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评价的历史

2024-07-30

项目评价的历史(精选十篇)

项目评价的历史 篇1

1 项目评价研究的萌芽与发展时期

对于医疗服务的评价实际上在人类文明早期就已经存在, 但它更多是和惩罚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公元前3000年的埃及, 如果一个病人无谓的失去一只眼睛, 那么医生会被砍掉一只手[19]。近现代意义上的评价最早出现于17世纪60年代的英国, 它植根于人们对当时社会问题的经验式研究[1]。在公共领域, Graut (1662) 和Holley (1683作为现代统计学的先驱, 首先建议使用生命统计和获得的死亡率患病率等资料率来作制定国家公共服务计划[20]。尽管如此, 18世纪之前, 针对健康和社会服务鲜有正式的评价方法。伴随着18世纪的革命和复兴浪潮, 实验和公共服务项目评价出现了第一次大的发展。首先是由于社会生活复杂性的增加, 由此产生如何更好地开展日常社会活动的研究;其次, 为了提供信息, 调查工具的需求增加, 科学在18和19世纪的重大突破为这项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持;第三, 服务产业, 特别是政府资助服务产业有了巨

大发展, 这些服务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来评价[19]。

直到1833年, 首项能被冠以"评价"的研究才真正出现。一个叫A.M.Guerry的法国人公布了其统计学研究, 试图说明教育并不能降低犯罪率。而其他一些统计学家则收集了不同数据资料, 并排斥Guerry的研究方法, 从而给出了和他相反的结论[1]。

系统化的评价研究是比较现代的产物。早期旨在改善社会状况的政策并不包括评价环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改革者们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开展调查只是为了确定现况, 他们往往默认社会干预项目具有良好收效, 而不实施评价以检验实际效果。社会项目的系统评价最先在教育和公共卫生领域出现。一战之前, 最受重视的是文化和职业培训项目, 以及旨在降低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公共卫生活动的评估。一战之后, 项目持续扩大, 对于服务提供的效果或过程的评价关注度增加, 产生了自我评估 (self-rating appraisals) 。自我评估存在在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 忽视项目有效性的结果测量; (2) 使用的目标是基于未经过检验的假设; (3) 依赖于有偏倚的资料和缺乏代表性的样本; (4) 未遵循实验设计原则; (5) 不能就项目效果进行因果推论[19]。

到了20世纪30年代, 许多不同学科的社会科学家都倡导使用严谨的研究方法对社会项目进行评估, 系统的评价研究由此变得更加普遍。Lewin对于"行为研究"的开创性探索以及Lippit和White关于民主和专制领导风格的研究, 都是当时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评价研究。管理学界所熟知的"霍桑效应", 也源于这一时期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进行的研究工人生产效率的著名实验[21]。

二战之后,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和住房、科教、职业培训以及卫生防疫等需要, 无数大型项目应时而生。也是在这个时期, 大量资源投入了针对计划生育、健康和营养以及农村发展的国际项目。这些项目的巨额花费自然引起了人们对项目成效的关注, 由此, 对于评价的需求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快速增长期[21]。

2 项目评价研究的繁荣时期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 项目评价研究已非常普遍。社会学家从事着青少年犯罪预防、公共住房、教育活动、社区组织倡议以及其它类似领域的项目评价。这种评价研究不仅活跃于美国、欧洲以及其他工业化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也大量开展。亚洲的计划生育、拉丁美洲的营养和卫生保健、非洲的农业和社区发展都逐渐引入了评价机制[21]。与此同时, 由于包括抽样调查、高级统计程序在内的社会研究方法的进步, 资金投入的增加和管理技能的提高, 使得大规模、多地区的评价研究成为可能。

虽然评价有了长足的进展,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 还是很少有专家把从事评价工作当作是全职性的工作[22]。1964年约翰逊任美国总统后, 美国进入一个空前的社会项目和健康项目增长时期, Medicare, Medicaid, 以及其他一系列健康保健项目得以展开, 国会也经常性的要求和资助对这些项目的评价;急速扩大的卫生保健费用和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卫生项目评价的发展[23,24][1], 有关评价研究的论文、著作如潮水般涌现出来。其中就有Suchman (1967) 的《评价研究方法评述》, Campbell (1969) 的《呼唤社会试验》。美国在这一时期实施的"向贫穷开战" (The War on Poverty) 计划标志着由政府出资的大规模评价的开端。《1965年初等和中等教育法案》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of 1965) 更是在法律条文中对评价作了强制性要求[1]。评价还日益扩展到了其它领域。随着新的立法, 评价进入了诸如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军队征募以及移民控制等领域。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 评价在联邦机构里已极为常见, 几乎每个部门甚至部门内部各个层级都有其评价办公室。与此同时, 各种公立的、私立的, 营利的、非营利的机构、企业纷纷新建或改革, 进军评价领域, 研究者们也忙不迭地给自己"充电"以迎合这种趋势。

美国政府在上世纪70年代支持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社会试验, 用以在新的政策和项目构想付诸广泛实施之前, 对其可行性进行检验。负所得税 (The Negative Income Tax) 试验是其中最大也是最知名的, 其后还有住房津贴、健康保险、教育绩效等试验。在这些试验中, 政策制定者借助试点项目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1]。以此为契机, 项目评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20世纪70年代早期, 评价研究成为了社会科学领域里一门独特的学科, 大量相关书籍开始出现, 包括Bernstein和Freeman的《评价研究方法质量评判》 (1975) , Riecken和boruch的《论评价研究的组织和结构障碍》 (1974) 等。杂志Evaluation Review也于1976年正式发行, 并深受评价研究者的喜爱。在这之后陆续发行的其它同类杂志也迅速取得了成功, 到如今针对评价的专业性杂志已达十余种。这一时期, 关于评价研究的专门会议时常召开, 评价研究者的专业协会/学会得以建立。到1980年, Cronbach和他的助手们甚至声称, 评价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科学界最有生命力的前沿学科。尽管评价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后来结束了, 但评价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并得到公共和私立机构的广泛支持[21]。

