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盐的调查报告

2024-07-04

碘盐的调查报告(精选四篇)

碘盐的调查报告 篇1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样监测。

1.2 盐碘含量

均按照国标GB/T 13025.7-1999中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 川盐或特殊盐种采用仲裁法测定。

1.3 监测指标

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非碘盐率。

1.4 判定标准

(1) 随机抽样监测中非高碘乡镇盐样:在居民户采集食盐后, 即将全部盐样送实验室进行定量检测, 按照GB/T 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 (川盐及其它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 测定盐中碘含量。 (2) 合格碘盐的判定标准:加碘食盐中碘含量符合国家最新标准。合格碘盐中碘含量为 (35±15) mg/kg (20~50mg/kg) 。 (3) 不合格碘盐的判定标准:加碘食盐中碘含量低于或超出国家碘含量最新标准。不合格碘盐中碘含量为 (5~20) mg/kg (不含20mg/kg) 或>50mg/kg。 (4) 非碘盐的判定标准:在非高碘地区, 居民食盐中碘含量<5mg/kg。

2 居民食用盐监测结果

我区均属于非高碘地区, 在本年度监测中, 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 每个乡镇抽取4个行政村。应采盐样300份, 实采盐样300份, 检测盐样300份, 其中合格碘盐276份, 不合格碘盐13份, 非碘盐11份, 碘盐覆盖率96.33%, 碘盐合格率95.50%, 合格碘盐食用率92.00%, 非碘盐率3.67%。

3 讨论

食盐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的的重要策略和措施。从检测结果看出, 今年我区碘盐覆盖率96.33%, 碘盐合格率95.50%, 合格碘盐食用率92.00%与去年相比 (碘盐覆盖率99.67%、碘盐合格率94.00%、合格碘盐食用率94.31%) 均有所下降, 说明我区碘盐市场总体有所混乱, 从不合格碘盐13份追踪调查分析, 主要是部分居民对碘盐的购买、储存、使用不当等因素导致碘的丢失。因此, 要在广大人群中, 特别是在农村居民中深入开展碘缺乏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提高人们的卫生知识和碘缺乏病的防病意识。加强该地区盐业市场的管理, 加大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 采取有效措施, 打击不法私盐分子, 净化盐业市场, 确保全市居民持续食用合格碘盐。

摘要:目的 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居民食用碘盐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保证居民实用合格碘盐, 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方法 根据《山西省碘盐监测方案》的要求, 在辖区内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 每个乡镇抽取4个行政村, 每个行政村采盐样15份进行检测。结果 共采盐样300份, 检测盐样300份, 其中合格碘盐276份, 不合格碘盐13份, 非碘盐11份, 碘盐覆盖率96.33%, 碘盐合格率95.50%, 合格碘盐食用率92.00%, 非碘盐率3.67%。结论 积极、有效、广泛地开展碘缺乏病的健康教育与促进, 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

关键词:碘盐,监测,合格率

参考文献

[1]山西省2010年碘盐监测方案.

碘盐的调查报告 篇2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9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93-01

罗田县属重度缺碘地区,1965年即被定为湖北省碘缺乏病重点病区县之一。1964年起全县范围内实施全民食用加碘鹽的干预措施,历经五十余年碘缺乏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经省市多次考核评估,从重病区达到基本控制,后又达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现已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为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县实现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后,碘盐干预措施的落实情况,现将3年来的碘盐监测情况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居民户抽样 每年的4月10-30日期间进行采盐样。全县按东、西、南、北、中9个乡镇,其中东、西、南、北区各抽取2个乡镇,中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取8户居民盐样,每年抽取盐样共288份。

1.2 检测方法 按国标GB/T13025.7-1999直接滴定法进行定量测定。

1.3 判定标准 合格碘盐的判定标准:根据GB/T13025.7-2000标准,食盐中含碘量为35±15mg/kg(20-50mg/kg);不合格碘盐的判定标准:食盐中含碘量为5-20mg/kg(不包含20mg/kg)或>50 mg/kg,非碘盐的判定标准:食盐中含碘量为<5 mg/kg。

2 结果

2008-2010年共采盐样864份,样品合格率分别为94.44%、96.99%、96.53%;碘盐覆盖率3年均为100%,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2008-2010年罗田县居民户碘盐样品合格率、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信用率等指标均在95%以上,表明在实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后食盐加碘干预措施仍继续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3年来碘盐水平均在30-35mg/kg,变异系数亦稳定在17.4%-20.8%,说明随着加碘工艺的改进,碘盐加碘浓度稳定且均匀度较高。2008年>50mg/kg,盐样的比例达5.6%。但随后2年分别降为2.73%、1.46%,这与盐碘中位数略下降一致。

碘盐补碘的利弊 篇3

为何要补碘?

