棉籽饼和菜籽饼等) 的比例适当。鸡日粮中蛋白质饲料的含量, 蛋雏鸡一般为18.7~20%, 产蛋鸡根据不同日龄产蛋量, 给予的蛋白质饲料应有所差别, 一般为10.3~17.3%, 其中动物性蛋白质饲料不少于3%。各种矿物元素 (包括钙、磷、镁、钠、钾、氯、硫、铁、铜、锌、锰、硒、碘等, 这些元素缺乏或者超过一定水平时, 均会引发一定病症) 及各族维生素也必须严格控制。

此外, 季节变化也应该予以考虑。早春气候寒冷, 气温变化大, 以防感冒;夏季温度高, 采食少, 这时应采取早晚增加配合料, 中午少喂, 还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配合料要现喂现拌, 以免引起中毒;秋季应调整鸡群, 淘汰低产鸡, 进行秋季防疫, 另外光照不足时, 还要增加人工光照;冬季要注意鸡舍保温, 同时还要进行人工光照, 一般开产后产蛋保持稳定的鸡, 每天14~16小时的光照时间, 当自然光照少于16小时要增加人工光照。

蛋鸡在免疫应激过程中, 生长不是恒定的, 而是免疫应激之后快速生长和免疫应激过程中慢速生长的相互交替过程, 整个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免疫应激潜伏期, 蛋鸡实际氨基酸的需要量与NRC推荐量相同;免疫应激期, 采食量和生长速度降低, 实际氨基酸的需要量比NRC推荐氨基酸需要量低;免疫应激后补偿期, 成功地清除了感染的微生物, 补偿生长, 氨基酸的需要量比NRC推荐量高。免疫应激最有害的方面是降低采食量, 所以对日粮浓度的控制应当谨慎, 在维持必需营养素与能量比例恒定条件下增加日粮能量水平, 改善免疫应激家禽对能量的摄入量。

3 疫病防治

营养能影响鸡群的免疫力进而影响它们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传染性应激引起的免疫应答反过来能影响机体的内分泌、生长、繁殖、代谢和营养物质的需要。营养物质供给是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免疫分子合成的物质基础;鸡群营养不良、营养过量和营养不平衡是导致的代谢疾病是危害鸡群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免疫功能障碍的营养性免疫缺乏综合症。大多数营养因子的缺乏都会影响免疫反应, 增加鸡群对传染病的易感性。总之, 免疫与营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影响免疫机能的各种因素中, 营养是最重要和最易调控的因素。所以, 应供给鸡群良好的营养物质。

浅谈规模化养鸡场环境控制策略 篇8

1 鸡舍的建造与要求

根据鸡场的饲养规模和饲养性质 (饲养商品肉鸡、商品蛋鸡还是种鸡等) 而定, 场地选择是否得当, 关系到卫生防疫、鸡只的生长以及饲养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系到养鸡的成败和效益。场地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 如面积、地势、土壤、朝向、交通、水源、电源、防疫条件、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 一般场地选择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首先是场址选择, 鸡场所处位置应地势要高燥平坦, 通风良好, 向阳背风, 还要有利于封闭式管理;水、电要充足, 水质应达到人饮用水标准;要了解鸡场小气候如气温、风力、风向及灾害性天气等情况;场址不可位于鸡新城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老疫区内。其次是鸡场位置;应距村镇、工厂、学校、居民区及其它畜禽场、畜禽加工厂、公路、铁路、河流500~1 000m以外。第三是场内建设时应考虑分区规划原则、鸡舍间距、朝向等方面, 还应考虑人的工作和生活集中场所的环境保护, 使其尽量不受饲料粉尘、粪便气味和其它废弃物的污染;人员、动物和物品运转应采取单一流向, 防止污染和疫病传播。

2 卫生与消毒

消毒是在杀死环境中病原体的唯一手段, 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

2.1 消毒的目的是减少传染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消除传染的危险性。

因而消毒不能流于形式, 一是要认真, 二要彻底, 三是要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2.2

鸡场大门口、生产区进出口、料车进出口, 粪车进出口, 要派专人在此道路关卡从事管理工作, 并要有登记记录, 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 并谢绝参观。

