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用药物制剂

2024-08-27

外用药物制剂(精选九篇)

外用药物制剂 篇1

关键词:外用药物制剂,GMP,现状分析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作为药品生产全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质量监督的法定技术规范,已经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中被广泛应用,能有效地保证药品生产质量,并为安全有效用药提供可靠保障[1,2]。

外用药物制剂生产企业实施新版药品GMP的时候应当重新审视其重要性,在面临各种实施的挑战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质量管理的水平,建立更高效的药品生产和管理体系,提高外用药物制剂的质量水平,从根本上保证药品质量,有效地促进药品生产的质量保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更多参与国际范围的竞争中,使药品真正达到国际水平,走向现代化、国际化。

1 我国外用药物制剂 GMP 的实施现状分析

自我国GMP推出后,经历十多年的实施,仍有许多制药企业在开展实施的进程中受到工艺技术、培训机制和投入产出等因素的约束[3],执行GMP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外用药无菌制剂[4]制药企业企依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当前国内的外用药物制剂企业素质有高有低,掌握新版GMP认证标准的尺度各异。2当前国内的外用药物制剂企业存在着注册制备工艺、注册标准与车间生产实际不相符,但申请注册工艺内容变更的相关手续比较繁琐,需要各级要政部门严格审批。3当前国内的外用药物制剂企业的真正最大风险是药品注册研发所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不是洁净区级别的提升。4目前外用药物制剂企业实施新版GMP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如何实现工艺设备控制污染以及交叉污染的方式和手段,企业必须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区域、清洗消毒专用设备,增设公用系统管路,扩充公用系统[5]。5本次新版GMP的修订,针对软件方面的要求明显增强 ,需要不断加大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投入。6严格执行新版GMP的认证标准尺度和执行力度的问题,能直接影响新版GMP执行的效果和影响制药企业的主观能动性。

在此建议设置一个公平、公正的新版GMP认证检查管理体系,通过公平、科学的认证检查做到真正的优胜劣汰,使优秀的外用药物制剂企业能够真正脱颖而出,激发外用药物制剂企业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进一步提升药企的市场竞争力。

2 某 制药集团属下 25 家 药企实施 2010 版 GMP 的现状调查

某制药集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现有员工2万多名。拥有现代化的生产厂房,全部获得GMP认证,可生产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软胶囊、乳膏剂、贴膏剂和搽剂等20多种剂型的中西药产品。作为中国华南地区最大的药品生产基地,在我国华南地区制药企业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于2012年10月~2014年1月,对某制药集团属下25家制药企业对2010版GMP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本次调研的某制药集团属下25家制药企业中,无菌制剂企业为10家(40%)(含生物制品生产企业2家),普通制剂企业为24家(96%),中药饮片企业为8家(32%)。调查的主要方式为现场走访和交流调研分析。

2.1 本次对 25 家企业的调研结果

在25家药品生产企业中,生产企业含无菌制剂,其关键工序的洁净级别为C级的有21家(占84%);企业灌封工序为C+B级以上的企业有12家(占48%)。25家企业中 保证了对 原辅料全 检工作的 有16家(64%);能够对成品进行全检的有20家 (80% ),2家(8%)由于没有标准品而不能完成全检工作。在对中间产品的质量监控方面,绝大多数的企业对中间产品进行了质量监控,但在控制的项目方面,缺少较全面的科学评估。25家药品生产企业中,按照注册处方要求未改变药品生产的工艺及参数的有24家(96%);企业未变更过原辅料、包材供应商稳定性较好的有17家 (68%),变更1次的有6家 (24%),变更2次有1家(4%),变更2次以上的有1家 (4%)。25家企业对关键制药设备、清洁消毒程序、检测方法等进行确认和验证情况:在一些GMP实施的薄弱环节,该制药集团下属企业有18家(72%)的药企落实开展了偏差管理、变更控制、风险评估;21家(84%)企业开展了在产品种的稳定性考察工作;19家(76%)企业详细记录了对标准品、对照品及标准溶液、对照品溶液、菌种传代的使用和销毁记录;13家(52%)企业对生产全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的有效期进行了留样考察;19家(76%)企业认真开展新版GMP的自检工作,并认真完成相配套的自检报告和自检记录工作,将工艺验证、设备验证、清洁验证、年度质量回顾以及确认的数据运用于制药生产过程控制中。

