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氛围营造

2024-08-08

文化氛围营造(精选十篇)

文化氛围营造 篇1

一、教室物质文化的建构

1. 知识生态园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终生学习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每个人都必须具有从生活中捕捉信息、获取知识的本领。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首先应该让它充满知识和信息, 使学生置身其中, 随时随刻都可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

(1) 图书银行。书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室的一角设置一小书柜, 内置几十、百把本各种儿童读物, 其名曰图书银行。图书银行中的读物, 可以统一购置, 可发动学生捐献, 也可由班级统一向校图书馆借, 还可在班集体的各项比赛中奖励图书得到充实。再加上班级订阅的杂志、报纸即可组成一个小小的阅览室, 供学生在课间、课余随时翻阅, 享受知识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若定期交流各班图书, 那学生可看的就更多了。

(2) 墙壁文化。教室前面正中写着八个大字:“相信自己, 我能成功”, 勉励学生做一个自信、自强, 积极向上, 勇于进取的现代人。在教室的四周墙壁贴、挂已学或未学的、课内或课外的各种知识图片。在黑板的一角或小黑板上, 每个学生都可将自己平时摘抄的诗词、名言佳句、成语或谜语、生活或科技小常识、趣味问答等抄到上面, 供大家欣赏学习, 这样既可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 增进学生学习的情趣, 又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3) 生态角。为净化教室空气, 增加景观, 在教室内的橱、柜的凹凸处放些盆景、盆栽, 或养着螃蟹、蚯蚓或金鱼等小动物的缸, 在室外的窗台下, 养几盆花, 种几种常见的植物, 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动动手、浇浇水, 观察生物的生长情况, 既可放松心情, 又可获取相关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热爱。

2. 成果展示台

好表现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他们渴望被肯定, 渴望得到大家的赞扬。因而教室理应成为赞美学生学习的实验室。

(1) “自己的天地”展现学生的风采。在学习园地中开辟“小画家”“巧巧手”“我们的作品”等展示学生们自己平时学习的成果 (只要他自己满意就可展贴) 。“你的画真美!”“你的小制作真精巧!”“你做的作业真棒!”……当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他人的赞美时, 他们就会真切地体验到付出劳动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自豪感会由然而发, 表现欲会得到充分的满足。学生们在相互欣赏作品的同时, 还会相互比赛, 看谁的作品多, 谁的作品棒。从而营造了相互竞争, 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 “我的成功我来夸”光荣榜。从一点看学生, 可能只有1%的好学生, 而从多个角度看, 可能就有99%的好学生。“智慧之星”“合作之星”“小发明之星”“体育小明星”“小乐手之星”“小画家之星”“环保小卫士”“故事大王”等等, 再也不是少数学生的专利。在这里, 每个同学都可找到自己的名字, 发现自己的优点。这些评比活动都可由班级学生自己组织评选, 并可举行仪式, 请老师或学校领导来给同学“授星”。在“星”的召唤和激励下, 同学们你追我赶, 力争上游, 既相互学习, 又相互竞争, 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当然, 教室的布置应根据学校实际, 教室空间, 教学内容及学生情况而定。

二、隐性的班级文化环境创设

如果说教室布置是创设一种显性的、外在的物质环境, 那么营造师生间、生生间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是造设一种内在的、隐性的人际环境。美国心理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处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的儿童远比长期处于气氛紧张中的儿童的智商要高。因此, 营造平等、和谐的人际环境, 对于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

1. 活动文化的建构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活动, 这些活动就是一种文化。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 不但培养了他们的个性特长和能力, 增强学生集体主义责任感和荣誉感, 还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1) 主题班会。联系班级实际, 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 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班会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活动中让每一个学生思想上受到教育, 行动上得到发展。

(2) 文体活动。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或参与学校开展的如歌咏比赛、体操比赛、趣味运动会、艺术节、诗歌朗诵会等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文娱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 既获得成功的体验, 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

(3) 实践活动。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体验生活,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制度文化的建构

让学生自己制订班级公约 (包括班规、班训) , 建立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公约是全班共同信守的制度, 涉及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卫生值日、奖惩等多个方面的基本规范, 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在制订班级公约时, 要以班级成员为主体, 激励每一位班级成员参与, 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要让他们感到这是自己的事, 他们是制订者, 也是执行者、更是维护者, 最后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由此, 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 使他们自觉内化为追求的目标, 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 实行自主管理。

创新安全文化营造氛围 篇2

一.把安全生产宣传摆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要位置

龙矿集团公司成立以后,新任领导班子在确立了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同时,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齐抓共管,长治久安”的安全工作指导方针。各级新闻宣传部门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讲政治、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在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中担负的重要责任,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统筹规划,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加强领导,与安全生产监察局和各级宣传(政工)部门一道各负其责,紧密配合,真正把安全生产的各项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在各方面宣传任务都比较重的情况下,我们把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摆到整个新闻宣传工作的首要位置,每年年初以新闻中心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通知》,重申安全生产教育的重要意义,全面部署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每季度下发《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纲》,针对不同时期的生产特点,提出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措施,指导基层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二.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安全宣传效果

在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中,我们注重整合宣传媒体优势,形成大宣传的格局,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扩大覆盖面,增强辐射力,同磁共振,形成合力。

龙矿电视台、龙矿集团报两大阵地,围绕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特别是围绕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开辟了专题、专栏。龙矿电视台的《警钟长鸣》栏目播放了《筑牢第二道防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专题》、《创建平安龙矿会议专题》、《以人为本,安全为首》等专题;龙矿集团报开辟了《反事故安全整顿月活动》专题、《提高认识,强化管理,全面搞好安全生产》专栏和《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专题报道,同时以追踪报道、评论文章的形式进行说理,烘托气氛。通过大量的集中报道,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舆论引导,使集团公司的安全工作新思路、新要求及工作决策得以及时贯彻,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

1.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重视,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广大员工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生产极端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小题大做、安全无小事”和“抓大

防小、抓大不放小”的原则,对安全隐患一抓到底;教育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革、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切实把安全生产作为“天字号”大事抓紧抓好。

2.大力宣传普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知识。深入宣传颁布《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意义,全面介绍《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具体规定,解答员工的疑难问题,使《安全生产法》家喻户晓。

3.介绍安全生产的科研成果,普及安全生产常识,加大了对各单位安全工作动态、先进典型和经验措施的报道力度,坚定了公司上下建设“平安龙矿”的信心和决心。对在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那些因有法不依,隐患严重,管理松弛而导致重大事故的单位进行舆论监督。对集团公司召开的安全工作会议予以全程录象和全文刊登报道。去年“非典”时期,集团公司把防治“非典”做为重要政治任务,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典知识,将印有预防“非典”知识的宣传材料发送到员工家属和周边社区群众手中;龙矿集团报和龙矿电视台利用专刊、专题等形式每天滚动式报道,使有关防治“非典”的新闻、常识、通知、措施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由于领导重视、宣传及时、措施得力,有效地把“非典”拒之门外,矿区内未发生一起“非典”案例,稳定了员工家属的情绪,确保了员工家属的身体健康,保证了安全生产。

4.我们将龙矿集团安全生产的做法和经验及时对外宣传,《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矿业报》、《中国煤炭》、《当代矿工》、《大众日报》、《安全与生产》、《工会天地》、中国安全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网、中国工商协会网、上海热线、山东煤矿安全政府网、中国烟台网、烟台经济文化网、百度网、《龙口日报》等新闻媒体采用龙矿集团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稿件120余篇。在去年和今年的“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中,新闻中心与安监局一道,组织了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宣传牌板参加了省局的泉城广场宣传活动和《中国安全生产报》系列宣传活动,较好地树立了龙矿集团安全生产新形象。

三.创新安全文化理念,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集团公司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社区安全文化建设为重点,吸取兄弟单位安全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安全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唱响“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文化主旋律。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安全为首”的安全管理新理念,教育广大员工牢固树立“安全压倒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高于一切”、“没有安全就没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的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矿井的可持续发展”及“双基不搞矿无宁日”等安全文化理念,进一步深化“安全的最终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健康”的认识,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扎扎实实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集团公司领导还提出,要用法规管安全,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处理事故要动真格的,必须要用铁面孔对待事故处理。要把重伤当做死亡来处理,把死亡当作引咎辞职来对待,把伤亡者当成事故责任者来看待。要稳步生产,以质保安,以素

保安,以技保安。不断增强广大员工自主保安、互保联保意识。

集团公司各单位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在加强安全技术管理的同时,把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安全理念贯穿于安全管理全过程,注重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建设,做到 “重心下移,关口前移”。

各单位积极进行安全生产阵地建设,建设了井口安全文化长廊,营造了矿工上下井期间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和文化氛围。他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月活动和安全知识竞赛、演讲、文艺演出、展览等形式大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在区队会议室里的墙上,挂满员工全家福彩照。工人们说,下井时看一看自己的全家福,满心思都装着安全。从区队办公楼到井口建立的百米安全长廊,沿途安全标语灯箱、巨幅安全广告画醒目动人。在北皂矿井口休息室“生命本无价,论价已是催泪时;除患应有期,久拖必生悲苦事。”、“爱妻爱子爱家庭,忽视安全最无情。”、“对父母尽孝心,对妻儿尽爱心,对矿山尽责任心,对祖国尽忠心。”等巨幅安全广告词让人刻骨铭心。

集团公司的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配备了专职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区队长、班组长、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技术工种等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努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实行了员工安全诚信档案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