2.3 环境消毒

进鸡前, 鸡舍要经过五步消毒, 即机械清扫、高压冲洗、火焰烧灼、消毒液喷雾、甲醛熏蒸消毒。有条件的地面要喷洒2%火碱液。鸡舍周围1.5-2.5m范围内生石灰消毒。鸡场场区道路、建筑物要定期消毒。

2.4 人员消毒

饲养员在进入生产区时要先换衣、洗手、脚踏消毒池, 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1~2分钟。饲养人员, 固定岗位, 不得随意乱窜。发生疫情时, 鸡舍饲养员要隔离, 按规定时期, 才能解除封锁。

2.5 用具消毒

饮水器和料槽, 每周清洗一次, 先用消毒液洗, 然后再用清水冲洗。炎热季节, 每周二次, 然后再用高锰酸钾水消毒。医疗器械冲洗后, 再煮沸消毒。

2.6 带鸡消毒

采用大雾喷头, 喷洒鸡舍各部分及设备, 重点喷雾空间。喷洒鸡群时, 喷头离鸡头上方15至20cm左右, 每周2-3次。发病时, 每天一次。且注意不同消毒液的交替使用, 避免产生交叉耐药性。

2.7 饲料的消毒

饲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饲喂过程中, 如何避免病原污染也是搞好综合防疫措施的重要环节之一。饲料卫生不可忽视。一是饲料要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不能发生霉变;二是经常检查原料质量, 发现霉料不许进入配料车间;三是成品料存放时间要短, 最好是现加工现饲喂, 其中把饲料通过热蒸, 加热80摄氏度后制成的颗粒料喂雏鸡, 消毒效果最好, 采食量也大。

3 空气环境控制

空气环境对现代养鸡的生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空气成分 (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粉尘浓度) 、气流速度等。空气温度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多, 生产上应用也较直观, 较容易控制。春秋季节鸡舍空气干燥, 粉尘浓度普遍升高, 空气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携带病原菌粉尘的传播, 导致春秋季节传染病难以控制和预防。在空气成分方面。有害气体和粉尘对鸡的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影响问题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 如何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降低粉尘的浓度, 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和实施清洁生产, 是现代养鸡生产中空气成分控制的关键问题。我国的养鸡设备和通风系统设计在解决舍内鸡群附近的新鲜空气需求方面考虑较少, 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解决。在气流速度方面, 过去的教科书和我国鸡舍环境标准等在夏季鸡舍环境控制的参数偏低, 近年来随着纵向通风系统的普及, 在对舍内风速的要求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一般夏季鸡群附近的风速应在1.5m/秒以上为宜, 这也是国外鸡舍环境控制的标准。

4 湿度与温度控制

舍温要适宜不可忽高忽低, 突然变化常造成鸡的体质下降。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 产蛋期的温度若高于25℃产蛋率下降, 0℃以下时鸡活动迟缓, 鸡冠出现冻伤。因此要选择适宜的鸡舍类型, 搞好房舍保温隔热设计, 合理应用供热及降温设备, 搞好房舍的遮阴与通风。

湿度对体温散发有直接影响, 对于幼雏适宜的相对湿度在65%左右, 对于青年和成年鸡在55%-65%。湿度大时需用换气的办法使之干燥, 湿度低要洒水必要时要防潮。

5 粪污处理

鸡粪的有效收集、运输和无害化处理与利用问题, 一直是规模化养鸡环节中未能圆满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尽管在处理技术上进行了大棚发酵、高温干燥、沼气处理等多种模式和技术的研究开发, 但基本还没有达到让规模化养鸡企业可以满意的成熟技术。其最终解决方案应该是走向生态型农牧结合的循环农业之路。

6 定期做好灭鼠、灭虫工作

规模化养鸡场的生物安全及管理 篇9

1 生物安全的概念

李增光在“现代大型家禽养殖企业的生物安全管理”一文中阐述:生物安全是一个综合性控制疫病发生的体系, 即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所有的有效安全措施的总称。控制好病原微生物、昆虫、野鸟和啮齿动物, 并使鸡有好的抗体水平,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和科学的营养供给条件下, 鸡群一定能够发挥出最大的遗传潜力。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和措施将使疫病远离禽场, 即使存在病原体, 这一体系也能将其消除, 至少可将病原的数量和密度降至可感染水平以下, 保证家禽生产获得好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1]。

