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品种

2024-07-22

优质小麦品种(精选十篇)

优质小麦品种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位于常店镇常西村, 土质为两合土, 地力均匀, 地势平坦, 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前茬作物为玉米, 产量水平7 500 kg/hm2。

1.2 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共7个, 分别为藁8901、豫麦34、济麦20、皖麦38、陕253、临优145, 以烟农19作对照 (CK) 。3次重复, 共21个小区,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24 m2, 重复间留80 cm宽走道, 四周设保护行[3,4]。

1.3 试验过程

试验于2008年10月19日整地, 10月20日播种, 播种量为120 kg/hm2, 基本苗约225万株/hm2。采用精量播种机条播, 每小区12行, 行距20 cm, 小区间隔33 cm。基肥施土杂肥22.5 t/hm2、二铵330 kg/hm2、尿素300 kg/hm2、氯化钾150kg/hm2、硫酸锌30 kg/hm2, 同时撒施甲拌灵37.5 kg/hm2防地下害虫;返青肥追尿素60 kg/hm2;拔节肥追尿素150 kg/hm2。11月19日化学除草1次, 4月23日和5月3日各防治蚜虫1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表现

通过方差分析, 处理间F0.05=1.3, 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品种间产量差异较为明显。由表1可以看出, 烟农19产量最高, 为7 250.00 kg/hm2, 济麦20居第2位, 比对照烟农19减产333.3 kg/hm2, 减产幅度4.6%;藁8901产量6 875.0kg/hm2, 居第3位, 比对照减产375 kg/hm2, 减幅5.2%;临优145产量6 750.0 kg/hm2, 居第4位, 比对照减产500 kg/hm2, 减幅6.9%;豫麦34单产6 708.3 kg/hm2, 居第5位, 比对照减产541.7 kg/hm2, 减幅7.5%;陕253产量6 583.3 kg/hm2, 居第6位, 比对照减产666.7 kg/hm2, 减幅9.2%;皖麦38单产6 458.3 kg/hm2, 居第7位, 比对照减产791.7 kg/hm2, 减幅10.9%。

注:PLSD 0.05=0.15, PLSD 0.01=0.22。

2.2 特征特性

2.2.1 生育期。

参试7个品种的生育期极差为5 d, 与CK烟农19相比, 藁8901生育期与其相同, 济麦20、皖麦38、临优145生育期各早1 d, 陕253早4 d, 豫麦34生育期早5 d (表2) 。

2.2.2 植株性状。

(1) 株高。株高最高为藁8901, 为89.3 cm, 比对照高2.1 cm, 最矮为济麦20, 比对照矮3.7 cm, 其余品种临优145、陕253、皖麦38、豫麦34分别较对照矮3.3、2.4、1.9、1.8 cm。 (2) 茎粗。除济麦20 (3.1 cm) 较粗, 豫麦34 (2.3cm) 较细外, 其余品种与对照相差不大, 烟农19、藁8901、皖麦38、陕253、临优145茎粗分别为2.9、2.8、2.7、2.9 cm。 (3) 整齐度。通过记载观察, 穗层整齐度好的品种有:烟农19、济麦20、陕253、藁8901、豫麦34、皖麦38、临优145, 穗整齐度表现一般。 (4) 穗长。除豫麦34、陕253、临优145, 分别为7.2、7.1、7.0 cm, 穗长均比对照高, 其余品种藁8901、济麦20、皖麦38分别为6.9、6.5、6.4 cm, 比对照短。 (5) 抗逆性。抗寒性:12月30日、3月15日2次强冷空气侵袭, 降温幅度较大。据观察记载, 抗寒性强的品种为烟农19、济麦20、临优145、豫麦34, 皖麦38抗寒性较弱, 表现为叶片发黄、叶尖死亡、零星出现整叶片干枯。抗病性:根据田间表现, 烟农19、济麦20、临优145纹枯病、白粉病较轻外, 豫麦34、皖麦38纹枯病和白粉病发生都较重。抗旱性:根据成熟期田间表现, 藁8901、烟农19、临优145抗旱性较强, 皖麦38、陕253抗旱性较差, 生长后期出现早衰, 其他品种抗旱性一般。抗倒伏:根据成熟期田间表现和室内考种情况, 济麦20、临优145、陕253抗倒性强, 茎秆粗壮富有弹性, 而豫麦34、皖麦38抗倒性较差, 茎秆弹性差, 易倒伏, 其他品种抗倒伏性一般。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试验结果分析, 从丰产性、抗逆性、整齐度等综合性状表现来看, 在丰县较为适宜的品种是烟农19和济麦20, 其高产、优质、多抗和广适, 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而藁8901、临优145等品种表现一般, 皖麦38表现较差, 产量低, 易倒伏, 不适宜在丰县种植。品种由于各自遗传特性不同, 栽培技术也不应完全相同, 而应良种和良法配套, 实行因种栽培[5,6]。

