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改革目标研究

2024-05-02

我国司法改革目标研究(精选十篇)

我国司法改革目标研究 篇1

关键词:政府会计,动因,目标,定位

我国现行的政府会计自身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也可认为是推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内部因素。然而, 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与变化都是其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也不例外。一方面我国政府会计目标本身定位不准确, 一方面我国经济政策的转变以及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便成了这场改革重要的外部推动力。下面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及目标定位进行研究。

一、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分析

1、经济转轨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提升, 政府在市场经济管理中的功能不断转变, 政府逐渐的向公共产品的提供和公共服务保障转变。同时, 近几年来, 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发生了重大的改革, 我国财政部门实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购制度, 逐步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要求的现代财政管理框架。改革后, 财政收支的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不仅有无偿性的税收收入和政府收费收入, 而且有了较大数量有偿性的国债收入、相关国债还本付息支出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等。所以经济体制的转轨和财政职能的这些变化, 要求政府会计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净资产以及资金运动的过程, 为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和市场运行提供更加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

2、社会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需求的增大

在不断变迁的政府环境下,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政府绩效评价和新公共管理的开展使我国政府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不断扩大。当前,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使用者:第一个方面的使用者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 主要是为政府预算的编制提供基础、为预算的执行提供依据、为预算的有效运行提供监督保证, ;第二个方面的使用者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者, 用于各预算单位编制部门预算提供依据, 同时考核各单位内部使用资金的使用情况;第三个方面的使用者是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 用于对政府收支的审核监督。同时除了以上三方面主要使用者以外, 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 纳税人、国内外投资者、政府债券的购买者等信息使用者在内容和质量上对政府部门应该提供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仅要求政府会计提供完整、详实的财政收支信息, 还要求提供政府占有资源、承担的义务以及财政管理绩效等方面的信息。

3、国际社会对政府会计信息范围和透明度的要求。

目前,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IFAC) 已经发布了20项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 (IPSAS) , 目的是协调各国政府会计行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财政透明度手册》 (2001) 和《政府财政统计手册》 (2001) 要求各国政府应公开政府结构与职能, 政府的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 以及政府预算编制、执行等信息, 并要保证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我国是IMF的成员国, IMF所倡导的改革方向, 必定会对我国政府会计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同时我国在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方面都与国外政府或经济组织经济经常发生着经济关系, 与国际市场联系的也日益紧密, 包括IMF和世界银行在内的国际组织以及许多国家、地区对我国的政府信息的完整性、相关性及透度明度都有迫切的需要, 均希望我国政府能够提供完整、透明并符合国际惯例的政府会计信息。所有些外来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政府会计改革以及与国际趋同的步伐。

二、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定位

我国的政府会计目标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定位, 从改革的长远发展规划来看, 需要明确政府会计的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将长期目标定位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最终目标, 同时也是引导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方向。近期目标可以设定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在当前预算会计体系的基础上, 改革增加政府财务会计, 在提供预算执行情况的同时, 能够适当反映使财务会计信息, 通过政府会计的资产负债表, 现金流量表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绩效管理水平;第二阶段, 随着政府会计改革进程的推进和会计核算基础的改进, 扩大政府所提供信息的深度和广度, 提升成本信息和绩效信息的含量, 达到对于预算收支、政府财务状况、运行绩效、持续运营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的综合反映。下面以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为基础, 对会计目标进行定位。

1、适应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满足预算管理需要

我国政府会计的改革是在现有预算会计体系基础之上进行的, 而且也是循序渐进的完成改革, 所以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定位应满足预算管理目标, 必须完善现有预算会计体系。在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系统、行政单位会计系统、事业单位会计系统等基础上进行整合与优化, 实现对预算收支的全流程控制与反映, 确保向信息使用者提供预算收支信息, 包括公共财政的收支、基金运营的收支及国有资本金的收支, 以有助于评价预算资金使用的合规性 (包括与预定目标及相关法规的符合程度) 、使用效率与效果等, 实现政府会计的预算管理目标。一方面能够提供政府预算资源的来源、分配和使用的信息。另一方面满足分析政府预算资源取得效率和使用执行效率。

2、满足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的财政透明度。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改革, 对政府财政的透明度要求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社会公众要求政府能够提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财政活动以及财政风险信息。而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在此方面有比较大的缺陷, 所以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定位应将提高政府财政透明作为重点。有效公开的政府会计主体应公开披露政府部门内部的政策和管理职能、有关预算、税收和其他公共财政的法律和法规、预算编制和执行程序等信息。这些方面的实现可以通过政府会计改革达到, 所以在政府会计目标定位中应充分考虑政府财政透明度的提高。

3、全面反映政府受托责任, 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

受托责任是政府会计存在的基础, 政府作为公共资源受托者和管理者, 荆新教授在2010年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专业委员会会议提出了将政府的受托责任分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外部受托责任是对政府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受托责任, 主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实现, 并以外部财务报告的形式对外披露。内部受托责任是内部各部门依据统一的法规和内部契约 (如内部控制的规范等) 产生的, 需要履行有效使用、管理和报告资源的责任。具体而言, 通过对政府预算会计目标的定位实现政府内部受托责任, 通过政府财务会计目标的定位实现政府外部受托责任。总而言之, 在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中, 保留并完善现预算会计体系, 构建政府财务会计体系, 二者各司其职, 方能全面真实的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参考文献

[1]刘光忠:《关于推进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建议》, 《会计研究》, 2010 (12) :11。

我国司法改革目标研究 篇2

从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出发,及时提出具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是我们的一条成功经验。《决定》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新要求,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战略目标,立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提出了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指标。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就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强化教育引导、增进社会认同、创新方式方法、健全制度保障,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第二,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就是要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增加文化产品数量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第三,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就是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让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基层和贫困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第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国家许可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不断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第五,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就是要以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为重点,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就是要围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积极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目标需重新定位 篇3

【关键词】乡镇改革;改革目标;转变职能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加快乡镇政府改革作为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到2012年基本完成。这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方面,是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有效举措,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实,乡镇政府改革早已不是新话题,以精简乡镇机构为目标的改革在全国许多地区早就开始了,而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2000—2006年,全国平均每年精简乡镇政府1500个左右,到2006年,乡镇政府精简为3.4万个,比1995年的4.7万个减少了1.3万个。但是,对于这种以精简乡镇机构为目标的改革思路,在其走过那么多年历程之后,有必要回过头来对改革的目标、成效等重新进行审视,这对于科学定位改革目标、促进改革取得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1.对当前乡镇政府改革目标的分析与思考