为规范管理,除集团的安监局负责日常监管工作外,集团工会成立了“群监会”,团委成立了“青年安全监督岗”,实行安监员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和量化考核制度。集团公司各单位都成立了家属协管会,配备了专兼职协管员,努力提高员工家属的安全意识,延伸安全触角,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广泛开展搜集安全警句活动,将安全警句贴在矿灯、自救器、安全帽上;编写安全知识问答题到井口请矿工回答,答对者发给小纪念品;把身边人、身边事编成文艺节目为矿工演出;逢年过节“送温暖”,盛夏酷暑“送清凉”,到井口慰问矿工,让亲人们时刻牢记安全生产。同时,他们还开展“四比赛”活动,比“谁对亲人照顾得好,谁的枕头风吹得好,谁承担的家务多,谁对亲人帮教鼓励多”。员工与矿上签定“安全承包合同书”,认真执行“十嘱咐”、“四把关”、“三询问”制度,做到妻子保丈夫,家属保员工。女工家属争当贤内助、好后勤,不断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浓厚家庭氛围。矿区上下人心凝聚抓安全,取得显著成绩。2003年集团公司各项经济指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了龙口矿区第一个安全年。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称号。今年上半年,扭转了年初安全生产形势的被动局面,5至8月份又实现了安全生产。

四.对今后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

1.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放在安全生产宣传的第一位。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宣传工作的生命。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特别是对于安全生产问题,如果在舆论导向上出了问题,不仅整个宣传会失去意义,而且会干扰集团公司工作的大局,影响矿区稳定。所以集团公司各级新闻宣传部门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宣传的政治性、政策性、敏感性,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自觉坚持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2.正确认识安全生产形势,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方针。一方面,要看到目前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还有一些管理漏洞,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是高度重视的,针对出现的安全生产问题采取的各种措施是积极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正在不断完善,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流。决不能对安全生产的主流视而不见,否则,就只会看问题和不足的一面,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使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从总体上发生舆论导向的偏差。

3.立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开展安全生产舆论监督。一要出以公心。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党和人民负责。二要服务大局。有利于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利于推动集团公司的中心工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防止激化矛盾,维护安定团结。要帮忙,不要添乱。三要事实准确。防止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夸大事实、片面追求轰动效应。四要以理服人。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政策为准绳,入情入理,客观公正,让人心悦诚服,切忌居高临下、盛气凌人、感情用事。五要把握好度。把握好数量和时机,把握好力度和密度。不能把个别现象和局部问题夸大为普遍和整体。六要遵守纪律。涉及重大问题的批评报道,应事先征求有关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不宜公开报道的问题,可通过内部反映。

4.加强安全法制宣传,把安全生产纳入依法管理轨道。《安全生产法》的颁布实施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人民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一次确立了法律保证。“人命关天,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将不再是口号,有了法律保护。《安全生产法》是建国后第一部安全生产的立法,它的颁布使安全生产纳入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法制轨道,依法维护企业员工的生命、健康权益有了法律保证。学习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要与《煤炭法》、《安全生产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紧密结合,注意联系煤炭行业的特点和实际,在抓好落实上下功夫,在解决问题上做文章,增强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做到人人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行事、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5.严守宣传纪律,妥善进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新闻报道。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新闻报道既要及时准确、争取主动,又要遵守纪律、统一发布。要正确引导舆论,切实注重效果,有利于矿区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维护集团公司良好形象,有利于事故的妥善处理。要充分报道各级领导对事件的重视和对员工的关心,报道各级各单位所做的工作,报道员工家属的积极反应和行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各级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要自觉遵守有关规定,服从现场管理,不得妨碍事件处理工作,不得编发未经核实、没有根据的信息和传言。

6.整合新闻宣传阵地优势,形成安全生产宣传的互动合力。通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集团公司各单位已经具备了实力较强的新闻宣传阵地,要充分发挥这些宣传阵地的功能作用和各种现代化的宣传舆论、教育培训手段,将地面、井下、社区融为一体,形成大宣传的格局,积聚矿区上下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互动合力,取得最佳宣传效果。

营造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篇3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有力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按照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笔者联系社会实际就如何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谈几点肤浅的意见。

大力宣传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氛围。自主创新离不开辛勤的劳动。要在全社会提倡热爱劳动、不懈奋斗、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精神;自主创新离不开广博的知识,要在全社会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自主创新离不开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要造就有利于人才辈出、能够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良好社会环境;自主创新离不开创造精神,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提倡创新精神,改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

广泛提倡自觉购买自主创新产品的大众消费文化。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这说明,自主创新人人有责。支持自主创新,要体现在包括消费文化在内的方方面面。记得一位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曾呼吁“推动全民使用自主创新产品”。我认为很有道理。具体讲,可以在完善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政策的同时,严格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制度。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主要政策制度应用于一般国有企事业单位,并加以提倡和推行。在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包括实行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机器、技术、工艺等生产经营性采购,凡是性能价格比一样或相差不大的,应以自主创新产品和国产品牌为主。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和主要财政拨款的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普及工具、材料、用品等工作与生活性采购,大多数应使用自主创新产品和国产品牌。凡采购进口物品者,应当经过一定的审批过程,或者在事后进行监督。建议有关部门制定这方面的专门政策。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自主创新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首先要澄清有关自主创新问题上的模糊认识。有的同志将自主创新看成纯粹是科技人员的事,或是企业的孤立行为,忽视或放弃了产品链的上下游及市场的作用。我国一些垄断市场的部门或企业集团对国产设备特别是创新产品缺乏信心和热情,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掌控的市场资源向国外倾斜。一些企业负责人只关注任期内的短期业绩,而缺乏长远的创新战略和决心。还有一些同志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缺乏信心和勇气,甚至还存在弱国心态。

这些不正确的认识显然不利于形成全社会支持创新的氛围。实际上,中国人并不缺乏创新的智慧和创新的能力,只是中国人自主的精神和创新的魄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位汽车产业专家指出:“中国要加强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必须摒弃技不如人的自卑心态,树立敢于超越的民族自信心;摒弃拿来主义的依附心态,树立自主创新的民族精神;摒弃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树立锲而不舍的艰苦奋斗精神。”科技部一位专家说,有的企业不努力塑造自己的品牌,热衷于搞“自废武功”式的所谓市场换技术,甚至把别人的品牌视为自己的品牌,高谈“中国大众”、“中国奔驰”、“中国宝马”,说到底还是一种弱国心态的反映。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地方和企业把一味的长期招商引资和中外合资当成了企业家们的使命。有的人为了短期的政绩、为了拉动地方的GDP、为了企业自身的脱贫解困,却不为长远的自主创新着想。

要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来推进自主创新良好文化氛围的形成。要运用各种方式和手段在全社会对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例如:由中宣部、科技部共同组织数个单位参加的自主创新报告团,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的主题,在北京、上海、山东、辽宁、安徽、湖南、陕西等10多个省市巡回报告,引起强烈反响。这种能够激励我们在全社会营造自主创新良好文化氛围的报告活动,值得进一步发扬光大,向社会各个层次、各个地方、各条战线延伸。

把创新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之中。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强调要“发展创新文化”,认为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中华文化历来包含鼓励创新的丰富内涵,强调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了在全社会建设创新文化,全国上下各级单位和部门,应将创新文化建设同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各种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其中。

借鉴国外营造创新文化氛围的经验。创新文化不是封闭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创新文化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例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分子生物实验室(简称LMB)就善于培育良好的科研风气。可以说,良好的科研风气在LMB代代相传,科学家只重科学价值而不论资排辈,课题组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流,互相激励和支持。LMB的一位教授说,剑桥最吸引他的,是这里的学术环境,你周围有各个领域的大科学家,随时可以与全世界最有智慧的人交流思想。LMB也反映了英国许多研究机构的传统和风气。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分子生物研究所,各实验室的人都可以在一起喝茶、自由交流。实践证明,鼓励学科交流,甚至跨学科交流,鼓励科学家的思想碰撞,是创新的很好途径,这也是英国科研机构的普遍特色。又如美国,在重视创新人才、奖励精英、宽容失败方面也很有特色。在美国,人们比较关注的奖励主要是院士头衔和国家奖章,最有吸引力的当属美国政府颁发的美国科学奖章和美国国家技术奖章。截至2005年3月14日,全美已有417名科学家荣获此项殊荣。对那些认真研究但长期没有结果的“失败者”,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并未弃如敝屣,而是非常宽容。以癌症研究为例,每年联邦政府在这方面投入的经费不计其数,但实际上进展非常缓慢。联邦政府并未因此而大发雷霆甚至取消拨款,反而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研究人员的工作。只要科研人员在癌症研究领域提出任何一个有价值的新想法,政府就会立刻关注,给予他们大力的经费支持。联邦政府这样做,为的就是“满足科学家们的好奇心”,以催生更多的创新型的成功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借鉴科技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我们一定会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

营造文化氛围关注学生成长 篇4

那么, 我们应该怎样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呢?

1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常言说“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校园是学生的生活环境, 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能陶冶人的性情, 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熏陶的作用。学生置身于如诗如画的校园, 心情会豁然开朗, 精神会为之一振。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法用平实的说教所能够比拟的, 它对学生的品德的形成、行为习惯的养成、个性的彰显以及特长的发挥会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因此, 营造优美的教学环境, 把学校建成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的校园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我们的学校在外部环境建设方面既注重自然环境的美化, 又注重“人文”精神的弘扬。学校开辟有草坪、花圃、树木、月季花池, 树影摇曳, 置身其中, 犹如置身于一座幽雅宜人的花园之中。学生课间可以在那里休息、散步。这种惬意、这种放松, 怎能不使人赏心悦目, 烦恼尽消呢?