在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 由于基金负责人需要高度概括的信息来引导基金决策以及政策制定者要对他们所主导的社会改革负责, 评价模型发展十分迅速, 这一时期强调实验性模型、标准化的资料收集和大样本, 由此形成了一波定量评价的浪潮[25]。

战后年代里, 评价领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研究方法和统计学的进步。反过来, 社会项目评价对先进方法的需要又刺激了方法的创新。计算机革命极大地便利了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对于评价研究发展的意义尤为重大。

随着评价领域的不断扩展, 项目评价的内容、性质和目的发生了改变。早期的评价研究主要是由社会研究者出自个人兴趣而开展的。而在后期, 评价研究结果的利用者, 也就是各路利益相关者譬如政策制定者、项目设计者、公众等对评价领域施加了显著影响, 这种倾向正在日益改变着评价研究的本质。如果纳入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思量, 则评价研究可被视作社会政策和公共行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评价研究领域虽保持着其学术性的一面, 有其相对独立性, 但其现实操作必然脱离不了利益相关者们竞逐的政治与政策舞台。

整个70年代, 项目评价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同时期又涌现出一波定性模型浪潮, 这些模型是对具体项目环境的独特特点和过程, 以及利益相关者所察觉的问题做出响应。这些模型并不认为社会项目的过程和结果是离散的、容易清楚界定的, 而认为社会项目及其他项目常常是复杂的, 是被非同质人类行为和资源所驱动的, 并且被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网络所包含和影响。这些模型强调自然主义的, 定性的方法来理解行动的意义和项目的效果。这些模型在提供对各个独一无二的项目结构的深刻理解的同时, 缺乏从项目现场简单的或者有效的综合或者概括发现的方式, 对于责任和高层决策制定是一种固有的不足[25]。

3 项目评价研究的低谷时期

随着1981年里根政府的上台, 评价的发展进入了冬季。80年代里, 里根和布什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减少财政赤字, 都致力于缩减支出, 政府向社会项目提供的资金遭到大幅削减[21]。这一时期, 不仅是在美国, 而且包括一些西欧国家的政界都开始关注社会项目收益和成本的平衡。创新性项目往往是最需要进行评价的, 但由于预算限制, 评价环节往往就成了省略的对象。但与此同时, 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也开始显现, 出台应对计划, 并对改善措施的成效加以评价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压力。一个显著的例子便是针对流浪人群的救助计划。尽管美国各级政府都出现了财政亏空, 但示范项目和相应的评价安排却数目众多并不断扩展[21]。所以, 尽管处于不利的发展境地, 评价还是有所发展。

4 项目评价研究的平稳发展时期

上个世纪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早期, 对于项目评价的资助出现部分回升。一些机构的评价活动重新活跃起来, 而其余的则仍旧比较萧条。总体来看, 评价研究在行政体制中保住了它的地位[1]。有学者[26]就感觉在当时的环境下, 一件特别的事情就是项目评价仅限于政府资助的干预项目, 也就是与管理、计划、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等有关的公共项目。这个时期评价关注能源、环境、自然资源、土地利用、住房、社会福利、健康、运输等公共事业或服务领域的项目。这一时期的评价重新关注评价发现的效用。 评价者不仅仅是把评价结果报告上交就了事, 而且还关心他们的发现是否被使用。由此又出现了一波响应模型 (responsive models) 的浪潮。这些模型建立者强调技术质量背后的社会政治因素, 当然技术质量是一个有效评价的关键所在[25]。

克林顿任总统期间, 实施了更多的社会项目和评价活动, 但由于不同党派执政理念的分歧, 项目评价的发展在90年代历经波折与起伏。项目评价在此期间的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明显趋势:一是项目评价在联邦政府层面的发展起伏不定, 但在州乃至地方则呈增长势头。当时的联邦政府和国会极力主张缩减开支, 并将主要的社会项目移交给各州管辖。这对项目评价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一方面, 社会项目发生如此重大的变更, 刺激了对其经济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价的需要;另一方面, 许多州政府无力或不愿承担必需的评价活动[1]。二是定性方法在评价研究过程中的使用出现增加。在此不久之前, 唯一被认可具备专业合法性的评价还是倾向于使用随机试验设计的定量评价。实际上, 定性和定量方法是可以很好地互补的, 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从事研究的做法开始流行[1]。三是评价领域的专业协会逐渐发展壮大。不仅在美国出现了美国评价协会, 加拿大、欧洲的一些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都出现了类似的组织。这些专业协会为评价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通过举行年度会议和出版学术刊物, 为评价研究者提供了传播新成果, 掌握新技能, 宣传职业标准, 以促进评价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的机会[1]。

对于项目评价研究的前景, 我们可以做出乐观的估计。这主要是基于如下几个事实:第一, 由于存在资源限制, 必须甄选出最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和需要优先考虑的项目。第二, 为了缩减或废弃缺乏效果、效率的项目, 必须对现有项目进行细致的检查。并且, 对现有项目的不满和政治潮流的变化都将催生全新的或修改过的项目, 并且还有更好效果、更低成本的承诺。所有这些都将产生对评价研究的需求[21]。可以说, 社会项目评价是与社会问题和公共服务是密不可分的, 具有长远生命力。

摘要:文章回顾国内外文献, 主要是国外文献, 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项目评价的起源和萌芽期、发展初期、繁荣时期、低潮期和稳定发展期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对未来的展望。

少康的历史评价 篇2

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因此,姒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君王。

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前后共约近百年。

如果说,夏朝之建立算是中国历代王朝最早之“兴”,启便是依靠权谋开国之枭雄,太康则成最早的“昏君”了。

只有到了少康时期,夏朝才进入由“治”及“盛”之局面,出现了中兴的形势。

少康的.人物简介

姒少康,姒相子,夏朝君主。

姒少康的父亲姒相被寒浞所杀。

母亲后缗氏当时顾不得失去相的悲痛和王后的尊严,急忙随宫女从狗洞中爬出,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今山东省济南市东南)。

