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

2024-07-23

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精选十篇)

阅读教学中的作文训练 篇1

一、词句训练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 把词语用准确了, 句子理顺了, 整篇文章才能清楚明白。因此, 对学生要进行词句训练。

1. 积累词语。

《春》一文中大量叠词的使用, 增添了文章的语言魅力。如“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轻悄悄”、“软绵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春草的特征, 表达了作者的喜爱、赞美之情。又如“舒活舒活筋骨, 抖擞抖擞精神, 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舒活舒活”、“抖擞抖擞”展现了春天里人们精神焕发、充满希望的状态。在引导学生领悟词语运用的妙处之后, 我让学生照此再写一些类似的词语, 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其表达效果。

《满井游记》中“冻风时作, 作则飞沙走砾。”教学“飞沙走砾”这一词语时, 告诉学生“走”含有“跑”的意思, 让学生再写出几个相似的词语, 如“走马观花”、“奔走相告”、“飞禽走兽”等。这样的练习为学生积累词语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2. 活用词语, 变知识为能力。

课堂教学中, 理解词句意思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可是光理解是不够的, 还要让学生会用。如教学“惟妙惟肖”这个词语时, 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后再用这个词语造几个句子, 在实践中变知识为能力, 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的。《行道树》中“当夜幕降临的时候, 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 都是红灯绿酒。”教学“繁弦急管”、“红灯绿酒”时, 可让学生写一段话, 通过场景描写来阐释词语, 让学生在练笔中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3. 仿写句子。

《在沙漠中心》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 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 我们在群星里寻找自己的真理。”教师可相机出示练习, 让学生仿写句子:我们期待_______就像_______, 我们期待_______就像_______, 我们在_______。通过这样的练习, 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片段训练

扎实抓好片段训练, 既能进一步巩固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又能为写整篇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提供词语写片段。

《我的叔叔于勒》文中插图画的是“我”给于勒叔叔10个铜子小费的情景, 教学时可从插图入手提供词语进行练笔。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想象“我”把铜子交给于勒叔叔时的心理, 用上“同情”、“人情冷暖”、“唯利是图”等词语写一段话。

2. 围绕中心句写片段。

《济南的冬天》第三自然段是围绕段首“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句话展开的, 它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教学时可让学生模仿该段特点进行练笔, 围绕“最美的是雨后的田野”写一段话, 抓住“最美丽”来构思, 移步换景描写雨后的田野。

3. 仿照句式特点写片段。

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仿照“他们有的像羽毛, 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 一片一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 来来去去……”的句式,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我是这样安排的: (1) 通过引导分析, 学生明确片段不仅写出了云的几种姿态, 还把每种姿态具体化了。 (2) 出示填空题:_____千姿百态。有的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这时,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想到了假山千姿百态, 池塘里的鱼儿千姿百态, 校园里的花儿千姿百态……学生思路开阔。 (3) 学生自由联想、仿句练习。这种富有层次的训练, 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得到同步发展。

三、立意训练

在探究课文主题后, 可以适时拓展延伸, 对学生进行作文立意训练。

《走一步, 再走一步》讲述了“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 这一经历告诉我们:面对困难, 我们不应畏惧, 而要冷静地分析, 一步一步化解困难, 坚持下去, 就会取得胜利。教学本课时, 围绕这一主旨, 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写一写自己战胜困难的经历和感受。

《斑羚飞渡》讲的是一群斑羚在面临绝境时, 用牺牲老斑羚来挽救年轻斑羚的故事, 启示我们要珍爱生命, 善待动物。教学课文后, 可创设练笔情境:你喂养过哪些小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对待它们的?你打算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动物?就这些方面写一篇文章。这既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又给写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练笔机会。

四、方法训练

在阅读教学中, 还要对一些写作方法进行训练。

1. 谋篇布局。

《夏感》一文结构严谨, 开头用“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领起下文, 然后分别写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对这一总分结构的认识和学习, 是本课的教学要求之一。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一结构方式描写校园“美、洁、静”, 以此来熟悉总分结构。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按人物登场的先后顺序分别对几位文学巨匠进行了刻画。教学本课时, 可以让学生以一次同学聚会或一次生日晚会为主题, 按照一定的顺序, 描写一个场景, 运用所学的方法对人物进行刻画。