长期以来,乡镇政府改革目标定位于精简乡镇机构及人员上面,而在逐步深入的改革中不仅坚持了这一目标,而且逐步强化了这一目标。这种改革目标定位的理由,或者是因为大量的乡镇机构和人员造成了过大的财政开支并使县乡财政苦不堪言,或者是乡镇政府机构膨胀、人员臃肿以及许多机构和人员无所事事,或者是二者兼有。当然,这种改革目标定位及其理由无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尤其在改革初期阶段,庞大的乡镇结构及其人员,不仅导致了大量的财政支出并使县乡财政“不堪重负”,成了“吃饭财政”,甚至成了连饭都吃不饱的财政,而且大量的乡镇机构和人员确实“无所事事”,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改革目标定位及其理由的合理性尤为明显。但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行政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对这一改革目标确实需要进行重新审视和分析。首先,通过精简掉大量的乡镇机构和人员,的确可以减少财政开支,许多地区所谓的改革成效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乡镇机构及人员被精简掉的同时,其所担负的职能或其应担负的职能也同时被“精简”掉了,如果这种财政支出减少是以损失掉这些机构和人员的必要职能为代价,那么这种精简显然是不“合算”的;其次,在一些地区也确实存在乡镇政府机构膨胀、人员臃肿以及许多机构和人员“无所事事”的现实,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下,我们必须要重新认识这种现象,至少我们要区分清楚到底这些所谓“无所事事”的机构和人员,是真的没有事情可干,还是没有去干该干的事情。如果是前者,那显然只能采取精简的办法。如果是后者,那就应该让其去干该干的事情。毫无疑问,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需要乡镇机构及人员干的事情很多,比如抓好计划生育、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引导人口流动等等,显然乡镇机构及人员不可能真的无事可干。所以,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乡镇机构臃肿及人员“无所事事”,面对机构臃肿及人浮于事,解决的办法也并非只有“精简”这一条路径,精简也未必是最好的途径,让这些机构和人员“有所事事”实际上是更好的办法。因此,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乡镇政府改革的目标应重新定位,应定位于如何让乡镇政府及人员“有所事事”、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上。

2.对当前乡镇政府改革效果的分析与思考

乡镇政府改革效果是改革思路、途径科学与否的最终检验标准。理想的改革效果标志着改革思路及途径的正确性,而不理想的改革效果甚至是“南辕北辙”的改革效果,显然无法能说明改革思路及途径是正确的,即使这种改革思路及途径在理论论证上足够充分,只要改革效果不理想这种理论上的论证也很难有说服力。因此,对乡镇政府改革效果进行重新审视与分析,是检验以精简机构及人员为目标的乡镇政府改革科学与否的最佳办法。当然,从长期以来的乡镇政府改革的表面效果来看,尤其是从精简数字来看,成效确实明显,因为大量的乡镇及其机构确实被精简掉了,但进行深入分析后会发现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将来也不会明显。首先,从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乡镇合并了,机构精简了,但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似乎并没有减少多少,在个别地区甚至还有所增加。究其原因,一是把大量的乡镇人员精简掉,意味着这些长期习惯于端着国家“铁饭碗”的人员要走向社会自谋职业,甚至面临失业和生活无着的危险,把其精简掉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所以在大量乡镇及其机构被精简掉的同时,大量人员被留下来了。二是在所有乡镇财政供养人员中,真正的党政人员实际上只有10%多一点,大量人员属于农村教师和事业人员,仅教师就有近700万,占乡镇财政供养总人口的50%还多,而教师精简的空间不大。因为只要有那么多农村学校和学生,教师就不应该精简。实际上,很多地区采取了精简农村教师的措施,但导致了农村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尤其是与城市师生比例相比严重失调,一个老师上多个年级同一门课程或者一个老师上同一年级多门课程的现象,在许多农村地区并不少见,因此今后教师精简的空间不是很大。乡镇事业人员是乡镇政府中能够直接给农民提供服务的人员,把他们精简掉了,给农民直接提供各种服务的职能也就丧失了,而实际上农民对各种服务尤其是各种技术服务的需求是很大的,所以这些乡镇事业人员也不应该过多精简,即使精简,精简的空间也同样不是很大。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以精简乡镇机构为目标和思路的乡镇政府改革注定很难取得显著的实际效果。

3.简短结论

通过对以精简乡镇机构为目标的乡镇政府改革目标、实际效果的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这种改革目标及途径确实需要进行调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着力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增强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实际上为乡镇政府改革指明了方向。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以至取消农业税以后,原来被乡镇干部收取税费这一沉重任务淹没多年的计划生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人口流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社会治安等任务逐渐凸现出来,而这些任务完全靠农民自身很难完成,只有以乡镇政府为主体才能得到有效完成。因此,乡镇政府改革的目标应定位于转变政府职能,真正由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切实发挥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尤其是发挥好后两项职能,切实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切实为农民提供好各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成效 篇4

我国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成效分析

通过我国的六次重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可以看出, 每一次改革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而进行的, 都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关。

1.前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成效分析

1982年, 我国进行了第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实行干部年轻化是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在总体目标的指引下, 第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废除了领导干部职务终身责任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走向年轻化的步伐。通过这次改革, 原国务院各部委的正副职改为一正二副或一正四副, 平均年龄也由原来的64岁降低到60岁, 而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从58岁降到50岁。总体说, 这次改革减少了副职, 规定了各个部门的职数, 提高了任职者的素质, 精简了机构和人员, 为1988年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此后的六年间, 虽然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当时我国仍处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中, 而这次变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 所以政府职能未转变。

1988年, 我国进行了第二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第一次改革的经验, 此次改革的总体目标为转变政府职能。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国家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的命题。当时我国所处的经济体制环境是商品经济, 因此在这次改革中, 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如撤销了一些如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等部门, 将这些部门组建为能源部, 同时撤销和组建的还有其他许多部门, 如航空航天工业部、水利部、劳动部等。通过第二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国务院部委得到了精简, 其直属机构也有所降低, 非常设机构是由原来的75个减少到44个。在一些必要的部门, 任职人数大大增加, 提高了办公能力和效率, 某些部门的人员编制也有所减少。这次改革与第一次改革相比, 取得了更大的成效, 但是仍存在着层次重叠、脱离群众、效率低下等问题。

1993年, 我国进行了第三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的重大贡献在于提出了政府机构改革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而改革目标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的经济基础, 这标志着在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开始。虽然对这次改革, 学术上的评价为“目的清楚, 目标不明确”, 给人一种重蹈覆辙的感觉, 原本在1988年改革所组建的某些部门又被重新划分, 似乎目的与目标背道而驰。但是这次改革还有其所取得的贡献, 即进一步理顺了纪检监察与行政监察的关系, 并且经过这次改革, 国务院的直属部门、任职人数再一次得到了精简。