第二年,生下了少康。

少康自幼历尽苦难,复国后能勤于政事,讲究信用。

在他治理下,天下安定,文化大盛,各部落都拥戴他,夏朝再度兴盛,史称“少康中兴”。

公元前1880病死,葬于阳夏。

少康的逝世葬地

姒少康封庶子姒无余于越(今浙江省绍兴县),以祀奉祖先大禹的墓,这就是越国的启端。

对盖茨的历史评价 篇3

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6月15日宣布,他将在今后两年内淡出微软公司的日常事务,以便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卫生及教育慈善事业上。

盖茨的退出,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作为个人的盖茨,他的生命还会继续;作为历史的盖茨,他的角色即将终结。

我认为,盖茨是个过渡人物。过渡性表现在,他分别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两个方面:向前的一面和向后的一面。向前的一面,代表了信息化不同于工业化的那一面;向后的一面,代表了信息化相同于工业化的那一面。表现在盖茨身上,是开放的网络原则与封闭的信息原则的混合体,以及网络上的集中控制模式与多元分布模式的矛盾。盖茨正是这种矛盾的结合体;盖茨与微软的经历,又体现着过渡时代本身的内在矛盾。

1.0时代的盖茨

评价盖茨,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信息化本身的“信息-网络”二重性。信息化革命实际是两场革命的集成,一场是信息革命,一场是网络革命。脱离网络革命的信息革命(如电视、收音机),脱离信息革命的网络革命(如电话、传真),都不能叫信息化革命;只有当计算网络化,网络计算化之后,信息化革命才真正走向成熟。

盖茨这种矛盾立场的理论含义是:微软在采用工业生产方式与网络生产方式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从事知识生产。前者是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后者是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混合采用两种相互矛盾的生产方式,是过渡时期商业行为的典型特征。

首先,我们分析盖茨比较前卫的那一面,即采用网络生产方式的方面。这主要体现在微软公司与苹果公司的竞争中,微软采用了具有信息化特征的开放战略,战胜了采用工业化特征的封闭战略的苹果公司。

盖茨是少数较早意识到网络经济与工业经济不同的先知先觉者。盖茨多次指出亚当.斯密分工创造财富的工业化理论的不当之处,认识到融合创造财富的新路径,并提出数字神经系统的网络化理论。网络经济具有一系列与传统工业经济不同的实践特征,例如固定投资大而边际投资小,边际成本递减而边际收益递增等。这种网络经济特性,在传统铁路、电信行业也有所体现,但在知识经济中更加明显。盖茨的首创在于,将工业化的铁路经济、电信经济中的网络经济特点,运用到了软件竞争,运用到了知识经济领域,从而实现了信息战略与网络战略的结合。

其次,我们看盖茨比较保守的那一面。盖茨虽然在运用网络经济规律方面,走在了所有人的前面,但在信息经济问题上,他的思路还是工业化的,是比较封闭的。在著名的写给软件爱好者的公开信中,盖茨提出了他的知识产权主张。并且这一点构成了他经济思想的核心。之所以说知识产权是一种工业化思路,是因为知识产权的本质,是用对待实物的办法来对待知识,因此它不是一种纯粹的信息化思路。也可以说,知识产权的本质,是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解决知识生产问题。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产权制度建立在有形资产的基础之上。知识产权将知识这种无形资产,当作有形资产来对待,拿软件当作奔驰来对待,从而形成了知识生产的垄断、封闭体系。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斯台尔曼和莱格斯倡导的知识生产的竞争、开放体系。开放源代码运动就是一种与微软知识封闭体系相反的知识生产活动。

一般来说,知识产权这种落后制度,只适合工业化未完成国家,如中国这样的国家来实行(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知识生产,以适应新型工业化国情)。而对于工业化完成国家来说,知识产权制度反而会损害国家竞争优势,这一点波特早已分析得很清楚。对波特的预言来说,盖茨可以说报在现世。如果说IBM支持Linux加入开放阵营、SUN使JAVA加入开放源代码运动不足以撼动微软的话,谷歌的知识开放路线,就让它真正难以招架了。从技术上说,微软并不弱于谷歌,造成微软处于战略被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谷歌采用的是以信息化方式生产知识,微软用的是以工业化方式生产知识,生产方式上差了整整一代。

2.0时代的盖茨

在信息化革命早期,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进行知识生产,还可以在一群不懂知识生产特殊规律的公司和国家间取得竞争优势,因为毕竟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本身之间的落差,已足够养肥像微软这样的公司。但当信息化革命进入到深化阶段(即Web2.0阶段)后,无视信息化特有规律,在生产方式上吃了亏,就会带来战略上的困境。因为Web2.0时代的深化之处正在于,互联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工业化的力量来引领。因此率先采用信息化生产方式的公司,就会取得对于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公司的战略优势。微软今天陷入的困境在于,他们在一个并非新型工业化的国家(美国),采用了一种新型工业化的战略(工业化-信息化混合战略),因此不能象谷歌那样适应美国完全信息化的国情。

对于盖茨和微软来说,这种困境集中表现在,近六年来,互联网前沿几乎所有的引领力量,都不是出自微软;而微软想引领的东西,一个也没有被证明是真正的方向。对于业界的领导力量来说,出现这种情况足以导致领导权的丧失,发展下去,甚至会导致企业沦为二流。

