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分型

2024-07-17

中医体质分型(精选八篇)

中医体质分型 篇1

1从《内经》引出的《周易》五行体质分型

最早的有关中医体质分型的系统文字记载应是《黄帝内经·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天地之间, 六合之内, 不离于五, 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 而阴阳之人不与焉。”……“二十五人之形, 血气之所生, 别而以候, 从外知内……”“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 别其五色, 异其五形之人, 而二十五人具矣。”又将木、火、土、金、水各形之人, 比之角、徵、宫、商、羽五音, 每音又因得一行之气之偏、全即声之缓急分五阶, 而有五五二十五种变化。

中医五行理论萌芽于西周, 形成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在五行理论盛行之际, 亦为《内经》理论构建及形成期。因此在《内经》中广泛地运用了五行理论及其思维方法, 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自身、人体各系统结构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五行分类与八卦分类几乎同时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 受《周易》思想的影响, 《内经》中也随处可见天人合一的思想及脏腑与卦象的匹配。“易有太极, 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成八卦” (《周易·系辞传》) 八卦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伏羲八卦为先天之卦, 用以知天象、人象, 文王八卦为后天之卦, 用以卜人事、知变数, 是故占卜及事物的循行之法多以文王八卦立象。文王八卦中坎一、离九、震三、兑七为正四卦, 代表正北、南、东、西, 亦属正位的水、火、木、金, 而坤二、巽四、乾六、艮八分别为偏位, 代表西南、东南、西北、东北, 属偏位的土、木、金、土。以正为阳, 偏为阴, 火为至阳, 水为至阴“入水之物无不长, 入火之物无不消” (《儒门事亲·三消当从火断》) 。兑、乾为阳金、阴金;震、巽为阳木、阴木;艮、坤为两种阴土。以阳为实, 以阴为虚。声之缓急为“太、少” (“昔黄帝以缓急作五声……然后作立五行, 以正天时”《管子·五行》) “太”为阳, 为太过;“少”为阴, 为不及。是故金、木有太过与不及, 太过为实, 不及为虚。则病象应有阳火 (心实) 、阴水 (肾虚) 、阳金 (肺实) 、阴金 (肺虚) 、阳木 (肝实) 、阴木 (肝虚) 、阴土 (脾虚, 应较多) 之分。土不足、水常虚、火常旺, 均可导致阳金较少, 是故肺实之人应不多见。结合临床, 阳金 (肺实) 似只见于小儿 (可能与小儿为纯阳之体有关) ;临床脾虚之人确实较多, (脾阳大多与胃阳有关) ;“肾主虚, 无实也” (《小儿药证直诀》) 更印证了临床未见肾实, 符合“肾者主水, 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故五脏胜乃能泻” (《素问·上古天真论》) 之论;但临床除了有心实之证外, 尚有心气虚、心血虚、心阳虚等心虚证的称谓, 从五行本源来看, 火为运行的动力之源, 虚则一切运行无从谈起, 水为生命的起始之源, 实则无法酝酿万物, 盖因五脏学说本就是一个环合理论, 心虚之说其本质上应可归与肺、脾、肾等其他脏腑的虚证, 至于真正到了“心虚”、“肾实”也就已到了生命的尽头。

是故结合上述分型依据及《内经》描述, 笔者对人的体质分型分为7型 (两种阴土并作1型) , 因阳金少见不再分型, 故人的常见体质可分为6型。

阴金之人:白脸清瘦, 思维缜密细腻, 好忧患, 自尊心强, 重情义。因肺气不足, 卫表不固, 津亏血热, 常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亦容易出现皮肤过敏的表现。表现为肺气虚、特禀。

阴木之人:体貌特征苗条秀丽, 喜静懒言, 性情温和, 胆小怕事, 有情有义。因元气不足, 素体多虚, 易有眩晕。表现为瘀血、阴虚。

阳木之人:体貌特征形貌粗犷, 性情急躁, 耿直易怒, 喜食海味, 多居海边, 饮食偏咸。 多有内火, 易生痤疮, 疮疖。咸入血分而皮肤毛孔粗大偏黑, 易生黄疸。表现为湿热、气郁。

阴水之人:体貌特征好静专一, 有耐性, 足智多谋, 精神萎靡。多有脏寒, 寒积成邪, 易生胀满, 肿胀, 肾气独沉, 易并在腰股, 表现为腰膝酸软, 大便溏, 小便清长。表现为阳虚。

阳火之人:体貌特征性急耿直, 洞察敏锐, 大方热情, 皮肤腠理致密, 多呈红色, 有急功近利之嫌。爱食酸、腐之食。因病在脉, 易胸痹、中风, 患肢体筋脉拘急、麻木。表现为实热。

阴土之人:体貌特征性情温和, 忠厚, 有耐性, 结交广泛, 体型肥胖, 有晚年通达之象。多食杂而不劳, 并多患痿弱、逆厥与寒热。表现为痰湿。

2现今对中医体质的研究结果及引伸出的孕妇体质分型

目前对中医体质比较统一的解释是[1]:中医体质学说中的体质是指个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 它反映在生命过程的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方面, 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方面, 以及发病过程中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方面。

人的体质, 禀赋于父精母血, “以母为基, 以父为楯” (《灵枢·天年》) , 继《内经》之后, 后世医家从病理学的角度并结合临床辨证来对体质进行分类。《伤寒杂病论》将人划分为强人、赢人、盛人、瘦人、虚弱家、亡血家、汗家、酒家、淋家、湿家等类型, 从不同侧面描述了体质差异。明代张景岳从人体禀赋阴阳脏腑的强弱、饮食好恶、用药宜忌等, 将体质分为阳脏人、阴脏人、平脏人3类。清代章虚谷以人体阴阳的盛衰强弱, 将体质分为阳旺阴虚、阴阳俱盛、阴盛阳虚、阴阳两虚4种。近人陆晋生依据病邪的从化规律, 从病性的湿、燥、寒、热方面, 将体质分为湿热、燥热、寒湿、寒燥4种。现代中医领域无论理论还是临床, 也大都禀承明清以来的带有显著病理特点的分类。

现代研究者对体质类型的分类所采用的大多是一种融合了《内经》、明清时期的某些分类方法的综合性方法, 即采取的是以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变化为主的分类方法。现代临床对体质类型的分类研究, 在历代各医家对体质类型的阐述和分类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其典型代表是匡调元[2]从研究体质病理学角度的体质六分法以及王琦[3]的七分法后定为九分法) 。根据对王琦、匡调元、母国成、何裕民、秦德平、杨常青、赵志付、庞万敏、林齐鸣、和嘉芳等10位专家论著中对体质分类的表述, 有学者对目前临床体质类型的划分进行了归类[4], 发现常见的体质类型主要有:正常质 (阴阳平和质) 、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阳盛质、气虚质、气滞血瘀质、阴盛质、气血两虚质、湿热质、阴阳两虚质、血虚质、气滞质等14类。其中, 各种体质类型出现的频次分别是:正常质9次, 阴虚质10次, 阳虚质10次, 阴盛质4次, 阳盛质6次, 阴阳两虚质3次, 气虚质5次, 气郁质2次, 血虚质3次, 瘀血质8次, 气血两虚质4次, 痰湿质9次, 湿热质5次, 气滞血瘀质5次。由上述数据可知, 各体质类型在10位学者体质分型方法中出现频率达5次以上的有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阳盛质、瘀血质、痰湿质。

