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成本

2024-07-08

信贷成本(精选三篇)

信贷成本 篇1

一、出口卖方信贷的定义

出口卖方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 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出口, 增强国际竞争力, 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 鼓励本国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出口商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 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困难的一种国际信贷方式。

我国的国际工程出口卖方信贷是指我国有资格办理出口信贷业务的银行对我国企业在境外承接的能带动国产设备、施工机具、材料、技术出口和劳务输出的工程项目所需资金发放的本、外币贷款。企业将申请到的银行贷款用于承包工程项目, 对于承包工程款则允许业主延期支付, 并支付相应利息。

二、项目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 项目成本不完整

非项目工期内的专项借款利息支出计入财务费用, 导致项目成本不完整。笔者认为, 企业从银行借入的款项属于专项借款, 专款专用, 完全用于项目, 利息费用应全部由项目承担, 但由于借款期限和项目工期不一致, 很多企业只是将工期范围内的利息费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而将项目工期之外的财务费用由企业总部负担, 导致项目成本不完整。

例:2005年7月1日企业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4 000万美元用于某出口信贷项目, 贷款年利率为4%, 贷款期限为9年, 每半年计息一次。同时, 企业与项目业主签署了工程承包合同和延期付款合同, 项目工期3年, 开工日期为2005年7月1日, 合同总额为6 300万美元, 80%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 延期付款利率为2%, 宽限期3年, 延期付款合同金额将从2008年6月30日开始分9年18次支付, 由项目所在国财政部对项目还款提供担保。具体付款计划见表1。

金额单位美元

工程项目部实行独立核算, 企业与工程项目部之间的款项往来分别通过“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核算。

该笔贷款的全部利息费用 (假设贷款期间的利率4%维持不变) :4000×4%×9=1 440 (万美元)

1. 企业总部在2005年12月31日向银行支付半年期利息并结转工程项目部, 具体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电站项目部$800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800 000

在项目工期 (2005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 内, 公司总部共通过上述分录向工程项目部结转利息费用480万美元 (4 000×4%×3) 。工程项目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将该部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利息费用予以资本化, 具体分录:

借:工程施工———工程成本———间接费用———资本化利息$480 000

贷:其他应付款———企业总部往来$480 000

2.2008年7月1日, 工程全部结束, 企业总部不再向工程项目部结转利息费用, 而是在支付利息的当期作为企业总部的财务费用。具体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800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800 000

工程结束之后, 企业总部总共承担了应该由工程项目部承担的利息费用960万美元 (1 440-480) , 这960万美元没有计入工程项目成本。

(二) 配比原则运用不当

业主延期付款利息收入作为借款利息支出的补偿, 不符合配比原则。应该说, 业主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与企业支付银行的贷款利息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业主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是企业因延期收取工程款而得到的融资收益。企业应在收到业主按期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时, 冲减“财务费用”。但企业现行的做法是将业主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作为对银行贷款利息的补偿处理。企业在支付银行贷款利息时, 将贷款利息与业主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相配比, 作为“其他应收款”处理, 在以后年度收到业主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时再冲减“其他应收款”科目。

接上例, 2005年12月31日, 企业支付银行贷款利息80万美元 (4 000×4%×6/12) , 企业总部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将其中的40万美元[4 000× (4%-2%) ×6/12]转账到工程项目部, 由工程项目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其他40万美元作为“其他应收款”。

企业总部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电站项目部$400 000

其他应收款———××国家电力公司$400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800 000

工程项目部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工程成本———间接费用———资本化利息$400 000

贷:其他应付款———企业总部往来$400 000

三、具体会计处理建议

上述两个问题的实质在于如何按照配比原则处理贷款利息、业主延期支付利息以及项目成本的关系。贷款利息与业主延期支付利息没有任何关系, 对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贷款利息, 企业总部应转账到工程项目部, 由工程项目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对于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贷款利息, 企业总部应通过预提方式提出并转账到工程项目部作为期间费用;业主延期支付利息与项目成本没有关系, 是企业延期收回工程结算款而获得的融资收益, 应在收到业主按期支付的延期付款利息时, 冲减“财务费用”。