2.2 对该制药集团下属企业执行新版 GMP 认 证检查的缺陷分布及分析

对该制药集团下属企业执行新版GMP认证检查的缺陷分布情况见表1。通过对本次现场检查以及调研数据的综合分析,企业实际执行情况与新版GMP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管理体系的强效型有待增强;2相关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效果、持续性和针对性有待增强;3生产设备对清洁验证没有落实到位;4生产物料出入库管理不规范;5确认和验证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有待完善;6文件管理方面的条理明晰性不强;7无菌条件下的灌封操作风险的预防控制措施不足。

企业应该根据各自的缺陷项,从以上几个方面加强新版GMP的执行力度,不能仅限于新版GMP的认证检查过程中,应该保证新版GMP执行的日常化和GMP管理的常态化,只有保证了日常的GMP实施,才能有效地保证药品生产的高质量、低风险,有效地促进药品生产的质量保障[6,7]。

3 我国外用药物制剂生产企业实施 GMP 的现状分析

3.1外用药物制剂生产企业概况

外用药物制剂是我国医药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外用药物制剂的本身的特点,使用方便,应用广泛,通过局部给药而达到全身治疗作用等,其种类也较多,横跨十几种剂型。检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网站进行外用药物制剂的生产企业的数据,发现生产软膏剂的企业有361家、乳膏剂306家、搽剂222家、凝胶剂206家、栓剂173家、贴膏剂中橡胶膏剂94家、洗剂180家,外用药物制剂是一个广阔的医药市场。据不完全统计,外用药物制剂的销售额占医药销售收入份额的10%~15%,在未来的几年,外用药物制剂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8]。

皮肤病药物市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OTC终端市场占有比例较大,因此如何做好产品的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创立品牌优势,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市场的扩大。

3.2 GMP 在外用药物制剂生产企业的实施现状分析

由于外用药物制剂本身的特点,以皮肤科用药、外用贴膏、妇科用药以及外用涂搽方式等药用剂型,主要通过皮肤进行透皮吸收或者是通过腔道给药等,其风险相对较小,这也使外用药物制剂生产企业在实施GMP[9,10]的过程中相对较为松弛,同时也会导致外用药物制剂药品GMP实施效果较差,这与外用药物制剂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较薄弱有关,同时,也与药品监管部门对外用药物制剂的监督相对偏弱等有关,外用制剂生产企业在实施GMP中遇到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1外用药物制剂企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意识不强;2外用药物制剂的生产企业的职责分工不明确;3文件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执行性不强;4对原辅料、包装材料的供应商审核不到位;5验证工作不到位,人员对验证工作的不重视;6监管的力度不强,对外用药物制剂监管忽视。

为使我国可以与先进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接轨,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同时也是提高国内的药品生产质量的要求,实现我国从医药大国到医药强国的转变。虽然外用药物制剂的药品GMP认证周期会延续到2015年12月31日,很多生产企业还持观望的认态度,但这些都是徒劳的。因此,外用药物制剂生产企业都应该端正自己的态度,认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足,抓紧有限的认证周期,全面加入新版药品GMP的认证工作中去,争取早日拿到GMP证书。

神奇的外用制剂 篇2

临床上因腰肌劳损、关节炎、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疼痛,选择局部涂药如外用止痛膏或霜,还包括喷雾剂,给药效果不错,比口服药起效快而且副作用小。

口服药的作用原理决定了它必须经历弯弯曲曲的路径进入血液循环到达疼痛部位,而局部涂药则是高浓度的药物分子穿透皮肤和黏膜到达炎症区域,弥散广,通透性强,可缓解急、慢性炎症反应,使炎性肿胀减轻、疼痛缓解,其起效要快得多。

药物安全性与肝肾功能关系密切,口服药主要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剂量大时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如果腰腿痛患者服药前肝肾功能就不好,则应减少口服药剂量,否则会加重肝肾损伤,这无疑也影响了止痛效果。相对而言,外用药经肝肾代谢的量要小得多,对肝肾损害的风险也明显要小。

过敏体质、皮肤有破损等情况时就要小心选用外用药。如何正确选药,这就要我们熟悉常见外用药的剂型和特点。

外用药的剂型和特点

外用药主要的剂型有霜剂(乳胶剂、凝胶剂、软膏剂)、气雾剂、贴剂等。

霜剂 霜剂涂在皮肤上有点像搽护肤霜的感觉,不会污染衣物,容易洗掉。常用药物有扶他林(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主要成分双氯芬酸属于消炎镇痛药,因外伤或风湿病而引起的腰腿痛患者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后,可迅速取得镇痛、抗炎、消肿、改善关节炎症的效果。