丁伯良在“猪场综合防控的新理论———生物安全”一文中阐述:生物安全是近年来国外提出的有关集约化生产过程中保护和提高畜禽群体健康状况的新理论。生物安全的中心思想是隔离、消毒和防疫。关键控制点是对人和环境的控制, 最后达到建立防止病原入侵的多层屏障的目的。生物安全还包括控制疫病在猪场中的传播、减少和消除疫病发生。因此, 对一个猪场而言, 生物安全包括2个方面:一是外部生物安全, 防止病原菌水平传入, 将场外病原微生物带入场内的可能降至最低。二是内部生物安全, 防止病原菌水平传播, 降低病原微生物在猪场内从病猪向易感猪传播的可能[2]。

2 鸡场生物安全的内容

通过笔者初步归纳, 鸡场生物安全内容包括鸡场环境控制和设施建设、检疫与隔离、加强消毒净化环境、饲料和垫料的管理、无害化处理、实施群体预防、防止应激、疫苗接种和抗体检测、紧急接种、灭蚊蝇、灭甲虫、灭老鼠和防野鸟、建立各项生物安全制度等。

2.1 鸡场环境控制和设施建设

2.1.1 鸡场选址。

规模化鸡场需有良好的隔离条件, 要远离村庄 (1 km) , 远离可能运输家禽的主干道 (500 m) , 远离农贸市场、养殖场、孵化场和屠宰场, 尽量避免外部环境外源性病原的侵入。鸡场还需选择地势高燥、易于排涝、最好通自来水的地方。

2.1.2 鸡场布局。

生产区要与办公区、生活区分开, 人鸡分离。饲养种鸡、蛋鸡、肉鸡要分别单独建场。每种鸡要建有育雏和成鸡饲养舍。兽医诊疗室、病禽隔离室应设在距离鸡舍200 m以外的下风处。鸡粪场要设在鸡场外的下风处。以上布局有利于鸡场防疫管理。

2.1.3 鸡场设施。

鸡场周围必须建围墙、修排水沟。大门口要设消毒池, 消毒池要长于汽车轮胎1.5个周长。各栋鸡舍入口处设消毒盆 (槽) 。生产区入口处还应设更衣消毒室, 内装紫外线灯消毒设备。鸡场主要道路及鸡舍内和运动场地面应作硬化处理, 便于清扫、消毒。鸡场净道与脏道分开。净道专门用于运输鸡苗、饲料、产品;脏道专门用于运送鸡粪、病死鸡、淘汰鸡和其他杂物。冲舍污水全部通过地下管道排入过滤渗水井, 渗水井壁用砖砌成, 并加盖密封。鸡舍建造应坐北朝南, 即东西走向, 这样可以保持冬暖夏凉, 给鸡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鸡舍屋面和外墙壁涂以白色, 可防热辐射。鸡舍内备有排风扇, 以便夏季高温时使用。各栋鸡舍向阳面种植高大的落叶树 (如水杉或白杨树、大梧桐、法桐等) , 夏季可降低鸡舍环境温度, 防止热应激。鸡舍前檐搭设凉棚, 可以遮阳避暑。

2.2 检疫与隔离

2.2.1 引进鸡种的检疫隔离。

引进种鸡或肉鸡、蛋鸡鸡苗时要做好疫情调查, 严格把好到非疫区引种关。引进的鸡苗或种鸡 (成鸡) 一定要隔离饲养观察 (鸡苗在育雏室隔离饲养) , 确立无病后方可进入生产区。种鸡在饲养期间要重视鸡的垂直传播疫病的防控, 如禽的淋巴白血病、鸡白痢、新城疫、支原体等, 对这些疫病要定期进行检测, 检出阳性鸡要坚持淘汰, 净化鸡群, 防止垂直传播疫病进一步危害下一代。

2.2.2 人员隔离。

严禁非本场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兽医不到外场出诊, 不收治病鸡;严禁外人进入生产区挑选购买鸡只及产品;饲养人员不相互串栋。