文化橱窗的布置是我们校园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甬路边上橱窗的内容丰富多彩, 吸引着你驻足观看, 细细品味, 慢慢咀嚼“中国历史经典”、“世界为你自豪”、“我们的骄傲”、“我们的榜样”、“校长寄语”、“老师的嘱托”、“法制天地”、“我们应懂得”……, 站在课改的前沿, 反映师生的心声, 使师生畅所欲言, 心灵的沟通。平等的对话, 橱窗内的一份份荣誉代表着学校辉煌历史, 催人奋进、催人崛起, 这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标语字牌的更新更是我们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道德的分量有多重, 人生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淳淳人文情怀烘托簇新校园”、“守护一片绿, 增添一份美”、“知识像一张鱼网, 鱼网愈宽愈牢, 网到的鱼就越多”倡导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呼唤爱的阳光雨露, 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体现着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与理念。

各科室的建设又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又使学生置身于书的海洋, 给了他们充分展示才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帮助。

2 科研兴校写新篇

师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和灵魂, 良好的育人环境没有师生的智慧和才干, 也只是一个物质的外壳, 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很是注重校园文化的内涵, 使他们思想解放、真抓实干、敢为人先, 决心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 走科研兴校之路。据此学校启动了师生“破万卷读书工程”, 号召教师做科研型教师, 不做教书匠, 通过写读书笔记、举办教研活动等提高教师素质, 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 在师生中掀起一股发表热、写作热。学校每年都有十几篇论文获奖、发表。学校要求语文教师喜读爱写;数学教师要成为解题高手;技能教师要特长突出, 走科研兴教之路, 学校已经有几项课题申请立项。

3 养成教育花儿艳

学校在狠抓教师素质的同时, 还认真贯彻各项规章制度, 狠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养成习惯的教育, 使校园文化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1) 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制成牌匾悬挂在教室的墙壁上, 使学生时时看, 天天看, 以此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学校深入持久地开展以讲普通话、讲文明、讲卫生为主的三讲教育, 周周评、班班比、期期总, 并使这一活动经常化、制度化, 目前这一活动的开展最明显的成效是人人都说普通话。

(3) 评优评先树榜样。我们每学期都要评出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 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形成浓厚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4) 以国旗下的讲话, 班会、队会为主阵地,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习惯的教育。

这些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激励着每一位师生员工, 以饱满的热情, 十足的干劲, 投身到火热的校园文化生活, 逐步形成里积极向上, 文明礼貌, 生动活泼, 科学严谨的校风, 收获了一张张得可爱的笑脸。

4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科学竞赛、文艺演出、体育比赛, 兴趣小组等, 等等, 都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些有益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近年来, 每到课外活动的时间, 校园内便会出现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有益的活动情境, 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营造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篇5

------------------

作者:不详来源于:中小学教育资源网 Eduwe.com发布时间:2005-3-23 19:06:44 强烈推荐:在6ku.net发短信下载新课程课件,10秒钟即时下载,安全方便!

一、问题的提出

1、计算机是一种文化

苏联学者伊尔肖夫在1981年提出“计算机是人类第二文化”。

麻省理工学院西蒙.佩伯特博士在1992年提出“计算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环境,它将引起传

统学校和传统教育体系的根本改造”。

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年在1997年提出: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计算机

文化意识”。归纳起来说:当今和未来社会(信息社会),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能力将作为现代人最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标志。

2、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能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这个新时代将充满残酷的竞争和替代,孩子们的未来将依赖于他们一生中掌握新理念、作出新选择、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的能力。

3、以计算机发展为特征的现代科学技术,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的特点要求具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这一方面是对学校中的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施教者提出的要求。

4、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的要求。借助先进的媒体人们可以快捷地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拓宽视野。

5、建设校园网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们通常认为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但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将古今中外全人类的智能汇聚到覆盖全球的巨型网络系统之中,创造了一个每时每刻都在急剧发展的全人类的“大脑”。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就拥有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研究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驾驭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不仅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而且将成为个体乃至整个民族跨入新世纪的“通行证”。可见,建设校园网络是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丰富多彩、健康清新的校园网络文化将成为学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的新环境,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浙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要在2010年提前实现现代化,势必要求教育有一个适度超前的发展。

2、给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先进的、和谐的校园网络,营造一个丰富而又多彩的、自主团结的、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道德品质、创造能力,实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3、把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应用到学校的教学实践中来,有利于教学内容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4、教育技术现代化,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健全人格。

5、可操作性,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用权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寓教于乐,有利于提高效率。美国KUILIC教授,1998提出使用CAI益处是:学生学的知识更多和更广,节省学习时间,节省30%左右,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7、通过共享资源,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有利于培养合作精神。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全球,信息技术教育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课题研究在许多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温州地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强烈渴望自己的子女获得优质教育的,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崭新的要求。

但是,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的影响,国内能够提供中小学学校校园网络文化氛围营造的硬件条件的学校并不十分多。我校地处经济发达的温州地区,由于董事会的高度重视,学校建设有较完整的校园网络,内部有千兆主干,百兆到客户机,在校园内的每一个地方都可连上Internet,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硬件条件。而软件建设和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我校国家级课题《优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通过 两年的实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温州市教育局由林卫平局长牵头,积极开展《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推进现代化城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的实施在省、市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的课题可以作为上述课题的子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课题研究的内容:

⑴学生、教师的培养

学生、教师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同时丰富多彩、清新健康、开放现代的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又是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与教师的催化剂。学生与教师的培养成为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关键。

⑵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这是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基础,网络不仅仅是信息化的形式,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才是构建网络文化的内容与实质。在这个意义上,网上资源的建设是构建网络文化的基础。

⑶崭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程整合推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尝试计算机网络和学科整合,这是开放式校园网络文化构建的结晶。为了给学生创设更宽广、开放的信息环境,学校接入Internet,把教学的教案、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在Internet上共享,并提供高质量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进行高效率地学习。

2、预期目标:

⑴ 软硬件建设目标:建立多媒体教室,满足学生上课、开设公开课及教师研讨课

题,举行讲座的需要。实现教师每人一机,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实现学生至少一室一机,让学生全面接触网络。继续配备学校管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实现办公现代化。

⑵服务器目标:充实素材库、教案库、课件积件库、图书库,教学资料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可供全体教师、学生发布个人主页、班级主页。

⑶教师目标:教师可以熟练地掌握本学科教育相关的创作平台和优秀的教育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运用课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作的课件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体现其它手段不可替代的辅助功能。课件使用率在75%以上,并掌握电子备课、学生成绩评估软件等相关教育软件的使用技术。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学科教学网站,并辅助学生完成班级主页。

⑷学生目标:培养学生基本信息获取、处理、发布能力,提高信息素养。小学三年级至

初中三年级实现班班建站,利用优秀学生或兴趣小组组员的网页制作能力以班级为单位发布班级网页、个人网页,介绍本班学习生活情况、先进事迹提供班级间、师生间的交流。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文化氛围。让兴趣小组参与学校主页建设,向Internet发布学校情况和所获得的成就,培养主人翁精神。学生 分段目标:

小学阶段:基本掌握文字输入及处理,运用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作品创作,认识并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班级网站、学会申请、收发E-mail信件,使用网络上的留言板、论坛,制作简单的网页素材。

初中一年级:初步学会用专业的网页制作软件制作网页,学会用表格定位,所作的网页有完整的框架结构,为班级制作主页。优秀学生尝试制作个人主页。

初中二年级:能较熟练地使用专业软件通过小组协作或全班合作制作班级网站,及班级网站的建设、更新。着重培养学生创作内容丰富、有风格、有个性的网站,体现当代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植观。培养优秀的网页制作人才。

五、研究对象及研究(实验)前情况分析

1、全体学科教师115人,平均年龄29岁,以青年教师居多,但由于受学习条件及原先工作条件约束,来校前,接触计算机的教师较少,少数接触的教师也仅是在就学时学过简单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编程的初步知识,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教学软件的运用似乎搭不上边,但是在有计划、有目的、有考查的培训之后,大部分教师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小学部三、四、五年级学生及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将近1000人,大部分是从农村转学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未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有强烈的神秘感和浓厚的兴趣。小部分家中已经购买计算机的学生,由于家长认识程度有限,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作用及意义认识不够,没有将计算机作用于辅助教学及信息处理,而是养成了打(无益)游戏的坏习惯。3、我校校园网络系统初步建成,拥有千兆主干、百兆到客户端的网络布局,总共计算机250台,目前基本可分为校园网络管理中心、K12服务中心、广播中心、教学子网、课件制作中心子网、办公室子网、电子阅览室子网、计算机教室子网、多媒体教室子网。学校购买了Lanstar教学软件、smaps校园音乐自动播放系统、Serv-U FTP服务器端软件等教育教学管理软件,给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六、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做好教育信息化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了解当前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教学观摩课、制作课件、架设网站为主要形式,以点带面地来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和运用。

2、整体研究法 根据各学科的特点,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认真做以总结。

3、个案研究法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注意因材施教。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在应用校园网络前后,在人格健全方面有较大的变化的学生,作好进一步引导,并作好个案分析记录。一方面是在信息技术方面能力突出的学生,着力进行参加各级比赛的辅导,并作好个案分析记录;一方面是在校园网络应用过程中在人格健全方面处于待进一步转化的学生,做好转化工作,并作好个案分析记录。

七、研究的措施

从学科教师角度方面:

1、师资队伍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此,我们对教师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能力。

2、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强化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媒体,在目前的教学仍普遍存在着利用率低,没有带来教学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的问题。本课题旨在彻底改变这一现象,施让学科教师从滞后的思想观念、应用水平中解放出来,从按规定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被动),到喜欢、依赖计算机辅助教学(主动)。

3、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深入对CAI开发模式的探索。掌握CAI的开发技术可以通过培训,而开发一个优秀的课件则需要学科教师对课程有高超的处理能力,在教学模式上有创新的意识,在课程整合上有大胆尝试的作风,可以通过课题组公开课的观摩、外出学习体会的交流、邀请专家讲座等途径。