止痛消炎软膏、南星止痛膏等都是常用的软膏剂,也有贴膏剂型。

中成药精油舒缓霜,其主要成分有薄荷精油、尤加利精油、冬青精油、生姜精油,可用于舒缓筋骨,缓解筋骨神经痛、扭伤、运动伤害、皮肤过敏和止痒。精油也称“西方的中药”。提取自芳香植物,由有亲脂性的小分子组成,这使得它们极易渗透入皮肤,且经皮下脂肪下丰富的毛细血管而进入体内。同时,如果精油含量足够多,这些高挥发性的精油分子可由呼吸道进入身体,将信息直接送到脑部,通过大脑的边缘系统,调节疼痛时的焦虑情绪。

上述霜剂等剂型使用前应先将患处洗净,按照治疗部位大小挤出适量的药膏涂于患处,用手将药膏涂匀,可以轻轻揉搓,并加以按摩,让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加快药物渗透速度,可更快发挥药效。同时注意,上述药剂不可用于破损皮肤,否则会引起劇痛。

气雾剂用于急性腰腿痛,如跌打损伤引起的疼痛。云南白药气雾剂可作为代表产品,其药理作用包括镇痛、抗炎消肿、止血,适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肌肉酸痛及风湿性关节疼痛等症。云南白药气雾剂可用于有破损的皮肤,但孕妇忌用、过敏体质者慎用、酒精过敏者禁用。

还有一种可迅速止痛的气雾剂叫氯乙烷喷雾剂,让受轻伤的足球运动员恢复跑动的“神奇药水”就是它。其主要成分氯乙烷有多重身份:冷冻剂、麻醉剂、杀虫剂。氯乙烷喷雾剂喷到局部皮肤上时是液态的,液态的复方氯乙烷喷雾剂迅速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皮肤的温度迅速降低,从而减轻疼痛。氯乙烷显然不能多用,作为杀虫剂,其对人体细胞的毒性也是值得警惕的,这也许是平时我们很难在药店见到它的原因。

贴剂剂型除了上文提到的贴膏外,新型的贴片如双氯芬酸钠贴有先进药物释放系统,持续48小时有效,而且没有中药贴膏的浓重气味及局部刺激反应,可用于缓解各种肌肉、软组织和关节的中度疼痛。

贴灸吸附在痛源皮肤,通过温灸效果来解决疼痛,主要针对腰腿关节疼痛等。

外用复方制剂中水杨酸的含量测定 篇3

1 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水杨酸软膏[2]、韦氏软膏中[3]、复方苯甲酸酊[4]中的水杨酸含量, 选择296nm处的吸收峰测定制剂中水杨酸的含量,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 100.38%, 99.36%;RSD分别为1.22%[2], 1.30%[3], 1.02%[4]。

该方法简便精确, 线性关系良好, 适用于在该波长范围内无其他紫外吸收干扰的复方制剂中水杨酸的含量测定。

2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复方氯霉素洗剂中水杨酸含量测定波长为301、251nm, 对应平均回收率99.4%[5]。

甲癣搽剂中水杨酸含量测定波长为 (302.0±0.5) nm, 对应平均回收率为98.5%, RSD=0.28%[6]。

采用该方法可以消除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组分间的干扰, 使测得的含量更为准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水杨酸散中水杨酸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检测波长为303nm, 其高、中、低3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是99.22%、100.32%、99.99%, RSD分别为0.19%、1.01%、0.68%[7]。该方法操作简便, 准确度和精密度最高, 耐用性好, 但因其含量测定成本较高, 不适用于小批量多批次制剂的测定。

关键词:复方制剂,外用,水杨酸,含量

参考文献

[1] 张涛, 冯小剑, 沈龙, 等.三酸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3) :19.

[2] 吴渝陵, 范红, 罗凤琴, 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软膏中水杨酸含量[J].中国药业, 2006, 15 (16) :19.

[3] 李轶.韦氏软膏中的苯甲酸、水杨酸的含量测定[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9, 19 (2) :303.

[4] 项迎春, 祁建伟.小波变换方法测定复方苯甲酸酊的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8, 25 (4) :333.

[5] 刑蓉.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氯霉素洗剂主药含量[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3, 28 (3) :269.

[6] 罗东, 潘东林, 何蓉, 等.甲癣搽剂中联苯苄唑和水杨酸的含量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 (12) :761.