碘是人体健康所必须的元素,在我国强化宣传使得国人缺碘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除了从食盐中补碘外还想尽各种办法从一些食品中补碘。

碘的生理功能其实就是甲状腺素的生理功能,因为碘是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的必须元素,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碘能促进能量代谢和物质的分解代谢,产生能量,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同时维持脑垂体的生理功能。碘还能促进发育,发育期儿童的身高、体重、骨骼、肌肉的增长发育和性发育都有赖于甲状腺素,如果这个阶段缺少碘,会导致儿童发育不良。

碘还能促进大脑发育,在脑发育的初级阶段(从怀孕开始到婴儿出生后2岁),人的神经系统发育必须依赖于甲状腺素,如果这个时期饮食中缺少了碘,则会导致婴儿的脑发育落后,严重者可患“呆小症”,而且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以后即使再补充碘,也不可能恢复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碘缺乏病(IDD)每年使全球7.4亿人受害,造成人的大脑功能障碍,甲状腺肿大,并引发精神疾病。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决定,通过加强食盐加碘项目和扩大食用覆盖率,消灭碘缺乏病,因为碘缺乏障碍将继续是胎儿和婴儿大脑功能损害的最主要原因,同时又是青少年智力发育延迟的主要原因,而这又是可以预防的。

当然,碘的问题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现,不过碘缺乏病在世界130个国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在这些国家需要补碘。

人体的碘有两个来源,一是食物供碘,二是甲状腺素代谢过程中脱下的碘,可以被人体再利用,即T4和T3。而通常所说的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就是这两种,但T3的生物活性比T4约大5倍。人们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有一个互动环节:血液中甲状腺素(T4、T3)减少一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增多一促甲状腺素(TSH)也增多一促使T4、T3合成。如果人体缺碘(T4、T3的合成和分泌减少),丘脑下部一腺垂体系统就会感知,然后TRH分泌增多,促使TSH增多,后者就要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T4、T3,但在体内碘原料不足的情况下,受到TSH的不断刺激,甲状腺就会变得肿大起来。缺碘地区的人们就会患大脖子病,即甲状腺肿大。当然,碘不足还可以造成呆小症等其他一系列疾病,所以补碘是一种好的选择。

全民补碘有隐患

然而,中国幅员辽阔,有的地方缺碘,如内陆和山区,有的地方不缺碘,如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但是,通过食用碘盐的方式全民补碘似乎正在造成过犹不及的副作用,同样会对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根据国家专业部门《2008年全国碘盐监测报告》透露。全国共监测826968户居民家中食用盐,其中碘盐798725份,全国碘盐覆盖率为97.48%,自2004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在省级水平,全国有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碘盐覆盖率大于等于95%;有5个省(区、市)的碘盐覆盖率大于等于90%,但小于95%;西藏和海南的碘盐覆盖率低于90%,分别为53.08%和83.78%。

这种全国范围的全民补碘当然会满足和弥补一部分碘缺乏者的需求,也能有效预防甲状腺疾病的发生,但是也潜藏了危机。因为,对于不缺碘的人来说,过多的补碘反而是一种伤害。2000年以来,浙江省内甲状腺患者急剧增加,其中杭州、宁波、舟山等近海地区的居民居多。

舟山市人民医院2007年的记录表明,2007年到舟山市人民医院接受甲状腺疾病手术的患者达770多人,比5年前增加了500多例,其中甲状腺癌病例增加了1倍以上。2001年,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的研究人员对宝钢集团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调查,发现确诊的31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中,有183例是在食盐加碘后3年半内发生。同样的情况也在天津出现。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1981年至2001年天津市甲状腺癌平均年发病率为1.77/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这些流行病学的情况,有关专家认为,目前中国正处于甲状腺疾病的发病高峰。与此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医卫专业人员把碘盐与日益增多的甲状腺疾病联系起来,还有很多公众认为碘盐造成了甲状腺疾病,提出抵制碘盐,食用无碘盐。这种做法是在与过去“倡导食用碘盐,预防甲状腺肿瘤”的主流声音唱反调。

