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提高幸福感

2024-06-25

教师如何提高幸福感(精选十篇)

教师如何提高幸福感 篇1

那么怎么提高中学教师的幸福感呢?经过收集、调查和研究, 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保持健康

这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实际是人生幸福的一个客观基础, 但在主观幸福感中却并不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为健康的人本身不会把健康看作是一种幸福, 只有当健康出现问题了才产生“健康是最大的幸福”这样的思想, 所以健康才是幸福最主要的基础而且是幸福感的最重要的潜在因素。心理健康对幸福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为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情感和心态, 是幸福的支柱性因素之一。身体是工作的本钱,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通过适当的锻炼, 培养合理的生活习惯, 保持乐观的心态, 就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这不就是幸福吗?

2. 加强学习、创新, 提升自身职业素养

不断加强学习, 是产生自信的关键因素之一, 是具有高度自尊和高度自我效能感的源泉, 大量的学习是个人得到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学习, 主要是学习先进的教师职业观念。[2]首先, 是学习科学发展观, 学习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可持续的发展观, 领会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次, 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知识, 还包括学生发展成长、学生的管理、学生的心理, 学习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技能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虚心学习, 不耻下问。当我们能够从身边的那些教师身上吸取营养、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得到同行的认可时, 我们能不幸福吗?细心积累, 积少成多。当我们拥有的资料日益丰富、教学原理不断加深、教学手段更加多样、驾驭课堂的能力不断提高时, 我们能不幸福吗?反思和教育研究, 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成果分布, 做好学困生的推进工作, 抓住超常生的培养, 分层教学, 结合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智慧, 当看到全部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我们会不幸福吗?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 例如, 抓住学生对化学学科中各类丰富多彩的实验和生活中体会这个兴趣点, 先把学生吸引过来, 再引导学生去追求更深入的化学科学知识, 使学生进入“追求—探索—发现—提升”的良性循环模式。有这样一个调查问卷, 问题是这样的:你是否喜欢化学学科?喜欢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是, 有80%的学生喜欢化学, 喜欢的原因有两点: (1) 有化学实验, 可做实验。 (2) 化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较多。可见, 教师应从学生出发, 以学生为本, 加大探索性、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教学, 比如探索一些电影制作中使用的化学方法, 揭秘电影中烟火的奥秘, 揭示电影中各类化妆的奥秘, 如流汗装、流泪装、流血装等, 还有电影中是怎么布置冰和雪的, 泡沫塑料在电影布景中的作用;探索将鲜蛋加工成皮蛋的化学过程, 并实际给学生参与制作等, 这样的实验谁不喜欢!平时适当介绍一下如何选择护肤品、洗发水等, 这个不仅给学生, 也给教师本身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3. 积极工作

人们都说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如果这光辉和幸福相关联, 则教师这职业就能成为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事业, 教师就会因为自己的工作而自豪, 而感到幸福。因为工作就是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改变世界, 工作就是创造价值, 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创造出自己的幸福。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创造至善至美的工作, 是充分发挥出人的美好道德的工作, 正如一位教师说的:“做老师的人才体会得到什么是魂牵梦萦, 多少次半夜醒来, 梦境中全是学生;做老师的才知道什么叫无怨无悔, 多少无私付出, 只求收获光荣和幸福;做老师的人哪怕再苦再累, 发现学生的一个小小进步, 无不充满着幸福感。”正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才生活在这巨大的幸福之中。教师的工作是教师幸福感的无尽的源泉。积极地享受工作吧!

4. 给学生无边的爱

爱是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感情, 爱就是尊重, 爱就是关怀, 爱就是携手共进。对教师来说, 爱还是教学相长, 还是教育。有人说:“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 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有了爱, 教师才能和学生进行真挈的情感交流, 而情感的交流是相互的, “亲其师, 信其道”, 你爱学生, 学生就爱你;你的爱给学生送去微笑、点燃激情, 学生的爱就给你带来快乐、充满激动;你的爱给学生送去学习的成功、发展的机会, 学生的爱就给你带来专业的发展、情感的奔放;你的爱给学生送去充满幸福的学习生活, 学生就会使你生活在幸福之中!爱是教师职业的特点, 你的爱会使他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和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 这就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兴趣和信心, 从而就会以教师的讲授作为构建自己的新的认知结构出发点, 从而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幸福的另一个持续涌流的源泉。我们要做的就是以诚心打动学生。当学生主动地向我们走来时, 我们能不幸福吗?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心地备好每一节课。当我们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肯定时, 我们能不幸福吗?爱学生就是对学生一视同仁, 在实践中承认个体差异, 并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 尊重班级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 恪守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在处理学生事务上要“小事上显风格, 细微处见精神”, 广育英才。[3]

5. 展示自己的成果

教师要积极地进行自我构建, 使个体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体, 并在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在成功后再树立更为远大的理想, 取得新的成功。要学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特别是工作的业绩和研究的成果, 表现自我的能力和水平, 使他人对自己有个积极的评价。学会用自我服务的方式解释生活, 就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解释什么是最好的生活, 用自己对生活的解释, 使别人对自己作出积极的评价, 感受自己的职业幸福。在自己的能力受到怀疑时, 要及时转移到自己擅长的活动中, 把自己的职业活动变成自己擅长的活动, 使自己的工作不断得到他人较好的评价, 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总之, 给学生一滴水, 它能给我们造一个大海。快乐地面对我们的学生, 教给他们知识, 影响他们快乐地做人, 这就是教师幸福的生活。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保持健康的身体, 积极地行动, 不断地学习创新, 努力工作, 关爱学生, 展现自我, 就能寻觅和创造自己的幸福, 也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孙宏安.教师的职业幸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1.

