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2024-07-27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精选十篇)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篇1

一、肯定优势, 培养自信心

流动儿童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的情绪, 大多是由于自己来到陌生的环境中, 看不到自身的优点, 听不到周围师生、家人的表扬, 再加上流动儿童的家庭条件相对落后, 他们在一种有形无形的攀比中产生了孤独、自卑的情绪。而事实上, 流动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有着自身的优点, 他们动手能力强, 心灵手巧;有的孩子独立不依赖, 自理能力强;还有的孩子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这些都是本地孩子身上很少看到的优点。

看到流动儿童身上的闪光点, 并通过各种活动展现他们的优势, 是我们每个老师应留心的事。平时的值日、大扫除, 做得最出色的总是这些流动儿童;学校的田径队、篮球队, 也是流动儿童唱主角;2010年秋季开学, 学校临时组建120人的拉丁舞团队, 准备参加十七届省运会入场式的群众表演, 那顶着烈日坚持训练的仍然少不了流动儿童。给他们展示的舞台, 让孩子们用自己出色的表现证明自己, 于是, “升旗手”有他们, “三好学生”有他们, 学校评选的“五小明星”有他们, 校园橱窗的优秀学生栏有他们……迎着同学羡慕的目光, 看着老师们赞许的眼神, 他们越来越有自信了!

二、沟通了解, 加强认同感

认同是一个接纳、认可和融入的过程, 是一个持续、稳定的双边互信过程。流动儿童要真正融入他所在的新的班集体, 并被大家所认可, 还需要彼此的互相沟通、了解、合作。《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理论告诉我们:只有有效沟通, 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精诚团结, 才能实现双赢。班级中的孩子们也是如此。

尽管孩子们来自五湖四海, 但因为孩子们年龄小, 阅历少, 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并不多, 更不用说现在的居住地了。让学生完成习作:用你的方式了解并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或者是家乡的一处名胜、风土人情, 完成后先进行小组交流, 再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班级交流。

学生们都爱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活动中可以增进彼此间友好的交往, 又可以锻炼孩子们良好的合作。我们每年都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如学校常年开展争当“家务小帮手”活动, 内容就很丰富:端午节包粽子, 万圣节做南瓜灯, 春天包馄饨, 夏天拌凉菜, 秋天做水果拼盘, 冬天包饺子等。

三、全面渗透, 保持平等心

当儿童意识到你在教育他的时候, 你的教育就失败了。流动儿童有的特别敏感, 当你经常教育学生要尊重“外地人”时, 他们已经觉得是受歧视了。所以, 对流动儿童的心灵保护要在潜移默化中。

1. 教学中渗透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 表达的就是尊重、自信、宽容等主题。如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就非常典型。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林肯先生出身卑微, 是鞋匠的儿子, 面对参议员的羞辱, 林肯不亢不卑, 谦逊真诚, 赢得了参议员的敬重。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正是课文要传递的。

2. 班级文化中渗透

教室里放心情树、智慧墙, 让学生们有释放心情、展示自我的舞台;黑板报上有心理健康角, 定期出刊“快乐法则、自信宝典”等心理健康小知识;教室里备好图书箱, 常备100本书 (向学校图书馆借, 或是每人捐一至二本) , 每天借阅, 这就不用为想看书却无钱买书而烦恼了。“人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是我们倡导的班级文化。

3. 社团活动中渗透。

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 很少有父母愿意花钱送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以发挥特长。学校组建了各种社团, 只要有兴趣、有爱好的学生都可参加, 而且是免费培训。围棋班、民乐队、合唱队、女篮队、女子曲棍球队、拉丁舞队、电脑兴趣组、美术兴趣组、数棋兴趣班……在各个社团里, 根本就没有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之分, 大家一起学习, 公平竞争, 培养自己的特长, 还为学校争了光, 流动儿童同样有了强烈的自我认同感。“不以出身论英雄”应成为各社团最基本的思想。

这样, 不管是课堂教学中, 还是在课外阅读、社团活动中, 流动儿童感受到的都是平等的氛围, 在他的潜意识中, 自己就是学校里平等的一员, 关系也自然融洽了。

四、控制情绪, 拥有平常心

孩子们在交往中常常会产生一些矛盾, 当然也会犯错, 不过这并不是只在流动儿童身上才有的。可相比较而言, 流动儿童更易对老师、同学、父母产生不良情绪, 甚至是敌对、逆反。有时他们显得暴躁、易怒, 甚至做出一些令人不解的举动。只有找到矛盾发生的根源, 才能对症下药, 调整他们的情绪, 保持心理平衡。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流动儿童家庭一般都有2、3个孩子, 家庭中的大孩子很多都觉得自己不受重视, 而产生怨恨、自卑的心理, 这种心理在女孩子身上更加明显。碰到这种情况, 我总会问孩子这样的问题:你是姐姐 (或哥哥) , 和弟弟 (或妹妹) 比起来, 谁更需要照顾?如果你是做爸爸或妈妈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会照顾谁多一些?孩子设身处地地考虑, 心理也就慢慢平衡了。

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研究综述论文 篇2

摘 要:摘 要 :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向城市,流动儿童的相关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对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最新研究

摘 要:随着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向城市,流动儿童的相关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全面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对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总的来看,流动儿童的心理素质状况不如非流动儿童,主要表现在社会适应、自尊水平、歧视知觉、情绪问题、行为问题五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的心理素质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需辩证地对待流动儿童群体,用积极的方式助其发展,使之成为未来社会更强大的主人。

人口流动与儿童心理健康的异质性 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倾向得分匹配;异质性效应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6)04-0045-08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6.04.005

人口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是否有影响作用?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没有一致、公认的结果。其原因可能既涉及流动的主体,也涉及心理健康的测量维度。从流动的主体来看,既可能是父母的流动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也可能是儿童自身跟随父母亲流动而对流动儿童产生的影响,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影响作用。从儿童心理健康的测量维度来看,正如儿童发展本身是多维度的那样,心理健康无法用单一维度或单一指标来予以刻画;既可以测量儿童的抑郁感、孤独感等负面指标,也可以测量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态度指标;测量指标的不同亦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而且,研究结果还与样本来源、抽样方式与过程以及后续的分析方法等有关。即使是利用相同的数据,采用不同的方法亦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此外还更应该考虑到流动对不同儿童群体的异质性影响作用,即如果将流动看成一种实验,则这种实验对于不同的人群可能会具有不同的效应。如父母亲的流动对另一些儿童的某些方面可能具有积极的效应,但对另一些儿童则可能存在消极效应。再如儿童自身跟随父母亲到流入地居住,对某些儿童可能会有积极地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效应,但对另一些儿童却可能会有消极影响作用。这种异质性的影响作用,既与个体特征与家庭环境有关,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而且,这种异质性的影响作用同样可能是导致上述问题无法得到一致、公认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不能简单地利用群体的平均效应来予以回答。只有在差异性视角之下,通过更合理的分组,才有可能揭示出这种差异性,进而深入了解人口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为此,本文将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y,CFPS)2012年数据,以儿童问卷中的心理健康量表测量结果为因变量,借用反事实因果推论框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ropensity Score Method)和异质性实验效应模型(Heterogeneous Treatment Effect,HTE),来讨论人口流迁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异质性作用。