其中的奥秘很容易点破:互联网不光具有传统的网络效应,而且它是分布式的,是以节点为中心的。对应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必然导向个性化、定制化。这就是Web2.0的特点。微软已经改不过来了,因为工业化生产方式的烙印,已经从盖茨到整个团队,深深嵌入了。其一,它是一个以生产者为中心的公司,它只能有限地以消费者为中心,而不可能象谷歌那样,从生产方式本身上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其二,以生产者为中心,必须导致集中计算模式的技术路线。微软现在还在坚持操作系统升级的思路,沿着惯性在发展,而这种技术路线,与搜索引擎、P2P等格格不入;其三,集中到操作系统进行计算的模式,已经产生了一种大型化的利益模式,如Wintel联盟这样的利益模式,这种模式不可承受生命中个性化之轻,没有几十亿的利益,根本不值得为之启动什么正经项目。

正是在这里,盖茨又回到了工业化的起点上。让事物专业化、复杂化最符合它的利益。CPU升级与操作系统升级相互提携,共同发展,微软才过得下去。不可否认,即使信息化经济中出现了融合的趋势,分工仍然可以继续深化,二者是并行不悖的。融合的成本越低,越有利于进一步分工;越进一步分工,就越要降低融合的成本。所以融合条件下进一步分工,代表着信息化经济的工业化环节;而进一步分工后的融合,体现着信息化经济本身的特殊性环节。看来,微软从信息化革命的领先者,退而求其次,成为生产方式上的保守者,屈居产业链的下游托大,已是大势所趋。

中学历史课堂学习的即时评价 篇4

一、评价对象的定位要科学

中学历史课程学习评价要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就,如历史知识技能、思维方法及其品质等,更要充分考虑学习的其他效果,如对所学历史内容的情感倾向、对历史学习方式的效果领悟和对学习氛围的人格体验,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迁移情况,直至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价值取向、思想政治等方面的影响。而且评价主体的选择不能仅局限于某一个班级的学生,而应该在不同水平层次的班级学生中进行实践,并将实践结果进行对比总结。

二、评价内容和标准要科学

在历史课堂学习即时评价实践中,应就三维目标结合学习内容设计细化且有可操作性的评价内容。如将评价结果调整为“好”“较好”“须努力”三个层次;将“知识与技能”部分调整为“是否能就本课内容确定一个历史研究课题并进行研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调整为“是否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并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等。

三、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观察要科学

元白文历史评价的变迁 篇5

但是古文运动在当时的影响并不大,他们对元白文的不满并没有改变人们对元白文的追慕,无法消除元白文的影响。因此,五代时修撰的《旧唐书》仍对元白推崇无比,极尽赞扬之能事:

史臣曰:举才选士之法尚矣,自汉策贤良,隋加诗赋,罢中正之法,委铨选之司。由是务争雕虫,罕趋函丈。矫首皆希于屈宋,驾肩并拟于风骚,或侔《箴阙》之篇,或学《补亡》之句。咸欲缁铢《采葛》,糠秕《怀沙》。较丽澡于《碧鸡》,斗新奇于《白凤》,暨编之简牍,播在管弦,未逃季绪之诋诃,孰望子虚之称赏?迨今千载,不乏辞人。统论六义之源,较其三变之体,如二班者盖寡,类七子者几何?至潘陆情致之文,鲍谢清便之作,迨于徐庚,踵丽增华,纂组成而耀以珠玑,瑶台构而间以金碧。国初开文馆,高宗礼茂才,虞许擅价于前,苏李驰声于前,或位升台鼎,学际天人,润色之文,咸布编集,然而向古者伤于太僻,徇华者或至不经,龌龊者局于宫商,放纵者流于郑卫,若品调律度,扬榷古今,贤不肖皆赏其文,未如元白之盛也。昔建安才子,始定霸于曹刘,永明词宗,先让功于沈谢。元和主盟,微之、乐天而已。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奥,尽治乱之根gái@③,非徒谣颂之片言,盘盂之小说。赞曰:文章新体,建安永明。沈谢既往,元白挺生。但留金石,长有茎英。不习孙吴,焉知用兵。(注:《旧唐书・白居易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这段文字从人才选拔制度对文学的影响谈起,认为元白的文学成就(包括散文和诗歌)远迈往古,雄视一代,是元和文坛的盟主。还将元白与建安的曹刘和永明的沈谢并称,认为他们都是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的关键人物。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特别强调元白的作品兼收古今之长,律度严谨,让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欣赏。可见,文章是着眼于骈偶丽对,欣赏元白的富艳浅易。这固然是因为《旧唐书》的作者乃史家,他的首要任务是真实地记录历史,自然不会无视元白文在当时的影响。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旧唐书》的作者生活在五代,正是骈俪文风盛行的时代,他们深受时代文学风气的影响,《旧唐书》的论赞就是用骈文写成,(注:关于《旧唐书》的文学观,参考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五篇《隋唐五代》第三章《复古运动的消沉时期》第四节,百花文艺出版社版。王运熙、杨明《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第三编《晚唐五代的文学批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对元白的极力推崇就是这种影响下的自然结果。

但是到了宋代,自唐末五代以来绮靡的骈文文风,引起人们的不满,开始寻求变革,于是,古文再度复兴,元白文的地位也就日益下降。石介是宋代古文复兴早期的重要人物,曾经描述唐代古文运动的过程,极力突出韩愈的文学地位:“韩吏部愈应期会而生。学独去常俗,直以古道在己,乃以《空桑》《云和》千数百年希阔泯灭已亡之曲,独唱于万千人间,……爱而喜,前而听,随而和者,唯柳宗元、皇甫shí@①、李翱、李观、李汉、孟郊、张籍、元稹、白居易辈数十子而已。吏部志复古道,奋不顾死,虽摈斥摧毁,十百千端,曾不少改初守,数十子亦皆协赞附会,能穷精毕力,效吏部之所为。故以一吏部十数子力,能胜万百千人之众,能起三数百年之弊,唐之文章所以坦然明白,揭示日月,浑之hào@④hào@④,浸如江海,同于三代,驾于两汉者,吏部与数十子之力也。”(注:石介《上赵先生书》,《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三,中华书局1984年版。)在《旧唐书》的作者看来,元白是文坛的盟主。而在石介的眼里,韩愈才是文坛的中心,元稹、白居易只是他领导下的参与者。