[2]周德义, 王嘉德, 王荣德.师德修养与教师专业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 龙门书局, 2009.

如何提高教师幸福感 篇2

答: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好学生是理所当然的事,幸福感也就来自学生给予老师的安慰,学生是老师的工作对像。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变化,老师要能与时俱进,要不断的改变自我,这样才能把学生教育好,幸福的感觉才会不断的提高。

一、要树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是人人都敬佩和尊重的,是神圣的职业,天天面对的不是默默无语的机器,而是一群富有朝气的、将来要服务于社会的年轻人。教师通过每天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智慧、感召学生心灵、促进学生个性健康成长,使他们一个个学有所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时每一个当教师都莫不不会有莫大的成就感。人生有三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该是教师独有的职业幸福感。

二、要学会享受过程。

幸福不只是仅有开头、结尾,取得幸福得有一个过程。如果经常关注取得幸福的每一步,收集自己幸福的一点一滴,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生活在幸福的海洋里!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如果不快乐工作每一天,不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人生岂不真的“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忽然而已”,与草木无二了。没有十八盘艰难的跋涉,哪有玉皇顶如释重负、一览众山小的心境;没有红军两万里的长征,哪有中国革命如此绚丽的乐章;没有吃过苦,哪能知道甘甜是如此美好。重视过程,活在当下,乐在其中,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

其实你完全不必关心你最后取得了什么成绩、什么荣誉,你把平时每一步做好了,最终结果是自有公论的。如果我们对每一堂课进行精心准备,并不时地在公式中找找它的数学美,在板书中找找它的字体美,在复杂的演绎中找找它的逻辑美,与学生提问和交流中找找它的心灵美,课余饭前与同学们一起在操场找找它的运动美,如此这般,你会感到当教师实在太幸福了,你还会找到逝去的青春,找到心灵的归宿,你的心灵会因此而宁静致远。

三、要合理安排工作、分摊自己的压力

现代人社会责任较大,家庭负担较重,合理分摊压力非常重要。从压力的来源来说,除了单位、集体给您分担一部分以外,更重要的是家庭如何吸收一部分,朋友如何替你担当一部分,自己如何释放一部分。如果一个人亲情度和友情度高,社会支持强,则这个人很容易转苦为乐,转忧为喜,从不幸转为幸福。作为自己本人,也要有的放矢,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善于掌控自己的情绪,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尽量不招来不必要的烦恼;适当时候,也可以考虑换位思考,使自己尽快从烦恼、困惑中解脱出来。

作为教师,相对其他人员,有比较自由的支配时间。此时,可适当增加运动时间来减轻压力,周末或节假日也不妨做一下逍遥游,与家人或朋友一起到户外去玩耍。逛逛商店也不适为减负的一种方式;享受一顿美食大餐、或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小饮一杯酒,也不失为过。人总不能把烦恼憋在心里,适当的劳逸结合、休闲娱乐,会增加您的工作效率,促进您的身心健康,进而增加你的幸福感,更好地为

教育事业工作几十年。

提高兼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3

提升工作幸福感用事业造就人

教师的幸福主要在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学生家长信任、领导的肯定和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等方面。绝大部分兼职教师到学校任教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在教学工作中寻找一种与在企业工作不同的幸福感。他们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为荣,以提升学生的技能为傲,通过学生的反映,达到家长的信任和领导的认可,这种幸福感是在平常的工作中所没有的。

用事业造就人的方法。首先要帮助兼职教师确立清晰而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愿景,如学校的规划、专业发展前景等,毕竟创立愿景是比建立制度更为重要的战略引领,它是基于教师的内心追求,体现为全体教师一致认同的集体精神,让兼职教师融入学校的发展规划中,感受到在学校里做教书育人的工作“有价值、有奔头、有收获”,愿意在学校长期干下去。

用事业造就人必须要给兼职教师“压担子”。兼职教师也面临着自我提升的问题,给兼职教师压担子也是培养人才的根本之道。学校可以请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做职业规划、从专业上引导学生、和专任教师一起做课程开发与设计等工作,让兼职教师在这些工作中体会到教师工作的乐趣。

用事业造就人必须要给兼职教师“搭梯子”。兼职教师也面临着发展的问题,在管理中要给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为兼职教师的发展搭好梯子,如请兼职教师参加免费的培训,为兼职教师的各种评定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笔者所在的单位每年利用假期组织兼职教师参加教学艺术设计、职教领域课程的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开发等培训,有效提高了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还为兼职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的比赛提供帮助,涌现了一批楚天技能名师、江城技能名师等,这些荣誉更加密切了兼职教师与学校的关系,提高了兼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规范行为用制度约束人