从学生方面:

1、大胆尝试课程整合,通过信息技术及其它学科中使用计算机、网络,强调计算机及网络在教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潜移默化,在现代教育环境中感觉到计算机的魅力,提高使用这一先进媒体的兴趣。

2、加强兴趣小组的培养,以少数带动多数,在学生中形成网络文化气氛,让学生感受到网络是知识的海洋,能做到在Internet中畅游,搜集有用的资料,进行整理,应用于学习、生活,提高信息素养。

3、参加、开展各种形式的计算机操作比赛、计算机作品比赛、网页制作比赛,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拔尖人才。

八、研究的步骤:

1、确定方案和计划。

2、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结合课题开发合适的信息管理、发布的以下平台:新闻、通知发布平

台、文章管理平台、学生档案管理平台、图书查询/出借管理平台等一系列平台。

3、结合新纪元教育研究会开展本课题,做好教育信息化理论学习和研究工作,以教学观摩课、制作课件、架设网站为主要形式,以点带面地来推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及和运用。

4、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加强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建立建全学生档案,为教育科研的开展储备材料。

5、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⑴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基础理论的培训。

⑵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如何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养的理论方面的研讨。

⑶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培训。

第一阶段,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的培训,对教师进行网络基础知识的培训。包括Internet网和局域网的应用。

第二阶段,采取讲授与上机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师能够掌握各种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基本使用方法,并进行组织统一考试。要求开设公开课时(包括课题组内的公开课)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体会MCAI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作用。

第三阶段,一方面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理论的培训,一方面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展示评比、课件制作展示评比活动,进一步进行课件制作软件使用方法的交流。

第四阶段,进行课件制作比赛评比及观摩活动。教师主动应用、研究、开发MCAI,教研活动中加入对MCAI课件的评价,以此来带动我校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6、加强对学生的培训。

⑴对学生进行计算机、语音室设备使用知识的普及教育。

⑵用网上文学、艺术资源,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

⑶通过共享资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⑷信息技术课建设,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归纳、分析、使用。培养学生应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⑸通过开发制作多媒体课件,网上作业、网上辅导、网上教学点播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⑹通过学生计算机作品比赛(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绘画作品、手操报作品、网页制作作品)及成果展示,提高学生计算机文化氛围,同时培养拔尖人才。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我校领导高瞻远瞩,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下决心抓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现已配有电子阅览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两个、语音教室一个,计算机教室四个,课件制作中心一个、服务器工作组(包括WWW服务、FTP服务、E-mail服务、K12资源库服务器各一台)、行政办公室工作组(每个行政办公室一台计算机)、学科办公室工作组(每个学科办公室至少一台计算机)、教室工作组(每个教室一台计算机)各一个,以及教学软件多种(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扩充)。并配有专业的网络维修人员,为此课题的研究课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我校于二 00一年以来,先后六次进行学科教师的计算机应用(包括课件制作、校园网络基础操作、网页制作、等级考试)培训,全体学科教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有一定的水平,并有计划地邀请国内著名学者进行现代教学理论的讲座,为此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有关情况

姓名 组内分工 工作单位 职务或职称

徐华斌 理论指导执笔 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 小教一级

林 峰 信技教学实践 同上

吴艳丽 个案收集 同上

何调溪 小语教学实践 同上 小教一级

钟春伟 小数教学实践 同上 小教一级

陈学辉 小常教学实践 同上

陈利恒 音乐教学实践 同上 中教一级

李 岩 中语教学实践 同上 中教一级

何阿妙 英语教学实践 同上

吴越金 社会教学实践 同上 中教一级

郑书扩 提供电教媒体 同上

郑宗辉 微机、网络维修 同上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县初审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市评审组见

说明

本次课题申报必须附有详细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案应按规范要求设计,字数为2500-5000(用电脑打印),并包含有以下内容: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2、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3、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4、如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可写上初期研究成果或“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5、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6、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此表可复制。填写后一式四份送县初审单位,其中三份报市教科所。)

营造文化氛围 实现治校突破 篇6

夯实基础,打造文化精品

完善硬件设施,打造文化精品 硬件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是办学水平的最直观体现。按照改薄计划,今年学校将投入260万元对整个校园及运动场进行改造,改造后,新民小学将会是一所硬件设施及办学水平一流的宜昌市现代化学校和当阳市窗口学校。

抓好绿化工作,优化校园环境 学校校园环境规划充分体现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内涵。学校本着“追求高品味”的原则,建造具备育人功能的景观,做到点面结合,校内各种标牌规范。现在学校校园干净整洁,文明协调,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休憩的理想场所,是宜昌市花园式学校和湖北省绿化先进学校。

美化校园环境,发挥育人功能 学校2013年7—9月对教学楼彻底改造后,按照现代化学校的要求对教学楼的里里外外全部重新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布局。经过两年多的不断建设,优美的橱窗宣传栏和文化墙,时刻彰显着学校的大气、美观,为塑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依法制校,构建和谐校园

坚持依法治校,创建法制环境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形成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制学的格局。坚持校长领导下的部门工作负责制,建立全员参与、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工作机制,坚持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

加强民主管理,秉承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坚持“人文化管理”。学校确立以关心人、尊重人、塑造人、发展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人本”思想,坚持管事先管人,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的原则,“管”“理”并举,进一步加快学校管理民主化、法制化进程,充分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广泛吸纳师生自觉参与学校管理。

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和谐校园 2014年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校不断完善和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新民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办法》《新民小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来自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既引领着教师自觉走专业发展的内涵之路,又使学校各项工作日趋规范和完善。

创新思路,凸显办学特色

注重养成教育,形成良好习惯 几年来,学校确立“立德树人”及养成教育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并以德育为抓手,“以德育人,以德优教”。把立德教育渗透到智育、体育、美育各个环节之中,更好的贯彻教育方针,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加强安全教育,构建平安校园 多年来,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做到高度警惕,警钟长鸣。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思想,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把安全放在心上,抓在手中,落实在行动上;健全制度,制定预案,落实责任,真正做到安全工作人人有责;针对问题,落实措施,杜绝事故隐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由于学校安全工作突出,多次被市教育局评为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或平安校园。

开展教研创新,突出毽球特色 毽球是新民小学的校本创新开发课程,经过十多年的不懈探索和总结,学校编写了一套能够指导毽球教学和训练的教材——《毽球与健康》。现在,毽球已经成为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从2004年到2014年,学校共参加全省十一届毽球锦标赛,共获9个团体冠军,10个团体亚军,并被当阳市教育局、文化体育旅游局授予毽球项目传统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虽然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彰显办学特色上作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健康文化、班级文化、各室文化、特色文化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外延。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把新民小学办成学校管理规范、校园环境优美、校园文化一流、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的当阳市窗口学校。

(作者单位:湖北省当阳市新民小学)

文化氛围营造 篇7

主题酒店是以企业所在地最有影响力的地域文化特质为素材, 通过建筑、装饰、产品特色等综合载体, 营造独特的文化氛围, 带给消费者有价值的、难忘的、快乐的特色酒店。

我国首家主题酒店是深圳威尼斯酒店, 随后从沿海地区向内地逐步发展, 数量与日俱增, 主题也呈现出多样性, 为满足旅游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全国旅游业的带动下, 内蒙古旅游业也发展很快。“十一五”期间, 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483.38亿元, 年均增长28.63%。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 遍布全区的262家星级酒店作了重要贡献。其中以突出地区特色、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草原文化主题酒店, 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

“草原文化”理念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于2001年首倡, 做为自治区涉外五星级商务酒店龙头的内蒙古饭店, 于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家草原文化主题酒店”荣誉称号, 由此以反映内蒙古地区蒙古民族、民俗、民情为文化内核的“草原文化主题酒店”落户青城, 依托现代酒店的设施设备, 在厅堂布置、环境设计、文化活动、餐饮休闲等各类服务项目中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蒙古民族的文化特色, 深刻阐述草原文化的主题酒店。

本文通过深入调查自治区的草原文化主题酒店, 认为从以下方面入手, 可以更好地展示酒店的草原文化内涵。

2 通过建筑风格展示草原文化

2.1 特色鲜明的建筑外观, 可以直接展现民族特色

内蒙古饭店通过主体建筑的穹顶建筑突出民族风格与地区特色。拥有数千年历史的蒙古包是蒙古民族的传统居室, 适应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 也满足蒙古族游牧征战的社会生活需要, 同时体现了蒙古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想智慧, 是草原文化的结晶。

同时在饭店后侧集中建造了由8座蒙古包组成的草原宫殿建筑群, 被称为城市中的“斡尔朵”, 分别以8位蒙元帝国皇帝的名字命名。再有“敖包”, 依次排列“苏鲁锭”, 共同刻画出一幅生动、形象的大草原生活画面, 带给游客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呈现出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

通过民族化的酒店外观, 营造出了地方传统建筑的神韵, 达到了以建筑形式唤起地方文化与历史含义的境界, 传递出更为丰富的文化信息与内涵。

2.2 建筑图案传递出民族化的符号信息

蒙古族民俗文化中丰富的图案, 是体现蒙古族文化的活化石,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在酒店中通过大量采用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图案可以生动地展示草原文化主题。

(1) 植物图案。以花草为基础构成波曲状的卷草纹, 富有动感和韵律;花卉纹有以反映宗教内涵为主的, 如莲花、宝相花 (朱赤花) 、佛手等, 也有以非游牧地区蒙古族的生活为对象的, 如桃花、杏花、石榴花等。

(2) 动物图案。五畜、鹿、狼等各种动物图案的采用, 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广取博纳的品质及草原文化的开放性特征。