外用药物剂型及作用 篇4

溶液将药物按一定比例溶于水、酒精或甘油等溶媒,如高锰酸钾水溶度为1/1万~1/4万,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1/1000雷佛奴尔溶液,2%的汞溴红溶液,2%甲紫溶液及碘酊、水杨酸酒精等。溶液具有散热、清洁、消炎等作用,药物溶于酒精(乙醇)所配制成的酊剂尚有止痒、剥脱等作用。溶液适用于急性皮炎而伴有大量渗出液或腋性分泌物等情况。酊剂常用于局限性无破损的慢性皮肤病。在此应当提及的是,有些溶液临床已予淘汰,如汞溴红,俗称红汞、红药水,杀菌力不大且污染环境,或引起对汞和溴的过敏;甲紫溶液(紫药水)杀菌力不大,但对念球菌有特效,涂抹后影响美观。

洗剂(水粉剂或混悬液)不溶性药物粉末与水混合成的制剂,如炉甘石洗剂、氧化锌洗剂等。外涂洗剂后,借水分的蒸发而有散热、凉爽、止痒及其消炎等作用,余下的药物粉末继续起到治疗作用。常用于没有渗液、蘼烂的急性或亚急性皮炎病变。

乳剂水和油通过乳化而成。其特点为洁白、细腻,不污染衣服,易于洗涤。可根据病情及治疗需要加入某些药物,如苯海拉明、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呋喃西林等药物。乳剂具有保护、润滑皮肤的作用,又因水分蒸发而有冷却、止痒及消炎作用。一般用于亚急性、慢性的皮肤损害。

粉剂药物加入氧化锌、滑石粉、炉甘石等矿物性粉末,或淀粉等植物性粉末内配制而成,如复方硼酸粉、六一散等。粉剂具有保护、吸收、减少摩擦及促进蒸发而引起干燥和散热作用,适用于无渗液的急性或亚急性皮炎,特别适用于多汗、易摩擦或皱褶部位。

软膏用凡士林、羊毛脂或猪油等作基质,加入某些药物配成的制剂,如依克度软膏(鱼石脂软膏)、四环素软膏、硫软膏、土霉素软膏等。软膏具有保护创面、润肤、隔绝空气、软化痂皮、刺激肉芽生长等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协助药物渗入皮肤,持续发挥药物效应。适用于慢性皮损,如浸润增厚、角化过度等。

糊剂以软膏为基质,加入25%~50%粉剂配成,如氧化锌糊剂、硫黄煤焦油糊剂等。糊剂具有润滑、吸湿、收敛、保护创面及消炎作用。常用于皮肤亚急性损害,即有红斑、丘疹、鳞屑等干燥性皮损,或仅伴有少量渗液的糜烂面。

外用药物制剂 篇5

1 滴眼液

左氧氟沙星, 是一种现阶段具有显著疗效的眼科类抗菌药物, 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角膜炎、眼睑炎、结膜炎、泪囊炎、角膜溃疡、麦粒肿等疾病, 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1]。乳酸左氧氟沙星缓释滴眼液是一种以PVP (聚乙烯吡咯烷酮) 为载体的、具有一定黏度的、流动性小的滴眼液, 该种缓释滴眼液滴入眼睛内部后, 不仅能够在眼球的表面形成一层较薄的膜[2], 而且其药物的浓度不会随着药液滴入眼睛内部后的滴加时间延长而急剧下降, 从而提高了药物的药效, 经临床使用后观察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不具有刺激性, 并且没有眼用膏剂的油腻感及模糊视力, 在眼睛内部缓慢释放药物, 维持时间长达8h。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药物制备过程简单, 用Na OH调节p H值至5.0-7.0之间, 目的是用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另外复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药物中加入了地塞米松磷酸钠, 因为地塞米松磷酸钠的药物半衰期长、抗炎效果强等的特点, 其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 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炎症部位的微循环, 快速消除眼部充血及结膜下出血等症状, 在临床应用上的效果很好。赖氨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另外加入了赖氨酸, 由于赖氨酸的弱碱性与两性的左氧氟沙星结合后能够形成盐, 从而使该种滴眼液更易溶于水, 其p H值在6.5-7.5之间, 不需要再调节其p H值, 由此, 减少了操作上的不便, 同时赖氨酸也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的一种, 其能延缓白内障发展、稳定病情、改善和维持视力等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眼部细菌性疾病[3,4]。