1998年, 我国进行了第四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这次改革的目的明确、目标清晰, 是一次目的与目标高度协调统一的改革。在此总体目标的指导下, 共撤销了10个工业专业经济部门, 国务院也不再保留原有的15个部委, 而是改革为4个部委, 其中有3个部委更改了名称, 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也有所减少。可以说, 这是一次目标明确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在这次改革之后, 我国的经济体制有了进一步发展, 并且使之与行政管理体制更加适应, 精简了部门、提高了任职人员的素质, 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发展。

2003年, 我国进行了第五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目标为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次改革是在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功申请奥运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相对于前几次的改革, 这次改革目标更加明确、目的更加明晰、重点更加突出。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着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电子商务、降低行政成本等具体目标而展开。这次改革后, 国务院由28个部门组成, 架构更加简洁明朗。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前五次改革都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符合国情需要的。同时, 这五次改革也给了我们一个共同的启示, 那就是促进政府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2.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成效分析

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了很大的改变。前五次的改革虽然也一直在强调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总体目标, 但是事实上的目标却是一直在精简部门和裁减人员, 第六次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有了很大改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的建设, 我国的经济建设已达到了一定的层次, 并且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但是, 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也就是说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相对于经济体制的变革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 这使得我国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未能及时地适应经济体制的变化, 导致了政府一方面对市场干预过多, 另一方面行政职能表现过于突出, 未显示出足够的服务功能。2003年“非典”之后, 我国政府就加快了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2008年, 随着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提出了第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 迎来了第六次重要的改革。总体目标是在未来的10年, 即到2020年, 建立起一个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通过改革, 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 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 建设人民满意型政府。”由此可见, 我国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制定上, 既思路更加清晰和明朗, 又抓住了经济基础这一主要影响因素。

从2008年这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提出至今,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 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事业单位, 无论是垄断行业还是新闻媒体等部门和行业, 改革的方案都相继出台, 改革的试验区也在不断的扩大, 改革所带来的影响的范围也不断的变得宽广。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处于新的历史形势下的大背景所提出的, 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发展, 消除体制性障碍, 解决发展中所存在的矛盾, 推动科学进步, 促进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即便如此, 我国政府在转变职能方面的经验尚不丰富,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过去的几次改革中,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但是在快速发展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基础理论知识缺乏

我国于2008年开始加快了转变政府职能的步伐, 在此之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基础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知识很缺乏, 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缺乏理论指导。目前对我国来说, 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还是一项全新的内容和挑战, 没有具体的例子可照抄照搬。各个地方的政府想要打造服务型的政府都是走自己的路, 都在摸索着前进。对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特点及其基本任务分歧很大, 国家对各地方政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理论也很缺乏, 而且部分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还有待培养, 或服务意识不足, 或服务的方式、手段不正确, 这些都给实现目标带来了阻碍。

2.公共支出结构不合理

根据近几年我国的公共支出的发展趋势看, 全国的财政体系正在转型, 即花费在经济型支出上的比例呈现下降的趋势, 花费在社会服务性支出上的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 我国的财政体系正在向公共财政转型。即便如此, 我国的公共支出结构仍旧呈现不合理的态势。我国政府的公共支出特点为生产投资型财政, 这使得公共支出大多投入在那些本应由市场力量发挥主导作用的领域。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与社会文教支出的比例相差不大, 而那些非民生型的公共服务支出在全国的公共支出中所占比例仍旧很高。这种结构比例是不合理的, 因此想要打造服务型政府, 适当减少非民生型公共服务支出和那些能够靠市场力量支撑的领域的支出是必要的。

3.公共服务垄断性明显

我国的经济中也包含着垄断的意味。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健康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垄断就意味着排斥其他竞争对手和不正当竞争, 这是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公平的竞争是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主要驱动力。由于公共服务想要做的更好, 就少不得要尽力争取自身的利益, 但是这样反而导致了垄断的出现;一旦这种情况出现, 则又导致了反面情况的出现, 那就是提供服务者的盛气凌人的态度。这在某些程度上又阻碍了我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结论

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六次大的改革, 每次改革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这些目标都是与当时的社会大背景相适应的。在这些目标的指引下, 政府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虽然期间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是并未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多的改革目标出现, 但一定是围绕着我国的基本现状而制定。

参考文献

[1]沈亚平.转型社会中的系统变革:中国行政发展30年[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8.

[2]李军鹏.公共服务学——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7.

[3]周志忍.公共悖论及其理论阐释[J].政治学研究, 1999 (2) :9-15.

[4]沈亚平, 郑惠丹.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展望[J].河北学刊, 2010 (4) :1 78-1 82.

[5]高小平.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历程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J].中国发展观察, 2008 (6) :39-40.

法理学改革及其发展目标研究 篇5

关键词:法理学;改革过程;发展目标

我国法理学从恢复初建到逐渐完善,再到蓬勃发展已经经历过30几个春秋,其过程既完整详细地展现了我国法理学改革道路的曲折和艰辛,又彰显了我国法理学研究和改革的开拓创新和勇于进取的发展趋势!因此,总结和回顾法理学的改革创新之路,既有利于反思法理学在改革过程中所走过的弯路和积累改革成功的宝贵经验,也有利于对法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预测,以及对其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调整。[1]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其中的“部门法哲学”与“个案法理学”等研究思路已经在法理学的研究领域被应用,这使得法理学学科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被拓宽,其研究的方向和内容更为多元化和细微化!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得研究法理学的学术网站数量逐渐增加,很多有影响力的法理学学者和研究机构也加入其中,为网站的建设发展和质量、内容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一、法理学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其局限性

我国的法理学改革发展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30几年,但是成就令人瞩目,其中既有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促进,又有对自身发展的推动和影响。

1.确立了法理学的独立学科地位并形成了其自身的学术品格

这是我国法理学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最显著成就。法理学学科独立地位的确立,使得其与政治学彻底脱离,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生长空间和发展活力,学术理论和学术内涵逐渐回归到法理学本位并逐渐延伸和发展,不再受到政治思想的干扰和影响,其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的步伐也大大加快。

2.拓宽了法理学的研究领域

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法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许多国外的先进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理念和成果拓宽了国内学者的眼界和思路,使得国内学者对法理学的认识和理解更为深入,许多新的研究方向、领域被逐渐确立和完善,如比较法的研究、西方法的哲学研究和法律的社会学研究等。这些研究领域的开发和深入使得我国的法理学研究内容更为豐富,其研究的方面也更为多元化和细致化。[2]