2. 续写。

新课标要求“能根据文章内在联系和自己合理想象, 进行扩写、续写”。不少课文会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我们可以适时安排学生续写。如《皇帝的新装》最后一段写道:“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游行大典回来之后他又会怎样?可启发学生以《游行大典回来之后》为题展开想象, 进行续写。又如《孔乙己》一文结尾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孔乙己到底死了没有?可让学生大胆猜测, 进行续写。

3. 改写。

新课标还要求“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 进行改写”。在阅读教学中, 可以选择教材中适于改写的课文让学生练笔。

如《雨说》是诗人借春雨之口, 向中国儿童唱出的一首“爱之歌”。学习这首诗歌, 可要求学生在忠实于原诗内容的基础上, 借助想象, 把它改写成一篇散文, 体会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教学《石壕吏》时, 可要求学生将其改写成记叙文, 在练笔中加深对原作的理解。

任何一种技能的形成都需要反复训练。通过这样一篇篇阅读、一次次训练, 日积月累, 学生的词汇丰富了, 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 写作方法掌握了, 就不会再为写作而犯愁了。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篇2

《语文课程标准 》 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是工具 ,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既有明确的目的 ,又要有科学的方法。我们当前的阅读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感悟,轻运用”的问题。在新的课改实践中语言训练不能取消 ,而需重新构建 ,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 ,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 ,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 ,又是指导包括内在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二者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建构的 ,是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呢?我认为我们可以抓住“教材”这一语言的范例,寻找语言训练的有机训练点,进行运用语言的训练,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一、向教材借修辞手法,让自己的语言更生动

小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是稚拙的,同时又是可塑的。新教材在编排上增加阅读量,增加了经典诗文、优美词句的积累。许多课文都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让文章更优美生动。我们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体会修辞的表达效果,继而寻求写作中可供借鉴的突出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让自己的语言更生动。

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第二自然段后,赏析了对漓江水的描写后,学生明确了文章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应用,然后配乐欣赏漓江的美丽图片,再引导学生想象漓江的水还有哪些特点:漓江的水真_______啊,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漓江的水真_______啊,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有的学生写到:“漓江的水真甜啊,甜得像蜜一般。”有的写到:“漓江的水真凉啊,凉得像冰水一样,让你一碰就觉得神清气爽。”有的说:“漓江的水真滑啊,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还有的还把漓江的水面比作婴儿柔嫩的皮肤,把漓江的水当了彩色的水墨,将山峰把天空白云花草树木绘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国画,等等。从作者的句式引出了一串类似的新句,又从真切可感的图片景物里观察到了新的特点,于是将眼中画、心中情和着笔下辞,自然而然吟出了一句句美丽的语句来。

最后,又将方法延伸到课外,播放录像(九寨沟冬天),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结了冰了瀑布,交流瀑布的特点,再模仿《桂林山水》的写法描绘一个片段《九寨沟的瀑布》:我听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玩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从没感受过九寨沟这样的瀑布。九寨沟的瀑布真________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寨沟的瀑布真________啊,_____________九寨沟的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有的学生写到:“我听说过惊涛骇浪的壶口瀑布,看见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游览过雄浑瑰丽的黄果树瀑布,却从没看见过九寨沟冬天的瀑布。瞧,九寨沟的瀑布真纯啊,纯得找不到一丝斑点,一色的雪白无暇,晶莹剔透。九寨沟的瀑布真奇啊,一个个冰条一根根冰柱,如洁白的竹笋,如发光的宝剑,如珍珠的项链。九寨沟的瀑布真静啊,湖水冰冻了,岩石冰冻了,连空气似乎都冰冻了,只有偶尔传来一两声叮咚叮咚,让你感觉到瀑布还没有完全冬眠。”

以上两个案例,有修辞手法的介绍,也有链接课文的读写结合,但归根结底都是围绕修辞手法的应用,都是为了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毋庸置疑,修辞必定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只要你有心留住它。

