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集聚

2024-09-06

绿色产业集聚(精选八篇)

绿色产业集聚 篇1

1 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主因

产业聚集区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 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不同类企业, 以及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相关服务业, 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 它同时还肩负“产城融合”、促进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产业集聚区强调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与配套的完整性, 体现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产业间的组合、继承与发展。同时, 它强调生产、销售、服务与生活互相融合、链条式的发展趋势的把握。

从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三个主因来看产业集聚区的特点:

(1) 优势要素——形成主导产业。以某些具有竞争优势的要素种类集聚为基础形成的以此为特征的集聚区。通常是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原材料集中地 (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 、特有资源集中地 (叶县产业集聚区) 或区域交通枢纽节点 (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 等。这些优势要素作为集聚区形成的重要指向, 有利于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建设。

(2) 经济联系——促进服务升级。要素的集聚必然引起经济活动, 经济联系集聚型集聚区是在政策引导调控的基础上, 我国江浙一带的“领带城”、“袜子城”等都是此类型的集聚, 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集聚。由于我国一、二线以外城市的现代服务业比重偏小, 产业集聚区的提出依然是以做大工业为主要目的。上述特定的、带有导向性的经济集聚和发展, 促进了特定产业的做大做强, 同时也将传统的产业集聚区向现代服务业的方向延伸, 极大地丰富和带动了地区的发展。

(3) 政府协调——带动均衡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之初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政府行为, 在河南省2009年开始建设180处产业集聚区 (截至2013年末) , 保证了每个县 (市) 至少一处的规模。这些县的现状和条件都是不一样的, 甚至差距很大, 既有国家级贫困县又有全国百强县 (市) 。可以看出, 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就是要治疗“市场失灵”的顽疾, 应对经济危机;要兼顾欠发达地区发展, 使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红利, 实现全域均衡发展的远景目标。

2013年1—10月, 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10131.05亿元, 同比增长28.5%, 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增速5.1个百分点, 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50.4%。其中, 工业投资7323.79亿元, 同比增长27.2%, 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8.5个百分点, 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比重72.3%;基础设施投资1592.51亿元, 同比增长32.1%, 高于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9.3个百分点, 占产业集聚区投资的比重15.7%。

以优势要素集聚为基本类型, 以经济联系集聚为升级方向, 同时兼顾均衡发展, 这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的背景下, 中部地区如何做好产业的承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产业集聚区集聚的动态过程

在一定范围内, 生产相同、相似产品的企业, 或生产上下游产品的企业, 在外部规模经济的驱动力下, 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交易和信息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必然会逐步把企业转移至相关产品的集聚区发展。因为, 在当集聚超过一定的合理规模时, 规模效益就会呈现递减趋势, 集聚的不经济就开始显现出来, 不得不将其比较劣势产业向周围有接受能力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产业转移, 同时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发展新一轮的产业集聚。这是目前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区现在和今后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现在如何承接这种溢出, 未来如何转移产生的溢出。

目前, 我国经济的发展从宏观经济环境上正在经历“分散—集聚—溢出—再扩散—再集聚”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深刻体现在以从东部沿海到西部欠发达地区正呈现产业与空间上的梯度转移。从产业转入地看, 承接相对于本地区有发展潜力的产业, 有利于带动该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形成产业集聚创造条件。产业上要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行挖掘实现升级改造, 实现对城市产业发展有利的改造。

3 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特点

我国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已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 不能很好地回答和解决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主因。

3.1 经济特征明显

规模经济有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之分, 从城乡规划的角度来看, 我们研究的尺度与领域是其外部规模经济, 主要体现如下:

(1) 空间——有效地集约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降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的平均成本, 降低产业的进入门槛。这就使得城市发展获得更大的空间, 它也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塑造。

(2) 交通——有助于上下游企业减少材料的采购和最终产品交易产生的运输成本和时间损耗, 加快产品的流通, 使产品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同时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

(3) 服务——区内企业能以较低的平均代价从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处获得公共产品或服务, 使得现代服务业依托第二产业得以发展成为可能。

(4) 就业——由于产业集聚区本身可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对外地相关人才和劳动力产生磁场效应。

(5) 协作——区内企业为提高协作效率, 对生产链进分工细化, 可以是横向的分工也可以是纵向的分工, 也便于地方政府或专业协会等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同时有助于推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2 涵盖内容丰富

目前, 产业集聚区规划在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工作阶段来看, 它与传统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分区规划”的阶段较为契合;从工作内容来看, 它与“开发区规划”有着诸多共同的内容;从规划的方法上看, 它与“新城规划”、“新区规划”有着相似之处。它在规划范围、发展目标、规划内容等诸多方面与传统城市规划存有多样关系。同时, 它是对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 是对当前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积极应对。

各地在积极探索规划编制的办法, 并形成了积极的成果。产业集聚区规划涵盖了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诸阶段, 包括总体发展规划、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等, 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规划体系。指导它的规划或上位规划包括国民经济五年计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等。

3.3 组织部门众多

产业集聚区规划涉及诸多部门, 对应的有总体发展规划——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空间发展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厅、控制性详细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厅、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厅、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基础设施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厅、规划环评——环境保护厅, 等等。

产业集聚区规划内容丰富, 对应的组织编制的政府部门众多。这就带来了大量的规划对接工作, 不同部门对不同类型规划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同时不同规划对应何阶段都需要完善的对接, 否则会带来大量的重复工作, 影响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必须做到“三规合一、四集一转、统一联动”。

4 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中所需处理的几类关系

4.1 主导产业链构建与空间布局的关系

竞合策略概念的提出, 为相邻产业集聚区、相似产业集聚区的协同发展, 形成整体的合力找到了出路。

随着产业分工的细化, 主导产业在整个区域内可以是一个大的门类下结合地方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细分, 从而实现双赢。各集聚区在招商引资上, 实行“异地投资、税收分享”政策, 实现双赢。

4.2 公共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配套的关系

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住设施应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布局, 留有充分的接口条件;建设计划要列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计划, 优先安排并充分考虑城市与产业集聚区的共享和相互衔接。这是基础支撑在空间上区位与量的体现。加快产业集聚区内道路、环保、通信、消防、污水垃圾处理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与产业配套的职工宿舍、住宅小区等居住设施的建设进度;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信息化建设, 为未来项目入驻和人口集聚创造条件。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 通过政府性资金引导, 形成多层次、社会化、市场化的投入机制。

4.3“数字”城镇化与实质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既包括了乡村在物质上的城镇化, 也包括了乡村自身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从“数字”上实现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然而本地农民实现城镇化的本质内涵却仅仅是限于居住在城市中 (郊区) 而非工作于城市中, 因为就业的技能所限, 他们维系生活的职能是最低保障, 由此看来, 所谓“数字”上的城镇化实质意义不大, 相反的可能会激发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所谓三四线城市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建设与扩张, 对于住进去的人固然是好事, 而对于因此失地的农民呢?也就是说谁来为失地的农民来买单?

4.4 土地与建设用地的关系

河南省提出建设产业集聚区, 是与当前大的国际背景与国内产业分工与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分不开的, 是与河南省中部崛起的战略分不开的, 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又与土地的问题是分不开的。结合国家和河南省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应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起步区、发展区和控制区范围。结合区域的发展战略, 统筹区域发展的力量, 合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 动态平衡区域的耕地数量, 将产业集聚区发展区调整为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的调整在确保耕地保护目标的大前提下, 可通过政策调整或经济补偿的手段, 将发展较快、基础较好的产业集聚区建设用地的缺口实现省域内的平衡。这样, 实现了省域内工业与农业的互动互补, 也实现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产业优势的互换。这在目前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前提下, 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5 叶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

5.1 叶县产业集聚区概况

叶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 交通区位占优、人力资源丰厚、矿产资源丰富、周边农牧资源丰富。叶县产业集聚区是以“制盐及盐业物流, 机械装备制造及零部件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规划远期到202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8.5万。规划突出“一体两翼”的主导思想, 主要居住与公共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东环路以西区域, 产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东环路以东区域, 产业用地按照主导风向由北到南一类、二类和三类工业梯度布置。