(一) 专项借款利息支出的会计处理

1. 在资本化期间 (2005年7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 每半年支付银行借款利息。

企业总部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电站项目部$800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800 000工程项目部账务处理为:

借:工程施工———工程成本———间接费用———资本化利息$800 000

贷:其他应付款———企业总部往来$800 000

2. 企业总部在2008年6月30日, 预提非资本化期间

(2008年7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 的借款利息并转账到工程项目部, 以便工程项目部能按时办理竣工决算。

企业总部账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电站项目部$9 600 000

贷:预提费用———××电站项目借款利息$9 600 000

工程项目部账务处理为:

借:财务费用$9 600 000

贷:其他应付款———企业总部往来$9 600 000

3. 企业总部在2008年12月31日支付半年期银行借款利息。

借:预提费用———××电站项目借款利息$800 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800 000

(二) 业主延期付款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

企业总部在2008年12月31日, 收到电站项目业主支付的延期支付工程结算款和利息3 276 000美元, 其中本金2 800 000美元, 利息476 000美元。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3 276 000

贷:应收账款$2 800 000

信贷成本 篇2

关键词:企业融资 存贷比 利率 同业

一段时期以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政府高层高度重视,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9月,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自贸区调研时谈及利率难降问题时,提出以改革倒逼,引入跨境资金来加快国内资金成本下降;9月至10月,央行先后通过向银行投放769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和下调正回购利率向货币市场释放流动性,引导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下行,进而试图降低信贷市场利率。然而纵使多措并举,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依然突出。

2014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再发“新融十条”,并将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改进合意贷款管理,完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税前列支等政策放在了首位,反映出政府关注点从宏观深入至微观,从货币政策到银行监管政策,再到银行信贷风险政策,强调银行信贷投放对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关键性作用。在此背景下,从银行信贷视角,研究分析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形成原因,并探讨将部分同业往来纳入存贷比指标来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的利弊,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全面地认识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当前货币政策背景

自2011年以来,我国一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人民银行将继续“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基调,坚持“结构优化”取向,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尽管2014年11月22日,人民银行意外不对称降息,但总体来看,此举仍属中性操作,主要以压缩银行息差为代价实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目的。

近几年货币供应量逐年稳步增长,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货币供应量变动情况 图2 M0、M1、M2同比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平均同比增速约为14.10%,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平均同比增速约为8.13%,且自2014年6月份以来M0、M1、M2增速下滑趋势明显,M1与M2增速之差呈逐步扩大趋势(见图2),表明当前货币供应总量表现较为充足,但增速趋缓,且实体经济活跃性有所回落,大量资金沉淀于金融体系内,即所谓的“宽货币,紧信贷”现象。因此,货币政策需促使“盘活存量、优化增量”,疏通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间的管道,实现货币资金有效流入实体经济领域,支持实体企业发展。

银行信贷视角下企业融资成本高的成因

企业融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来已久,且成因纷繁复杂,但从银行信贷视角来看,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因素:

(一)货币政策传导不畅

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为“中央银行→货币市场→金融机构→企业”,即人民银行主要通过调节货币市场流动性来间接影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和价格。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14年4月至11月末,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共实现资金投放量为36350亿元,资金回笼量为35460亿元,实现资金净投放890亿元。因此,自4月份以来银行间同业市场拆放利率和债券回购利率稳中有降,特别是债券发行利率,以5年期AA级企业债为例,2014年11月26日的定价估值较年初下降了近150bp,企业债券发行融资成本下降明显。

尽管如此,贷款基础利率(LPR)数据仍基本保持不变,无明显下降趋势(见图3)。同时,根据人民银行数据,2014年9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97%,比6月份上升1bp;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7.33%,比6月份上升7bp;且贷款利率上浮比例由6月份的69.11%上升至71.26%。可见,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割裂,使人民银行释放的基础货币和引导的货币利率下行无法通过银行信贷有效传导至实体经济。