二、抓住教材中语言空白点进行补白训练

接收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省略和模糊之处,甚至每一个句子中都有未写出的地方,一次文本就像一张布满空间的渔网。读者把文本作为自己的对象,在对象化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经验和想象的东西注入到文本的描写之中去,使原本只是符合抽象物的文本变得具体了。文字描写中空白、省略、模糊和模棱两可之处,在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活动过程中,被填补、补充、清晰化和明确化了。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的“空白点”,开展创造性阅读活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例如:《去年的树》一课中“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里的两个“看”就可以作为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落脚点,让学生想象鸟儿的内心世界。有的学生说:“我是不是唱得还和去年一样好听?我会一直想念你的!”有的学生说:“亲爱的树啊,我的朋友,我会永远记住你的!”通过品读、想象、感悟,训练学生的语言,在文本特定的情境中还原并经历文本表现的生活,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受到鸟儿“信守诺言,珍爱友情”的情感熏陶。又如第七册的《小木偶的烦恼》,“在小木偶的身上,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会发生什么事呢?回想之前的小木偶怎么啦?——他好意要把包给小红狐看,却被小红狐骗了。他原想讨回公道,却被熊警官扔出去。小兔子和老婆婆原本是来安慰帮助小木偶的,却认为小木偶在撒谎。在小木偶的身上发生的所有事都那么意外,那么充满着矛盾,事事事以愿违。这是为什么呢?都是因为木匠只给了他一个笑的表情。矛盾法在这些情节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设用此法想象后面的故事情节会是什么样呢?比如小木偶又带着“哭”的表情出发了,他到了一个新的地方,结果又发生了哪些令人烦恼的事?或是带着“生气”的表情,或是带着“着急”的表情……以《小木偶的烦恼》为题,模仿课文的矛盾法,续编后来的故事。

三、向教材借表达方法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优美生动的教材,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美,学习如何运用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在表达上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的运用语言的方法。这样一来,教师就不是纯粹的“教教材”了,而是“用教材来教”了。如学习《花钟》这篇课文,文中第一自然段写“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蔷薇绽开笑脸,睡莲醒来,万寿菊欣然开放-----”等等让学生感受同样是“花开了”作者却用了不同的表达,还让我们从中读出各种花的不同姿态、不同性情,可见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告诉学生这正是我们写作中所缺乏的。同时强调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它们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完这段后我要求学生回忆平时在校园里和公园里看见过的花,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来仿写一段话。学生写得兴味盎然,如“太阳花在中午十二点向阳开放;傍晚五点左右,茉莉花舒展着自己白花的花瓣;芍药花早上七点绽开了笑脸”等等。学生在模仿课文表情达意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掌握相应的表达方式。

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朗读训练,搞好学生的朗读训练乃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基石。那么怎么搞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呢?以我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十几年的经验,简要谈谈我对朗读训练的看法。

一、体会感情---朗读的基本要求

朗读是一门艺术,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根据该文的内容及中心思想,朗读该文的基调就应该确定为低沉缓慢。朗读时又要根据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内心的情感“悲——喜——绝望”的变化适当变换语气、速度和语音,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品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

1.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

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

2.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

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蕴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从我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兩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

3.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

课文诸如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都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优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并珍惜时间的可贵,从现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三、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对语言、文字、句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了解句与句之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模仿。因此,教师对教材中准确的词语、优美的句式、生动的片段,要多作范读,突出语言特点。坚持这样的练习,就能慢慢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水平。

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用哀婉的语调描绘情境:“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教师悲伤的语气,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无限悲痛和深切怀念的感情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深深热爱和缅怀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成为朗读的样板。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做好朗读的指导和示范。

四、扮演角色——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带。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在他们听的过程中,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语言表达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当学生听过示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度、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尝试。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 篇4

阅读是阅读者从一定的书面语言符号获取意义的一种特殊心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 读者把看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 通过对所读材料的理解, 丰富自己的知识, 获取其中的信息。读文章实质是在还原生活, 只有在语言文字与作者对生活认识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 才算读出了文章的意思。所以, 读书首先要逐字逐句往下读, 做到“字字入目, 句句过心”, 从而弄懂每个词, 每句话的意思。同时, 还要调动自己的表象储备, 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在头脑中再现作者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事物、场景等。

古人十分重视读书自得。“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古人云:“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读得熟, 则不待解说, 自晓其义也” (朱熹语) 。所以, 读书首先应在读正、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读出语言文字“背后”的意思来。

2 读中清路

“思想是有一条路的, 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 好文章的作法是决不乱走的” (叶圣陶语) 。“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 认识的反映。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 (张志公语) 。所以在读中理出文章的思路, 也就是循着作者认识事物的道路走一回, 从而使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认识自然也纳入到了作者的思想轨道当中, 从而达到“言皆出于吾口, 意皆出于我心”的理想境界。