《新唐书》的主要编修者欧阳修是宋代古文复兴的主要领导,宋祁也是古文的积极提倡者。他们对《旧唐书》非常不满,认为:“衰世之士,气卑力弱,言浅意陋,不足以起其文。”(注:曾公亮《进唐书表》见《新唐书》书后附,中华书局点校本。)对元白散文的评价也不高,《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十八几乎是照抄这段话。)后文又云:“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称是也。”二者评价略有矛盾,但对元白文的轻视是很明显的。《文艺传》序论述唐文至韩愈“为一王法”时对元白散文根本不提,只是在下文讲到唐诗时才提起元白。

自宋代以后,古文确立了对骈文的优势,元白文就再也没有受到象《旧唐书》那样的推崇。但具体的评价,也还有较大的差异。有的认为元白是韩柳古文运动的参与者和协助者,与石介的观点相近,如谢采伯:“唐之文风,大振于贞元元和之时,韩柳倡其绪,刘白继其轨。”(注: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全书本。)有的则认为元白与韩柳一样都是唐代散文的杰出作家如郑献甫:“韩子文起六朝之衰,而诗则不废六朝之体。欧公文c

hàn@⑤五季之弊,而诗尚沿五季之风。彼岂不欲尽变?理固不能尽变也。文则安可如此乎?且诗不必有用,而文则不可无用。诗不可无格,而文则不容有格。唐人不尽为有用之文,亦不为有格之文,故其善者如韩柳元白,各自成家,其余或骈枝丽辞,小说隽语,其弊也杂。”(注:郑献甫《补学轩文集》甲集卷三,清咸丰刻本。)郑氏也还是在承认韩文的正统地位的前提下来肯定元白文的地位。另外还有些人对元白文比较评价较高,如刘麟曰:“元微之有盛名于元和长庆间,观其所论奏,莫不切当时务,诏诰、歌词自成一家,非大手笔,曷臻是哉?”(注:《元氏长庆集原序》,《元稹集》附录。)胡震亨也称“乐天平生诗文既高”,(注: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五,上海古籍1981年版。)但是,这些评价要么人微言轻,要么过于简略,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也有人对元白文极力诋毁,如王正德《余师录》卷三引李朴之言云:“吾尝论唐之文章,下韩退之为柳子厚,下柳子厚为刘梦得,下刘梦得为杜牧,下杜牧为李翱、皇甫shí@①,最下者为元稹、白居易,盖元白以澄澹简质为工,而流入于鄙,譬如哇淫之歌,虽足以快心便耳,而类乏韶hú@⑥。”(注:王正德《余师录》卷三,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这种批评对元白文艺术特征的认识完全错误,主要是立足于文章内容,所用的词语让人想起李戡对元白诗歌的抨击。(注:杜牧《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全唐文》卷七五五,中华书局1983年版。)

项目评价的历史 篇6

【关键词】历史人物 评价 历史环境

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够彰显其对于历史环境、历史背景的了解,并且展示其历史思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历史学习。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人物进行科学的评价呢?本文将重点探究。

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实事求是,论从史出

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是出于某一个特定的时代与历史背景之中的,这种特定的时代与历史背景决定了历史人物所必须做出的选择,而他们的这些选择都会被历史记录在案,也就是有史可依。但是作为中学生,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带有感情的色彩,或肯定或否定,言词中可能带有偏激的成分。而且在考试中很多学生只会空发议论,而不能说出具体的理由,这是我们历史考试的一大忌讳。所以,在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不可情绪化,必须应当立足于人物所处的时代与历史背景,实事求是,论从史出,注重对该人物生平以及活动资料的收集,唯有如此,方才能够对人物进行评价时做到史论结合。如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代表人物——“护国主”克伦威尔、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首任总统—— 华盛顿以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等世界近代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应当先对其活动年表进行总结和概括,如“护国主”克伦威尔所代表的阶级立场。其军事活动、政治贡献等;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军事贡献与政治贡献等;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对抗、《法国民法典》的出台等,然后再结合时代与历史背景评价人物的是非成败。

二、依托历史环境为切入点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

依托历史环境为切入点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就是遵循历史原则,也就是要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我们不能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其所处的特定时代背景,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唯有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并以此为人物分析进路,方才能够对人物的活动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如对拿破仑等人的政治独裁活动进行分析时,不能简单地对其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而应当看到其做出此种行为在彼时的价值正当性所在。

三、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时应当做到客观

对于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不得采取“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简单的、“一刀切”的人物评定方式,而应当辩证地看待人物的历史表现,如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在百日维新时期是进步人士的代表,而在辛亥革命之后,康有为成为鼓吹复辟的保皇人士。同样的,北洋派系的吴佩孚,尽管对内镇压铁路工人罢工并酿成血案,但同时他坚持民族立场,坚决反对巴黎合约,也拒绝了日本人的拉拢。“十大元帅”之一的林彪,曾率领四野横扫东北,但建国后又蜕变为野心家。

应当引起注意的是,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地套用二元法,有时应当一分为多地看待人物表现。如达芬奇不但在美术和雕塑方面造诣非凡,同时亦涉猎诸多自然科学领域。又如,我们过去评价曾国藩是一点论,只看到他镇压农民起义的一面,而全盘否定他。现在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来评价他,就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东西。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不应该丢弃的。

四、对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评价

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时,应当综合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加以评价,如杨度在辛亥革命之前为君主立宪摇旗呐喊,而辛亥革命后拥护袁世凯实施帝制,在其晚年则拥护孙文的三民主义思想,为营救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而奔走。因此,对于这样的人物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地看其在某一历史时期的表现而简单地盖棺定论,而应当全面地结合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加以全面、客观地评价,这才是辩证地人物评价方法。

五、结语

历史人物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也是很难把握的。为此,作为教师需要为他们提供标准,告诉他们评价历史人物时除了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本文所论述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立足于人物所处的时代与历史背景、依托历史环境为切入点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对历史人物进行分析时应当做到客观、对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的表现进行评价等,同时历史人物评价还应当注意以下问题——处理好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动机与效果的关系、坚持政治态度与学术、艺术造诣相分离、合理运用气节原则和阶级分析原则等,只有做到以上这些,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才能是全面的、科学的、多元的、立体的。

【参考文献】

[1] 李卿. 历史教科书中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人物评价原则初探[J]. 历史教学问题,2014(01).