图3 2014年银行间市场回购定盘利率、同业拆放利率、贷款基础利率变动

数据来源: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二)银行风险溢价上升,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差

企业融资方式主要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根据人民银行数据,2014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9.8%,而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为16.6%,表明当前实体企业仍主要以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为主。而从直接融资的债券发行主体来看,大型央企、地方大型国企、地方城投公司等占据了绝大比重,中小微企业因规模、资质等原因,融资渠道依然较为单一,资金可获得性较差。

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银行的风险溢价和资金占用成本相应提升,在信贷资源分配上,银行倾向于优先满足拥有政府隐性担保的央企、地方性国企等大型企业的信贷需求,而对融资需求旺盛的中小微企业则信贷投放意愿较低,“惜贷”问题突出。进一步推高了企业融资成本。

(三)银行存款新增乏力,信贷规模扩张难

现阶段,银行的信贷规模严格受限于存贷比指标的监管要求,信贷投放量的增加必须建立在各项存款增长的基础之上。根据目前存贷比考核的口径,各项存款包括了单位存款、个人存款、财政性存款、临时性存款、委托存款和其他存款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并不纳入各项存款的考核口径。

而2014年以来,伴随着外汇占款同比增速的持续下滑、金融脱媒的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的同比增速呈趋势性放缓,银行存款整体更是15年来首次出现了减少现象。2014年三季度末,16家上市银行存款总额比二季度末减少了1.51万亿元,且2014年各项存款同比增速持续低于各项贷款同比增速,存款同比增速下滑幅度呈增长态势,存贷款同比增速差距呈扩大趋势(见图4)。

nlc202309051219

图4 2014年各项存款、各项贷款、外汇占款同比增速变动

数据来源:2013-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月报表

这表明金融机构实现各项存款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各项存款新增存在巨大压力,同时2014年9月银监会新发布的对于银行存款偏离度考核的新规,又进一步制约了传统月末时点冲存行为,迫使银行被动拉长时点冲存的时间跨度,对银行控制负债成本提出更大挑战。而另一方面,新增存贷比不超过75%的监管红线又制约着金融机构信贷规模的扩张,派生存款能力被削弱,这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银行存款增长难度。如此恶性循环,导致银行存款新增乏力,“紧信贷”现象无法缓解,企业融资难度居高不下,融资成本也难以下降。

(四)同业业务发展迅猛,非标入表加大存贷比压力

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同业往来的同比增速显著高于存款和贷款的同比增速,特别是同业往来的来源方同比增速维持在65%以上,表明同业负债和资产业务发展迅猛(见图5)。

图5 2014年同业往来来源方和运用方同比增速变动

数据来源:2013-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月报表

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银行负债端金融脱媒加剧,一般性存款转化为了同业资金,如银行理财、货币基金等金融产品,深刻地改变了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以余额宝为例,自2013年6月成立至2014年9月末,用户数已达1.49亿户,基金规模达5349亿元,而其中将近90%是以银行存款方式存放银行。因此,在尚未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若庞大的同业资金在金融机构间不断进行“套息交易”,则不利于资金成本的降低,也不利于资金有效流入实体经济领域。

此外,2011年以来,银行资产规模增长率高于银行贷款增长率的重要因素就是影子银行业务的扩张。通过影子银行体系,表内信贷被转换为通道类金融同业业务,资产的业务属性被模糊,资产的风险类别被降低。而今2014年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127号文)对同业业务进行了规范、整顿,特别是对非标资产业务要求按“实质重于形式”计提资本与拨备,即引导金融机构以表内信贷承接表外融资。从中长期来看,此举缩短了融资链条,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这进一步加大了银行存贷比考核压力。

存贷比统计口径调整的利与弊

从2014年三季度末数据来看,16家上市银行中有15家的本外币合计口径存贷比高于二季度末,且10家上市银行的存贷比超过了70%,其中6家更是超过了73%,逼近监管红线。