( 3) 几何图案。常见于家具的外装饰, 有云纹、盘肠纹、回纹图案等几何纹样, 是实物形态与几何形体的生动融合。

在酒店中大量采用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建筑图案, 是对草原文化本源哲学的深层反映。以盘肠纹而言, 盘肠本为佛教八宝之一, 按照佛家解释, 盘肠为回环贯彻, 一切通明, 本身含有事事顺、路路通的意思。同时, 其图案本身盘曲连接, 无头无尾, 无休无止, 显示出绵延不断的连续感, 称为吉祥结, 作为连绵不断和长寿的象征。盘肠纹饰在蒙古族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 各种变形的盘肠纹与卷草纹结合形成变化多样的图案, 或为单独纹样, 或为二方连续纹样, 在蒙古包、召庙建筑、家具上使用较多。

在主题酒店中通过大量的色彩运用, 会营造出极富感染力的效果。如客房的门上雕刻金马图案, 床头上装饰以红、蓝色为主的佛八宝, 床头柜的玻璃板下有白色的吉祥图案、茶具上装有红色的小挂件、地毯上装饰以红色的植物图案。使客房的表现力增强, 草原文化的内涵更能让旅游者感受得到, 并易于理解和接受。

3 通过艺术陈设烘托主题酒店草原文化

3.1 室内装饰注重物质功能与文化审美的结合

进入内蒙古饭店的大堂, 映入眼帘的是大型汉白玉雕刻的背西面东的成吉思汗立像, 背景是巨型百鸟朝凤图, 象征着成吉思汗在蒙古族历史上的崇高地位。大堂总台背景墙的设计以蒙古族妇女传统头饰中巴尔虎头饰为基础, 以银作为主要装饰材料, 再点缀珊瑚、绿松石、玛瑙等宝石, 创造出高贵华美的装饰效果。

二楼餐厅入口处张挂着一幅牛皮仿制的蒙元帝国版图, 工艺考究, 制作精美。步入大型宴会厅“金顶大帐”, 其墙面辅以金箔镶嵌的巨幅成吉思汗画像, 天花板上嵌入九层斗拱天花, 深邃高远, 表达了蒙古民族九重天的思想。九龙戏珠和龙头造型展示了成吉思汗龙腾九五, 纵横苍穹的神韵。

这种艺术设计使传统与现代达到了完美融合, 使蒙古族装饰元素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 带给体会者极强的冲击力与感染力。

3.2 艺术陈设富有代表性

青花瓷是元代手工艺艺术的精华。内蒙古饭店遴选、复制了部分瓷器精品, 安置于走廊两侧或镶嵌于墙壁上, 为饭店的文化内涵注入了新的活力。

立于走廊的马头琴, 以马为主题的木雕, 形象化地表现了蒙古民族对马的热爱。在长廊两侧陈列的搏克服饰, 以其威武阳刚的造型、五彩缤纷的色彩、寓意深刻的构图、精美绝伦的工艺, 把蒙古族搏克手的勇敢、威猛与力量充分地表现出来。

从这些典雅、豪华而又明快大方的蒙古民族服饰中, 我们能够感受到历史的精神与现代化的气息, 它们实现了互相完美的融合。身着美观大方蒙古袍的工作人员首先带给客人的是“悦目”的感觉, 当客人对服饰所传递出的精神与文化内涵逐渐有所了解, 此刻带给客人的则是一种“赏心”的感受, 客人会受到草原文化核心理念“崇尚自然”的感染, 饭店也会更具魅力, 这就是服饰映射出的文化意蕴。

4 通过特色餐饮展示主题酒店草原文化

蒙古族饮食文化自成体系, 既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内蒙古旅游的重要产品。

4.1 特色蒙餐是内蒙古的优势旅游资源

蒙餐是中国餐饮文化中民族餐饮的典范, 既保留了传统又迎合了时代消费理念, 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欢迎。食物原料就地取材, 注重绿色天然;食物味道讲究原汁原味, 在制作中不用或少用调味品, 注重食材的鲜嫩和食物的本味;讲究营养保健、医食同补;就餐气氛热烈, 美食与娱乐同时进行。蒙餐文化因其独特而名扬天下, 已成为草原文化背景下“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一张名片。

4.2 饮品文化独特

蒙古族以乳汁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各种乳制品, 蒙语称为“查干伊德”, 意为“白食”, 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种类繁多, 被列为食之上品, 不但可以作为解渴润身的饮料, 也可以作为充饥果腹的食物。养身保健, 治疗疾病, 敬神祭祖。蒙古民族认为洁白的乳汁是圣洁之食, 在喜庆、隆重、盛大的场合以乳品行祭祀之礼, 表达对天地万物的感恩与祝福。这主要是因为蒙古民族对白色的尊崇, 与传统宗教“萨满教”的融合, 对“天地万物皆有灵”表达敬畏所演绎出的一种礼仪行为方式。

马奶酒被列为蒙古八珍之一, 是蒙古族特有的饮品。在款待客人、节日庆典、敬神祭祖等重大活动中, 一直被作为礼仪用酒的首选。马奶酒在祭祀中被作为神圣的祭品用来敬畏神灵, 在婚礼中传递情意, 在节日中助兴娱乐, 在盟誓中表达忠诚。以酒为礼, 待客中表敬客之道;以酒为礼, 政治活动中增进团结。美酒与歌舞相伴, 彰显出蒙古民族酒文化的独特。

5 通过接待礼仪彰显主题酒店草原文化

蒙古民族热情好客, 待客礼仪内容丰富, 由迎接礼、敬客礼、送客礼三大部分组成。

5.1 迎客礼

传统的蒙古民族接待礼仪主要有:马队迎接、献下马酒、唱祝酒歌、敬献哈达等迎送礼仪, 把握和体现了蒙古民族接待礼仪十分隆重热烈的基本特点。

哈达最初是喇嘛教寺庙中一种祭神的用品。随着喇嘛教由西藏传入内蒙古, 献哈达的仪式很快被蒙古族人民所接受, 并在民间广泛流行。长久以来, 哈达成了蒙古族寄托感情和借以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最好的礼物。献哈达时, 要把哈达对折起来, 将折缝朝向对方, 否则就视为失礼。向尊者或长者献哈达时要毕恭毕敬, 弯腰前倾, 双手捧哈达, 举过头顶, 以示虔诚。对平辈, 则双手平举, 递给对方即可。对晚辈, 一般只需将哈达直接搭在对方的脖子上, 表示祝福。除了活佛, 俗人不可以将哈达直接搭在被奉献者的脖子上。

唱歌敬酒时, 顾客要双手接杯, 再以右手无名指醮酒, 向天空、地面各弹指一次, 最后以酒抹自己的前额, 用来表示:敬天、敬地、敬人。而后一引而尽或略略沾唇, 再将酒杯双手奉回。这样客人未到餐厅, 已被蒙古民族的热情好客所感染。

5.2 敬客礼

在就餐中, 吃烤全羊同样有个开羊仪式。仪式主要有敬酒、献哈达, 表演好来宝、歌舞、呼麦、马头琴演奏等内容。在音乐歌曲声中, 席中的贵客受邀, 走到全羊前, 接过工作人员递上的蒙古刀, 在羊的左前肩切一刀, 即表示“开羊”, 此时工作人员载歌载舞, 场面非常热烈。随后将羊进行改刀, 即可食用。在蒙古风情园等多家店, 吃烤全羊时都有“开羊”这么一个必备程序, 这是蒙古族的特色仪式。

5.3 送客礼

酒足饭饱, 客人起程之际, 主人又会手捧银碗装满奶酒, 以歌饯行, 这是蒙古民族的送别酒“上马酒”。

对客人的这些接待礼仪, 不但为草原旅游增添了色彩, 同时也更好地表现出了蒙古民族的热情好客, 为游客的旅途增添了美好记忆,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蒙古族宫廷宴席“诈马宴”, 体现的则是蒙古族王公贵族的饮食之礼。以内蒙古饭店推出的诈马宴为例, 共有三种形式:至尊诈马、金帐诈马、吉祥诈马, 适合25~300人不同规模的高档宴会。从礼仪进程的安排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金帐迎宾”, 重点表现的是迎宾入席的隆重礼仪。第二部分“千官质孙”, 按照蒙古宫廷大宴的传统习惯, 赴宴者要在外厅更换质孙服 (一色服) 。第三部分“诸王入宴”, 来宾入席, 依次就座, 随后欣赏金顶全牛开宴仪式, 展现800年草原饮食文化的精髓。第四部分“祁福求祥”, 金杯斟酒献祝福, 带给远方客人最真切的问候。第五部分“御膳珍肴”, 古老的蒙古八珍上席。第六部分“可汗赐福”, 主人向贵宾祝酒。第七部分“盛宴惜别”。

这些接待礼仪尽现蒙古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 为草原旅游增添了色彩。

6 通过民族节俗积淀主题酒店草原文化

6.1 文化类

蒙古包文化资源。蒙古包是北方草原民族为适应游牧搬迁、抵御高寒气候, 经长期摸索创造出来的住宅式样。古代匈奴人居住的“穹庐”即蒙古包前身。蒙古包呈流线圆形体, 由架木、苫毡、绳带三部分组成, 坚固结实, 能经受狂风暴雨和沙尘暴的袭击。蒙古包易搭易拆, 搬迁轻便, 维修快捷。蒙古包是游牧文化的精髓, 它是蒙古民族的智慧、思想和生活的集中表现。在草原上可依托独特的蒙古包文化大力发展“牧家乐”体验旅游。游客最喜欢猎奇, 既然愿意入住寺庙体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方外生活, 也乐意前往蒙古包体验草原牧民生活的别样情趣。