一、文献综述及假设的提出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属于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由于民生制度改革滞后于劳动力乡一城流动需求所导致的对农村儿童成长环境的破坏。以往的众多研究都将他们分别进行讨论;直至近年,才逐步将他们纳入同一个分析的框架。“问题”与“比较”两种视角的分析框架是几乎所有研究的基础。前者将两类儿童都视为“问题”儿童,不论是儿童的教育问题与学业成就、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品行、营养、安全等各个方面;标签化的用词形成两类儿童的刻板印象,对后续的研究和社会舆论造成了某种误导。后一种视角则比较不同类型的儿童在各种发展指标上的差异。从儿童类型来看,大部分研究都是比较留守与非留守儿童,或者是流动儿童与流入地的本地儿童,比较研究涉及其中两种或多种;比较的内容则涉及教育和学业成就、心理健康、卫生保健、行为、道德等各个方面,提出了安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隔代抚养等诸种问题,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的全景描述。本文无意全面总结、讨论两类儿童研究中的所有问题。以下仅讨论流动与留守两类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

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表明,其心理存在许多负面、消极的评价,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压力过大;在社交焦虑、孤独、自卑、幸福与满足感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问题行为突出,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就读于不同类型学校的流动儿童,其心理状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各种消极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仍然得以延续。

除负面评价外,也有研究认为,流动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并未出现适应不良的情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大多数儿童的自我认识比较积极,自豪感高于自卑感,多数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其积极心理品质处于理论的中等及以上水平,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人格的有恒性、自律性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而且,由于流动带来了教育環境、家庭环境和个体智力方面的变化,从而促进了流动儿童在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在思维独特性上的发展,甚至比本地同龄人更具明显的独立、灵活、创新、合作的人格特征。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较差;主要表现在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以及自尊、心理控制源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其中孤独感是留守儿童报告最多的情绪体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特别是某些测量指标,如抑郁、孤独感或焦虑等。尽管上述结论并不一致,但是,几乎所有研究都一致地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内部存在多元性与差异性,如不同性别与年级、留守的时间长度、是否为双亲外出等。这也正是“差异性”原则的体现。

近来也有更多的研究将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城市或农村的本地儿童进行比较,以期讨论人口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所得结论基本一致地认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但流动儿童在许多方面都优于留守儿童和农村非留守儿童。可见流动对改善儿童的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家庭内社会资本和教育资源状况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nlc202309090327

二、研究假设

上述简单的研究综述基本呈现了国内在人口流动与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分歧。不论是问题视角还是比较视角,都是以“均值”为基础的讨论,而未涉及人口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异质性影响作用,即使是徐宏伟和谢宇也只是讨论了控制人口流动选择性后的平均实验效应问题。因此,本文将基于差异性原则,从异质性角度讨论人口流动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

正如同一实验对不同实验对象具有不同效应,人口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是异质性的。但这种异质性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或流动儿童内部,而非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之间,因为这两类儿童所受影响的来源(或实验treatment)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来自于父母的流动对其影响;而后者则来自于自身的流动。

从留守儿童来看,父母亲的流出对于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的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对于那些年龄较大、越有可能留守的儿童,他们的各种社会适应与应对调整能力越强,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会越好。相反,那些本身越不可能留守(或者是更应该得到父母亲照顾与关爱)的儿童,他们的社会适应与应对调整能力相对较差,留守后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就相对较差。因此,假设一是:越有可能留守的儿童,父母亲的流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越小,即与本地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异越小;相反,越不可能留守的儿童,其心理健康状况与本地非留守儿童的差异越大。

从流动儿童来看,儿童的流动对其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同的。比如: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更有可能随父母亲流动的男性儿童(即流动的选择性),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会较好;但对于那些越不可能流动的儿童,其心理健康状况则会相对较差。因此本文的第二个假设是:越有可能流动的儿童,流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即与农村非留守儿童的差异越小;相反,对于那些越不可能流动的儿童,流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作用则越大,他们与农村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也就越大。

三、数据与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ese Family Panel Studv,CFPS)2012年第二轮调查。研究中还结合2010年基线调查中的部分变量。

本文将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采用的“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测量结果(抑郁感)作为心理健康指标(即因变量)。该量表共包括20道题目,对应少儿问卷中10-15岁少儿自答部分的N部分“行为、精神状态测量与认知测试”中的N401-N420。数据处理过程中,对部分题目进行重新编码以便正序,并加总以后得到抑郁感测量结果。该变量取值越大,表明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越好。为减少由于某一题缺失而带来的样本损失,本文按照加总得分除以答题数目,再乘以20计算得到被测量的所有样本的抑郁指数。

由于调查时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以往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经历等有关。为能够控制以往状况对被访者现在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本文还将选用该调查2010年基期调查中的抑郁感测量结果作为被访者以往心理健康的测量结果,以作为控制变量或基期水平。但要注意的是,两次调查中所用量表不同,结果无法直接进行对比;只能将其作为控制变量。

儿童留守或流动的性质将以户口状况、是否与被访者(儿童)同住、调查地点的城乡属性,以及(父母亲)为什么不住在家中这四个指标为判断标准,将儿童划分为:城市本地儿童、城市流动儿童、农村本地(非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四种类型。

此外本文还将选用年龄、性别、自我教育期望、是否有兄弟姐妹、对学校的满意度等个人特征变量,以及父母亲的受教育年限、家庭收入等家庭变量作为模型中所用的自变量。有关变量的描述请见表1。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异质性实验效应模型是本文使用的两种方法。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是在反事实因果推论框架中剔除样本选择性的重要方法之一,有关该方法的详细介绍可参阅相关文献。异质性实验效应模型是谢宇等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经过了几次修订,发展成现在的hte3模型。

四、分析结果

严格意义上来看,分析过程应该首先讨论流动或留守儿童是否存在选择性,并判断这些选择性是否会影响到最终实验效应的结果(这一步骤可通过Heckman模型来实现);其次,如果选择性存在且会影响实验效应,就需要利用各种方法(包括倾向得分匹配方法、间断回归或工具变量等)剔除选择性,进而利用相应的后续方法估计平均实验效应;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分析实验效应的异质性。本文为简约起见直接讨论异质性影响作用问题,而不再展开有关选择性的讨论。

有关结果请见图1-图3。图中线条表示各倾向得分值下平均实验效应的点估计;阴影部分则是该实验效应的95%置信区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95%置信区间包括了0值,则不论线条上的取值有多大,其实验效应都是不显著的;相反只有当95%置信区间不包括0值时,这一段取值所对应的平均实验效应才有显著的意义。