2 滴耳液

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在药物中加入了乙醇和甘油[5], 这样做具有两点优势:第一, 乙醇能够增加药物的穿透力和杀菌力, 同时又有较强的挥发性, 对中耳炎的干耳形成有促进作用;第二, 甘油有降低刺激, 增加黏度、延缓药效的作用。另有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药物浓度为0.3%, 用Na OH调节p H值至5.5-6.5之间, 从而能够减少药物对患者耳道的刺激性, 改变了炎症组织的p H环境, 同时也有抑菌作用的功能。该滴耳液主要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炎及外耳道炎, 疗效显著[6]。另外复方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在药物中加入了醋酸地塞米松, 根据醋酸地塞米松能降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迅速有效地减少渗出、抗菌作用的特点, 与左氧氟沙星并用, 临床均有较好的疗效, 能迅速改善症状, 减轻炎症和疼痛[7]。

3 凝胶剂

左氧氟沙星凝胶剂是一种热敏型眼用制剂, 对于环境较为敏感, 该种制剂在室温下处于液体状态, 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滴入眼睛后遇热发生相转变, 从而形成非化学交联型半固体凝胶[8]。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毛囊炎、疖肿等细菌性感染性皮肤病效果较好[9]。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制备过程简单, 质量容易得到很好的控制, 具有应用方便, 水溶性好, 无油腻感, 不引起模糊视力等优点, 该种凝胶剂适用于皮肤粘膜疾病, 药物起效快, 作用持久, 可用于左氧氟沙星抗菌谱细菌引起的皮肤感染及妇科感染[10]。

4 栓剂

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是复方左氧氟沙星栓剂[11]的主要有效成分, 研究人员在该种栓剂中还加入了醋酸, 由于酸性的条件符合了阴道酸性环境的用药要求, 并且增加了该种药物自身的稳定性。左氧氟沙星和替硝唑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不仅扩大了药物的抗菌谱, 而且在对由滴虫、厌氧菌引起的并可能伴有其他细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 临床实践证明复方左氧氟沙星栓剂与口服药物具有同等疗效, 而且使用方便, 基本没有发生溶解现象, 药物能够均匀分散, 由此确保了主药的含量在制剂中的准确度, 增加了药物自身的稳定性, 同时弱酸性的环境也符合阴道用药的生理特点[12]。

综上所述, 众多研究者已将左氧氟沙星制成了多种外用制剂, 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减少了对患者全身给药后产生的多种不良反应, 增加了局部用药的药物浓度, 提高了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舒德芬.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中国药业, 2001, 10 (4) ∶28.[1]舒德芬.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中国药业, 2001, 10 (4) ∶28.

[2]李金伟, 方风琴, 王迪等.乳酸左氧氟沙星缓释滴眼液的研制[J].中国药师, 2001, 4 (1) ∶65.[2]李金伟, 方风琴, 王迪等.乳酸左氧氟沙星缓释滴眼液的研制[J].中国药师, 2001, 4 (1) ∶65.

[3]张雷, 林艳, 李中华等.复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房, 2003, 14 (6) :341-343.[3]张雷, 林艳, 李中华等.复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房, 2003, 14 (6) :341-343.

[4]王志红.赖氨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及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 2004, 7 (4) :270-271.[4]王志红.赖氨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制备及临床观察[J].中国药师, 2004, 7 (4) :270-271.

[5]龙远秀, 苏德芬.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中国药房, 2001, 12 (7) ∶404.[5]龙远秀, 苏德芬.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中国药房, 2001, 12 (7) ∶404.

[6]任士荣, 董华.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和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 (4) ∶248.[6]任士荣, 董华.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制备和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 (4) ∶248.

[7]梁红云.复方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研制[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5, 5 (1) :60-61.[7]梁红云.复方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研制[J].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5, 5 (1) :60-61.

[8]高雯, 王东凯, 罗立等.左氧氟沙星热敏型眼用凝胶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研究[J].中国药房, 2005, 16 (14) :1057-1059.[8]高雯, 王东凯, 罗立等.左氧氟沙星热敏型眼用凝胶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研究[J].中国药房, 2005, 16 (14) :1057-1059.

[9]张立放, 郝勇, 曾嵘.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 2 (4) ∶219.[9]张立放, 郝勇, 曾嵘.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9, 2 (4) ∶219.

[10]卢海波, 李航, 杨莲芝.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J].中国药房, 2001, 12 (12) ∶722.[10]卢海波, 李航, 杨莲芝.盐酸左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制备及质量考察[J].中国药房, 2001, 12 (12) ∶722.

[11]常玲.复方左氧氟沙星栓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 2002, 5 (5) ∶284.[11]常玲.复方左氧氟沙星栓剂的研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师, 2002, 5 (5) ∶284.