参考文献

[1]倪思羽.优质杂交水稻品比试验实施总结[J].遵义科技, 2006, 34 (2) :21-23.

[2]奚茂兴, 蒋建国, 钱群一, 等.水稻品比资料的研究分析[J].种子世界, 2000 (8) :23-25.

[3]梅丛友, 张青, 洪芳, 等.水稻品比试验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 2007 (4) :26-27.

[4]王顺勇.册享地区水稻品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7) :54, 60.

[5]王明霞, 颜皆曙, 丁波, 等.2008年海安县水稻品比试验初报[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 :127, 129.

河南省优质小麦品种结构分析 篇2

河南省优质小麦品种结构分析

河南小麦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居总面积、总产量、单产、商品粮和增长量5个全国第一,其中,河南优质小麦生产不仅对河南小麦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全国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乃至世界小麦贸易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 者:刘许成 李秀玲  作者单位:虞城县农业局 刊 名:河南农业 英文刊名:HENAN NONGYE 年,卷(期): “”(14) 分类号:S5 关键词: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 篇3

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3

选育单位:汝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太谷核不育系轮回

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5天,与对照豫麦49熟期相同。幼苗半直立,叶片长宽,苗势较健壮,分蘖成穗率中等,春季起身拔节快,抽穗较早;株高78厘米,株型半紧凑,叶片上举,植株蜡质重,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穗纺锤型,穗层整齐,小穗排列密;穗粒数较多,耐后期高温,籽粒灌浆快,落黄好;长芒、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黑胚率偏高。平均亩穗数35.0万,每穗粒数39.2粒,千粒重46.4克。

抗性鉴定:2008年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对白粉病高感,对条锈病中抗,对叶锈病中抗,对纹枯病中感,对叶枯病中抗。

品质分析:2006年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品质分析:容重796克/升,粗蛋白质含量14.36%,湿面筋含量27.2%,吸水量52.7毫升/100克,形成时间3.2分,稳定时间4.5分,沉淀值54.0毫升。

产量结果:2006~2007年度省高肥冬水Ⅰ组区域试验,9点汇总,平均亩产545.4千克,比对照豫麦49增产8.71%,差异极显著,居12个参试品种第2位;2007~2008年度省高肥冬水Ⅰ组区域试验,10点汇总,平均亩产513.9千克,比对照周麦18减产3.52%,差异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7位。

2007~2008年度省高肥冬水1组生产试验,9点汇总,平均亩产529.8千克,比对照豫麦49增产5.6%,居8个参试品种第5位。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北麦10号 篇4

北麦10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科学科研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10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10019。

1.1 选育过程

北麦10号是九三科研所于1997年以 (九三32664 (96) /九三93-3U117) F1为母本、格来尼为父本有性杂交, 系谱法选育而成。1998~2000年种植F1~F3代, 2000年冬南繁增代F4, 2001年种植F5代, 于2002年F6代稳代决选, 品系代号为九三02-6628。2003~2006年进行所内鉴定比较试验和异地鉴定试验。2007~2008年参加国家春小麦品种东北晚熟组区域试验, 2009年参加生产试验。