规范兼职教师行为的教育性需要。兼职教师的行为是否规范,反映的是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甚至影响着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乃至影响学生的一生。若兼职教师的行为不符合规范,学生不仅仅对兼职教师的行为产生反感,甚至对整个教师团队都产生不良印象。更重要的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肩负着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重任,承担着民族的兴盛和祖国的未来,教师身份的特殊性决定教师包括兼职教师的行为必须要符合社会的要求。

用制度约束人的方法。首先要组织兼职教师学习以认知、了解、熟悉和掌握各种制度,懂得哪些行为是可以做的和必须做的,哪些行为是不能做的。在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规范兼职教师管理的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之规定明确兼职教师准入条件、签订聘用合同以及组织兼职教师学习,应是应有之义。同时,兼职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更好服务学生,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专业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如学习职业教育“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理念可以从宏观上规范兼职教师的行为。

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在管理兼

职教师的过程中,受“面子”等因素的影响,容易走向“人治”。这对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维持和学生利益的维护存在着负面影响,因此,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必须由“人治”转变为“法治”,实现严格按制度管理兼职教师,确保制度的严肃性。

确保制度的透明化。要让兼职教师参与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广泛听取兼职教师的意见。兼职教师的参与过程实际上就是兼职教师自我引导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样既能提升兼职教师的认同感,又能为制度得到真正的执行打好基础。

对于实在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或不具备教师素养的兼职教师,应该根据制度进行辞退,否则长期良莠不分、鱼目混珠,最终也无法留住优秀教师。对于兼职时间达到一定年限的教师,应在制度上给予适当倾斜,比如课酬比一般的兼职教师要略高,这样就留住了人才,稳定了兼职教师队伍。

培育价值观以文化引导人

培育兼职教师的价值观的重要性。企业以盈利为本,来自于企业的兼职教师不可避免地将企业的这种价值观或多或少引进课堂。社会是什么样的,见仁见智,学生走入社会自会有自己的判断,但教师将对社会的片面甚至是负面的认识教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发展是不妥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兼职教师作为职业院校教师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要认同教师的价值,忠于教师的职业精神,认可教师的职业标准,遵守教师的职业操守。

以文化引导人。引导兼职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兼职教师在学校缺乏的是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让兼职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保持教学思维的活跃性和意识的超前性,使兼职教师在研究状态下进行教学,努力探索教学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引导兼职教师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操守。教师给学生施加的影响有有形因素和无形因素。有形因素有教师的专业技能、体态、课堂驾驭能力等,无形因素有教师的职业操守,如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等。从长远的时空来看,给人以深远影响的往往不是具体的技能,而是教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影响。兼职教师的职业操守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而是靠长期的文化熏陶,要通过宣传引导,帮助兼职教师树立有利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高雅情趣,有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职业操守。

增强归属感用情感塑造人

团队意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兼职教师的归属感主要表现在对教师身份的认同,即对教师身份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对教师身份的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从事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师的工作性质、内容,教师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甚至对教师用语、工作方法、职业习惯与职业环境等都极为熟悉和认可的情况下形成的,影响着教师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兼职教师的“教师”身份认同感,在职业院校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招生放在普通高等院校之后,职业院校录取分数线一路下降,致使职业院校学生生源质量在整体生源中处于最低层,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较其他高校有较大差距,而社会要求在三年时间里要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自身状况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要求职业院校教师(包括兼职教师)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付出努力的背后要靠教师对职业的高度认同感来支撑。如果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对工作感到乏味甚至厌恶,不仅仅制约自身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乃至整个社会而言都是有害无益的。

用情感塑造人。要提高兼职教师对“教师”身份的认同,必须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用真诚的感情留人。

解决兼职教师的后顾之忧。据统计,兼职教师的后顾之忧主要有:“兼职教师”身份得不到承认、兼职教师的教师资格认证、兼职教师学历提升等,甚至还包括小孩上学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是很能够温暖人心的。如:学校帮助兼职教师解决小孩入学的问题;学校规定兼职教师只要满一年的工作期,就可以申报教师资格证,对兼职教师实行合同管理,聘用期间享受并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等。这些举措让兼职教师感受到学校的重视,也能够使其产生对“教师”身份的认同感。

搭建好交流平台。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之间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应一起参加学院及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兼职教师的评先表彰,倡导互相关心的氛围,对兼职教师多些关怀、理解和包容,让兼职教师感受到爱和尊重,有效增强兼职教师的归属感。