首先,比较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以农村非留守儿童为参照组),结果请见图1。这一比较说明的是父母的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随着留守概率(对应的是父母亲流出的概率)的增大,点估计拟合曲线从0值附近逐步向上递增;且对所有倾向得分取值,对应的实验效应均在0值以上;即:留守的可能性越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上的差异也越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越好于非留守儿童。但区间估计的结果则表明,随着倾向得分值的增加,估计的置信区间逐步扩大,且始终包含0值,说明各倾向得分值所對应的实验效应与0值无差异,或者说,父母亲的流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并没有显著的作用。这一结果从某种意义上否定了假设二,即父母亲的流动不会影响各类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其次,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以留守儿童为参照组)的比较结果请见图2。这一比较的前提是父母均为流出的情况,反映的是儿童自身流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由图示可见,点估计的结果均大于0值,则说明儿童自身的流动可能有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当然,这种影响作用仍然是异质性的,即不同儿童跟随父母流动后的心理状况的改善并不相同:流动效应的点估计曲线随倾向得分值的提高呈现出先下降,再上升,然后再平缓的过程。而且,在倾向得分值低段和中段,置信区间不包括0值;这说明,流动对于那些越有可能留守的儿童,即流出概率很小的(小于0.2),以及流动概率处于中间段(0.4左右)的儿童而言,如果他们与父母亲一起流动,那么,他们的心理健康会变得更好;而且流动概率越小的儿童,他们心理健康改善的幅度会更大。但是,对于那些流动概率在0.2左右,以及大于0.5的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尽管点估计均大于0。这一结果说明,尽管流动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但是,流动真正能够促进改善的是那些越不容易流动的儿童。对于那些本身就容易流动的儿童,其心理健康并不会随着其自身的流动而发生显著改善。

nlc202309090327

最后,来看流动儿童与全部儿童的比较(以农村儿童为参照组),结果见图3。该图中的比较结果体现了父母亲的流动与儿童自身的流动这两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总影响。图示表明,效应的点估计曲线仍然在0值以上,且随倾向得分值的增加而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再微微下降的过程。这说明,流动可能性越小的儿童,如果他从农村留守或非留守状态改变成流动状态,那么其心理健康的改善程度相对较小;随着流动可能性的增加,其心理健康的改善程度会有所提高。而区间估计的结果则表明,尽管对于那些流动可能性较小的儿童来说,他们心理健康的改善幅度并不是很大,但却是显著的;而那些越有可能流动的儿童,尽管改变幅度较大,但其效应并不显著。这种比较说明流动确实有助于部分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2年数据,以抑郁感量表测量结果为因变量,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异质性效应模型,讨论了人口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异质性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流动会改善部分儿童的心理健康,但并不适用于全部儿童;越不可能流動的儿童,如果他们流动以后,其心理健康改善的幅度也越大;而父母亲的流动在某种意义上并不会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人口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至今未能取得一致的结果,其外显的原因有研究中所使用的测量工具与测量维度、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性,等等,但更为主要的内在的根本原因则可能是人口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异质性影响作用。正是由于这种异质性影响作用,测量维度与测量工具的不同,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因为人口流动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不同维度的作用可能是不同的;数据来源的不同,被调查的群体不同,可能结果也是不同的,因为人口流动对不同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异质性的影响作用是未能取得一致结果的根本原因。

因此,在流动或留守儿童研究过程中,既应尽力避免问题视角与标签化的刻板印象,也应避免仅仅从消极方面考察儿童的心理健康,更应避免由于样本选择性与平均指标的敏感性而误以为得到最终结果。分析与研究过程应该在反事实因果推论基础之上,结合必要的社会分组与社会情境原则,利用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和合适的方法,利用多维度指标同时测量、刻画儿童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儿童积极心理方面;并充分考虑人口流动的选择性(实验前的异质性)、平均指标的敏感性以及人口流动对儿童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异质性。如此才有可能得到相对可靠、合理的结论。

农村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篇4

1998年由公安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颁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指出:流动儿童是指6至14周岁 (7或至15周岁)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

二、农村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我通过走访, 在了解农村流动儿童的生活状况、学习状况等的基础上, 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自身方面

农村儿童进入城市后还保留着在农村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其中很多和城市的方式有一定的差别。农村儿童存在不讲究卫生、说脏话、学习成绩差等缺点, 导致受到城市儿童的孤立和排斥, 从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

(二) 家庭方面

1. 频繁流动带来的消极影响。

2. 父母素质较低, 教养方式不合理。

3. 亲子沟通交流时间缺失。

4. 家庭收入带来的影响。

(三) 学校方面

1. 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素质偏低。

2. 缺乏心理辅导机构。

3. 同学关系不和谐。

(四) 学校方面

1. 政府管理缺失。

2. 生活区域环境差。

3. 户籍的限制。

三、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 自身方面

农村流动儿童进入城市的不适应是暂时的, 面对陌生的环境, 要积极主动地融入, 而不是选择逃避。城市的生活和农村生活有很大的不同, 具体来说就是规则和制度繁多。因此, 学习和掌握这些是作为一个城市人所必需的。同时, 流动儿童要加强自身修养, 摒除在农村习得的陋习, 做一个文明的人。在与同学交往时不卑不亢, 不因自己的身世和家庭情况就看低自己, 只有这样, 才可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二) 家庭方面

1. 父母要提高自身素质, 改变教养方式

教育子女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流动儿童父母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提升自身素养是必要的。中国自古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家庭教育思想, 这些是应当继承发扬的。同时, 了解现代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和知识同样重要, 使家庭教育与时俱进, 适应子女身心发展。

2. 父母应多关注子女, 保证沟通时间

首先, 父母要主动与流动儿童沟通, 可以给他们一个倾诉的机会, 这本身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次, 在儿童说出问题的过程中, 与孩子共同探讨, 找出应对困难的办法, 这样大大避免了流动儿童在遇到挫折后孤立无助心态的产生。因此, 如果流动儿童父母都要工作, 就要积极协调工作与照顾孩子之间的冲突, 夫妻双方应约定好轮流抽出时间陪伴子女, 保证每天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时间。

(三) 学校层面

1. 提升打工子弟学校教师素养

学生时代, 正是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是他们思想品德和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 他们过着以学校学习活动为主的生活, 学校中各因素都对其发展产生影响, 而教师对他们的发展起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 提高教师素质至关重要。

2. 改善同学关系

同学间关系的和谐对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而和谐的关系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首先, 农村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后要克服自卑心理, 主动与其他儿童交往。农村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 发现与城市儿童的巨大差距后, 容易自我封闭, 处处避免与人交往, 从而造成自己的孤立境地。因此, 主动与人交往是促进同学关系和谐的基本所在。其次, 要尊重别人, 平等待人。农村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成长环境不同, 生活习惯差异很大, 人有贫富贵贱, 但是地位都是平等的, 没有人格上的差别, 这是营造人人平等和谐的同学关系之关键。最后, 要真诚对待他人, 包容他人。他们与其他儿童在交往时难免会遇到误会和摩擦, 如果拥有一颗包容的心则可以很好解决此类问题。

(四) 社会层面

1. 完善户籍制度, 保障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权利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要找到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村流动儿童心理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痼疾, 从根本上说, 是我国现阶段的户籍管理制度造成的。因此, 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就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我国现阶段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实行的, 是以限制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自由迁徙为出发点的, 这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我国的人口管理工作也做出过积极贡献。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这一国策的实行和深入, 巨大的用工需求吸引中西部的农民开始大规模地向东南部迁徙, 但现行的户籍制度却使得这一部分人进入城市辛勤工作而不能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造成了实际的不平等。因此, 我国要依据当前的具体形势, 尽快颁布新的户籍制度的法律法规, 放宽农村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标准, 破除户籍隔离制度, 规定农村人口只要在城市中居住满一定的年限, 有长期稳定工作即可获得申请流入地的户口, 享受与流入地当地居民的同等待遇, 保障每一位为城市做贡献的流动人口的权利, 进而保障农村流动儿童的一系列权利。

2. 发挥传媒舆论的作用, 引导人们关注农村流动儿童

在当今社会, 电视新闻等媒体在反映和形成、引导舆论过程中有很大作用, 受到了整个社会的重视。只有经过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体的广泛传播, 唤起人们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注意, 才能把舆论凝聚起来, 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当前, 农村流动儿童问题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 也取得了一些社会回应, 但是, 对于解决农村流动儿童问题还远远不够。因此, 应加强电视新闻媒体对农村流动儿童问题的关注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 弘扬和谐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尚, 减少或消除对于流动儿童的歧视。对于因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的农村流动儿童, 媒体应予以关注, 呼吁社会力量, 建立类似于“希望工程”等组织对他们进行帮助, 可以填补政府在资金等方面的不足。