[2] 许鹭.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人物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2.

[3] 乔治忠、高希中. 历史人物评价标准的反省与重建——以“成王败寇论”为中心的考察[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项目评价的历史 篇7

一、确定评价标准

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 不能感情用事, 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出发考虑, 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发展与时代潮流、民族团结与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愿望与利益等方面。凡是能顺应、符合、促进以上方面的就应该肯定;反之, 则要否定。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只有明确标准, 才能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 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

二、确定评价要求

中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要求必须做到:第一, 能够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作用做出恰当评价。第二, 能够对历史人物对某一具体事件的立场、观点、态度做出分析评价。第三, 能够对历史人物相互之间的评价 (可以是同时代人, 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人) 或现实中的人物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并能说明自己的观点。第四, 具备从所提供的有关某一历史人物或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材料中, 独立地提出适当的观点或假设, 并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 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做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

三、确定评价范围

(一) 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评价历史人物时, 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因为, 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 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 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 只有考察历史人物个人背后的社会历史条件, 发现历史规律, 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如评价秦始皇就涉及怎样认识他残暴的原因。如果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 就会发现他的残暴是秦统一六国后经济迅速发展加速了统治阶级腐朽的结果, 是权力过分集中于君主一人的结果。

(二) 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的, 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这实质上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如评价商鞅, 就需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对他的主要活动, 特别是变法措施逐条剖析, 从而看到他的主要目的在于削弱和限制奴隶主贵族势力,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经济和掌握政权的愿望, 最后得出“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的正确结论。

(三) 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对不同类别的历史人物, 在确定其历史作用时应有不同侧重。

1. 中国古代政治人物。

主要围绕他的政治主张和措施进行分析, 看他对当时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影响;对加强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等。

2. 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

主要看他所领导的起义:在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 (推翻或瓦解其统治) ;有何间接作用 (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 从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促使生产力的发展) ;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或纲领对提高农民革命斗争水平有何作用。

3.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

主要看他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和行动: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融合进步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

4. 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

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措施或行动:对反对封建势力, 动摇其统治基础有何作用;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有何作用;对西学的传播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何作用;对挽救民族危亡, 探索强国富民之路有何作用。特别要注意他在上述几个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进步, 此点是确定近现代政治人物时应把握的总原则。

5. 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

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

(四) 注意把握历史人物的总体特征。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不仅要一分为二, 还要有一个总结论, 也就是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如对唐太宗应看其作为一代明君的一面;对康熙帝既要看到其维护统一的一面, 又要从历史转型的角度看待他, 这将有助于我们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 从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来把握和评点历史人物。在具体评定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二是在对政治性人物定性时, 一定要指明他的阶级属性。如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五) 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点评历史人物, 要

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 把历史人物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认识, 采用中外对比的方法。如“康乾盛世”作为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 恰恰也是其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如果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处于这一历史转折期的康熙, 我们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四、确定评价方法

(一) 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 实事求是地从正反两面进行评价。

如试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历史, 评价拿破仑这个历史人物。评价时, 一方面要看到拿破仑采取了一系列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措施;另一方面, 也要看到拿破仑在打击欧洲封建势力的同时, 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解答此类题目容易出现评价不公正、不合理的错误, 从而产生思维上的障碍。那么, 解答时应从以下三点去思维诊断:第一, 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一分为二来评价;第二, 评价过程中, 要实事求是, 不能以偏概全;第三, 评价要客观公正, 不能带感情色彩。

(二) 要领会题目的意旨, 定其一面据史评价。

如:历史上的曹操和诸葛亮都在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中起到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也为当时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认为应当怎样评价曹操和诸葛亮?本题要求从正面进行评价。从当时的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史实, 充分说明了他们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和军事家。

(三) 要依据历史尊重历史, 从历史发展的高度进行评价。

如有人说:曹操是一代奸雄, 是我国历史上的大阴谋家。这是后人根据文学作品或社会的需要而改造了的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来源于生活, 但又有别于现实生活, 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从历史事实来看, 曹操能谋善断、惟才是举、志向远大, 他以统一大业为己任, “挟天子以令诸侯”, 他重视农耕、大兴屯田、统一北方并发展了北方经济, 为西晋的统一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解答这类题目时, 容易出现混淆文学与历史中的人物形象的错误。所以在解答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评价历史人物必须依据历史事实、尊重历史。二是史论结合、层次分明, 从多方面展开叙述, 论证自己正确的观点。

五、确定评价应避免的两种倾向

历史教学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篇8

一、坚持阶级论的观点

人类历史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 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条主线发展下去。因此, 历史人物在活动中就不可能超越其自身所处的社会性和所代表的阶级, 用阶级论的观点去分析历史人物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评价拿破仑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拿破仑前期颁布了《法典》。《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对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封建残余势力, 保证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拿破仑曾在法国占领下的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此法典, 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并且拿破仑前期的对外战争主要是为了打退反法同盟对法国革命的干涉, 属于自卫的正义战争。可后期, 是拿破仑为了扩大法国的疆域, 控制欧洲, 屡屡对外用兵, 占领了欧洲很多

地区, 此时的拿破仑已经转变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侵略者, 他的侵略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最终导致了灭亡。从这里可以看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拿破仑是资产阶级的代表。资产阶级本身具有两面性 (革命性和掠夺性) 。我们不能因为拿破仑发动的侵略性的战争就对其持完全否定态度, 因为我们不能苛求拿破仑超越自身的阶级局限, 希望他在对外战争中完全充当解放者的角色。