中医学素有“男女异同论”, 男女间的体质是存在差异的[3]。如《灵枢.五音五味》篇指出:妇人之生, 有余于气, 不足于血, 以其数脱血也”;宋代《妇人大全良方》强调:“妇人以血为基本”;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女子, 阴类也, 以血为主”;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主”。妊娠期明显地表现是月经停止来潮, 脏腑、经络的阴血下注冲任以养胎元, 可见“脏气本弱, 因妊重虚”是妊娠期的生理状态, 在孕期易出现“血感不足, 气易偏盛”的特点。因此我们增加了阴血虚体质, 事实上包含了气虚和血虚质。既继承了古、现代体质分型方法的临床应用性原则和以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变化为主的分类方法, 同时又兼顾了孕妇的特殊生理状态。基于“阴虚生内热”及“阳盛则热”, 我们把上述的阴虚质和阳盛质改称为虚热质和实热质。

综上所述, 将妊娠期的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体质分型相结合, 则孕妇的体质分为平衡状态 (平和型) , 偏颇状态 (偏实热型、偏痰湿型、偏虚热型、偏阴血虚型、偏阳虚型) 6种。

3五行体质分型与现今临床分型的契合之处

结合五行分型及社会调查的频次分型, 为我们的孕妇的体质分型找到了理论及事实依据, 现将孕妇的体质分型分述如下:

平和质:体形匀称健壮, 肤色润泽, 头发稠密光泽, 目光有神, 不易疲劳, 精力充沛, 耐受寒热, 适应能力较强。能适应怀孕的整个过程。是理想的适宜妊娠的体质。

偏实热质: (阳火之人, 阳盛质/实热质) 面红口渴, 烦热尿赤, 舌红苔黄糙, 脉细数或滑数。易患胎动不安、妊娠心烦, 妊娠眩晕, 乳汁自出, 产后痉症等。

偏虚热型 (阳木之人, 阴虚质/虚热质) :面色潮红, 盗汗少寐, 头晕耳鸣, 舌绛少津, 苔黄少苔, 脉细数或滑数。易患胎动不安、妊娠心烦、妊娠眩晕等。

偏阳虚型 (阴水之人, 阳虚质) :面白肢冷或少华, 气短懒言, 头晕眼花, 心悸自汗, 腰酸背痛, 小便清长, 大便稀溏。舌淡苔薄白, 脉沉紧或迟。易患胎动不安、妊娠水肿、妊娠腹痛、恶阻、缺乳等。

偏阴血虚型 (阴金和/阴木之人, 含气虚质和瘀血质) :面色苍白或萎黄, 肌肤不荣, 头昏眼花, 心悸少寐, 四肢麻木, 舌淡苔薄白或少苔, 脉细弱。易患妊娠心烦、妊娠眩晕、胎动不安、胎漏、缺乳等。

偏痰湿型 (阴土之人, 痰湿质) :出汗多而黏腻, 手足心潮湿多汗, 肢体酸困沉重, 胸闷纳呆, 大便不爽, 舌淡苔腻, 脉沉滑。易患妊娠消渴, 胎动不安等。

上述的分型, 即成为我们对孕妇的体质分型的基础和方法。将此体质分型方式运用于孕期保健中, 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 使孕妇更好地了解到自己的体质类型, 医生能更好地掌握孕妇的发病倾向, 辨体施治, 给予其正确的饮食药物, 体育锻炼, 心理咨询等建议辅导, 尽早纠正各类偏颇状态, 减少孕期及产后各类疾病的发病。这也是治未病理念在孕产妇管理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阮剑虹, 沈晓红, 高成璐, 等.浅谈中医体质学说.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10 (6) :18.

[2]匡调元.中医病理学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58.

[3]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5:29.

[4]王琦.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8 (4) :1.

中医内科疾病分型、治法及用药总结 篇2

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加减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加减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化裁 咳嗽

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加减 风热犯肺证--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 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加减

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证--清肺泄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泻白散加减 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加减 哮病 发作期

冷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 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 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 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加减

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生脉饮加减 缓解期

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喘证 实喘

风寒壅肺证--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表寒肺热证--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加减

痰浊阻肺证--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肺气郁痹证--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加减 虚喘

肺气虚耗证--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肾虚不纳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肺痈

初期--疏风散热,清肺化痰----银翘散加减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用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加减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加减 肺痨

肺阴亏损证--滋阴润肺----月华丸加减

虚火灼肺证--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气阴耗伤证--益气养阴----保真汤、参苓白术散加减 阴阳虚损证--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加减 肺胀

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汤加减 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加减 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加减

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加减 胁痛

肝郁气滞证--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加减 肝胆湿热证--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

瘀血阻络证--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加减 肝络失养证--养阴柔肝----一贯煎加减 阳黄

热重于湿证--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加减

湿重于热证--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加减 胆腑郁热证--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加减

疫毒炽盛证(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味 阴黄

寒湿阻遏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加减 脾虚血亏证--健脾温中,补养气血----黄芪建中汤加减 积聚 聚证

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食滞痰阻证--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 积证

气滞血阻证--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

瘀血内结证--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鳖甲煎丸合六君子汤加减 正虚瘀结证--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合化积丸加减 臌胀

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水湿困脾证--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加减

水热蕴结证--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 瘀结水留证--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加减

阳虚水盛证--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加减 阴虚水停证--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加减 头痛 外感头痛

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加减 风热头痛--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加减 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加减 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 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加减 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肾精亏虚--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加减 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加减 眩晕

肝阳上亢证--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加减 气血亏虚证--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加减 肾精不足证--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加减 痰湿中阻证--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瘀血阻窍证--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加减 中风 中经络

络脉空虚,风邪入中--养血祛风通络----大秦艽汤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滋养肝肾,潜阳熄风----杞菊地黄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中腑脏 阳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羊钩藤汤加减 阴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加减

脱证--回阳救阴,益气固脱,阴阳欲绝----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味 瘿病

气郁痰阻--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 痰结血瘀--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海藻玉壶汤

肝火旺盛--清肝泄火,消瘿散结----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 心肝阴虚--滋阴降火,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 疟疾

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加减 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 瘴疟

热瘴--解毒除瘴,清热保津----清瘴汤加减 冷瘴--解毒除瘴,芳化湿浊----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加减 胃痛