3.强化了人们的法律意识

使法律观念渐趋深入人心!法理学的每一步改革和发展都伴随着研究与争鸣,正是在这些争鸣和研究中,人们的法律意识开始觉醒和强化,对法律功能的理解也逐步加深,这为我国的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法理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目标

从法理学的独立地位被确立开始,我国法理学研究者从未停下过探究的脚步,他们对法理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目标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规划。

1.国内学者要正视和了解我国法理学的现状,并以此为前提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计划

无论是对法理学的历史回顾,还是对法理学改革取得的成就和局限性的反思,都是为了帮助法理学的研究者认识我国法理学的发展状态,对我国的法理学进行准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大的突破和发展,从而塑造出法理学独立的学术品格,以为我国法理学的改革发展和法制建设指明道路与方向。

2.法理学的改革和发展要注重其与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交叉

法理学研究的本质是探究法律的道理和意义,其内容无外乎法内与法外两个方面,其具体的内容为本体论法理学、方法论法理学以及与法理学相关的学科。因此,法理学的未来发展必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他学科与法理学学科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其发展的格局也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所以法理学的改革和发展要拓宽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以实现不同学科与法理学学科的相互印证与互补,使法理学理论和改革不断的完善与深入。[3]

3.法理学改革和发展的研究成果要体现其社会价值和影响

法理学的研究成果要以社会各阶层所接受的形式深入人心,其理论和思想不仅要成为国家立法和决策的依据,而且要以多种方式进行普及和推广,以提高人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制观念,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同时在法理学理论的实践应用中,法理学的研究学者要不断地发现其不足和局限性,及时对研究成果进行修正和完善,这样既可以实现社会各界之间对法理学理论的顺利交流和沟通,又可以使法理学的理论研究更贴近社会法制建设的实际。

总之,我国法理学的改革和发展之路还很漫长,其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和法制建设的影响不能以单纯的逻辑推演来看待,而更应该注重其对“以人为本”立场的坚守,对“多元价值”取向的肯定和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促进!虽然我国法理学的改革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其学术发展和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在一段时期内仍将持续下去。然而瑕不掩瑜,通过我国法理学研究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法理学的改革和发展必将会迎来更为繁荣的时期,对社会的法制建设和人们的生活观念带来的积极影响也会更为深远。

参考文献:

[1]石茂生,张伟.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法理学的发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

[2]姚建宗.主题变奏:中国法学在路上——以法理学为视角的观察[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4)

[3]谢晖.社会变革与我国60年法理学的路向[J].法学论坛,2009,(9)

我国司法改革目标研究 篇6

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指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要实现的目的。我国住房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它的总目标是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主要内容包括:(1)住房分配体制改革:即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2)住房供应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3)住房流通体制改革:即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这样一个改革目标是经过30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的。

1、改革旧体制,多种形式探索改革目标阶段 (1978~1998)

(1)试点售房与提租补贴阶段(1978~1988)。这一阶段确定的改革目标主要是实现住房的商品化和社会化,改革旧有的住房制度,缓解国家和企业在住房资金上的压力。采取的措施是试点售房和提租补贴。试点售房包括全价出售和补贴出售公房,这种方式问题较大,出现职工购房越多企业要补偿的房款越大的问题,成本过高,资金无法回收实现自我循环,因此遭到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强烈反对,无法推行。从1985年起开始进行提租补贴为基本内容的试点。198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选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分提租和补贴两步走,实现住房商品化,推动住房的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提租补贴模式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理论在实践中的一次突破,改革内容在试点城市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1985~1989年国民经济经历较大的波动,国家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工资改革迟迟不动,因此提租补贴改革目标未来得及推行。提租补贴方案的局限在于,只着眼于抑制旧体制下的住房需求的无限膨胀,注重住房需求的调节,而对住房供给的调节不足,不能解决住房的绝对短缺问题。因而要在根本上解决住房短缺的问题,需要改革目标的调整,把住房需求和住房供给结合起来进行改革。

(2)综合配套改革阶段(1988~1997)。这一阶段的改革目标是实现住房市场化。措施主要表现在:1988年第一次房改会议提出增加工资,鼓励职工买房;1991年第二次房改会议提出提高租金、促进售房;1993年第三次房改会议以销售公房为重点。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的低价售房,甚至把售房看作是房改的全部内容,忽视了达到住房改革目标应具备的条件和配套改革。为解决这一问题,199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房改的根本目的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改革的目标内容为“三改四建”,标志着房改的目标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这些目标内容的确立和实施,使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初见成效。城市住房供给由政府的单一供给,逐步向政府供给为主、市场供给为辅的方向转化。住房分配体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整个住房新制度尚未完全形成,存在许多问题。

2、新目标形成,确立了住房新制度的阶段(1998~2003)

改革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货币化分配;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这一目标是在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中规定的,宣告了福利分房制度的终结和新的住房制度的开始,标志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被称为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里程碑。新的住房制度的政策目标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一方面,为摆脱旧体制的束缚,住房的市场化要求货币化分配,以满足高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也可把住房作为产业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货币化分配政策目标的实施,必然产生一批中低收入者难以纳入到货币化分配住房的体系中的问题,他们的住房问题难以解决,因此在货币化分配的同时,对于中低收入者应建立起一整套的住房保障体系,将中低收入者列入社会的而非市场化的住房供应体系中,以国家优惠政策给予其住房保障和支持,解决分配差异和社会稳定问题。同时,我国的国情也要求多层次的分配体系中以经济适用房为重点的政策目标。然而,国发[2003]18号文件的推出,却转变了国发23号的正确方向。它明确“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的目标。在该目标政策指导下,各地把房地产做支柱产业,依靠房地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热衷于批租土地、经营土地,弃经济适用房不建,却去修建高档住宅。各地房价飞速上涨,一些城市房价收入比高达10甚至20以上,引起广大居民的严重不满。应该说国发[2003]18号文件目标政策,加速了我国住房市场化改革,并且通过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个目标有重经济轻社会的倾向,过于偏重市场,所供应的住房主要针对有支付能力的人群,而把中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排除在外,使这一部分人的基本生活没有保障。同时,由于现有体制存在严重缺陷,市场监管不到位,使许多不合理的成本纳入房价,并转嫁给购房者,造成房价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使房价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3、目标修正,住房新制度的完善阶段(2003迄今)