1.2 特征特性

春性, 晚熟, 生育期比对照品种克旱20号延长2d。幼苗半匍匐, 分蘖力强。株高103cm左右, 较抗倒伏。穗呈纺锤型, 无芒, 白壳, 红粒、半角质。2007年、2008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穗数558.0万穗、562.5万穗, 穗粒数34.6粒、37.5粒, 千粒重32.5g、31.4g。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 高抗/中感 (抗性分离) 叶锈病, 中抗根腐病, 感赤霉病。2007年、2008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30g/L、807g/L, 蛋白质 (干基) 含量13.2%、13.4%, 湿面筋含量28.0%、25.6%, 沉降值26.2mL、29.5mL, 吸水率54.0%、56.4%, 湿面团稳定时间2.7min、3.2min, 最大抗延阻力145E.U、130E.U, 拉伸面积37.3cm2、25.0cm2。

1.3 产量表现

2003~2004年九三科研所产量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4450.5kg, 比对照品种新克旱9号平均增产26.1%。2007年参加东北春小麦晚熟组品种区域试验, 9试点汇总7点增产、2点减产, 平均公顷产量5028.0kg, 比对照品种克旱20号平均增产3.5%;2008年续试, 10试点汇总8点增产、2点减产, 平均公顷产量4905.0kg, 比对照品种克旱20号平均增产10.6% (极显著) 。2009年参加东北春小麦晚熟组生产试验, 9试点汇总8点增产、1点减产, 平均公顷产量3082.5kg, 比对照品种克旱20号平均增产12.6% (极显著) 。

2 适应地区及栽培技术要点

北麦10号小麦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中等以上肥力水平的土壤种植。

2.1 合理轮作和整地

不同作物间轮作, 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培肥地力, 改善土壤微生物活力, 有利于土壤中水分和养分积累, 防止病虫草害的发生, 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精细整地, 提高整地标准和质量。采用秋耙、秋整地、秋施肥、秸杆还田等方法, 坚持正确耕法和耕期作业, 抓住整地质量关键, 加大耕作改制力度, 坚持深松, 重耙新技术, 增加营养土体积, 增强根系吸收面积, 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 抓住宜耕期, 集中复式作业。

2.2 施肥

为确保小麦高产优质, 实施优化施肥、配方施肥。要求公顷施肥纯量165kg, 纯N、P2O5、K2O比例为1.1∶1∶0.4, 采取秋深施肥、春施种肥与叶面追肥相结合。总的施肥原则是高产高肥、优化配肥、科学配方, 突出氮、磷。追肥采取三叶肥、抽穗扬花肥相结合, 适当提高氮和磷的比例, 并采取三要素与微肥、生长调节剂相结合的方法施用。

2.3 播种及镇压

建立适宜的群体结构, 是创造高产的基础, 北麦10号适宜密度为公顷保苗600~645万株。做好种子精选, 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适期播种, 强化播种质量。播深一般要求压后3~4cm, 既防过浅, 又防过深。要抓好播前播后镇压, 增加土壤紧实度, 营造良好种床, 有利于种子出苗。三叶期用“V”型镇压器压青苗2次, 使其根系发达, 促进分蘖, 抗旱防倒伏。

2.4复方化学除草

为确保草死、地净、无药害, 根据草情, 选择适宜的除草剂品种、剂量及复配方法。于分蘖期进行化学除草, 防除阔叶草每公顷喷施2, 4-D丁酯0.5L+苯黄隆150~200g或噻吩磺隆20~30g;稗草和野燕麦多的地块, 间隔1周喷施骠马750mL或骠灵1L。结合灭草每公顷可加入尿素5~10kg和腐植酸类叶面肥, 可提高灭草和追肥效果。

2.5病害防治

小麦扬花前应加强对赤霉病的流行预测, 开花期每公顷喷施40%多菌灵悬胶剂1.5L。

2.6收获

来安县小麦新品种示范试验 篇5

~来安县小麦新品种示范试验

2007~20来安县小麦新品种示范试验表明,扬麦97-65、扬麦16可大面积推广,镇麦168、扬辐走4号可进一步示范推广,豫麦158适宜在来安县中北部丘陵山区种植,代号18则需要进一步示范种植.