这一层的读, 要在读出意思的基础上, 读出这个意思是怎么个说法, 要一字一句地读出来, 看作者说出一个意思用了什么词语, 什么句式, 作者是怎么思考的。这样一边读一边疏理、领会, 同时分分层、划划段、列列题纲, 这样自然会把握文章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对于作者如何谋篇布局, 如何遣词造句自然就心领神会了。

3 读中悟情

“情”即作者的思想感情。“文以意为主, 辞以达意而已”, 这里的“意”也即“情理”。任何作品, 都包括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著名作家巴金说过:“我不是用技巧, 只是用作品的精神世界和真实感情打动读者, 鼓舞他们前进。”古人作文也有“意在笔先”“文以载道”等精辟论述。所以“读一篇文章, 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 而只知道一点零零碎碎的事情, 那就等于白读” (叶圣陶语) 。

在领悟作品情理中的最好方法就是朗读。运用朗读的方法我们将书面语很好地转换为原有的口头语言, 这样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当时所处在的位置, 这也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愿, 同时才能够理解作者所创作的心境, 体会作品中的气势以及韵味, 让语言文字中所含的思想都融入到读者的心中。

4 读中品味

4.1 咬文嚼字

所谓咬文嚼字是对作品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进行仔细品味和深入体会, 读书的意义不仅在于品味语言文字之美, 还在于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韵味。作品中的每一个字都不是白写的, 而是经过仔细斟酌才落笔的。因此, 读者在阅读作品时, 更应体会到写作者的呕心沥血和不易, 进而对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进行仔细推敲、细细揣摩, 从而品味出作家用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

4.2 入境诵读

在读书的时候是应该让身心活跃起来, 做到眼到、心到以及耳到, 在朗读的时候就好似置身其中, 如身临其境般。好的语言读起来, 不仅富有节奏和乐感, 还很生动、形象、包含情感。这些特性都是精妙语言所具备的特性, 这些特性中音乐性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其主要是表现在它的声调、音韵、还有旋律上, 因此, 教师在阅读训练中应该积极地去引导学生读出音响的高低快慢, 长短舒促等。

4.3 内化转述

学习语言, 其主要途径是将范文语言吸收, 同化为自己的语言。范文中的词、句、表达方法、修辞方法、篇章结构, 都应该通过读来咀嚼, 通过读来吸收, 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

对学生而言, 必须在读懂、读熟的基础上进行内化并转述。内化与转述是相辅相成的, 通过转述可检查自己对阅读材料的内化程度, 找出其中的差距, 并在与原作的比较鉴别中进一步消化吸收, 从而切实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

5 结语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阅读使得人们与作品中的人物和语言文字有了初步的接触, 所以读是有层次的。但这些层次却不是独立的、绝对的,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 不存在明确的划分界线。读是语感训练的最佳途径, 而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综合感受能力, 读的四个层次的语感训练中往往会被淡化。

参考文献

[1]李倩倩.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观问题及对策[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2) :27-28.

[2]周明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妙探微[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2) :45-46.

[3]王雅滨.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2) :89-90.

[4]刘兰花.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技巧的策略[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2) :143-14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篇5

厂溪乡中心校

江 玲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语言训练有被削弱的严重倾向,这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都知道,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落实好这一教学目标也是扎实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该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呢?结合近日的教学实践和新课标的精神,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语言训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一、语言训练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 》 实施以来 ,语文教学在繁荣的背后出现了不少值得忧思的现象 ,其中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就是语言训练的削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很多教师重视了“自主 ”、“合作 ”、“ 探究 ”、“ 开放 ” 等阅读形式 ,语言训练的内容越来越少。我们很难看到老师带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词写字 ,也很难看到老师切出大块时间进行默读、复述、背诵等训练。即使有这样的训练 ,也因为过分强调了自主而使得训练不到位;过分强调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缺乏表达的规范性;说写的交流只重视内容的反馈 ,忽略了语言的形式 ,且经常得不到时间的保证;教学中逐渐淡化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语文课程标准 》 的有关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 》 中明确指出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言是工具 ,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操作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技能。语言技能的形成必须经过训练。这种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练习。既有明确的目的 ,又要有科学的方法。其实传统的语文教学进入误区主要原因是 ,对学生的训练太呆板、太僵化、太机械 ,学生学习知识是完全意义上的被动接受者 ,并且主要为应试服务。在新的课改实践中语言训练不能取消 ,而需重新构建 ,语言训练不仅是指语文智能的培养 ,而且浸透了语文情感。在内容和目标上 ,既包括外在语文行为的训练 ,又是指导包括内在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二者是相互转化和相互建构的 ,是统一的。《语文课程标准论文格式 》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其中知识和能力教学任务的完成 ,必须依赖适当的方法 ,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能强记强训。另外 ,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形成过程应积极主动 ,重视情感体验 ,才能转化成素养 ,因此三维目标必须整体推进。