为了控制全局性的房价过快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调控效果不明显,解决问题的根本依然是要从制度的完善入手,明确市场与社会保障并举的体制的改革目标。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规定:低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廉租住房解决,外加经济适用住房;中等收入家庭根据各地实际可以采取限价商品房和经济租用房的办法解决;高收入家庭主要通过市场解决。这是中国房改历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努力使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明确阐述了我国住宅政策的原则:首先,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搞好廉租房,让那些买不起房或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能够租得起房、住得上房;其次,是建设主要面向中产阶级的经济适用房;再次,高档住房主要靠市场调节,但必须有国家的宏观调控,防止利用房地产炒作,造成市场混乱。温总理的谈话被称为“房产新政”。中国的住房改革再次强调保障,是对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房地产市场化发展的矫正,是对国发[1998]23号文件所规定的房改目标模式的回归,住房分配、供应、流通相配套的改革目标得以完善,以住房保障为核心的住房制度建设正在迈向新的境界。

二、对房改目标实施的启示

1、思想上,树立住房双重性理念。

住房具备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具有保障属性。住房作为有形的房屋及配套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是生存的基本保障,是居民的一项基本生存权利。另一方面,它具有商品属性。住房作为不动产,具有保值、增值作用,可进行投资满足人们获利的需求。只有住房在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的基础上,第二种属性的作用才开始发挥。改革开放之初,为寻求房改的出路,解放思想,曾经开展了住房商品属性问题的大讨论,经过讨论人们摆脱了住房仅仅是保障品的旧的思想束缚,明确了住房是商品,必须按商品经济规律组织生产、经营、流通、分配和消费,改革的方向是实现住房商品化。20世纪90年代初,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进一步明确房改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实现住房市场化,加快住宅建设,明确房地产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可见,住房商品性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制定政策的依据。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制定了住房商品化政策,使我国房改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住房商品化必不可少,但是住房完全商品化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住房的双重属性的。因此,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要树立起住房的双重性理念,来满足不同人群对住房的不同需求。从政策目标来看,在进行住房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并未忽略住房的保障属性,一直把住房保障制度的建立作为目标政策。国发[1994]43号文件,国发[2003]18号文件对此多次强调。因此,在今后的住房制度的改革中,都应该对住房的性质有科学的认识,把住房双重属性的理念贯穿于政策目标的制定及其实施过程的始终。

2、制度上,住房市场化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承受的范围内。

我国旧体制下的住房制度,是纯粹福利制度,住房没有任何经济功能,因此住房商品化、市场化在一定时期内曾经是房改的主要取向。不过在改革初期,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承受的范围内。但是在国发[2003]18号文件强调“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以后,住房被赋予了过度市场化的功能,而该文件中指出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改革政策目标则被忽略。各地把房地产当做支柱产业,依靠房地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各地政府热衷于批租土地、经营土地,这成为投资增长和财政增长的重要法宝。全国各地房地产投资持续高涨,房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998年以后持续增长,2004年为18.78%,2005年为20.98%,2006年1-4月份为22.93%,远远超过10%的国际警戒线。另外,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的比重不能超过5%,但国内房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在2004年就已经达到9.6%,一些城市甚至于高达50%以上。[1]住宅市场一片繁荣。房地产业的发展的确带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经济尚不发达,住房过度的经济功能使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其中之一就是住房问题。由于利益驱使,政府、商人热衷于房地产开发,而对经济适用房漠然视之,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量逐年萎缩,1999年经济适用房投资占全部住宅投资比重为16.5%,2005年则为5.25%,降幅超过11个百分点,而在2003-2005年三年房地产市场最热时,商品房价格却分别上涨了15.05%、14.4%和7.1%,而同期经济适用房投资占住宅投资比重却不到10%,低于国家要求的10%的标准,特别是2004年和2005年经济适用房投资额同比增长为负值,分别减少了32.5%和6.8%,在住宅投资中经济适用房的比重仅分别为6.86%和5.25%。[2]2006年1-11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6416亿元,完成商品住宅投资11550亿元,其中经济适用住房投资526亿元,占住宅投资比重仅为4.5%,如果以月平均值换算,2006年的经济适用住房投资规模占住宅投资比重也不过是4.97%。[3]而房价增长过快,居高不下,大多数居民买不起,而经济适用房又供应不足。住房问题继改革开放前成为社会问题之后又一次成为社会问题。因此,过度市场化不利于住房问题的解决和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应牢记住房市场化要以国情为背景,不能超越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

3、管理上,房改中政府职能要有准确定位。

在住房制度改革和建立新住房制度的过程中,政府的职能要有准确定位。从国发[2003]18号文件实施以来,房价的迅速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默认和推动,而对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即提供一个供求基本平衡的住房市场体系与建立一个针对低收入群体的“居者有其屋”的保障体系则漠然视之。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使,地方政府通过开发商业性住宅用地获取财政收入,开发越多,财政收入越多,房地产税费收入已经成为各地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要使政策执行到位、改革目标得以实施,需要对政府在房改中的职能进行准确定位。政府的职能是监管房地产市场,做好住房制度的保障工作,维护好公共利益,而不是参与到住房商业化操作中,获取利益。这需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的划分,限制政府在出让土地中获利,淡化考核政府的GDP指标,而把人民的满意度、社会和谐度作为考核政绩的主要指标。

4、操作上,完善经济适用房保障对象的准入机制。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用转移支付的方式免交土地出让金,限制开发成本与价格的补贴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特殊政策。面向中低收入家庭,有助于弥补中低收入家庭支付能力有限所造成的购房困难。这个政策在理论上很理想,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易操作。主要问题是对经济适用房收益群体界定模糊,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核对购房者的实际收入,判断其购买资格,政府补贴容易被中高收入者截获。因此,在操作上,需要制定可操作的经济适用房准入机制。首先,明确社会保障性住房保障对象为低中收入家庭中住房困难家庭,并清楚界定中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和资产标准,以及住房困难的标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域差距巨大,我国不同地区的居民收入差异巨大,目前国家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划分居民收入的可执行标准。但是各个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居民收入状况制定相应的定量标准划分中低收入家庭,并公布于众。其次,细化审核手续,完善审核程序,按照标准对申请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对象进行审核。审核应在政府专设部门进行初审,在申请购房者所在单位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情况下,在当地报纸登报,接受监督。第三,售后管理,对购房者购房后的行为进行约束,确保经济适用房确实为中低收入家庭所购买。

参考文献

[1]唐晋主编.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的民主[C].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王阿忠.中国住宅市场的价格博弈与政府规制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我国司法改革目标研究 篇7

1.1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先后进行了五次大的行政改革, 这些改革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 各级政府的改革和创新活动层出不穷, 其中有的改革试验突破了以往简单的机构撤并和人员增减, 在政府改革的内涵上有了深化, 政府职能转变逐步进行。