5.2 问题与解决途径

叶县产业集聚区发展势头良好, 2013年1—10月, 叶县产业集聚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 (其中累计完成工业投资42亿元, 基础设施投资12亿元) ,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亿元, 税收8亿元。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主导产业尚处于粗加工阶段, 工业增加值亟待提高;资源条件不足与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显现;资源利用率低, 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财力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在其产业规划和空间发展规划中, 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阶段予以控制体现:

(1) 以配套促招商, 以招商带发展。秉承“产城融合”的思想, 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城市功能完善, 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宜居宜业新城区”, 使其真正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一些产业集聚区在规划中存在着重工业集聚、轻人口集聚, 重项目引进、轻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现象。而良好的配套设施和人口集聚又是招商引资的关键, 在很大限度上反制招商引资工作。

因此, 在叶县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过程中, 可一方面照顾叶县作为三四线城市有限的财力, 实施分阶段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 搭建融资平台, 多渠道筹措资金, 建设配套设施, 实现产业集聚区的良性发展。

(2) 以循环经济的思想促进产业链的打造和空间布局。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在产业集聚区内形成一个完整的上下游产品产业链, 这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方向, 也是目前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所追求的重要目标。

叶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项目:年产30万t离子膜烧碱项目、年产100万t电石渣制水泥项目、环保设备厂扩建工程、商品混凝土搅拌站项目、2×12MW秸秆发电项目、120万t水泥粉磨站项目和叶县污水处理厂扩建、管网配套及中水回用工程等。将各入区企业按照自身的特点, 依托基础设施, 进行科学布局, 实现了良好的发展。2010年叶县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河南省循环经济发展试点产业集聚区。

(3) 以现代服务业促进各功能区的联系。现代服务业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 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

结合规划用地布局, 城市主要服务业可沿文化路向东延伸, 形成现代服务轴, 并在产业集聚区腹地形成服务业集中的副中心;在产业集聚区北部, 靠近高速入口和城市北入口的位置, 建设专业物流园, 促进叶县产业集聚区从盐业物流到现代服务业体系的打造, 形成体系化的服务, 实现第二、三产业的有效互动, 同时又方便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一方面强化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技术研发力度, 加速中小微企业培育。依托标准化厂房的建设, 在项目准入的框架之下, 积极培育中小微企业, 从而增强产业集聚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同时也为做好、做大地方品牌提供了思路。

摘要:在对产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主因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产业集聚区的主要特征, 理清产业集聚区实现集聚的动态过程。结合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的要求, 分析了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特点, 强调所需注重的问题, 并从河南省叶县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实践中得出适合县 (市) 级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配套设施,叶县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上海:商务印书出版社, 2003.

[3]范剑勇.产业集聚与中国地区差距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4]洪群联.产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3.

[5]雷鹏.产业集聚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6]王珺, 等.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推动产业集聚 优化产业布局 篇2

《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竞争能力和协调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要“集聚优势资源,形成一批在全球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依托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基本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这是信息产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央精神的重要体现。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几年,信息产业部将重点加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式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区域产业差异化发展。

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已成为“电子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加快推动产业由大到强转变,是新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十五”期间,信息产业部将推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作为加快产业战略转型的切入点和重要举措,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共认定了九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38 个产业园。到“十五”末,九个基地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行业产业规模的近八成,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占全行业的比重均超过四分之三。基地内汇聚了绝大部分的国家和部省级研发中心以及众多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核心基础产业发展和部分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上处于“先行者”的地位。经认定的38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涉及通信、计算机、家电、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领域,是各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产业聚集区,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三年的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产业链日趋完善,优势企业、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资金不断涌入,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日益显现。产业基地和园区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走出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十一五”期间,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将继续成为强国建设的主要载体。

“十一五”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基地和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完善产业链,优化发展环境,对于加快优势骨干企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也将其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加以推进。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的指导和管理。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支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政策》,重点加强对基地和园区在发展规划、自主创新、国际合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行业指导,加大对基地和园区发展所需资金、人才等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共性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以及自主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信息产业部将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实行动态调整的管理,适时调整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认定条件,进一步规范对基地和园区的申报、认定、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管理水平,增强基地和园区的竞争能力,推动基地和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此外,在推动基地和园区建设中,将更加注重引导当地和外部优势资源集聚,在产业投资导向上要重点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加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的建设,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实现集约发展。

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东中西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产业格局的形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并将在“十一五”期间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信息产业也将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在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力争在差异化、互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产业发展的协调互动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延伸和壮大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

东部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地区要继续发挥产业发展“排头兵”的作用,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鼓励建设高水平的产品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产业带。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抓住产业新一轮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劳动力、资源、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依托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若干特色鲜明、辐射和带动性强的产业聚集区。

我国大都市圈产业布局规划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一些大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城市规划与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涌现出很多新的思维和观念,颇具活力。

一、调整空间布局支持城市地位全面提升

以上海为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其已形成了明确的产业目标和与之相配合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1999年版的总体规划中,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围绕这一定位,还提出“城郊并进,增强综合竞争力”,“中心城区主要是完善功能,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主要是加快发展,体现综合经济实力”,“注重郊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建设,强化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相互推动、多中心发展的新格局”,“郊区建设起点高、模式新、规模大的综合性开发区,成为吸引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全方位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上海把建设金融中心的最终目标定位于亚太区域全能型国际金融中心,近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定位在“国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的前期”,因此,总体规划将金融、保险、商业、贸易服务等职能主要布局在中央商务区和四个城市副中心,并重点突出浦东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

2.强调工业发展的作用,从市域整体上安排支柱产业布局。通过空间与用地布局引导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聚集,总体规划为石化、钢铁、汽车、造船、高等教育、出口加工、高科技等支柱、骨干产业的发展安排了明确发展空间,如积极引导工业性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重大项目进入“1+3+9”地区,即浦东新区、闵行、漕河泾开发区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以及9个市级工业区;同时上海十分重视城郊工业一体化,引导乡镇工业逐步向市级、区县级工业区集中发展,为郊区经济发展明确了一批重点小城镇,因此,上海区县工业增长强劲,2002年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4%。

3.积极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空港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开辟大小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区;形成以浦东国际空港为主、虹桥空港为辅的组合型空运枢纽格局;建设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支持两大国际枢纽所需的相关服务与配套设施。

4.重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区位。对国家沿海铁路和沿海高速公路的选线,上海采用了浦东方案,突出了浦东在区域开发中的“龙头地位”,改善了浦东与江浙两省的联系条件;四条轨道交通市域快线与规划的各个重点产业区、新城与城市中心区域直接相连,有力地支持了产业的空间展开。

二、新城区的规划与发展趋势

我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其中大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由于用地广阔、限制因素少、区位优越,大城市边缘的新兴城市化区域得以在短时间内崛起,发展成为大城市对外开放、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行区域,成为大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目标。这种现象在沿海地区十分突出,如广州以大量的规划研究和空间结构、用地布局调整来适应其在基础产业、制造业、空港、航运、商贸业和高等教育、会展业等诸多产业领域的重大结构性调整,利用番禺、花都撤市改区的机遇,大胆而坚定地大踏步南拓,拉开空间框架,在南部的番禺沙湾水道以北构建南翼大组团,开辟综合性广州新城区,吸纳未来大量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新兴产业,建设广州新大学园区和广州新城,形成生活居住、休闲度假、商贸、旅游和新兴产业的综合性中心功能区和外贸加工区;其中南沙新城主要以工业、物流业、科学技术三项职能为基础带动整个地区发展;在东部珠江口滨海地带,高标准规划生态型滨海新城区。其他还有上海的浦东新区,青岛的东部新区、苏州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也都比较成功和令人瞩目,特别是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对北京更具借鉴意义。

经济快速发展及大城市地区交通、区位、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带来大城市边缘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打破了原有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平衡,产生新的城市发展形态,即由大城市原有的同心圆圈层扩展形态走向分散组团和轴向发展形态,最终形成带状城市,实现跨越式空间发展。(作者: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未来经济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

2003-10-20 00:00:00

[摘要]过去发展经济、引导经济布局,不太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较多地讲经济效率,较少地讲生态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理念,也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多一点和为贵,少一点斗争哲学;多一点顺其自然,少一点人定胜天。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再与自然“斗”下去,太危险了。科学发展观是在尽可能不改变或尽可能减少改变自然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发展,从迫使自然与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相适应,转为主动地使人的分布、经济的分布与自然相适应。