作 者:张奋勇 作者单位:安徽省来安县汊河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安徽来安,239200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2009“”(2)分类号:S512.1.037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示范推广 安徽来安

优质小麦品种 篇6

一、主要农艺性状及抗病性

临麦32号属春性,中早熟,生育期92~107天,幼苗直立,叶色深绿,株型紧凑、株高85~95厘米,顶芒、白轴、穗长方形,每穗结实45~56粒,穗层整齐,红粒角质、卵圆形,千粒重40~45克,容重750~830克/升,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籽粒饱满。高抗条锈病,抗白粉病,抗青干,较抗倒伏。

二、适应地区

经甘肃省区试结果鉴定分析,临麦32号丰产、稳产,适应性较广,适宜在临夏州、渭源县、临洮县、兰州市的周边同类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三、高优栽培技术

1.精细整地。最好选前茬为豆类茬,其次为马铃薯、油菜和玉米茬,忌重茬。对上茬作物及时深耕灭茬、灌冬水、打磨保墒,开春后即将地耙平耙细、精耕细作,力争达到地平、土碎、没有杂草。

2.种子处理。播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和晒种,并用50%辛硫磷乳油100毫升兑水2~3公斤,拌麦种50公斤,以防地下害虫危害。

3.适期早播,控制播量。同一品种不同播期条件下,随着播期推迟,产量呈下降趋势,而籽粒蛋白质、赖氨酸及湿面筋含量均比早播有所增加。川塬灌区以3月6~10日播种为宜,适当早播,播深3~4厘米,既可增加粒重,又可增加分蘖数,确保苗全苗壮;播量控制在每公顷225~300公斤。

4.氮磷配合,施足底肥。每公顷施尿素225~300公斤、磷酸二铵150~225公斤、硫酸钾75~150公斤,农家肥15吨以上,保持土壤有机质在1.2%左右,达到平衡施肥。

优质小麦品种 篇7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

为中晚熟类型。出苗至成熟92d左右, 长芒、白稃、红粒, 千粒重33.5g, 株高96cm左右, 抗病性强。前期抗旱, 后期耐湿。

1.2 品质分析

蛋白质含量16.4%, 湿面筋含量34.3%, 沉降值68.1m L, 吸水率56.7, 面团形成时间7.2min, 稳定时间33.1min, 最大抗延阻力785.0BU, 延伸性21.6, 拉伸面积224.0cm2, 面包体积870cm3, 面包评分88.5分, 该品种的品质指标达到了强筋麦的标准。

1.3 产量表现

克丰12号在产量试验中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16.5%, 比龙麦26增产16.1%, 平均产量达6 078.13kg/hm2。2004~2005年参加黑龙江省北部区域试验, 2年平均产量分别为4 432.05 kg/hm2、3 995.60kg/hm2, 平均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8%。

1.4 适应地区

适应种植在黑龙江省及内蒙部分地区中上等肥力的地块。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选茬整地

选用大豆茬, 没有深翻基础的豆茬全部进行深松秋耙, 深松35cm, 耙深15cm, 松耙连续作业, 达到播种状态。

2.2 种子精选与药剂拌种

用重力式选种机把破碎粒、秕粒、杂质剔出, 使种子净度达到98%以上, 发芽率达到85%以上。用种子量0.3%的50%福美双拌种, 防治小麦腥、散黑穗病和根腐病。

2.3 机具检修

保证动力运转良好, 播种机排种槽轮在排种杯内长度一致, 排肥轮完好无损, 划印器要通过计算准确安装, 开沟器安装间距要一致, 压力弹簧要调至播深一致, 传动装置无阻, 起落装置要灵活, 一切部件要运转滑利。

2.4 播量调整

播种机下地之前, 要根据种子发芽率、清洁率、千粒重、计划种植密度和田间损失科学计算播种量, 然后调好单口流量。下地之后, 要根据计算的播量进行田间校正, 可用查米间粒数的方法验证播量, 使实际播量与计算播量相符。