1.2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 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我们党首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明确要求。

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建设服务型政府。报告指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推行电子政务, 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同时, 报告还提出了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等改革措施, 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2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意义

2.1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新时期的体现

胡锦涛在2008年0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服务型政府, 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关键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政府管什么不管什么, 出台的每一项政策, 制定的每一个举措, 全看社会和公民是否需要, 并以此来作为政府职能定位的依据。

2.2 建设服务型政府符合世界各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

虽然每个国家各自国情不同、制度不同, 但是, 建立真正代表人民的、用最节约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率为公众服务的现代政府, 却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早已形成的共识和孜孜追求。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 政府改革和再造作为一个世界潮流, 影响着中国政府改革的具体实践;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中国政府引进、学习国际经验, 提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针, 探索如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模式、框架和理念。

2.3 建设服务型政府必将开启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客观上也需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讲, 政府改革伴随着政府存在的每个阶段, 中外政府发展和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随着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参政意识、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对政府的期望必然越来越高, 这也要求切实加强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由过去的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 凸显了政府治理模式转变的重要性, 这是对以往政府机构改革的超越, 标志着中国政府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2.4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和政府各有分工, 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政府的职能定位更主要的是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包括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市场环境等, 通过经济调节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弊端, 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去直接干预经济运行。如果政府在市场活动中既当“裁判员”, 又当“运动员”, 就很难保证市场活动的公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 在“缺位”的地方“补位”, 把不该管也不应管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 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 尽快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

摘要:本文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出发, 揭示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 指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选择。

我国司法改革目标研究 篇8

在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早在1999年6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方针重要实施内容的美育,本质上是通过艺术教育和艺术化的教育行为,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感受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以及与美育实践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以及现代社会所需要综合型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甚至在一些有眼光的管理者那里,艺术素养成为人才录用的基本要求之一。因此,艺术课程的改革,已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中重要的、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意义的课程改革实践内容。

从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艺术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国的艺术教育工作者不仅在长期的艺术教育实践中产生和形成了许多很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而且通过不断介绍和学习国外艺术教育的一些好的、成功的经验和方法,扩大了视野,积累了经验。可以看到,以往一些好的艺术教育经验和教学法,有不少已经具有综合的倾向。因此,在我国,艺术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基础。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在这些成绩和经验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盲点、空白甚至误区。

首先,艺术课程的设置在许多学校仍然形同虚设,特别在初、高中学校尤为严重。虽然我们都承认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它的作用是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但是,由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以及全国高校招生方式的现状,大多数的初、高中学生面临着中考、高考的压力,很多的学校考虑到学校的升学率、知名度、招生等情况,课表上的音乐、美术甚至体育课实际上大多都被语、数、英等课程所占用了,这已经是公开的事实。因此,很多学生实际上得不到系统完整的艺术教育。

其次,我们的艺术课程教学实践其实并非过多强调艺术课程的基础技能的学习,相反,教师在教学中恰恰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训训练。以音乐课程为例,我曾对许多升入我校的学生进行过调查、询问,发现有为数不少的教师在授课过程经常是放几首流行歌曲就算完成教学任务,根本没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识谱、基本乐理、基础音乐常识等有的放矢的教学。以下是近三年我对某校音乐专业学生在入学前音乐基本技能方面掌握情况所作的调查问卷情况汇总。

虽然上述数据并不能代表所有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但毕竟还是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在音乐基本技能方面的情况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如果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要进行更深入一步的艺术课程教学或艺术素质的教育恐怕是难以实现的。大家都知道,即便是去参加一个音乐会,缺少必要的音乐常识或基本的乐曲识辨能力、音乐家及作品背景知识等,都是很难达到最佳的欣赏效果的。

最后,艺术课程开设实际上还面临着师资培训、教材缺乏等实际问题。艺术课程发展改革目标已明确提出:“在学科定位上,由偏重单一性的分科教学,转向艺术学科之间、甚至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的关联和沟通,充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素质。”这也就要求实施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多门艺术相关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换句话说,需要一大批艺术领域的全能型教师。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在高等师范学校建立艺术学学科,分设艺术教育专业还是近几年的事情。如杭州师范大学本科生开设艺术教育专业是从2007年开始的,所谓的艺术教育还是分为音乐艺术教育、美术艺术教育,虽然音乐艺术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包含了音乐、舞蹈、书法等课程,但整体上与艺术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仍有一段距离。因此,艺术课程的发展,需要有多方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而且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经历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与此相关,艺术课程师资的培训和指导,高等院校艺术教师教育的改革,艺术教育行政管理者、教研员、专家学者及家长们等多方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都会作为艺术新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直接影响着艺术课程的发展。至于相关的艺术课程教材则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来得以完善和提高。

艺术课程的实践方面提出:“在我国,艺术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并非是白手起家,而是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基础。”关于艺术课程的设置,其实并非是当代人的创新,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艺术教育实践者,而且他的许多教育理念和方法依然能给我们许多的启迪。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春秋末期最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历史记载,晚年他曾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曾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孔子的乐教(礼乐教育)构成了他的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乐教思想不仅主宰了中国整个封建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而且对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审美趣味和音乐形态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是独尊天下。因此,我们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音乐教育家”毫不为过。

孔子认为,对人的教育必须从学唱歌开始,建立于礼,完成音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解释是:“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即是说学音乐并非艺术而艺术,乃是把音乐作为陶冶性情和修身的手段,使受教育者成为有德之人。这一思想和艺术课程改革目标中的总目标:“通过各学段的学习,不断获得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提高生活情趣,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整合发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孔子还是中国历史上最先注意到音乐艺术感情特征的教育家。他认为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触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的思想感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他发现人们在从事任何工作时,仅仅有冷静的头脑支配行动,远不如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干;假若从事该项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快乐,那就能够产生巨大的效果。所以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这句话,用我们今天的观点看,显然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人的认识、兴趣、爱好等方面来阐明文学艺术的感情特征及其功能。事实上,孔子就是认识到由于艺术的魅力可以促进身体力行,以“乐之”的态度来从事教育、从事音乐的。这一观点应该将适合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对于艺术课程教育更是值得提倡与实践。

更为重要的一点,孔子不仅提倡“乐教”,而且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者。他自己就精通多种乐器,会弹琴、古瑟,甚至擅长击磬,还喜欢唱歌。他在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中非常重视《诗》与《乐》的教育,这两门课程在今天看来都是音乐课。他认为:“广博易良,乐教也。”(《礼记·经解》)“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广要道》)