(50人论坛·北京)目前已启动“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产业布局或经济布局是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这一问题非常重要,当今世界的发展,一靠科技实力,二靠区域整体竞争力。经济布局不合理,不仅影响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而且影响人的居住和发展,损害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在未来15年更好地引导我国的经济布局,使之更合理,目前还没有成熟意见,更没有形成共识。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以及“五个统筹”、“五个坚持”。

一、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

正确引导经济和产业的布局,首先要把握区域协调的科学内涵。区域协调不是要全国31个省区市的GDP都同样大,更不是全国332个地级市州、2860个县、5万个乡镇之间的GDP都同样多;引导经济布局,不是要使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布满工厂、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按GDP总量衡量,美国、日本经济总量最多的地区与最少的地区之问的差距不比我国小,但没有人认为美国、日本存在区域不协调的问题。缩小地区差距,主要不是缩小GDP的差距,重要的是缩小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的差距,最终是缩小各地区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差距。摆脱贫困,核心是人要脱贫脱困,不是单纯的“地区脱贫”;共同富裕,实质是生活在各个地区的人民要富裕。一个地区的GDP再多、增长速度再快,但如果失业很多,许多人生活在低保水平之下,这种GDP和增长没有意义,是典型的“有增长无发展”。

实现区域协调,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也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促进人口、就业、经济在一定空间协调分布,并与该空间的资源环境状况相适应。

第一,经济与人口在一定空间要协调。经济的布局或空问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密切相关。农业社会,人随着耕地走,耕地是就业岗位,耕地是分散的,人的居住也是分散的。现代社会,人的就业岗位主要不在农业,是工业和服务业,工业和服务业是相对集中的,人口也是相对集中居住的。所以,引导经济向何处布局,实质是引导人口向何处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关注经济布局,更要关注人的居住区问题,使人口分布在适宜人居住的空间,不能把人口引导到高山峻岭、戈壁荒滩上。有矿产资源的地区,往往是不太适宜人居住的地区,也是其他产业发展条件较差的地区。在这类地区,可以开采矿产资源,但不易把人口引导过去,形成人口密集的城市。否则,一旦资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很多困难。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出现了类似问题。我国许多城市布局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今后将有几个亿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如果不正确地引导经济布局,继续引导到灾害频发地区布局经济,人口也会集中,今后的灾害损失更大。我国GDP增加很快,但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的损失也很多。这是人民感受的生活水平提高没有GDP增加快的原因之一。

第二,经济、人口与资源在一定空间要协调。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与水资源相适应。淮河以北,水资源为全国的19.5%,人口占46.5%,GDP占45.2%,耕地占64.8%。经济与人口是协调的,但水与人、水与经济的分布严重失衡。水资源可以跨区域调动,但资源移动不能过度。400个城市缺水,163个严重缺水。如果都调水,全国将密布调水网。既使经济上是可行的,但生态效率差。地下水超采,也会引起各种地质灾害。

第三,经济、人口与环境在一定空间要协调。大城市病的实质是经济和人口的集中程度超出了环境容量。经济集中,人口必然集中,公路、铁路、飞机,以及废气、污水、垃圾也会集中。当自然界难以自行调节时,要么是忍受恶劣的环境、污浊的空气,要么是花大价钱治理。因此,经济和人口的集中在一定空间也要适度,密度合适。目前近1个亿的流动人口,主要流向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因为就业岗位在这里、经济和产业布局在这里。经济发展没有尽头,但空间资源是稀缺的。按现在的占地势头,一些地区几年、十几年后将无地可用,所有的空间都将变成高楼、公路、厂房。这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是科学的发展观。因为没有了绿色空间,人民的生活质量不会高。企业、外资遵循市场原则,哪便宜就在哪生产,不会考虑空间均衡问题,但政府若不考虑,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二、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

过去发展经济、引导经济布局,不太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较多地讲经济效率,较少地讲生态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理念,也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多一点和为贵,少一点斗争哲学;多一点顺其自然,少一点人定胜天。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再与自然“斗”下去,太危险了。科学发展观是在尽可能不改变或尽可能减少改变自然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发展,从迫使自然与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相适应,转为主动地使人的分布、经济的分布与自然相适应。

坚持生态效率的原则,才能在不损害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上引导经济布局。在物质产品短缺时代消除,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消除,以及加入WTO、国内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的情况下,完全用一个行业的国内总供给是否大于总需求来判断重复建设,从而确定鼓励或限制的产业政策等是欠科学的。一个行业单纯看近期需求,单纯看国内需求,难以判断是否属于重复建设。因为一是短期没有需求,长期可能有需求;二是国内没需求,可以出口,变成该产业的“世界工厂”。但是,问题在于国内的资源环境是否能承受。目前许多地区的增长、许多产业的增长,是用政府补贴了的、低廉的,仅仅核算了资源开采成本,没有核算资源和环境成本换取和支撑的。如果一些地区的水价中,包括了开采地下水、超采地下水、跨区域调水的生态环境成本,其产品的竞争力会大打折扣。汽车是很有前途的产业,从未来看、从全国看,要大发展,但放在哪里生产。在开发密度很高的地区布局汽车厂,可能现在是有竞争力的。但工厂过来,就业、人口也会流动过来,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生态环境的矛盾也.会加大。这些负面的社会效应、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损害,企业不负担,本届地方政府也不负担。这些成本是以后的政府、全体人民、我们的子孙承担了。所以,引导经济布局,不仅要遵循经济效率的原则,也要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

三、引导经济布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原则

引导经济布局要因地制宜,通过区域规划,实行差别化的有针对性的区域调控政策。国家的总体规划要强化空间指导与约束功能,把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放在突出位置。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明确各类区域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

对重点开发区域,具备经济发展和人的居住和全面发展条件的地区,要引导经济向这里布局,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尽快改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增长极,吸引人口定居。对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需要进行整合的区域,要加强空间开发的指导与约束,限制大规模、无节制的盲目开发,保留必要的绿色.空间,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一些地区出现过密问题。对生态脆弱、天然林和水资源保护地区,以及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区,要适当限制开发活动,有些地区,不仅要退耕还林,也要“退人还林”;洪水频发地区,不仅要加强工程措施,也要“人退水进”。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要控制高耗水产业的继续发展,控制城市规模盲目扩张,避免地下水超采导致的地质环境恶化。对贫困地区,要从“地区脱贫”的出发点,转向“人口脱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开发式扶贫与异地扶贫结合起来。对大规模开采资源的地区,要充分考虑人口居住和其他产业发展的条件,不可轻易形成新的资源型城市。

实行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要树立促进人口流动的方针。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市场经济下,要素是流动的。要破除按行政区发展经济,按行政区层层分解经济指标,考核政绩的思路和做法。要明确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责,市县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而不应该是仅仅去壮大本辖区的GDP。要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公共服务职责与其财力相适应的原则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区域,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口转移能力,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当地人民逐步享有与其他地区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

实行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要把编制和实施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放在重要位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几个大的经济区的区域规划,这是“十一五”规划的新任务。区域规划不是纯粹的指导性和预测性规划。要划定主要功能区的“红线”,把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地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

总之,宏观调控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指导和引导。宏观调控不仅要关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要关注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也要逐步从对产业总量的调控,转到对其空间布局的调控。

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http:/// 2007-12-25 [字体:大 中 小]

第三十七条 产业发展的总体原则

1.坚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

2.坚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要求。

3.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

4.强调保障就业和提高城市群内农民收入。

5.坚持集中发展和园区化控制原则。

第三十八条 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近期,要营造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加工品牌,建立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三市经济年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两到三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过26%以上,产业一体化初见成效,三市产业分工基本合理,优势产业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大。

规划期末,要成为集约型农业发展区域;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知识经济高地;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交通与电机设备制造、食品与制药、文化等四大产业群和若干主导产业逐步显现;