2.5 播种

土壤化冻6cm开始播种, 4月5~20日播完。播深控制在5~6cm, 镇压后达到3~4cm。采用15cm单条平播, 保苗650万株/hm2。

2.6 田间管理

2.6.1 压青苗。小麦三叶期压青苗。地干、土塇、坷垃多、苗旺用镇压器压青苗1次。机车行走速度10~15km/h。

2.6.2 施肥。施磷酸二铵163kg/hm2、尿素112kg/hm2、硫酸钾90kg/hm2, 要分层侧施。

2.7 防治赤霉病

用40%多菌灵胶悬剂1 500m L/hm2, 或25%咪鲜胺乳油800~1 000m L/hm2, 于扬花期对水450kg/hm2喷雾防治赤霉病。

2.8 防治杂草

可用72%2, 4-D丁酯乳油1kg/hm2对水300kg/hm2喷雾防除双子叶杂草;可用6.9%骠马浓乳剂0.60~0.75kg/hm2对水300kg/hm2喷雾防治野燕麦和单子叶杂草。

2.9 收获

2.9.1 人工收割。在腊熟后期进行, 割茬高度不超过3cm, 丢穗不超过2个/m2, 捆小捆, 码好、垛好。

2.9.2 机械分段收获。在腊熟后期进行, 割茬高度不超过15cm, 割晒损失不超过1%, 脱粒损失不超过2%。

2.9.3联合收获。在完熟期进行, 要求损失不超过3%。

摘要:介绍了优质春小麦新品种克丰12号的特征特性, 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包括选茬整地、种子精选、机具检修、播量调整、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方面内容, 以期为克丰12号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春小麦,克丰12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夏洪玲.强筋春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 2007 (1) :17-18.

[2]刘新月, 张久刚, 卫云宗.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78号选育[J].小麦研究, 2007 (1) :23-25.

[3]卫云宗.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临旱6号[J].小麦研究, 2007 (1) :35.

[4]王兴语, 孙钦洪.鲁东南冬小麦高产施肥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 2007 (12) :108.

[5]侯秀涛.超高产小麦新品种——汶农6号[J].农业科技通讯, 2007 (2) :54-55.

[6]姚卫华.优质春小麦寒地高产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 2007 (2) :34-36.

[7]张殿双.春小麦新品种克丰12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小麦研究, 2007 (2) :28-29.

[8]周文富.优质专用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世界, 2000 (12) :34-35.

优质小麦品种 篇8

1 特征特性

1.1 基本特性

该品系强冬性, 抗旱、抗寒、抗青干, 高抗条锈, 抗倒伏, 成熟落黄好。中熟品种, 幼苗匍匐, 株高80~90 cm, 长芒, 白壳, 穗层整齐, 穗型纺锤, 千粒重40 g, 籽粒红色, 角质, 饱满, 容重800 g/L, 商品性好。

1.2 抗病性

经甘肃省农科院植保所2008年在兰州温室及甘谷进行接种鉴定, 陇育3号对苗期混合菌 (2/10/60) 、条中32号 (0) 、水4 (0) 、水7 (0) 、水14 (0) 、HY8 (0) , 表现免疫。

1.3 品质表现

经2008年9月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哈尔滨) 品质分析:蛋白质含量14.67% (干基) , 湿面筋含量32.3%, 沉淀指数29.0 mg/L, 吸水率61.6%, 稳定时间2.7 min。

1.4 产量表现

2005年品比试验, 平均产量221.7 kg/667 m2, 较对照西峰20号增产11.8%。2007年, 在甘肃省陇东片区域试验中, 西峰试点平均产量260.0 kg/667 m2, 居9个参试品系的第3位;上肖试点平均产量223.3 kg/667 m2, 居9个参试品系的第1位, 两个试点平均产量238.1 kg/667 m2, 较对照西峰27号平均增产15.0%。