2.2.3 发生疫病时的隔离。

及时隔离可疑病鸡, 尽快送检, 尽早采取紧急措施 (封锁和消毒) , 隔离治疗或淘汰病鸡, 焚烧或深埋病死鸡。

2.2.4 其他隔离。

鸡场内不养猫、狗、观赏鸟、水禽和猪等其他动物;食堂和饲养人员不食用场外购买的禽肉及产品;固定使用饲养工具、物品;外来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

2.3 加强消毒净化环境

消毒是杀灭和消除停留在媒介物上的病原体, 切断疫病传播途径, 中断传染链, 是实施鸡场生物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规模养鸡场的消毒首先要明确消毒对象, 然后选用不同的消毒药物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3]。

2.3.1 环境消毒。

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的地面、道路、园地的消毒, 地面和道路应清扫后选用5%~10%漂白粉澄清液, 或2%~4%苛性钠溶液, 喷洒1遍或几遍, 每隔15 d喷洒消毒1次。鸡舍周围园地的土壤要经常翻耕, 利用日光照射、紫外光线杀灭病原微生物。

2.3.2 鸡舍消毒。

(1) 饲养中鸡舍消毒。鸡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 保持空气新鲜。鸡舍地面要每天清扫, 饲槽、水槽要定期清洗污垢。鸡体可用带鸡消毒方法, 但在实施疫苗免疫前后各1 d不可带鸡消毒。如果是笼养的种鸡或蛋鸡, 在带鸡消毒时顺便消毒鸡笼及鸡舍空间空气消毒。 (2) 空鸡舍的消毒。规模化养鸡场应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鸡群出栏后留下一片污染和脏乱。在进新一批鸡群之前, 必须进行全面彻底清扫消毒。集中清除垫料、剩料、垃圾、粪便, 然后选用2%的苛性钠溶液或0.2%~0.5%的过氧乙酸等药液进行喷洒消毒墙壁、地面、棚顶、笼具以及其他设备等。之后要对空鸡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鸡舍空舍期间, 种鸡舍一般不少于8周, 肉鸡舍不少于14 d。

2.3.3 鸡饮水消毒。

一般养鸡场使用人禽同用的自来水, 通常已用有效氯制剂进行消毒;对使用河水或井水的鸡场, 可在河水或井水中加入有效氯含量为25%的漂白粉6~10 g/m3, 30 min即可使用。

2.3.4 人员消毒。

规模鸡场工作人员进入鸡场大门口时, 要经大门人行通道消毒垫进行鞋底消毒。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换衣服、鞋、帽, 双手要在盛有0.1%的新洁尔灭消毒药液的盆中浸泡洗擦几分钟。

2.3.5 运输车辆消毒。

在运输鸡苗、产品、饲料、垫料的前后, 对车箱内外和车底都要全面清扫和洗刷, 选用2%~5%的漂白粉澄清液喷雾消毒, 然后用清水冲洗, 再用抹布擦干净。2.3.6鸡场其他物品消毒。鸡场生产中的蛋盘、蛋箱等使用后都要清洗、消毒;兽用冰箱、冰柜也要定期清理、消毒;兽用注射器、针头等在使用前后都要清洗、煮沸消毒, 烘干存放。

2.4 加强饲料和垫料的管理

饲料和垫料的管理工作应得到充分重视, 要从非疫区购进, 购进的饲料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贮藏间里, 防止霉变。垫料要在进鸡前一次性进够, 防止中途携病入舍。垫料可用戊二醛、过氧乙酸或有机氯制剂充分喷洒混匀后, 装入透明塑料袋中阳光照射12~24 h后方可入舍。因为饲料或垫料霉变, 霉菌散布到空气中, 会使鸡呼吸道感染疫病;饲料中霉菌和毒素会使鸡发生肌胃炎、腺胃炎[4];霉菌毒素还会使鸡免疫组织器官受损, 引发免疫抑制[5]。

2.5 无害化处理

平时鸡粪运往场外的堆粪场, 挖坑堆积并在上面覆盖泥土, 密封发酵, 42 d后可出肥清坑。发生烈性传染病时, 应将病鸡、死鸡或淘汰鸡以及污染严重的饲料、粪便挖坑撒上消毒药剂深埋, 或浇上柴油焚烧, 彻底消毒。