外用药物制剂 篇6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就诊者,平均年龄20.8岁(2~51岁),其中成年女性26例,成年男性5例,儿童25例,均有使用“中草药”外用制剂史,外用时间2个月~47个月。

临床表现:皮损特点为不同程度的面部皮肤潮红、水肿,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皮肤萎缩,变薄、干燥、脱屑等。患者均有长期或间断使用“中草药”外用制剂,在皮损处使用上述药物后,可迅速缓解或消退,但停药后复发。

诊断标准:按照陆洪光[1]的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断标准,①有长期外用激素的病史;②外用激素的部位可出现红斑、丘疹、水肿(少数为脓包),还可出现脱屑、皮肤菲薄、毛细血管扩张等改变;③自觉局部有灼热、灼痛或瘙痒和疼痛以及紧绷感;④遇热(阳光照射等)或用刺激性药物、洗涤剂使皮损加重;⑤重新使用后皮损可减轻或暂时缓解;⑥停用外用制剂后复发。

原发病:面部湿疹29例,脂溢性皮炎16例,白色糠疹7例,口周皮炎4例。

治疗:嘱患者停止使用上述外用制剂,避免各种热、冷、化妆品等不良刺激,向患者解释发病可能的原因,停用后短期内皮炎可能加重,以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同时口服美能片,抗组胺药物,维生素C,维生素B6,锌钙特口服液,有红肿渗出倾向者予以3%硼酸溶液,庆大霉素注射液加生理盐水冷敷及外用氧化锌软膏,维生素E软膏,肝素钠软膏等刺激性小的药物,有脓包丘疹者可加用甲硝唑凝胶。

2 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均痊愈,其中10例患者4周治愈,32例患者(7~9)周治愈,14例患者(10~28)周治愈,上述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不按时就诊,对治疗效果存在疑虑,所以在用药的同时,加强与患者耐心沟通,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最终56例患者均坚持治疗而得到痊愈。

3 讨论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属于应用不当所至,王玉玺[2]等认为本病与基层医生特别是非专科医生对外用激素制剂缺乏了解,对药物适应症,用药部位选择不当,用药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最近几年由于医生的提醒及患者的认识,直接面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制剂有所减少。大部分患者选择无副作用及“中草药”外用制剂。而上述56例患者正是由于使用了卫消证字“中草药”制剂,却引起了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样皮炎,造成上述皮肤损害,是由于中药成份引起,还是上述制剂含有糖皮质激素成分,应值得商榷。现由于监管不力,使许多卫消证字的外用药流入了药店,加上利益的驱使,药店人员大力鼓吹,致使好多患者长期使用,造成了皮肤的损害。因此,避免长期使用,预防是关键,首先要求医生及患者了解药物的成分,不能一概而论中药制剂绝对无副作用,要看是否正规厂商生产,是否国药准字,其次,从商店、美容院得到的药物在面部使用前,需要征求专业医生意见,这样才能减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不该长期使用的药物。

关键词:中药制剂,药物滥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样皮炎

参考文献

[1] 陆洪光,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J]临床皮肤科,2006;35(10) :682~683

外用药物制剂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7~9月皮肤科门诊患者1 632例, 病历资料完整, 均使用外用药物, 知情同意, 复诊或自愿接受回访。男874例, 女758例, 年龄6~82岁, 中位年龄32.5岁。其中, 皮肤浅部真菌感染637例, 皮炎湿疹767例, 细菌感染132例, 其他分类96例。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门诊主诊医师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 记录外用药物使用情况, 了解患者复诊或回访所反应的情况, 包括疗效、安全性、治疗满意度。

1.2.2 处方整理:

对处方进行分类整理, 填写“皮肤科外用药物治疗情况调查表”相关内容。

1.2.3 统计学方法:

根据“门诊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 对获得的资料汇总分析。

2 结果

2.1 外用药物用药情况

1632例观察对象中, 使用喷雾剂外用药物210例 (12.87%) 。其中真菌感染患者喷雾剂使用率最高为18.84% (120/637) 、皮炎湿疹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9.26% (71/767) ;细菌感染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11.36% (15/132) ;其他分类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4.17% (4/96) 。见表1。

2.2 应用评价

本组观察对象中, 皮炎湿疹类、皮肤浅部真菌感染者较多, 真菌感染患者使用率最高, 多数患者感觉喷雾剂使用方便、见效快、止痒效果好、疗效确切。部分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 如皮损部位、状况等稍有短暂的灼热、瘙痒、潮红、局部干燥等, 停药后自行消退。