2 适种地区及栽培要点

优质小麦品种 篇9

关键词:小麦,黑麦,代换系,杂交

代换系对小麦的遗传改良有重要作用[1],代换是一个种的一对染色体被近缘种、属的一对部分同源染色体所代替,代换染色体间功能补偿。小麦-黑麦代换系遗传稳定,育性正常,在生产上可以直接利用[2]。利用代换系间杂交创造易位系[3],也是代换系利用的一条途径。Sears研究发现处于单价状态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会发生错分裂、错融合,从而导致了易位的产生[4]。

黑麦是禾本科小麦族植物,也是小麦的近缘属植物,是改良小麦的种质资源[5]。黑麦基因资源中,除目前已经鉴定并利用的白粉病、锈病等抗性基因外[6,7],还有多花、抗旱、生长势强、耐贫瘠等丰富的对小麦遗传改良有用的基因[8];研究人员已成功地将黑麦用于小麦的品种改良[9]。1998年Robinovich等人调查发现全世界大约有330多个小麦推广品种是小麦-黑麦易位系或代换系[8],如著名的小黑麦Armadillo是2D/2R代换系[10]。因此,为进一步发掘黑麦优良基因资源,加强对黑麦的遗传及其应用研究,利用两个不同的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和选择,以创制出经济性状好和利用价值高的小麦-黑麦遗传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2n=42),具毛茎、大穗、长芒,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遗传实验室提供并鉴定[2],小麦-黑麦代换系6R/6A(2n=42),抗白粉病、密穗、短芒,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遗传实验室提供并鉴定[2]。

黑麦(Secale cereale),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大穗麦,由哈尔滨师范大学遗传实验室提供。

1.2 方法

2002年4月在哈尔滨师范大学试验田,以5R/5A代换系为母本,6R/6A代换系为父本,按常规方法杂交,开花前进行套袋、去雄、授粉。2003年获得F2,2004~2006年田间继代选择,选择表现大穗、多小穗、综合性状好的个体,2007~2009年对选出的品系田间稳定性观察。2009年对选育出的09-4、09-5、09-7、09-8、09-9、09-10、09-11及对照黑麦和大穗麦的苗期和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特点进行了鉴定。田间随机取30株,对穗长、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有效穗数、叶色和株高等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

对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染色体构型分析。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为哈尔滨师范大学实验室改良的方法[1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构型分析:在7∶00~8∶00时田间取材,取花粉母细胞处于减数分裂中期的花药,卡诺固定液固定,室温下盐酸解离,改良的卡宝品红染色,压片,镜检,记数。

1.3 数据处理

测定结果采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胞学分析

表1结果表明,7个品系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稳定在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均能形成21个二价体,染色体构型为2n=21Ⅱ,表明这些品系的细胞遗传学已稳定。

2.2 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的表现

2002年以代换系1R/1D、1R/1A、5R/5A、6R/6A作为亲本组配了多个杂交组合,其中用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由于母本5R/5A表现大穗、有芒,父本6R/6A表现多小穗、无芒,F1植株表现大穗无芒,小穗数变动在21~24个,F2分离较复杂,出现大量大穗、多小穗、综合性状好的植株,是品种间或远缘杂交间很难看到的。F2~F6继代选择大穗、多小花、抗旱、抗病(主要抗白粉病、黄矮病、叶锈病)的植株,F6代选出09-4、09-5、09-7、09-8、09-9、09-10、09-11共7个稳定的品系。

2.3 农艺性状分析

从表2看出,在穗长性状上,7个品系都超过了13cm,并且均极显著长于对照的普通小麦品种大穗麦;品系09-4、09-9、09-10,09-11的穗长显著或极显著长于高亲,其中09-10品系的穗长达到15.8cm。

在小穗数性状上,7个品系均超过了24个,极显著多于对照的普通小麦品种大穗麦;7个品系小穗数均极显著多于高亲。

在主穗粒数性状上,7个品系的主穗粒数均极显著多于对照的普通小麦品种大穗麦和高亲。7个品系的千粒重均与对照普通小麦大穗麦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选育小麦-黑麦代换系,并利用这些代换系作为桥梁选育易位系,这是利用黑麦优良基因资源的途径之一[12,13]。利用2个不同的小麦-黑麦代换系5R/5A与6R/6A杂交,选出的品系有的兼具双亲的一些优良性状,具有5R/5A亲本的穗较长的性状,又具有6R/6A亲本的生长势强、小穗数多、抗病性特征。因而选出的品系农艺性状较好,7个品系的穗长、小穗数、穗粒数与对照的普通小麦和高亲比,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的差异。尤其小穗数、穗粒数表现显著多于高亲或对照。这些品系在遗传研究和育种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优质小麦品种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4~2016年安排在豫东平原腹地夏邑县王集乡刘寨村, 试验田土质为两合土, 灌溉方便, 土壤肥力中上等。