如何提高主观幸福感 篇4

积极的情绪体验不仅能够反映个人的幸福, 而且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积极情绪还可以扩展个人的即时思维-行动范畴。这种思维-行动范畴的扩展提供了建设可持续的个人资源的机会, 而这又反过来通过产生积极的或称适应性的情绪-认知-行为螺旋模式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潜能。例如, 欢乐引发了通过社交和智慧活动或者艺术活动完成游戏和进行创造的强烈愿望。这样, 欢乐通过游戏可以强化社会支持网络, 通过创造可以引导艺术和科学工作的进行, 或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因此, 强化的社会支持、艺术和科学产品、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都是欢乐带来的相对持久的结果, 并有助于个人的改变和发展。满足是另一种积极情绪, 可以使我们产生审视自己生活状况的愿望。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可以用新的更积极的方式来看待我们自己和我们周围的世界, 以及我们安排日常生活的方式。所有这些持续的新思考和新实践都可能引发更深层的积极情绪。根据发展性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的结果证明:积极情绪状态确实能够帮助人们建构出持续的个人资源。对有安全感和无安全感的孩子的发展性研究结果表明:有安全感的孩子比没有安全感的孩子表现出更好的坚持性和灵活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用了更多的资源;他们还对新环境显示出更多的探索行为, 并能形成更好的认知地图。有安全感的成人也比没有安全感的成人更具有好奇心, 对新信息更开放。对孩子的教育研究显示情绪积极的孩子学的更快。事实证明积极情绪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那么幸福能够提高工作成绩就不足为奇了。

积极的情绪状态还有助于长寿;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消耗生命力。现代医学证明, 有些疾病的发生并不是器质性的病变, 而是与精神状态不佳, 情绪异常有关。以癌症为例, 大量研究证明, 一些充满心理矛盾、压抑、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情绪的人容易患癌症。因此, 人们应培养积极的情绪, 将注意力和记忆力及情感体验从消极情绪体验转向积极情绪体验。

那么如何保持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如何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呢?

主观幸福感与重要的人际关系、环境、身体状况、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工作、适度的休闲娱乐、对愉快情境的习惯化和适应, 消极的社会比较等方面息息相关。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下列活动来增进我们的主观幸福感:

在人际关系的广泛范畴中, 配偶、亲戚、亲密的朋友、同事都与持久的主观幸福感相关联。例如, 在性格、能力、身体魅力、态度、兴趣、价值观相似的配偶最能体会到美满婚姻并保持婚姻关系, 减免冲突和不忠, 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这可能是由于相似的人之间容易移情, 所以和我们相似的配偶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并能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另外, 亲子之间、手足之间以大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密的支持性关系, 可以增进每一个亲戚成员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力量。这种社会支持加强了主观幸福感, 而且从进化的角度来讲, 家族成员亲密团结, 使得我们能从这种与亲戚的联系中获得幸福。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其主要原因有:首先, 幸福的人更可能被别人选做朋友和信任的对象, 因为他们作为同伴比那些具有消极情绪体验的人更具魅力。而且他们更多的帮助别人, 而具有消极情绪体验的人则多关心自己, 很少关心他人。其次, 建立互信关系满足了人的归属需要, 因此令人感到幸福和满意。再次, 亲密的友谊提供了社会支持。因此,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在居住环境方面, 强烈的积极情绪和自然环境紧密相关, 例如, 好的天气可以带来积极的情绪, 房屋质量与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方面有中等程度的相关, 另外, 音乐也能够带来短时的积极情绪体验。因此, 我们要选择人身安全、让自己和家人舒适, 有优美自然风光、气候舒适、随时可以欣赏到音乐和艺术的地方居住。

身体状况与主观幸福感, 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有很大的关联。例如, 积极情绪提高了我们对疼痛的忍耐能力。除了严重残疾的人之外, 绝大多数的人们采用的自我知觉能够相对较快地适应自己的身体疾病, 并变得与他们的幸福水平一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积极的情绪体验可以通过影响免疫系统而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幸福的人的免疫系统比那些不幸福的人更能够有效地工作。另外, 短期的体育锻炼能够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长期的锻炼则更能产生强烈的主观幸福感。锻炼的短期效果导致大脑产生的内啡肽和类吗啡的释放;长期的锻炼导致的主观幸福感增强的主要原因在于有规律的锻炼减少了抑郁和焦虑, 提高了我们工作的准确性和速度, 提升了我们的自我概念, 促进了心血管的健康和机能。整个成年时期有规律的锻炼降低了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生机会, 可以使人更加长寿。另外, 有规律的锻炼的人经常和别人结伴运动, 因此他们的总体的主观幸福感也能从这种额外的社会支持中受益。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 定期参加体育锻炼。

从业状态和主观幸福感指数也有很大关联, 有职业的人比未就业的人更幸福, 而且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比那些从事非技术工作的人更幸福。这是由于工作使人们有机会获得快乐,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发展技能, 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认同感和目标感。人们在达到较高成就目标时报告的幸福程度比达到较低成就目标时的幸福程度要更高。目标可能是由包括人格特质等的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因此, 外向的人在完成了令人兴奋的事情的时候会感到更幸福, 而内向的人则在完成了自己满意的事情时更为幸福。因此我们应该从事富有挑战性的并带来内在乐趣的技术性工作, 在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获得成就, 证明自己能力, 向一系列目标努力工作。

休息、放松、美食和业余活动都对幸福有短期的积极影响。例如, 在放假期间人们报告了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焦虑。有研究表明:参加休闲或运动组织, 尤其是那些包含跳舞、音乐、义工或极限消耗性运动等活动的组织, 可以带来更高的主观幸福感。加入这类休闲组织可以提高主观幸福感是因为它具有如下优点:能够和别人交流, 经常处于一个有自己文化的氛围、价值取向和时尚活动及社会关系网络结构的小型文化圈子里。这样, 组织型休闲活动可以通过满足一定的需要而增进幸福, 如归属需要和利他需要、自主执行技能活动的需要、对兴奋的需要和对竞争与成就的需要等等。因此, 我们要保持适度的饮食、均衡的营养、有规律地休息、放松、适度休假、和朋友一起参加组织型的休闲娱乐。

教师如何提高你的职业幸福感 篇5

教师职业幸福感则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总是快乐和阳光的。

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体验到职业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其教学生涯的生命质量。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原因很多,那么作为教师,如何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的职业幸福感呢?