交通、流通、信息、旅游及科教文化等第三产业兴旺发达,成为我国中西部重要的服务中心。

远景,要把主导产业发展的选择、空间布局的调整和长株潭城市群的长远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十九条 第一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在规划范围内保留适宜的农业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持区内的生态平衡。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速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逐步建立融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具体要求是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重点建设各类农业园区,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多样化生产,特别是发展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根据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各种规模的养殖业;大力发展林业,扩大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四十条 第一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域特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在城市群核心地区发展都市型农业,建立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和现代农业经济示范区,在丘陵山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林果业,建立若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第四十一条 第二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传统工业得到全面有效的改造,规划期末工业装备要全面达到和赶上本世纪初叶世界先进水平,相当部分要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交通与电机设备制造、食品与制药、文化等四大产业群和若干主导产业全面形成,拥有大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第四十二条 第二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

1.电子信息产业

主要是基础元器件、计算机终端、嵌入式数字产品、计算机软件、教育电子产品、移动通信产品、金融电子产品及新型传感器等产品。

2.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

主要是锌、铅、锑、稀土、钨、钼和硬质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及黑色冶金中高档次板带材、无缝管、硬线、高速线材和棒材、锰系列深加工和特种合金产品。

3.工程机械加工业

主要是数控磨床、铣床和线切割机床为主体的高档数控机床产业,以及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输送设备、道路工程机械、桩工机械等现代工程机械产业和空调产业等。在汽车工业方面,要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其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4.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和机电产业

一是加快发展以电力机车、城市轻轨车、公路运输客车、越野车、摩托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开发高速重型集装箱牵引车。二是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三是大型潜水泵、大型挖泥船泵、城市垃圾焚烧、城市路面清扫等环保设备。四是机电一体化通用装备等。

第四十三条 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领域

依托城市群的交通、区位优势,战略地位以及文化特色,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为原则,通过对城市群内各类大型跨区域服务设施的整合发展,构建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全面协调发展的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

1.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及布局

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稳固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物流业和教育产业。在坚持工业作为三市经济发展支撑点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尤其是生产服务业的比重。

率先发展的长沙文化产业要进一步整合株洲、湘潭的文化资源,打破行政分割和地区分割,做大做强,为三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新的亮点。

加快发展物流业,大力建设物流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发展与铁路、航空、内陆口岸相关联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强化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包括物流硬件与物流软件的建设,迅速提高物流代理经营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各类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明确三市政府在促进物流发展中的分工,制定物流业具体的发展规划,从政策法规方面为现代物流业的加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改造城市与企业物流系统,建设城市物流中心,建设企业或社会化配送中心。

表7 长株潭三市新兴服务业发展布局重点

信息服务业

金融保险

文化产业

物流产业

教育产业

主要城市

长沙 长沙

长沙

株洲

长沙

次要城市

株洲

株洲

湘潭

长沙

湘潭

辅助城市

湘潭

湘潭

株洲

湘潭

株洲

2.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目标

长株潭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要坚持大旅游、大网络、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施精品战略,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合理组合,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重视培养旅游人才,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游、住、食、购、娱旅游六要素协调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服务业的支柱和新兴经济增长点。

3.文化与旅游的一体化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文化娱乐、体育建设、报刊出版、影视、会展等文化产业同时,长株潭地区旅游业需要融合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人文特色来进行自身产业建设。在旅游资源开发时,积极导入文化因素,注重在餐饮、住宿、游览、商品、表演等方面促进旅游与文化的一体化。

第四十四条 区域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规划强化一个旅游龙头、建设两个旅游集散地,打响三张旅游王牌,发展12大特色区域和开发多条精品线路,形成“一个旅游龙头,两个旅游集散地,三张旅游王牌,一江连接三市”的总体格局。

一个龙头即为以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作为长株潭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其历史文化内涵和其“山、水、洲、城”的奇特灵气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利用省会城市的重要窗口作用,广为宣传长株潭区域旅游产品,成为带动长株潭区域旅游发展的龙头。

两个旅游集散地即要把湘潭和株洲建设成为长株潭区域两大重要的旅游客源集散地。

三张王牌是指:“山水名城、人文长沙”、“炎帝文明、圣地株洲”和“伟人故里、红色湘潭”。

第四十五条 区域旅游精品线路组织

1.长沙楚湘文化游

金鹰文化城—马王堆—简牍博物馆—天心阁—清水塘旅游文化步行街—第一师范—贾谊故居—岳麓书院—岳麓山—雷锋纪念馆—铜官窑。

2.湘江风光游

长沙市湘江风光带—橘子洲—昭山(水路)—杨梅州—湘潭—株洲(空灵岸)。

3.烟花之游

长沙—浏阳—醴陵。

4.伟人故里游

湘潭—白石—乌石—隐山—韶山—花明楼—长沙。

5.名人故里游

长沙—曾国藩墓—韶山—花明楼—灰汤。

6.红色农耕游

长沙—株洲—醴陵—攸县—茶陵—炎陵。

7.寻根祭祖游

长沙—炎帝陵—舜帝陵。

8.现代工业游

株洲电力机车厂—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合金厂和醴陵陶瓷工业游。

第四十六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总体目标

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创造有利于城市群各类产业发展的物质环境、政策环境和空间环境平台。实现生产要素跨城市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空间的集约化程度和综合效益,统筹规划培养多层次的专业性园区,使其成为城市群发展产业、引进外资、研发创新的主要空间。要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带,实现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相互契合的联动效应。

第四十七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总体原则

1.产业园区的区域布局方针要在核心区区域“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空间布局基础上,服从城市群功能组团的“三核极化”原则,由综合型园区向专业型园区转变,由均衡型的产业发展向高关联度的产业发展转变,由独立式发展向整体型发展方向转变,在政策扶持导向上由普惠型的政策覆盖向对个案式政策转变,在创新体系上强调整体优化、资源共享。

2.产业园区的建设应与城市群主导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外资投资的重点领域、各类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地方资源禀赋特点等紧密联系,既要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又要加强区域的集群联系,争取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产业园区群体。

3.产业园区的发展应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柔性专业化特点,加快建设专业化园区。

4.国家级产业园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知名度高的专业高新技术园区。

5.省市级产业园区要发展为城市群优势产业配套的产业,延伸产业链。

第四十八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分工布局要求

三市产业布局分工方向主要是:长沙作为长株潭最具潜力的产业增长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特别是要发展壮大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旅游业,着重构筑现代科教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及信息中心。

株洲作为有基础优势的工业中心,要依托自身的交通中心地位,增创工业新优势,重点改造提升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业、化工业、食品加工业、陶瓷业、建材业,并且培育发展新材料、医药保健制品、电子信息业、先进制造技术和环保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产业。

湘潭要加速黑色冶金、精细化工、机电、机械制造、建材、纺织及原料等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努力培育光机电一体化、新兴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力争建成新型的制造工业中心和新兴的科教基地。

第四十九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园区规划和产业带规划

1.园区规划原则

园区规划布局以集中布局和中心城市依托为导向,主要集中在城市群核心地区,除了国家审批和个别省级工业园区外,核心地区以外的二、三产业园区原则上撤消,引导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产业功能的集聚。

2.园区规划

(1)一产园区规划

湘江西岸规划有长沙黄金农业产业园、长沙岳麓区农业产业园、长沙滨江西岸农业产业园、湘潭西岸农业产业园。

湘江东岸规划有长沙县农业产业园、长沙开福区农业产业园、隆平高科技园、黄兴镇农业产业园、长沙城南农业产业园、长沙天心区农业产业园、长沙滨江东岸农业产业园。

(2)二产园区规划

湘江西岸规划有长沙市高塘岭外迁工业基地、长沙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园(一区四园)、湘潭鹤岭重工业改造基地、湘潭先锋农副产品生态工业园区、九华镇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易俗河经济开发区天易生态工业园区、株洲栗雨高科技工业园、株洲天台高科技工业园;

湘江东岸规划有长沙捞霞大运量机械加工基地、长沙星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天心区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基地、长沙雨花区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基地、湖南省环保工业园、湘潭竹埠港新材料工业基地、湘潭下摄司产业升级改造基地、湘潭双马机电工业园区、株洲清水塘综合工业区、株洲田心高科技工业园、株洲董家塅高科技工业园、株洲宋家桥综合工业区、株洲黄家岭中小企业工业区、株洲金山环保工业区、株洲月塘综合工业区、株洲建宁中小企业工业区、株洲董家塅综合工业区。