寒邪客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良附丸加味 饮食伤胃证--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 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所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脾胃湿热证--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 瘀血停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脾胃虚寒证--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 痞满 实痞

饮食内停证--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加减 痰湿中阻证--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汤加减 脾胃湿热证--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肝胃不和证--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虚痞

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汤加减----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加香橼 呕吐 实证

外邪犯胃证--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加减 食滞内停证--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加减

痰饮内阻证--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肝气犯胃证--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加减 虚证

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 胃阴不足证--麦门冬汤加减----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噎膈

痰气交阻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加减 瘀血内结证--滋阴养血,破血行瘀----通幽汤加减 津亏热结证--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加减 气虚阳微证--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合右归丸加减 呃逆

胃中寒冷证--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加减

胃火上逆证--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加竹茹、柿蒂 气机郁滞证--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加丁香、柿蒂 脾胃阳虚证--温补脾胃止呃----理中丸加吴茱萸、丁香 胃阴不足证--生津养胃止呃----益胃汤加枇杷叶、柿蒂 腹痛

寒邪内阻证--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湿热壅滞证--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加减 饮食积滞证--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加减 肝郁气滞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瘀血内停证--活血化瘀,和络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加减 泄泻

寒湿困脾证--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热伤脾证--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加减 食滞肠胃证--消食导滞----保和丸加减 肝气乘脾证--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加减

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加减 肾阳虚衰证--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加减 痢疾

湿热痢--清热导滞,调气行血--芍药汤加减

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加减 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阴虚痢--坚阴泄热,扶正止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加减 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连理汤加减 便秘 实秘

肠胃积热证--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加减 气机郁滞证--顺气导滞----六磨汤加减

阴寒积滞证--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加减 虚秘

脾肺气虚证--益气润肠----黄芪汤加减 血液亏虚证--养血润燥----润肠丸加减 阴津不足证--滋阴通便----增液汤加减 阳虚寒凝证--温阳通便----济川煎加减 郁证

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气郁化火证--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 痰气郁结证--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心神失养证--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 心脾两虚证--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 心肾阴虚证--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肝阴亏虚证--滋养肝肾----滋水清肝饮 血症 鼻衄

热邪犯肺证--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肝火上炎证--清肝胃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气血亏虚证--补气摄血----归脾汤 齿衄

胃火炽盛证--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咳血

燥热伤肺证--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肝火犯肺证--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阴虚肺热证--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吐血

胃热壅盛证----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肝火犯胃证--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气虚血溢证--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便血

肠道湿热证--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 气虚不摄证--益气摄血----归脾汤

脾胃虚寒证--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尿血

下焦热盛证--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肾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证--补脾摄血----归脾汤

肾气不固证--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紫斑

血热妄行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 阴盛火旺证--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 气不摄血证--补气摄血----归脾汤 饮证 痰饮

脾阳虚弱证--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饮留胃肠证--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悬饮

邪犯胸肺证--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加减

饮停胸胁证--泻肺祛饮----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加减或控涎丹 络气不和证--理气和络----香附旋复花汤加减 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加减 溢饮

--发表化饮--小青龙汤加减 支饮

寒饮伏肺证--宣肺化饮----小青龙汤加减 脾肾阳虚证--温脾补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消渴 上消

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中消

胃热炽盛证--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中气亏虚证--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 下消

肾阴亏虚证--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加减

阴阳两虚证--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加减 自汗盗汗

肺卫不固证--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营卫不和证--调和营卫----桂枝汤 心血不足证--补心养血----归脾汤 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邪热郁蒸证--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证--滋阴清热----清骨散 血虚发热证--益气养血----归脾汤

气虚发热证--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阳虚发热证--温补阳气,引火归元----金匮肾气丸 气郁发热证--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栀逍遥散 湿郁发热证--利湿清热----三仁汤 血瘀发热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厥证 气厥

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五磨饮子

虚证--补气,回阳,醒神----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 血厥

实证--开窍,活血,顺气,降逆----清开灵注射液、通瘀煎 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痰厥

--行气豁痰----导痰汤 虚劳 气虚

肺气虚证--补益肺气----补肺汤 心气虚证--益气养心----七福饮 脾气虚证--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 肾气虚证--益气补肾----大补元煎 血虚

心血虚证--养血宁心----养心汤 肝血虚--补血养肝----四物汤 阴虚

肺阴虚证--养阴润肺----沙参麦冬汤 心阴虚证--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 脾胃阴虚证--养阴和胃----益胃汤 肝阴虚证--滋养肝阴----补肝汤 肾阴虚证--滋补肾阴----左归丸 阳虚

心阳虚证--益气温阳----保元汤 脾阳虚证--温中健脾----附子理中汤 肾阳虚证--温补肾阳----右归丸 肥胖

胃热滞脾--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小承气汤合保和丸加减 痰湿内盛--燥湿化痰,理气消痞----导痰汤加减

脾虚不运--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利水化饮----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 水肿 阳水

风水相搏证--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湿毒侵淫证--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水湿浸渍证--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阴水

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

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淋证 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加减 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苇散加减 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加减 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加减 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加减 癃闭

膀胱湿热证--清利湿热,通利小便----八正散加减 肺热壅盛证--清泻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加减 肝郁气滞证--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加减 尿道阻塞证--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加减。脾气不升证--升清降浊,化气行水----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加减 肾阳衰惫证--温补肾阳,化气利水----济生肾气丸加减 阳痿

命门火衰证--温肾壮阳----赞育丸加减 心脾亏虚证--补益心脾----归脾汤加减 肝郁不舒证--疏肝解郁----逍遥散加减 惊恐伤肾证--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加减 湿热下注证--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加减 遗精

君相火旺证--清心泄肝----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加减 湿热下注证--清热利湿----程氏萆薢分清饮加减 劳伤心脾证--调补心脾,益气摄精----妙香散加减 肾气不固证--补肾固精----金锁固精丸加减 心悸

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平补镇心丹加减 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加减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加减,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 胸痹

心血瘀阻证--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加减 气滞心胸证--疏调气机,和血舒脉----柴胡疏肝散加减

痰浊闭阻证--通阳泄浊,豁痰宣痹----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阴寒凝心证--辛温散寒,振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散 心气不足证--益气通脉,鼓动心阳----生脉散合保元汤加减 心肾阴虚证--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加减复脉汤 心阳虚衰证--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 不寐

肝火扰心证--疏肝泻热,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味 痰热扰心证--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味 心脾两虚证--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加减

心肾不交证--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心胆气虚证--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癫狂

痰气郁结证--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心脾两虚证--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送服越鞠丸 痰火扰神证--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加减 痰结血瘀证--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