1、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成长平台 要想在自己的职业获得长期有利的发展,就应该给自己设定好适合自己发展的轨道和平台,找准适合自己的位置。

2、在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与充满生机、活力的学生在一起,会让我们少去许多的焦虑、烦恼和压力,他们年轻的心态会感染着我们。

3、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幸福 课堂是教师生命最为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起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让自己的知识和才华充分的展示给学生,你就会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

4、学会释放压力 作为教师,往往感觉自己的压力很大,有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家庭的等等,这么多的压力如果不能及时的释放的话,会产生紧张、焦虑、压抑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到我们的幸福感,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要积极地寻找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释放压力。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处理的好与不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工作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好与坏会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工作情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会给你带来工作的高效率、好心情。

6、要有理想、有追求 人因为有了理想,就有了努力的方向。生活因为有理想而变得充实。当理想实现的那一刻,人们会体验到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那其实是幸福的极致。

7、自我提升、开发自己的潜能 潜能开发是自我实现的基石,不只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行动。只有自我提升、开发潜能,才能塑造自己的未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赢得更多的来自学生的尊重和领导的肯定。学生的尊重和领导给予的肯定和赏识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一个源泉。

教师如何提高幸福感 篇6

首先,人文关怀可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调节教师个体的不良因素。“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高尚职业。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指引着下一代的幸福未来,他们的幸福直接影响着自己的生活、工作,更决定着祖国下一代的幸福

“人文关怀”可依托学校文体设施齐备的优势,建立文体活动中心,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经常组织多种业务竞赛和教学技能比武,达到教师业务素质提高和职业生活充实的双赢;还可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考察和举行内外联谊活动,拓宽教师视野和生活空间,让教师在忙碌中有充实感,在充实中产生工作有幸福感。注重人文关怀,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教师、学校乃至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期待着在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下教师都能快乐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其次,围绕“人文管理凝聚人心,快乐管理创生效能”做文章,建立“尊重、赏识、关心”文化,打造人文和谐校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要“善待教师、善待学生、善待家长、善待自己”,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等困难,使教师感受到学校的亲情与关怀。创建多种形式的艺体活动,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学校要执行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公示制度,设置校长信箱、健全教代会、民主评议制度、评教评学制度等,促进民主办学和民主管理。提升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体现人本化管理的魅力,让老师们觉得学校领导心里装着他们。人文管理的落实、高尚师德的塑造、专业素质的发展、多彩活动的开展,使教师重新找到职业的幸福感,是使教师提升素质、实现自身价值的“绿洲”。

如何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篇7

1 构建公平、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提升工作满意度

企业在薪酬管理中能否做到“公平地对待所有员工“, 极大地影响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进而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取心甚至员工的去留。同时, 如果企业为员工提供的薪酬水平远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满意度、人才流失率会直接受到较大的影响。公平、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对于员工和企业的发展都是比较重要的。

幸福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相对收入水平比绝对收入水平对幸福感有更大的影响。员工的相对收入水平一般是与同事、同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比较而得出的。员工与同事尤其是同级别、同行业的同事在比较收入时, 薪酬体系的公平性、竞争性体现地尤为重要。目前, 虽然很多企业不提倡同事之间互相谈论薪资, 但也难免员工会进行私下讨论。在讨论过程中, 如果员工发现有些同事的工资比自己预期的高, 并且内心不接受这种差异, 这就可能会引发心理不平衡, 降低工作绩效、破坏组织的稳定性。

企业在制定薪酬体系时应该先进行职位评价, 每个职位的工作内容、要求、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压力均有不同。企业需要结合这些不同, 对各个职位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评价过程中需要科学确定影响职位价值的薪酬要素, 如企业的行业属性、企业文化, 并让一些代表员工进行广泛参与意见以争取员工的认同。这样就可以得出企业中各个职位相对价值大小, 并根据价值划分等级, 依此确定职位的薪酬待遇水平及浮动范围。再结合员工的岗位绩效确定实际的薪资待遇。同时, 企业还应该及时关注市场薪酬水平动态, 确保职位的平均薪酬水平能与市场同行的平均水平不相上下, 使企业的薪酬水平总体上富有竞争性。由于员工之间的薪酬比较会极大影响他们的幸福感受, 在公平、富有竞争性的薪酬体系基础上可以实行秘密薪酬制, 最大程度减少比较的机会, 创造更多的幸福感受。