2.6 实施群体预防

有目的使用维生素之类的保健药, 推广试用有机酸、益生素、酶制剂和植物性添加剂 (牛至油、黄芪多糖等) 。不用原料药, 少用抗生素, 以免药残和耐药。

2.7 防止应激

在环境过热、过冷、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拥挤、换料、转群以及燃烧爆竹等应激因素影响下, 会造成机体免疫抑制, 引发疫病发生。因此, 要加强管理, 避免不良条件发生, 慎防鸡群发生应激。

2.8 科学免疫接种

规模鸡场疫苗的免疫接种, 应遵循市 (县) 防疫部门根据当地疫情制定的免疫疫苗种类和免疫程序执行。特别是禽流感、新城疫强制免疫的疫苗, 要按时接种, 防疫密度必须达到100%。新购进的鸡苗要进行免疫抗体检测, 避开母源抗体影响, 然后确定首免日龄和以后的免疫计划。饲养过程中还要定期进行免疫检测, 及时了解循环抗体水平, 指导免疫。免疫接种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注射部位要严密消毒, 不能任意丢弃过期或用剩下的疫苗、空瓶以及用过的消毒棉球, 因其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会增强毒性而恢复致病能力, 成为野毒, 应集中焚烧。购苗运输、贮藏和使用时都要有冷链设备。发现鸡群疑似传染病时, 应进行紧急接种。接种顺序应按健康群、疑似病群、病群的顺序进行, 即立即从离发病舍最远的健康舍开始, 尽快实施紧急接种。

2.9 做好灭蚊蝇、灭甲虫、灭老鼠和防野鸟措施

苍蝇能携带60多种病原菌, 最新研究报道苍蝇可感染禽流感[1,2,3,4,5,6];甲壳虫能传播马立克氏病、禽霍乱、异剌线虫及组织滴虫;蚊子、库蠓能传播禽痘、住白细胞原虫病;鸟类能感染和传播禽流感、新城疫等。防制措施:灭蚊可点燃蚊香驱蚊;捕蚊器捕蚊;整治环境。灭蝇可采用环丙氨嗪 (又称灭蝇胺) 灭蝇药物, 按照说明书可混饲、混饮或气雾喷洒蚊蝇繁殖及蛆蛹滋生处;用捕蝇器捕蝇;整治环境[7]。鸡场应每个季度定期除鼠1次, 使用敌鼠钠盐作毒饵, 此法安全有效。防野鸟宜用孔径<2 cm镀塑铁丝网或绳网封罩鸡舍门窗, 或对鸡运动场架网, 防止野鸟飞入。

2.1 0 建立各项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规模鸡场生物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从生产到销售, 从场内到场外, 以及全场的全体工作人员。因此, 必须建立健全各项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诸如门卫登记制度、进出人员消毒制度、饲养人员更衣换鞋洗手制度、运输车辆消毒制度、鸡场各消毒对象消毒制度、计划免疫制度、防疫技术操作制度、不养其他动物制度以及无害化处理制度等。制度制定后要公示于众, 实现人人遵守执行。

3 结语

以上是笔者归纳规模化养鸡场有关生物安全的措施, 但并不完整, 还需进一步探索。生物安全是防控畜禽疫病新的理念、新的模式, 建议有关动物防疫部门领导列为防控畜禽疫病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来抓, 例如规划适宜规模畜禽场新建的地域, 建立新建场的申报制度和审批制度;老场布局、设施的改造, 进行技术指导;规模畜禽场生物安全的技术知识, 要向投资者、工作人员、饲养人员和基层兽医进行培训;规模化鸡场的免疫抗体检测、种鸡垂直传播疫病病原学的检测应列入市 (县) 动物防疫实验室工作内容, 帮助规模鸡场指导免疫和控制疫病。

参考文献

[1]李增光.现代大型家禽养殖企业的生物安全管理[J].兽医导刊, 2011 (5) :24-26.

[2]丁伯良.猪场综合防控的新理念——生物安全[J].兽医导刊, 2011 (2) :13-14.

[3]张巧根, 高根土, 费林根, 等.浅谈鸡场的消毒技术[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 (5) :84-85.