3. 加大教育投入, 改善流动儿童教育环境

在当前形势下, 要加大对城市打工子弟学校的支持, 鼓励更多的城市学校接收农村流动儿童入学, 建立有效的财政投入制度、进行教育财政的体制改革是必要的。当前财政向教育的支出大都流向公立学校, 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并没有此种资格。但事实情况是, 同公立学校一样, 城市打工子弟学校同样也承担着整个社会的教育责任, 理应获得相应的财政支持。笔者认为, 教育经费作为一种公共产品, 应根据农村流动儿童的流向和各个学校的学生接收情况予以拨款。在操作过程中, 可以以暂住证为依据, 每个流动儿童据此申请财政补贴, 由财政部门直接拨付。此种措施将大大改变打工子弟学校资金匮乏的局面, 促进此类学校的发展。同时, 这一制度也引进了竞争体制, 获得生源即意味着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 也为流动儿童创造更多的入学机会, 这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

农村流动儿童作为一个新生群体, 他们同样也是我们祖国的希望, 因此他们的健康成长应受到关注。笔者相信, 随着中央政府不断出台新的举措以及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 农村流动儿童在城市之中也能感受到家乡一般的温暖, 并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柳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书 (一) [M].北京:长城出版社, 2000.

[2]冯江平.儿童心理问题咨询与矫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3]丛立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4]宋德如, 孙小青.基础教育学 (上)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篇5

[摘要]目的做好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是保障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育,减少疾病发生的可靠保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情况逐年增多,相应地流动儿童也日益增多,因为其流动性,客观上加大了儿童保健管理的难度。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人口流动的管理[1]。为解决流动儿童管理难度大的问题,该院从5月份起,创新使用“双管”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研究将探讨创新“双管”法在流动儿童健康管理中应用的效果,以促进儿童保健工作的发展。方法分别选择和20由该乡镇辖区流入城区的0~6岁儿童健康管理情况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流入城区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观察组为89。50%,对照组为58。33%,观察组较对照组提高了31。17%。结论创新“双管”法在儿童健康管理中应用可明显提高流动儿童的健康管理率,从而保证了同一辖区内的儿童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辖区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可在全市推广应用。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篇6

关键词: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困境;心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40-052;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18-02

一、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的困境

根据国家教委1998年颁布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少年儿童是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研究的流动少年儿童主要是指在城市小学接受义务教育,户籍不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是城市新一代移民,作为劳动力移民的后代,进城读书面临着成长环境的改变:城市学校有着不同于农村学校的文化特质、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流动儿童如何实现自身的社会角色,以融入城市学校,成功完成学业,还存在着不少的阻碍因素。根据艳、尹华站的调查,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不良检出率(即适应等级差比率)均高于全国常模(31.00%)[1],周海霞的调查显示,5-6年级的农民工子女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要低于城市居民子女[2]。

二、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不良的影响因素

(一)生活动荡带给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困境。

受父母工作不稳定、住所不稳定等因素影响,流动儿童生活动荡、流动性大。根据陶红、杨东平、李阳对北京等十个城市的4561名农民工子女的调查,有20.8%(949名学生)的随父母多次迁移转学,在转学多次的小学生中,23.6%的同学转学2次,31.6%的转学3次以上。在转学多次的中学生中,23.6%的同学转学2次,41.1%的转学3次以上,转学5次以上的学生达到8.1%[3]。高频率的转学,致使流动儿童的学习容易出现阶段性断裂,影响了学习的连续性,难以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又由于频繁地流动,使得流动儿童来不及对新学校进行适应。另外,农民工子女的频繁流动打乱了学校既有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秩序,使得城市学校对接纳农民工子女上持有一种保留的态度,也是导致农民工子女城市学校适应不良的原因之一。

(二)童年留守生活造成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困境。

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都有过童年留守生活的经历,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关爱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显示,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77%。寄养在叔叔等亲戚家的占20%,寄养在邻居家的占3%,大部分在外务工的父母半年或半年以上回来一次[4]。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不能得到父母的亲情、关怀和教育,缺乏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和教育氛围,不少流动儿童自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主要表现有迟到、早退、旷课,卫生习惯差、不懂文明礼貌、爱说脏话、抽烟喝酒等。有的沉溺于网吧,有的沾染了小偷小摸恶习,早恋也是一种普遍现象[5]。

(三)城乡学校差距导致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的困境。

流动儿童在语言交流、生活习惯、行为特征、交往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与城市儿童不同,城市学校文化未必都能为流动儿童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而流动儿童小学生的乡土气又未必能为城市学校文化所包容,与城市同学之间的隔阂,无法满足流动儿童在同辈群体中的生活,同辈群体的归属感与接纳也自然成为缺失的一环,这些冲突最终都会通过学习习惯、生活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据武汉市的调查,大部分进城务工子女不同程度地出现学习吃力的情况,近80%的进城务工子女表示不同程度地感到吃力,而仅有21.2%表示不吃力,远低于武汉市同龄学生的平均水平1。表明大部分的进城务工子女在新环境中面临学习的适应问题[6]。广东的调查显示,“讨厌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则高达64.9%,有31.8%的人认为自己“完成作业很慢”,有62.1%的人因为考试烦恼,66.1%的人认为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不好话,还有12.6%的人“常常忘记所学的东西”[7]。

(四)家庭教育缺失加重了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的困境。

农民工从事的工作普遍劳动强度大,由于整日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同时,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务工人员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更谈不上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子女。

由于流动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无人监管,导致他们成绩不好,丧失自信。据调查,农民工子女中有多达71.1%的人认为自己“不高兴”,近六成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容易感到紧张,有33.3%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觉得自己“易于泄气”,而61.9%的人表示自己“容易哭喊”[8]。

三、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的心理干预方法

(一)团辅班队会。

团辅班队会是以游戏、体验、分享等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开展班会或少先队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团队的磁场和力量,构建温暖、平等、活泼的团体氛围,帮助流动儿童尽快融入城市学校班级,帮助城市同学乐于接纳流动儿童,真正使班级成为流动儿童获得成长空间的重要条件。

辅班队会有别于传统班队会,把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引入班队会中,具有亲和力、活动性、团队性、开放性、包容性的优点,在提高流动儿童城市学校学习适应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二)代币制。

流动儿童由于自己特殊的成长经历,很多人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代币制是行为改变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心理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帮助流动儿童矫正不良学习行为。运用代币制就是在教育中,当流动儿童出现教育期待目标行为时,给予儿童一种“标记”或称代币来加以强化。代币是象征性钱币、奖状、奖品等标记物,积累到一定数量,儿童可以用这些代币换取各种各样自己喜欢的奖品,如玩具、书画等,以及各种特殊待遇,如参加晚会、和父母郊游等。针对流动儿童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实施一套专门运用代币来作为增强目标行为的有组织的方案,就称为代币制。

代币其实是一种中介物,在行为改变的过程中,用一种本来不具有增强作用的物体为表征(如五角星、纸币等),让它与具有增强作用的其他刺激物(如儿童喜欢的玩具、图书等)相联结,让这一种表征物变成具有增强行为力量的东西。任何可以累积的东西,都可以在代币制中充当中介物,以资换取后援增强物,如食物、日常用品等,前提是一定要与儿童商量才决定。代币制的成效,完全取决于后援增强物的种类多寡以及增强力量的大小,所以行为矫正方案务必慎重选择后援增强物。由于每个流动儿童的性格、脾气、喜好不同, 采用的强化方式也应该因人而异,要根据流动儿童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三)绘画治疗技术。