心肾失调证--育阴潜阳,交通心肾----黄连阿胶汤合琥珀养心丹 痫病

风痰闭窍证--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痰火扰神证--清热泻火,化痰开窍----当归龙荟丸合涤痰汤 瘀阻脑络证--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加减 心脾两虚证--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天王补心丹 肝肾阴虚证--滋补肝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加味 痴呆

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加减 脾肾两虚--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 痰浊蒙窍--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加减 瘀血内阻--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痹证 风寒湿痹

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加减 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加减 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加减 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 痰瘀痹阻证--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加减 肝肾两虚证--培补肝肾,舒筋止痛----补血荣筋丸加减 痉证

邪壅经络证--祛风散寒,燥湿和营----羌活胜湿汤加减 肝经热盛证--清肝潜阳,熄风镇痉----羚角钩藤汤加减

阳明热盛证--清泄胃热,存阴增液止痉----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加减 心营热盛证--清心透营,开窍止痉----清营汤加减 痰浊阻滞证--祛风豁痰开窍,熄风镇痉----祛风导痰汤加减 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熄风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加减 痿证

肺热津伤证--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加减 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四妙丸合加味二妙散 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肝肾亏损证--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为主方

脉络瘀阻证--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颤证

风阳内动证--镇肝熄风,舒筋止颤----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加减 痰热风动证--清热化痰,平肝熄风----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气血亏虚证--益气养血,濡养筋脉----人参养荣汤加减

髓海不足证--益肾填精补髓,育阴熄风----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加减 阳气虚衰证--补肾助阳,温煦筋脉----真武汤加味 腰痛

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加味 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加味 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身痛逐瘀汤加减 肾虚腰痛

中医体质分型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在该院体检中发现的966例老年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54名,女性患者612名,年龄60~78岁,平均(68.8±10.4)岁。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脂肪肝超声诊断标准》(2006年2月),中医体质判定标准采用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行业标准《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由有经验的老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的方法进行中医体质判定。

1.2 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脂肪肝患者的体质类型,同时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 g)、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体质类型构成情况

该次研究的966例老年脂肪肝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54例,占36.65%,女性患者612例,占63.35%;体质类型主要以痰湿质321例、气虚质187例、湿热质156例较为常见,分别占33.23%、19.36%、16.15%,以平和质最为少见,仅占4.76%;不同体质分型间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同体质患者的生化指标分析

ALT最高的患者分别为湿热质(50.02±5.32)U/L及痰湿质(36.21±2.34)U/L,与其它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最高的患者分别为湿热质(39.87±4.28)U/L及痰湿质(33.21±3.68)U/L,与其它各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最高的患者为痰湿质(3.35±0.67)mmol/L,与其它各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患者之间的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医主要体现的理念是“治未病”。有中医研究认为,人体体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在于脏腑阴阳气血偏颇和机能代谢活动相异,人体不同的体质容易导致不同的疾病[3]。如:《灵枢·五变》篇指出:“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痒;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4]”。人体的健康与否,个体的体质因素不容忽视,体质的失调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同时因为体质的差异,疾病的发生及治疗的方式也各不相同,若能及时调理偏颇体质,可预防体质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5]。该次研究的966例老年脂肪肝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以痰湿质321例、气虚质187例、湿热质156例较为常见,分别占33.23%、19.36%、16.15%,以平和质最为少见,仅占4.76%;不同体质分型间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何秀玲等[6]的研究发现老年人脂肪肝患者中医体质以痰湿质最多,321例,占33.58%;其次为气虚质,189例,占19.77%,排名第三位的为湿热质,155例,占16.21%。排名最后的为平和质,42例,占4.4%,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老年人脂肪肝的发病与中医体质存在相关性,痰湿质、气虚质是引起老年人脂肪肝的主要病理体质。这与有研究认为痰湿质与气虚质是脂肪肝的主要病理体质相一致[7,8]。该次研究还发现,ALT最高的患者分别为湿热质及痰湿质,AST最高的患者分别为湿热质及痰湿质,TG最高的患者为痰湿质,说明湿热质及痰湿质的脂肪肝患者的肝脏损害程度较严重,在以后脂肪肝的预防及治疗过程中,对这两种体质的患者尤为需要引起医生的注意。总之,老年脂肪肝患者具有明显的体质分布特点以及生化指标部分特点,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

摘要:目的 从中医方面探讨脂肪肝患者的体质分本特点以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分布特点,以期更好的预防及治疗脂肪肝。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1—12月在该院体检中发现的966例老年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脂肪肝患者的体质类型,同时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结果 该次研究的966例老年脂肪肝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54例,占36.65%,女性患者612例,占63.35%;体质类型主要以痰湿质321例、气虚质187例、湿热质156例较为常见,分别占33.23%、19.36%、16.15%,以平和质最为少见,仅占4.76%;不同体质分型间男女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最高的患者分别为湿热质(50.02±5.32)U/L及痰湿质(36.21±2.34)U/L,与其它各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最高的患者分别为湿热质(39.87±4.28)U/L及痰湿质(33.21±3.68)U/L,与其它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最高的患者为痰湿质(3.35±0.67)mmol/L,与其它各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患者之间的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脂肪肝患者具有明显的体质分布特点以及生化指标分布特点,需要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

关键词:脂肪肝,老年患者,体质类型,生化指标比较

参考文献

[1]吴维曜,唐小儒,李晓龙.中药降酶汤加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慢性脂肪肝、酒精肝的临床疗效[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7):35-41.

[2]赵笔辉,王金瑜,高国生.脂肪肝患者血脂、肝功能指标的变化[J].检验医学,2016,31(5):392-393.

[3]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3):275-278.

[4]尹纯林,杨文奇,孟翔凌.脂质异常与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关系[J].安徽医药,2010,14(7):801-802.

[5]刘玉凤,谢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进展[J].中国肝肺病杂志:电子版,2016,8(1):26-28.

[6]何秀玲,郝伟荣,张瑞,等.956例老年人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四川中医,2015,33(1):76-78.

[7]董艳敏,陈亚楠,李美锋,等.五味子乙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治疗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3):349-351.