(3)三产园区规划

湘江西岸规划有长沙星城旅游休闲产业基地、长沙河西文化产业园、长沙含埔教育科技产业基地、湘潭大学城高科技园。

湘江东岸规划有长沙芙蓉区文化产业园区、长沙雨花区文化产业园区、长沙天心区文化产业园区、株洲喻家坪物流园、株洲大丰物流园、株洲杉木塘市场园区。

3.产业带的空间规划

根据城市群产业发展目标与城镇空间组织构建的要求,在各产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湘江东部制造业产业带、西部丘陵山区零次产业带。

具体就是以现有产业空间分布为基础,沿湘江西岸形成以长沙高新区、岳麓山大学城、湘潭大学科技园、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区、株洲高新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绿色产业集聚 篇3

产业集聚区是河南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尤其是在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实现河南富民强省目标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2D09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河南省产业集聚区,确定了180个集聚区进行规范发展,6年来,河南的产业集聚区在推进河南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河南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总体上看,河南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良好,但一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配套能力薄弱、产业层次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表现较为突出,河南产业集聚区进一步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

一、绿色发展是产业集聚区的本质要求

(一)产业集聚区的集中布局可以提高资源、设施的利用率

首先,通过产业集聚区可以集约利用资源,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通过相关产业的集中布局,可以大量节约土地占用。同时,相关产业或关联产业的集中布局,也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物流、仓储等成本,大大提升单位资源的产出与投入比例,降低每万元生产总值的能源资源消耗量,从资源投入的角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其次,通过产业集聚区可以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率。产业集聚区是企业空间集中的载体,其主要特征是企业集中分布。通过众多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集聚在某一区域内的组织形式,使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发展,可以提高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从而有利于企业获得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二)产业集聚区对人口的集聚作用可以节约土地,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基础制度,是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但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需要对土地进行统一安排。人多地少是河南发展的瓶颈,同时由于农村的人口分散居住,使得土地科学规划难度较大。产业集聚区以产业为基础、以就业为根本,是人口得以空间集中的载体。通过产业集聚区带动产业关联发展、壮大产业规模,从而带来非农就业岗位增加,进一步带动就业人口的空间集聚。因此,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可以促进大量农村人口的空间集聚并转变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产城融合。这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农村土地,还能提高农村土地的科学规划和集约利用。

(三)产业集聚区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升级

产业集聚区除了可以通过企业集中布局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规划,使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关联发展,形成集聚优势。集聚优势的好处,一是使企业在经营上可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用;二是可以提高同产业或相关产业中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以通过分工获得创新的可能;三是通过集聚优势,加强企业间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有利于通过创新等方式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四)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

产业集聚区发展带来的企业集中和人口集中,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生产与生活服务,因此,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支撑。工业发展、人口数量增加与空间集中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客观经济条件。工业发展、人口集中与第三产业发展之间必须实现良性互动才能加快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而这三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前提是通过三者在产业集聚区这一空间范围内相对集中才能实现,因此产业集聚区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根据工业化水平的衡量标准,从工业化中期到后工业化时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因此壮大第三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河南产业集聚区优化升级的对策思考

(一)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兼顾的发展理念

坚持做到集聚区建设与生态建设两手抓。一方面,大力推进集聚区的经济发展,促进集聚区提质增效;另一方面,从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保护好集聚区的生态环境,促进集聚区生态优化发展。在促进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的过程中,必须以加强生态保护为前提,尽力提高能源、土地、材料等的利用率,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同时,力求形成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

(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高效、循环利用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产业集聚区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河南在集聚区建设中,应当着重培育新型业态和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区绿色升级。可以适当选择一批产业集聚区作为试点,实现园区物质闭路循环、废弃物近零排放,示范带动全省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循环化发展。要确保环保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这需要通过顶层设计,以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指导思想来规划集聚区建设,同时在产业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从而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通过政策引导和经济、制度杠杆,鼓励和引导企业采用新原料、运用新工艺,推行清洁和生态化生产,推广循环经济,力求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排放、低碳发展模式,推进形成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产业升级新格局。

(三)优化全省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五规合一”,推进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精准衔接,更好地体现产城互动、绿色发展,进一步完善提升功能,增强承载集聚能力。以河南省总体空间规划为基础,按照全省总体空间发展战略要求,依据当前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实际,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上,综合考虑省、市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影响因素,对全省产业集聚区进行科学规划,优化布局。以促进全省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为目标,科学选择主导产业;以抢占区域经济竞争制高点和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导向为标准,加强产业发展及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区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以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为前提发展产业集群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当前产业发展的新动态、新动向。因此,当前的产业竞争,更多表现为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的竞争。只有通过培育产业链条健全、专业协作机制完善、竞争力强劲的产业集群,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要根据现有产业集聚区的实际,注重和周边地区的协同和产业衔接,在一定物流半径空间内,形成配套的产业体系,以产业集群的发展获得更好的资源环境效益。

河南的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做到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以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为基本原则,确定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加紧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兴业态的培育。同时注重推进产业链对接延伸,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将河南的优势资源向终端产品对接延伸,终端产品向资源加工方向对接延伸,这样才能真正将河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提高河南的产业层次。

绿色产业集聚 篇4

关键词:物流产业集群,集聚度,区位商系数

1 物流产业与物流产业集聚

从狭义上说, 物流产业应该定义为专业化地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的集合, 它是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包装业、流通加工业、物流信息业、配送业等行业的融合, 其边界在于专业化的物流服务, 即第三方物流。但在现阶段还不能完全替代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物流产业, 因为物流服务的绝大部分仍由生产商、销售商自己完成, 或由交通运输、仓储部门提供。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它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和模糊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内涵不断充实, 外延不断扩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动态的, 而非静止的。物流产业属于第三产业, 当然也不例外。物流业的范畴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可以预计, 现有的运输业、仓储业以及各相关的物流中介业都将归入物流产业的旗下。

物流的本质是服务业, 服务的对象涉及生产和消费诸多领域。服务业集群由于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 (即不可分割性) , 决定了服务产业与消费者的高接触, 它的产生与发展是需求导向的, 地点选择上优先考虑消费者的地理分布, 需求集中是集群产生的重要诱因。对于制造业来说, 消费相对于生产有滞后性, 制造地可以远离消费地, 所以制造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原因是降低生产成本, 是生产导向的。

物流产业是介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中间的联结点, 它的需求导向不完全相同于服务业, 即物流产业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是不完备的。集群内部, 制造业主体间是基于产业内部分工的投入产出关系, 物流业主体间是物流资源的协作关系, 共同结合起来一起创造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由于物流各种业态的分工互补性和产业区域市场的相对独立性, 从集群的角度来研究物流产业, 可以将物流产业集群定义为依托于“物”的流动过程所展开的, 以流通过程整体优化为目的, 把分散在多个领域的物流资源加以整合, 为其他产业提供物流服务以创造特定价值的物流企业和物流活动的集合。

2 辽宁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 中国物流总额迅速增长, 2006年全国物流业增加值为14120亿元, 增长率高达15.1%, 占全年GDP总额6.7%, 占第三产业产值17.1%, 保持了相当快的增长速度。以开发区、保税区、港口、机场以及传统物资储运企业为轴心, 已经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物流中心与物流园区等物流产业集群。作为环渤海物流集聚区的重要一环, 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 南临渤海, 东接朝鲜半岛, 连接东北与华北地区, 是全国物流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2005年辽宁省物流及相关产业产值1585亿元, 占省生产总值的19.8%, 是东北地区的物流枢纽, 第三方物流业物达到全社会物流业务总量的25%以上。

辽宁省城市化水平很高, 为发展多城市联动的区域物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 大连作为全国九个保税物流园区之一和北方最大的外贸口岸, 与素有“东北物资集散地”之称的沈阳遥相呼应, 以“两点一线带一片”的方式拉动了全省物流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物流设施上来看, 辽宁省各种运输方式齐全, 铁路、公路运输十分发达, 兼以航空、港口、大型物流园区和综合性物流中心, 物流集聚程度很高, 对其他产业的渗透性很强, 决定了物流产业对辽宁乃至东三省的经济的主导作用。

物流产业集中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重要指标, 它直观地反映了该地区是否形成了物流产业集群, 以及集群的发展程度。根据产业集群的特点, 产业集中度主要分为两种测量方法:一是绝对集聚度, 二是相对集聚度。绝对集聚度即集中率, 通常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 (营业额、资产额、职工人数等) 占整个产业的份额。相对集聚度则包括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熵 (E) 指数等。