三、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训练

(一)树立新的知识观传统的语文教学仅以知识技能为价值取向 ,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导致了课程实施中的以灌输

为主 ,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忽略了学习方法。张志公先生说过 ,“ 不能把语文课搞成一门纯粹的知识课 ,而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主体并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归依的课 ”。因此 ,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大胆地舍弃那些无助于孩子学习语文的“知识与能力 ” ,而对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知识与能力 ,则要坚持训练。在新课程视野下 ,语文言训练应该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 ,掌握必要学习的策略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形成基本的学习技能。语言训练要融合在新课程生机勃勃的教学中 ,不着痕迹 ,同时又扎扎实实。

(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策略任何教学理念 ,如果不转化为教学行为 ,是毫无意义的。因此 ,语言训练必须要切入到课堂这一领域 ,才能取得实效。

1、重视语感的培养语感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去感受。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策略 ,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 ,增强语感。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加以想象 ,用稚嫩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动人场景。这些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 ,使他们听与说能力同时得到训练。如《我要的是葫芦 》 一课中 ,有这样一段话:“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 ,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花谢以后 ,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教师提问:你觉得小葫芦可爱吗 ? 可爱在什么地方 ?你能读出它的可爱吗 ? 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让学生理解、感悟 ,然后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想象这棵葫芦的样子 ,最后让

学生结合图 ,自己组织语言来描述。教师设计组织学生活动 ,通过语言训练实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运用。

2、引导学生学会针对语言提问题在阅读教学中 ,语言问题只限于不认识的字 ,不理解的词 ,并且多数在学习课文之前进行。学习课文中 ,学生提的问题往往是偏向内容性知识的 ,教师把握不好 ,就会使教学陷入单一的内容理解中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 ,启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语言问题。如《白杨 》一课的教学中 ,在学习白杨树特点时 ,作者描写戈壁滩上的白杨用了“ 高大挺秀 ” 一词 ,引导学生看一看白杨树 ,对作者的描写有什么疑问 ? 让学生体会作者不用“挺立 ” “挺直 ”“ 挺拔 ” ,而用“ 挺秀 ” 这个词 ,是作者夸赞

白杨树,告诉我们那普通的白杨树不仅高大挺拔,而且清秀美丽。这个“ 秀 ” 流露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本来白杨很一般,我们也常常见到,并不美丽,可在作者眼里它是美丽的。教师提示学生一个“ 秀 ” 字也写出了白杨树的品格美。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生才会对语言的意义和内容有完整的理解,才能谈得上运用

3、在课文的语言留白处训练好的作品往往是一个空框结构或召唤结构,给读者留有广阔的思考空间和补白天地,这种“ 留白” ,正是我们可以细细咀嚼、细细品味的精妙之处。每遇这些地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且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如《坐井观天》 中有这样一句话:“ 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 ,引导学生说出小鸟可能飞过哪些地方,学生会想到,很多的高山、大海、河流、森林、果园、城市、山村等,和小鸟一起感受天空的无边无际,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所学内容之间的距离,真切地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再比如《曼谷的小象》 中阿玲指挥小象为我们排忧解难,是通过“ 拍拍”、“ 摸着” 它的鼻子,“ 贴贴 ” 它的耳朵,“ 指指 ” 车子等动作来完成的。其实这是阿玲和小象多年来形成的默契,是他们之间特殊的交流方式。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把阿玲的这些指令变换成我们的语言,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边做动作,边用语言说清指令,这样做既达到了训练思维与语言的目的,又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实现对语言的感悟、理解与运用。

4、规范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纠正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错误,会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符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的新课改精神, 所以对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错病句默然置之,一味用激励性评语:你说的真好!你真行!你真棒!只是有明显发音错误,才给予纠正。在学生说的训练中,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准确客观指出学生语言表达上的错误,抓住契机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注重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语言的积累。课堂教学是语言积累的主渠道。只要我们抓住契机, 让学生感受到课文语言的生动、形象及准确、精当,并通过造句、朗读等形式让学生内化这些语言,积累下来。语文教学要丰富学生的语言