二、坚持多角度的评价

多角度评价就是对历史人物根据其一生的活动进行多方面的评价。这一评价有利于防止以偏概全, 能多方位、较全面分析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如对汉武帝的评价,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 削弱诸侯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排斥其他各家思想, 加强了思想控制;

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 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以儒家五经为教材。

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规模打击匈奴, 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历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 巩固了北部边防, 加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系。在他统治时期, 西史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 教西汉多进入角了度鼎的盛挖时掘, 期汉。武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学海○了。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的立体形象就树立起来如南省三三坚、坚持时代的观点持时代的观点就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到特何亚定的时代条件下评价,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 则评市第标准评价古人肯定, 反之则否。例定, 如同:李鸿章和左宗棠是清朝时注意不要用现代人的价二中中兴名臣, 洋务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 镇压太历心目中是不一样的。学平天国运动的刽子手为。什么呢可是两?这是因为李鸿章个人在中国人的史符彦主义签订了一系列在创办洋务运动时, 不平等条约还代表着清, 出卖了国家主朝政府跟帝国人政权, 人民把本应该由腐朽政权负的责任算到了物将士的鲜他的头上。血, 但是在清政府西北边疆———新疆而左宗棠虽然身上也沾着太平天国

出现危机时, 义无反顾地抬着棺材出征, 最后经过浴血奋战收复了新疆, 维护了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 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符合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因此左宗棠理所当然地受到历史的肯定。

四、坚持以生产力为标准

以生产力为标准就是历史人物在历史活动中, 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其活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则受到肯定, 如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则被否定。例如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努力种田和纺织的, 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 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 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鞅还编写户口, 五家为伍, 十家为什, 相互监督, 一家犯法, 邻里如不告发, 则十家连坐。经过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国力日益增强, 为秦灭六国, 最终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生产力的发展, 符合秦国人民的利益, 因此, 历史也肯定了商鞅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五、坚持客观公证, 不能感情用事

浅谈历史课改中的评价问题 篇9

一、课堂教学评价 (建立学生课堂表现记录)

课堂是组织教学的主阵地, 同样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用建立学生课堂表现记录法。通常使用观察法来进行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的主动性, 是否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能否提出个人见解, 甚而能够带动更多的同学共同参与教学过程, 作出评价并记录下来。 (2) 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主动性, 语言表达的完整性, 问题归纳的逻辑性, 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灵活性作出评价并记录下来。

二、课后作业评价 (建立课后作业完成记录)

课后作业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 课后练习与同步训练的完成情况。要求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课后练习, 教师将其情况记录下来, 并对每个同学评价, 还要记录下学生已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改进的方法。 (2) 撰写历史小论文:在学习完一些历史事件后, 给学生留一篇小论文。 (3) 搜集和编写历史小故事。让学生搜集所学相关时代、事件的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或者有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和所搜集到的材料编写小故事。通过以上三种形式的作业, 记录其完成情况, 形成课后作业的总评价。

三、测验考试评价

测验法可以评价一个教学单元、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可分为标准测验和非标准测验两类, 主要的形式是笔试。同时, 测验要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独特的情感教育功能。测验的形式应多样化。

四、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对自己历史学习业绩进行评价。通过自我评价, 对自己历史学习的特长及不足等状况有较为清楚的了解, 可以加深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理解, 有助于学生认识学习目标以及控制学习进程, 增强历史学习的责任感, 形成学习和活动的评价能力。

五、学生家长评价

在学期结束前, 发放一份学习情况调查表给各位学生家长, 让家长们对自己的子女在本学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的兴趣、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进行分析评价, 并和学生进行交流, 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进行自我完善。

对历史人物戈尔巴乔夫的评价 篇10

关键词: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评价

一、戈尔巴乔夫的简介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苏联共产党中央总书记、第一位兼最后一位苏联总统。苏联的改革和“公开性”的创始人。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1931年3月2日出生于苏联南部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红军区普里沃尔内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52年加入苏联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国立莫斯科大学, 获法律学位。毕业后历任共青团斯塔夫罗波尔市委第一书记。1970年6月起连续当选为最高苏维埃第八至十一届代表。1971年任中央委员会委员, 1978年入选中央书记处, 主管农业工作。1984年4月当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外交委员会主席。1985年3月继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8年10月, 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9年5月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1990年3月15日任苏联总统。1991年苏联“8·19事变”后, 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一职。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 25日, 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二、国内外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

世人对于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呈两极分化的趋势。有人对其敬仰赞美, 有人则对其口诛笔伐。在历史的迷雾尚未散尽之时, 试图“盖棺定论”为时过早。对于戈尔巴乔夫和苏联解体, 或许至少还要再过很多年才可能有个比较客观或比较一致的看法。

西方人士认为戈尔巴乔夫为人坦率, 有教养, 有风度, 彬彬有礼, 谈吐轻松自如而且富有幽默感, 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一位新型苏联领导人。2006年7月, 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五国的民意调查表明, 欧洲大部分居民认为戈尔巴乔夫是比普京优秀的国家领导人, 其中支持前者的有59%, 支持后者的只有12%。戈尔巴乔夫在1990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自由主义者和亲美者, 认为戈尔巴乔夫促进了苏共极权体制的和平瓦解, 结束了全世界范围的冷战对峙局面, 堪称伟人。从俄罗斯历史发展的宏观角度看, 戈尔巴乔夫开创的是一个大的改革时代。苏联解体和戈尔巴乔夫退出历史舞台, 只是带有戈尔巴乔夫印记的一个改革阶段的结束, 而他之后的叶利钦以及现在的普京, 并没有中断由戈尔巴乔夫所开始的改革。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普京三位统治者所进行的改革虽然在具体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和差异, 但是他们的改革在终极目标上是相同的, 即要把俄罗斯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国家 (不过戈尔巴乔夫的初衷是苏联的民主社会主义化) 。