中医体质分型 篇4

关键词:BMI分型,体质特征,比较,大学生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我校2011年度2813名大新学生(男生1824人,女生989人,平均年龄19.20)为研究样本,其体质测试成绩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调研。通过对网上中文期刊进行检索,了解研究现状。(2)测试法。依据2011年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所确定的测试指标和方法,运用常州吉豪测试仪器进行测试。身体形态采用身高与体重两个指标,身体机能采用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身体素质采用握力体重指数(握力/体重)、立定跳远、1000m(男)/800m(女)三个指标。(3)数理统计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于2002年6月通过“中国人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WGOC)”的讨论,把大学生BMI的标准界定为:BMI<18.5为体重偏轻,18.5≤BMI<24为体重正常,24≤BMI<28为超重,28≤BMI为肥胖。根据研究需要,本文将男、女大学生分为体重偏轻、正常、超重、肥胖四个组别,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所调查学生BMI总体分布特征的统计分析。

男生与女生的BMI直方图与正态分布图显示(见图1与图2):男生BMI的分布范围介于14.40~41.28,频数呈“左峰右尾”型,峰值出现在21左右,女生BMI的分布范围介于15.00~32.4,峰值也出现在21左右,表明本研究中大学男生女生的BMI相对集中,基本分布正常,总体上处于正常范围,但从表1看出男大学生超重和肥胖的人数共有226人(12.4%),在人数和比例上明显高于女生超重与肥胖(71人,7.2%),在偏轻组,女生在人数和比例上明显高于男生。这说明由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体重偏轻的学生,以及部分超重或肥胖的学生,这要引起重视。

2.2 不同BMI分型间身体形态特征的比较与分析。

身体形态是指人体外部与内部的形状特征,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6]。身高、体重是评价学生身体的匀称程度,间接反映学生的营养状况,引导学生关注自己身体形态和肥胖状况的重要指标[1]。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22岁汉族学生中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肥胖将会成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在不同BMI分型中,男大学生体重偏轻组身高平均值为1.74m,体重超重组身高平均值最低为1.73m;女大学生体重偏轻组身高平均值最高为1.61m,体重超重组身高平均值为最为1.58m,男、女大学生各组间体重都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中得出:体重偏轻的男、女大学生多为瘦长体型,体重超重与肥胖的男大学生多为粗壮体型,体重超重的女大学生多为丰满体型。

2.3 握力与握力体重指数的比较与分析。

握力是用于反映力量素质的指标之一,握力体重指数=(握力/身高*100)是反映人体相对力量素质的指标之一。在男、女大学生BMI不同分型中,肥胖组握力平均值最大,体重偏轻组握力平均值最小,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偏轻组,表明握力大小与体重相关,随着体重的增大,握力有增大的趋势。这可能是因为:力量素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去脂体重的含量,肥胖、超重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具有明显的影响,在身高相似的情况下,肥胖、超重的体重明显高于体重偏轻与正常组,这说明肥胖、超重学生在单位身高上具有更大的体重,虽然他们的体脂百分比高,但不一定去脂体重就比体重偏轻与正常组学生低,所以他们的握力水平就高于其它两个组别[1]。而男、女大学生不同BMI分型的握力体重指数则正好与之相反,肥胖组<超重<正常组<偏轻组,即随着体重的增大,握力体重指数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通过对男、女大学生不同BMI分型握力、握力体重指数Q检验的结果得知:在握力指标上,男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各分型都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女大学生在偏轻与正常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在超重与肥胖组有现在性差异(P<0.05),在其它两组间都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握力体重指数上,男、女大学生各分型间都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这表明:男、女大学生超重与肥胖组的握力在绝对肌肉力量上要好于体重正常与偏轻组,但在相对肌肉力量上,超重与肥胖组的男、女大学生的要低于正常与偏轻组。

不同BMI分型间耐力素质的比较与分析: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6]。大学的1000m(男)、800m(女)既测试有氧耐力,也测试无氧耐力的水平,耐力是衡量人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劳动工作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是从事各项运动必不可少的一种运动素质[1],因此测试耐力水平对于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统计表明:男大学生4个BMI分型中的1000m平均成绩体重正常组最高,肥胖组最低,正常组>偏轻组>超重组>肥胖组;女大学4个BMI分型的800m平均成绩体重偏轻组最高,超重组最低。对男、女大学生不同BMI分型的耐力素质Q检验结果得知:男大学生4个BMI分型中1000m成绩间都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女大学生耐力素质除体重偏轻与正常组不存在着显著差异外(P>0.05),其它三个分型间都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超重组和肥胖组的大学生耐力素质明显低于正常组和体重偏轻组的大学生。这就导致BMI指数越大,即肥胖越严重,耐力水平也越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中医体质分型 篇5

1 研究背景

1.1 体质学说用于治疗干预HBV携带者的必然趋势

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7]。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 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心理及病理特点, 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 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目前, 中西医对于HBV携带者的治疗都颇感棘手, 以中医体质理论为基础对HBV携带者进行分型辨治、预防疾病发展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新焦点。

1.2 关注HBV携带者心理状况的临床必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逐渐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 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的作用。由于人们对HBV感染缺乏全面认识, 且目前还无彻底治愈的特效疗法, 使HBV携带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影响疾病的预后发展。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研究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全面的调查分析, 大量研究证实:HBV携带者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8]。

1.3 HBV携带者体质分型与心理状况相关性研究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外虽有部分研究者指出将运用中医体质理论进行分型辨治与心理评估和干预相结合的必要性, 以便科学有效地开展乙肝病的防治[9], 但这一新研究切入点尚无人问津, 有待系统、全面的研究开展。

2 研究现状

2.1 HBV携带者与体质分型的相关性研究现状

2.1.1 体质分型与HBV携带者的相关性。

体质决定了机体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表现形式、预后转归和治疗反应等, 以其“体质可分”、“体病相关”、“体质可调”, 为从中医体质角度探讨HBV携带者的早期干预提供可能。早在1990年上海第6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乙肝防治方案中, 中医方案已明确乙肝具有“伏邪”的特征, HBV携带者人群的发病特点符合“伏邪”发病之特点。研究显示, HBV携带者从脾气亏虚、肝气郁结到湿热中阻再到肝肾阴虚, 肝组织病理损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10];所谓“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素体体质是HBV携带者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 而HBV感染的长期携带仅是其发病的外在条件。故把握HBV携带者的体质就是把握疾病发展的根本[11]。

2.1.2 体质分型于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1) 体质分型对HBV携带者的病因病机的补充与完善。近年来, 已有诸多学者认识到体质在疾病发病中的关键作用而提出各自的体质学说。认为人体能否感染HBV以及感染后趋向如何, 也与内在的体质因素密不可分[12]。荀运浩等[13]认为阴虚和痰湿质人群感染HBV后易发展为CHB, 平和质人群则易呈自限性经过;对于已感染HBV的人群而言, 湿热质者较易或较早发生肝组织炎症而导致疾病进展[14]。 (2) 辨体论治增强疗效。研究者根据肝病患者体质的不同, 从整体着眼,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改善人体HBV感染状态, 以扶正祛邪为治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以体质为出发点, 以温肾通阳法、活血化淤法、疏肝理气法等法则, 根据各自经验用药达到调理体质甚至是强势扭转体质的目标[15~17]。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引入中医体质学说解决“无证可辨”的困局, 并结合现代医学认识, 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制定出“扶正祛邪”的基本治疗原则, 初步确立以补肾为主, 辅以健脾、清热、利湿、活血等治法, 疗效甚佳[18]。 (3) 指导和完善HBV携带者的“治未病”理念。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 改善病理体质是预防亚健康的最佳选择, 通过体质的调整、优化, 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 防止其向疾病的转化。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气虚质和阴虚质慢性HBV感染者可能容易出现进展性肝纤维化[19], 通过用药治疗使患者趋向于平和质, 即阴阳平衡, 从而达到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为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还可以推动中医“治未病”的进程[20]。