积累,必须要立足文本,让学生多读、多背文本的语言,了解语言的丰富性,认识更多的语言现象。阅读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语言表达的方法、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等。也就是说,还要站在写作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在阅读中学习写作。事实上,我们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语言训练,应以比较新颖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且能贴近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与精神世界,运用多种策略,让学生不觉得是在进行着枯燥的训练,使训练能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谈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小学教学中读的基本目标,也是衡量一节语文课任务完成的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方法,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读得不符合要求时,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提一下“要注意读出感情”等要求后,让学生再读一次就过去了,长此以往,必将会影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体会感情——把握朗读基调

要读好一篇文章,必须先深入阅读,理解其内容,体会其思想感情,才能在朗读时以声传情,准确地表情达意。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必须紧扣课文,从字词句入手,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还要联系实际,阅读时才能把握朗读基调和语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通过描写一个小女孩大年夜在街上卖火柴的事情,反映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罪恶,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们的同情。根据该文的内容及中心思想,朗读该文的基调就应该确定为低沉缓慢,朗读时又要根据每擦一根火柴小女孩内心的情感“悲——喜——绝望”的变化适当变换语气、速度和语音,这样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二、品味语言——训练朗读技巧

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通过读,学生也同时获得了说话的样本和写作的范例,这些技巧都必须在品析词句段、体会感情中掌握。

1.选择感情浓烈的句段。课文中某些句段,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作者某方面强烈的思想感情,比如《梅花》一文中“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这句话要求学生体悟华侨老人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和思国之情。

2.选择含义深刻的句段。课文中部分句、段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蕴含某方面的哲理,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思考、讨论,才能理解、领悟。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从我心底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在两个极端的爱下努力向前驶去。

3.选择描写精彩的句段。课文诸如运用了比喻、排比等手法,或者具有总起、过渡等作用的句段,都是学生学习语言表达方法的好素材。如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这篇优美的散文,是一篇很好的朗读素材,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并珍惜时间的可贵,从现在做起,把握好今天,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三、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

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对语言、文字、句段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听促读提高阅读水平。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必须联系上下文,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了解句与句之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这就要求学生边听边小声跟着模仿。因此,教师对教材中准确的词语、优美的句式、生动的片段,要多作范读,突出语言特点。坚持这样的练习,就能慢慢促使学生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阅读水平。如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用哀婉的语调描绘情境:“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周总理,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然而今天,他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和我们永别了!”教师悲伤的语气,悲痛的表情,把文中人们送别总理的感人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无限悲痛和深切怀念的感情传导给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发学生深深热爱和缅怀总理的思想感情。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成为朗读的样板。所以,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做好朗读的指导和示范。

四、扮演角色——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和录音范带。小学生模仿力和记忆力是非常强的,在他们听的过程中,会在头脑里形成一个朗读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准确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使语言表达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当学生听过示范朗读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齐读、个别读、分组读、自由度、分角色朗读等各种朗读方式的尝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7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应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能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自觉朗读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们。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蓝天上的朵朵白云,绿绿的草,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绚丽的色彩中能深刻体会到“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绮丽的小诗”的美妙的心境。文章最后“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一句,短短9个字,虽然字数较少,但是充分表现出老舍一行在蒙古受到当地人民的热情接待,感情十分火热,十分真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纯朴的蒙古人民的赞美之情,阅读时要充分读出这种感情。又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在废墟里不停地挖掘的情境,学生通过读众人劝解的语言,品味到父亲的坚韧,通过读父亲的同一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急切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从而感悟到父亲的执着、父亲的了不起,感受到儿子在险恶的环境里不怕苦难、坚强不屈、对生命不放弃的了不起。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做到了意文兼顾,才能表达作者的真实感情。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桂林山水》、《九寨沟》、《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在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能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桂林山水》重点词和关键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入情入境,诱发学生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朗读《草原》第一自然段前两句,第一句要读得平直,第二句读到“使我总想高歌一曲”时要读得激昂,以表达作者“满心的愉快”。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情入境,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对美产生共鸣,领略到自然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还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又如《小音乐家扬科》,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功夫。如小扬科对小提琴热爱的动作、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扬科的悲惨命运和对音乐的热爱。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扬科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在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效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8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明确指出:“从一年级起, 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以此可发现,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1. 朗读对学生语言的学习和进一步提高起推动作用。