2 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明晰职业发展通道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 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员工来说, 实现自我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而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就是对职业发展路径有清晰的认知。研究证明: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使员工的职业前景更加美好, 也可以使组织的人员继任规划更加有效。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不仅能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而且能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要求, 从而实现组织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和员工需求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 应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 将战略需求与人才需求结合, 明确未来一段时间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和发展方向。清晰的发展定位和与现实情况的对接, 将有助于确定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比如, 企业由制造业向技术研发转型, 就应开辟技术人员的发展通道, 鼓励一些员工向该方向发展。同时对岗位体系进行梳理, 设计多种发展路径, 确定多元化的发展通道。其次, 利用多种方法对员工个人能力、潜能进行评估, 为员工下一步发展提供指引。最后, 整合企业的职位需求信息, 向员工发布, 向员工提供内部招聘的机会。员工明晰自己的发展道路景, 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也会增强。同时这也有助于企业降低离职率、提高员工的幸福感, 从而获得更加稳健的发展。

3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增加员工学习与发展的机会

现代社会, 知识的更新换代日益加快。为了保证企业的竞争优势, 这就需要员工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提升工作技能,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而对员工个人来说, 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希望在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的人数, 在青年科技人才中占72.6%, 在山区青年中占77.5%, 在外来对务工青年中占93.5%……对学习提升和发展的期待成为影响员工幸福感受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优秀的企业都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 如宝洁通过为员工特设的“P&G学院”, 实行系统的入职、管理技能和商业技能、海外培训及委任、语言、专业技术培训等。为员工打造针对职位需求、个人发展的培训体系成为企业吸引企业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 同时这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培训是一个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实施、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的系统过程。培训需求应该从企业和个人两种角度进行分析。企业可以运用组织分析、任务分析、人员分析技术来确定绩效存在差距、员工能力与企业要求存在差距的原因, 由此筛选出需要进行培训的对象和内容框架。培训课程的设计建立在寻求需求分析基础之上, 课程的具体形式应该根据目标灵活设置, 如适合知识学习的专题讲座法, 注重实践学习的导师制、工作轮岗, 适合性格塑造的拓展训练。在培训实施前以及贯穿培训始终的就是培训管理制度, 包括对讲师的管理制度,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 设置讲师、导师激励制度, 将讲师、导师的培训工作与绩效、薪酬挂钩, 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在培训结束后, 企业要对培训计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可以从受训者的反应 (如, 是否喜欢参与这样的培训) 、掌握的知识、工作行为的变化、绩效指标等方面进行评估。在培训体系的建立过程中, 需要注意对培训成本的权衡、分析。不同的培训形式、人员参与数量都对成本有直接影响, 企业在确定培训时要进行收益与投入比的评估。

工作节奏、生活节奏的加快, 对个人的知识、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高要求下, 压力随之产生, 很多员工不能及时、有效地疏导心理压力, 导致了个人幸福感的下降, 也影响了组织的效率。而EAP的目的就是帮助有心理困惑的员工及家属, 提高他们的幸福感受, 是提高员工和企业绩效的有效机制。目前世界500强中, 有90%以上建立了EAP。员工援助计划的成本效益的回报是巨大的, 如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估计在员工援助计划上, 1美元的投入, 会带来16.95美元的回报。

EAP的内容非常广泛, 它一般包括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灾难性事件心理干预、职业生涯发展、健康生活方式、家庭问题、情感问题、法律纠纷、理财问题、饮食习惯、减肥、酗酒等各个方面, 全面帮助员工解决个人问题。企业在实施EAP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员工援助计划项目外包, 并争取上级部门、领导的支持, 减少执行过程中的阻力。在企业内部, 做好对EAP的积极宣传、推广, 这样可以消除员工对心理咨询等活动的认识误区、鼓励员工积极地参与员工援助计划, 提高员工对项目的参与度和认可度。对EAP进行全面的效果跟踪、反馈是极为重要的。对接受过服务的员工要适当、适时追踪, 以了解处理成效和后续情况。员工离职率、缺勤率、生产率、工作满意度和福利满意度等都可以作为评估的指标。

参考文献

[1]姜学霞.幸福指数与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10) .

[2]课题组.以企业员工帮助计划提升员工幸福感[J].经济研究, 2011 (4) .

[3]黄昱方.如何通过岗位评价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 (12) .

教师如何提高幸福感 篇8

西方研究者指出, 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所作出的主观评价。主观幸福感可以理解为社会成员对自身生活的主观体验和评价。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探讨, 有利于政府把握群众的心理脉搏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工作, 从而营造和谐、发展的社会大环境, 促进社会进步。

二、我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

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希望找到能够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幸福是什么”更是一直被人们所关注的话题。20世纪以来, 西方研究者将科学的方法带入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研究结果集中在财富、人格、年龄、婚姻等要素上。

(一) 财富与幸福

早在古希腊时期, 就有人提出“有中等的财富”为幸福的主要要素之一。我们谈到幸福, 通常将收入作为体现财富的主要指标之一。研究表明, 相对于低收入者, 高收入者会体验较多的正面情感。根据我国国情, 对刚步入小康生活的城市居民来说, 个人收入对于家庭生活的质量和个人的社会地位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低收入者的收入无法保证家庭的正常生活, 在家庭和社会处于较低的地位, 容易导致居民在心理上的难堪、抑郁, 同时容易增加家庭生活中的摩擦和矛盾, 影响家庭生活和谐。