因果关系

中国是从1994年开始普遍实施食盐加碘政策,而甲状腺疾病在最近几年迅速增加,这是否与过量补碘有关?专业人员的调查已经找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营养学会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日均盐摄入量为11克,农村居民达到17克。这意味着,根据目前市面上多数碘盐中每克盐含碘20~50微克计算,中国人每天摄碘量达到了220~850微克,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200微克/天的安全线。在中国,加碘盐的加碘区间量为20~50微克/克,地区之间各有差异,但在加碘量相对较少的珠三角地区,加碘量也达到30微克。

这就意味着,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由于人们能从海产品和其他食物中获得碘,再加上碘盐的补碘,使得人们的碘摄入过多。但是,对碘过量摄入却没有引起疾控部门的注意,更难引起普通公众的关注,只是到酿成相关疾病时才发现问题。碘过量的确可以导致甲状腺疾病,如甲亢、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等。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补碘过多也会危害健康和造成疾病,而且会产生与碘不足相似的症状,即高碘性甲状腺肿大。原因在于,如果过量摄入碘会减少甲状腺释放甲状腺素,这样人体血液中的甲状腺素(T4、T3)就会下降,而T4、T3的减少就会反过来促使促甲状腺激素(T sH)升高,再由增高的TsH刺激甲状腺体积增大。这种甲状腺肿大就称为碘诱发性甲状腺肿大或称高碘性甲状腺肿大。

这种情况在国外早有发生。比如,日本北海道的日高山利尻岛和文莱等沿海一带的居民就因为过多摄食海产品,造成摄碘过多,因而产生和加重了地方性甲状腺肿。同样,日本人摄入高碘食物海藻碘(200mg/天)后,10%的人发生高碘甲状腺肿大。

碘盐和无碘盐应区分对待

由于补碘是基本国策,现在人们想吃无碘盐也难上加难。而且在中国,食盐基本上由盐业公司专营,实施统购统销。在属于食盐加碘的地区,未加碘的盐无法在市场上合法购买,否则便会成为违法的“私盐”而受惩处。

当然,在中国也有一些地方能买到无碘盐,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四个城市。但是,在大部分地区,碘盐是一种常规供应方式,甚至在浙江这样的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也难以买到无碘盐。如果公民要买非碘盐,可以到盐业公司经营的盐产品专卖店,但是必须凭医院开具的相关疾病证明。这就逼迫所有人都要过量补碘。

今天,在长达15年的全民补碘之后确实需要反思我们的补碘政策,因为目前的全民补碘行为是一刀切,没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般而言,内陆地区和山区,人们较少吃到海产品,因而可能缺碘。但是,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可以通过海产品和饮食的多样性补充碘。但是,我们实行的却是整齐划一的方式,无论是缺碘地区还是碘丰富地区,市场上只有碘盐销售。无论是缺碘的人还是不缺碘的人,都只能吃碘盐而吃不到无碘盐。这既违背辩证法的具体情况具体应用的原理,也违背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原则,结果是过犹不及,使得不缺碘地区的人们由于被强行从碘盐中食用过多的碘,反而患甲状腺疾病。

亡羊补牢,现在纠正全民食盐补碘的政策还来得及。(文章代码:1915)

碘盐,吃还是不吃? 篇4

碘盐,吃还是不吃呢?

全民加碘 国人素质提高

碘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在人体内主要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其生理作用也是通过甲状腺激素的作用表现出来的。碘缺乏是引起单纯性甲性腺肿的主要因素。我国多山地区的居民患此病的较多,故又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我国多数地区都属于程度不同的缺碘地区,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病区推广碘盐的政策,有效地遏制了碘缺乏病的猖獗流行,但并未彻底纠正碘缺乏病对人群智力发育的损伤。国务院从1995年起推行全民食用加碘盐,并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碘营养监测。

全民食用加碘盐防止了碘缺乏危害而造成的脑发育落后,提高了人民的素质。我国推广食用加碘盐后,人群的智商提高了12个百分点,而推广碘盐前人群因缺碘而造成智商的损失达10~11个百分点。

碘缺乏病(IDD),风险依在

虽然碘盐与人体的素质、智商密不可分,但甲状腺疾病与碘盐的关系却一直是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甚至被提上两会代表的议案,有关碘营养过量、停止食盐加碘的呼声不断。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我国儿童尿碘中位数(UIE)的监测结果,将我国的碘摄入情况描述为“超过适宜量”。

此后,沿海地区的两会代表以及媒体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某些沿海城市开始非正式地允许销售非碘盐——以前需要医生处方才能买到——并呼吁放开非碘盐的销售。