流动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生活的流动性,他们居无定所,短暂的居所也大多因为家庭经济拮据而十分简陋,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生活在狭小不稳定的环境里,他的性格也会压抑和封闭[9]。流动儿童常常表现出不安、焦虑等负性情绪,上课多动而难以集中注意。绘画治疗技术对于流动儿童负性情绪处理、调整非常有效。

绘画治疗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特点在于它直观形象而又放松,能为流动儿童提供了一个视觉意象的活动方式,安全、自由地表达自我的机会和空间,让流动儿童透过绘画的创作过程,利用非语言工具,将混乱的内心、不解的情绪感受呈现出来,并且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抒解与满足,从而达到调整负性情绪的作用,特别符合不善言语表达的流动儿童特点。另外,绘画过程中,老师可以以画画与流动儿童进行沟通和交流,使心理干预自然开展,而达到诊断与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2]周艳,尹华站. 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现状与培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6-68。

[3]陶红,杨东平,李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分析——基于我国10个城市的调查(J)http: //www.cnsaes.org/ ... /4123.html 2011-1-14。

[4]广西壮族自治区关爱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J)http: //www.zgzyz.org.cn/….2011-11-14。

[5][7]广东省农民工子女调研报告(J) http: //www.zgzyz.org..cn /content….2011-11-14。

[6][8]陈兰兰,马鹏鹏.进城务工子女城市适应及融入状况调查(J)http: //www.doc88.com /p-17316631638….2013-4-2。

[9]楼丽华.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心理问题探析(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1,(12):13-15。

作者简介:石夏莉(1959—),广西梧州人,梧州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研究 篇7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由于政策倾向性和地理交通的关系,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走上去城市打工的道路,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流动儿童便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流动人口家庭化是近年来人口流动的一个突出特点,约1/4的流动人口是举家迁移。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儿童的数量达到了不容忽视的规模。全国第五次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11月,流动儿童的数量为14096842人,占流动人口数量的13.78%。有研究者对20世纪90年代上海流动人口的研究发现,外来流动人口从事的大多是体力劳动或服务工作,72.2%的流动人口年收入在4000元以下(宁越敏:《90年代上海流动人口分析》,《人口与经济》1997年第2期)。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收入偏低,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他们难以给孩子的生活和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而这些儿童能否和谐地融入本地社会,适应都市生活,认同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对于流入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此,本文主要想考察流动儿童(农民工子女)适应都市生活的状况。由于适应这一概念的范围很广,因此,笔者决定以心理社会适应为指标来评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流动人口在不断增大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为显著的是流动人口的“家庭化”过程,即在流动人口中,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以“单身外出”的方式而是以“举家迁徙”的形式进行流动。但相对而言,社会各界目前研究的焦点仍然放在人口迁移的流向、流量及对迁出、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影响等宏观层面上,对于人口迁移后果的微观研究,特别是针对流动儿童的各种状况及影响因素作用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所以,本文将重点研究流动儿童居住于都市的心理社会适应状况,旨在探讨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是否与本地儿童存在差异。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主要从两所接受流动儿童入学的公办小学随机地抽取的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若干。

3.2 研究方法

此次调查主要是采取随机抽样和问卷调查法。在两所接受流动儿童入学的公办小学随机抽取本地儿童30名,男女各15名,流动儿童32名,男女各16名。以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家长用量表CBCL)为工具并据此制定出相应的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将所得数据经过录入并校对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并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存在的心理社会适应差异。

4 研究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结果分析

4.1 概念界定。

流动儿童:关于流动儿童这个概念,社会学界有各种不同的定义,如段成荣、梁宏在《我国流动儿童状况》中将流动儿童定义为流动人口中1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人口;1998年制定的《北京市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实施方案》将流动儿童定义为非本区(县)户籍的外省或本市外区(县)户籍7岁以下儿童等。但都大同小异,主要强调“流动”这一概念,即外来人口中的儿童被称为流动儿童。而本文的流动儿童主要是指农民工子女,那么,可以将其定义为:由于父母进城务工就业而不得不跟随父母移居城市的农民子女。

心理社会适应:关于“社会适应”,纪纯在《电大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之比较研究》中指出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认知和行为的主动性调整,是一个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叶一舵在《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中认为社会适应不仅仅就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还包括对各种社会角色的适应和对各种社会活动的适应,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而唐贵忠,唐晓君,肖家慧在《重庆市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中指出社会适应是个体逐渐接受现存社会的道德与行为规范的过程,也是对环境中的一切社会刺激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作出反应的过程。据此,可以将本文的“心理社会适应”定义为:跟随父母迁移都市生活的流动儿童为取得与都市生活的和谐,从心理上接受该城市的主流道德文化与行为规范的一个过程,是对新的生活环境刺激和新的社会角色做出反应的一个心理过程。

4.2 研究结果分析

由表1我们可以清楚明晰地看出,此次调查共调查了62个儿童,其中本地儿童30名,流动儿童32名。在性别上,男孩和女孩各占一半。这是调查对象的一个基本情况介绍。下面,我们看主要的分析结果。

(1)内化问题

看表2,里面共包含了3个统计结果,分别是平均值、标准离差和数据个数。由表2中可以看出,在女生中,本地儿童的均值为9.67,而流动儿童的均值为7.88,本地儿童均值明显高于流动儿童,说明本地儿童女生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比流动儿童女生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差。在男生中,本地儿童均值为7.93,又高于流动儿童均值5.94,可见,本地儿童男生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也比流动儿童男生差。综上,可得出结论:在内化问题上,本地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比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差。

(2)外化问题

同上可见,女生中,本地儿童的均值是12.00,而流动儿童是11.75,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女生在外化问题上,本地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比流动儿童的差。男生中,本地儿童的均值15.20,远大于流动儿童的均值13.69,所以男生在外化问题上,同样是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较强些。据此,可以得出总结论:在外化问题上,仍然是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强于本地儿童。如表3。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无论在外化问题还是内化问题上,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都存在明显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差异,并且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要强于本地儿童。

参考文献

[1]周皓.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人口与经济,2006(1).

[2]唐贵忠,唐晓君,肖家慧.重庆市城区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7(3).

[3]邹泓,屈智勇,张秋凌.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2004(1).

[4]边缘化的基础教育———流动儿童教育现状研究(摘要)[EB/OL].http://edu.sina.com.cn/l/2001-09-20/16361.html,新浪教育.

[5]我国流动儿童状况[J].人口研究,2004(1).

[6]陈立周.健康与健康教育[J].航空军医,1995.