6.2 竞技类

饭店可以通过集中展示“那达慕”大会的主要活动“男子三艺”, 即赛马、射箭、摔跤来积淀文化, 吸引顾客。那达慕是一个集竞技、娱乐、商贸于一体的民族体育盛会, 蒙古族牧民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七八月份, 将各类文艺演出与各种比赛项目集中展示, 显现出喜庆祥和的娱乐性节日。那达慕的传统比赛项目的开展, 可以让更多的游客领略到当年叱咤风云的蒙古铁骑的豪迈、勇猛、剽悍, 也会为这样一个英雄的民族所折服。

6.3 旅游类

特色美食文化资源。内蒙古草原拥有“伊利”“、蒙牛”两个世界级乳业品牌, 呼和浩特被誉为“中国乳都”。因此, 呼和浩特可兴建乳品文化博物馆, 每年举办国际乳业博览会、乳品文化节以及世界乳业发展论坛。

中国是酒的故乡, 酒是草原文化的符号, 草原民族善于酿酒, 嗜好饮酒, 每逢节日亲朋聚会必开怀豪饮。据考证, 草原上的奶酒始于春秋时期。汉代即有匈奴族“马逐水草, 人仰潼酪”的记载。元代, 奶酒盛极一时, 曾是元朝宫廷和贵族府邸的高贵饮品, 忽必烈常用金碗装奶酒犒赏功臣。流传至今, 奶酒已成为草原特色佳酿。奶酒“味似融甘露, 香疑酿醴泉”, 具有驱寒、活血、舒筋、健胃等功效, 被称为“紫玉浆”。因此, 可举办内蒙古国际酒文化博览会, 通过美酒嘉年华、酒业高峰论坛、花式调酒精英赛等活动, 吸引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等嗜酒民族客商广泛参与, 从而提升蒙古酒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推进蒙古文化酒品牌建设。

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 让顾客在饭店欣赏到丰富的民俗风情, 了解到蒙古民族的灿烂文化, 以此来展示饭店的文化内涵, 在积淀中使文化品位得到不断的提升。

7 结语

通过对自治区草原文化主题酒店代表——内蒙古饭店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完成:通过建筑风格表现草原文化;通过艺术陈设烘托草原文化;通过餐饮特色展示草原文化;通过接待礼仪升华草原文化;通过节庆习俗积淀草原文化。

对于草原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可以采用主题客房、主题竞技场、主题展览等活动来大力推广。在对文化产品开展的全员营销中, 要从销售人员营销入手, 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完成主题文化酒店的全员营销。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运用与开展, 可以打造饭店的民族特色, 塑造饭店的品牌形象,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最终实现饭店的经济效益与良好的社会效益, 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饭店进行经营的同时, 依托草原文化, 把蒙古民族的建筑风格、艺术陈设、民族服饰、餐饮特色、接待礼仪、表演艺术、民族节日等民俗、民风、民情, 推向全国, 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蒙古民族、了解内蒙古、了解草原文化。让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迈向世界。为繁荣自治区的文化与经济建设, 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发挥出应有的贡献, 为营造和谐内蒙古、和谐大中华而努力, 为实现美好中国梦而奋斗。

摘要:随着内蒙古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以反映蒙古民族特色、满足广大旅游消费者个性需求的草原文化主题酒店应运而生。本文通过酒店的建筑特色、装饰风格、特色餐饮、民族服饰及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对民俗风情进行生动展示, 为草原文化在主题酒店的文化氛围营造, 起到了重要的积淀作用。

关键词:草原文化,主题酒店,文化氛围,营造

参考文献

[1]吴团英.论草原文化 (第四辑) [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7.

[2]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课题组.崇尚自然, 践行开放, 恪守信义——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 , 2009 (4) .

[3]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蒙古民族服饰[M].赤峰: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4]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增定本[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7.

[5]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 1991.

[6] (伊朗) 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M].何高济, 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0.

[7]宝·胡格吉勒图.蒙元文化[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3.

[8]李莉莎.论《蒙古秘史》中的服装描述及其文化蕴意[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6 (11) .

论大学文化氛围感应与营造 篇8

一、大学文化氛围和大学文化氛围感应

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 (Herskovits) 曾对文化做过一个简明而深刻的阐释。他说:文化是“环境的人为部分”[1]。即是说, 文化就是人类社会把属于他们那部分地域承载的诸条件加以组合和加工而成的。而所谓大学文化, 是指大学人 (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 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体系。其特殊的方面表现在大学文化空间 (校园) 、主体 (大学人) 和内容 (以知识和学科、专业为其核心和基础) 的特指性。大学文化形成于大学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是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关于精神的、传统的和作风的综合体现。当它凝结于大学校园建设的硬件设施之上, 则表现为物质形态的文化;体现在大学各种教学、行政、学生管理制度和奖惩条例、组织架构之中, 则构成大学的制度文化;概括为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等大学价值观念, 则升华为大学的精神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集中体现在表现其价值观念的精神文化之中, 大学文化一旦形成, 就会作为一种非物质因素, 浸润和熏陶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2]。

什么是大学文化氛围及其感应呢?笔者认为, 大学文化氛围, 就是指在大学校园时空内的大学文化的各要素所构成的一种文化效应场。人们置身或观察这一文化效应场时, 会与它发生感应关系, 不自觉地获得特殊的体认、熏染和感受, 进而从侧面感悟大学文化的精神、情调、气质和状态。所谓大学文化氛围感应, 就是一种信息知觉、环境知觉、人际知觉、情绪知觉, 是“大学人”生活的环境——文化环境在人 (这主要指大学里的师生员工, 也包括偶然来校的其他人员) 心理上自然谱写的色彩和乐曲, 是大学环境对主体的印象整饰, 是人们对大学文化环境的一种前意识的认知。这其实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心理现象。

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 氛围感总产生自一定的对象, 总感受于一定主体的心理。这些对象和主体归根结底将整合于一定的文化, 使氛围感通过一定的文化过滤, 所以氛围感又是一种文化现象。确切地说, 氛围就是文化氛围, 氛围感就是文化氛围感。大学文化氛围的内容构成常常是几个最基本的要素在发生作用, 即物质性要素 (如文化的物质构成, 即文化质点、文化结丛、生产方式、活动方式、生活与行为方式等) 、关系性要素 (如结构层次关系、交往关系、情感关系等) 、主体性要素 (如主体的文化状态、形貌、行为、语言、情感、气质、心态等) 。这些基本要素的组合感应关系, 反映着历史的演进的“大学人”和“大学文化”关系的一种主体体认形式, 它就是群体传承的、整合的关于大学文化的一些主要氛围特征。它们可以反映大学文化的基本精神、风貌、情调、气质和特征, 而成为人们体认的聚焦点。这种特征常常是模糊的、朦胧的, 很难精确地描述, 但却不能否认它们在人们心中反映或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意象化了的高度浓缩整合的文化, 一种比任何抽象形式都更具体、更带情感色彩的文化, 一种任何客体文化都必然以之为中介、为过渡的文化。

大学文化氛围及其感应作为大学文化的产物, 是必然的、普遍的文化现象和一种独特形态的文化, 具有如下特性和一般规律:

1.大学文化氛围总是在主体与客体的感应关系中产生的, 所以它既具有内容的客观性, 又具有主体感受的主观性。大学文化氛围是弥散于对象客体环境的一种“场”, 它总与某一相关的对象内容紧密联系着。人们的氛围感受都与这些对象文化的客观内容直接相关。它们吸引、导引主体, 对主体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导向、凝聚、规范和激励作用。对象内容的客观性, 将使人产生氛围感受的大概率的一致性。

同时, 大学文化氛围又是一种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它依赖的不是个体的生理基础, 而是个体独特的人生经验基础。当个体与对象文化效应场发生感应而产生氛围感时, 会强烈受到主体经验、动机、需要、心境的影响。主体的氛围感受, 是一种情绪体验和社会情操感受, 会下意识地对一种氛围给以情绪和情操的评价, 使对象环境蒙上一层氛围色调——这层色调虽然也以其他氛围为参照系, 但主要是依据主体的社会人生经验和人生观加以描绘的。

2.对感应主体, 大学文化氛围感是一个如河流般不断变动的过程。当主体的活动环境、内容和注意力发生转移, 氛围的内容自然会发生变迁。因而主体感应从一个长过程看, 表现为一连串的大学文化氛围感的淡化、消失和一连串的新的氛围感的继起。多次的继起、淡化, 会将大学文化氛围内容深深地积淀、烙印于人的心理, 成为关于那些对象的、稳定的氛围经验。氛围经验会形成主体文化心理内容中的某种趋向和定势, 在他的文化识别、判断、选择、交往、创造等活动中发生重要的作用。

3.置身于“大学人”所归属的大学文化场, 对它的形象、观感的最简单的定性把握, 主要取决于大学里的文化景观、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这种定性把握是在主体与对象的感应中实现的。因此, 对象的氛围状态就成为人们体认大学文化的表征。这种兼容客体特征和主体经验的表征, 可以称之为“大学文化氛围特征”。它既是一般表象的, 又是情调感受的, 或者笼统地说, 是“意象”的。人们直接面对或回忆大学文化场景时, 不但会映现相应的知觉表象内容, 而且一种情绪与情操感受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人们对大学文化的氛围表征体认。

大学文化氛围特征体认的意义在于, 它不是一般浅表地认识大学文化或大学文化活动, 不是单纯的理论概括和纯客观的说明, 而是深入其中把握其根本的精神、气质、情调, 是一种氛围经验的内省和新的经验的唤起, 还包涵着主观的感应与创造。