2.2 心理评估对于HBV携带者相关性的研究现状

2.2.1 中西医对于HBV携带者心理评估重要性的认识。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 喜条达”、“怒伤肝”、“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 皆必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 始能调畅而不病”, 肝主情志, 肝郁则失于疏泻, 愉悦则肝气条达。HBV携带者的情绪障碍属肝气郁结, 气机失于条达, 或气滞血淤, 总属肝郁范畴[21]。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 长期的怀疑、忧虑、抑郁可通过下丘脑-神经途径和下丘脑-垂体途径[22]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使血液中皮质类固醇的浓度和血管紧张素Ⅱ升高[23]。血管紧张素Ⅱ升高, 可使肝血流量减少, 进而影响患者肝功能的正常生理代谢, 甚至病变。所以在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下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抑制机体对HBV的清除, 从而加重病情, 病情加重又可产生多种心理反应, 形成恶性循环[24]。乙肝病毒携带者社会心理负荷过重, 是导致慢性乙肝的发病和病程迁延的诱因之一[25]。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运用中医心理学干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医心理学干预, 使用祝由法和 (或) 情志疗法, 结果证实有中医心理学干预的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或P<0.01) , 说明通过中医心理学干预, 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提高其治疗信心, 改善患者不合理的心理认知, 融洽医患关系[26]。

2.2.2 HBV携带者常见心理特点。

研究者通过对HBV携带者应用SCL-90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 、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 、汉密顿抑郁量表 (HASD) 和医学应用问卷 (MCMQ) 、焦虑自评量表 (SAS) 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常见心理状况如下: (1) 焦虑、忧郁:慢性HBV携带者心理健康明显差于健康人群, 其与住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相当, 以抑郁、焦虑为主要表现[27];91%的HBV携带者患者对乙肝的病因、病理、传播途径、治疗、预后都缺乏认识, 当就诊者得知自己携带HBV时, 内心感到十分焦虑、忧郁[28]。 (2) 恐惧:研究调查发现:90%以上的患者在获知自己为HBV携带者之前, 均无症状或症状极轻微。一旦得知自己为HBV携带者后感到不知所措, 产生恐慌的情绪, 其症状愈加典型明显。而恐慌情绪与这些症状常互为因果, 亦是导致HBV携带者急于求医及胡乱求医购药的重要原因[29]。 (3) 孤独、自卑、无助:目前社会大众对乙肝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缺乏正确的认知, 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有恐惧, 因而过分隔离, 甚至歧视患者, 致使患者从思想上自卑、自悲。部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担心病毒传染给他人, 从而故意疏远, 背负心理负担, 人际关系受阻, 促使自卑心理加重[30]。有研究表明, HBV携带者患自卑、孤独心理障碍者高达74%, 居心理问题首位[31]。 (4) 偏执:进行调查指出, HBsAg阳性患者SCL-90的因子偏执高于国内常模, 有显著性差异[32]。更令人担忧的是, HBV携带者偏执症状较住院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更加突出, 值得人们关注。当HBV携带者患上偏执强迫症时, 常见不听任何劝解而过度关心自己的病情[33]。 (5) 敏感多疑:研究表明, 部分HBV携带者自被发现病情后, 感情脆弱化, 心胸狭窄化, 较前敏感多疑[31]。HBV携带者患者人际敏感与我国常模比较有明显的差异 (P<0.01) [32]。 (6) 无所谓或放纵态度:部分患者对HBV慢性携带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不注意劳逸结合, 公共卫生意识较差, 不讲究合理的饮食, 不定期检查肝功能;而部分人则因经较长时间的治疗而HBV慢性携带未见治愈, 便对治疗失去信心, 产生了放纵心理, 放弃了一切注意事项, 随心所欲, 不计后果, 不负责任, 最终使病情恶化[34]。

3 HBV携带者体质分型与心理状况相关性研究的意义

3.1 HBV携带者体质分型与心理状况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目前部分研究者研究发现:HBV携带者中气虚质、气郁质为主要的体质类型, 究其原因, 可能与生活压力和患病后的心理压力相关[35]。气郁体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表现的体质状态[36]。HBV携带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因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因此遗传因素加之情志失调是HBV携带者气郁体质形成的主要原因。气郁质HBV携带者多表现为邪伏肝体, 肝失疏泄, 气机紊乱, 气血运行不畅, 正气不能祛邪达表, 邪气外出无路, 造成乙肝病毒之邪长期潜伏体内, 成为无症状携带者。王志强等对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和病变趋势做了重点讨论[37]。

HBV携带者人群体质类型较为复杂, 60%为复合体质, 44%为2种或2种以上偏颇体质的复合。而体质是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 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和先天关系十分密切[36]。体质和心理状态有密切的联系性, 而心理应激会影响慢性HBV携带者的体质[38]。

3.2 HBV携带者体质分型与心理状况相关性研究开展的必然性

大骨节病中医辨证分型的探讨 篇6

西医对症治疗大骨节病能够取得一定的疗效, 但在大骨节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未取得突破之前, 现代医学将无法在大骨节病的防治上取得重大进展。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三因治宜等特点对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病情复杂、病程漫长、地域特点明显的大骨节病的防治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论证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大骨节病例802例来源于2007年9月~2009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在阿坝州壤塘县收集的大骨病患者信息。在802例患者中, 男400例, 女402例;大骨节患者早期410例, Ⅰ度大骨节患者180例, Ⅱ度患者200例, Ⅲ度12例。本病未见明显家族遗传史, 与生活习惯有一定联系, 如喝砖茶导致大骨节病和氟骨症并发, 吃青稞食品导致稀有元素缺乏。

1.2 诊断标准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参照照国家标准GB16003-1995标准[4]。

1.3 纳入标准

符合国家诊断标准, 患者签署参加大骨节病研究知情同意书;年龄在7~65岁;在前期建立的大骨节病资源库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患者;同时参加其他基础或临床试验可能影响该实验者;或研究者认为不宜参加本试验者;过敏体质者。

1.5 临床调查及统计学方法

参照DME (Design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DME) 要求, 制订了大骨节病辨证研究CRF表, 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制订了大骨节病中医辨证证候量化表, 定性记分辨证因子有为1分, 无记0分。采用SPSS 13.0对证候进行主要成分分析及症候频数处理。