全民加碘是国家政策,因此碘盐的摄入量及放开非碘盐的销售都需要缜密的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在这一背景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以下简称“评估中心”)采用总膳食研究方法开展了中国居民以及沿海地区居民的膳食碘摄入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必须坚持食盐加碘政策。

我国仍然存在碘缺乏病的风险,尤其是育龄妇女,孕期前和怀孕期间,必须保证充足的碘摄入量。评估中心专家们的研究发现,育龄期妇女的膳食碘摄入量相对较低,有10%左右的人群膳食碘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30%低于推荐每日摄入量,存在影响胎儿碘营养状况的风险。

在一般人印象中,沿海地区的人群应该是不缺碘的,因为他们吃海产品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辽宁、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的孕妇碘营养不足比例甚至高达46%。

2012年5月,国家卫计委下调了碘盐浓度,由35毫克/千克下调到25毫克/千克。“食盐加碘水平的下调,可能会带来更多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不足。”又有人担心了。

那么,碘盐和甲状腺疾病到底有没有关联?

碘过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有些报道甚至直接说食盐加碘是甲状腺疾病的罪魁祸首。还有媒体报道,如果算上甲亢、甲减患者,我国的甲状腺疾病患者总数可能超过2亿,仅在杭州,就有34.7%的女性患有甲状腺结节。

碘盐真是甲状腺结节增加的原因吗?

为此,杭州市疾控中心和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对9412名成人进行了碘含量测定,以及甲状腺B超检查和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结果发现,与5年前临床医生的疑虑正好相反,并非“吃了碘盐以后甲状腺疾病明显增加”,而是食用无碘盐和饮食口味偏淡与甲状腺结节患病风险增加有关,这一点在女性中更为明显。研究发现,正常人群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为24%,而尿碘含量偏低的这部分人的甲状腺结节发生率则为31%。承担这一课题研究的专家说,碘摄入具有U型特点,即摄入高或摄入低都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专家们在调查了杭州人饮食结构与碘盐摄入情况之后发现,杭州人摄入的碘中有74.4%来自于碘盐,其他食物只提供了25.6%的碘。所以,研究人员认为,碘缺乏症可能是引起杭州甲状腺结节的主要风险,对这些人来说,食用碘盐仍是必要的。

其实,在碘摄入充足的地区也并未发现其与甲状腺疾病存在相关性。比如瑞士的一项研究就发现,食盐加碘后甲状腺肿癌的发病率反而逐年下降了。世卫组织也认为,碘摄入充足地区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低于碘摄入缺乏的地区。所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的专家表示,“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的说法目前尚缺乏科学依据。

食盐加碘还须坚持

评估中心的专家说,全民食盐加碘是全球推荐的最安全、有效、成本最低且效果最持久的消除碘缺乏病的策略,全球大约有70%的家庭食用碘盐。我国的食盐碘强化水平经历了两次调整,自2012年开始,各省可以自主选择加碘水平,食盐的平均加碘量下调至20~30毫克/千克。专家强调,在我国,碘盐是补碘的主要载体,例如上海市居民实际膳食碘摄入量的63.5%来源于碘盐。由于一般在我国上市的营养补充剂中均不含碘,如果食盐不加碘,那么膳食碘摄入量将恢复到食盐加碘以前,并且使得我国十多年来防治碘缺乏病的努力荡然无存。

放弃碘盐导致二次碘缺乏的例子不是没有。2006年,我国新疆有11个乡的34个村又出现了新的克汀病患者,共确诊15岁以下病人76例。其直接原因就是碘盐覆盖率大幅下降,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食盐加碘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中国疾控中心碘缺乏病防治研究所的专家强调,“尽管中国人总体上已经不再缺碘,但我们仍然必须坚持食用碘盐”,为什么呢?

很多人并不知道,我们摄入的碘在人体内只能存留100天,因此在缺碘地区,人们100天不补碘就会再次碘缺乏。而在自然环境下,我国是一个碘含量较低的国家,之所以总体上不缺碘,就是因为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强制食用碘盐。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将我国的碘摄入情况描述为“超过适宜量”,但“超过适宜”不等于“过量”,也就是说健康风险很低。由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低水碘地区,因此总体上碘盐对预防碘缺乏的贡献远大于碘过量的风险。

“一代粗,二代傻,三代四代断根芽。”这是我国民间对碘缺乏症的形容。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因生活环境缺碘所引发的疾病没有较好的医治办法,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早预防!

上一篇:缺失与构建下一篇:农副产品溯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