二、大学文化氛围感应对大学文化氛围营造的启示

1.“大学人”文化氛围的形成和需要, 是“大学人”进行文化创造实现氛围文化的动力。透过“大学人”个体文化氛围需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可以增加理解和诱导的视角。

氛围需要是人的一种不可缺少的心理需求。人一旦缺乏了所需要的某种氛围, 就会感到烦躁、不安、空虚和缺乏境界感。从氛围需要的趋势中, 我们可以看到主体在文化活动中要求改变现实文化状态的一种心理反应和应力。如果主体的氛围需要, 尤其是那些与他文化生活的基本内容紧密相关的需要得不到合理的实现和满足, 就会造成主体心理世界的不平衡与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总是通过个体具体表现出来, 并可能转化为巨大的文化创造力。主体的氛围需要不局限于甚至是超越于现实的, 常常与现实文化的实现条件不一致甚至发生尖锐的矛盾冲突。相对于大学文化而论, “大学人”的氛围需要始终存在着一个满足与不满足的矛盾。正是这种需要的矛盾, 使“大学人”具有不断追求满足某种氛围需要或者重新实现这种需要满足的意向。它使“大学人”以积极的姿态通过自身能力的文化活动来创造其氛围需要 (或部分满足) 的种种实现条件, 而这恰好说明大学文化氛围需要是“大学人”文化创造的一种动力。正是这种不断追求实现或部分实现氛围需要的活动, 使“大学人”既创造着新的大学文化内容又创造出新的“大学人”。仅就文化氛围而言, “大学人”文化氛围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复杂性和差异性, 又是造成大学文化内容的丰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我们应该用“大学人”个体文化氛围需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来看待现实的“大学人”的不同文化活动, 以增加理解和诱导的视角。

2.“大学人”的文化氛围感对文化的情操评价具有及时性效应。透过这种具有复杂的个体差异的氛围, 可以发现它们之中的内在联系的某种大趋势、大概率。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伦·布鲁姆 (Allan bloom) 对大学文化氛围作过精辟论述。他说:“我十五岁那年第一次看到芝加哥大学, 并多少觉得我发现了自己的人生。过去我从未见过或留意过这样一种建筑物, 它明确地致力于更崇高的目的, 不是为了功利或需要, 也不仅是为了栖身、生产或贸易, 而是为了某种目标本身”。芝加哥大学的“建筑物”是仿哥特式的建筑, 它隐喻一种富于精神生活的东西, 给那些想读书的年轻人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渴望, 突然间在外部世界得到了回应”的感觉。“它们指向一条通往伟人相聚之地的学习之路。在那里你能看到一些自己周围不太可能见到 (指过去——笔者注) 的楷模, 没有他们, 你既不能认识自己的能力, 也不会明白作为人类的一员, 是多么奇妙”。布鲁姆还认为, 相对于中学及其周边的气氛, 大学“代表着另一种氛围”并“提供一种自由探索的氛围, 因此排斥一切不利于或有害于这种探索的东西。”[3]由此可见, 大学文化氛围感, 对文化的情操评价不仅重要而且具有及时性效应。当人们观察或审视一种文化现象时, 就会产生一种文化氛围感。这种感受不是深思熟虑的产物, 而是一种迅捷的文化心理反应, 尽管它对文化的把握常常不如理性的把握那么深刻, 常常是一种意象心理情绪图式, 但其真切快捷具有超前性、敏感性。

同时, 由于“大学人”的文化氛围感, 最终受到群体文化的制约 (包括历史传承的氛围经验在主体的积淀) 并归属于群体文化, 反映着群体文化, 故而这种快捷的判断与把握, 又可以说是人们对一种文化现象 (对群体的或群体之间的等) 情操评价的最便捷的、一般的态度。透过这种虽然具有复杂的个体差异的氛围感受, 却可以发现它们之中的具有内在联系的某种大趋势、大概率。

三、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的基本策略

1.要协调构成文化氛围的基本要素, 保持大学文化氛围的和谐性、一致性。

大学文化氛围跟自身构成的诸要素的协调密切相关。大学文化氛围是一个具有复合性、整体性、动态性的文化有机结构, 表现为表层、深层和核心的圈层形态。要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 首先, 构成大学文化的对象内容的基本要素需协调。一方面, 人们关于对象的氛围感受, 一般来说是对基本要素协调内容的心理把握。这里起作用的是历史传承的氛围特征体认和自我的氛围经验, 它们是相对稳定的。因而“大学人”认同:“北京大学有个未名湖, 未名湖畔有尊蔡元培校长的铜像, ——这都是中国风景中的永恒, 校园风景中的永恒”[4]。另一方面, 基本要素大体上不能与其氛围特征的质的规定相去过远。比如说, 一所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 有山川、湖泊、树林、草地以及校园的建筑、雕塑等, 其中增减一点建筑或花木, 并无损于人们对它的氛围感受, 但是如果校园内竖起一座烟囱, 氛围协调关系便立即消失, 氛围感受便不可能再维持原态。因此, 大学文化氛围的构成与保持, 只有自身内容的基本要素协调统一, 才能形成一个有特定作用与特定意义的大学文化氛围效应场, 这是“大学人”建立关于大学文化氛围感受的客观基础。

其次, 由于大学文化氛围是主客体感应关系的产物, 所以氛围构成始终存在感应主体与对象内容相协调的关系。由于主体的心态可以相当强烈地抑制客体因素, 减少乃至屏蔽与客体间的信息反馈, 因此, 如果缺乏对对象注意, 或“熟视无睹”, 感应是无从发生的。所以, 氛围感应对主体来说, 不论是主动或被动感应, 都表现为与对象联系的某种应激反馈机制。没有这种对应协调关系, 大学文化氛围是无从说起的。

再次, 主体的氛围感应又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大学文化氛围是主体对大学文化的感应产物。主体在感应活动中不自觉地完成对大学文化内容的重构, 这一重构深受主体的封闭性心理趋向、整合完形心理趋向等驱使和作用。主体总要对大学时空及内容加以主观心理的规范约束, 删除冗余信息内容, 或进行某种分离、重组等。在这一基础上对它的内容加以整合, 即对象要素协调, 主客体关系协调, 以形成关于大学文化的氛围意象图式。主体关于大学文化的氛围感受严格地说是一次性感应就得以实现的, 但又是一个间断继起的长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例如, 人们对北大与清华精神文化的氛围感应, 就有一个累积重组的过程, 是不断地将原有的氛围经验与新的感受加以重组整合的产物, 最后才形成“自由、民主、科学”与“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的大学文化氛围感。

2.要激发“大学人”对大学文化氛围的需求,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大学文化氛围的形成过程中, “大学人”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 也是大学文化的创造物。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 又是观看风景的人, 具有主客体双重性。作为文化的创造物, “大学人”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交往方式等在一定意义上都受到大学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作为文化的创造者, “大学人”的群体意识形式、个体行为特征在点点滴滴的累积中形成了大学文化传统, 营造了大学文化氛围。因此, 离开了“大学人”, 大学文化氛围就无从谈起。

社会学家I·巴伯说过:“科学家是一个大的文化氛围的一部分”[5]。而一所大学的教师特别是大师和名师, 他们具备高尚的人格、渊博的学识、积极的态度、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成为一个携带了大学精神的“全息细胞”, 具备了独特的文化品格。因此, 笔者认为, 大学的大师和名师是大学文化氛围的一部分, 对学术文化、精神文化影响深远。例如, “中国海洋大学师生对一多楼的情感, 不少人都有同样的感受:每每走进一多楼, 厚厚的墙, 墩实的木板, 长长的青藤悬挂窗前, 闻一多的精神在空气里飘荡, 让人的心沉静无比。因为这是闻一多呆过的地方, 他的气息、骨气也留在这里, 鼓舞着后来的人们!”[6]由此可见, 营造大学文化氛围, 应有大师和名师。

作为“大学人”, 一般也能自发地参与大学文化氛围的营造, 因为“人都有一种‘理想氛围’的追求, 它会导引人去创造, 去实现。它虽然模糊朦胧, 但却刺激着、影响着、推动着人围绕着这些需要去从事文化创造的活动, 力图去逼近它、实现它, 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其氛围境界, 使他获得一种他认为应该如此的生活。” [7]

所以, 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 理应激发全体“大学人”的文化氛围需要,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 有的大学需要对校园道路、桥梁、池塘、亭台、楼房等景观进行命名;有的大学由于历史、发展等原因, 需要对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进行进一步提炼;有的大学需要对校旗、校徽、雕塑等进行重新设计等等。这些要尽可能让广大师生参与。对于师生员工而言, 他们单个人的想法可能并不十分完美, 但如果把各有侧重、各有千秋的作品综合到一起, 可能就是一幅比较完美、有价值的、有一定借鉴意义的作品。当然其意义也不仅仅在于集思广益, 更在于通过他们参与, 把广大师生员工凝聚在一起, 营造一个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大学文化氛围。

3.要持之以恒, 注重大学文化氛围营造活动的多样性、连续性。

首先, 大学文化是历史的积淀, 大学文化氛围也不是自发生成的。它是在校园建设、文化传承、文化创造过程中营造和孕育出来的。大学文化氛围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体系, 在发展中通过各种交流活动不断吸收新的健康因素, 与其他文化相交融, 所以也是不断变化的。“大学人”只有不断自觉地去营造和呵护它, 才能使它不断获得新的发展, 不断趋向广博、深厚和浓烈, 从而产生广泛的渗透性和影响力。