英国学者们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不同于老一代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等人喜欢回顾过去的光荣历史, 而戈尔巴乔夫等人则更多地向前看, 他们既为祖国真正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也认识到它的缺陷, 而且确信自己能够找到克服缺陷的办法。戈尔巴乔夫是一个重实际工作的经理型的人物, 他讲话较少教条, 更多地谈论经济间题和社会问题。美苏贸易和经济委员会主席德韦恩·安德列亚斯1984年底会见戈尔巴乔夫之后曾说:“同苏联其他人交谈时, 他们总是满口政治术语, 可是与这位老兄交谈时, 他不夸夸其谈, 不说教, 自始至终, 谈话的内容十分丰富”。[1]

亲共产主义者和俄国的民族主义者, 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和共产主义的叛徒。他们认为戈尔巴乔夫的过于草率、脱离实际的对内对外改革政策, 以及他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近乎幼稚的过分信赖, 导致了苏共亡党的严重后果, 俄罗斯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一落千丈, 这些都完全违背了他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苏联”的初衷, 也背叛了共产主义事业, 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了。在1996年俄罗斯总统选举中他只获得了1%的选票, 并且最近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 (议会下院) 决定以“导致苏联解体, 是我们所遭受的苦难的罪魁祸首”的罪名对其进行刑事诉讼。俄罗斯有媒体形容戈尔巴乔夫是:“世界的英雄, 俄罗斯的弃儿”。

三、我对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改革的评价

对戈尔巴乔夫的评价可以说众说纷纭, 但我认为, 要正确评价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剧变中所起的作用, 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必须把他放在苏联历史发展的历程和当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中, 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有人说, 如果戈尔巴乔夫不改革, 苏联至今犹存, 他仍是苏联的领导人, 如此说来, 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改革的最大输家。这只是理论上的, 现实情况是当时苏联面临着政治上专制腐败、经济上停滞不前、文化上思想垄断、民族上分裂的全面危机。人们对新的年轻的书记寄予厚望, 希望能尽快改变国家的现状。戈尔巴乔夫要根本改革苏联的政治体制, 抛弃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党管一切的体制, 恢复列宁提出的“一切权利归苏维埃”。结果选举产生了多大2250人的苏联人民代表, 人代会又选举产生了542名最高苏维埃成员, 而且还不是常设的, 代表们轮流进入最高苏维埃, 每年都要换一次。事实证明, 这种做法严重违背现代政治的规律, 一切权利归党有弊端, 一切权利归苏维埃一样行不通, 到1990年不得不转向总统制、多党制和三权分立。戈尔巴乔夫的实践证明, 直接民主在现代社会行不通。在设立苏联总统职位的同时, 各加盟共和国也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总统和最高苏维埃, 既然他们的权利来源于本国公民, 他们必然向本民族负责, 政治精英与地方分离势力结合起来了, 联盟的命运则取决于地方领导人的态度。戈尔巴乔夫只好承认现实, 与地方领导人商谈签订新联盟条约, 保持一个松散的联盟, 但苏共强硬派发动的“8·19事变”打断了这一进程, 加速了苏联解体。因此对于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改革之中意志摇摆不定和优柔寡断, 片面地搞“民主化”与“公开性”, 造成了社会思想的失控, 为各种反对势力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使得苏共的社会思想基础与历史合法性受到重大冲击, 划分党政职能则使得苏共在地方上政权的丧失, 并且造成了苏共的分裂。没有运用党的作用来维系社会与改革, 却视其为改革之障碍, 否定党的领导。对党自身的错误改革则使党原有的纪律与组织削弱。这些改革使党濒临崩溃, “8·19事变”发生后, 戈尔巴乔夫的处置则使党陷入混乱之中, 而在长期个人集权制的环境中, 下层党员的能动性受到束缚, 无法对此采取应有的策略来挽救党, 苏共的瓦解也就成为必然。但我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不平衡, 苏联长期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在经济上,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排斥商品关系和市场机制, 经济结构畸形, 优先发展重工业, 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政治上, 形成高度集权的官僚体制, 最高领导人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 个人崇拜风气盛行, 使得中央与地方矛盾加深, 形成民族隔阂和民族不信任。最终导致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启了苏联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之路, 但苏联走上这条路却是以国家解体为代价的。尽管俄罗斯民众对戈尔巴乔夫时期评价不高, 但对改革时期的主要思想和价值观。如“公开性”、“民主化”、“新思维”、“全人类价值”、“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差额选举”、“多党制”等等, 都是多数予以肯定的。俄国学者索格林在详细分析了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后, 得出的结论是:“新战略带来的后果是它的目的是相反的, 是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经济改革失败了, 但是政治民主化不仅扎下根来而且在政治改革的浪潮中形成了政治多元化、多党制, 开始出现公民社会和分权。苏维埃社会的政治民主化, 吸收了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模式, 可以看成是20世纪主要的历史现象之一。”[2]改革的设计者本人也成了这场和平的政治革命的最后一个牺牲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苏联的解体和戈尔巴乔夫下台, 并不意味着戈尔巴乔夫的一切探索、所有措施都是失败的, 他留下的许多遗产也是一笔财富, 值得研究。在此, 不能简单地用“社会主义叛徒”或是西方的代理人为其定性, 这是不客观的。

回顾苏共瓦解的历史、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为我党的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众多的经验与教训, 社会主义各国在改革中必须确保内部的稳定, 保证党的团结, 才能有一个稳定的核心;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使改革有所保障;改革务必切合本国实际, 不能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与政治形式;党要重视党员的自身建设, 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作风, 始终保持与群众的紧密联系。要处理好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对外关系上必须要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与和平协作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

[2]黄宏, 纪玉祥.原苏联七年改革纪实[M].北京:红旗出版社, 1992.

[3]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8.

[4]项国兰.亲历俄罗斯[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5]列宁.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6]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7.

[7]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上一篇:山体结构下一篇:股骨头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