3 物流产业集聚度测量

根据辽宁省物流产业出口导向的特点及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选取区位商系数作为衡量指标, 通过比较区域物流产业与外部区域的物流数量关系, 来反映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水平。

3.1 集聚度衡量依据: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

LQi= (hi/h) / (Hi/H) , LQi为物流区域集聚系数, hi为i地区的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 h为i地区所有产业从业人员数, Hi为全国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 H为全国所有产业从业人员数。

2006年底全国城镇就业总人数为11713.2万, 城镇物流产业就业人数为612.7万;辽宁省城镇就业总人数为498万, 城镇物流产业就业人数为33.8万。

由此可得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度LQL= (hi/h) / (Hi/H) =1.2975

3.2 集聚度衡量依据:物流产业产值

区位商系数LQi= (ei/e) / (Ei/E) , 其中LQi为物流区域产值集聚系数, ei为i地区的物流产值, e为i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 Ei为全国的物流产值, E为全国国内生产总值。

根据区位商系数公式, 设定参数如下: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比较对象的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度:LQN= (e1/e2) / (E1/E2)

以第三产业产值为比较对象的辽宁省物流产业集聚度:LQT= (e1/e3) / (E1/E3)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比较对象的辽宁省第二产业集聚度:LQS= (e4/e2) / (E4/E2)

计算结果见表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辽宁统计年鉴2006, 中国物流年鉴2007,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4 数据分析与总结

在大多数集群研究里, 区位商系数LQ大于1, 表明该地区物流产业规模较大, LQ大于1.12则表示高水平的专业化。

在以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数为依据的测算中, 可以看出集聚度高达1.2975, 说明辽宁省从事物流行业的人数远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 但与全国相似的是, 物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 从事低端服务的物流人员数量庞大, 缺乏融合基础知识、物流技能、业务资质于一身的中高端专业型人才。目前, 我国各种物流专业教育规模在6.5万人左右, 培育高层次、跨学科、复合型物流人才, 在各种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各种相关大、中专院校开展物流技术职业教育, 培养急需的物流应用层面和操作人才是发展物流业的重中之重。

LQN和LQT近四年的发展趋势可看出, 辽宁省物流产业产值相对于全国物流产值和省内第二产业产值来说, 是相对高密集的。省内物流产值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 说明辽宁省的物流产业已经出现了很高程度的集聚现象, 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区域化的物流产业集群。而在服务业内部, 物流产业所占比重也明显高于辽宁省服务业总体水平。2007年是辽宁省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一年, 两个数值相比2006年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 辽宁省拥有1100多家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及厂商, 商业物流业快速发展, 全年物流总量达到9.62亿吨, 总额为12000亿元, 同比增长25%左右。一批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相继落户辽宁, 直接推动了全省物流业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工业在辽宁省是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基于第二产业在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强劲的工业实力, 选择第二产业与物流业进行相关分析, 得到的数据结论可比性很高。物流产业集群在初期首先是顾客在区域内的相对集中, 厂商进入, 集聚产生, 此阶段的主导发展因素是集群之外的外生变量, 如消费者的自然居住分布;然后, 集群产生对消费者产生吸引效应, 并吸引外部企业进入, 同时导致内部企业竞争的加剧。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服务范围重叠, 容易产生趋同效应, 资源的紧缺会导致竞争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物流设施建设饱和, 再生能力差, 业务量达到最高点而无法进一步发展, 行业开始进入调整期、变革期、再发展期、衰落期;在这期间, 集群的发展动力逐渐由外生变量变为内生变量, 如创新能力、合作方式、应变机制及文化等, 决定了服务集群的生命周期。2007年物流业区位商系数高于第二产业, 表明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阶段, 未来几年内应会保持继续集聚的态势。

参考文献

[1]秦薇薇.物流产业集中度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库.

[2]夏建忠.物流企业集群形成机理初探[J].China storage&trans-port magazine, 2007, (7) .

[3]傅淞.中国物流发展的集群战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2006, (9) .

[4]王瑛.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以上海市外高桥物流园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5]王成亮, 张晓燕.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形成机理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07, (4) .

产业集聚区制度 篇5

1、医务室工作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各级医疗卫生法规,严格贯彻落实各项医疗操作规程。加强医师的业务操作水平的提高,防止和杜绝发生医疗差错事故。值班人员的工作调换应有统一的安排,做到人人坚守岗位。

2、对疑难病人不能确诊以及危重病人,应及时负责联系转送到市、县级医院作近一步治疗。

3、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接待病人要热心,健康检查要细心,诊治病人要精心。要处处方便病人。简明扼要认真准确记录病人病历,病历资料要妥善保管。按处方制度认真书写处方。特殊病情作好交接班工作。

4、工作人员态度应和蔼,耐心解答问题,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用药。保管和维护好医疗设备,保持正常使用状态,力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

5、在配药或打针时,思想高度集中,仔细对照药名和剂量,明确交待服法、用法,防止差错,杜绝事故。

6、保持医务室清洁整齐,不断改善候诊环境。医务人员上班要穿戴工作服帽,着装整洁,操作时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传染。

7、按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严格执行传染病的报告、监测、预防。消毒隔离制度。认真做好登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传染病在产业集聚区传播、蔓延和爆发流行。8.认真做好产业集聚区工人的健康体检工作。特别是工人的定期体检工作。认真检查,仔细填写检查结果,协助建立工人健康资料。9.严格执行按卫生主管部门和物价局文件要求制定的各项诊疗收费标准和药品零售价格。将常用诊疗收费价和常用药品价公开,明码实价,不乱收费。

10.加强各种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1.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

驻产业集聚区医务室

集聚 文化创意产业之路 篇6

集聚区建设应设定新目标。首先应当重新确立“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目标。从建设世界城市的定位出发,北京的目标应是建设一批国家级的示范园区,同时打造中国文化出口基地。集聚区的建设还应凸显特色,并达到如下一些具体要求:第一,体现产业链形态的产业集聚;第二,发挥孵化造血功能;第三,带动本地其它产业如建筑设计和文化产业金融等领域的发展;第四,利用北京市的优势资源,打造中国文化内容产业的集聚和出口基地,发挥知识产权的价值增值;第五,以合理的发展模式作为指导性标准,促进已有基地的改造与提升。

集聚区打造应讲求新方法。其一,优先打造龙头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建设基地,加强产业集聚,并促进相关产业资源整合。其二,延长产业链。例如,对于生产传统民族精品工艺的龙头企业,除了产品生产之外,还需要引进拍卖公司、艺术家经纪公司、培训公司和提供网络交易公司,从而持续延长产业链。其三,促进龙头企业参与孵化新企业、新项目。应当鼓励基地的运营企业成立专门的投资公司,主导或者合作引导孵化相关产业链领域的新企业,推动创业精神的提升,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集聚区培育应注入新动力。提升与发展产业集聚区的新动力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入前沿性的产业并做强做大,例如注重与3D技术结合,发展数字艺术体验产业。第二,结合本地具有支柱性地位的各个门类资源,尤其是金融业和会展、培训等服务业的资源,如打造艺术品金融服务等。第三,为支柱产业打造配套产业,如为传媒产业打造配套综合服务。第四,通过反向拓展提升品牌和附加价值,如为珠宝提供设计服务,为玩具提供品牌定制,为城市打造影视节目等。第五,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及其双驱动效应,持续做大信息娱乐产业。

集聚区发展应满怀新期待。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的各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应当普遍成为国内其它城市的示范。由此,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提升人力资源的价值,着重打造高工资高附加值的产业园。其二,以文化创意的方法形成全国市场,注重创意成果和服务业的结合,特别是和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的结合,形成新的市场辐射力。其三,建设一个中国文化产业出口基地,形成中国文化产业出口平台性园区。其四,重新思考各个产业集聚区的定位,改造产业集聚区,细化商业模式,实现规模效益。

绿色产业集聚 篇7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入, 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 谋求竞争优势, 企业需要在更大范围乃至全球范围内考虑其生产的优化。这种微观层面的企业行为, 在宏观层面体现的是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及日益明显的全球化分工;在中观层面体现为, 大量同类或相关的企业围绕资源等生产要素在某些地区集中, 即产业集聚。所谓产业集聚 (Industrial Clusters, 亦称为产业集群) , 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 (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 , 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中集聚, 并形成了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1]。