(二) 人格与幸福

主观幸福观是一个复合变量指标, 由多种具体幸福体验指标构成, 其中知足充足体验、社会信心体验、自我接受体验、心态平衡体验等等都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 幸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人格决定的。

人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 因而和教育有着很大的关联。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城市居民的个体主观幸福感有着一定规律可循。受教育程度高的人, 更容易确定较明确的生活目标, 清楚自己所追求的方向并能够积极思考有意义的事情。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城市居民, 往往受限于自身的知识水平, 更满足于眼前的事情, 不太考虑深层的人生目标, 因而缺乏个性, 更容易不思进取、盲目服从。

(三) 年龄与幸福

年龄作为主观幸福感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常被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呈逐渐下降趋势。然而最新的研究却表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们的生活满意感不仅没有下降, 反而呈现升高的趋势, 至少会保持稳定。原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们往往会适当调整自己的目标, 和年轻人相比, 老年人的期待与实际感受更加吻合。

(四) 婚姻与幸福

20世纪70年代, 坎贝尔等人将婚姻和家庭视为美国人总体幸福感的15个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来自婚姻中家人和配偶的理解和支持, 对提高个体主观幸福观至关重要。婚姻是人生事业的支持和幸福的源泉。

三、如何提高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一) 大力发展经济, 提高城市居民收入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个人收入高的居民, 其主观幸福感较个人收入低的居民要高。因此, 要切实提高我国全体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必须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提高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

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全社会各方面共同合力的结果, 健康公平的社会环境对于城市居民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当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 诸如腐败、造假、徇私枉法以及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取高额收入的恶劣社会风气问题, 对于城市居民的心态平衡、社会信心的影响非常消极。因此, 应坚持严厉打击社会不法现象。

(二)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大对低收入者的关注力度

提高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 要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政府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 统筹经济协调发展。应努力消除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垄断行业与一般行业之间的非效率性分配差距, 努力消除居民收入差距不合理的各项体制因素。提高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幸福指数,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必不可少。

(三) 加强教育文化建设, 提高居民文化素养, 培养居民健全人格

我国城市居民在受教育程度这一维度上, 总体呈现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的趋势。要加强教育文化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居民的受教育程度。

首先要抓好国民教育, 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落实。降低高等教育的门槛, 加大成人继续教育的投入, 继续探索和完善终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努力提高全社会的不同层次民众的受教育水平。

教师如何提高幸福感 篇9

2007年1月, 面向全校近5000名学生, 广文中学进行了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活动:“你在校园里幸福吗?”“你幸福的根源在哪里?”“不幸福的原因是什么?”调查发现, 孩子们在校园里的幸福指数为8.16 (最高指数为10) , 幸福感的来源排在前十位的是: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自主举办活动;教师素质高;同学团结友爱;校园整洁卫生;师生关系融洽;自主互助学习型的课堂;学生整体素质高;学校教学设施齐备;学校知名度高。

据此, 学校开展了“提高学生校园幸福感”的三大行动:丰富学生的活动, 提高教师素质, 完善新型课堂。

1.面向在校生和已经离校的毕业生, 学校开展了“你希望学校举办什么活动”“哪些活动对你的影响最深远”的调研活动;面向全校老师, 学校开展了主题为“哪些活动对学生的成长价值最大”的访谈。汇总调研结果, 结合学校实际, 构建起包括“入校课程、班会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主题教育课程、‘节日’课程、社团课程、阳光60分课程、离校课程”在内的九大“活动课程”体系。课程实施坚持“自主参与、实践体验”, 活动项目由学生竞标承办, 对参与情况实行学分管理。学生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

2.学校成立了“广文教师发展学校”, 所有广文教师是这所学校的学员;建立起包括“校长视线、专家报告、读书工程、课堂研讨”等在内的必修课程制度, 建立起“周四沙龙、青蓝工程、广文讲坛、课题研究”在内的选修课程制度;成立了“青年教师联合体”“教师发展共同体”等发展团队,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在一年一度进行的“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 指数达到10的老师的比例由40%提升到62%。

3.学校通过调研“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 把孩子们希望的课堂元素融入“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的建设中;对“广文研讨月”期间的42节大赛课, 通过“课堂流程”“微格分析”进行研究, 找到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 确立了初中课堂“高效”“愉悦”的双重目标;面向师生寻找影响“高效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配合”成为改革课堂的突破口。与改革前相比, 中考各学科A等率连年提升, 部分学科提高了16.7个百分点。

“三大行动”提高了学生在校园里的幸福指数。2008年1月的调研显示, 学生的幸福指数由8.62提高到9.15。但学生在家庭的幸福感却没有由此而得到提升, 一直保持在6.5左右的指数上。