2 结果

根据各证候因子出现频数, 统计发现, 成年人即Ⅰ度﹑Ⅱ度﹑Ⅲ度患者, 局部以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僵硬变形、关节畸形、关节漫肿日久、痛处不红、手足不温、肢体困重、漫肿日久、痛昼轻夜重、得热痛减、疼痛处固定、关节痛如锥刺或者关节隐隐作痛、全身证候主要是面色晦暗或面黄无华、口干不欲饮、肢体困重、手足不温、盗汗、耳鸣、腰膝酸软、形瘦骨立、畏寒怕冷、小便清长、苔白腻、唇舌紫暗、脉浮紧及沉紧, 脉细涩或细滑为主要表现, 女性有月经色淡, 伴瘀血块。其他证候因子出现频数小于5%。

主要成分分析 (成分因子分析factor) F1包括:痛昼轻夜重、屈伸不利、关节隐隐作痛、苔白腻、肢体困重、唇舌紫暗、苔薄白面黄无华、耳鸣、脉浮紧或沉紧、紧僵硬变形、脉细数、盗汗、畏寒怕冷、口干不欲饮、小便清长、少苔。主要成分F2包括:关节疼痛、痛处不红、疼痛固定、得热痛减、腰膝酸软、关节漫肿日久、舌淡红、手足不温、关节痛如锥刺、关节畸形、脉细。从上面结果分析, F1证的症候群证候因子主要体现了气虚血瘀, 寒湿阻络, F2证的症候群体现痰瘀互结、寒湿阻络。所以统计结果总的体现为寒湿、瘀血、痰瘀三方面的证候因子。

笔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统计结果, 组织了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医骨伤以及相关学科的专家、教授, 结合临床实践, 提出大骨节病的中医辨证的主要证型:气滞血瘀;寒湿阻络;痰瘀互结。

3 小结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 也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 在其理论体系和医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辨证, 就是将四诊 (望、闻、问、切) 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资料, 通过分析、综合, 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 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 也叫证候。是对疾病过程中机体病理生理变化某一阶段的综合表现和概括, 如病位、病因、病性及病势等, 是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情况的综合, 反映的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5,6,7,8]。证是立法遣方用药的依据, 法随证立, 方依法制。论治之时, 皆据证议法、处方、用药, 着眼点全在于证候。因此, 了解中医学证候的来龙去脉, 掌握其辨析要领和鉴别规律, 具有很大的实践价值, 是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环节之一。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凡例》云:“医道在乎识证、立法、用方, 此为三大关键, 一有草率, 不堪司命。然三者之中, 识证尤为紧要。”

中医学对大骨节的认识, 早有明末《安泽县志》中就有对大骨节病的记载, 本病属中医学“骨痹”、“骨痿”的范畴。加强中医药对该病中医辨证规范化, 不仅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而且能够为解除病区患者的病痛、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 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本实验将流行病学调查 (DME) 引进大骨节病中医证候研究。分析大骨节人群中医证候分布的一般规律, 为大骨节病证候辨证提供更加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持。同时, 排除疾病影响, 探索证候固有症状特点, 为证候标准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从而提高辨证水平, 促进中医药治疗大骨节病的疗效。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 建立大骨节病证候的资料库, 旨在能对大骨节病“证”的研究有所突破, 并且通过大骨节人群证候的大规模、多层次流行病学调查为中医临床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参考文献

[1]郭雄.我国大骨节病发病机制研究与展望[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7, 26 (6) :594-595.

[2]郑云太.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3) :136.

[3]沙德华, 靳萍.大骨节病临床治疗与预防[J].中外医疗, 2009, 28 (15) :12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大骨节病诊断标准[S].GB16003-1995.

[5]郑筱萸.中药新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16.

[6]梁昊.穴位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近况[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 :16-18.

[7]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8.

中医体质分型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纳入我院骨科门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参与临床观察。纳入标准: (1)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者 (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的诊断标准) ; (2) 年龄40~75岁; (3) 知情同意, 自愿受试。排除病例标准: (1) 化脓性膝关节炎、膝关节结核、肿瘤等; (2) 膝关节骨折; (3)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4)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交叉韧带损伤; (5)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或血肿; (6) 类风湿性关节炎。

1.2 观察方法

辨证分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通过医师临床辨证分为三型:肾虚髓亏、阳虚寒凝、瘀血阻滞。体质分类: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2009年4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采取量表问卷调查, 分为九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电脑,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体质分类:平和体质 (频数为3次, 占总数5.0%) ;气虚体质 (频数为4次, 占总数的6.7%) ;阳虚体质 (频数为12次, 占总数的20.0%) ;阴虚体质 (频数为3次, 占总数的5.0%) ;痰湿体质 (频数为19次, 占总数的31.7%) ;气郁体质 (频数为4次, 占总数的6.7%) ;瘀血体质 (频数为11次, 占总数的18.3%) ;湿热体质 (频数为3次, 占总数的5.0%) ;特异体质 (频数为1次, 占总数的1.7%) 。

[n (%) ]

注:χ2=29.37, P<0.025。

辨证分型:肾虚髓亏 (频数为11, 占18.3%) ;阳虚寒凝 (频数为28, 占46.7%) ;瘀血阻滞 (频数为21, 占35.0%) 。

对资料进行双向无序分类资料的关联性检验:χ2=29.37, P<0.025, 两种分类方法有一定关联性。

3 讨论

通过我们的观察研究, 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排前三位的体质类型为:痰湿体质 (频数为19次, 占总数的31.7%) 、阳虚体质 (频数为12次, 占总数的20.0%) 、瘀血体质 (频数为11次, 占总数的18.3%) , 说明痰湿体质、阳虚体质、瘀血体质是影响膝骨性关节炎发病的重要因素, 而痰湿体质者多肥胖, 这与相关体重指数和膝骨性关节炎发病高度相关的研究相契合[5]。对资料进行双向无序分类资料的关联性检验:χ2=29.37, P<0.025, 辨证分型和体质分类方法在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中有一定关联性。这一研究结果在公共卫生领域有重要意义, 在疾病未发期, 通过进一步大样本的调查研究, 明确人群中痰湿、阳虚、瘀血体质的数量, 对其进行科普宣传, 根据王琦教授的体质可调论[6], 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通过饮食调节、功能锻炼、心理调整等改变高发人群的体质, 将可能有效降低KOA的发病率。