产业集聚有利于形成外部规模优势, 帮助企业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有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 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专业性外部服务业、配套设施的发展, 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 产业集聚也一直为理论界及业界所关注。近年来, 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推动产业集聚。然而, 从实际效果看, 有相当多的政府推动的产业集聚效果并不明显, 甚至是失败的。

产业集聚的分类是产业集聚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 已取得不少成果。依据形成产业集聚的企业间的关系及依赖的力量等的不同, 马库森 (Markusen, 1996) 将产业集聚分为四种类型, 即①马歇尔式产业区, 区内集中了大量相关的小型企业;②轮轴式产业区, 其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几种工业的一个或多个主要企业;③卫星平台式产业区, 主要由跨国公司的分支工厂组成;④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区域内关键的承租者可能是军事基地、国防工厂、武器研究室、大学、监狱或集中的政府办公室[2]。在马库森分类基础上, Peter Knorringa 和Joerg Meyer Stamer (1998) 、仇保兴 (1999) 进一步结合实际, 继续从空间结构角度提出了产业集聚的三种分类, 即马歇尔式、轮轴式、卫星平台式产业集聚[3,4]。

通过对产业集聚形成的内外部原因进行分析, 陈雪梅 (2001) 等人认为, 产业集聚形成的方式有五种, 即①由区域的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历史文化原因等形成的产业集聚;②由大企业改造、分拆形成的产业集聚;③由协会等中介服务机构为组织主体形成的产业集聚;④由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协同作用形成的产业集聚;⑤由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形成的产业集聚[5]。任懿奇、周毅彪 (2005) 等人在此分类基础上引入“市场带动型产业集聚”[6]。王缉慈 (2001) 根据产业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成本情况等的不同, 提出了创新型集聚和低成本型集聚[7]。根据我国产业集聚形成的特点和主导因素, 李凯、李世杰提出政府主导型集聚和市场主导型集聚[8]。

上述关于产业集聚的分类成果, 是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由于这些已有的分类更多强调的是产业集聚中企业之间的功能关系、依赖力量、形成因素等, 较少直接从产业集聚形成的根本因素, 即微观企业的绩效的提高角度去考虑。因此, 探讨产业集聚新的新的分类方法, 并结合江苏的具体实际进行分析, 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2 基于产业集聚形成的最根本因素进行分类

企业绩效的提高体现在收入增加、成本降低等方面。借鉴已有产业集聚的分类成果, 结合2007年完成的对江苏43个特色产业基地的调研结果, 并考虑分类的简约性及实用性, 我们分析得到了产业集聚形成的五种主要形成条件。按照这个五个主要条件, 我们得到如下的五种有效产业集聚类型。

(1) 基于产业发展必须的特定基本条件或基础设施而形成的产业集聚

特定基本条件或基础设施是指研发、生产、销售某产品所必须的自然环境和条件, 主要指集聚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环境。经济发展总是在一定适宜的生态环境中实现的, 那些对温度湿度要求比较高的产业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具有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美丽的湖泊等优美环境的地区, 从而形成产业集聚。同时, 基础设施在产业集聚中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便于企业在第一时间把产品运输到市场上进行销售, 实现企业利润;信息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便于企业与供应商、同行企业、销售商等进行信息联系。而产业集聚中的原有企业可以为后加入的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投入品和消费品。由于这些关联效应, 原来已有的生产在空间上的集中得到巩固和扩大, 集聚优势得到强化。

(2) 基于基础性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

基础性资源主要指矿产等生产区域性产品所必须的自然原料资源, 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的资源。企业为了获取丰富的原料, 考虑到运输成本, 趋向于在资源充足的地区“落脚”, 成为某个产业的先驱企业。若这个先驱企业顺利发展并产生良好的外溢效应, 就会有一批企业逐渐集聚到这个企业的周围, 最终形成产业集聚。尽管某些特别稀缺的自然资源仍然在生产力发展中保持重要地位, 但从整体现实看, 仅靠自然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取得竞争优势的想法是有局限的, 经济学界一直流行的“自然资源的诅咒①”理论告诉我们, 要想形成产业集聚的竞争优势还必须赋予其技术含量。且随着自然资源大幅度减少, 利用科技进步对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比重增加, 以有形物质资源消耗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正在逐步衰退, 而以无形资源即高科技含量为基础的信息知识产业正在崛起。于是, 在基础性资源富集的地方产生了这样一种产业集聚, 该集聚内部的企业主要对资源进行粗加工或深度开发来生产经营产品。

(3) 基于产业链而形成的产业集聚

产业链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基础上, 产业部门之间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空间布局关系形成具有价值属性和结构属性的关联式链条。产业链中存着比较稳定的供货和采购的上下游关系及信息传递交换。基于产业链而形成的产业集聚依赖产品生产的专业分工, 包括围绕龙头企业的集聚和依赖产业市场的集聚。

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 需要优化产品的生产, 专注主业, 研发关键技术, 分离或外包不具有优势的生产环节。这种专业分工形成了企业间合作, 既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又促进了众多实力不等、生产某产品及相关产品企业的空间集中, 从而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 单个企业想完全依赖自身积累的知识应用到产品或者工艺中去越来越难, 对企业外部知识资源的依赖性增强。

这种类型的产业集聚有以下两种具体形式:①基于专业分工而形成的产业合作链, 如图1所示。②相关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主要以一家或几家企业作为核心, 其它企业围绕在它周围为之服务, 如图2所示。

从产业集聚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转变过程看, 产业集聚直接表现形式是产业集聚内部的分工网络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复杂。分工深化通过组织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与发展。从动态的角度分析, 产业集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分工演进, 从而提高交易效率, 由此表现出高度一致的专业分工和产业集聚。这种专业分工形式的产业集聚, 可以提高所有企业的竞争力, 增强地区竞争力, 进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4) 基于技术创新创业溢出而形成的产业集聚

技术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方式。技术特有的溢出功能使得其具有连锁效应、模仿交流效应、竞争效应。技术粗分为显性技术和隐性技术两类。显性技术是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等方式传播和学习的。隐性技术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技术, 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 往往不易传播和学习, 往往需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连续地、重复地接触与联系才能传递。可见, 隐性技术溢出在空间范围上是受限的, 另外, 技术传播的滞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技术溢出是有区域限制的, 即具有地域性。地理区域内长期形成的稳定、可靠的互惠社会网络有利于人员间相互交流, 加速了技术溢出和扩散, 从而形成了产业集聚并促进了创新。

(5) 基于规模经济而形成的产业集聚

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 在市场上评判产品差异的参照物往往是其他企业同类的产品。企业既要根据消费者偏好来确定自己产品的特点, 又要根据其他企业的产品比较其差异, 特别是通过集聚产生非正式的信息流动, 从而最有效率地得到消费者信息及同行产品的差别竞争力信息。对生产者而言, 产品的品种越多, 生产规模就不可能大, 单位成本就会增加, 因此需要寻找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途径:企业在一起进行规模生产。规模生产的结果是形成区域品牌。另外, 集聚可以使广告或其他形式的促销活动在有限的空间内传递到更多的潜在顾客中去, 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辐射功能, 这也是集聚的动机。

这种类型的产业集聚主要是从市场的品牌效应出发, 企业产品只有形成良好的品牌被而市场接受才能实现销售, 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才能连续不断地循环下去。

3 江苏特色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3.1 江苏特色产业集聚的基本情况

截止到2006年底, 江苏已经形成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43个。

这43个特色产业集聚涉及新材料及其产品、生物医药、化工、汽车关键零部件、光电缆、传感器、电子电器自动化、模具、机械设备等。它们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是, 新材料产业主要分布在南通、无锡和常州地区;化工产业主要分布在镇江沿江绿色化学工业园区;特种冶金产业主要布局在南京、张家港、江阴、靖江地区;汽车产业的汽车零部件发展以南京、苏州、无锡和扬州为主;精细化工产业主要布局在沿江下游地区, 以张家港、泰兴、太仓为主;电子通讯和精密机械等高科技产业主要分布在昆山、苏州、无锡等地。