[7]叶一舵.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J].东南学术,2001.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拱墅区1所民工子弟学校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基线调查学生276名,平均年龄(9.57±1.81)岁;其中男生139名,女生137名;户籍:本市43名,省内138名,省外95名;来杭州时间:<1 a有15名,1~3 a有41名,>3 a有220名。中期调查学生243名,平均年龄(9.59±1.76)岁;其中男生129名,女生114名。户籍:本市35名,省内123名,省外85名;父母关系:良好78名,一般113名,较差52名;来杭州时间:<1 a有5名,1~3 a有30名,>3 a有208名。干预前后学生的性别、年龄、户籍、父母关系、来杭州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有一定可比性。基线调查时回收有效问卷276份,中期调查时回收有效问卷243份,因转学、毕业等原因,学生的流动性稍大,2次调查都参与的学生有203名。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该校成立健康促进学校项目实施小组,校长任组长,各科室科长、教研室组长任成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程参与技术指导。该校在创建过程中以健康促进学校理论为核心,同时结合学校的生源特点,综合医学、心理学专家和学校领导的意见,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干预措施,具体表现在3个方面:(1) 健康管理。在学校管理层面上促进健康。制定学校章程和执行条例,通过科学管理,合理分解师生的压力。实施了“学生多元激励” 的评价制度,让各有所长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感,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2)健康教育。在学校教书层面上促进健康。开办一年级家长学校和插班生家长学校,指导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安排班主任担任班级心理辅导教师,每2周1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辅导教师均有详细的教案,四至六年级的学生都有心理辅导课笔记。(3)健康服务。在学校服务层面上促进健康。成立校园专家小组,与学校的问题学生结对,开展每月1次的集体诊断治疗活动。按照浙江省优秀心理辅导站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周,每学期1周,开展心理辅导课的赛课、心理游戏的推广、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等活动。

1.2.2 基线与评估调查方法

分别在2009年10月和2011年11月进行问卷形式的基线和中期调查。问卷采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统一设计的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业务人员担任调查员。在班主任的统一集合下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现场调查,并当场统一收卷。

1.3 数据分析

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方法主要有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统计描述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自我认知比较

干预后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在受到批评的情况下,能想到自己还有优点”及“认为自己身上有些地方比别的同学强”的认知报告率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干预后报告率分别为78.3%和82.7%,干预前报告率分别为64.1%和65.3%,χ2值分别为4.760和4.065,P值均<0.05)。干预后“认为自己有的地方不如别的同学”、“认为每个同学身上都有值得学习的优点”、“有最要好的朋友”3项自我认知报告率均高于干预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报告率分别为88.4%,90.9%和97.9%,干预前报告率分别为79.0%,89.1%,91.7%,χ2值分别为2.940,0.222和3.789,P值均>0.05)。

2.2 干预前后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 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干预后学生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大多数都在向积极的方向转变(P值均<0.05),其中在与人相处、宣泄和控制自我情绪两方面的指标均有提升;但认为学生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能与异性友好地交往相处2项指标在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正确形成率在干预前后都很低。

2.3 干预前后学生其他健康相关行为比较

干预后学生吸烟、喝酒的行为较干预前有了明显改善,其余条目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报告率在干预前后均较低。见表2。

注:*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实施“以心理健康为切入点的学校健康促进”项目,试点学校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在不同环境中的表现大多数指标都在向积极的方向转变,其中在人际交往、自我调适方面的指标值均不同程度提高。与国内其他地区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类似[3,4]。说明在民工子弟学校中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增强了流动儿童的心理素质,提高了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但试点学校流动儿童青春期性知识仍然相当缺乏,有关异性交往2项指标的正确形成率在干预前后均较低,这可能与流动儿童本身敏感、自卑的性格有关,同时由于社会环境影响和家长的简单干预,一部分学生对与异性交往产生困惑和焦虑,进而在交往行为上产生退缩。这也说明试点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力度还很薄弱。有学者指出,对学生的性教育要在青春期到来之前, 即小学阶段开始[5]。这也要求试点学校要对高年级学生采取适当的青春期教育,尤其是性教育,提高流动儿童对人生转折期的适应能力。

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个体未来的心理发展水平[6]。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个体人格、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是比较重要的方面[7,8,9]。因此,流动儿童心理保健除有学校的积极参与外,还需要家长的良好配合,更需要儿童主动反思、自我保健,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共同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10]。笔者认为,在试点学校今后的干预活动中要加强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与社区协作,不断改进流动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保证良好的外部环境[11];二是学校和家庭互相沟通和协作,努力培养流动儿童乐观、积极的情绪,教会他们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的科学方法和“出口”。三是校方重视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影响力,在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邀请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共同教育,让教师和家长起到以身作则的作用。

志谢 该调查得到了拱墅区教育局、杭州市树人小学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徐凤娇,邓瑞姣.长沙市流动儿童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5):545-547.

[2]袁立新,张积家,苏小兰.公立学校与民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9):851-853.

[3]刘碧芳,沈雅忠.心理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6):477-478.

[4]方跃伟,仝振东.舟山市健康促进学校项目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1):987-988.

[5]吴美姣.小学高年级学生青春期心理辅导策略探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13):100-101.

[6]蓝琼丽,马梁红,田昕,等.柳州市2所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40-42.

[7]陆定湾,何凡,刘碧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417-418.

[8]梁修云,孔金旺,胡慧文,等.武汉市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4):434-436.

[9]唐建良,王金龙,王莲娥.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小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80-81.

[10]韩煊,吴汉荣.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64-65.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篇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流动儿童指外市到杭州市余杭区来居住不满1年的儿童 (不包括专门来本市就医而发生的出生和死亡) 。本地儿童指拥有杭州市余杭区户籍或已在本区居住1年以上的儿童。本文所统计的时间为2005—2007年, 杭州市妇幼保健统计年份。

1.2 方法

全区所有镇乡对当地儿童健康状况以年报的方式统一上报到区妇幼保健院, 区妇幼保健院经过整理、分析所得相关数据。

2 结果

2.1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比较

从表1中3年的死亡率来看, 流动儿童的死亡率均高于本地儿童。2006年死亡率明显低于前后两年, 可能与当年发生死亡漏报有关 (从当年死亡漏报情况得出) 。从表2中3年总死亡原因来看, 本地儿童前5位死因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畸形、早产低出生体重、溺水和出生窒息, 而流动儿童死因前5位分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溺水、交通意外、出生窒息、和意外窒息。从表3诊断级别来看, 本地儿童主要诊断级别是省市和县乡各占一半, 而流动儿童死亡的主要诊断级别在县乡一级。从死亡地点看, 两地儿童死亡地点主要集中在医院, 无明显差异, 而流动儿童在家中死亡发生情况较本地儿童要低。从死亡性别看, 3年总的死亡性别比, 本地儿童男女性别比是1.17比1, 流动儿童死亡性别比是1.53比1, 存在差异。

注:括号内的为流动儿童情况

注:先心指先天性心脏病。括号内的为流动儿童情况

2.2 5岁以下儿童疾病发生情况

2005年未对流动儿童疾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2006年、2007年流动儿童疾病发生率均高于本地儿童, 见表4。

2.3 3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情况

2005年未对流动儿童保健情况进行统计, 从2006、2007两年情况来看, 除母乳喂养外, 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均低于本地儿童保健管理值一半以下。见表5。