如前所述,现存存贷比指标考核已明显难以符合当前信贷市场发展需求,国务院提出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切中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要害,是政府高层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强有力的一拳。

对于增加存贷比指标弹性,最为市场广泛关注的是人民银行是否会尽快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往来纳入存贷比指标。对此,笔者尝试分析其利弊。

(一)同业往来纳入存贷比指标的益处

1.人民银行引导信贷利率下降的效率增强

人民银行的数量型和价格型调节工具一般在货币市场操作,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指标,能联接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增强货币市场利率对信贷市场利率的引导、调控作用,从而加大人民银行对信贷市场的调控效率,有效引导信贷资金价格下降。

2.企业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提高

通过存贷比统计口径调整,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存贷款变化情况, 有效缓解存贷比考核压力,释放银行信贷投放空间,增加信贷资源供给,从而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3.银行的风险偏好提升

银行信贷宽松,能引导金融机构增强风险偏好,有效缓解“惜贷”问题,提升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资产占比,提高企业发展信心指数,从而降低信用风险爆发的概率,重现经济活力,促进经济稳步增长。

4.影子银行业务压缩,减少融资环节

与直接向商业银行进行MLF投放相比,同业存款能为银行提供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使银行进行信贷规模扩张的主动性增强,减少非标等影子银行业务,缩短企业融资链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同业往来纳入存贷比指标的弊端

1.银行面临缴准压力,短期资金需求加大

部分同业往来纳入存贷比考核口径,将增加各家银行补缴存款准备金的压力,因此短期内货币紧缩效应大大增强,导致资金需求短期失衡,货币市场短期资金价格走高,但结合人民银行降息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资金价格短期上升的风险。

2.同业业务分布差异显著,部分银行或存在流动性风险

由于同业业务在各家银行的分布不均匀,因此将同业往来纳入存贷比考核将使各家银行缴存准备金压力和存贷比压力存在明显差异,增加了同业存款占比较高和同业非标业务存量较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同业存款波动性大,各家银行可通过配置改善贷存比压力。

3.各项存款资金价格或被提升

纳入存贷比考核的同业存款价格若执行一般性存款的利率准则,将使非银行金融机构利息收益严重受损,但有利于资金价格和企业融资成本下降。若仍按原同业存款市场化定价,则短期内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同业资金价格将因需求上升而“水涨船高”,或将抬升各项存款资金价格,增加银行付息成本压力,进一步缩窄存贷款利差。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

责任编辑:廖雯雯 夏宇宁

信贷成本 篇3

关键词:信贷工厂,时间成本,不良贷款率,贷款花费

一、“信贷工厂”在时间成本、不良贷款成本、贷款花费成本的理论分析

(一) 节约了时间成本

信贷工厂的决策流程图如图1所示。

客户筛选→名单下发→上门营销→达成意向→贷前调查→上报方案

贷款收回←贷后维护←放款和交叉销售←批复同意尽职调查

图1信贷工厂决策流程图

图中流程链的冗长可能会造成时间过长的错觉。但其实不然, 相比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流程, “信贷工厂”节约时间成本的关键在于“尽职调查”到“批复同意”的时间远远小于商业银行从上报到批复同意的时间。原因在于, 商业银行的传统贷款模式受理一笔贷款需要将贷款信息从支行的信贷员级级上传到分行经过分行同意, 金额超过规定的甚至要上报至总行批复。“信贷工厂”则不需要, 该模式将审批权下放至分行甚至支行的审批员手中, 避免了信息层层上传的时间消耗。

与只是单纯的将审批权下放不同的是, “信贷工厂”每个环节都有专门人员操作, 而且每个环节的人员相当精简, 这点从中国银行2010年出台的《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小企业业务新模式“信贷工厂”管理办法》中便能看出, 《办法》中指出:“按照集约化原则, 综合平衡配备相应人员。其中原则上授信审查客户每超过200户, 增配1名信用审查人员;原则上授信审批客户每超过300户, 可增配1名授信审批人;原则上放款审核笔数每超过1000笔, 增配1名放款审核人员;原则上预警监控客户每超过100户, 增配1名预警人员”。再将这些为数不多的专业人员配备到同一部门, 便形成了“流水线”效益, 缩短了贷款受理时间。据称, 建设银行。据称建设银行小企业信贷高达700万的额度, 也只需要两天的审批时间。