学生从小学开始正式进入系统的语言学习阶段, 于语言的大概框架还比较模糊, 只是循着本能的语言感知来进行语言的交流与学习, 但因为很多地方性语言、口音、表达方式等的影响, 学生语言的表达存在不规范及不准确性, 所以在这个阶段,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踏入语文学习的大门是至关重要的。朗读所形成的信号非常强烈, 它同时刺激学生的眼、耳、口三个器官, 从记忆的角度上讲, 相当于重复记忆三次, 此效果远远好于默读, 不仅如此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语言本就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 学生要掌握语言, 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而朗读正式此内化作用的不二选择。

2. 朗读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如何运用语言准确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即表达能力,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字印象深刻, 继而将书本的语言变为自己的语言再加以润色后, 就将语言进行了由内到外的转化, 进而优化自身的语言驾驭能力。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不仅如此, 学生可以一边朗读一边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悟, 更为人性化的从文字上感觉课本所展现的人性之美, 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审美观。

3. 朗读可帮组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增进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富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将学生带出作者的故事中, 深刻体会诗歌、文章的意境, 感悟作者所思, 在看似重复的一遍遍朗读中, 不断的体会更深的作者思绪, 这不仅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也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深入学习。

二、朗读在实际教学中需注意的技巧性问题

朗读必须注意一篇文章的整体性和变化性。具体而言, 诗歌文章全文为一总体, 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朗读, 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 发挥朗读的作用, 若只是泛泛而读, 不观其内部含义, 为读而读, 则如走马观花一般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感, 厌倦朗读。文章最好能从始至终的朗读, 这样对于学生理解文章脉络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在朗读中, 老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老师必须自己先入情境再引领学生进入语文朗读的繁华世界;当然在朗读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朗读课文的变化性, 用语声来反映作者的思绪、感情变化, 及所处环境带来的感觉变化。如《桂林山水》一文用几个感叹句写出了桂林的山的特点, “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 在朗读这一句的时候, 学生就应以一种怀抱祖国山水热爱之情的感觉来阅读。声音渐而高昂起来, 仿若就身在其中并且感叹河山之壮美。

朗读中必须注意音韵、音调、节奏等的问题。流利地读, 是要把句子读完整, 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要读得连贯流畅, 速度适中。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顿读、中断朗读的现象, 这主要是因为低年级学生对于语言的驾驭能力不强, 常常将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割裂开来读, 一字一顿的读, 或者由于想把文章流畅的读出来而又再辨识不够准确的情况下出现错字、漏字、加字的情况, 而当其发现朗读错误而又加以纠正的同时则造成了朗读的中断, 所以在朗读的初期可适当放慢朗读速度, 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熟悉度, 在学生基本可顺畅朗读的情况下再加以感情诵读, 以此提高学生的朗读效率;音韵、音调在朗读中是十分重要的, 每一个标点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停顿时间不同, 每一个升调、降调所代表的字也不同, 要仔细理解课文意思, 然后配以合适的阅读节奏及韵律, 让朗读也能在无形中升华成一件艺术的作品。

朗读中要训练学生边读边想, 培养学生能够随文而在头脑中形成文中描述场景的能力。要形象的想, 富有逻辑的想, 富有感情的, 将自己化身为文中人, 参与文中事, 感受作者之感, 思考在此种情况下自己又会作何感想,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能力, 也可以让学生在文章的熏陶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自己的想法, 受到美的熏陶。

三、结语

朗读虽然仅仅是语文学习中一个小小的环节, 但是在很多时候, 如果能够适当有效运用便可以成为帮助学生学习语文、培养语文兴趣的一大助力。当然, 语文的教学是一个长期过程, 对于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而言, 更重要的是一个学习能力, 学习兴趣的培养, 所以如何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才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

摘要:朗读, 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代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 更能在贴近课本表现形式, 感情变化、文章韵律变化的基础上带给学生语文学习的享受。本文从实际教学出发来探讨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技巧问题。

关键词:朗读,小学语文,创造性,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建锋.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2009 (01) .

[2]陈冬梅.中学阅读教学之我见[J].知识经济.2009 (11) .

[3]宣润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03) .