注:括号内的为流动儿童情况

注:贫血指血色素小于11g/ml。括号内的为流动儿童情况。

注:括号内的为流动儿童情况

3 讨论与建议

3.1 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 也是衡量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从3年两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情况可以看出, 我区流动儿童死亡率明显高于本地儿童, 这与流动人口生活质量低下, 经济状况差是分不开的。从死亡原因情况可以看到, 3年中本地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异常, 而流动儿童主要死亡原因有两个明显的特点:①由于产前检查少, 孕期营养无法得到保障而表现出来的早产, 低出生体重较多;②由于无人看管又无法及时入托入园进行集体生活而发生意外死亡情况较明显。本地儿童死前诊断级别分别是省市、县乡各占一半, 而流动儿童主要集中在就医环境相对较差的县一级水平。从死亡地点看流动儿童在家中死亡比例较本地儿童小, 这可能与流动儿童在家中死亡, 家长有隐瞒事实而漏报发生有关。从死亡性别比来看, 流动儿童死亡男女性别高于本地儿童死亡性别比, 这与流动人口重男轻女思想有关, 男女出生性别比例失衡, 影响到死亡性别比[1], 一些流动家长将男小孩带在身边, 而女小孩留在老家无法统计, 有的甚至在产前就有筛选情况发生。从以上情况看, 作者认为对流动儿童我们尚应做好以下几点:①加强流动孕产妇系统管理。将流动孕产妇管理列入属地管理, 从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减免, 从政策上用强制的手段要求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同时, 要扩大宣传力度, 使流动孕产妇自觉到医疗保健单位进行产前检查。②创造条件提高流动儿童学龄前入学率。争取让更多的流动儿童能参加学龄前的集体生活, 建一些适合流动人口入托的托儿所、幼儿园。③加强县乡级医疗单位的儿童急救能力。省级医疗单位定期下拨一批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到县乡级医疗单位指导工作, 同时, 定期安排县乡级医务人员到省级医疗单位进行实地学习, 提高急救技术。④普及意外事件急救能力的宣传。以电视、广播、报纸为媒体, 教育人们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处理意外事件。到流动人口聚集较多的地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指导如何应对意外事件。⑤在做好计划生育的同时提倡生男生女一个样, 严厉打击产前性别鉴定, 使男女性别比均衡。

3.2 流动儿童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本地儿童

2005年我区尚未对流动儿童的疾病情况进行统计, 这也反映出我们是近两年来才开始对流动儿童的保健工作加以重视起来。从2006年2007年情况来看, 流动儿童常见病的发生率均高于本地儿童。一方面由于流动儿童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营养和保健无法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由于流动性大, 一些流动儿童水土不符, 生活不安宁而表现出的高疾病发生率。

3.3 加强流动儿童保健管理刻不容缓

2005年未对流动儿童保健管理进行统计。从2006年2007年情况来看:母乳喂养率两地情况相似, 主要原因有本地母亲大多有固定工作, 3个月产假结束后要上班无法坚持母乳喂养, 而外地母亲经过一个生育期, 临时工作往往被解雇, 在经济条件不允许的前提下多数能坚持母乳喂养。其他儿童保健管理指标, 流动儿童所能达到的只有本地儿童的1/2~1/3。主要原因大致有:①流动人口经济不宽裕, 对儿童保证温饱问题外已没有能力满足其他预防保健要求。②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较大, 妇幼保健机构无法联系其定期检查, 流动人口的工作不稳定, 往往在短期内到处流动, 无法回原保健机构进行保健。③家长的保健意识不强。一些流动人口来自贫困县, 对保健概念不强, 根本没有定期体检, 健康咨询的意识。为解决以上问题, 作者认为的对策是:①将流动儿童管理纳入属地管理。政府贮备一定的资金作为流动儿童管理的经费, 一方面用于流动儿童健康体检, 另一方面作为当地医疗保健机构对流动儿童管理的奖励经费。 (2) 加强管理力度。卫生主管部门定期对保健机构进行考核, 督促其对流动儿童进行定期健康保健。对流动人口居住较密集的工厂、社区实行随机抽查, 实地考察流动儿童保健管理情况。 (3) 对一些劳动密集型工厂进行定期卫生保健宣传工作。定期对流动人口提供免费体检、自我保健知识的宣传、对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4) 各个医疗保健机构相互联合, 对流动儿童实行一站式服务。无论流动儿童将要流动到何处, 第一个接手体检的保健机构将其5岁以内的保健服务进行到底。对流到其他地区的流动儿童用委托书的方式委托当地保健机构进行定期保健, 同时, 受委托单位及时将保健情况反馈给委托单位, 使委托单位能全程了解该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王平, 刘瀛纪.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探析[J].学习论坛, 2008, 3:71-73.

[2]黄爱群, 潘晓平, 杜清, 等.北京市与杭州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 (3) :288-289.

[3]卢瑛.温州市2 458名流动儿童保健现状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 2007, 19 (12) :52-53.

[4]卢水灵.东莞市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对策[J].南方护理学报, 2005, 12 (7) :59-60.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篇10

1. 调查目的。

我校拥有1200余名学生, 由于地处江浙沪交界处, 属苏南经济发达地区, 外来打工人员多, 流动儿童有350人之多。流动儿童绝大多数来自小商贩、工人或者临时工家庭。学生家庭的结构、成员素质差异较大, 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条件都比较差, 因而学困生比较多。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排除障碍, 使他们也能在学校健康成长, 成为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我们开展了对流动儿童学困生现状的调查。

2. 调查方法。

归因问题研究的创始人海德把行为的原因基本上划分为两种, 即内因和外因。从学生学习的过程看, 影响其学习变化的条件也应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部分。内因为与学习有关的学生心理素质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的影响。外因一般是家庭、学校教育环境、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因此我们首先确立了调查维度,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有关学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代表性的观点, 参考SCL-90心理卫生测验, 同时针对流动儿童学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确定了9个方面维度: (1) 性格; (2) 学习成就动机; (3) 学习态度; (4) 学习兴趣; (5) 学习意志; (6) 学习方法; (7) 家庭环境; (8) 学校环境; (9) 社会环境。编制了《流动儿童学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 抽取我校四--六年级60名流动儿童学困生进行调查。

3. 调查结果。

通过我校流动儿童学困生心理健康测试的统计数据与有关资料分析表明, 目前流动儿童学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见下表)

二、流动儿童学困生心理特点的成因分析

1. 没有调动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构成了学习的内驱力, 包括学生的学习成就动机、学习兴趣、情感、意志等。虽然它不能像智力因素一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但也属于动力系统, 是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学困生的智力水平一般都在中等以上, 造成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学习动机, 意志力薄弱, 对待学习有畏难情绪, 爱玩, 因为玩的过程不需要意志力的维持。

2. 学习方法欠缺。

尽如小学高年级阶段,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果学生还只是一味地依赖老师, 缺乏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 那么当这种依赖关系变得稀松时, 学生就无所适从。部分流动儿童学困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不对头, 再加上缺乏自制力, 因而学习上常常遭遇失败, 久而久之, 兴趣全无, 畏难情绪比较浓, 丧失了前进的内驱力。所以有的学困生表面上看并没有调皮捣蛋, 但成绩却总是上不去。

3. 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关于是否有能力胜任某项学习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 能积极主动、自主灵活地学习, 能自觉、及时地矫正自己的行为, 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保证学习的成功。流动儿童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普遍低, 常有失败的体验, 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不足, 常认为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是不可控制的。

4. 学习基础差, 跟不上步伐。

流动儿童转学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学校, 有诸多的不适应, 特别是学习上有一个对接过程, 加之家长忙于安顿家庭、工作, 无暇顾及孩子的感受、困惑, 致使孩子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很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 就会很明显地影响后续的学习。

5. 人际关系不和谐。

(1) 教师的忽视:流动儿童学困生大体上都能受到老师的关顾和同学的帮助, 但由于学校目前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经常受到单一评价标准下竞争失败的威胁, 而导致心理压力的沉重感, 久而久之, 心态失衡, 遂成病态。再加上有些教师思想工作比较粗, 缺乏耐心, 与家庭教育缺少有效的配合, 对出现行为问题的学生不能及时教育, 甚至受到自己心情的影响, 工作时松时紧, 对学生教育缺乏信心, 不作正确的引导, 从而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变得不守纪律, 厌恶学习。