2008年1月进行的“学生生活质量现状调查”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家庭生活进行的。为了做好对比分析, 我们的调查面向潍坊市范围内同层次的小学、初中和高中, 调查对象各为1000人。对比调查显示, 学生的生活质量随年级升高而渐次下降, 与学生的整体满意度 (对学校和家庭) 成正相关。其中, 初中学生对家庭的满意度、对父母的满意度都是最低的, 只有17.6%的初中生对父母表示“满意”, 而同样的内容高中的比例为33%, 小学的比例为45%。研究发现, “学生与父母交流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的满意度, 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而父母的学历水平、经济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不明显。初中学生与父母交流最少, 20.8%的初中生“从不把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告诉父母”。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交流, 成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生活质量的又一关键问题。

进一步的跟踪调查显示,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父母。于是, 学校针对家长采取了如下行动。

1.开辟交流通道。学校构建了一个虚拟的“心灵花园”, 让学生、教师、家长漫步其中。设有“生生心语”:自己找知音, 倾诉小秘密, 同伴互心声;“师生相知”:学生选择导师, 吐露自己真情, 导师爱心解惑, 师情助成长;“家校连线”:家长表达心声, 老师热线回应, 解决育子困惑;“牵手两代”:学校作为媒介, 做好亲子情感传递, 让家长与孩子共赴心灵之约。

教师如何幸福生活 篇10

怒放的生命

教师首先是一自然生命的存在。生命能否怒放决定了教师幸福的指数。怒放的生命有两个指标:一是身体充满活力, 二是内心有无穷的斗志:身体充满活力, 教师能播种教育的幸福、守护教育的幸福、收获教育的幸福;内心有无穷的斗志, 教师能超越过去的羁绊、当下的困惑、未来的迷茫, 尽情地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

教育是一项无限的事业, 而教师的生命很有限。于是, 对相对永恒的教育事业来说, 教师个体的工作微不足道。不过, 教育事业之所以是永恒的, 是依赖一代又一代教师的激情。在无限教育事业与有限生命存在的抗争中, 教师获得了内心的幸福。

在此, 教师的幸福是去接受这个职业, 而且从心眼里爱这个职业。在接受和爱中, 教师的生命在绵延、在扩展——与孩子的生命茁壮成长相关。

所以说, 教师的幸福是身心合一的幸福, 既能被知觉到, 也能被感觉到, 是充满活力的身体和充满激情的内心的统一体。

阳光的生活

一个教师的生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师生关系、同事之间关系、领导关系、家长关系。

师生关系和谐是教师幸福的出发点。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没有一套规章制度可循, 全凭教师的智慧。因为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是一个个有差异的存在, 是一个个“是其所不是、不是其所是”的生成者。教师是幸福的, 在于工作充满了无穷的新鲜感, 在于工作富有无穷的挑战性。

同事关系和谐是教师幸福的关键点。研究表明, 教学即学术:第一, 教师面向一个个具体学生开展的教学, 本身就具有学术性;第二, 教学的最终目的要促进学生的学习,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师需要开展教学研究。不难发现, 教学学术离不开集体和团队的合作, 合作指向教师幸福的出发点——促进学生的学习。

领导关系和谐是教师幸福的生长点。与领导关系和谐了, 一方面说明教师的工作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领导认可了教师的所作所为;另一方面, 学校这个大平台也会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可见,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与学校相互促进的幸福。

家长关系和谐是教师幸福的加速点。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一体:教学目标要得到家长支持, 教学方式要得到家长肯定, 教学管理要得到家长落实, 教学成绩要得到家长承认, 教学活动要得到家长参与……教师与家长携手, 定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保持了上述关系和谐, 教师的生活就像沐浴在阳光下, 是很幸福很惬意的。

智慧的生存

智慧的生存指教师要不断地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相区分, 不断地彰显一种真正地属于教师的生命, 过一种真正地属于教师的生活。于是, 教师的幸福由智慧的生存所规定, 因为它指明了生命和生活的本质:没有智慧的深刻把握, 生命会变得刻板, 生活会变得琐碎, 幸福也会退隐不现。生存的智慧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价值引领。教育是有价值的, 它的价值在于为了孩子的好。什么是对孩子的好?如何做才是对孩子的好?如何让孩子感知到对他的好?这是教师每天必须反思的内容。教书之所以能育人, 在于教书是为了孩子好, 为了孩子好是目的。为了孩子好是教育的智慧, 它规定了教育的方方面面, 也是教师感到幸福的源泉。

职业认同。幸福的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强烈的认同感, 认为这个职业是自己的生命之源、生活之本。因为认同, 教师身不由己地凭自己的良心守护着三尺讲坛。因为认同, 教师对孩子的一点点进步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认同, 教师把这个职业的所有酸甜苦辣看作是甜的、美好的。

专业发展。教师是在自己的专业发展中获得幸福的, 可见, 教师幸福是行动的幸福, 是在做之中获得的幸福。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育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消化吸收、教学管理实践知识的进一步反思、学科知识的进一步完善、团队合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行动研究能力进一步创新, 面向具体的孩子给予教育爱的进一步课改实验。

情绪高亢。教师的情绪与他是否幸福相关, 研究表明, 身心健康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快乐和微笑不是吸引学生的主要特征, 但愁眉和苦脸是排斥学生的主要特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教师更能获得同事和领导的承认, 开朗平和的教师更能体会到教育所带来的幸福。

上一篇:森林保护对策分析下一篇:航空机电维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