[4]徐京生, 姜学士.警惕!霉菌病又将进入流行期[J].兽药市场指南, 2011 (6) :47.

[5]秦宏宇, 许英民.规模化猪场免疫抑制性疫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控[J].兽医导刊, 2011 (2) :15-17.

[6]王群义, 王鹏飞, 田连合, 等.当前养禽业需要关注的三大疫病[J].兽医导刊, 2007 (7) :41.

规模化养鸡场带鸡消毒技术 篇10

1 带鸡消毒的功效

1) 带鸡消毒是预防疾病的一种消毒方法。带鸡消毒是集约化养鸡场综合消毒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 有效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能有效阻断疫病的传播。

2) 带鸡消毒能大量吸附鸡舍内飘浮的飞尘, 降低鸡舍内恶臭程度, 有效净化鸡舍内的空气, 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 夏季带鸡消毒还有防暑降温加湿的作用。

2 带鸡消毒工作的前期准备

1) 正确购买消毒药物。购买消毒药物要谨慎, 一是要了解当地流行病学情况, 根据流行病学选择消毒药, 消毒药应该广谱、高效、强力, 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二是要注意消毒药的毒性大小, 避免对人和鸡群产生伤害、腐蚀养殖设备和器具。规模化养鸡场应准备几种消毒药, 交替使用, 避免产生耐药性。

2) 科学调兑消毒药。调兑消毒药是带鸡消毒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根据鸡舍空间大小估算出所需消毒药的量, 将计算好的消毒药放入小的容器中, 慢慢倒入清洁水, 不停搅动, 使消毒药完全溶解, 如果难溶解, 应适当加热直到完全溶解;然后将溶解后的消毒药倒到大容器中, 加水达到所需的浓度。应该用无污染的水。消毒药液温度保持在20~30℃时, 效力最好。消毒药液的量应灵活掌握, 每立方米鸡舍平均需要70 m L。

3) 选购消毒器具。消毒器具一般选择容易操作、易于移动、噪音小、性能优良、经济适用并且与养殖场消毒匹配的喷雾式消毒器。有条件的规模化养鸡场可以选购自动化程度高的消毒器。

4) 鸡舍的清扫和冲洗工作。由于鸡群会产生大量的鸡粪, 脱落大量的鸡毛, 墙壁、屋顶会挂的蜘蛛网, 养殖设备上落的尘土等, 所以对鸡舍要从里到外, 从上到下打扫。用清水冲洗鸡舍地面, 食槽、水槽等也要用清水冲洗, 然后晾干。冲洗产生的废水废物一定要无害化处理, 不能污染环境。

5) 做好消毒人员的准备工作。消毒前消毒人员佩戴防护用品, 要熟练消毒器具的操作, 熟悉消毒程序, 确保消毒过程中不出现任何意外。

3 带鸡消毒工作的技术要点

消毒人员要佩戴防护用品, 检查消毒喷雾器, 配好药液, 关严鸡舍门窗。消毒顺序一般按照从上至下, 即先房梁、墙壁再笼架、地面, 从后向前。喷雾消毒时要距鸡体表50~60 cm为宜, 使消毒药物尽量缓慢下落。地面、墙壁、顶棚、料槽和鸡体表面稍湿为宜, 不留死角。缩短消毒时间, 减少对鸡只的冷应激。消毒后应加强鸡舍通风换气

4 带鸡消毒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1) 带鸡消毒的时间最好固定, 有规律。

2) 严防应激反应的发生。带鸡消毒前要按量给鸡群喂抗应激反应的药;尽量在光线暗的情况下工作。

3) 避免在鸡群刚吃完料和刚饮完水后立即进行带鸡消毒。

4) 带鸡消毒工作应该与其他消毒工作一起进行, 不能偏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规模化鸡场】相关文章:

规模化养鸡场消毒05-19

规模化鸡场卫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07-17

规模化04-18

规模化养殖06-27

小规模化05-05

规模化生产06-24

规模化利用07-12

农村规模化经营05-15

奶牛规模化养殖06-14

资源规模化应用08-04

上一篇:秋季绒山羊肺炎防治下一篇:插图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