(2) 同伴的看法:一些流动儿童学困生在班上受同学的讥讽, 自尊心受到伤害, 日久天长, 他们感到抬不起头, 干脆破罐子破摔, 从厌学变成逃学。

(3) 家庭教育的不和谐:a.家庭教养态度。在流动人口家庭中,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有理想的一面, 出于对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 多数家长对子女的期望较高, 希望孩子能给自己“争口气”, 改变自身较低的阶层地位;也有期望值过低的父母, 认为“自然成长”或只要身体好, 能攒钱就行。b.家庭人际关系。一是夫妻关系失和:由于流动家庭的经济状况相对窘迫, 居住设施普遍缺乏, 这往往造成家庭成员心理失衡, 特别容易引发夫妻的矛盾与冲突, 导致夫妻关系紧张甚至恶化。调查中发现, 流动家庭中父母当着孩子面吵架或打架的比例高于本地家庭, 这种现象给孩子造成的伤害往往影响其人格健康发展。二是亲子关系淡漠:父母由于忙于生计或夫妻关系失和, 对子女教育力不从心, 相互推诿、相互指责, 不愿承担子女教育责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在家庭中难以形成和睦温暖、交流沟通的人际关系。

三、对策与建议

1. 流动儿童学困生需要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1) 因人施问, 激发流动儿童学困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教师的言谈举止、神情仪容, 以及师生间的人际距离, 对学困生的思维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提问时教师表现出不耐烦, 动辄训斥、刁难, 则会使学困生惧怕、回避, 甚至生厌, 阻碍教学进程。相反, 老师面带微笑, 投以期盼与鼓励的目光则能增强学困生的信心, 使其思路清晰, 学习热情增强, 从而喜爱老师及其所授课程。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 应该因人而异, 切忌不切实际。难度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 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 较容易的让流动儿童学困生回答, 比较专门的问题则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回答。实践证明, 这样的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 尤其是消除流动儿童学困生对回答问题的畏惧心理, 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很好的效果。

(2) 言语激励, 有目的地向流动儿童学困生靠拢。

处于学习成绩底层的流动儿童学困生更加需要得到重视和关怀, 他们渴望成功。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有目的地向学困生靠拢, 有时学困生的回答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这时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到尊重学困生, 正确评价学困生, 及时充分肯定其可取之处, 再给他一次成功回答的机会。如给予适当的提示, 并注意用语言激励, 如“好极了”“不错”“想法有新意”等, 就算是较为简单的问题, 也不应训斥或冷脸相对, 而换之以“再想想看, 有点小错误”等, 这样既避免了打击学困生, 又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兴奋和激动, 唤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神色赏识。”

2. 流动儿童学困生更需要科学、有效的课外指导。

课堂以外的时间, 是老师和学困生面对面交流的主要时间, 转化学困生, 课外交流、沟通的效果是直接的、明显的。不过, 教师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这正是教师素质和责任感的体现。

(1) 帮助流动儿童学困生树立正确、崇高的学习动机。

有些流动儿童学习动机不明确, 如认为学习是为了应付家长、教师的“差使”, 是在家长和老师的检查督促下被动地进行学习;学习无目的、无兴趣, 没有人检查督促就不学习等。对流动儿童学困生的错误思想认识、学习动机, 给予正确引导是转化学困生的根本要求。为此, 教师必须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让他们明白:当代学生若没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将无法在将来的社会上立足。各行各业的人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刻苦拼搏, 都能干出出色的成绩。

(2) 制订目标, 增强自信心、胜任感。

流动儿童学困生往往容易把自己与学优生比较, 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 越比自信心越低。如果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比, 就能使之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加自信心。因此, 在对流动儿童学困生个别辅导中, 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制订个人目标与计划, 并制订出落实这些计划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要给他们以切实的帮助, 如, 由于他们学习跟不上步伐, 可采用提前渗透 (把要讲的内容提前告诉学困生, 并提出1-2个小问题引导, 使其在预习时目的明确) 和课后辅导 (力争使学困生把当天所学的新知识消化吸收) 的方式, 目的就是使他们通过实现自我参照目标来体验成功,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改变对学习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3) 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 倡导人文关怀。

(1) 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帮助流动儿童学困生消除心理压力。流动儿童学困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 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调节自我, 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可通过调查测试问卷法, 给学困生建立心理咨询档案。在心理咨询时, 教师可帮助学困生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指导他们运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调整心态。如音乐法, 在疲劳或特定时间里欣赏一些古典或精品音乐;谈心法, 找知心朋友或亲人谈心, 驱解心头郁闷;分析法, 分析自己学科成绩中的利与弊, 学会利用高效记忆时间, 及时复习所学内容;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和体育锻炼等。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教师要坚持聆听的原则, 坚持无批评的原则;要注意身体力行, 动之以情, 达到相互信任的状态。

(2) 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它有利于学困生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德威克指出习得性无能学生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而自主性学生则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或策略不对, 两类学生的归因倾向与他们的目标与信念有关。

(3) 倡导人文关怀, 关注心理健康。学校要坚定不移地倡导人文关怀, 师生尤其不能以文化考试成绩好坏来评定流动儿童学困生, 可利用同伴的互助力量“帮困扶贫”, 给学困生创设良好的、宽松的学习环境, 使他对学困生的认知、情感和意志活动产生积极作用。通过重视人文教育,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将人文关怀渗透于每位学困生的心中, 以利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

3. 指导家庭教育, 形成有效的家庭合力。

对流动儿童学困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需要家长、家庭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首先, 提高家长素质。“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 而自我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利的方法”。实施家教的过程, 也是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针对当前流动家长文化层次、工作情况等特点, 积极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 提高家长素质, 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可根据不同对象的工作特点, 实行分阶段、分类型、分层面的培训, 系统传授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知识, 推广好经验和方法, 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如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外资、民营企业, 结合就业、岗位职业培训, 增设家庭教育培训内容或通过广播、板报、橱窗、发放家庭教育宣传材料等, 传递家教新理念、新信息。其次, 辅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传播家庭教育新理念和科学方法, 让家长明确培养孩子“做什么样的人”。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度, 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欣赏孩子、鼓励孩子, 帮助孩子做好人生规划, 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做自己能做、喜欢做、做得好的事。最后, 鼓励家长言传身教, 营造家庭文化氛围。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 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家长再忙再苦再累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工作情况、思想水平、家庭条件等实际情况, 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再差, 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 (哪怕是只有一张小桌子的小角落) ;家庭条件比较好的, 不要只是一味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 而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 如为孩子开辟小书房或起居室, 安置写字台、家庭图书、图片、花草盆景等, 以此改善亲子关系, 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培养孩子的高尚情趣, 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 流动儿童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 转化流动儿童学困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教师须长期不懈地坚持, 在思想上、行动上、课内、课外多下工夫, 工作中多一份宽容, 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关注, 少一份轻视;多一份表扬, 少一份批评, 把爱的甘露洒进每一个流动儿童学困生的心田。要相信走向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通往成功的路有千千万。

参考文献

[1]郭念锋.心理咨询师 (上册:基础知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01, 80.

[2]裴利芳.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因素分析.心理学动态, 1995, (4) :12-13.

[3]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 2005, 68.

[4]叶澜主编, 郑金洲等著.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56.

上一篇:高校思政理论课下一篇:搞活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