这43个不同特色产业基地所属的集聚类型包括产业发展必须的基本的特定条件/设施、产业链、基础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创业溢出等, 各产业基地对应的集聚类型在本文省略。

3.2 江苏特色产业基地的具体类型分析

本节选择江苏特色产业基地的典型集聚进行分析。

张家港精细化工产业集聚是典型的基于产业发展必须的特定基本条件或基础设施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张家港市因港得名, 位于中国“黄金水道”——长江下游南岸, 处于沿江及沿海两大经济带的交汇处, 四周环列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该地区水陆交通便捷, 运输能力强, 并可达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大中城市。由于它是国内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唯一的区港合一保税区、唯一的以化工物流为主的保税区, 张家港因此形成了综合优势, 进一步发挥了化工产业基础优势, 以“培育地方优势和特色产业、提升区域经济实力”为目标, 积极整合地方优势资源。国家火炬计划张家港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成为张家港市高新技术成果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示范区。

东海硅材料产业基地属于基于基础性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南北过渡的气候条件和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 赋予了连云港丰富的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 有磷矿石、蛇纹石、花岗岩、水晶等40多种非金属矿产资源, 硅资源矿产分布面积达1500平方公里, 总储量约6亿吨左右, 其中水晶质量居全国之首, 收购量占中国的一半以上, 该基地是世界著名的天然水晶交易中心。由于水晶有限, 通过深度开发, 利用当地的脉石英代替水晶, 使原来需要用每吨上千元的水晶改为现在每吨只需几百元的脉石英, 从而使所有企业都获益。进行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员的参与, 人力资源是影响江苏苏锡常地区产业集聚地的关键因素。苏锡常是中国现代制造业起步最早的一个地区, 商人地位提高、市民文化发达、人民行为方式追求新奇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特色, 人们对新生事物有种“天然的”崇尚态度, 对从西方引入的新鲜事物采取认真学习乃至模仿的态度。这样一种历史文化培育了当地劳动力的从商动机, 为企业最初的发展带来了脑力劳动者和具有基本技能的体力劳动者。

扬州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属于产业链形成的产业集聚。至2006年末, 扬州已形成了特种车、轿车、农用车、柴油机、活塞环、散热器和蓄电池等为主体的汽车及零部件产品产业群,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15家。上汽、江淮、中集、金宇、跃进等国内重点整车制造企业到该市建立生产基地, 零部件与整车配套率比较高。而昆山模具产业集聚是基于产业市场的典型。加入WTO后, 国际上IT产业转移, 大量企业登陆中国大陆, 它们所用的工具模具需求急速上升, 苏杭沪地区的机械、电子、通讯、仪器、仪表、家电等产品的发展推动了对模具的需求, 拥有很大的市场。鉴于昆山东接上海, 西邻苏州新兴工业城市, 江苏省模协建议, 在昆山高新科技工业园内建立江苏模具工业实验区。

基于技术创新创业溢出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在江苏的比重比较大, 如镇江光电子与通信元器件产业基地、靖江威特电机及控制产业基地、泰兴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基地、武进特种材料产业基地等。通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引导企业自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强化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同时以骨干企业为龙头, 构建技术链, 完善产业链, 发展协作关系紧密的配套企业, 壮大产业集聚, 提高产业规模竞争力。

兴化戴南镇的不锈钢产业集聚是典型的基于规模经济而形成的产业集聚。戴南镇的不锈钢产业集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 迅猛发展于90年代, 目前全镇从事不锈钢生产和加工企业达700多家, 从业人员1.5万人, 2002年全镇不锈钢制品的年产量达20万吨。全镇有4000多人在全国130多个大中城市设点销售戴南不锈钢制品, 形成了从不锈钢原料采购、冶炼、轧制到最终产品直销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兴化市以戴南、张郭等乡镇为重点, 拉长以特种合金为中心的产业链, 做大产业规模。兴化正在打造“中国·戴南”区域性不锈钢产业国际品牌, 努力把兴化市以戴南镇为核心的周边“三市七镇”, 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不锈钢制品的生产出口基地和全国大型的不锈钢贸易中心, 力争形成跨行政区划的“千亿级”特大不锈钢产业集聚。

4 推进江苏产业集聚的建议

在推进江苏产业集聚的过程中, 我们认为政府需要针对不同的主导条件进行引导, 加强相关的工作。

第一, 对于基于特定基本条件或基础设施形成的产业集聚, 政府应在做好环保工作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引导对集聚发展有益的公共机构的投资, 鼓励公共机构对产业进行深入研究, 推动地方的信息传播与交流。

第二, 由于在现阶段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基于产业链和技术创新创业溢出这两类产业集聚在江苏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需要产业集聚实现内部产品多样化, 并通过专业分工或转包、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等形式, 使信息、技术等在集聚内迅速有效转移和扩散, 从而适应多变的市场。因此, 政府在扶植这类的产业集聚时, 将优惠政策由地区倾斜逐渐转向对集聚的技术倾斜和分工倾斜, 着重抓好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设和专业深化分工这两个关键因素。只有做好技术创新的引导工作、加强专业分工, 产业集聚才能实现更深、更广泛的发展。

第三, 对于基于规模经济发展的产业集聚应该进行恰当的区域定位, 采取合适的推广战略和成功的营销手段。在进行战略推广和区域营销时, 可以将各镇的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开发、对外招商, 并积极创造条件将某些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 使招商引资有很好的载体, 还要通过各大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塑造区域品牌形象, 以获取外部规模性优势。

产业集聚促进西部开发 篇8

对于这次会议举办的意义,吕政所长谈道:以前在人民大会堂参加过不少会议及论坛,但是多为东部等发达地区举办的,像这种专门针对西部发展的论坛在印象中还是第一次。会议表彰如此多的优秀企业及企业家、优秀城市等等很有意义,办得不错,这对西部大开发五周年的成绩是一个检阅,一次巡礼。

在说到西部开发过程中,西部企业应该怎样找准自己的定位时,吕所长建议说:产业定位别模仿,要找自己的优势。无特色、无优势,简单的模仿是无法与东部相比的。在西部,重化工业资源旺盛、有优势,应当进行有计划的开采利用,要重视可持续发展,不能急功近利,不能造成生态破坏,应该通过产业集聚来更好的促进西部发展。

产业集聚,是指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及各种机构的集合。这些地区大量的中小企业彼此间发展了高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形成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系统,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在产业集聚区中,虽然可能每个企业规模都不大,但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非常清晰,这能使区内的企业和产品拥有强劲的竞争力。

产业集聚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一种区域组织形式,产业在空间范围内的集聚,通过三种主要的途径(交易成本降低、外部经济获得、创新功能增强),实现了发展中的收益递增,也不断提升集聚区域的竞争力。而区域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产业在地域上的集聚。

产业聚集也比较容易形成区域专业化人才的聚集,区域集聚体内的企业很容易获得这方面的人才。

产业集聚是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现象。在产业集聚区域,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得该区域的经济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集聚体内成员可以就近获取所需的高度专门化的部件、原料、机械设备、商务服务、人才等投入资源,从而节约交易费用。如果没有集聚,企业的投入资源只能以较高的成本从外部补充。

我国的产业集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很少有高新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更须重视的是持续改善产品质量、优秀的工业设计以及市场组织、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因为创新是产业集聚发展的不竭动力,区域创新将从整体上提高整个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知识与信息共享、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专业化人力资本的逐渐积累等为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西部地区,通过产业集聚,目前已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产业群,打造了一批具有优势产业的地区。如陕西的关中,适合种植苹果,品质优良,进而形成苹果系列产业群地带。独特的地质及气候条件,在国内外独具优势,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扶持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已使苹果种植及加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在甘肃的一个贫困县,利用地质优势种植土豆改变贫穷,形成土豆系列加工产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有新疆的特殊地理及气候条件,使那里的棉花、水果种植独具优势,形成了一系列的种植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通过产业集聚培育了一大批农业产业工人,为当地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西部农业应根据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形成当地特色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西部的资源较为丰富,但利用太过粗放。应当发展煤的精加工,比如洗选,建立煤电联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减少运输等。充分利用能源优势,兴建一批高耗能企业,如电解铝等。

上一篇:体育课的教学组织下一篇:项目设置现状