了解了孔子的音乐艺术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再联系我们的实际,我认为艺术课程发展与改革目标的总体思路与构想是非常好的,今后一定会为我国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方面作出很大的贡献。根据现状,我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艺术课程的学科定位,不能一味强调综合学科,应该先从单一学科起步,特别是小学、初中阶段,还是应该以音乐、美术为主,适当穿插舞蹈和戏剧表演,逐渐借助于教学媒体或先进教学手段渗透一些其他学科。再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兴趣、知识结构等特点进行适当的整合,但仍应以板块模式为主。

二是艺术课程的设置不能盲目照搬照抄西方模式。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兼有中国传统的艺术文化传统,并从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审美能力等合理安排;也可以根据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合理布局。教育目标要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注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但也不可忽视基本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流程设计上应该强调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注重课堂内外的艺术实践。

三是艺术课程改革目标要避免走进另一个“教育怪圈”。很多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我国当今所谓的素质教育大有向“功利化”演变的趋向。很多学生接受课外艺术教育如学琴、学舞蹈、学书法、素描等实际上是家长所“逼”,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或满足一部分家长的虚荣心的结果。因为家长更多的是出于为了让孩子获得中考、高考时的艺术特长生的加分,并非是真正出于为培养孩子全方面的素质考虑。因此,某种程度上素质教育已成为另一个“升学”的战场。可想而知,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真正做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艺术给他们带来的真正乐趣。这样的结果其实是与艺术教育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的。

我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希望艺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的艺术得以顺利地实施。我们既要看到问题的存在,又要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就如《音乐课程与教学论》所提到的:“在艺术课程的改革和实践过程中,仍然会因为诸如师资的培训和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发展、评价和考试制度、课程管理以及教育环境等多种问题的存在而产成疑问。但是,艺术课程体现着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理念,其改革是‘以现实为起点,以前景为目标’。无论是迈一大步,还是跨一小步,都已经从单纯强调艺术技能的传授而转向更为关注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获得,艺术课堂不再是少数学生艺能展示的地方,而是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建立自信并获得艺术能力的学习场所。基础教育课堂上的艺术学习,可以说是今非昔比,其整体发展趋势,也已是不可逆转。”

摘要:本文作者从我国艺术课程改革实践者的角度, 结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乐教思想, 认为孔子的乐教思想中的关于歌唱、音乐情感教育等理念对于当今艺术教育改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艺术教育改革,孔子乐教思想,启示

参考文献

[1]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上册)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 8.

[2]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杨华.先秦礼乐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6.

[4]杨晓鲁.中国音乐与传统礼乐文化[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5]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 12.

[6]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5, 1.

[7]田耀农, 刘清涌.从孔子乐教到现当代音乐教育[M].

[8]刘楚材.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乐教论”[J].中国音乐, 1983, (2) .

[9]朱琳.孔子礼乐教育思想研究[J].乐府新声, 1998, (1) .

[10]孙秀华.我国古代的乐教[J].中国音乐, 2000, (3) .

[11]李石根.礼乐新论五题[J].交响, 1996, (2) .

我国金融产业经营目标模式研究 篇9

金融产业要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必须有效地配置信贷资金。如果金融产业主体不能准确地找准自己的投资对象,即使是贷款需求大于贷款供给、贷款利率上升也不能增加金融企业的利润。信贷资金的有效配置有赖于利率管制的消除、金融业的自由竞争和有效的证券市场。当金融企业调查掌握各类贷款对象风险特征的信息成本很高时,它们也许会采用信贷资金配给制。如果金融企业发现信贷资金配给制比提高利率更能增加利润,信贷资金将会被错误配置,从而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金融企业的预期收益是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的有效金融服务量的函数:E (X)=F (R)。如图1所示,假如金融产业是一个极富竞争的体系且无管理成本,那么预期收益率应等于金融服务的成本率。

其中,E (X)为金融企业预期收益,(R)为金融企业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有效金融服务量,R1为金融企业第1组服务对象提供的有效金融服务量。R2为金融企业为第2组金融服务对象提供的有效金融服务量……。

图1中组序越高,金融服务的需求量越大,而金融企业的预期收益却与组序不一致,也就是说金融服务量越大,预期收益不一定越高。计划经济条件下,金融机构只追求服务量,不讲求效益,其偏好顺序是第5、4、3、2、1组;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金融企业的服务偏好顺序是第1、2、3、5、4组,这只表明金融企业的信贷资金的配置偏好,但还不是最佳配置。如果考虑信贷资金的成本率,金融企业只愿意给第3、2、1组提供金融服务。而第4、5组即使它们金融服务需求量很大,金融企业也不会提供金融服务,原因是提供的金融服务量越大,亏本越大。象这类企业或项目,只能由准金金融企业(政策性金融企业)来提供金融服务。

2. 我国金融产业发展战略

2.1 完善利率机制,规范金融市场

目前,我国利率机制极不健全,利率制定行政化,利率结构不合理,利率传导机制扭曲,利率不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因此,必须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中介的市场利率体系。完善利率体系,必须改革现行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实现资金商品化;利率水平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利率调控主要采用以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方式。规范金融市场的运行是金融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2 规范信用关系,创新产权制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信用关系将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贯穿于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没有规范化的信用关系,金融产业难以健康发展。按一般规律讲,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是恪守诚信的信用经济。目前,我国的信用关系极不规范:“三角债”严重危及金融业的发展;企业只贷不还拖欠贷款的现象严重;社会非法集资时有发生;金融产业与政府的信用关系扭曲。其后果是信用关系越恶化,现金交易就越普遍,资金供需矛盾就越突出,以致出现信用危机和资金短缺相互影响的恶性循环,导致我国信用关系恶化的深层原因是产权制度不健全。因此,健全信用关系,关键在于健全产权制度。明确权利和责任的承担者;健全产权立法;发展产权交易,开拓产权市场;完善产权监管体系,加强产权管理。

2.3 强化金融产业内部管理,实施金融企业形象战略

1)金融产业发展,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是关键。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必须强化金融产业内部管理,构成金融产业主体的金融机构要尽快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

2)健全资金运营机制,坚持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最佳组合的经营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组织适度的资金来源规模,降低筹资成本,最佳配置信贷资金,运用资金的空间差和时间差原理,适时调整资产负债组合,推行资金比例管理、资产质量监控和资金、成本、利润综合考核的方法,保证资金安全运行。

3)建立自我积累机制,通过提取公积金或增资形式不断扩充资本规模,为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创造条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以贷款的立项、评估、论证、决策、发放、管理到归流每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建立相应的责任制,保证资金安全运行。

4)建立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金融产业资金营运状况的财务管理制度。要按照全国统一的新会计制度和金融产业的特点,对会计操作、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均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金融企业要切实改变经营作风,为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不断进行金融创新,完善人事、劳动、分配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施金融企业形象战略,创造优质的企业发展环境,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2.4 加强金融产业监管,保证金融产业健康发展

建立强有力的金融产业监管体系。构造新型的金融产业监管体系,必须强化中央银行的监管功能,理顺中央银行与政府及其金融主体的关系,确立中央银行管理金融产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建立产权明确,责权分明,政企分离,科学管理为特征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规范各类金融市场经营范围和发展目标,合理规划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区域设置;健全金融法规体系,依法管理金融产业。

参考文献

[1]E.S.Shaw, 《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rmic Development》, NewYork, 1973.