其次, 针对感应主体的氛围感是一个如河流般不断变动的过程, 表现为一连串的大学文化氛围感的淡化、消失和一连串的新的氛围感的继起。所以, 大学文化氛围的营造, 就是要围绕大学教育的目的、目标, 围绕“大学人”的氛围需要, 围绕人文教育、科技教育的主题, 围绕大学文化的特征和时代精神, 建设和维护好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景观, 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不断丰富和发展大学文化的成果, 注重活动的多样性与连续性。“大学人”的文化活动创造着丰富的环境要素 (物质的、精神的产品) , 在一般情况下, 环境要素实质上就是大学文化氛围的要素。“大学人”不断地越来丰富地创造环境要素的过程, 就是不断地创造越来越丰富的大学文化氛围的过程。如, 组织一年一度的“科技节”、“艺术节”、“文化节”、“运动会”等大学文化活动;适时地开展关于“大学精神”、“大学形象”、“大学生形象”的讨论、设计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设计发明大赛以及其他实践活动, 等等。倡导高雅的大学文化生活, 营造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氛围。同时要不断地改善大学的办学条件, 营造和保持良好的环境氛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 [8]。大学文化氛围的营造, 就是要使“大学人”经常看到的一切, 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也具有重大意义。

摘要:大学文化氛围是在主体与客体的感应关系中产生的, 既具有内容的客观性, 又具有主体感受的主观性。对感应主体, 大学文化氛围感是一个如河流般不断变动的过程。置身于“大学人”所归属的文化场, 对它的形象、观感的最简单的定性把握, 主要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景观、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探讨大学文化氛围感应不但对大学文化氛围营造有一定启示, 而且可推导出其基本的营造策略。即:要协调构成文化氛围的基本要素, 保持大学文化氛围的和谐性、一致性;要激发“大学人”对大学文化氛围的需求,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要持之以恒, 注重大学文化氛围营造活动的多样性、连续性。

关键词:大学人,大学文化氛围,感应,营造

参考文献

[1]赫斯科维茨.相对主义:多元文化观[M].纽约:蓝天出版社, 1972.

[2]戚少枫.趋向大众化教育中的大学文化氛围与大学生的人格养成[J].理论导刊, 2006, (7) .

[3]艾伦.布鲁姆 (战旭英, 译) .美国精神的封闭[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2007.

[4]钱理群.拒绝遗忘[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1999.

[5]I.巴伯 (阮伟, 等译) .科学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6]赵秀红.大学里来了作家院长[N].中国教育报.文化周刊, 2003-11-18.

[7]王世达, 陶亚舒.中国当代文化理论的多维建构[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7.

文化氛围营造 篇9

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以其独特的魅力贯穿于学校的发展始终。它对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淀。笔者认为,校园文化的形成,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进行。

一、彰显个性的校训

校训是一个学校全体师生必须践行的行为准则,它是学校办学的灵魂。好的校训必须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

如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精辟地概括了中国文化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与辩证的处理方法,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征,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和基本道德素养。它表明,作为一个高尚的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战胜自我,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

北京大学的校训“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让人一看就特别容易想到那激情澎湃的“五? 四”运动,想到蔡元培先生的博大胸怀和高远理想,想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慷慨激昂的演讲,更想到中国近现代民主与科学的策源地———北京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法竹梅风骨”的校训更具特色。“青松”“竹梅”反映的正是林业的特点。而且,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中,“青松”“竹梅”是浩然正气、坚贞风骨的象征。这一校训,将办学特色与育人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实乃校训极品。

一个学校,如果有了类似能彰显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校训,那就像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有了前进的方向,是永远不会迷失自我的。

二、独具特色的校徽

校徽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的形象体现,它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个学校有了校徽,就像一个国家有了国徽,能够让人对它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更能时时警醒全校师生员工,要牢记自己的使命。

如上海甘泉外国语学校的校徽为一呈现为和平鸽形状的“礼”字。它既让人想到了“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的古训,更寓意着全世界人民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望。

再如,白银市第八中学的校徽为两本厚厚的书本中冒出的一枝嫩芽,看到它,就让人想到了学校既是探求文化之所在,更是育人成材之所在。

三、蕴含文化意蕴的校园建设

校园建设中也应突出文化氛围。如常见的体育运动场所有着各种运动员的形象一样,学校的其他地方也应在建设中蕴含文化意蕴,营造出特殊的文化氛围,应该是“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能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育”( 上海甘泉外国语学校校长刘国华语) 。

校园建设应体现出文化感染力。如上海进才中学教学楼大厅内的知识树、英国伊顿中学的立柱及墙上所刻的两次世界大战中为国捐躯的该校学生名单,每当学生看到这些,难道不会生发读书的欲望,不会产生为国效劳的自豪感?

四、不容忽视的班级建设

班级是构成学校的最基本的单位,班级的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二者是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好的班级文化建设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学生处于其中,能受到美的熏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逐渐形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格。

江苏省启东中学的班级建设就很有特色。每间教室黑板上方都悬挂着国旗,黑板两侧悬挂着《中学生守则》《启东中学课堂常规》等的镜框; 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方是校训。除了这些统一的布置外,各班教室的其他布置各不相同,有读书角、个性才艺展示、名人名言、微人名言等,整齐划一中又各具特色。学生身处其中,耳濡目染,自然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充满魅力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归根结底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教书育人的工作又是由老师来完成的。周围环境固然重要,老师的言传身教更为重要。当老师时时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时,处处以丰富的学识来教导学生时,整个学校自然会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六、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学校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学校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学生展开。校园文化建设自然也不例外。学校应有计划地经常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朗诵比赛、才艺展示等,以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试想,当你一走进校园,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体育比赛、青春张扬的文艺演出,听到的是激情澎湃的琅琅读书声,欣赏到的是独具特色的才艺展示,难道你还会认为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贫乏的吗?

物理教学中如何营造文化氛围 篇10

众所周知, 我们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 就是要教育放弃只看重考分而学的纯功利目标, 回归到育人轨道上来。要实现此目标, 离不开对学生进行物理文化全方位的熏陶。

由于物理文化是由物理物质设备、物理观念形态、物理语言符号、物理知识体系四个要素组成, 所以, 初中物理文化氛围的营造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进行。

一、营造物理物质设备的文化氛围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它形成庞大完善知识体系的同时, 必然离不开物质设备的有力佐证, 因而也同样形成了庞大完善的物理物质体系。单就初中物理而言, 物质设备是低级有限的, 但仍然有14个学生实验、121个演示实验, 24个小实验, 涉及力、热、声、光、电 (磁) 等方面的仪器设备。教师要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文化价值, 结合教学营造物理文化气氛, 使学生经常处于这种氛围中, 受到熏染陶冶。

(1) 物理实验室是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实验、探索验证、应用创新物理知识的场所。所以, 它的建设无论是安全规章、实验守则的制度, 还是标语图画的挂贴, 以及仪器的规范摆放, 桌面、墙地的整洁均应体现“科学、严谨、求实、创新”的气氛。只要学生一进实验室, 就能受到此气氛的影响, 把他们热烈无序、好奇好动的小孩习惯, 感染、诱导到物理学严谨、求实、认真的科学态度上来。

(2) 介绍物理实验器材的原理、构造、更新时, 要由物及理, 见人见思想。如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趣谈、中国古代杠杆平衡研究的贡献、电磁感应发现的曲折等, 均可以使学生从相应的古今中外历史与现实的物理事件、人物中受到物理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3) 初中物理实验 (包括小实验) 均很简单, 但由于学生通常是充满一种热切好奇却又只重表象好玩的心态和行为进实验室, 这就要在做实验时, 严格、耐心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规范教育。例如, 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实验态度的培养。相对前两种氛围的营造来说, 此点难度要大些, 但只要长期坚持, 成效是明显的。

二、营造物理观念形态的文化氛围

不言而喻, 物理学家们在认识物质世界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 以及价值标准构成了物理观念形态文化, 它所表现出来的探索、创新、务实、批判的气氛对人的观念是有很大影响的。对初中生而言, 从小学到上初一以前一直没有正式、规范地接触过物理学, 当然也就无从受到此文化的熏陶。因而, 趁他们好奇好动、祈盼学好物理、热情高涨地来到“物理学世界大门口”之机, 强化物理文化气氛的营造, 其育人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三、营造物理知识体系的文化氛围

初中学生初学物理宛如站在地上仰首膜拜物理学这株枝稠叶茂的参天大树, 只能看到最下层的那片枝叶, 很是肤浅, 但对他们来说已是目不暇接了。力热、声、光、电、磁, 样样不缺, 展开观之, 上至国防科研下至百姓生活, 联系内容十分丰富。但是, 如果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教育, 即使学完初中课本, 也有不少学生的知识是零乱无序的, 更谈不上感受物理知识体系的关。所以, 在教学中寻找机会, 营造物理知识体系文化氛围是很重要的。

四、营造物理语言符号的文化氛围

关于语言符号的文化 (如语文、数学) , 初中生并不陌生。然而, 学生对物理语言符号的文化却是十分陌生的。这就容易使学生在规范性地用物理语言来解决物理问题时, 显得力不从心, 不知所云。所以, 在初中这个物理启蒙教育的阶段, 注重物理语言符号文化氛围, 更是十分重要的。

数学语言的简洁、直观、和谐是人所共知的。可以这样说, 数学是从物理学中抽象的模型。如果物理学离开了数学形式的表达, 其结果是难以想象的。幸好, 初中生对数学语言并不陌生, 但也形成了定式的数学思维, 求什么均用X代之, 像做数学题那样, 步步递等一大串, 而该做说明的、必要的步骤, 却全然不见其踪影。所以, 要求学生在做计算题时, 应要求学生按已知、求、解 (用物理公式, 代物理数据, 得物理结果) 、回答四步进行。使解题思路流畅, 结果简捷和谐。与此同时, 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来解释物理公式的内涵时也要慎重。

上一篇:国有资产监管下一篇: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