3 讨论

皮肤病的治疗外用药发挥重要作用, 其优点是直接作用于靶部位, 不经肝脏代谢, 避免了药物的早期失活, 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角质层类似于一种亲水又亲脂的双层膜结构, 外用分配系数较高的药, 便能迅速从基质中释放出来, 进入角质层。因此要求外用药物应具有适当的水溶性和脂溶性[1,2]。

不同剂型是为了使主药以不同的浓度混溶其中, 涂擦之后发挥主药的最高效能, 而且适于不同皮损情况和不同部位。根据皮损特点合理选择外用药物剂型是皮肤病治疗的关键。喷雾剂系指含药溶液填充于特制的装置中, 借助于手动泵的压力, 将溶液呈雾状释出, 其优点:以喷雾代替涂布, 简便清洁, 对皮肤刺激性小, 尤其适用于大面积皮损;保存性好, 稳定性高, 因药物储存在密闭容器中与空气隔绝, 氧化机会减少, 不易受外界细菌的污染;外用时药物分布均匀, 与患部接触面积大, 对创面渗透性好, 可提高疗效;药物损失少。

本资料显示, 1 632例观察对象中浅部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喷雾剂使用率最高。浅部真菌感染属于常见病, 病情虽不严重但人群中分布广泛且容易再发。抗真菌药物品种越来越多, 临床选择空间越来越大, 合理选药、科学用药、规范治疗非常重要。手足癣、体股癣, 高发病率和高复发率已经广受关注。浅部真菌病患者的依从性对于治疗结果有明显影响[3]。多项调查显示, 患者依从性差、不能足疗程坚持治疗是引起复发的原因。在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用药习惯教育的同时, 推荐使用更具高效的抗真菌药物来缩短疗程是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可行方法[4,5]。手足癣、体股癣患者多发生在成人, 是喷雾剂使用率较高的主要因素, 患者多数瘙痒明显, 迅速缓解症状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抗真菌喷雾剂为酒精溶剂, 喷涂后能迅速止痒, 在较短的时间内皮损表面干燥, 疗效显著。

皮肤科门诊病例中, 皮炎湿疹类患者占较大比例, 临床广义的湿疹诊断可以对应湿疹和其他皮炎湿疹类疾病如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乏脂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及非特异性皮炎[6]。由于受发病年龄、部位、疾病种类、皮损表现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喷雾剂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但亚急性慢性病变、躯干四肢部位、大面积皮损, 临床应用更能充分体现喷雾剂的优势。资料显示, 喷雾剂外用药适用于躯干、四肢部位皮损, 既能提高治疗效果, 又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剂型的选择相当重要。喷雾剂作为外用药物剂型的一种, 在传统的外用药剂型中喷雾剂并不常用[7,8]。随着药物制剂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新型药物的不断上市, 多种新品喷雾剂药物不断增多, 临床应用选择面较广。综上所述, 合理的选择喷雾剂外用药物, 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

摘要:目的 调查喷雾剂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应用状况,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7~9月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处方内容完整、知情同意的门诊皮肤病患者1 632例, 填写“外用药物治疗情况调查表”, 汇总分析。结果 1 632例观察对象中使用喷雾剂外用药物210例 (12.87%) 。其中, 皮肤浅部真菌感染患者喷雾剂使用率最高, 为18.84%, 皮炎湿疹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9.26%;细菌感染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11.36%;其他患者喷雾剂使用率为4.17%。多数患者感觉喷雾剂应用方便、见效快、止痒效果好, 不良反应轻微, 停药后自行消退。结论 喷雾剂外用药物治疗皮肤病使用方便, 疗效好, 安全性高。

关键词:喷雾剂,外用剂型,皮肤病

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97.

[2]Shin KJ, Shin HJ, Lee SH, et al.Emerging points of the supraorbital and supratrochlear nerves in the supraorbital margin with reference to the lacrimal caruncle: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nerve block in upper eyelid and dermatologic surgery[J].Dermatol Surg, 2016, 28.

[3]张建平, 杨秋艳, 周宗立, 等.浅部真菌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治疗的依从性[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J].2014, 30 (1) :23-24.

[4]符美华, 李岷, 李若瑜, 等.不同疗程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4, 47 (7) :453-456.

[5]Dryden MW, Canfield MS, Kalosy K, et al.Evaluation of fluralaner and afoxolaner treatments to control flea populations, reduce pruritus and minimize dermatologic lesions in naturally infested dogs in private residences in west central Florida USA[J].Parasit Vectors, 2016, 9 (1) :365.