[2]R.I.Mckinnon《,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hrington, 1973.

我国司法改革目标研究 篇10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10-0096-02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以探究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的,以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为平台,紧密结合本学院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构建科学合理的硕士招生简章和培养方案、建立新的硕士导师体系,改革硕士学位论文送审制度的环节,形成可持续提升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具体改革建议如下。

一、增强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相应的环节

(一)积极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高校教师及管理者一切工作的重点都是为了育人,而育人的核心是育魂,这个意思就是说,努力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关键。为此,高校辅导员可以为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研讨会,时常观看一些大型的文化纪录片、历史影片等一系列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不断增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从而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除此之外,研究生还应当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研究生志愿者“三下乡”服务活动,到敬老院进行献爱心活动。这样,不仅所学有所用,更重要的是,在自己亲身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服务于他人,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努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素质

研究生创新能力素质是研究生综合能力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研究生通过检索和阅读文献,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研究生对科研的浓厚兴趣。随着对知识的深入研究,也渐渐地形成了对科学研究的一种直觉认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样,研究生就可以获得创新思想和信念,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挖掘其创新潜能。第二,在研究生日常教学中,应注重问题链教学法,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启发性思维,注重文理结合,学科交叉和渗透。除此之外,研究生平时应该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培养他们独立发现问题、独立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创新精神。

(三)完善研究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研究生科学文化的教育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的精华,剔除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世俗教育的糟粕,积极探索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并能培养合格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第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授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填鸭式”教学。现代教育教师应该在教学目标中提炼出一些关键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倡学生自主地探索与研究,最终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根本转变。第二,研究生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为了研究生能参与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在课堂上讲,老师在课下听,针对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师生可以共同探讨加以研究解决,这样研究生可以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不断加强研究生身心素质教育

研究生在刻苦学习和努力研究的过程中,既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要投入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对研究生无论在体力、脑力还是能力方面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尤其对数学系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重复验算和进行枯燥的理论推导,孜孜不懈地追求,以期获得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在此过程中,往往会经历很多次失败,面对无数次困难,忍受别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所有这些对他们的身心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考验。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是经受这些磨难和考验的垫脚石。这就需要研究生不断进行体育锻炼,保持乐观的心态,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增强身心素质,做到“身心皆健”。

二、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建立素质精良的导师队伍

(一) 严格遴选导师, 实行研究生导师动态管理

研究生的自学和科研活动, 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导师的指导作用发挥得如何,是关系到研究生能否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招收研究生,必须遴选好导师,学校应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遴选工作,创造一种有增减、能上下的动态机制,使导师队伍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除此之外,还有必要定期对导师的学术道德、培养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绩效等进行评估, 同时启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其目的在于以评促建,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既充分调动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又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加强对导师的培训

为保证研究生导师能够根据研究生培养规律,更好地履行职责, 增强指导能力, 提高指导水平,加强对导师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对导师的培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采用“一帮一”的技能培训, 由那些学历层次高、科研能力强但缺乏研究生培养经验的年轻导师作为助手协助资深导师指导一届研究生,完成一个周期的学习、实践,从培养计划的制订、论文题目的选择、论文写作的指导与把关,到毕业论文的答辩等,由资深导师指导他们操作,待他们掌握了基本程序后,才能上岗独立指导。第二,为校内外不同学科、不同院系导师之间的学术沟通搭建平台,促进导师间经验交流。例如,聘请著名导师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导师、如何进行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多次讲座,对提高我校导师的指导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加强质量监控,硕士学位论文全部对外匿名送审

(一)学位论文的选题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是研究生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素质的关键。好的选题,可以说是研究生学位论文成功的一半,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学位论文质量如何,甚至关系到学位论文的成败。这一阶段,需要导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查找文献和收集资料的情况,检查学生阅读文献的状况,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引导学生选择出有意义的命题。在学生已收集大量文献,并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导师应指导学生做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为论文的开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学位论文的中期检查

论文中期检查是在论文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对论文撰写过程的检查。

学院应该成立学位中期检查小组,小组成员应该由本学院的导师组成,以便对研究生的论文进行检查。在中期检查中,研究生应该先大致说一下自己论文的整体思路和大致框架,论文的总体进展情况,预计完成论文的时间,重点对其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阐述已搜集的资料、采取的研究方法、已完成的论文工作内容和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等,对继续完成的研究内容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如何进行规划。然后检查小组成员对研究生陈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和指导,对于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论文的后继内容提出建议性的意见,此后,应该将检查小组的意见反馈给研究生本人,研究生可以在此建议的基础上对论文进行修改。对学位论文进行中期检查,有利于了解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大大提高论文的合格率,也有助于提高学位论文的质量。

(三)学位论文的完成阶段

当前学位条例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须经同行专家评阅来鉴别其是否达到了所申请学位的学术水平。由于在评审过程中存在着“人情风”的非学术因素的干扰,应对学位论文采取匿名评审,以便尽可能实现评审的公正性。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需要实行预答辩制度,学位论文预答辩能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同时,针对同行专家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往往能拓宽论文作者的思路,甚至激发其灵感,论文作者可以依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可以大大提高论文的质量。在论文答辩后,答辩委员会应给出切合实际的评价,评价要体现出公平和公正,严把质量关,对不合格的学位论文,责其重新修改,然后再进行毕业答辩。

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既是对以往本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经验的归纳和总结,同时,也是针对现有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此次改革是对以往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针对此次改革,学院需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这就需要全院统一思想、真抓实干,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不断将改革推向深入。我们坚信, 黑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将以此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为契机,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核心位置,使研究生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7):43-46.

[2]林珏.网络时代研究生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动向[J].中国研究生,2005,(3):52-53.

[3]马宏伟,柴敬.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煤炭高等教育,2011,(6):60-61.

[责任编辑:雷艳]

上一篇:衰减校正方法下一篇:社会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