1.2 试验设计

选用当前生产上主推小麦品种周麦22、淮麦22、周麦27、周麦28、商麦1、周麦24、百农207、丰德存8、周麦32品种为材料, 每个品种种植一个区, 每区面积100㎡, 设6个重复。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及田间管理同我区大田小麦生产一致。

1.3 田间管理

前茬作物夏玉米, 10月7日机耕整地, 耕深23cm。亩底施46%尿素17kg, 14%过磷酸钙50kg, 60%氯化钾15kg。10月10日机播, 亩播量11.3kg, 药剂拌种用40%甲基异柳磷, 杀菌剂用6%戊唑醇, 杀虫剂、杀菌剂联合拌种。2月8日亩用10%苯磺隆15g+20%氯氟吡氧乙酸30mL, 加水50kg喷雾防治杂草;2月9日亩追尿素18.5kg, 2月23日亩用12.5%禾果利20g+50%辛硫磷乳油50mL, 加水50kg喷雾防治纹枯病、红蜘蛛、蚜虫;4月21日亩用20%三唑酮乳油75mL+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10%吡虫啉20g+2.5%氯氟氰菊酯50mL, 加水50kg喷雾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穗蚜。

1.4 调查项目

试验田情况, 生育期、灌浆速率、品种表现、成熟期长相、亩穗数、穗粒数、实测千粒重、产量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构成因素情况

从表1、表2可以看出, 这9个品种产量在467.4kg~610.3kg之间, 百农207综合性能表现突出, 其次是周麦22、淮麦22。

2.2 5月份气象要素与各品种耐抗高温及干热风能力分析

2015年5月出现了最高气温高于30℃的天气5天, 分别为18日30.5℃、19日32.0℃、25日30℃、30日30.2℃、31日30.9℃;6月上旬平均气温25.5℃, 其中6月1日~5日平均气温23.6℃, 最高气温高于30℃的天气出现7天。2016年5月上旬, 最高气温31.4℃;5月下旬平均气温21.1℃, 最高气温31.3℃, 最低气温16.9℃, 其中最高气温超过30℃两天, 出现在25日31℃、30日31.3℃。本月没有出现干热风天气;但出现了最高气温高于30℃的天气3天。6月1日~6日平均气温21.9℃, 最高气温没有出现高于30℃的高温天气。综合2015年、2016年5月份气象要素与各品种耐抗高温及干热风能力来看, 参试的9个品种中, 百农207、周麦22、淮麦22、周麦28、商麦1表现良好, 表现耐抗高温能力强, 中后期功能叶面积大、延衰, 根系多, 光合能力强。特别百农207、周麦22、淮麦22抗高温及异常气候能力强。

3. 结论

3.1 耐抗高温热害品种

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耐抗高温热害的小麦品种根系发达、植株健壮, 生育中后期功能叶多, 抵抗高温和异常气候条件能力较强, 百农207、周麦22、淮麦22、周麦28、商麦1表现良好, 表现抗高温能力强, 中后期功能叶面积大、延衰, 根系多, 光合能力强。特别百农207、周麦22、淮麦22这3个品种耐抗高温及异常气候能力强, 在我区及类似生态类型区表现耐抗高温能力较强。

3.2 百农207是最适宜豫东平原种植的耐抗干热风小麦品种

从综合性能、灌浆速率及产量等因素看, 百农207是最适宜豫东平原种植的抗干热风小麦主推品种, 其次是周麦22、淮麦22, 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山水城市建筑艺术下一篇:路由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