“信贷工厂”在中国的推行中将其产品化, 推出了种种适合于不同中小企业贷款产品, 将贷款的发放转换为产品的销售, 由此更是便捷了贷款, 节省了时间。

“信贷工厂”模式也有耗费时间长的环节。“信贷工厂”耗费时间相对较长的是“客户筛选”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软信息收集过程, 需要银行人员亲自前往各企业调查资信情况。但是, 传统的贷款流程中同样需要信贷人员前往企业调查情况, 所以这一点不能归为“信贷工厂”的劣势。再加之, “信贷工厂”资信调查人员即所谓的“钻石团队”由于只专于这一个环节,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比传统贷款也能节约时间。

(二) 节约了不良贷款成本

信贷工厂模式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贷前、贷中和贷后的每一个环节, 以此达到相对于传统的银行贷款模式更能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的优势。“信贷工厂”是标准化的审批流程, 对于客户的筛选不是信贷员仅仅基于收集的软信息进行主观选择, 而是结合标准化硬性指标进行打分评级筛选, 比如工厂的员工数量、年销售总额、利润率等等硬性指标, 还采用产业链调查的方法, 从不同角度对借贷企业进行交叉印证, 这样对于客户的资信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能够更好地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此外, 在授信审批过程中, 除客户经理对客户的动态管理外, 设计有针对性的预警指标, 设置独立的内控人员, 对业务进行全流程监控, 对有疑问的项目可以核查或现场检查。由此看来, 信贷的每个流程由不同专业人员把守, 相互制约, 相互监督,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贷款寻租和信贷员的内部操作风险, 使得贷款发放更加客观、公正。贷款的贷后管理在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中显得尤其重要, 所以信贷工厂事业部根据自身的客户类型、产品、风险敞口、保证方式等实施贷后监管, 随时跟踪贷款的安全性。

(三) 节约或增加了贷款花费成本

“信贷工厂”是标准化、流程化操作, 能进行批量化的生产, 可以实现规模效益, 降低单位贷款成本, 比如职员的薪酬不变, 但是每个月审批的贷款数量增加, 这样每笔贷款成本自然降低。而且从中国银行出台的《办法》中可以看出信贷工厂中信贷人员的配备精简, 在如今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 该模式大大降低了贷款花费的成本。

但另一方面, 在“客户筛选”这一生产软信息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花费成本。所以到底“信贷工厂”是增加还是节约贷款花费成本, 理论上并不能确定, 要在以后的实证分析中检验。

二、结论

对于“信贷工厂”模式的成本节约效益, 本文从理论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是“信贷工厂”模式可以缩短时间成本、降低不良贷款成本、可能降低也可能增加贷款花费成本。并且,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 能否降低不良贷款成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贷工厂”刚开始准确的、完整的软信息收集以及之后标准化审查过程中信用评定的可靠性, 只有保证软信息的准确性以及信用评定标准的客观性、准确性, 才能保证贷款安全的发放, 以此才能降低不良贷款成本。此外, 节约贷款时间成本也要取决于审批人员的效率。最后, 再回到本文开篇提出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到信贷工厂节约成本的效果”, 笔者认为“信贷工厂”模式能否降低贷款时间成本、不良贷款成本和贷款花费成本的关键取决于在“信贷工厂”工作的“工人们”的专业程度, 只有一支专业化的“钻石团队”才能让信贷工厂机制有效率地运行, 从而达到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放贷模式更加节约成本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孙伯灿, 宋安平, 马庆国.商业银行审贷委的信贷决策行为研究及其绩效评估[J].金融研究, 2003.

上一篇:遗传算法求解TSP下一篇:uC/OS-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