中学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初探 篇9

一、诵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诵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文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要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事物的形状、颜色,从而感受自然的美。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了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从而激发起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绝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教师在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辩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四、朗读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一条可行的途径。因为想象是构成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思维的发展不能离开想象的发展。训练想象能力在语文朗读教学中还有其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选入教材的极大部分课文属文学作品,作者所创设的意境、塑造的形象都与想象结下了不解之缘,而教师组织学生朗读这些作品时,又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凭借想象来还原并充实作品的意境的形象,才能比较深刻地感受到作品的内蕴。至于学生作文,就更需要有想象的配合,才能有声有色、有情有意地再现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而另一方面,丰富的想象活动还能刺激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五、朗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

在指导朗读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每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就文体来说,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说明文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文章,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课文中的重点段中,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达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别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诵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摘要: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篇10

一、明确“读”的意义

具体地讲, 多读有以下六大好处:第一, 多读可以识记生字。“阅读是识字的基本途径”, 多读可以促使学生记住字音, 区别字形, 了解字义。第二, 多读可以释词析句。通过反复诵读, 学生便能够结合上下文准确地领悟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从而达到“自能通解”“自求得之”。第三, 多读可以深化理解。只有多读并读出情感来, 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 才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刻蕴涵, 才能达到理解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第四, 多读可以训练思维。在论及读与思的关系时, 别林斯基曾经指出:“阅读时, 你到处感觉他的存在, 但却看不见他本人, 你读到他的语言, 却听不到他的声音, 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教师要训练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而只有多读, 学生的想象才可能丰富, 思维能力才能迅速提高。第五, 多读可以背记佳词妙语。小学阶段的学生“物欲未染, 知识未开, 则多记性, 少悟性”。利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使之多读熟记佳词妙语、精美诗文, 为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勤输“养料”, 多作储备, 他们日后的“说”和“写”才有源头活水。第六, 多读可以感悟写作技法。学生读得多了, 就能够更深入地体悟遣词用语之妙, 学习布局谋篇之法, 而学生在读书实践活动中所感知领悟的写作技法, 往往是教师在作文课上难以指导出来的。

二、训练“读”的技巧

以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几经修订, 包括现在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无一例外地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第一位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达到这一要求呢?

(1) 重视范读的作用。教师在范读课文时, 学生可以视其人, 闻其声, 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及表情, 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如果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 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不断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曾听过一节公开课, 当教者声情并茂地读到主人翁一系列凄惨遭遇时, 学生们都为之动容, 有的紧皱眉头, 有的屏住呼吸, 有些感情丰富的, 则为之落泪。直到老师把课文读完了, 学生们这才长长地吸了一口气, 对着老师微笑。学生的这种感受是对老师范读的最好肯定。当教师问及谁想向老师挑战时, 学生们都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急切心情, 读书的兴趣大大提高了。

(2) 理解意蕴, 感受情理。作者所记叙的事情或描绘的景物之中闪烁着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语文教学要通过语言训练理解课文的内容, 体察作者的情意, 感受传达的理念。需要说明的是, “有感情地朗读”并不等于“有感情+朗读”。朗读指导也不是简单的“模仿”或“感情提示”。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时问学生:“烟台的海的夏季非常美, 大家想不想把它的美丽读出来?要以怎样的感情读?”学生回答后, 教师又说:“下面让我们带着喜爱和向往的感情齐读这一段。”这样进行了一番“感情提示”以后, 教师就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学生自己去读了。

(3) 要训练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想是指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 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这样的阅读基本功必须经过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宋代朱熹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 谓心到、眼到、口到”, “三到之中, 心到最急”。这里的“心到”就是强调阅读过程中“想”的重要性。训练边读边想要把握以下三点: (1) 训练形象地想。阅读理解很重要的一点是诱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客观事物在头脑里进行“还原”, 通过“再现”进行“再想象”和“再创造”, 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思维能力。 (2) 训练逻辑地想。阅读理解往往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是什么”是指课文写了什么, 景、物、人有什么特点等等;“为什么”是指作者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 就能使他们认识事物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规律。 (3) 训练联系地想。读书不能孤立地死板地读, 应该注重方方面面的联系, 如前后课文的联系, 句、段、篇之间的联系, 课文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等。训练联系地想, 有利于学生开拓思路, 综合理解, 深化认识。

三、注意读的总结

为了让朗读训练卓有成效, 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及时反馈评析。评述要结合朗读材料进行, 不要泛泛而谈, 语气要温和,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与学生评论相结合, 放手让学生讨论, 各抒己见, 对错误的见解绝不讽刺、挖苦。师生通过讨论, 共同总结出在朗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 并侧重地再范读, 再练读, 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

上一篇: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下一篇:邮件合并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