在疾病已发期, 辨证与辨体质相结合, 掌握每一个患者的体质类型及证型, 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促进疾病好转。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情况下, 结合如中药、敷贴、针刺、艾灸等治疗方法, 关键在于调整患者体质, 使治疗能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7]。痰湿质膝骨性关节炎: (1) 体质特征:关节肿胀疼痛, 形体肥胖, 面色淡黄而黯, 多脂, 痰多, 胸闷身重, 肢体不爽, 苔多滑腻, 脉滑, 或弦滑; (2) 调体法则:健脾利湿, 化痰泄浊; (3) 调体要点:配用温化通阳, 细察痰瘀互夹, 少用甘润之品, 日常饮食宜少食肥甘甜腻食物, 代表方剂为蒿芩清胆汤。阳虚质膝骨性关节炎: (1) 体质特征:膝部酸痛或隐痛, 腰膝酸软, 畏寒肢冷, 性格多沉静而内向, 精神萎靡, 面色白或黧黑, 大便多溏, 小便清长, 舌淡胖或有齿印、苔薄白, 脉沉弱; (2) 调体法则:补肾温阳, 益火之源; (3) 调体要点:温阳佐以养阴, 温阳兼顾脾胃, 代表方剂为右归丸加减。血瘀质膝骨性关节炎: (1) 体质特征:膝关节胀痛或刺痛, 固定不移, 以瘦人居多, 面色常黯, 肌肤甲错或瘀斑, 舌质多黯, 或有瘀点, 脉细或涩; (2) 调体法则:活血祛瘀, 疏利通络; (3) 调体要点:养阴以活血, 调气以化瘀, 代表方剂为活血化瘀汤加减。

了解患者的体质, 可在未病前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以延缓甚至避免发病;既病之后, 针对体质的偏差, 先安未受邪之地, 防止疾病转变, 治疗中重视祛除病邪, 及时调整人体脏腑机能的失调, 防患于未然, 康复阶段, 继续改善患者体质, 以期阴平阳秘, 内环境平衡[8]。注意这些问题, 对提高临床疗效无疑是十分有益的。将中医辨证论治和体质分类相结合贯穿于膝骨性关节炎的预防和治疗中, 形成一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治疗体系, 将为防治本病的发生、发展提供更科学的方法。

摘要:目的:统计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体质分类及与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 (KOA) 患者60例, 对其进行辨证分型, 同时引入王琦教授的体质九分法, 通过《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诊断为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体质分类, 确定具有高度发病倾向的体质类型。结果与结论:阳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患者易罹患膝骨性关节炎。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体质分类,辨证分型

参考文献

[1]胥少汀, 葛宝丰, 徐印坎.实用老年医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44-48.

[2]李奎, 胡普权, 丘卫红, 等.物理治疗和预防教育并用与单纯物理疗法对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4) :32-33.

[3]韦以宗.现代中医骨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4:927-934.

[4]王伟凡, 宫慧萍.中医体质学与“治未病”的关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4) :108-110.

[5]史冬泉, 戴进.体质指数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 (3) :299-300.

[6]王琦.中医体质三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1 (10) :653-655.

[7]彭宇, 袁长深.中医外法治疗疗膝骨性关节炎近况[J].现代中医药, 2008, 28 (2) :58.

中医体质分型 篇8

1 诊断标准和辩证分析标准

(1) 临床诊断标准:选择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以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 (2006年上海会议) 》, 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为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将慢性胃炎患者划分为:胃阴不足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和脾胃气虚证几种类型。

2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法

(1) 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胃阴不足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脉细数, 少苔, 舌质偏红, 口干喜冷饮, 灼热不适以及胃脘隐痛等, 该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以滋阴养胃为主, 宜选用益胃汤加减进行治疗, 具体药方为:甘草6g, 生地15g, 山楂15g, 玉竹15g, 黄连6g, 麦冬15g, 枳壳10g, 白芍15g, 石斛15g, 沙参15g。 (2)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脉滑数、舌苔黄腻、大便不爽、口腻口苦、嘈杂嗳气、胃脘满闷不适或胀痛, 该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以理气和胃、化湿清热为主, 宜选用芩连平胃散加味进行治疗, 具体药方为:半夏10g, 薏苡仁20g, 厚朴15g, 蒲公英30g, 陈皮12g, 石菖蒲10g, 黄连10g, 茯苓15g, 霍香12g, 黄芩12g, 苍术15g。 (3) 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得矢气则舒、频频暖气、脘痛连胁、脉弦、舌苔薄白、攻撑作痛以及胃脘胀满, 该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以和胃止痛、舒肝理气为主, 宜选用加味四逆散进行治疗, 具体药方为:延胡索15g、木香10g、白芍20g、陈皮10g、香附12g、甘草6g、旋覆花12g、川楝子10g、佛手10g、枳壳12g、柴胡10g。 (4) 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白、便溏、神疲乏力、纳呆、喜暖喜按、胃脘隐痛且食后加重, 该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以和胃、益气健脾为主, 宜选用砂六君子汤加味进行治疗, 具体药方为:半夏10g, 当归10g, 炙甘草9g, 茯苓15g, 木香10g, 黄芪20g, 白术15g, 砂仁6g, 陈皮10g, 党参20g。

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二版) 》的有关标准, 对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评定: (1) 无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和发生病变的胃黏膜未见任何改善, 甚至有所加重; (2) 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胃黏膜病变范围减小2/3; (3) 显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胃黏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 (4) 治愈:指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病变胃黏膜完全恢复正常。

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病例总数×100%。

4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效果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该疾病的胃镜检出率约为80%~90%。病理学检查结果是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诊断依据, 指的是胃黏膜发生的萎缩性病变或慢性炎症, 该疾病的诱发原因较为复杂, 但通常包括免疫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以及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等。慢性胃炎患者通常没有十分典型的临床症状,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胃部灼热感、反酸、嗳气、恶心、食欲衰退、上腹部胀满或疼痛等等。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 中医学将慢性胃炎归属为“胃痞”“胃脘痛”范畴。中医学理论认为, 禀赋不足、感受邪气、情志因素和饮食因素等是导致患者发生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1]。

慢性胃炎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 是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下, 从整体观念的基本理论出发, 根据患者的胃镜下微观检查结果进行辨证施治。本次临床研究针对患者不同的慢性胃炎临床表现和辨证分型结果, 选择相应的药方进行治疗, 并依据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和临床症状来加减药物, 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调理、辨证食膳等综合性的临床治疗措施[2]。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过程中, 需要注意下述几点问题:第一, 按照病理组织学和临床症状进行药物加减;第二, 对于虚实杂夹证患者, 其初期的临床治疗以祛邪为主, 同时辅以扶正祛邪并重或单纯扶正治疗, 其后期治疗以扶正为主, 辅之以食膳调养;第三, 对于兼证型和复合证型患者, 需要同时兼治或分清主次;第四, 单纯的辨证分型治疗应抓住其临床治疗的关键, 尤其是针对脉象、舌象或症状进行辨证施治[3]。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 经过4~5个疗程的临床治疗, 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以上。

综上所述, 慢性胃炎患者接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食欲不振、嗳气、呕吐、胃脘痛等临床症状, 且具有副作用发生率低、安全可靠性高、治疗有效率高等显著的优势, 同时具有标本兼治的特征, 因而是慢性胃炎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霍莉娜.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探讨[J].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 (1) :130.

[2]叶铁林.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 (10) :106.

上一篇:现行土地管理工作下一篇:保障性住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