[6]William DJ, Timothy GB, Dirk ME.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M].10th ed.Philadelphia:Saunders Elsevier, 2006:77-82.

[7]吴铁锋.皮肤病症状鉴别诊断与治疗[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10.

外用药物制剂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120例患者, 均为2007年5月至2010年3月在通辽市医院肿瘤科化疗的患者, 输液穿刺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 受累静脉变硬呈条索状, 最短2cm, 最长20cm。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 A组60例, , 年龄24~78岁, 平均60.2岁, 男性29例, 女性31例, 有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 10例使用普通头皮针。B组60例, 年龄20~80岁, 平均59.7岁, 男性28例, 女性32例, 有4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 14例使用普通头皮针,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性。

1.2 静脉炎的分度

轻度:沿受累静脉走向出现红肿, 轻度压痛, 继而色素沉着, 静脉弹性尚可;中度:病变部位有灼热感、压痛明显, 静脉弹性差, 管腔变细, 静脉输液速度缓慢;重度:受累静脉呈条索状, 压痛不明显, 静脉输液速度慢或不滴[2]。

1.3 方法

A组:取适量的喜辽妥乳膏均匀涂抹于病变部位, 且超出病变部位约1cm范围, 每天涂抹3次, 并用指腹轻轻按摩。B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3], 疗程和方法与治疗组相同, 随时观察, 连续5d后评价疗效。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用药后病变部位红、肿、热、痛及沿静脉走向的条索状红线消失;显效:用药后灼热、疼痛消失, 红肿消退面积≥80%;有效:用药后灼热、疼痛减轻, 红肿消退面积<80%, 条索状红线变软, 未完全消失;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4]。

2 结果

A组治愈率为80%, 总有效率为100%, B组治愈率为36.7%, 总有效率为90%, 见表1。

3 讨论

3.1 发生静脉炎原因

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很多, 当输入高渗性液体或高浓度的化疗药物时, 因其具有很强的刺激性, 造成血管内皮细胞脱水、充血、水肿, 进而局部血管内血小板聚集, 还可影响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因此易引发静脉炎。另外, 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穿刺或静脉留置针套管在血管内移动, 对血管壁造成一定损伤, 使血小板在受伤部位及留置针尖端聚集, 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 血栓形成, 发生静脉炎[5]。

3.2喜辽妥乳膏有效成分为多磺酸粘多糖, 能迅速透过皮肤, 促进水肿和血肿的吸收, 同时还能抑制血栓形成,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使受损组织再生。

通辽市医院采用喜辽妥外用治疗药物性静脉炎, 有效的治疗和预防了静脉炎,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保证了化疗方案的顺利进行,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采用喜辽妥外用方法简便, 容易操作, 效果良好, 患者易于接受。临床观察显示, 喜辽妥外用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

参考文献

[1]张承丽.消炎膏外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 2008, 22 (7B) :1856.

[2]彭金莲, 张秀兰, 詹凤球.鲜芦荟联合周林频普仪治疗化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 2002, 8 (6) :457.

[3]陈维英.基础护理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188.

[4]于永芳, 王秀香, 邓晓玲.鲜芦荟外用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损伤的研究[J].家庭护士, 2006, 4 (11B) :4.

带状疱疹外用药物治疗误区 篇9

带状疱疹,包括单纯疱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发病是由于潜伏于机体神经节内病毒再活化所致。所以不少人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是病毒感染,那就外用抗病毒药物,而阿昔洛韦软膏因价格低廉、覆盖区域广,便成为治疗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遗憾的是,阿昔洛韦软膏在疾病的早期可能有效,但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却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第一,从发病过程看:带状疱疹病毒在神经节内再活化,沿感觉神经下行,然后到皮肤,出现皮肤症状,这个过程是由内而外的。这明显有别于一般皮肤的细,菌感染。外用抗病毒药物很少能影响到感染神经的病毒,作用极其有限。

第二,从外用药物的使用原则来讲:患者来医院就医时,往往表现为红斑或水疱,少数患者患处可能会有破溃和渗出,属于急性期的损害,在剂型选择上应该禁止外用软膏制剂。这个时候用炉甘石洗剂会比阿昔洛韦软膏更有效。

第三,从局部体液动力学讲:带状疱疹,由病名我们可以看出,局部皮损应该以水疱为主,而水疱位于表皮层,局部冷热湿敷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想要通过局部应用抗病毒药物逆向进入皮肤深层杀灭或抑制病毒感染,是不可能的。

上一篇:怎样构建动态数学课堂下一篇:综合性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